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现象分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育现象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育现象分析

教育现象分析范文1

——教学过程的暴力现象

此类校园暴力主要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或家长采取不恰当的、粗暴的方式对待学生,以致对其身心健康造成伤害的行为,如体罚、言语侮辱等。这一现象在我们国家目前的教学过程中非常普遍,它不但会导致将学生致伤、致残等很严重的直接后果,同时,此类校园暴力往往会带来很多后发性的恶性事件,导致学生出走、报复、人格偏离,甚至自杀等。另外,在我们国家较为普通的,由于广大家长爱子心切而采取一些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子女进行教育的行为,也是伤害学生身心健康的一大隐患。

——青少年学生的施暴行为

学生施暴主要是指某些学生因过早的、不成熟的三角恋、钱财需求、青春性意识萌动或者仅仅是模仿录像某些情节,发泄心中怨气等而面对其他学生施暴的行为,如殴打、、抢劫、侮辱、杀害等。近期有关材料表明,学生施暴行为表现了以下特点:1、年龄小,大多集中在中低年级;2、对于录像中的暴力情节有很强的模仿性,其手段令人发指;3、以学生中非正式群体的“团伙”行动居多。

——校外人员对学生的暴力行为这一现象主要是指一些校外的闲杂人员或非法商家为了一定的物质利益,满足欲望或为了发泄心中不满而对于不谙世事的青少年学生施行的身心侵害行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一些非法之徒窜入学校或学校附近抢劫学生财物,对学生进行人身侵害、人格侮辱等;其二,在文化娱乐活动中,一些商家为了在竞争中取得优势纷纷将兜售目标定位于广大学生,其中不少用黄、毒诱骗以谋取暴利。

笔者在分析形形的校园暴力案例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对策:

一、加强师德、师能及教师队伍的法制观念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从位置暴力的现象可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不恰当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体罚、变相体罚、人格侮辱是一种重要的校园暴力现象。究其原因无外三点:其一、德低。教育是面对人的工程,作为教育的主导者——教师,便必须具备热爱学生,公正对待每一个学生的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因为我们很难希求一位缺乏爱心的教师能耐心地帮助一位“差生”进步。同样,一位缺乏公正感的老师心中“选民”只是那些“优等生”,甚至谁的家长使其得到好处便会受到“特殊照顾”,而那些他眼中“差生”、“调皮鬼”则被打入“冷宫”,他们的成功得不到肯定,失败得不到鼓励,有些老师甚至把这些学生视作发泄怨气的对象,为一点小事有意无意地对他们进行粗暴的惩罚,严重损害了孩子们的身心健康,酿成了一幕幕校园悲剧。其二、师能差。一些老师虽然出于良好的愿望,但由于缺乏科学的教育观念,面对纷繁复杂、千变万化的教育环境和教育因素不能正确地理解青少年学生的一些独特的行为反应,不能正确认识和评价“学习困难”的学生,对我们当前素质教育思想认识不够,甚至抱着“不打不成器”的陈腐观念,从而对学生急于求成、一切的要求每一个学生按自己的意愿行事,粗暴的干涉学生行为,最终给学生带来身心伤害。其三、法制观念淡薄。针对教师对学生进行体罚、变相体罚、人格侮辱等不良现象,我国颁布的《未成人保护法》、《教育法》等法律文件都给以明令禁止,但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许多老师仍将体罚看作唯一的手段,不愿改进,或者将这些法律看作“软法”、“豆腐法”,而不愿遵守,这成为校园体罚、变相体罚、人格侮辱等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

根据以上分析,笔者认为要克服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校园暴力”行为,首先各教育部门要坚持不懈地进行师德建设,选拔和任用有爱心、有责任感、正义感的教师到第一线工作,要根据学生、教师、家长的反馈信息及时对教师的师德进行评价,奖优惩劣,努力形成尊师爱生的教育观念,帮助老师们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最大可能地实现教育目标,从而避免因老师在认识上的局限性而导致其采取一些违背教育规律的行为。最后,加强《教育法》等法律文件的宣传和执行力度,在保证法律精神深入人心的基础上,对于违法行为予以坚决打击,以保护广大学生的合法权益。

二、加强教育环境建设,为学生创造健康氛围。

正如以上分析,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的情况下,一些商家一味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社会效益行为,使学生生活在一片灯红酒绿的喧闹之中,这不仅严重妨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而且由于青少年学生心理上尚不成熟,喜欢模仿,以及进入青春期后意识萌动等一系列心理生理特点,使其容易受到这些不健康娱乐内容的蛊惑而出现越轨行为,诸如学生中类似于黑社会的斗殴、、抢劫、伤人等行为毫无疑问与这些不健康的娱乐内容的诱惑有关。所以不健康的学校周围环境是导致青少年学生施暴的重要诱因之一。同时,在我国社会转型期,社会上闲杂人员增多,他们或窜入学校,或在学校周围对学生进行黄毒诱惑、人身侵害、财物抢劫等,这构成了对良好教育环境的又一个冲击。正处于身心成长期的青少年学生对于环境既有很强的依赖性又缺乏足够的辩别和抵抗能力,所以面对不同的环境他们很大程度上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因此,为他们创造健康的环境尤其重要。

根据以上分析,笔者提出以下建议:一方面社会不能将文化事业完全推向市场,而要加强引导和调节,对学校周边环境则尤其要加强管理,保证良好的学校环境;另一方面,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知识教育和安全保卫工作。在这项工作上,学校不但要组织人员利用多种形式对广大学生进行自我保护的知识宣传,提高其对外来侵害的抵抗能力,而且教师对于学生的课外生活应给予积极的关注,对于有严重不良文娱生活的学生更应以积极引导,且不可听之任之,最终酿成大祸。

三、加强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知识教育和心理技能训练,提高其心理的容纳性和承受力。

现代社会中,独生子女日益成为学校的主流,单亲子女、隔代教育儿童在学生中的比例也在不断提高,其中很多学生在这种特殊的生活环境中因没有得到恰当的教育,而在人格上出现争强好胜、自我中心、报复心强或怯懦、逃避、承受能力差等不良倾向,这成为他们施暴或被施暴的重要原因。在我国目前应试教育的严重干扰下,教师和家长一般只注意学生的学业成绩,而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则有所忽视,这必然成为教育中的一大隐患。

