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实习建议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育实习建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育实习建议

教育实习建议范文1

【关键词】学前教育实习期望

一、学前教育本科学生实习期望现状

1.学生对实习形式的期望

现代的许多本科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都具有很大的自主性,他们不想在依靠别人,而是靠自己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岗位。只有约三成的学生想依靠外来的因素为自己寻找适合于自己的工作岗位,这一类学生独立自主性较差,将来失业的可能性相对较大。

2.学生对实习内容的期望

当前许多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都希望在实习前得到教师更多的指导,以利于自己能够顺利地完成实习任务。大多数实习生希望实习单位给自己少安排点工作,多给自己一些空闲时间,让自己在工作之余能多看一些各类考试的资料,为毕业后找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3.学生对实习培训的期望

实习培训是实习生在实习前参加大学里实习指导教师或班主任甚至是学校组织的各种培训,许多实习学校在学生参加教学活动前都会组织相应的短训,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教学技能,才让学生参加教学活动。

许多大学生在实习前都很少参加过与教学实践息息相关的实践活动,因此可以说他们基本上没有教学经验,所以,许多学生都希望在参加实习前能够较多地参加学校和班级里组织的各种培训,也希望实习学校能在参加教学活动前能组织一定的短训,同时也希望给自己较多的展示机会,以进一步提升自己在教学方面的技能。

4.学生实习前教师指导的期望

根据访谈记录和问卷调查的数据显示,大部分的学前教育本科专业学生都希望教师能够在自己参加实习之前多给些指导,包括如何与周围的人处理好关系,如何管理好学生等。并且还希望实习指导老师能够在实习的整个过程中一直指导自己,能为自己解决一些教学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只有少部分人认为无所谓,反正到时候都能够完成实习,而且实习也只是一个锻炼的机会,只要自己愿意,什么时候都能参加锻炼。

5.学生对实习评价的期望

在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学生中,约有90%的实习学生希望原就读学校和实习学校能对自己的工作给予充分的肯定,希望在自己实习结束时给自己一个满意的实习成绩,以对自己辛辛苦苦干了四个多月的肯定。当然在当前实习没有报酬的情况下,学生参加实习的目的除之外就是获得一个较好的实习成绩,鼓励他们在实习中辛苦奋斗的精神支柱也是实习成绩。

二、基于学前教育学生实习期望的建议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新时代教育观的提出,对学前教育教师这一岗位提出的新要求,本文针对学前教育本科学生实习期望的现状及存在的种种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建议,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去解决。

1.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

在现实中许多大学生由于受到过去思想观念的影响,总是对实习抱有很多幻想,认为实习只是为了应付差事,根本不重要。

2.领导更多的关注

在学生实习的过程中领导的关心与指导是很重要,领导的关心和指导能够使实习生在实习中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错误,还能让实习生在枯燥的实习生活中感到一丝欣慰,从而鼓舞他们在实习中更加勤奋的工作。

3.完善相关实习管理规章制度,建立健全相应的激励机制

完善实习规章制度,加强实习各个环节管理是规范实习生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实习管理中没有相关条例的约束是不行的,因为没有一定的活动规则,许多人会随心所欲的去行动。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可以让许多实习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更具有干劲,能更好地实现他们的预期实习目标。

4.建立完善的实习质量评估体系

在实习生管理工作当中建立完善的实习质量评估体系是至关重要的,长达一个学期的鼓噪实习生活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考验,对实习工作和实习质量的正确评价是对他们工作的肯定,对他们以后的工作都极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古璧慎,刘怡君,黄向.台湾旅游专业大学生实习的期望与评估研究[J].旅游学刊,2006(1).

[2]李敏敏.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习策略[J].现代教育,2014(2).

[3]任伯玲,吴晓雯,方娟.规范实习管理,培养合格医学人才[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06).

[4]张乐天.教育政策法规的理论与实践[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08).

[5]朱家雄,郭敏华,曹宁.记录,让教师的教育有意义[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01).

[6]朱小娟.幼儿教师反思能力培养研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04).

教育实习建议范文2

 

一、协同教育提出的背景及任务

 

(一)协同教育提出的背景

 

教育部教师[2007]4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开展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是推动教师教育改革,强化师范生实践教学,提高教师培养质量的有效措施;是加强教师养成教育,引导师范生深入基层,了解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必要途径;是密切高师院校与中小学的联系,促进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更好地服务基础教育的重要纽带。开展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也有利于帮助农村中小学提高师资水平,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2]师资培养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如何确保师资培养院校能够为各级学校培养出符合学校实际需求的高素质教师,就是需要探讨的。“教师教育问题”是我国目前最主要的社会问题之一,破解“教育人才培养难题”,是扫清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障碍的重要举措,通过大力发展教育,来提高全社会人口的受教育水平和人力资本含量,提高教育对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动力水平,从而推动社会在各个领域的进步,以从根本上解决“教师培养问题”已逐渐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这是教育受到教育界关注的根本原因。

 

