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闻学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闻学概念范文1
(一)新概念语文教学法的提出是受 “新概念英语”、“新概念作文”的启示而生发出来的。尤其20世纪末的“新概念”作文以其“新思维、新表达、真体验”对传统作文教学模式产生了冲击波,它宣示要“探索一条还语文教学以应有的人文性和审美性之路,让充满崇高的理想情操、创造力、想象力的语文学科,真正成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学科”。这种新的作文理念启迪我们的语文教学也应该拨开云雾以还其语言素质与人文素质和谐发展的庐山真面目。
(二) “新概念语文教学法”是为了克服以往教学的弊端而提出来的,提出这种教法并非全盘否定过去教学法中的优质成份。以往的教学法的弊端一言以弊之――教学中目中无人。具体而言就是“三化”,即:阅读教学程式化,作文教学八股化,口语教学沙漠化。
阅读教学程式化是指从小学语文开始,我们养成了一套固定程式,那就是分析其中心思想,再分析其写作特点。教师总是要将教参对文章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移植到媒体――黑板上,再让学生输入到自己的在脑中,最终传送到试卷上。
作文教学八股化是指作文教学远离学生的生活,一味地迎合高考,比如高考流行材料作文的年代,我们就很快从中发现了一种高考作文结构律这东西,即 “引、议、联、结”。作文教学很少或根本就不关注学生的发展。
口语教学沙漠化是指以往的语文教学很少培养学生的口才,以至于学生上了高一或在一要讲两分钟的话,两股颤颤,几欲先走。未来的社会是一个合作的社会,不能或不善于表达自己见解的人很容易被淘汰出局。
(三)理论依据这种教法有其理论作为它的支撑点。主体性教育思想是其主要理论依据。我们知道,主体性是人的属性,人的活动是一种主体性活动。传统教育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存在着压抑甚至摧残儿童个性发展的问题。教师、学生的主体性在一定活动(教学)中都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放。教师从机械搬运教参中解放出来,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打碎学习的奴隶的枷锁,主动参与教学。教师变成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扶助者和导引者,而非某次考试的牺牲者。
二、新概念语文教学法的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见前)
(二)成功性原则
“新”教学法是一种没有挫败的教育,只有暂时过不了的语文关口。
(三)自我教育发展性原则
受教育主体从自在到自由发展过程。在高一主要是自在发展,高二则由自在发展过渡到自由发展。
(四)实践性原则
“新”教学法强调在尽可能多的语言、人文环境中和谐发展自己。
(五)新异性原则教学中极力渲染教与学的个性化的东西。唤醒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个性。
三、“新概念语文教学法”的八观
(一)新概念语文教学法的教学观
1、以语文习得论为中心的教学理论:重感性语料的习得,重语料习得的运用,轻繁琐的字词句段解析。讲授“含意”的实验,让学生补充作文题上“生活是”,结果受试班能用技巧含意的远远多于控制班。
2、以教会学生自学语文为主到学生自主学习语文为主的教学理论。
3、以生活为语文学习场的教学概念;
4、以“感”、“读”、“述”、“悟”为主模式的学习语文的教学理论;
5、以发现并发展学生的语文素质、思想素质、人文素质为主的发现式教学理论;
6、以学生参与教材内容选择的互动性的教学理论;
(二)新概念语文教学法的阅读观
1、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尤其是阅读经典名著的欲望,每期开校用一定时间让学生互荐名著,以至读典成风,如《红楼梦》热,《水浒》热。
2、由被动选择阅读语材料发展到主动自择语料。新教材尽管有两本,尽管有七十来万字,但仍不免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因此我们对教材进行大胆的选择,于我有用者,取之;无用者,弃之,学生主动选择讲解古典诗歌中的优秀作品介绍给大家,教师主动选择书卷气浓郁的作品给学生阅读,这种种做法弥补了教材过分稳定带来的弊端,引入活水,共兴语文是师生最大的心愿。
3、阅读教学从繁的语料分析中解放出来,走向重鉴赏重感悟的感性语料积累阶段。面对文质兼美的文章,无论它是感性的,还是知性的,我们都为力主学生复活其 “临场感”,感受作品的美感,接受作品的独特感,积淀作品的语感。
(三)新概念语文教学法的作文观
1、作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基于这种认识,我们的作文训练不出空题目,大题目,远离学生生活的题目,尽管高考有所谓考查想象力的题目,我们弃之不用。如上期的生活作文训练系列,则由感受生活,感悟生活,感知生活构成。
2、重体验的作文训练观。生活是作文之源,善于体验,才有妙文的可能,因此,我们带学生访谈了股民,冬游了凉帽山。学生有了体验,为文言之有物了。
3、文白整合观。在作文教学中既重语体文的写作,也重文言的写作训练。在学《劝学》后,我们要求用文言表述自己的求学经,在游凉帽山以后,用三百字的文言写感受。尽管学生的表述不乏幼稚可笑,如:三百字用了二十五个“之”的,但克服了用文言表述的心理障碍。
(四)新概念语文教学法的口语训练
1、口语与书面语同等重要。生活不仅需要书面的表达,也少不了口头的表达,在学生未来发展中,口语的使用频率远远高于书面语。因此口语也应该称为“课”。
2、在课前三分钟演讲训练,成语述猜游戏。
3、挖掘教材中口语素材。
4、创造口语运用的情景。
(五)新概念语文教学法的学生观
1、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燃烧的;
2、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世界;
3、每个学生都可以过语文关。
(六)新概念语文教学法的教材观
1、补充经典文化;
2、补充地方文化;
3、补充时尚文化;
4、学生自编名著互荐集。
(七)新概念语文教学法的课程观
1、走近经典课,习《声律启蒙》,诵儒家经典,背唐宋名作,研宋元妙文,论明清章回,究外国名著。
2、时文开讲课。每周一节时文开讲课,时文内容选自《十月》、《收获》、《当代》、《新华文摘》等,要求选文要有浓郁“书卷气”。
3、口语训练课。课前三分钟演讲。
4、交际训练课。到华西证券射洪营业部与股民交谈,训练自己的交际能力。
5、研究性学习课。研读《成都商报》上的股评文章,采访股民,并学会从课堂外获知练能。
6、学月教学法切磋课。每学月或讲学法,或研究教法
(八)新概念语文教学法的评估观
新闻学概念范文2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教学实践
