新媒体传播的特征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媒体传播的特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媒体传播的特征

新媒体传播的特征范文1

数字化技术与新媒体传播环境迎来了读图时代和影像时代,无论从摄影的物质形态到摄影的文化形态还是摄影的艺术形态,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普通大众逐渐从幕后走到台前,以高度的热情与参与意识,用数码摄影记录生活,表达自己,目击、见证新闻现场。摄影走出艺术象牙塔,开始大众化的摄影时代。数字化的新传播环境作为存储载体和传播载体,以全新的传播方式构建着时代影像的形态及走向。

一、互联网提供了新闻摄影传播的新语境

新媒体有三个特点:其一,传播载体的综合化。其中包括手机、电视、电脑、纸媒这些传统和移动终端设备等;其二,传播内容的立体化。传播内容多样,声音、静态图片、动态影像、 flash、多媒体影片等形式相互交叉结合;其三,传播受众的全面化。新媒体整合了可以使用的各种传播工具或载体,充分利用了各种形式内容,对社会的全部人群进行全面、立体、综合的传播。它们的传播基础是互联网,通过网本文由收集整理络,新媒体才能发挥出真正的功用。可见,互联网是新媒体传播的基础和前提。

新媒体环境,为我们创建了一个以网络通信技术为中心的大众传播社会。无线上网技术的普及又一次改变了互联网传播的限制,解放了信息固定有线传输的时空局限。无线网络接入点和手机供应商提供的无线上网功能,使得现代社会形成了一个由固定网络、移动网络相互结合的数字网络系统,我们生活的城市都被网络化了。在这每个无限网络空间,只要有一台上网的设备就可以与互联网连接,实现信息交流和传输功能。

2011年“上海地铁10号线列车相撞事故”中, 相撞列车上的乘客,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全面真实地记录下了列车相撞、疏散撤离、人员受伤、医疗救助等各个环节。他们上传到微博许多图片,与公众分享了真实的一幕。

新媒体环境弥补传统媒体的滞后及缺位,充当着为公众提供一定的证据和满足公众知晓权等作用。在拍摄和传播过程中,摄影师和图片编辑以及网络“把关人”都把新闻图片作为与公众分享事件现场和体现其价值的十分重要的手段和目的。

二、手机成为新闻现场的重要见证和传播媒介

手机作为简单的纯语音通信工具,也逐渐增加了拍摄功能。虽然影像成像像素较低,但它拍摄的简单、快捷及彩信转发和上传微博的良好的传播方式给普通人带来见证、参与、分享、表达的可能。随着手机的拍照功能不断改进,手机像素大幅提高,尤其以苹果iphone、诺基亚、三星等品牌引领风潮。

2005年7月7日,伦敦发生大爆炸,在现场的普通人用手机拍照,并被刊登在《纽约时报》等世界性大报的头版。新闻现场有人就有手机,有手机就能发挥“见证的力量”。如果“伦敦大爆炸” 手机拍照被专家誉为改写新闻摄影史的话,中国2008年奥运圣火登顶珠峰,新闻图片传播就更神速了。

2008年5月8日中国登山队携奥运圣火登上了地球最高峰。新华社当时特约了数名登山队员使用改装后的诺基亚n82手机拍照片,即拍即发照片,使手机拍照在新闻摄影史登上了另一个重要台阶。它是手机拍摄新闻事件从自发到自觉的转变。

2010年11月22日,《纽约时报》头版,刊登了四张一组由该报专职摄影记者戴蒙·温特发自阿富汗战地的新闻图片,他在随美军的采访中,为取得自然效果,尝试用iphone手机拍摄了战地前线状况,这是专业摄影记者在有专业拍摄器材的条件下,有意识地改选手机拍摄。这四张手机拍摄照片的刊登,在世界新闻摄影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它使手机拍摄成为职业摄影记者有意识地参与新闻摄影采访的一种选择。

从业余人士的自发到专业人士有意识地自觉使用,仅仅用了5年时间。在这个互联网络日益发达的时代,已不需要只通过笨重的台式电脑。手机等信息接收端口,通过便捷的3g、wifi无线上网方式,就能够实现图片信息的上传和分享。用手机拍摄身边的生活,用照片见证新闻事件,未来将有更多人参与到这种摄影传播行为中。

