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营销意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产品营销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产品营销意义

农产品营销意义范文1

1.1现象一:湖北柑橘滞销

湖南石门是全国最大的柑桔生产县之一,全县到处都是满山满岭的桔子,对于全县来说,相当多农民就是靠卖掉桔子来获取一年的生活费和补贴各种费用,也就是家庭里的最大收益来源。然而,今年该县却几乎陷入全面滞销,整山整树的桔子、橙子、柚子无人采摘,乱在树上,掉在地上。公路两边红灿灿的桔子挂在树上,完全成了广东过年时购买的观赏桔树。

1.2现象二:各省蔬菜滞销

自春季以来,我国山东、河南、浙江等多个地区的部分品种蔬菜已经出现较为严重的滞销。在山东大葱最后的收获时节,大部分葱农却守着地里的大葱卖不出去,一毛多钱一斤还没人要。河南芹菜大丰收,但菜农却高兴不起来,菜农们说,质量好的芹菜收购价每斤1毛,质量差的每斤只有5分钱,今年每亩芹菜要赔1000多元。据媒体报道,目前陕西洋县上千亩菜花同样出现滞销,5分钱一斤仍难以出售。同样是在浙江慈溪市的一些雪菜主产区,今年雪菜的收购价自上市以来一路下滑,现在仅为每斤0.11元左右,而去年同期的收购价在每斤0.35元以上。

农产品“丰产不丰收”现象减少了农民朋友的收入,打击了农民朋友种植农作物的积极性,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不利于农村社会的长治久安和国家的持续稳定发展。所以,我们必须认真分析农产品滞销的原因,努力找出应对之策,以便有效地解决这个困扰农村多年的问题。

2农产品滞销的原因分析

2.1农产品种植的盲目性

农民生产的盲目性问题是农村经济发展中一直存在的问题,当某种农产品出现赚钱效应的时候,大家就会一哄而上种植这种产品,结果就是这种产品的严重供过于求;当某种产品亏损的时候,大家又都大量减少甚至停止该种农作物的种植,结果导致该种农产品供不应求,价格暴涨,就这样,价格暴涨暴跌,陷入一个周期性循环。

农产品种植的盲目性主要由以下几个原因:

(1)农民缺乏基本的市场分析能力,不能够冷静分析市场的需求,而是采取一种从众的方式,结果是一直跟不上市场变化。

(2)农村的信息还不够发达,农村现在还很难甚至无法上网,农民还不能够在最短时间内了解到市场上最新的供求信息,从而不能为种植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政府在农民种植方面没有提供有效的引导,盲目上规模,没有从实际出发为农民朋友做好服务。

2.2缺乏品牌意识

在农村,能够意识到品牌问题的农民朋友却寥寥无几,这也是为什么农村不管丰收与否,农民都很难赚到钱的原因所在,只是靠销售原材料式的农产品,导致的结果只能是价格的竞争,最后大家都赚不到什么钱。当然,这个跟我们农村的生产方式有一定关联,我们农村基本是的生产方式,每一户人家种植的农产品的规模都是有限的,销售的时候各自为战,无法进行品牌的统一宣传,另外政府在这方面也缺乏有效的引导,这些原因最终导致了多年来农产品始终贱卖的现象。

2.3气候异常影响南北方蔬菜集中上市

除了蔬菜产量提高是造成蔬菜滞销、销售困难的一个因素外,还有就是今年的异常气候影响。往年,我国蔬菜一般都是南方蔬菜先上市,等南方蔬菜下市的时候北方蔬菜才上市,南北方蔬菜上下市之间有个时间差。而受异常气候影响,蔬菜的成熟期普遍发生变化,外地蔬菜较早地占据了本地蔬菜市场,而南北方的蔬菜几乎是在同一时间上市,造成市场供应饱和,收购价格难以得到提高。

2.4运输成本提高

不断飙涨的燃油价格,造成蔬菜运输成本增加,还有高速公路过于密集的收费,都加大了蔬菜流通环节的成本,加剧了蔬菜滞销。

另外,农产品流通过程当中的物流规划不合理,流通环节过多,导致迂回运输、长距离运输,流通费用过大,这也是导致蔬菜生产价格与销售价格悬殊的重要原因。

3农产品滞销问题的解决对策

3.1合理开展农产品种植

(1)提高农民市场意识。

供求关系规律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跌。尽管我们的市场经济已经开展了许多年,但农民的市场意识还远远不够,目光短浅,盲目从众的现象还是很常见。所以,要使农民树立起市场意识,在开展农产品生产时冷静分析市场的供求情况,然后再做出科学的决策,实现农产品种植的合理结构。具体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开展市场经济知识讲座。使农民朋友了解什么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核心是什么,怎么样适应市场经济等知识。

