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传播特征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媒体传播特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媒体传播特征

新媒体传播特征范文1

二、新媒体的概念

新媒体是基于一种新的社交方式提出的,在互联网领域,新媒体与粉丝是相伴出现的,有了庞大的粉丝群体,就有了社交的最基本的场景,所以新媒体的新在这个层面上讲就是一种社交场景的媒介。

当然,支撑新媒体发展的技术支撑源自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所以,新媒体同时也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通过某种技术终端能够向用户提供信息或者其他服务形态,严格地讲,新媒体应该更适合称作数字化新媒体。当然,新媒体的形式肯定是多种多样的,并且相互之间不断的借鉴和学习,最终形成了一种以用户体验和社交为主的新型沟通方式。同时,新媒体带来的巨大的信息流也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对其他行业形成了变革。预期收是一场变革,倒不如称之为一种最时尚的交流工具,对于每个行业来讲,新媒体是现阶段最有效的交互工具,这对于每个行业意味着是一种社交红利。

三、新媒体融合下新闻传播特征和趋势

随着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对新闻传播的影响也逐渐加深,新旧媒体传播形式在最开始的对抗转变成目前的相互依存,共同发展,为广大受众提供了最具新闻价值的信息。

1、新媒体融合下新闻传播的特征

(1)高效性

新媒体融合下的新闻传播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高效性。这种高效性是传统媒介和新媒体单独无法爆发出来的能量。在过去,传统媒体对于突发新闻的播报是具有时效性的,新闻有可能就不再是新闻,失去了作为突发新闻播报的价值,而在与新媒体融合的背景下,这种突发新闻播报会以几乎同时的速度想广大用户进行推送,能够在段时间内聚集大量的受众,新闻编排上,新媒体并不需要很复杂专业的编辑方式,往往通过几张图片就能把新闻时间阐述清楚,省去了传统媒体下各种编排耽误的时间。

(2)多元性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是跨媒体融合达到了新的高度,多元化也就成为跨媒体合作的一个重要特征。分析多元性,我们就需要从新闻的呈现形式谈起。在传统媒体时代,对新闻时间描述主要以报纸和广播的形式呈现,也就是我们现在通常所说的图文和语言,这其中除了时效性带来的缺陷之外,还有一个重要不足就是无法提供真实的现场还原,这样并不足以使整个事件对公众产生更加强烈的感知。相反,对于新媒体融合下的新闻传播,其传播方式和传播维度都有了巨大的突破,人们在获取新闻事件的时候,往往都是以动图、视频甚至直播的方式,更加真实的反映客观的新闻事件,这样会使新闻报道更加的真实。

(3)娱乐化

这里指的娱乐化并不是指的是网友热衷的跟帖或者评论,而是站在丰富新闻类别的层面上阐述的。在过去,人们获取新闻事件往往是被动发生的,这是因为报刊杂志的版面有效,无法加入更多的新闻维度,但是在互联网告诉发展的今天,信息的流动已经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其实仔细观察每个新闻门户网站就不难发现,他们都对新闻进行归类,比如时事类、经济类、体育类、国际类、国内类、本地类、生活类等等,并且在每个分类下的新闻素材是非常众多的,采集的范围也是非常的广泛,并且,基本上每位访客都能够在网站上找到自己喜欢的板块。最重要的是,新媒体融合下的新闻采编改变了原来字正腔圆的风格,在扭曲新闻事实的基础上,都运用了下的流行用语,一下子拉进了与读者的距离,这种略带娱乐性的风格是传统媒体根本无法想象的。

(4)互动性

互动性,可能是新媒体背景下新闻传播最具社交属性的一个特征。无论在历史的哪个时期,大众对于表达诉求的愿望都是非常强烈的。随着媒介资源的越来越丰富,不少媒体,甚至新媒体对于用户社交这块早已非常看重,并且作为运营优先处理的工作之一。而在新闻传播领域对于社交的开放是需要一定的勇气的,媒体的发展,伴随着受众的关注度,也就使得新闻媒体在对于网络舆论的监控下有了更多的挑战。在某些新媒体平台,用户表达观点是极其活跃的,这使得用户评论成为新闻媒体一道特殊的风景线,一些新观点新看法时常被提出,这也是在以往无法想象的,这也就是更加增加了新闻的价值点和真实性,同时也保障了网友言论自由的基本权利。