三、新闻摄影专业疆界被打破

随着数码成像技术和互联网通信工具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普通公民,开始拿起手机或数码照相机进行拍摄。摄影逐步从专业走向普通大众,发展成为“公民摄影”。 有时公民摄影的价值甚至会超过专业摄影照片,为人们提供第一手突发事件现场的真实佐证,这也证实了新媒体时代手机摄影的传播优势。尤其对突发事件的即时记录,如2011年7月23日晚20点34分,甬温线发生特别重大铁路事故。该事故发生之初的照片,都是事件现场网友用手机拍摄的。随着相机的普及和手机等数码拍摄工具的不断提升,微博、sns网站等交互式新媒体形态的兴起,照片有了更高效、便捷的上传渠道,拍摄并上传照片的人越来越多。他们在休闲娱乐的同时,会拍些巧遇的社会问题或突发新闻现场,并将照片上传到网上与广大网友分享。他们在新闻现场的关键地点和关键时机,能够还原事实,提供有力的证据。

作为新传播环境下诞生的一个摄影人群,改变颠覆着传统摄影,对专业摄影组织、专业摄影创作提出了严峻挑战。传统的摄影人队伍以摄影专家、学者为领军核心人物,以摄影记者、摄影爱好者为骨干主体。而在新媒体摄影群体中,喜欢、热情是第一位,技术不是问题。态度决定一切在这里也得到了验证。

“公民摄影”打破了由专业新闻工作者设置新闻报道的议程,真正把公众推到前台,对传统新闻规范提出了挑战。新媒体带来的最大便捷是公民的高度参与性。图片渠道已突破原有的传统渠道,摄影师可以方便地把以往可能被传统媒体把关人阻拦的照片到互联网中。如果这些照片恰好具有一定社会价值,又能反映某方面的社会问题,就能引起网民的强烈关注,最终引起政府关注。“在web2.0时代,公民新闻的日益兴盛,维护公民的权益将是公民新闻运动的最终目标,或许在新媒体时代,这也可以成为公民摄影的目标所在”。[

四、新媒体语境下新闻摄影话语规则的改变

1. 信源多元化。以电子技术为核心的当代电子影像新传媒科技,主要包括影像处理数字化和影像传播网络化两大部分。它不仅加快了信息的传播速度,更改变着社会的组织结构,改变着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

2011年7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信息称:截至2011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85亿,微博用户数量达到1.95亿,手机网民3.18亿。另外,博客、qq空间的广泛运用使互联网成为新闻传播领域中影响巨大的、最具发展潜力的媒体。从2004年网民在博客上《中国第一街王府井惊现杀人一幕》的多幅照片,到具有震撼力的重庆最牛钉子户照片,再到华南虎照片风波等一系列事件,网络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公民新闻聚合而成的强大力量得以充分的体现。

在新媒体时代,各种不同的声音来自四面八方,人们不再仅接受 “统一的声音”,每一个人都可以独立获得资讯,并对事物做出判断。

新媒体传播的特征范文2

【关键词】新媒体 品牌 时空 精准 互动

如今而言,品牌传播的新媒体环境与传统媒体时生了日新月异的变革,而传统媒介环境下的品牌运作方式已经很难适用,因此研究新媒体的本质,进而研究新媒体的变化对品牌传播带来的巨大影响和品牌传播在面对目标受众难以锁定、内容传播力降低、品牌危机频发等问题时应使用怎样的应对策略。

学术界对新媒体的概念这些年来仍旧是众说纷纭,但无可否认的是,新媒体确实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打破了长久以来传统媒体的优势,让很多传统媒体面临着生存的危机。

1 新媒体环境的主要变化

(1)新媒体的时空本质。媒体的英文为“Media”,其词源于“mid”,即一种中间物。无论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所有的媒体从本质上来说都是传播信息的中介。媒体的技术发展在人类社会传播历史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从自古的甲骨文记载,印刷术、类似电话广播机器的传播、纸媒和电子媒体的传播到现如今的网络媒体,跨越时间和空间的性能越来越强,也是媒体传播的一次巨大飞跃。(2)新媒体时空壁垒的消除。媒体传播早已破除了时间和空间的问题,完全可以做到时效性和无线远程传播,然而新媒体更是在此基础上也消除了人为的时空壁垒,真正实现了信息的自由流动。我国在信息产业上要实现通信网、广电网、互联网“三网融合”。“三网融合”相较于旧媒体传播而言也是有了巨大的飞跃,深刻地影响品牌传播的内容形态、生产运作和传播方式。(3)新媒体的显著特征。任何人都有权力生产内容,受众不再是“信息的靶子”,而是重要的信息生产者。对于品牌来说,任何受众都可以对品牌拥有并使用话语权。对于出现纰漏的品牌,一个微博就可能引发一场全国范围的品牌危机。

