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新闻学的理解认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新闻学的理解认识范文1
英国现代著名哲学家卡尔波普尔曾经提出过三个世界的理论,他把客观的物质世界称作世界一,把人类的思维、心理等称作世界二,把人类创造出来的各种科学文化知识称作世界三,波普尔高扬了世界三的价值和独立性,并认为世界三如同世界一一样有其独立发展的规律,诸学科互相影响并有可能产生自己的问题。以此观察人类创造的客观精神文化世界,可以看到一幅充满普遍联系的知识图景,其中一个明显的特征是:在人类创造的精神文化世界里,任何一门成熟的学科都不会孤零零地存在,而是以系统的方式完全地展现自身,表现为体系的存在。
一门学科不断体系化、不断成熟,这是与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水平相一致的。在人类历史的很长一个时期内,人类的精神文化世界(波普尔的世界三)是呈点状出现的,一开始彼此的联系并不清晰,认识世界的学问与改造世界的学问似乎互不搭界,在认识世界研究学问的学者们,与从事改造世界活动的工匠们,是不同的两个阶级。只是在文艺复兴、近代工业革命之后,随着精神文化世界的积累越来越深厚,彼此各种学科的疆域越来越扩大,某种学科的上下左右的勾连关系才越来越澄明起来,某一学科的体系化的庐山真面目才得以呈现。马克思有句名言:哲学家们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的关键是改造世界,明确地把认识世界的学问和改造世界的学问,并列起来讲。从那以后,认识世界的学问与改造世界的学问形成一个系统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例如,以前工匠们改造世界的技术、手艺,并不被人看作是多么高深的学问,而被看作师徒之间相传授的一种技艺,这种技艺是一种经验知识,其背后的理论并没有多少人关心,也进不了学堂成为人们研究的对象;而学者们认识世界的学问,只是学院里高雅的沉思,基本与人间烟火气没有什么关涉。进入近代社会以来,这种情况得到了极大改变,改造世界的工程技术与认识世界的原理知识联系越来越紧密,工匠成为工程师,工科教育进入了教育体系,与理科教育一样进入学术体系。特别是现代认识世界的知识可以很快地转化为改造世界的工程技术,而工程技术的进步也能促进人们认识世界的深化。之前很长一段时间人类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之间老死不相往来的情形一去不复返了。
认识世界的知识与改造世界的知识形成一个系统,首先在自然科学领域表现得十分突出,十分成熟。对自然科学的诸学科进行梳理,认识世界的知识组成基础科学,内容主要为是什么的问题,改造世界的知识组成工程技术,内容主要是怎么做的问题,介于基础科学和工程技术之间有一大类学科组成技术科学,讲的内容主要是做什么的问题,研究如何把基础科学向工程技术转化。基础科学进行更抽象化、哲理化的概括、提炼,就形成某一部门科学的部门哲学,各部门哲学再进一步加以概括,就形成人类知识领域的最高层次 一般哲学。这样一门成熟的学科就常常体现为五个层次的知识系统:一般哲学、部门哲学、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工程技术。这样的一种五层次知识结构,不但表现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之中,而且在人类的宗教、文化等难以用科学概括的领域也是如此,例如,佛教的典籍,可以划分为经、论、学、术、用五大类。经相当于一般哲学;论相当于部门哲学,是对经的阐释;学则是某一部门的具体知识,相当于基础科学;术则是学的转化,相当于技术科学;用则是某部门宗教学问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相当于工程技术。儒家的著作、道家的著作都有这样五个层次。
从基础科学可以引出不同的部门哲学乃至一般哲学,在现代的诸多学科体系中,以辩证唯物主义作为一般哲学,具有更强的合理性和现代性。传统上辩证唯物主义是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重要地位未能得到突出,这是因为产生时,科学技术体系发展还不完善造成的。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的日益完善,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作用也日益呈现。哲学是在近现代社会产生的,社会领域的科学与实践概括提炼出了社会科学的部门哲学历史唯物主义,自然领域的科学与实践概括提炼出了自然科学的部门哲学自然辩证法,由历史唯物主义和自然辩证法概括和提炼形成了更一般的哲学辩证唯物主义,所以有人称辩证唯物主义是元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是对人类科学成果的总结,因此可称为科学时代的哲学,这样的哲学与人类历史上前科学时代产生的各种玄思妙想式哲学相比,自然在逻辑和经验方面都有着不可比拟的力量,存在主义哲学大师萨特就称,哲学在当代是不可超越的哲学。
按照的观点,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对人类发展到今日已经系统化的科学技术知识进行了整理和总结,构建了一个现代科学技术体系,这个体系涵盖了人类现有的已经系统化了的科学技术知识,纵向就是上述五个层次,横向则分为十一个知识部门,正是因为对哲学产生的科学性及发展优越性的认识,其最高的一般哲学层次被确定为辩证唯物主义。钱学森的这个现代科学技术体系(见下页表1),在横向的学科划分上,十一个部门分别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数学科学、系统科学、思维科学、人体科学、地理科学、军事科学、行为科学、建筑科学、文艺理论。这十一个部门学科,每部门又都分为基础理论、技术科学、工程技术三个层次,每部门都有通向一般哲学的桥梁部门哲学,分别是:自然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数学哲学、系统论、认识论、人天观、地理哲学、军事哲学、社会论、建筑哲学、美学。最高层次的一般哲学就是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对各部门科学有指导作用,各部门科学的发展又会丰富和发展辩证唯物主义。
