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物流体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产品物流体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产品物流体系

农产品物流体系范文1

关键词:农产品;农产品物流体系:对策

中图分类号:F715文献标识码:A

一、我国农产品物流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农产品物流处于分割状态。在我国,公路归交通部管理、铁路归铁道部管理、航空运输归民航总局管理。管理分割使不同运输方式在运输组织方式、服务规范、技术及装备标准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使得物流企业很难根据市场需要选择合理的运输服务方式,使以多式联运为基础的许多现代化物流服务方式难以开展。此外,物流流程也处于分割状态,大量的个体专业户只能完成农产品物流的某一环节,如单一的运输、储存或包装等,整个物流流程被不同的物流主体分割,物流各环节间缺乏协调配合,严重影响物流效率。

物流成本高,物流环节浪费严重。农产品市场流通的不畅通大大增加了流通成本,流通能力降低。总体来讲,目前我国农产品物流是以常温物流或自然物流形式为主,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损失很大。据有关数据统计,我国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由于对农产品的处理不当,或是技术问题,造成的农产品腐烂、变质、污染、毁坏等直接价值损失高达农产品总价值的25%到30%(美国仅为2%左右),且质量没有保证,可见在流通过程中不但没有形成增值反而形成丧失竞争力的缺口。

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投入不足。我国物流硬件投入和建设不足,技术落后,信息化水平不高等因素已经严重限制了我国物流业的发展。比如,我国铁路易腐货物冷藏运输率仅为35%~39%;公路易腐货物运输的冷藏率约为15%;内河和航空运输则更低。目前,我国农产品交易仍以传统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流通模式为主,物流系统极为落后,包括运输组织与运输工具等。此外,我国农产品流通辅助设施落后,主要表现为储藏条件差,能力低。随着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农产品出现大量剩余,而当前的仓储质量和数量管理模式都不满足需要。

农产品物流技术落后。运销保鲜技术是农产品生鲜经营的重要保障。目前,由于产品保鲜技术方面的原因导致农产品损失巨大。此外,我国农产品运输设备、运输技术都相对落后,现代化的集装箱,散装运输发展不快,高效专用运输车辆少,缺乏对农产品的有效保护,效率低、运输中损耗大,技术含量低。在储藏方面,通用的仓库较多,专用仓库不足,特种仓库比如低温库、冷藏库、立体仓库严重缺乏。搬运方面,机械化水平低,叉车、托盘、货梯升降平台等设备数量有限,大多数靠人工操作,这无疑增加了鲜活农产品的储藏成本,大大降低了我国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建设现代农产品物流体系的对策建议

大力发展有特色的现代农产品物流体系。目前,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国际商家竞争,已经进入“营销方式”竞争阶段,现代物流将充当十分重要的角色。农产品,尤其是鲜食农产品是流通难度很大的鲜活商品,鲜食农产品从田间到市场的安全低耗和理想货架期的保持,需要一个具备温度保证、无伤害保证、时空调运保证的现代物流系统。为了促进农产品营销方式上的创新,应加快农产品现代物流体系建设,把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业态引入农产品流通体系。

加强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物流的顺利运转,需要良好的基础设施支持。农产品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农产品仓储、交通运输条件和工具等环节的设施建设等。要做好这方面工作,须特别加强农村道路建设和农产品运载工具的开发生产,加强各种农用仓库的建设,发展农产品加工配送中心,建立先进的信息网络平台,为现代物流的发展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条件。

提升我国农产品现代物流的科技创新能力。在我国农产品物流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忽视农产品物流技术创新,使我国农产品流通后劲明显不足。由于加工技术落后,大部分农产品只能以初级产品或粗加工产品的形式进入市场,农产品的部分附加价值得不到实现。农产品储藏保鲜条件差,物流成本高,农产品时间价值难以保证等很多问题的解决都依赖于科技创新。因此,必须通过农产品现代物流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及应用示范,提高我国农产品物流业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增强农产品物流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建立农产品物流标准。鉴于农产品物流市场的自身特点,应制定适宜农产品物流的标准体系。研究农产品的生产、采购、运输、存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标准需求,再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和分类,进而形成初步的农产品物流标准体系。在物流用语、计量标准、技术标准、数据传输标准、物流作业和服务标准等方面,不仅要结合WTO规则,制订能够与国际同行业接轨的标准,而且要强化应用。

提高农产品物流技术水平。加大农产品物流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的投入力度,鼓励科研单位与物流企业有机结合,在农产品加工包装、储运保鲜、信息通讯等技术上不断有新的突破,促进新一轮农产品物流技术的改造创新、升级换代。在农产品物流的整个链条上,技术的创新是物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动力,要提高加工、包装技术,积极采用新型的保鲜技术,将初级产品整理加工变为技术含量高、贮藏时间长、具有品牌优势、附加值高的产品,这才是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加强农产品物流信息化建设。为了提高农产品物流效率,应把信息化建设作为重点来抓。在物流系统中,信息流是带动整个系统运作的动力。应在现有的农村信息系统基础上,建立市场需求信息中心,信息中心数据库的更新和完善建立在下游分销商,零售商准确及时上传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对农产品物流信息进行全面、及时、科学的收集、加工、分析、处理和,生产者、销售者可以进行资源共享,一方面保证生产过程的计划性,降低风险;另一方面通过网上订单、拍卖等方式,节省交易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服务水平。

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在读博士,哈尔滨商业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谢培秀.试论发展中国的农业物流业[J].中国流通经济,2003,11:56-57.

[2]韩美贵,等.改善和发展我国农产品物流的思考[J].农村经济,2005,2:16-18.

[3]黄祖辉,刘东英.我国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与制度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5 ,4:33-35.

