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营销推广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产品营销推广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产品营销推广

农产品营销推广范文1

关键词:电子商务;网络营销;农产品;销售模式

在我国一些农业大省的特色产品销售过程中,由于产品本身的优良特性,使得实际的销售量收入相当可观。不同农产品的来源产地不同,在成本投资及保养措施方面,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农业市场机制的不完善,导致农产品在销售的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主要包括:销售路径的繁琐;销售方式的单一;运输过程的困难;产品信息流通效率的偏低等。这些问题的出现,造成了农产品整体的销售工作无法持续地进行,对相关的投资者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互联网的迅速崛起,间接地为农产品的销售工作提供了更多可靠的思路。其中,网络营销模式的出现,使得相关的企业在农产品销售的过程中拥有更多选择。

一、网络营销的相关概念综述

网络营销是互联网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型的销售模式。它主要是指利用互联网的技术优势,将产品的信息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发送到网络平台上,吸引消费者购买的过程。网络营销相对与传统的销售模式具有很多的优势,主要表现为:(1)信息传播速度快,产品信息资源丰富;(2)销售成本降低,减少了不必要的成本开支:(3)扩大的产品的经营范围,有利于形成品牌效应;(4)利用计算机的技术优势,丰富了销售手段;(5)减少了人员配置,提高了销售过程中整体的工作效率。

二、利用网络营销促进农产品销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民对于网络营销信息量掌握太少

网络技术的推广,主要针对的消费群体是知识量掌握相对较多的网名。作为农产品销售的相关人员,由于文化程度的制约,导致其在实际的销售过程中只能依靠传统的销售模式,自身产品在具体的推广过程中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对于农民来说,网络营销类似于一种想象中的概念。其中涉及到的最基本的网络知识甚至是技术操作,他们都无法理解。这种客观的现状使得农产品销售的整体工作效率普遍偏低,无法实现效益最大化的最终目标。因此,对于一些从事农产品生产销售的农民,对其开展基本的计算机知识普及培训活动显得尤为重要。

(二)农村网络基础设施不健全

计算机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巨大的消费市场,刺激了各行业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但是,农村的网络建设步伐依然缓慢,相关的基础设施也没有达到科学的要求。尤其是一些偏远的山区,基本无法接触到计算机的相关知识。这也造成了网络营销对于农村无法实现快速地推广,相关的农产品销售工作也就无法正常地开展。

(三)生产规模化较小

当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达到一定的规模后,利用网络营销手段,可以使产品在一定的时间内快速地占领市场,形成一定的品牌效应。但是,当前形势下由于受到国家政策及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过于分散。即使利用网络营销的技术手段推广自己的产品,有时也无法满足客户的实际需要,导致农产品的销售工作停滞不前。

(四)专业人才的匮乏

这主要是针对农产品销售的相关工作者整体的工作能力。针对网络营销的实际工作,要求相关的技术人员做好专业网站的建设工作,能够利用技术手段对农产品相关的信息进行一定地丰富和优化,进而吸引更多消费者的关注。但是,农村整体的信息化水平较低,相关的销售人员也不具备专业的网站建设管理能力,导致网络营销无法进行有效地推广。

三、解决网络营销在农产品销售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方法

(一)加快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网络营销主要依靠的是计算机强大的技术优势。因此,对于农产品进行推广和销售的相关工作,要做好网络营销,就必须加快农村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工作。针对农村实际的地理环境和整体的发展水平,做出一定的网络规划设计方案,从而使更多的农民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快速地销售自己的产品。

(二)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

提高网络管理的综合水平,丰富农产品的相关信息,是做好网络营销工作的关键所在。农村整体文化水平较低,相关的农产品种植销售人员,对于网络营销手段认识的不足,导致自身农产品销售始终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必须对相关的农产品从业人员进行专业的网络知识的宣传和专业技术的培训,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农产品销售不利的局面。

(三)建立先进的农产品示范基地

为了使更多的农产品能够形成一定的品牌效应,创造更大的市场价值,就应该通过相关部门与农产品销售人员的共同合作,建立先进的农产品示范基地,扩大农产品的影响范围。建立农产品示范基地是目前国际社会普遍采用的方式,这对农产品销售工作有着积极地推动作用。

(四)完善物流配送体系

农产品销售常见的问题就是保质期过短,在规定的时间内无法及时地将产品运送出去,很容易造成成本费用的加大。因此,在农产品生产加工的周边区域,及时地建立和完善相关的物流配送体系,对于农产品的销售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时,这也会直接加大网络营销的应用范围。

结束语:

网络营销作为一种新型的销售方式,对于农产品的推广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网络营销在农产品销售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许多不利的影响。这些客观因素的存在,导致农产品整体的销售工作无法取得实际的效果。因此,解决好网络营销在农产品销售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对于农产品销售相关的企业具有重大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王燕.以网络营销促进农产品销售的难题探析[J].农业经济,2014(,02).

农产品营销推广范文2

关键词:农产品;绿色营销;对策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加剧,农产品的需求发生了根本变化。人们对环境和资源的忧虑逐渐转化为消费过程中的一种自律行为,更加倾向于适度、无污染、保护环境的消费,绿色需求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或正被逐渐唤起,人们越来越关注农产品的安全性问题。加快开发绿色农产品,不仅有利于提高农产品质量,确保农产品安全,而且对进一步调整农业结构,发展效益农业,提升产业层次,进一步与国际市场接轨,增强市场竞争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据有关方面统计,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实行农产品认证以来,到2005年年底,对2400多种产品进行了绿色认证,并为农产品初步实现标准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也应看到,目前各地的绿色农产品还处在发展的初始阶段,存在着认识程度偏低、生产经营分散、标准实施滞后、产品质量不高、市场开拓不强、管理不够规范等问题。因此,笔者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实现我国农产品绿色营销。

1加强绿色教育,树立农产品绿色营销的观念

绿色营销观要求企业在营销中,要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注重经济与生态的协同发展,注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减少资源浪费,防止环境污染。绿色营销强调消费者利益、企业利益、社会利益和生态环境利益等四者利益的统一。不少有识之士早就意识到了树立绿色营销观念,开发绿色产品,开拓绿色市场,已成为21世纪企业营销发展的新趋势。

