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广告效果的特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广告效果的特征范文1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庞大的人口基数将催生出众多超级以及大型城市,完善的地铁网络是解决大型城市交通的最佳选择,由此而造就出传播能力日渐强大的地铁广告媒体,成为企业传达品牌及产品信息的有效媒介渠道。然而地铁媒体有其自身的特征,企业了解这些特征才能充分利用地铁广告的优势。
宇慧源认为,当经济社会由生产导向型的商品大众化时代进入消费导向型的小众化时代后,媒体广告的重心也从“消费者请注意”模式发展至“请注意消费者”模式,作为广告受众的消费者的特征成为重点。由于地铁网络通常覆盖整个市区,包含上百个站点。城市中不同地区其各自的功能不同,从而位于不同地区的地铁各个站点也有着自身不同的特征。故此企业在投放地铁广告时,有必要认真研究地铁各站点甚至各出口的周边环境和人流特征,精心挑选何处是其目标受众群聚集区,才能达到广告效果最大化。其中较为有效的研究手段是包括商业、文化、居住特征指数在内的地铁商业环境地理指数(MCGI™)数据挖掘工具,既能够直接分析各站点商业环境,又能够从侧面反映出各站的人流构成特征,通过细致的分析找出符合企业广告投放目标的站点组合。比如在北京投放某种酸奶新产品的促销广告,国贸等繁华商业站点未必是最佳选择,通过分析找出的天通苑、回龙观、古城等居住特征明显的站点以及主要人流出口,由此形成的站点组合进行投放效果更优。而对于品牌形象类的投放,则需要通过数据挖掘,分析出对应目标受众群乘车途径规律,形成包括受众来源的居住群、受众出行目标的商务群及途径站在内的站点套装组合,并结合不同的媒体形式对受众形成“全程接触点式”展示(即在进站、换乘、出站、途经等目标客流必经的、与媒体关键的接触点上组合广告投放,对受众实施影响),其广告效果会更理想。
其次,企业在选择地铁广告时,有必要重视地铁广告受众的主流构成。根据我们的研究显示,地铁媒体所覆盖的主流群体为城市白领阶层,这一阶层生活节奏快、重时尚、讲究品味、看重个性的体现,其消费实力处于全社会中等及偏上水平。故此适合白领阶层消费的产品与服务在地铁广告媒体领域具备广阔的发展空间,而比如针对高端成功人士的奢侈品如顶级汽车品牌等就不适合地铁媒体,针对中老年的保健养生品同样也不适合地铁媒体。
再者,地铁媒体本身丰富多彩,包含了多种媒体形式,既有传统的灯箱、贴画等,也有LED、PDP、LCD等数字新媒体,各有各自的特点。比如大面积的墙贴、玻璃贴等能够组合成视觉冲击力强大的主题站厅、站台;灯箱覆盖范围大,反复提示效应强;LED大屏色彩绚丽、动态视听效果强悍;LCD电视则更适合“寓意于境”式的新媒体剧或娱乐访谈节目植入式广告。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广告战略选择适合自身的媒体形式,才能实现广告效果最大化。
广告效果的特征范文2
关键词:艺术哲学;服装品牌;广告
一、艺术哲学
关于艺术哲学,研究者对其所界定的概念不一,不过从总的意思来看又有着统一的“说法”。罗素说,要了解一个时代或者民族,必须首先了解他的哲学。这话说得很深刻,每一个伟大的文明背后都有伟大的哲学存在。哲学是一切文化的核心,是民族精神生命力的体现,是文明成熟的标志,是文明人类对自身命运的思考。没有哲学的民族是注定不会有远大前途的。
艺术是人的知识、情感、理想、意念综合心理活动的特殊产物,是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形象表现。
哲学是艺术的根本思维基础,艺术较之哲学具有更广阔的表现手段和方式,所以,哲学意识决定了艺术的发展方向和审美趣味,而艺术形式反过来又影响着哲学的发展。而在于哲学借助于文字语言为中介,艺术则不完全是这样。哲学的陈述不外乎一系列文字语言符号的变换过程,所用语言不明确就意味着推理的模糊和松散。通过文字语言的中介,哲学力求使情感概念化、明确化,于是情感在哲学中变成了思想,感性动力在哲学中凝固为理性结构,但艺术则不一定要依赖文字语言这个中介。
哲学通过艺术的手段展示,就有动人心魄的吸引力;艺术包含强烈的哲学反思,自会增添绚丽悠长的光彩。