新闻学作为社会科学领域一门独立的学科,已经有了很长的发展历史,其学科的系统化特点也有了越来越明显的呈现,这样的呈现同样可以按照一般哲学、部门哲学、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工程技术的五个层次加以整理,比照钱学森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以辩证唯物主义作为新闻学体系的一般哲学,以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新闻学体系的部门哲学,那么,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现代性的新闻学体系就可以建立起来。
二
新闻学体系分为五个层次(见表2)。其最高层次,居于一般哲学地位的是辩证唯物主义,对整个新闻活动具有指导意义,提供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部门哲学是历史唯物主义,对整个新闻活动具有具体的指导意义,提供价值观和具体的方法论,例如调查、观察、分析问题的方法等。其余三个层次,处于基础科学层次的学科,应是认识新闻及其相伴生的广告、发行的基本规律,解决是什么的问题;处于技术科学层次的学科,应是解决利用上述规律做什么的问题,是认识做什么的基本规律;处于工程技术层次的学科,就是解决怎么做的问题,是新闻活动中各项具体工作的实实在在的操作指南。
按照现有的新闻学科,结合实际新闻实践的应用情况,新闻学体系中的基础科学学科,包括新闻学、广告学、发行学、信息学、新闻史。新闻学、广告学、发行学很好理解,新闻也是信息,信息学是在现代信息科学技术和计算机广泛应用的背景下,深刻地理解新闻的意义,可以在数据的搜集与处理的基础上,更好地把握新闻的内涵,从而使新闻走向科学化。新闻史则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理解新闻,通过历史的脉络可以展现新闻的本质及规律。
新闻学体系中的技术科学学科,包括新闻传播学、新闻宣传学、新闻舆论学、新闻语象学、广告经营学、发行经营学、新闻数据处理学。新闻传播学主要研究如何做好新闻并加以传播的规律;新闻宣传学是研究利用新闻做好宣传的规律;新闻舆论学是研究利用新闻、设置议题、引导舆论的规律;新闻语象学如同气象学,是系统分析一时期的新闻用语规律的科学,可以透过新闻更好地把握社会;广告经营学是有关广告经营及管理的科学;发行经营学是发行经营及管理的科学;新闻数据处理学,这是计算机技术及大数据计算发展的产物,许多新闻的处理仅靠几个点的采访并不能形成令人信服的结论,新闻从业人员需要有对各种大数据进行处理的能力,通过大数据处理做好新闻,也就是有些新闻是可以用计算机算的,例如从马航客机失联的报道、有关股市变化的报道中,已可以看出这类处理新闻的端倪。
新闻学体系中的工程技术类学科,包括新闻采访学、新闻写作学、新闻评论学、新闻摄影学、新闻编辑学、新闻校对学、新闻管理学、广告创意学、广告制作学、广告学、广告运营学、报纸发行学、广播发行学、电视发行学、网络发行学等。这些都是可以拿来就用,关于具体怎么做的学问。其中由于新闻载体由纸质到广播再进而到电视、到网络的变化,对不同载体新闻及广告的发行推广就出现了新的特点和做法,其中有的已经较为成熟,有的则还在实践中,需要进一步提炼和总结,如报纸的发行和有线电视用户的推广都属于大的发行范畴,但具体的一些做法又会有很多不同,这些都是应在工作中加以不断分析研究的。
这些新闻学体系中的工程技术类学科,每一门都直接面向某一项复杂的新闻实践,因此每门学科都是一个系统工程,在遵循新闻的基本规律和特点的前提下,要综合运用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其他部门的一些学科,是综合的、交叉的。所谓系统工程就是从系统的认识出发,综合运用各种知识,设计和实施一个整体,以求达到人们所希望得到的效果。例如新闻采访学,除需要新闻学的知识外,还需要社会调查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知识;新闻写作学,除需要新闻学的知识外,还需要美学、文学等学科的知识;广告运营学除需广告学、广告经营学的知识外,不光是讲如何谈客户、如何签合同,甚至需要计算机方面的数据库、大数据处理等方面的知识;报纸发行学除了发行学和发行经营学等方面的知识外,就有数据库和大数据处理的问题。总之,这些实践层面的学科,到今天还缺乏综合整理,在学科建设上并不完善,还大有可为。
上述涉及的学科,有的已基本成型,有的还在形成过程中,有的只是按照学科体系的内在逻辑提出了一个名字,总体体系的最终形成还任重而道远,需要以的观点加以研究,形成书本知识。当然这个体系也不是封闭的,而是随着认识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有一些更加细化的学科、更加综合的学科、更加交叉的学科都可能进入这个体系的相应的层次。
三
随着传播手段和技术的进步以及人类对公开性、透明性的追求,新闻活动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在不断提高,新闻活动可以影响社会风尚甚至变更国家政权。在这种情况下,科学地研究新闻及其相关活动的规律就显得更为迫切,这也是构建新闻学体系的重大意义。上面的体系只能是抛砖引玉,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思考新闻学体系的构建,这对于新闻观的教育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对新闻学的理解认识范文2
近年来,媒介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新闻的传播创造了更多的可能,同时也使新闻业的专业性不断受到挑战。然而,新闻业的职业门槛并不完全由技术所决定,它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一系列理念所构建的,而高校恰恰是培养、形成、塑造这些理念的重要基地之一。在新的媒介环境下,新闻学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教育必然会进行相应的调整,但如果这种改变仅仅以就业需求为目标、以技术使用为导向,那么新闻学教育的困顿则会随着媒介技术的变革愈演愈烈。
当前,在我国新闻学教育中所表现出的过分追求实用性和功利性的倾向,实则是新闻学教育理念短视的外在表现。“理念之于教育,展示的是文化的软实力,体现的是精神利益的再创造;理念之于精神,体现的是创新的活力,让人的灵魂在日后的价值观确立中,形成向上的力量。”〔1〕因此,要重建大学新闻学教育的核心理念,建构以新闻职业素养为主体的理念框架,从精神的高度引领学生进入到专业的视野当中,帮助学生完成合理的职业规划,为新闻学专业主义的职业品质寻求理性的支点,运用价值理念超越和摆脱“以技术为本”的实用理性的局限性。