语文是一门与语言艺术相关的课程,小学生通过学习语文知识锻炼自己的听说读写能力,使其在生活中更好地与他人沟通交流。同时,语文中的诗词歌赋等给人以无尽的美感,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接触这些知识,可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新课改之后,小学语文教学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下面笔者就来谈一谈新课改之后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
一、合理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也不可避免。相较于传统的一支粉笔和一本教材统治教学的时代而言,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显然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多媒体信息技术集声音、影像、文字于一体,在进行教学展示时更加的形象直观,符合小学生的形象思维特点,是教师在教学中较为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然而,在具体的教学中,笔者发现教师对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运用有较多不当的地方,例如,只是简单地将教材上的内容搬到多媒体显示屏上,让学生观看,没有充分地发挥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作用。
笔者认为,在新课改的理念下,要想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就必须要充分地发挥多媒体的用途,创建教学情境。比如说,在学习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的《咏柳》这首诗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现场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制作一幅柳树的图片,小学生的知识面窄,很容易就会被教师的“技艺”所吸引,进而生出学习的欲望,教师适时地创设柳树的情境,也使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诗歌。
二、故事教学,吸引学生探究知识
小学生大部分都喜欢听故事,还未入学前,可能有不少父母就给孩子讲过许多充满趣味性的故事,家庭的熏陶和小学生的年龄使得他们对故事毫无抵抗力,而小学语文中也不乏生动有趣的故事。教师在教学时,如果想要提高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不妨从讲故事开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讲解《晏子使楚》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再讲一些其他有关晏子的故事,在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丰富人物形象,使人物更加的生动,加深学生印象;再比如,讲解诗歌的时候,教师可以将李白、杜甫、辛弃疾的故事讲给学生听,如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诗句由来,再如豪放派的代表词人辛弃疾又为何会生出“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感慨,教师在课堂教学之余,将这些有趣的故事和典故讲给学生听,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更浓,也能扩宽小学生的知识面。
三、联系生活实际,灵活教学
语文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极为广泛,如人们日常所见的广告语,大街上的店铺面都有语文知识蕴含在其中。学生学习知识的目的就是为了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在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因此,教师的教学也必须要与生活实际相关,这样才能启发学生,使他们更好地运用自己学习的语文知识。
在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语文教学的方法十分的多,例如,可以在课堂上模仿生活的场景,如在人教版小学五年级册的“口语交际习作三”中的口语交际题目为“劝说”要求学生劝说生活中熟悉的人改变一些不良的习惯,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模拟生活情境,分组扮演劝说和被劝说的人,进行交流,锻炼学生的能力。再比如,教师还可以找一件物品,让班上的学生运用自己学过的知识,写一则广告语,吸引他人的注意力。知识来源于生活,教师在教学时,如果能把握好教学的尺度,联系生活实际,灵活地进行教学,必然也能够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四、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吸引学生
语文是一门与语言相关的学科,“说”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学习了语文知识之后,只有通过与他人的沟通和交流才能显现出语言的魅力。笔者通过细致地观察和一些教学实践发现,在课堂上教师的教学语言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也有着深刻的影响。
在课堂上,教师的教学语言刻板无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较低;反之,教师的教学语言生动有趣,知识渊博,旁征博引,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就被教师吸引了,并且愿意配合教师的教学,积极地进行互动。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时不但需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还需要学会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来吸引学生。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启蒙时期,长达六年的语文学习,为学生以后的语文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着新课改理念的逐步深入,关于小学语文的教学方法只会越来越多,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抓住新课改的发展机遇,大胆地进行语文教学改革创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翘楚.多媒体教学在小W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4).