然而,对于泱泱中华而言,仅靠少数有识之士的认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进行持续的全民绿色教育,在全体国人心目中树立牢固的绿色营销观念。

(1)加强对消费者的教育与引导,树立农产品的绿色消费观念,使消费者对环境和资源的忧虑转化为消费过程中的自律行为,自觉地接受绿色农产品,抵制非绿色农产品。

(2)加强对生产者的教育与引导,树立农产品的绿色生产观念,使生产者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自觉地以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为指导,自愿采用农产品绿色生产技术,大力开发绿色农产品,实现农产品清洁生产。

(3)加强对营销者的教育与引导,树立农产品的绿色营销观念,使其加快绿色农产品的流转,尽量减少绿色资源的浪费;自觉采用农产品绿色包装与绿色广告,尽可能减少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

(4)加强对管理者的教育与培训,培养专业化的农产品绿色管理人才;树立农产品的绿色管理观念,加强对农产品绿色营销的扶持激励、监控管理。

2加强农业生态建设,营造农产品绿色环境

当前我国一些地方农业污染加剧,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已成为发展绿色农业制约因素。因此,必须把保护生态与发展农业相结合,实现可持续发展。

(1)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开展重点区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实施沃土工程,推广秸秆还田、配方施肥技术、增施有机肥;推广生物防治技术,尽量减少农药、化肥施用量,减轻农业生态环境污染,改善农田生态环境。

(2)加强绿色农业基地建设,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3)建立农业生态环境监测预警系统,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力度,重点是加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关注工业对绿色农产品基地造成污染,杜绝工业企业转移到绿色农产品基地,对绿色农产品生产构成威胁。

3加强农业结构调整,打造绿色农业产业

发展绿色农产品,要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提升产业层次,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区,向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外向化方向发展。

(1)调整绿色产业布局。按照生态绿色优先原则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发挥生态优势,突出区域特色,分区规划建设绿色产业,努力扩大优势绿色产业比例,围绕主导产业,建立各具特色绿色农产品基地。

(2)培植绿色拳头农产品。根据各地的资源优势和基础条件,着力培植发展具有市场优势的拳头绿色产品。

(3)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建立市场化的土地流转机制,使土地逐步集中,提高绿色农产品的规模经营效益。

4加强绿色科研开发,推广、应用农产品绿色生产技术

开发绿色农产品、提高农产品品质必须以科技进步为动力,提高劳动者素质为根本,实行科技创新,提高科技含量。这需要在开展绿色科技培训、推广先进绿色技术、组织标准实施、建立激励机制等方面下功夫。

(1)迅速改变目前农村农业科技推广网络体系“破”、“散”的状态,对农村基层科技推广人员全面落实政策,使他们生活有保障,从而能扎根农村作贡献。

(2)调整农业科技推广成果奖励政策,对在农产品绿色生产技术应用、推广方面做出贡献的农业科技推广人员予以重奖。

(3)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农民培训及“绿色证书”工程,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以适应深化农业结构、实现绿色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

(4)把技术与地域需求结构相结合,因地制宜地开发、引进高新技术、增效技术,加速绿色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

5实现绿色农产品标准国际化,规范绿色农产品认证体系

绿色农产品标准体系和质量认证体系是农产品管理的重要内容。加入WTO后,大量国外绿色农产品涌入我国,冲击农产品市场,国外对农产品质量标准要求越来越高,无疑是我国农产品出口的一大门槛。政府部门应参照国际标准抓紧制订各种绿色农产品的质量标准与认证体系。

(1)建立健全农产品的国家标准(包括质量标准、残留物标准等),尽可能地与国际标准相一致,使标准国际化,并得到其他国家与组织的认可。

(2)建立和完善国家统一的、规范的农产品认证体系和与之相配套的管理、监督机制,使之法制化和制度化,提高认可的权威性,并以此提高和增强我国农产品在国内外的信誉与竞争力。

(3)要加大管理和监督力度,以确保标准、管理的统一化,并迅速将标准、管理手段与国际标准相衔接,争取其他国家的认可。

6建设绿色农产品市场体系,培育绿色农产品品牌

(1)做好绿色农产品市场的规划布局。农产品市场带有明显的地域性和农业产业特色,既要从当前农业生产经营的现状出发,又要注意发现和引导带有苗头性的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需要,充分重视工商、贸易、农业等部门,根据各种农产品的不同流通特点,区别不同产地的产业、交通条件,按照完善市场功能、增强辐射能力的要求,研究制定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建设规划。

(2)培育和发展绿色农产品市场主体。参与绿色农产品市场活动的个人和组织都是市场主体。绿色农产品市场主体实力和发育水平是绿色农产品市场整体功能发挥的关键。培育市场和农产品流通中介服务组织,包括经纪人队伍、商、农产品流通合作社、农民协会、结算机构、仲裁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以“市场+基地+专业合作社”的模式培育和发展各种形式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形成绿色农产品市场运作网络;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思路,大力培育生产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市场辐射广、带动能力强的骨干农业龙头企业,从而为农产品市场的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3)提高绿色农产品市场的现代化水平。推进市场体制创新,不断深化市场运行和经营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建立以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为主的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市场的企业化经营;积极引进、配送、拍卖和网络交易等现代营销方式,逐步改变摊位制对手交易模式;加快市场信息化建设,推广普及计算机、网络应用知识,引进信息技术人才,开发市场内部信息资源,建立完善内部网络系统,逐步实现市场交易、结算、仓储、运输、配送的智能化管理。

(4)实施绿色农产品品牌战略,培育绿色农产品品牌。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生产基地积极申报,获取绿色农产品品牌标志;加大绿色农产品品牌宣传力度,以品牌拓市场,抓品牌促规模;按照“创名牌、树形象、拓市场、增效益”的要求,组织各地绿色农产品参加各级的评优活动,积极参加各类农博会、农展会等,不断提高绿色农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发挥名牌效应,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市场竞争力;把推进绿色品牌农产品的经营与市场的标准化管理统一起来,树立市场的良好形象,提高市场的品牌附加值。超级秘书网:

7参考文献

[1]张芳,袁国宏.关于绿色营销的几个关系问题探讨[J].商业研究,2001(11):146-147.