在当前的新媒体环境下,各种即时聊天工具、社交平台逐渐成为信息的重要渠道。虚拟与现实的融合以及在大数据时代,品牌传播可以避免传统大众媒体大海捞针式的宣传,逐渐转向精准化的营销方向。

2 品牌传播面临的新问题

(1)目标受众难以锁定。目标受众群不仅具有较为类似的需求特征,也拥有较为相似的阅读、收视(听)内容、媒体选择喜好。但是在新媒体环境下,受众被众多的媒体渠道分流,很难形成大规模受众的聚集。但品牌塑造正是建立在大众媒体之上,如品牌知名度的迅速提高离不开大众媒体强大的信息推广。在新媒体环境下,对大规模的目标受众传递信息、施加品牌影响越来越难,已成为了一个问题。(2)内容传播力降低。新媒体时代,内容渠道、平台相当丰富。信息内容爆炸式增长意味着内容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3)品牌危机频发。传统媒体时代,品牌遇到的质量、服务等不良事件,比较容易地通过媒体公关得到解决。但新媒体时代,传播权力已经很大限度的交给了受众。在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上,品牌任何负面问题都可能通过不停转发演化成一场全国范围内的品牌危机,甚至对品牌造成毁灭性打击。 (4)信息主体形象不够具体。在传统的交往当中,人和人都是面对面的,互相的了解也变得更加立体、生动,但是在新媒体的运用当中,人们往往通过文字和图片去认识一个人、一个品牌、一个企业,并不能更加直观的去观察和感受。

3 新媒体语境下品牌传播应变策略

(1)精准化的大数据时代。在新媒体环境下,芯片技术的突飞猛进,促进数据存储和数据运算的长远发展。网络可寻址技术,使得品牌的精准营销成为可能。在分析目标消费者信息搜寻倾向、购买行为、购买习惯的基础上,推演其下一步的产品需求,再根据其需求推送相应的品牌信息。在大数据时代,品牌传播可以避免传统大众媒体大海捞针式的宣传,逐渐转向精准化的营销方向。(2)以奇致胜。在内容丰富的新媒体时代,内容的创新出彩成为品牌宣传成功与否的关键。之所以品牌宣传能够成为网民乐意转发的内容,关键在于内容本身的吸引力。因此在新媒体时代,能够有出奇才可致胜。内容也不仅局限于广告,还有诸如制造的话题、表情、图文结合的段子等多种形式。(3)虚拟和现实的交融。新媒体时代,虚拟与现实之间有了融合的极大可能。对于品牌传播而言,品牌的虚拟宣传和现实销售有了更直接、自然的对接,从线上到线下,品牌营销需要更加立体化。新媒体让人重回现实,受众有更多的机会在户外活动而不必担心错过媒介内容,因此户外广告的重要性日趋重要。户外在创作上尽量能有独特的表现,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受众将现实中的户外广告分享到线上虚拟世界,形成更大范围的传播。(4)品牌自律和危机应急处理。特别要强调的是,在新媒体时代,品牌对产品质量、服务品质、企业社会责任等方面尤其需要加强。在受众权力扩张的新媒体平台上,只有让品牌做到无懈可击才能尽量避免受众的质疑、攻击,才能尽量避免品牌危机。

新媒体传播的特征范文3

(一)大数据环境下新闻传播特征分析

大数据环境下新闻传播的特征也比较显著,主要体现在社会化媒体的应用方面,对用户的主导新闻方向由于社会化媒体的出现对其产生了很大改变。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新闻报道者,而在网络用户方面的自由度就相对较大,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匿名性就会对新闻的传播造成混乱,但在新鲜真实的新闻方面也会出现。[2]自媒体的用户自主性以及平台繁多,所以在对新闻的传播方面也有着不可控的特征。再有是移动传播方式的特征,对新闻传播的时效性带来了很大的变革,新闻生产在这一技术下开始充满时效性和丰富性。处在大数据下的移动终端所带来的快捷以及快速新闻制造的手段使得全民新闻直播蜂巢已经形成,这也是大数据时代新闻传播的重要特征。