四、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的趋势

前文提到,新媒体的发展源自于互联网技术的支撑,所以要通过当前预测未来新媒体环境新闻传播的发展趋势,其实质就是探讨互联网技术是怎样通过新媒体改变未来新闻传播的方式的。

1、新闻传播全球化程度更深

新媒体其实也就是社交媒体,在国外,社交媒體的发展规模和程度都远远超过中国,并且他们并没有在的明显限制,所以在内容丰富性上看,中外社交媒体的差距还是挺明显的。当然,这并不影响新闻传播的全球化趋势。单就目前新闻传播的广度而言,早就已经实现了全球化,只是在传播的规模上看,在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同时,我们也需要看到中外企业也正在推动这一进程而努力,中外互联网企业不断通过合作,推出更加方便的体验,实现越来越多新闻的共享,从而在不断融合做产生新的媒体形式,推动新闻传播全球化的发展。

2、互联网技术推动新闻传播进一步发展

新旧媒体形式的合作与发展,归根结底就是两种技术的融合和发展,现在的新闻传播已经不能按以往的经验进行,当然,传统业态下的报纸技术并未走向消亡,它会在未来以一种新的形式呈献给读者,比如时下非常流行的虚拟显示技术,就如同开始新媒体刚好出现的时候,很多人都争先去研究他的发展形式,虚拟现实就是也是如此,如果说从传统的纸媒到现在的新媒体,已经是一种巨大的进步,那么未来在虚拟显示技术推动下,新闻信息的流动就更加智能化,新闻事件的代入感也就会大大增强。

3、理性互动成为新闻传播的主流

目前的新闻阅读体验虽然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但是对于读者互动这块的监管是相对比较薄弱的,这也是新媒体与新闻传播融合必然会出现的现象。在平台自我监管和调整的过程中,文明上网,理想留言逐渐成为一种准则,只有针对新闻本身做出理想的判断,才能引发更大的思维的碰撞,这才是新闻传播希望看到的。相反,一些哗众取宠的言论会越来越没有时常,最终被平台所抛弃。当然,这种健康的网络环境形成需要一个过程,随着国家出台相关的政策,这样的网络健康环境正在慢慢形成。

新媒体传播特征范文2

关键词:新媒体;受众;主体性特征

目前我国具有越来越高的互联网普及率,由于4G 技术的迅速开发、Wi-Fi 覆盖率的不断增长、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现在用户的上网频率也变得越来越高,再加上移动互联网提供的服务具有综合性、多样性、生活化、交互性和即时性等一系列的特点,所以广告受众的媒体接触行为也出现了较大的改变,开始主动地构建和获取信息。基于此,要想促进广告创意传播的发展,就必须要进一步地分析新媒体环境下受众的主体性特征,以及广告创意传播受到的影响。

一、受众在新媒体环境中的主体性特征

(一)互动关系性的特征

由于新媒体技术本身具有互动性的特征,因此其能够建立、维护和拓展受众的社会关系。比如,人们通过各种社会媒体平台可以在网络上聚集长久不联系的同学,并且开展一系列的互动,利用发红包、评论、点赞、发帖子、互送虚拟礼品等各种方式进行网络互动,可以使彼此之间在真实的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一种新的联系,因此受众在新媒体环境下具有互动关系性的特征[1]。

(二)游戏性的特征

在新媒体平台上受众可以进行一系列的活动,这些活动不仅包括必须要通过对媒体的借助完成的工作行为,同时更多的包括一些没有功利目的的游戏。在各种独立的新媒体平台上,受众可以以媒体平台的既有规则为根据开展各种各样的操作,从而能够将各种不确定性的信息内容获得,最终使自身多方面的需求得到充分的满足。比如,在很多受众的睡前、如厕、周末、假期等各种闲暇时光中微信已经变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开展游戏的工具。在微信上人们可以获得各种由好友的信息以及自己关注的公众号的信息,而且自己也可以评价信息、信息,开展与其他好友之间的互动,利用这种游戏性的娱乐和交流可以获得自我存在感和游戏性的乐趣。