二、服装品牌与广告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审美意识有了很大的改善。“穿衣只为生理需求”的时代早已过去,服装消费已上升为精神文化价值的消费。对于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而言,本着创百年品牌姿态的服装企业在近几年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服装品牌的竞争日益激烈。新时代的发展使服装企业以服装产品的功用为主要卖点的现象已经“过时”。服装品牌的广告作为一种长期被企业青睐的宣传方式一直没被冷落。新的服装现代广告已是人们生活中衣食住行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现代人在购买服装的时候,一般都会选择那些有广告、有品牌的产品,感觉这些产品比较可靠,有保障,甚至可言穿衣穿的是一种品味。
服装品牌广告的主要作用在于传达品牌文化价值和品牌形象,通常出现在时尚杂志、影视媒体以及户外广告等载体上,色彩丰富,制作精良,视觉表现力强。并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服装品牌广告在数量、质量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服装品牌广告基调必须与服装品牌理念相协调,为了清晰地传达特定的品牌理念,一方面需在广告中突出品牌标志和广告语,另一方面可以建立相对固定的广告色彩特征。其中广告色彩应用中首先需要巧妙地强调标准色,可以在图像中占据相对固定的位置和比例,并且在一段时期内,广告画面主体及背景的色彩关系可以具有固定特征,与其竞争品牌保持一定差异。
三、关于服装品牌广告的艺术哲学思考
丹纳是法国史学家兼文学评论家,他在《艺术哲学》中提出了两大理论:一是“种族、时代、环境”三元素说;二是艺术批评的三种尺度,即艺术品表现事物特征的重要程度、有益程度、效果的集中程度。前者强调了三元素对文学艺术的决定性影响,后者则强调了艺术批评的客观性。
他以艺术发展史实为依据,强调了种族、环境、时代等三个因素对精神文化的制约作用,并认为在三个因素中,种族是“内部动力”,环境是“外部压力”,时代则是“后天动力”。
品牌是经济不断发展的产物,特别是进入商品经济以后,服装品牌也不例外。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审美水平有了显著提高。服装企业主开始打品牌之战以占领更广阔的市场,其中服装品牌广告就是最重要的品牌文化宣传方式之一。服装品牌是因消费者而存在的,所以广告也是面向消费者的。服装品牌广告的文化传达方式同时是受种族、时代、环境三元素影响的。从有关于东西方或国内外广告的比较研究来看,因创作主体不同即民族不同,服装广告所表达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也会有显著的差别。西方的服装广告偏重于用视觉冲击力来达到宣传文化的效果,比较侧重于直观性的表达。我国的广告偏重于利用含蓄的方式来表达,比较侧重意境的表现方式。在时代方面,相对同一个国家而言,广告的文化宣传有从服装的功用到服装审美以及服装所代表的精神价值的趋势,到现在注重服装品牌的文化内涵的广告已经越来越受到服装消费者的认同。所以不论是从时代的角度还是从环境的角度,服装品牌广告的发展还是与服装消费者这一服装品牌广告外在的环境核心因素有密切关系的,可以说服装品牌广告各方面的定位在很大程度上是以服装消费者为准绳的。
同时丹纳还认为,艺术批评不是随意的、主观的,而是有着自己的客观标准的。这个标准就是他提出来的艺术批评的三种尺度,即艺术品表现事物特征的重要程度、有益程度、效果的集中程度。若将丹纳的三个尺度与服装品牌广告结合理解,那么这三个尺度应该是服装品牌广告表现服装或服装品牌文化特征的重要程度、服装品牌广告所具有的有益程度、服装品牌广告效果的集中程度。需要首先理解他的“特征”概念。在丹纳看来,艺术家因突出主要的特征要删去那些遮掩到主要特征的东西,重点表现的是具有主要特征的东西。因而,服装品牌广告的目的是要表现服装品牌主要的或突出的特征,来宣传品牌的重要的观念,就是要与其他的服装品牌相区别以让消费目标群长期记住并接受。