[2]严立冬.生态紧迫性与绿色食品营销策略[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3(5):81-86.

农产品营销推广范文3

由于国外民众的环保意识较强,绿色农产品的消费深入人心,每年的消费增长均在20%以上,全球的绿色农产品消费额达到2000多亿美元。美国、日韩、欧盟等经济发达国家的绿色农产品营销表现注重渠道建设、强调绿色农产品认证以及构建绿色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等特点。因此对于这些西方发达国家,其所生产出来的绿色农产品可以非常迅速地从批发商的手中出售给零售商,零售商又通过其销售网络,迅速销售给客户,销售过程非常的迅速快捷。以下来具体分析国外农产品营销的特点:

1.1分散经营却注重渠道建设的日韩模式日本、韩国的绿色农产品生产都采取了小规模的分散经营模式。由于日本和韩国都存在农户较少,经营性耕地有限,户均耕地面积较小,农业资源稀缺的特点,韩日两国的农户对于绿色农产品的经营规模自然也相对较小。人口众多、土地稀缺,必然使得绿色农产品营销走向了大流通小生产、分散经营却重渠道建设的独有的日韩模式。也正是如此,日韩模式才形成了企业、政府、消费者的三位一体的完善的绿色农产品渠道建设体系。日韩的这种渠道构建体系,不仅有非常发达的市场体系,同时还有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体系,这使得日韩的绿色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辐射范围非常大。日韩的这种绿色农产品批发市场不仅仅作为渠道集散地,同时也是绿色农产品价格的形成中心。日韩的绿色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辐射范围非常广,依托其在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的优越性,以及物流及供应链管理的技术优势,能够非常迅速快捷的将绿色农产品向向周边城市进行配送,同时利用这种发达的批发市场网络,绿色农产品产地可实现优化布局,不受地理上距离远近的影响。正因为如此,绿色农产品批发市场已经超越了其原有的集散地功能,还成了绿色农产品的价格形成中心,主导着绿色农产品市场价格体系的运转。

1.2强调绿色农产品认证的美国模式由于美国对绿色农产品的认知较早,截止到20世纪90年代,绿色农产品就已经在美国整个农业规模中占有一席之地。美国政府对健康高度重视,严格限制使用农药、化肥以及其他应用于农业生产的各类化学物质。在美国政府的眼中,只有做到了农业安全,才能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和谐统一发展。美国绿色农产品的发展主要看重水果、蔬菜以及有较高附加值的农作物,而对于普通的农作物,如大豆、玉米等绿色的发展相对缓慢。美国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农药、化肥、各种添加剂,以及激素等可能影响农产品绿色性质的任何物品。美国政府构建了比较健全的绿色农产品的认证体系,并且严格实施。美国的绿色认证不仅仅反应在生产上,而是从生产到加工的全过程都在绿色认证的监管之下,每个环节都有很严格的规范,都要按照要求按照国家绿色标准进行绿色认证。只有通过绿色认证的绿色农产品才真正的能够进入市场进行交易,并且为了保证认证的独立和中立性,认证的机构也是由有资质的非利益第三方进行的。

1.3具有完善高效绿色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的欧盟模式欧盟很早就关注研究绿色农产品的物流配送体系,因而其物流配送体系也比较完善,基本实现了“资源—生态—社会”良性循环,并且建立了适应欧盟环保要求的现代化绿色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由于政府积极实行资源循环与再利用,并对绿色农产品的物流体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制定了符合欧盟环保的相应政策,提高了绿色农产品的物流配送半径,真正形成了绿色农产品从包装运输、仓储货运、流通加工一系列环节的绿色规范。欧盟政府还对影响绿色农产品发展的交通要道、仓储设施进行重新规划与设计改造,更多的实现其高效流通的服务功能,提高效率,优化布局。欧盟78.5%的绿色农产品是从产地通过配送中心直接到零售商,而通过销地批发商的仅占20%左右。渠道环节降低了成本,加快了流通速度,从而大大提高了配送效率。为配合降低物流成本,欧盟还专门设有众多的绿色农产品配送组织,如技术咨询公司、加工分类配送中心、仓储中心、运输公司,依靠这些组织,切实提高了绿色农产品的流通效率,降低了相应的成本,真正建立起了欧盟高效快捷的绿色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

2中国推行绿色农产品营销的障碍与问题

随着中国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的绿色农业建设取得了初步的成效。无论是绿色农业生态基地建设、还是各种绿色农产品生产质量标准、生产技术规范都陆续得以完善和实施,具备了较好的生产基础,但在绿色农产品营销方面还存在诸多障碍和问题。总而言之,中国目前对于绿色消费和绿色农产品的推广较少,大众认知度较低,绿色农产品的专业人才较少,并存在着绿色农产品的信息不对称等诸多问题。

2.1绿色营销观念滞后由于中国绿色营销理念发展较国外迟缓,中国很多农户和农业企业对于绿色和环保的概念意识薄弱,对现代绿色农产品的关注度不够,还没有从传统的“产量牌”到现代的“环保牌”的绿色思想转变。农业生产还停留在过去增产量的过程中,还在用激素、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来增加农产品的产量,没有利用现代化的绿色营销理念,在质量安全及消费者的信赖的基础上,提升品质,树立品牌,提升价格,农业生产仍然较多的关注农产品产量的提高,而对质量安全、绿色环保以及消费者的需求并没有足够重视。然而,作为市场终端的客户却越来越注重商品的质量,环保意识也逐渐增强,对绿色农产品的需求也在加大。由此绿色环保要素将成为继成本、质量、服务后新的农产品竞争优势要素。中国的相当一部分经营企业也还没有形成绿色营销观念,对绿色农产品的理论知之甚少,只注重眼前利益,也没有对绿色农产品进行特别的营销策划,没有通过绿色包装、绿色产品的连锁经营以及绿色果蔬的渠道管理等一些列的营销计划来建立绿色农产品营销品牌,提高自身绿色农产品信誉。

