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研计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网络教研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网络教研计划

网络教研计划范文1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模式;网络化平台;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引言

进入21世纪后,随着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教育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空前的重视。为了培养具有信息应用和开发能力的创新型和应用型药学人才,按照教育部提出的普通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的教学目标,高等院校加快了计算机教学向网络化迈进的步伐。针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层次不同、学生自学能力差别大、依赖性强、计算机教学中缺乏药学专业特色等特点,我们从2004年开始探索大学计算机课程网络化教学体系建设与应用研究,并申请了辽宁省“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网络化教学模式研究”,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建设了基于Windows 2003 Server和Red Hat Linux操作系统的教学服务器,构建了功能齐全的Web架构的网络教学平台,创建了适于网络环境的层次适应性教学模式,实现了网络环境下的计算机课程多媒体教学和无纸化考试系统,基本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高等药学专业计算机课程网络化教学体系,为系统地总结网络化教学模式规律,推进网络化教学体系的建设和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2发挥计算机课程网络化教学模式优势,构建网络化教学平台

教学模式是教学理念走向教学实践的产物,它既要反映特定教学理念的要求,又要具有可操作性以指导教学实践,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大学计算机课程网络化教学体系建设的关键是加强网络教学资源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的建设,构建基于网络化的计算机教学平台。计算机教学具有开设课程多,学生数量多、实验多、教学参考资料多样化、知识更新快、音视频形式的实验素材为主等特点,同时存在实验结果需要电子存档处理、学生间易于相互抄袭、学生随意上传资料造成服务器存储容量不足等问题。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学校对计算机教学设备有一定投入,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手段也在不断更新,但是对教学设备和资源的管理开发和综合利用不够,有些已开设的计算机课程不能充分利用计算机自身资源,已开发的多媒体课程或网络课程的结构模式、构架不尽规范,很难在统一的教学平台上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对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不明显。

为了创建一个简明高效的网络教学管理平台,我们先后尝试了Windows 2003 Server、Linux等服务器操作系统作为后台服务器,同时分别尝试了NetUse模式、Windows工作组模式、Windows域环境模式、Linux账户管理模式和SQL Server + Web管理模式等多种管理方式,最终定位于Windows 2003 Server + SQL Server2005 + Web相结合的综合管理模式,共配置了三台服务器,构建了通畅的局域网网络环境下的计算机课程教学平台。该平台为每个学生设立一个独立账号、通过Web管理账号密码,为每个学生设定一个专属的磁盘空间,避免了学生相互抄袭等惰性现象的发生。该平台适用于不同层次的网络化教学,在校学生作业及实验结果可随时上传/下载,学生也可异地访问教师教案、实验素材、参考资料等,学生还可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通过网络讨论区及时相互展开讨论或由教师参与解答。在创建网络教学管理平台的同时,对计算机硬件设备进行了开发,通过建设多媒体教育信息资源网络,把语音、图像和视听信息资源等集成在一起,并通过对音频、视频信号的模数转换和数据压缩、解压等过程,实现计算机对不同媒体信息的存贮、传递、加工、变换和检索。这种建立在网络基础上的多媒体系统,大大扩展了单机多媒体系统的功能,它不仅具有各种媒体信息处理和人机交互功能,更重要的是实现了网上多媒体信息传递和多媒体信息资源共享,形成了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为构建网络化的计算机教学平台提供了坚实的硬件基础。

3针对药学专业学生特点,探索网络环境下的层次适应性教学模式

成功的教学模式都具有明显的适应性和针对性。现代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应以满足开放、网络、多种媒体、学生为中心等基本要求为目标,各个层次的教学模式在实践教育理念,实现培养目标,指导教学活动方面是统一的,但在具体方法、形式、模式建立的依据上又必须具有不可或缺的特殊性。由于药学专业的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程的基础参差不齐,因此,具有部分学生自学能力差、依赖性强、缺乏应用能力等特点,网络环境下的层次适应性教学模式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实际可行的途径。

网络化教学分为异步教学和同步教学。同步教学具有空间上的自由度,异步教学则在空间和时间上均具有很大的自由度。归级交叉分层次教学模式是近几年在实践中产生出来的适应性较广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的实际操作易于组织,具有适于应用,便于检验;干扰因素少,负面效应少,成果显著等特点。网络化计算机层次适应性教学模式借鉴上述指导思想,根据学生学习基础的具体情况,将学生和课程划分成不同层次,以便使学生自主选择,适应各自的学习环境。基础较差的同学可从低层次学起,注重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同时采用异步教学方式,课堂以外拓展学习内容;基础较好的同学在熟练掌握教学基本内容和计算机操作的基础上,注重扩充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层次上增加难度大及应用广泛的开放性的计算机知识,提高综合应用计算机能力及结合药学专业自主开发计算机应用的能力。这种网络环境下的层次适应性教学模式,既增强了基础较差的同学学习计算机课程的信心,又增强了学习好的同学更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突出了实事求是、注重发展、人文科学等网络化教学的特点和要求,为计算机教学改革的深入提供了指导。

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的时空不限性给教学活动带来虚拟性。这种虚拟教学可分为校内模式和校外模式,校内模式是指在校园网上开发的各种教育应用,让学生在课上共享教学资源以及课下利用业余时间上机,继续课堂中没有完成的有关开放性的计算机技能培养知识;校外模式则是指网上远程教育,可以让学生对课堂所学的知识点,在离开学校后有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和平台。把校内模式与校外模式有机结合,将成为一个无缝连接的新型教育系统。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能真正实现学生与计算机、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的交互。学生与机器的交互是通过课件或网络教学环境中教师的讲解,教师通过网络环境感知学生学习的过程及遇到的困难,对问题进行分析并引导学生解决;学生与学生的交互是通过网络平台协同学习、共同探索和解决问题实现的;学生与老师的交互表现在当教学环境感知到学生的困难并经初步引导无效时,由教师亲自辅导。

4开展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教学与案例化教学

大学计算机课程是一门内容覆盖面广、强调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学科。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在教室里先进行课堂讲授,课后学生再上机实践。我们对在教室里连续2个学时上理论大课的学生开展问卷调查, 30%的学生反映由于缺乏计算机环境,理论教学枯燥,后一个学时的听课效果明显不如第一个学时,注意力不能集中;50%的学生反映由于不能及时上机或间隔时间较长上机,许多教学内容已经淡忘,因此教学效果不理想。为此,我们在网络平台上开展网络化多媒体教学和案例教学,一方面将理论课和实验课都安排在机房中的网络环境中进行,边讲边练,理论和实验交叉进行,学生将所学内容及时消化,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结合药学专业的特点,把教学过程中主要知识点由一个更加贴近药学实际应用的实例来引出,让学生知道所学知识在哪里使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更加规范、准确的应用计算机进行操作打下了基础,案例教学的实践凸现了较强的优势。

