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媒体广告特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媒体广告特征范文1
一、 新媒体广告概念及新媒体广告分类
新媒体包括数字电视、网络、数字广播、移动电视、手机短信、数字报纸、数字杂志、桌面视窗、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几乎囊括了所有的新媒体形态。新媒体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乐趣和方便,带动了整个信息产业的发展和需要。
新媒体广告就是指借助新兴媒体为媒介进行的广告传播形式。其中主要包括有数字电视广告、触摸媒体广告和互联网广告。
1、数字电视广告,增强了广告传播与受众群体的人际互动,服务性、娱乐性效果突出,广告画面清晰,内容完整,增强了广告的观众印象,贴近人们购买心理。
2、触摸媒体广告,包括了户外触摸显示频以及智能触摸手机,这种媒体主要迎合了年轻受众的接受心理,以快速的,有针对性的广告信息获取途径迎合了广告受众的需要,同时让广告信息传播直接到达目标消费者。
3、互联网络广告,借助于网络传播无限广阔的虚拟空间,使信息传递更加快捷、方便、多样、广泛。网络广告常见的形式有使用新闻组广告、使用电子邮件和电子邮件列表广告、插入式广告、搜索引擎广告、聊天室广告、文本链接及浮动广告以等。
二、新媒体广告特点
1、媒体的整合性特征。新媒体整合了传统媒体优势,结合报纸、广播、电视的特点,使文字、图片、声音、影像、动画等要素融合起来,实现了平面与立体结合,使受众有了如同亲身体验的,因此新媒体广告被接受度较高。此外新媒体广告的强大信息检索功能,能更直接的给受众带来所需要的由各种传播符号整合而成的广告信息。
2、媒体的互动性特征。互动性特征指的是在传播过程中产生的双向甚至多向的互动传播,是人类的传播行为中传播主体与客体所追求的方向,新媒体就有这样的优势,其互动性表现在目标受众具有对信息控制性的操作权和选择权,这就改变了传统媒介传播信息过程中受众只有被动地收看和收听,也正因为这个,新媒体被人们快速接受。新媒体广告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对于受众不喜欢的信息,他可以进行操作跳过或者关闭,而对于受众喜好的信息,他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深入了解,甚至直接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个特征对于使用者来说不仅给他带来了方便和可靠,而且自由灵活的操作与选择已经成为人们的首选。
3、媒体的表现超文本性特征。新媒体融合了诸多媒体特点,它将艺术与科技结合在一起,其中超文本性就是网络的信息组织方式,新媒体广告借助于这一与传统印刷文本不同的方式“自由运动的非顺序写作方式”1即非连续性的特点给予受众展现其所想看见的多元的,富于创造力的广告信息。当然高品质的新媒体广告需要诸多因素的配合,不仅包括了程序设计,还需要视觉传达方面的设计等等,正是这样才创造出不同的表现方式。
4、媒体的传播多层次性特征。新媒体广告的传播具有多层次性,主要是因为新媒体传播的多层次性,尤其是网络传播中,传播主体与受众的身份越来越模糊,有时候得到一条广告信息的同时,受众还会将这条信息迅速转发出去,所以这样的传播必然是多层次的,另外新媒体广告传媒形态多样,可以覆盖不同年龄、学历、收入层次的受众群。
三、 新媒体广告发展现状分析
1. 广告新媒体现状
媒体的经济命脉是广告,新媒体广告的多样化和覆盖率,得到广告主的青睐,这样就使传统媒体的生存基础——广告市场遭受较大的影响。根据摩根士丹利的分析预测,目前在国内,新媒体市值超过600亿,未来五年,国内的新媒体将以平均每年15%左右的用户增长率、30%以上的收益增长率发展。2新媒体广告已经开始改变着人类生活形态与行为方式,城市受众对广告的获知途径已经悄然转变,新媒体广告孕含着巨大的投资价值。
2.新媒体广告受众接触分析
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院长赵子忠认为:新媒体领域聚集了大量新兴注意力资源。3以互联网为例,互联网受众的主要年龄段为18至35岁,移动媒体增值业务的使用者也主要集中于年轻受众群体,年轻化受众代表着将来的社会主流话语权,对这些受众的注意力资源的掌握,是新媒体拥有的重要社会资产。虽然发生了上述变化和调整,这些重新聚集的社会资产依然需要通过货币化来体现其价值。
四、新媒体广告的发展反思
随着新媒体广告慢慢被受众接受认可,广告主对新媒体广告亲睐的同时还应该留意其中很多潜在的问题 。
第一,弥补公信力不足。新媒体的发展面临着很多传统媒体所没有的优势,但不可否认的是也存在着很多不足,例如其中的权威性可信度常常受到质疑,这点对于广告传播来说无疑是致命的,受众在接受广告信息的过程中对信息信任与否直接关系到广告的经济效益,因此如果新媒体,特别是网络传播信息的真假难辨,良莠不齐必然会引起受众的排斥心理,所以新媒体广告效果较好的往往还是在传统媒体上过的,所以目前还是应该与传统媒体进行广告整合传播策划。
第二,重视广告互动。新媒体广告之所以受欢迎,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它的互动效果,但是广告主不能让这种互动形同虚设,既然能让受众提要求,有反馈,就应该重视受众的反馈信息,而不是视而不见,不加改进,或者受众反馈后没有回应。
第三,利用先进手段,创意为王。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新媒体的发展必然引起新媒体广告的进一步兴盛,这种新兴的媒体形式可以使受众接触到更新型的广告形式,了解更多的信息,但是在视觉与听觉享受的同时也需要有广告创意的吸引才能让受众接纳更多的广告内容。广告主应该注意在创意方面多下工夫,使受众不仅自己接受信息还可以用作娱乐向其他人转发信息,达到信息的二次传播。
在新媒体时代已经来临的今天,新媒体广告已经为广告主和广告逐渐接受,但真正将新媒体广告的优势发挥出来才是广告传播发展的未来方向。
注释:
[1]黄少华,翟本瑞.网络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新媒体广告特征范文2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广告效果评价;网络广告形式
引言
网络广告的表现形式丰富多彩,目前在国内外的网站页面上常见的网络广告形式大致有横幅广告、文本链接广告、关键字广告、富媒体广告等。面对形形的广告形式,电子商务企业如何选择最佳的网络广告形式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决策过程。决策指标不仅有定量的指标,也有定性的难以度量的指标,而且决策准则不易确定,决策在很大程度上受人的主观影响。因此,本文将AHP方法运用于网络广告形式决策的评估中,以此来建立一个综合的决策评价模型。按照广告的传播效果和效益等准则以及评价因素的特点,细化为精准性、视觉性、友好性、交互性、信息容量、认知度、信服度、受众度、广告投入、广告产出10项指标作为评价参数,对网络广告形式的做出科学的决策。
一、层次分析法的原理
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HierarchyProcess,简称AHP)是美国匹兹堡大学教A.L.Saaty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系统分析方法,模拟人的决策思维过程,以解决多因素复杂系统,能够将决策者的经验判断给予量化,尤其对于一些难以全部量化处理的复杂问题,能得到比较满意的决策结构。总而言之,是一种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其基本步骤如下:1.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建立系统的多级递阶层次结构模型,一般层次结构分为三层,一层为目标层,二层为准则层,三层为方案层。当准则过多时(如多于9个)应进一步分解出子准则层。2.构造判断矩阵:对同属一级的要素以上一层次的要素为准则进行两两比较,根据1-9评价尺度确定相对重要度,据此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3.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的计算:计算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确定各要素的相对权重,并进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利用一致性指标、随机一致性指标和一致性比率做一致性检验。若检验通过,特征向量归一化后即为权向量;若不通过,需重新构造成对比较阵。4.层次总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的计算:计算方案层对目标层的组合权重和组合一致性检测,最下层对目标的组合权向量,并根据公式做组合一致性检验,若检验通过,对各指标进行逐层排序,得到总排序,按照组合权向量表示的结果进行决策,否则需要重新考虑模型或重新构造判断矩阵。5.做出评价或决策:完成以上步骤后,则根据各个待选方案相对于总目标的优劣顺序,进一步完成问题分析、资源分配、方案选择等各种评价决策工作。
