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的意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宏观经济学的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宏观经济学的意义

宏观经济学的意义范文1

关键词:宏观经济学;本科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7-0199-02

一、引言

宏观经济学是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是研究资源有效利用的经济学,也是跟一个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密切相关的学科。《宏观经济学》是经管类本科生基础课程,是其他课程的基础和入门,因此如何让经管类本科生学好、学会《宏观经济学》是一个重大现实问题。在讲授《宏观经济学》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经典和现代的统一、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课堂和课外的衔接是非常关键的问题。

二、《宏观经济学》课程本科教学的思考

(一)开章明义

《宏观经济学》是在大学一年级下学期讲授,在学习完《微观经济学》之后,学生对经济学有了初步的了解与认识,在此背景下讲授《宏观经济学》一定要让学生明确宏观经济学中的“宏观”与微观经济学中的“微观”的区别与联系,明确宏观经济学在经济学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背景与发展流派。最重要的一点是明确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假设条件,除了“经济人”假设还有市场失灵、政府有能力调控市场,同时要让学生明确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虽从不同层面研究经济运行,但是“殊途同归”。

经济学的学习过程中,要给学生灌输一种理念,经济学的研究是建立在一系列“假设”、“假定”条件之下的,所有的研究都必须在一定的“假设”、“假定”条件下开展。“假设”、“假定”条件可以与现实经济社会相一致,也可以不符合现实经济状况,但不管“假设”、“假定”是如何的合理或不合理,只要得出的经济结论能够解释现实经济现象或解决现实经济问题,就认为这些“假设”、“假定”是科学的。“假设”、“假定”没有对错之分,同时不能用“假设”、“假定”直接解释经济现象。如经济学研究中“经济人”的建设贯穿始终,在经济人的假设下可以得出通过市场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也可以得出市场并不能实现帕累托最优,存在市场失灵,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但不能直接用“经济人”假设来解释现实经济现象,某人A爱钱,因为A是经济人,这种解释是错误的,应该这样解释,在经济人的假设下,A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而钱越多,A的效用就越大,所以A爱钱。

(二)高屋建瓴

在讲授《宏观经济学》时要让学生明确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框架结构、实现的目标这三个问题,能够让学生脑海中有一个大致的网络架构,便于在以后的学习中分块分类学习。

明确宏观经济学主要是解决经济萧条、失业、通货膨胀的问题,在初级宏观经济学课程中主要是研究经济增长的问题,研究经济增长问题从短期和长期两个层面展开,短期内研究经济增长主要是学习收入-支出模型、IS-LM模型、AD-AS模型、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四个模型,长期内研究经济增长主要是生产函数的问题,要实现的目标是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四个方面。

(三)按部就班

在让学生掌握了宏观经济学的架构之后,“按部就班”进行各章节的讲授,在讲授各章节时一定要让学生明确各章节的假设条件、要解决的问题、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在讲授时一定要让学生注意到数学分析或边际分析在经济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同时也要学生意识到逻辑推理或因果分析在经济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在经济学讲授过程中,一定要把理论讲好、讲透、讲明白,理论就是理论,是马虎不得的。

“按部就班”并不是讲死书、死讲书,让注重各章节之间的联系。在宏观经济学的学习中要让学生意识到各章节是由简到繁,由易到难设置的,比如收入-支出模型是IS-LM模型的简化形式,而IS-LM模型是AS-AD模型的基础,AS-AD模型认为国民收入不仅取决于需求,而且也取决于供给,而宏观经济政策的分析师基于IS-LM模型。

(四)循序渐进

在本科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是什么”,也需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这就需要先把概念、理论给学生讲透彻、讲明白,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是这样。在两个课时的授课中,在第一个课时当中要让明白“是什么”,在第二课时中逐步引导学生思考或者质疑,然后再进一步进入讲授。

(五)双中心、两手抓

在讲授课程中,不能仅仅以“教师”或者“学生”为中心,要建立“双中心”,在课堂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中心,都是课堂的主体,课堂的教学是在两个主体或者两个中心的碰撞、交流、耦合的过程中传播知识。在课堂教学中,不要一味采取互动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只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形式,课堂首先是“教师”的课堂,在把知识传播给学生之前,教师是中心,在把基本的知识传播学生之后,通过互动、提问、质疑、练习强化,进一步强化、深化、广化知识,这时学生是中心。本科教学中要“课堂”、“课外”两手抓,宏观经济学课堂讲授以教科书知识为主,课外必须加以习题强化,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加以强化。要让学生意识到,课外与课堂同等重要。

(六)脚踏实地

宏观经济学讲授课程中普遍存在以讲授理论为主,枯燥乏味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顶天立地”,把理论讲授好的同时,要把理论运用到实践当中,用理论解释现实经济问题或经济政策,让学生学以致用,让学生领略到宏观经济学的魅力。如在新时期,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提出了“一带一路”战略,而后又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怎么让学生明白政府出台的这两项重要的发展战略或政策,这就要让学生意识到区域经济的发展或经济增长是有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共同决定,“一带一路”战略主要是需求侧的改革,目的是增加总需求,使需求曲线向右平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是供给侧管理,目的是向消费者尤其是国外的消费者提供质优价廉的产品,使供给曲线向右平移,这两个方面的结果就是更好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使中国经济尽快的走出低迷期。

(七)宏观经济学的科学性

在我国经济学课程中,宏观经济学属于西方经济学的范畴,与之相对应的是政治经济学,关于宏观经济学的科学性问题一直是经济学界讨论的热点话题,从“滞胀”的魔咒到“货币的非中性”,质疑与矛盾无时无刻不体现在宏观经济学的演变和发展中,因此也诞生了各种经济学流派。由于在宏观经济学讲授时学生未开展政治经济学课程的学习,因此无法引导学生用政治经济学的观点来反驳西方经济学的观点。在宏观经济学或者西方经济学的讲授中要让学生明白宏观经济学有一定的科学性,也有一定的缺陷,但是随着经济学的发展宏观经济学逐步完善。宏观经济学理论来源于实践,也要通过实践不断的验证、完善。

三、《宏观经济学》本科课程教学的建议

(一)保证充足教学时间

高校《宏观经济学》本科生课程一般选取高鸿业版本,共十章内容,设置学时为48学时,总体来说学时偏少,在讲授过程中部分章节会选择不讲,或只是做简单的讲解,这对学生理解和认识宏观经济学造成了一定的限制,建议要扩大宏观经济学的学时设置,延长至64学时,使教师有更充足的时间给学生全面、深入、详细地的讲解,因为这是经管类学生最基础的基础课程,也是以后继续深造的基础。

(二)讲授中级宏观经济学

在经管类本科生课程设置中仅开设初级宏观经济学是不够的,也是不合理的,尤其是在211高校,建议在经管类本科生二年级上学期或者下学期,开设中级宏观经济学,使学生在初级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掌握宏观经济学,尤其是模型、公式的推导,理论的推理过程,一方面为其他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也为毕业后的保研或考研打好基础。建议中级宏观经济学课时设置为36学时,必修课。

(三)由教师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

高校中在推行各种教学方式,教学方式“一哄而上”,也就意味教学方式的“一哄而散”,建议新的教学方式先试点,再推广。同时,不同的教师适合不同的教学方式,或者不同的教学方式可以在不同的教师手中发挥到最大功效,应允许教师自主选择适合的教学方式,有些教师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把理论教的很透彻很形象,而无需案例,就不需要非要案例教学法,给教师一定的自,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只要把知识、思想传播给学生的效果实现就可以。