5引入网络无纸化考试,完善网络环境下题库建设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门以学生实际操作为主的学科,笔答试卷无法全面考察学生实际的操作能力,过大比例的选择、填空、简答题只能让学生去死记硬背一些条条框框,不但学生能力得不到提高,而且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计算机技术基础课程则要求学生了解一门编程语言,掌握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思想与方法。由于编程语言中对语句的细节格式要求较为严格,在传统的笔答试卷中学生丢分率非常高,因此不得不降低编程的难度。而在实际的程序语言环境中不但界面非常友好,而且还有功能强大的提示、调试、诊断系统,程序设计者可以从繁重的琐碎记忆中解脱出来,致力于程序功能的开发。传统的笔试考试模式对于计算机课程有很多弊端,特别是对网络环境下的计算机教学不合适。为进一步强化计算机教学工作,实现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我校在自主开发的网络化教学平台上又设计完成了具有沈阳药科大学计算机教研室自主产权的计算机技术基础(Visual Basic)无纸化考试系统,对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能力进行更全面的双向考核, 有利于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和实际能力的测试。

网络环境下的无纸化考试系统需要进行题库建设。针对网络教学平台层次适应性教学模式的特点,我们分别为计算机基础和计算机技术基础两门课程设计了大量的考试题目,组成了适合各层次学生计算机课程考核的题库和管理规则,题库中的每一道试题都有相应的测量特征参数,用以保证试题的出处和权重,建立了一套有效的试题出题策略和试卷模型,用以保证所组成的试卷与考核目标间的一致性,避免了人为经验命题带来的考试内容不一致

或出现各种偏差的可能,有效地减少了专家命题的繁复劳动,也保证了高质量的试题能够得到可靠的重复利用。同时,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的在线评阅功能也,也为试卷质量分析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程的积极性,显著提高了计算机教学质量。

6结语

计算机课程网络化教学体系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特别要注重信息科学课程更要充分利用和发挥信息技术及资源的优势,在狠抓教学质量上下功夫。经过几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按照预定的目标和计划,我校计算机课程网络化教学体系基本建成。它强化了教育工作者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理念,促进了计算机教学改革的深化,促进了学科内涵的发展,促进了师资团队的建设,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大学计算机课程网络化教学体系将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卫国.当前深化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的几个问题[J].大学教育科学,2003(1):49-51.

[2] 潘洪军.高校计算机专业课程结构体系构建的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05,195(4):116-118.

[3] 余善云.现代远程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

[4] 姚利民,陈剑光.多媒体网络技术背景下高等教育发展趋势[J].中国远程教育,2002(6):3-7.

[5] 杨起帆.计算机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的“211”培养模式[J].高教探索,2006(1):65-67.

网络教研计划范文2

关键词: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市场导向;工作过程;教学及实训

1高职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目前我国高职网络技术专业人才的数量虽多,但知识结构和适应能力与社会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造成一方面社会缺乏大量生产一线网络技术的蓝领人才,另一方面却是许多网络技术专业的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局面。究其原因,除了师资、教材、毕业生就业期望等因素外,高职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存在的问题不可忽视。

目前高职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存在两种极端倾向:一是参照本科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带有较浓的本科教育痕迹,甚至还有的把高职教育当成了本科教育的“预科班”。二是参照中职培养模式,过分强调动手操作的重要性,忽视基本理论的学习,人才培养方案所体现的教学理念与中职教育甚至技工教育区别不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大部分时间在机房操作或企业实践,客观上降低了人才培养的规格,被有的学生自嘲为“自学成才”。

这两种倾向均导致了高职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高职教育特点不突出、课程设置不合理等问题[1]。

2高职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人才培养方案集中

体现了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基本规格、培养过程及培养手段,是我们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的依据[2]。

2.1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准确高职教育定位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适应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层次技术型、应用型人才。目前社会需要大量工作在基层和生产一线的管理者、操作者。高职教育就应面向基层、面向生产一线定位,培养既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2.2以岗位职业为目标,突出高职教育特点

高职生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职业技能”,而计算机网络技术也是以实用为最终目的,正如我们平时所说的一句话:“能不能干,做出来看看”,强调的就是实际操作能力。因此,高职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立足于从岗位职业的要求出发,提高学生利用计算机网络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坚持突出岗位职业的技能特点,教学中就要从最基本的操作入手对学生进行训练,使学生能熟练掌握对计算机网络的使用、安装、维护等技能。针对岗位职业的实际,让学生边学习边实践,理论以能够理解并能够灵活运用为度,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与岗位职业紧密结合的教学,使高职网络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具有较强的职业技能。

基金项目:平顶山学院校级教研项目“网络技术专业教学与实训内容的科学化研究(2007-JY12)”。

作者简介:李战国(1961-),男,河南商水县人,副教授,本科,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络。

2.3以技术应用为主旨,改革高职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也是我们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的重点。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培养层次都是不同的。高职网络技术专业要以“应用”为主旨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设置的课程应当以浅学、易懂、实用为主,有些理论性较强、难度较高且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较少的课程应当取消。

专业课的内容应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切实做到“精理论,多实践”。学习的切入点既可以是基础理论,也可以是专业知识即技术的直接应用,还可以同时进行。这样做能引导学生尽早接触专业知识,对学生实际应用技能的培养是有利的[3]。

根据上述培养模式需求,除基本素质及基本能力之外,我们归纳出高职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应具备的专业能力、专业知识及建议开设课程,如表1所示。

表1专业能力、知识、课程表

专业能力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建议开设的课程

专业知识结构具有合理的计算机原理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程序设计初步信息技术基、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基础

技术实际操作具有一般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实际动手能力,具有数据库建立与维护、网络管理与维护、网站建设的一般能力,能从事IT公司的技术支持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及各课程实验、毕业实习及实训等

网络管理与维护能力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换机管理与配置、路由器管理与配置

网络工程施工与工程管理能力网络布线工程和工程管理结构化综合布线与组网技术

网络数据库管理能力数据库的管理与维护SQL Service数据库应用

网络操作系统应用能力多行业操作系统应用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应用、Linux网络操作系统应用

网络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多行业中小规模网络安全防范、诊断,网络管理网络安全、网络管理

网络程序设计能力针对TCP/IP网络的应用开发网络应用程序设计

网页设计、网站建设能力各种网站的简单应用开发Internet网络编程、网页及图形设计、Web开发技术等

3基于校园网管理与建设工作过程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及实训方案分析

在研究方法上,我们比较研究了各种方案,最终我们认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企业工作需求为原则”的研究方案最能够满足我们的专业需求。

其开发步骤为:专业社会市场调研工作岗位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专业行动领域开发分析学习领域开发分析学习情境设计[4]。

以下通过对该职业岗位的分析,阐述基于工作过程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及实训方案设计步骤。

3.1专业社会市场调研

专业社会市场调研是进行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或开发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调研内容包括专业人才结构现状、专业发展趋势、人才需求状况,岗位对知识能力的要求、相应的职业资格、学生就业去向等。从宏观上把握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与职业学校的培养现状,在此基础上确定专业教学改革思路、培养目标及专门化方向。

