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物流管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产品物流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产品物流管理

农产品物流管理范文1

【关键词】连锁超市 生鲜农产品 物流管理

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生鲜农产品等日常食用产品需求量不断增大,但近几年诸如“三聚氰胺奶粉”、“苏丹红辣椒”、“陈馅月饼”等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使人们将注意力更多集中到食品安全上来。超市作为生鲜农产品销售的主要零售渠道,相较于农贸市场和批发市场,在购物环境、安全卫生等方面都要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作为一种规范化、标准化、系统化的零售模式,超市满足了消费者对产品安全性、良好购物环境的需求。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来看,在生鲜农产品零售总额中,经由超市销售的均在80%以上,批发市场经由率则在20%以下。在亚洲发达国家,如日本和韩国,生鲜农产品通过超市和食品商店销售的比例也占到70%左右。

1连锁超市生鲜农产品物流管理现状

“生鲜农产品主要包括蔬菜、水果、花卉、肉、蛋、奶以及水产品等生鲜初级产品,习惯将其称为“生鲜三品”(果蔬、肉类、水产)易腐易损性是生鲜农产品的主要特征。鲜活成度是决定这些生鲜农产品价值的重要指标。”由于生鲜农产品必须在低温的状态下进行运输和储存,物流管理一直是超市经营的难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1“两头冷、中间断”,物流损耗大

生鲜农产品由于其鲜活易腐的特点,要求从田间到终端必须全程有“冷链”,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调查表明,国内超市在低温冷库、低温运输、低温加工、低温销售方面都处于较低水平。以低温运输为例,由于冷藏车辆投入成本较大,目前连锁企业基本依赖于社会冷藏运输资源。我国汽车冷藏运输装备极度缺乏,保温车辆仅占货运车辆比例的0.3%,并且大多数是比较简陋的改装车,铁路冷藏车辆占全国铁路总运行车辆的2%。大量生鲜品的流通方式处于“两头冷、中间断”的状况(80%至90%左右的水果、蔬菜、禽肉、水产品都是用普通卡车运输),再加上我国超市对生鲜农产品物流管理不到位,装卸搬运效率低下、库存调控能力弱、信息化水平低等因素,这直接导致了生鲜农产品损耗过大。

1.2预测难度较大,持有成本上升

连锁超市对生鲜农产品的采购主要采取总部统一采购,并配送到各门店的方式。以此保障生鲜产品的品质和较低的价格。由于生鲜产品消费具有随机的特点,各种生鲜品之间又有一定的替代性,从连锁超市的角度,很难对采购数量和种类进行准确的预测,为了避免缺货带来的机会损失,粗放采购模式成为主要的方式,甚至超市总部会根据全年的销售任务,规定门店每天的销售任务量。这些远超过需求量的采购量,导致库存增加,持有成本上升,进而又推升了损耗的增加。根据国际冷藏学会的调查显示,大多数发达国家的平均食品腐坏率在5%左右。在美国,这一数字不到3%。而我国生鲜食品的腐坏率超过35%,肉类和鱼类产品的腐坏率在10%~15%之间。

1.3生鲜农产品储存方式简单粗暴,食品安全问题屡次发生

鲜活成度是决定生鲜农产品价值的重要指标。由于对生鲜农产品需求量预测的缺失,超出消费者购买能力的生鲜产品,为了消减储存成本以及保证能继续销售,只能通过低温冷冻的方式延长其保质期(比如各种肉类和海鲜类),这些反复冷冻和解冻的生鲜,甚至超期储存的冷冻肉,俗称“僵尸肉”,通过低价促销的方式进入了普通百姓的餐桌,引发了大量的食品安全问题。而农产品,如蔬菜水果等,由于销售不出,只能一扔了之。

2生鲜农产品物流管理的措施

2.1基于大数据进行更准确的预测

随着“云时代”的来临,大数据(Bigdata)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大数据时代为连锁超市进行生鲜农产品的销售预测提供了数据支持,超市经营者可以通过对海量的会员消费记录进行分析。如图所示,连锁超市通过第一步办理会员卡的方式收集消费者的相关资料,包括姓名,性别,工作单位,月平均收入,家庭住址,手机联系方式等主要信息,了解消费者的基本情况;第二步通过利用已有的POS(销售时点系统)和MIS(管理信息系统)获取消费者在各门店的消费信息;第三步各门店将数据上传到云数据库,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出该客户对生鲜农产品的消费习惯;第四步依次对所有客户进行分析汇总数据结果。大数据分析将大量的消费者何时、何地购买商品的数量和频次等数据,通过每次使用的会员卡进行一一对应,通过高性能计算机对数据的分析,不在于了解顾客为什么要购买,出于什么原因购买某种商品,而是要从海量的数据中分析出哪一类甚至某一顾客的购买习惯,分析出哪一类甚至哪一种商品的销售情况,以此为采购、营销等部门制定采购计划,销售计划提供必要的依据。

2.2动态的价格机制,提高库存周转率

我国连锁超市中生鲜产品的定价机制较灵活,依据门店的需要在节假日等重大节日会有不同程度的促销,即时调价的情况时有发生,但是按照生鲜产品的鲜度随时间递减的规律进行的定时调价却没有。除了促销,往往商品从早上上架直到下午6点左右,价格才会进行调整,将品相、品质不好的打折处理,实在无法销售的则做报损处理。这也导致了为了弥补部分生鲜农产品变质无法销售的损失加到商品的售价中,推高了生鲜农产品的价格,而价格较高又进一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量,恶性循环让超市经营者苦不堪言。建立动态的价格机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因此,有必要对生鲜农产品尤其是蔬菜和水果类在一天中进行不同时段的分别定价。一般早上6:30新鲜的蔬菜运到门店,此时按照全价销售,从中午12:00到13:30可以对蔬菜进行8折销售,到晚上18:00开始则对品相不好的蔬菜进行大幅降价处理。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针对不同顾客的需求提供不同的价位的蔬菜,同时还可以分流顾客,避免晚上客流量过多带来的管理等一系列问题。

2.3流通加工增加生鲜农产品的附加价值

通过流通加工对生鲜农产品进行必要的分割,包装,清洁等工作,提升生鲜品的附加价值,以此弥补正常的损耗。比如鲜度较低的蔬菜可以去除品相较差的部分,在保证安全品质的前提下将其配以不同的配料,以半成品菜品配料的方式进行销售,方便上班族等追求简单高效的客户购买。或者可以将蔬菜进行进行简单的加工,制成消费者喜欢的各种咸菜。这两种方式都是不错的选择。

2.4建立标准化库存管理模式

基于生鲜农产品的新鲜、干净、合理的价格、优良的服务等管理原则,制定标准化管理。在库存管理方面,商品必须分类进行储存避免不同商品间互相影响;价签和保质期必须清楚的标在包装箱外,便于商品的在库管理;定期对生鲜农产品进行盘点,查找出现损耗的原因,及时记录比对,总结营运情况。