一、构建专业价值观为导向的新闻学教育理念
传媒人才的培养需要立足于专业,但又必须超越单纯的职业技能训练,才能走出唯技术是瞻的误区。当前,新闻学教育必须建立能够协调理论学习、专业能力、人格培养和就业等诸多层面的核心理念,这种理念不仅应具有精神的张力,还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对于这一问题,众多学者都有一种共识,那就是要培养具有完善人格、心智发达和良好人文素养的新闻学人才,然而在实践中,只有以专业为依托才能真正实现专业优势,从根本上解决人才培养的问题。从这一层面来看,新闻职业素养恰恰是建立在专业基础之上的价值命题,它以精神诉求为要义,以专业能力培养为起点,跨越新闻学学科设置的技术壁垒,体现出对职业的认同度以及完备的知识构架准备。基于这样的认识,新闻职业素养所表达的教育理念是特色与品质的凝结,更是对精神境界的不断求索,从而为新闻学人才培养提供更为持久的内在动力。
当前,我国新闻学教育从学科专业框架的角度来看,在大学本科阶段依据媒介分类的学科专业设置由于分类过细,大大减弱了其学科的包容性与开放性,更为重要的是新闻业界也在不断突破这些学科设定的内涵与外延。近年来,媒介融合的趋势正在从实践层面不断拓展新闻的领域,这种趋势必然会打破学科壁垒以及专业知识、技能的界线,重新构筑新闻专业人才的核心竞争力。新闻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必然应遵循一定的价值理念,并与之相互融合形成高等新闻教育的价值体系。在这样的基本理念下,职业素养教育尤其是职业理想、职业精神教育也就应从原先的潜在状态变成一条清晰的主线,贯穿于日常教学当中,成为架构不同专业技能、知识的思想桥梁,从而呈现出新闻职业理想、职业价值的精神张力。
二、新闻职业素养的基本命题
新闻职业素养是一个综合体系。究其本质,职业素养教育的核心应是价值教育。这种教育从认识上建立了对职业传统的尊重,并以传承这样的精神为己任,同时全面把握这一职业的精神内涵,从根本上感知和认识新闻职业的本质,以最为真实和贴近的方式为学生构筑新闻职业的真实图景,从而使学生能从眼花缭乱的现实世界走向内在精神品格的塑造。“大学新闻教育的目标是什么?我的回答是:应该定在改进和提升整个社会的新闻工作的水准上,使全社会因有高水平的新闻服务而受益。更重要的是,要教育学生认识新闻工作对社会的责任和价值。”〔2〕这既是新闻学的特殊性使然,也是大学教育不可或缺的精神内涵。以此为理念的新闻职业素养教育包括以下基本命题。
1.职业理想
职业理想从本质上体现出对某一职业的价值认同和内在追求,它以一种神圣的理想主义精神传达出内心的热爱、良知及坚韧。职业理想不是空洞的幻想,也不是简单的说教,它是将对这一职业的热爱推至基于清醒认识基础之上的理性认知,它体现出精神的前瞻作用及对现实的超越和批判作用,这种超越现实的高度可以说是成为一名合格新闻人必不可少的条件。因为有了这种精神的指引,学生才可能对这一职业有比较全面和清晰的理解,也才能使他们在未来的新闻职业中抵抗诱惑、坚持理想、保持激情。新闻职业的特殊性会影响社会的不同层面,在媒介日益多元化以及媒介技术不断推陈出新的时代背景下,呈现出更为鲜明的社会价值。尤其在当下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更需要新闻体现、传达一种具有现代公民意识的理性。这种旺盛的社会需求同时来自于国家意志与公民意愿的共同激发,而由此建立媒介立足之本的公信力就成为评判新闻的公然尺度。
2.新闻职业的精神指向
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新闻职业的精神指向与新闻职业的精神内涵并不完全一致。因为新闻专业的学生并不是既定的新闻人,他们也没有明确的新闻工作环境,如果完全用职业精神的内涵来要求学生,会让这种教育显得苛刻而且缺乏务实精神,大大削弱了价值教育的功效。所谓新闻职业的精神指向其实就是以一种精神的感召力诠释职业情怀、文化品格和精神内涵,它包括良知、思想力与人文精神。良知是一种源自内心的力量,是人作出价值判断的重要依据。一个新闻人的良知永远是和一种自觉的责任意识联系在一起的。良知的建立与健全远不是高等教育可以完成的,但高校理应为良知的存续提供自由探索的空间和场地,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学生在真正踏入新闻业后有所担当并敢于担当。新闻为社会提供的不仅仅是信息、娱乐,还有思想。新闻学是一种有独立和批判精神的思想智力活动。价值判断的前提必然是理性的,如果没有思考的主动性也就不会有新闻业的发展。独立的思考能力是与批判意识联系在一起的。如果把良知看作是道德上的进步,那么思想力则是使它进入理性境界的必然之路。但是仅有良知是不够的,它只能从道德的层面上进行规范,一旦价值观过分偏窄,缺少自我反思的能力,就会陷入简单的认知模式。对于一些新闻从业者所表现出的缺少平衡报道多种意见的能力,看似是由于职业训练不足所造成的,但实际上新闻报道需要的往往不只是胆量和义愤,而是冷静和专业化的思想力。
对于新闻业来说,人文精神是其不可磨灭的精神底色。但对于新闻业来说,到底什么是人文精神,有哪些具体的外在标准,似乎还难以找到一个最全面和权威的答案。有一点是不容置疑的,那就是新闻业的核心是关乎人、关乎人的心灵。新闻理论的主体同样是从事这一职业的群体。人文精神从宏观旨趣上体现了新闻所关注的社会的视角和姿态,同时从微观上来说它又是每一个新闻人的内心展现。事实上,对于高校来说,人文精神的培养不应仅仅宥于职业理念的狭义层面,而应该成为通识教育的核心。#p#分页标题#e#
三、新闻职业素养教育的实现路径
1.尊重价值教育的引领作用
近年来,高校价值教育的边缘化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教育的价值取向。对于高等教育来说,这种价值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成为有智能、有德性、具有批判力和有担当的知识人,而目标就是培养有反思能力、有道德意识并关注社会的人。价值教育的时代意义在于,它是时展的内聚力,表达了对价值观的尊重,并通过德行铸就人的内心品格,敢于并勇于在价值多元化时代进行价值判断,以正义的力量维护和推进社会的公正。毫无疑问,价值教育所推崇的理念具有普世性,新闻职业素养教育从本质上反映了与价值教育的一致性,同时价值教育也必然高于和重于职业素养教育,因为没有价值教育的支撑,职业素养教育的内涵和外延都会缩小且难以实现,同时职业素养教育专注于某一专业领域,它是以价值教育为基础的。事实上,两者在一定程度上又存在诸多重合的部分。任何职业道德最终都要服从社会道德,从这个角度来看,职业素养教育的本质就是价值教育。因此,尊重价值教育、重扬价值教育的精神传统是完善新闻学教育的必然选择。
