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传播作用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媒体传播作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媒体传播作用

新媒体传播作用范文1

关键词新媒体;少数民族文化;文化传播

1新媒体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消极作用

新媒体在技术上的优势以及自身的传播特性,给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带来了新的思路,这种新思路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例如:扩大少数民族文化传播范围,使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方式更加多样以及增强文化传播过程中与受众的互动,加深了解等等。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由于文化传播理念的不足,新媒体推动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同时,也给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1.1文化背景的抽离消解文化内涵

不同的文化背景产生不同的民族文化,各少数民族不同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塑造出各民族不同的文化气质。文化学者依格瑟认为:“地域的接近一直是人类群体开展和维持交流联系的前提条件,固定的居住地点对发展更频繁和更有意义的交流是必需的。”长期以来,少数民族文化相对固定和封闭的地域空间,使得他们的文化背景相对稳定,且文化传播空间与聚居的地域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根据文化适应原理,当一种文化传播到另一种文化圈中的时候,必须适应这一文化圈的特殊情形。同理,新媒体传播少数民族文化的过程,就是将该民族文化从原有的文化背景中抽离,置入到一个新的文化背景供受众接收和理解,在此过程中,传播者和受众的文化背景会对传播内容进行再加工。另一方面,由于新媒体碎片化的传播特性导致新媒体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大多是一种浅层化的呈现,较少涉及到具体、详细的文化背景介绍与阐述,所以,新媒体在传播少数民族文化时容易将具体的文化内容与文化背景相割裂,抽离地域空间,破坏民族文化特色的完整性,导致少数民族文化中一些独特的文化内涵被逐渐消解。

1.2文化内容呈现的固化与刻板印象的产生

在传播少数民族文化时,传播者在的目的都是吸引受众、扩大关注,因此,也就倾向于选择受众普遍比较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传播,迎合受众口味,尤其是那些与现代大众文化具有较大差异的少数民族文化内容,更易引起关注。但是,新媒体传播者多是自发的、无组织的,媒介素养良莠不齐,往往很少注意在选择传播内容时对易雷同的内容进行规避,自然就更容易出现同质化现象,最终导致受众以及社会大众逐渐对某一少数民族文化内容的呈现出现固定化的理解,甚至产生刻板印象。如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相比,独具特色。的地理地貌,神圣且神秘的宗教文化等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同时,传统媒体在报道时也注重展示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宗教文化,受此影响,新媒体传播者也通过呈现和传播这些内容来突出自身的特性,以此吸引对感兴趣的受众。长期的循环重复,以及新媒体受众范围的广泛性和全面性,便易使社会大众对文化进行解读时出现固化和刻板印象。

1.3过度商业化弱化民族特色

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传播者的准入门槛较低,传播素质良莠不齐。传统媒体传播者一般有固定的工作与稳定的收入,可以相对较少的考虑收益问题,而新媒体传播者多自负盈亏,高关注度是所有收益的来源。这种背景下,新媒体传播从一开始便很容易为了获得关注度而迎合受众,迎合市场走向商业化,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同样如此。一方面是部分新媒体传播者主要目的在于促进当地旅游发展,吸引游客。在此背景下,文化传播不再单纯,成为旅游产业的广告平台。另一方面,新媒体在传播少数民族文化方面,影响力有限。因此,在传播过程中,选择将少数民族文化与现代流行文化或当下热点话题进行组合传播,增加关注度是常见做法。如在有关“侗族大歌”的微博中,一则有关明星将“侗族大歌”元素融入流行音乐的微博受到广泛关注,表面上侗族大歌被更多人知晓,但是微博内容大多十分简短,其中主要内容是对明星的介绍,而不是侗族大歌,因此,对于侗族大歌及侗族文化本身,还是没有很多人关注,而更多的是消费主义驱使下,一种追逐流行的结果。

2策略分析

在传播少数民族文化时,新媒体作为信息和民族文化的双重载体,责任重大。但是,当前情况下,新媒体在传播少数民族文化时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究其根本,是由于新媒体缺少系统和成熟的民族文化传播理念。即少数民族文化被当作辅或娱乐性信息,传播过于自然随意,缺少组织和计划,无法真正发挥新媒体传播的实际功用。基于新媒体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消极作用,提出了以下的策略与思路。

2.1培养专业的民族文化传播者

正确传播理念的树立最重要还是要从传播者入手,因此,要注重培养专业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播者,因为,本民族的传媒从业人员在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上和职业素养上有着天然的优势。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少数民族传媒从业人员由于受到本民族文化背景的影响,也很容易对一些特色内容感知不够敏锐,因此,培养少数民族文化传播者,也要注意与高校,尤其是民族类高校合作。民族类高校拥有较多的高素质人才和完备的硬件设施与资源,对少数民族文化相对比较了解,其中,还有较多有多种文化背景的学生与教师,可用于本土少数民族传播者相互配合,弥补不足。