2.5以“互联网+”拓展生鲜品的销售渠道

在互联网时代,超市的生存也面对着极大的挑战,传统的百货业态在电商的冲击下,频频败下阵来,万达百货计划关闭全国46家门店,剩余39家盈利门店就是典型的例子。对于连锁超市来说,虽然生存状态没有百货那么严峻,但是依然会面对消费者消费方式由实体店向网店的改变。对于连锁超市,门店是区别于其他纯电商企业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利用各门店的区位优势,辐射附近小区消费者,以“线上线下”“OTOO”的模式,拓展生鲜农产品的销售渠道。

结语

农产品物流管理范文2

    关键词:电子商务;农产品流通;供应链物流管理;第三方物流

    Abstract: This paper attempts to analysis how to collaborate and integrate the agricultural supply chain through the optimization of logistic activities under the e-commerce environment.

    Key words: e-commerce; circul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supply chain logistics management; third-party logistics

    黑龙江省农产品物流存在流通成本高、流通渠道长、交易手段落后以及信息化程度低等现状,而电子商务的出现推进了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更是实现农业信息化的必然趋势。

    供应链物流管理是一种市场化的组织形式,专业化第三方物流活动的功能发挥对改善黑龙江省的农业产业链间的耦合度和农业的价值链有很大帮助,有助于进一步发挥我省的农业资源优势,提高农业竞争力。

    1黑龙江农产品流通领域中存在的问题

    1.1当前黑龙江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仍不完善

    农产品流通不畅一直是阻碍黑龙江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农民增收乃至农村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市场信息的不畅通和不规范等原因,使得农产品“难卖”现状仍然存在。同时还存在农产品的结构调整发生滞后、农产品流通的网点、规模、设施等与农产品批发市场的需求极不相称的问题。而要健全农产品流通体系(或网络),就需要具备系统化的农业信息收集、整理和体系,这也是搞好农产品流通的核心。积极推行信息化管理,应用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技术,按照现代流通管理的要求,积极探索期货交易、拍卖、经营、网上交易等新型交易方式,利用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络来加快信息流通的速度。

    1.2流通的组织化程度低

    据2006年统计,黑龙江省有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4 000多个,有农民经纪人领办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848个,创建了各级农民经纪人协会371个。除一些地方的专业协会外,农民进入流通领域基本上是散兵游勇、各自为战。然而,流通主体的组织化程度低,有效的中介组织发展还不完善,以集贸市场和零售市场为基础的农产品市场体系缺乏高效的多种连接流通渠道,流通体系规范化程度有待提高。在不同的流通阶段不同的流通主体执行的物流活动分工不明确。同时,流通过程的组织化程度也不高,参与主体的参与过程短,这样会造成对农产品流通渠道认识不足、捕捉信息能力不够,进而影响流通的效率。

    1.3农产品流通中信息化程度低

    到2006年末,农业信息网共各类信息150多万条,网站点击数达3 000多万次,并且黑龙江省有7个市地、45个县市开通了“农业110”信息服务热线。但是对于加快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还是不够的,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可忽视的。基层的农业信息网络不完善,生产者(农民)不能掌握农产品流通中的信息,会使他们无法根据实际需求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安排,有时也会出现盲目生产的现象,造成资源和人力的大量浪费。统一的信息网络平台和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与应用的力度不够,信息的收集、和信息共享程度不高,对整体优势的形成设定了阻碍。

    1.4农产品流通市场配套服务功能单一,流通环节结构松散

    流通各环节之间结构松散,没有形成完整流通体系应形成的供应链结构,供应链管理的理念尚未形成。黑龙江省大部分农产品流通体系的主体流程为:农户-农产品加工企业/基地-产地批发市场-销地批发市场-农贸市场

    /超市-城镇居民,大部分农产品批发市场仍以单一对手交易和有形市场为主,各项配套服务功能即使具备也往往停留在初级阶段。而成熟的批发市场应该具备场地功能、商品组织功能、价格生成功能和信息功能。流通各环节之间缺乏有效的内部联系和沟通,很难形成以调研、计划、生产、贮运、促销、服务等为一体化的农产品供应链,供应网络的建设迟缓。

    2农产品供应链物流管理的内涵、特点及模式

    2.1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内涵

    农产品供应链是指在农产品生产、流通过程中所涉及的生产者、中间商和消费所组成的网络体系。供应链管理(SCM)是对供应链中各成员之间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进行计划、协调与控制,以最小的成本为消费者提供最大的价值与最好的服务,从而提高供应链的运行效率与经济收益。

    2.2农产品供应链物流管理

    农产品供应链是农产品从收购、加工、运输、分销直至最终送到顾客手中的这一过程所组成的环环相扣的链条,它是农业产业链的下游和末端。农产品供应链是由涉及将农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消费者的上游及下游农户、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以及最终消费者组成的供需网络。一般而言,农产品供应链由以下环节构成:生产资料的供应环节、生产环节、加工环节、配送环节、零售环节。 

    农产品供应链物流管理则可以说是围绕农产品经营核心,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协调农用生产资料供应商、农户、农产品经营者、消费者之间利益需求,将供应链各成员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考虑,使物流不仅贯穿于农产品采购、收购运输和分销,还贯穿于农产品经营企业与上下游企业之间形成的供应链,最终实现供应链绩效最大化。

    2.3农产品供应链物流的特点

    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供应链物流表现的特点:(1)信息化。物流的信息化是电子商务的必然要求,在电子商务下提供最佳的物流服务不单单是依赖于先进的技术设备,而更重要的是良好的信息处理和传输系统。此外,在农产品物流网络设计和决策方面也将产生巨大的优势。(2)网络化。以物流配送中心为核心的物流配送系统通过计算机通信网络与农产品供应商通过互联网通信提出订单过程,物流配送中心通过计算机网络收集下游客户订货过程,这些过程都可以自动完成。(3)多功能化。多功能化是电子商务时代下供应链物流集约化经营的必经阶段,即物流配送中心不仅提高仓储和运输户服务,还必须开展配货、配送和各种提高附加值的流通加工服务项目。

    2.4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农产品供应链物流管理模式(如图1所示)

    供应链管理的本质就是一个平台,它的目标是使商流最优化,供应链整体效率和效益最大化,同时供应链管理所处理的内容就是以最终客户需求为原动力,使每个供应链节点都能够分享信息,达到同步和协调的运行。在整个管理流程中,以电子商务为手段,应用网络技术实现整个物流的实时监控和实时决策。

    3电子商务下的农产品供应链物流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3.1电子商务发展下的物流瓶颈越来越突出