2.2绿色农产品的有效需求不足目前,中国的绿色农产品的有效需求不足,消费者购买绿色农产品的随意性较大,缺乏主动性和刚需。绿色农产品消费的偏理性消费人群只占有极少一部分,绿色农产品的消费的有效性严重不足。由于绿色农产品所带来的安全、生态、健康等优势要素在短期内无法被消费者所认知,并且绿色农产品的质量特征多数是隐蔽性的,绝大多数消费者对于绿色农产品带来的收益无法预估,在短期内也无法认同绿色农产品所带来的预期收益。此外,绿色农产品还缺乏统一的衡量标准,其安全评估标准与体系在中国也并未建立起来,市场缺乏消费者可以信赖的绿色农产品品牌,不能激发绿色农产品的消费热潮,无法形成全社会性的绿色农产品消费需求。

2.3绿色农产品营销专业人才较少从事绿色农产品营销的人才大多是农户本身,通常是生产兼销售,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营销知识培训,很少有人按照营销理念对绿色农产品进行包装加工,并对其进行整合营销。多数人只追求当前利益,不能针对绿色农产品的安全、生态、健康等特点进行营销策划,还没有将绿色农产品营销的全过程融为一体,没有将绿色理念打通到“策划—生产—销售”的全环节。此外大多数的优秀人才不愿意深入农村,不愿意创新农业,使得愿意献身农业的优秀复合型人才稀少,也对绿色农产品的营销形成了障碍。

2.4绿色农产品信息不对称随着国家对绿色农产品宣传力度的加大,国家也采取一定的手段建立了一定的绿色农产品市场监管机制,并制定了相关的绿色认证制度,但绿色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现象仍普遍存在。由于缺乏信任和沟通,生产者不能及时获取最新的市场信息,也不能对市场上的信息的真伪性进行有效辨别,在缺乏精准市场调研和市场细分的情况下,在无法获得大量消费者数据,导致相当一部分绿色农产品同质化严重,大量农产品扎堆上市,产品过剩;同时,消费者也很难获取充分信息来区分是否为绿色农产品,甚至很多生产者并没有真正按照绿色的标准来生产绿色农产品,导致消费者对绿色农产品的质疑,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购买热情,同时也损害了“绿色产品”这一品牌的形象和信誉。

3绿色农产品创新营销的思路

根据新形势下绿色农产品市场的特征,结合国外发达国家绿色农产品营销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在分析了目前中国推行绿色农产品营销的障碍与问题的基础上,就目前市场环境和形势下的中国绿色农产品营销提出如下创新思路。

3.1发挥产地效应降低流通成本由于农产品对区位要素的要求较高,各地可以根据地方的气候特点、地理环境等区位优势,建立地方以及国家级的绿色农产品示范区,充分运用现代化的生产规模效应,将绿色理念贯穿其中,实现从生产到销售一系列的绿色要素植入。同时发挥产地效应,根据区位优势建立富有地域特色的绿色农产品示范产业园,健全园区周边的交通基础设施,完善物流配送体系,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加快农产品流通速度,真正实现绿色农产品的物流配送专业化。

3.2创新营销理念打造绿色品牌绿色农产品的营销不仅仅是在销售环节,应该加强绿色营销理念在绿色农产品各环节的植入。无论是绿色农产品的生产销售,还是绿色农产品在物流上的运输储存,都应该将绿色的营销理念、措施、方案进行整合,建立起自有的绿色品牌,积累品牌资产。农产品营销企业更应创新营销理念,将绿色营销植入绿色农产品生产与流通的各个环节,整个过程既是农产品营销企业管理水平的参照物,又是衡量其绿色营销执行效果的重要标志,绿色营销的核心理论基础是品牌内涵和品牌价值的打造。

3.3改变管理模式创新营销主体绿色农产品营销需要改变传统的营销思维和管理模式。营销可以通过众包的形式来调动下游企业的积极性,从而调动起每个营销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不断创新营销主体,使得营销主体多元化,并积极开拓绿色农产品联盟和协会,在绿色农产品生产的过程和销售的过程中,积极引导和指导农民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将绿色联盟体系和相关行业协会作为社会化服务中介组织,在推广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和机械使用方式的同时,帮助解决绿色农产品在营销过程中的融资、贷款等方面的问题。

农产品营销推广范文4

[关键词]农产品品牌 品牌传播 品牌建设

一、农产品品牌涵义和我国农产品品牌发展现状

美国著名营销专家菲利普•科特勒在《营销管理》说:品牌是一个名称、名词、符号或设计,或者是它们的组合,其目的是识别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劳务,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和劳务区别开来。这里所说的品牌是一个综合的概念,由品牌名称、品牌标志、品牌色彩、品牌认知等要素组成。而农产品品牌的定义不仅是上述要素,更有产品质量、品味、地域、服务等诸多要素的体现。而且农产品品牌对于消费者来说是选择产品时的一种标准,在经济竞争中也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正因为如此,品牌也在农产品企业经营中越来越显示重要的作用。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农产品的品种和产量与日俱增,但由于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产品的种类增多,使得消费者在选购时很难把握其选购标准,随着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深化,市场对农产品品牌化的要求逐渐显现出来,品牌建设开始被农产品生产经营者所重视并付诸实践。加入WTO后,国外农产品的大量引进对我国农产品品牌的发展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国外高质、廉价的农产品大规模地进入我国市场,我国农产品生产经营者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些都促使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开始意识到竞争的残酷性,建立和发展好自己的农产品品牌成为我国农产品生产经营者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华中农业大学(以下简称“华农”)系列农产品“陆个壹”便是在这个背景下诞生的。

二、“陆个壹”品牌优劣势比较

“陆个壹”实际上是华农自主研发的最前沿科技的一系列农产品,是当今中国具高科技含量的农产品典型代表。“陆个壹”系列农产品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希望经推广应用后成为一个知名的品牌。既然“陆个壹”希望打造成为一个知名的品牌,能否成功就离不开它的产品质量、定价机制、市场定位、销售渠道,品牌名称、推广方式等决定因素。下面笔者就逐一分析以上因素:

1.产品质量

“陆个壹”系列农产品由于大部分都是利用高科技培植出来的优质品种,所以它的性能优良、质量上佳、绿色可靠,有的产品如茶叶、食用菌等还能够给消费者带来较高的保健效用。据食用者反馈,大部分人认为“陆个壹”农产品的口感很好,味道独特,尤其是“陆个壹”玉米,不仅有水果的清香,而且营养丰富,几乎适合所有人群食用。