“特征重要的程度”在丹纳看来,最稳固、最接近本质的东西,则是种族的特征,因为种族这一因素深刻而持久。所以,深刻而持久的特征对于作品的价值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在服装品牌广告这一方面来言,广告要有个整体的突出特征,广告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是为这个主旋律服务的,不能喧宾夺主。这个突出特征又受到广告主要宣传对象的制约,服装品牌广告设计师在设计广告前所做的第一步并且必须要做的是要了解广告受众的文化背景、爱好、消费习惯等方面的内容。所以正如丹纳所说,种族特征是最本质、最重要的特征。换句话说,服装品牌广告的文化特征的确定是定位于消费者的,正是消费者消费文化状态的一种外在表现。
“特征有益的程度”则是指艺术所包含的道德教育作用。用丹纳的话说,就是艺术价值在于,别的方面都相等的话,表现有益的特征的作品必然高于表现有害的特征的作品。服装品牌广告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所传达的文化在得到目标消费群认同的同时又有着引导作用。一般而言,好的广告不仅让目标消费群乐意接受,还要引导受众的价值观审美观向好的方向发展,以推动社会的进步。
“效果集中的程度”是指艺术作品各个方面的元素通力合作去表现特征的程度。因为只有把元素所有的效果集中的时候,特征的形象才格外显著。对于文学作品来说,效果的集中主要表现在人物、情节、风格三者之间要保持平衡、和谐配置。服装品牌广告是展示服装品牌理念的一种宣传方式。所涉及的人物、情节以及所表现的风
格必须与服装品牌的文化相一致,而且三者又要相互和谐统一来共同塑造服装品牌的鲜明形象。
随着一些经济的高速发展,服装供应日趋丰富,国际贸易交流日益活跃。消费者对忠于服装的品牌形象有了更深入的认识。面对当下服装消费品特别是高级奢侈品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服装品牌企业一直将服装品牌形象广告宣传作为向消费者展示品牌形象以达到刺激消费为目的的主要手段。这样,企业的文化渗入消费者的心目中,出现了有关“服装品牌个性形象”的说法。
四、结语
丹纳关于艺术哲学的阐述使我对服装品牌广告又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从他的艺术哲学观念中可以总结出服装品牌广告分为三个元素,即服装品牌目标消费群、目标消费群所处的时代以及目标消费群的审美大环境。从这可以看出,服装品牌广告只是品牌文化的一种宣传方式,是为服装品牌服务的,关于它方方面面的定位是与目标消费群密切联系的。同时评价服装品牌广告的标准在一定程度而言又是客观的,即以品牌文化为基础的服装品牌广告是否具有鲜明突出的特征,是否能推动社会的进步以及是否能使自身内部的人物、情节、风格有效和谐统一起来。
从丹纳的理论阐述中明显得出什么样的艺术品才是好的,所以同时可以得出什么样的服装品牌广告是成功的。我们可以看到成功的服装品牌广告必须具有鲜明突出的特征也就是说广告的内容风格必须得到目标消费群的关注和认可,社会效应是好的,利于服装的销售和服装品牌文化理念的正面传播。服装品牌广告的宣传效果能够提升目标消费群的素质水平已达到社会的进步。服装品牌广告自身的各个元素必须和谐统一以共同实现广告宣传的效果。
广告效果的特征范文3
Abstract: Advertisement culture is featured by popularity,commerciality,nationality and. Cultural traditions,beliefs and values exert influence on the mentality and behavior of commercial practitioners and consumers to a large extent so as to influence advertisement activities of various countries. This paper lists and analyzes some features of western and Chinese advertisement activities from the trans-cultural angle and brings up some translating strategies for them.
