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范文1

【关键词】宏观经济学 模块化 教学改革

一、关于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来源于法国魁奈的《经济表》和英国马尔萨斯的“马尔萨斯人口论”。1933年,挪威经济学家弗瑞希提出《宏观经济学》的概念。现代宏观经济学在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出版后迅速发展起来。《通论》提出的最有影响的见解是经济大萧条产生于有效需求的不足。凯恩斯认为,由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律”、“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律”和“流动性偏好”的存在,市场完全有可能出现供求非均衡状态。同时由于价格和工资存在“黏性”,市场自发调节资源配置的作用不能迅速发挥作用,而政府干预的公共支出却能够作为外生性工具发挥替代作用。这一见解推动了当代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建立,并且为宏观计量经济学的建立与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在“一般均衡”理念的指导下,希克斯等人提出的IS-LM模型与AD-AS模型一起成为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理论的基础。

二、关于宏观经济学的教学模块的划分

(一)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宏观经济学是研究一国的整体经济运行及政府运用经济政策来影响经济运行等宏观经济问题的社会科学,其研究领域包括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就业理论、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财政与货币政策。宏观经济学基本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宏观经济学基本框架

(二)宏观经济学教学中的主要模块

1.国民收入的核算。国民收入是反应整个经济活动的重要指标,在宏观经济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亦是国际投资者非常关注的国际统计项目。国民收入的核算主要包括两个指标,一个是国内生产总值(GDP),另外一个是国民生产总值(GNP),国民收入的核算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2.IS-LM与AD-AS模型。IS-LM模型是希克斯和汉森根据凯恩斯观点提出的,该模型是主流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多恩布什把IS-LM称为现代宏观经济学的核心。该模型通过利用利率的传导机制,分析了政府主动干预经济的财政、货币政策的效果,成为战后各国主动干预经济运行的首选理论依据。但从实践来看,该模型存在不少缺陷,特别是70年代以卢卡斯为代表的理性预期学派的崛起,对传统凯恩斯理论带来了极大的冲击。由于国内经济学研究水平的落后,大多国内经济学教材仍然继续沿用这一思路。但在国外许多国家,IS-LM模型有时出现在宏观经济学教材中,但只是作为建构AD-AS模型中总需求曲线的一个阶梯。进一步将总需求和总供给结合起来解释国民收入与价格决定之间的关系,就是AD-AS模型。

3.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在经济学中,经济增长通常有两层含义,一是经济总量的增加,二是人均产量的增加,经济增长的程度可以用经济增长率来描述。哈罗德(1948)提出了经济增长模型,多玛(1946、1947)也提出了自己的经济增长模型。由于两个模型几乎相同,所以一般称为“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一般的表达式为:尽管哈罗德多玛模型存在重要缺陷,但不能否认该模型是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经济增长理论最有影响的是索罗提出的“slow增长模型”。索洛模型又称作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外生经济增长模型,是在新古典经济学框架内的经济增长模型,是Solow于1956年首次创立的,用来说明储蓄、资本积累和增长之间的关系。自建立以来,这一模型一直是分析以上三个变量关系的主要理论框架。模型表达式为:索罗模型解释了发达国家富裕的根源在于较低的人口出生率和高的储蓄率,并认为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两个源泉。新古典增长理论之后最有影响力的就是内生增长理论,该理论是20世纪80中期被提出,其核心思想是认为经济能够不依赖外力推动实现持续增长,内生的技术进步是保证经济持续增长的决定因素。内生增长理论仍然处于当代宏观经济学经济增长研究的活跃时期。

经济周期指经济运行中周期性出现的经济扩张与经济紧缩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是国民总产出、总收入和总就业的波动,主要理论有熊彼特经济周期,萨缪尔森提出的乘数―加速数模型等。

4.失业与通货膨胀的问题。1958年,菲利普斯根据英国1861-1913年间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的经验统计资料,提出了一条用以表示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同时,货币工资就是通货膨胀率,这条曲线就表示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着反方向变动的关系。1968年,弗里德曼指出菲利普斯曲线忽略了影响工资变动的一个重要因素:工人对通胀的预期。对工人来说,实际工资才是真正重要的,所以名义工资变化率必须用通货膨胀率来纠正。工资变化率部分地由预期通货膨胀率决定,部分地由实际失业率决定;通货膨胀率等于工资变化率减去生产率增长率。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现代菲利普斯曲线):短期的现代菲利普斯曲线就是预期通货膨胀率保持不变时,表示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关系的曲线;在长期,人们有充分的时间调整通货膨胀的预期,所以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是从自然失业率出发的一条垂直线,它表明在长期内,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不存在替代关系,从一地程度上解释了滞涨现象。

5.开放经济下的经济模型。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以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和多恩布什模型为代表。Mundell(1963)、Fleming(1962)提出了一种开放经济分析框架,该分析框架通过把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引入IS-LM模型,从而对开放经济中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作用进行了分析。Dombush(1976)在存在适应性预期和资本完全流动的情形下,发展了汇率的波动理论。分析了汇率、利率和其他经济变量间的关系,具体阐述了货币扩张政策所造成的影响,较好地解释了货币超调现象。作为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的延伸,蒙代尔-弗莱明模型是本知识模块的主要内容

三、结论

与微观经济学不同,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个国民收入的总体运行情况,但国民经济是个庞大的体系,需要将其划分为不同的模块,同时需要剖析他的内部结构和相互间的关系,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展开宏观经济学的进一步研究。因此,在宏观经济学教学中,按照模块进行知识分类,帮助学生建立框架性知识体系,教给他们建立知识模块化的方法,这将有助于学生全面和系统地把握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参考文献

[1]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商务印书馆,2011,第一版.

[2]Mundell,R.A.1963,“Capital Mobility and Stabilization Policy under Fixed and Flexible Exchange Rates”,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29,pp:475-485.

[3]Dombush,R.1976,“Expectations and Exchange Rate Dynamics.”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84,pp:1161-1176.

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范文2

(一)国外“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组织体系

1.萨缪尔森体系

凯恩斯认为席卷世界的经济大萧条是由于有效需求不足造成的。接下来30年中,凯恩斯的思想经过众多学者的努力(其中之一就是萨缪尔森),于20世纪60年代建成了一个系统化、模型化的“凯恩斯学派”。各种“宏观经济学”教科书是学者对经典宏观经济理论的总结,教科书中比较经典的宏观经济理论内容差异不大,但在具体内容的组织安排上体现出编者的观点和思路。在美国,20世纪60年代占据主导地位的凯恩斯学派的代表人物萨缪尔森的《经济学》占据当时教科书的主导地位,这和当时正处于顶峰时期的学派有直接关系。总需求理论是萨缪尔森体系的核心。

2.曼昆理论体系

20世纪70年代,“凯恩斯主义”经济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一时期,西方世界普遍蔓延着滞涨现象。这种通货膨胀和失业相伴的经济现象是“凯恩斯主义”所不能解释的,于是新的经济现象激发了经济学家的思想火花。弗雷德曼和他的“货币主义”是宏观经济学理论发展的一个新高峰。之后,以卢卡斯、穆斯、萨金特、巴罗等为代表的经济学家们发动了“理性预期革命”。学派纷争最后的结果是很多宏观经济学家对经济理论的认识逐渐趋于一致,多数学者认可“古典理论用来分析宏观经济运行的长期规律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则在解释宏观经济运行的短期行为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的说法。聚焦到教科书理论体系上,萨缪尔森第15版《经济学》被一些评论家委婉地挑明“其流行势头似成强弩之末”。斯蒂格利茨和曼昆的教科书都开始引起轰动,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在内容组织上很明确地将宏观经济理论分成两部分内容———长期和短期分析,这基本是古典理论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在不同时间范畴的应用,称之为曼昆体系。