2.坚守人文教育的精神底色
人文教育是大学教育的灵魂,也是新闻职业素养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大学不仅应追求科学的理性,拓展学生的知识,更应启迪学生的心灵,以精神的丰裕追求智慧的高度,从外在的物质诉求转而探索和思考人生的意义、人生的价值,才有可能实现对人的全面教育,从而使人才的培养和输出产生长久的动力。从另一个角度看,新闻学教育的本质乃是人文教育。“当前的新闻学学科设置,在学术层次,有着唯传播学和实证化的倾向;在本科教育层次,有着唯工具性和专业化的倾向。两种倾向都忽视了新闻学科和新闻职业的人文内涵。”〔3〕近年来,传播学不断渗透到新闻学的各个方面,使两者不断融合和发展。这一情况从学科的整体建设上来看不无益处,但也存在着将两者混为一谈的弊端。从学科分类上判断,传播学属于社会科学,而新闻学属于人文学科,不同的学科视野,有着完全不同的价值取向。“人文学是对人的智慧自我认识、自我了解最贴切、最直接的学问。”〔4〕建立于人文教育基础上的新闻职业素养教育不仅体现了两者内在的统一性,而且使得新闻职业素养教育的内涵更为清晰和饱满。
3.将新闻职业素养教育贯穿于专业教学体系中
在新闻职业素养教育实施的过程中,必须打破原先的思维和运作模式,由阶段性、单点式的教学设置,改变为将新闻职业素养的理念贯穿于整个专业课程之中,形成其内在的逻辑性。尤其是在新闻主干课程当中,将价值教育的理念渗透到教学的每个环节中,将一般教学与职业素养教育统一化,可以使新闻职业素养教育更加完整和清晰,同时也能成为带动理论探索和实践学习的内在动力,让学生充分思考,在批判和反思中,逐渐认识自我,以理性和清晰的态度正确看待新闻职业。目前,由于不同新闻教育机构对学科发展的重点和方向的认知差异,高校新闻学学科组织架构中各个子系统的内涵差别很大,由此形成了新闻学学科结构的多元景观。当前,面对新闻业界发展的新变化,这种多元性与差异化一方面要尽快实现学科能量转化的系统性,提高专业知识的融合性;另一方面要重新调整专业培养的重点,从“技术引导”、“理论引导”不断向“精神引导”层面转变,提升人才培养的层次和品质。
对新闻学的理解认识范文3
通讯员的特点铁路企业由于其性质和特点,决定了通讯员大多工作生活在基层一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岗位,专业性比较强,工作比较忙。他们的文化水平与过去的通讯员相比有了明显的提高,具有一定的写作基础,对新知识也有着强烈的追求愿望。基层一线的工作、生活,使他们养成了豪爽的性格特点。他们参加新闻培训积极性都很高,恨不得在几天的时间里就把新闻采写知识全学完、学会,今天参加了新闻培训,明天就想在报纸上发表作品。鉴于通讯员以上的特点,我们对基层通讯员的培训应当采取灵活的培训方法,以取得较好的培训效果。
培训内容要挤去水分――讲“干货”新闻专业有《新闻理论》、《新闻学概论》、《新闻采访》等20多门课程,大学里也要学好几年。因此,对于培训时间相对较短的基层通讯员来说,我们就要选择他们最需要、最重要的内容来讲。《内蒙古铁道》报社对通讯员的培训,采取把新闻理论分成采访、消息、通讯、言论、摄影等10余个专题分块进行讲解的方法,把新闻理论与实际采写相结合,通过培训使学员知道了什么是新闻、怎样寻找新闻、在采写新闻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为提高通讯员的新闻写作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理论讲解要通俗化新闻理论是丰富的、深奥的。对通讯员的培训应该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化、通俗化,用具体的、通俗的语言来说明深奥的、抽象的理念。《铁路新闻教程》中对新闻价值的定义表述为:“新闻价值指的是新闻在社会上的传播价值,也是新闻取舍和衡量的标准。”这一定义比较抽象,不易理解。在培训通讯员的过程中,我们把它表述为“新闻后所产生的社会效果”,通俗易懂,便于理解。同时,在培训过程中,讲课的老师还结合具体的文章穿插了采写过程中活生生的事例,加深了通讯员对新闻理论的理解,使学员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理论学习和作品分析要结合在对通讯员的培训过程中,除了要用通俗的语言讲清新闻学深奥的理论外,还要与分析作品结合起来,以加深他们对新闻理论知识的理解。在讲解通讯写作课时,讲课的老师结合具体的作品给学员讲什么是通讯?怎样挖掘、提炼主题?通讯和消息有哪些区别?并结合文章进行分析和讲解,加深了通讯员对通讯的理解,巩固了所学的理论知识。除分析文章以理解新闻学理论外,我们还组织通讯员分析自己的作品存在着什么问题,通过认真比较来查找差距,提高了学员新闻写作水平。
理论学习和实践要结合人类认识规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直至提高。这一规律对基层通讯员的培训也同样适用。理论学习和实践相结合,以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运用理论,并丰富理论、完善理论。特别是新闻采访、新闻写作以及标题的制作实践性很强,与实践是分不开的。一周的新闻理论课后,我们让通讯员回到各自的单位进行采访,让他们将所学的新闻理论融化到实际采写中。再由辅导老师带领他们深入基层站段进行采访,组织学员对采写的稿件进行分析、修改,通过具体的实践,使通讯员体会到新闻写作的技巧,增强了搞好新闻写作的信心。
对新闻学的理解认识范文4
关键词:社会 影响 来源
媒介是社会的一个节点,媒介具有社会性。但在改革开放以前,媒体的社会属性问题,在我国是个长期争论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新闻事业的蓬勃发展及新闻媒体功能的丰富化、多样化,新闻媒体的社会属性渐渐被人重视,以社会学的方法和视角来研究新闻现象、探索新闻传播规律的专著、论文大量出现。但若翻检中国近现代新闻史,可以发现早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复旦大学新闻系第一任系主任谢六逸先生即已剖析了社会与新闻的关系,开始了新闻社会学方面的探索。虽然他并未明确提出新闻社会学这一学科名称,但称他为中国新闻社会学研究之滥觞者应不为过。
看报即是看社会:新闻媒体、新闻信息对社会的倚重