2.2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新媒体传播品牌

当下,许多少数民族文化在新媒体方面缺少具有高关注度和高影响力的新媒体传播品牌。因此,就少数民族地区而言,有必要精心打造具有高关注度、高质量的微博账号或微信公众号,使其成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在新媒体领域的主阵地、主平台。一方面可以使受众拥有固定的平台了解到比较准确、全面的少数民族文化,也可以扩大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对本民族文化的其他传播者形成辐射和带动效应,更好传播少数民族文化。

2.3发展民族经济,为传播民族文化提供支持

文化的发展与传播是一个涉及社会经济各方面,从培养专业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播者,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建设和打造文化传播平台,都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息息相关,而这其中的每一项、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经济的支持,新媒体传播更是如此。新媒体对传播者和受众的要求,除了基本的知识文化素养外,还需要有一定的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以及手机移动设备等的使用能力与条件,推动新媒体领域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民族地区经济的支持必不可少。因此,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加强当地建设,打造良好的传播环境,培养专业传播人才,更好传播少数民族文化是十分必要的。

3结束语

新媒体既然被称之为“新”,就说明发展尚不成熟,在少数民族文化传播方面更是有许多可以继续完善的地方。而要充分发挥新媒体在传播少数民族文化时的作用,还是要结合少数民族文化的具体内涵与时代特征以及新媒体传播特点,全面发挥新媒体传播的优势,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播打开新局面。由于对少数民族文化了解有限,文章尚存在许多不足之处,还需要改进,也是未来在这方面的研究需要继续努力的地方。

参考文献

[1]鲁曙明,洪浚浩.传播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99.

[2]戴元光,金冠军.传播学通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95.

[3]肖静芳.少数民文化的传播现状与思考[J].东南传播,2015(2):53-55.

[4]仁青卓玛.新媒体时代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利弊研究——以藏族文化传播为例[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8):79-81.

[5]沈广彩.浅论新媒体语境下少数民族文化传播[J].视听,2016(2):126-128.

新媒体传播作用范文2

关键词:新媒体;文化传播力;提升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05.019

0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提升,各种科学技术在新闻媒体当中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而新媒体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文化传播的发展,在丰富文化内容的同时,大大提升传播的速度与效率。在新媒体的发展当中,文化传播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尽管新媒体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文化的传播,但是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也促进了新媒体的创新与发展。但是在目前的社会环境当中,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新媒体在促进文化传播力提升当中的作用并没有充分的发挥,新媒体自身的潜力也没有得到更深度的挖掘。所以说,通过强化新媒体对于文化传播力的影响与提升研究,能够更好的发挥出其在增强文化传播力当中的作用,为人们精神文化水平的提升做出更大的贡献,更好的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工作。

1新媒体的含义

对于新媒体而言,其作为一种文化传播的媒介,是建立在各种科学技术的基础之上,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将各种科学技术的进步充分的融合进入,为信息的传播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新媒体的形式十分的广泛,包括触摸媒体、数字报纸以及数字杂志等等,@种新媒体的传播方式与传统媒体相比有着很大的优势。首先,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传统媒体的时间以及地域现实,用户能够利用互联网实时的了解自己所需要的信息。特别是在地域方面的影响更为明显,每一位用户在互联网覆盖的区域内,都可以了解到全球所发生的各种事情。其次,新媒体的传播速度十分迅速,能够实现跨时空的高速传播,为人们的信息获取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2新媒体对文化传播力的影响

2.1改变了传统的文化交流传播方式

在新媒体环境下,文化在进行传播的过程中有着很强的互动性,每一个用户都能够利用新媒体技术来实现迅速的交流,这就使得新媒体逐渐的改变了传统文化的交流传播方式。通过新媒体作用的发挥,人们获得了更多的安全感与匿名性,每一个人都能够在新媒体当中自由的发表自己的意见,将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在新媒体的影响下,人们能够改变自身在现实社会当中的角色束缚,在信息的传递当中获得更为高度的自由,在促进沟通效率提升的同时,能够为社会大众文化认同感以及向心力的形成提供可靠的保障,更好的推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

2.2对传统的文化传播系统进行整合

在进行文化传播的过程中,新媒体能够利用自身快速便捷的传播手段,对传统的文化传播系统进行整合,从而对文化传播力产生影响。在新媒体环境当中,人们在进行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不再局限与手口相传的方式,而是利用各种新媒体技术来进行更为便捷快速的信息传递,从而在保证时效性的同时,为人们的生活质量提升提供更为可靠的保障。在社会科技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各种便携式的智能移动终端技术在不断的发展完善,这也就为文化传播的路径优化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是应该看到的是,新媒体的出现给传统媒体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对其市场空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3推动多元文化的融合对接