(二)国内“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的组织体系

国内“宏观经济学”的教学内容组织也经历了从萨缪尔森到曼昆体系的转变。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经济学课程引入国内,萨缪尔森体系也就最早地体现到国内教材中。“宏观经济学”教科书编著大体按照短期到长期分析的理论演变脉络,按如下顺序安排宏观经济学内容:基本概念和理论铺垫、宏观经济分析概述、国民收入决定模型、IS-LM模型及政策效应分析、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失业与通货膨胀、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其中以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下)为代表。随着曼昆体系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其著作的中译本在中国的流行势头逐渐超越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成为国内选用较多的原版经济学教科书。同时曼昆的《经济学原理》的理论体系也逐渐被更多的中国经济学者接受,成为国内学者编著“宏观经济学”参考的对象,黄亚钧的“宏观经济学”即为主要代表。

二、“宏观经济学”的教学体系架构及在中国的教学实践

(一)“宏观经济学”的教学体系架构

根据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不同,西方经济学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部分。前者是以价格理论为核心,采用个量分析方法,分析单个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优化资源配置;后者是以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为核心,采用总量分析方法,分析整个经济体系的运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宏观经济学学科体系由一个总量指标、三大模型和四大问题构成。总量指标指国内生产总值GDP;三大模型分别指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IS-LM模型以及AD-AS模型,核心是IS-LM模型;四大问题分别是失业问题、通胀问题、经济增长问题和经济周期问题。整个体系框架包含五部分内容。第一部分首先对宏观经济学进行概括性描述。分析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彼此之间的相互联系、宏观经济学的发展演进,以及该学科的知识体系;其次,阐述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以及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重要的IS恒等式,为引入三大模型分析国民收入的决定作了铺垫。第二部分是封闭条件下的三大模型,重点阐述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学观点及总需求分析模型。一是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模型。该模型假定投资需求为外生变量,不受利率影响,只分析产品市场的均衡,也只涉及消费需求对国民收入决定的影响;二是IS-LM模型。与简单模型不同,该模型假定投资需求为内生变量,是利率的减函数,引入投资变动分析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进而分析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三是AD-AS模型,为接近现实,放宽假定,引入AD-AS模型,分析总需求、总供给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其中有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观点,也有非凯恩斯主义的观点。第三部分是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问题分析。通过引入BP曲线,建立IS-LM-BP模型,分析讨论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国民收入决定问题。第四部分是宏观经济学问题分析。运用上述模型探讨失业、通胀、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四个主要宏观经济问题。第五部分探讨了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动态和前沿问题,主要分析货币主义、新凯恩斯主义、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等经济学流派的理论观点及政策主张。

(二)“宏观经济学”课程在中国的教学实践

1.经典宏观经济理论在中国不完全适用

从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看,宏观经济理论从来都是与现实经济环境紧密相连的。虽然不同学派针对不同的经济环境得出不同的经济理论,但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理论都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环境的。市场经济在发达国家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对中国说来仅仅几十年的事情,几乎是全新的概念。在我国的市场经济从无到有逐渐发展建立的过程中,通货膨胀、失业会出现明显的过渡阶段的特征,成熟市场机制下的的失业、通货膨胀理论有时难以准确解释中国特有的失业、通货膨胀现象,出现非完全的适用性。

(1)失业理论在中国的非完全适用

自然失业、周期性失业是基于发达国家成熟的劳动力市场和经济运行历程总结出来的失业理论。最早定义自然失业概念的弗里德曼主张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周期性失业由凯恩斯提出,他认为经济衰退的有效需求不足是周期性失业的根本原因,主张以扩张需求为手段,通过看得见的手解决有效需求不足。与发达国家不同,我国是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过剩的国家,劳动力市场二元分割体制仍然存在,且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够通畅。因此,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确立,二元经济中的农村失业、转制过程中国有企业的隐蔽失业转化为公开的失业,一段时间内难以消除。因此,中国特有的失业背景是我们参考借鉴发达国家的失业理论必须要考虑的事情。

(2)通货膨胀理论在中国的非完全适用

依据发达国家发展规律总结出来的通货膨胀理论一般将通货膨胀分为需求拉动型和成本推动型两种。中国在经济体制改革以前通货膨胀是微弱的,改革开放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通货膨胀严重,如果忽略中国经济转轨的背景直接套用发达国家的经验标准,显然不够准确。中国80年代末到90年中期的通货膨胀从生成机制上看更多的是和当时中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背景有直接的关系。经济转轨中,市场货币化表现为长期的成本推进,从而造成了结构性物价上涨。经济转轨之前,中国的初级产品、基本服务实行福利化低定价,工业品高定价,生产要素的低回报。转轨过程实际是上述价格向市场化合理价格的调整过程,表现为工业品价格小幅上涨,初级产品、基本服务价格价格回归合理、价格上涨,实物性收入分配改革逐步推开基础上的工资成本真实化。这样的过程分解到各年度表现为成本推动,也必然会使各年度物价水平出现上涨。这也是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必经过程。

2.对经典“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的继承和丰富

中国发展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有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速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要完成这一历史使命需要从别人的实践中获取经验,因此,对于经典的西方宏观经济理论国内教科书大都予以继承。要完成建立一个有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速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历史使命也需要从现阶段实践中总结教训。加入中国宏观经济问题很大程度上有这种意图,同时也是宏观经济学现实性的一种体现。

(1)对经典“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的继承

总体看我国的“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组织体系可以分成萨缪尔森体系和曼昆体系,围绕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失业、开放经济等基本问题展开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IS-LM模型、AD-AS模型、失业理论、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和经济周期理论。但上述理论源自于对西方经典教材的借鉴,也就是以西方国家的国情为基础的,其中的案例和资料、数据也以西方国家为主。

(2)“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的丰富

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宏观经济学”课程既要体现理论性又要体现实用性。这就要求教学内容要更加客观。西方经典宏观经济模型和理论得出的假设前提当前在中国适用与否、中国特色宏观经济问题出现的现实背景一定要在教学内容中进行明确,这更加能够体现“宏观经济学”课程的实用性。如何以合适的方式引中国宏观经济问题进入教科书,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引入后,篇幅的大小也需要谨慎对待。目前看国内编者主要的引入方式有以下三种:第一,以案例或者阅读材料的形式将中国的宏观经济问题引入“宏观经济学”教科书,同时详细论述该问题的市场条件。第二,在西方宏观经济理论后,在章节总结处,通过介绍理论在中国的不完全适用性引入并简单交代中国宏观经济问题。第三,单独列出一个篇章,详细讲解中国宏观经济问题。以第一和第二种方式引入中国宏观经济问题,一般所占篇幅不大,论述不够详细,但重在中国宏观经济问题和西方经济理论的直接对比,结论鲜明。第三种方式虽然论述全面,但初次接触宏观经济学的学生容易产生中国经济问题和宏观经济理论脱节的印象。总之,任何方式引入带有中国市场条件基础的宏观经济问题都有其优点,缺憾也无法避免。