自现代意义上的师范教育产生之初,“师范性”就是师范教育的主要特征,而实践性培养作为“师范性”的集中体现历来也是师范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因为从师范教育的历史发展来看,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师范人才的培养中始终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性培养强化实践环节,提高师范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3]协同教育以提升教师教育培养的质量、带动教师教育专业建设和教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调整教育研究的服务面向三位一体的共同体创新能力为核心,形成“教育高地、科研阵地、培养基地”,将协同教育的协同主体打造成具有开放性、实践性和发展性特点的平台,并围绕这一特征设计新型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汇聚创新要素,对内整合资源,对外协同发展。

 

(二)协同教育提出的任务

 

1.开展协同地区义务教育师资培养均衡发展

 

研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仅指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的内部均衡发展,而且也包含着义务教育对县域社会经济结构转型与适应的外部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本质在于义务教育师资的均衡发展。从义务教育发展的事实来看,义务教育发展的外部失衡问题日益突出,由此加剧了义务教育的内部不均衡。关注内部均衡而忽略外部均衡问题,则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就会丧失其社会基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战略目标就难以实现。因此,突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困境,需要将内部师资培养均衡与外部师资使用均衡有机地结合起来,重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概念。

 

2.协同开展师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发展的研究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协同主题发展的平台,开展师资培养学院和师资使用学校有效教育教学研究。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入实施新课程、积极倡导规范办学行为与减负增效提质的今天,如何坚持“借助教学促进学生(师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增强师资培养院校课堂有效教学培养的的意识,注重有效教学方法与技术的运用,评价中小学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益是协同主体的基本研究任务。

 

3.协同开展探索地区校长和教师定期交流制度的研究

 

探索地区校长和教师定期交流制度,探索推进完善义务教育阶段校长、教师轮岗制度。由县(市区)级或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对所属区域内的校长、教师有计划地在不同学校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交流任教,目标是促进区域内校际师资力量的均衡配置,通过推进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合理有序流动来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种制度设计。而要切实落实这一制度,则需要在优化政策环境、完善政策体系,人事制度改革,消解利益冲突,健全监控机制等方面做大量的调查研究和理论、制度创新。.

 

二、协同教师培养的内容及机制研究

 

(一)协同教师培养的内容

 

协同教师培养是指将教师教育的院校师资和中小学学校教师的实践工作结合起来,使得培养师资的教师能够了解其培养的对象在实际的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情境中的真实状态,以及培养的对象为更好地实现工作的目标所必需的的知识和技能,以期望提升师资的实践教学的能力。鲍嵘在《论教师教学实践知识及其养成——兼谈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一文中提出:“对教师来说,教学就像一条实践的河流,河水是流境。教学的问题主要不是理论的或技术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是一个教师在教学现场如何有所行动的问题。教师职前教育应把专业实践能力作为与教师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并重的培训内容,并对教师备课、上课、辅导、课堂管理、语言与备课技巧等进行训练。”w这样使教师培养的目的性、计划性、针对性更明确。当前师资培养的缺失就在于培养计划和培养活动的针对性不明确,培养师资的教师不了解其培养对象将来的实际工作情况,如培养中小学师资的培养单位对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的工作状况了解得不够深人,对于中小学的课程改革、教学模式、中小学学生的本质属性、中小学教育、中小学教师发展等方面的实际工作掌握得不透彻,甚至从来不去关注中小学的各方面的工作,结果就是师资培养院校和使用师资的学校相互脱节,严重影响到教师培养的质量和效益,影响到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协同教师培养的机制研究

 

师资培养院校和中小学校要建立和形成教师培养、培训及使用一体化的机制,共同商讨和确定协同培养教师的内容及培养的方式方法,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设计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建设高质量的课程资源

 

课程建设是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以往的课程设置采取的是自上而下的形式,课程的设置更多的受到来自于社会、课程专家、文化传统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课程设置的主体和课程实施的主体以及课程结果的体现的主体都是不统一的。在这样的课程设置下培养的教师,在其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就是多方面的,如不了解学校教育教学的工作实际、不能很好地适应工作环境、教师自身的专业性发展的基本缺失等。模块化的课程设置采取的是自下而上的形式,采用反推法来设置课程。比如小学教师的培养,通过到多所小学走访和做大量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当前一名合格的小学教师需要哪些知识和技能,这些知识和技能在师资培养的院校里设置模块化的课程,需要哪方面的就来学习和训练哪方面,使得师资的培养更加具有实效性和针对性。

 

学校中的资源都可以作为学生培养的可利用的资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学校应充分发挥图书馆、实验室、专门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的作用;广泛利用校外的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和科研院所等各种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积极利用并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51到多所学校进行调研,明确各级学校对课程资源的认识,就师资培养所需的课程资源听取一线教师或学校校长的意见和建议。高质量、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层次的师资,学校中的教师、教科书、学生、教师和学生的经验经历、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策略都是非常重要的课程资源,必须加强建设,使之在师资培养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和效能。

 

2.组建强大的教学研究团队,建设高规格的实践教学基地

 