具体的调研方法可采用实地调研法、网络调查和开专家小组座谈会等方式。在调研过程中,必须充分结合地方经济特色及人才需求,积极探索符合地方经济特色及人才需求的切入点,有目的地进行讨论。

3.2校园网管理与建设工作岗位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目前校园网管理与建设的主要职责是:积极推进学校的信息化进程,不断丰富网上信息,为教学、科研、管理及领导决策提供信息支持与保障;配合学校的宣传工作,负责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管理,为校内各部门提供技术咨询和技术把关服务等。涉及的职业岗位内容有:网络设备互联与综合布线、网络设备安装与调试、网络服务器安装与配置、网络监控与网络安全、网站设计与开发、网络数据库维护等。

根据校园网管理与建设工作过程分析可以设立以下几个职业岗位。

(1) 网络实施工程师:其工作内容涉及网络设备互联、安装与调试,各类网络服务器安装与配置。该职业岗位对应国家人事部和信息产业部举办的“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以下简称软考)的“网络工程师”。

(2) 网络管理员: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其工作内容涉及计算机机房的网络运行和维护,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等主流网络产品的简单配置和维护,网络安全监测及安全管理并定期进行相关数据的备份,以及一些简单的网站建设和网页制作等。该职业岗位对应于“软考”的“网络管理员”。

(3) 网站设计与开发工程师:随着越来越多的应用程序被移植到Web服务器上运行,使得客户机实现应用软件的“零安装”,只需要安装网页浏览器即可,这种架构称为“B/S(浏览器/服务器)”模式。这种模式的应用程序开发需要涉及用户端的网页界面表示(即网页制作与网页美工等前台工作)和服务器端的程序编写、数据库的建立等后台工作。

(4) 数据库系统工程师:其工作内容涉及数据库应用信息系统的规划、设计、构建、运行和管理。具体工作可以分为二个层次,一是有关各种大型数据库的维护,二是整个数据库的规划、设计和服务器端后台数据处理程序开发。

(5) 技术支持人员:其工作内容涉及及时处理各个终端用户的故障报告和技术支持并做好相关记录,及时进行各种信息资源的收集、、更新和升级等。

3.3网络管理员专业行动领域开发分析

专业行动领域指在职业、生活和对公众有意义的行动情境中相互关联的任务的集合。为从工作过程中导出行动领域,首先要完成工作任务的分析并细化到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和评估6个完整的工作阶段[5]。

通过分析工作过程来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依据,主要是以对应工作过程中实际应用的技术理论和技能训练为主,以必需够用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为辅;以“怎样做”和“怎样做更好”的知识为主,以“是什么”和“为什么”的知识为辅。内容确定以后,按照职业工作过程和学生认知的心理过程对课程内容进行排序和组合。

网络管理员能够进行网络管理,首先他要对整个网络的搭建工作过程非常清楚:网络工作站的组装网络设备互联和组网网络操作系统安装与维护,网页制作与网站开发网络设备的安装与配置网络管理工具的应用网络规划与技术支持,这一系列的工作任务都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通过对组成该职业的每一项工作任务进行详细分析,同时考虑学生职业道德、协作精神、身体素质以及安全观念培养与训练的要求,初步完成如图1所示的行动领域的构建。

图1网络管理员行动领域构建图

3.4网络管理员学习领域开发分析

一个学习领域由描述职业能力的学习目标和描述工作任务的学习内容所构成,通过一个学习领域的学习,学生可以完成某一职业中的一个典型的工作任务。通过若干个相互关联的所有的学习领域的学习,学生可以获得某一职业的从业能力和资格[6]。本文以构建一个典型的企业办公室局域网的工作过程为例阐述构建学习领域的基本方法。该职业任务需要完成企业办公室中多台计算机的互联,能够实现连接企业内部网络和连接因特网,以及实现相关软、硬件设备的共享(如打印机或资源文件共享)等。其学习领域的构建如表2所示。

3.5网络管理员的专业学习情境的设计

根据对校园网网络管理与建设工作岗位分析,初步形成网络管理员的学习情境设计和任务目标,参见表3所示。学习情境设计基本目标任务完成后,还需要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完成详细设计,包括学习情境设计应规定学习时间、职业行为能力培养目标、专业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论与方法论的选择等。

表2网络管理员学习领域构建

工作任务:企业办公室局域网构建。

学习领域:局域网互联与测试、IP地址规划与设置、网关、DNS服务器的设置、软、硬件共享设置。

学习目标:完成企业办公室中多台计算机的互联,能够实现连接企业内部网络和连接因特网,以及实现相关软、硬件设备的共享。

行动情境:

1.双绞线制作与测试;

2.计算机与交换机的连接、交换机的级联;

3.计算机IP地址设置,计算机互联测试;

4.计算机网关、DNS设置;

5.企业内部网络和因特网的连接测试;

6.软、硬件设备的共享设置与测试。教学方法:

项目教学法、系统功能分析法、实例教学法

训练任务:

完成多台计算机的互联,实现连接企业内部网络和因特网的连接、实现相关软、硬件设备的共享。填写工作记录单及项目完成情况文档。

设备要求:

PC机、服务器、交换机、压线钳、双绞线、RJ45水晶头、打印机、操作系统安装盘、网络配置指导书、工作记录单等。学生要求:

1.能够正确阅读双绞线制作与测试规范和要求;

2.能够按照要求正确选择和使用制作双绞线的工具和测试仪器;

3.掌握PC机网络互联和测试基本方法;

4.掌握PC机磁盘共享和打印机共享设置与测试基本方法。教师要求:

1.能够根据教学法合理设计教学情境;

2.能够完成双绞线的制作和测试操作演示,完成PC机的网络互联相关配置演示,完成PC机磁盘共享和打印机共享设置与测试演示;

3.能够正确、及时处理学生误操作所产生的各种故障,正确引导学生团队合作完成教学任务。

表3网络管理员学习情境设计

序号学习情境任务目标

1网络工作站的组装与调试1.掌握PC机的组装与调试的操作方法,消除对PC机的神秘感;

2.掌握直通双绞线和交叉双绞线的标准制作和测试方法;

3.掌握网络线与配线架、模块的连接, PC机与交换机及相关网络设备的互联;

4.掌握常用Windows和Linux网络操作系统的基本安装与配置。

2双绞线制作与测试、配线架、模块的连接、简单网络设备的互联

3基本网络操作系统的安装与配置

4网络互联规划分析1.培养基本的网络规划与技术支持能力;

2.掌握二层、三层交换机的安装与配置,包括划分VLAN和路由策略的设置方法,掌握路由器的基本配置操作方法;

3.掌握常用Web服务器、DNS服务器、FTP服务器和电子邮件服务器在Windows和Linux网络操作系统下的安装与配置。

5网络交换机、路由器的安装与配置

6网络服务器安装与配置

7基本程序设计能力训练1.培养基本的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能力;

2.掌握基本网页制作和设计方法;

3.掌握常用数据库服务器安装与配置方法,熟悉使用网页连接和操作数据库的基本方法。

8网页制作与网站开发

9网络数据库安装与配置

10计算机病毒分析与防治1.掌握计算机病毒的基本原理、常用的杀毒和防毒方法;

2.掌握防火墙的基本配置操作方法,以及VPN的配置与管理;

3.掌握收集和分析网络运行状况和基本方法,熟悉常用网管工具的使用,包括漏洞扫描、日志分析、交换机、路由器信息收集与管理;熟悉黑客入侵行为判断等。

11防火墙安装与配置

12常用网管工具的使用

4结束语

高职网络技术专业教学及实训内容的科学化研

究是一个系统化工程,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一种研究方法。今后的研究中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因此要进一步地对网络技术专业的职场定位及分类、课程开设及学习场景等进行具体的分析探索。

参考文献:

[1] 敖广武,温春友. 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思考[J]. 辽宁高职学报,2005(6):72-73.