(三)主动性的特征

数字化的传播方式将各种媒体之间的壁垒打破了,并且使得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实现了有效融合,消除了传统媒体线性传播的无间断性和方向确定性。受众在非线性传播的新媒体环境中能够对接受媒体内容的方式、地点和时间等进行自主、自由的选择,而且还可以利用各种各样的媒体形式对媒体信息进行接收,比如,现在可以在手机APP上同步播出电视台直播的节目,而且其不会受到传统媒体的载体、空间和时间等各方面的限制,同时受众在播出节目之后能够通过手机和网络对节目进行自主的点播,所以在媒体选择方面具有了越来越强的主动性。

二、广告创意传播受到的受众主体性特征的影响

(一)内容化的广告创意

现在受众普遍面临着越来越智能化的媒体操作方式,因此受众同时也具有了将广告屏蔽掉的可能性,面对新媒体环境,如何能够使受众判断和认知广告的行为得以改变,这是广告创意传播必须要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2]。1、通过内容化的广告创意使广告自身的魅力得以增强。目前,受众具有了越来越强的主动性,要想真正的引起受众的注意,就必须要转变单一的情节渲染和单纯的口号式重复的广告创意传播行为。广告创意传播近年来广泛地应用到了矛盾、比喻、夸张、幽默等各种各样的文学式创作手法,并且进一步的强化了广告的情节化特征,出现了一系列的具有较强故事性的广告案例。比如,“根本停不下来”系列的炫迈口香糖广告、“饿货”系列的士力架广告、青年爱情故事系列的德芙广告等,上述的这些广告都具有十分明确的主题定位,随后利用温情、夸张、幽默等各种各样的叙事手法反复的展示和播出在户外平面、网络视频平台和各大电视频道中,有效地引起了广大观众的注意,并且取得了很好的广告效果。2、通过广告化的媒体内容有机地融合广告和相关赞助节目,使受众可以主动接受广告。为了做好广告创意传播工作,除了要认真地思考广告内容的创意,同时还要对专业媒体团队打造的内容进行充分借助,开展更多的交流性、多角度和趣味性的广告植入,从而更好地激发受众的兴趣。比如,《奇葩说》是爱奇艺在2014年11月打造的一档说话达人秀节目,该节目自播出以来就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而且很多知名品牌都将广告投放在该节目中。该节目的商业价值非常高,而且由于个性化选手和明星的人气效应、尖锐的可延展性话题和高点击播放率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各种广告赞助商获得了非常好的广告效果[3]。

(二)服务化的广告内容

广告创意传播要在对受众的媒体接触过程、接触方式和接触时间等相关内容进行充分调查和收集的基础之上,将全面的生活化服务提供给受众,真正的立足于受众与媒体的接触行为以及受众本身的需求,开展具有较强互动性的服务与交流。比如,招商银行推出的“掌上生活”APP属于一款专门针对信用卡客户的服务,其包括手机充值、优惠券、积分抽奖、分期理财、电影票等各种服务性应用,利用丰富的优惠活动以及细致的服务使客户与信用卡的交流真正地渗透到客户生活的点点滴滴中,使得信用卡的覆盖面得以扩大,并且进一步地强化了客户使用信用卡的频率。

三、结语

受众在新媒体环境中具有越来越突出的主体性特征。为此,企业的广告创意传播必须要与新媒体环境的传播氛围相适应,在广告互动、创意传播和广告内容选择等各个方面对受众的主体性地位予以充分尊重,采取有效的措施将受众的互动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利用游戏化的创意传播将能够被消费者真正广泛接受的作品创作出来,全面地提升广告创意传播的效率和效果。

参考文献:

[1]柯泽,宗益祥.媒体只是受众自我取悦的玩具――传播的游戏理论及网络语境下对传媒业的启示[J].新闻记者.2014(02).

新媒体传播特征范文3

新媒体传播的多样化对于动漫产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新媒体传播与动漫的对接形式主要有互联网新媒体对接、手机新媒体对接、数字电视新媒体对接。

1、互联网新媒体与动漫对接

在我国,互联网事业发展迅速,互联网的规模和网民数量居世界第一位。发达的互联网络为动漫产品的传播提供了广阔的平台。近年来,国家大力扶持动漫产业的发展。国产动画片产量与质量呈现大的增长趋势。仅依靠传统电视台播出的形式不能满足动漫产业发展的需求。互联网新媒体的出现弥补了传统电视播出的不足。互联网的传播范围广泛,传播成本低廉,不受时空的限制。基于互联网的动漫传播对接,能按照用户的不同需求任意点播或重播;能让用户以快捷的方式搜索、浏览、上传、分享、评论视频内容;能让我们看到大量的动漫作品,其中包括在电视台播出作品和大量的网络原创动漫作品;能让观众对动漫作品进行开放性的任意点评和自主传播,许多动漫和动漫游戏作品通过开放性点评和包括视频分享、博客、微博等自主传播,在互联网上迅速蹿红。