(四)“顶天立地”讲授

宏观经济学要把理论讲好,更要把理论运用于实践当中。高鸿业版本的宏观经济学在案例设置上偏重于西方的案例,对中国的案例涉及较少,也有中国数据不存在或不公布的部分原因,如失业率,但在宏观经济学讲授中应以中国的案例为主,西方案例为辅,虽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也要“洋为中用”,毕竟我们学习宏观经济学是要为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出宏观经济政策,或者通过学习宏观经济学,可以让我们读懂我们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

(五)优化课程考核方式

宏观经济学课程考核应逐步降低考试成绩占比,提高其他方式考核占比,比如分小组专题讨论、案例分析、课程作业,甚至可以规定在学习宏观经济学课程中如发表了相关的课程论文可以免考,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外在考试内容上不一定要照本宣科,可以增加主观题型、开放题型。

参考文献:

宏观经济学的意义范文2

《中级宏观经济学》是《初级宏观经济学》和《高级宏观经济学》的过渡性课程。《初级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使用的教材基本都是国内著名专家和学者们编撰的经典教材。这些教材所涉及的内容、确立的理论体系、章节构成基本一致,因此教材特点也相似。一般认为《初级宏观经济学》教学重点在于经济学理论的传授、解读经济学章节之间的关系,厘清经济学的发展脉络、强调经济学原理的融会贯通。在这一教学目标的要求下,加之教材所具有的严谨性特点的约束之下,《初级宏观经济学》的教学内容严格且丰富、教学手段单一、有较强的数学化倾向。《高级宏观经济学》一般直接选用国外原版英文教材,目前国内只有极少数“985”高校针对本科生开设《高级宏观经济学》,多数学校的这一课程是在研究生阶段或者博士阶段开设,选用教材各不相同,但多为英文原版教材。《高级宏观经济学》除了有系统性、连续性强的理论外,还有若干的宏观经济学学专题问题的研究。因此,《高级宏观经济学》与《初级宏观经济学》所涉及的理论研究方法、理论构建方式以及理论体系完全不同。《高级宏观经济学》强调科学研究方法的先进性,注重学科前沿性问题的探讨,授课内容多以专题的形式展开,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存在一定的缺陷,在授课方式上相比《初级宏观经济学》而言也是多样的,较多的采用presentation和seminar形式。《中级宏观经济学》则正好处于两者之间,中级课程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较为全面、深刻地理解宏观经济规律,从而实现从具有“基础理论”到掌握“系统理论”的飞跃。如果说《初级宏观经济学》是让学生运用宏观经济学理论来认知宏观经济现象,那么《中级宏观经济学》就是让学生获取一种解读经济现象的能力。通过《中级宏观经济学》的学习,使得学生能够在观察社会经济现象时总结归纳出一定的规律,并结合相应的宏观经济理论进行深入的分析,得到该现象的合理解释。相对于《高级宏观经济学》而言,《中级宏观经济学》所建立起来的理论体系逻辑更加严密,所涉及的内容更加丰富,能够弥补其理论完整性的不足;《中级宏观经济学》所研究的问题,与经济社会联系更加紧密、更具有普遍性和一般性,其现实意义更明显,对经济社会发展作用更加直接明显;《中级宏观经济学》研究问题所使用的方法和工具相对《高级宏观经济学》而言比较简单,更容易让人理解和接受,不至于经济学过分的“贵族化”。如果说《高级宏观经济学》对多数经济学本科生来说是可望不可即的奢侈,那么《中级宏观经济学》就是低调的奢华。

二、《中级宏观经济学》是解读其他经济学课程的基础性课程

《中级宏观经济学》是解读其他经济学课程的基础性课程。经济学专业特别强调学生的经济学理论功底和分析工具的运用,这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由于经济学所涉及的内容广泛,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多样,譬如《计量经济学》、《信息经济学》等课程所涉及的经济学理论和知识充满着复杂的数学推导,缺乏现实经济背景的融入和经济学内涵的解读;制度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所研究的问题专业而深入,既可能有复杂的数理模型,又可能有论证严密且极其抽象的理论描述,也可能有复杂实证分析,还可能有充满争议的案例。学生若没有学习《中级宏观经济学》,若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自身经济学修养,一般理解起来就相对困难,不能够了解数学背后的经济学含义,或对经济学的真实世界背景了解不深,同时也容易被数学公式和符号所迷惑,从而影响学生的其他课程学习效果,同时还会降低科研兴趣和科研能力,也可能使得少数学生对自己过度自信,在解读问题时容易出现理解的偏差,从而产生知识应用上的偏误。

三、《中级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专业学生科学研究的基础课程

《中级宏观经济学》是笔者所在学校经济学专业学生科学研究的基础课程。作为国家二类特色专业,科研是本院经济学专业学生的一大特色。本院对本科生发表学术论文和申报科研课题给予奖励,并专门针对本科生制定了科研计划和奖励办法。笔者认为科学研究必须由兴趣使然才能持久、才能出成果,科研兴趣是学生从事科研的基础和动力。《中级宏观经济学》的教学与学生的科研兴趣有紧密的联系。首先,在涵盖的内容上,《中级宏观经济学》比初级和高级宏观经济学更为广泛,《初级宏观经济学》更注重宏观经济理论的一般性,缺乏深度和广度,而《高级宏观经济学》更密切的关注宏观经济学这一学科的前沿性问题,虽有深度,但太难问题也比较专一。其次,从《中级宏观经济学》提供的理论供给来看,要远多于《中级宏观经济学》。再次《中级宏观经济学》与现实经济社会现象结合更为密切,留给学生解答和提供思考的空间要大于初级课程。经济学是一门应用学科,重在解释现实世界。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弗里德曼曾经说过,谁能够解释中国经济现象,谁就能够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不同于西方一般市场经济国家,也不同于世界上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中国有着自己特殊的国情和历史,中国现阶段需要迫切解释的经济现象和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并不需要运用到高深的《宏观经济学》教材所提及的主流经济学的热点和前沿问题,但是又并非初级经济学理论知识轻易能够解释清楚的。若忽视《中级宏观经济学》的教学,往往会导致学生无法将已经学习到的经济学知识应用到分析和研究实践之中,这样的脱节当然会影响学生的科研兴趣和科研能力的培养。

四、《中级宏观经济学》是认识经济学方法论的实践性课程

《中级宏观经济学》是认识经济学方法论的实践性课程。目前,经济学专业招生过程中绝大多数学校更愿意招理科生。因此,经济学专业本科生多数为理科生,这一类学生在学习《宏观经济学》时相比《微观经济学》要难度更大一些,因为微观经济学更具有逻辑性和系统性,基本理论都是从行为主体的理性出发,运用最优化的方法推导出各个微观主体的行为选择,这一思路与理科生的思维方式比较接近。《宏观经济学》则不然,在其对复杂的宏观经济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的时候,经济学家们往往无法达成统一的认知,意见分歧大,争论激烈。也就形成了宏观经济学的众多流派,这些学说基本都无法做到同时具备逻辑一致性、与事实保持一致和成功预测的要求。这就容易使得学生对《宏观经济学》产生困惑,因此,《中级宏观经济学》的开设,就能够比《初级宏观经济学》更为深入地学习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各个流派,更细致地了解各个流派产生和发展的现实经济背景,更清楚地了理解宏观经济学的演进和发展。在学习宏观经济学各个流派的过程中,学生将接触到不同的分析方法,如归纳、演绎、经验检验和历史的分析等,因此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一学习过程也是学生们对经济学方法论的进一步学习、适应和掌握的过程。