[2] 张大良,吕浩雪. 打造精品课程,提升教学质量[J]. 中国高等教育,2003(9):6-7.

[3] 朱晓斌. 面向21世纪改革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J]. 教育研究,1996(5):48-55.

[4] 黄伟文,孟德欣. 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课程体系[J]. 计算机教育,2007(12):93-96.

网络教研计划范文3

关键词继续教育;网络化;教学模式

继续教育是面向接受学校教育之后的所有社会成员,特别是针对成人的教育活动,它是终身学习体系中的关键的组成部分。现代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网络技术在各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因此在21世纪这样一个网络时代中,学校教育活动将更多地结合多媒体网络对各种教学资源进行组织、利用和管理。继续教育的教学模式也正向网络化不断发展,但是对比国外的网络教学可以发现,在网络技术以及网络教学开展较早的美国和德国,网络化教学只是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教师的传统教学方式依旧为核心。

1网络化教学的优势

1.1教学观念更先进,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都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一种观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基本属于“主宰者”,而学生都是被动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而网络化教学中,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学习,从消极的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地发挥其认知能力,探索知识,发现知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时候的教师扮演的是辅导者、指导者的角色,师生成为一种平等的协作关系。网络化教学中学生可以随时放慢“教师”授课的速度,可以根据学生需要要求“教师”重新讲授,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更新,真正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1.2教学内容更丰富,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传统教学中,教材更新相对较慢,内容较为滞后、陈旧,表现形式较为单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最多兼顾学生中的大多数,而无法针对学生中的个体兴趣;学生的水平的差异导致教师在教学实施上无法做到面面俱到,满足所有学生的要求。网络化教学可以利用其交互性,做到由学生自由选择课程、学科、进度及学习方式等,真正做到因材施教,适应学生的个别化学习。同时,网络化教学打破了传统教育中教师在讲台前单一的传递教学信息的局面,利用各种网络多媒体技术做到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学生也可以利用网络开放性的特点,在网上与教师及其他学习者共同探讨问题,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深入学习,这些都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1.3教学时间更灵活,有利于学生合理安排工作学习

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手段是课堂教育,即师生面对面地连续地进行教学,其特点是教师与学生处于同一物理时空,基本通信媒介是教师的语音,教学这种“服务”是同其“产品”的“消费”同步进行的。然而这样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而言时间上是没有太多的自主选择性的,学生必须在规定的上课时间坐到指定的教室内才能完成学习。而对于网络化教学则在这方面完全体现出对时间的自由安排的优势,学生完全可以在自己的空余时间来安排上课时间。特别是继续教育的学生,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平时需要上班,甚至周末还要加班,同时还有家庭需要照顾的情况下,就可以充分利用晚上节假日以及任何的空余时间来安排自己的学习,为继续教育提供更人性化的教学环境。

1.4教学资源配置更合理,有利于降低教学成本

传统教学模式受实施方式较为单一,受到时间空间等方面的限制,导致不利于信息共享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在继续教育的教学资源中优秀教师资源非常有限,经常是优秀教师受到学生的欢迎,可是老师的精力是有限的,课时安排也是有限的,同时教室的人数也是受限制的,即使是满工作量地进行传统的课堂教学,也无法真正实现优秀教学资源的共享。网络化的教学则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通过网络课程可以把优秀教师的授课视频搬上网络,供大量的学生远程点播听课学习,让更多的学生受益。网络化教学既能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潜力和优势,同时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优秀教师资源短缺的矛盾。同时,优秀的教师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之外,网络化教学更能在教室使用、教学管理等环节降低成本,甚至联合各大院校进行办学,扩大教育规模,使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进一步提升,最大程度地实现教学成本的降低。

2网络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网络化教学模式确实在各方面体现了一定的优势,在很多高校的教学中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而且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期中网络化教学将会越来越普及,这也是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教学模式进步相结合的一个大势所趋。但是,我们还是应该认识到其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2.1教师与学生互动较少,缺乏足够的沟通交流

网络化教学模式克服了空间和时间上的障碍,使得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来自由安排自己的学习任务,但是这种空间的远离也使得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加大,缺乏情感的直接交流,师生双方对教学效果都缺乏直观的把握。教学本身就是教与学两方面所组成的,而对于教师而言,在教的过程中观察学生对于知识的接收情况,从而判断某一知识点的内容是否需要进一步讲解还是已经达到学生完全掌握的程度。这需要从学生的现场提问,甚至是一个细微的面部表情的反馈中所获取的,而网络化教学在这方面是有明显的不足。从师生的情感交流角度来讲,网络化的教学中学生面对的始终是冷冰冰的电脑频幕,一堂课甚至一个学期下来都没有机会跟授课教师面对面的沟通交流,更不用说教师通过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会意的微笑或者一个赞许的表情给予学生满满的愉悦与满足。

2.2对学生的自觉性要求较高,教学效果无法保证

网络化教学对于学生而言有更大的自由支配时间的优势,教学管理是处于相对松散的一种状态,在此状况下对于学生的自觉性的要求就相对更高了。而继续教育所面对的学生在这一方面恰恰是有不足的,就目前的生源情况而言,大部分的学生来就读的出发点只是为了拿到一张专科或者本科的文凭,以达到职位的晋升或者加薪的目的,同时还有不少是在目前上海居住证积分的压力下为了获取相应的积分被逼无奈而来的。因此,就目前的现实情况而言,要求继续教育所面对的学生能有相当的自觉性,积极主动地完成网络化教学的课程要求和目标,是比较难以实现的,教学效果也无法保证。

2.3课程内容无法随时更新,知识的时效性相对不足

继续教学所面对的学生基本都是已经就业并且具备一定的社会经验的,对于他们而言更希望学到的知识是能紧密结合实际的。在这样的需求下,对授课的教师的要求会更高,在对理论知识的讲解过程中结合现实,不管是突发的重大事件还是有关的经济民生,哪怕是体育赛事甚至娱乐八卦都可以作为对一些理论知识的现实注解,这恰恰是学生更容易接受和掌握知识的形式。而网络化教学基本都是教师录制的讲课视频,虽说是可以不断地更新和调整其中的内容,但是在现实中还是无法做到传统课堂教学时那样,教师能随时地借用当下最热门的事件来作为对理论的解释说明,这种灵活和时效性是网络化教学所无法比拟的。