    农产品流通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全面协同十分重要,由于物流与商流、信息流、资金流存在本质上的区别,在实际运作中一般可以借助信息网络和中介机构实现信息的交换和资金的流动,但物流往往更多地表现为商品实体在平面和空间上的移动,受自身性质的约束,其实施的成本和难度相对很高,成为供应链快速、有效运行的主要障碍,这越来越有赖于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特别是在电子商务高速发展、农产品客户个性化需求日趋明显的形势下,物流瓶颈越来越突出。根据“木桶原理”,农产品供应链上任何一个成员物流效率的降低都会降低整个农产品供应链的竞争力,因此,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实现信息的共享,提高农产品供应链物流的整体效率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 

    3.2农产品供应链中物流环节协调性差,整体价值链增值困难 

    黑龙江省还处在传统的、农产品物流体系中,这样信息流、商流、物流和资金流在时间和空间上相互分离,不能很好地解决农产品在产供销中所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在农产品供应链条中,缺乏协调、合理的物流管理流程,使得物流的快捷性和高效性的功能不能得到最大化的发挥,物流的价值增值有限。而利用电子商务的优势,可以借助现代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同时在物流环节把提高物流效率放在中心地位,这样能有效的协同和优化各节点的物流活动。长期以来,农产品供应链上各成员组织间孤立的进行物流活动会直接影响供应链物流的整体效率,价值链的增值也就变得困难。

    3.3农产品经营企业的内在需求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内在动力

    省内很多农业企业已经意识到发展电子商务的重要性,都纷纷地在因特网上建立自己的网站,开展农业信息服务和网络营销活动。例如:近年来,海林市在强化农村市场主体作用和有形市场建设的同时,创新现代物流营销理念,不断拓宽流通渠道,积极推进网上交易,投资850万元建设了覆盖全市农村的宽带网络,为123个中心村完善了网络设施,开办了海林农业信息综合网站和威虎山食用菌专业网站,农产品经营企业只需简单的注册,就可将产品搬上虚拟“货架”,并通过鼠标逛市场,了解供求信息,实现产品交易。经营者意识到网络会给他们的经营带来更多的贸易机会,这样在供应链的各个节点也能实现信息的共享,生产经营企业同时能够掌握完备的农产品信息,对市场的需求量和价格最快地做出适时的反应,供求双方信息更加透明。

    4电子商务下黑龙江实施农产品供应链物流管理的目标及举措

    4.1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

    建立以批发市场为中心,各级市场相协调的市场体系,同时要积极发展连接农户与市场的多样化、多层次、多领域的中介组织。在黑龙江省的农产品集中产销区,改、扩建一批集散功能强、辐射范围广、信息主导型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和集贸市场。同时充分发挥超市在黑龙江省农产品流通中的作用,搞好基地与超市的对接拓展和提升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功能,进一步发挥物流组织、交易撮合、协议供应等功能,使市场形态由单一有形市场向有形和无形市场相结合的综合形态转变。结合黑龙江省实际,壮大农产品经纪队伍,要引导龙头企业成为农产品经纪队伍的主力军。加强农产品营销网络建设,根据黑龙江省各地区的生产、消费特点和已有的市场基础,整合、扩大农产品交易市场,以各种方式为营销主体提供销售平台。

    4.2加快农产品供应链信息管理系统建设

    在黑龙江省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建立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使供应链的核心企业和其他企业都能分享到需要的信息,有利于促进供应链中信息流的改善,在政府和中介组织的引导下共建信息管理系统,提高整体应变能力。供应链的农产品经营的上下游企业可以借助电子商务手段在互联网上实现部分或全部的供应链交易;还可以建立统一的农产品物流信息网络平台,这样有利于单个经营企业掌握跨越整个供应链的各种有用资源,及时了解消费者需求以及农产品供应商的供货情况,对农产品物流各个环节实时跟踪,达到全程管理和有效的控制。论文来源于 2008w.com 流星

    4.3发展第三方物流

    第三方物流是适应电子商务的一种全新的物流模式,为了迎合个性需求时代企业间专业合作(资源配置)不断变化的要求,它能够实现进出物流的整合,提高物流服务质量。第三方物流作为物流渠道中的专业化物流中间人,以签订合同的方式,在一定期间内,为其他企业提供的所有或某些方面的物流业务服务,能够实现供应链的价值增值。此外,对物流资产和物流活动进行规划、集成、管理和控制,降低物流作业成本,因为第三方物流服务业在经营规模、经营范围上都具有经济性,使其提供的包括劳动力要素在内的物流作业成本较低。而黑龙江省作为农业大省,农产品资源优势的发挥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农产品供应链物流管理的水平,它将优化整个的农产品供应链,使物流更可靠,更加可预测。

    4.4建立农产品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供应链物流管理本身是用供应链管理思想实施对供应链物流活动的组织、计划、协调与控制。从系统的观点出发,改进供应链物流的基本工作流程。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发展集成化的农产品供应链管理,通过供应链各节点企业间的合作和协调,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将企业内部集成供应链与企业外部集成供应链有机结合,发展成动态的集成化供应链联盟。动态的集成化供应链联盟应建立在农产品市场需求之上,通过实时信息的共享实现集成。加强供应链各成员的合作,形成利益及风险共担的机制。

    参考文献:

    [1] 蒋华东. 加快建立健全农产品流通体系的思考[J]. 农村经济, 2007(10):109-110.

    [2] 邓若鸿,等. 新型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协同模式研究[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6(7):60.

    [3] 林坚,等. 农产品供应链管理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理论与实践[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4] 孙衍林. 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的发展探讨[J]. 江苏商论, 2008(3):42-43.

    [5] 杨路明,等.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供应链管理[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农产品物流管理范文3

关键词:黑龙江省;农产品;物流园区

中图分类号:F304.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100(2008)09-0076-03

Abstract:HeilongjiangProvinceisamajoragriculturalprovince,exploringtheplanningandbuildingoflogisticsparkofagriculturalproductsforthedevelopmentofagricultureandtheCountyeconomicofHeilongjiangProvinceisofgreatpracticalsignificance.ThispaperdeeplydiscussesthefeasibilityofbuildingagriculturalproductslogisticsparkinHeilongjiangProvince,Specificallyanalyzestheproblemwhichshouldbeavoidedandpresentssomemeasures,toprovideafewusefulreferencesforHeilongjiangProvince.