2、手机新媒体与动漫对接

联合国有关机构调查显示,到2014年底,世界上移动手机用户总数将会超过世界总人口数。据我国工信部统计数据,2014年1月底中国手机用户已达12.35亿。我国的移动通讯规模和手机用户数量居世界第一位,发达的手机新媒体为动漫产品的传播提供了广阔的平台。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移动通信事业的发展,手机不再是单纯的移动通讯工具,已发展为全新的大众传播新媒体。手机新媒体就是借助手机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体,是网络媒体的延伸。手机媒体与网络媒体相比携带更方便、具有更高的自由性、互动性、覆盖率、分众化和反馈及时的特点。手机媒体与动漫的结合对接,使动漫产品的传播更加及时、便捷、传播广阔,是扩大动漫影响力的最有效途径。

3、数字电视新媒体与动漫对接

数字电视新媒体又称互联网协议电视,或称交互式网络电视。它是集电视产业、电信产业和互联网产业于一体的新兴媒介,将传统电视传播与互联网交互传播的优势结合为一体。用户可以根据需求任意点播、回放、录制视频节目,形成人机互动的新框架。数字电视新媒体与动漫的结合对接,为动漫产品的传播和发行开拓了新的途径。

二、新媒体动漫传播的主要特征和发展趋势

以互联网、手机、数字电视为代表的新媒体传播,在与动漫结合对接后呈现出传播媒介的多样化、传播内容的丰富化、传播方式的交互性、受众群体的细分化等特征和发展趋势。

1、动漫传播媒介的多样化

新媒体传播与动漫结合对接后呈现出传播媒介多样化的特征和发展趋势。动漫产业的产品传播呈现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并行的局面。动漫产品在电视、电影、广播、报刊、杂志等传统媒体传播的同时,更多的选择在互联网、手机、数字电视、平板电脑等各种新媒体传播。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各种更新的媒介的诞生,动漫作品传播媒介将会迎来更多、更新、更符合时展需求的传播平台。

2、动漫传播内容的丰富化

新媒体传播与动漫结合对接后呈现出传播内容丰富化的特征和发展趋势。由于传播媒介的多样化和传播途径的开放性与自由性,促使了传播内容的丰富化。电视、电影、报刊、杂志等传统媒体以传播动画片、动漫图书为主;互联网、手机、数字电视、平板电脑等以传播网络游戏、动画片、原创动漫和各种周边产品等为主。正式上映、上线、出版的动漫作品与个人原创的动漫作品,在开放的新媒体传播中加上分享、评价、关注使传播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多彩。随着各种新传播媒介的推出,动漫产品在多样化、开放性、自由性新传播平台上,更加强调时效性、个性化和原创性,动漫作品传播内容将会有更多、更新、更符合消费者个性需求的内容出现。

3、动漫传播方式的交互性

新媒体传播与动漫结合对接后呈现出传播方式交互性的特征和发展趋势。与传统媒体的单向线性传播不同,在新媒体传播平台中,信息的传播者也可以成为信息的接受者,信息的接受者反之又成为了传播者。动漫作品通过微博、博客、微信、论坛、互动网站等平台转发、分享、评论形成互动的新格局。开放、自由的互动传播激发了作者的创作激情,涌现出很多优秀动漫原创作品,同时降低动漫产品的传播成本。随着人们对开放、自由的互动传播方式的认可,新传媒传播方式的互动性将更加凸显,为动漫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4、动漫受众群体的细分化

新媒体传播特征范文4

准确把握新媒体的特征,对于我们全面分析传统校园文化活动存在的困境和挑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这也是大学校园文化活动适应新媒体环境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一)传播的交互性和即时性