3继续教育网络化教学的一点探讨和建议

3.1取长补短,网络化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优势互补

继续教育发展网络化教学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所在,要做到两者的优势互补,既不是完全脱离原有的传统教学,也不是为继承传统教学而固步自封。在对原有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在继承其精华、摒弃其糟粕的基础上实现两种教学模式的优质整合。不同的专业及课程都有其自身的特点,有适合其特点的教学模式和方式,那就需要在实事求是地进行客观研究分析之后,来选择网络化或是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亦或是两种模式相结合的教学安排。

3.2完善监管,确保网络化教学模式的教学质量

继续教育采取网络化教学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个非常大的缺陷,那就是整个教学过程无人监管,完全需要依靠学生的自觉性。然而继续教育所面对的学生往往由于其工作、家庭等各方面的原因,很难确保其对学习的自觉性,结果很可能是在开着学习课件的同时却在忙其他事情。这需要在开发网络课程时完善监管方式,比如在视频课件过程中不定时穿插提问环节,只有在正确回答后才可继续;或者在每一课时完成后增加课后训练,完成之后进入下一课时的学习,或者更多类似的方式来实现有效的监督效果,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

3.3精诚合作,优化网络化教学的教师队伍建设

继续教育的网络化教学离不开优秀的教师队伍,因此在充分结合现代网络教学手段特点的基础上,不断优化继续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是非常关键的。一方面要提高继续教育教师的综合能力,对于网络教学的教师来讲,不仅需要通过相对传统课堂教学而言比较陌生的网络方式来完成教学任务,更要通过精彩的网络视频课程吸引学生,这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要完善网络教学的整体队伍建设,网络课程的教学离不开一整套网络教学管理系统的配合和支持,包括教师管理、学生管理、课程管理、权限认证等环节。因此继续教育的网络化教学既需要专业教师的精彩课程,也需要网络平台的支持,更离不开教学管理的服务保障。现代社会随着网络技术的突飞猛进,继续教育的教学必然会越来越多地向网络化的教学形式发展,但是网络化教学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网络化教学应用在继续教育中有很多的优势,但是不能盲目夸大其作用而忽视存在的问题而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全盘取代传统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尹永田,陈宏志.“互联网+”视域下成人教育个性化学习模式探析[J].中国成人教杂志,2016.

[2]张伟远,段承贵,封晨.香港大学“互联网+”继续教育系统模式的实践思考[J].时代远程教育研究,2016.

[3]刁庆军.继续教育创新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网络教研计划范文4

关键词:城市公交巴士网络;统计特性;复杂网络;演化机制

中图分类号:U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92(2008)02-0068-05

Empirical Research on Urban Ground Bus-transport Networks with Stochastically Organizing

CHEN Yong-zhou, LI Nan, LI Lu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Nanjing210016, China)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empirical structural properties of four urban ground bus-transport networks (abbr. N) in China are studied in the perspective of complex networks. In order to identify the evolution mechanism with random organizing, new parameters of the sum of the nearest neighbor degrees and the sum of the nearest neighbor links are proposed. Three empirical results are obtained: (1)The degree distributions are exponential law with lower head on degree unity; (2)The pairs of vertices of the nearest neighbors have random degree relation; (3)The edges among the nearest neighbor vertices have linear relation with one vertex’s degree. From the results of (1) and (2), it is suggested that Ns should be organized stochastically. The empirical results provide one framework for more real Ns’ model, which can capture the underlying characters of the public bus transport systems with geographical topology.

Key words:urban ground bus-transport network; statistical property; complex network; evolution mechanism

1 引言

公交巴士系统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与城市普通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对于城市地面公交巴士网络(简写为 N)的研究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已有的研究成果主要是从公共交通系统的拓扑结构上进行分析,如von Ferber等在2005年的文章中给出了德国Berlin和Düsseldorf,和法国Paris城市的交通网络结构的统计特性研究结果[1],Sienkiewicz等也对波兰22个城市的公交巴士网络结构的性质进行了深入研究[2],等等。公交巴士网络的形成空间本质上是一个二维平面空间,因此有必要从地理空间的视角研究N的拓扑结构;另外,分析N的演化机制的统计特征,这对城市公交巴士网络的发展规划和管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研究将公交站点作为网络节点。根据网络节点连接关系,描述运输网络的方法可分为两类:P空间(P Space)法和L空间(L Space)[2,3]法。在P空间下,如果两个公交站点是在同一条公交线路上,则定义这两个站点相连;在L空间下,当且仅当两个站点既是同一条公交线路上的站点,又相邻,则这两个站点相连。可见,N的L拓扑结构能够反映公交巴士系统的地理几何性质,因此本研究采用L空间法。

局限于地理空间中的N节点特殊:(1)N存在端点,即公交线路的起、止站点;(2)大部分的公交站点是与其它两个站点相连。这些特殊性使得N的节点间相互作用的演化机制不同于一般的复杂网络,从而用已经提出的指标来描述N的节点组织作用机制不够准确,因此在本研究中提出了新的指标。

2 城市公交巴士网络统计指标定义

通常公交线路在站点间双向对开,因此可将N视为无向图;另外N可用邻接矩阵{aij}来描述网络的连接关系,可见{aij}为对称矩阵。当aij=1表示两节点i和j(i≠j)相连, aij=0表示两节点间没有连线。在本研究中应用的网络统计指标有:

其中Γ(i)表示与i节点邻接的节点集。L空间下节点度体现了公交巴士网络的物理连接特征,反映了由i直达的公交站数目,是公交站点在连通整个网络重要性的度量指标。

(2)邻接节点度协调性Knn(k)[4,5]与邻接节点度平均和Dnn(k)。

节点度协调性反映相邻节点的度值的三种相关关系:①相邻节点度正相关。节点度k大的节点一般与k也大的节点相连;②相邻节点度负相关。k大的节点与k小的节点相连;③相邻节点与k值无关。然而Knn(k)却不能够完全反映N节点间随机连接的关系,因此本研究在Knn(k)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指标Dnn(k)。

在给出Knn(k)和Dnn(k) 定义之前,需要先定义两个辅助指标:邻接节点度之和和邻接节点平均度,它们分别由(2)、(3)式确定

其中Nk是网络中度为k的节点数目。

(3)节点度平均聚集系数C(k)[4,5]和邻接节点间平均连接边L(k)。

C(k)可以度量网络中局域群体的内聚性程度,反映网络的传递特性。对于无向图,节点i的聚集系数用Ci[6]