二、网络广告形式及网络广告评价指标
1.主要的网络广告形式及特点网络广告形式丰富多样,如今流行的网络广告形式主要有横幅广告、关键词广告、文本链接广告及富媒体广告等。每种网络广告类型都有其自身的优势和特点。横幅广告通常是视觉性冲击性较强的图片,交互性较强,一般位于网站首页及各频道最上方;关键词广告是搜索引擎主要采用的广告形式。有很强的针对性、目的性及受众面较广;文本链接广告特点是对用户干扰极小,友好性较强。富媒体广告是集视频、音频、文字等于一体的广告类型。优点是视觉冲击性、交互性较强。但其广告价格较贵。不同的网络广告形式的投放给企业带来的广告收益颇有不同,企业会根据其特征做出正确广告投放决策。2.网络广告形式的评价指标传播效果是广告效果的基础。传播效果是指受众对广告的关注程度及广告的传达的能力和传达的范围。因不同的网络广告形式,用户在接触广告时因其对广告的吸引程度、认知程度和接受程度的不同会直接影响广告的传播效果。传播效果主要体现在吸引度和传达度两方面。吸引度是指用户主动受广告吸引、产生一定兴趣的程度。传达度是指受众对广告传达信息的理解程度、认同程度及接触的程度。根据不同广告形式的特点,再把吸引度和传达度的决定因素进行细分。其中,吸引度分为精准性、友好性、视觉性、交互性;传达度分为信息容量、认知度、信服度、受众度。网络广告的最终目的就是给企业带来收益,广告的效益是企业立足于广告市场的决定性条件。广告投入和产出决定了广告收益的高低,这也是广告投放形式重点考虑的指标之一。根据以上分析,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网络广告形式的多目标选择决策模型。
三、网络广告形式决策模型的建立
1.建立网络广告形式层次目标决策模型首先,根据层次分析法的要求,确定了一个包括有目标层、准则层和方案层的阶梯层次结构(图1)。在参考若干广告评价指标的基础上,结合网络广告评价因素的不同特点,征求了电子商务企业运营者及专家的意见,将最优广告形式确定为决策的总体目标,广告的传播效果(A1)和企业效益(A2&B3)为准则层,以吸引度B1、传达度B2为传播效果的子准则,以广告投入C9与广告产出C10为广告效益的子准则,分别选择精准性C1、友好性C2、视觉性C3、交互性C4、受众度C7、信息量C5、认知度C6、信服度C8等指标作为评价参数。方案层为横幅广告D1、关键词广告D2、文本链接广告D3、富媒体广告D4。2.确定因素权重(1)网络广告的根本目的是获得一定的传播效果,在其他相等的条件下,企业必将愿意选择具有较好的传播效果的网络广告形式。根据企业运营专家经验,相对于目标层的传播效果和广告效益的权重为W(2)=(0.6667,0.3333)。对于传播效果来说,吸引度和传达度同样重要,因此两个指标根据经验给予同样的权重为0.5。广告效益对于电子商务企业来说,广告的投入和产出都是广告效益的重要因素,因此权重设置相等,两者的权重均为0.5。(2)计算准则层影响因素权重。首先,构造判断矩阵,判断矩阵表示针对上一层次某因素而言,本层次与之有关的各因素之间的相对重要性。针对准则层(吸引度),从精准性、友好性、视觉性、交互性相对于吸引度的重要性,通过专家经验,两两比较可得判断矩阵A=(Cij)4x4(表1);其取值根据Saaty等建议引用数字1~9及其倒数作为标度,然后,采用和积法对判断矩阵进行同层因素间排序,计算各因素权重向量W。计算步骤为:(1)对判断矩阵的每一列元素作归一化处理:i,j=1,2,3,4(2)“列”一化处理后,求判断矩阵中的各行元素之和,i=1,2,3,4(3)对行相加后得到列向量归一化处理,得i=1,2,3,4得矩阵特征向量W==(0.4658,0.2771,0.1611,0.0960)。随后,利用一致性指标检验权重有无逻辑错误。由公式λmax==4.0310,并计算得一致性指标:CI==0.0103,通过查1-9阶矩阵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表可知RI=0.90,计算出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系数CR==0.0115<0.1,说明判断矩阵通过了一致性检验。因此,矩阵的特征向量即为权向量,W==(0.4658,0.2771,0.1611,0.0960)。同理传达层影响因素权重W=(0.1840,0.3943,0.0895,0.3321)(4)计算指标层对方案层的影响因素权重。同上述原理,剩余的指标层所得矩阵特征向量利用一致性指标检验权重,都满足CR=<0.1,判断矩阵通过了一致性检验。精准性的权向量为W=(0.1383,0.6338,0.1575,0.0704)、友好性的权向量W=(0.1749,0.5483,0.2163,0.0605)、视觉性的权向量W=(0.1864,0.1084,0.0623,0.6430)、交互性的权向量W=(0.2260,0.0721,0.0721,0.6298)、信息容量的权向量W=(0.1986,0.1207,0.0706,0.6101)、认知度的权向量W=(0.2516,0.0967,0.0967,0.5549)、受众度的权向量W=(0.1289,0.2378,0.0557,0.5777)、信服度的权向量W=(0.2200,0.0865,0.0865,0.6071)。追求利润是企业投放广告的最终目标,广告投入和广告产出对于任何一种网络广告形式都是同等重要的。因此,相对于广告投入及产出的四种网络广告形式权重均为0.25。3.计算总排序以提供决策依据(1)指标层总排序和一致性检验设第K-1层上nk-1个元素相对于总目标的排序权重:第K层上nk个元素对于第K-1层上第j个元素为准则的单排序权重,则矩阵为那么第k层上元素对目标的总排序为:,i=1,2,…,nk根据以上的方法,使用AHP软件计算得第四层指标层总排序为:第四层总排序随机一致性比率为:根据公式CR==0.0221<0.1,符合一致性检验。(2)方案层总排序和一致性检验计算总排序权重:根据上述的总排序权重公式得方案层总排序:
四、网络广告形式决策模型结果分析
1.指标层第四层因素分析由第四层指标层总排序公式,可得知权重排序,广告投入、广告产出及精准性权重较高,其次是认知度、信服度和友好性,这样的结果是比较符合企业投放广告的实际情况,从结果看可得出广告投入及产出是企业投放网络广告首要考虑的指标。因为电子商务企业始终是以获得利润最大化为最终目标,若广告投入产出比过低,企业将会处于亏损状态,所以企业在选择网络广告形式时,要严格控制广告投入产出比。精准性能够让企业投放的广告定位于目标客户群体,可节约企业投放广告成本,因此精准性在广告形式的选择上占比较高。认知度是吸引消费者点击的重要因素,用户对广告理解程度越高,点击广告欲望越高。信服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用户的点击购买行为。消费者对广告的信任度和认可度越高,广告的说服力就越强。此外,企业在选择网络广告分布形式时,还要考虑广告的友好性,不要强迫用户接受广告内容,减少消费者对广告的排斥,尽量以友好的方式让消费者主动接受广告,促成交易。2.网络广告形式方案决策分析根据总排序权重公式,可知网络广告形式的权重结果。四种广告形式的优劣顺序依次为:富媒体广告,关键词广告,横幅广告,文本链接广告。由此可见,虽然富媒体广告主要应用在一些高端的媒体及广告主,但高端并不意味着高不可攀,富媒体在传播效果和广告效果所体现出的优势是其他广告形式无法与之抗衡的。越来越多的电子商务企业逐渐意识到富媒体广告的现实功效,开始利用富媒体制作优秀的广告来吸引受众,促进产品交易。富媒体在未来的广告市场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因此,企业在选择投放广告形式时,富媒体广告应纳入重点考虑范围之内。
五、结语
本文研究了网络广告广告形式的决策问题,通过分析不同广告形式的特点及其评价因素,以传播效果和广告效益为目标,建立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多目标决策模型。这个决策模型对电子商务企业选择最优网络广告形式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企业可根据对各广告形式进行评价,以决定选择投放哪种类型的广告,以最少的广告投入成本,获得更高的利润。
参考文献:
[1]欧海鹰.在线广告投放选择及商品网络定价的演化博弈[J].管理评论,2015(06).