关键词:跨文化;中西方广告;翻译策略
Key words: trans-cultural;ads of western countries and China;translating strategies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8-0025-01
1中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广告的特征
1.1 特征一:逻辑思维vs直觉思维思维方式支配着人类文化行为,所以思维方式影响着文化。人类思维可以分为理性思维和非理性思维,也就是逻辑思维和直觉思维。一般而言,西方广告对事物的反映比较客观,强调逻辑推理,较少有直露而强烈的对产品的说明或褒扬,而是让消费者自己去推理。而中国汽车广告往往不惜花费很长的时间:用各种情景体现它的特征和优势。一般采取一一详细列举的形式。这样的广告既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也符合中国受众的文化习惯,在“传情达意”的同时也收到了良好的广告效果。
1.2 特征二:个人主义vs集体主义经历了工业文明的理性主义洗礼的西方社会,以个人主义,人类中心主义和征服论为基本特征的西方文化。根据现代心理学研究,每个人的人格结构都包含三个方面:内在自我,人际自我与社会自我。西方人的人格构成以内在自我为核心,其成熟的人格体现为独立性和主体性。中国人的人格构成以人际自我为核心,其成熟的人格以他人意识与群体意识为特征。也就是很在意周围人和环境对自己的想法和影响。个人主义在西方广告界几乎成了西方广告的核心主题,无论什么商品,什么创意表现都有可能最终把主题指向对个性的张扬,对自由的崇尚,对个人尊严,价值,幸福的追求。与此相反,中国文化的重群体,重人性修养和精神追求,强调天人和谐的基本精神也直接影响了中国产品的广告,你会发现中国的广告注重打民族牌,通过对爱国爱乡的民族感情的渲染,唤起最为广泛的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和忠诚。
1.3 特征三:张扬vs含蓄在大小时尚杂志的那些华丽的大片和视频广告中,你不难发现具有视觉冲击感很强的图片,而这些图片往往来自国外,究其原因,我们会看出西方的广告平面或者视觉效果都很张扬,在那里你是找不到谦卑退让的。这就是西方广告的特征。中国版封面则含蓄得多。2010年3月号正本封面是中国现在很火的一对明星林志玲和郑元畅,这个封面没有了冲击的颜色,没有了的动作,没有了不羁的标语,更多的是通过优美含蓄的语言或肢体来引发美好的联想。再如矿泉水的广告:农夫山泉的“农夫山泉有点甜”从寻找产品差异、从味觉入手,娃哈哈的“我的眼里只有你”、“爱你等于爱自己”、以爱情做感觉,语言含蓄、优美,令人回味。
2翻译好广告语言的策略
在跨文化广告传播中,由于广告语言本身就是充满丰富的想象力和极大的创造性,再加上社会文化、语言、民族心理等方面的原因,把一国的广告语言翻译成另一国的广告语言时,这种翻译绝非只是一种――对应的语言转换,怎样才能准确无误的翻译好一则广告呢?
2.1 理解广告内容因为理解是表达的前提,没有正确的理解就谈不上确切的表达。正确地理解广告语,不仅要了解广告英语的语言特色,还要对所引用的典故有所了解,这就要求我们有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例如:在美国街头,出租车上都喷着“I am yellow”,然而车身并非黄色,中国看到便感觉莫名其妙。“yellow”在此便指的是出租车,原来这就是出租车的自荐广告。
2.2 意译和音译相结合翻译是一门语言艺术,好的翻译给人们以美感,也直接影响广告的效果。美国Coca-cola饮料传到中国后被译成“可口可乐”,这个译名比其原文还要好,原文的Coca-cola只是两种植物的名字,而汉译的“可口可乐”却把饮料的特点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美国Coca-cola公司对此译名推崇备至。
2.3 添词、减词和解释有一则钻石广告语“a diamond is forever”译为中文:“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适当地增加了几个词,便使此广告语显得贴切自然,朗朗上口。当然在加字时一定注意所加的字在意义和音色上都要于原文商标相宜,否则就会画蛇添足,多而不当。
2.4 注意文化的差异翻译时不能直译,否则会闹出笑话或起到相反的后果。比如,有一种名为poison的洗发香波,在国外市场很畅销,poison的原义是“毒物”,用它命名符合国外不少女性崇尚野性的心理。但如果在中国市场把它直译为“毒物”,恐怕就令消费者难以接受,而根据它的发音,把它译成“百爱神”则符合中国的文化习惯。还有一个例子,一种出口的干电池的商标叫“白象”,翻译成white elephant应该说是正确的,但是white elephant在英语中还意为“沉重的负担”或“无用而累赘的东西”。这个广告译文在英美市场会带来什么后果就可想而知了。
总之,英语广告翻译的目的是实现外来广告的当地化,进而打开市场,促进销售。因此,英语翻译应摆脱传统的翻译老路,其原则应是一种基于广告创意之上的再创造,它不该拘泥于原语的形式和内容的对等,而应更注重译文与原文功能或效果的对等。翻译广告语句有时候需要运用多种翻译技巧,从不同角度进行多层次的处理,这样才能收到达意、传神和表形的翻译效果。
3结语
西方的广告文化是一种外向型文化,更注重产品广告的外在形式,讲感观效果。中国的广告文化是一种内敛型文化,重国、重家、重情。文化并没有优劣之分,我们应该探究广告的文化内涵,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商业信息的快捷而原生态的传播。
参考文献
[1]朱剑飞.商业广告英语的用词特色及翻译技巧初探[J].商场现代化,2006(7).