②开展农产品营销培训。农产品营销是市场营销的一个领域,怎么样卖好农产品是营销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营销专家应该多向农民传输开展农产品营销的知识,包括农产品品牌定位,产品包装,价格设定,销售渠道开拓等内容,使农民掌握这些知识,同时应用于实践。

③农民企业家经验介绍。在农村,也有一些比较出色的农民企业家,这些企业家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农村的情况非常熟悉,他们的一些经历,一些经营管理的方法,对农民朋友更有借鉴意义,也更有启发。政府部门可以将这些企业家聚集在一起,在农村开展巡回讲座,与各地方的农民朋友进行沟通交流。

(2)做好政府服务,让农民了解更多信息。

在市场经济时代,信息就是财富,而农村普遍信息封闭,对农产品的市场供求基本都不了解,更不懂什么农产品期货等专业知识,所以当地政府部门应该设立专门的农产品信息咨询员,定期向农民朋友提供国内以及国际市场各种农产品的供求信息,为农民朋友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减少农业生产的盲目性。

3.2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

目前,在农村,农产品的销售还是以初级产品为主,这种销售模式将导致农产品销售面临低级竞争,大大降低农户的利润空间,所以,进行农产品加工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必由之路。政府出面协调食品加工企业与蔬菜主产区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对滞销蔬菜进行深加工,制成腌制蔬菜、脱水蔬菜、速冻蔬菜、净菜与保鲜蔬菜等,缓解集中上市压力,增加蔬菜附加值,尽可能减少农民损失。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资金问题。资金问题一直是困扰农村经济发展的大问题,具体表现为:农民贷款难,贷款金额少,贷款利息优惠不够。发展农产品加工,开设工厂,需要大量的资金,这个问题解决不了,农产品加工就无法发展。

(2)技术。农民一般文化水平不高,缺乏专业的技术知识,这也是农产品加工进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各级政府部门应该积极开展农产品专业技术培训班,提高农民知识水平,拓展农民发展视野。

(3)设立股份制公司。农民单独开设农产品加工厂面临的风险很大,赢得起但输不起。怎样解决这个问题?采取以政府为主导,农民入股,开设加工厂的方式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利润共享,风险共担,既可以提高农民和政府部门的积极性,也可以让农民有一种依托感。

农产品营销意义范文2

1协调联动

当前的农产品发展,靠某个企业、某个产品来带动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采用协调联动的方法,增加企业、产品的关联性、延伸性、精深性、增值性,以降低竞争成本,形成集约优势,形成以农产品的龙头企业带动-协会协调-半成品坯料加工-农户基地协同发展的产业链,避免恶性竞争。这样才能形成以龙头加工企业带动养殖户种、养、加工,引领农民走上致富之路。

农产品只有通过组成联盟,才能使企业竞争力增强、规模效益显现、发展迅速。目前,我国农产品行业无序竞争,相互杀价现象严重。可通过成立协会来协调规范企业发展,通过行业分层次组成联盟,发挥集约优势、规范效应,增强行业、企业发展竞争力。

2产业化经营

目前我国农户应发展农产品产业化经营,将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联成一体,多层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可以从根本上提高效益,减少市场风险,通过大型龙头企业的带动,发展农产品商品基地,使农民有比较可靠的市场销售保证,尽量避免农产品生产的盲目性。

3优惠政策

在当前的形势下,国家应该通过制定优惠政策,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鼓励工商企业、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等进入农产品领域,引导农民扩大规模经营,形成农村支柱产业,增加收入。协助农民构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以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形式将农民组织起来进入流通领域,大力开发国内外市场,推动农业生产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的形成。

4营销渠道

在新经济和网络经济背景下,市场的需求日益个性化,对农产品营销渠道过程参入程度越来越高。

信息技术为异地交易提供了物质基础,便利的交通运输大大提高了农产品物流的速度。如江苏省无锡市就出现了网络购菜,人们足不出户,在家里或办公室轻点鼠标,到傍晚时分所需的都会准时送到指定地点,极大的方便了日益忙碌的人们,特别受到广大没有时间逛菜场的白领阶层们的欢迎。