[2]林宏伟,邵培基.基于互联网环境下的企业网络广告投资策略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4(02).
[3]于龙.关联用户影响力属性的网络广告投放决策方法[D].合肥工业大学,2016.
[4]许.电子商务企业网络广告投放决策研究[D].辽宁科技大学,2013.
[5]李立志.广告吸引力的构成因素[J].艺术探究,2014(1):113-114.
新媒体广告特征范文3
关键词 城市形象 城市形象营销 整合传播
城市形象系统不仅包括城市景观、城市生态等物质要素,还包含城市文化、居民素质、政府效率和廉政形象、管理制度、服务质量、社会安全感以及城市的开拓创新氛围等众多无形要素。从这个意义上说,城市形象是一个城市有别于其它城市的深刻印象,是城市外观和内在气质的结合,是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水准的有机统一体。
一、城市形象营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众多的城市开始认识到城市形象在新时期的重要价值——只有塑造出独特的、民族的、个性化的城市文化与形象,才能产生巨大的城市凝聚力,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合理流动,增强城市的交流性、世界性、竞争性,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使城市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因此,塑造城市形象已成为许多城市、地区乃至国家的战略工程。而一个城市的形象犹如综合这个城市有力的硬件和软件要素形成的产品一样,不仅要“生产”出来,更要通过一定的途径、策略将其“销售”出去,获得其目标“消费者”的认同和“购买行动”,这种“购买”可能是金融投资、物质消费乃至情感消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城市的竞争优势。这就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城市形象营销。
城市形象营销与企业营销一样,具有定位、设计和传播的过程。城市形象营销以现状调查为基础,将预先策划出特定的城市形象作为主题,然后在实践中,将所有的城市活动都围绕这个主题不断强化,同时将实践成果借助传播媒介向外扩散,把城市本身特色充分显示出来。例如,大连素有中国的“北方明珠”之称,东临黄海,西濒渤海,南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加之海洋性气候,使大连具备良好的自然环境和宜人的气候,与此同时“环保”和“旅游”成为大连的优势产业。为了能从国内众多的海滨城市中脱颖而出,大连从旅游业的角度出发,通过城市绿化、修建特色广场的多种手段努力打造最佳的城市投资环境和最适宜人的居住环境,最终将大连定位于“浪漫之都”,并通过多种渠道传播这一城市形象。无论是阳光沙滩,还是绚丽的服装,抑或是美丽的女骑警,都在传递着大连的浪漫气息。
二、我国城市形象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城市形象营销起步较晚,虽然一些城市成功地树立和推广了其城市形象,但整体上还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犹如产品的同质化,城市形象的塑造和营销推广策略都有待创新。具体来说,我国城市形象营销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城市形象定位模糊
城市形象定位是城市形象营销的核心,城市形象定位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城市形象营销的效果。所谓城市形象定位是指在分析和调查城市发展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城市静态的、动态的比较优势,结合未来发展态势和区域分工,确定出最具生机的城市个性特征,即确定城市在国内或国际范围内独有的发展优势位置。而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形象定位就比较模糊,总是想强调自己多方面的优势,却恰恰没有了特色和优势。既想突出古老文明,又想表现现达;既要表现自然风景,又要突出人文氛围。结果所有的城市都成了古老的、现代的、美丽的、和谐的,失去了独特性,很难给人深刻的印象,直接影响到该城市形象的营销效果。
2 城市形象广告不具个性
城市形象广告不具个性,没有明确的定位。城市广告办旅游就该极力促销旅游产品,招商就该强调人力物力资源、市场前景等等,而目前城市广告大多数浮光掠影地扫描一下城市,无非是出现花花草草、高楼大厦之类的影像,非常抽象的显示城市实力,重视觉效果而轻理性诉求,没有自己的个性,很难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难以达到吸引预期目的。
3 整合传播策略欠佳
根据目前各城市形象传播状况,可以说在形象的整合传播方面做得普遍比较差,无论是传播工具的整合,还是传播过程的整合,都存在很多问题。突出地表现在传播工具使用比较单一,没有整合利用电视、报纸、网络、杂志、户外、画册、展板等多种媒体与公关、事件营销等其他传播手段开展360度形象传播,传播的范围、时间、采用的手段都有很大的局限性,对目标公众的覆盖面比较窄,有效到达率也比较低;同时,仅重视“点”上的宣传。忽视和缺少城市整合营销传播战略规划,不能根据公众对城市形象的认知与评价要素体系及本城市的现状、特色、优势等全面构建城市形象传播战略与策略,城市形象宣传目标不清晰,多数城市是采用集中一段时间孤注一掷的作法投放广告,一般是用2—3个月的时间密集投放一阵,然后就销声匿迹,缺乏长期的传播策略。因此,导致城市形象传播的效果不够显着,良好的城市形象也没有树立起来。
三、提升我国城市形象营销水平的对策
1 用文化塑造和营销城市形象
城市文化,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城市文化是一个城市生存的基础和城市人生活的精神支柱,是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推动力。城市形象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城市文化,是城市文化的综合反映和外部表现。城市形象的展示,关键就是靠城市文化的魅力来展现,没有城市文化,城市形象就缺少了根基。
文化作为城市的灵魂乃是构成城市形象的主要内涵,在城市形象的塑造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日本着名的古城京都,以其古式建筑在世界树立了独特的日本历史文化名城形象。巴黎的“时装文化”、新加坡现代儒家文化与热带风光的结合、“足球之都”米兰等等,无不因其富有独特城市文化内涵的形象而卓然于世。塑造城市形象,势必要丰富城市的文化内涵,提高城市形象的文化含量。而城市文化的有效传播可以提高城市形象营销的水平,是城市形象营销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2 明确城市形象定位
制定城市形象营销战略的核心工作是做好城市形象定位。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城市面临的发展环境与发展机遇不同,城市的发展战略目标与发展重点也肯定不同。那么,与此相适应的城市形象建设与广告传播目标也应有所不同。城市形象定位也应体现这种需要与变化。城市形象定位的目的与本质就是一定时期内达到城市形象建设与传播的基本目标,即在城市内外部公众心目中形成一个具有某一或某些鲜明个性特征与比较竞争优势的城市印象。准确的定位可以提高城市形象营销水平,比如我国深圳“精彩深圳、欢乐之都”,杭州“世界休闲之都”等定位就比较准确、鲜明,大大提高了该城市形象的营销水平。
3 城市形象多样性传播
城市形象传播是城市形象营销计划的实施者利用一定的媒介载体,将信息或观点有计划地与公众进行交流的过程。现代营销管理理论和实践从企业营销的角度,归纳和提炼了多种信息传播工具可用以推动信息传播,如媒体广告、直接营销、促销、公共关系、个人销售等。但是在针对城市形象传播的实际操作中,比较有效的信息传播渠道是:媒体广告、城市事件。
(1)媒体广告
根据城市的形象战略需要和城市财力,拟订好广告媒体组合策略和计划方案积极开展广告宣传。通过对城市形象特征和广告特点的分析,结合各媒体特征,整合运用各媒体做好城市形象传播。杀于城市形象的宣传重点运用好电视、网络、报纸和户外媒体。
城市形象可通过电视广告宣传快速提高城市知名度,吸引旅游和消费;通过报纸媒体的新闻和软广告对城市做全方位、深层次的宣传报道,提高城市认知度和美誉度,吸引人才和投资;利用网络媒体传播城市形象生活化的、细节的一面,拉近与受众的距离,制造舆论话题,形成口碑传播;在城市对外交通区域、旅游风景区、城市中心商务区以及历史古城区等不同接触点设置户外广告,形成富有特色的广告群景观,对城市不同形象主题进行宣传,培养市民的自豪感,激发市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和动力,丰富城市形象的内涵。
此外,许多新媒体与受众的接触点多、接触率高,如公交移动电视广告、电梯广告、楼宇广告等也可与传统媒体进行科学整合,有效利用。
(2)城市事件
城市的大型经济与文化活动是一个城市形象和城市文化水平、城市文化特色及城市文化整体性的体现和象征。城市举办的任何一项面向社会各阶层公众,尤其是由广大外部公众参加的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等大型活动,对扩大城市影响力、提升城市形象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另外,活动本身还可吸引很多新闻媒体的关注,增加本城市在媒体的曝光量,从而大大提高本城市的知名度、认知度。比如,2008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广州一年一度的广交会、大连的国际服装节、青岛的国际啤酒节、潍坊的国际风筝会等,都是一些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对提高这些城市在国内外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4 做好城市形象评价
城市形象评价是对城市形象营销计划的信息反馈,是利用城市形象评价工具,建立适当的分析模型,获得实际城市形象要素与期望城市形象要素差距图表的过程,以了解城市形象营销计划实施效果。
新媒体广告特征范文4
自从这种新型的建材产品出现后,全国各地出现了许多招商加盟的厂家,很多人都看好液体壁纸项目,都想加盟。但面对网上各种招商信息,创业者迷惑不解,不知该如何判断液体壁纸生产厂家的真假。网上的一些招商信息本来水分就很大,有时候就是你亲眼去考察后都不一定放心。因为一些皮包招商公司敢叫你去考察,其实他们早有秘密武器。在此,我把一些骗局给大家进行相关的分析。
第一招:
去工厂参观不要以为万无一失
大家可能觉得接受招商公司的邀请去看工厂就可以万无一失了,这可不一定。皮包公司有合作的工厂,行内叫皮包工厂,也就是三无工厂,哪家皮包公司需要参观工厂的时候就把自家的牌子挂上,工人们都穿上印有皮包公司名称的服装。这样你还觉得眼见为实吗?