3 实证研究对象

收集、整理的杭州、南京、北京、上海四个城市的巴士交通网络统计结果见表1。为避免出现非连通图,研究中剔除了孤立的线路(及其站点)。

L空间下的N保留了公交系统的基本几何性质:集聚系数反映了站点附近公交线路的密集程度,网络直径给出了任意两个站点之间最少的站点数目的最大值,网络的平均最短距离反映的是网络中任意两个站点之间的平均公交站点数目。从表1结果可以发现,城市公交巴士网络具有“小世界现象”[6],即大的集聚系数和小的平均最短距离。

每条公交线路连接的公交站点数表示N的线路长度B。通过线路的规划、设计及管理,使得线路长度B相似;因为一个城市中每一条公交线路不宜过短,否则会增加乘客的中转;也不宜过长,过长不易准点,对调度管理不利(也降低公交公司的利润),并且对于远距离出行,乘客可能会选择其它方便的交通工具,如地铁、TAXI等。对B统计结果的散点图见图1所示,分布函数假如用(9)式来拟合,则(9)式的拟合参数结果见表2。

4 L空间下公交巴士网络统计特性

节点度是网络研究的基本指标,因此我们首先统计N的节点度及其分布。本研究获得的N节点度分布统计结果见图2,其中星号连线是原始度分布曲线,而方块是对原始度分布数据累积的结果,实线是累积分布的拟合直线。从图中可以看到,度值为1的节点(公交起止站点)非常特殊,对应度分布图中的弯头。而其余的部分,可以近似地通过指数函数(10)式来拟合。

从图2,可以获得四个结论:

结论1 度值为1的节点对应于公交系统中的起点站和终点站,且明显地比度值为2的节点数少,这表明绝大多数公交站点至少与另外两个站点直接相连。

结论2 节点度分布尾部所占比例少,反映网络中度大的节点所占网络的总节总量较少,这进一步地反映了网络中连接许多其它站点的中枢站点(类似位于商业中心、换乘中心等的公交站点)数量较少。

结论3 与抽象连接的网络相比,N的节点度值小。N的公交线路(公交道路)实际连接与引文、Internet等抽象网络的连接不同,因此这个结果可以通过L空间下公交巴士网络是局限于二维平面空间之中来解释,节点度小是因为平面图的平均度严格小于6[7];在L空间下,四个城市的节点平均度见表3中。另外少许站点的度大于6反映公交巴士网络实际上是在非完全的二维平面空间(如线路上存在桥梁、隧道等)之中,在网络中存在着公交线路的交叉。

结论4 节点度的概率密度分布函数为指数函数,则理论上节点度的平均值应等于指数的倒数,即=1/v,但是由于实际系统中的分布波动较大,特别是度值较大的节点,另外由于节点度值为1和2的节点非常特殊,从而使得1/v,结果见表3。

城市公交巴士网络类似于电力网,局限于二维地理空间之中,且网络的节点度分布都为指数分布函数(例如电站为节点的北美电力网,其节点度分布指数为-0.5[8])。这些实证结果显示公交系统的组织演化机制是特殊的,因为N不能通过类似于道路网络[9],也即传统的随机网络(节点度为泊松分布),以及航空网络,择优连接的增长的网络(节点度为Scale-free分布)来描述,而是增长的随机连接的网络(节点度为指数分布)。根据Barabsi和Albert对复杂网络建模的开创性研究[10,11] 所揭示的网络增长机制与节点度分布的关系,本研究提出用随机生长模型来模拟N网络的演化过程。

在研究N的节点组织规律中,本文研究了N的节点协调性Knn(k)、节点平均度聚集系数C(k),统计结果见图3、4。另外统计了邻接节点度平均和Dnn(k)与邻接节点间平均连接边L(k)两个指标,结果见图5,其中方形图标对应Dnn(k),上三角对应L(k),实线为它们的最小二乘拟合线。

本研究提出的邻接节点度平均和Dnn(k)能够反映N中节点随机连接的组织机制,而节点度协调性Knn(k)不能完全体现这一规律。从图3的结果可知:虽然Knn(k)没有明显的全局一致的统计规律,统计结果波动大,但是可以看出,在小节点度下Knn(k)具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即度值相似的节点彼此连接在一起,而在大的节点度下显示出随机的特性,也就是连接的节点间,其度值彼此无关。但是在图5中Dnn(k)统计结果反映了N全部的邻接节点间度―度无关的关系。Dnn(k)与节点度k之间近似成直线的关系,假定用函数(11)式表示

a×k-b=Dnn(k)(11)

其中参数a,b>0。从关系(11)式,我们可以又得到两个结论:

结论6 邻接节点间度―度无关,而Knn(k)不能完全反映网络的这个随机组织演化机制。不考虑k

由图4可见,在k>3时,节点度平均聚集系数C(k)与度之间一般成负相关关系,即随着k的增大而减小,表明节点度值小的节点的聚集系数比度值大的节点的聚集系数大,形成一个个群体,而度值大的节点主要作用是连通各个的群体。度和节点度平均聚集系数负相关现象已经在许多现实系统的研究中被发现,如关于Internet的C(k)∝k-0.75[12];和等级网络的C(k)∝k-β,并且一般β=1[13,14]。由于二维空间中的N度值普遍较小,因而不能直接推断C(k)与k之间存在幂律的函数关系。因此,本研究用图5中的L(k)对C(k)的潜在规律进行了进一步的挖掘和解释。

当N的节点度值较大,并且存在k(k-1)d时,则2d[]k(k-1)≈0,因而C(k)整体显示下降的趋势,图4反映了这一特征。从这个特征中可以推断可能存在C(k)≈2c[]k-1∝k-1这一有趣的结果。

5 结束语

本文用复杂网络技术实证分析了L 空间下我国四个城市公交巴士网络拓扑结构和演化规律的统计性质。已有研究认为N的度分布是幂律函数[2],本研究通过对原始和累积度分布结果的分析,发现在单对数坐标下,两者都趋近于直线(见图2)。因此,本文认为用在度值为1处低头的指数分布描述公交巴士网络的节点度分布更切合实际。依据无标度网络模型[10,11]中间的结果,建议指数度分布的网络可以通过增长的随机连接复杂网络模型来模拟这种指数度分布的网络;另外结合公交巴士网络在地理空间中的局限性进行模拟,可以重现N具有弯低头的指数分布这一关键特征。

城市公交巴士网络是一种增长的随机演化网络,但是现有的统计指标不能完全反映出网络这种随机作用下的组织演化机制,本文提出的新指标邻接节点度平均和Dnn(k)以及邻接节点间平均连接边L(k)能够更准确地描述类似N的完全随机演化网络的统计特征和演化的组织机制。

参 考 文 献:

[1] Von Ferber C, Holovatch Y, Palchykov V. Scaling in public transport networks[J].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2005,

8(1): 225-234.

[2]Sienkiewicz J, Holyst J A.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22 public transport networks in poland[J]. Physical Review E, 2005, 72(4):

046127(1)-046127(11).

[3]Von Ferber C, Holovatch T, Holovatch Y, et al.. Network harness: metropolis public transport [J]. Physica A, 2007, 380(1): 585-591.