积极倡导低成本实战营销企业要积极参与农产品加工,通过投资办厂,租赁乡企厂房、车间等方式开展农产品加工或委托加工,为下游企业开展初加工产品,为超市或专卖店开展定牌生产。从而促进更多的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加企业效益和农民收入。

现在,面对新的经济形势和国际的相关政策,农产品企业要加大国际市场开发力度,发展农产品对外贸易。要在营销专家指导下善于利用农产品在品质和价格上的比较优势,扩大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充分发挥地区的地缘优势和抓住对外贸易战略升级机遇,努力扩大农产品对外出口,由供应出口向在外境内设立批发市场、批零结合等发展。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发展对日本、韩国的农产品贸易,开拓南亚、西亚和欧美市场。

5现代流通方式

农产品营销意义范文3

关键词:农产品;特色;国际营销;品牌;意识

中图分类号:F7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1

一、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

集中精力发展特色农业,培育具有国际比较优势的农产品是农产品特色经营的基础。结合资源条件,发展精细农业。我国地域辽阔,物种丰富,各地有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独特的经济作物,因此,在参与市场竞争中,一定要围绕资源做文章,充分发挥各地的特色优势,切实把农业办精、办特、办活。要站在国际国内统一大市场的高度,去寻求各地的最大比较优势,去定位农产品的最佳发展品种,切实把资源优势变为市场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的特色种养业。我国的优势农产品目前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的农产品”,如蔬菜、水果、花卉和畜产品等,这些农产品在出口方面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特别是畜产品出口占农产品出口总量的40%,具有明显的优势。要突出重点,培育具有明显出口竞争优势的名优茶、瘦肉型猪、蔬菜、花卉、畜禽、淡水产品等劳动密集型的特色种养业;开发同一产品的不同用途,满足差异化的需求。目前我国的粮食生产(如玉米、小麦等),各具优势。针对各种用途而生产的农产品,经合理调配拥有广阔的市场。比如不同品种的柑桔,有专门用来榨果汁的,有专门供应水果市场的;不同的玉米品种,有的只能作饲料,有的则可以提取生物保健品。合理开发同一产品的不同用途,既可以相对分流一般品种,缓解品种单一的压力,又可以更好地满足国际市场的差异化需求。

二、注重品牌特色,发展区域经济

品牌特色就是农产品经营者在国际市场营销中建立具有较高知名度、具有个性特征的品牌。突出民族品牌的经营,是农产品国际营销者正确的选择。民族特色品牌的经营有助于促进产品销售,树立产品形象;有利于满足消费者品牌消费的心理和精神需求,培育顾客的忠诚度;有利于带动新产品的销售,扩大产品组合。农产品品牌特色的实施方式:改善和提高农产品品质,是建立品牌特色的基础。要坚持以优良的品种、优秀的品质去拓展市场,争创农产品的质量品牌;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培育知名品牌。要大力发展具有品牌效应、规模效益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以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促进种养业的提高。要优先培育农产品精深加工特别是外向型深加工企业,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国际竞争力;

三、注重科技进步,发展绿色农业

科学技术是重要生产力,要发展以绿色产业链为主的特色农业经济,必须加快形成与农业产业链相适应的农业科技链。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进一步加强对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现代流通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促进农业产业层次的提升和知名品牌群的形成。学习发达国家农业经济发展的先进经验和技术,要大力推行农产品全程的标准化生产,着力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水平。拓展目标视野,积极按国际惯例开展产品认证和质量管理认证,努力创新国际一流标准。按照安全、优质、环保和高效的要求,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大开放力度,拓展农业发展空间。要注意外引资源,积极与外商合资合作,引进国际先进的农产品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可以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农民走出国门,到国外兴办种养业基地和初级加工项目,拓展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

四、根据目标市场,发展营销战略

目前,我国绿色食品出口要在巩固现有市场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到周边国家,实施从本土化到区域化的营销战略。美国、欧洲、日本是重要的潜在市场,是我国绿色食品企业必须高度重视的出口增长的目标市场。欧盟东扩后,为我们开拓这一市场提供了条件,欧盟的新成员在经济发展和收入消费水平上与老欧盟成员有一定差距,在对食品消费需求方面更适合绿色食品,这为我国绿色食品出口提供了机遇。

