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媒体传播的特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媒体传播的特点范文1
新媒体高调参与奥运转播体系
报道身份明确。2007年12月18日,央视网由国际奥委会正式授权成为北京奥运会官方互联网/移动平台转播机构,对奥运会的开幕式和各项赛事进行转播。这也是在奥运转播史上首次将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作为正式的转播机构,与传统媒体一起列入奥运会转播体系。这一行动可以被视作是对新媒体传播地位的认可。正名之后的新媒体具有同等的权威性,传播影响力得到了大大提升。
受众人数众多。各大商业网站纷纷不计代价地投身其中,新浪、搜狐、腾讯等9家网站组建了“奥运报道联盟”,与央视网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均具备对央视网转播的赛事进行网络直播或点播的权利。上述强势网站所拥有的网民份额几乎占据了绝对数量优势,因此,新媒体在此次奥运转播中覆盖人数可谓众多:根据互联网数据中心的统计,从8月8日到16日,9家拥有奥运转播权的网站,日均访问人数1.38亿,达到中国网民总数的一半以上;此外,手机报和手机电视转播也初现一定规模,如中国移动的手机报产品“奥运手机报”定制用户接近千万;手机电规的用户人数也超过百万。
转播规模宏大。央视网及其授权的9家商业网站除全程转播所有央视频道的奥运赛事外,“CCTV网络电视奥运台”开设28个奥运项目的直播频道,全程转播3800小时赛事,提供5000个小时的奥运视频点播,囊括了所有赛事;新媒体对赛场内外的各种活动事件都进行了全方位的、多角度的捕捉,使北京奥运会立体、生动地展现于人们眼中。各种奥运手机报也层出不穷,纷纷以“短彩”结合的方式,以早刊、晚刊、号外形式频繁发送。
奥运会期间新媒体传播优势尽显
兼具同步传播和异步传播。奥运赛事报道对时效性的要求是近乎苛刻的,电视等传统媒体在时效性上的最大极限是对赛事进行同步的现场直播,而如今同步传播对网络等新媒体而言,已经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举动,央视网及其他授权网站可以和电视几乎同步进行网络直播;手机电视同样通过CCTV手机奥运台对赛事进行同步直播;值得一提的是,在奥运圣火登顶珠峰的直播中,登山队员扎西次仁通过中国移动网络发回第一条彩信,这一刻比电视信号提前了整整一分钟,2000万人很快通过手机报分享到成功的喜悦。这足以说明新媒体在同步传播上丝毫不逊色于传统媒体。
异步传播则是新媒体较传统媒体无法媲及的优势,新媒体打破传播线性规则,在任何时候通过网络点播或者手机点播的形式观看任何想看的比赛,时间选择和内容选择具有较大的自主性。
良好的互动性和参与性。互联网的Web2.0时代的到来彻底改变了媒体话语空间的旧格局,受众不再只是被动接受信息和滞后反馈意见的群体。在网络和手机媒体中,我们看到大量具有边看边聊功能的手机社区、网上聊天室,网民在欣赏奥运赛事的同时可以进行即时的意见和讨论;网民争先恐后地充当起了奥运“草根记者”,积极参与到草根的新闻报道中来,网络上遍布了他们视角独特而感受真实的奥运报道,如《草根记者直击奥运会:我见到了“梦中情人”科比》、《草根记者北京交通见闻》等,又如温州网、温州手机报等在奥运前夕招募了80名有奥运会门票的草根记者,他们可以用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报道自己亲历奥运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并通过博客、论坛、手机短信、QQ群等工具发回温州网后方平台。温州网将提供专门的栏目,展示草根记者的作品。优秀报道除到温州网新闻频道外,还向30多万温州手机报用户推荐。在新媒体中,我们看到受众是新媒体传播中活跃、主动、反应灵敏的因子。
娱乐化传播大行其道。在这次奥运会的传播中,新媒体凭借其娱乐化的传播风格赢得了大量受众群体。不难看出,新媒体将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了“奥运娱乐”的主题上,比如网上有令人捧腹的韩乔生语录集锦、有对冬日娜采访不当的集体揶揄、有奥运会中美女和帅哥活色生香的新闻图片、有对运动员的个人生活的八卦报道等,这些传播内容无关奥运赛事主题,也并无关奥运人文精神,但轻松幽默的选题能博得人们捧腹一笑、放松心情;此外,新媒体上网民们恶搞的视频、尖刻的评论、摘笑的段子比比皆是,也是吸引受众的重要原因。
