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研究方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环境科学研究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环境科学研究方法

环境科学研究方法范文1

关键词: 《环境科学概论》课程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现代经济的迅猛发展为人类生活水平提供了极大的发展空间,但伴随的却是全球大气、水、土壤和生物遭受到毁灭性的污染和破坏。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受到日益严重的干扰,自然资源受到大规模破坏,自然环境正在退化。环境科学作为一门介于社会科学、技术科学及自然科学之间的新兴学科因此蕴育而生。作为环境保护教育、宣传的重要窗口的高校纷纷开设《环境科学概论》课程,并且其越来越受到在校大学教师及学生的欢迎。但是随着国内外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方法已不能满足学生求知的需要,因此开展本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与研究是十分必要的[1]。

1.教学内容

目前,环境科学概论课程所采用的教材种类较多,其中多汲取了国内外已有教材的精华。例如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的Straller编写的Environmental Science,以及其后前苏联学者编著的《环境学原理》;20世纪90年代初期Miller.G.T.Jr.出版的Environmental science:Sustaining the Earth末期出版的Environmental Science As a Living Planet[2]。在国内,最早出版的相关教材是刘天齐等主编的《环境保护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一些行业部门院校结合本行业或本部门的专业特色,采用本行业或部门的编著出版的教材;一些综合性院校、师范院校和其他院校多采用高等教育出版社的《环境科学概论》(林肇信、刘天齐、刘逸农主编,1999年6月第2版)、《环境学概论》(刘培桐主编,1995年6月第2版)和《环境科学概论》(杨志峰、刘静玲编著,2004年7月第1版)。其中由北京师范大学刘培桐教授主编的《环境概论》理论体系较为完整,微观方面的环境污染和宏观方面的人口、资源、能源与环境的关系论述清楚,但环境评价、环境规划等内容的过多设置,与其他课程有较多的重叠。我主要针对杨志峰编著的《环境科学概论》所包含的内容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研究。

1.1制订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是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的重要文件,是一门课程的总体安排,也是授课的主要依据。同时,教学计划也是实施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依据,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计划在高校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指导着教育教学向多元化发展。

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主要由以下六个部分组成:(1)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在调查、研究、预测、论证的基础上选择确定的;(2)课程体系。即为实现培养目标必须考虑的课程整体设计,包括课程的模块、名称、学分、学时、理论与实践学时比、课内课外学时比等问题的分层次科学设置,均应清楚说明;(3)开课时间;(4)教学责任者。即将目标、任务分解到各教学环节与课程之中,确切地指定由某院(系)直至某人完成;(5)教学程序。即通常所说的教学步骤;(6)教学方法。包括授课的方式、方法、手段,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甚至相应的思维方法。教学计划是上述六要素的有机结合[3]。

1.2结合实际精选教学内容

教学教材选择由杨志峰、刘静玲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环境保护概论》(2004年7月第一版),该教材在各高校中被广泛采用。本书着重体现环境科学的思想理念、基础理论和科学方法,可作为高等院校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教材,以及本科非环境专业的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教材;也可作为相关专业和非环境专业开设环境类课程的专业教材或参考书;还可用于成人在职环境教育与培训的参考资料。

该教材章节偏多教材应联系实际精讲,其他内容进行简要介绍。首先,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在教学中剔除陈旧过时的内容,强化概念性的理论知识,并充实新的科技成果;其次,由于课时少,而环境科学的范围和内容非常广泛,不可能在规定的学时中将所有内容都讲到,因此要求教师要精讲;最后,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学习,达到教学目的,也要求教师必须联系实际精讲,增强趣味性和知识性。授课时,联系具体的环境问题或公害事件来讲述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通过一些具体数据使学生能清楚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同时也给学生指出一些参与环境保护的途径[5],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便于学生掌握重点。此外,剔除陈旧过时的内容,充实和更新现有教学内容,给学生适当补充国内外环境保护的最新发展动态。引入这些新内容,既可增加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又可提高学生的兴趣。

2.教学方法

在教学手段上,以课堂讲授和多媒体技术教学相结合,在多媒体教学中,充分收集已有的总结性图文和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进一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展网上教学,实现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作用。

在考试方面方式上,研究生以撰写总结和探索性作业和值得商榷性试题开卷考试相结合;环境类和相关专业本科生以章节作业和闭卷考试为主;其它专业选修课以自主性作业,解决常见和与本专业有关的环境问题产生原因与解决方案为主。

确定《环境科学概论》课程的授课模式,形成了从教案、电子课件、环境案例、环境专家讲谈到题库的体系。突出主讲教师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传授的主导作用;改变授课形式,以案例分析作为理论课教学的辅助,培养和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使学生逐渐成为课堂的主体;发挥群体尤其是青年教师的作用,参与课堂讨论,指导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开展教学观摩、经验交流、首次讲课试讲制度;采取学生评教制度,通过让学生填写问卷,了解学生对教师和教学工作的意见,及时答复,认真处理学生的意见;继续完善教学通报制度,监督教师教学工作。形成了良好的质量监控体系。