在新媒体的应用下,文化传播不仅能够改变以往的时间以及空间限制,还能够为多元文化的融合提供极大的便利,进而对传统的文化传播力产生明显的影响。首先来看,在进行新媒体的研发当中,操作的便捷性以及文化传播的交互性一直是设计者十分关注的内容,通过为用户提供更为便捷的操作,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强用户体验。其次,在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各种西方文化的传播,使得新媒体当中的内容变得更为丰富,而它作为一种载体,能够利用各种网络技术,为多元文化的融合对接提供可靠的保障,更好的提升多元文化之间的传播效率,为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3新媒体在提升文化传播力当中的途径

3.1加大新媒体技术的研发

在目前的新媒体环境下,由于发展时间较短,一些新媒体在运营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因此为了更好的发挥出新媒体在促进文化传播力提升当中的作用,必须要加大对于新媒体技术的研发力度,通过不断的开发与应用新媒体技术,为文化传播力的提升提供可靠的保障。特别是在社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在不断的产生变化,如何适应社会大众的审美要求,已经成为了文化传播必须要关注的重点。而通过强化对于新媒体技术的研发,能够充分的发挥出科技这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在提升新媒体技术的同时,为文化内容的丰富提供有利的支持。

3.2提升新媒体的适配性以及智能化水平

在新媒体的不断应用当中,为了更好的发挥出其在促进文化传播力提升当中的作用,必须要努力的提升新媒体的适配性以及智能化水平,将各种新媒体技术完美的融入到文化传播当中,发挥出其所具备的智能化优势。因此,必须要对新媒体的载体进行不断的优化,将人们的生活习惯、交往方式以及工作方式充分的考虑进去,更好的适应社会当中丰富的资源,提升新媒体的适配性。初次之外,必须要不断的发展新媒体技术的智能化水平,在降低企业创业成本的同时,为文化传播的发展提供更为便利的条件,不断的推动文化设施的更新换代,为文化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3.3形成与时俱进的文化观

在新媒体的影响下,文化在人们的生活当中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为了更好的促进文化传播力的提升,必须要形成与时俱进的文化观,为人们精神生活水平的提升提供可靠的保障。文化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引领其他领域的发展,文化潜移默化影响着一个民族。因此,我们要合理利用新媒体的文化传播能力,构建先进的民族文化观。作为一个拥有悠久文化历史的国家,我国的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借助新媒体的作用,能够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当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更为多样化的途径,同时通过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为民族凝聚力的增强提供可靠的保障。

4结语

随着新媒体的出现,文化的传播被注入了新的活力,社会各界对于新媒体在文化传播当中的影响与提升有了更为密切的关注。特别是在新媒体环境下,文化的传播有了更为丰富的途径,这就使得文化传播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与增强,新媒体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当中的作用得到了更为明显的发挥。应该看到的是,在新媒体的发展当中,文化传播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尽管新媒体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文化的传播,但是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也促进了新媒体的创新与发展。但是在目前的社会环境当中,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新媒体在促进文化传播力提升当中的作用并没有充分的发挥,新媒体自身的潜力也没有得到更深度的挖掘。所以说,通过强化新媒体对于文化传播力的影响与提升研究,能够更好的发挥出其在增强文化传播力当中的作用,为人们精神文化水平的提升做出更大的贡献,更好的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工作。

参考文献

[1]李明伟.新媒介形态与新尺度――“媒介分析理论”的宏大观照[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2).

[2]张琰.论新媒体对文化传播力的影响与提升[J].新闻研究导刊,2016,(13).

[3]彭小年.新媒体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促进性影响[J].西部广播电视,2015,(12).

新媒体传播作用范文3

1新闻传播的原则

新闻传播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因此新闻传播所具有的公开性,是其应当遵守的根本原则。新闻面前人人平等是新闻传播的核心思想,新闻不是某个人或者某个部门的特权,而是人们应当普遍拥有的权利,如果新闻传播只能局限在某个区域或者环境时,那么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新闻传播。新闻传播的原则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1实事求是的原则

新闻报道的根本原则就是保证新闻的真实性,因此必须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新闻是群众获取国家与社会发展信息的重要途径,也是媒体与群众之间实现互动的主要方法,如果新闻传播不能保证其真实性,大量虚假新闻,就会对群众产生误导,甚至影响社会的安定团结,只有真实的新闻才能起到传播社会信息的作用,所以必须要重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