我国周边的国家和地区是适宜进入的区域市场,如港澳台、日本、韩国、新加坡等。这一市场交通便利、信息畅通、成本相对较低,一些成长中的绿色食品企业和A级产品可先选择这一地区出口。容易进入的是发展中国家的市场。这些国家的市场条件、国民收入、消费水平、产品质量技术标准与我国相当,一些中小绿色食品企业可将A级绿色食品定位于这一市场,逐步扩大出口,并且逐步扶持重点企业和产品的出口。企业的产品是否有国际市场竞争优势,不仅要研究国内市场,还要研究国际市场;既要着眼现实需求,也要着眼潜在需求,重点发展有特色的或市场前景广阔的有市场竞争优势的产品。主要是强调要立足现有基础,并进一步挖掘出潜力。尽快形成产业规模优势,把这些比较优势发挥出来,转变为竞争优势,能够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取得主动权。在选择重点企业时应考虑该企业的实力及产品特色,与出口国的同类产品比是否有比较竞争优势,以及企业持续的创新和综合实力的持久性,尤其是高级管理人员的素质及其业绩;在此基础上,再考虑该企业实力是否有满足出口国需求的潜力,以防止市场开拓后,因供给不足,使他国竞争者趁虚而入。

结束语

我国农产品经营企业要善于利用外国企业在全世界建立的销售网络,我国绿色食品出口多集中在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市场覆盖率和市场占有率比较小,市场风险大。因此,我国要把绿色食品营销战略重点转移到东北亚地区,积极开发新市场,分散贸易风险,扩大市场的互补性和降低进入壁垒,在东北亚地区产品出口国中寻求合作伙伴,并通过与之开展的多种形式合作和针对不同合作伙伴,制定不同的营销战略和策略,加强开拓市场的能力,以此不断扩大市场的占有率和提高企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胡正明,张喜民.国际市场营销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

农产品营销意义范文4

关键词:农产品;期货市场;效率

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08)07-0010-04

一、影响我国农产品期货交易所效率的因素分析

期货交易所系统对于市场效率的影响是通过交易所对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交易所上市合约、交易成本等途径来进行的。

(一)期货交易所产品

期货交易所产品主要是期货合约及其交易,期货合约结构不合理影响期货市场效率的提高。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现状是上市品种少、结构不合理。农产品的天然特性决定了其十分适宜作为期货交易的品种。很多农产品的价格风险没有转移的场所和机会,因而无法反映农产品市场整体价格信息,并不能为农民提供有效的价格指导,也远远不能满足众多需要进行套期保值交易来规避现货市场价格风险的生产经营者的需求,大大制约了期货市场功能的有效发挥(龚国光,2005)。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合约结构不合理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合约数量少。截至2006年底,处于良性运作的只有8个农产品期货合约。而世界上共有各类农产品期货合约300多个,相比之下,我国农产品期货合约数量太少,远远不能满足涉农企业及其他投资者的需要(陈锐刚、周慧娟,2008)。

二是没有期权合约。我国期货市场上至今没有上市期权合约,缺失期权的期货市场是不完善的期货市场。农产品期权具有良好的风险管理特性,甚至可以用于保障农民收入。期权合约的标的是一种权利,期权买方通过支付期权费。从而享有在未来选择是否以既定价格买入或者卖出一项资产的权利。

三是没有农产品指数期货。农产品指数期货是以农产品的价格指数作为标的物的期货合约。由于农产品指数更加贴近现货价格,而且能够解决多型号、多品种、不易储存等情况下难以交割的困难,提高期货市场效率,因而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二)期货交易所交易方式与交易成本

通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与国外已经发展了上百年的市场来比,运行成本仍然偏高,存在许多亟待提高的地方。

1、现场交易席位和电子化交易方式并存。

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建立之初,由于我国对公开叫价不太适应。就直接采用了电子化撮合的交易方式,这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我国三大商品期货交易所都实行了电子化交易,但同时保留了现场交易席位。现场交易席位的保留,实质上是增大了运行成本。期货交易所对期货公司的收费较高,期货公司又把手续费转嫁到投资者身上(李晗虹,2007)。相比以前,我国期货市场经过不断改革发展,交易成本已经大幅下降,但和国外的电子化交易方式相比。我国的期货交易成本还是非常高的。