Keywords:Heilongjiangprovince;agriculturalproducts;logisticspark

农产品物流园区是指由分布相对集中的多个农产品物流组织和物流设施,以及服务功能不同的专业化农产品物流及加工企业等构成的,能实现农产品物流规模化、功能化的农产品物流组织区域。随着黑龙江省经济的发展,农产品物流需求不断增加,加强农产品物流园区建设,对于黑龙江省现代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1建设农产品物流园区必要性分析

1.1有利于实现集约化管理和规模经济效益

农产品物流园区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可对现有农业物流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如统一利用仓库、配送中心及车辆等设施、设备,通过将各类农产品汇集,进行必要的分拣、流通加工后,按用户要求实行配送,从而提供低成本高水平的物流服务,实现集约化管理和规模经济效益。

1.2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物流服务水平

农产品物流园区从实质上来讲,是通过集中投资,依靠完善的农业基础设施、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等对入驻企业和服务机构、部门的统一协调、管理,来实现其服务方式的互补,将农产品快速、高效的送到消费终端,提高整体服务水平,最终达到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结合和统一。

1.3有利于改善社会环境

农产品物流园区由于汇聚了多个农产品物流中心、企业等物流结点,并且多位于公路、铁路、航空、水路等运输方式的衔接处,可以有效地改善交通环境,同时减轻散乱的物流设施的建设对城市的负外部效应,有利于城市及周边地区的规划建设。

1.4有利于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农产品物流园区由于具备优越的交通位置,因此便于农产品运输方式的转换,促进联合运输、共同配送的发展。此外,园区通过优惠的扶持政策和配套的基础设施,还可以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企业和资金入园,所产生的聚集效应又可扩大商圈,增加交易机会,从而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2黑龙江省建设农产品物流园区的可行性

2.1农业发展较快,商品率较高

黑龙江省农产品资源丰富,见表1。其中除少部分用于自给,其余都将进入流通领域,农产品的商品率较高。大量的农产品为物流发展提供了需求,也为农产品物流园区的集约效用提供了可能。

2.2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目前黑龙江省铁路里程5503公里,公路里程139335公里,内河航运里程5528公里、民用航空总里程138845公里,初步形成了以哈尔滨市为中心,辐射全省,联结全国及东北亚主要国家的,以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构成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此外,全省通信、广电、计算机网络等信息网初具规模,基本构建了以国家公用网为主体、专用网为辅助的信息化网络结构。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和不断完善的通信设施,为黑龙江省农产品物流园区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2.3政策上的支持

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为东北经济发展带来了历史性机遇,更为物流业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黑龙江省现代物流“十一五”发展规划》详细描绘了全省现代物流区域布局和主要建设内容,《哈尔滨市“十一五”规划》中也明确提出要以构建“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物流配送网点”为支撑,以物流网络和物流信息平台、交通信息平台为依托的城市物流体系。政府的大力倡导和支持将加快黑龙江省农产品物流园区建设的步伐。

2.4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稳步发展

目前,黑龙江省已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142个,交易额达亿元以上的农产品批发市场34个,全省拥有城乡集贸市场1744个。黑龙江省还建成了以哈尔滨哈达果品批发市场、齐齐哈尔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黑河果蔬出易中心、北安对俄农产品批发市场等为载体的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市场网络,稳步发展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一定程度上为农产品物流园区的实施运营创造了条件。

3黑龙江省建设农产品物流园区应规避的问题

3.1避免缺乏规划,盲目建设

目前,很多地区在园区规划建设过程中大多是从行政区域而非经济区域出发,没有充分考虑园区的辐射作用,容易导致重复建设。另外,同一区域内各个物流节点在覆盖半径和区域效应等方面也缺乏相互协调,出现与城市总体规划等脱节的现象。如果缺乏对物流需求和整体协调性的分析、盲目建设,将会导致园区战略定位不准、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等后果。

3.2避免政府过多干预

农产品物流园区的建设和运作离不开政府的参与,受传统体制的影响,政府极易扮演双重角色,即“所有者”和“经营者”,干预过多,缺乏对自身的准确定位,使得企业性质的物流园区不能充分发挥自主性,市场导向作用不明显,因此,要避免政府过多干预,以促进农产品物流园区的市场化发展。

3.3避免园区概念和功能不明晰

黑龙江省农产品物流发展起步较晚,对物流园区的概念和功能还不是很明确,表现为将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等节点混为一谈。物流园区是通过对物流中心进行资源、管理、技术等方面的集成,是高于物流中心的集成化、综合化的节点。功能不明晰将会导致园区在规划建设中出现布局不合理、运作不规范、服务不全面的现象。这也是黑龙江省在农产品物流园区建设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个问题。

3.4避免低水平物流服务

目前,黑龙江省农产品物流还局限于仓储、运输和简单的流通加工,自营物流企业“重生产、轻流通”,第三方物流企业又处于起步阶段,发展水平参差不齐。通用仓库较多,适合农产品的低温库、冷藏库等却严重短缺;叉车、托盘等装卸设备数量有限,大多还依靠人力手工劳动,机械化、自动化水平低。此外,电子商务发展缓慢,网络宽带尚未普及,与现代物流快速、准确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另外,黑龙江省在流通加工、包装等方面对农产品的增值能力也比较弱,因此,农产品物流园区建设的重点应向规范化、信息化、标准化、全面化发展。

3.5避免缺乏整体观念

目前,很多园区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只注重规模和设施的投入,而忽视了园区内的管理工作,入驻企业主要是仓储、运输等物流企业,没有考虑到与保险、金融等部门的协作,同时内部缺乏整体协作观念,企业受各自利益的驱使,往往忽视园区的整体利益,造成服务效率低下、服务功能欠缺、服务标准无法统一、总体水平不高的局面,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黑龙江省农产品物流园区的建设速度。

3.6避免专业人才匮乏

物流专业人才缺乏是造成物流园区和企业服务水平不高的重要原因。目前,黑龙江省的物流人才非常少,层次也偏低,在全省范围内只有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黑龙江工程学院等几所院校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而培养出来的人才也只是单纯侧重于工业方面的产品物流,缺乏既掌握农产品物流运作流程又懂得农产品物流园区建设、电子商务及信息管理的相关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加之很难从外省吸引相关人才,这都造成了黑龙江省农产品物流园区发展缓慢。

4黑龙江省建设农产品物流园区的对策

4.1明确园区定位

物流园区在规划前必须展开科学的市场调研,对其存在的基础条件进行分析,根据供需实际进行园区选址、功能定位以及运营模式的确定。黑龙江省在进行农产品物流园区功能定位时,应从经济发展水平的实际出发,具体分析农产品物流园区的服务增值能力、空间布局和交通安排,为经济发展预留一定的空间,使规划建成后的农产品物流园区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农业及物流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4.2与实际紧密结合,科学选址、合理布局

物流园区的建设是一项复杂且庞大的工程,其中选址和布局最值得重视,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在规划时,应先拟定实施方案,循序渐进,有计划、分步骤、分层次地进行开发,确定规划的阶段性目标,建立阶段性评估审查制度,以保证规划的最终实现,符合黑龙江省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