新媒体使人人都是传播者,人人都是受众,信息在交流过程中形成,互动性大大增强。相对于传统媒体的周期性,新媒体是即时传播,人们几乎可以第一时间知道所发生的一切。

(二)内容的海量性与共享性

新媒体依托互联网,使信息存储空间达到了无限量。同时,这些信息又是任何人都能获取的,一定意义上实现了信息的全球共享。

(三)方式的多媒体与超文本

新媒体传播的信息运用了综合处理文字、图形、声音和图像的多媒体技术,丰富了信息呈现的手段,使受众的各种感官得以充分调动,体现出了多媒体和超文本的特点。

(四)服务的个性化和社群化

在新媒体传播中,受众可以各取所需,体现了新媒体个性化的服务特征。另一方面,网络上的人们通过一定形式的分类,也形成了一些社群,逐步发展成为牢固的人际互动网络。

二、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活动面临的挑战

高校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传统校园文化活动的信息量小、互动性差、覆盖面有限等特点与新媒体时代高校师生的需求产生了较大的矛盾冲突,面临着重大挑战。

(一)碎片化时间需求不断增加

“碎片化”是指人们每时每刻都可以通过手机报、博客、搜索引擎、新闻网站、即时通信等多种方式来获取信息,在生活各个间隙获取信息已成为新常态。如何整合和利用大学生的碎片化时间,进行校园文化活动的推广和影响,已经成为提升校园文化活动覆盖面的重要课题。

(二)共享性空间拓展不断增多

新媒体技术手段使校园文化活动除了关注现场活动之外,搭建更为广泛的网络平台,使活动实现线上和线下的无缝互动提供最广泛的共享空间,是提升校园文化活动影响面的重要因素。

(三)互动性表达需求不断增长

移动互联网为人们提供了最大限度、最大范围的互动表达空间,每个校园文化活动需要一个可以交流对话的氛围和环境。因此,校园文化活动互动平台的搭建是提升参与兴趣的重要保障。

(四)主动性选择意愿不断增强

在网络传播中,受众可以自由地选择信息接收的时间、地点和媒介,建立在新媒体传播思维上,拓展校园文化活动内容、丰富活动参与方式和创新活动平台载体,真正契合活动对象的各种需求,是校园文化活动面临的重大挑战。

三、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活动设计的原则

新媒体为校园文化活动带来了活动空间和时间的拓展,使活动的形式、内容、载体等方面不断丰富。依据新媒体传播方式特征进行校园文化活动设计,是活动策划者和组织者遇到的新的挑战。

(一)由单一主体向多元主体转变

新媒体传播方式在校园文化活动中,使不在现场的人通过网络参与,从而改变了现场参与者为单一主体的状况,形成线上、线下相互交映的多元主体局面。

(二)由单一内容向集成信息转变

新媒体传播手段让更多量的活动信息、更丰富的活动内容和更具拓展的活动整体延续,为增强活动参与度和覆盖面提供了重要保障。

(三)由单一传播向多媒体传播转变

校园文化传统活动现场感受是唯一、单一的传播方式。新媒体通过网络媒体将各种传播形式“兼容并包”,将现场感受进行最大限度的传播,从而让更多人参与到活动中。

四、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创新策略

新媒体已经成为校园文化主体重要的生活方式之一,使校园文化活动在新媒体背景下,实现在活动内容、组织方式、载体的创新,使校园文化活动在新时期焕发新的魅力。

(一)构建校园文化活动信息化平台

新媒体的类型很多,基本可分为互联网、手机、数字电视等新媒体类型,而在高校群体当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网站、手机、微信、博客、网络社区等平台。校园文化活动要致力于这些平台特点的研究,借用新媒体搭建最方便、最快捷、最高效的信息推送平台,实现信息及时、有效、全面的传播。

(二)拓展校园文化活动多元化内容

丰富多彩、生动有趣和针对需求的活动内容是校园文化活动成败的关键。在活动的策划中,关注校园群体的实际需求、成长需求和兴趣爱好,设计集教育性、娱乐性和生活化的活动内容,提供菜单式的活动清单,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活动中。

(三)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多媒体传播

多媒体传播方式是新媒体时代最重要的特征,校园文化活动要综合利用好文字、图片、声音、动画、影像等各种多媒体手段,充分调动校园群体的各种感官,吸引更多参与者和拥护者。活动过程音像的全程记录,活动前期和后期的图文、音像推介,活动中间的多媒体表现,都是提升活动吸引力的重要手段。

(四)建立校园文化活动多样化载体

新媒体传播特征范文5

    一、 新媒体广告概念及新媒体广告分类

    新媒体包括数字电视、网络、数字广播、移动电视、手机短信、数字报纸、数字杂志、桌面视窗、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几乎囊括了所有的新媒体形态。新媒体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乐趣和方便,带动了整个信息产业的发展和需要。

