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理想教育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学生理想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学生理想教育

中学生理想教育范文1

【关键词】:浅谈 高中生 理想 教育 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是一个人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表现,是人学习、工作的动力和精神支柱。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对国民的理想教育,在今年的人代会上,“中国梦”成为关注度极高的热词。所谓中国梦,就是在每一个中国人实现自身人生理想的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在市场经济发展和人们价值取向多元化的今天,如何加强高中生的理想教育,让他们树立科学崇高的理想并为之奋斗,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思考的话题。下面就如何加强高中生的理想教育谈谈自己的肤浅看法。

一、发挥榜样对学生理想形成的积极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人物一旦深入学生的心灵,成为学生效仿的对象,他就会成为学生追求的目标,成为推动学生理想形成的强有力的因素。学生的理想,是由对外在榜样的模仿向内在奋斗目标的确立逐步发展的。但应该注意榜样的方向性、形象性、同步性、感染性与可学性。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他们最敬佩的榜样人物――古今中外的政治活动家、科学家、文学艺术家、优秀教师和英雄模范人物等名人的生平及事迹进行介绍,会使他们在思想上受到深刻教育,在精神上受到极大鼓舞,在感情上引起强烈共鸣;一个榜样就是一面镜子,面对榜样,每个人都可以对照、检查自己,做到自警自策,修身养德;通过对榜样的学习和仿效,可以使先进的受到激励、平庸的受到推动、后进的受到震动,从而达到净化心灵、塑造人格、教育自我,逐步确立并修正自己的理想的作用。

二、兴趣爱好在学生理想的形成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兴趣是人的认识需要的心理表现,它使人对某些事物优先给予注意,并带有积极的情绪色彩,是价值观的初级形式。一个人的兴趣反映了一个人的个性品质,学生的个性品质如何,直接的关系到理想的形成水平和表现形式,而理想的确立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个性的发展和改造。兴趣爱好是影响青少年理想形成的内在“激素”。一个人才的成长,常常是在兴趣爱好的推动下进行入迷的追求。“兴趣出勤奋,勤奋出人才”。志趣就是在自觉兴趣的基础上,在实践活动中,发展到与追求的志向理想相结合,而成为一个人生活前进的动力。在所教的每届学生中,由于其个性特长不同,有的对数学课感兴趣,有的对文学特别感兴趣,有的对音乐、体育、美术感兴趣,有的对编辑、主持、播音、影视表演感兴趣,他们的兴趣不同,确立的理想就不同,努力奋斗的方向就不同。可见,兴趣在中学生理想形成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理想教育既要发掘、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又要把学生从凭兴趣考虑理想,引导升华到以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为大目标的中国梦上。

三、情感的触动、情操的培养在学生理想的形成中起着特殊的作用

情感是理想的心理成分,理想是认识与情感的“合金”。道德认识只有经过情感的体验才会转化为道德信念。一个人情感的触动,是理想形成发展的必要触媒,类似于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一样。有人以鲁迅先生在人生理想上的三次重要转折来说明强烈的情感冲击的触媒作用。第一次,鲁迅先生的父亲死于庸医之手,激起他产生学医济世之念;第二次,鲁迅先生在日本学医期间,一次在影片上看到一大群中国老百姓竟在旁欣赏自己的同胞被侵略者砍头而无动于衷,使他痛感救国之根本不在医,而在于唤醒民众,于是他放弃学医;第三次是1927年,他看到自己的学生在的屠刀下横遭惨死,又看到青年人也并非都比老年人好,也有出卖灵魂的,悲愤激起他摈弃了社会进化论,转为接受阶级论。

对学生的理想教育,应引导学生置身于社会的现实矛盾之中,激起他们情感的波澜,产生深刻的情感体验,从而激起他们对祖国、对人民的强烈责任感和事业心,树立起远大的理想。

四、哲理的启迪对远大理想的形成起着关键性的指导作用

有位诗人说过“愿望是半个生命”,理想教育的第一步,就是要激起学生心中的希望,然后,使学生的希望升华为理想。希望还未付诸理性之时,希望只是愿望,还不是理想。要使希望升华为理想,关键是哲理的启迪。