2.价格机制

“陆个壹”系列农产品的定位都比较适中。就拿脐橙来说,2007年在市场上华农培育的“陆个壹”脐橙仅每斤3元左右,而美国品种“新奇士”脐橙则要每斤8元左右。2008和2009年在市场上“陆个壹”脐橙仅每斤3-5元左右,而“新奇士”脐橙则要每斤10元左右。2010年到7月份为止,在市场上“陆个壹”脐橙依旧每斤3-5元左右,而美国品种“新奇士”脐橙则要每斤13元左右。巨大的价格差异无疑是“陆个壹”系列农产品又一大优势。不过同时也要看到在巨大的价格差异背后利润率也比较少。

3.市场定位

在对“陆个壹”的市场调查中笔者发现,“陆个壹”系列农产品的市场定位是在武汉市的各大高校,而目标人群则是高校里面的教师。众所周知,农产品想要获得较大利润就必须有较大的销售量,作为原料供应商应该将货物批发给遍布在武汉各个角落各大超市、农产品批发市场和菜场。以这种经营方式运作,原料供应商无需店铺或者自己少开设店铺,以节约运营成本,且由于是批发,可以保证产品销量,实现最大盈利。而整个武汉市的大学,包括大专、职业学院、独立学院、军事学院等,共80个左右。分散在武汉市及其周边地区,虽说各个高校里面都有超市不需要自开店铺,但“陆个壹”面对的人群却太少了,跟整个武汉农产品的消费群比无异于里的一滴水。“陆个壹”摊子铺的很大,运营成本高,消费群却很小,这样一来盈利的前景不容乐观。

4.品牌名称

品牌名称是指品牌中可以用语言称呼的部分。品牌名称在好听、好记、意蕴丰富的同时也需要易懂、无歧义和与商品本身有内在联系。也就是说当人们看到品牌名称时会自然联想到是哪类商品,比如说人们看到飘柔肯定会联想到日用品或化妆品,看到英特尔肯定会联想到电子产品。但是当人们看到“陆个壹”则很难联想到很么类型的产品,而且“陆个壹”在读音上也有很大的歧义,据调查显示有的人会读成“liu ge yi”,而有的人则会读成“lu ge yi”,这种容易发生歧义的品牌名称极不利于人们的口头传播。

5. 推广方式

“陆个壹”品牌目前的推广方式鲜有广告宣传,只有宣传单,甚至连“陆个壹”相关网站也没有。无数案例表明,在二十一世纪新的市场形势下,落后的单一的品牌运营渠道已经不能适应农产品的运营,要想将品牌推而广之必须采用多渠道、立体化的推广方式。国内外任何一个知名品牌,无不是采取的多渠道推广手段和媒介来进行自身形象的宣传来打造品牌。而仅仅只用宣传单做推广来打造品牌,绝对是远远不够的。况且“陆个壹”是一个包括了十几个产品的系列品牌,想仅仅靠一张宣传单来承担起所有推广的任务,恐怕不是其力所能及的。

三、“陆个壹”系列农产品品牌发展途径

上面我们已经提到“陆个壹”单一的品牌推广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新形势下的农产品品牌运营,想要树立良好的品牌,经笔者的调查和数年的从业经验,笔者给出以下几个重塑品牌建议:

1.加强品牌传播意识

品牌传播也称品牌沟通,是主要的品牌资产投资,品牌传播的方式有广告、公关、营业推广、展销、人员推销和口碑等。尤其是在农产品贸易中,合适的推广方式所带来的影响和产生的效益更是不可低估。想要通过新颖、合理、有吸引力的推广,让更多消费者了解“陆个壹”的农产品,接受并达成购买,需要在现有基础上加大对“陆个壹”品牌的宣传投入,将品牌与产品的包装、标签和企业的整个视觉形象相结合,在宣传其产品的同时也宣传其企业形象,以提高其品牌整体形象。同时,可以应用各种媒体的广告、推销、软文和专题报道、网络营销和农产品展销会等多种传播手段,扩大影响面,提高公众对企业形象的认知度和美誉度,并与客户建立良好和稳固的联系。

2.拓展品牌传播渠道

打造良好的品牌就是要扩大宣传,综合运用多种传播手段,对消费者传递一致、协调和良好的品牌形象和品牌个性,让消费者认知、了解产品,并在此过程中逐步形成固定的消费群体,从而占有市场。

品牌传播的渠道有很多,但根据“陆个壹”系列农产品自身特点归纳起来建议可以采用以下几种:

(1) 广告

广告是最传统也是最有效的品牌传播工具,广告主通过各种广告媒介包括报纸、杂志、车身、户外看板、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对目标对象传递对广告主有价值的信息。无论那一种型态的广告,都可以告知消费者信息、提醒消费者品牌的存在、说服消费者采取行动。这样,广告就能够帮助企业提高品牌知名度,尤其是品牌识别体系各个要素,如品牌的名称、标志、口号、色彩等都可以通过广告有效和目标消费族群沟通。“陆个壹”公司需要整合各种广告媒介来加强广告宣传力度,而不能仅仅只是凭着一张宣传单来做推广。

(2) 公关

公共关系是指某一组织为改善与社会公众的关系,促进公众对组织的认识,理解及支持,达到树立良好组织形象、促进商品销售的目的的一系列促销活动。“陆个壹”公司可以根据不同时期的需要举行公关新闻会、举办事件或活动、在各种媒体作专题报导、刊登企业广告等。如,为某个受灾地区赠送粮食等农产品时可以举行新闻会,在媒体上作专题报道。由于是在有意识、有计划地开展各种信息传播活动,因此这种自觉的传播活动比目前“陆个壹”公司希望通过购买过其产品的消费者自发传播其品牌要高效得多。