[4]Barthélemy M, Barrat A, Pastor-Satorras R, et al.. Characterization and modeling of weighted networks[J]. Physica A, 2005, 346 (1-2): 34-43.

[5]Barrat A, Barthélemy M, Vespignani A. Modeling the evolution of weighted networks[J]. Physical Review E, 2004, 70(6): 066149(1)-066149(12).

[6]Watts D J, Strogatz S H. Collective dynamics of “small-world” networks[J]. Nature, 1998, 393(6684): 440-442.

[7]West D B. Introduction to graph theory[M].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Upper Saddle River, 1996. 246-252.

[8]Albert R, Albert I, Nakarado G L. Structural vulnerability of the North American power grid[J]. Physical Review E, 2004, 69(2): 025103(1)-025103(4).

[9]Wang X F, Chen G R. Complex networks: small-world, scale-free and beyond[J]. IEEE Circuits and Systems Magazine, 2003, 3(1): 6-20.

[10] Barabási A L, Albert R, Joeng H. Mean-field theory for scale-free random networks[J]. Physica A, 1999, 272 (1-2): 173-187.

[11]Barabási A L, Albert R. Emergence of scaling in random networks[J]. Science, 1999, 286(5439): 509-512.

[12]Vázquez A, Pastor-Satorras R, Vespignani A. Large-scale topological and dynamical properties of the Internet[J]. Physical Review E, 2002, 65(6): 066130(1)-066130(12).

[13]Ravasz E, Barabási A L. Hierarchical organization in complex networks[J]. Physical Review E, 2003, 67(2): 026112(1)-026112(7).

网络教研计划范文5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项目化模式

近年以来,高职学校计算机专业面临着严峻的形势,毕业生就业状况不尽如人意,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既有当前就业大形势方面的因素,也有计算机专业培养目标方面的因素,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水平不高,实践性、操作性技能有待提升。实施计算机网络技术项目化模式教学,能够有效提升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实践运用能力,培养高素质的实用型技术人才,有助于提高毕业生就业水平。

1.当前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现状

目前,高职院校中使用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教材有多种版本,无论运用那一种出版社的教材,其在内容编排上都具有明显的共同点,通常是从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开始,接着是数据通信知识、网络体系结构、局域网与互连设备、操作系统以及因特网运用和网络安全知识,最后是网络新技术展望等。部分学校在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中,将这一操作性与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变成了知识点分解的理论为主的教学,或者过于重视实践操作而忽略必要的理论学习,无法全面实现理论联系实际和培养全面发展实用型人才的目标。

2.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项目化模式的分析

项目化教学模式实质上属于一种行动导向学习,是确定实践性和模拟性的学习任务,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自主开展学习探究,在制定学习目标、确定实施步骤以及进行成效评估等方面,放手让学生来实施。项目化教学模式的中心是确定的学习任务,并结合这一中心进行内容的组织安排,以任务的全面完成作为目标。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注重了知识传授为主,学生在就业之后还有一个适应期,项目化教学模式能够在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课程与实践工作之间架起一道联系的桥梁,进一步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构建全面发展和实践性强的实用型人才,实现在校生专业学习与就业岗位之间的无缝对接,满足社会与经济发展对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

项目化模式教学具有三个方面的显著特征:一是突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地位,全部环节与过程均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行负责;二是强化了成员之间的合作,每一个小组成员都需要投入到方案设计以及调整完善之中,成为了一个学习的整体;三是促进了知识的融合,在项目化教学中,学生在实施项目研究的过程中,需要将所掌握的各方面知识融合起来,深入分析研究问题。

3.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项目化模式操作要点

3.1 充分做好项目化教学准备工作

教师应当在教学前充分准备,坚持以培养实践操作能力为主线,借助于网络和软件两个方面实验入手,实现教做学立体性成效。在理论内容确定方面,应当注重实用原则,不需要过于追求理论深奥,要结合实际,运用案例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提高能力。对于教材中过于陈旧以及难度偏大的内容,不适宜运用这样的教学模式,要结合计算机科技发展最前沿的内容进行适当补充与调整,与时俱进地提升项目化模式教学成效。

3.2 有效开展教学内容的分解工作

将整个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设计为大项目,对其按照内容进行分解,实现各部分内容之间的有效衔接。对照高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将课程对应建立局域网,分解为多个一级项目,项目的认知顺序应当包括用户需求分析、拓扑结构设计、硬件实施、软件实施、维护管理以及广域网和网络最新科技成果等七个方面。在此基础上还要对一级项目进行深度分解,每一个一级项目也都可以分解为多个二级甚至三级项目。在各个项目的教学情境设计中,要尽可能与学生未来的工作岗位实际情况相一致,内容设计应当涵盖校园与企业网络、办公与小区网络以及政务网络和社会网吧等等,可以在项目化教学中选取与上述范围网络设计相关的生动案例作为内容,和工作岗位实际情况相吻合,以实践性较强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提升了学生学以致用效果。教师在教学中还要针对教材内容实际,进行二次深加工,使教学项目、案例与教学培养目标相一致,不仅涵盖了教学大纲提出的知识性目标要求,对于学生的能力发展还要做到统筹兼顾,实现教学项目化的目标性、生动性以及自主性和综合性、操作性的目标。

3.3 始终贯彻教学做一体化的原则

在项目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按照序化进度设计教学过程,首先由教师对教学项目基本知识以及目标任务进行简要讲述,接下来引导学生和教师共同开展互动,对项目进行分析,研究制定解决方案。在研究制定解决方案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发挥启发引导作用,具体的细节与操作交给学生来完成。在设计出解决方案后,教师应当针对学生的设计方案开展全班交流活动,对设计方案进一步完善与提升,让学生开展项目任务的操作。在学生完成了项目任务后,教师还要以项目评价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研究成果进行评判,指出学生在项目化学习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同时对其中良好的经验进行推广介绍。在这一模式教学中,教师还应当注重为学生建立起合作学习小组这样的良好载体,每一个小组里面确定一名学生作为牵头人,其余成员之间相互帮助,在以项目任务为指引的学习活动中,理论联系实际,在操作实践之中发现自身理论学习与能力发展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并给予优化。通过深入的研究、讨论与分析活动,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意识得到加强,自身各种知识的融合也更为紧密,对于学生专业技术能力提升方面具有明显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在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项目化模式教学是适应人才培养模式与学生内在学习需求、社会发展需求的新型教学模式,将相关教学内容设计为项目化模式,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得到发展,尤其是能够让学生在模拟环境之中提升实践运用能力,实现教学培养目标与学生未来岗位工作实际之间的无缝对接,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网络教研计划范文6

摘要:网络信息技术对华文教学产生了全面、深刻的影响,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华文教学协作学习存在教育观念落后、情感交流不够、缺少适当的评价等问题。为提高网络华文教学协作学习实效性,应精心设计教学策略、合理分配参与者角色、优化协作学习环境、实施有效评价。