针对这一情况,广州许多中学已成立了学生心理辅导中心,对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宣传和知识咨询,笔者认为这一方法可以在全国进行完善和推广,最好能将心理测量、心理矫正纳入教育教学的轨道,这样一来可以帮助教师对症下药,避免因臆断处理而带来不良后果,同时也可以防患于未然,尽可能地避免学生出现严重的行为偏差。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我国的性教育十分落后,笔者认为这一问题不应回避,因为学生已逐步显出了青春期的一些特点,对其进行相应的性知识教育,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性问题,排除不健康的好奇、恐怖、甚至模仿心理。

四、加强学校、家庭和社区之间的联系,共同构建良好的教育环境。

种种校园暴力的发生虽然主要由于学校和社区在管理上的失误,但管理上之所以失误很大程度上与缺乏有效的监督系统有关,比如:有些家长虽然不满于老师的体罚,但又害怕提出来,反而使孩子吃更大的亏,所以多半是敢怨不敢言,对学校管理上的失误也是得过且过;还有些家长在孩子受到不法之徒侵害的时候表现了极大的怯懦,与其达成妥协条件,以求一时之安宁。以上种种做法归其原因便在于,大多数家长担心自己单枪匹马与之对抗反遭报复。这一不正常的心态与校园暴力形成了恶性循环。

教育现象分析范文2

[关键词] 大学生;性越轨;分析;对策

大学校园逐渐出现的性越轨现象,已引起普遍关注。它不仅对传统道德理念提出了挑战,也对大学的正常教学生活秩序产生了冲击。这是一种违公德的行为,既影响了学业,又不能有效地引导爱情走向婚姻,相反诱发的非法怀孕、伤害身体事件以及人身伤害、抢劫刑事案件却层出不穷。性越轨受到当今整个社会的唾弃,当事学生往往面临着被逐出校门的危险,“一失足成千古恨”。笔者认为,大学生性越轨重在预防而不在惩处。作为一个社会问题,学生、家长、学校和社会,都应予以重视。

1 现状与特点

著名性学专家潘绥铭教授1997年主持的《全国大学生异往调查》表明,大学生接吻:男生39.5%,女生45.5%;性越轨:男生10.9%,女生8.4%。我们按照各个层次随机抽取的原则,采取问卷调查为主,个别访谈、查资料为辅的方式,对本科、专科学生共300名(其中男生、女生各150名)进行了相关调查。结果有性越轨者8人,发生率2.66%。其中性别、地区、年级、消费、成绩、爱情观均存在着显著特点。

1.1 性别特点

在8人中,女生5人,男生3人,女生人数高于男生。这与商品经济的今天,极个别女大学生受金钱的驱使走出校园,道德沦落,甚至从事“”不无关系。由于女生与社会人员交往存在很大的隐蔽性,因此女大学生自律教育问题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1.2 地区间的差异

据报道,广州地区8所高校有关“婚前”的调查统计表明:1136名接受调查者中,14.1%有过性经历;有10%的学生曾经租房。而从我校调查的情况来看显著低于上述地区。从客观上讲在全国各大城市高校中性越轨现象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总体上讲南方高于北方,这与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因此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接受信息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抵御泊来腐朽文化对我们侵蚀的紧迫性。

1.3 家庭是否在学校所在地的影响

在调查中显示,外地学生比例为86%,远高于当地学生,这与远离家乡后空虚与孤独,为了寻找感情的慰藉,恋爱率上涨,脱离了父母的监控,放纵了自己不无关系。因此丰富校园文化,充实课余生活也已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切入点。

1.4 在年级、专本科、普成教分布的差异

调查数据中呈现出高年级高于低年级,本科高于专科,成教高于普教的特点。这与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思想受外界影响的增加、本科学生在校时间延长同学间交往加深恋爱基数增长、成教学生综合素质起点较低有关。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在专科大三、本科大五实习期间比率显著高于其它阶段,这与实习期间学校及家庭约束减弱有着密切关系。

1.5 成绩与经济消费分析

从调查中我们发现,性越轨学生中成绩优良者占12.5%,中等者占25%,差者占62。5%。可见,学业较差占大多数,这既有学生综合素质原本就差的原因,也有性越轨后影响学习的缘由。大学生平均生活消费支出在300元/月左右,而在性越轨学生中则远远超出,主要体现在租房、娱乐、饮食、服装、通讯等方面。因此学生成绩的滑坡和异常的高消费应引起校方、家长足够的重视。

1.6学生的认识

认为性越轨是个人的权利不存在对错者占75%,认为是一种新潮者占37.5%,担心校方知道者为100%,担心家长知道者为75%。任何个人的权利都不应违背社会的公德,思想是行动的指南,个别大学生对性越轨的错误认识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越轨现象的发生。校方与家长在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的同时,也应发挥道德和纪律的约束作用。

1.7 大学生爱情观的特点

在调查中,对大学阶段谈恋爱持肯定态度的学生占90.3%,对爱情专一持肯定态度仅占23.3%,对性越轨持否定态度表示不会追随者占92%。新一代的大学生在恋爱观念上更加开放,更崇尚个人自由。对大学阶段谈恋爱持肯定态度和对性越轨持否定态度仍是一种主流,我们必须正视新时期校园的这种新现象,应持有一种客观的理性态度,这也要求我们在合理引导爱情观的同时必须注意引入道德观的教育。

2 成因分析

2.1 自身因素

大学生自身因素起了关键性的作用。目前的大学生多出生在改革开放后,受西方的价值体系和生活方式影响较深,他们多数为独生子女,从小生活条件优越,往往不计后果,我行我素、相信自己的选择。在对待性的问题上更加开放,个别大学生放松了道德修养,甚至于对待性越轨还会产生类似互相攀比的心理。也有部分学生采取性越轨的行为方式,来显示对爱情的忠诚,并作为个人成熟的标志。