第二招:
不要相信各种广告宣传
各种电视媒体广告满天做,网上网下全是他们的成功加盟商案例,其实都是花钱请来做戏的托。各种证书五花八门,其实全是一些没有用的单位发的,因为这些单位根本就不存在,随便编个环保的,质量安全的就打印证书了,做广告的就不用说了,他们只管你加盟不管你死活的,只要是在电视广告特别多,基本都是属于忽悠型的。因为他们只管炒作,风险投资一笔钱来做广告,然后大捞一笔马上就撤。
第三招:
忽悠技术难,让你到公司进行培训
在网上忽悠技术有多难,一定要去公司培训,其实这都是为了给客户施加心里压力的手段,造成客户对液体壁纸技术产生神秘感和好奇心,其实等你去了之后才发现学不到多少东西。很多人都因为路程遥远,觉得去一趟实在不容易,没多少考虑就签单了。
第四招:
免费铺货免费装修店面等
这个问题就不想多解释了,羊毛出在羊身上,免费铺货也是用你自己的钱做,至于原材料很多就是加水稀释后再给你,实际你买的材料还不足一半,而其加水后的质量可想而知,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吧,这个道理一定要明白。
综上所述,创业者在选择该项目时,一定要先调查市场。液体壁纸作为一种新型的涂料,市场推广和消费者认知都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且在施工操作中也要求技术熟练,并不像广告宣传那样赚钱简单。实地考察时,一定要看招商厂家是否正规,厂家是否有做市场的工程等,多方观察,认真分析,这样才不会轻易上当。
节能灯加工骗局
节能灯加工招商项目广告在网络、电视等媒体上随处可见,这不过是骗人的虚假广告。
节能灯加工骗局呈现出如下特征:
1、打节能环保、纳米、去甲醛净化室内污染概念牌。
2、包含符合产业政策,市场巨大等这些正确的概念。
3、都有相似的效益分析,年利数十万元到数百万元不等。
4、都能家庭办厂,回收产品等合作方式。
5、招商公司成立时间不长,注册资本100万元左右。
6、公司没有固定资产投资,除了租的写字楼办公以外,没有自己的生产线,更没有什么研发、销售机构,就是典型的皮包公司。
6、合作前都要交纳保证金(技术材料保证金、材料设备保证金等等不同称谓)。
8、产品品牌都没有注册或者是刚刚提交注册,只有商标受理证书。
据知情人士介绍,骗子发给投资者的配件、设备,都是从中山古镇采购回来发给交了保证金的投资者,他们自己没有任何节能灯技术,也不生产任何与节能灯有关的产品和服务。这些发给投资者的配件和设备,没有任何质量保证。骗子先收取上万元的保证金,而发给投资者的那些设备、工具、配件在市场上不超过4000元。
新媒体广告特征范文5
【关 键 词】 旅游广告,旅游产品,旅游推广
Abstract: Tourism Advertising play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n tourism promotion, and comes to be one sign of tourism industrializati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ourism industry and tourism products are the determination elements of the individuality of tourism advertisement. This paper reexamines several existing theories about tourism products promotion and advertising works on the traditional and new media. Tourism ad characteristics and application analysis thus presents, which contributing the theoretic supports of tourism ad exposure. In addition, analyzing the tourism ad characteristics comes to be the foundation of measurement of tourism advertising effeteness.
Keyword: Tourism Advertisement, Tourism Products, Tourism promotion
一、 中国旅游广告概述及现状
经济的稳步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旅游活动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促进了国内旅游市场的蓬勃发展。旅游产品的生产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旅游产品的推广,越来越多地借助媒体广告来扩大影响力,吸引客源。旅游产品通过广告形式进行宣传与推广,成为旅游产业市场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旅游广告逐渐从普通的商品广告中脱颖而出,成为专门的广告分类。因此,针对我国目前旅游市场的特点和现状,研究媒体广告在旅游推广中的应用,是旅游研究的一个新课题。
1.1 旅游广告的含义
旅游广告作为旅游企业投资的、推动旅游产品销售的一种重要手段。旅游广告主要是指由旅游企业出资,通过各种媒介进行有关旅游产品、旅游服务和旅游信息的有偿的、有组织的、综合的、劝服性的、非人员的(Non-personal)信息传播活动。旅游广告就是通过运用各种媒体手段,广泛宣传和推广旅游产品,有效地推动旅游产品的销售,从而帮助旅游企业获得经济利益。
旅游广告要求广告制作人掌握广告宣传的特点与方法,并紧密结合旅游产品的特点和特性,通过有形的视觉效果或劝服性的宣传途径,以迎合旅游者的消费行为与消费心理为目的,有效地把旅游产品推广出去。在形象地表现旅游产品的同时,如何突出旅游产品中隐含的无形服务的价值,如何展现旅游产品中的文化渊源和形象内涵,如何诱发起受众的旅游需求并促进其最终采取行动,应成为旅游广告人重点考虑的内容。
1.2 旅游广告的研究现状
与旅游市场迅速发展不平衡的是旅游广告的应用与研究薄弱,国内外对旅游广告的理论研究处于泛论阶段,学者和研究人员在基础理论的研究上尚未形成共识。有关旅游广告研究的专题研究和书籍很少,《Advertising in Tourism and Leisure Industry》(Morga & Pritchard, 1998)是目前得到较为广泛认可与传播的旅游广告的专着,上海华东师范出版的《旅游广告实务》是我国旅游广告专着之一,但该书仅通过一些实际案例进行阐述,没有从中提炼出具有实操意义的方法或策略。《旅游学刊》以及学院的学报也曾经发表过一些针对个案研究的相关文章。总体而言,旅游广告的理论与应用研究仍不成熟,对旅游广告的理论研究,一方面是来自对大众传播理论研究的借鉴与参考,另一方面主要是在旅游地形象研究中的延伸,但这两者在对旅游广告的应用研究都具有一定的片面性,理论的研究不深入,对实际的指导意义不强。
二、 旅游广告的主要特点
作为一种分类广告,旅游广告具有一般商业广告的各种特点,如有偿性、时效性、目的性、指向性与形式多样、内容广泛等特点。此外,由于旅游产品的在生产、销售、推广及消费中的特点,又决定了旅游广告还具有有别于一般商业广告的其他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2.1 旅游产品的高卷入性要求广告传播的高互动性(Interactivity)
传播学上的“互动性”是发生在双方或者多方之间的智能的、复杂的、多向的、动态的特性。Heeter指出,互动的核心概念就是“信息的控制”,也就是信息接受方对信息的控制。Steuer(1992)提出“媒体互动性的水平分类界定”,提出媒体互动性的两个最主要的定义方法:人际互动(Human-human interaction)和人信互动(Human-message interaction)。人际互动是指信息发送者与信息接受者之间的双向沟通,也就是传播的高互动性。根据人际互动和人信互动这两个纬度,Chang-Hoan Cho等人将广告的互动性归纳为:人们通过与广告信息和广告主互动的形式对广告活动的参与程度。广告互动的本质就是受众对广告信息的控制程度。Chang-Hoan Cho等通过实验测定,首次提出广告互动性与消费卷入程度的关系,产品购买的卷入程度越高,消费者与广告主进行信息交流的要求越高,沟通也越顺畅,广告的互动性越强。