三、“宏观经济学”教学方式的改革

(一)“宏观经济学”教学方式改革的主体内容

目前围绕“宏观经济学”的教学方式改革,国内学者并没有很大争议,主要原因就在于讲授式的教学很难解决理论的抽象性,在有限的课时限制下,想完成宏观经济理论同时结合中国宏观经济实践,有一定难度。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却可以根据不同宏观经济理论的特点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如讲授宏观经济的测量时可以采用仿真式的授课方式,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对理论的掌握也就更加准确。对于经济增长理论的学习可以采用专题报告的方法学习,通过课前的资料准备和课堂上的分组报告使得复杂的理论更加条理化,不仅满足学生了解中国宏观经济的现实愿望,也能降低抽象的宏观经济学的教学难度的愿望。同时,多样化教学包含学生课前准备的阶段,课时安排也会缩短。

(二)互动式教学在“宏观经济学”教学中的实践

宏观经济学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为教学方式,具体而言即改变教师一言堂知识灌输的教学方法,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研究式教学适合培养理论研究型的重点院校的学生;由于普通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和互动式教学方法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优点高度契合,因此互动式教学是普通本科院校经济管理类学生比较适用的教学方式。互动式教学的实现可以有很多方法如专题讨论、专题报告、案例分析等。以下以自然失业理论为例对互动式教学课前准备和具体过程设计做一简单陈述。

1.教科书选用

选择一本合适的具有中国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和理论体系清晰完备的教科书是互动式教学的首要课前准备。本次互动式教学教科书选用贺金社编著的《经济学:回归亚当•斯密的幸福和谐框架》(下),2014年由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第二版。该教科书内容的特点是借鉴曼昆宏观经济理论体系和理论框架,反映经济思想的演进历程,同时注重理论内容和中国国情的有机结合。

2.内容选取与教法的确定

其次,合适的教学内容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互动方式选择对互动式教学的成败也很关键。失业问题一直是宏观政策制定者和公众关注的焦点。也是当代大学生最为关注的宏观经济问题,大学生会由该问题直接联想到自己毕业后的就业情况,因此对国内的就业环境和失业的具体情况有很强的了解动机,具备了学习失业理论的强大意愿。同时在经济学的微观部分已经学习了不同类型市场的资源配置的方式。在宏观经济部分学习了测度宏观经济健康运行的指标。该部分学习中学生已经有了如下的知识基础:世界劳工组织对于失业的定义、失业率测量方法,我国的失业率测量手段,我国官方失业率统计数据的局限性。学生具备了学习失业理论的基础知识。我国的具体国情是缺乏实际的失业率调查数据,较难运用案例分析的方式进行课堂互动。失业理论学习采用专题报告和讨论具有可行性,但专题讨论更加适合学生高度参与。自然失业理论为教科书的第十七章,根据教学大纲安排,本章内容课时设置4个学时。2个学时时间可以安排第一至第二节“失业的分类和职业搜寻”理论。

3.教学目标设计和教学内容

开展互动式教学前教师一定要做到对教学目标和内容了然于心,以免互动中偏离主题。本次失业理论的学习最后要达到以下效果:

(1)教学目标设计

通过自然失业理论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古典学派的失业理论。另外失业理论与现实联系紧密,对教学内容应该适当展开,开阔学生的视野与思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通过讨论自己寻找“中国目前失业总体状况”这一问题的答案。

(2)教学内容

主要完成三部分教学内容:失业的分类,职业搜寻理论对自然失业的解释,我国的失业现状及治理。

4.互动式教学的任务驱动

基于教学目标和主要内容,教师和学生应该做到互动前心中有数,互动时言之有物。因此无论是授课教师还是学生都需要做足课前准备,查阅资料、预习理论内容,否则,互动讨论或者转化为教师的一言堂,或者浮于生活争论,脱离理论学习。

(1)教师的任务驱动

教师将学生分成4组,然后分组抽签,根据教学大纲设计自然失业的4个讨论主题,分别为自然失业的分类及中国现阶段的自然失业类型、职业搜寻理论以及中国就业市场与发达国家的差异、中国城镇登记失业率的变动趋势、发达国家的失业治理对策以及有中国特色的失业治理对策。基于讨论主题,制定3篇必须要查阅的经典参考文献,组织学生查阅资料,引导各小组成员代表阐述本组观点,其他组成员可以反驳、质疑该观点,进而形成辩论、产生思想碰撞,最后主讲教师进行归纳总结。

(2)学生的任务驱动

本次课要求学生对失业理论和中国的失业现状有深入的了解和掌握,作为讨论课要求学生对这些内容首先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根据教师的安排每组学生必须通过图书馆或网络查阅以下3篇参考文献:⑴袁志刚的《失业理论与中国的失业问题》;⑵张怡的《有关中国失业问题的思考》;⑶张少为、贾明德、刘艳的《改革30年中国失业统计的测算与评析》。然后根据本组抽中主题,小组成员进一步查阅及丰富参考资料。根据本组抽中的讨论主题,合理安排宣讲组员、辩论组员、质疑组员等身份,团结协作。

5.互动式教学在“宏观经济学”中的应用小结

第一,国内教科书呈现百家争鸣状态,很多高校都编著了自己适用的教科书,因此互动式教学教科书选取面很广。教科书选取应该关注教科书的内容体系是否具有经典性、教科书中理论是否和现实有机结合。第二,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丰富,每一部分教学内容可能都有比较适用的互动式教学方法。每个教师可能都会针对自己的授课对象和授课内容做出选择,选择时应该充分考虑相对于授课对象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和对象的可参与程度。第三,互动式教学最忌形式主义,互动一旦脱离教学目标就没有任何意义。因此,互动式教学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计要严谨,确保内容能够互动,同时互动不脱离内容。第四,互动式教学中,教师始终是一个主导者,无论是生生互动还是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始终掌控互动不偏离主题;内容上,教师设计的程序合理、任务驱动准确是关键所在。好的程序设计不仅能使学生始终不偏离主题,而且能充分考虑授课时间。好的任务驱动应能够在内容主题下实现充分互动,不至于无话可聊。

四、结论及对策建议

(一)结论

第一,由上述“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改革的分析可以看出,“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的丰富是以现实的经济环境为基础的,体现了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和现实性兼具的特点。越来越多的中国宏观经济问题被引入到教科书中,为中国“宏观经济学”教学方式的改革提供了基础。第二,随着越来越多的现代教学方式方法引入中国,“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方式改革也顺应趋势出现,这就要求“宏观经济学”的教学内容不能仅是西方经典理论的总结,如果加入中国实际的教学内容则更加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容易开展教学方式改革。教学方式改革又进一步加速了教科书的改革。第三,“宏观经济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改革共融共生、联系紧密,抛却其中一个谈另一个问题很难说清,这也是本文将它们放在一起讨论的最主要原因。在“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改革间互相促进的良性作用下,教学机制得以改善,最终达到契合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二)推进“宏观经济学”互动式教学改革的对策建议

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范文3

 

0 引言

 

很长时间以来,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是以传授知识为主,和其他课程的教学大同小异,这也是中国长久以来中小学和本科教学的习惯。传授知识这种教学模式的好处是学生接受的知识量大,然而弊端也非常明显,即以牺牲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为代价。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学科有其独特的思想性的一面,在讲授的过程中更应该注重向同学们传授经济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法,这样更符合经济学这门课程的基本规律,同时对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自主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

 

因此我们认为经济学的教学要改变以往单纯传授知识的模式,应该在理念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传授经济学基本思想,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下文分六个部分具体讨论我们的教学改革。其中将重点谈到四川大学 “大班授课,小班研讨” 的教学改革,以及这个改革在西方经济学课程中的具体运用。

 

1 何为“西方经济学”

 

在深入探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改革之前,有必要对“西方经济学”这个概念做简单的分析。