2.2 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其一,改革开放和信息化在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输人了西方性自由等腐朽文化,这对校园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其二,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电影、电视、流行歌曲、刊物等媒体越来越多有关性的报道,给当代学生也造成了潜移默化的负面引导。其三,高校周围出租房密密麻麻,网吧比比皆是,这对性越轨现象的发生无疑提供了滋生的土壤。

2.3 学校因素

目前高校对学生缺乏系统的性教育,极少有高校开设性教育课程,,即使开设也只是蜻蜓点水,未能充分发挥预防性偏差、性放纵、性犯罪的作用。近年来高校扩招,但住宿条件改善相对滞后,学习和生活不太方便,造成学生租住校外,脱离了学校的监管从而也增加了机率。

3 建议与对策

3.1 注重校园道德环境氛围建设

良好的道德环境能使人的思想得到熏陶,有益于形成良好的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学校是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要积极开发优秀民族道德教育资源,不断充实富有时代特色的道德教育内容。充分发挥标语、宣传板、校园广播、闭路电视及校园网络的舆论导向作用,坚持贯彻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让学生明确提倡什么、禁止什么、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使学生个性化与社会化相统一,自律与他律相结合。运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转移同学们的注意力,让他们既可以增强体质、提高综合素质,又可缓解其焦虑和抑郁心理,能有效地转移和宣泄青春期性冲动。只有注重校园道德建设,才能营造出人人学习道德知识、个个遵守道德规范的环境氛围,才能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在加强校园道德环境氛围建设的同时,也要注意净化校园周边环境。

3.2 加强性观念的教育与引导

大学生性越轨作为一个事实,高校教育必须正视,充耳不闻是不负责任。毫无疑问,性越轨是与目前高校校规相违背的,几乎所有高校对非法同居的学生均作处分直至勒令退学的处理。但简单的处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大学生处在幼稚与成熟两者交接的关键时刻,伴随着残存的幼稚性和抗诱惑力弱的特点,他们常将性意识和爱情紧紧结合在一起,禁忌只能助长饥渴感,压抑必然加剧好奇心。因此学校加强对学生性观念的引导和教育已迫在眉睫。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幸福观,端正自己的行为规范,增强抵御性诱惑的能力。欧洲的芬兰在这方面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20世纪70年代芬兰性教育就进入了中、小学的教学大纲。这说明,只有用疏导的方法去教育青少年才是一条正确的路子。然而由于我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大家羞于谈性。在调查中多数学生一方面认可加强性观念教育与引导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却反对学校在现行教育体制指导下开辟性教育的课程。因此在性观念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应尊重学生的隐私,加强网络建设,充分发挥网络教育虚拟性、隐蔽性的特点进行交流和引导。只有采取相应措施使大学生树立自尊、自爱、自重的观念,才能保证他们身心健康成长。

3.3 重点对象,重点监控

在全国的大学生群体中,性越轨现象毕竟不是主流,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在预防时既要全面又要有重点。从地区、年级、消费、成绩特点来看,应把重心放在高年级(尤其是在实习阶段)、外地生源、成绩较差、花费较高的群体中,对有倾向的学生应及时与家长沟通,取得配合,掌握其思想动向,因势利导、说服教育,让他们多一些法律意识、理性意识和自律意识,从而防范于未然。

3.4 改善住宿条件,加强宿舍管理

教育现象分析范文3

论文关键词:孩子教育,边际效用递减,教育内容,教育方式

 

绪论

面对21世纪开启的大门,越来越多的人们已经意识到:中国能否赢得下个世纪,关键是人才的培养。从当今家庭看:大多数的家长把自己的一切希望寄托在孩子的身上,这个“望子成龙”或“盼女成凤”的希望能否成为现实,需要多方面的努力,而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否必然成为“独生代”能否健康成长的关键所在。从当今的孩子看:由于是独生子女,在家中是“小太阳”、“小皇帝”,再加上一些家庭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或是教育中未能采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又不重视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因而导致孩子心理上“以我为中心”,“惟我独尊”,任性,我行我素。久而久之,形成不良行为习惯。因此,我们必须十分重视家庭教育,并施以正确的家教方法,追求最佳的教育效果,才能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直至成才。

1边际效用递减现象及在孩子教育中的导人

1.1 边际效用递减

边际效用递减是现代西方经济学中研究消费者行为时用来解释需求规律的一种理论观点,也是关于消费者行为的一条基本规律。其含义是随着一个人所“消费”某种物品(服务、信息)的数量增加教育内容,其总效用虽然相应增加,但边际效用有递减的趋势,并存在边际效用等于零或变为负数的可能.此时意指对于某种物品(服务、信息)的“消费”超过一定量以后.不但不能增加消费者的满足和享受,反而会引起讨厌和损害。究其生理或心理上的原因.即消费一种物品(服务)的数量越多,接受同类信息的次数越多,生理上得到的满足或心理上对重复刺激的反应就递减了。

1.2边际效用递减在孩子教育中的导人

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可分为物质上的消费和精神上的消费。父母教育自己孩子过程中既有有家长在孩子衣食住行等方面提供的各种物质保障和奖励;又有传授知识和能力,提供精神领域的服务。孩子在享受物质条件,接受信息,接受知识,获得能力的成长过程中,就是在不断地“消费”父母所提供的各种精神服务和物质服务。因此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引入孩子教育行为中,让父母知道对孩子提供精神服务和物质服务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但不能过度的片面的强调物质保障或精神教育,最好能两者结合,使孩子在物质中生存,在精神中上进;同时在教育方式上不能过度的片面的强调批评责骂和鼓励表扬。

2 孩子教育行为中的边际效用递减现象

根据现在一部分孩子的成长历程我们可以发现,孩子教育中两个方面存在着边际效用递减现象,主要表现如下:

2.1 教育内容“消费”的边际效用递减

一是缺失精神教育下的物质教育“消费” 的边际效用递减论文格式范文。有的孩子家庭情况宽裕,要什么给什么,要什么有什么;父母亲给孩子摘星星,捞月亮,孩子从小不知道苦是啥滋味;父母亲交给他们的是金钱,教育他们的是赚钱。父母亲从来就把心思放在生意或者事业上,没有花时间好好的教育过孩子,很少陪自己的孩子吃晚餐、逛公园,他们认为只要给孩子提供足够的物质就行,并且在提供物质上认为是越多越好,没有时间限制,没有空间约束。一开始孩子可以从物质消费中觉得有满足感,觉得自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觉得自己对物质可能达到了消费效用的最大,这个时候父母亲提供的物质再多,孩子认为都只是一种摆设或累赘,物质教育就会出现负效应;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人的欲望是无穷的,一味的满足是不现实的,这个时候父母亲还不及时的纠正孩子的消费观念,还是不断的满足孩子的需求,这样教育的效果也会使得其反,可能会让孩子养成奢侈奢骄的习惯。

二是缺乏物质基础的精神教育“消费”的边际效用递减。有的家庭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父母亲教育孩子要艰苦朴素。可能一开始孩子能够非常乐意的接受,觉得自己应该理解父母,应该学习老前辈们的艰苦朴素精神。但当自己的一些基本生活条件不能很好的解决,自己想要的父母亲给不了,而自己应该有的也没有;相反看到别的孩子穿得好、吃得好,长期下去,可能就不能接受了教育内容,这个时候孩子就会向父母提出更高的要求或采取其他的方式去达到这些目标,这个时候父母亲还在过度强调艰苦朴素,让小孩觉得有点“抠门”的感觉,教育的效果可能就会大打折扣,就会出现负的效益。有的孩子可能就会因为没有实现自己的愿望,可能就开始自我压抑,自暴自弃,不和其他人交流,也不愿和其他人交流,怎觉得自己低人一等,产生自卑心理。

2.2教育方式“消费”的边际效用递减

父母亲在教育孩子中,总会或多或少地采取批评责骂和鼓励表扬的教育方式。批评责骂的信息给孩子带来的满足感是负的或者说是负效用,受到批评责骂的孩子心理上将产生一种痛苦感。父母亲的第一次批评责骂,给孩子的印象最深,痛苦感最大,孩子也许会因此下决心改变原来不合乎要求的行为,产生升华理念;也许会因此产生消极或破坏性行为。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对过去的痛苦感开始淡忘,再次批评责骂的效果将会变小,孩子的心理承受力也会变大,痛苦程度越来越轻,最后孩子对批评责骂几乎毫无感觉,有违父母亲“恨铁不成钢”的初衷。另一方面,当父母亲的批评责骂屡次无效时,会有碍于家庭良好心理气氛的形成,也有碍于父母亲人格威望的保持。

接受鼓励表扬信息的孩子,能从心理上获得一定的满足感,其效用是正的,而且鼓励表扬的首次获得,其边际效用值都比较高,动力比较大。但是,如果其连续或多次地受到同类鼓励表扬,他所产生增加的满足感将呈现递减现象,这种鼓励表扬对其刺激或激发效果将会下降。

3 追求教育效果,缓解边际效用递减

在当今复杂的社会中,到处充满了陷阱和诱惑,孩子的家庭教育已日益重要,孩子的教育方式方法也没有统一的概论,本人针对教育中的边际效用递减提几点拙见,以期抛砖引玉。

3.1实现物质教育和精神教育的有机结合

单一地过度的强调物质教育和精神教育,不能做到因时制宜、因人制宜,都会出现教育

效果的边际效用递减。父母亲在提供优裕的物质时,千万不要让孩子养成追求金钱与物质享受的习惯,适可而止。家长自己要以身作则,艰苦朴素,告诉他们自己孩子时代的生活经历和故事;家长要把家庭收支计划告诉孩子教育内容,并适当征求孩子的意见,让孩子学会理财,养成记录收支的习惯;也要让孩子参加一些劳动,尝试去赚钱,了解金钱来之不易,而且必须通过劳动获得。这样有利于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有一颗感恩的心,是家庭教育取得理想效果的有力保证。相反,我们父母亲在家庭经济条件允许的前提下,也应尽可能的满足孩子的物质要求;而不能一味的节省,只用精神的力量去教育、去要求,基本的物质需求和适度、适机的物质鼓励也是必要的。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到,父母亲的教育内容并不能一味的强调物质教育和精神教育,要注意提供的数量的适度,提供时机的适中,实现物质教育和精神教育的有机结合。

3.2 树立“父母亲榜样的力量”

我们都知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父母亲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产生巨大的影响。父母亲必须以身作则,父母两人说话口径要一致,有的父母嘻嘻哈哈,有的漫不经心,有的轻描淡写,有的各唱各的调,特别是家庭的“战争”,这都不利于孩子的教育和成长。父母亲应当深入了解孩子的认知特点,及时了解孩子认识的偏差及教育的失效。要取得较佳的教育效果,父母亲本身必须不断学习教育知识,更新教育观念,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论文格式范文。

3.3 正确运用批评责骂和鼓励表扬

3.3.1谨慎使用第一次批评责骂

人都有犯错的时候,更何况是孩子,当孩子孩子不听话或犯错的时候,往往会受到父母亲的批评责骂和责骂。由于孩子对第一次批评责骂的负效用大,应该谨慎使用第一次批评责骂,以免导致适得其反的后果。

3.3.2 对于明知故犯、屡教不改的孩子,每次批评责骂的力度应强化

每次同样的批评责骂方式,等量的批评责骂力度,对明知故犯、屡教不改的孩子会产生痛苦感递减,影响力不大,甚至无动于衷。对此,必须强化每次批评责骂力度,改变批评责骂方式.这样会使孩子对批评责骂的“觉悟”深刻,痛苦感不会递减,能有效地抑制错误的再生。

3.3.3 重视批评责骂后的鼓励表扬

批评责骂会使孩子产生痛苦是一种负效用。作为孩子,当他接受批评责骂的信息时,对鼓励表扬的效用评价相对较高,渴望鼓励表扬的心理较为强烈。如果该孩子“迷途知返”教育内容,哪怕是很小的进步,父母亲适时地给予鼓励表扬,会令孩子“受宠若惊”,激发好学上进的热情。

3.3.4 鼓励表扬应该强度递增

单一地采用某种鼓励表扬形式与鼓励表扬力度.终会导致孩子对鼓励表扬 “消费”的边际效用的递减,削弱了鼓励表扬的效用。由于边际效用递减的存在,若要对孩子单一采取鼓励表扬以保持其长久的积极性,必须增强鼓励表扬力度.才会使孩子觉得边际效用不变乃至递增。