本课程使用教具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指导性意见:课堂教学采用启发式或讨论式的教学方法,理论结合实际,应用生产实践中的环境科学概论实例,引导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要求学生认真读书,课前预习―泛读,课后复习―精读,从中学会自学的方法和获取知识的能力。建议该门课程采用课堂讲授结合多媒体教学的方式。

2.1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育技术与多媒体的结合,集文本、图形、图像等多种信息于一体,以计算机为核心,通过视听的组合为学习者提供一个图文并茂的学习环境,使客观事物以视听的形式直观、形象地表现出来,富有吸引力[6],因而在现代教育中具有特殊的优势。

多媒体教学具有信息量大、形象、直观的特点,能大大减少课堂板书时间,增加教学的内容,且教学内容可以随时更新与补充。例如讲解大气污染物的扩散机理时可以通过动画的演示,使学生更直观地掌握污染物的扩散方式与污染物初始浓度、扩散时间、排放高度、气象条件、地形等的关系,使教学内容直观、生动、容易理解,克服了传统教学中的不足。备课过程中可以结合相关教材,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查阅、下载相关文献资料,利用PowerPoint制作课件。此外,可以利用网络工具下载相关环保视频,课堂上结合相关章节给学生播放视频。

多媒体课件呈现信息的速度快,教师需灵活掌控课堂教学进度。如果讲课过快,就会造成学生对大量信息的被动接受,导致不理解、疑问增多。反之,如果讲课过慢,就会造成学生的懒散,注意力不集中,不认真听课的现象。为避免出现上述现象,适当控制好上课节奏,留出一些时间,让学生去理解、消化。同时注意与学生互动,想办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7]。

2.2互动式教学

互动式教学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可以采用提问、讨论等形式。教师可以提出一个能起学生的兴趣的问题,让学生广泛讨论,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大胆发言,通过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讨论交流,获得对同一问题的多种看法。互动式教学可以起到巩固书本知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作用。互动式教学能使师生在共同思考探讨中掌握所学的知识,形成气氛活跃、民主平等的教学风气。对部分容易理解、掌握的章节,可以让学生自己看书、收集相关资料后进行总结,由学生在课堂讲述,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这种教学方式效果非常明显,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口才和胆量,丰富了他们的知识,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普遍反映良好。

2.3结合实际教学

《环境科学概论》这门课程理论性比较强,内容以概述性为主。如果一味地只讲概念、原理,学生听起来会觉得很枯燥,所以讲课过程中应适当穿插实际知识。此外,还可以采用案例教学,增加他们的实际知识,也为他们下一阶段的实习打下一定的基础。在授课时,多列举一些实际环境问题或公害事件,或者通过一些部门的权威数据使学生能清楚了解我国当前存在的环保问题;鼓励学生多参与环保宣传活动,在学校环保协会及相关部门的配合下,利用环保纪念日(如6月5日世界环境日)组织学生在校内外进行环保宣传,回收废旧电池等。学生在收集相关资料的过程中,丰富、巩固了专业知识,而且他们是直接的参与者,环保意识得到了很大的增强[8]。

3.结语

对《环境科学概论》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探索,有利于培养适应知识经济需要的人才,以激发学生自觉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促使学生自我充实和提高,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探索和创新知识的热情,促使学生进一步树立环境保护这一基本国策,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积极的作用。当然《环境科学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方法的研究仅仅是初步的。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该课程的教学研究会进一步加强,其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会更加日益完善。

参考文献:

[1]环境科学定义.http://baike.省略/view/19692.htm.

[2]马俊杰,王伯铎,宋进喜.“环境科学概论”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3.

[3]陈梦然,周玉俊.对地方综合性高校修订教学计划的几点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8,(3):84-86.

[4]杨志峰,刘静玲.环境科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章玲.上好高校环境科学概论选修课的思考[J].环境教育,2000,(4):34.

[6]陈莹,刘宇航,奕娇.对高等学校多媒体教学现状的思考[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6):89-90.

[7]王强.多媒体在《环境科学概论》教学中的应用[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2(6):188.

环境科学研究方法范文2

关键词:网络环境;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方法;个案研究;旅游英语

一、引 言

近年来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简称ESP)课程如旅游英语、商务英语、文秘英语、汽车英语、计算机英语等国家精品课程不断涌现,为ESP课程建设和课程教学提供了示范和训练平台,怎样充分利用国家精品课程网络示范平台,推进课程建设和课程改革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目前,ESP的课程设置、课程定位、课程开发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改革成果,然而,ESP教学方法的改革还没有与网络平台有机衔接起来。实际上,网络课堂具有无可比拟的优点,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人类与虚拟情景、以及与网络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可以使课堂教学近似真实语境教学。把室内课堂导入无限的网络空间,是课程建设和改革的一次飞跃,而教学方法的改革是实施网络教学改革的保障,因此,ESP教学方法的改革已经成为当务之急。本文以旅游英语为例,以现代语言学理论为指导,结合专门用途英语系列课程改革理念,充分利用网络环境从知识的输入、存储、辨认、输出四个角度探索ESP教学方法和实施模式。