五、《中级宏观经济学》是为研究生阶段学习创造条件的补习课程

宏观经济学的意义范文3

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为世人展现了一个成功的央行行长形象。在格林斯潘就任美联储主席的18年里,美国经历了有史以来最长久的经济繁荣,出现了创纪录的长达十年的持续增长期,期间只发生过两次温和的衰退。2005年,由谁来接替执掌美联储18年的格林斯潘,一度成为美国国内和国际经济界关注的焦点问题。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和考量,本伯南克最后戴上了美联储主席这顶桂冠。

伯南克的胜出显示了各国政府在经济官员的选择方面,非常重视经济学专业知识与经验在政府公务职责行使中的作用。作为美国货币政策领域首屈一指的专家,伯南克对金融系统失灵、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通货膨胀等宏观经济问题具有深入的研究和理解。在就任美联储理事之前,伯南克长期从事经济学教学与研究工作,曾在普林斯顿大学工作过17年,出版过包括本书在内的多部经济学专著,在经济学界享有重要的学术地位。如果以在名校的教职经验、发表权威性学术论文以及编写专业教科书等作为定义经济学家的严格标准,则近20年来,国际上由经济学家出任央行行长的情况并不多见,除了以色列央行行长斯坦利费希尔、英格兰央行行长墨文金,就属美联储新任主席伯南克。

伯南克自2006年2月担任美联储主席以来,在货币政策方面比较侧重于通货膨胀率的目标控制,其民主、温和的工作作风已经得到了经济界的普遍欢迎。相信伯南克凭借其深厚的经济学造诣,再辅以温和的作风、灵活的外交手腕,一定能为高度全球化的美国经济把好关。

近年来,国内已出版过多部宏观经济学方面的经典书籍,包括斯蒂格利茨、曼昆、巴罗等著名经济学家的作品。梁晶工作室主持翻译的伯南克与安德鲁亚伯合著的这本宏观经济学教科书,在写作框架和理论体系上与前述作品大体一致,对于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框架做出了清晰准确的讲解。

本书最引人入胜之处在于,对真实经济世界中的各种经济现象,如美国与欧洲失业行为的对比、经济周期、社会保障体系与联邦预算盈余之间的联系、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源、货币与财政政策的选择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经济行为,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和分析。作为一本中级宏观经济学教材,本书引入了许多高级宏观经济学话题,如长期经济增长、贸易平衡与资本流动、劳动力市场、政策制定的制度框架等,有助于拓宽读者的视野。

宏观经济学的意义范文4

关键词:宏观经济学;双语教学;中外合作办学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和国际间交流越来越密切,中外合作办学模式顺应了社会需求,致力于培养具备良好职业技能、较高英语水平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在这种环境下,双语课程作为基础性教学形式,对国内外联合培养的接轨具有重要作用。宏观经济学是经济类、管理类专业的学科基础课、核心课程,在财经和管理类学科占有重要地位。该课程的双语教学,使用英文原版教材,有利于学生学习经典的经济理论和提升阅读英文专业文献的能力,在中文学习和查阅英文资料的同时,学生可以吸取國外该学科的最新经济理论。希望通过双语课程建设,引进国外优秀宏观经济学教材和当前先进的经济理论,拓宽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同时也为后续的外教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1.课程双语教学背景

1.1双语教学内涵

关于双语教学模式,有几种不同的解释,《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中将双语教学定义为在学校的各种专业课教学过程之中运用第二国语音,包括浸入型、保持型和过渡型三种。王斌华在《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中外比较》中从广义和狭义角度定义双语教学,认为广义的双语教学指学校使用两种语言教学;狭义的双语教学指学校全部或部分地使用第二语言教授非语言学科。综合对双语教学的各种定义,本文将宏观经济学的双语教学定义为采用英语和汉语的宏观经济学教学。

1.2专科双语宏观经济学定位

宏观经济学是经管类专业的学科基础必修课之一,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奠定基础。宏观经济学课程在专科、本科和研究生课程中都有设置,但是不同阶段的课程目标定位不同。专科阶段主要侧重于经济学基本术语、基本经济理论和主要宏观经济框架,对于宏观经济研究体系有一定的认识,并能够用来分析实际问题。研究生阶段的课程则是侧重于模型的学习分析,更加注重抽象理论和数学模型。

宏观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理论体系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经济理论体系,它是对西方发达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理论总结和实践依据。国外关于该学科的建设比较充分,国内关于宏观经济学课程也基本都是依据西方经济理论体系,使用的教材无论是双语教材、全英教材还是中文教材,主题思想内容是相似的。但是在宏观经济学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中,应该摒弃其固有的意识形态,结合本国的国情,有选择性地对其中反映现代社会化大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管理方法加以借鉴和吸收。要使学生了解哪些理论和改革主张在西方国家是行之有效的,但由于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资源条件、市场体系发育程度的差异,在我国目前是行不通的。

我校该课程面向对象为中瑞合作办学的旅游与服务管理专业,并采用中英双语教学,在教材、课件、辅助材料方面以英文为主,授课过程中中英结合,这有利于学生开拓国际化视野,同时依然以学习理论知识为主,不会过于侧重语言而导致喧宾夺主。

2.宏观经济学双语教学方法研究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应当符合本课程确立的“学以致用,以人为本”教学理念和目标,旨在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与竞争力,尤其是突出实战性,培育动手能力,并带动学生用宏观经济知识分析专业问题。

本课程面向的是中瑞合作办学专业的同学,瑞士老师定期前来授课,该课程为专业基础课,与部分旅游专业课联系密切,可通过外教课程进行提升宏观知识理论的运用。该专业的消费者行为学、旅游营销、目的地管理、旅游学概论、跨文化研究、电子旅游、旅游及休闲产品、服务管理、交通运输等课程均为瑞士方外教授课。而这些课程均会涉及到部分宏观经济知识,学生通过双语宏观经济教学,可以为这些外教的专业特色课奠定基础。此外,中方老师与外教进行交流讨论,研究适合学生和旅游专业特点的双语教学方法。这为采用探究式教学、案例教学和开放式教学等方法提供了良好条件。

2.1采用探究式课堂教学

所谓探究式课堂教学,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的表达、质疑、探究和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在经济学的教学中,应积极引入探究式课堂教学方式,按照探究式课堂教学的要求,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组织学生讨论,适时给予评价,引导学生在问题探究中不断质疑和释疑,学生则充分发挥学习的自主性,自主寻找方法,自主探究思路,自主发现规律,自主解决问题。

本课程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每个人都在参与着经济活动,都是经济运行中的一份子,可以拿经济理论去分析研究现实的宏观经济问题,这也为本课程开展探究式教学提供了现实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分为3-5人的小组,教师讲解相关知识点后,学生课后搜集相关经济现象资料,运用课堂所学宏观理论知识进行分析。老师不定期抽查某小组在课堂讲解,学生十几分钟的分析讲解,也可以了解他们对该知识的理解运用,小组讨论的情况以及哪里有偏差,需要进一步阐释;学生在搜集资料、整理、分析讨论过程中,加强了对宏观知识的理解运用,也培养了学生关注现实、学以致用的思维和用英语分析表达能力,为以后出国进一步学习打下了基础。