[2]靳微娜.中英广告中的文化因素与翻译[J].经济师,2006(8).
[3]黄文娟.文化差异影响下品名\商标及广告的翻译[J].商业理论,2006(2).
[4]罗素.中西文化之比较[M].长春: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
[5]张明新,余明阳.我国广告探究当代传播[Z].2004.
广告效果的特征范文4
[关键词]
Web 2.0;网络广告;传播特征;信息时代
[DOI]10.13939/ki.zgsc.2015.23.015
1 前言
自1994年10月14日Hotwired推出了第一个网页广告以来,以互联网为传播嫌介的网络广告有了快速的发展,而今网络广告已成为最热门的广告形式,它包括旗帜广告、按钮式广告、弹出窗口广告、互动游戏式广告、网络视频广告、富媒体广告、DM电子邮件广告等多种形式,Web 2.0技术使网络广告可以借助SNS、微博、微信、论坛等多种网络平台,与消费者的双向互动延伸了广告的功能。在大数据(bigdata)时代,数据挖掘技术能够跟踪记录每一个cookies的跨网站浏览行为,也能从网络合作伙伴那里获得用户所注册的年龄、性别、家庭状况、文化程度和收入水平等个体基本信息,从而实现RTB (Real Time Bidding)广告的精准投放,网络广告正显示出越来越惊人的巨大魅力。
在网络时代,传统的4P等营销理论已经不能适应现实营销实践,网络广告应当也能够充分遵循和体现网络整合营销的41原则,即:趣味(interesting)、利益(inter-ests)、互动(interaction)、个性(individuality),尤其是趣味性、互动性和个性化的特点。网络广告在传播者、传播的信息、传播媒介、受众和传播效果(即哈罗德.D.拉斯韦尔的5W模式)等传播要素上都与传统媒体广告有着迥然不同的鲜明特色。
2 传播信息特征:形式多样、娱乐性强、信息量大、容易获取且呈高度集成的特征
网络广告信息的内容形式有文字、图形、动画、影像、声音等,这些广告信息通过独特的网络存储结构方式而相互关联,实现了数据、文本、声音及各种图像在数字化环境中的表现形式极其丰富而又有机统一的整体内容。而且,网络广告信息还以其特有的超文本、超链接方式,让感兴趣的消费者能够在接触某一个广告时,继续通过广告链接查阅广告背后整个网站的内容,也可以链接或搜索到许多其他网站的相关信息。
根据网络广告商Doubleclick的统计,广告的暴露频次(播出次数)和点击数是基本成反比关系的。但是,网络广告能按照需要及时变更广告内容,而且制作周期短,成本低,这样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广告因单调重复而使消费者产生厌烦感。另外,互联网互动化和社区化的特点与网络广告丰富的表现方式和有趣的广告创意相结合,可以使网络广告呈现出强烈的娱乐性、趣味性特征。尤其是一些“萌萌哒”广告很容易吸引消费者主动点击,产生“明知是广告也会主动点击”的展露效果,使受众在娱乐或互动游戏中潜移默化地接收广告信息。
例如,六神花露水没花巨资上电视广告,但上传的《花露水前世今生》走红视频,不仅免费获得了极高的点击率,还获得了2012年“中国最佳品牌建设案例”金奖。有的网友还上传自创的爆笑六神花露水广告,引起网友围观,进一步提高了其品牌知名度。又如,中粮旗下的首个果蔬汁品牌“悦活”曾以当时最火的开心农场游戏为依托,推出“悦活种植大赛”。在游戏中,用户不但可以选购和种植“悦活果种子”,还可以将成熟的果实榨成悦活果汁,并有机会获得真实果汁。通过这种品牌植入游戏的网络广告,悦活品牌的知名度在两个月内从零提高到了50%多。
3 传播媒介特征:兼具传播媒介和营销渠道媒介