3.3.5 鼓励表扬应多样化,适时适度

对于同一种鼓励表扬,不同心理期望的孩子,其效用往往也不相同,有的可能会受到极大的鼓舞,有的可能会不以为然。要提高鼓励表扬的效用,使它对孩子具有吸引力和鞭策力。鼓励表扬须因时制宜,因人而异,掌握时机及角度。

4 结束语

孩子作为家庭的一员,生活在社会的大群体中,社会与家庭的整体风气,对孩子的影响极大,父母亲对家庭的整体氛围的创造和对社会的整体风气的把握所起的主导作用不容忽视。父母亲应充分分析教育中的边际效用递减现象,追求教育艺术,扬所长,避所短,不断提高教育中的边际效用值,教育好孩子,造福于社会。.

参考文献:

[1]孙树元.边际效应与班主任工作度的把握[J]. 班主任,2006(3)

[2]江昌勇.课堂教学中的边际效应递减现象分析及对策[J].常州工业技术学院学报,1999(2)

教育现象分析范文4

关键词: 就业火爆 ;招生困难 ;矛盾

矛盾分析方法是唯物主义辩证法分析问题的根本方法。当前我国技工教育就业火爆,招生困难,看似对立的两个方面,其实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就业火爆正是导致当前技工教育招生困难的重要原因,就业火爆与招生困难紧密的统一在一起。

一、技工教育招生困难

技工院校近几年出现招生困难,这从2010年某市领导在“全省技工院校招生汇报工作会议”上的发言可见一斑:“接到省召开招生工作汇报会通知后,我们于5日上午召开了由技工学校校长、分管副校长和招办主任参加的招生工作紧急会议,安排部署了下一步招生工作:进一步加强招生宣传力度,让各技工学校的招生宣传片和招生广告片下县入乡、让各学校招生简章进村入户;实行招生目标责任制,在严格考核的基础上,实行“校级领导包片、中层领导包县、招办工作人员包校、教职工包人”的目标责任制,层层有目标、人人有任务,目标完成情况与个人年终福利、奖金和评先评优挂钩;从即日起,在保证学校正常上课的前提下,各技工学校开始“我们走出去、把学生招进来”的教师大下乡活动,学校领导带队下、招办人员全体下、教职员工调课下,力争让每一个未升入普通高中的初中毕业生都进入技工学校学习。 面对今年的严峻招生形势,我们充分认识到:搞好招生工作,既是学校生存之必需,也是我们使命之所至,更是当前教育之政治。”

之所以招生技工教育招生困难,主要有以下原因:

1、是由于人口政策的显现,“十二五”期间我国初、高中毕业生的人数较“十一五”进一步下降,技工教育的生源继续减少;

2、是因大学和高职扩大招生的拉动,普通高中进一步扩招,同时高职实行自主招生,许多高中毕业生可不通过参加高考,直接进入高职,严重影响技工学校原有的高中生源;3、是由于我国职业教育在行政上实行双元管理,职业中专、职业高中、成人中专由教育部门管理,技工教育由人设部门管理,许多地方的职业教育招生采取政策保护,使得技工院校招生渠道日益不畅,环境恶化;

4、是社会认同不足,从历史上来讲,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文化轻视职业教育,从现实来讲,技工对社会的贡献随大,但是的社会地位不高,许多家长对送孩子进入技工院校读书,被认为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学而优则仕”的思想,仍然十分流行;

5、是招生过度“市场化”,扰乱了整个招生市场,增加招生成本;六是许多技工院校属于企业办学,在资金上,企业不愿意投入,又得不到政府的支持,办学条件和师资队伍建设受到制约,吸引力下降,与政府所办职业学校差距在不断扩大,处在生死边缘。

二、技工教育就业就业火爆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由农业大国转变成一个制造业大国,被誉为世界工厂,据统计 ,2010年中国生产的粗钢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44.3%;水泥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60%;电解铝产量超过世界总产量的65%;煤炭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45%;化肥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35%;化纤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42.6%;玻璃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50%;船舶产量占世界总量的为41.9%;工程机械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43%;计算机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68%;彩电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50%;冰箱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65%;空调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80%;手机产量超过世界总产量的70%;洗衣机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44%;数码相机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65%;纱产量占世界份额的46%,中国创造了世界主要的物质财富。中国制造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需要大量的劳动力,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用工荒开始在东南沿海出现,然后从珠三角到长三角,从沿海向内地蔓延,用工荒、民工荒、技工荒这些名词在各种媒体频繁出现。

技工学校的就业出现火爆,具2010年统计,全国各省技工教育的学生就业率都在95%以上。现在许多技工学校不再提学生就业率,而是追求优质就业、对口就业,主要用就业稳定率、名牌企业就业率、高薪就业等指标来衡量学生的就业情况。青岛某高级技工学校,远洋捕捞专业一届只有两个班七八十人,2011年12月一家远洋捕捞公司一次到学校招工200人,学校几届毕业生还不能满足着一家企业的用工需求,学校的就业部门从求人部门变成被人求的对象,技工教育的就业变得越来越火爆。

三、就业火爆成为招生困难的重要原因

技工学校生源主要是初中毕业生,高中毕业生进入技工学校学习的比例越来越少,占很少一部分。用工荒导致我国就业门槛低,除一些特殊行业外,大多数行业根本就没有门槛,大量的初中毕业生没有通过职业教育和培训,直接进入就业市场,导致技工学校大量生源流失。就业越火爆,技工学校生源流失越严重,技工教育招生就越困难,二者有内在的统一关系。

我国是制造业大国,企业以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这种企业劳动技术含量并不高,劳动者的收入与劳动时间和劳动熟练程度有关,与技术的关联度并不大。从技工学校毕业的学生与未受过技工教育和培训的人员相比,在工作中没有竞争优势,工作熟练程度比不上有经验的职工,技术差距和收入差距不明显。 社会是最好的学校,事实是做好的教材,技工教育“读书无用论”大有市场,这种现象持续下去,技工教育的招生会越来越难。