2.2案例教学法

精讲多练是双语教学的重要理念和方法。本课程选用当前经济时事热点,全面实施案例式、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教学过程中,本课程授课全部使用多媒体课件,授课内容深入浅出、由表及里,既严谨与简洁,同时又生动活泼,力求以生动的语汇和丰富的实际材料将深刻的理论传授给学生。同时,注重因材施教,针对学生英文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注重传授有效学习方法,并通过引导学生的广泛阅读来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和能力。

2.3开放式教学法

为保障双语教学的顺利进行,提高学生参与的实际效果,就需要采用开放式教学法,即,教学应当从课堂45分钟延伸到课外,实现课堂与课外的有机结合。具体而言,我们根据课堂内容有针对性地为学生选择了大量的外文阅读文献,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做到有备而来。此外,也为学生准备了课后讨论题及习题集,要求学生通过课后作业巩固课堂知识。在CPI这章,主要讲述消费者价格指数,包括相关术语概念,CPI的计算方法,CPI与通货膨胀率、GDP平减指数的区别,以及用CPI衡量生活水平存在的缺陷等知识点。每位同学都能在生活中感受到物价水平和生活成本的变化,学生有较多感受,但是这只是感性的,而经济理论来自于生活,更高于生活,而且有一系列的假设条件。引导学生将现实中的经济现象与课堂上的经济理论结合。此外,该章内容并非是孤立的,与前面GDP章节的平减指数相关,也与通货膨胀相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混淆相关概念。通过学生自己课下用案例找差别,比老师单纯的课堂讲解效果更好。

此外,本课程对关键知识点制作微视频,并选取10分钟以内的部分国外优秀视频辅助学生对核心知识点的理解,比如在GDP、CPI和失业率等章节,通过微视频教学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示知识点,同时学生也可以作为复习资料,课下进行反复学习。

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中都要做好学情分析。该课程开设在大二上学期,学生在一年级有基础英语课程,以及微观经济学的双语教学,这为开展宏观经济学的双语教学提供了可行性。但是学生本身英语水平良莠不齐,尤其是英语水平较差的同学,之前微观经济学可能都没学好,更打击了学习的信心,甚至可能没开始上该课程就产生放弃的念头。

所以,教师要耐心引导学生进行更合理有效的学习,不能为了双语教学忽略了传递知识。具体来说,在探究式教学中,采用分组合作式学习,明确分工与责任,把学习重点分配到每个小组成员。可以将英语好的同学和相对差些的同学分到一组,类似结对学习,讨论过程中,学生也可以互帮互助,共同提升。但在小组考评中,也需要老师不要只看学生的成果,更要注重过程性和整体水平的提高。此外,教师也可以运用英汉类比引导和回顾—讲解—展望的方式,让学生在掌握具体知识的同时学会相应的英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3.“教”“研”融合

宏观经济学一直在发展,很多理论在继承中被不断修正。在授课时,注意将本学科最新研究成果和教改成果融入课堂教学之中。第一,将各主流经济学流派思想穿插其中,同时将历年诺贝尔经济奖获奖者的理论成果引入课堂,同时学生课外阅读其英文原文,这有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和积累专业英语知识。第二,将教师和教研组多年来在宏观经济学和中国经济发展研究领域的成果融入教学之中,在教学内容设计时有意识地把我国产业经济发展的研究成果融合进来,使学生能够在我国经济大环境和我国的经济现实下辩证学习西方宏观经济理论,避免照搬照抄,学的脱离现实,太过死板。

宏观经济学的意义范文5

(一)国外“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组织体系

1.萨缪尔森体系

凯恩斯认为席卷世界的经济大萧条是由于有效需求不足造成的。接下来30年中,凯恩斯的思想经过众多学者的努力(其中之一就是萨缪尔森),于20世纪60年代建成了一个系统化、模型化的“凯恩斯学派”。各种“宏观经济学”教科书是学者对经典宏观经济理论的总结,教科书中比较经典的宏观经济理论内容差异不大,但在具体内容的组织安排上体现出编者的观点和思路。在美国,20世纪60年代占据主导地位的凯恩斯学派的代表人物萨缪尔森的《经济学》占据当时教科书的主导地位,这和当时正处于顶峰时期的学派有直接关系。总需求理论是萨缪尔森体系的核心。

2.曼昆理论体系

20世纪70年代,“凯恩斯主义”经济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一时期,西方世界普遍蔓延着滞涨现象。这种通货膨胀和失业相伴的经济现象是“凯恩斯主义”所不能解释的,于是新的经济现象激发了经济学家的思想火花。弗雷德曼和他的“货币主义”是宏观经济学理论发展的一个新高峰。之后,以卢卡斯、穆斯、萨金特、巴罗等为代表的经济学家们发动了“理性预期革命”。学派纷争最后的结果是很多宏观经济学家对经济理论的认识逐渐趋于一致,多数学者认可“古典理论用来分析宏观经济运行的长期规律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则在解释宏观经济运行的短期行为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的说法。聚焦到教科书理论体系上,萨缪尔森第15版《经济学》被一些评论家委婉地挑明“其流行势头似成强弩之末”。斯蒂格利茨和曼昆的教科书都开始引起轰动,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在内容组织上很明确地将宏观经济理论分成两部分内容———长期和短期分析,这基本是古典理论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在不同时间范畴的应用,称之为曼昆体系。

(二)国内“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的组织体系

国内“宏观经济学”的教学内容组织也经历了从萨缪尔森到曼昆体系的转变。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经济学课程引入国内,萨缪尔森体系也就最早地体现到国内教材中。“宏观经济学”教科书编著大体按照短期到长期分析的理论演变脉络,按如下顺序安排宏观经济学内容:基本概念和理论铺垫、宏观经济分析概述、国民收入决定模型、IS-LM模型及政策效应分析、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失业与通货膨胀、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其中以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下)为代表。随着曼昆体系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其著作的中译本在中国的流行势头逐渐超越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成为国内选用较多的原版经济学教科书。同时曼昆的《经济学原理》的理论体系也逐渐被更多的中国经济学者接受,成为国内学者编著“宏观经济学”参考的对象,黄亚钧的“宏观经济学”即为主要代表。

二、“宏观经济学”的教学体系架构及在中国的教学实践

(一)“宏观经济学”的教学体系架构

根据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不同,西方经济学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部分。前者是以价格理论为核心,采用个量分析方法,分析单个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优化资源配置;后者是以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为核心,采用总量分析方法,分析整个经济体系的运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宏观经济学学科体系由一个总量指标、三大模型和四大问题构成。总量指标指国内生产总值GDP;三大模型分别指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IS-LM模型以及AD-AS模型,核心是IS-LM模型;四大问题分别是失业问题、通胀问题、经济增长问题和经济周期问题。整个体系框架包含五部分内容。第一部分首先对宏观经济学进行概括性描述。分析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彼此之间的相互联系、宏观经济学的发展演进,以及该学科的知识体系;其次,阐述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以及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重要的IS恒等式,为引入三大模型分析国民收入的决定作了铺垫。第二部分是封闭条件下的三大模型,重点阐述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学观点及总需求分析模型。一是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模型。该模型假定投资需求为外生变量,不受利率影响,只分析产品市场的均衡,也只涉及消费需求对国民收入决定的影响;二是IS-LM模型。与简单模型不同,该模型假定投资需求为内生变量,是利率的减函数,引入投资变动分析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进而分析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三是AD-AS模型,为接近现实,放宽假定,引入AD-AS模型,分析总需求、总供给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其中有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观点,也有非凯恩斯主义的观点。第三部分是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问题分析。通过引入BP曲线,建立IS-LM-BP模型,分析讨论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国民收入决定问题。第四部分是宏观经济学问题分析。运用上述模型探讨失业、通胀、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四个主要宏观经济问题。第五部分探讨了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动态和前沿问题,主要分析货币主义、新凯恩斯主义、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等经济学流派的理论观点及政策主张。