1.2时限性原则

新闻价值的作用需要在一定的时间限定范围内,如果不能保证新闻传播的实效性,新闻就失去了其本身的价值,所以新闻传播的时限性也是其应当遵守的原则。新闻传播的关键在于“新”,在第一时间将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传播给群众,是新闻媒体的重要职责,而失去时效性的新闻,也就失去了新闻的生命力。

1.3公开性原则

公开性原则是新闻传播的核心原则。随着新闻传播的不断发展,新闻的内容和传播方式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新闻公开性原则而不仅可以保证其职能的发挥,而且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大众新闻。在当前的新闻传播过程中,公开性不仅仅意味着实事求是,更加意味着群众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是否能够得到足够体现,并且维护受众的合法权益。所以,公开性的原则首先要满足的就是公众利益的实现,体现新闻媒体作为公众传播平台的立场和观点,并且符合受众的审美观和社会的审美评判标准,才能有效发挥新闻传播的作用。新闻公开性原则的意义在于,可以为公民知情权提供必要的保障。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促进了新闻传播速度的加快,而且新媒体的数量和形式越来越多,面对纷乱的传播信息,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处理,而只有新闻传播的公开性才能真正体现公民的知情权,并且将其与公共信息的性质相联系,为群众提供真实的、有价值的新闻报道。同时,公开性原则也可以为新闻传播提供更丰富的素材,增强新闻传播的社会影响力,促进新闻媒体社会功能的发挥。当新闻传播可以充分体现其公开性原则,可以对虚假新闻、失真新闻等形成强烈打击,并且在公开环境下树立新闻传播的良好社会形象,使新闻媒体的作用得到强化。

2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传播方式

2.1自媒体与新闻报道的融合

自媒体与新闻报道的融合是当前新闻传播的主要方式,也是未来新闻传播发展的趋势。在媒体环境日益开放的环境下,自媒体逐渐成为了新闻传播的主阵地,也有新闻媒体专门针对自媒体开设了相应的版块,力求丰富新闻传播的渠道,获得更多有价值的新闻信息,不仅可以丰富新闻传播的内容,也有利于增强自媒体的社会责任感,有利于促进我国新闻传播媒体的规范化发展。

2.2新闻传播价值的确定

新闻传播的过程中应当考虑到新闻的价值性,在新的媒体环境下,很多新闻报道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同质化现象,造成了大众的审美疲劳,也失去了新闻的真实性与时效性的价值。因此,重视新闻传播价值是当前新闻传播的重要方式。作为新闻工作者,应当不断拓宽新闻的渠道,并且融入更多可以引发人们思考的内容,从而发挥新闻传播的作用。

2.3考虑读者的阅读习惯

现代社会生活和工作节奏加快,人们对于信息的阅读习惯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而且越来越渴望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多丰富的信息,这也无形中为新闻传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新闻传播的方式要考虑到读者的阅读习惯,在碎片化信息充斥媒体的情况下,应当通过更有针对性的筛选措施帮助读者进行信息的甄别,并且将新闻内容进行简化,用最简单的语言提炼出新闻的核心,满足读者快速阅读的需求,节省阅读时间的同时,提高了新闻传播的效率。

3提升新闻传播能力途径

3.1迎合新时期文化发展趋势

新闻传播除了自身传播信息的功能以外,也是国家文化事业发展水平的衡量标志,因此从某种上来说,新闻传播也代表着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发展水平。因此,新闻传播能力的提升,必须要迎合新时期的文化事业发展趋势,不断丰富新闻传播的内容和传播形式,从而提升我国新闻传播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3.2品牌战略的应用

品牌战略已经成为市场营销理论的中心思想,而新闻传播媒体作为市场经济主体也要越来越多的参与到市场竞争中,所以新闻媒体也应当注重自身的品牌形象建设,通过内容、形式的不断创新,构建体现自身特色的营销模式,从而形成较强的品牌影响力,发挥品牌战略在新闻传播中的作用。

3.3技术融合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新媒体技术的日渐丰富,新闻传播也面临越来越多的技术挑战,为了适应新的发展趋势,新闻传播也需要紧跟时展步伐,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融合,将新媒体技术与传统媒体进行有效融合,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从而促进新闻传播能力的提升。

4结论

新媒体传播作用范文4

当今互联网经济时代,连续数年电商的巨额销售收入,企业“一炮打响”的爆炸式的宣传效应,都是借社会化媒体之“东风”崛起、实现的。调查数据显示,截止到2013年6月,全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4.35万亿元,同比增长24.3%。其中,B2B交易额达3.4万亿,同比增长15.25%。BTOC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达7542亿元,同比增长47.3%。企业与企业、企业与个人形成的社会关系网络在电商平台上创造了销售奇迹。