任何新闻媒体的活动都是以人的活动、以人所构成的社会活动作为主要的反映内容的,新闻媒体必须面向社会、面对受众,新闻媒体与社会之间其实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关于新闻媒体与社会的紧密关系,谢六逸先生观点十分明确,他借用了一句十分经典的话来精练地概括两者的关系:“看报就是看社会。”①他从新闻学的研究对象、新闻信息的社会来源、新闻媒体(当时主要指报纸)的社会环境及新闻媒体的发展等几个方面论述了新闻与社会的紧密关系。
他认为把新闻学的研究对象限定为报纸,显得过于狭隘。在他看来,社会里的新闻现象才是新闻学的研究对象。“我们如果把新闻学所研究的对象定为‘报纸’,则范围不免狭隘,我们应该认定‘社会里的新闻现象’为新闻学的对象。”②并且他对“社会里的新闻现象”进行了详尽的解释,他说:“所谓‘新闻现象’,就是指新闻记者从社会采访新闻、写作编辑,或附加意见批判之后,由印刷机构印成报纸,送还社会。……从采访新闻起,到影响社会止,其间的各种现象,总名之新闻现象。”③采访、编辑、传播等新闻信息的生产环节,都需要社会的各种资源,而且新闻媒体中所负载的信息资源,又会对社会的物质和精神活动产生影响。可见,谢六逸先生是以社会作为新闻信息生产活动的文化大背景,从新闻信息生产过程对社会的依赖来审视“新闻现象”的,从而突出了新闻对社会的倚重。
他也从新闻信息的来源分析了新闻的社会性。他认为:“报纸上面所登载的新闻,其来源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报馆自己的记者采访而来的;一类是通信社(即通讯社――笔者注)供给的。”④但无论是记者采访所得还是通信社供给的新闻,他认为社会是新闻的终极源头。他从新闻、社会、新闻纸(报纸)三者的关系论述了“新闻”的社会性。在他看来,“新闻”是构成报纸的材料,而这种材料的源头却在广阔的社会生活,“新闻”来自社会。他说:“‘新闻’是一种原料,而原料的出产处就是‘社会’,用这种原料做成的生产品(或制成品)就是‘新闻纸’。”⑤
不仅新闻取材于社会,他更进一步指出,新闻其实就是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活动。他认为政治、经济、教育、艺术、外交等是社会的构成要件,而与这些构成要件相关的社会活动、文化现象及其相互关系,构成了广阔的社会背景,这一切都是新闻的材料,新闻离不开这些元素。“新闻纸的原料是政治、经济、教育、艺术、外交等等,新闻的实质不过是指这些东西。”⑥因此,他认为新闻其实就是社会的缩影,是提炼过的社会,看报纸其实就是看社会,是在了解社会中的各种变动。他说:“……文明人是没有一天不读报,并且在每天很早的时候就想读报的。因为‘看报就是看社会’。……所以可以说,报纸上记载的,就是提炼过的社会。”⑦
新闻信息既然来自社会,新闻媒体的发展也就受制于社会。新闻纸的发展离不开由政治、文化、经济、艺术、教育、交通等外在条件所构成的宏观环境。谢六逸指出梁启超早在1898年在《清议报》一百册祝辞里对中国报界寄托了期望,但之后的业界现状却让人失望。“我们知道梁氏创办清议报是在1898年,到现今已是三十余年了。这三十余年以来,我国的报纸,无论在量的方面或是质的方面,实在不能达到梁的期望。”⑧这既有办报人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民国时期的社会条件影响了新闻的发展。“我国报纸的贫弱,乃是一个无可讳言的事实。如果追究我国报纸贫弱的原因,决不能把责任的全部,推卸在‘办报’者的身上,这和国家的政治、经济、教育、社会、交通各方面都有连带的关系。”⑨
新闻以民众福利为依归:新闻对社会的反作用
新闻信息不但来源于社会,也会回归社会:“新闻记者从社会里面将这些新闻采访到手,或者写成记事,或者写成评论,送到工场……再送回社会。”⑩回归社会后,新闻媒体对社会的文化、社会的发展会有很大的影响。他说:“现代的新闻纸(报纸)对于社会文化有莫大的贡献,在政治、经济、教育、艺术、外交各方面,新闻纸的职能都可以充分发展。新闻纸的职能充分发展之时,它对于社会文化的推进力甚大。所以观察一国的文化,必先观察那国家的新闻纸。”???
因此,谢六逸先生接受了梁启超的影响,十分强调新闻纸对社会的责任。他在《实用新闻学》教材的绪论里,引述了梁启超《清议报一百册祝辞并论报馆之责任及本馆之经历》一文中关于报馆责任的观点:“报馆者,政本之本,而教师之师也。惟其然也,故其人民嗜之,如饮食男女不可须臾离。……故报章益多,体例益善;议论益精,记载益富,能使人专读报纸数种,而可以尽知古今天下之政治、学问、风俗、事迹,吸纳全世界之新空气于其脑中。故欲觇国家之强弱,无他道焉,则于其报章之多寡良否而已矣。”并且谢六逸先生在其相关著作中多处谈到了新闻纸对社会正反两方面的影响。
谢六逸认为报纸作为社会公器,是社会的前驱,因此,报纸应该重视民众的福利,引领社会前进,发挥对社会的积极影响作用。“报纸不比别的事业,它是时代的前驱,又是一种民众的公共事业。一家报馆虽是由少数的企业家办的,但必须以民众的福利为依归。如果办报的人能够认识这一点,他们就应该引导社会向前走去,不该躲藏在环境的后面,以求媚于少数的阅者。”???
新闻对社会民众的引导一个表现就在于新闻如同大学,对社会有一定的教育作用。谢六逸认为报纸是一所文化大学,但与学校教育有着很大的不同:“近代的报纸是一所极(好)的文化大学。而且是永无卒业时期的大学。它的学生就是全社会的民众。普通的学校教育是在特定的时间,把特定的知识,施教于特定的学生。报纸是将非特定的知识与问题,教授非特定的学生。学校教育把原理原则教人,报纸将实际状况教人。学校教的是过去的社会,报纸教的是眼前的社会,把现在的社会人所必需的经验知识资料供给它的学生……”???
鉴于此,谢六逸先生进一步提出,新闻纸是人生的教科书,是人们了解社会的有效途径。“一个人的能力有限,不能经验人世间的各种生活,也不能把所有的知识都吸收在脑里,我们每天只费少许的时间,打开报纸一看,那上面便有着鲜明的社会的缩图。……现代的报纸,就是人生的地理教科书,人生的历史教科书,社会教科书等等。它能指导青年,它能指导成人,甚至于隐居在‘菟裘’里的封翁,它也能暗中指导。”???此外,新闻纸还有政治、经济、艺术、外交等各种职能,这些职能和教育职能一起,共同对社会发挥着重大的影响。
新闻纸如同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的作用,但如果新闻工作者无视众生之福祉,则新闻如同毒物一样于社会有着恶劣的影响。他说:“恶劣的报纸,正如毒物一般,在每天的早晚,残杀最有为的青年,颓唐健全的国民。看报纸的人的头脑浸润在战争、奸杀、盗窃、寮、酒食、冠盖往来、买办暴富里面。一切受苦受难之声音,被虐被榨的实况,国际情势的变迁,近代学术的趋向,是永远和中国的阅报者绝缘的。”???