2、部分期货品种上推出了指定交易商制度。

做市商通过在期货市场上连续双向报价来活跃市场,可以增加交易量,保证市场价格的连续和有序,为市场提供流动性,增强市场运行的效率。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理论认为,金融市场微观结构因素可以影响投资者参与交易的积极性,从而改变市场上的有效供给和需求,并最终影响期货市场价格的发现。2001年,国内期货交易所尝试引进国外的做市商制度,但是没有获得证监会的批准,后来将原来的做市商方案修改后推出了指定交易商制度。但由于目前我国仍然不允许期货公司开展自营业务,使得指定交易商制度缺乏制度基础,从而逐渐走向异化,成为期货公司争取交易所高额佣金返回的一种工具。指定交易商制度具有中国特色,指定交易商负有完成交易量和持仓量的任务,但是又不提供双向报价。在一些不活跃的交易品种上,指定交易商占据了大部分持仓和交易量。有可能会削弱其它投资者的交易兴趣,从而无法实现增加流动性、降低交易成本的目的。

(三)期货交易所组织体制

1、证券期货交易所大型化公司化对市场效率的影响。

当前世界期货交易所出现了大型化公司化的发展趋势,通过规模优势降低了成本,通过公司机制提高了盈利能力,从整体上促进了期货市场效率的提高。研究当前世界期货交易所的发展趋势,对于加快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最初的期货交易所大多是农产品交易所,随着业务的发展,相继上市其他期货品种。到了2006年10月,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和芝加哥商业交易所宣布合并,组建新的芝加哥商业交易所集团公司,合并完成以后,新公司将成为世界交易量最大的期货交易所,交易品种繁多,运营效率提高,交易成本大幅度下降,为公司客户及公司股东带来显著的收益。随着金融市场竞争的加剧,期货交易所不断合并重组,期货交易所的规模越来越大,上市品种也越来越多,单纯的农产品期货交易所越来越少。

2、当前我国期货交易所的体制现状。

目前,我国农产品期货交易所既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会员制组织,也不是股份公司制组织,而是一种行政特征明显的“行政会员性组织”,行政系统通过任命总经理等手段“控制”了交易所的日常运作。这种非市场化的会员制模糊了交易所自身的市场性质和政府性质之间的分工。由于交易所担负了不该担负的行政职能,从而削弱了交易所自身的市场功能,如产品创新、市场服务和交易制度完善、一线监管等功能,使市场本身的功能不能得到有效发挥。同国外交易所相比,我国期货交易所市场缺乏竞争,交易所产品结构单一,创新能力明显不足。

二、通过交易所改革促进期货市场效率提高的对策

(一)建立多样化的与我国农业相适应的期货合约体系

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现有的投资品种十分有限,不能适应一个发展中的经济大国对期货市场的要求,期货市场必须提供更加丰富的风险管理手段,提供更加丰富的投资品种。从我国农产品市场发展的角度来看,也必须不断扩大农产品期货合约品种。

1、创新期货新品种上市机制。

2007年4月15日开始实施的《期货交易管理条例》对于期货品种上市机制做出了新的规定。该条例第十三条规定,期货交易所办理上市、中止、取消或者恢复交易品种,应当经国务院期货监督管理机构批准。国务院期货监督管理机构对品种的上市、交易、结算、交割等期货交易及其相关活动,进行监督管理。在此之前,为了严格期货市场管理,期货新品种上市需要国务院审批,由于程序复杂,涉及多个部门和环节,使得期货新品种的推出极其缓慢,不能适应经济金融发展对期货的需要。在期货品种上市机制上,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是交易所开发新品种,只需

向政府部门备案审核即可。在我国稳步发展期货市场的大背景下,要按照《期货交易管理条例》的精神,加快落实期货品种上市新机制,提高期货品种上市效率,主要由市场需要来决定品种。一个期货品种是否适应经济需要是由市场来决定的,监管部门应该把精力更多地放在对市场运作的监督管理上。

2、健全农产品期货品种体系。

发达国家的期货市场首先是为本国经济服务的,市场上都有独具特色的本土农产品期货品种。我国的农产品期货合约种类是比较少的,还需要大力发展。与国际上现有的期货品种相对照,我国还没有上市大米、生猪、活牛、木材等期货品种,以及与农业密切相关的天气合约等品种。我国作为一个经济大国,要成长为一个经济强国,金融业对经济的保驾护航是必不可少的,体现在期货行业中,就是最重要的,尤其是在我国独有的农业初级产品中,需要借助期货来提高行业的风险管理水平。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发展我国农产品期货品种,对于行业发展、农民增收都有重要的意义。