中学生理想教育范文2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二者皆为素质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从素质教育的层面来看,二者是并列关系,不是隶属关系,而是一种“交集”的关系。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也应该是双向互动的结合,双向互动结合才是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关系的最终“归宿”。

一、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

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简称德育)是教育者根据社会要求和中小学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他们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以促使他们形成相应的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可以说德育属于一种目的性较强的思想品德培育行为,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中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以及行为习惯的最终养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简称心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1]。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教师必须要结合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从他们的实际心理状况出发,利用各种有效的措施,有计划、有目的地对青少年进行心理素质训练,从而确保青少年最终能够实现身心健康发展。

二、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独立性

首先,两者的具体目标不同。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自己与他人及社会的关系,有效地克服成长中的障碍,以便能较好地适应社会和生活,其核心问题是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与个性的和谐发展,工作重点在学生心理的矫正、调适与发展上,以达到帮助学生维护健康心理、优化心理素质、发挥个人潜能的目的。而德育主要是解决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规范及法律意识等问题,帮助学生树立符合一定阶级利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

再次,内容不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学习辅导、智力训练、人格教育、情感教育、耐挫能力培养、人际关系指导、性心理教育等诸多方面。而我国传统德育的内容主要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德育工作不能解决强迫症、焦虑症、性心理障碍等心理卫生问题,而心理健康教育也不能直接解决政治观点、政治信仰及政治立场等问题。

以上这些区别说明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是学校教育系统中两个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两者不可相互替代。

三、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一致性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都属于育人的工作,都着眼于人的幸福生活,在总目标上是一致的,即塑造一个完整的人。德育偏重于将积极向上的社会思想以及道德规范逐步转变为个体的思想认识与道德品质的过程,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中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

从实施手段上来说,两种教育方式都必须贯彻落实差异性、主体性以及发展性的基本原则。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都属于既强调社会功能,又强调个体价值的活动,它们的目标都是为了确保青少年能够全面健康发展。我们推进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双向融合,旨在进一步扩展和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丰富德育的基本内容,把心理健康教育的手段应用到德育过程中,从而让两种不同的教育活动都能够拥有更加多元化的教育手段。

过去的德育手段主要是说服教育和灌输批评,一般是源于社会要求的外在影响对中学生进行品德教育,而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引入,能够让德育工作更加深入,能够更进一步地感知学生的内心世界,促进德育效果的提升[2]。在心理健康教育实施过程中,对中学生心理素质的训练也能够在某种程度上促进其道德品质的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在逐渐优化和改善中学生心理素质时也会让学生的外在行为习惯有所改善,让他们的行为与社会规范以及伦理道德更加贴近。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虽然有其自身不同的侧重点,但双方之间都是针对学生的社会化的教育活动,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为最终目的。

四、中学生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双向融合路径

(一)在实施方法上应保持共用性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主体―发展性”教育,强调对学生的尊重、理解和信任,并且严守保密的原则,以平等、朋友式的身份与学生建立关系,这就大大增强了学生的自我肯定意识,增强了自信心,增强了对他人的信任。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教师主要采用疏导、自由联想、角色扮演、价值澄清等方法,引导学生自我探索、自我调节、自我提升、自我完善,即教师的“助人”最终是为了学生的“自助”。

传统德育由于理念与方法的落后,常常采用说教的方式,容易引起中学生的抵触情绪,根本原因在于忽视了学生道德生活的主体性地位,抑制了学生道德实践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因而,德育要寻求出路必须借鉴心理健康教育的人性化方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与学生进行更加平等的沟通,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体验、感悟,把思想道德理念内化于心,成为自觉的行动。