影响的发挥及思想源头
新闻来自社会,又对社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谢六逸借用西方新闻学理念阐述了新闻影响社会的发生机制。他认为在于报纸是人们求知的工具,而“知”会对人的精神发生作用,从而影响社会。他说:“看报的目的在于求知。看过报纸之后,即在借报纸得‘知’以后,必发生精神作用。例如‘热河失守’的新闻登在报纸上面,被看报的人‘知’道之后,必发生悲愤的感情,此种悲愤的感情,即为一种精神作用。既发生悲愤的感情,必思如何救国,于是生出种种的爱国运动,所以能够影响于社会。”???
报纸的这种精神作用也是社会得以组合的一个重要桥梁。社会是由不同阶级不同阶层的人组成的,有着各自的利益诉求。谢六逸先生援用西方社会学的理论,将社会分为基于血缘或居住地而形成的“共同社会”以及基于共同利益、环境、情感、知识、思想、礼仪等而形成的“利益社会”。此两种社会之间本是隔膜的,但因成员之间的互相理解而得以和谐统一。而成员之间能相互理解又以相互之间精神上的沟通为前提。“新闻”对成员之间的精神沟通起着重要的作用,是社会结合的重要因素。他说:“不问‘共同社会’或‘利益社会’,凡社会的结合,必有待于成员间的互相理解。而理解的相互作用,必以成员间的精神的交通为前提。成员的精神的交通,乃是社会结合的重要的要素,‘新闻’就是社会之精神的交通的重要机关,也就是社会结合的重要的要素。无论‘利益社会’或‘共同社会’,新闻一定是为社会所需要的,它和‘社会生存’有不可分离的关系。”???
谢六逸早年留学日本,因此,他关于社会分类及新闻是社会精神机关的思想,颇有日本新闻学者的印痕。他说:日本新闻学者栋尾松治氏著《新闻学概论》,原书第一编即讨论“新闻的本质”。而栋尾松治认为“新闻的本质,即社会之精神的交通机关”,是“利益社会之精神的交通机关”与“共同社会之精神的交通机关”。???而栋氏关于“利益社会”与“共同社会”对立的观点,又来自德国社会学家邓尼斯。因此,谢六逸又间接地受到了邓氏思想的影响。
同时,谢六逸的新闻社会学思想无疑也曾受过梁启超新闻思想的影响。“光(谢六逸号光――笔者注)从青年时代开始,就喜欢读梁启超的著作。”???在他所编的《实用新闻学》教材的绪论里,大段引用梁氏对新闻责任的论述,显示出谢六逸新闻思想中的梁氏痕迹。
总之,谢六逸看到了新闻媒介对社会的影响,看到了新闻媒介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文化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交通技术环境等媒介生态空间,这些都是富有前瞻性的真知灼见。新闻与社会的交涉,涉及面是相当宽泛的,但谢六逸先生主要是从新闻信息生产环节、新闻对社会的影响两个方面探析新闻媒体的社会性,未能从新闻媒介组织内部去研究报纸的社会性,也未能把自己提及的两个话题进一步深入开拓,考察视野略显狭窄。这反映出谢六逸先生作为一个资产阶级的新闻学学者的局限性。但因受过中西文化的双重影响,更兼自身的悟性与勤奋,谢六逸能以独特的视角来研究新闻,把新闻放在社会环境里来探讨的做法,在当时的文化背景下,应该说是相当新潮的。
注释:
①⑦?????????谢六逸著:《新闻教育的重要及其设施》,《谢六逸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272页,第276~277页,第277页。
②③⑤⑧⑨??????????摇谢六逸编:《实用新闻学》,第8页,第10页,第22页,第4页,第4页,第9页,第22页,第20页。
④谢六逸编:《通信练习》,第1页。
⑥⑩???谢六逸编:《实用新闻学》之第四章《新闻的职能》,第2页,第2页,第1页。
???谢六逸著:《最近的感想》,选自《谢六逸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293页。
???秋阳著:《谢六逸评传》,贵州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第23页。
对新闻学的理解认识范文5
关键词 解释学;问题意识;民生新闻;文本选择;视域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21-0055-02
自从现代解释学集大成者伽达默尔在1960年推出了巨著《真理与方法》,解释学不仅成为一股强劲的热潮,“解释学意识”也成为了20世纪以来最重要的思想观念之一。今天人们论及解释学,往往指称的是作为现代解释学阶段的所谓“哲学阐释学”,已从完全忠实于“文本”的认识论转向“人”的存在的本体论,并成为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哲学理论。
可以说,哲学与新闻学,都作为理论指导着人们去认识并改造世界。当下,解释学思想已广泛渗入到社会各个学科领地。而着眼其与新闻学的关系,特别是站在解释学的诸多视角下来分析和研究新闻传播理论和现象,能让我们吸取解释学思想中更多的新鲜血液,给予新闻传播学越发旺盛的活力。
“以人为本”的现代社会,人们在解决温饱问题之余更多地开始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感。人民群众越发重视并积极争取自己的话语权,于是,“民生”与新闻传媒的“和亲”就必然十分迫切了,“民生新闻”便应运而生。近年来,诸如《南京零距离》、《民生热线》、《温州都市报》等各种媒介形式的民生新闻可谓是竞相发展、势头迅猛,俨然成了各大媒体和广大百姓共同青睐的香饽饽。究其原因,我们不妨从“解释学”理论入手,谈谈民生新闻背后的“问题意识”缘由。
1新闻媒体在“问题意识”指导下的民生“文本选择”的“民生趋向”
在“民生观念”逐渐深入百姓内心的今天,各大新闻媒体若想在激烈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就不得不在新闻题材的选取上多下些功夫了,一方面肯定要选取与百姓息息相关、人们最关心关心的民生话题,另一方面,还要在基本的话题下深入分析和挖掘,找准、选取更加细致和具体的新闻点,以期更好的符合当下的民生政策重心,迎合广大受众的关注点和民生心理预期。在此,对解释学理论中“问题意识”及其指导下“文本选择”的领会和运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解释学深入探讨并重视前理解的影响,认为前理解(或前见)是历史给予的生产性积极因素,促成了理解者或解释者独特的“视域”。而伽达默尔的“问题视域”通俗地讲就是所谓的“问题意识”。而每个人具有的某种问题视域(也就是问题意识),恰恰是我们理解文本意义的前提。解释的过程就是解释者运用自己的“问题意识”去解读文本。而“文本”,即一切以书面文字和口头语言表达的人类交往的形式。所以从本质上说,包括民生新闻在内的各种新闻就是一种信息文本。
由此,解释学对民生新闻工作者“民生新闻”文本选择上的启示是:新闻文本是新闻工作者对新近发生事实情况的描述,所以,首先就要求其对被描述对象的理解。新闻虽要求客观真实,但记者作为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在报道中或多或少会掺杂自己的情感和价值判断,同时,新闻事件可能会千头万绪,这于涉及面广的民生新闻尤其如此,很难面面俱到。所以,报道什么取决于传播者所看到的新闻点,即新闻点的文本选择,而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传播者既定的问题意识和价值观念等主观因素的影响。