3、在同一期货品种内形成系列。

农产品期货合约,在同一交易品种内形成系列,是扩大期货市场的影响力,完善风险管理手段的有效办法。有的农产品产业链比较长,比如大豆产业。大豆种植涉及到种植业,榨油涉及到榨油产业和食用油经销商,豆渣饼又可以说是饲料行业的“原材料”。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大豆系列的期货品种就有大豆、豆油、豆粕三种。有的农产品在品种上有区分。例如我国是非转基因大豆的生产大国,我国生产的传统黄大豆蛋白质高,适合做豆腐、豆浆,食用起来,味道鲜美。而进口的美国大豆是转基因大豆,出油率高,适合榨油用。因此,我国可以开发一系列套利工具(合约),将套利交易标准化,增进市场的定价效率。

4、适时推出农产品期权合约。

十几年来,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取得了飞速的发展。然而,同发达国家的期货市场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一个明显的差距在于,我国至今为止还没有上市农产品期权合约。从政府对农业支持保护战略的角度来看,发展农产品期权市场,可为订单农业提供“风险避口”,为订单企业和农户提供简便易行、风险较小的保值和避险工具,为稳定和保护农民收入创造条件。从经济、金融安全的角度来看,期权是一种廉价的风险转移、风险管理工具,是一种与期货风格迥异的金融工具,为期权买方提供了是否交割的选择权,为进一步量身定做各种衍生头寸提供了基础。从市场需求来看,随着我国商品期货市场的不断成熟,市场参与者广度和深度的日益提高,规避期货交易风险的客观需求与日俱增,以期货交易为基础的期权交易。能够为期货交易者提供保险功能。在期货市场形成多层次投资组合,特别是低风险高收益投资组合,需要利用期权交易发挥作用。

(二)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市场效率

期货市场效率高低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就是交易成本的高低。交易成本低,通常情况下交易就活跃,参与的投资者比较多,市场的流动性比较高,市场的定价效率就比较高。因此,降低交易成本是期货交易所一贯追求的目标。尤其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电子化交易在增加初始投入的条件下,却带来了单笔交易费用的大幅度降低。电子化交易方式日益盛行,不仅成为期货交易所核心竞争力的表现,也极大的影响了期货交易所的组织形式,对于世界农产品期货交易所的影响更是非常深远。

1、加快电子化建设,提高期货市场效率。

加快电子化建设,降低手续费,既是服务投资者的迫切需要,又是提升交易所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通过电子化建设,还可以推出电子盘夜市交易,提高期货市场的流动性,在条件许可时吸引国外的投资者入市交易。

2、加强风险研究,建立合适的保证金制度。

除了手续费以外,保证金的多寡也是交易成本高低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保证金和期货品种的特点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有些期货品种的波动性比较低,例如小麦期货,这类期货对保证金的要求相比低一些。有些期货品种的波动性比较高,例如白糖期货,这类期货品种对保证金的要求相对高一些。这就要求期货交易所要加强风险研究,建立合适的保证金制度,既能够发挥保证金防范风险的功能,又能够为投资者节省资金,降低交易费用。

3、加强农产品现货市场建设,降低交割和仓储费用。

现货交割是农产品期货重要的特点,一个有效率的农产品期货市场必须有高效的现货市场作为支撑。没有发达的现货市场作为支撑,期货价格就可能被扭曲,无法通过实物交割途径使得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走向一致。在农产品现货市场建设方面,主要是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改造升级、发展农产品现代流通方式、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推进农产品分等分级和包装上市等方面(润泽,2006)。从服务期货市场的角度看,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切实降低仓储费用是最为重要的两个方面,能够有效促进期货市场更好地实现价格发现功能。在农产品交割方面,期转现交割方式有利于降低交割成本(张广文,2006)。

4、引入做市商制度,提高市场流动性。

流动性对于小品种期货和新推出的期货品种尤其重要,缺乏必要流动性的市场,难以吸引投资者进入,必然会导致市场流动性的进一步降低。在新品种推出的时候,交易所往往会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来提高市场的流动性,例如在新品种上采取较低的交易手续费,或者通过做市商制度提供较好的流动性。做市商制度起源于证券市场,在国外市场已经运行三四十年了,并且在期货市场和期权市场获得了日益广泛地运用。我国期货市场的发展,尤其是期权市场的开拓和发展很难绕开这一制度。