在工作方法上,有些思想问题的解决也可以借用“润物细无声”式的心理疏导。而且中学生的心理问题不少是由于不能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引起的,很容易走向自负或自卑的极端,而融合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德育则可以帮助其正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客观分析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引导学生坦然正视自我、悦纳自我,促其心智健康、人格健全。

(二)采用活动体验教学模式

目前我国德育模式中比较有影响力的当属生活化德育、欣赏型德育、体验式德育[3],但研究的主体更多地指向整个学校的德育工作,而不是德育课堂教学,两者虽有着相同的教育目标,但在内容表达、组织形式、考核评价上却各有不同,生搬硬套是行不通的。因此需要结合学科特色,从学生实际出发来探索德育课教学模式。

所谓活动体验,是一种以活动为载体,以身体为中介,以“行或思”为手段,对个人的自我觉察和经验检验。目前我国学者普遍认为体验教学的关键词就是体验、环境、实践和经历。活动体验的德育课教学模式是在戴维・库伯体验式学习理论的启发下,以杜威的“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经验为中心”为理论依据,并结合中职学校的特色基础上提出的,主要指教师依据中职德育课教学大纲要求,围绕德育教育目标,结合中职学生的生活和实践经验,通过各种有效的方式调动学生的感官参与,引导学生由被动到主动,由依赖到自主,由接受性到创造性地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获得感受,提高认识、发展能力,并内化优良的品质、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人格的课堂模式。

(三)注意二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双向融合并非是将二者等同起来,两者之间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道德问题心理化或心理问题道德化都是不科学的。德育更加倾向于ρ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和培养,而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所以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我们应当充分掌握二者之间的侧重点,把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联系起来。从中学生思想发展与心理形成规律出发,对于思想道德认识与心理健康问题共同引起的矛盾,应用有针对性的方法对其进行处理。同时利用有效的思想引导,帮助中学生摆脱一些不正确的心理认识,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能够共同发挥出其功能,提升教育活动的实效性[4]。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学教育工作中,推进学校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双向融合,不仅仅是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中学生健康成长的必然需要。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融合能够促进学校育人目标的最终实现,为培养中学生的综合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实现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发展,才能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出更多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柯晓军,王艳.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的有效结合[J].华夏教师,2017,(2):17.

[2]王建斌.义务教育阶段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融合[J].西部素质教育,2017,(2):192.

[3]黄涛.心理健康视角下中职生德育工作探讨[J].机械职业教育,2016,(7):42-44, 48.

中学生理想教育范文3

[关键词]单亲家庭 品德教育 中学生

我校高中3个年级原有单亲学生共57人,占学生总数的10.18%,而通过最近一次的调查统计,单亲家庭学生人数上升到91人,占学生总数的16.25%。从2007年9月份开始,我们通过问卷、谈话、走访以及查阅相关资料等,对单亲学生心理特点及其成因不断探讨,并试图结合高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提出具体的指导策略。

一、单亲学生的心理特点

1.忧郁离群,喜欢独处。单亲孩子幼小的心理遭受过沉重打击,亲情交流受到限制,逐渐封闭自己,到十六七岁时,就自然表现出一种孤独感,比较忧郁,没有其他同学那种对集体明显的融入感,喜欢独处。

2.缺乏自信,敏感善变。特殊的家庭关系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上产生了一道永不磨灭的伤痕,使他们常常觉得低人一等,比较自卑,表现为对他人的言行过于敏感,尤其不愿与人谈自己的父母,遇到这样的话题常主动回避,也不愿因家庭情况,在班上被特殊对待。

3.思考社会,感觉迷茫。生活本是丰富多彩的,但亦有许多波折。有的单亲学生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看不到生活的美好,反而关注社会的阴暗面,加上大多数单亲家庭比较贫困,孩子比较迷茫,不知道人生的意义在哪里?