二、ESP教学方法改革相关研究述评

20世纪70年代,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理论和实践在许多国家得以普及,国外最常用的两种ESP教学法:语域分析化(register analysis)和语篇教学法(discourse analysis)。[1]语域分析化以传统语法为基础既词汇、句法和语言格式等,主要探讨ESP语言表达规律;语篇教学法强调词汇、句子如何构建语篇,语篇的组织形式和语篇的范围等成为语篇教学法的重点。20世纪90年代,国内ESP教学理论有了一定的进展,如:任务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但传统的英汉翻译法在实际教学中仍然是主要的ESP教学法。Strevens提出了ESP教学四个区别性特征:需求上满足特定的学习者;内容上与特定专业和职业相关;词汇、句法和语篇上放在与特定专业、职业相关的活动的语言运用上;与普通英语形成对照。[2]ESP课程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交际需要;[3]专业英语有自己的词汇特点,有自己的句法结构,自己的篇章框架,有自己的概念和理论。[4]他们的教学改革理念,为教学方法的继续探讨提供了基础;他们对ESP语言规律和特征的研究成果是ESP课程教学改革理念完善的基础;此外,课程改革要与现代信息技术接轨。南国农教授指出“任何理论都有其长处和不足,和平竞争、交融互补、共同发展,是当前理论体系发展的潮流”;[5]语言教学理论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是当今教育改革的新趋势。我们认为ESP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一方面要整合前人改革的研究成果,遵循ESP教学的规律和ESP语言特征,另一方面要克服传统教学方法的局限性,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机融合。

三、教学方法改革

(一)输入方法的改革

采用多元输入法,为学生提高丰富多彩的旅游素材。在旅游素材的输入过程中,视频输入法、音频输入、文本输入、互动输入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和协作,建立旅游英语学习资源库。下面为教学内容网络多元输入模型。

(二)存储方法的改革

1.语言演变模型教学法。在长达几年的旅游英语研究中,通过反复琢磨,发现语言的共性越来越明显,语言主要实体(词汇、句法、语篇)的表达可以用一个总的通用公式来表示,并且,公式具有生成性特征,每类实体的演变都是按照同样的次序在循环,主要实体的演变规律也基本上能用一个模型来表示。根据这个模型组织教学,语言的理解、记忆、言语的表达都会容易得多。语言演变模型教学法是在“旅游英语语言演变模式”的基础上提出的。

①原型词指习得者已经掌握的实体(词汇、句法、语篇),并且它代表的实体是基本层次范畴中的典型成员。

②t代表原型词内部的语言成分,其中t是一个变量,并且,t≥0。

③+代表整合的意义,即前一部分与后一部分的整合。

④T代表原型语言成分,它的位置可前可后,其中T是一个变量,并且,T≥0。

2.认知推理记忆法。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旅游词汇迅速扩大,为了使学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通过语言之间的内部联系进行有意识记,我们提出旅游语言认知推理记忆法。词汇的演变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游客(tourist)成为旅游英语中的高频词,以此为原型与其它词汇组合形成词汇网络;其中与旅游语境密切相关的术语又可以充当次原型继续扩展形成新的术语,满足旅游业发展的需要。下图为“游客”词汇演变网络模式。

由图3可知,通过原型扩展的词汇网络存在许多联系。早期的旅行是独立的个体行为,直到1800年,“Tourist”这词才开始使用;旅游者密集区(tourist ghetto)就是在一个地区中旅游者以及旅游设施比较集中的地方;许多城市中心因为为外国旅游者提供了充分的设施,因此这些城市中心也就成为旅游中心(tourist center);旅游者流动(tourist flow)指游客在特定时期内进入或离开某地或某国的流量和流向。旅游名胜(tourist attraction)是游客常去之地,因此该词汇出现较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90年代旅游业飞速发展,因此旅游繁荣(tourist boom)这词语就产生了;人们为了使旅游业更加繁荣,迅速改善各种旅游设施和服务项目以促进一种能持久稳定的旅游市场(tourist market)。旅游机构(tourist office)是负责促进它所代表的国家的旅游事业的;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机构出现分工,形成许多具体的机构,如游客问讯处(tourist information office),像这类机构就是分工的产物;旅游国家(tourist country)是旅游客源国(tourist generating country)的上义词;旅游客源国是旅游国家的下义词,同样是旅游机构分工的产物。

3.语言表达辨认法。我们在传统对比教学法的基础上,提出语言表达辨认法。我们认为旅游英语表达要结合文化差异、文化背景、区域习俗、游客身份以及语用习惯等,选择语言表达方式。由于文化的差异,同一词在中西方人之间出现不同的意义。“龙”在中国是褒义,但在西方是贬义。在中国“狗”与“狗腿子”、“走狗”等贬义词联系在一起,在西方“狗”是最忠于主人的动物,它的引申意义属于褒义。由于文化的差异,同一情景意义在中西方人之间所用的词汇有时不同。

有些词拼写和发音都一样,但由于文化的差异,词义不同。英式英语中的单词“boot,lift and biscuit”转变成意义等同的美式英语是“car trunk,elevator,and cookie”;欧洲人吃正餐是“Have dinner”,而澳洲人常常说成“Have tea”。在同一文化背景下,在不同的时期,也具有不同的意义。“紫禁城”在当时禁止普通人入内所以命名“紫禁城”,现在对游客是开放的,愿意去参观的人只要遵守该景区的规定,就可以参观。因此,导游在用英语介绍“紫禁城”的来历时,只能用过去时态,否则会引起误解。旅游语言的比较一方面要考虑文化差异,另一方面结合游客身份、社会关系以及信仰等选择语言表达方式。也就是说对不同身份的人要使用不同的语言。假如你想乘出租车去火车站,你可以向出租车司机招手,也可以边招手边叫“Taxi!”;等停下来之后,你可以直接说:“Railway Station,Please!”,但是,如果你在路上想向行人问路,必须显得非常礼貌,如:“Excuse me,would you mind telling me the way to the Railway Station?”