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在其着名的《市场营销管理》中指出,“较为复杂和花钱多的决策往往凝结着购买者的反复衡量,而且还包含许多购买决策的参与者”。毫无疑问,旅游产品是高卷入性的产品,尤其是当前我国旅游消费还远没有成为人们日常生的必需品。旅游者在旅游决策之前,需要经过反复地信息收集、整理、比较、筛选和决策,出行前也要进行诸多准备。此外,旅游活动的异地性和跨文化性,以及异地性所带来的陌生感和不安全感,会增强旅游者对目的地的信息、旅游企业以及有过相关体验的其他旅游者信息交流的需求。旅游广告主如针对这种消费心理,能提供高互动性的传播与信息交流平台,帮助旅游者加深对其旅游产品的认知和记忆,更好地帮助旅游者做出旅游决策,享受旅游体验。
2.2 旅游产品的综合性决定广告信息高度的立体化
旅游产品既包括旅游地有形的各种景点特色和接待设施,更主要的是以接待设施为载体的无形的服务,涉及到旅游组织者和旅游地的接待部门以及方方面面服务的人员。旅游产品的综合性,决定了旅游产品广告推广中信息量含量极高,要求广告主能够提供立体化的信息资源,既包括旅游地的景区、交通、餐饮住宿、购物等接待设施的横向信息,还必须通过不同形式的纵向信息,向旅游者提供诸如旅游常识、景区优势特色、审美鉴赏、历史文化、应变求生等相关知识,丰富旅游者或潜在旅游者的知识,帮助旅游者更好地达到旅游审美和愉悦的效果。此外,旅游广告以“信息”的面目出现,也起到模糊广告界限的作用,能够更好地拉近旅游企业与消费者的距离。
2.3 旅游产品产销的时空统一性决定广告表现形式的多元化
旅游产品本质特征是生产与销售在时空上具有统一性。旅游产品的生产过程即是旅游者消费产品的过程,旅游者实质上是参与了旅游产品的生产过程。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引导和控制旅游者的参与行动,是旅游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所在。所以,在旅游活动开始前、进行中以及结束后对旅游者的导向、教育以及审美、文化的熏陶,也是旅游企业进行旅游广告重点考虑的内容之一。除了提供立体化的旅游信息外,旅游广告主还要通过电视、报纸、杂志、互联网、公益活动等各种形式,多元化、多层次地整合具体的旅游产品广告,才能达到对旅游者进行市场培养和推广旅游产品的目的。
2.4 旅游消费的性质决定广告信息鲜明的个性化(Individualization)
旅游消费是一种体验型的消费,由于受到旅游者、旅游服务人员以及目的地居民之间的互动关系的影响,旅游体验受情感因素影响较强。旅游者的消费行为与旅游体验的个性化,决定了旅游广告的诉求具有较强的个性化。旅游企业必须针对不同的目标市场,不同的广告受众,采取相应的广告策略和形式,充分体现旅游产品自身的、与众不同的特色,以更好地吸引旅游者。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旅游广告信息的碎片化(segmentation)、个性化和针对性将更加鲜明,广告制作与也将更加向“个性定制”发展。
2.5 旅游体验的异地性决定广告诉求丰富的多面性
旅游活动是旅游者离开惯常环境进行异地的活动审美和愉悦体验。旅游活动的异地性会影响旅游者的旅游知觉,异地文化、民俗民风、生活习俗、生疏环境等会给旅游者带来一定的陌生感、不安全感和奇异感。这就要求旅游广告在推广旅游产品时,要把激发旅游者的旅游欲望和消除旅游者对异地文化的戒备和排斥,作为广告诉求的重点。广告的诉求必须结合情感号召与理性介绍,一方面利用人们求美求奇的心理,制作能诱发旅游者旅游欲望的情感广告;另一方面,多渠道多途径地向旅游者提供理性的出游相关信息,帮助旅游者消除出行的疑虑和担忧,应对旅游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以丰富的多方面的信息进行广告宣传,从而更有效地推广旅游产品和旅游地形象。
三、 旅游广告在旅游产品推广中的应用分析
我国旅游市场的发展,旅游活动增多,旅游市场竞争加大,媒体广告在旅游推广中作用日益增强。根据不同的广告媒体的特点与优劣势,应针对不同目的、内容、规格、受众对其进行选择。目前,旅游广告对媒体的选择和运用及其效果,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3.1 报纸广告是旅游线路、旅游交通等产品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
报纸广告的受众面主要集中在城市集镇,读者群稳定,主要受众正是旅游产品主要的消费者或潜在消费者。报纸具有消息性、时效性的特点,更新快,传播速度快,更容易获得受众的信赖感。报纸广告以文字为主要表现形式,广告信息容量大,广告费用较低,能够更全面、准确、详细的对旅游产品进行广告宣传,而且还具有一定的保存性。目前的广告主主要是旅行社用以旅游项目、旅游线路及旅游交通的广告,以及旅游行业的通告。但由于报纸广告印刷与版面的限制,广告的表现力不够强,内容不够丰富,受众的目的性不够明确,不适合旅游产品形象性的整合宣传。
3.2 电视广告是旅游地形象宣传推广的重要表现形式。
电视广告色彩绚丽,声情并茂,形象生动地表现产品,具有广泛的覆盖范围。电视广告通过运用不同的拍摄手法和广告创意,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情节性的片断,具有较强的感染力,更容易为受众所接受和记忆,是旅游地形象宣传的最佳表现形式。目前,在旅游推广中较多地运用电视广告的是对旅游目的地进行概括性的形象宣传,通过一般片长在30~60秒左右的电视广告片,从视觉上生动地展现旅游地形象和旅游概念。如在诸多省级电视台的“登泰山,保平安”,“人间天堂、山东烟台”,“梦西子,中国杭州”等旅游地形象广告。
当前,旅游专题片、旅游专题节目、旅游电视杂志等是比较流行的电视广告形式。这种广告通过节目主持人或参与者的亲身体验,向受众展现旅游地的“食住行游娱购”,形象地将游记与旅游文化相结合,模糊传统电视广告劝服性特点,在一定程度上达到旅游广告的互动效果。在这一方面比较突出的是香港康泰旅行社的“康泰旅游电视杂志”和香港永安旅游的“永安旅游电视杂志”。现在从中央电视台到各地的地方电视台,都纷纷推出各种形式的旅游节目或电视广告。但是电视广告的保存性较差,加上制作、费用昂贵,受众目标市场不明确等因素,旅游企业应慎重考虑。结合旅游产品的级别、档次和在市场中的前景考虑广告的制作与投入,以及选择广告媒体的级别等。
3. 3 互联网是最佳的旅游广告形式和发展趋势。
1967年,美国CBS技术研究所所长P·Goldmark首次使用了“新媒体”(New Media)一词,由此机激发了新媒体广告的研究和流行。新媒体主要是指以网络技术、光纤技术为基础开发的具有双向沟通的国际互联网、图文电视、卫星电视等。互联网作为最具代表性的新媒体,在国际上得到了最广泛的应用。新媒体的传播具有双向性、信息立体化、表现形式多样化以及信息传播的无边界性、多向分散性的特点,是传统大众传播媒介所不能具备的优势(Rafaeli and Sudweeks,1997; Morris and Ogan,1996;Pavlik,1996)。新媒体的互动性已经成为B-C(Business to Customer)市场概念的最好执行者 (Peppers and Rogers, 1993)。而这种新型的传播媒体天生具备的优势,恰恰符合了旅游广告传播的突出特点,因此,互联网必将成为旅游广告应用的最佳媒体及未来发展趋势。
1994年美国AT&T公司在hotwired上了世界上第一个互联网广告,从而揭开了广告的新篇章,网络广告作为一种广告形式迅速发展,遍及世界各国。网络广告的传播模式及时互动、双向沟通,“一对一”交流、用户驱动等性质和特点,使网络广告在形式上和上都逐渐模糊了信息与广告的界限,更进一步地实现了广告主与广告受众的互动,向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立体化的、直接的信息,有效地满足了不同受众不同的需要和习惯,实现了广告的个性化和碎片化。网络广告的这些优势和特点,完全符合了旅游广告信息和旅游市场教育的诸多要求,必将成为旅游广告的最佳形式。