 

“西方经济学”一词是中国人独创,事实上不存在所谓“西方经济学”,也不存在“东方经济学”,经济学即是经济学,和物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一样是一个无国界的概念。有人认为“西方经济学”是和“政治经济学”相对而言的,然而在古典经济学时期,经济学就叫做政治经济学。所以我们认为所谓的西方经济学就是现代经济学,与古典经济学相对而论,像钱颖一教授说的那样“最近的半个世纪以来发展起来的、在当今世界上被认可为主流的经济学称为现代经济学”,①经济学通常以研究市场经济中的行为和现象为核心内容,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又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比如国内常见的萨缪尔森版的《经济学》, 有微观和宏观两个部分,高鸿业版的《西方经济学》也是分为上下册,微观和宏观两个部分。

 

一般来说,“西方经济学”的知识内容包括市场价格的决定、消费者的行为选择、生产者的行为选择(包括生产要素的选择)、市场结构分析、企业竞争(包括初步的博弈论)、初步的一般均衡论、福利经济学、国民收入相关概念及决定、经济政策分析、总需求和总供给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理论等等。

 

2 参考教材及阅读书目

 

由于过去的教学理念是围绕考试的“知识传播型”教学,所以老师和学生们在选择教材方面偏重简约和单一,即一本教材解决全部问题,而且偏爱那种知识罗列(一目了然)型的国内教材,②不喜欢循序渐进引导型的国外教材,这其实是偏离了教学的正轨。教学应该是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不单是学会原理,还要学会应用。因此不能拘泥于一本教材、一套多媒体课件,同一个问题在不同的作者那里可能有不同的表述和观点,老师有义务告诉学生、学生也有权利自主思考。因此在课程参考教材的选择上,本文作者所担任的四川大学经济学院的西方经济学课程是这样安排的,除了平时的习题练习以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第5版)为主外,我们还鼓励同学们查阅其他教材,比如:《经济学原理》(第6版,曼昆)、《经济学》(第18版,萨缪尔森)、 《经济学》(第4版,斯蒂格利茨)、《微观经济学》(第8版,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8版,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第2版,克鲁格曼)、《宏观经济学》(第7版,曼昆)、《宏观经济学》(第10版,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第2版,克鲁格曼)等等。

 

除了教材的阅读多元化以外,我们也注重经济学经典著作的阅读。教材里面提到的知识、原理、思想都是来源于一个个经济学家的贡献,他们最初是怎么研究的?得出那样的结论有什么背景和前提?这类问题可能在以说教为主的教材里面找不到答案,因此直接阅读原著有助于同学们更好地学习经济学原理,也是养成经济学素养的必要环节。同时我们也推荐同学们阅读有关经济思想史方面的著作,比如:《经济思想史:伦敦经济学院讲演录》(罗宾斯)、《经济理论的回顾》(马克·布劳格)、《经济分析史》(一、二、三卷,熊彼特)。另外,有关数学在经济学上应用的相关著作我们也推荐同学们多读一读,比如《数理经济学的基本方法》(蒋中一)、《经济学中的数学》(西蒙)、《经济学中的分析方法》(高山晟)等。

 

3 教学理念的改变

 

教学理念来源于教育理念,大学教学受高等教育的影响。中国最早的现代意义上的大学成立于1895年的北洋大学和1898年的京师大学堂,因此中国的高等教育有一百年的历史。高等教育在民国时期的理念是自主发展, 而在1949年后主要是服从发展的需要,后者可以称之为“适应论”,即突出强调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与社会发展需求相一致的高等教育理念。在“适应论”的理念下,大学课堂只讲授对社会发展“有用”的,而不讲授“无用”的,比如1949年后全国大学院系调整,突出理工科,削减文史艺术类,为的就是高等教育要适应国家发展。不可否认这对当时的社会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适应论”破坏了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追求片面的“有用”而忽视所谓的“无用”,造成了经济发展与国民素质的不和谐和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不统一的局面。

 

因此我们认为教育理念要破除“适应论”、“功利主义”的束缚,与此同时教学理念上也要打破“适应论”、“功利主义”的束缚。对于西方经济学课程来说,经济学原理的学习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学会用经济学的方法解释社会现象。所以在课程讲授上我们突出学生自主思考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具体操作上我们采用四川大学“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的模式,即主讲教师负责讲授主要的知识内容,助理教师负责同学们课下的研讨。

 

4 四川大学“大班授课,小班研讨”教学改革介绍

 

四川大学从2012年春季实施“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的教学改革,其目的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用更科学的方法进行教学工作。具体实施措施是设置“研究生助教岗位”,由主讲教师设计课程改革方案并承担大班教学工作,研究生助教负责组织小班研讨。授课和研讨均在正常课堂教学时段进行。主讲教师负责研究生助教的指导、任务分派和业绩考核。助教工作职责包括:(1)根据教师要求随堂听课,并协助教师完成课堂教学;(2)组织学生进行小班研讨、集体自习、集中答疑、辅导习题等与课程相关的形式多样的活动;(3)日常学习管理,包括协助教师批改作业、批阅试卷等。

 

西方经济学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基础课程,是首批纳入“大班授课、小班研讨”教学改革的试点课程,经过三年的实践,效果十分显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期末平均成绩明显提升,在由研究生助教负责的“小班研讨”中,同学们的表现也十分出色,课下积极准备,课上积极发言,热烈讨论,充分说明我们实行“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的教学改革是非常成功的。这种教学模式不但会继续深入开展,还要向更多的课程推广。

 

5 “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的实例演示

 

2013年秋季本文作者担任四川大学西方经济学课程宏观部分的主讲教师和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了“大班教学,小班研讨”的教学模式。具体操作是每周由主讲教师讲授一次课程(三个小节),由助理教师负责布置作业、批改作业和答疑,并在每周的周末开设习题(答疑)课和研讨课,习题课主要以同学们的作业为主,做适当的延伸,同时负责解答同学们关于课程学习的疑惑;而研讨课是“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的重要环节,也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也是锻炼同学们的思考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在每次研讨课之前,助理教师负责把讨论的主题告诉大家,讨论的主题包括但不限于课堂中的所学内容,也可以是所学内容的延伸或者运用。

 

举例来说,宏观经济学首先介绍经济数据方面的内容,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生产者价格指数(PPI)等以及相关数据,其中重点是关于GDP的部分,即国民收入核算。主讲教师循序渐进地讲授宏观数据对宏观经济学的重要性,这些数据的算法、含义、优缺点等,并且结合各种教材的说法,分析不同作者的不同观点,这样的讲授思路清晰、内容丰富,且留有思考的空间,课下同学们可以对课上的内容作深入的思考和讨论。

 

关于经济数据的问题,我们的讨论题目是“国内生产总值(GDP)衡量经济运行好坏的优缺点”,事先跟同学们定下这个题目,留有一个星期的准备时间,在准备期间同学们可以查找相关的文献资料、新闻报道,也可以做一些问卷调查,制作多媒体课件,或者组成小组进行内部讨论,在讨论课上50个同学被分为两组,分别谈论“国内生产总值(GDP)衡量经济运行好坏的优点”和“国内生产总值(GDP)衡量经济运行好坏的缺点”,在同学们发言之前助教老师做一个引题,简单介绍这个问题的含义和一些注意事项,接着就是同学们的具体讨论。同学们的发言非常积极,从发言的内容看他们确实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而且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现将他们的发言内容整理如下:

 