人性化传播技术不断改进。新媒体利用其先进的技术提供了无限贴近式的人性化服务,使得受众的新媒介体验舒适便捷,如央视网特别制作了3D频道墙,赛事项目一目了然.观看赛事直播更加直观;及时更新的赛程表和节目单,方便网民观看赛事;根据比赛日期、项目、最热栏目视频排行等提供不同的人口,方便网民快捷地找到想看的内容;在网络视频点播上,将所有有关奥运的内容整合成视频数据库,提供奥运视频搜索服务;在视频窗口的右边有聊天窗口,方便受众边看边聊。手机电视上则以视频为核心,辅以滚动资讯和图文直播,大大丰富了受众的媒体感受。正是因为新媒体种种人性化传播方式,才使得受众便于欣赏奥运,乐于参与奥运。
新媒体:难凭奥运定天下
在这次奥运会转播中,新媒体可谓是风头出尽。8月12日,中科三方互联网研究部最新调查结果显示,网民关注奥运信息渠道依次为:网络为85.8%,电视为74.3%,报纸和杂志为49.8%;此外,手机报和手机电视都得到了相当程度的发展。然而在奥运媒体之争中,新媒体是否完胜了以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呢?笔者认为并不尽然,传统媒体影响力依然牢固地抓住了相当数量的受众群体:奥运会开幕式转播中,中国有842亿观众通过电视媒体收看了直播;根据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的调查,44.9%的互联网用户表示会通过中央电视台来收看开幕式直播,只有12.5%的互联网用户表示会通过网站观看开幕式直播。在奥运会期间,全国电视观众人均每日收看电视节目189.4分钟,比上半年多投入38.1分钟,这些数据都说明了以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仍然具有相当影响力。因此,新媒体要想提升竞争力,就需认清自身的传播劣势并加以改进。
新媒体内容生产上的有限性是其致
命的弱点。此次奥运转播中,央视作为唯一的官方转播机构,具有在信息生产制作上的绝对优势,它能对奥运会进行最为迅速全面、真实生动的第一手报道,可以说央视成为奥运新闻的生产工厂;其他传统媒体的记者取得相关资格后也能进行一定量的新闻内容生产;在新闻内容制造上,新媒体则显得势单力薄,他们的记者没有奥运会注册记者的身份,无法开展广泛的新闻采访活动和原创性的新闻写作,只能对传统媒体的内容进行文字转载或者视频转播,新媒体生产具有核心新闻价值的、有分量的、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能力还是远远不及传统媒体。
新媒体在技术上仍然有待改进。以网络为例,网络最大的威胁来自网民的高峰访问而导致视频画质、接入速度大受影响,严重的会造成网站瘫痪。8月8日晚8点,奥运会如期开幕,但是许多网站在开幕式直播中遭遇了网络“塞车”,画面和速度都不尽如人意,使得许多网民不得不转而投向电视直播。此外,新媒体的操作性存在一定的难度。根据施拉姆“选择或然率”公式:选择的或然率=报偿的保证/费力的程度,施拉姆认为,受众在选择获取信息方法上遵循经济学的“最省力原理”,希望以最小的付出获得最大的回报。新媒体从操作层面上看,其费力程度显然要比传统媒体要大。因此,提高新媒体的易操作性也是有效提高其竞争力的一个方向。
结论
新媒体传播的特点范文2
关键词:新闻传播;新媒体时代;特点;发展趋势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我国新媒体产业的迅速发展,为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新媒体作为一种新型的互联网媒体类型,其特点为鲜明的自主性与普及性。面对迭代变迁,新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限制,人们获得了更多言论自由的机会。如今,网络、微信、手机已经成为当下最为重要的传播平台和工作生活离不开的信息高地。故而,积极研究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特点和未来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一、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特点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传播表现出许多较为独特之处,如传播信息的即时性、传播内容信息海量化、传播方式多元化、传播过程互动化等特点,下面对之做具体分析:
(一)传播信息的即时性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新闻的即时性。在新媒体时代,获得时间上的优势,就是获得了更多的用户和流量。在这一点上,与传统媒体相比较,新媒体的优势不言而喻。早在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公布之后,各大门户的新闻客户端均在一分钟内向用户的手机进行了消息推送,随即便引发了网友的评论热潮。现如今,信息的传播速度能做到几乎与新闻事实的发生同步。