新闻学概念范文3
文学欣赏课程要注重教学改革与研究。首先,概述了不同学者对文学欣赏概念的诠释;其次,阐释了文学欣赏的特征;第三,探索文学欣赏课教学模式:注重教学理念的更新;正确认识文学欣赏的三要素,即,教师应根据文学欣赏的文本,精心设计讨论的问题或观点;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充分结合学生实际,按照阶段性进行选择教学内容;学生需要发挥文学欣赏想象力。
【关键词】
文学欣赏;主体;教学模式;理念
文学欣赏课程是学生提高人文素养的主要阵地,通过在这个主要阵地开展一定模式的课堂教学,能够使学生对文学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丰富文学感情体验,完善文学素养,升华人生境界,深化对生活和学习等各个方面的感悟,达到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和道德情操的最终目的。特别是当前的青少年一代,受到市场经济变革,社会不平等现象,等问题的影响,他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较大的改变,甚至部分青少年的人生价值观和思想道德观念都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出现了一些不利于他们健康成长的现象。本文通过阅读和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在阐述文学欣赏的诠释和特征的基础之上,对文学欣赏主体模式化教学进行探讨,试图帮助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
一、不同学者对文学欣赏概念的诠释
1、朱光潜的《谈美书简》中提出:文学欣赏,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认识活动,是通过对欣赏对象的感受、体验与想象,通过感性形象来认识社会生活,它以把握形象为起点,而又自始至终离不开形象。
2、欧阳友权等主编的《文学原理》中提出:文学欣赏是读者透过语言符号去感受、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中所表现的审美意识,从而获得情感愉悦和精神满足的一种特殊心理活动。
3、王先霈、王耀辉主编的《文学欣赏导引》说“:文学欣赏实际上是一种读者以自身修养为基础进行的主体实践活动。”
通过对文学欣赏概念的诠释,实际上是通过对有关文学欣赏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具体作品的赏析,培养学生审美,提高文学艺术修养水平。
二、文学欣赏的特征
1、《文学作品欣赏教程》前言说:本书一方面全面地介绍了中外文学作品的全貌,使大学生对人类的文学作品有一个整体而直观的印象;另一方面又通过作品欣赏实例分析,因势利导地发现和培养学生文学欣赏的兴趣和能力。
2、《文学欣赏与创作》绪论提到:希望读者通过本书有关作品的欣赏,能够提高文学修养,获得精神享受。
3、《文学基础理论与作品赏析》前言说:本书以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为出发点,旨在通过对有关文学欣赏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具体作品的赏析,培养学生审美,提高文学艺术修养水平。
正是由于对文学特征有以上认识,并针对文学欣赏的特征和教学要求,我们逐渐发现:原有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的教育。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进行教学模式研究,特别是针对教学主体,要充分培养学生文学欣赏的兴趣和能力。
三、文学欣赏课中主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
1、注重教学理念的更新
文学欣赏教学理念是社会公众对文学欣赏教学和学生学习活动内在规律的认识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人们对文学欣赏教学活动的看法和持有的基本的态度和观念,是人们从事教学活动的信念。以往的文学欣赏课程可能存在着应付心理,教师通过选择教材作品,开展一定的课堂教学活动,而学生则被动的按照教师提供的教材作品以及教学内容。当前,我们必须认识到文学欣赏的概念和其特征,通过教师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从教材内容的语言符号、文字信息去想象和体会文学作品所表现的审美意识。从而获得感情愉悦和精神满足,最终达到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文学欣赏课程中,并使他们逐步培养起对文学欣赏的兴趣。
2、正确认识文学欣赏的三要素
教师、教学内容、学生构成了文学欣赏课程的三大主要因素,只有正确认识这三大要素,将教师、教学内容、学生这三要素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形成集师生文本选择互助、课堂文本赏析互动、课后文本创作促进为一体的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才能有效发挥文学欣赏课程的重要作用,才能促进学生逐步提高学习兴趣,逐步掌握文学欣赏的方式方法,最终提高学生文学涵养。具体说来:(1)教师方面:作为文学课堂的教学者,他们是文学欣赏课程的主导者,其教学方式方法起着决定性作用。在文学欣赏课程中,教师应讲授关于文学欣赏的理论知识,包括文学欣赏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包括文学欣赏的意义、文学欣赏的心理过程、不同文学体裁的特征等等。只有教师将这些基本理论教授给学生,并通过一定的引导,学生才能够掌握基本理论并提高文学欣赏的能力。作为教师,在文学欣赏课堂中,应根据文学欣赏的文本,精心设计讨论的问题或观点,并适时的对学生进行提问和引导学生想象。同时,相关讨论应具有一定的争议性、没有标准答案,这样能够有效刺激学生充分的展开想象,促进学生形成个性思维。(2)教学内容方面:教学内容一般是指教材作品,是指文学欣赏课程中所使用的文学作品,是文学欣赏教学活动的主要构成,也是教师与学生进行学习或欣赏的共同对象媒介物,在课程教学中充当了一个赏析样品,一个教学案例。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充分结合学生实际,按照阶段性进行选择教学内容,对于初期文学欣赏者,要选择较为简单的文学作品,对于具有一定文学功底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要选择具有较深厚文化底蕴的文学作品。