(二)“宏观经济学”课程在中国的教学实践

1.经典宏观经济理论在中国不完全适用

从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看,宏观经济理论从来都是与现实经济环境紧密相连的。虽然不同学派针对不同的经济环境得出不同的经济理论,但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理论都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环境的。市场经济在发达国家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对中国说来仅仅几十年的事情,几乎是全新的概念。在我国的市场经济从无到有逐渐发展建立的过程中,通货膨胀、失业会出现明显的过渡阶段的特征,成熟市场机制下的的失业、通货膨胀理论有时难以准确解释中国特有的失业、通货膨胀现象,出现非完全的适用性。

(1)失业理论在中国的非完全适用

自然失业、周期性失业是基于发达国家成熟的劳动力市场和经济运行历程总结出来的失业理论。最早定义自然失业概念的弗里德曼主张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周期性失业由凯恩斯提出,他认为经济衰退的有效需求不足是周期性失业的根本原因,主张以扩张需求为手段,通过看得见的手解决有效需求不足。与发达国家不同,我国是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过剩的国家,劳动力市场二元分割体制仍然存在,且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够通畅。因此,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确立,二元经济中的农村失业、转制过程中国有企业的隐蔽失业转化为公开的失业,一段时间内难以消除。因此,中国特有的失业背景是我们参考借鉴发达国家的失业理论必须要考虑的事情。

(2)通货膨胀理论在中国的非完全适用

依据发达国家发展规律总结出来的通货膨胀理论一般将通货膨胀分为需求拉动型和成本推动型两种。中国在经济体制改革以前通货膨胀是微弱的,改革开放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通货膨胀严重,如果忽略中国经济转轨的背景直接套用发达国家的经验标准,显然不够准确。中国80年代末到90年中期的通货膨胀从生成机制上看更多的是和当时中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背景有直接的关系。经济转轨中,市场货币化表现为长期的成本推进,从而造成了结构性物价上涨。经济转轨之前,中国的初级产品、基本服务实行福利化低定价,工业品高定价,生产要素的低回报。转轨过程实际是上述价格向市场化合理价格的调整过程,表现为工业品价格小幅上涨,初级产品、基本服务价格价格回归合理、价格上涨,实物性收入分配改革逐步推开基础上的工资成本真实化。这样的过程分解到各年度表现为成本推动,也必然会使各年度物价水平出现上涨。这也是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必经过程。

2.对经典“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的继承和丰富

中国发展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有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速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要完成这一历史使命需要从别人的实践中获取经验,因此,对于经典的西方宏观经济理论国内教科书大都予以继承。要完成建立一个有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速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历史使命也需要从现阶段实践中总结教训。加入中国宏观经济问题很大程度上有这种意图,同时也是宏观经济学现实性的一种体现。

(1)对经典“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的继承

总体看我国的“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组织体系可以分成萨缪尔森体系和曼昆体系,围绕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失业、开放经济等基本问题展开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IS-LM模型、AD-AS模型、失业理论、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和经济周期理论。但上述理论源自于对西方经典教材的借鉴,也就是以西方国家的国情为基础的,其中的案例和资料、数据也以西方国家为主。

(2)“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的丰富

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宏观经济学”课程既要体现理论性又要体现实用性。这就要求教学内容要更加客观。西方经典宏观经济模型和理论得出的假设前提当前在中国适用与否、中国特色宏观经济问题出现的现实背景一定要在教学内容中进行明确,这更加能够体现“宏观经济学”课程的实用性。如何以合适的方式引中国宏观经济问题进入教科书,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引入后,篇幅的大小也需要谨慎对待。目前看国内编者主要的引入方式有以下三种:第一,以案例或者阅读材料的形式将中国的宏观经济问题引入“宏观经济学”教科书,同时详细论述该问题的市场条件。第二,在西方宏观经济理论后,在章节总结处,通过介绍理论在中国的不完全适用性引入并简单交代中国宏观经济问题。第三,单独列出一个篇章,详细讲解中国宏观经济问题。以第一和第二种方式引入中国宏观经济问题,一般所占篇幅不大,论述不够详细,但重在中国宏观经济问题和西方经济理论的直接对比,结论鲜明。第三种方式虽然论述全面,但初次接触宏观经济学的学生容易产生中国经济问题和宏观经济理论脱节的印象。总之,任何方式引入带有中国市场条件基础的宏观经济问题都有其优点,缺憾也无法避免。

三、“宏观经济学”教学方式的改革

(一)“宏观经济学”教学方式改革的主体内容

目前围绕“宏观经济学”的教学方式改革,国内学者并没有很大争议,主要原因就在于讲授式的教学很难解决理论的抽象性,在有限的课时限制下,想完成宏观经济理论同时结合中国宏观经济实践,有一定难度。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却可以根据不同宏观经济理论的特点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如讲授宏观经济的测量时可以采用仿真式的授课方式,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对理论的掌握也就更加准确。对于经济增长理论的学习可以采用专题报告的方法学习,通过课前的资料准备和课堂上的分组报告使得复杂的理论更加条理化,不仅满足学生了解中国宏观经济的现实愿望,也能降低抽象的宏观经济学的教学难度的愿望。同时,多样化教学包含学生课前准备的阶段,课时安排也会缩短。

(二)互动式教学在“宏观经济学”教学中的实践

宏观经济学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为教学方式,具体而言即改变教师一言堂知识灌输的教学方法,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研究式教学适合培养理论研究型的重点院校的学生;由于普通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和互动式教学方法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优点高度契合,因此互动式教学是普通本科院校经济管理类学生比较适用的教学方式。互动式教学的实现可以有很多方法如专题讨论、专题报告、案例分析等。以下以自然失业理论为例对互动式教学课前准备和具体过程设计做一简单陈述。

1.教科书选用

选择一本合适的具有中国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和理论体系清晰完备的教科书是互动式教学的首要课前准备。本次互动式教学教科书选用贺金社编著的《经济学:回归亚当•斯密的幸福和谐框架》(下),2014年由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第二版。该教科书内容的特点是借鉴曼昆宏观经济理论体系和理论框架,反映经济思想的演进历程,同时注重理论内容和中国国情的有机结合。