此外,网络中存在各种虚拟社区。虚拟社区是一个通过网络以在线的方式供人们围绕某种兴趣或需求集中进行交流的虚拟空间,具有共征性、能动性和分散性地特点(陈刚等,2002)。相比与传统媒体,虚拟社区为旅游广告的提供了梦寐以求的受众资源。网络社区的人们一般都有着共同的兴趣或相似的需求,交流平等,信息传播方式近似人际传播,信息交流不存在绝对的权威或功利形式的传播者,更容易在人们之间形成信赖感,从而大幅度地增加了信息的说服力。虚拟社区的共征性能提高广告的针对性和广告信息对目标受众的到达程度,使广告主与受众之间的信息交流更及时更顺畅,有利于旅游企业建立更为详细的客户资料数据库,了解旅游者心理,把握市场动向。
总而言之,网络广告的特点及优势是传统传播媒介所难以比拟的。针对旅游产品和旅游广告的特点,网络将成为旅游企业广告宣传的最佳媒体,旅游网络广告结合不同形式的旅游介绍、旅游常识、游记等辅助信息,将使旅游广告更加丰满更加立体化。显然,当前互联网发展的瓶颈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网络广告的发展;但是,随着网络建设和网络信用平台等相关设施和政策的完善,网络广告将成为一种强有力的广告媒体,成为旅游推广的最佳选择。
3. 4 杂志是旅游企业形象和产品形象宣传的得力媒体。
杂志广告虽与报纸广告同为平面广告,但其在设计、制作、印刷和上,比报纸广告更加讲究艺术性和专业性,有较强的表现力,能够更加突出所宣传的产品。杂志广告的受众明确,有比较明显的指向性和专业性,具有保存价值。杂志广告通过广告创意将产品图片与版面设计、广告文案结合起来,形象地展现旅游产品的概貌,对旅游产品进行全貌性、形象性的宣传。目前广泛使用杂志广告的旅游产品,主要是对旅游饭店、旅游景点等旅游产品具像的形象宣传。但是,由于杂志广告的传播范围有限,广告成本较高,时效性不强,不适合进行重复性高、时效性强的旅游信息的,对于进行旅游地的整合形象宣传有一定的局限。
3.5 其他广告形式是旅游企业形象宣传的辅助形式。
除了报纸、杂志、电视和互联网进行规模化的旅游广告宣传外,旅游企业也运用不同的手段不同的载体其他的企业形象宣传,主要包括旅游企业派发的旅游宣传单张、旅游企业宣传册、旅游产品介绍册、旅游交通工具上的流动广告、户外广告、旅游地图,以及旅游企业的其他隐形广告,如旅游企业的公共关系活动、企业现场活动等等。
旅游交通工具上的流动广告主要是指喷绘在旅游交通工具上广告,如旅游车、游轮上的车身、船体广告等。交通广告具有流动性,广告暴光时间长,价格较低廉,制作相对简单,具有明显的针对性和指向性,同时也增加了交通工具的识别程度,在旅游广告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由于交通工具本身的限制,广告的表现力不强,内容简单,只能作为旅游企业的名称、标志、口号等视觉识别系统的表现形式之一,难以作为独立的广告形式。
户外广告是由旅游企业出资的、具有较长的时间性和一定表现力的一种广告形式,多用于旅游景点的宣传。户外广告的地域性明显,影响力较小,不可移动,一般处在旅游景点的附近。主要形式有标牌广告、灯箱广告、标语广告等。
旅游地图是沟通旅游者与旅游地的平面信息载体,虽然目前旅游企业、旅游单位对旅游地图的重视不足,旅游地图的价值仍未得到开发,但是旅游地图作为一种直接沟通媒介,具有美学、科学的价值,恰当的运用旅游地图旅游广告,将为旅游企业的形象宣传和旅游产品的推广提供良好的空间。
四、有效选择传播媒介进行旅游广告的策略
综上所述,结合旅游推广和旅游广告独有的特点,旅游广告的媒体选择与广告的目的、内容和广告的受众有紧密的关系。旅游广告主在进行旅游宣传时,充分考虑所推广的产品的性质、特点和广告的规格、受众特点、覆盖范围等,选择和运用相适应的广告媒体。目前,按照旅游广告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旅游地形象的概念性宣传、旅游企业的形象广告、旅游产品产销信息广告以及其他的广告内容。针对不同的广告内容,制定适当的广告策略,选择和运用相适应的有效的广告手段,才能达到最佳的宣传效果。
4.1 旅游地形象概念广告
旅游地形象的概念性宣传主要是针对某一旅游目的地而进行的、具有整体性、系统性、有组织的宣传,其宣传并不针对个别具体的旅游产品,而是从宏观的、规划的角度,体现旅游目的地的历史、文化、自然景观概括和旅游概念,塑造旅游地的品牌。此类宣传应主要采取电视广告的形式,渲染旅游目的地的美感与文化价值所在,再配以网络广告,大型户外广告等形式,通过多方面的广告宣传,向受众传达统一的品牌信息、内涵和口号。旅游地形象概念性宣传单位往往不是单一的旅游企业或几个旅游企业,而是以旅游地的行政管理单位牵头的、大规模、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其广告投资额度大,时效较长,多以系列广告为主,配合当地旅游主题等活动所进行的长效宣传和推广。最为突出的是上海市为申请2010年“世界博览会”,拍摄的电视宣传片,加上多方面的宣传攻势,为上海申办博览会营造一个具有明确主题和内容的形象宣传。
4.2 旅游企业的品牌广告
旅游企业主要是经营或生产旅游产品的企业,如旅游饭店、旅行社、旅游交通公司等,旅游企业的品牌广告主要是展现企业的服务形象,通过不同形式的视觉表现向消费者展示旅游企业的服务定位和服务水平,塑造企业的品牌形象。旅游企业的品牌广告在宣传时应尽量模糊企业广告的界限,选择信息容量大、双向沟通功能强、广告劝服蔽、广告投资额度不大的媒体。旅游企业在进行企业形象宣传时,可以网络广告为主,在网络上不仅对企业的品牌和形象进行宣传,同时提供双向沟通渠道,开设网上论坛、网上预订,建立网络投诉机制等,更实际地体现旅游企业服务周到、服务人性化的特点。此外,旅游企业的电视广告、杂志广告,印发的企业宣传册、宣传单张等都是旅游企业形象宣传的有力手段,从视觉上到行动上为企业与消费者提供了良好的沟通渠道。目前旅游企业形象宣传上做得比较突出的有深圳华侨城、中国大酒店、上海金茂大酒店等。
4.3 旅游产品的营销广告
旅游产品的营销广告在性质上与普通商品的营销广告类似,作为旅游线路、旅游交通、旅游饭店、旅游纪念品等产品营销的推广手段。旅游企业对此类广告的投资额度相对较小,频率较高,更新快,个性化不强,多见诸于报纸、杂志以及宣传单张等经济性较强的宣传媒介。
4.4 旅游企业的其他广告
除了以上主要的几种旅游广告内容,旅游企业还可以对企业的服务内容、范围、方式以及产品的销售,通过举行短期促销、联合促销、公关活动、现场活动、事件新闻信息等方式进行显性或隐性的宣传,以这种受众感同身受的参与、互动形式,更有效地推动旅游企业的品牌建设和旅游产品的销售。
五、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我国旅游市场蓬勃发展的态势下,按根据游产业和旅游产品所具有的特点,新形势对旅游广告的推广形式和媒体信息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发展方向。旅游企业在旅游广告时,应结合旅游推广的目的和内容,充分考虑不同媒体在广告宣传上的优劣势,正确选择旅游广告媒体,整合不同的广告形式和广告信息,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才能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推动旅游地或旅游企业品牌建设和旅游产品的销售。同时,立体化、多元化的信息也能够达到对旅游市场的教育与培养的目的,更好地帮助旅游者做出旅游决策选择,获得旅游审美和愉悦身心的体验。在理论研究上,旅游广告的特点与应用研究,是进行旅游广告效果测定的基础,为进一步的实验研究提供了假设基础。
参考文献
[1]. Chang-Hoan Cho, John D. Leckenby (1998), "Interactivity as a Measure of Advertising Effectiveness",
[2]. Chang-Hoan Cho, John D. Leckenby (1998), "How Advertising works on the WWW: Modified Elaboration Likelihood Model", Journal of Interactivity Advertising
[3]. David Kirsh, "Interactivity and Multimedia Interfaces". Dept. of Cognitive Science Univ. California, San Diego,
[4]. DiMingo, F.(1988), "The Fine Art of Positioning", The Journal of Business Strategy, March/April.