针对GDP核算的优点,同学们有以下一些看法:把经济运行这个较为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定量化了,使我们能够判断经济运行的好坏,而不是停留在表象的观察上。虽然GDP不是完美的衡量指标,但是没有比GDP更好地反映经济运行好坏的指标了,GDP这个指标是经过大量的实践和论证,国内外一致认可的,因此我们可以使用它。GDP的测算有生产法、支出法和收入法,每一种方法都有严格的要求和范围。比如支出法包括: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净出口(NX)。

 

针对GDP核算的缺点,同学们有以下一些看法:GDP测算时容易忽略一些经济活动。比如家庭生产性劳动、农村瓜果蔬菜交易(不交税,无法测算,只能估算)、黑市交易、官员贪污受贿等,这些活动不容易测算,即使纳入考虑范围,也只能依靠估算,误差较大。经济运行好坏不能只看GDP的大小,还得结合失业率、通货膨胀率具体的分析,在一些发达国家,比如美国,政府和民众特别重视的不是GDP的多少,而是失业率的大小,每一个劳动者最关心的是自己能否很好地就业;再比如一些非洲国家,通货膨胀非常严重,这时候他们关心的就是把通货膨胀率降下来。所以要具体国家具体分析。GDP掩盖了一些民生问题,使得一些地方官僚唯GDP是从,不顾民众最关心的问题,比如就业、住房、入学、医疗等等,为了一个GDP上的数字忽视最根本的民生问题是可悲的,造成发展观念上的扭曲。

 

经过对这个问题的激烈讨论,同学们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相关问题有了深刻的认识,这些问题不再只是停留在书本的叙述层面,也不再仅仅是同学们的死记硬背,而是经过一番研究、思考、讨论之后成为同学们自己的知识。这种“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的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和学习的效果,不但是西方经济学这种基础课程,其他专业课程也可以采用这种形式。

 

6 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前后的对比

 

在我们实施教学改革以前,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是传统的知识传授模式,由主讲教师讲授,学生被动地学习,由于教学任务量大,时间紧迫,主要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课堂讲授上面,应有的师生互动和讨论往往被忽视,同时由于只有一名教师负责课程的所有工作,因此在批改作业、答疑等方面效率很低,效果很差,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期末成绩平平。

 

而自从实施“大班授课,小班研讨”以来,我们的教学工作焕然一新,助理教师的加入大大减轻了主讲教师的任务量,使得课堂讲授能够采用更加科学、有效的方法,基本的师生互动和交流也频繁起来,由助理教师负责的批改作业、答疑、组织研讨等更是教学的有效补充,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成效显著。

 

因此我们认为西方经济学课程实施的“大班授课,小班研讨”教学改革是十分成功的,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这种教学模式应该继续实行,并在不足之处进行更进一步的改革,另外从整个四川大学来说,我们认为“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的教学模式应该推向全校更多的课程。

 

7 结论

 

经济学是一门社会学科,甚至被认为是社会科学之首,社会科学的本质是思想与方法,因此本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就是改变过去那种以知识传授为主要内容的授课方式为传授思想和方法为主要内容的新型授课方式。这样的做法符合经济学的本质规律,而采用“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符合教学规律也是教学改革的具体体现。

 

总结起来,教学改革有以下几个好处:(1) 改善教学质量。不再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目的,而是切实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创新能力。(2)改进教学方法。不再是传统的一人讲授、学生听课这种模式,而是采用了“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的模式,这种教学方法更科学。(3)为川大精英教育计划作出贡献。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提出了“精英教育”理念,“大班授课,小班研讨”这种模式正是精英教育的具体体现。

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范文4

20世纪70年代以前,凯恩斯和“大萧条”的遗产还在深刻地影响着经济周期和经济政策的研究。经济学家把经济波动看作是由总需求的波动引起的。但是20世纪70年代初石油危机的爆发给西方社会以严重的冲击,采取凯恩斯主义政策非但没有遏制经济衰退,反而使西方社会出现了停滞与通胀并存的局面,传统理论对之束手无策。基德兰德和普雷斯科特(以下简称基―普),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了他们自己具有原创性的实际经济周期理论(Real Business Cycles,缩写为RBC)。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的主要内容

波动的根源 基―普通过研究发现,经济周期波动根源于实际因素(如技术冲击和政府购买),从而排除了需求因素为经济波动的根源。当出现快速的技术进步时,劳动的边际生产率提高,导致实际工资暂时高于标准工资,工人发生劳动的跨时替代,技术进步则使投入的劳动和资本产生更大的产出,经济的增长路径会向上跳跃,形成新的均衡增长路径。当出现技术退步时,经济出现衰退,经济增长的路径会下移。

波动的传播 根据基―普的理论,技术冲击引起经济波动的核心传导机制是劳动的跨期替代,即在不同的时间段优化配置自己的劳动时间。该理论假设经济主体是理性的,在现有的禀赋约束下追求其效用和利润的最大化。如果技术进步是暂时的,则当期的实际工资暂时高于标准工资,理性的劳动者会在工资提高的时段多工作,在工资降低的时段少工作。该理论还同时指出,劳动供给对实际工资的暂时变化富有弹性,而对实际工资的永久性变化缺乏弹性,也就是说,工资水平的永久性提高并不会诱使劳动者作出在一个时段多工作而在另一个时段少工作的决定。

理论的政策含义

政府无须干预经济 RBC理论认为,经济波动是理性的经济行为人在面对技术冲击时所作出的最优反应。因为技术的冲击是随机并经常发生的,所以产量的随机游走轨迹表面上看像围绕长期平滑曲线的波动,实际上则是一系列技术冲击所引起的趋势本身的波动,而不是对趋势的偏离。每一次技术冲击都会导致经济形成一个新的增长轨迹。基于以上看法,RBC理论认为政府试图减少经济波动的努力是错误的,会降低社会的福利。正如普雷斯科特所指出的:“这种研究的政策含义是:为保持稳定所费的努力可能有负效果,经济波动是对技术进步速率的不确定性的最优反应。”

货币中性是RBC理论的基本假设之一 RBC理论认为,货币服务既是私人部门生产的中间投入,又是银行部门生产的产出,其数量随着实际经济的发展而自发地上升或下降。当实际经济的增长需要更多的内部货币时,银行体系就能创造货币对此作出反应,因此货币是内生的,而不是货币政策作用的结果。从RBC理论的逻辑来看,是技术冲击导致产量的波动,这样就从根本上排除了货币因素引起产出变动的可能性。正如基―普1990年指出的:没有证据表明基础货币或M1导致经济周期波动。因此,货币不仅是中性的,而且也是超中性的。

动态不一致性 基―普从博弈论的角度分析了经济政策的制定者与经济行为人之间交互式的复杂关系,指出了经济政策制定与实施过程中的动态不一致性问题。所谓动态不一致性问题,是指政策制定者根据当时的约束条件(当时经济行为人的预期、当时的经济模型的结构参数等)制定并宣布一项最优政策,这项政策宣布之后各经济行为人会调整自己的预期和行动,这又导致政府所面临的约束条件的变化;在新的约束条件下,原来的最优政策不再是最优的,于是政策制定者就会采取一项与原来宣布的政策不同的新的最优政策。前后两个最优政策之间的不一致,就是动态一致性问题。动态一致性问题的一个经典例子是货币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基―普认为:不同时点上的决策之间的动态不一致性问题,对社会是极其不利的。在1977年发表的《规则而非决策:最优方案的动态不一致性》中,他们考虑了在一个长期规则的基础上执行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可能性。但这又带来一个新的问题:当经济面临非预期的冲击时,刚性的规则束缚了政府的手脚,使政府不能采取灵活的应对措施。于是他们后来的研究集中于讨论改革政策制定机构,以增强经济政策的可信性。今天,他们的研究成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国家和地区(例如新西兰、瑞典、英国以及欧盟)改革了它们的货币政策制定机构,通过立法,授权独立的中央银行执行事先宣布的物价稳定政策。