(三)输出方法的改革

1.任务驱动输出法

我们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导游过程中,导游总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展开话题,在一个具体的情景中,怎样展开话题,涉及哪些知识,需要使用什么样的方法和技巧,引起游客的兴趣?这是第一个教学任务;游客针对话题进行回复,回复总是围绕一个框定的范围,在这个框定的范围中,游客会问哪些典型问题?作为导游应该怎样回复?这是第二个教学任务;导游在回复游客的过程中,怎样变被动为主动?最典型的方法和技巧是什么?这是第三个任务;怎样结束旧话题,进入新话题,有哪些典型的语言知识点和技巧,这是第四个工作任务,完成这四个工作任务,相应情景的会话就可以自然结束。

2.景点陈述图式理论指导法

Bartlett(1932)认为“图式是对过去经验的积极组织”;[7]Anderson等人认为“图式是信息长期的储存方式之一,是围绕一个共同题目组成的大型结构”。[8]该部分以图式理论为指导,利用人们大脑中存储的知识,来预测、组织外界信息,同时又引导人们对新旧信息进行比较、预测、鉴定和认识,利用获得的新经验形成新语境下的新图式。然后,景点陈述在原有认知经验的引领下结合新的旅游语境特征,创新性地完成景点陈述。在旅游英语景点语篇构建中,主要考虑两种图式:一种是内容图式;另一种是形式图式。景点语篇的构建应该是这两种图式的完美结合。景点语篇内容都有共同的框定范围:地理位置、占地面积、主要景点、旅游价值以及景点特色等方面。下面为景点陈述内容图式模式图:

根据我们头脑中已经储存的普通英语语篇图式;语篇是有序的整体,它总是按照一定的顺序组织构建的。旅游英语语篇的形式图式主要包括:辐射式扩展、链条式扩展、平行式扩展以及突显式扩展,构建主要与时间顺序、空间顺序、主次顺序等与人类经验密切相关的认知顺序相符合。下面为景点形式图式陈述模式:

四、网络环境下教学方法改革模式的定位与实施

网络教学模式涉及四个教学环节,即输入内化输出评价。“输入”的过程就是把别人的知识经验传入自己大脑的过程;“内化”的过程就是把获得的知识经验,在大脑中反复加工、模拟、操练转变成自己知识的过程;“输出”的过程就是把已经内化的知识以一定的形式展示出来;“评价”是对输出效果的检测。[9]网络教学模式的实施通过5个互动的子模式来实施。下面为网络环境下教学方法改革模式的定位与实施图。

五、结 语

本文的研究虽然以旅游英语为例,但对专门用途英语类课程都具有普适性。专门用途英语是具体语境中的语言,在比较真实的环境中学习更有效果,网络环境为语言的输入提供了多维的途径和模拟实训平台;在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过程中,要有效地指导学生从普通英语向专门用途英语过渡,培养学生语言迁移能力;专门用途英语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语言,克服母语干扰的语言表达辨认法也非常重要。总之,多种教学方法的改革与融合便于语言的输入、理解、辨认、记忆和输出,为网络课程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实施的策略和方法。

参考文献:

[1] 莫莉莉.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与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59.

[2] Strevens,P.Janet G..Graham,Robert S.Beardsley.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Content,Language,and Communication in a Pharmacy Course Model[J].TESOL Quarterly,1986,20(2):227-245.

[3] 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102.

[4] 蔡基刚.ESP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J].外语界,2004,(2):22-28.

[5] 南国农.教育技术理论体系的重构:路线图[J].现代教育技术,2010,20(4):5-7.

[6] 向晓.旅游英语语言认知解读[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134.

[7] Bartlett,F.C.Remembering:A Study in Experiment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Cambridge, England:cambridge press,1932.

环境科学研究方法范文3

关键词:科学研究;跨学科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0026-01

1 概念简述

1.1 创新的含义。

创新的英文单词是"Innovation",解释为"革新、创新,新观念、方法或发明"。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创新解释为"抛开旧的,创造新的"。

1992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表的《技术创新统计手册》中,对创新做了这样定义:"技术创新包括新产品和新工艺,以及产品和工艺的显著的技术变化。如果从市场上实现了创新(产品创新),或在市场工艺中应用了创新(工艺创新),那么就说创新完成了。因此,创新包括了科学、技术、组织、金融和商业的一系列活动"。

1.2 科学研究的含义。

科学研究有很多种定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用"研究与发展"(Research and Development,即R&D)来表示科学研究的概念。任何领域的科学研究,无外乎就是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两大类。