网络广告不仅可以提供搜索引擎和超链接,还可以定向投送,即时沟通,为具有相关商品需求的消费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因而其媒介特征兼具传播媒介和营销渠道媒介,在广告的同时可以进行即时的销售活动。显然,在淘宝商城、京东商城等各种C2C、B2C网页上既可以宣传介绍商品,同时也可以进行适时销售活动。
有时,还可以社交网络广告、互动游戏广告让网络与现实更加紧密地结合,使得广告的单向传递更好地转换为受众的互动。例如,在麦当劳曾与人人网合作推出了一个名为“老朋友见面吧”的主题活动,当人人网用户邀请好友见面时,可以下载麦当劳的优惠券或获得限时半价优惠,从而吸引消费者到麦当劳聚会并消费。结果这次活动不仅有力地促进了麦当劳的销售量,还大大提升了消费者对麦当劳品牌的好感度。
4 传播方式特征:双向互动、不受时空限制,并具有可重复性和可检索性的特点
传统广告的传播方式是单向的,广告主很难选择目标受众,很难得到直接的、精确的反馈,也不知道究竟有多少目标消费者接收到了信息。同时,受众是被动的,他们可以选择看与不看,但没有改变内容、参与讨论的权利。而网络广告是双向互动的,可以形成实时、直接的双向沟通,使其具有了一对一、多对一的人际传播特征。同时,受众可以在网络上主动搜索想要的信息,如使用搜索引擎对关键词进行查询以获得相关信息,接收方式也从选择不同媒体来获取信息,变成通过网络直接选择相关信息。另一方面受众的身份不再固定不变,每个人都是一个发声器,在成为广告受众的同时,又是反馈者或传播者。受众对信息的看法可以通过UGC(用户生成内容)的形式反映出来,而且,受众接受信息的行为本身也会反过来告诉广告主消费者的需要或兴趣是什么。例如,如某消费者多少点击或搜索汽车广告,网站就可以知道其对购买汽车可能有着强烈的愿望。
另外,网络的特点也决定了网络广告具有不受时空限制、实时性、速度快、传播范围广以及更改灵活的优势,从而大大提高了网络广告的展露效果。
5 受众特征:主动选择、主动分享、受众集中且相互影响
如前所述,网络广告中的受众不再被动地接受广告主所传递的信息,而是主动地接触信息、搜索信息,并且还会参与信息的传播。另外,网站的用户数据库以及用户的网上行为又能帮助广告主确定目标消费者及其特点,从而提供针对性很强的广告内容。由于不同的网络平台往往聚集着具有一定相似消费特征的人群,广告主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上的性质、特点与内容来判断该平台的用户特征,选择目标消费群所喜爱的网络平台进行广告投放,从而达到精准的投放效果。例如在教育网新闻页面中链接留学、夏令营等广告信息。SNS网络广告,尤其是RTB广告借助cookies等用户的上网痕迹推测用户的喜好和心理特征,使广告投放的目标范围、诉求方式、产品理念等最大限度地与用户的特征、需求喜好、价值取向等相结合,大大提高了网络广告对投放对象与内容的针对性。
在微信群、QQ群、微博、商业论坛或SNS社区中投放广告的优势还在于能将碎片化的受众串接起来。社区化的消费者往往喜欢进行相互串联和相互交流,消费者之间的口碑传播,比营销者的网络广告更有说服力。这是由于这些社区化的消费者往往是由具有相同兴趣和相似特征的消费者群体,大家互相之间有一定的熟悉度,也比较信任,沟通效果自然就更好。例如,刚刚完成交房的小区业主群往往成为装修企业的广告目标对象,这些消费者之间常常会就各种装修活动进行交流讨论,形成相互影响的群体传播特点。
根据刘一鸣(2011)的调查结果,我国网络广告的受众群体主要是文化程度较高的群体、18~55岁的年龄群体,他们熟悉电脑与互联网,是消费市场的主力人群,也是网络广告最主要的目标人群。同时,在一个家庭内只要有一个网络广告的受众,就会增强这个家庭接受网络广告信息和进行网上购买的信心,使整个家庭的消费行为都会受到网络广告的影响。
6 传播效果:直接、精准、互动、高效