当前中小学中建立的教学团队对于学校各方面工作的推进均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在师资培养的过程中必须给培养的学生树立团队的思想。基于此,作为师资培养的单位必须建立强大的教学研究团队,对师资培养过程中的问题进行细致的研究。良好而有效的团队建设,对于明确团队努力的方向和发展的目标、明确团队成员的职责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此外,团队建设还要发挥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确保师资培养的过程精确化、有效化和时效化,确保师资培养的质量;另一方面,促进培养单位师资的专业发展,以便于更好地实现师资培养的任务。

 

除了在师资培养单位建立强大的教学研究团队,为了确保师资培养的高质量,还需要高规格的实践教学基地,这也是协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就使得校内校外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共同对师资的培养发挥作用,便于师资的理论和实践结合。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必须是高规格、高起点、高要求和高效益。在师资培养过程中能够真正发挥职责,要形成实践教学基地专人负责的机制,对于学生在实践基地的所有实践环节,必须经过师资培养单位和实践教学基地严格的科学的考证,确保实践教学的有效性。

 

3.开展形式多样的专业实践活动,形成多元化的质量评价体系

 

在师资培养单位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活动的内容要紧密结合专业建设与发展。结合学生社团的相关活动对学生进行教师专业发展的教育和培养是当前师资培养的一致做法,还要紧密结合实践领域内教师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开展社团活动,课内教育和课外教育紧密结合,通过课外活动的开展来弥补课堂教学实践技能的不足,是非常有效的教师技能培养方面的措施。舒尔曼指出:“培养专业人员不能只是简单地把他们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而是在不可避免的、不确定的情况下学会运用判断,即学会变化、适应、融会贯通、批判、发明,把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变成专业工作所需的临床知识。”[6]师资培养单位要结合实践单位的需要来建立并形成相关活动的政策和机制,对于活动的实施能够给予相关的信息指导和经费保障,以便于学生能够更广泛地参与到活动中来提升自身的各方面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

 

在师资培养过程中,必须要建立和形成多元化的质量评价体系。多元化的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要协同师资使用学校,在广泛吸纳相关学校的意见和建议基础上共同制定评价指标体系。从当前教师的录用和使用方面来凸显并提升对师资培养单位的影响的力度和影响的作用。建立师资培养单位联合师资使用学校共同评价的体系,实行评价方面的“双导师制”,对于师资培养的有效性的指导性将会更加明显。

 

三、协同教育培养教师遵循的基本要求

 

1.师资的培养必须以需求为导向

 

当前的教师是作为应用型人才来培养的,既然是作为应用型的人才,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就需要明确人才的需求状况,根据需求的规模、人数、质量、类型和层次做好人才的培养工作。师资的培养需满足师资实际的需求,如当前城镇学校的教师已经处于饱和的状况,但是在条件相对贫困的地区,教师数量和质量仍然比较低,所以教师教育专业逐步紧缩,也才开始培养“全科教师”。因此,师资的培养要避免盲目性,就必须以需求为导向。

 

2.师资的培养必须以分类为指导

 

分类指导作为师资培养学院的根本要求,是适应社会对高技能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的客观要求而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协同的作用在于培养师资的单位和应用师资的学校相互协调、交流沟通、互派互访,培养师资的学院进人相关的学校对学校的各项工作进行指导,采取培训教师,理论讲座的形式;应用师资的学校骨干教师或学校领导进入师资培养学院来对学院的教师和学生进行课堂教学师范、专业引领、学生管理等方面的实践知识的讲座或报告活动,使得师资培养学院全体师生能够对实践领域的相关工作有一个系统的认识,有利于师资的自我发展和进步。

 

3.师资的培养必须做到协同创新

 

协同创新原则,其内容在于“三位一体两协同”的全程渗透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即“课堂教学实践一课外教学实践一专业实习(含见习)一-‘三位一体’”和“课堂理论教学与创新型实践教学相协同”“高等师范院校与中小学合作交流培养相协同”——“两个协同”。该体系依托校内外教学实践基地,以横向课题为牵引,增设贯穿大学四年的“课外教学项目实践”课程,把学科建设成果转化为本科教学的优质资源,实现了从学习型向教育教学能力型、从单知识点向多知识点、从单一的课内向课内外相结合模式的转变,打造出“教学实践环节”多层次、全过程不间断的培养模式,使本科生通过接触课堂实际,经受教学锻炼,体察教育教学的艰辛和快乐,从而实现早进课堂、早进社会。

 

4.师资的培养必须做到深度融合

 

协同培养师资的工作不能停留在表面上,要渗透在师资培养的方方面面。不但要有一定的深度,还要有一定的力度。要建立和形成师资培养的真正“协同”,注重协同的实效,从协同的整体设计、协同实施的具体环节、协同过程中关系的协调、协同阶段质量和效益的评价、协同结束后经验的总结和理论形成等方面,发挥协同主体各自的作用和职责,确保顺利实现师资的培养和应用。要实现学院和学校的深度融合、部门和部门的深度融合、个人和个人的深度融合,集中协同主体的所有的资源优势,真正实现优势互补,使师资培养的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协同教育作为师资培养过程中的较新的做法在实践过程中的确发挥了有效的作用,“当然,任何时候人们对新生事物都要有一个认识过程。尤其是当新生事物打破原有的制度安排,调整既有的利益分配,改变固有的行为模式,人们往往就会因为长期形成的固化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价值取向等对新生事物产生疑惑、观望、排斥甚至阻挠。所以,这样的认识过程也就往往是曲折的、艰难的甚至是痛苦的。”[7]协同培养师资,必然能够为社会各级学校发展培养出合格的、高素质的教师,必须要不断巩固并发展协同师资培养的机制。