[5]. Harris, Greg (1987), "The implications of low-involvement theory for advertising effectivenes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ertising, 6, 207-221.
[6]. Heeter, C. (2000), "Interactivity in the context of designed experience". Journal of Interactive Advertising, Retrieved November 10/2000.
[7]. Harsha E. Chacko Ph.D., "Positioning a Tourism Destination To Gain a Competitive Edge",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
[8]. Marcus Banks, "Visual research methods", Department of Sociology, University of Surrey, Social Research Update
[9]. Morris, Merrill and Christine Ogan (1996), "The Internet as Mass Medium", Journal of Computer Mediated Communication
[10]. Nigel Morgan, Annette Pritchard (2001), "Advertising in Tourism and Leisure (1st edit.) ", Butterworth-Heinemann
[11]. Pavlik, John V. (1996), "New Media technology: Cultural and Commercial Perspectives", Boston, MA: Allyn & Bacon.
[12]. Peppers, Don and Martha Rogers (1993), "The One to One Future: Building Relationships One Customer at a Time", New York, NY: Currency Doubleday
[13]. Raraeli, Scheizaf and Fay Sudweeks (1997), "Networked Interactivity", Journal of Computer Mediated Communication
[14]. Rothschild, M. L. (1979), "Advertising strategies for high and low involvement situations ". In Attitude Plays for High Stakes (Ed.) Maloney, J. C. & Silverman, B.
[15]. Steuer, J. (1995). "Defining virtual reality: Dimensions determining telepresence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ertising
[16]. [美]威廉·阿伦斯着,郭庆光译,当代广告学,华夏出版社,2000
[17]. 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8]. 陈刚等,新媒体与广告,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8
[19]. 郭贤智,旅游广告媒体及其对旅游的影响,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8
[20]. 江东林,消费者行为学,首都外经贸出版社, 2001.6
[21]. 李蕾蕾,旅游景点形象定位初探,旅游学刊,1995.3,p.29
[22]. 李蕾蕾,旅游地形象策划:理论与实务,1998
[23]. 刘翔,中国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现状浅析,2000.6
[24]. 欧阳在三,旅游业怎样做广告,旅游学刊(双月刊),1996.5
[25]. 袁勘省,旅游地图的实践理论和几个问题的研究,西北大学学刊,1996.6
新媒体广告特征范文6
[关键词] 网络广告 经营
随着网络用户人数迅速增加,互联网在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已成为主流广告媒介。据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2009年1月的数据显示,2008年网络广告增速平稳。2009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受到互联网用户增长速度加快、网络广告成本降低等利好因素促进,营业规模会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预计将达154.5亿元,较2008年增长29.8%。此时,根据目前网站的资源状况和所处的市场竞争环境,对网络广告在传播和运营中的特点、形式、策略进行深入研究,对于网络广告的进一步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一
广告营销的第一个步骤是对市场进行细分,那些由可识别的、具有相同欲望、购买能力、地理位置、购买态度和购买习惯的人群构成细分市场。细分市场的策略能够创造出针对目标受众的、更加适合他们的产品或服务,选择分销渠道和传播渠道更方便,能使企业在特定的细分市场中面对较少的竞争。与现实社会不同的是,网民们在互联网中往往会根据相同的兴趣组成网络社区或社团,这对广告主体来说可以很容易的找到目标顾客群。同时,互联网传播具有一对多、多对多、一对一的特征。在互联网上,信息不再是被推给受众,而是受众主动将信息“拉”出来,并参与到创造信息的活动中。在这个过程中,受众摆脱了单纯接受传播的地位,被给予了极大的选择权和控制权。通过互动交流,广告主体可以及时了解广告客体的感受与需要,准确定位目标市场,这就可以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设计相应的市场营销组合,以满足目标市场的需要。
二
经过十五年的发展,网络广告的形式不断增加。从最初的Web站点、横幅、按钮、赞助、插播广告和分类广告,到现在的博客广告、MSN/QQ广告、论坛广告、植入式游戏广告、E-mail广告、搜索引擎广告等形式,形式的多样化为广告主提供了更多更合适的选择。
1.视频广告。网络视频广告采用数码技术将传统视频广告融入网络,是“富媒体”广告的一种形式。网络视频广告结合了电视广告和网络的优点,与传统的网络广告相比,具有更强的感官效果。网络视频广告的特点可以归纳为:用户体验度更高,播放时间更长,播放时间、位置和频率的可控性更强,用户的重复浏览率更高,信息含量更大。根据易观国际(Analysys International)Enfodesk近期《2009年第1季度中国网络视频市场季度监测》数据显示,2009年第1季度中国网络视频市场收入为9810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1%,环比略微下降3.3%。同比大幅度上升的原因首先在于网络视频的媒体价值越来越被广告主所认可;其次,网络视频企业自身在内容版权方面所作的努力也使得广告主的观望态度有所改变;再次,网络视频企业自身在营销力量上的加强也推动了广告销售;最后,国内宏观经济环境的稳定也使得整体网络广告环境仍保持了上升势头。
2.搜索引擎广告。用某一关键词来搜索,在搜索结果的页面上会出现相关的广告内容,关键词广告定位较高,效果比一般网络广告要好,成为网络广告中市场增长最快的网络广告形式。据互联网媒体调查机构Nielsen/Netratings公司提供的一项全球搜索引擎使用调查结果显示,全球约有76%的访问者在互联网上通过搜索引擎或其门户网站来查询相关信息,同时一个网站约80%以上日访问量来源于搜索引擎。2008年,中国搜索引擎用户数提升至1.8亿人,搜索引擎广告市场也大幅提升,其广告规模在2008年超过了50亿元,相比2007年增长大约73%,搜索引擎营销得到了广泛认可。
3.植入式广告。植入式广告是指,把产品及其服务具有代表性的视听品牌符号融入影视或舞台产品中,给观众留下相当的印象,以达到营销目的。对于这种植入式广告,酷6网赋予了它一个全新的名字:UGA(User-Generated Advertising,即用户产生广告)。从2007年开始,视频网站就开始摸索这种全新的营销模式,到了2008年,对于众多的新媒体广告厂商来说,这种新营销模式已经受到了认可,像上海通用、中国电信、英特尔等知名厂商早就成为植入式广告的常家。