(二)大数据对新闻传播产生的影响分析

大数据对新闻传播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就是在工作方式方面的信息采写以及传输有着重要的变化,录音笔的使用对长时间的新闻采访是不可少的,这样就能够省去打字输入的工序,对记者工作效率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提升。而在信息的传输方面,通过电脑及个人装置就能够和数字卫星接收系统保持联系,还能够通过数字卫星接收系统把新闻信息发回到新闻总部。不仅如此,大数据对新闻生产的模式也产生了很大影响,在各种软件手段下对数据新闻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对新闻的影响力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3]大数据对新闻的生产机制也有很大影响,大数据发展下的传统媒体不能像以往那样站在垄断地位上,新的媒体对大数据业务的整合改变,自媒体原创传播内容都是新媒体的重要发展优势。整合媒体的平台方面也加快了速度,媒体融合的态势在大数据发展下更加快速和明显,而对业务的整合以及资源互补方面都是现阶段媒体的重要特征。与此同时大数据下的新闻传播也有自身的不足之处,新闻传播的自由也导致了新闻的真实性得不到保障。大数据对新闻传播媒介产生的影响也较为突出,报刊社数字化使得报刊制作周期缩短,大数据时展下的新闻传播方面和传统的新闻传播有着很大的区别,主要就是在信息源方面的大小,以及对信息的传播质量层面的影响。在网络平台下新闻传播比较迅速,通过大数据技术对新闻的质量进行有效提升,海量信息中的新闻质量是传播价值的保障,对于新闻报道不管是什么样的平台都要能够保证其质量。在这一过程中仅仅依靠传统媒体专业性及经验是不够的,相互的借鉴融合才是发展的出路。

二、大数据影响新闻传播的优化策略探究

第一,大数据时代的新闻完成要通过电脑程序员、数据分析师和记者的密切配合才能够达到,主要是把比较繁杂的数据转化成能够被普通记者识别的电子数据表,在对这些电子数据表分析基础上和程序员一起将其转化为可视的文字以及图片等形式。大数据时代纸质媒体遭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而数字化报刊的优势和传统媒体相比有着方便性与快捷性,不只是在电脑终端可以阅读,也能够通过移动终端进行接收、阅读以及存储等,数字报刊与纸质媒体的共存是纸质媒体适应大数据时展的重要策略,业务领域以及受众也得到了有效拓宽,并且在核心的价值方面也没有发生变化。[4]第二,大数据时代对新技术所带来的变革和发展也备受瞩目,新媒体也正在成为发展的焦点。技术上的融合打通了媒体间的隔阂,从而提供了新的资源共享平台,并且在采编流程方面也能够得到共享。电视媒体作为传统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数据时代的发展模式也有了新的变化,对电视媒体从业人员而言,要能找到自身定位和把握自身优势。并且在资源的配置以及分工方面都有明确的呈现。市场决定了电视媒体的发展方向,电视媒体的发展困境主要就是面对繁杂信息源缺少有价值的内容信息制作,所以这就需要进行构建内容为先的体制以及机制。第三,加强可视化和交互图表的应用,电脑及移动终端的普及让新闻的呈现方式更加丰富生动,所以对传统新闻媒体而言就面临诸多的挑战。从新闻的生产者方面来说,只有尽可能简单、直接、有趣地将新闻信息呈现给受众才会获得用户注意力,大数据新闻传播时代也是视觉传播的时代,对新闻的传播可视化能够加强新闻传播的效率,从而更能够吸引新闻受众的眼球。[5]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融合,对新闻传播的效率和广泛度也有促进作用,新闻的传播向着交互化和社交化的方向发展,也成为解读复杂新闻信息的有效尝试。数据新闻和其可视化能够采取多样化的形式来反映多样的新闻及其背景,并进行可视化的操作。第四,用户生成内容是近些年媒体信息比较重要的部分,新闻媒体从中能够获取更为新鲜和丰富的信息,这些平台的互动以及分享功能给用户提供方便的同时,也能够增强用户的归属感和主动性。社会化媒体的出现就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新闻报道模式和事件发展方向。在UGC平台上新闻质量是重要课题,大数据技术对新闻质量的影响是把双刃剑,通过大数据的平台以及技术能有效扩展视野与信息的来源,并对素材实施观察和了解分析。[6]从诸多的突发事件和灾难事件当中,用户生成内容所起到的作用都比较大,自媒体成了比较重要的信息来源,并且已经被主流媒体所重视并利用。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开放透明的外部数据环境将会成为发展的重要趋势,信息时代数据对媒体是重要的资产,而媒体顺应传播技术的发展获得较好的发展也要以开放务实心态拥抱数据,通过对互联网平台用户创造的内容抓取,在多渠道数据获取下对媒体数据资产组织存储加以完善,能够最大程度的促进新闻传播的效率。

三、结语

新媒体传播的特征范文4

在智能手机未出现以前,手机只是以一种简单的通讯手段。但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手机的技术更新速度加快,手机已不仅仅是一款单纯的通信设备,而成为了一种信息传播的新媒介。手机功能范围也扩大到娱乐、阅读、在线等多种功能,以3G技术为开端的智能手机市场不断崛起。人们不仅可以通过手机打电话、发短信,还可以通过手机观看视频、浏览网站,这就使得手机具有了媒体的特性,即手机媒体。