Research on the Countermeasures of Building Modern Agricultural Product Logistics System

Guan Bing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Haerbing Business University)

农产品物流体系范文2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TPL);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新疆

中图分类号:F327;F762;F2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4)05-1214-04

新疆作为我国的农业大区,近年来,随着粮、棉、果、畜四大产业基地的建设和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以特色林果业、设施大棚蔬菜和现代畜牧业发展为重点的瓜果、蔬菜、肉类等生鲜农产品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量不断增加,农产品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带动了农产品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环境逐渐改善,冷链物流已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由于硬件设施、管理体制及生鲜农产品生产与消费地域跨度大等条件制约,新疆农产品冷链物流仍然存在成本高、损耗严重、效益差等问题,而第三方物流(Third-party logistics,简称TPL)以服务专业、效率高、规模大见长,因此,将TPL引入新疆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中,对提高冷链物流速度,降低冷链物流成本,保证生鲜农产品的高品质畅销国内外市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

1 新疆农产品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

1.1 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冷链物流基础设施主要是冷藏运输设施和冷藏保鲜设施,新疆目前冷藏运输环节主要涉及冷藏汽车、冷藏车皮、冷藏集装箱及冷藏装卸搬运设施设备。然而,新疆专业化的冷藏车不仅数量严重不足,而且车辆的技术工艺都比较落后,规范的冷藏运输车厢和温度控制设施几乎没有,难以为农产品的大流通提供质量保障。冷藏保鲜设施主要是冷库。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新疆冷库容量近200万t,有一定规模的农产品交易市场纷纷加大冷库建设。全疆的100多个农产品批发市场中只有20多个建有配套冷库,相对于目前年产700多万t的果品、130多万t的肉类和近2 000万t的蔬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基础设施远远不够[2]。另外,新疆目前的冷库建设缺乏统一指导和规划,农产品生产经营各方自行设计规划,各参与方缺乏联系和沟通,冷链物流资源分散,余缺调剂困难,浪费现象严重。

1.2 信息化水平低

信息化是冷链物流高效运作的保障,是实现冷链物流一体化的粘合剂,也是冷链物流发展的方向。生鲜农产品由于生产与需求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一致,致使供求信息不对称,经常出现卖难和买难并存的局面。冷链物流信息化有助于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及时对接与共享,极大地消除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问题。然而,新疆信息网络建设目前虽已比较健全,但其并未和农产品冷链物流运作有效融合;大部分农产品批发市场不能提供有效的供求信息和价格信息;一些农产品冷链物流运营相关企业虽建有网站并相关信息,但没有专人维护和更新,信息时效性很差,加之企业影响力有限,信息化效果很不理想。另外,农户及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各参与方在信息化建设方面通常各干各的,相互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使得农产品冷链物流在不同参与方之间仍然处于割裂状态。

1.3 物流技术与标准跟不上

冷链物流运作所涉技术主要包括物流过程中的质量监控和追溯、产后预冷、温度控制、包装加工等技术。冷链物流技术不仅是鲜活农产品高品质流通的重要保证,也是冷链物流行业发展所要突破的瓶颈之一。我国冷链物流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但由于应用中不仅涉及成本问题,还涉及制度、标准和法律法规等一系列问题。新疆农产品冷链物流技术的应用上面临最突出的问题是不适应性,即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各参与方一般对冷链物流技术并没有太高的要求,重点还是在成本和利润之间寻求平衡,技术越先进的设备一次性投入越大,而且不一定能与现有的设备完全配套产生高效率,因此,相当一部分企业更倾向于选择投入较低的技术及并不先进的设备,甚至干脆就是常温物流。

冷链物流运作过程中的各项操作需要相关标准加以规范,以保证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然而,我国的冷链物流标准体系建设起步晚,企业标准、地方标准及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并存,尚没有系统的、完整的冷链物流标准体系;现有的部分相关标准大多集中在仓储和运输环节,覆盖面小,冷链物流各环节衔接方面没有具体的标准可依;而且,新疆冷链物流发展相对落后,还没有相关的地方标准,即使参照其他相关标准,执行力度也不大,更缺乏必要的监管。

1.4 市场化程度低

新疆的农产品生产同样是以小农户生产为主,而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中介组织,能够实现农产品生产经营的规模化,是衔接小农户与大市场的重要经济组织。新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较晚但增长迅速,2007仅有510个,2012年已达7 717个,增加了14倍[3],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成为新疆农产品产业化生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冷链物流体系建设的重要力量。然而,由于盲目跟风或规划不合理以及缺乏资金支持和有效的管理,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运行不够规范,有些甚至成为套取补贴的“空壳”,农产品生产由于缺少统一标准,质量难以达到要求,使得“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企对接”、“社企对接”和“农市对接”等无法顺利实现。

农产品冷链物流是一个系统工程,借助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把小农生产集中起来,满足大市场、大流通的需要。专业化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或联盟提供规模化、专业化的物流服务,从而实现农产品的大流通。然而,新疆的农产品冷链物流绝大多数是经由生产方或经销方自营模式进行,环节过多,大量潜在的冷链物流需求都没能转化为有效的市场需求。另外,很少有冷链物流企业在技术装备及网络分布上满足农产品冷链物流的需求,更多的只能提供冷链物流运输或仓储服务,难以提供完整的农产品产销一体的冷链物流服务,这使得农产品冷链物流过程中环节增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冷链物流的效率,并增加了不必要的损耗,断链现象时有发生[4,5]。

1.5 冷链物流人才紧缺

冷链物流人才紧缺是制约冷链物流发展的瓶颈之一,新疆更是如此,不仅缺少掌握物流管理、农产品物流、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等相关学科理论的高素质冷链物流规划管理人才,就是熟悉并掌握冷链物流操作基本要求的基层人员也很少,加之新疆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及就业环境等方面相比国内发达省区有不小的差距,吸引疆外冷链物流人才非常困难,人才紧缺已制约了新疆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