1.3 跨学科研究的含义。

跨学科学科是涉及到两个以上的学科领域,有专门从事涉及到两个以上学科领域的研究主体,运用一个或多个学科领域方法和理论,主动融合或被动移植到其他领域,形成一个涉及多学科领域但又区别于其他领域,具有自己独特对象、理论和方法的新学科。由于靠单学科理论与方法解决不了问题,那么跨学科研究的对象必然具有复杂性特征;各种不同学科领域、部门的研究主体在一起解决科技、经济和社会综合发展的需要,因此跨学科研究必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综合创造性特征。

2 跨学科研究的方法

20世纪以来,边缘学科、横断学科、综合学科的不断涌现和软科学的兴起,不仅揭示了现代学科的相互渗透、交叉融合的趋势,还展现了丰富多彩的跨学科研究方法,这些方法不但加强了科学研究思维和活动,更加成为新的科学创新活动中的行动指南。

跨学科研究的方法从研究的客体(指研究领域或学科的概念、原理、方法或技术)来看,主要有移植融合型研究;从研究的主体(主要指科学家或科学家集团)来看,有合作型研究;从研究的社会因素(主要指重大社会需求和社会问题等)来看,有目标需求型研究。

2.1 移植融合型研究。

所谓移植融合型研究,是指单个研究者或某一门学科的研究群体将某一学科的概念、原理、方法或技术移植融合到另一门学科领域,解决另一领域的复杂性问题的研究。

科学概念、原理、方法和技术的移植和融合,并没有明确的转移方向。一般地说,移植和融合首先发生在比较成熟的学科转向新兴的学科转移,从较熟悉的领域转向不大熟悉甚至是陌生的领域移植和融合。但这种移植和融合不一定就是绝对单向的,有时甚至是互动的。现代跨学科研究中移植融合的方式总的来说有基础科学向基础科学的移植和融合,基础科学向应用科学移植融合,应用科学向应用科学的移植和融合,简单成熟领域(或学科)向复杂陌生领域(或学科)的移植融合。

①基础科学向基础科学的移植融合,包括基础学科内部,如人文社会科学内部的移植融合,也包括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转移。

②从基础科学向应用科学的移植融合,应用科学一般包括医学科学、工程技术科学和农业科学三大学科领域,这些学科的发展在现代科学体系中的发展速度己经走到了前列。

③从应用科学向应用科学的移植和融合,应用科学之间的移植一般是技术的移植,包括医学科学、工程技术科学和农业科学三大应用领域的移植和融合也会产生相应地跨学科学科。

④简单成熟领域(或学科)向复杂陌生领域(或学科)的移植融合,在自然界的各种运动形式中,相对地说,机械运动是最低级、简单的一种运动形式,是发展最早的一门学科。在19世纪之前,力学远走在其他学科的前列,这自然吸引科学家们将力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向其它学科转移。这种转移首先在物理学的各个领域中获得了成功。形成了天体力学等一系列可以看成是力学与物理学的跨学科学科。

2.2 合作型研究针对研究主体而言,是两门以上学科的研究者合作进行研究的一种形式。跨学科研究由于其跨学科性,研究者独立地进行研究就不得不花大量的时间补充所需要的知识,这无疑是延长了科学创造前的知识准备时间,从而也就延缓了科学的进程。尤其到了现代科学飞速发展的今天,重大的科学问题和发现单靠独立的研究主题是无法想象的,实际上也是无法完成的。

科学家群体或集团通过知识互补的合作研究是跨学科研究的一种重要的研究形式。研究主体的合作型研究有多种具体形式,可以是从事方法性学科研究主体与对象性学科的研究主体合作,也可以是从事基础性学科的研究主体与应用性学科研究主体的合作,还可以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研究主体的合作等等。

2.3 目标需求型研究。

目标需求型研究,就是调动不同学科及其研究力量集中解决一个有目标的社会需求或迫切和社会问题的合作研究形式。诸如环境问题、生态问题、粮食问题、能源问题等等,都涉及到许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为了解决上述社会问题,只能有目的地将多学科以及从事各门学科研究的研究者组织起来,协同作战,才有可能取得研究的进展和突破。目标需求型研究也包括两种形式:

①社会或政府目标性研发的合作。当科学技术作为国家的事业,作为一种建制列入国家计划并给予财政拨款时,社会或政府目标性研发的合作就开始了。②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急需解决问题的合作研究。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也是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急需解决的问题。要研究环境问题,了解其变化规律,以及如何保护环境与改善环境,就涉及到很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例如,研究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和生物机体的影响,需要用医学、化学和生物学的知识和方法;研究防止污染对人体的损害,需要用医学、化学和生理学的知识和方法;对污染的治理,又需要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及一些技术科学的知识和方法。只有将各学科的研究方法以及各种仪器和技术手段联合起来使用,才能对环境的各种问题进行有效的探索,也正是由于这些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合作研究环境问题,才形成了一门新兴的跨学科学科――环境科学。

3 结论

科学发展到今天,不同学科间研究方法的互相借鉴-我们称之为科学方法的跨学科运用,已成为现代科技创新的重要手段之一。科学工作者己从无意间发现和借鉴研究领域之外的方法发展到对其他学科研究方法的主动出击和大胆运用。