    新媒体广告就是指借助新兴媒体为媒介进行的广告传播形式。其中主要包括有数字电视广告、触摸媒体广告和互联网广告。

    1、数字电视广告,增强了广告传播与受众群体的人际互动,服务性、娱乐性效果突出,广告画面清晰,内容完整,增强了广告的观众印象,贴近人们购买心理。

    2、触摸媒体广告,包括了户外触摸显示频以及智能触摸手机,这种媒体主要迎合了年轻受众的接受心理,以快速的,有针对性的广告信息获取途径迎合了广告受众的需要,同时让广告信息传播直接到达目标消费者。

    3、互联网络广告,借助于网络传播无限广阔的虚拟空间,使信息传递更加快捷、方便、多样、广泛。网络广告常见的形式有使用新闻组广告、使用电子邮件和电子邮件列表广告、插入式广告、搜索引擎广告、聊天室广告、文本链接及浮动广告以等。

    二、新媒体广告特点

    1、媒体的整合性特征。新媒体整合了传统媒体优势,结合报纸、广播、电视的特点,使文字、图片、声音、影像、动画等要素融合起来,实现了平面与立体结合,使受众有了如同亲身体验的,因此新媒体广告被接受度较高。此外新媒体广告的强大信息检索功能,能更直接的给受众带来所需要的由各种传播符号整合而成的广告信息。

    2、媒体的互动性特征。互动性特征指的是在传播过程中产生的双向甚至多向的互动传播,是人类的传播行为中传播主体与客体所追求的方向,新媒体就有这样的优势,其互动性表现在目标受众具有对信息控制性的操作权和选择权,这就改变了传统媒介传播信息过程中受众只有被动地收看和收听,也正因为这个,新媒体被人们快速接受。新媒体广告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对于受众不喜欢的信息,他可以进行操作跳过或者关闭,而对于受众喜好的信息,他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深入了解,甚至直接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个特征对于使用者来说不仅给他带来了方便和可靠,而且自由灵活的操作与选择已经成为人们的首选。

    3、媒体的表现超文本性特征。新媒体融合了诸多媒体特点,它将艺术与科技结合在一起,其中超文本性就是网络的信息组织方式,新媒体广告借助于这一与传统印刷文本不同的方式“自由运动的非顺序写作方式”1即非连续性的特点给予受众展现其所想看见的多元的,富于创造力的广告信息。当然高品质的新媒体广告需要诸多因素的配合,不仅包括了程序设计,还需要视觉传达方面的设计等等,正是这样才创造出不同的表现方式。

    4、媒体的传播多层次性特征。新媒体广告的传播具有多层次性,主要是因为新媒体传播的多层次性,尤其是网络传播中,传播主体与受众的身份越来越模糊,有时候得到一条广告信息的同时,受众还会将这条信息迅速转发出去,所以这样的传播必然是多层次的,另外新媒体广告传媒形态多样,可以覆盖不同年龄、学历、收入层次的受众群。

    三、 新媒体广告发展现状分析

    1. 广告新媒体现状

    媒体的经济命脉是广告,新媒体广告的多样化和覆盖率,得到广告主的青睐,这样就使传统媒体的生存基础——广告市场遭受较大的影响。根据摩根士丹利的分析预测,目前在国内,新媒体市值超过600亿,未来五年,国内的新媒体将以平均每年15%左右的用户增长率、30%以上的收益增长率发展。2新媒体广告已经开始改变着人类生活形态与行为方式,城市受众对广告的获知途径已经悄然转变,新媒体广告孕含着巨大的投资价值。

    2.新媒体广告受众接触分析

    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院长赵子忠认为:新媒体领域聚集了大量新兴注意力资源。3以互联网为例,互联网受众的主要年龄段为18至35岁,移动媒体增值业务的使用者也主要集中于年轻受众群体,年轻化受众代表着将来的社会主流话语权,对这些受众的注意力资源的掌握,是新媒体拥有的重要社会资产。虽然发生了上述变化和调整,这些重新聚集的社会资产依然需要通过货币化来体现其价值。