2 TPL的基本特征分析

TPL是由独立于第一方(发货方)和第二方(收货方)的第三方来承担物流活动的一种物流服务型态,第三方可以是一个能够提供综合物流服务的企业,也可以是具备不同物流功能的企业联盟。第三方有着专业化的物流设施设备和网络,能够根据第一方或第二方的需求,为其提供以合同为约束,以结盟为基础的系列化、个性化、专业化的物流服务。TPL具有以下特征[6]。

2.1 关系合同化

第三方物流运作过程中物流经营者和需求者的责任权利是通过契约来进行规范的,经营者也是按照契约的规定提供全程一体化的物流服务,并以契约的要求来监控整个物流过程,若第三方物流是企业联盟的形势,各成员之间也是通过契约来明确其责任和权力的。

2.2 服务个性化

第三方物流是以满足需求方的要求为第一要务的,而需求方往往由于各自需求的不同对物流服务也会产生不同的要求。因此,为了赢得客户,第三方物流需要根据需求方对物流服务在时间、价格、信誉和流程等方面的不同需要,有针对性地设计提供个性化的物流服务。同时,基于竞争的需要,第三方物流也必须通过对物流市场和竞争对手的分析,立足自身所拥有的资源,不断突出自身所提供的物流服务的特色,逐渐在“特色”上做到最好,形成核心竞争力。

2.3 功能专业化

第三方物流是专业物流服务提供商,因此,从物流设施设备到物流设计、物流流程、操作过程监控都要能体现专业化,服务水平要优于非专业化的物流服务提供商。

2.4 信息网络化、管理系统化

第三方物流关注的是整体效益,并不是某一功能环节的效益。第三方物流管理,信息先行,信息是第三方物流发展的基础。信息技术作为这一基础的支撑,其快速发展能够加快信息的传递和共享,促进信息网络化的实现,从而助推物流管理的科学化和系统化,提高物流效率,增加第三方物流效益[7]。

3 基于TPL的新疆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的构建

农产品冷链物流运作的目标是在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成本,而新疆生鲜农产品生产与消费地域跨度较大,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为了促进新疆农产品冷链物流快速高效地发展,本研究结合第三方物流的优势,建立基于TPL的新疆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图1)[8,9]。

该体系通过信息网络将农户到零售终端的农产品供需方在供需过程中产生的冷链物流需求分离出来,以委托的方式交由TPL企业或联盟来做,农产品供需各方的商流总体不变,供需各方只需集中精力做生产、加工或销售等自身的主营业务。该体系对冷链物流需求进行整合,从而实现规模经济效益,其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3.1 能够有效满足农产品冷链物流需求方的需要

在这个体系中,农户、中间商及消费者作为农产品供给者或需求者均是农产品冷链物流的需求方,第三方物流企业或联盟作为农产品冷链物流的供给方,根据需求方(客户)的要求并结合不同种类农产品的特点,量身打造合适的冷链物流服务,并能够让客户在整个过程中对服务进行跟踪查询,及时了解服务情况。

3.2 所有活动以信息为先导

在这个体系中,农产品冷链物流的需求方通过信息网络寻找合适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或联盟,并与之形成委托关系,第三方物流企业或联盟也能够通过信息网络搜寻合适的客户,并与之形成委托关系。同时,第三方物流企业或联盟在整个冷链物流运作过程中要借助信息网络来跟踪、监控物流过程,客户也要借助信息网络及时跟踪查询货物情况,可以说,整个体系中的所有活动都离不开信息的支持。

3.3 提高农产品冷链物流效率,保证农产品品质

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或联盟在设施、装备及技术方面较为先进,信息的传递和处理速度快,资源调度和具体运作安排迅速准确,极大地减少了冷链物流各环节衔接的时间耗费,提高了冷链物流运作的效率。同时,专业的设施设备加之规范的操作也保证了冷链物流过程中农产品的品质。

3.4 整合资源,实现规模经济效益

一方面,这一体系能够将分散的农产品冷链物流资源进行整合,统一调配,能够有效避免这些资源的拥有方之间的无序竞争所导致的效率低、资源浪费现象;另一方面,这一体系也能将农产品冷链物流需求进行有效集中,在运作过程的运输、仓储等相关操作可以进行专业化的批量操作,从而在提高冷链物流效率的同时减少冷链物流成本,实现规模经济效益。

4 保障基于TPL的新疆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成功实施的建议

4.1 加大政府对第三方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引导与扶持

4.1.1 加大冷链仓储环节的引导与扶持 在农产品冷链物流仓储设施规划建设方面,政府应从全局出发应进行必要的统一规划,避免重复建设、交叉建设所造成的浪费,另外还要给予相应的政策及金融支持,积极推动政府直接投资、招商引资、合资和合作等多元化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投入体制,引导各投资主体在吐鲁番、库尔勒等生鲜农产品主产地建设冷藏保鲜及加工设施,在霍尔果斯等重点口岸建立生鲜农产品保鲜库,在乌鲁木齐、库尔勒和喀什等主要中心城市建设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及大型生鲜农产品批发市场,鼓励现有的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和批发市场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升级,同时给予资金上的支持[10]。