在Web 2.0时代,富媒体、WIKI以及视频技术等大大加强了网络的互动功能,使得广告形式更加多样化。同时,传统“一点对多点”的大众媒体传播方式变为“一点对一点”的个人式传播方式,而消费者之间的传播更是“多点对多点”,受众的积极参与会产生出一种“裂变式传播”或“水波效应”。以微博为例,一个人拥有1万粉丝,每个粉丝再有100个关注者,仅仅两次传播,影响就能达到百万量级,其影响效果十分显著。四川汶川地震时“要捐就捐一个亿,要喝就喝王老吉”的广告口号喊遍了全国大江南北,进而好多城市的超市店铺出现了王老吉脱销的局面,充公显示了网络病毒式营销的震撼力。
在大数据时代,企业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对消费者行为进行细致分析,从而进行精准、适时的广告投放。例如,美国某妇幼用品网购平台根据孕妇购买某些用品的情况,如在四个月左右会购买无香味乳液,推断其预产期等生理周期,并挖掘出25项与怀孕程度相关的商品,从而能适时向其投放相关妇幼用品的广告资料。如推算出预产期后,可及时将婴儿床等相关商品的优惠券寄给客户。
广告效果的特征范文5
跨媒营销传播模式是营销业绩化思考化传播,结合硬和软的特征,通过出版营销,植入营销,网络联盟平台效果付费营销,搜索营销工具,跨媒体创意叠加传播等具备自动渗透特征,更低成本特征,更适合消费者参与互动的特征为中心,渗透式传播到目标群体中,并立刻产生销售影响。既是中国营销传播方法的提升,也是品牌致胜的关键资源,致力于整合一切手段打造市场蓝海。
跨媒营销传播的产生源于消费者越来越作为一种“个体”存在,大众传播和分众传播已经不足以深入触及、吸引消费者,并进行沟通。其目的是将企业的产品、品牌、代表性的视觉符号甚至服务内容通过各种无孔不入的“触点”和“通道”接触目标消费者,将消费者的生活环境与营销传播环境进行无缝链接,润物细无声式地让消费者接收信息。
跨媒营销传播可以分为以下四种模式:
时间渗透
根据年轻人的生活习惯、媒体习惯调整传播的时机、节奏,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信息渗透。如早上通过报纸广告或软文,上下班途中的公交视频、路牌、车站亭、车身等,工作时间的各种形式网络广告,晚间的电视广告、电影电视剧植入广告等。另外,对网络广告来说,时间渗透的作用更为明显,在很多网站中,广告主可以自行决定广告在哪个时间段出现,这样即可以达到精准的效果,而且节省传播费用。
地点渗透
根据产品消费场所、地区市场环境特点、目标消费群行为习惯、产品烤鱼加盟店销售渠道选择适合的传播地点、空间、环境。例如,嘉士伯啤酒在多家量贩KTV举办各种活动,成功地占据了年轻人的心智;某高端品牌的手表在高级沙龙、酒吧办活动,与高端消费者进行互动;王老吉在餐饮渠道已经成为啤酒外的第一选择。
广告效果的特征范文6
一、媒介的评估与选择
企业做广告得找媒介,这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事。然而,该找什么样的媒介发挥更大的效用,却有很大的学问。
一般来讲,企业选择媒介做广告,要结合当前与长远的发展战略目标做出决定。比如新产品上市时,为了吸引社会关注和打动经销商,就要考虑选择主流的财经媒介。如果要拉动终端销售,则应考虑选择目标市场的大众媒介,比如当地强势的电视、报纸。在确定了选哪种媒介这个大方向后,要对同一类型的所有媒体进行评估,具体参考指标有:发行量、受众总量、有效受众、受众特征、媒介本身的地域特征、广告的单位成本、广告的时段等等。这里着重有效受众、广告的单位成本和广告时段进行分析。