只有选择难易适合、内容丰富的教学作品,才能够促进学生很好的开展学习,并有效促进其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3)学生方面:文学欣赏需要欣赏者发挥想象,可以培养人的想象力,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先天的、独特的优势。高效率的课堂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尊重学生的个性思维,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课堂讨论中,学生各抒己见,可以提高他们对文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的认识,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也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个性思维,提升思维水平。
总之,文学欣赏模式化教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教师通过选择合理的文学作品,开展一定的教学活动,充分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通过课堂教学掌握文学欣赏学习的方法,逐步提高学生文学涵养,达到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王先霈,王耀辉.文学欣赏导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朱迪光.文学作品欣赏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3]马跃,刘,王志伟.文学基础理论与作品赏析[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8.
[4]袁勇麟,冯汝常.文学欣赏与创作[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
[5]何红梅,学生文学欣赏能力培养新途径[J].文学教育( 中) ,2011 (9).
新闻学概念范文4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新课改 创新 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8-0114-01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明确指出:为适应和满足社会进步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小学语文教学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了解作文意义的关键环节。在教师不断的指导和点拨下,学生从入学伊始尝试小短文写作,到高年级开始数百字乃至上千字的作文写作,学生在此过程中随着年龄逐步增长,其思维发展能力以及语言运用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其创造力以及想象力也逐步成熟。小学教师应着眼于此,采取更为有效、更加合理的小学作文教学计划方案,开展针对性教学,以稳步提升小学高年级学生的作文水平。
一、小学高年级作文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1、任务不确定。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高年级作文教学过程中往往未明确学习任务,大多简单布置写作题目或简单说明相关题目,并无明确界定,就让学生开始写作。在现阶段小学作文教学中,此种现象普遍存在,导致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的指导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简单来说,教师不仅应负责制定作文题目,同时还应指导学生如何切入,如何写。对于不同作文题目,可指导学生采取形式各异的写作技巧与手法,同时还可引入一部分优秀范文在课堂上讲解,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
2、过于单一的作文形式。纵观现阶段小学语文教材,分析其编排情况来看,在作文版块中形式单一的命题依然处于统治地位。此种情况下学生在学习写作时难免产生枯燥感觉,其作文主动性以及积极性受到影响,不利于提升学生作文水平。与此同时,作文命题的过于单一化对培养学生写作能力产生的严重限制,不利于作文教学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3、对于写作素材的积累不够重视。教师在关注学生写作水平方面不应单纯强调写作结果,或过于偏重作文语言是否富有逻辑性、连贯、流畅和自然,是否条理有序,此类要求大多偏重于写作技巧,对于学生积累日常写作素材则并无太大益处。而在文章写作过程中,涉猎知识面以及素材积累程度是最为关键的一点,但在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中,仍有不少教师忽视此点,对于写作素材的积累不够重视。
4、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教师在作文教学活动中通常遵循两个教学原则,即要求学生多练、多看。所谓多看,是指布置课外阅读或者背诵任务,多读多背一些优秀的例文与范文;多练则是不断训练,提高作文训练强度,更偏重于“量”。在此过程中不少教师死扣这两点教学原则,不重视练习质量,也未深入分析范文而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指导,导致学生思路在这样的训练模式下被限制,难以有效提高作文水平。
二、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的几点建议
1、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在新课程标准要求下,教师首先应端正态度,正确认识小学生作文教学,并对以往教学方法做出转变和革新。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不可对写作模式作过多强调。应遵循循序渐进、稳步前进的原则,让学生在作文教学以及写作练习过程中体会到作文的乐趣。例如在第四单元《姥姥的剪纸》一文教学后,笔者布置日常写作任务,首先启发学生,引导他们注意观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有趣的细节,将这些细节按照自己的方法整理记录下来,学生既可以选择流水账式的平铺直叙,又可以选择相对生动的人物对话方式。久而久之,学生从中感受到叙事作文的意义,从而能够自觉积累、总结,日渐纯熟。