2.内容选取与教法的确定

其次,合适的教学内容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互动方式选择对互动式教学的成败也很关键。失业问题一直是宏观政策制定者和公众关注的焦点。也是当代大学生最为关注的宏观经济问题,大学生会由该问题直接联想到自己毕业后的就业情况,因此对国内的就业环境和失业的具体情况有很强的了解动机,具备了学习失业理论的强大意愿。同时在经济学的微观部分已经学习了不同类型市场的资源配置的方式。在宏观经济部分学习了测度宏观经济健康运行的指标。该部分学习中学生已经有了如下的知识基础:世界劳工组织对于失业的定义、失业率测量方法,我国的失业率测量手段,我国官方失业率统计数据的局限性。学生具备了学习失业理论的基础知识。我国的具体国情是缺乏实际的失业率调查数据,较难运用案例分析的方式进行课堂互动。失业理论学习采用专题报告和讨论具有可行性,但专题讨论更加适合学生高度参与。自然失业理论为教科书的第十七章,根据教学大纲安排,本章内容课时设置4个学时。2个学时时间可以安排第一至第二节“失业的分类和职业搜寻”理论。

3.教学目标设计和教学内容

开展互动式教学前教师一定要做到对教学目标和内容了然于心,以免互动中偏离主题。本次失业理论的学习最后要达到以下效果:

(1)教学目标设计

通过自然失业理论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古典学派的失业理论。另外失业理论与现实联系紧密,对教学内容应该适当展开,开阔学生的视野与思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通过讨论自己寻找“中国目前失业总体状况”这一问题的答案。

(2)教学内容

主要完成三部分教学内容:失业的分类,职业搜寻理论对自然失业的解释,我国的失业现状及治理。

4.互动式教学的任务驱动

基于教学目标和主要内容,教师和学生应该做到互动前心中有数,互动时言之有物。因此无论是授课教师还是学生都需要做足课前准备,查阅资料、预习理论内容,否则,互动讨论或者转化为教师的一言堂,或者浮于生活争论,脱离理论学习。

(1)教师的任务驱动

教师将学生分成4组,然后分组抽签,根据教学大纲设计自然失业的4个讨论主题,分别为自然失业的分类及中国现阶段的自然失业类型、职业搜寻理论以及中国就业市场与发达国家的差异、中国城镇登记失业率的变动趋势、发达国家的失业治理对策以及有中国特色的失业治理对策。基于讨论主题,制定3篇必须要查阅的经典参考文献,组织学生查阅资料,引导各小组成员代表阐述本组观点,其他组成员可以反驳、质疑该观点,进而形成辩论、产生思想碰撞,最后主讲教师进行归纳总结。

(2)学生的任务驱动

本次课要求学生对失业理论和中国的失业现状有深入的了解和掌握,作为讨论课要求学生对这些内容首先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根据教师的安排每组学生必须通过图书馆或网络查阅以下3篇参考文献:⑴袁志刚的《失业理论与中国的失业问题》;⑵张怡的《有关中国失业问题的思考》;⑶张少为、贾明德、刘艳的《改革30年中国失业统计的测算与评析》。然后根据本组抽中主题,小组成员进一步查阅及丰富参考资料。根据本组抽中的讨论主题,合理安排宣讲组员、辩论组员、质疑组员等身份,团结协作。

5.互动式教学在“宏观经济学”中的应用小结

第一,国内教科书呈现百家争鸣状态,很多高校都编著了自己适用的教科书,因此互动式教学教科书选取面很广。教科书选取应该关注教科书的内容体系是否具有经典性、教科书中理论是否和现实有机结合。第二,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丰富,每一部分教学内容可能都有比较适用的互动式教学方法。每个教师可能都会针对自己的授课对象和授课内容做出选择,选择时应该充分考虑相对于授课对象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和对象的可参与程度。第三,互动式教学最忌形式主义,互动一旦脱离教学目标就没有任何意义。因此,互动式教学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计要严谨,确保内容能够互动,同时互动不脱离内容。第四,互动式教学中,教师始终是一个主导者,无论是生生互动还是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始终掌控互动不偏离主题;内容上,教师设计的程序合理、任务驱动准确是关键所在。好的程序设计不仅能使学生始终不偏离主题,而且能充分考虑授课时间。好的任务驱动应能够在内容主题下实现充分互动,不至于无话可聊。

四、结论及对策建议

(一)结论

第一,由上述“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改革的分析可以看出,“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的丰富是以现实的经济环境为基础的,体现了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和现实性兼具的特点。越来越多的中国宏观经济问题被引入到教科书中,为中国“宏观经济学”教学方式的改革提供了基础。第二,随着越来越多的现代教学方式方法引入中国,“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方式改革也顺应趋势出现,这就要求“宏观经济学”的教学内容不能仅是西方经典理论的总结,如果加入中国实际的教学内容则更加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容易开展教学方式改革。教学方式改革又进一步加速了教科书的改革。第三,“宏观经济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改革共融共生、联系紧密,抛却其中一个谈另一个问题很难说清,这也是本文将它们放在一起讨论的最主要原因。在“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改革间互相促进的良性作用下,教学机制得以改善,最终达到契合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二)推进“宏观经济学”互动式教学改革的对策建议

宏观经济学的意义范文6

一、前言

从整个宏观经济学分析基本出发点来看,可以将目前主要的宏观经济学理论划分为基于劳动力的宏观经济学和基于货币的宏观经济学[1]。所谓基于劳动力的宏观经济学,其基本思路是,在整个的社会经济运行中,劳动的雇佣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逻辑上都处于比资本更重要的地位。资本品从本质上说是劳动和自然资源相结合的产物,相对于资本,劳动更基本。尽管现代经济将劳动雇佣简化为通过支付货币工资来实现,但是货币的使用并不是雇佣劳动进行生产的先决条件,因为劳动雇佣可以存在于以货易货的经济环境中,甚至在理想化的克鲁索经济体中,克鲁索•鲁滨逊还可以自己雇佣自己。与此同时,甚至在资本密集程度很高的经济体中,工资支付在整个国家收入中也占相当高的比重。大量的失业和收入水平的下降说明宏观经济出现了重大问题。而且,劳动力的收入和支出也对整体宏观经济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从以上这些方面可以看出,就业问题始终是宏观经济学极为关注的问题,在宏观经济理论的构建中超出了货币和资本而受到了最先关注。而从凯恩斯开始的宏观经济学以及后续的新古典综合、新凯恩斯主义、新古典主义、理性预期学派,无非是在这个基础上加入了不同的假设,对一些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更为细致的研究[2]。但是,整体来说它们都没有超出以对劳动力雇佣作为重心的理论构建模式。所谓基于货币的宏观经济学,其基本思路来源于对货币在经济体中的重要性的思考。现代经济,货币作为一个普通的交换媒介渗透到整个经济体系,很多的宏观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自然也会由货币的动态表现出来,因此,货币供应成了现代经济体系中的核心问题[3]。货币作为一种传递机制和冲击因素对宏观经济产生重要的影响,也正因为此,所以在宏观经济学理论的构建中,货币也是理论构建的一个重要的出发点。货币主义就是这种思路的突出代表[3-4]。