(二)传播内容的海量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增强,各国的发展都以协同发展作为主要方向,网络的发展也不例外。当前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共同生活在“地球村”中,依托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新媒体能够实现信息的快速传播和分享,人们能够接触到来自世界各个国家、各个地区的海量的、丰富多样的信息,而自己也能够在新媒体平台中随时随地发表自己的感受、所见所闻等,这就使得新闻信息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拥有极为丰富的信息。
(三)传播方式的多元化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等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新闻传播领域也不例外。当前,“数与网”逐步发展完善,衍生出了更多的新闻传播方式和渠道,打破传统媒体单一的传播方式,这就使得不同传播方式之间存在的薄弱之处得以弥补,并为新闻传播实现跨平台传播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条件。同时,受众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各种渠道来搜索、浏览、下载自己想要的新闻信息,获得更加优质的新闻体验。
(四)传播主体的广泛性传统媒体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垄断性,在新媒体未出现前,传统媒体作为新闻传播的主体,垄断着所有的新闻资源,具备一支专业的、高素质的新闻采编队伍,专业记者负责对新闻内容进行编写和,媒体作为传播者,处于传播过程的中心位置,决定着信息的重要与次要,数量与质量,甚至是对受众的影响,对舆论的主导,而受众仅仅是被动地接受新闻信息。在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范围得以明显拓宽,为新闻信息提供了更多的传播渠道,网络中的每个人都可以是新闻信息的者、传播者以及生产者,人人都可以参与到新闻传播之中,随时都可以把所见所闻所感到新媒体上,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记者,成为传播主体。这就在极大程度上确保了新闻传播主体地位的平等性,促使新闻传播主体越来越广泛。
(五)传播过程的互动性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因受到技术和地域因素的限制,传播覆盖面和受众数量都比较小,缺乏互动性,受众仅能够被动地接受新闻信息,且没有畅通的新闻效果反馈渠道。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传播的互动性很强,信息发送出去只是这一整个传播过程的开始,信息内容需要受众去评论、转发、反馈、参与和分享,内容才能成为活跃的内容,新闻传播环节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完整。例如在每条新闻的下方设置的网友反馈窗口,就是一个互动平台,网友可以点赞、可以评论、可以转发。网友除了看新闻之外,还可以看其他网友的评论,并且可以参与讨论。
(六)传播模式的碎片化在传统媒体环境下,受众主要在固定时间段从广播、电视及报纸中获取新闻资讯。而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人们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每天的时间都被安排得满满当当,故而人们并不愿意在固定的时间里获取信息,更愿意在自己休息、吃饭等碎片化的时间里获取信息,随时随地通过手机App获取短小精干的新闻信息。基于此,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内容具有碎片化的特点,而碎片化的信息能够显著提高编辑效率,且更容易在受众中形成裂变式传播,促使传播效果进一步扩大。
二、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发展趋势
基于新媒体时代以及新闻传播表现出来的特点,在传播发展方式上也应做出适当的调整,以满足时展的需求,传播渠道社会网络化、受众群体大众化、传播方式综合化、传播内容可视化将成为新闻传播的主要发展趋势。