手机媒体是以手机这一通讯工具作为信息传播载体的一种大众传播媒介,其功能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人们越来越多地使用手机来寻找、获得以及传播信息。

众所周知,报纸、杂志、广播以及电视这四大传统媒体对于人们的影响根深蒂固。但随着手机媒体的出现,人们已经不满足于传统媒体单向、强制性的传播模式,而倾向于交互的、可选择的传播模式。手机媒体恰恰满足了人们的这种需求,成为继传统媒体之后的“第五媒体”。

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手机媒体的技术革新,而且其技术革新的速度还很快,人们对于手机媒体功能的运用也越来越多。随着手机用户的持续增加,手机媒体的特殊优势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市场潜力巨大,发展空间非常广阔。

一、手机媒体的特征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手机终端设备不断改进,手机媒体飞速发展。广大学者们对于手机媒体的研究观点也各不相同,有的认为目前仍处于手机媒体发展的过度形态,未来应是以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信息服务为方向的;也有的学者认为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阅读应是主导形态,但也有学者指出,商务、娱乐才是手机媒体的发展趋势。

虽然学者们对于手机媒体未来的发展趋势的看法不同,但能够肯定的是人们已经越来越依赖于手机媒体,究其原因,主要是手机媒体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第一,手机媒体具有交互性的特征。所谓交互性是指人们与信息本身以及信息者之间以互动的形式进行参与。手机媒体互动性的特征打破了传统媒体单向的传播模式。传统媒体单向性的传播信息的方式,其最大的弊端就是这种传统的单向传播信息的形式不能与用户进行有效的沟通,即用户不能参与到信息的反馈和交流中来。当今社会,随着网络交互性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媒介的参与意识不断增强,已经不能满足传统媒体的强制性传播方式。而具有极强交互性的手机媒体正好弥补了人们的消费需求,使得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决定信息的内容,并可以通过手机实现对该信息的反馈,而信息者也可以根据用户的反馈信息,了解用户的喜好,并不断调整发送信息的内容,实现双向交互功能。

第二,手机媒体可以实现按需推送信息。由于手机媒体的互动性特征,使得信息的者能够和信息使用者之间进行沟通,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来选择性获取信息,而者能够更好地了解用户的年龄、性别、职业以及教育程度等,并根据使用者的喜好推送与目标用户相匹配的信息内容。手机媒体的这一特点也决定了手机未来市场的潜力是巨大的。

第三,手机媒体受众广泛。相比于传统媒体,手机媒体的受众范围更大,更重要的是,不受年龄等因素的限制。根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手机用户数超过9亿,达到9.3亿,年增长率为8.1%,手机用户稳步上升。中国市场手机用户存量数据中,功能手机的用户规模从2008年的6亿增长到2010年的7.2亿。庞大的手机用户群,以及智能手机的大量普及,最终成就了广泛的手机媒体用户群体。

第四,传递的即时性。新媒体时代,是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在互联网领域,特别是微博的应用中,信息的产生和是同时进行的,这种信息传递的即时性对于载体的便携性要求更加突出。手机可随身携带,只要有通信信号的地方都可以传播信息。因此,手机媒体传播信息摆脱了时空限制,使得信息交流更自由,也更受用户掌控。

第五,内容的丰富性。由于3G技术的发展,手机媒体的信息传播模式打破了传统文字的形式,而变成可以综合处理多种多媒体信息。手机媒体可以实现诸如手机电视、手机上网、视频下载、多媒体短消息业务(MMS)、手机支付、可视电话、手机游戏、无线搜索、移动商务、位置服务等多项增值服务。

二、手机媒体传播方式

手机传播模式是开放性的,手机媒体的交互性和即时性决定了传播效果的深度和广度。就媒体的不同类别而言,不管是纸质媒体、电视媒体,还是网络媒体、手机媒体,都有着它们不同的传播模式和优势。传播不仅仅是传播者向受传者传递信息的单向过程,而是具有信息交流的双向性质,传播者、受传者总是处在互动之中。手机媒体由于其即时性、交互性,实现了对媒体传播方式的重构。

手机媒体对于信息的传播及时、有效,并且具有良好的互动性,这些特征增强了相对于传统媒体的竞争力,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冲击。