当然,这种划分并不是绝对且严格的,因为现代的宏观经济理论为了更好的解释经济现象,都试图结合其他学派的合理假设以获得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因此,这两种理论基本的出发点在一个宏观经济理论中会同时出现,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为了简化,本文拟不对以上两类宏观经济理论进行详细的评判。简单来说,上述两类宏观经济理论的视角,都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没有考虑资本结构,或者说没有将资本理论融合到宏观经济分析中。都表现为更注重总量的分析,隐含假设社会的资本结构不变(基于劳动的),或者认为整个社会经济运行内部机制由于太复杂无法分析,只能作为一个黑箱来处理。虽然理性预期学派的出现在理论方法上试图建立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但其基本方法无非是从微观主体的一些假设出发,然后通过加总推广到宏观层面,从形式看似乎有了微观的基础,而由于忽略了微观主体的多样性,只是通过设定几个代表性的微观主体的特性,然后进行加总,这从本质上还是一种总量方法。总量方法最大的缺陷就是一些总量之间的关系缺乏确定的逻辑关系,因此只能通过历史数据运用一些计量经济学的技术进行实证,但是这种实证一方面缺乏理论的普遍性,因为历史数据都是特殊具体的,无法获得一般的理论关系。另一方面,即使从实证的角度,很多宏观量的关系也是不确定的。比如菲利普斯曲线的朝向问题,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的问题。从短期看消费和投资的正向关系和长期看消费和投资的负向关系等等。同时,以上的理论分析框架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成功的引入内生的时间和货币的因素,这两个都是作为外生的变量而任意引入到分析框架以进行动态分析。这样就无法有效解释宏观经济的商业周期现象[1,5-6],从而把短期的宏观经济波动和长期的经济变化分开处理[7],把长期的经济变化专门用相应的增长理论来考察,导致在实际的经济政策上存在不少问题。而要完善以上的不足,就应当考虑社会经济活动中另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资本,应该将资本理论引入宏观经济分析中。这方面,奥地利经济学派发展出了相当完整的资本理论。而跨期资本结构可以自然的将时间和货币作为内生因素引入整个宏观经济分析框架来架构理论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自己的商业周期理论,从而成功地解释了经济的周期波动现象[8-10]。本文按照奥地利经济学派所建立的以资本为基础的宏观经济理论作为分析框架,首先对分析框架进行介绍,然后运用该分析框架对通货膨胀和利率的关系从新的角度进行理论分析。

二、基于资本结构的宏观经济学分析框架介绍

该分析框架包括三个基本部分:可贷资金市场、生产的可能性边界和跨期的生产结构。这三个部分相结合就形成了完整的以资本为基础的宏观经济分析框架。

1.可贷资金市场。可贷资金作为最一般的基本概念,当市场达到大家共识的利率的时候,其供求达到均衡。可贷资金的供给表示不同利率水平下的借贷意愿;需求表示不同利率水平下对资金需要的迫切程度。对此,可以用图1简单表示如下。由于引入了新的分析内容,相应的要对这里的分析框架进行不同于传统宏观经济学的解释[1]:

第一,消费者的信贷不计入可贷资金的供给一方,因为一方的储蓄相应由另一方的负储蓄所抵消。在本分析框架中,净信贷是整个储蓄中用于金融投资、货币形式的资本积累,以及维持和改变整个经济体资本结构的那部分储蓄。

第二,虽然没有将消费信贷计入该分析框架,但是将存留的收益和购买各种金融资产的部分计入分析框架,因为自我存留的收益可以看作是经济主体对自己的借贷。通过这样的处理,可贷资金就单纯可以看作是可用于投资的资金,即强调了可贷资金需求方的行为目的。

第三,至于凯恩斯划分的流动性偏好,因为这部分储蓄可以通过各种间接的方式进入可贷资金市场,如金融市场投机,或各种短期投资产品等,因此可以不做重点考虑。为了和上述的可贷资金的供给相一致,对于可贷资金的需求方也限定为购买各种资本品和人力资本参与生产过程,而排除用于购买各种金融工具,因为各种金融工具的购买其实是可贷资金的供给方,金融工具是通过一种间接的技术安排来提供用于实际生产的资金。为了简化,本文不拟对此进行深入分析。

商业社会中的行为主体在各个生产阶段支付投入品的价格并以未来预期的产出价格出售产品,他们对可贷资金的需求反映了这种生产投资的意愿。而消费者通过把部分收入用于购买最终产品并把剩下的用于储蓄即形成了可贷资金的供给方。当市场利率和生产投资的投入产出价差出现较大偏离的时候,这时候就出现了获利的机会,而通过市场参与者的相互作用的市场过程,又使得这种偏离逐渐消失。从理论上讲,当达到均衡的时候,市场的利率和实际生产中的价差比趋于一致,或者说呈现比较稳定的正相关关系。这样,通过可贷资金市场更易于协调生产计划和消费者偏好之间的动态关系。可贷资金的需求方在市场上获得资金,目的是为了购买资本品和劳动力进行生产,也就是用现在的消费(资金)来交换未来的消费(未来产出)。理解这种可贷资金市场和资本品市场的相互作用,需要我们重新简单考察关于利率的概念。在最广义的情况下,均衡利率反映了均衡的跨期交换率,或者说均衡利率反映的是人们在市场上达到普遍共识的时间偏好的表现。进行这样的界定,在以后的政策分析中就可以更明显的看出相应的政策从逻辑上对整个宏观经济的影响。这个分析框架虽然在形式上类似于凯恩斯主义的可贷资金的分析框架,但是在含义上却有很大的不同。可贷资金的供给和需求方都代表了各自的行为目的,可贷资金的供给方因为放弃了一部分现在的消费进行储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消费,也就是供给方具有时间偏好;需求方通过具体的生产投资,借贷资金被看作预期产品的未来价格和现在的投入品价格的差,可以获得不低于可贷资金利率的收益率。这样的分析和传统宏观经济学不同的是,可贷资金的双方并不是互相孤立的,其背后通过市场过程,将跨期资本结构的变化和各自的行为目的联系在了一起。为了将市场过程的考察也纳入这个框架,就需要引入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分析。#p#分页标题#e#

2.生产可能性边界(ProductionPossibilityFrontier,简称PPF)。和传统的宏观经济学和贸易理论所阐述的不同,传统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是在不同最终产品之间的资源分配。而这里我们把资源的分配划分为消费品(或者现在的产品)和投资品(未来的产品)。图2中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不同的点说明了在一定资源限制的条件下不同的消费和投资组合,亦即消费和投资之间此消彼长的关系。这里的投资包括原有资本的折旧和新增的投资。而整个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右上方向移动说明整体经济的增长;反之,向左下方向移动说明整体经济的萎缩。运用PPF于混合经济中要考虑政府支出(G)和税收(T)。这里为了简化分析我们先将PPF局限于私人部门,假设政府征收人头税,并且政府在预算内的支出和私人活动没有关系,并且坚持平衡的预算,即G=T。这样的简化不会影响我们对关键问题的分析,而且也很容易扩展到将政府行为也纳入整个分析框架。同时在这样的假设条件下也提供了一个参照标准,可以分析在赤字预算条件下对整个经济的影响。因为在赤字预算下,政府的借贷也是可贷资金需求的一部分。PPF将现在的投资和未来的消费联系起来,它们的关系可以通过资本回报率表现出来。但是,这只涉及到对投资总量的分析,并且是非常粗略的两期的分析框架。没有涉及到在生产中的资本品的异质性,也没有包含资本结构和资本结构的变动。在奥地利经济学派所提出的资本理论中,用高阶产品和低阶产品两个概念来刻画整个社会生产的资本结构。所谓高阶产品就是在整个生产环节中距离最终商品远的中间资本品,包括最初的原材料。低阶产品就是在生产环节中距离最终产品最近的那些中间资本品。或者说,高阶产品需要经过更多的生产阶段才能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中进行消费。这样就补充了PPF过于简单的两期的总量分析的缺点。这就是本分析框架的第三个部分即跨期的生产结构。