总之,基―普的研究成果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改变了政策设计的重点,将其从只是单纯地考虑孤立的政策措施转移到审视政策制定的制度框架。

理论的分析方法

基―普倡导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Dynamic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简称DGEM)促进了动态宏观经济学的发展。这种分析方法是建立在典型的微观经济学假设(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厂商利润最大化)以及向前预期的条件下,在一个动态的时间框架内,研究消费、投资、产出、就业等宏观经济变量如何实现一般均衡。DGEM的提出,意味着传统的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研究范式的二分法被打破。传统的微观经济学研究范式强调“理性人”的假设;而在宏观经济学研究中主要依赖与“理性人”的假设毫不相干的IS―LM、AD―AS模型,宏观经济模型并非建立在一些最基本的参数之上(这些参数直接影响着单个家庭和厂商的行为),导致其对经济现实的解释能力下降。与之相反,DGEM是建立在“理性人”的假设之上,将一般均衡理论应用到宏观经济学,使宏观经济理论建立在扎实的微观经济学基础之上。

理论的局限性

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范文5

【关键词】新凯恩斯主义;货币中性;货币非中性

一、新凯恩斯主义的产生

70年代滞胀问题使凯恩斯主义陷入危机,以卢卡斯为代表的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趁势而起,他们以理性预期和市场出清为假设,证明了凯恩斯主义相机抉择的经济政策并不能促进经济稳定,主张政府减少对经济的干预,重新回归到古典经济学所提倡的自由主义。在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咄咄逼人的态势下,20世纪80年代,一批仍然坚信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学者对原凯恩斯主义理论进行了修改与补充。他们在坚持原凯恩斯主义基本理论的同时,吸收了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的理性预期、自然率假说等理论成果,以现实市场不完善性为基础,为原凯恩斯主义构造微观基础。其代表人物有费希尔(Fischer)、费尔普斯(Phelps)、泰勒(Taylor)、鲍尔(Ball)、曼奎(Mankiw)、罗默(Romer)、布兰查德(Blanchard)、阿克洛夫(Akerlof)、耶伦(Janet Yellen)等人。

二、新凯恩斯主义有关货币中性与非中性的一些命题

在货币中性与非中性问题上,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继承了凯恩斯关于工资刚性的论断,他们积极寻找实现生活中存在各种刚性的原因,并认为这些刚性的存在导致了市场的不完全,在这种情况下,货币在短期会表现为非中性,他们还接受了凯恩斯主张利用货币政策调节经济的思想,认为在各种刚性的存在下,货币政策能够有效地抵消各种外来冲击,能够促进经济平衡发展。费希尔1977年在《长期合同,理性预期和最佳货币供应规则》一文中,证明了在名义刚性条件下,即使存在理性预期,货币政策也是有效的。随后泰勒(1979)和卡尔沃(1983)分别在费希尔的模型中引入工资和价格的批次调整和随机调整因素,同样证明了货币政策有效性。阿克洛夫和耶伦1989年在《效率工资和失业》一文中,利用一个近似理性模型解释了货币的非中性。鲍尔和罗默1990年在《在实际刚性与货币非中性》一文中认为名义刚性不足以解释经济中存在的持久刚性现象,并提出了实际刚性和货币非中性论。曼昆和罗默曾明确表示:“‘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意味着对如下两个问题作出解答:(1)这个理论违背古典二分法吗?它断定名义变量(如货币供应)的波动影响实际变量(如产出和就业)的波动吗?即货币呈非中性吗?(2)这个理论假定经济中的实际市场不完善性是理解经济波动的关键吗?如不完全竞争、不完全信息和相对价格粘性这些思考是理论的核心吗?”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对上述两个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并且构成了与其它学派的主要区别。

新凯恩斯主义更加着重理论的现实性,他们认为在西方发达国家,工资合同普遍都以长期劳动合同形式签订,相对多变的经济形势,工资表现出明显的刚性。以美国为例,在美国存在工会的行业里,劳动合同的签订一般是以一年到三年为期限的,在此合同期限内,名义工资率是比较固定的。劳动市场为什么会普遍采用长期劳动合同呢?阿克洛夫用近似理性说明了这是企业和工人最优化选择的结果。他写到“对工人来说,他们一般都是风险厌恶者,与不断变动工资相比,一份稳定固定的工资合同更能满足他们平稳的生活需要。对企业而言,劳资双方频繁的工资谈判会耗费企业大量的物质成本和时间成本,这些成本既包括由谈判本身引起的各种费用支出,还包括因谈判而被扰乱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所带来的损失。因此企业和工人都愿意签订一份长期稳定的劳动合同。”[1]费希尔1977年利用一个二期劳动合同模型证明了在工资刚性假定时,即使公众存在理性预期,货币政策同样具有消除经济波动的效果。要模型中,当政府变动货币供给时,只有合同已到期的那一半工人的名义工资可以得到调整,另一半合同名义工资则不能进行调整,此时经济中出现的扰动不能影响到这一半工人的名义工资,政府针对经济中的扰动而制定的相应货币政策,虽然不能影响到合同已到期的那一半工人的实际工资,但合同未到期的那一半工人的实际工资则会因为名义工资不能发生相应变化而受到影响,全社会的平均实际工资水平就会因此偏离均衡水平,货币不再呈中性。他写到:“尽管存在理性预期,与劳动合同的期限相比,货币当局调整货币供给的时间更加频繁,并由此使得货币政策在短期内具有真实效应,货币短期内表现为非中性。”[2]

三、新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

新凯恩斯主义的一系列工资价格黏性模型表明,货币在短期呈非中性,在长期呈中性,且在短期内由货币政策导致的总需求变化会引起产出和就业同方向变化,因此,当经济处于衰退阶段时,货币当局可利用扩张性货币政策促进产出增长;当经济处于高涨时期时,货币当局可利用紧缩性货币政策控制通货膨胀。新凯恩斯主义的这一货币政策含义与其它凯恩斯主义模型完全相同。然而,新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还有其独特含义。凯恩斯本人强调货币供给通过利率中介对产出产生影响;新古典综合学派则利用菲利普斯曲线,得出扩张性货币政策会通过实际工资的减少引起产出增加,但是新凯恩斯主义放弃了前二种分析思路,他们更注意研究现实生活中各种刚性导致的货币非中性,在新凯恩斯主义提出的一系列工资价格黏性模型中,效率工资模型最具影响力。在效率工资模型中,货币当局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并不一定会使效率工资下降,因为在新凯恩斯模型中,由扩张性货币政策引起的总需求增加并不一定会引起黏性价格水平上升。在没有价格的预先或伴随上升情况下,产出短期会增加,因而货币政策对产出的影响不是价格变化的函数,而是货币供给自身变化的函数,实际上,价格的任何上升都会减轻货币扩张对产出的影响。因此,对于货币扩张情况下的价格与产出之间的关系,新凯恩斯模型的结论与菲利普斯曲线模型的结论相反,前者是负相关而后者是正相关,而且在新凯恩斯模型中,产出和货币供给的关系是非线形的,因为后者的增加将引发价格更快地调整,其结果是产出增加得比较少。因此,新凯恩斯主义认为微调的货币政策比激烈的货币政策更有效果。