 

层,贫穷阶层则在权力阶层的挤压下,复制出贫穷阶层,使阶层固化,阶层流动减慢,社会丧失活力与公平。许多学者呼吁关注农村学生,政府也积极制定政策,提高部属高校农村学生比例,这样有利于加快阶层流动速度,使公平重新回到社会;但是这一行为触及到权力阶层的利益,使他们无法容忍,他们不仅会反对该项政策的实施,同时可能会借助这项政策获得更多利益,迫使政府制定的政策破产,不仅不利于公平的回归,甚至会加剧社会的不公正,导致民怨沸腾,社会矛盾激化。对此,从政策制定到政策实施,必须全盘考虑,尤其在政策实施环节,事先考虑到政策实施会产生的各种影响和遇到的各种阻力,进一步完善该项政策,同时实施一段时间后需要对政策进行评估,将产生的问题汇总,重新修订该项政策。另外,一项政策收效如何,不仅要看政策制定的合理性,还需要关注实施环节,加紧配套政策的出台,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减少权力阶层的恶,防止他们借助该项政策获利,促进阶层流动,使社会更加和谐。

 

参考文献

 

[1]吾文泉,徐文雅.反向歧视:大卫马麦特《奥利安娜》和《种族》评析[J].当代外国文学,2013,(3):64.

 

[2]Gross,BarryR.ReverseDiscrimination.Buffalo,NY.:PrometheusBooks,1977.3

 

[3]余海云.反向歧视[J].经济知识,2009,(12):40.

 

[4]付颖光.对反向歧视问题的法理分析[J].企业家天地,2011,(11).

教育实习建议范文3

一、当前师范生教育见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校不够重视。见习前很多学校也不召开见习动员大会,很多同学不知道见习的做法和一些注意事项。有很多同学把见习仅看作就是跟在见习指导老师身后听听课,然后帮指导教师批改作业,或者听完课就直接回家;

2.见习生自己不够主动。高校为了减少办学成本,师范生2周的教育见习一般由学生自己联系见习学校,也由学生自己完成见习各项任务。但很多学生没有主动跟老师或学姐学长请教,提前了解见习期间应该做些什么;

3.师范生不够主动与实习指导老师进行交流沟通。我们见习生很多都是当指导老师有课的时候,跟去听课,听完就回办公室改改作业,没有与指导老师交流,也没有分析老师是怎么处理这节课的;

4.见习期上课的机会差异很大。引起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说你的指导老师是你以前的老师,那见习生与指导老师之间关系本身就不错,自然上课的机会就多,再如你的指导老师带的是重点学校的重点班,那么你根本就没什么机会上讲台。其中很大一部分也是指导老师对见习生的不信任,不相信见习生能把课上好,害怕见习生打乱他们的教学计划;

5.很多中小学管理者不愿意安排师范生来校见习。他们为了保证学校的正常秩序,有的由于见习生是认识的,碍于面子,接受了。但只是让见习生听课、备课、改作业,而见习生对学生的管理、交流,对班级的管理、活动的组织以及对学生的作业辅导分析并没有贯穿到整个见习过程。

6.高校缺乏对见习生的监管。目前高校主要是通过让见习生写见习日记、听课记录、见习感受以及回校后的试教来监督和评判见习生的见习过程,其实这个太形式化,效果也不太好。当然,写见习日记自然是不错的,如果能把自己的一些听课记录、教学体验、一些处理课堂问题的技巧记录下来,对以后的教学生涯肯定是有好处的。但如果拿此来监督见习工作,据了解,很多同学将见习两周当做放假,在见习学校根本就没有好好进行学习,但是见习日记却写的很精彩,很难区分真实性和具体表现。

7、容易让部分师范生产生消极的认识。由于见习活动少了学生的交流和反思,教师也没有时间对学生做相应的理论性引导,学生见习前期望值过高,见习活动结束后往往很失望,相当一部分学生产生了“教师职业平淡,容易信任,随便有点学科知识就行”的想法。可见,旧有的见习形式不仅没有实现教育见习的目标,反而让学生对自己未来将要从事的职业产生消极的认识。

二、提高师范生见习质量的建议

1.教学见习分2次进行。比如在大三上学期就可以增加一次,而且这一次见习主要是由高校专业老师带领,可以由一个老师带领5-6个学生。在见习之前,高校专业指导老师给师范生播放l一2个优秀中小学教师教学录像,分段播放,和师范生一起边听边评议。然后在和师范生一起到中小学听几节课,回到学校后小组进行讨论交流。这样一来,师范生跟在指导老师后面,听从指导老师的安排,就不会感觉无所事事,不知道要干什么,能够真正掌握一些上课的技巧。然后在大三下学期的时候再安排一次集中见习,这一次见习则主要由中学老师指导,让见习生自己去中学听课,高师院校老师不再和他们一起去听课、评课。