2、鼓励学生通过不同方式吸纳课外知识。要想写出优秀的文章,知识涉猎面的广阔度是最为关键的一点。要想扩充知识涉猎面,不断丰富自身知识架构,则需要在日常生活中重视点滴积累,离不开长期的坚持与努力,而非朝夕之功。学生往往能够从日常积累的知识中获得写作灵感,或来自唐诗宋词,或取自元曲杂剧,或观电视节目有感,或旅行中偶有心得。例如在第一单元《我们爱你啊,中国》一文中,可组织学生畅谈观访各处名山胜水、名胜古迹以后的心情,进而引入课文,让学生对作者的情怀有所体验,从而将自身所见所感转化为写作素材,其作文内容则显得更为丰盈。然而不少教师认为学生不应太贪玩,应将主要时间放在学习上,对于学生出游、上网、看小说等行为多持反对态度,并严禁此类行为,同时也不建议学生过多地看电视,这无疑是一个错误的观念。在处理此类问题是时,教师应对学生予以正确引导,在圆满完成学习任务以后可建议学生适当观看电视节目,或阅读一些有益的小说,或在家长陪同下郊游踏青,由此使学生在课余时间得到充分放松,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有利于提升其写作水平。
3、组织学生参与各类课堂活动和竞赛。小学生具有较强的个人荣誉感,因此参与竞赛活动有利于激励学生提升自身写作能力,提高其学习积极性。但不少教师对于此类活动并不敏感,只有在学校举办组织竞赛活动的情况下才挑选若干学生参与比赛,而笔者认为自行组织课堂竞赛活动则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例如可以班级为单位,或由班级内学生自由分组,定期组织学生参与作文竞赛、语文知识竞赛等课堂活动,并对优秀作文予以公开评讲,还可适当给予奖励,以此来提升学生自身能动性,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4、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在应试教育模式下,教师对于社会需求往往关注过多,而忽视了学生个性发展。因此在高年级作文教学中,小学教师应对学生个性予以充分尊重,善于换位思考,体验学生情感,确保学生学习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正视学生特有的表达方式与语言习惯,在作文教学中重视学生个性化发展。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现阶段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我们应遵循新课程改革要求,在发扬以往优良教学传统的同时做到与时俱进,切实推进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进程,提高教学质量,最终全面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参考文献:
[1]张义兵,孙俊梅,陈娟等.基于电子书包的知识建构学习――四年级小学生的写作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3,(12):122-126.
[2]邓敏杰,李占伟,张豪锋等.运用思维导图优化小学作文教学的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2012,(3):90-94
新闻学概念范文5
关键词:新课程;思品课;有效提问;整体设计;明确目的;适时调控;即时反馈
课堂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又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课堂提问作为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教学手段,是沟通教师、教材与学生联系的重要桥梁与纽带,是传授知识技能、训练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课堂效率、决定课堂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
“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问的是问号。”如何通过提问来调动学生内在的积极因素,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更多的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构建动态、有效的思品课堂,值得我们每位教师认真研究与探讨。
一、整体设计,提升问题水平,激活问题思维的“兴奋点”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效的课堂提问,就是要走出“满堂问”、“满堂灌”的困境,切实避免只讲数量不讲质量、无效抵效的提问,实现提问效益的最大化。它要求教师在准确把握课堂标准和教材的基础上,善于从课堂教学内容的整体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紧紧围绕教学内容的核心和关键,设计具有较高思维水平的提问,以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思维。
提问内容过于简单,只需回答“是”与“不是”或从书上很容易就能找到答案,达不到启发的目的,无助于学生的积极思维;提问内容太难,逻辑关系不明,没法整体理解,致使学生无从下手或望而生畏,结果答非所问,偏离教学内容,同样收不到效果。
提问要激活问题思维的“兴奋点”,所谓“兴奋点”,就是提问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集中学生注意力,促使学生积极理性的思考问题,积极主动参与讨论,迫切需要知道原因和结果的一种心理状态。因此,提问要既能激发学生求知欲,调动学生注意力,照顾到大多数学生的知识水平,又能激活学生思维,产生求知欲望,深入探讨重点、疑点和难点;要为学生搭建一个合适的台阶,使学生拾级而上,跳一跳,摘得到,保证学生的思维经历发现的过程;要鼓励学生把新学的材料用于新的不同的环境中,不断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使所有学生获得发展的机会。如在学习“民族区域自治”这一内容时,我设计了如下问题:(1)我国55个少数民族的分布情况如何?(2)民族分布的特点是什么?(3)针对这一分布特点,我国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4)为什么这一政策是“最好的”,也是“最成功的”?如果简单设问: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什么重要意义?学生很快就能从教材中找到答案。上述设问由于变换了角度,学生在回答“为什么这一政策是‘最好的’,也是‘最成功的’”这个问题时,难度明显加大了。要准确回答这个问题,学生就必须全面了解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正确认识我国的民族国情,明确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意义,在解决前三个问题的基础上,需要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涵义有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与思考。