四、对新凯恩斯主义货币非中性理论的评价

20年代80年代以来掀起的研究新凯恩斯主义的以及当前新凯恩斯主义在经济学界的巨大影响力使得许多经济学家认为,新凯恩斯模型正在替代原凯恩斯模型,但是,在原凯恩斯货币短期非中性模型中存在有一些独特内容,例如,对利率理论的重视、预期错误、动态分析中协调机制的缺乏以及菲利普斯曲线分析方法中的不稳定劳动合同,都没有完全带入新凯恩斯模型,而这些现象在现实中似乎存在着坚实的基础。此外,新凯恩斯模型的一些内容,如强调短期实际工资刚性与价格黏性,强调理性预期和微观基础等内容与凯恩斯和凯恩斯主义的思想并不一致。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之所以承认理性预期,用意在于他们企图解释货币工资刚性和货币价格黏性,以及货币冲击能产生真实效应。然后,正如托宾所说:“我认为这并不是凯恩斯的思想,凯恩斯关心的主要内容并不是名义需求冲击,而是真实需求冲击,即使价格是灵活的,真实需求冲击也会带来问题,新凯恩斯主义者说他们所要做的只是证明名义价格无伸缩为什么是合理的,并且进一步推导出失业的结果,以便为货币政策提供理论基础。然而不仅仅是我,而且我相信凯恩斯也不会觉得菜单成本会造成大萧条或者经济活动的其他任何严重损失。”因此,新凯恩斯主义货币短期非中性模型应当被视为对原凯恩斯主义货币短期非中性的补充而不是完全替代。

此外,理论界对新凯恩斯主义者为宏观经济学构建微观基础的行为也产生了分歧,一部分学者否定了新凯恩斯主义的这种做法,认为这是对凯恩斯经济学的一种扭曲,他们以系统论为例,认为“整体并不等于个体简单相加”。托宾就指(下转第262页)(上接第257页)出:“我认为那种较坚实的‘微观基础’是一种方法论上的错误,已造成了许多危害……这已经使我们在宏观经济学或所谓的宏观经济学中走上了错误道路。”奇克(Chick)也说到:“我不相信只有建立在微观经济学基础上,宏观经济学才能存在下去,”另外,罗宾逊夫人还认为新凯恩斯主义者为宏观经济学寻求微观基础的做法也不符合凯恩斯在《通论》中的本意,她指出:“凯恩斯革命从理论方面来说,就在于从均衡观向历史观的转变;在于从理性选择原理到以推测或惯例为基础的决策问题的转变,而由于未来的不确定性,所以严格的理是不可能的。经济生活很大部分都是根据公认惯例来处理的。”[3]由上所述,尽管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在货币中性与非中性理论上取得了丰硕成果,对指导货币政策实践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但在如何正确处理货币中性与非中性理论微观基础以及如何正确继承与发展原凯恩斯主义货币中性与非中性理论等问题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王健.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M].经济日报出版社,2004:78.

[2]Fischer,S.Long Term Contracts,Rational Expectations,and the Optimal Money Supply Rule[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77(85):191-205.

[3][英]琼・罗宾逊著.凯恩斯革命的结果怎样[M].商务印书馆,1979:20-21.

项目基金:本文为海南师范大学博士启动基金项目《货币中性与非中性理论演变》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范文6

【关键词】CPE培养模式;经济学实验教学;分层实验教学

为适应《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要求,针对广东经济社会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方向,贯彻“教学为本,特色兴校,科学发展,质量强校”的教学方针。我院应用型本科培养模式转变为CPE三段式培养模式(Core Coures、Profession Coures、Employment Coures)。这一模式凸显实验教学在学生应用能力开发上的重要地位和在培养创新人才中的重要作用。经济学作为人文社会科学中应用性、实践性最强的专业,实验教学环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深入探讨CPE培养模式下经济学分层实验教学改革,在实践中稳步推进经济学分层实验教学,对于应用经济学创新人才的教育和培养显得尤为的迫切和重要。

一、设立分层次的经济学实验课程体系

我校经济学实验课程体系的设置处于起步阶段,只能满足最低层次的演示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的正常运行,普遍存在低档次、不规范、欠统筹等问题,因此,亟需对经济学实验课程的设置进行改革创新。依据我校的经济学实验教学情况,应当建立分层次的经济学实验课程体系。

1、经济学实验课程的分层设置

具体来说,经济学实验课程项目应当分成三个层次六种类型:

(1)基本型实验,包括演示性实验和模拟性实验。演示性实验一般在课堂教学中由教师一手操作,旨在说明实验原理、展示实验过程;模拟性实验一般是指单一性验证实验,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独立完成全部实验操作过程。

(2)综合设计实验,包括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运用两种以上的基本实验方法完成同一个实验,培养学生独立思维方式及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性实验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自行选择实验方法和设备,独立操作实验过程,独立完成实验分析。

(3)研究创新型实验,包括研究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研究性实验是学生在进行科学研究训练时所采用的探究式实验,旨在揭示实验对象的本质特征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创新型实验指学生针对某一选定的创新项目所进行的具有设计、制作及探索性质的实验,一般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

2、经济学实验课程的模块设置

以上实验课程不会孤立地进行,而是具体落实到实验课程模块之中。

(1)经济学课内实验。它隶属于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计划,安排的课时非常有限。比如,演示性实验直接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模拟性实验通常为单一性验证实验。

(2)经济学实验课。它独立地成为一门专业课程,融实验理论、实验知识和实验技能为一体,分为独立实验课程和综合实验课程,实验项目多为综合设计型和研究创新型。

(3)实验经济学课。它是在可控制的实验环境下对某一经济现象,通过控制实验条件、观察实验者行为和分析实验结果,以检验、比较和完善经济理论或提供决策依据的一门学科。显然,这种实验主要用于高层次的经济学理论研究。

二、构建分层次的经济学实验教学平台

根据学生在不同阶段的知识和能力结构要求,按照分层构建实验教学平台思路,建立由3阶段3层次平台组成的经济学实验教学体系。即基础教学实验平台(基础实验)、专业或综合实验室教学平台(综合实验)、开放实验和研究室教学平台(提高实验)。

(1)第一阶段:基础实验平台。主要开展经济学基本技能实验模块的实验项目,由1年级经济学基础实验课、2年级经济学专业基础实验课组成,旨在培养学生有关经济学基本实验技能、操作规范和动手能力,使学生能掌握经济学基本实验技能,熟悉相关的软硬件技术设备,增强实践意识,以加深对理论课教学内容的理解,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这个阶段特别注意学生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几个方面的均衡发展,开设如微观经济学实验、宏观经济学实验、国际经济学实验、统计学实验、概率论实验等。

(2)第二阶段:专业综合实验平台。主要针对三、四年级经济学本科学生,主要目标是将所学专业理论知识融会贯通,进行本专业综合实验技能训练。可针对某一门课程的全部或主要内容设计,也可将多门专业课内容组合在一起,要求学生全面掌握运用相关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及一定的创新能力,增强学生职业应用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上以学生自主式为主,教师引导为辅,教师工作精力主要在前期指导,方法指导,注意事项指导,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完成实验的能力。开设如计量经济学实验、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实验、中级宏、微观经济学实验、区域经济学实验、发展经济学实验、产业经济学实验等。