4.1.2 加大冷链运输环节的引导与扶持 在农产品冷链物流运输上,公路运输是生鲜农产品运输的最主要方式,而生鲜农产品丰富的地区农村公路网络不发达,通达的深度和能力还有待提高。另外全疆冷藏运输车辆非常少,仅占货运车辆的0.1%左右,生鲜农产品冷链运输比例很低,除一些直接出口的高附加值的生鲜农产品外,其余基本都是普通车辆进行运输。新疆区域跨度大,损耗严重,因此,在公路运输方面,政府应鼓励并支持冷链物流企业购置冷藏运输及配送车辆,给予一定的补贴或参照农用机械相关政策执行。铁路冷链运输上,由于亏损严重,并且乌鲁木齐铁路局对机械冷藏运输车也没有调配权,新疆农产品铁路冷链发运量非常低,大部分生鲜农产品采用简单的保鲜处理后,还是用普通运输车发运,铁路运输相对经济的优势没能在农产品冷链运输上得以体现。要改善这一情况,乌鲁木齐铁路局在掌握部分冷藏车调配权的基础上,相关部门还应对农产品的铁路冷链运输进行一定的补贴,以促进铁路冷链运输能力的增长。航空冷链运输上,由于运输成本高,只有部分高端生鲜农产品如库尔勒香梨、红提等直接出口欧洲市场的农产品才会使用航空冷链运输,绝大部分生鲜农产品即使采用航空运输,也很少会采用冷链航空运输。航空冷链运输快速便捷又能有效保障生鲜农产品的品质,所以,政府也应在农产品航空冷链运输上适当地引导与扶持。另外,在冷链物流运输网络建设上,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加强引导,打破3种主要运输方式之间的壁垒,使公、铁、空联合发展,形成综合成本低、四通八达的农产品冷链物流运输体系。

4.1.3 尽快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第三方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扶持与引导。 TPL虽然能够提高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水平、降低成本、保证生鲜农产品的品质、提高其附加值、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但农产品冷链物流的需求主体往往由于第三方农产品冷链物流运作没有保障,更愿意通过自给自足的方式来解决,潜在的农产品冷链物流需求难以转化为有效的社会需求,这就需要政府及相关部门通过制定并完善农产品冷链物流运作的法律法规来规范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行为,尽快建立农产品冷链物流标准体系,以保证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操作有标准可依,从而确保冷链物流运作的质量安全。在此基础上,政府的宣传引导使农产品冷链物流的需求方转变观念,增加社会农产品冷链物流需求,为第三方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或联盟创造良好的发展基础[11]。

4.2 TPL企业或联盟要加强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化管理

第三方农产品冷链物流的运行过程中,信息是先导。冷链物流供需的对接、冷链物流流向与流速、冷链物流各功能环节的衔接等都需要有一个对相关信息及时传递与处理的平台。因此,不仅第三方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或联盟要建立各自的信息平台,而且这一平台还应能够与区域性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平台及农产品产销平台等相关信息平台有效对接,从而保证农产品冷链物流管理的信息化及运作的高效化。

4.3 加强第三方农产品冷链物流人才的培养

要实现第三方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的高效运行,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必不可少,而精通专业知识、会管理、懂操作的各种层次的专业人才更是不可或缺。因此,应采用多种形式来培养第三方农产品冷链物流人才:一是依靠新疆各大中专院校,开设农产品物流、运输规划等相关专业,培养研究生、本科生等层次的管理人才和大专生、中专生等层次的操作型人才;二是鼓励并选派各层次有培养前途的青年骨干到国内外知名院校或大型第三方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进行培训、进修,学习掌握先进的第三方农产品冷链物流管理理念、技术和方法;三是开展职业资格认证制度,让农产品冷链物流的从业人员和打算从事该行业的人员通过执业资格考试,学习掌握相关知识技能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

参考文献:

[1] 陈善晓,王卫华.基于第三方物流的农产品流通模式研究[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05, 22(1):72-76.

[2] 裘品姬.新疆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J].新疆社会科学,2009(5):32-36.

[3] 戴 岚,胡仁巴.谁来管管“空壳社”[N].人民日报,2013-05-10(14).

[4] 魏国辰.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发展探讨[J].商业时代, 2009, 14(2): 24-25.

[5] 陈 通,李思聪.中外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比较[J].北京农学院学报,2013,28(2):73-75.

[6] 刘德军,陶学宗,张广胜.基于TPL的农产品物流体系研究[J].农村经济,2008(10):98-100.

[7] 王志刚,王启魁,钟倩琳.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展望[J].农业展望,2012,8(4):55-59.

[8] 龚树生,梁怀兰.生鲜食品的冷链物流网络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06(2):7-9.

[9] 李晓锦,范秀荣.农产品物流体系的规制及其专业化发展[J].农业经济问题,2006(8):43-46.

农产品物流体系范文3

【关键词】农产品;物流运输体系;构建

农产品具有数量多、易腐烂、不宜长途运输的特征,从而导致农产品在物流运输阶段受到一定损失,大大提高物流运输的成本,从而对农业经济运行效率的提升产生影响。因此,为了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满足农产品物流运输的实际需求,必须积极探索和建设完善的农产品物流运输体系,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对物流要素和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从而形成物流系统和产业。

一、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农产品物流运输需要完善的基础设施作为保障,同时也需要在技术和资金上加大投入,避免农产品物流运输的畸形发展,从而为农产品物流运输的后期进步提供动力支持。在农产品物流运输体系基础设施建设中,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第一,增加科技投入。农产品物流运输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产物,体现出农业发展和农产品运输专业化程度的提升,而五六运输体系必须具备先进科学技术的广泛投入以及科技实力的提升。因此,为了促进农产品物流运输的完善与进步,加大对农产品物流运输的科技研发和科技支持是重中之重,同时也是提升冷链物流发展能力的关键。要应用和推广农产品包装和保鲜技术,延长农产品保鲜时间;要积极建设物流信息管理系统,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对现有的冷链设施进行完善和优化,引进先进的冷藏技术,降低农产品物流运输成本,确保运输中农产品的质量。第二,增加对农产品物流运输的资金支持力度。农产品的物流运输必须具备完善的设备,同时对于设备质量的要求较高,因此资金扶持是必不可少的。完善的农产品物流运输设备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那么需要国家适当对相关企业进行资金扶持,在冷库制造和设备采购中投入资金,这样不仅能够减轻企业负担,也能增强企业对于农产品运输的积极性,促进物流体系的完善与发展。