4.3明确战略规划

黑龙江省可以选择在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大庆等城市边缘地带设立农产品物流园区。从时间上看,1~5年内,拟规划建设1~2个农产品物流园区,引入一定量的物流企业、农业加工企业和商贸集团,主要功能以仓储、运输、配送为主,逐步形成县域物流规模;5~10年内,拟规划建设3~4个大型的现代化、多功能的农产品物流园区,逐步引入多种类型企业和服务机构,加强与金融、交通、海关、工商、税务等部门的紧密合作,发展成集包装、流通加工、集散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农产品物流园区。

4.4坚持市场化运作

省政府要按照市场经济要求,转变职能,强化服务,使物流园区这一基地成为物流企业公开、公平、公正竞争的舞台。在物流园区的建设运营过程中,坚持以企业为运作主体,明确政府的引导功能,按照“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完善配套、搞好服务、市场运作”的企业主导型市场化运作模式进行规划建设。

4.5加强软、硬环境建设,提高服务水平

首先,要完善农产品物流园区内储运设施的建设,加强保温库、冷藏库的建设,增加温控设备和防潮设备,提高机械化和标准化程度,以降低农产品在各环节的流通成本。其次,在建设过程中要打破物流节点传统的封闭状态,建立现代管理制度,强化服务理念,建立相应的准入机制和创新的业务模式,进一步规范、提升标准化运作;此外,要加强园区内信息平台建设,实现内部联网,以对物流各环节进行实时跟踪和全程管理,搭建电子交易平台,节省交易成本,提高物流服务水平。

4.6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

物流人才是园区建设和规划的重要支撑,因此,黑龙江省应加强物流战略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物流园区规划人员的能力,壮大物流人才队伍。可通过政府、院校、企业三方共同努力来实现,培养掌握农产品物流、园区规划、电子商务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综合知识的人才,同时,鼓励多层次、多方面的园区规划教育和培训,建立一系列引进优秀人才的制度,以满足黑龙江省经济发展近期和远期对人才的需求。

4.7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农产品物流园区建设周期长,投资额度大,政府应在土地、融资、税费等方面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为园区的发展和招商引资创造良好的环境。政府应出台具体的物流园区土地出让金标准及有效年限、分期支付用地的价款办法,并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可为园区建设提供贷款贴息和贷款担保;实施“适度税负”政策,对入驻园区的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减免税费,可比照“两减三免”优惠措施,在园区投入使用前两年内免收,后三年减收等办法,支援黑龙江省农产品物流园区的建设。

4.8注意风险防范

由于投资建设规模巨大,使用期限较长(一般为30~50年左右),物流园区存在投资回收期较长,短期利益不易估算等问题,导致运营风险相对较大。因此,在整个建设运营过程中,要注意物流需求预测、长期发展规划、园区内资源整合等关键问题,建立预警制度和风险防范制度,将物流园区的风险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邬文兵,龙炜.我国农产品物流园区发展定位研究[J].物流技术,2006(5):3-5.

[2]陈代芬,郑.我国农产品物流园区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07(6):91-94.

[3]陆昱博,魏方.物流园区科学规划建设思路探讨[J].商业经济,2008(10):16-17.

农产品物流管理范文4

    要知道,传统的流通概念仅限于从生产者到消费者之间的物品转移。除少数生产者自产自销外,都由销售商从事物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转移。销售商有各种类型,包括大批发商、小批发商、大零售商、小零售商等,他们的利润来自差价。销售商可以兼营运输,也可以委托运输机构从事运输。而物流是指摘要: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标,把生产的末端延伸到零售商、甚至消费者,衔接成供给链,使销售、仓储、运输、加工、配送等环节联起来,形成一个系统,其中每一个环节都是专业化的,基本上实行垂直的专业分工。物流产业的利润来源是多元的、综合性的。

    换言之,物流意味着流通领域向两端延伸,以最小成本把生产者提供的物品直接发送到用户(包括厂家、商店、超市,甚至消费者)手中。物流主要包括以下六个环节摘要:第一是物品配送,指准时、准地点把物品送给客户(门对门服务)。超市、来料加工企业都怕延误或中断供给,非凡需要即时配送。第二是连锁经营,目前已从零售店、餐饮业、旅店业扩展到专业店(如家电、建材等业),内部建立配送中心。第三是初步加工,包括包装、再包装业务、其他加工业务,以满足客户的要求,还包括定制业务。第四是产前产后服务,包括报关服务、纳税服务、维修服务、服务、广告业务、会展业务等,还包括信息提供。第五是仓储运输,包括多种方式联运和中转仓储服务、装卸业务、保管业务、维护货运平安服务。第六是电子商务,通过电子商务,实现网上订购、导购,锁定客户,追踪服务,为客户进行咨询服务。通过电子商务,把以上各个环节更好地衔接起来,以实现物流成本最小化。

    一定要发展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是同卖方或买方自营物流相对而言的。卖方或买方自营物流,是指在卖方或买方企业中有一职能部门或有一下属企业,为本企业从事物流业务(推销产品或采购产品),特征是业务比较熟悉,有事也比较方便。第三方物流是指摘要:成立专业的物流企业,受卖方或买方的委托,从事物流业务。这样,既可以在专业化服务的条件下节约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又可以使卖方企业或买方企业集中人力和物力搞好本企业的业务。双赢结局是靠第三方物流的效率和信誉形成的。

    我们要懂得物流成本下降的意义。物流成本是交易成本的组成部分。交易成本通常包括摘要:信息收集和处理成本、谈判成本、物流成本、合同履行成本等。交易成本是交易领域内发生的各种成本之和。在正常情况下,谈判成本、合同履行成本低,信息成本也比较低,而物流成本在交易成本中所占的比例较大(在非凡情况下,如产权不清、市场秩序紊乱、市场信息不畅、信用体系极不完善、信息极不充分等,谈判成本、合同履行成本、信息成本所占的比例较大,物流成本所占比重下降)。

农产品物流管理范文5

关键词:生鲜物流管理;成本控制;问题与对策

在信息技术发展过程中,电子商务与物流业随之而产生,物流业在电子商务大环境的促使下迅速发展壮大。也给农产品增加了广阔的市场,为农产品的运输提供了方便,使得区域之间的农产品商贸往来日益频繁,因而让农产品物流成本控制方面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在电子商务环境的影响下,物流业是实现了电子商务的实体经济运输,因此,将电子商务与物流管理有机结合,物流运输业的成本将会得到有效的控制,下面以生鲜物的运输为例,就其物流管理成本的控制问题进行探讨。生鲜物品的物流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运输、包装、装卸、搬运、储存和加工配送等环节,对物流运输成本有很大的影响。