新媒体传播的特征范文5

城市形象传播看似很复杂,其实,说简单一点就是城市管理者将自己愿意呈现的城市形象传递给社会公众的行为。这样说,似乎暗示着城市管理者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塑造公众心目中的城市形象,事实却没有那么简单。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城市形象传播效果的最终实现不能靠城市管理者独立完成,它必须通过传播媒介这一中介实现信息和形象的传输,从而影响并塑造大众对于城市的心理印象。因为这一点,有远见的城市管理者,从城市形象战略传播的高度考虑,就会善待媒体,善用媒体,善管媒体。

在上一期的讨论中笔者曾经对城市管理者与传媒之间的关系做过探讨,主要是从对媒介特性的角度进行的。本期从变化中的传媒生态角度,看一看城市管理者应该以怎样的眼光看待与媒介的关系。

描绘一幅媒介地图

如果说传统媒体环境下,人们对于媒介格局的总体把握如同面对一张纸质地图,三五年不更新也没什么大问题。那么对于现在的新媒体传播环境,人们对于媒介格局的总体把握就必须时时更新,否则,不但有可能误判了某一媒体的社会影响力,而且有可能对于某一类媒体的传播价值发生系统性评估误差。

众所周知,现在的媒介生态环境是,传统媒体的影响力虽然有所减弱,但长期积累的传媒公信力依然强大;网络新媒体正在强势崛起,且有蚕食鲸吞之势,但是其传播效果还有待检验。传统媒体的受众结构有逐渐老龄化的趋势,新媒体覆盖的人群从年轻人开始逐步向整个社会渗透。而在传统媒体中,广播电视与报纸杂志的覆盖人群无论是量还是类型都有很多差别;在新媒体平台上,各种不同类型的网络架构为不同兴趣和需求的人群提供精细且差异化的服务,即便同一种信息交流平台,因为其黏着的人群特征不同,又呈现出各种显著的差异,比如,在微博平台上,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无论是信息集聚特征,还是用户的结构特征都呈现出有规律的差异。

从这个意义上说,城市管理者心目中应该留存的媒介地图,不是一成不变的印刷版地图,而应该是可以实时更新,并且可以调整比例尺和显示细度的电子地图。

举例而言,城市管理者在选择不同的媒体为自己的形象塑造出力的时候,一方面,要有可以通览媒体总体格局的全景地图,在这张地图上,可以了解各类媒体的受众与期待触及的人群之间的重合度,从而发现最有效的媒体大类;另一方面,在确定媒体大类的基础上,需要能够进一步提升媒介景观呈现的细度,城市管理者能够在这样的细度上研判同类媒体中不同风格的媒体所覆盖的人群,在人口统计学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并且将这种差异与传播目标相比照,从而进一步确定所要寻找的具体媒体或者媒体群。

绘制一份媒介形象图谱

新媒体以强大的冲击力改变着媒介生态,同时也在改变着社会各类人群的信息消费习惯和媒介接触方式。现在,我们看到身边白发苍苍的老人手持智能手机或者平板电脑,津津有味地玩微博、发短信的时候,不会再有诧异的感觉,因为这些曾经是时尚的电子消费品正在成为寻常百姓的掌上。而这些新型电子信息终端也在不断改进其与用户之间的界面友好程度。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对于媒体的新旧类型以及新旧媒体类型对于不同人群的影响力的印象需要及时纠正。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以媒介自身的价值诉求和界面特征赋予不同媒体以人格化的形象,从而将不同类型的媒体进行二度分类。

对于不同类型的媒体进行性格特征的分类,其实就是对于这些媒体的品牌特征进行梳理的一个形象化的说法。通常情况下,不同媒体是可以进行人格化形象描述的。我们曾经做过的一项调查发现,人们对于中央电视台和各家省级卫视的品牌印象有很大差异,CCTV-1是35~44岁的男性政府公务员形象;CCTV-2是25~34岁的男性白领形象;湖南卫视是25~34岁的女明星/演艺人员形象;浙江卫视则是25~34岁的中性明星/演艺人员形象;BTV科教则是35~44岁的男性专业人员形象,可能是律师等等。这些不同人格形象的媒体,对于观众而言,传递信息的价值是有明显差异的,娱乐信息和节目当然让演艺人员演绎更为合适,专业知识当然是中年沉稳的男性专业人员传递更具说服力。因为这个原因,不同的城市在其形象塑造和品牌传播的过程中,就有必要选择和自己期待的形象相吻合的媒介去实施,才会取得最佳的传播效果。

如果城市管理者心目中,有一套精心准备的媒介形象图谱,那么,在城市形象塑造的不同阶段,或者是对城市形象的不同侧面进行传播的时候,就可以较为准确地找到这样的媒介类型,从而实现自己的传播目标。