环境科学研究方法范文4

一般认为,教育科学研究属于社会科学研究范畴,它是在教育领域中进行的,由教育工作者对教育对象、教育实际问题进行研究以揭示其规律,并探索运用教育规律改造教育的途径、方法和措施的实践活动。

它既是一种知识体系(思维方式),又是一种行为规律(行为方式),既是一种理论上的方法体系,又是具体实践的行为策略。教育科研方法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一是客观层面,即教育科研方法论;二是中观层面,即科学研究的思维方法;三是具体的操作性方法。

一、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历史变迁

教育研究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才取得今天较为成熟的地位。在中外教育史上,不同教育思想与流派之间的争辩、包容、深化和拓展,在推动教育理论的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教育科研方法的逐步成熟与深化。从整个教育历史发展的长河来看,两千年来教育研究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四个大的历史阶段:萌芽期,发展期,形成体系结构期,多元化时期。

(Ⅰ)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萌芽期:“经验――描述”研究阶段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萌芽期大致可追溯到教育学在古代社会产生至17世纪形成独立学科这一时期。随着教育实践活动的发生和发展,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也随之诞生。这一时期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主要特点是“经验――描述”。在这一时期,教育研究主要依据是观察和教育实践经验的总结。虽然有简单的逻辑推理,但总的说来,当时的教育研究方法是笼统的、直观的,带有明显的朴素性和自发性。这是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所决定的。古代时期的自然科学和技术水平还很低,人们对方法的追求比较笼统和模糊。该时期教育研究方法的思想成就体现在中西古代教育观与亚里士多德(Aristotle)的逻辑学以及夸美纽斯的教育理论中。

(Ⅱ)教育科研方法的发展期:“哲学――思辨”研究阶段

17世纪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近代科学产生以后,教育研究进入了以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在这一时期,教育研究从经验的描述上升到理论的概括,教育学研究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心理学开始成为教育研究的理论基础。教育心理化运动开始。该时期教育研究的思想成就突出体现在赫尔巴特的教育理论之中。

在《教育学》中,赫尔巴特从实践哲学和心理学出发,导出其教育目的论和教育方法论。他继承了夸美纽斯以来的形而上学的传统,把定性研究方式确立在哲学思维层次上。赫尔巴特不仅给“经验――描述”研究阶段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而且创造了“哲学――思辨”研究阶段的辉煌成就,更启迪了其后“科学――实证”研究的新时代。

(Ⅲ)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形成体系期:“科学――实证”研究阶段

19世纪下半叶在自然科学取得许多突破性进展的历史背景下,教育学爆发一场深刻的革命,一些教育学家倡导在一般科学方法的框架内进行教育研究。教育研究引入了实验方法,试图从思辨研究转向实证研究。这一转向导致原有研究范式的危机,教育科学应运而生。这一时期,新兴科学快速发展,学科内部分工日益精密和专门化,数学和数理逻辑得到广泛应用。正是应科学研究发展的要求,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研究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Ⅳ)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多元化时期:“规范――综合”阶段

20世纪的教育研究呈现出多元化局面。两次世界大战带来的社会危机,使人们开始怀疑曾经是无往而不胜的科学主义,重寻失落的人文精神。“价值多元化”的口号,成为当代众多教育理论流派得以共存的基础。与此同时,教育研究的深入发展,推动了教育研究方法从哲学方法论中分化出来,成为专门的研究领域,以教育研究方法本身为研究对象,它意味着教育研究的深化。

涂尔干(Emile Durkheim)的《教育与社会学》继承并强化了孔德的实证科学观。而1921年德国的克里兹施玛尔在《哲学教育学的终结》一书中,则宣判了哲学教育学的死刑。其后,以斯普朗格为代表的“精神科学教育学”,继承了施莱尔玛赫以来的德国浪漫主义哲学传统,在教育学领域反对将人片面化、畴形化和工个化,呼吁教育要造就出具有完整精神和充满创造力的人。此后,解释学、新、结构主义等都对所谓“科学化”思潮进行过责难和批判。

纵观教育研究的历史发展,既是传统研究范式在自然科学方法的冲击下逐渐解体的过程,又是人本主义研究范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深化的过程,教育研究的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

二、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

随着近20年来教育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这些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宏观层面: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的多元化

1.每一种哲学理论将对教育研究方法的产生深远的影响

哲学与教育学科的关系源远流长,处于前期学科的教育思想是古代哲学家对于教育问题所作的思考;成为独学科的教育则力图摆脱被哲学直接包含的“母子式”关系,寻求自己独特的研究领域和有别于哲学式思辨的研究方法;当代哲学与教育学科一方面处在科学大厦中的不同层次,另一方面各自内部都发生分化,相互之间有着多种不同方式的交叉。

2.横断科学理论

横断科学主要指系统科学与数学,它诞生于20世纪数学有重大突破、七十年代系统科学形成之际,是当代科学发展中新生成的一个学科群,已构成了人类认识的一个新层面。被称为系统学科的科学,迄今为止主要有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及广义进化论,它们都以世界存在事物的基本结构形式“系统”为共同的研究对象,从不同的侧面揭示系统的构成、结构,揭示演化、系统的内容关系,及其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等。恰恰是在整个学科群意义上它才被称为横断科学,因为其研究对象是事物存在的结构形式而非实质内容。系统科学提供拓展和重构当代教育研究问题领域与对象观的新视角,提供从整体上研究教育内部结构的新思维原则,提供分析教育与环境关系的“结构与功能”新思维模式。