2.学校要重视见习前的教育和培训。在见习之前,学校先要召开见习动员大会,明确任务、强调纪律。同时要给见习生讲授在见习中要听什么、如何听、怎样问等理论知识,让每一个师范生做到心中有数。然后由师范生联系见习学校,这样有利于师范生与见习学校的联系、沟通与落实。

3.强化见习学校指导老师的责任感。见习学校指导教师对师范生的影响是很大的,首先要消除他们对师范生见习的抵触心理。每一个学校和老师都有责任和义务培养师范生、培养新教师。通过教育行政部门要给见习学校和指导教师一定的压力,把接受师范生见习作为学校和教师的一个考核内容,那么他们就会从根本上改变这种态度,真正地用心地去指导见习生,而不是像现在一样的敷衍。指导教师应该在更高层次上给予指导,帮助师范生能更全面地看清自己的问题,做好课后反思和小结,使课堂教学更加完善,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打好良好基础。

4.高校老师要在见习之前指导如何熟悉教材。很多高校都是把教材发下来让学生自己去研究,老师没有带着学生如何备教材、熟悉教材,让见习生具备独立处理教材的能力,也让中学指导老师能够比较放心地把班级交给我们来上课。

教育实习建议范文4

一、教学现状

(一)将课堂从实训室搬到了工厂

近些年制冷与冷藏技术专业一直与TCL空调器(武汉)有限公司合作,将综合实习安排在该公司进行,使学生置身于企业实际环境中。整个实习过程以空调的生产工艺为主线,学生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各司其职,更容易进入角色,进而主动思考,并对工作负责,通过半年的综合实习学生掌握了家用空调的组装工艺,同时更加锻炼他们吃苦耐劳和沟通协调能力。

(二)校内老师和企业导师共同管理

实习期间,校内老师由学校专业老师担任,侧重与专业知识、理论指导以及生活管理,企业导师由专业工程师和车间班组长担任,侧重于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培养。企业导师在综合实习期间是与学生面对面接触机会最多的人,企业导师的作用不仅包含培养顶岗实习生的专业技能,而且还兼顾传教实习基地所在企业的企业文化、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道德,同时帮助顶岗实习生融入项目管理团队。企业导师对顶岗实习生的潜移默化作用很大,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二、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的积极性不高

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学生在学校大都是被动地接受教育,接收理论知识教育,老师也是填鸭式的教育,课堂安排学习什么内容学生就学什么,而在企业实习被安排在哪个岗位上工作就待在哪个岗位,,企业为了考虑生产效率,不愿意给学生换岗,所以学生大都是固定在一个岗位上,没有机会轮岗换岗,不能按计划学习各个岗位的技术技能,日久天长,工作枯燥无味,所以大多数学生在实习单位过程中表现都不够积极主动。

(二)导师指导缺失

虽然建立了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管理的制度,但是缺乏落实。校内导师只是在实习生遇到工作和生活难题的时候给与了帮助,对专业的指导较少。企业导师由于忙于企业的事情,对学生几乎没有起到指导作用,企业将推行导师制理解为简单的几天的生产工艺培训和生产安全培训,对后期学生的成长起不到太大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缺乏长期有效的监督和管理。

(三)考核机制不完善

目前主要是校内导师根据学生在企业的表现给出成绩,对实习的评价是一种终结性的评价,缺乏过程评价、企业导师评价及同事评价。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实习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充分发挥,从而影响了综合实习的开展,导致综合实习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四)企业缺乏关心学生

学生在综合实习期间,既是企业的员工,又是学校的学生,扮演着两种角色,很多企业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只是把学生当作廉价劳动力,比较注重短期利润,不愿意用企业资源来培养学生,使得学生对在企业没有归宿感,对企业文化也没有认同感。

三、几点建议

(一)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从实习的目的、实习的意义入手,让学生转变思想观念,让他们认识到工厂综合实习是学校课堂的一个组成部分,不是在工厂车间简单做事,只有在综合实习实践时把自己当作实习单位的员工,认真对待综合实习的机会,全身心地进入工作状态,接受并熟悉企业文化氛围和职业岗位的需求,才能真正的把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技能操作过程中,达到提高操作技能水平与实践应用能力的目的。只有思想转变,从心里认可实习的目的和意义,他们才能静下心来在企业完成实习。

企业多关心学生,让学生认同企业文化,同时挑选综合素质较高的人员做班组长,经常性地关心学生,多渠道的提高学生的工作积极性。

(二)加强导师制监督管理,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

导师制的初衷是好的,但是不落实等于零。这就要求学校和企业共同建立导师制监督管理和考核体系,从制度上约束和考核导师。只有让校企双方导师明确各自的权利和责任,才能有效加强学校企业双方导师的合作,才能让导师制这一培养模式在综合实习中发挥积极作用,责任与权益同举,出台适当的激励措施是必要的,企业和学校可各自对自己所管理的导师制定相应约束与激励措施。