(3) 事件营销

“陆个壹”公司可以通过策划、组织和利用具有新闻价值、社会影响以及名人效应的人物或事件,吸引媒体和消费者的兴趣与关注,以求提高其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树立良好品牌形象,并最终促成产品的销售。事件营销最重要的特性是利用现有的非常完善的新闻机器,来达到传播的目的。由于这种营销方式具有受众面广、突发性强,短时间内能使信息达到最大、最优传播的效果,为企业节约大量的宣传成本等特点,可以成为公关推广的补充手段。

(4) 促销

“陆个壹”公司可以在销售现场向消费者发出作为刺激消费的各种信息,传递有关本企业及产品的各种信息,说服或吸引消费者购买其产品,以达到扩大销售量的目的。常见的促销手法有直接降价、折价券、样品派发、赠品、抽奖等。无论是上述哪种促销手法,常可达到迅速提高销售的效果,包括快速建立品牌知名度,鼓励消费者购买产品、吸引消费者提前购买、刺激消费者转换品牌,维系消费者对本品牌的信心和忠诚度。

(5) 网络营销

首先,网络媒介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无时间地域限制、无版面大小约束,可以使内容详尽,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得形象生动,网络媒体的最大特点是互动性强,可以双向交流、反馈迅速,有利于提高“陆个壹”公司营销信息传播的效率,增强传播的效果,降低营销信息传播的成本。其次,网络营销无店面租金成本,且能实现产品直销,在“陆个壹”公司创建品牌初期资金并不雄厚的情况下能帮助企业减少宣传成本,减轻库存压力,降低经营成本。第三,互联网覆盖全国市场。通过它,“陆个壹”品牌可以方便快捷地进入任一国内市场。尤其是目前国内基本上不对网络贸易征税,网络营销更为企业架起了一座通向全国市场的绿色通道。对于“陆个壹”公司来说,建立一个营销型企业网站,是一个势在必行之举。

四、结论

随着市场的不断成熟与发展,“好酒不怕巷子深”的经营思想已经不能够跟上市场发展的需要了,农产品的品牌经营时代已经到来。在这个大环境下,品牌脆弱的农产品极容易受到市场冲击,只有具有良好品牌的农产品才能获得消费者的信赖,建立良好的供求关系,从而立足于日益竞争激烈的市场。

创建品牌产品就要扩大宣传规模和宣传效果,让消费者认识、了解产品,并形成固定的消费群体,从而占有市场,并立于不败之地。若无多渠道的宣传推广方式来帮助企业建立品牌,仅凭一个注册商标就以为是品牌了,则对品牌的理解太片面,太以偏概全了。殊不知高品质的农产品,却用很蹩足的方式来推广的话,只会让这个品牌胎死腹中,过早的夭折。所以“华农”的“陆个壹”系列农产品品牌的创建还大有文章可做,也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科特勒,《营销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1

[2](美国)肯特沃泰姆著/刘舜尧译,《形象经济》,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1-1

农产品营销推广范文5

关键词:农产品;绿色营销;绿色消费;绿色环境

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标识码:A

一、我国农产品绿色营销的必要性

1992年在联合国环发大会上通过的《21世纪议程》,象征着人类开始步入了保护环境、崇尚自然、促进持续发展的“绿色时代”。随后,环保成为许多国家政府和民众所关心的议题,于是环境保护意识和市场营销观念相结合,产生了绿色营销思路。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产品的绿色营销对于推动我国从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的转变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农产品绿色营销是激发人们的潜在消费需求,保障人民健康和提高生活命质量的需要。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倍受关注。同时,人民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其对农产品的消费需求也在不断提升。人们在满足了对农产品数量要求之后,越来越注重农产品质量,营养、安全、卫生和无公害。因此,绿色农产品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 提高人民的生命质量已成为农产品绿色营销的内在动力。其次,农产品绿色营销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面临全球的环境问题,全球的消费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绿色消费已形成了一种消费趋势。可持续发展问题也摆在各国的议事日程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通过农产品的绿色营销,推进农业的绿色生产来实现。所以,绿色农产品营销是实现农业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和最终的落脚点。第三,农产品绿色营销是提升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需要。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出口货物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受环境保护措施的影响很大,绿色贸易壁垒正在成为我国未来出口贸易发展的巨大障碍。突破“绿色贸易壁垒”,积极开拓世界绿色市场是当前我国农产品出口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我国农产品绿色营销存在的问题

1、农产品的绿色消费意识未被充分唤醒,绿色消费需求未被充分挖掘。

主要有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客观上经济发达程度影响,相当发达的地区消费能力要强一些,绿色消费的需求相对较高,相当落后的地区则需求相对较低。绿色消费市场有限。二是绿色消费的环境不成熟与规范导致绿色消费需求不能充分挖掘出来。如绿色产品检验、绿色标志使用不规范、执法不力引起绿色产品市场管理混乱,鱼目混珠,最终导致绿色消费意愿下降和消费市场的萎缩。

2、农产品绿色生产技术落后,生产布局也不合理。

绿色生产技术是绿色产品生产的基础,它包括绿色技术的研发、推广和应用等环节,其中主要问题表现为对绿色技术开发重视和支持的力度不够,技术应用中劳动者的素质不高等。在生产布局上表现为区域特色突出不够,规模化、产业化和专业化程度不高,生产与市场联系松散,生产企业的收益不稳定影响了生产的积极性。

3、绿色生产与营销的环境因素需要进一步完善。

环境因素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因素与社会环境因素。在自然环境因素方面主要表现为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导致了绿色产品生产的基础环境的恶化。如大量农药、化肥、除草剂使用,乡镇企业的“三废”污染等。在社会环境因素方面主要表现为人们的绿色消费意识不强,绿色农产品的标准化程度不高、质量认证体系也不完善影响了其生产。与之相配套的管理制度、监督机制,法律环境还需要进一步健全与改善,以提升绿色标志的权威性,提高和增强我国农产品在国内外的信誉与竞争力。

4、绿色营销的措施不力。

从整体上看表现为绿色产品品牌意识不强:即生产的不稳定性、主动适应市场的能力低,对产品品牌战略考虑更少,从而影响了农产品生产企业的长期发展;产品流通渠道不畅:即绿色农产品的生产分散、规模偏小影响营销渠道的形成,对于鲜活类农产品要求的短渠道往往也无法满足,最终使绿色农产品的成本与价格上升,失去市场竞争力。市场运作的现代化程度较低:即由于农业企业普遍缺乏营销方面的专业人才,很少利用计算机网络建立自己的市场信息资源库,用于市场分析与决策。同时也较少引进、配送、拍卖和网络交易等现代营销方式去主动地适应市场。