4.独立早熟,意志坚韧。多数来自单亲家庭的学生,虽然心灵受到过创伤,但为了回报单身父母的爱,减轻父母的痛苦,少让父母为自己操心,他们生活自理能力往往比较强,还会放弃娱乐和休息,在挫折面前不退缩,不气馁,用高分来安慰家长。据我们的调查,我校70%的单亲学生学习十分刻苦,有超出一般同学的毅力。

5.任性放纵,逆反强烈。有的单亲学生对家庭有一种厌恶感,父母如果有意愿再婚,学生的这种厌恶感往往会演变成一种逆反心理,借此来表达对家庭的不满,晚回家甚至不回家,上网吧、抽烟、喝酒,用钱没有节制等。有的单亲学生干脆谈起了“恋爱”,希望从对方身上寻找一种心灵的慰藉。他们的初衷往往是通过这些方式表达出内心的不满,但是,由于十六七岁的孩子本身思想并不成熟,容易受到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一旦“身陷其中”就“难以自拔”。据我们了解,我校这部分单亲学生虽然极个别,却要引起高度重视,如果放松其教育,对学生整个人生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后果也是严重的。

二、教育策略探索

如何教育单亲子女,无论对家庭、学校还是社会来说,都是一个崭新的课题。而其现状更令人担忧,可谓是问题重重。就我校而言,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缺乏这方面的专门知识,面对突然而至的单亲学生群体,起初确实有点棘手,但我们课题组经过较长时间的论证和摸索,初步形成了以下共识。

1.学校、家庭和社会“联网”,形成教育合力。学校老师要主动深入地调查访问,了解所教学生的家庭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家长要主动配合,把学生在家的生活、学习及了解到的心理现象及时报告给老师,以减轻老师的工作难度。社会要消除偏见,多献出点爱心,让单亲学生甩掉自卑的包袱,使其身心得到协调发展。我们建议在家长学校中设立一个单亲家长班,给予单亲家长在教育子女方面的一些知识和指导性建议,并不时举办专家讲座或请成功的单亲家长现身说法。

2.把关爱和思想品德教育结合起来。我们在调查中发现,父爱和母爱相互结合的家庭温暖是子女成长的良好土壤。对单亲学生要分析不同情况,让他们重新找回过去在家庭教育中失去的爱,在充满爱的环境中加强教育。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爱,是一种强有力的教育者。”我在一次周日中午,请班里的3名单亲学生到自己家里帮忙搬书桌,等学生到了以后,我和学生开始整理书桌,我的妻子就在厨房做饭,等书桌搬完,饭菜已经做好了,于是,“顺便”留他们吃饭,5个人一桌,有说有笑,其乐融融,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爱的温暖、家的温馨!有的孩子当时眼睛里就噙满了泪水,有的学生上了大学还写信回来说“那一次,久违的暖流再次再我胸中涌起,它总会激励我去关心别人。”把关爱和教育相结合起来,在解决单亲家庭子女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中是至关重要的。

3.营造民主温馨的班级氛围,用集体的力量融化心灵的冰霜。我们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深刻感受到,“伙伴的教育”要比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更为持久和深刻。我们要善于利用这种效应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如发动学生布置教室时,发挥单亲学生的力量。我校有一位班主任说到,他看到几位单亲学生在周记中写到:“让琅琅书声伴随我们走向成功的彼岸”、“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等等,觉得是一个好的教育契机,他结合这两句话表扬这两位同学对班级的关心和学习的踏实勤奋,并建议把其中一句作为班级奋斗目标,另一句作为班级格言,受到全班同学的欢迎。既教育了同学,又不经意间激励了单亲学生,让他们感受到了被尊重的价值。

总之,营造民主温馨的班级氛围,树立良好的班级舆论导向,让学生关注的角度不再是家庭的贫与富、衣服的美与丑,而是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合作。