(三)改进考核方式,巩固实习成果

坚持学校、企业、学生共同评价的原则,作为一门综合性实践课程,综合实习是学校、企业和学生共同参与的过程,综合实习成绩评价的主体应当是学校和企业,但必须认识到学生自我评价的价值和作用,将学校企业对实习的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结合起来,最后评定出学生的实习成绩,以有利于推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提高综合职业素质。

教育实习建议范文5

【摘要】目的:通过健康教育,使医学专业实习生对乙型肝炎的预防知识进一步了解,让他们在实习中更注意自我保护。方法:对实习生有针对性地利用讲座、座谈、问答互动等不同形式、发放健康教育处方等多种方法进行乙肝知识的培训,实施健康教育。结果:运用上述方法后实习生对乙肝防治知识的认知水平有了明显提高。结论:对医学专业实习生及时进行健康教育,不但必要,而且可行,可进一步减少乙型肝炎的传播。

【关键词】乙型肝炎;预防控制;医学生;健康教育

乙型肝炎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种传染病,而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区域。在各地人群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高达10%,总数超过1.2亿[1],是大学生休学和退学的主要原因[2]。目前我国有3000~3500万乙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主要存在于HBV感染者的肝组织和血液中,同时乙型肝炎患者及HBV携带者的分泌物均带有HBV,密切接触者都有感染HBV的可能性,尤其是与患者密切接触的医务人员。而医学专业实习学生(以下简称实习生)由于缺乏临床工作经验,自我保护意识差,更易被感染。为防止实习生在实习期间被HBV感染, 在学生实习前应全面开展乙型肝炎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使他们真正建立起自我预防、保护的意识。建议采取如下方法:

1 接种乙肝疫苗

目前,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HBV感染的最有效措施,其保护率可达96%~99%[3],主要是增加接种者对乙型肝炎的特异性免疫力。在2010年前,我们在新生入学后,全部做乙肝5项指标检测,对患者或HBV携带者,有针对性地向他们解释这5项检验指标的临床意义,对没有进行乙肝疫苗预防接种和已接种乙肝疫苗而抗体效价不足者,均按0-1-6方法进行乙肝疫苗预防接种3次,尔后复查抗体产生情况。

2 医疗操作严守操作规程

实习生是在临床上接触患者较多的人,应当进行严格防护。因此,在见习期我们开始对学生进行岗前培训,内容包括消毒隔离、意外暴露的预防与防范、主要医疗操作规程等,实习期到来前再次强化教育。要求医学生对所有的操作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如给患者抽血、吸痰、穿刺、进行各种护理时应戴口罩,否则患者的血清或分泌物污染医务人员的皮肤后,可能通过皲裂等隐性破损而感染HBV。同时,告诫他们在接触患者体液、血液时应戴手套,在实习操作中被手术刀、针头划破皮肤时要如何处理等,必须使实习生牢固树立任何患者的血液及被血液污染的物品都存在潜在感染危险的观念,进一步加强自身防护意识。

3 避免受伤

HBV感染以其病毒含量(HBV DNA)多少作为传染的指标来判断,最重要的是血液。“大三阳”者每毫升血液中可能含有数亿~数百亿的HBV,极微量的血液(1X10-7ml)进入皮肤黏膜的破口,都可以造成感染。临床上经常发生医务人员在进行有创性医疗操作过程中自伤的情况(称为“意外暴露”),尤其是针头刺伤。据文献报道,全世界每年约有300万医护人员被针意外刺伤。由此可能有20多种血源性传染病通过此途径而被传染。仅美国每年就有上百名医护人员死于血源性传染病[4]。因此,必须提高实习生防止受伤意识,特别应注意如下几点。

3.1 正确使用医疗器械 :例如在掰注射安瓿时, 先正确使用砂轮,用消毒的纱布包裹,以免在操作过程中手被割伤;使用刀、剪等锐利器械时要加倍小心,避免割伤。如已经受伤,在消毒后应立即包扎;在做护理操作时应带手套。

3.2 加强基本功训练 :针刺伤是护士最常见的一种职业性伤害,60%~90%是由于操作不当而造成的[5],如在给患者抽血、输液时,特别是给乙肝患者及HBV携带者进行静脉穿刺时。防范要点为操作时左手把患者皮肤绷紧,尔后进针,以避免患者皮肤过滑,针头误刺自己。拔针时,一手紧握针柄,另一手用棉签压住针头,避免针头端过长而刺破皮肤。手术室是护理实习生被针刺伤最常见的场所,尤其在最繁忙、最紧张的手术中,受伤多由缝针所致,一般是由于持针、穿线不熟练或传递不正规所造成。为此,实习生到手术室实习时,要加强各种基本功的训练。

3.3 检测乙肝表面抗体的滴度:乙肝疫苗接种后产生抗体的浓度可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递减。一般接种第3针后1个月90%的人都可测到表面抗体;第2年仍然保持这一水平,第3年下降至76%,抗体滴度也下降。故3年后,是否需要再次复种,主要取决于体内乙肝表面抗体的滴度。目前还没有“一劳永逸”终身起免疫作用的乙肝疫苗。一般建议首次免疫接种后3年加强1次为宜。