二、统一物流运输标准

农产品物流运输体系建设包含复杂的工作流程和环节,而且每个环节都必须投入相当的技术和物流设备,使得整个物流运输不再是独立的存在,而且企业也无法独立的承担农产品物流运输体系的构建,如果任由企业根据自身物流运输的需求发展小规模农产品物流体系会导致企业间实施差异性的运输和农产品存放标准,那么不同的企业会在农产品物流运输中显示出极大的差距,这会直接影响到企业发展,降低人们对企业和农产品的信任度。因此,在构建农产品物流运输体系的进程中,各个企业必须紧密联系起来,将农产品物流运输的标准进行统一,并运用统一性的标准来衡量和规范农产品物流运输的质量,确保农产品运输以及农业健康发展。在统一物流运输标准时,需要找准突破口,充分发挥不同企业的优势,将各方力量联结起来,建立一个统一性的农产品物流运输联盟,打造物流供应联系网络,使得企业能够形成有机整体,进行信息的有效分享和交流,最终实现互利共赢。除此以外,在物流网络形成以后,消费群体也应该进行扩展,突破本地的限制,努力拓展外部资源,将不同的企业以及不同的地区联系起来,形成农产品物流运输的产业链。

三、提升物流管理水平

农产品物流运输体系的完善与发展离不开科学有效的物流管理,这就需要提高对物流管理的重视程度,建设完善的物流管理体系,通过管理质量和效率的提升更好地为农产品物流运输服务。提升物流管理水平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第一,优化农产品物流运输环境。农产品物流运输体系涵盖多个方面的内容,并且将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以及农产品的管理和销售联系成为一个整体,并需要多个主体的参与。因此,为了确保农产品物流运输体系的健康稳定发展,进一步缩短其与国内外其他物流运输体系之间的差距,必须深化对农产品物流运输的认识,意识到农产品物流运输对于农业发展以及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性,从而为农产品物流运输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加强对这一行业的宏观调控,在农产品物流运输体系的建设中给予正确引导和积极支持。第二,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农产品物流运输体系的发展必须走上规范化和合理化的道路,这就需要一定的制度保障作为支持,需要政府能够通过完善法律法规的形式来对其进行规范引导,确保农产品物流运输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有章可循。第一,建立严格的市场准入和竞争规则,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促进农产品物流体系有序建设。第二,加强对农产品物流运输市场的监督检查力度,定期对农产品物流运输系统进行调查研究,并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进行政策的调整,避免不正当竞争以及市场垄断问题的出现。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环境变化的需求,满足农产品流通的现实需要,从而进一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为国民经济建设作出贡献。因此,必须要重视农产品物流运行效率的提高,积极构建农产品物流运输体系,在体系建设中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优化物流管理体系,推动农产品物流飞速发展,并带动相关产业进步。

参考文献:

[1]刘全.中国农产品物流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商业研究,2015,24(10):91-93.

农产品物流体系范文4

农副产品物流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科技、创新和资源整合为手段,以满足消费需求为目的,以提升农产品整体发展水平为目标,在农业生产取得农产品之后,继续对商品、服务及相关信息从产地到消费者手中的高效率、高效益的正向和反向流动及储存进行的计划、实施与控制过程。

我国农副产品物流的发展现状

根据我国农业的发展特点及农副产品物流的特点,我国农副成品物流的发展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农副产品物流成本高。多数农副产品具有易损易腐性,本身对物流要求比较高,而我国农副产品物流起步晚、信息化建设。落后、产业化水平偏低、生产加工地分散、需求地区广泛,这些因素使得农副产品物流风险较高,尤其在大宗农副产品集散时和农副产品物流供应链的运作上,高风险造成了高成本。

农副产品物流渠道不畅造成的高损耗。首先,大宗农副产品的流通一般都会经过几个主要环节:生产者――产地市场――产地集中商――销地分销中心――零售商――消费者。在这样的农副产品的供应链上,占绝大多数的是未经过任何加工的初级产品即生鲜产品,而如此多的流通环节,必然使得生鲜农产品的流通时间长、效率低,再加上农产品的物流设施设备的落后,会给农副产品在物流环节过程中造成较大的损失。其次,当农副产品季节性大量产出时,由于过多的物流环节甚至是交通基础状况的薄弱及运力的不足和流通加工的欠缺,使得农产品的损耗率更高。据有关部门统计,广东每年因水果、蔬菜等鲜活商品腐烂造成的损失达7.5亿元。

农副产品物流的信息技术、设施设备落后。当前,农副产品物流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不足,主要表现为农副产品的信息网络建设落后、标准化程度较低,使得农副产品在短时间难以及时调配,造成产销不均衡、损失较大。由于农副产品的保鲜期短、物流环节多,这对农副产品的保鲜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保鲜技术恰恰是我国农副产品物流的短板,这又会造成农副产品在物流环节的损失。据统计,我国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上的损失率在25%-30%左右,也就是说超过1/4的农副产品在物流环节中被消耗掉了。而发达国家的果蔬损失率则控制在5%以下。

农副产品物流市场缺乏统一规范。当前农副产品的集散主要依托的是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但是各地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之间缺乏统筹规划,部分存在着重复建设的问题。同时,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缺乏统一的管理规范,对经营主体的监管不到位,对准入的农副产品标准质量没有统一要求,造成各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存在混乱无序的状态。

我国农副产品物流发展趋势

农副产品物流企业规模逐渐壮大且日益规范。随着国家对农副产品物流的重视程度的加深,构建健全的农副产品物流体系成为各级地方政府的一项重点工作,鼓励农副产品物流发展的政策措施逐步出台,促进了农副产品物流体系及农副产品供应链管理体系的合理规划、统筹发展。当前,农副产品的生产加工比较分散不说,且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同时采用的技术不高和信息资源的落后使得农副产品的产业化进程较低。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副产品的生产效率、供应的稳定性及消费结构的合理性。为了保障农副产品的生产质量及供应效率,鼓励农副产品物流企业做大做强成为必然途径,这也有利于先进技术的使用和现代化的信息网络的构建。