3.教育理论

任何教育研究,往往都是从一种概念框架开始的,这种框架在如今常被称为范式,是一组观念、价值和规则,它支配着探究的行为、解释资料的方法以及看待问题的方式。研究者不同的教育观念,会极大地影响其教育研究的倾向性。教育理论是教师从事教育研究最为重要的和直接的理论基础。

(二)教育研究方法的中观层面:注重生态化、现场化与跨文化研究

近20年来,教育科学研究出现了生态化倾向。所谓生态化倾向,就是强调在真实的自然与社会的生态环境中研究教育规律,提高教育的外部效度,提高教育科学研究的实际应用价值。

教育科学研究的生态化倾向直接导源于实验室实验的局限性。实验室实验能够按照严格的设计程序,操纵自变量,对教育科学研究起到了积极作用。教育本身是一个多因素组成的复杂的完整的系统,运用实验室实验,操纵有限的变量,必将把一些有意义的变量给控制掉了,外部效度明显降低。所以教育科学研究必须要走出实验室,到现实的生活中进行研究。

教育科学研究的现场化是指在教育的现实环境中研究教育与人发展的规律。随着生态化的发展,人们认识到只有冲出实验室围墙,到现实的生动的教育现场冲去进行研究,才能使教育研究内外部效度达到统一,于是在具体研究中就愈加重视现场研究。

所谓跨文化研究是将同一课题应用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在此基础上,探讨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共同规律,或从不同的社会生活条件对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影响的一种方法。

(三)教育研究具体方法方面:注重研究的综合化、现代化和数量化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综合化趋势主要是指强调采用多种方法和从多学科角度去探讨教育现象及其规律。

教育科学研究的具体方法很多,并且每种方法各有其利弊,单纯使用某一种方法,容易失去重要的有价值的信息,其研究结果难以全面可信。

教育研究方法现代化主要是指研究技术设备和手段的现代化。目前教育科学研究已大量采用录音、录像、照相等手段。这些现代化的技术设备可以帮助我们准确记录收集的资料,并且可以反复的观看和分析,所得资料客观,分析资料准确。还有一些现代化设备,诸如单向玻璃的儿童观察室和多台固定的摄像机的综合运用,能够准确而迅速地记录儿童的复杂行为,使研究更为客观真实。

环境科学研究方法范文5

作者:郦桂芬 雷虎兰 徐淑荣

原始地球的物质组成和受到人类活动干予后的地球各要素的组成,是环境科学首先要研究的内容,也是认识地球环境质量的演化和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质量影响程度与范围的基础。而人类生产生活活动排放的各类污染物质的物理化学特性,进入环境(包括大气、水体、土壤、动植物、人体等)后的行为则是环境科学研究的核心。污染物的毒作用剂量标准、环境质量标准、排放标准以及污染控制技术和措施、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的预测等等,都要依据这一研究的结论。地球化学作为地球科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地球的化学组成、化学作用、化学演化及其控制因素。从它研究的内容可以看出,它和环境科学有很近的亲缘关系。至于它的分支学科如生物地球化学、区域地球化学、环境地球化学等,已经是环境科学的分支学科。随着环境科学研究范围的扩展和研究工作的深入,元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有机地球化学、实验地球化学等也将加入环境科学的行列。

一个学科的形式和发展,一方面要在自身研究的领域内开拓,包括各项数据、资料的积累,理论体系的建立,研究手段和方法的充实与完善等,另一方面,要广泛吸取相邻学科的营养,有选择地继承和移植。只有使本学科深扎在由其他学科组成的肥沃土壤中,本学科才有可能得到丰富的供给而茁壮成长。地球化学与环境科学在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方面的某些共性决定了环境科学可以从地球化学中得到借鉴。从十七世纪中后期化学分析的出现开始,特别是十八世纪中期重量分析法的出现,许多化学家、矿物学家就曾对地壳某些部分的化学组成和有关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探索,并取得了部分矿物、岩石、水和陨石化学组成的定量资料。本世纪二十年代,以美国地球化学家克拉克为代表,广泛搜集了大量分析数据,得到了地壳中化学元素的平均百分含量,叫“克拉克”值。所有这些有关地球各层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及组成要素(岩石、土壤、空气、水等)的元素分布频率和相对丰度的结论,对闸明原始地球的化学组成,揭示环境背景值方面是有参考价值的。挪威地球化学家V、M戈尔德施密特从晶体化学入手,对化学元素在自然界分布的控制因素进行了长期深入的研究,并根据离子结构和与氧、硫元素的亲和性,对元素进行了地球化学分类,把元素分成亲铁、亲石、亲硫、穿气、亲生物等五类。苏联地球化学家费尔斯曼将元素分为惰性气体、贵金属元素、循环元素、分散元素、强放射性元素和稀土元素等6类。他们的工作和主要结论无疑对阐明污染物的环境行为和归宿具有指导意义。生物地球化学研究的各种生物对于地壳、生物圈中化学元素的迁移、富集和分散作用,对于我们研究污染物质的生物迁移和累积是有借鉴意义的。苏联地球化学家费尔斯曼和维尔纳茨基从物理化学原理研究了化学元素迁移的控制因素,并指出,元素迁移的因素可分为两类:与原子结构有关的内部因素和由环境条件决定的外部因素,提出了能量系数、价能量系数、共生序数等概念。他们的工作和有关结论,对于我们研究污染物质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和控制因素是有一定指导意义的。环境地球化学研究人类环境中各种地质因素及其组合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人类活动对地表、水圈、大气圈中化学组成、化学作用、化学演化的影响及其与生命活动和人体健康的关系,这本身也就是环境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地球化学研究的是有45亿年生命史的地球的化学组成、化学作用和化学演化,为了“浓缩”所要研究的作用的时间过程和空间范围,指示迁移转化的途径和机理,模拟实验和示踪试验是地球化学采用的主要试验研究方法。