三、我国农产品实施绿色营销的对策

1、 采取有效措施激发人们的绿色消费需求,形成庞大的绿色消费市场。

笔者认为,绿色消费意识不高并不是影响绿色消费市场的主要因素,而购买力水平、绿色农产品品质与价格、绿色农产品的识别是影响的主要因素。随着三农政策的实施,全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全社会的购买力会大幅度提高,绿色消费市场会不断扩大。在绿色生产与流通方面,采用先进的绿色生产技术生产符合现实市场与潜在市场需要的高品质产品,这是营销的关键。大多数农产品是人们日常生活消费品,需求弹性小,对人们的健康影响更直接,高品质的绿色产品更能迎合消费者的心理需求。鲜活农产品的营养品质虽然较好,但保质期较短,快速便捷的流通渠道不仅可以保持绿色产品的品质,而且还可以防止流通损耗,降低流通成本与产品价格,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有效的绿色产品识别是直接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子,因此,建立完善的绿色质量标准,严格绿色标志的使用与监管是解决绿色产品识别的有效途径。

2、努力营造良好的农产品绿色营销环境

它主要包括自然环境与制度环境的治理。在自然环境方面,由于近年来乡镇工业非规范性发展和传统农业耕作方式的改变,整个农业生态环境呈现恶化态势,尤其是交通条件较好的城市近郊,这些已成为发展绿色农业的主要制约因素。因此,要加强农产品绿色生产基地环境监测与治理。一是要对外来因子进行监控。如大气监测,灌溉水源的监控等,发现问题及时提请相关部门协同解决。二是要从内部通过改变耕作方式改善土壤理化特性,营造良好的自然生产环境。在制度、政策和法律环境方面,一是扶持与引导。二是监管与维护。因此,必须把生态保护、人文环境建设与发展绿色农业相结合,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3、加速农业绿色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绿色生产技术是提高农产品品质的关键,也是适应市场创造需求的主要手段,应从三方面开发与当地自然、经济与社会条件相适应技术:一是直接应用于生产过程的绿色生产技术,它是绿色农产品品质的保证;二是用于流通环节的储运保质技术,它是扩大鲜活绿色产品市场营销范围保证;三是用于产品深加工的延伸加工技术,它是提高绿色产品附加值,延长产品保质期的主要手段。当地政府与管理部门应制定有利于农业绿色技术开发、推广与应用的制度与政策,完善与国际市场接轨的绿色技术标准,进行绿色产品的认证、监督与检查,开拓国际市场,重视科技人员的激励,稳定绿色技术推广网络,加快技术转化,同时要不断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以适应农业绿色技术普及与绿色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

农业产业化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绿色农业发展的方向。绿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总体原则应体现生态优先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向大规模产业集群方向发展,随着市场化的土地流转机制的建立,土地集中导致农业龙头企业的产生,对内通过生态优势与区域特色进行整体布局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建立各具特色绿色农产品基地,并按统一标准进行投资、技术培训,实行规模化生产,以保证绿色产品品质的稳定。对外建立长期的市场策略,在互惠基础之上寻求持久性的合作伙伴,打造农业产业集群式发展模式,以深化农产品加工为重点,健全产业化服务体系,延长农业产业链,培植发展具有市场优势的拳头绿色产品,创建自己品牌,增强竞争与创新优势,提高区域竞争力,在发挥规模效应的基础上,提高绿色农产品的规模经营效益。

4、加强农产品市场营销,建设绿色农产品市场体系

将绿色农产品生产与市场紧密地联系起来,建设具有特色的农产品市场体系是实现农产品价值的重要一环。因此,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积极培育农产品的市场主体,完善市场中介服务。培育绿色农产品生产龙头企业,有利于将技术研发、生产、市场推广结合在一起并参与市场竞争,通过产供销一体化,农工贸一条龙的经营方式,将分散的小规模的农户生产逐步改造成规模化、规范化和现代化的农业生产。从而为农产品市场的稳定发展奠定基础。同时不断完善农产品市场中的中介服务组织,如商、农产品流通合作组织、保险、农民协会、仲裁机构、律师事务所等,形成良好的农产品市场运作环境。

(2)积极构建适合绿色农产品的流通渠道,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对于鲜活的绿色产品,便捷的流通渠道将更加有利于保持产品品质,降低流通费用,提高产品价格竞争优势。一是可以采取零层分销渠道策略。即生产企业自己设立绿色农产品的专卖店或在大型商场设立经营专柜[5] 。二是采取选择性分销策略。即在某一个地区选择几家有一定经济实力和良好信誉的销售商来负责其绿色农产品的销售。三是采取特许加盟连销经营的分销策略。在企业有了一定的经济实力及相应的品牌优势后即采用此形式,来统一品牌名称,统一装修,统一配送,统一价格来扩大产品的市场影响力。

(3)实施绿色农产品品牌战略,培育绿色农产品品牌。品牌是消费者识别企业产品的一种有效途径。品牌的建立需要企业在营销活动中长期不断地努力。如申报绿色农产品品牌标志;通过标准化管理与完善地服务,树立良好的市场形象;通过参加各种展会与竞争评级,扩大知名度。通过这一系列营销活动达到拓展市场、提高竞争力和品牌附加值的目的。

(4)积极培养和引入营销人才,运用现代的营销手段去研究分析市场与开拓市场。我国农业生产企业的营销人才普遍缺乏,这是农业生产企业对市场适应能力差的主要原因。因此,首先企业要从长远的发展来培养和引进所需要的营销人才,学会利用市场资源,从被动地适应市场到主动地适应市场、再到主动地引导市场。其次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建立自己的市场信息资源库,用于企业的市场分析与决策;建立自己的客户关系管理网络,对客户资源进行有效地管理;积极引进网络广告、拍卖、网络交易、、配送等现代营销方式去主动地适应和开拓市场。