坚持使用理解型、应用型的提问,在任何知识学习阶段都是必要的。课堂提问的设计,应当以使学生“尽快形成自动化的知识序列并用于新的问题解决,而不是停留在零星的知识点的记忆水平上”为目标。
二、明确目的,注意提问指向,夯实课堂提问的“落脚点”
课堂提问的目的是为了评价学生、检查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的课堂提问意味着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应或回答。教师提问的指向越明确,学生经历的思考就越深入,越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把握,从而促进思维的发展,提高课堂效率。因此,要夯实课堂提问的“落脚点”,落到对学生进行科学素质培养上,落实到学生思想觉悟和实际行为能力的提高上,最终达到“育人为本”的根本目的。
目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很大的一个弊端就是将提问当作点缀,当作装饰。不考虑提问的目的、不看提问的对象、不讲提问的深浅难易,想问就问,好象提了问题就是启发式教学。这种过于宽泛、无目的的乱问,为了提问而提问的“满堂问”,思维指向不明,使学生犹如“雾里看花”、无所适从。如“看了这一段材料,你体会到了什么”“这一内容反映了什么?”这一类问题看上去非常开放,似乎非常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但实际上由于问题过于宽泛,降低了问题的针对性,降低了问题的思维发展价值,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因此,课堂提问必须以教学目的为指南,有明确的出发点和准确的针对性。它要求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同时,要研究问题设计的目标、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程度。在提问只前教师必须明确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估计学生的答案会出现哪些情况,每种情况的问题在哪里。对所提问题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切忌随意离开教学目的,节外生枝地提出一些有偏又怪的问题,更不应该突然冒出一个与教材内容风马牛不相及的难题,去惩治那些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学生,打乱教学的和谐节奏。
如在学习“我国的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这一知识点时,如果这样设问:如何理解“一定范围”?这就太笼统、太抽象了,学生感到无从下手。我将这个问题具体化为如下几句:(1)能不能说阶段斗争有的领域有,有的领域无?(2)能不能说事事都有阶级斗争?(3)能不能说阶级斗争有时有,有时无?这几问难度适中,指向明确,学生经过认真思考后能够回答上来。通过这几个设问,学生明白了所谓“一定范围”是指阶级斗争已不是我国现阶段普遍存在的现象,也不是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较好地实现了知识迁移的目的。
三、适时调控,把握提问节奏,找准课堂提问的“引爆点”
最有效的教师会保持一种顺利的、想对快界的节奏。虽然教学活动的速度很快,但却与课程内容的难度和学生的思维发展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它的效果将不限于能够带来艺术性的享受,且能使学生借助某种暗示效应而更有效地记住、理解某些知识并形成相应的价值观。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堂调控的价值不亚于课前的精心预设。
我们很多教师都习惯于提出问题之后,只要有学生回答出了预设的答案,就继续开展下面的教学活动;或是学生开始了一个错误的回答,马上被教师打断,叫另一位学生回答或教师代为说出正确答案。在教师满足于某一位或某几位学生能够说出课前预设的问题答案的同时,实际上是更多的学生失去了思考问题、锻炼思维的机会。教学“顺利”“快捷”的背后是许多学生丧失了思考的时空,丧失了参与的热情,以一小部分学生的正确答案,剥夺了其他更多学生经历思考的机会。
课堂提问不是为了通过问题使学生同意认识、了解问题的标准答案,也不是为了倾听期待中的答案、完成预设的教学任务,而是为了倾听期待中的答案、完成预设的教学任务,而是为了协助和促进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构建意义,发展思维。较为理想的做法是在学生回答正确时,教师扮演引导者或助手的角色,要求学生加工或反思自己的回答。如教师可以追问:“你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你为什么这样认为呢?”通过这样的交流,让大家了解他在思考什么,在怎样思考。在学生回答错误或是回答有困难时,教师不急于让其他学生补充、完善,而是及时变换提问的方式、提问的角度,或提供回答这个问题的铺垫性的问题,让这部分学生继续思考、回答。如前面所提的“为什么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最好的,也是最成功的”这个问题,由于具有一定难度,学生一时回答不上来。这时,教师就必须找准课堂提问的“引爆点”,适时地换一个角度来加以引导。如问“这一政策是最好的,那么它到底好在哪里?在别的国家实行这样的政策是否可行?”通过教师的启发、诱导,学生终于明白了这一政策是“最好的”就是指它的意义,它是“最成功的”是因为它适应了我国的民族国情。
通过教师课堂上的适时调控,引导学生反思回答的过程,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想习惯,并使学生通过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获得知识的进步和思维的发展,经历了真正的、有意义的学习。