(一)传播渠道社会网络化现如今,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加上互联网信息技术迅速进步,推动着新媒体技术的蓬勃发展,人们已进入到新媒体时代,在这一背景下,人们能够更加快速的获取新闻信息。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当前全世界社会化网络用户有20多亿,占整体网民数量的4/5左右,这也为新闻传播的可持续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社会网络涵盖了个人信息上传、群体协作、交流共享等,有助于新闻传播展现出互动性、普及化及鲜明的个性化特点,可结合网民的提问给出相应的解答,从而更好地满足受众对新闻信息的多元化需求。此外,通过技术支持,可以让受众参与到新闻中来身体力行,以此来提升用户体验。以宁波人才落户政策为例,文字介绍相对来说比较复杂,如果附带一个交互性的东西让读者自己填写自己的情况,填完之后随时可以得出结果,一定会大受欢迎。
(二)受众群体大众化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新闻传播的大众化特点愈加鲜明,其中大众化除了体现新闻信息的大众化发展外,还体现信息人员的大众化发展。同时在这一背景下,受众的多样化、个性化新闻信息需求得以更好地满足,可以从各式各样的多媒体互联网渠道中得到自己想要的新闻内容,且能够随时随地获取全世界范围内各种各样的新闻内容。同时,在传统新闻中,新闻的主体都是固定的,受众无法进行新闻传播和自由发表言论等,而在新媒体时代,受众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感受、观点及想法,这就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新闻传播大众化的进展,使得新闻传播效果得以显著增强。
新媒体传播的特点范文3
一、充分认识和牢牢把握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规律和特点
在全媒体时代,由于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融合日益加深,全媒体信息传播格局逐步形成。较之旧媒体传播时代,全媒体信息传播主要有以下传播规律和特点:
(一)传播速度快
全媒体时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将这一特性做到了极致。基于互联网、无线传播技术等现代科技,借助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微博、微信等传播载体,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非常快。
(二)传播波及面广
从地域的角度看,由于互联网覆盖全球,地域和空间限制越来越少,只需要设备和传输信号,就可以信息,无论在世界上哪一个角落,在事件发生的同时就能够进行传播活动。从传播的主体看,由传统的“点对面”传播转变为“点对点”传播,传播不再是机构、媒体单位的事情,而是全民传播,每一位民众都可以参与其中,谁都可能是者和受众。
(三)传播信息容量大
全媒体时代传播信息堪称“海量”,内容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古今中外无所不包,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传统媒体中报纸、电视、广播的版面或者时间是有限的,而伴随存储技术的迅猛发展,传播的信息容量相当可观。
(四)传播载体丰富多样
从媒体性质看,既包括党和政府媒体,也包括民间媒体。前者包括党报、国家电视台和网站新闻;后者包括口头舆论、网络和“自媒体”。从媒体的载体看,既包括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也包括网络、微博、微信、微视频等新兴媒体。
(五)传播互动交融性强
传统信息传播主要是点对面的传播,传统媒体往往充当者,信息受众只能被动的选择接受或不接受,而受众对信息的感知和意见不能及时充分反馈。而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呈现点对点的格局,广大受众在选择接受或不接受信息的同时,还可以进行回应,随时反馈其态度和决定,随时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传到网上,实现信息传播者和接收者的双向互动。
(六)传播管理难度大