(三)进行农产品期货交易所组织体制改革

期货交易所在期货市场的发展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对于农产品期货市场来说,单一的农产品期货交易所的发展模式正越来越多地受到综合易所的挑战,会员制的交易所正越来越多的受到公司制交易所的挑战(陈锐刚、周慧娟,2008)。由于期货交易所存在明显的规模效应,单一的农产品期货交易所发展受到限制,在盈利能力、服务水平、科研投入、电子化投入等方面要弱于大型综合类期货交易所。结合世界期货交易所的发展趋势,结合我国期货市场的实际情况,我国农产品期货交易所的发展也要遵循综合化、公司化的战略取向。

农产品营销意义范文5

关键词:地理标志农产品;地域属性;支付意愿;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2)05-0110-04

地理标志指的是“识别一商品起源于某一特定地域或该地域中的某一地区的标记,该商品特定的质量、声誉或者其他特征主要由该地理来源,或者由该特定区域的人文或自然因素所决定”,但这个概念更多所指的是一种产权保护制度安排。

本文主要研究地理标志产品(可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不管它有没有地理标志标签) ,或者说是“地域特色农产品”。这个概念的外延要大于“地理标志保护产品Recognized GI products (RGIP)”,而小于“原产地产品Origin products (OP)”。之所以如此界定一是考虑到消费者对地理标志产品支付意愿的研究中必须要分离“地理标志标签认证”和“地理标志产品所对应的原产地域质量属性”。由于目前在我国消费者不太了解“地理标志”标签,在一定程度上也不认可该标签认证,故潜在的“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资源”可能更有意义。另一个主要考虑因素是我国农副土特产品众多、饮食文化多样、农副产品加工工艺迥异,其中众多农副土特产品与其地域拥有一定的相关性。这些天然就是潜在的地理标志产品(或者说潜在的可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有关研究也表明,区域特色产品的数量与申请地理标志保护的数量高度相关:其相关系数R=06162[1]。

由于我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大都是农产品①,因此本文的研究主要以“地理标志农产品”为例。毫无疑问,地理标志农产品的这种基于特定地域形成的质量和声誉形成差异化,若能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就能和其他的同类产品相区别形成垄断竞争的市场格局,消费者会支付溢价。但是产品质量是一系列有形和无形属性构成的一个复杂的概念,消费者为地理标志产品支付溢价随着产品种类的差别、消费者所在地区和研究方法的差别而异。由于市场范围大小的存在和消费者农产品消费偏好的差异,以及对标签认证制度的认可差异,研究某一特定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的消费者支付意愿可能会存在缺陷。因此,撇开具体的产品与“地理标志保护”标签的潜在影响,分析地理标志产品“地域”属性的消费者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就有其重要意义。

本文剩余结构安排如下,第一部分主要简述国内外相关问题的研究,在综述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研究切入角度;第二部分主要提出本文研究的框架,实证研究方法;第三部分主要是实证检验结果及相关讨论。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

有关消费者支付意愿的研究国内外相关文献很多,其研究方法也多样,常见的实证研究多是以分析消费者对相关认证标签的支付意愿,如可追溯、绿色食品、转基因、环境等等。在认证标签的认可过程中,消费者态度起到决定性作用,在经验研究方面,已有研究发现消费者的态度取向存在一些系统性差异,具有不同经济社会特征的个体态度取向不同,信息的可及性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这些因素主要有:经济因素、社会因素、人口因素、消费者价值观、信息的可得性、认知等等。[2]在支付意愿方面,多数的实证研究从信息搜寻、消费者行为(如计划行为理论)等角度,方法上则从揭示的偏好(享乐定价)和陈述的偏好(联合分析、CVM分析、实验拍卖)角度进行研究。

具体到地理标志产品支付意愿上,国外的研究文献相对国内要丰富得多,相关的支付意愿结论多样。Deselnicu等[3]通过元分析发现,地理标志农产品获取的支付溢价在统计上从不显著到非常显著,呈现很宽的频谱范围。在欧美等国家,奶酪、蔬菜和水果等产品获得地理标志保护后往往能获取很高的溢价支付,但是在地理标志保护历史悠久的欧洲,一旦产品拥有多种质量认证标签,普通的地理标志不再有效。至于影响消费者地理标志农产品支付意愿的因素,多数的实证研究主要考虑心理因素、社会经济因素以及这两者和地理标志产品属性的交叉影响,实证结果也是随着调研数据获取的特定地域、产品的种类和研究的方法而异。[4]