那么,怎样才能在心中构建这样一幅有效的媒介形象图谱呢?凭感觉当然是一种方法,而且是最省时省力的一种方法,但是这样做的风险在于,有可能在城市管理者自己的判断和公众的判断之间存在差异。而城市形象的塑造说到底是对公众心目中的城市印象的塑造或改造,因此,城市形象传播所选择的媒体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特征比城市管理者所感知到的特征更为重要。因为这个缘故,比较可靠的途径是对受众进行到位的调查,直接感知他们对不同媒体形象特征的印象。一个好消息就是,这个工作不需要城市管理者为了建一个媒介形象图谱而专门进行一项大规模的调查,事实上,现在许多媒体调查机构和公关公司都有较为成熟的每年更新的系统调查,他们会根据用户对于媒体在不同维度上的评价进行多角度的分类,城市管理者只要做个有心人,就可以用较低的代价获得有价值的数据资料,然后便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绘制媒体形象图谱了。

新媒体传播的特征范文6

关键词:新媒体;传播;传播模式;受众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3-0195-02

一、新媒体的内涵

新媒体是在1985年5月由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召开的年会上首次提出的,当时指被称为“第四媒体”的互联网,其意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三大传统媒体之后的第四种主要大众传播媒体。

百度百科对新媒体是这样定义的:“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相对于报刊、户外媒体、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目前,世界上对新媒体的定义远远未统一,专家和学者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新媒体的传播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媒体与传播显然是密不可分的。任何一种媒体都可以作为传播的中介或通道而存在,任何一种传播必须凭借媒体而发生,因而媒体传播和传播媒体尽管两者此意有所侧重,但本质属性是一致的。对新媒体的传播研究涉及两个不同的视角和基点:一是在媒体研究的框架内如何深化对传播的认识;二是在传播学的视角下如何确定新媒体的位置与作用。一般而言,这两个基点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二、新媒体的传播模式

新媒体的常见信息传递方式有广播、组播、点播、P2P等。新媒体传播与大众传播有着相似之处。因此,新媒体的传播模式可以在传统的传播模式里得到解释。比如通过对哈罗德.拉斯韦尔的5W模式进行修正得到的(如表1)拉斯韦尔5W模式:

在拉斯韦尔的传播模式中,信息的传播是单向一维的,传播者与接收者身份区别明显。新媒体也遵循基本的交流模式,但是相对于拉斯韦尔的模式,新媒体又有着自己的特点。在多数新媒体中,尤其是数字交互的新媒体,比如手机媒体、微博等,信息的接受者同时又是信息的发出者,两者之间的角色融合使得信息传播的速度大为提高。

在对拉斯韦尔模式进行修正的基础上,可以把新媒体描述为四个环节,既由信息、接受者、传播者和媒体构成,如表2所示。

由表1可知,信息是媒体传播模式的起始,是影响接受者是否想传播传播者信息关键因素,是激发传播发生的主要前提。接受者处于第二各环节,是传播活动发生的关键环节,承担着完成信息接受和引发后继传播的双重任务。传播者为第三个环节,是信息的主动传播源。角色转变与融合是传播发生的关键。媒体在传播模式中贯穿始终,是信息得以传播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相对于信息环节而言的激发传播发生的客观前提。这就是新媒体基本的传播模式。

三、新媒体的传播特征与属性

对新媒体的传播模式的分析发现,由于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介入传媒领域,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有这自己的传播属性和特征。

1.新媒体的传播特征

第一,智能化传播。新媒体是软件化的元素的组合,它能按人的指令去操作,实现智能话传播。比如网站由图片、声音、文字、图像等元素构成,图片不能显示了,网页还是能够正常的被浏览。时下流行的微博、论坛、博客等新媒体都是智能传播的。由于数字编码和模块化允许自动化制作、操纵和访问,随着计算与编程技术的进展,数字新媒体传播智能化程度会越来越高。

第二,数字化传播。新媒体是由不同的元素组成的,它只有格式的区分。如一个电视节目的画面、声音只能是由许多码率的传输流组成。数字化传播也是新媒体的一个传播优势,数字化了的媒体可以实现更加简洁多样的传播,这样观众可以通过筛选、复制、下载、储存、添加、转发、搜索、链接等程序指令把媒体元素打散,按照自己的需要组合,获取信息。

第三,主动化传播。在传统媒体中,用户只是被动的接受,新媒体极大地提高了用户主动选择的可能性和可行性。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去选择自己喜欢的节目,可以在自己的微博上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受众的主动权得到扩大,在新媒体的环境下,受众可以自由地展示自己的个性。