创建规范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各级地方政府应该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规范管理的原则,制定完善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发展方案。首先,在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布局上要本着物流畅通的首要原则,建设能够连接城乡、交通便利的、具有区域经济特色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其次,要加强对批发市场的规范管理,鼓励批发市场的交易主体向公司制转变,以提高农副产品物流的服务质量和水平,推进现代化管理手段的应用和农副产品物流标准化、信息化、国际化、产业化的发展。

构建完善的农副产品物流体系。各个地区的消费者对农副产品的需求结构、需求等级、需求数量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和复杂性,在满足消费多样化需求的同时,还要保证农副产品的新鲜,这需要构建完善的农副产品物流体系。而这一切必须依靠农副产品物流供应链管理的实现,一个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就是选择交通便利、连接物流节点的区域来建立物流中心或者物流园区,使其成为综合性农副产品物流集散基地,从而将农副产品的批发、流通加工、配送有效结合起来,使得规范化、现代化的农副产品物流体系得以建成。

构建以信息化为支撑的农副产品物流体系

“互联网+”的模式正在逐渐融入我们的生活,农副产品的发展必然也会与时俱进,因而采取“互联网+农副产品物流”的模式来发展是未来农副产品发展的必然趋势。简单来说,就是充分利用互联网的资源整合效用,增强各地农副产品的连通性,构建农副产品价值链,缩短农副产品流通过程中的中间环节,节省中间费用,而这正是目前农副产品物流所欠缺的。具体实施,可建立农副产品供应链信息平台,形成一站式的农副产品供应,为多种销售农副产品的店面提供供应服务。然而,由于农副产品物流本身信息化比较落后,不同区域可根据自身区域的农副产品物流发展现状,分阶段分步骤地逐步实现这个目标。

创新农副产品物流运行模式,构建同城配送体系。和国外农产品物流先进的国家相比,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目前仍是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最重要的环节,应在批发市场规范化之后考虑逐步加强超市化和连锁经营化。可借鉴美国、欧盟等国家的农超对接经验,缩短农副产品的流通环节,研究如何提供高效的农副产品城市配送体系。

各区域根据自身的农副产品物流情况,建立共享机制,整合城市配送车辆实现共同配送,配套农副产品物流通信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并逐步升级建设成为城市农副产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成功能完备、设施先进、运营合理的同城物流配送体系。

更新观念,引进先进物流技术。构建农副产品物流体系,一方面可以通过建立整合信息系统,推进区域的农业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建立健全电子商务验证体系、网上支付系统和配送管理系统,促进信息资源共享,运用新技术手段降低物流成本;另一方面通过建立数据仓库平台,来支撑物流信息系统和决策系统。同时,可通过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来加强信息机构的网络化建设,通过客户和供应商的信息共享,增加农副产品供应链的信息覆盖率,实时掌握供应链信息。尽快建立起以信息技术为核心,信息技术、通信技术、运输技术、配送技术、装卸搬运技术、自动化仓储技术、库存控制技术、包装技术等专业技术为支撑的现代化物流技术装备,对农副产品的发展来说也是十分必要的。

推进农副产品的产业链发展,实现产销一体化。相较于农产品来说,农副产品经过加工增值和综合利用,不仅能够减少在物流环节的损失、延长储存时间,而且在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的同时,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农副产品多样性的需求。例如,对粮食的深加工和精加工、蔬菜的精加工、畜牧产品的加工等,都是为了满足不同消费者对农副产品的不同需求。因此,农副产品物流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农副产品的流通加工。

农产品物流体系范文5

关键词:农产品物流;现状;问题;对策;大连市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0-0128-02

① 大连市统计年鉴,2007。

收稿日期:2010-01-18

基金项目:大连理工大学人文社科基金项目“新农村建设中的农产品物流体系构建与运行机制研究 ”阶段成果(DUTHS2008310)

作者简介:宿长海(1968-),男,辽宁大连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从事国际贸易、国际物流研究;宋晓露(1985-),女,辽宁大连人,硕士研究生,从事国际贸易、国际物流研究。

引言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拥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同时也提供了一个庞大的农产品物流市场, 农产品物流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对于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村经济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大连市具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和发展农产品物流市场的条件。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 大连市农产品物流产业虽然正在蓬勃发展,但也受制于各种因素制约,培育、完善和发展大连市农产品物流市场非常迫切。

一、国外农产品物流特点借鉴

20世纪初期,在一些发达国家,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大批量生产和销售的实现,物流开始被人们注意。20世纪90年代后,现代物流得到不断丰富和发展。目前,发达国家物流发展迅速,效益显著。本文主要列举美国、欧盟和日本在农产品物流方面的特点加以分析。

第一,从农产品发展模式上看,由于欧美的超级市场发展很快,因此批发市场的部分功能逐渐受产销一体化组织的冲击被削弱,出现了市场外流通规模不断扩在的趋势。而日本,由于农业生产者规模普遍较小,超级市场尤其是综合性的大型超级市场的发展落后于欧美国家,农产品批发市场作用较为突出。总的来说,欧美模式流通环节少,效率高,日本比较复杂。

第二,从农产品流通组织上看,美国的农产品物流的主体主要是企业化经营的农场、农产品批发与零售企业以及农户联合起来的协同组织,而非个人。同时,农工商一体化经营的程度较高。欧盟农产品流通组织主体是流通合作社,合作社制度起源于欧洲,因此农业合作制受到欧盟众多国家的极力推崇,欧盟各国政府都有支持和扶持合作制的历史。在日本,约有97%的农户加入了“农协”,90%的农产品由农协销售,80%的农业生产资料由农协采购。在发达国家,单独的农户在农产品物流组织体系中不占有重要地位。