这一层次的重点是根据经济学专业的教学特点,通过相关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实验训练,培养学生养成科学、规范的研究习惯和方法,掌握基本原理、实验设计、软硬件使用、规范化操作、实验观察、数据采集、处理、结果分析、报告撰写及实验方法等基本技能。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自己从查找资料开始,进行积极思考、分析实验的每一个步骤、要领,最后独立完成实验,使学生体会到从耕耘到收获成功的喜悦,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独立解决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掌握专业基本知识与基本实验技能。从而为培养具有实验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3)第三阶段:提高实验平台。这一平台由3、4年级的创新实验项目构成。一般由设计性、研究性实验项目组成,比如专业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问题式”实验项目、“项目式”实验、“科研式”项目等构成。它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经济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学校的实验条件,选择不同的课题,独自进入开放实验室或者创新实验室研究,培养学生独立运用专业理论、知识、技能,进行设计、实验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使学生毕业后成为真正的实用型专业人才。“问题式”实验项目:项目来自学生自个具体的实际感兴趣的问题或企业及社会疑难问题,经过学生大量查找资料,自主分析,得到自个解决问题的实验方案。“项目式”实验:这是一个综合实践探索性很强的项目,学生从文献阅读到实验方案的设计,以项目带动学生的实验技能、方法的全面发展,学生从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先进实验手段等方面得到综合性的研究式训练。“科研式”探讨实验:教学过程从文献阅读到选择研究题目,从实验方案设计到时间安排,从实验设备到软件的确定,从研究方法、技术手段到注意事项,从数据采集到分析,从拟稿到整体论文的成文发表,经历的全过程的研究训练,真正反映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水平、精神境界、习惯、素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这一阶段通过创新实验激发学生的实验热情,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潜力发展需要。

三、建立分层次的经济学实验教学人才培养模式

分层实验教学就是在承认学生差异的前提下,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不同的学习基础、知识能力与水平,来设计实验教学内容,控制教学进度,制定科学的评估体系,对学生因材施教,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长,促使他们在最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求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1)建立经济学分层实验教学模式。以前的经济学实验教学是按课程独立开展,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实验操作技能单一,许多课程实验内容重复,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的项目少,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经济学分层实验教学需要一个合理的知识、技能结构及知识层次分明的实验教学平台。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灵活性,发挥学生的个性潜能,针对学生的不同爱好,对同年级层次的实验教学应采取灵活多变方式:除基本技能实验规定的每生必做实验外,对专业基础实验,规定其75%的基本实验项目为必修,25%的实验项目可选修;尤其是结合创新教学和科技竞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验选修项目和课程,以提高学生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的实践动手能力。而对专业综合实验和创新研究实验,则规定每位学生应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选取实验项目,但实验项目数和总课时必须达到大纲要求,保障完成实验教学时数和质量。

(2)建立经济学大类不同专业相融合的分层实验教学模式。组建交叉专业科研小组,以“科研式”探讨实验,不同专业学生在一起实验研究,开展自主学习、协助学习、互助学习、研究学习、教学过程从文献阅读到选择研究题目,从实验方案设计到时间安排,从实验设备、软件的选配到确定,从研究方法、技术手段到注意事项,从数据采集到分析,从拟稿到整体论文的成文发表,经历全过程的研究训练,真正反映学生科学研究的能力、水平、精神境界、习惯、素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

这种方法针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学生实验,高年级学生采取科研教学模式进行,比如大学生创新项目、各类实验竞赛、科研开发创新研究等;培养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与项目进行研究,选择相应的创新性项目进行实验和探索。有利于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树立主体意识,增强不同专业学生知识及技能的互补性、拓展知识面,增强成就感,有利于培养学生团队精神,沟通能力,协调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解决问题、分析问题和较全面掌握实验技能、方法的能力,养成严谨的、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培养创新精神。

四、经济学分层实验教学的实践探索

依据我校CPE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新理念,经贸系对经济学专业的实践教学进行了分层实验教学的改革创新,以构建经济学应用型人才教育、培养新模式。

1、学生实际水平分层。通过对07级经济学专业2个班92人的测试摸底,初步了解学生的经济学基础能力。根据学生测试成绩,综合学生的兴趣、认知水平、认知风格、性格特点等因素,确定其所在层次,统一分班。根据培养目标的不同,分为A、B、C三个不同的层次。当然,这个层次的划分是呈动态变化的,有升有降。根据学生的成绩和综合能力,将B、C班有进步的学生按比例上升到上一级的A、B班。这样,使学生有一定的压力,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2、实验教学目标分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实验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达到分层实验教学的最终目的。A班属提高班,针对优等生。A层次的学生由于经济学基础较好,其教学目标定为在全面完成原有实验教学计划和大纲要求的基础上,适当向深度和广度方面扩展。B层次属中等班,针对中等生。C班属基础班,针对基础生。B、C层次的学生,其教学目标定为严格按照原有实验教学计划和大纲要求完成实验教学任务,抓好基础,重在能力提高。

3、分层实验教学效果。经过分层实验教学实践,提高了各层次学生的经济学水平。通过分层实验教学,A班的优秀率上升,B班的低分率明显下降,达到了整体提高学生经济学水平的预期目标。与此同时,提高了各层次学生学习经济学的积极性。B、C班成绩优秀的学生升入A班。这种升降使A班学生产生了危机感。B、C班的学生认识到了自己的差距,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明确了努力的方向。

经过两学期的经济学分层实验教学实践,通过对学生成绩及平时的考察,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了相对于教改前较好的成绩。在教改实验结束后,我们对此次实验进行了全面的问卷调查,为以后分层实验教学水平的提高做好充分的准备。

(1)学习兴趣上的前后对照。进行实验分层教学改革后,对经济学学习兴趣的增减,认为增加了占56.8%,减少了占20.9%,没变占22.3%;对分层实验教学对学生学习是否有促进作用,认为有的占48.6%,一般的占30.9%,没有的占20.5%;对是否赞同学校进行实验分层教学,赞同的占46.6%,不赞同的占30.6%,无所谓的占22.8%。

(2)学习成绩上的前后对照。我们对分层实验教学前后经济学考试及格率和优秀率进行了统计。第一学期(实验分层教学前为宏观经济学),及格率为76%,优秀率为18.6%;第二学期(实验分层教学后为中级宏观经济学),及格率为89.8%,优秀率为30.8%。从及格率和优秀率来看,学生成绩的进步是比较明显的。同时,中级宏观经济学更难学。这就表明,实行分层实验教学,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以适应不同水平学生的需要,使学生各有所得。由于学生对成绩是非常看重的,因此可以说,成绩的提高,对学生的学习是有促进作用的。

(3)学生对教师教学的反馈。在问卷调查中,最后的问题为:请每位同学对经济学任课教师一个评价。有30.6%的学生写到:“老师教学认真,为人师表,管理严格”;有28.8%学生写到:“老师辛苦了,您真的很好,我们每个人都喜欢您”;有19.7%的学生写到:“经济学分层实验教学让我感受到了学习的重要性,我要抓住时机”;有20.9%的学生说写到:“老师应该多讲点课外知识,别整天就是经济学原理和模型”。

参考文献:

[1]叶芬.经济学实验方案的科学设计[J].商业时代,2001(19).

[2]许晓东,刘岑玲.管理类实验分层教学的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9).

[3]张延斌.试论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建立[J].实验室科学,2006(3).

[4]周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个性化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3).

[5]高鸿桢.实验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

[6]梁静溪.经济学教学方法改革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2(6).

[7]徐慧.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思考[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6(10).

本文为学院重点教改课题:“CPE培养模式下我院实验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以经济学专业分层实验教学为例”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