黄太吉煎饼,一家面积只有10多平方米,却在微博上有3万多粉丝、被风投估价值4000万的煎饼店。在大众点评网上,对于“黄太吉”煎饼味道,网友评论大多是“一般”、“没什么特别的”。“黄太吉”的“一炮打响”全靠老板的运用了微博营销这一社会化媒体的利器。3万多粉丝覆盖的关系网络,是其微博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

《爸爸去哪儿》也让999感冒灵着实又火了一把。明星亲子真人秀节目横空出世。开播之后,这档节目在博客、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上的讨论量直线上升,许多观看过这档节目的观众在各个社交平台上都给予好评,影响了周围更多的人主动去搜索观看,加上林志颖、田亮、张亮等明星在社交媒体上的互动更是带动了一群粉丝进行讨论。

社会化媒体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的关系网络

我们看到,社会化媒体的主要实现形式就是关系网络。迄今为止最大限度的把传统媒体,新兴媒体融合为一张巨大的社会媒体网络,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作为社会化媒体的构成因素,互相作用着,形成了一个社会化媒体共同体,这一共同体发挥出超过自身旧有的传播作用,这一共同体就是社会化媒体。

我们熟悉的传统媒体,如: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传统信息传播媒体,传播形式都是将信息以一对一、一对多的垂直形式进行信息传播。信息源总是有着权威性、固定观点的介质,传播倾向、观点、影响力容易被把控,而且传播范围也是有限的,局限于阅读者、观众之类的受众群体。传统媒体大大限制了营销的传播范围,即使在营销效果得到有效把控的条件下,传播、作用范围亦是有限的受众群体。

相对来讲,包括互联网社区、博客、微博、IM(即时通讯工具)等互动性传播平台的出现,丰富了新兴媒体的阵营,网络上人们之间的联系、信息传递的方式从一对一、一对多延伸到了多对多的水平互动性传播形式。人们可以通过互动式的网络平台进行信息沟通、共享,这一传播过程是以多对多的形式实现的,很难精确的统计出一条共享信息的受众数量。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新兴媒体的传播范围是无限的,不可把控的。由于新兴媒体传播过程中信息源不一定是权威的、具有统一倾向的某个介质或个人,因此,传播的效果、影响力甚至传播过程都是难以把控的。

社会化媒体正是囊括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社会媒体网络,将二者有机的融为一体。新兴媒体可以作为传统媒体的下游传播媒体,传统媒体亦可以作为新兴媒体的下游媒体,二者有机的形成了社会化媒体链条(网络)。在传播过程中,传统媒体的信息源可能通过新兴媒体得到大范围的传播,《爸爸去哪了》的营销模式便是佐证。而新兴媒体的信息源亦有可能通过传统媒体得到进一步传播,“黄太古”煎饼的“一炮打响”是佐证。因此,同一条信息源在经过传统媒体到新兴媒体,亦或新兴媒体到传统媒体的传播过程中将信息源最大限度的传递给了不同媒体的受众,因此两种媒体在传播过程中的自然整合构成了社会化媒体。

媒体作为企业营销的传播介质,其传播特性、规律均不同程度的影响着营销的策略制定及执行。传统媒体的垂直传播环境下,营销策略往往是遵从传统媒体的垂直传播特定,将预定的传播效果、营销目标对接到不同的传统媒体上进行信息。传播效果的优劣主要取决于信息源对营销目标的诠释以及对媒体受众范围的把控。即能够把对的信息通过对的方式传递给对的人,传播效果就是令人满意的,也是营销目标得以实现的保障。

利用信息传播特点引导消费者心理

我们看到了社会化媒体创造的一个个营销奇迹,肯定了社会化媒体对于企业、社会的正面价值。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企业危机在社会化媒体的关系网络中被迅速放大,导致企业声名狼藉,甚至是从此销声匿迹的。三鹿奶粉、达芬奇家居、味千拉面等等。在社会化媒体的作用下,信息可以在短时间内被迅速放大。

我们看到,社会化媒体构成的关系网络下,消费者不再是被动的接受企业通过各种媒体传递给其的倾向性信息。消费者之间可以通过新兴媒体,网络社区、博客、微博、IM(即时通讯工具)进行水平式的信息传递,消费者对于企业元素(品牌、产品、服务、领导者)、动态更加具有话语权。对于企业来讲,消费者之间的水平式的信息传递打破了企业在传统媒体环境下进行垂直传播。消费者不再是被动的接受企业的信息源,通过水平式的沟通共享企业动态、产品消费体验、企业故事等信息,不论企业愿意或知晓与否消费者对于企业的口碑正在通过社会化媒体的多对多的传播形式以滚雪球的方式扩大传播到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