4.加强性别角色教育和青春期教育。单亲学生缺乏完整的家庭之爱。父爱或母爱的缺失带来的后果是严重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性格上。例如,自小缺乏父爱的男孩往往缺少阳刚之气,女孩则缺乏与异性亲切交流的训练,长大后往往冷漠、拘谨、沉默寡言;二是在性别上。由于长期与一种性别角色接近,容易模糊性别印象,例如,父女型单亲家庭的女孩经常会出现“假小子”现象;三是在青春期教育上,通常是一片空白,容易使单亲学生缺少基本的生理卫生知识。鉴于此,我们认为培养单亲学生健康高尚的人格,让性别角色得到充分的表现和发展,以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另外,学校还要开展形式多样、针对性强的青春期教育,要让单亲学生能够妥善处理同异性甚至同同性的关系。

5.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缓解过重的学习压力。心理健康教育课是不容忽视的课程。我们建议,中学要尽量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尤其关注像单亲学生之类的特殊家庭学生,通过授课使学生了解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并掌握一些心理调适的技巧。另外,针对单亲家庭普遍比较贫困的问题,学校可以大力宣传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让重点高中的单亲学生放下包袱,奋勇前进,争取考上理想的大学,完善自我,回报家长,回报祖国!

中学生理想教育范文4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 想象力 潜能素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应在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培养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已被提到从未有过的高度。想象是创新思维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之一。想象力是心灵的一种能力,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正是有了想象,人类才能够超越常规思维的约束,冲破现有知识经验的局限,以大胆、奇特的方式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创造性的探索,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所以,想象构成了创新的基础,是一种极其可贵的思维品质。另外,还要重视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重视学生的潜能发挥。

一、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激活文字,创设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语文教材出现在学生眼前的仅仅是一行行文字。如果不展开想象,不懂得再创造,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可能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而无表象组成的生动画面。这样,就不可能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不仅无欣赏乐趣可言,而且难以理解作品的意蕴。真正艺术的作品不是看见的,也不是听到的,而是想象中的某种东西。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象,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

如阅读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第四段:“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到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怎样激活这段文字呢?我设置了几个问题:为什么会有“脚踏上去”的动作?作者为什么不说“没有声音,没有气味”,却说“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加了个“也”字,似乎在与另一种情景比较,而这种情景则是大家所熟悉的,那是一种什么情景?于是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调动以往的生活体验,回答说:“雪”、“似花非花的雪花”、“雪后观景”。

多数学生并不认识槐树,更没见过秋天槐树落蕊的情景,但通过想象,却似乎看到了这样一幅画面:秋天的清晨,作者起来打开房门,惊喜地看到院子里槐树的落蕊铺了一地,于是就像早上醒来才发觉夜里静悄悄地下了一场大雪那样,怀着欣喜而又好奇的未泯童心,去踏上几脚,却发现“声音也没有”,不像踏雪那样会发出“吱嘎,吱嘎”的声响,然后掬起一把,闻一闻,“气味也没有”,同雪一样清爽;一阵扫后,只留下“一条条扫帚的丝纹”,槐花就这么静悄悄地走了,“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一种悲凉弥散开来。通过这种想象,学生走近了作者,走进了作者笔下凄美的意境之中,感受到了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韵味。

又如欣赏朱自清《荷塘月色》第四段:“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的裙。”我请学生根据画中的荷叶或生活中所见,把荷叶与芭蕾组合起来,想象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满眼繁茂的荷叶,荷叶片片相连;因为出水很高,才像亭亭的的裙,像优美典雅的芭蕾舞中的的裙――于是,静静的荷塘幻化为动态的舞台,们穿着绿色的裙子,翩翩起舞,轻盈地旋转。随着想象的驰骋,学生进入到月光笼罩下的荷塘美景中,死的文字变成了活的形象,作品在想象中得到了复活。

二、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重视学生潜能的发挥。

暑期接受教学心理课程的培训,主讲者问了在座老师一个简单而又复杂的问题:你把学生当人看了吗?并让大家想三秒钟后再回答,老师们(包括我)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还是不约而同地回答:当然。可提问的人只是笑了笑,然而我知道这笑意味深长,事后想想,我们那样回答也无可厚非,毕竟作为教师,我们心里都是关爱学生的,也愿意拿学生当人看,可事实上,我们在行动上,并没有很好地实践这一点,其中的原因自然也是多方面的。