国内研究消费者地理标志农产品支付意愿的文献很少,其中占辉斌[5]研究表明消费者对黄山茶叶地理标志知识的了解程度、对黄山茶叶地理标志标签的信任程度、消费者对茶叶的偏好以及购买茶叶的主要用途等因素是影响消费者购买黄山地理标志茶叶的重要因素。刘瑞峰等[6]以上海、北京和郑州市 342 个消费者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研究结果表明性别、年龄、婚姻、文化程度、职业、个人月均收入、家庭规模、对水果质量的关注、对水果价格高低的关注、对水果原产地的关注和销售员介绍等因素影响着消费者购买行为。

农产品营销意义范文6

我国农产品市场总体呈现增大的趋势

具体表现在三方面。

一是国际经济大环境拖累国内农产品价格下行。近年来,国际地缘政治,全球气候变化,金融资本投机,农产品市场价格与宏观经济、石油价格、汇率升降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价格下跌与全球市场产大于求,对国内农产品价格将产生很大的下行压力。

二是国内外市场融合加剧,国内农产品的价格波动。随着我国一系列多双边自贸区以及一带一路的推进,油料、水果等农产品进口国将从美洲、澳洲逐步拓展到东南亚和欧洲,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间价格方向联动渠道将被打通。

三是新兴农业经营主体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大,随着耕地流转率不断提高,农民合作社、种粮大户等新兴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发展,新兴经营主体生产专业化程度高、产品商品率高,再加上进入和退出的门槛限制,生产经营活动对市场风险比较敏感,受市场波动的影响尤其大。

我国传统农业市场风险管理方式亟需创新

一是我国原油与价格支持为核心的政策面临巨大挑战,我国的临时收储政策本质是以政府干预市场的方式来稳定农产品市场,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农产品价格波动对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不利影响。但随着国内外市场环境的变化,这些政策也导致市场价格扭曲,财政压力加剧,国内外价格倒挂等一系列矛盾不断累积,而且开始面临WTO天花板约束,面临越来越大的制约和挑战,因此在改革完善农产品价格和市场调控机制的同时,如果不尽快建立市场管理机制,可能会出现生产大幅滑坡。

二是发达国家已有成熟的经验可供借鉴,梳理发达国家农产品市场管理经验,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借鉴。

第一,注重风险管理市场化,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政府农业政策发生了重大改变,逐步减少对价格直接或间接干预的程度,包括农产品的最低限价和生产配额。减少国家储备量等,催生了农产品期权、价格和收入保险等各类市场化风险管理工具的涌现和发展,从而使市场化管理工具在美国农产品价格风险管理体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地位也越来越重要。

第二,政府提供大力支持,美国是世界上市场化价格风险管理工具发展最为完善的国家,农产品价格和收入风险于1991年就开始试点运行,由于扩大农业保险承包责任,对农民同时提供了生产风险和价格风险的保障,受到了美国农场主的热烈欢迎。美国农业部风险管理局设立专门的农业风险管理教育项目,通过开展教育培训,提高了农民的风险管理意识,推进了农业保险各类产品的推广应用。截至2014年农产品价格和收入保险占美国政府保单项目的77%,保费规模比例达到80%以上。

第三,以期货期权市场为基础,各类远期合约在美国农业市场管理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从1993年开始,美国以政府拨补贴、权利金、和其他交易费的方式,通过看跌期权进行农产品价格风险管理。

加快构建我国农产品价格风险管理新机制

我国农产品风险管理实践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2013年以来,各地积极创新产品风险管理模式。其中有代表性的有“订单农业+场外期权+期货市场”、“合作社+场外期权+期货市场”、“价格保险+场外期权+期货市场”三种模式。我们认为下一步应该针对新形势下价格生产波动的风险,把价格保险作为重要抓手,综合运用目标价格补贴等政策措施和期货、期权、价格保险等市场化工具,构建我国市场风险管理新机制。具体应该做好“三个三”。

坚持三个原则。第一坚持稳定农民收入,造成农产品供需失衡的原因更多是在供给侧。从稳定农产品供给切入,为农民收入风险提供保障,稳定农民收入预期。第二坚持多元化的模式创新,与欧美规模化程度较高的农业不同,我国小规模分散生产仍然是主流,但种粮大户等新兴经营主体加大发展,应充分考虑价格波动特征以及抗风险能力,鼓励创新,针对不同类型农产品,提供多样化的风险管理模式。第三坚持政策性措施和市场化工具并用,一方面政府作为农业市场管理的宏观主体,要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出发,发挥政策性措施的作用;另一方面,迫切需要激发微观领域创新活力,发挥保险公司、期货公司和各类中介机构的积极性,利用市场化工具来提高农业风险管理的效率和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