新媒体传播作用范文5

媒介融合环境下专业媒体的舆论引导现状及其优势分析

自媒体的迅速发展让人们看到了其巨大的发展潜力和舆论影响力,在一些研究中甚至出现了“自媒体必将取代传统媒体”的言论。无可厚非,由于借助网络等新媒体优势,自媒体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并越来越影响到专业媒体的舆论引导。但我们也应看到,由于互联网的匿名性和不确定性,以及自身公信力的不足,自媒体的权威性和可信性不可能与专业媒体相比。在自媒体大行其道的背景下,专业媒体的舆论引导现状仍有其独特魅力。

(一)媒介融合环境下专业媒体的舆论引导现状

据CNNIC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4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7.9%。手机网民规模提升至5.57亿,较2013年底增长5672万。自媒体在公众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对社会舆论的影响不断增强。虽然自媒体在舆论引导中越来越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就目前来看,传统媒体、门户网站、官方微博等专业媒体仍对舆论议程发挥着主导性作用。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公布的《2013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显示,在互联网舆论空前发达的今天,党报台网、市场化媒体和行业媒体等专业媒体仍对舆论议程发挥着主要作用。

(二)媒介融合环境下专业媒体的舆论引导优势

对自媒体舆论影响力的高估倾向,反映了自媒体在某些方面的相对优势和在舆论影响方面确实起到的较大作用,但我们也必须承认臼媒体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某些缺陷和不足。对于专业媒体而言,其较强的舆论影响力、公信力和权威性也使得其在舆论引导方面仍发挥着主要作用。

1.专业性更强,明确价值导向

相对于自媒体来讲,专业媒体是专业的新闻机构,有着自身的媒体报道规范和系统把关功能,对海量的信息有着自身的甄别筛选体系和规则,不是所有的信息都能被专业媒体报道出来。而对于自媒体来说,内于其缺少相应的规范约束,加之种类繁多的传播载体和庞大的传播主体,极易加大个体选择信息的难度,使之陷人选择信息的困惑之中。海量信息一方面让白媒体成为垃圾信息、虚假信息的收容站,另一方面也让受众容易陷入信息海洋中不能自拔,浪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并有可能失去自己的价值判断。

2.权威性更强,主导舆论走向

由于低门槛、低费用等特征,自媒体的传播主体包含了各行各业的民众,而且大部分都是普通民众。相对于专业媒体的新闻生产者来说,自媒体的传播主体虽然数量上占据一定优势,但他们并没有专业的新闻知识,更没有相关的新闻机构对其进行监督和管控。没有任何规范的准入标准使得传播主体的个人道德素质无法保证,臼媒体传播的内容真实性存在很人疑问。此外,自媒体的发声也不需要征得新闻传播管理部门的同意,意即人人都可发声。但过分追求“全民皆可发声”大大减低了传播内容的真实性、可信性,争先报道成为“爆料者”则忽视了对传播内容的求证核实,这些都导致自媒体的可信度相对较低。相对而言,专业媒体则由于其严格的新闻报道规范而体现出更强的权威性,受众因而更容易相信专业媒体的传播内容。

3.深度性更强,增强话语可信性

在快传、快播的传播方式下,自媒体传播的内容只能是一些简短、粗略的事实报道,或者某地发生了某个事件,或者某人出现了什么轶事,更多的只是对事件模糊化的素描,不能去深入挖掘事件背后的东西。对于专业媒体来讲,其在舆论引导方面则体现出更强的深度性特征。在报纸上有评论文章,在电视上有专题访谈,在网络上还有独立板块等等,专业媒体的深度性报道进一步增强了其宣传的要信性。受众通过这些报道一方面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另一方面也更易接受媒体进行的舆论引导。

媒介融合环境下自媒体对专业媒体的话语权围困

网络传播“低门槛”的传播厅式使得任何网络用户都能成为传播者,而且由于网络的非线性传播优势,自媒体的传者和受者互动更为频繁,舆论场上不再只是专业媒体的“一家之言”,越来越多的个人观点和意见进入舆论场,人人都有了“麦克风”,人人都成了“发言人”。受众不再被动地接收来自专业媒体的信息,而是更加主动地去接收信息和表达观点,更加多元的信息源和意见表达对专业媒体的舆论话语权构成严重冲击和挑战。

(一)低门槛、平民化的传播优势分流着专业媒体的受众群体

凭借着低门槛、平民化等优势,白媒体逐渐分流着专业媒体的受众群体,越来越多的受众开始关注自媒体所传播的信息内容,越来越多的受众开始成为自媒体的传播主体。人们可以不受约束地在自媒体上“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每个传播主体都可以利用互联网来发声,向外界传递自己的观点。这使得自媒体获得较大的信息源优势,在一定程度上,自媒体的传播主体发现新闻、传播新闻的速度要比专业的新闻从业者更快,而且由于主体的广泛性,他们对于事件的把握可能更为具体详细,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专业媒体的新闻报道,进而影响舆论走向。此外,由于自媒体的传播主体与客体为同一群体,这就使得自媒体具有更强烈的贴近性、趣味性和动态性,也更能符合目标受众的偏好,因而更受欢迎,更能影响受众。