此外,游戏中也开始植入大量广告,而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从第一个网游植入式广告出现到现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在欧美整个网游市场中,已经有接近30%的网络游戏在其游戏之中植入了广告系统。据波士顿研究机构Yank,G最近发表的报告预计,2010年之前,全球游戏随附了广告市场的规模将达到7亿美元。将来发展最快也最有潜力的将会是亚洲市场,因为这里具有全球最大的游戏玩家群体,同时也拥有极其旺盛的购买力。特别是中国大陆市场。以联众游戏为例,其在每一款桌面游戏的游戏页面上嵌入了条形广告,每年的广告收入已经超过了500万元。
4.博客广告。通过博客营销可以直接带来潜在用户,可以方便地增加企业网站的链接数量,可以让营销人员从被动的媒体依赖转向自主信息,可以实现更低的成本对读者行为进行研究。
2008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2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指出目前拥有个人博客/个人空间的网民比例达到了42.3%,用户规模已经突破1亿人关口,半年更新用户增长率高达43.7%。中国互联网进入了一个全民写作的时代。作为中文第一门户的新浪,名人博客是最具吸引力的博客网站,其所具有的庞大博客流量,更是检验广告投放效果的有力保证。从2007年11月初实施博客流量货币化,并且与广告分成模式相结合,新浪实现了一次向营销工具转变的尝试,博客广告也开始越来越广泛地走入广告客户的视野。企业博客化的大潮风起云涌,博客营销时代已经来临。博客营销是网络广告时代企业的生存方式,是潜力无穷的营销模式创新。
三
如今,传统媒介广告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较大,网络广告由于互联网本身具有费用低、传播速度快、传播面广的优点,又由于各大网站积极尝试各种形式的广告,发展势头强劲。但是,网络广告毕竟发展时间较短,模式不够成熟,为了能将互联网的整合营销优势发挥出来,我们提出以下策略:
1.以满足顾客需求为经营核心。商业竞争日趋激烈,任何一家企业,要想取得竞争优势,就必须充分考虑顾客的需要。以顾客为中心是网络广告营销中的核心理念。从消费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消费者所选择的已不单是商品的实用价值或功能,而且还选择其他的延伸物,包括品种、规格、外观造型、包装等等。这些延伸物及其组合可能各不相同,因而从理论上讲,没有一个消费者的心理完全是一样的,每一个消费者就是一个细分市场。网络顾客个性明显,需求多样,这就要求网站在推广过程中,要站在顾客的角度为其提供有针对性、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要与顾客进行快速的互动和沟通,为顾客提供准确详实的资讯和便捷高效的服务。就像美国的网络研究者佩伯斯和罗杰斯在著作《一对一未来》中说的那样:我认识你,你告诉我你想要什么。我会为你做到。下一次我会记住。
网络整合营销区别于传统营销的根本点是网络本身的特性和互联网时代顾客需求日益追求个性化的趋势,网络整合营销是从网络特征和消费者需求变化这一基本点出发,运用网络来整合营销的各个方面。通过网络信息的双向互动的特性,使顾客真正参与到企业的整个营销过程,顾客参与的主动性和选择性得到加强,从而顾客在整个营销过程的地位比传统营销进一步得到提高。
2.以优秀创意为经营关键。广告创意,是广告活动中最引人注目的环节,是驱使广告讯息战略制定并实施的力量,同时也是广告运作中最难以描述和阐释的环节。目前,网络广告创意水平普遍不高,网上专业广告设计人才缺乏,广告缺乏创意是网络广告发展的瓶颈。我们可以看到传统的媒体投放型广告服务,已经无法满足企业在新媒体平台上进行营销传播的要求。这是因为在互联网环境中,面对互联网上海量的信息和多元化的内容,企业的传播内容不能靠覆盖、强制性到达对消费者产生影响。此时一个核心问题就在于,互联网上没有创意就没有传播。创意重新成为营销传播的核心。策略固然重要,但是现在创意远远大于策略。创意传播是用一种有影响力的方式,创造能够形成话题不断扩散的内容,创造效果,进行整体的构思。拥有好的广告创意往往能使网站竞争中脱颖而出,例如,根据新浪2008年年度财务报告最新数据显示:2008年新浪全年实现净营收3.696亿美元,同比增长50.1%;其中网络广告营收2.585亿美元,较上年度增长53.0%;非广告营收1.111亿美元,较上年度增长43.9%。艾瑞咨询认为,新浪独特的广告创意及精准营销,使广告主在节约成本的基础上尽可能多的覆盖众多潜在受众。
3.以多元化模式营销为经营理念。用户需求的多样化决定了营销模式的多元化,尤其是在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时代,门户网站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得顺应潮流,采取电子邮件营销、病毒性营销、网络社区营销以及博客营销等多元化的营销手段,从而扩大网络营销的信息传递渠道。对于视频网站来说,可以逐渐打破视频广告模式传统性、单一性的问题,即摆脱以视频硬广告(如插片广告)为主的时代,逐渐步入以多元化的视频广告营销模式时代,如拍客、原创征集、网剧植入、种子视频等模式。这有利于用户更加深入体验品牌、有利于视频网站的广告盈利模式的发展。
4.以无线广告为经营方向。无线广告指的是通过无线终端尤其是手机为平台的的各种广告,具有良好的互动性、可测量性、可追踪性等特征,它可以以短信息、彩信、流媒体、蓝牙、彩铃等方式进行。与纸媒、广播、电视、互联网等传统媒介相比,手机拥有随时接触、传播、反馈、一对一到多点互动等特点,其信息个性化、定向沟通、低廉成本等优势独具。技术、资本、应用、需求共同推动移动互联网步入快速发展期,无线广告市场发展步入新阶段。
以手机平台为基础的无线广告已经逐渐受到各行业知名品牌企业主的认可和青睐,WAP 站点具有强大的互动性,带有注册、下载等需要用户参与互动形式的内容积淀了wap媒体的营销特性,广告主通过WAP 能够拿到受众手机号码、UA等信息,进而可以有效地进行受众细分和定位。在WAP 媒体中,以移动梦网、3G 门户、空中网为代表的站点是最受广告主青睐的网站。
5.以有效的网络广告评测与效果评估为经营保证。中国市场的网络广告评测与效果评估手段一直以来比较传统、单一,主要局限于网络广告流量本身的监测统计,产生广告本身的浏览/印象数、点击量、点击率、受众数、受众地区分布等一些简单的统计指标。这种孤立的广告监测与效果评估方法不仅存在受众、行为、消费、品牌等维度的数据缺陷,而且因为只是局限在投放瞬间的数据报表统计这一个环节,不能在广告与销售之间建立动态可见的连接关系。因而既无法有效评估广告营销效果,更无法指导下一步广告营销决策的优化,客观上妨碍了网络广告市场的快速成长。如今,广告主对效果需求的监测和后续行为的监测指标需求越来越高,拥有精准的统计数据分析将成为互联网广告的效果评估和决策依据的关键。
金融危机来临之后,广告主开始重新定位自己的广告营销策略。网络以其针对性强、互动性多,可与其他经营方法无缝链接等优点,逐渐成为广告主关注和选择投放的形式。所以,我们要以科学的方法系统分析网络广告特点,制定正确的经营策略,抓住发展机遇。
参考文献:
[1]调查:金融危机对我国传媒业的冲击、机遇及建议.news.省略/zgjx/2009-04/23/content_11240781.htm
[2]丁俊杰 康 瑾:现代广告通论[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197)
[3]安圣慧:网络视频广告对消费者决策过程的影响研究[J],营销谋略,2008(22)
[4]news.省略/zgjx/2009-05/03/content_11302477.htm
[5] 2008互联网发展热点面面观.news.省略/zgjx/2009-02/23/content_10876871.htm
[6]news.省略/zgjx/2009-05/07/content_11338114.htm
[7]徐 苒:浅析植入式网络游戏广告的困境与对策[J], 艺术传媒,2009(01)
[8]钱美如 农秋娟:浅析网络广告新形式――企业博客营销[J]. 经营管理者,2009(3)
[9]佩伯斯罗杰斯:一对一未来[M],华文出版社,2002(26)
[10]丁俊杰 康 瑾:现代广告通论[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272)
[11]陈 刚:创意传播管理[J].广告大观,2008(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