关键词:华文教学;网络信息技术;协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4-0257-02

现代信息技术以网络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教学的网络化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一大特征,必将引起华文教学的革命性变化,本文探讨如何在华文教学中有效地开展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协作学习。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协作学习是在网络环境下实施的,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有共同的学习目标,小组成员通过讨论、角色扮演、竞赛、辩、头脑风暴等形式,在一定的激励机制下,合作完成学习任务,最大化个人和小组的习得成果。

一、网络信息技术对华文教学产生巨大影响

1.网络信息技术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网络环境下,各种华文教学资源极其丰富,形象生动,资源的载体涵盖了文字、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媒介。网络无边界,学生可以很方便地与校外、国外的老师、同学进行远程互动、交流协作。

2.网络环境适合开展协作学习。学生处于虚拟的学习环境中,没有现实环境中的社交压力和情感负担,降低交流过程中的焦虑,增加活动的参与度,提高思维的质量。协作学习可以使学生有归属感,让学生觉得学习华文是有意义的,愿意学,并学好它。

3.网络环境可以实现长期协作学习。网络环境下,学习华文的小组成员不受地域、个体性格、年龄、工作状况的制约,成员之间可以形成稳固的协作关系,甚至能够实现终身协作学习的目标。

4.网络环境可以给华文学习者定制个性化的学习环境。网络教学可以让华文学习者自己制定学习计划,控制学习进度,在任何一个合适的地方随时学习。

5.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发生彻底改变。网络信息技术支持下,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的角色是情景创设者、学习活动设计者、协作学习指导者。

二、网络华文教学协作学习常见问题

1.教育观念落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许多网络华文教学中,教师仍然用传统的观念和方式进行网络教学,对学生角色分工缺少指导,对学习活动监管不够,注重知识教学,技能训练不够,局限于浅层次的问题讨论。

2.情感交流不够。网络华文教学是在虚拟世界中交流信息、传播知识,往往缺少情感交流,过于依赖网络媒介,使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产生距离感。如果在结构复杂的网络课程中迷失方向,又没有得到教师及时的沟通与鼓励,学生们容易困惑迷茫,产生孤独感。

3.缺少协作学习的评价。目前的网络华文教学常常缺少协作学习的效果评价,不重视评价过程,没有自我反思,不能全面分析网络华文教学中协作学习的优势与不足。

三、提高网络华文教学中协作学习的实效性

1.精心设计教学策略。现代化的网络华文教学,是教学思想、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变,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依靠精心的教学设计和课程实施,实现大规模现代化、高质量的网络华文教学。协作学习的教学策略是协作学习有效实施的保障,也是培养学生协作能力的有效途径。①问题讨论。教师在网络平台上提供文本资料和设置讨论的问题,通过聊天工具(QQ、微信等)、论坛、网络课程中的协作区、音视频会议进行讨论,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任务。每个小组的人数最好为4人以下,多于4人不能保证每个小组成员都有足够的机会参与到问题讨论中。时间最好为20-30分钟,时间过短难以保证小组成员经过深入思考并提出观点,时间过长会造成学习者的疲惫,也可以根据议题适当调整时间。步骤如下:搜集资料、协作学习(讨论)、总结。②作品设计。教师布置题目,华文学习者利用word、PowerPoint、视频编辑软件等完成作品,可以在Blackboard平台的“小组”模块进行此类协作,参与者建议不超过4人,时间为3-5天。华文学习者围绕任务确定主题、组内分工、搜集资源、创作作品、修改完善作品、提交作品或小组汇报。③角色扮演。角色扮演可在网络平台上进行,参加人数依据具体主题确定,活动时间约20分钟。例如以“商业谈判”为题目,设置采购方、供应商(若干),采购方根据心理价位与供应商谈判,确定最终要采购哪家的产品;供应商要充分介绍自家产品的优势,并指出别家供应商产品的缺陷,合理压价,充分竞争,取得采购方的信任,争取获得订单。另外一种角色扮演的模式为互助模式,小组成员自行分工,分别学习课程的某一部分,对这部分的知识研究透彻,然后当小老师,教小组的其他成员,每个人扮演一次老师的角色,最后,所有成员学习并掌握了所有内容。④“头脑风暴”。“头脑风暴”可以利用聊天工具、网络平台的讨论区、协作会话区、共享白板、概念图等工具开展,教师给定一系列的引导词以刺激观念的产生,小组成员畅所欲言,尽量提出给定问题的多种解决方法,记录小组成员的观点,形成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参与人数5-10人,时间约10分钟,适时调整时间。⑤小组竞赛。基于网络的小组竞赛式的华文协作学习,将学员分成两个组,小组之间展开竞赛,采用辩论或者游戏的形式进行,每组3-4人,依据规则展开辩论或者游戏,持续时间15-30分钟。为了共同完成学习任务需要协作,为了完美的结果就必须有竞争。每个小组成员不仅要完成好分配给自己的任务,还要关注其他成员,关注小组整体任务的完成进展和质量,成员间开展协作学习。

2.合理分配参与者角色。网络化华文教学协作学习需要合理分配参与者的角色,可以在学习活动过程中由学习者自发分工,也可以是由组织者规定其在协作学习过程中承担某个角色。参与者的角色按任务分为规则制定者、构想提供者、信息提供者、查询者、解释者、提问者、记录者、评价者等;参与者按在协作学习中所起的作用分为统筹者(领导者)、进程观察者、追随者、激励者、调解者等。教师(组织者)要帮助学生明确协作学习的目标并帮助他们合理分工,鼓励学生独立进行任务分工。

3.优化协作学习环境。网络华文协作学习适合个人无法完成的高复杂性的任务,要提高其实效性,实现网络华文课程与协作学习的深层次整合并易于推广。有效开展基于网络的华文教学协作学习需要具备以下几个要素:小组规模(参与协作学习的学习者人数)、进行协作学习的时间、协作学习的材料(供小组使用的资料)、协作学习的工具(认知工具和通讯工具等)、协作学习的开展过程(学习者进行知识建构)等。基于网络的华文教学协作学习中,学习者对知识的建构分为三个阶段:信息汇聚、群体思维和知识建构。有效的协作学习必须建立积极互赖的合作氛围,重视情感因素,从而实现有效的协作学习。教师要努力营造积极互赖的协作关系,使华文学习者认识到,为了完成某项任务必须进行协作,个人的成绩有赖于同伴和整个小组的成功。

4.实施有效评价。教师的评价具有很强的导向性,教师对协作学习客观的总结、科学合理的评价能促进小组协作学习的有效开展,是促进网络华文教学不断发展的重要措施。评价类型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组内互评和组间评价,应注重协作学习的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还应设置绩效评价。评价的内容包括:学习目标的评价、学习任务的完成、成绩的提升、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学习态度和兴趣等。还要加强“反思”,在小组历程反思中,小组成员可以探讨协作学习时值得推广和发扬的经验、需要改进的地方,教师应给予必要的反馈。

四、结语

基于网络的华文协作学习对提升学习者语言认知能力、移情和适应能力、语言操作能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能更有效地传播知识与中华文化,推动海外华文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