    四、新媒体广告的发展反思

    随着新媒体广告慢慢被受众接受认可,广告主对新媒体广告亲睐的同时还应该留意其中很多潜在的问题 。

    第一,弥补公信力不足。新媒体的发展面临着很多传统媒体所没有的优势,但不可否认的是也存在着很多不足,例如其中的权威性可信度常常受到质疑,这点对于广告传播来说无疑是致命的,受众在接受广告信息的过程中对信息信任与否直接关系到广告的经济效益,因此如果新媒体,特别是网络传播信息的真假难辨,良莠不齐必然会引起受众的排斥心理,所以新媒体广告效果较好的往往还是在传统媒体上过的,所以目前还是应该与传统媒体进行广告整合传播策划。

    第二,重视广告互动。新媒体广告之所以受欢迎,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它的互动效果,但是广告主不能让这种互动形同虚设,既然能让受众提要求,有反馈,就应该重视受众的反馈信息,而不是视而不见,不加改进,或者受众反馈后没有回应。

    第三,利用先进手段,创意为王。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新媒体的发展必然引起新媒体广告的进一步兴盛,这种新兴的媒体形式可以使受众接触到更新型的广告形式,了解更多的信息,但是在视觉与听觉享受的同时也需要有广告创意的吸引才能让受众接纳更多的广告内容。广告主应该注意在创意方面多下工夫,使受众不仅自己接受信息还可以用作娱乐向其他人转发信息,达到信息的二次传播。

    在新媒体时代已经来临的今天,新媒体广告已经为广告主和广告逐渐接受,但真正将新媒体广告的优势发挥出来才是广告传播发展的未来方向。

    注释:

    [1]黄少华,翟本瑞.网络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新媒体传播特征范文6

2005 年以后,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新媒体,投放费用比例逐步上升。通过研究广告主的新媒体策略,将其划分以下四个阶段,分别为补位、提升、新整合以及深耕。

随着消费者的变化,广告主在多种媒体策略整合运用的基础上,日益重视公共关系的运用,2006 年广告主营销传播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 公共关系日益媒介经营与管理 杜国清 陈 怡: 整合营销传播在当今市场环境下的特征与趋势现代传播 2011 年第 5 期( 总第 178 期) 101成为广告主的品牌推广利器,公关推广费用比例稳中有升。

2007 年,作为信息传播载体的媒体开始发挥营销渠道的作用,与此同时,传统的销售渠道也成为企业信息、产品展示、品牌体验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接触点管理的观念与策略已经在企业的实践之中表现出来。也就是我们说的媒体渠道化、渠道媒体化趋势③。

随着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蔓延到企业经营活动中的各个环节,加之信息渠道愈发复杂,企业对信息传播的可操控性降低。危机已经日益常态化。2008 年,广告主危机公关传播意识和能力增强,开始致力于建立相应危机管理机制。根据我们的研究,广告主普遍认可 “互联网是传播危机的主要途径”这一说法,网络加速了危机传播的速度,扩大了危机传播的范围。因此广告主纷纷加强建设危机公关预警和处理机制,提升危机公关传播管理意识和能力④。

2009 年至今,广告、公关、终端的协同趋势更加清晰,与此同时,伴随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广告主的营销传播凸显销售业绩导向,求实效成为主基调。媒体投放向优质媒体集中的趋势更加明显,广告主越发关注媒体受众与品牌目标消费者的吻合度。

以上诸多国内广告主在营销传播活动中呈现出来的种种特点无一不反映出,整合营销传播理论的核心内涵已经被中国广告主在实践中得以体现,例如,关注消费者、运用一切传播形式、整合内外传播、注重媒体策略的一致性、重视协同性和高效率。

二、整合营销传播在当今市场环境下的新趋势面对不断发生变化的消费者和复杂的媒体环境,在当下市场环境下,广告主的整合营销传播又将作出哪些适应性的调整? 又有哪些新的趋势和特征? 笔者将结合 2010 年度营销传播的成功案例进行分析。

洞察消费者的新变化,“围捕” 策略转向 “引爆和驱动”策略近十年来,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升级对消费者日常生活环境的改变、媒体环境对消费者信息接收和自我表达意识的影响和唤醒,使得消费者这一营销传播的缘起群体,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 在阶层 “碎片化”的基础上,消费、品牌、媒介、生活方式也正朝着 “碎片化”方向发生着相应变化。“产品功效”重新成为品牌定义的精髓; “大众媒体”地位衰落, “小众媒体”和 “个性化媒体”地位提升;个性化意识在消费中的作用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