一、影响生鲜农产品物流成本的因素

我国的生鲜产品的物流运输相对于其他发达国家而言,起步比较晚,但是在电子商务的推广影响下,生鲜物流管理得到了迅速发展,但由于发展还不成熟,因此造成了物流总成本相对较高的现象。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产生:

1.运输成本的产生途径。我国的农业南北差距较大,生鲜类农产品差异更明显,为了扩大生鲜农产品的市场,增加生鲜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各区域之间进行相互销售,需要通过长途运输才能将生鲜农产品带到市场上,所以运输成本比较高。生鲜农产品进行采摘包装后,要通过生产批发市场、产品加工市场、包装市场、销售市场等多个流通环节才能到达消费者的面前,在此期间,产品的中转次数多,耗费时间长,在运输过程中,生鲜农产品的损耗也比较大。又由于生鲜农产品的产品变化比较大,因此市场具有不固定性,价格上下波动大,除此之外,我国还未形成统一的规模化运输方式,而生鲜类产品的保质期比较短,有一定的季节性限制,在时间上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及时运输,因此,运输装箱比较零散,成本相对较高。在运输线路上,也是以铁路运输和公路运输为主,根据运输干线距离的远近,运输的成本上下波动起伏。总体而言,物流运输的成本比较高。

2.仓储成本的产生。仓储管理是物流管理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并且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是货物的集散场所,也是货物的中转站,对生鲜农产品而言,由于其特殊性,存储的时间不宜太长,生鲜农产品对仓储环境及冷冻技术的配套设施要求比较高,在设施配置方面,仓储的投资成本比较大,因而具有高额的仓储费用。比如:在蔬菜运输中,将蔬菜集中起来进行存储,为了让蔬菜在运输中依然保持新鲜程度,物流管理在仓储中要针对运输的蔬菜进行一定的技术处理,以此确保蔬菜长途运输中保持新鲜。但由于货物存储时间的不确定性,货物堆积在仓库中,一方面占空间;另一方面,当生鲜农产品冷冻的时间太长,在温度回升的情况下,就会导致大量的生鲜农产品浪费,并且技术的成本也比较高,因此,技术与蔬菜的成本相差较大,因而,仓储的成本相对较高。

3.配送过程成本的产生。农产品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它的消费群体比较多,消费面也比较广,因而在大量货物的运输中,配货与送货两个环节产生密切的联系。在配货和送货的环节中将产生人工成本费,如果配货员出现配错货的情况,那运输公司将可能会承担一定的责任,对运输业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由于农产品具有时令性,因而需要及时配送,如果两地之间同时期没有相互交换的农产品,那在送货的过程中只能出现车辆空返的情况,将会导致配货的成本相对较高。除此之外,如果工作人员对自己的工作内容不熟悉,并且不负责任,那么,在运送路线的选择上出现错误,将会导致运送货物的车多跑弯路,既浪费时间,又增加配送成本。4.流通加工中的成本。对于生鲜类农产品而言,由于它们容易损伤和腐烂,因此,在运输过程中要进行一系列的技术处理,比如要进行冷冻技术,这需要工作人员进行操作,对于没有技术的工作人员还有进行技术培训,因此,在此基础上产生一定的成本费用,除此之外,还包括生鲜农产品到达货运地点后进行拆包组配而产生的成本费用,同时也包括运输中物流包装的人工消耗成本费用。

二、解决生鲜物流管理成本的措施

对于生鲜类农产品的物流管理成本而言,首先要对生鲜物流管理进行全面了解,然后根据当前的社会环境,在电子商务大环境下,利用电商平台,引进先进技术,从而控制生鲜物流管理的成本。

1.简化生鲜农产品的运输环节。在生鲜农产品的运输中,由于生鲜农产品流通环节繁杂,运输中专次数多,导致其运输的效率相对较低,从而增加了运输成本。为了降低生鲜农产品在运输中的成本,首先,要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全面了解我国农产品的差异性,以及各区域之间的距离及时间长短,各区域之间进行互通有无,协商合作,然后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运输方案。让各区域之间的生鲜类农产品一次性到达销售市场,省去中间过多环节。并建立包装、产品加工、运输、装卸一体化,换言之,让产品从起点与终端直接连接,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

2.建立完善的生鲜物流管理设施。由于生鲜物存放期比较短,在生鲜成熟或上市后需要广阔的市场。在此期间,要发挥物流业的作用,拓宽生鲜物的销售市场,从而减少生鲜物浪费,降低成本。为了拓宽生鲜物的市场,降低长途运输成本,因此要建立完善的生鲜物流管理设施。首先,物流公司应加大力度对运输工具及冷冻技术连接设施的建设,运用冷冻技术可以保持生鲜农产品的持久新鲜;其次,还要利用信息技术,建立物流虚拟信息平台,利用GPS定位系统对长途运输的生鲜物进行全程跟踪监控,根据运输线路和时间,在第一时间预算出生鲜物的成本。最后,各区域之间还有建立物流管理中心,明确责任和工作内容,制定相应的管理机制,同时各地区之间进行技术交流、产品交流、管理措施交流,进而达到信息资源共享,建立完善的生鲜物流管理设施。

3.建立物流管理信息交流平台。当今社会是个信息大爆炸的社会,信息化充斥着人们的生活,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变化,在生鲜农产品物流管理中,更是要建立信息交流平台,物流与信息密切联系,只有掌握了信息,才能占得先机。国家在建立新农村的同时,也要将信息化网络引入新农村,让信息网络服务农村,让农民与网络接轨。只有地区之间的信息发达的情况下,信息才能达到共享,也才能在措施上达到共识。各地区之间进行信息互通,达到资源共享,有利于让生鲜农产品有更广阔的市场,也避免生鲜农产品在销售过程中浪费资源。

4.引进先进技术,提供仓储管理运行效率。在生鲜农产品的仓储管理中,由于生鲜农产品易损易腐的特性,在仓储管理中运用冷冻技术,利用低温保持生鲜农产品的新鲜性,但是,由于人们掌握的技术不全面,并且在操作过程中态度不认真,通常导致生鲜农产品在仓储过程中出现损失。为了进一步提高仓储管理的效率,各区域在物流管理中心引进先进技术,确保仓储工作为生鲜农产品的运输做好准备工作。在引进技术的同时,还要对仓管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只有让工作人员熟练掌握技术,才能节约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有利于降低成本。

5.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物流管理团队。物流管理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产物,在整个物流管理链接中,每一个环节都非常的重要,容不得一丝马虎。在信息化全球化情况下,各区域之间建立一个信息交流平台,让各地区之间进行网络交流,在货物配送过程中,建立信息确认机制,让区域之间的运输信息达到准确化、精细化、透明化,从而让多方监督,责任到人,让每一个岗位都负起责任来。与此同时,还要让工作人员与时俱进,熟悉网络操作,并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从上到下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效率的物流管理团队,由点成面,促进我国生鲜农产品物流管理成本的降低。