3.4 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的使用:在临床上如不慎被乙肝患者或HBV携带者污染过的针头刺伤后,应立即将针眼处的血清挤出,用碘伏或碘酊等高效灭菌剂消毒;在24h内,遵医嘱注射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以及早中和血中的HBV,最大限度地避免HBV继发的感染。

3.5 加强营养和锻炼,避免疲劳,通过加强体育锻炼,调节饮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禁烟,戒酒,生活规律,保持充足睡眠和心情愉悦等,可以有效地增强机体非特异性的抵抗能力。

3.6 其他 严格规范自己的日常生活和行为,不到非正规场所献血,不用不洁注射器、穿刺针、针灸针、牙钻、内窥镜等介入性医疗仪器,不到不洁理发店使用未经消毒的剃须刀、理发剪,不使用未经消毒的穿耳针、纹身针等进行美容活动,不与乙型肝炎患者及HBV携带者共用毛巾、牙刷、餐具等生活用品,以防止生活接触性感染。

通过以上健康教育措施,教育前后大学生乙肝知识正确率可由教育前的61.72%,提高到82.82%。教育后学生对乙肝的正向态度较教育前均有提高,差异有显著性[6]意义。由此可见,在实习前强化乙肝知识的培训十分必要,因为乙肝知识的掌握程度可直接影响其发病水平[7]。通过健康教育,使实习生注重个人行为的转变,掌握乙型肝炎传播途径和预防的方法,及时了解自身对乙肝病毒感染的抵抗能力,自觉按免疫程序接种乙肝疫苗或进行加强注射,提高自我保健意识,以最大限度地减少HBV感染的机会,起到有效预防乙肝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文嘉陵.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现状与对策[J].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6,12(11):528

[2] 丁涵章,李英奇.大学生自我保健[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104.

[3] 陈长香,李建民,张艳,等.临床护士职业防护现状调查.护理学杂志,2004,19(19):51-53

[4] 曾俊,杨燕妮,任辉.护生在手术室实习中受伤情况分析与对策.中华护理学杂志,2001,36(6):458-549

[5] 应菊素,徐国英,牛小秀,等.急诊护士对针刺伤的认知及针刺伤后心理状态的调查分析.中华护理学杂志,2004,39(3):204-205

[6] 乔慧,郭忠琴.宁夏高校新生预防乙型肝炎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中国学校卫生,2001,22(6):508-510

[7] 戚金荣. 军队人群甲乙型病毒性肝炎知识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中国公共卫生,1998,14(1):46-47

教育实习建议范文6

关键词 中医文化 急诊教学 医患关系

中图分类号:G642.44; R2-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6-1533(2016)09-0056-02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eaching curriculum for constructing the harmonious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based on the cultur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GENG Yun**, FANG Bangjiang***(Department of Emergency, Longhua Hospital,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anghai 200032, China)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rained relationship and contradiction between doctors and patients in current emergency medical environment, the courses for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doctor and patient in the clinical practi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students were set up. The students can be helped to establish a good idea for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doctor and patient and to train some mature skills for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 based on the teaching of the cultur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o as to cultivate excellent talents of Chinese medicine.

KEY WORDS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 emergency teaching;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中医文化伴随着中华文明的发展,孕育着丰富的人文元素及人文精神,漫漫历史长河里,逐渐形成了以“仁”为中心的职业道德观,它以包容性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为中医学生的人文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有观点认为,对中医学的认识,要从文化起步,从文化立论,这将成为中医学传承、创新、发展、振兴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1]。然而长期以来,中医文化对于医患关系的作用却常常被忽视[2]。如何借助中医文化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使其服务于临床医师的成长,已成为中医药高等教育的新课题。笔者所在科室承担了近年来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急诊相关的本科、研究生、留学生教学任务以及学生的临床带教任务,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近来,我们提出在中国传统医学文化的指引下,通过加强急诊医患沟通相关课程的建设,在急诊临床实践教学活动中培养医患沟通能力、教会医学生了解病人的心理和需求、加强医学生对相关医疗法规的学习等来不断提高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1 急诊医患关系现状

近年来,医患关系问题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话题。据原卫生部统计,至2006年,我国恶性伤医事件共10 248起,到2010年上升至17 234起[3]。另据中国医院协会组织的《医院场所暴力伤医情况调查》显示,每年每所医院发生暴力事件的平均次数从2008年的20.6次增加到2012年的27.3次,发生医院的比例从2008年的47.7%上升到2012年的63.7%。被调查的30个省的316家医院中,96%的医院有医务人员遭到过谩骂、威胁,64%的医院有医生遭受过患者的攻击并明显受伤[4]。恶性伤医事件不仅影响了医院正常诊疗秩序,危害到医务人员生命安全,也打击了医务人员的积极性。而急诊科作为医院24 h接诊患者的一线科室,医院的窗口单位,以接诊患者多、病种复杂、社会矛盾突出,且患者就诊时间无规律、病情紧急、发展变化快,以及工作风险性高、强度大、任务繁重等特点成为了医患纠纷的高发地。在急诊科人满为患的诊室里,各种争吵轮番上演,更有蛮横患者竟暴打医生。不知从何时起,治病救人的医生变成了高危职业。在这样的情况下,教会医学生如何解决好医患矛盾、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尤其是在应对急诊这样高风险医疗专业的时候怎样面对,成为当前医学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2 构建基于中医文化的急诊和谐医患关系课程