新媒体固然有着传统媒体难以比拟的自身优势,但是,新媒体也存在自身的问题。由于新媒体的跨平台特点、媒体信息的分散性和随意性,使信息传播的控制和管理难度加大,诸如“网络谣言、社会恐慌、网络水军、网络舆论暴力”等问题时有发生,给社会带来极大危害。
二、全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给检察工作带来的严峻挑战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丰富了检察工作的宣传载体、拓展了检察机关了解社情民意的渠道、增强了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对检察工作的监督力度,给检察工作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给检察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一)传播理念的挑战
时至今日,仍有部分检察人员更习惯“埋头苦干”、“少说多干”,甚至将检察工作“神秘化”,关起门来开展检察工作。即便开展检察宣传工作,也主要通过官方媒体或门户网站进行单向的信息。对全媒体时代的传播规律和特点认识不足,没有充分意识到全媒体时代传播检察信息的重大意义、拓宽传播渠道的重要性、增强检民互动的必要性、引导涉检舆情的紧迫性;没有充分意识到树立自信、包容、开放的传播者形象对于提升检察公信力的重大作用;没有充分意识到从宣传到传播的价值追求。
(二)传播平台的挑战
目前,报刊、门户网站仍然是各级检察机关的主要的宣传平台,微博、微信、微视频等新媒体平台没有得到普遍建立和广泛使用。高检院的检察政务微博刚开通不久,绝大部分市、县两级检察机关的政务微博尚未开通,即便开通了政务微博的检察院,也有不少未能有声有色开展信息传播。各级检察院的检察管微信群基本没有建立,整体功能发挥受到严重制约。
(三)传播机制的挑战
各级检察院虽然普遍建立了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宣传和管理机制,但尚未建立各院完整的全媒体传播机制以及全系统联动有序的传播格局。特别是检察系统微博、微信的管理运行机制,负面舆情的引导处置机制尚未有效运行。
(四)传播队伍的挑战
虽然高检院一再强调要求各级检察机关要建立健全新闻发言人队伍、微博微信管理队伍、舆情监控队伍等传播队伍,但纵观全国各地,传播队伍建设不尽人意。一是受人员编制的制约,传播队伍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工作需要;二是受人才来源的局限,从事传播工作的人员主要从现有人员中调配,懂传播规律、熟悉传播知识的人才匮乏,传播队伍的知识结构单一;三是缺乏学习培训机会,传播队伍的素质能力普遍偏低,难以适应工作需要。
三、着力提升素能,适应全媒体时代要求,促进检察工作科学发展
全媒体时代为检察工作提供了网络信息传播的全新环境,面对全媒体时代的挑战,必须与时俱进,顺应全媒体时代的要求,不断提升在全媒体环境下开展工作的素能,推进检察工作科学发展。
(一)牢固树立全媒体传播的理念
全媒体传播是传播理念的嬗变,是信息、通讯、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条件下,纸媒、电视媒体、广播媒体、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多种媒介融合发展的结果,是媒介传播形态变革中一种崭新的媒介传播形态。要摒弃一切僵化保守、固步自封的心态,以与时俱进的精神,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充分学习掌握全媒体有别于传统媒体的运作特点和规律,彻底转变思想观念,牢固树立在全媒体环境下开展检察工作的理念。
(二)大力提升全媒体传播管理能力
全媒体传播时代各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交织共融态势,打破了各个媒体孤立传播的模式。在全媒体时代,检察信息的传播需要各媒介优势互补,融合互动,围绕传播目标同步传播,形成立体化全方位的传播格局,获取最大传播效果。要不断提升了解各种媒体特性,整合各种媒体协同传播的能力;要不断提升整合检察院内部新闻、舆情监测、舆论引导、危机应对等部门协同传播的能力;要不断提升整合检察系统上下级检察院之间、不同地区检察院之间协同传播的努能力。通过不断提升全媒体传播管理能力,能力形成内外协调、纵横有序的检察信息传播格局。
(三)着力提升应对全媒体的能力
全媒体时代,检察机关的执法办案等检务活动,会越来越多地置于“镜头”下,接受媒体和社会各界的监督。要不断提高规范执法的水平,奠定检察信息正面传播的根基;要不断提高驾驭微博、微信、微视频等新媒体的能力,善于占据舆论引导的制高点;要不断提高新闻的能力,掌控舆论舆情引导的主动权;要不断提升检务公开的能力,消除容易引发负面舆情的高危因素和潜在风险。