其实,每个学生都有其可取之处,有一句话我觉得很有道理,每个学生都有向上的潜能,所以教师必须努力发掘学生的这种潜能,多看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做好正确的引导。要知道垃圾尚且是被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更何况是学生这样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他们不仅是教育的对象,更是教育的资源,既然是资源,就该好好开发利用。

我在教学中就曾经碰到过所谓的问题学生。A是我在原先学校教过的一个学生,他是外地生,学习成绩不太好,而仗着自己良好的家境和城里人的优越感常常表现出一副目中无人的样子,从不把老师的劝导、教诲放在心上,是很多任课老师头疼的对象。按照常规,高一下学期有阅读竞赛,于是开学初就要选拔苗子,因为对学生的基础不甚了解,所以报名时以自愿为原则,然后在报名的学生中选择几个参加兴趣小组,定期开展活动。我满以为学生报名后会有挑选的余地,谁知学生兴趣不浓,我就只好暂时将主动报名的刚好凑数的几位学生列入兴趣小组,其中就有A。后来在办公室和同事聊天时,无意间说到兴趣小组,也就很自然地提及A,谁知有位老师顿时大发感慨,说这样的学生你怎么可以让他参加兴趣小组,这不是浪费老师的时间和精力吗?

是的,我当时看到A报名时,有些疑惑,但转而一想,既然名为兴趣小组,那么愿意参加并不是坏事,应该鼓励,何况人数不够,不如给个机会。所以听了同事的话,我并不多言,只是心里想,也不要太小看A,虽然他成绩不理想,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我发现他对语文学科还是有些兴趣的,有时上课也会积极地回答问题,说不定他是一匹黑马。事实证明,我是正确的,A在此次大赛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中学生理想教育范文5

朗读;空白;仿写;习作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03—0070—0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的同时,要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想象是学生创造力的萌芽。心理学研究证明,学龄初期,儿童的心理发展正处于想象力培养的黄金时期,这时候如果采用恰当的手段施以经常性的训练,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课堂这个主阵地,因势利导,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各种有利因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一、利用课文插图,启发想象

低中年级的课文,插图常常和文字一起组成看图学拼音、看图识字、看图学词句、看图学文、看图说话等教学内容。笔者凭借课文插图,指导学生仔细看图,多看多想,启发学生大胆想象,尽可能地让插图动起来。例如,在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一文时,引导学生凭借文字,借助画面展开想象。这样不仅延伸了课文的内容,而且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活跃了课堂气氛。

二、指导感情朗读,激发想象

低年级课文教学要多读少讲。指导朗读,不仅要从朗读技巧上指导,更要引导学生入情入境,用朗读表达思想感情。如,笔者在教学《荷花》一文时,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读出全文优美的基调,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假设自己就是一朵荷花,身边会发生哪些故事。有的学生听到岸上有人说话的声音:“多美的荷花呀!真想采回家去。”“不能采,荷花是让大家欣赏的,而且它还可以结成莲子。”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令人惊叹不已。

三、抓住文本空白,丰富想象

好的文章像书法,有时密不透风,有时又疏可走马。作者或有意不把意思说透,留下“空白”让读者揣摩;或因表达的需要省略一些内容,留下“空白”。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用好这些“疏可走马”的地方,巧妙地激发学生展开想象,用创造的才智为这些“空白”添补亮丽的色彩。如,《雪孩子》一文,课文中并没有交代出雪孩子是怎样救出小白兔的,笔者抓住这一空白,启发学生想象,引导学生体会雪孩子的勇敢和善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像这样留有艺术空白的课文还有许多,教师要学着积极挖掘,把学生的思维推向,使阅读教学放射出亮丽的光彩。