四、即时反馈,实现问题价值,构建课堂提问的“迁移点”
“真正有效的提问是倾听。”学生一旦主动学习,教师的责任就由讲授、提问转换为倾听。它需要教师在提问之后给学生留出足够的等待时间,为学生的回答提供及时的反馈,这有助于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及时的矫正和强化,可以使个别学生的正确答案为全班所借鉴,使个别学生的错误为全班引以为戒,起到举一反三的范例作用。通过即时反馈所产生的关注与欣赏,往往能极大地激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带给学生成功的体验,并由此成为他们新的学习的起点。
在目前的思品教学中,教师更乐于使用激励性评价,很少有教师会直接否定学生的答案。但是,有的教师却在评价学生的回答时做出了某种暗示。如听到了预期中的答案,就喜形于色;而一旦与自己预设的答案不一致时,就不置可否,不直接做出评价,而是用这样的语言来表达:“噢,你是这么考虑的。”“是不是他说的那样?”“大家同意不同意他的看法?”虽然这样的反馈看起来是中立的,是保护学生积极性的,但实际暗示学生这不是正确答案。这种评价方式,只会制约学生的思考方向,同样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也无法体现问题的价值。
对于学生的回答,不管是否正确、合理,都可以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以便教师从中发现问题,加以指导。不以简单的对错来评判学生的答案,不以是否获得知识来判断学生的发展,而是将学生的学习看作是有意义的思维过程。如在学习“发展是硬道理”这一内容时,学生回答之所以“发展”,是因为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的原因。这时,教师就应构建课堂提问的“迁移点”,可以做出这样的评价:“你回答的不错。从我国的国情角度看,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这是我们要剪除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根本原因。从其他角度看,还有什么原因呢?”类似的回复,使学生关注更有用、更全面的回答,更有可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和迁移,从而引起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与探究,实现问题的价值。
“头脑不是一个需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被点燃的火把。”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情感交流与互动的过程,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之间富有激情、有效、高效的提问和解答,是实施有效教学的核心。它必将成为锻炼学生思维、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能力的助推器,也必将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提供无限的生机与可能。
参考文献:
1、刘岚《给政治教师的101条建议》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
2、吴熙龙《中学思想品德新课程课堂教学案例》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9月;
3、杨锡贵《新课程教学问题解决实践研究·初中思想品德》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
4、楼江红《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案例专题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5年3月;
新闻学概念范文6
关键词 高职 文学欣赏 教学理念 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学欣赏是读者在理解文学著作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解读从而获得审美愉悦与精神满足的活动。文学欣赏课程的开展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主要手段,高职院校通过对此课程进行一定形式的教学实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对文学的理解能力,并丰富学生的文学体验与情感感悟。因市场经济变革及不平等现象影响,部分青少年的思想道德观念与价值观出现较多问题,而文学欣赏对净化学生心灵并促进其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文学欣赏理念的基础上,提出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及完善评价机制等文学欣赏课程的改革策略。
1高职文学欣赏的理念与特征
1.1文学欣赏的组成要素
文学欣赏以教师、学生及教学内容作为主要组成要素。教师是文学欣赏的教学者,其引导学生进行文学欣赏课程的开展,并通过对文学欣赏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的讲授,促进学生对基本理论的掌握,并有效提高学生文学欣赏能力;文学欣赏需欣赏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学生作为文学欣赏课程的主体,应及时参与教学讨论与课堂发言,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创新性,从而切实扩展自身的个性思维与文学认识;教学内容是教学的基本媒介,在文学欣赏课堂中其多指文学作品。因此教师应正确认识并将三要素进行有效结合,形成师生互动选择、课堂互动赏析及课后互动创作为一体的课堂互动教学模式,有效发挥文学欣赏课程的重要作用,最终达到提高文学素养的目的。
1.2文学欣赏的基本特征