第三,从物流配套设施上看,美国、欧盟和日本都拥有发达的农产品物流的基础设施和设备。美国的公路、铁路、水运四通八达,高速公路遍布城乡,公路能够直接通往乡村的每家每户。欧盟各国由于地理位置优越,以德国为例,其领土面积不大,但高速公路非常发达,拥有全世界第四长的高速公路网。同时高速铁路闻名世界,完善的基础设施为德国发达的物流产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再如荷兰的航运、航空货运业非常发达,并且拥有鹿特丹港、阿姆斯特丹港等世界性的重要港口。日本在大中城市、港口、主要公路枢纽都对物流设施用地进行了合理规划,高速公路网、新干线铁路运输网、沿海港湾设施、航空枢纽港、流通聚集地等基础设施完善。

第四,从农产品物流技术上看,发达国家的加工和包装技术都非常先进, 例如日本在港口码头附近就有加工工厂,美国还发展起了一个现代化物流装备体系,这个体系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以储运技术、包装技术等物流的专业技术为支撑的。欧盟物流专业的学术水准高,物流人员都具有很高的水平。

第五,从政府支持上看,美国和日本政府都致力于为物流的发展创造良性的运营环境。从法律保障上,美国和日本针对农产品物流颁布了许多法规,规定了农产品物流企业的组织体系和操作规范。欧盟则更重视财政、信贷和技术支持。

二、大连市农产品物流现状

(一)大连市农产品特点

大连市素有“水果之乡”的美誉,盛产核果、浆果、仁果三大类100多个品种,水果年产量达百万吨。苹果是大连的传统果品,占水果总产量的60%以上。① 大连还有三水梨、葡萄(包括红、黑提葡萄)、李子、桃子、杏等优质水果,每年都有大量的出口。

大连市畜牧业发达。肉鸡、蛋鸡、生猪、肉牛等饲养规模较大。肉鸡是大连的主要出口产品。全市拥有九家规模较大的肉鸡养殖、屠宰、加工企业。大连“咯咯哒”鸡蛋已经进入日本、香港市场,韩伟企业的蛋粉加工项目建成后其年产1万多吨产品将全部出口。①

大连市水产资源丰富,水产品年总产量在200万吨以上。水产品出口主要以鱼类、贝类、藻类、虾类、蟹类为主,产品销往欧洲、美国、日本、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②

(二)大连市典型农产品物流现状

1.粮食物流。大连现代粮食物流业起步早,拥有世界一流的粮食仓储、运输和港口设施、粮食期货交易市场和东北地区唯一的保税区。东北粮食大部分通过大连实现北粮南运,内销到南方或出口到韩国、日本、东南亚及世界各地。2005年东北地区沿海港口完成粮食吞吐量2 809万吨,其中散粮吞吐量约2 300万吨。

2.水果物流。大连水果加工业比较发达,大连的水果罐头远销欧洲、美洲、日本等20多个国家,其中,苹果罐头出口总量占全国苹果罐头出口总量的60%,每年速冻草莓出口在万吨以上,是中国北方最大的草莓出口地区。①

3.水产品物流。根据对全球、全国及环渤海地区水产业发展的预测,未来十年大连市的水产业将保持快速增长,大连市将成为全国水产品产量、产值、市场交易量、进出口量最大的城市之一。预计到2010年,大连市水产品总产量可达380万吨,产值达170亿元,市场交易量达500万吨,其中国际贸易量达150万吨。

三、大连市农产品物流亟待解决的问题

1.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滞后,技术水平低。大连市物流设施相对落后,技术水平低,致使大量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因损耗过大而加大了成本。

2.主要农产品加工率低,加工企业分布不平衡。据统计, 目前大连市1 600多家农产品加工企业中,中等规模以上仅占1/ 3,企业平均规模较小,主要农产品初级加工率在 35%左右,其中二次以上深加工比例仅占20%,与发达国家80%以上的加工率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而且,大连市对农产品的深加工主要集中在水产品上,深加工地区也主要分布在南部地区。

3.农产品物流信息化服务薄弱。大连市农户生产规模普遍较小,市场主体分散,信息传递手段落后,导致产品流通时间拉长,农户在供应链全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无法及时获得有效的供求信息,具体表现在:物流信息网络缺乏,网络覆盖面不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4.农业专业化合作组织不完善。具体表现在:(1)大型合作组织数量少。上规模、上档次、被列入市级以上的合作组织仅占2.7%。(2)信息服务手段相对落后。信息来源与传递大多是依靠当地政府和农业部门,信息内容主要停留在技术咨询方面。(3)合作水平需进一步提高。

四、发展大连市现代农产品物流的对策

1.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大连市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虽然有了很大发展,但整体水平不高。因此,加强农村道路建设和农产品运载工具的开发生产,发展与改进各式农用运输车;加强各种农用仓库的建设;发展农产品加工配送中心;提升产地、销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是当务之急。

2.提高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能力。从大连的资源优势出发,围绕水产、畜牧、蔬菜、水果和花卉五大优势产业,整合力量,突出重点,建设一批规模化、集约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并实现由初加工向深加工、由粗加工向精加工的转变,结合大连实际情况,全面部署农产品加工业的科技发展规划,确定重点发展领域和技术方向,定期组织各部门、各行业专家对农产品加工业重大关键技术进行联合攻关,加大高新技术研究和应用力度,加快传统企业技术改造步伐。鼓励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活动,落实科技创新优惠政策。

3.健全农业信息平台。建立权威性的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为农产品的流通构建信息平台,及时、准确地向农产品的生产销售经营者提供价格信息、市场供求信息、库存信息及气象信息,提供中长期市场预测分析,帮助生产者制定生产计划,避免生产的盲目性。尤其要加强硬、软件建设,加快农产品物流信息化建设, 推广网上订单、拍卖、配送等物流方式, 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用 [11]。

4.提高农产品物流组织化程度。培育和壮大农产品物流主体,发展多元化的农产品合作组织模式,努力促进农业协会等各种农业中介组织的建设,发挥各种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使农民有组织依托,提高农民参与市场的组织化程度,通过“公司 +中介组织 +龙头企业”或者“农户 + 中介+组织+市场”等形式,就可以减少农户进入市场的交易成本。

参考文献:

[1]赵敏.农产品物流[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7:3-15.