作者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农产品营销推广范文6

1、当前苏州农产品的主要特点。苏州农产品的规模虽然算不上全国最大的,但就农产品销售产业对苏州社会经济与市场起到促进、稳步发展的作用来看,农产品的销售仍然是不可忽视的。虽然农产品规模大,但就农产品的营销来讲,还是存在缺陷的。

1.1苏州农产品品牌化成本太高。苏州的农产品相对全国来说也是比较受欢迎的,因此,苏州的农产品大多都有自己的品牌,但就这些品牌的知名度来说,还是有待提高的。一方面,当前的苏州农产品缺少现代物流与经营,没有很好的利用现代技术拓宽销售渠道。另一方面,一些农产品的外包装比较简陋、粗糙,甚至有的包装完全不符合绿色标准和美观要求,这也是品牌效应无法生效的一大关键。

1.2缺少发达的产品加工企业。其实,农产品的发展与营销规模与农产品的加工有着直接的联系,发达的农产品加工不仅是要满足市场的需求,更要能实现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的功能。就当前的农产品市场情况来看,发展农产品加工已经成为了世界农产品发展的趋势与潮流,但苏州的农产品企业缺乏一定的技术,缺乏对农产品加工的意识,这也是导致农产品附加值较少,无法打开市场的重要因素。

1.3农产品的营销缺乏整合策略。苏州主打的农产品是绿色农产品,由于绿色农产品的生产需要较高的生态环境条件,在加工与运输等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与标准,所以导致农产品的销售定价非常高。在这一方面,就当前苏州的绿色农产品影响情况来看,因为对绿色农产品的宣传不够,替代品较多,难以引起消费者的关注与够买欲望。导致因为价格过高而销量低下的情况。除此之外,对于农产品的营销来讲,虽然可以通过各种类型与层次的展销会或者博览会达到一定的销售要求,但就长时间来看,农产品的传播效应还不稳定,在营销整合策略上还有待提高。

2、当前苏州农产品营销模式现状。

2.1订单农业发展迅速。伴随当前的农产品市场发展,出现了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订单农业。订单农业又被称为合同农业、契约农业,是农户根据本身或者乡村组织与农产品购买者之间签订的订单属于组织安排农产品产销模式,是最能够很好的适应社会,避免盲目生产的重要措施。通过订单农业的方式,不仅能有效解决农户的产销问题,也是保障产销安排合理,避免盲目生产,保障农产品的质量的重要措施。

2.2农产品与超市对接流通方式发展迅速。在当前的农产品市场环境下,以农产品直接配送至超市、大卖场的现代流通方式在苏州的农产品营销中逐渐发展起来,突破了传统的农产品交流环节多、程序复杂的缺点,避免增加额外的成本导致农产品的零售价被抬高。当前,政府大力的发展农产品从产地直接到销售地,通过这种流通营销模式,进一步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销组织化,使得一些大型超市与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农产品加工企业直接面对生产者和消费者,省去了中间复杂的程序与环节,不仅有效的降低了农产品的流通成本,更是促进农产品价格稳定的重要措施。

2.3网络营销理念逐渐形成。利用当前的信息化、网络化的先进技术进行农产品网络营销,通过网络平台农产品的基本信息,有助于拓宽销售渠道,网络逐渐改变了传统的农产品营销理念与形式,同时实现了跨空间、跨地域的全新营销模式。充分利用网络的便捷化,运用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平台,从预订到配送,直至到达用户家中,不需要其他过多的成本,只需要简单地操作,就可以实现产销对接,更加方便快捷。

二、对于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的探索

我国的农产品营销渠道拓宽应首先从自身出发,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与工业技术为农产品销售提供生产资料与科学管理办法,使得农产品经营销售倾向科学化、市场化与生态化。因此,就必须要抛弃以往的老规定,依据市场的变化情况,采取有效、科学、合理的营销手段与渠道,促进农产品事业进一步发展。

1、开发更多、更优质的农产品。随着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大,农产品的多样化也是决定营销效果的重要因素。要实现农产品的高效要求,就必须提高农产品的优质优价和高产高效,当前的农产品市场要求农产品的品质与价格都要进行优化,可以通过引进、选育和推广优质农产品,生产更多多样化的农产品以抢占市场。还应逐渐淘汰劣质的品种与滞后的农业生产技术,推广全新的技术与生产策略,能做到根据市场与用户的需求生产适应标准的农产品。

2、培育发达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前面提到要想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就需要发展起一支设备与技术发达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就当前国际上的形式来看,世界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加工至少占总生产的90%,加工后的农产品具有较大的潜力,增值至少2-3倍,而我国的农产品加工只占到总量的约25%左右,远远达不到发达国家的水准。因此必须采用协调联动的方式,进一步增加产品的关联性、增值与延伸性,同时要达到降低竞争成本,并形成集约优势,以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带动各项产业发展,避免恶性竞争,充分发挥集约优势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充分运用现代流通方式拓宽营销渠道。要打造农产品企业核心竞争力,就必须整合农产品,一方面可以提高农产品在高端市场上的比重,一方面拓宽其他营销渠道。应积极的发展农产品连锁经营模式与物流配送,抓住冷链配送的发展时机,可以通过在城市开设产品连锁专卖店或者、扩大超市、餐饮业与学校等机构的农产品配送业务,积极开展订单销售的方式,使得农产品能直接与用户对接。另外,还可以加大宣传,寻找目标市场与客户,加大网络农产品交易等方式,进一步拓宽农产品的营销渠道。

4、培养开拓国际市场的营销团队。培养人才,开拓农产品国际市场是进一步发展农产品的重要目标。当前,缺少能够将我国农产品的生产、营销、销售实施等环节一体化的专业人才,所以必须要通过高效、培养等渠道对农业进行大量的宣传和聘用,转变农业就业不好的观念,吸引更多的营销人才与农业专业人才加入到开拓国际市场的行列中来。此外,还要打造一体化的专业产销团队,一方面,培育出专业的农民经济人,信誉良好的商与批发商,在有良好的销售队伍的基础上逐渐扩大农产品营销规模,提高交易率。另一方面,聘用拥有先进网络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又有较强的营销理念的网络策划营销人员,推动农产品的网络化营销,帮助农产品营销更上一层楼。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