四、引导仿写改编,展开想象

低年级课本中有许多优美的诗歌,它们具有鲜明的形象性。教师可以在学生理解诗歌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仿写,展开联想和想象,使其渐渐进入写诗的佳境。在教学中,笔者就不同类型的课文引导学生进行改写,包括把诗歌改写成记叙文;科学童话改写成说明文;根据故事情节为课文续写等等,使学生变复现式的记忆为创造性的发散性表达,让学生的智慧火花在想象的助燃下灿烂地迸发出来。如,学了《听听,秋的声音》一文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以课文内容为例,进行仿编仿写训练。这样,学生思维的火花能够轻易地被擦亮,想象能力也会得到很好的培养。

五、结合习作教学,培养想象

中学生理想教育范文6

【中图分类号】 G63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

21―0101―01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提取、加工、改造、重新组合形成的过程,它是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想象是写好文章的前提条件,没有想象,就不会有生动、形象、可爱的意象,甚至也就不会有文学艺术。那么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

一、 储备表象

现代丰富多彩的生活和感悟为想象插上理想的翅膀,想象更是离不开现实生活。所以在语文教学中除了应用好课本上的文本及精美插图外,还应博采广取,为学生定制相应的课外阅读书目,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增大课外阅读量,并注意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的习惯,充分积累素材,加强表象储备,为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打好基础。训练时,可图文互译,先呈现文字材料或图画,指导学生在细心观察、体味文字材料或画面的前提下,有创造性地提取、调动表象储备,展开想象,就文字材料绘制简笔画、意象画,或就画面情景说一段话。

如,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狼》一文,可先让学生观察课本插图,再根据自己的感悟,用现代语表达图意,再指导学生理解课文,比如:看懂了图意,就不会把“犬坐于前”一句中的“犬”理解为“狗”,而是“像狗一样”。这样不仅可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可降低课文的难度。也可采用听音响,看视频说话,先播放一组声音,如风声等,结合现实生活,让学生通过想象说出自己的感想或头脑中的表象。也可通过看一段编辑过的无声视频,让学生通过想象给视频配音,如七年级上册《“诺曼底”号遇难记》便可让学生配音,通过配音来理解当时的场景和船长的思想感情。在课堂教学时,使用想象体味阅读法,可增加表象储备。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文本的基础上,进一步揣摩、想象,让文本与表象沟通,使文字材料转化为鲜活有趣的活动情景与画面,以此促进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深加工。

二、寻求相似

茅盾在《白杨礼赞》中由白杨树联想到了北方的抗日军民,联想到了民族精神。这样把自然景物同社会现象联系起来,把生动的形象同深刻的思想联系起来,使作品独具风格。同时也可将不同的两篇文章联系起来,寻求相似性。

如,七年级上册《猫》,流露出作者一种热爱小生命,同情弱小者和敢于自我反思,自我剖析的感情。鲁迅的《风筝》一文,由于生活的经历和思想的深广,想起儿时因不许放风筝而扼杀了弟弟的玩的天性而倍感悲哀。这两篇文章主旨相似,都表达了自我反思,自我剖析,自我批评的思想感情,通过对比寻求相似,可大尺度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三、 求异与发散

如,学习鲁迅先生的《故乡》后,让学生结合现实生活实例和感悟,通过大胆想象续写50年后宏儿回故乡看望水生的情景。有的学生说:水生带领着他的子孙成了种西瓜的专业户;还有的说水生的后代考上了浙江大学,利用所学知识在海边发展养殖业“阔了”……,把原本悲凉凄楚的气氛变成了热情洋溢的相会场面。再比如《我的叔叔于勒》中的结局虽然是固定的,但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去写,“假如于勒回来(富或穷)会怎么样”(课后练习题)?学生就会对小说原有文本感知的基础上大胆地重新去创造,对故事中的人物、画面、细节等做广泛的创新与拓展,或是顺向思维,或是逆向思维;在想象力的培养中,拟一些驰骋想象的作文题目,更是人们常用的训练方式。其实,在这些构思与想象中,学生的思维不由得就会打开或拓展,或天马行空或自由驰骋。这都是非常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锻炼与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