6.与电子商务紧密结合。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应用而生,电子商务在我国迅猛发展,推动了网购及虚拟经济的发展,于此同时,物流业也随之发展壮大。网购改变了人们的消费形式,也改变了经济的模式,在网购不断盛行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利用网络购物来对生鲜农产品进行宣传,让消费者在网上购买生鲜农产品[5]。首先要利用互联网平台将生鲜农产品进行统一整合,将信息整合起来,然后根据网购消费者提供的信息地址,可按照就近原则进行送货上门,让物流管理进一步为电子商务服务,同时,也让电子商务带动物流业发展。利用这种销售模式,一方面降低了运输成本,另一方面,拓宽了生鲜农产品的销售市场,让生鲜农产品多渠道销售;从整体而言,降低了物流管理的成本费用,也让生鲜农产品有一个全新的发展空间。

7.要在法律上规范物流管理市场秩序。在物流业的发展中,西方发达国家的物流管理起步早,经验比较丰富,西方的物流管理已经出台了相关的法律,而就我国目前的形势看,我国的物流管理市场秩序比较混乱,由于物流公司相对分散,且物流公司的规模大小不均,因而造成市场价格高低不一,给产品交易带来许多影响。为了让物流管理不断发展壮大,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应用的贡献,我国应该借鉴西方的经验,制定相应的物流管理法律,规范我国生鲜农产品的交易市场,建立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稳定市场秩序。在价格统一的情况下,没有恶意竞争,物流管理的成本将会降低。除此之外,物流管理人员还要提高专业水平,要有降低物流成本的意识,通过学习和技能培训,在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下有效降低物流成本。

三、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多种多样的经济形式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在运用先进科技的同时,农业也向经济化方向发展,在物流业发展的情况下,农业也在不断尝试新的发展道路。就生鲜农产品而言,在物流业的推动下,利用电子商务大环境,让网络购物成为了农业发展的另一条道路。物流业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系列问题,为了让生鲜物流管理能向良好的方向发展,降低物流管理的成本。物流业在与电子商务紧密联系的情况下,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在法律的约束下,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水平,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物流团队,与此同时,还要引进先进的技术,对生鲜农产品物流管理进行设施建设,在各区域之间进行建立物流管理中心,进而缩短运输时间,节约运输成本。

作者:刘长河 单位:大连财经学院

参考文献:

[1]魏国辰.电商企业生鲜产品物流模式创新[J].中国流通经济,2015,01:43-50.

[2]谭梦茹,侯文哲.物流企业成本控制问题与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5,05:224-225.

[3]郑惜媛.连锁超市物流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5,13:136-137.

农产品物流管理范文6

1冷链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1.1培养冷链物流人才是构建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的需要构建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是我省建设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两圈一带”区域规划的全面实施,特别是“双百工程”和“万村千乡”工程的实施,农产品物流配送、连锁超市、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得以快速发展,给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带来了机遇。此外,财政部、商务部决定在湖北等9个省份开展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通过加强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推行农产品流通标准化、品牌化和包装化,探索和创新农产品流通模式,打造高效、畅通、安全的现代化农产品流通链条,这也对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1.2培养冷链物流人才是建设新一轮“菜篮子”工程的需要湖北省“菜篮子”工程建设已经完成“菜篮子”生产从分散向集中转变,“菜篮子”供给从数量型向数量质量并重转变,“菜篮子”流通从“提篮小卖”向大市场、大流通转变。随着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能力的不断提高,湖北省农产品的消费规模快速增长,居民对农产品的多样化、新鲜度和营养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对食品安全的关注程度不断提高。加快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已经成为提升农产品消费品质、减少营养流失、保证食品安全的必要手段,是满足居民消费需求的必要保证。

1.3培养冷链物流人才是实施农业产业化重点建设工程的需要长期以来,受到农产品集中上市后保鲜储运能力制约,农产品“卖难”和价格季节性波动的矛盾突出,农民增产不增收的情况时有发生。未来5年,湖北省将实施农业产业化“四个一批”工程,形成一批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一批有影响力的知名品牌、一批集中度高的农产品加工园区、一批特色鲜明的农产品加工大县。这对降低果蔬、肉类、水产品流通腐损率,对冷链物流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既是减少农产品产后损失,间接节约耕地等农业资源,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带动农产品跨季节均衡销售,促进农民稳定增收的重要途径。

1.4培养冷链物流人才是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需要近几年来,湖北省实施开放先导战略,利用各地资源禀赋和产业特点,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建成首批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出口总量居中部第一位。我省农产品生产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但是由于冷链发展滞后,出口多为初级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特别是随着近年来欧盟、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不断提高进口农产品准入标准,相关质量、技术和绿色壁垒已经成为制约湖北省农产品出口的主要障碍。湖北省农产品出口方式转变和出口结构调整对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快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是提高出口农产品质量,突破贸易壁垒,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2当前冷链物流人才培养的紧迫性目前,湖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运营与管理人员大多数是从普通物流转行而来,对农产品冷链特性和操作规范不熟悉,严重影响到企业服务水平与质量的提升。冷链物流人才的匮乏成为制约我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主要瓶颈。与其他产品相比,农产品冷链物流有其自身特点,它需要的是应用型、复合型、实战型的物流人才,要求从业人员具有必备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包括运输、保管、装卸、配送系统、库存系统、集装系统、物流信息处理等;具有系统分析解决冷链物流问题的能力以及具备法律、财务、贸易、计算机等多种知识。

2.1冷链物流人才供求严重失衡截至2008年底,我国职业院校中具有物流管理专业的院校已经超过1000家,供求已经基本平衡。截至2009年,我国342多所院校开设了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本科专业,预计到2013年左右,这类普适性人员在我国的供需有望达到基本的平衡,这还没有包括农产品冷链物流这类专门人才。据查,我国开设冷链物流专业(方向)的本科高校只有一所,广州大学物流与运输研究中心从2004年开始培养冷链物流人才。其它2所是职业院校,即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铁路科技职业学院。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2010年9月才开始招收物流管理(冷链方向)的学生。湖南铁路科技职业学院是与企业合作培养冷链物流人才。

2.2冷链物流比其他类型的物流对人力需求更大上海英脉物流有限公司的阚宏伟认为,冷链物流比其他类型的物流对人力需求更大,冷链物流对时间的要求更严格,所以对收发、分拣、理货、运输的效率要求更高,由于技术和知识的缺乏,现在大多数企业都通过增加人力来提高效率,根据估算,同样的配送标准,冷链物流需求的劳动量多出20%。仲量联行的调查报告指出,中国的公共冷冻仓储设施在未来五年中将以每年约24%的速度增长,从而满足消费市场以及食品出口领域不断增长的需求。可以想象,一线作业人员的需求必将随着这种增长而迅速扩大。阚宏伟估计,只要全国药品、食品、果蔬、水产、肉类消费量的20%采用冷链运输,那么冷链物流就至少需要30万以上一线作业人员。