所以,这就要求民生新闻工作者在多方采集和挖掘民生新闻事实要素和原委的同时,能更好地凭借自己尽可能准确系统的知识积累和专业敏感,在解释学“问题意识”原则的指导下来判断或推测某一事件的发展趋势,准确切中新闻热点,选取有价值的新闻信息文本,进一步在政策鲜明的“问题意识”指导下进行民生新闻报道与评论。
2广大新闻受众在“问题意识”下的“民生取向”及不同“视域”的丰富解读
站在解释学的角度,广大受众对民生新闻的“青睐有加”,正是“问题意识”的体现,而对于同一民生新闻的差异性解读,也恰恰是在不同前见作用下视域差异的反映。“前见”又称“前理解”。是指构成理解者存在的种种历史条件。从根本上,前见构成了我们的视野,是我们理解所处的先在状态,既是人的理解的基础和前提、解释的特定角度和观点,又是理解和解释的入手处或切入点。因此,笔者认为:广大受众正是在似乎达成共识的“民生事件最能反映国家社会制度问题”这一普遍的“前见”的基础上,不约而同地在“问题意识”的作用下,越发青睐于“民生新闻”并热衷于其所反映现实问题的解读。这一点上,我们看到了政治、经济、文化、历史背景趋同的同时代人们的“前见”和“问题”共识。
然而,我们更应看到作为不同个体的广大受众,在不同“前见”作用下“视域”差异,这主要反映在不同受众对同一或同类民生新闻的“见仁见智”不同问题反应和争论乃至与新闻传播者认识差异上。同时,笔者认为,这种争论和差异性也正是“民生新闻”赢得受众“青睐”的原因之一。在新闻文本特别是问题视角丰富、涉及面广的社会新闻的解读中,受众的“前见”对新闻文本的解读有重要影响,每个读者都会基于自身的利益解读新闻产生自己的理解,而任何人的理解都是站在自己处身的立场,以特定的价值角度去解读新闻事件及其意义。因此,历史的面目,永远处于不断理解的过程中,此即文本意义所在,这使得传播广、受众多的新闻文本,特别是角度丰富、问题性强的民生新闻从生成开始便蕴含了无穷大的“多元解读”的可能性。
综上,便是笔者从解释学的“问题意识”入手,着眼于当下“民生新闻备受青睐”的传播现象,所做的一些思考和探讨,然囿于学识和能力,不免有浅显和不足之处,还望各位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格朗丹著,何卫平译.哲学解释学导论.商务印书馆[M],2009,7.
[2]蔡尚伟.“哲学解释学与新闻传播”.新闻大学[J],2000(3).
[3]彭焕萍,徐红新,郭桂环.“从解释学视角看新闻文本的特征”.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2005(4).
对新闻学的理解认识范文6
【关键词】新闻伦理学 新闻职业道德 新闻法规
国内很多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把《新闻伦理学》列为必修课或选修课,笔者所在的学校即列为选修课。新闻业务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的讨论较多,新闻伦理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讨论却不多见,笔者结合自己的体会,谈谈对该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和实践。
一、新闻伦理学课程的新变化
作为新闻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新成员,新闻伦理学更多是因新闻传播实践中发生了不少有违新闻伦理道德问题而设,受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影响,新闻伦理学课程在新时期发生了较大变化。
1、课程体系面临解构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建立起来的新闻伦理学课程体系具有开创意义,但把新闻伦理学的研究对象界定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现在看来不够完整。随着国外新闻伦理研究的深入,国内新闻伦理研究范畴和对象的界定发生了分歧,表现为新闻伦理是否属于职业道德范畴,以及新闻伦理与新闻职业道德是否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等。国内随后出版了不少关于新闻伦理的教材,数量虽不少,但差异较大,分歧明显。这些情况表明原有的新闻伦理学课程体系面临着解构。
2、教学面临实践转向
我国传统的新闻伦理教材侧重于学理的论述和道德原则规范的阐释,使新闻伦理教学变成一种道德说教。教材的状况往往反映教学内容的现状。伦理有完整的体系,严密的逻辑和丰富的内涵,在实践中规约着人们的行为。新闻伦理在新闻实践中对新闻传播者、媒体、受众等产生不同的影响,是衡量或检验新闻传播实践是否符合规范的标尺。要想跟上新闻实践的发展,新闻伦理的教学必须和新闻应该保持同步,实践转向就是在所必然。
二、教学内容的新构成
新闻伦理的教学与研究是相辅相成的,研究成果形成的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依托,由于多数成果的理论研究专长,其取向少不了道德说教的痕迹,因此,新形势下的新闻伦理教学内容要想更好地服务新闻实践,必须进行新的构建,其教学内容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1、学科理论
理论是任何一门课程的构成基础。“伦理”和“道德”是新闻伦理学的“元理论”。伦理有一整套的体系架构。新闻伦理学属于应用伦理学和新闻学的交叉学科。除“新闻伦理”的提法外,类似的还有“媒体伦理”、“传媒伦理”、“媒介伦理”等提法,这几种名称经常混用,这种混乱导致对新闻伦理范畴以及研究对象界定上产生分歧。如有学者把新闻伦理学的研究对象仅限于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有学者把新闻伦理理解成新闻传播的伦理,讨论的是新闻传播行为及其过程中的道德问题,是新闻传播的道德规律和道德规范系统。厘清这些理论认识的分歧有利于调整该学科的教学内容。无论如何界定,新闻伦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问题、基本方面应该没有实质性不同。基础理论共识是学科稳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2、新闻伦理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观察新闻史不难发现,新闻法(规)的发展与新闻职业道德的发展几乎并行,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这两者发展失衡时就容易产生新闻伦理问题,进而引发对新闻法的讨论。由此可见,新闻法规也是新闻伦理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道德和新闻法规是新闻伦理学的两个基本方面,偏向任何一方都是对新闻伦理学历史发展的曲解,结果会更难理解现实的新闻伦理困境。