文学是以审美的态度及艺术的方式对待并审视世界,其属于社会基本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拥有一致的意识形态共性,同时又具有自身的独特性质。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书简》提出,文学欣赏的本质是一种认识活动,其对欣赏对象进行感受、体验与想象,并通过作品中的感性形象促进对社会的认识。由此可知,文学欣赏的特征主要包括对生活富于感情的把握、对社会富于审美的感受及对世界富于形象的审视。文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毛诗序》中提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谈的就是文学艺术中的生活情感;文学艺术欣赏多唤醒欣赏者兴奋、愉悦、怜悯或悲哀等情感活动,其可引导读者对社会现实进行审美性体验,从而提高欣赏者对美的鉴赏力;文学的创作和欣赏都与艺术形象紧密相关,通过一系列艺术手法表现世间百态,丰富欣赏者对世界的认识。
2高职文学欣赏的发展与改革策略
2.1丰富教学内容
文学欣赏课程包含各式各类的文学著作,不同文学形式具有不同的素材处理方式、语言表达方法及艺术加工特征,因而在文学欣赏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可依据高职院校文学欣赏课程的基本教学目的,尽可能选择多样的文学欣赏文本,达到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与提高学生阅读兴趣的目的。教学内容的选择应突出文学语言的审美性、文学体验的情感性,同时为合高职学生的情感生活,可选用贴近其日常生活的教学文本,从而提高学生阅读欣赏的主动性。由此可知,高职文学欣赏课程的教学内容应包括经典著作及新时期具有积极意义与广泛影响的文学作品,从而达到传承传统文化与接轨时代潮流的目的。同时还可通过以具体的文学文本进行知识扩展,从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例如,通过对《离骚》的赏析,学生不但可以学习楚辞的基本知识并感受爱国情感,而且可以了解战国历史、屈原的抱负及端午节的由来等多方面知识,从而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文学欣赏还可以对新晋诺贝尔奖得主的作品进行赏析,如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爱丽丝・门罗,其作品充满时代气息,学生可在感受女性作家细腻文笔的同时,了解加拿大的民俗风情从而丰富自身的文学素养。
2.2创新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主要运用课堂说教式的教学方法,其未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新式的教学理念提出,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因而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从而转变学生被动的学习地位与学生状态。针对高职院校学生思维较为活跃的特点,文学欣赏教师可采用更具新意的教学方式,如问题讨论法:学生自主提出阅读中遇到的问题,之后选择高频问题进行全班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考,从而促进问题的高效解决;又如角色扮演法:多适用于戏剧与小说,引导学生选择有趣的作品进行改编和表演,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理解作品内涵。
例如:在欣赏画面感较强的宋词《雨霖铃》时,教师可采用分组驱动法,提出为《雨霖铃》配画外音或配图的任务,引导学生分组完成,教师在学生阐释时,对其表述进行错误纠正,从而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诗词欣赏方法;在欣赏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及《雷雨》时,可采用角色扮演法,将全班同学按学号的单双数分为两个组,两组分别改编并表演一出戏剧,从而帮助学生贴近作品生活与作品任务,获得深层次的情感体验与作品内涵。
2.3完善评价机制
在丰富教学内容与创新教学方法的同时,也需要建立与之相应的评价机制,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文学欣赏课程评价一般采用考卷形式,考卷的最终分数决定学生课程成绩,而考试内容也多以硬性背诵内容为主。此类评价机制不但难以体现学生能力,而且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需要注重考核方式与考核标准的多样化。完善后的评价机制应包括上课考勤情况、课堂纪律、教学实践参与度、读书笔记完成情况及期末考卷分数等五部分,以多样化考核形式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每个学习环节并终有所获,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例如,对于评价机制的建立与完善,高职文学欣赏课程教师可参照以下做法:教师在学期伊始为每位学生建立档案册,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并记录在册,同时对积极学生学期整体的课堂表现进行奖励加分;对评价机制的组成部分进行适当的比例分配,课堂考勤与课堂纪律各占百分之五,活动参与度与读书笔记完成情况各占百分之二十,而期末成绩占百分之五十,从而有效激励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积极表现。
3结束语
高职文学欣赏理念与改革探究的最终目的在于促进文学欣赏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与高职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高职教师在进行文学欣赏的教学时,应注重选择经典性与时代感兼具的文学文本,从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通过应用灵活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提高其教学参与度;并通过改革课程的评价机制,以多样化的考核形式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并学有所获,从而达到帮助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与价值观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伊彩霞.学前教育专业文学欣赏课教学改革初探[J].文学教育,2013,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