2.3培养冷链物流人才迫在眉睫从实际看,由于高校教育偏重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及经验薄弱,毕业生所掌握的专业技能和视角与企业需求还有较大的差距,从而导致了物流人才供给与需求的矛盾,低层次的物流人才多,高层次的物流人才少,特殊物流人才少,企业难以找到合适的人才。据毕博咨询公司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目前物流人员当中拥有大学学历以上的仅占21%,其中,相当一部分物流管理人员来自于其他专业,拥有物流管理专业本科学历的人数少,而高中及中专、职校学历的占50%,难以达到提供综合物流业务的要求。而根据美国奥尔良大学进行的全美物流业管理者受教育程度的调查显示,大约92%的被调查者具有学士学位,41%具有硕士学位、22%具有从业资格证书。目前湖北省高校中开设物流管理本科的院校共有10所,专门开设冷链物流人才培养的学校还没有,加大冷链物流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今后一段时间,除储存、运输、配送、货运等领域的物流人才紧缺外,相关的系统化管理人才,懂得进出口贸易业务的专业操作人才,电子商务物流人才,掌握商品配送和资金周转、成本核算等相关知识和操作方法的国际型物流高级人才、特殊物流人才缺口更大。我省虽然是教育大省,但是目前冷链物流人才培养与引进仍然比较薄弱。冷链物流作为物流行业的新兴业态,加大冷链物流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

3冷链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及途径

3.1培养目标按照“面向市场、服务行业、学用结合”原则,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并适应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发展需要,培养掌握冷链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熟悉冷链物流操作实务,了解国内外冷链物流业发展规律,能够在省内物流企业从事冷链物流规划、冷链物流系统设计以及冷链物流业务流程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

3.2培养规格与要求通过学校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学习与训练规格,学生应能够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系统掌握管理学、经济学与法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具备国际化视野,熟悉国际、国内冷链物流发展的理论前沿与实践动态;能够熟练运用物流管理相关的理论知识与技能方法解决现实问题;具有对省内物流企业进行冷链物流规划、冷链物流系统设计以及冷链物流业务流程管理的基础能力;能够灵活运用外语和计算机等主要工具,独立分析和解决较复杂的冷链物流专业问题;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能力。

3.3冷链物流人才培养的途径

3.3.1深化校企合作探索“产学研战略联盟”为支撑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托省内高校的实习基地,与省内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与流通的重点企业联合,双方可以根据职业岗位的特点及要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增设企业实习学分,共同组织教学活动,培养受用人单位欢迎的合格人才。

3.3.2深化校府合作深化与政府、行业学会、行业联合会的合作,例如可以与省有关物流主管部门合作,组织学生参与实地调研并共同全省物流发展研究报告,与省交通厅物流局合作,共同研究制订全省交通物流统计制度。

3.3.3构建人才培养平台与省内物流企业、高校物流专业合作建立共享实践教学实体、实验室。整合全物流教学资源,编辑全省冷链物流核心课程教材,并组织和参与全国高校财经类院校物流教学研讨会。依托湖北物流发展研究中心平台,组织全省冷链物流教学研讨会及定期学术交流等活动。

4创新冷链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4.1“钻石型”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企业对冷链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要求,冷链物流专业可采用“钻石型”人才培养模式对学生进行知识、能力及素质的培养,具体如图1所示:

4.1.1物流管理专业技术能力物流管理专业学生从事冷链物流管理活动必须具备的技能,主要包括运输线路优化、物流成本控制、库存管理与控制、第三方物流运作方案策划,冷链物流宏观战略规划与分析等。

4.1.2系统综合分析能力物流管理不同于其他的经管类学科,它是一门多学科的交叉学科,物流系统由于存在明显的“效益背反”效应并适用数学的方法或技术优化管理,比如:运输车辆的指派问题,配送中心的安全库存量问题,物流成本的控制问题等都需要结合一定的数学方法建立模型计算求出最佳结果。其中对运筹学的应用度很高。因此物流人员用系统化的思维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4.1.3创新实践能力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实验技能,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才能与冷链物流产业的发展和对人才培养的需求相适应。

4.1.4沟通与写作能力包括口头与书面表达、拟订相关文件、填写相关物流单证、工作分析报告、冷链物流方案策划及物流企业调查报告的撰写等。

4.1.5计算机应用能力现代物流区别于传统储运的显著特征是现代化的信息网络平台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该项技能主要运用于冷链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及维护、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的运用,储存和采购等流程的信息化管理等过程。

4.1.6前瞻性学习能力物流管理人才需要具备前瞻性的快速学习能力,跟上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的趋势与潮流。通过这种“钻石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重在培养本专业学生能将科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即转化能力的培养,以此形成学生既懂得物流技术,又懂得物流经济;不仅熟悉物流工程技术,更能够把握冷链物流供应链流程,并熟悉相应软件程序和信息技术、电子商务技术等各方面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与此同时,学生们还具有能快速接受现代物流新理念,系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以及团队意识与挑战精神等基本素质。

4.2“双进双融”培养方式在培养方式上,采用“大学生走进企业、经营者走进课堂,企业与学校培养相融合、学生与企业需求相融合”,以学校和企业“双轮驱动”的“双进双融”的人才培养方式,如图2所示。通过这种培养方式,一方面学生与教师将走进企业,通过学生在校八个学期不间断的实践活动,使学生们能够接触到最前沿的管理活动,同时教师也能从理论走入实践,在一定程度上介入企业经营活动或以咨询顾问的角色与企业保持联系,对企业的发展进行跟踪研究,从而使他们有可能在最鲜活的实践经验中提炼出最先进的理论以提供给学生。另一方面,企业的人员进入学校,可以更多地了解到在冷链物流领域当前最关注的热点话题和国内企业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特别是能够借助这一培养体系与学校的理论平台,更多地了解西方冷链物流企业成功经营案例,以及其中具体经营运作方法,找出国内外冷链物流的差距,为借鉴国外企业先进管理经验、不断提升湖北乃至全国冷链物流管理水平提供理论支撑。此外,由于企业与学校的积极融合,在提升了企业人员素质的基础上还进一步确定了企业未来发展过程中对所需人才的要求,以此形成了与企业用人规范持续同步的人才培养体系;同时,由于学生与企业的长期融合,使学生对企业各岗位与工作环境倍感熟悉与亲切,在进入正式岗位前即已基本具备企业“准员工”、“准经理”的能力,在企业用人时,能够快速进入工作角色,承担起相应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