教育现象分析范文5

【关键词】现象描述分析学;学前教育;研究案例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7)04-0006-05

在学前教育研究中,人们不断探索着新的研究态度、研究取向和研究方法,不可否认,研究方法论上的突破对于学前教育研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回顾十几年来国外学前教育研究进展,我们发现学前教育研究方法论又增添了许多新内容,其中现象描述分析学(phenomenography)对于欧洲、澳大利亚以及北美的学前教育研究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一现象值得我国学前教育研究者关注。

一、现象描述分析学的含义

现象描述分析学以人们对现象的描述作为分析的对象。它是瑞典哥德堡大学教授弗伦斯・马顿(Ference Marton)及其研究小组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研究方法论(research methodology),〔1〕研究方法论也有文献称之为研究模式(research model)、研究取向(research approach)和研究方法(research method)。

现象描述分析学最早被用于研究大学生的学习过程,其操作程序是,研究者收集学习者对自己学习过程的描述,分析这些描述并归纳出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看法,然后将大量学习者的看法加以分类和概括,从中得出各种具有本质差异的学习观念。〔2〕由此可见,现象描述分析学对学习问题的基本观点是,学习者与学习是不可分割的,研究者不能抛开学习者通过外部观察的方式研究学习活动(包括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研究者必须让学习者“发声”,必须倾听学习者对学习过程的描述,认真对待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独特的、完整的学习经历,这是研究学习的基本出发点。那么,在分析学习者个体的描述,揭示学习者个体的独特学习经历之后,研究者为什么还要继续概括出描述的类型、观念的类型呢?这与现象描述分析学的理论前提有关。

现象描述分析学的理论前提是,人们感知、经历和理解周围世界中各种现象的方式是有限的,这些方式具有本质的差异,被称为“描述的类型”(categories of description),它代表人们在经历现象的过程中形成的各种观念(conception),而观念是人们对于某一现象的本质所形成的看法和思维框架。现象描述分析学旨在通过收集和分析人们对某一现象的描述,归纳出描述的类型,并进一步找出具有本质差异的不同观念,从而研究该现象和经历该现象的人。由此可见,现象描述分析学试图既揭示人们在感知、经历和理解某一现象时独特的方面,又总结出一些有限的感知、经历和理解的方式。

沿着这一研究思路,现象描述分析学形成了自身的一套研究步骤,主要包括个别访谈、转录、编码和分析。在个别访谈时,研究者一般要围绕一定的主题尽可能使用开放性问题,然后研究者逐字逐句地将访谈录音转录成文字稿,转录完成后先请访谈者核对,再请被访谈者核对,以便被访谈者有机会就某些内容进行澄清,以及要求对某些敏感的内容有所保留。〔3〕研究者不能在研究一开始或者在分析之前就根据文献资料确定描述的类型,而必须根据收集到的原始资料归纳出描述的类型。这是现象描述分析学富有特色的地方。现象描述分析学具有定性研究的若干特征,因此它在方法论的大家族中被众多研究者一致地归为定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

在阅读有关文献时,人们很容易混淆“phenomenography”和“phenomenology”两个词,前者被译为“现象描述分析学”,后者被译为“现象学”。应该说,两者具有明显的区别。一方面,现象学作为一种哲学思想和研究态度,并没有提供具体的操作程序。现象学教育学的开创者之一马克斯・范梅南曾坦言:“我希望能向大家展示一种探讨方法论问题的方法,尽管这种方法从传统的或者技术的角度而言似乎毫无章法。这种方法的基本命题就是,几乎所有对人文科学研究有浓厚兴趣的人都能从基于方法论维度的探究中获益。”〔4〕与现象学不同,现象描述分析学则是一种非常实用的研究方法论。另一方面,现象学的研究从第一层次的视角(first order perspective)出发将目光直接投向客观世界,站在研究者的立场对世界进行描述;而现象描述分析学的研究则从第二层次的视角(second order perspective)出发将目光投向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描述,试图找出人们经历某一现象的具有本质差异的不同途径,研究者并不直接面对客观世界本身。

二、现象描述分析学在学前教育研究中的应用

现象描述分析学源于教育研究,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高等教育研究、医学研究(特别是护理学研究),相关的研究资料非常丰富。尽管现象描述分析学在学前教育研究领域也得到了一些应用,但其程度远不及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应用。究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与研究对象的年龄特征有关,前者涉及年长儿童和成人,后者涉及年幼儿童。在访谈时,与年幼儿童相比,年长儿童和成人更能运用语言来表达他们的看法。因此,现象描述分析学在学前教育研究中的应用富有特色的部分主要集中在访谈环节。为此,研究者已在不断探索符合年幼儿童身心特点的访谈方法,具体体现在下面的研究案例中。

在一项名为“父母、儿童和教师对学前教育质量的看法”的大型调查研究中,英国学者波林・埃文斯(Pauline Evans)和玛丽・富勒(Mary Fuller)发现,目前有大量的文献资料谈及成人对儿童在学前教育机构中经历的看法,但是很少有资料涉及儿童自己对学前教育机构中经历的看法。因此,两位研究者围绕儿童对学前教育经历的感知作了系统研究,并将这一研究作为大型调查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他们采用现象描述分析学这一研究模式,首先进行目的性抽样,抽选出三个幼儿班,这三个班幼儿的年龄均在4岁到4岁零8个月之间,三个班在建筑物、活动场地、设备、教学风格、对家长的开放程度、教师的专业背景等方面各具特色,能够为研究者提供丰富的研究信息。