新媒体的传播属性也与传统媒体不同。

第一,交互性。新媒体的交互性表现在很多方面。在传播内容方面,把文字、图像、声音等多媒体化成为一种趋势。与此同时,交融性还表现在终端方面,一部手机不仅仅可以用来通话、发短信,同时还可以用来听广播、看电视、上网,多种媒体的功能集合为一身,而这些功能的实现是以互联网、通信网、广播电视网等多种网络的融合为基础的。另外,新媒体也打破了地域、国界等的限制。正如阳光文化集团首席执行官吴征所说:“相对于旧媒体,新媒体的第一个特点是它的消解力量――消解传统媒体(电视、广播、报纸、通信)之间的边界,消解国家与国家之间、社群之间、产业之间边界,消解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边界。”

第二,人本性。博客、播客等新的传播方式,使得每一个人都成为信息的者,个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传播自己关注的信息,充分体现了人本性的特点。传播内容与传播形式等完全是我的地盘我做主。个性化的传播方式一方面让众人体会着信息、影响他人的,同时也存在着个人隐私泄露、内容良莠不齐的弊端,给管理带来困难,也对受众的信息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线移动技术的发展使得新媒体具备移动性的特点,用手机上网、看电视、听广播,越来越成为普遍的事情。随着3G技术的到来,移动性将成为未来新媒体的主要特性。

第三,实时性。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新媒体可以实现实时的传播,不再需要复杂的剪辑和烦琐的后期制作与排版,技术的简单便捷使得信息可以在全球实现实时传播,这一优势是任何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目前一些大的门户网站基本上都可以实现声音和视频音频的实时传播,时空的距离被缩小到最小。

四、新媒体的受众分析

2012年7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增长速度更加趋于平稳;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88亿,手机首次超越台式电脑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受众指的是一对多的传播活动的对象或者受传者。①随着新闻媒体的发展,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争取受众,对新媒体来说,更是一个关乎生存的问题。受众是新媒体传播研究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受众是媒体信息的传播对象和接受者,是传受关系中最重要的一级。以下将对新媒体的受众进行分析。

1.新媒体的受众需求

第一,娱乐需求。新媒体具备满足人们娱乐需求的客观条件。受众对媒体有着不同的要求和不同的期待,对数字新媒体更多地要求轻松、生动、简单。比如,手机媒体本身从接收方式来讲就具有娱乐性。调查数据也证实了人们对于新数字媒体的娱乐期待。艾瑞调查的结论是:3G应用后,手机用户最为期待的服务是娱乐服务,占38.4%。

第二,实用需求,猎奇需求将被实用需求所取代。人们最初接触新媒体是由于好奇心,但是,这种好奇心并不会持续很久,而使用工具则不会被人们轻易的抛弃,相反,使用习惯的养成将使人们对新媒体更加依赖。CNNIC调查结果显示,浏览新闻、搜索引擎、收发邮件是网民经常使用的网路服务,三者的选择比例分别为66.3%、66.3%和64.2%。这三点网络服务满足的都是人们的实用性需求。

第三,便利需求和人际交往需求。人们总是不断求新求便,人们使用新媒体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它能够给人们带来方便,这同时也是人际交往的需要。数据调查显示,受众通过对于新媒体进行互动交流有着巨大的需求。根据CNNIC的调查,网名上网经常使用的网络服务器包括论坛、BBS、微博和讨论组等。

2.新媒体受众的不断细化

受众的细化就是将受众这一数量众多、成员广泛的集合性群体根据不同的特征和爱好进行细分,细分后的受众群体具有不同的特征,这便于大众媒体更有效的传播。细分受众已经是大势所趋,目前能够提供不同形式文化娱乐的媒体很多,受众有权利选择自己喜欢的媒体。如何更好的了解受众,满足受众,就成为新媒体发展与生存的关键所在。

新媒体的快速崛起,促进了话语权向平民、向大众、向社会的深刻转移,加速了分众化、对象化、个性化的传播趋势,且新媒体越来越人们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新媒体传播的研究有助于新媒体更好更快更稳的发展,对我国的新闻传播事业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

注 释:

①张文俊.数字新媒体概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参考文献:

〔1〕刘连喜.新媒体论:CCTVcom的第一个十年[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7.

〔2〕贾乐蓉.新世纪大众传媒的发展―中俄学者的对话[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3〕熊澄宇.新媒介与创新思维[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5〕崔保国.2006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6〕王君超.媒介批评―起源・标准・方法[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