1.有效受众。指在媒介的所有受众中,那些对自己广告诉求内容比较关注和敏感的人群。在媒介的总受众人群里,特定的广告针对特定的人群进行诉求,而这些人群只占总体受众的一部分,这才是有效受众。一些企业的广告之所以收效甚微,主因是自己的目标受众仅占媒介总受众的小部分。例如:凤凰卫视每周三晚的“军情观察室”很多年轻人爱看,如果插播越野摩托车、游戏软件之类的广告,肯定效果会奇佳。但如果插播“蚁力神”“钙中钙”之类的保健品广告,相信广告效果会大打折扣。对同一则广告而言,如果媒介受众大部分是自己的目标人群,那么,它所获得的效益就好,反之,则低。
2.广告的单位成本。广告费用一般包括广告制作价格和广告媒介价格。与其他媒介相比,电视广告由于制作过程复杂,保存相对困难,所以制作成本会比报纸、电台、杂志高。另外,同一类媒介之中,由于有效受众数量的不同,价格也会有天渊之别。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根据他们的千人成本来衡量他们的价值。
所谓千人成本,指某一媒介的广告接触1000个受众所需要的费用,一般的计算公式是:广告费用除以媒介的受众总量再除以1000。这个尺度可以明确的显示出在某一媒介广告的直接效益,因此常常作为评估媒介的重要量化标准。从理论上说,媒介的每千人成本低,企业宣传费用自然降低。例如:在甲报投放一次广告需要10,000元,其有效受众数是200,000,则甲报的千人成本为 50元;在乙报投放需要 6,000元,其有效受众数是100,000人,则乙报的千人成本为 60元。很明显,企业选择甲报投放广告比选乙报获得的效益高。
3.广告时段/版位。有人认为,只要所投放的媒介足够强势,投放的频次足够多,广告一定能收到最好的效果。其实不尽然。因为对于同一媒介,选择在什么时候投放广告,什么时段和版面投放广告,效果迥然不同。比如电视广告,每晚七点左右为黄金时期,报纸广告则是每周四、五的效果最佳。对于报纸,选择投在什么版面,投在版面的什么位置,效果差距也很大。下面着重谈谈报纸。
就广告效果讲,报纸的头版和最末版,无疑是最好的,其他如新闻版、财经版、特稿版,也不失为理想的版面。确定了版面以后,要争取的位置具有吸引力,而且周围不出现品牌地位比自己低、内容恶俗的其他广告,以免受众混为一谈,损害自己的品牌形象。如果自己的品牌地位不高,就要争取与地位高的品牌并列,这样既能吸引更多的关注,又有助于提升品牌地位。
二、广告投放的几个原则
一些企业投广告喜欢狂轰滥炸,或“多管齐下”,即通过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多种媒介对同一则广告密集投放,企图达到“1+1+1﹥3”的效果。那么,是不是广告投放选择的媒介越多、投放的频次越多,广告效果就与投入的费用成正比呢?答案是未必。
要使广告组合投放的收益最佳,必须掌握以下原则:
1.有效受众扩大原则。任何一种媒介的受众都不可能与企业产品的目标消费群完全重合,因此,企业组织投放广告应该最大程度地互补挑选媒介,即选定一个媒介后,要针对它没有包含在内的那一部分消费群,借助其他媒介来完成。这样做的目的是,满足广告覆盖最大的有效人群,即企业产品的目标消费群。
2.巩固提高原则。消费者对广告信息产生兴趣、记忆、购买欲望,需要广告有一定的频率反复提醒和巩固。因为受众对一则广告在一个媒介上重复刊播的注意力会随时间而减少,因此需要多种媒介配合,延长受众对广告的注意时间。
3.信息互补原则。不同的媒介有着不同的传播特性,比如电视广告对于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有所帮助,但不能传递太大的信息量,报纸、杂志就可以传递较大的信息量。一般促销活动的信息可以由电视或报纸,但促销活动的详细规则可以由店头海报传递。(很多企业做促销广告会这样写明:详情请见店头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