在研究开始前,研究者要取得幼儿家长的许可;在访谈前,研究者还要告诉每个幼儿他们的声音会被录音。为了吸引班中更多的幼儿自愿参加访谈,并且使幼儿在访谈时感到轻松愉快,访谈在幼儿熟悉的环境中采用角色游戏的方式进行。具体操作方法是,准备两部按键电话作为访谈媒介,一部电话供访谈者使用,另一部电话供幼儿使用,在两部电话的话筒内装上小麦克风,并将小麦克风连接到录音机上。访谈提纲上只有三个问题:(1)上幼儿班的原因(why);(2)喜欢幼儿班里的什么(likes);(3)不喜欢幼儿班里的什么(dislikes)。最后,三个幼儿班共有60名幼儿自愿参加了访谈。在访谈结束后,研究者将访谈录音转录成文字资料,然后输入NUD.IST,进行编码分析。结果显示,关于“上幼儿园班的原因”可归纳出七种描述类型,分别是:(1)家庭――儿童来上幼儿班是由于家庭的原因,例如妈妈要出去工作。(2)顺从――因为他们不得不来上幼儿班。(3)自我满足――因为喜欢幼儿班。(4)玩游戏――儿童上幼儿班能玩游戏。(5)实践――儿童上幼儿班可以参加绘画、泥塑这样的活动。(6)教育――儿童上幼儿班可以学东西。(7)不知道――儿童不知道为什么上幼儿班。

关于“喜欢幼儿班里的什么”可归纳出五种描述类型,分别是:(1)象征活动――包括想象/假想游戏,例如社会戏剧或者玩玩具。(2)非结构性建构活动――使用油泥、颜料、水、沙、蜡笔等材料开展充分的感知―运动活动。(3)结构性建构活动――操作砖块、积木、拼图的活动以及其他形式的建构活动。(4)大肌肉活动――如平衡、攀爬、弹跳、骑脚踏车等活动。(5)读写/数数和计算活动――涉及数字/字母游戏、看书、前书写技能的活动。

关于“不喜欢幼儿班里的什么”可归纳出五种描述类型,分别是:(1)活动――有的儿童谈到他们不喜欢参加的各种活动,比如娃娃家中的社会戏剧游戏、操作智力玩具、玩小玩具(有的女孩提到了玩具小汽车)。(2)攻击――不喜欢其他儿童对自己进行身体上的攻击。(3)惩罚――不喜欢被教师惩罚。(4)不舒服――不喜欢感到不舒服,比如坐在硬硬的椅子上,没有穿外套、喝牛奶就到户外去。(5)满意――没有什么不喜欢的。

从上面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现象描述分析学为系统研究幼儿对学前教育机构中经历的感知提供了十分有价值的框架。此外,也有研究者运用现象描述分析学研究了儿童学习观念的发展过程。他们对300名3~8岁儿童进行个别访谈,结果发现,儿童的学习观念可以从“学习什么”和“怎样学习”两个方面加以考察。关于“学习什么”,儿童似乎经历了从学习去做(learning to do)到学习去了解(learning to know)再到学习去理解(learning to understand)的发展过程。关于“怎样学习”,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从分不清楚做与学习去做、了解与学习去了解、理解与学习去理解之间的差异,过渡到能够区分清楚。在此基础上,儿童意识到,学习是由经验引起的,经验包含三种截然不同的形式,即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感知中学(learning by perceiving)和思考中学(learning by thinking)。④该研究从儿童的视角探索学前教育情境中儿童的学习观念,对于在教育中创造条件增进儿童对其自身学习的了解具有重要意义。

一些研究者还运用现象描述分析学对儿童如何理解某一领域的具体学习内容进行探索。例如,研究者对93名6岁瑞典幼儿、30名6岁中国幼儿和30名6岁日本幼儿进行了访谈,了解他们对美国作家谢尔・希尔弗斯坦的作品《爱心树》的理解。研究发现,三国幼儿对同一作品的理解具有深刻的文化烙印。

上面三则研究案例的共同点在于,研究者运用现象描述分析学对幼儿的描述进行分析,即从幼儿的视角归纳幼儿的感知、观念和理解。值得关注的是,在学前教育研究领域,人们对现象描述分析学的运用并不局限在幼儿身上,还用于教师和幼儿的对比研究以及教师与家长的研究。例如,有的研究者对12名学前教育机构的教师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入学准备的看法,并请他们比较自己的工作与小学教师的工作,另外又对25名儿童作了访谈,了解他们刚入学时的经历,请他们说一说学前教育机构和小学的不同,以归纳和比较幼儿园教师和儿童对幼小衔接问题的看法。〔5〕另有研究者对20名学前教育机构的教师作了访谈,了解他们对童年时期游戏的记忆和对今天儿童游戏的看法。〔6〕

现象描述分析学的提出者弗伦斯・马顿在为《国际教育百科全书》(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撰写“phenomenography”(现象描述分析学)词条时,总结了人们运用现象描述分析学进行研究的三种情况。〔7〕第一,研究学习经验(the experience of learning)。早期的许多研究强调对学习行动与学习结果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索。例如,通过分析学生对学习经历、内容理解和内容记忆的描述,研究者发现有些学生能够透彻地讲出课文内容,关注并且努力理解课文内容,他们学习的方式属于深层学习方式(deep approach),有些学生只是试图将课文内容搬到脑子里,并重新回忆出来,他们学习的方式属于浅层学习方式(surface approach);深层学习方式与较高层次的学习结果密切相关(例如,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而浅层学习方式与较低层次的学习结果密切相关(例如,对课文内容的肤浅理解)。后期的许多研究则集中于考察学习行动、问题解决的经历,以及对学习现象的理解。第二,研究对学习内容的不同理解方式。这些研究集中于找出学生在理解具体学科领域的某些核心现象、概念和原理时存在的重要差异,以促进学生具体学科领域知识和技能的发展。例如,研究学生对物理学中“声音”的理解。第三,描述人们对周围世界所持的观念。这体现了研究者所具有的超越教育情境的、纯粹的对于“知识的兴趣”,通过描述人们经历和理解的不同方式,概括出我们眼中的世界的各种特征,也就是集体心理的各种特征。回顾上述几个研究案例,显而易见,在学前教育研究领域,人们对现象描述分析学的运用也表现出以上三种倾向,这也反映了方法论本身与研究问题的适切性。不可否认,现象描述分析学已经为学前教育研究开辟了新的道路,我们期待着这一方法论开启更多新的研究。

参考文献:

〔1〕SIMOILAR. Phenomenography: Awaytodo qualitative research〔EB/OL〕.〔2007-03-22〕.ncbi.nlm.nih.gov.

〔2〕高凌飚.现象描述分析学与学习观、教学观的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97-104.