(二)及时性、迅捷化的信息挑战着专业媒体的舆论发声

互联网的及时性、迅捷性在自媒体身上得到相当程度的应用和体现。网络的普及让信息的更为方便快捷。一条热门微博从产生、到传播,这一过程可在极短时间内完成。自媒体的信息不需要接受严格的新闻审查和更为详细的证实,只要传播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某方面的新闻价值、满足了受众的兴趣需要,就能够得到迅速而广泛的传播。自媒体网络的网状交互性,更是大大增强了自媒体的传播速度和力度。专业媒体由于其新闻标准的严格规范和工作流程的时间界限,很难在时效上与自媒体相媲美。尽管网络媒体也拥有专业的新闻工作者,但由于其受到媒体声誉、媒体公信力和新闻专业理念的约束,同样不能与“毫无后顾之忧”的自媒体的传播主体相抗衡。

(三)互动性、匿名性的传播方式冲击着专业媒体的话语权

自媒体的勃兴,改变了受众对媒体“你讲我听”、“你说我信”的传统局面,互联网在方便快捷地交流信息的同时,也大大增强了传者、受者之间的交互性。博客上可以留言,微博上可以评论,论坛上可以跟帖交流……自媒体向外界传播信息时也不断接收着受众的反馈,舆论的“大旗”很容易地从一边倒向另一边,从而不再是传播者左右着舆论导向和进程,而是越来越多的参与者主导了话语权。另外,网络的匿名性也让自媒体的传播主体没有“后顾之忧”,进而在媒体上“畅所欲言”,更加开放自由地表达各种意见,这使得对自媒体造成的多元舆论场的舆论引导更难把握和开展。

有效发挥专业媒体在舆论引导方面的重要作用

面对自媒体的强势崛起,专业媒体如何保持其在舆论场上的竞争优势,又该如何在舆论引导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笔者认为,更加积极有效地发挥自媒体背景下专业媒体在舆论引导方面的作用,要着重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以技术为核心,推动专业媒体和自媒体融合升级

实现专业媒体与自媒体的高度融合,必须以与之相适应的媒介技术和设备作为后盾。当然,这首先是建立在专业媒体原有技术基础之上的,对于专业媒体中的信息采集、处理、传播工具,必须随时进行跟进,否则原有媒介技术无法发挥最佳效能,其主体部分也无法快速有效地对危机事件舆情做出反应。其次,专业媒体还应紧跟时展潮流,主动进行数字化建设,以实现与自媒体融合的有效升级。具体而言,就是除了建设自己原有的新闻网站之外,还应广开门路,积极向微博、微信、易信等新兴媒体进军。再次,还应对专业媒体从业人员的技术设备进行更新,传统的新闻采集工具如录音笔等应当逐渐被移动通信终端所取代。

(二)以预警为先导,提升专业媒体和自媒体融合进度

一般而言,对于日常生活报道,专业媒体都是游刃有余,然而突发事件一旦来临,因其具有潜伏性、突然性、爆发性等特征,专业媒体报道往往具有滞后性。据统计,在2010年舆情热度靠前的50起重大舆情案例中,微博首发的有11起,占到了22%。由此可见,专业媒体亟待完善监测预警机制,必须提前准备、提前打算,尽量在最短时间内将突发事件的负面效应减少到最小。具体来说,就是要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广泛撷取自媒体平台的数据,而后对这些碎片化数据进行甄别、筛选、汇总,从而预测事件下一步发展趋势,为提早应对舆情危机做好铺垫。

新媒体传播作用范文6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报纸新闻;传播

一、引言

科技的发展进步对传统新闻媒介产生了很大冲击,诸如报纸新闻的传播方式逐渐和时展节奏相脱离。而报纸媒介要想在这一竞争市场中得以更好地发展,就要积极地进行改革,和新媒体有机融合、共同发展,这样才能在新媒体发展过程中进一步发挥自身的作用。在这一背景下,加强对报纸新闻传播的理论研究,对传统媒体在新媒体异军突起的环境中的生存发展有着积极作用。

二、新媒体的主要特征分析

新媒体主要是在移动电视以及网络等新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在一定视域范围内,其存在的发展空间是无限的。新媒体时代的来临让新媒体平台成为信息传播渠道的新主力军,快速占据了信息传播市场。新媒体最为突出的特征是开放性和网络的实时性。微信、微博、论坛等大众平台的大力发展让新闻的传播速度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这是传统新闻媒体的传播速度不能相比的。[1]另外,新媒体中网络媒体的信息容量大,没有空间的限制,并且还有很强的交互性。网络媒体在计算机技术支持下能够传播信息,使传播者和接受者的互动沟通比较便捷地进行。新媒体技术已经成为传统媒体面临的最大挑战,所以传统媒体要及时地寻求发展道路,否则会面临迫切的生存问题。