3.跨期的生产结构。注重跨期的生产结构是奥地利经济学中最大的特点之一。对这方面陈述最具特点的就是哈耶克最著名的生产结构三角形[10]。哈耶克最早在他的《价格与生产》中第一次用图示的方法来阐明奥地利经济学派的资本理论。本分析框架在“哈耶克三角”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变动[1,11],以形成整个分析框架的第三部分。具体如图3所示。图3中,三角形的底边是时间轴,代表生产的不同阶段,从距离消费者最远的高阶产品到距离消费者很近的低阶产品。所有的竖线为价值轴,代表不同生产阶段的产品售出后所获得的价值。

最长的竖线代表最终的消费品的价值,其他的代表中间产品的价值。这些价值表示的是实际值,而非名义值。斜边代表了不同生产阶段价值的增加比率,这包括每个阶段新增劳动力、资本和资源的投入,以及时间的贴现。这种生产阶段的划分是一种概念意义上的划分,而并非技术性的。也就是说只是为了说明生产结构的时间因素的内生性。虽然实际中存在着巨大的复杂性,诸如生产过程中有耐用资本的消耗,有资本品的替代和互补,存在各种反馈环节和多重的产出等,但是这些都是具体的技术问题,而理论分析的目的是要揭示出整个经济行为中的逻辑关系,因此三角形的理论概括并没有丢失最基本的行为逻辑关系[12,13]。同时,这个三角代表的是社会整体的生产结构,需要从社会经济体系总体来理解这个跨期生产结构的三角形。

三角形的时间轴和价值轴是紧密联系的,时间轴本身没有意义,只有和生产过程的价值变化相结合才具有经济分析上的意义。既然理论分析是要揭示经济活动中的行为逻辑关系,而不是精确的数量关系,那么,将该三角形纳入整个分析框架的目的就是为了从逻辑和概念上分析社会生产结构,以及随着时间变化的资源分配模式和跨期的资本结构的变化。4.基于资本的宏观经济分析框架。将上述三个部分相结合,就得出整体的基于资本的宏观经济分析框架。图4表示了整个混合经济中,公有部门预算平衡情况下私有部门经济的一个均衡状态。PPF和可贷资金市场由共同的衡量投资的横轴而相联系。PPF和跨期生产结构通过共同的衡量总消费的纵轴相联系。这样就完成了整个分析框架的构建[3]。从图4可以看出,生产结构和可贷资金市场之间的关系没有其他的关系那么明显。“哈耶克三角”的斜边反映了可贷资金市场的市场出清的利率。这里所说的反映并不是指相等,因为生产过程是连续投入和离散产出,三角的斜边(即每一生产阶段的价差)所包含的内容要多于利率。

某一生产阶段的价差决定于投入价格和产出价格的价差。换句话说,是由投入品市场和产出品市场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只有当预期的收益率高于可贷资金市场利率的时候,才会产生对可贷资金的有效需求。不过,相对于私有部门和在一定制度的条件下,斜边的斜率和可贷资金的市场利率应当是正相关的。换句话说,利率越低三角的斜边斜率越小,反之亦然。在均衡条件下整个的斜边应当趋近一条直线,因为如果某一个生产阶段的收益率或投入产出价差高于其他阶段,反映到图形上应当是这一阶段的斜边更为陡峭。此时,收益率最低的阶段就会将资源转移到这个阶段,从而增加了这一生产阶段投入的需求和产出的供给,竞争的结果使收益率趋于一致,使得在均衡条件下整个“哈耶克三角”的斜边是一条直线。在可能性边界上的点意味着充分就业或者称为“自然”失业率。三个部分的共同均衡意味着可贷资金市场的利率是“自然”利率。(注意:可贷资金市场本身的利率并不完全是“自然”利率)。当可能性边界不改变,那么图4所达到的均衡状态就是平稳运行的处于动态均衡的经济,其中没有新增投资,投资Ife只是用来补充资本品的消耗。可贷资金市场利率反映了整个市场所有参与者达到共识的时间偏好。

三、宏观货币政策效应分析

可贷资金市场的资金供给可由两个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第一就是消费者的时间偏好,消费者时间偏好降低,更倾向于储蓄,那么可贷资金的供给将增加;反之亦然。第二就是货币当局的货币政策。货币的注入也同样会增加可贷资金的供给。这两种因素对宏观经济所带来的影响是完全不同的。下面根据以上所建立的分析框架,对货币政策效应进行简单的分析。这里主要分析货币扩张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具体见图5。当货币当局执行扩张型的货币政策的时候,可贷资金市场的供给增加,利率下降。从图5中看由r1下降到r3,货币量的增加会带来两个效应:第一,增加的货币一部分会用于增加消费;第二,由于利率的降低,按照原有的市场预期和价格结构,投资周期更长的生产计划则具有更大的预期收益率。这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导致消费品价格的上升,使得离消费者近的生产环节暂时具有更大相对价格差,因此暂时具有更高的收益率。#p#分页标题#e#

但是,这样就会导致更多的生产资料向低阶生产环节(更接近消费者)转移。在图5中,“哈耶克三角”中的EF就是过度消费导致的消费品部分价格上涨。在图5中,货币的增加导致的消费投资组合在PPF上由b点趋向a点。另外,低的市场利率以及消费品价格的率先上涨使得企业家觉得时间更长的或者说更高阶的生产环节的投资会有更好的收益率。这样以来,同样会导致社会资源向更高阶的生产环节流动,从而使得整个社会的生产环节趋于更长。图5中在PPF上会导致消费投资组合由b点趋向d点。CD就是由于货币扩张所导致的错误投资。图5中BA虚线部分表示,利率的降低单纯是由于储蓄的增加,也就是说消费者减少消费增加了储蓄。而随着生产环节的加长,整个社会资本结构也相应发生重构。社会分工增加,生产环节增加,整个社会具有更大的劳动生产率,会在下一期获得更大的产出。但是,从图5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在生产结构的两端都要求加大投入,这样就会形成整个社会资源在生产结构的两端争夺,而一定时期内社会总的可利用的生产资料是有限的。在三角的左侧,更高阶的生产计划必然会导致劳动力、原材料和一些高阶投入品价格上涨;在三角的右侧,同样会使得消费品和低阶的投入品以及该生产环节劳动力价格的上涨。更进一步,左侧的生产投入价格的上涨会逐级传递,继而推动右侧价格的整体上涨;而右侧的价格上涨又会进一步形成对未来价格上涨的预期,进而刺激左侧投资的进一步增加。这样就会导致价格轮番上涨的循环,也就是所谓的成本推动性的通货膨胀和需求推动型的通货膨胀,而从本质上说它们是由一个机制得到的两个结果。进一步,当新增的更高阶的投资随着生产环节逐渐传递到消费者的时候,由于这些投资并不是消费者的时间偏好变化而导致,而是由于有外在的货币注入所导致,也就是说生产结构的变化和消费者的偏好之间没有形成协调,此时就会导致这部分投资在消费品市场无法实现预期的收益率。由于高阶的投资周期比较长,等到发现不符合消费者偏好的时候,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资本品,而这些资本品又会形成投资路径要求更多的资金注入和增加其他投入。但是这些投入又无法最终在消费市场实现价值,而由于已经积累的资本品具有不可逆的特性,这种情况的进一步发展最终将导致整体经济的危机或者萧条,并对这些投资进行强行清算。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