3、新闻伦理问题:新闻道德失范
实际上,新闻传播实践关注的是一系列伦理问题,关注的是客观、公正、责任以及民主等,也是新闻专业主义的问题。新时期新闻实践中产生了一些新闻伦理问题,即新闻道德失范。所谓新闻伦理问题,主要指新闻传播活动中引起了伦理争议,或产生道德冲突,需要进行道德评价的问题。新时期的新闻伦理问题与以前有所不同,包括媒介商业化、新闻传播与社会公正、新闻传播与隐私权、隐性采访、以及“虚假新闻”、“有偿新闻”等一系列道德失范问题,鉴于此,新闻伦理教学内容必须包括新闻道德失范,新闻伦理学的教育目标应该定位于教会学生如何应对和处理以上的道德失范问题。新闻伦理学也就可以理解成一门解决新闻伦理道德问题的学问。新闻伦理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就在于培养新闻专业学生解决新闻传播实践中道德两难问题的能力。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新闻实践中的道德失范问题日趋严重,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受到了质疑,新闻伦理问题引起业界和学界关注和热议。新闻传播实践遭到质疑意味着教育目标要有所调整。
4、新闻伦理问题的治理:新闻法规
新闻道德失范造成新闻伦理缺失的原因多种多样,有研究者将之总结为四个“矛盾”:新闻行业的两重属性之间的矛盾、新闻传播者的自由传播与社会责任之间的矛盾、新闻报道的及时性与真实性之间的矛盾、新闻媒体的监督与平衡之间的矛盾。新闻伦理缺失就意味着必须进行治理,新闻法规则是主要的治理应对之策。
三、教学模式的新探索
新闻伦理学教学的核心应围绕媒体在实践中引起伦理争议和产生道德冲突的现实问题,通过选取案例进行讨论,努力使学生能够自主进行道德判断,学会批判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通过几年教学实践,笔者摸索出一套教学模式,简称“一个中心,两个延伸”。
1、一个“中心”
一个“中心”是指以课堂的案例教学为中心。案例教学法在新闻传播的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理论、媒介经营管理等教学中广为采用,新闻伦理也同样可以使用此方法。根据上述教学内容的调整,改变新闻伦理教学中教师讲解教材的传统方法,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实践。在课程开始之前,教师就应该告诉学生本课程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这一点在教师的日常教学中常被忽视,为了实现较好的教学效果,结合上文的教学内容,笔者实行下面的课堂策略:首先,教师把新闻伦理学的基本理论作为一根主线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每次讲解时间原则上不超出25分钟,讲授这部分内容要少而精。其次,教师把课堂教学内容分为三个主题版块,即新闻伦理发展史论、新闻伦理实务、新闻法规实务。这三部分内容安排如下,第一节课开始后,由教师主讲史论,然后由学生提问,进行答疑,时间控制在15分钟内;第二节课由两名同学各自从新闻伦理和新闻法规实务角度,举例阐释案例中新闻伦理缺失或新闻道德失范问题,如“周克华案”中媒体对其母采访报道中伦理缺失,包括最近的“复旦室友投毒案”等都可成为课堂案例教学的讨论内容,这个环节约需20分钟。就演讲学生提出的有争议的伦理问题或困惑,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让各种观点在课堂中交汇碰撞,时间控制在15分钟内,通过这种交汇,使学生加深对问题的认识。最后5分钟时间,由教师点评,与学生的讨论形成再次交汇,这将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
2、两个“延伸”
“两个”延伸是指课前与课后。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效果是两节课的时间内难以实现的,必须依赖课前的准备和课后的深化。教师要精心布置和策划。在课前,教师和学生要精心准备和设计。对教师而言,应站到新闻伦理学科研究的最前沿,尽可能掌握新闻伦理学科的全面知识,以深入浅出地完成理论讲解的任务,还要能对三个主题中学生讲解的两个部分进行有效点评,在师生互动中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对学生而言,只有课前认真准备,课堂上方能游刃有余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准备越充分,课堂气氛就越活跃,同学和老师的收获就更大。在课后,发言的同学将自己演讲的PPT和相关的材料发到班级的群共享中继续交流探讨,对没有听清的同学进一步释疑解惑。教师课后若有新的理解,也可将自己的新见解传到QQ空间和学生继续分享,充分利用现代的互动媒体进行便捷的交流。
四、教学改革的效果
新闻伦理学课程的主旨是培养学生高尚的职业道德与现代法治观念。以课堂案例教学为中心,有助于学生理解新闻道德的原理和法律法规,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新闻伦理素养与新闻法治观念。笔者通过几年的“一个中心,两端延伸”的教学方法实践,在以下两个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1、提高了学生读书的主动性
学生课堂中的卓越表现来源于平时的知识积累,而读书则是知识积累的重要途径。唯有广涉博览,学生课堂发言讨论中就能思想敏锐、观点新颖。课堂发言同学的优秀表现,无形中会对其他同学产生激励作用,加上教师的适度表扬和积极鼓励,让表现不错的同学有种成就感,容易形成互相竞争的读书氛围,这种积极读书的氛围需要教师的引导,笔者为此也常常开列一些书目,供学生选择。观察发现,在此门课程的学习中,学生读书的主动性比先前确实有较大提高。
2、提升了学生的表达和辨识能力
这种课堂教学模式还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辨识能力。有课堂发言任务的学生就要准备“如何说”、“说什么”,还需接受其他同学的提问,必须准备“如何辨”;发言后还要经受同学和老师的点评等,表达和辨识能力在其发言过程中会得以最充分的展示。有时在听取其他同学或老师的点评后会产生新一轮的辩论,这无疑会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表达和辨识能力,教师引导好即可达到螺旋式提高的效果。
参考文献
①吕朝,《伦理学“中心带动、两头延伸”教学模式的建构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2013(3)
②谭平剑、邹国球,《关于我国新闻伦理研究与教学现状的审思》[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
③张蓓,《将案例教学法引入新闻学课堂——以〈新闻伦理与法规〉课程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