[2]曹军,陈兴霞,姜君.浅析中国农产品物流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农业经济,2006,(4):63.

[3]朱自平,和金生.中国农产品物流发展的现状与亟待解决的问题 [J].现代财经,2009,(2):27-30.

[4]韩一军,张宇萍.国外农产品物流发展特点分析及启示[J].农业展望,2006,(5):32-36.

[5]贺锋.世界农产品物流的比较分析[J].世界农业,2004,(1):21-24.

[6]周桂香.国内外农产品物流管理研究及启示[J].物流管理,2009,(7):75-77.

[7]牟燕妮.依托大连物流优势加快东北粮食物流业的发展[J].科技信息,2008,(22):187.

[8]杨惠文,张永欣.大连市水产品物流需求预测[J].海洋经济,2006,(4):15-17

[9]刘日平.大连市农产品加工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农产品加工业,2008,(10):45-46.

[10]郭军.大连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J].建设新农村,2008,(2)48-52.

农产品物流体系范文6

[关键词] 农产品 物流 对策

一、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

我国农产品物流的发展,在理论和实践中都处于初级起步阶段,发展比较落后,我国农产品物流是以常温物流或自然物流形式为主,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损失很大。有数据表明,我国水果、蔬菜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环节上的损失率在25%~30%,也就是说有四分之一强的农产品在物流环节中被消耗掉了,而发达国家的果蔬损失率则控制在5%以下。

二、农产品物流存在的问题

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影响下和农村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制约下,我国农产品物流还存在着定的问题,其要表现在:

1.供应主体分散

农业生产不同于工业生产的特点,决定了农产品供应主体的分散性,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制度的普遍存在,实践证明了家庭生产的效率。众多小规模、分散的、无差异的农户组成物流主体的一部分是农产品物流的一个特性。

2.农产品的生物特性

农产品,特别是生鲜农产品具有的生物特性,这种生物特性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蔬菜水果等山于采后仍有生命活动的延续而造成的易腐易损性;二是单位产品价值低,体积大;三是最初产品形状、规格、质量参差不齐,鱼龙混杂。

农产品的生物特性表明,农产品特别是生鲜农产品的物流具有很大的风险。除非物流技术与物流装备达到一定的水平,而且物流环节的合约安排与制度设计比较合理,否则,农产品的物流过程很难成为增值的过程,物流成本很难降下来。

3.物流网点布局不合理,设施现代化程度低,集散能力薄弱

我国政府加大了对农产品物流集散网点――批发市场的建设力度,但地方本位主义,条块分割,对批发市场的建设缺乏全盘规划,重复建设严重,且批发市场的建设一般只注重场地门和房屋设施的建设,而对物流过程所必须的储存、包装、分拣、搬运、冷藏等物流设施与设备的投入却很少,致使批发市场设施现代化程度普遍较低,传统的“四散”(散装、散卸、散存、散运)作业仍是市场物流作业的主流方式,农产品批发市场物流集散能力非常薄弱,难以发挥我国物流核心网点的作用。

4.物流环节多,流通时间长,效率低下

以批发市场为核心的物流系统来说,农产品的大宗物流一般都要经过几个主要环节::生产者――产地集货批发市场――运销批发商――销地专业批发(或综合农贸市场)――零售商――消费者。多个物流活动环节有多个运作主体。在整个多环节多主体的物流链条上,无论是时间和流通效率,还是现有的物流保鲜手段都无法适应农产品的鲜销形式,因而相当一部分鲜活产品由于物流作业环节及其处理能力、运价、运力、交通基础状况等原因,当农产品集中上市时,出现物流不畅,产销严重脱节。

5.物流主体多且分散,组织化程度低,物流管理水底下

在农产品物流运作系统中,既有资金实力相对雄厚的农庄、园艺场、产地批发商、销地批发商、贩销人户、农业合作组织、流通加工企业、终端大型连锁零售商,也有力量非常单薄而分散的农户、小型集货经纪商、个体运输商、小商店及个体摊贩。虽然从事我国农产品物流运作主体绝对数很大,但众多的参与个体和组织规模小、层次低、离散性强、联合型差,使得物流活动作业分散,专业化程度小,组织管理效率低下,缺乏竞争力,难以获得物流系统规模效益和实现供应链物流一体化管理。

三、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建议

针对农产品物流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和现状,提出以下建议:

1.加快农产品物流通信自动化和组织化建设,提升农产品物流系统应变与协同能力

要把握农产品生产、库存、需求、运输、到货等信息,形成一个良好通畅的农产品物流服务协调与沟通机制。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已为建立快速反应、效率化的农产品供应链物流系统提供了很好的运行平台,网上采购、网上销售、连锁经营、超市业态等先进流通组织方式的变化已为农产品物流模式变化提供了良好的组织保障。

2.建设农产品物流第三方化、产业化,培育和发展壮大农产品物流系统运作主体

尽管我国政府鼓励“农户+加工企业”、“农户+运销企业”的农产品经营模式,但其规模小、服务能力弱、市场竞争力差,也难以适应现代大生产大流通的要求,特别是进入国际市场参与竞争。为了优化农产品物流系统结构,壮大农产品物流运作主体的实力及营运能力,积极推动农产品物流第三方化、产业化,应该是实现农产品物流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的有效途径。

4.强化物流网点的物流功能,实施批发市场物流配送中心化改造

建立专业化的融商检、包装、冷藏、初加工、运输、配送等功能为一体的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是推动农产品物流系统变化的关键所在。对于现有的批发市场而言,其物流网点的地位是存在的,关键是政府应按照现代物流中心的功能与结构要求批发市场进行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化、现代化改造,强化其系统网点的物流功能,以适应新型农产品流通组织体系的需要。

5.大力发展冷链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