〔3〕CHRISTINE BRUCE, CAMILLE MCMAHON, IAN STOODLEY. Phenomenographic researchchecklist〔EB/OL〕.〔2007-03-22〕.sky.fit.qut.edu.au.

〔4〕马克斯・范梅南.生活体验研究:人文科学视野中的教育学〔M〕.宋广文,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3-4.

〔5〕INGRID PRAMLING,PIA WILLIAMS-GRANELD. Starting compulsory school:Pre-school teachers’ conceptionsandchildren’sexperience〔EB/OL〕.〔2007-03-22〕.ped.gu.se.

教育现象分析范文6

关键词 英语教育 应试 能力

中图分类号:H 310. 4 文献标识码:A

1四、六级考试作弊现象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从1986年开始迄今已走过了30年的发展历程,无可否认其在调动广大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和推动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近年来,大学生四、六级考试作弊现象屡见报道,甚至呈上升趋势,这不仅严重影响了高校教育教学评价的严肃和公正,同时这种不正之风对学生的道德素质和心理状态也会产生负面影响。这其中不乏社会功利等不良社会环境的影响,还有教师社会意识、育人意识淡薄的影响,加上大学生个人认知失衡的影响,更重要的是这一现象昭示着目前教育和考试制度存在巨大缺陷。随着社会、科技和教育的发展,四、六级考试已经无法满足国家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反而成为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发展的阻力。

长期以来,社会及学术界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负面评价主要体现在:首先,考试对英语语言技能测试定位不准,不能准确考查学生的实际语言能力;其次考试制度与评价的公信力引发了大量作弊现象,影响了社会公平和诚信;最后,四、六级考试不但没有促进反而在很大程度上干扰和阻碍了正常的大学英语教学,导致应试化教学,极大影响英语教学的效果。如今,四、六级考试作弊现象日趋严重更凸显了的这一考试的弊端,也直指整个大学英语教育的导向问题。当今英语教育应该朝着更综合、更能反应学生日常英语应用能力和专业学习能力的方向前进,特别是要提升学生在专业学习方面的学术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学习表达能力,以适应社会和教育发展的需求。

2“应试”导向下的大学英语教育现状

我国外语教育同质化问题严重(刘臻,2015),费时低效的问题非常突出。根据胡学文等(2011)在大学英语社会需求调查分析报告中的结果表明,多达56.9%的被调查者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持负面看法,只有44.5%的学生持正面看法,而其中持完成肯定态度的只有9.2%。鲁子问(2012)和杨惠中(2012)等人的观点也认为我国目前的外语教育不尽如人意,我国的英语教育还是以考试为导向。而这种以“应试”为导向的英语教育又必将会伤害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兴趣,破坏正常英语教学的效果,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应试”型大学英语教学直接导致英语教学目标的简化和缩小。在一切为了通过四、六级考试的导向下,导致语言输入严重不足。老师和学生都不敢扩充教学内容,怕过多的语言输入分散学习时间和精力,导致无法集中精力准备四、六级考试,影响成绩和过级率。

(2)“应试”导致教学和学习目标功利化短视化。由于老师和学生都只顾着应付眼前的考试,而忽略或者错过了英语学习的更长远的目标,比如学习英语是为了将来走向社会,做好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储备。

(3)“应试”使英语教育偏离了真正的使命。应该认识到教育不应着眼于考试和分数,英语教育的职责是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用英语在国际事务中进行交际的能力,特别是跨文化和跨学科的交际能力。

3对策和意义

四、六级考试作弊现象的根源说到底还是学生和老师被“应试”绑架,目前所倡导的英语四、六级考试社会化趋势是改革的方向,但是就如何发挥其在提高全国大学生英语水平和提升大学英语教育教学质量的作用方面而言,关键还是教育导向问题和教学方法的改变和更新。

(1)要打破传统以教师讲授为主的“灌输式”课堂形式,倡导学生的整体参与,培养自主学习兴趣和习惯,提升语言交际意识和能力。传统的“灌输式”课堂教学形式在当今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已经明显滞后,学生被动地学习,不能真正成为学习过程中的主角,严重影响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大学英语教学要本着提升学生对英语课的学习信心和热情、形成教师和学生良性互动课堂的理念,注重创新理念的落实,更加充分地展现大学英语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2)提升大学英语教学质量,促进英语教育目标的实现。我国的英语教育也经历了30年的发展,有了很大的起色。目前在中学教育层次已日趋完整和正规化,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已大幅提高,这无疑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英语教学旨在向高级专业化、人文素养和能力纵深方向发展,英语与跨学科的其他专业相结合并融合为一体是未来人才发展的趋势,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应对国际国内新形势的必备能力。英语教育的人文性目标越来越凸显,表现在英语学习可以开启学生心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促进跨文化意识培养,增进学生对世界多样性的认知和了解。

(3)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语言教学具有语言和教育两方面的共性: 一方面,通过语言知识和交际技能的传授和操练,培养听、说、读、写、译等多种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另一方面,语言是其他学科的载体,因此,语言教学是一门集实用性、多学科综合性的学科,英语教学更注重整体人文素质的培养。要把英语学习和人的整体综合素质的发展联系起来,以适应我国改革开放深入发展和现代化的要求,适应当前社会全球化国际化发展的趋势,以适应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需求。一句话,英语教育旨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有跨学科跨文化交际能力,不仅能讲英语做翻译,而且能够在国际事务和交流中发挥主导作用的竞争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蔡基刚.当前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的压力[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3).

[2] 辜向东,彭莹莹.大学英语教师对CET及其反拨效应认识的历时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0(6).

[3] 胡学文,吴凌云,庄红.大学英语社会需求调查分析报告[J].中国外语,2011(5).

[4] 金小英.浅析改革后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对英语教学的反拨作用[J].教育理论研究, 2016(4).

[5] 刘臻.我国大学生需要什么样的英语能力[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5(3).

[6] 鲁子问.中国外语能力需求调查与战略建议[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7] 马培艳,沈玉梅.高等院校大学生作弊动因分析与对策研究[J].科教导刊,2013(6).

[8] 杨惠中.关于大学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