三、新媒体环境下报纸新闻传播变化与发展策略探究

(一)新媒体环境下报纸新闻传播变化分析

1.组织结构的变化。

处在新的媒体发展环境下,报纸新闻传播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在组织结构层面的变化就比较突出。虽然受到了行政管理以及体制等因素的影响,一些报社还是在结构改革方面有了不少的收获。要能对新技术加以利用,从而推进报、网两者的有效结合,在形式上要能进行积极创新和管理创新。组织结构的调整和工作流程的变化是在新媒体冲击下,报纸媒体生存的必要发展道路,只有实现了“优势互补”才能够进一步发展。

2.新闻信息源的变化。

在传播主体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以传统媒体为主导的新闻传播时代,其中的社会团体以及政府机构是重要的信息来源。而新闻工作者则是承担着新闻信息的采集以及制作的职能。即便如此,在信息的数量上和新媒体的新闻信息量相比还有着很大的差距。[2]新媒体的发展使得传播主体由职业的新闻工作者向着职业人员和社会公众共同分享的方向发展,新媒体的发展使得信息源的结构产生了很大的变化,而来自普通民众的新闻及言论在新闻的传播过程中就占据了很大的比例。

3.新闻传播方式的变化。

在技术进步的背景下,媒体的融合功能也在不断地增强,所以在接受以及新闻的手段、方法上也呈现出多样化。更多的媒体对多媒体加以应用,在多种终端介质上进行听、说、读、写,这样在新闻的传播方式上也呈现出多种化发展。报纸新闻的信息来源以及内容也比较丰富,这些新的变化对新闻的传播效率和速率都有着积极作用。

(二)新媒体环境下报纸新闻传播发展策略探究

1.传播渠道的整合发展策略。

发展在当前的新媒体环境下,对全新的发展模式加以应用,这样才能真正促进报纸的进一步发展。首先要将传播的渠道进行有效的整合,并将受众的范围进行扩大。在当前竞争比较激烈的发展环境下,报纸要通过数字化的转型对新的生存空间进行拓展。同时,其最大优势就是内容生产能力,而在信息社会,传播渠道的单一对新闻的扩散力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3]所以,报纸传播要将自身作为基础,对新的传播平台进行积极整合,进而有效地拓展传播渠道,这样新闻传播影响力才能得到扩大。

2.报纸新闻传播与新媒体的交互策略。

报纸媒体跨界传播之后,除了在社交媒体上有所创新,在用户行为和轨迹上也产生了新的传播数据。互联网用户每个月通过百度、360等搜索引擎工具搜索报纸的频次达到300多万次,并且每个月以3%左右的速度在增长。报纸在跨界传播中很大程度上增强了用户的黏合度,更加凸显报纸媒体在新闻传播中的主流地位。截止到2015年3月,纸媒微博粉丝量持续增长,党报粉丝量突破5800万。[4]纸媒在微博领域的粉丝数量、传播影响持续增长。390份各类报纸媒体在新浪微博的总粉丝量达到3.34亿,并且每个月以4.7%的速度增长。

3.报纸新闻传播的数字化策略。

报纸若想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则要进一步地加强传受互动能力,丰富新闻传播的内容,嫁接数字技术对传播速度的加快。新媒体是新技术发展的一个体现,对先进新闻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也有着指导作用。报纸由于受到出版周期的限制,在到达读者手中时就已经在新闻价值上打了折扣,传统的报纸媒体就要致力于电子号外的发展,这在时效性上能够得到显著的彰显。[5]电子号外对网络以及多媒体技术进行了有机融合,这将对传统纸质报纸的传播模式和形态都带来巨大的变化,为报纸数字化目标实现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

四、结语

处在当前的发展背景下,报纸媒体和新媒体的结合已经成为趋势,只有实现在优势上的互补,才能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此次主要对新媒体的特征进行了简要阐述,然后对在这一环境下报纸新闻传播的变化以及发展方向进行了探究,希望能有助于报纸传媒在当前社会中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芸.用户黏性视角下报纸新闻客户端的运营对策[J].新闻世界,2015(12):25-26.

[2]王悦.简析报纸新闻在新媒体时代下的发展[J].新闻知识,2015(12):68-69.

[3]陈洁丹.怎样让报纸新闻“短小鲜活”[J].中国地市报人,2014(08):18-19.

[4]兰元.简论报纸新闻图片的选用标准[J].社会科学战线,2013(04):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