2.1 中医传统医学文化优势

中医学历经了数千年的发展,博大精深,不仅积累了丰富的防病、治病经验,也蕴含了高尚的思想道德精神及医学伦理知识。在百家争鸣的先秦时代,儒家的“仁学”就开始向医学道德渗透,无数悬壶济世的“苍生大医”从中汲取营养,留下如“杏林春暖”、“橘井留香”、“一针二命”的佳话;春秋时期《黄帝内经》中已出现了有关如何处理医者与病家关系的阐述,如第二十九篇《师传》:“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便,开之以其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呼?”唐代“药王”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更是对医德修养等作了精彩的论述,其卷首即论述了“大医精诚”的思想:“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大医之体,欲得澄神内视,望之俨然,宽裕汪汪,不皎不昧,省病诊疾,至意深心,详察形侯,纤毫勿失,处判针药,无得参差”,即提倡在医德上对病患应一视同仁,在作风上不得炫己毁人、谋取财物,在诊治上亦应努力纤毫勿失。如东汉名医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序言中强调医生要多为患者着想,不应“竟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唯名利是务”。清代名医王孟英也认为应:“医以活人为心,视人之病,犹己之病,凡有求治,当不啻救焚拯溺,风雨寒暑勿避,远近晨夜勿拘,贵贱贫富好恶亲疏勿问,即其病不可治,亦须竭心力以图万一之可生。”由古至今,传统医学文化推崇医患交流沟通,体现了医学活动的正义、公正、尊重、理解、信任、厚德、仁慈、责任和同情,充满了人性的体验、人情的慰藉和情感的相互交融。?

? 2.2 发挥传统医学文化优势有效减少和规避医疗风险

中国传统医德思想孕育着医患和谐的思想,传统医学文化认为医患关系的指向理应是一种“为人之道”,而非仅仅是一种“为学之器”,这样的思想为现代医学人文精神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对于缓和现阶段紧张的医患关系具有良好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值得广大医学生从中汲取精华,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医德修养,规避医疗风险,从而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目前,由于医患关系的特殊性以及急诊医患纠纷不断增加的现状,在临床医学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医学生急诊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提出在中国传统医学文化的指引下,通过加强对医学生医患沟通意识的培养、在急诊临床实践教学活动中培养医患沟通能力等来不断提高中医学生的医学素养。

2.3 构建急诊和谐医患关系课程的实践

2015年起,我们聚焦于“立德树人”的目标,针对目前急诊医疗环境中医患关系紧张、医患矛盾突出,开设了针对中医院校临床专业医学生临床实习时期的急诊医患沟通课程,通过基于中医传统文化构建急诊和谐医患关系教学,包括理论课程与实践训练的综合性教学,尤其是通过开展模拟急诊接诊实训的教学培养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提升面对危急重症患者及家属时的临床沟通技能,具体方式如下:

1) 传统讲座模式 安排有临床经验的教师进行授课,将临床常见病例、医疗纠纷等与同学们分享,更能生动地体现实际工作中医患沟通的复杂性、重要性。

2) 急诊情景模拟 根据教学内容,教师课前准备好若干个适宜的简单案例(情节简单),可课堂上临时抽取学生模拟情景表演。演示后,教师和学生围绕其内涵和学生的表现进行简短的评价。下课前,教师进行评价和总结。

3) 学生感受分享 在急诊科建立针对实习学生的“我想说的”留言册,收集同学们面对急诊复杂医疗环境以及上级医生进行医患沟通、医患矛盾处理的感受。

通过1年以来的探索与实施,急诊科留言册上留下了许多在急诊科实习的学生们的感受:有学生表示,古代良医的精神值得敬仰,要像他们一样,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付诸于医者治病救人的实践中;有学生通过情景演练后认为,在越险恶的医疗环境中,越应该秉持友好、善意的交流态度和患者及家属沟通,表现出中医学生独有的“中医气质”;有学生表示,在急诊这样特殊的医疗场所,通过参与真实的抢救工作,通过聆听上级医生与患者家属进行临终谈话等过程切实感到生命不易,想自觉地主动地学好专业来帮助更多患者……这些切身的感受,体现出博大精深中医文化对医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3 结语

医学生的德育教育难以量化,但通过中医文化的传承,通过在急诊真实场景的体验与演练,中医文化蕴含的和谐医患关系得以体现,医学生的医患沟通思想逐步形成,医患沟通能力得以提升,通过中医文化倡导的“以人为中心”思想渗透,让医学生的诊治疾病过程渐渐充满人文沟通和文化认同,以培养出更多具有仁爱精神和济世情怀的大医。

参考文献

[1] 温长路. 中医药文化与中医学的中和观[J]. 环球中医药, 2010, 3(1): 58-61.

[2] 唐已婷, 王利敏, 赵歆. 融中医情志学说建构老年病医学模式的探讨[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 35(8): 513-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