模拟试验就是设计出模仿自然过程或作用的研究实验体系,以便在人为的调节控制下进行观察研究。它可分为现场模拟和室内模拟。示踪试验是选择适宜的示踪物让它参与研究体系的作用过程,包括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过程等等,通过示踪,研究者就可以感知过程的路径和机制,为揭示过程的规律提供依据。示踪试验可分为放射性示踪和特殊示踪物的示踪。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示踪私模拟往往是同时进行的,在设计模拟试验的同时也就考虑示踪,以便通过示踪清晰显示模拟实验的过程和机制。现在,这些试验研究方法已广泛用于各个学科和各种过程,如生物学、医学、水文学、气象学等等,用来研究生物直至人体的生理生化过程,水动力学及水化学过程,大气物理和大气化学过程等等。环境科学作为一门横断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显然,地球化学的上述研究方法在环境科学研究中是有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前景的。到目前为止,环境科学研究中已有许多模拟和示踪试验的实例,如模拟水体输送和净化过程的示踪试验,模拟大气输送扩散过程的示踪试验;研究疏浚过程底泥的二次污染而采用的放射性示踪试验;研究地下水的动力学和化学过程的示踪模拟试验等等。此外,污染物质在环境不同介质中的迁移转化和分配,污染物在生物体及通过食物链的迁移累积效应等,均可通过示踪模拟试验来研究。环境科学在断承和开拓中形成与发展,广泛吸取各学科的基础理论和研究试验方法,特别是它的近亲—地球化学的理论和试验研究方法,无疑会大大加速环境科学的发展。

环境科学研究方法范文6

研究生的整个培养过程就是学习中研究与研究中学习的过程,理论学习与科学研究思维方法的掌握并重。将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引入研究生课程体系中,作为研究生的课程教学内容,通过将理论知识、专业课题和现实问题等联系,系统地讲述科学研究的选题、调研、试验、数据处理与分析、结果分析与表达、科研论文的构思、组织等内容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要根据科研能力生成的特点,在研究生课程学习与科研过程中获取广泛的专业知识,接受科学研究方面的训练,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精神和能力。考核的重点放在考查其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发现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和辩论能力等,考核其研究方法是否科学、论证是否严密、结论是否恰当等。通过检查科学研究训练效果的方式,评估知识掌握的程度。

2.实践活动是培养研究生科研素质、创新能力的根本途径

科学研究离不开实验手段,各种发明和创造的成果,大部分都在实验中产生。国外一流大学都有一流的实验室和先进的设备和仪器,以满足研究生开展科学研究的需要,国外大学研究生在校的总学习时间相对较少,但是实践环节的时间明显的比我国研究生所用的时间要长。由于受实验室和设备、仪器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在我国大多数工科研究生实验室参与实验和开展科研活动的机会少,实践环节少,实验课时少,使得研究生在实验技能方面得不到应有的锻炼,缺乏系统的实验和实践知识的培养,难以避免实验和动手能力比国外学生差的现象。到工作岗位上需要较长的适应期,高校必须通过实践环节的锻炼,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多途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创新能力。通过专题研讨、科技制作、社会调查、实习等实践活动激励实践教学。通过搭建平台,由研究生自己申报研究课题,自己独立完成,激发研究生创新的热情。坚持服务社会,协助实践单位解决科研中的某些技术或管理问题,开展科技咨询服务,结合社会发展开展专题调查。将实践教学、课题教学、专业技能教学、社会实践等多种教学措施应用于教学过程中。

3.学术交流是培养研究生科研素质、创新能力的手段

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也需要一个良好的科研环境和学术交流的氛围。学术交流可以使研究生在与他人的思想碰撞中产生新的火花,这是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营造良好的学术交流氛围,从制度上规范学术交流活动,教师要组织研究生进行内部交流,研究生本人要主动收集有关学术交流的信息、积极参加有关的学术活动。通过学术活动可以使研究生了解本专业的学术动态,加强同企业的联系,进而使研究生能够准确把握本专业的社会需求,增强研究生学习和研究的针对性。通过设立研究成果奖、学术成果展、定期学术沙龙、专题讲座等,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4.良好外部环境是培养研究生科研素质、创新能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