(四)全力提升全媒体传播平台建设的能力
要不断打造检察信息平台,通过全媒体主动、全面权威信息;要不断打造检务公开平台,依法及时公开检务活动,打造阳关检务;要不断打造服务平台,充分听取受众对检察机关的意见、建议,认真听取受众的各种诉求,通过全媒体增强司法与媒体的相互联系,增强互信,服务人民群众。
新媒体传播的特点范文4
一、新媒体新闻传播特点和规律研究的理论性强
该书将新媒体新闻传播分为人际、大众、群体和分众传播四种形式,并分析归纳了新媒体新闻传播与传统媒体新闻传播的异同,主要表现为去中心化和大众赋权;新闻传播方向和新闻事件的不确定性;传播者与受众关系的位移和传播主体的多元;新闻传播形式、媒介、内容的融合化;信息生产的社会化和传播信息的碎片化。然后,作者采用“沉默的螺旋理论”和“狂欢广场理论”重点分析了新媒体新闻传播对传统新闻传播理论的消解,运用传统的“议程设置理论”来分析新媒体对传统媒体议程设置的影响,运用“使用与满足理论”来分析大众传播对接受人群的影响。作者认为,新媒体传播改变了使用与满足理论的路径,人们在新媒体中找到了更多的满足感,并且在与媒体的接触和使用过程中就已经有满足感。人们在使用新媒体时能够激发出未知的需求,感受到自我认同的力量。上述理论分析逻辑清晰、依据充分、内容详实,能够帮助读者深刻理解新媒体新闻传播的规律及发展趋向。
二、从文化心理层面分析新媒体新闻传播效果及影响因素
该书从网络舆情和大众文化心理方向具体分析了新媒体新闻传播的效果。首先,作者基于新媒体新闻传播形成网络舆情的两个主要途径——传播新闻信息和个人信息,列举了大量社会中发生的热点事件,具体说明了网络舆论形成的特点:一是消解权威,相信网民的声音;二是行使监督权,弥补传统媒体的监督缺位;三是人际传播中的信息变异导致舆论方向的改变。其次,作者从文化心理层面解读了新媒体新闻传播带来的巨大改变及其影响因素,具体表现为对听觉、视觉、触觉等知觉能力的强化和依赖。人们的自我意识得到强化,对自我的身份认同开始加强;大众的文化心理开始出现自由和平等的心理诉求,更加重视对弱势群体和底层百姓的人文关怀;情感和情绪对新媒体新闻传播影响的扩大和消失起到关键性作用。这些心理层面的分析能够帮助读者从根源上理解新闻传播效果产生的过程,并找到有效增强新媒体新闻传播效果的途径。
新媒体传播的特点范文5
【关键词】全媒体;背景;广电媒体;新闻传播;规律;探究
现阶段,随着网络和媒体之间有机结合,为我国新闻传播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基础。然而,面对这些条件,只有采取相应的对策,才能真正促进广电新闻传播,提升新闻媒体影响。我们应该充分了解全媒体环境,注重提升媒体的舆论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管理部门,加大新闻宣传管理,为合理性决策提供前提。
一、全媒体背景下我国广电新闻传播方面运作规律
关于广电新闻传播,一般包括广电新闻形式,还有新闻传授相关内容,新闻传播一系列方面。对于新闻传播来说,在运作规律上,一般包括以下几点:在内容生产方面,运作规律包括:改变以往单一记者来源模式,进而逐渐实现全民参与提供①。对于广大受众,也能够充分参与内容各项生产环节。在节目形态方面,运作规律包括:告别以往比较单一的传播方法,能够更加实时和互动。同时对于媒体以及受众之间,进行了角色转换。在传播方式方面,运作规律包括:实现了传播领域上的不断拓展,同时充分落实多渠道覆盖原则。能够有效发扬各类渠道,构建新型节目形式。同时,相关受众在传播渠道方面,发挥决定性的作用。由此可见,有关于广电新闻传播,在规律方面出现了显著改变。通常最大的变化,即受众参与规律方面。无论是新闻传播主体方面,还是传播客体方面,融合以及相互影响。在新闻传播方面,经营规律包括:无论媒体传播形式方面,还是手段方面都实现丰富化。这样就造成以往简单的媒体,调整成能够实现多种经营的方式②。而通过这一规律作用,帮助媒体各项经营发展,具备光明的前景。第一,在传播方式以及领域上,逐步扩大。尤其面对当前全媒体背景,广电新闻传播方面,把旧有广电媒体逐步拓展,对于广电新闻传播而言,达成了工具的广义化,从而能够在新闻内容传播方面,实现十分广阔的前景。与此同时,应该积极组织新的运作策略,同时力求通过打造新的队伍模式,不断适应变化。第二,关于传播者,和被传播者之间彼此影响。利用新兴及时手段,其中比较关键的功能是,传播者以及接受传播者之间,界限方面出现了混淆现象。同时对于主流媒体,主导作用大大削弱。但是,传播者以及接受传播者之间,在实时互动方面提高③。基于此,能够让一直主导的媒体,同样出现被主导的情况。哪怕属于主流媒体,也能够实现变主动为被动,彼此转化等。同时现阶段很多非主流媒体,得到不断关注,而一些原本比较主流的媒体,居然受到非主流媒体牵制,进而出现了热点互换。第三,现阶段普遍面临聚合以及分化增速的问题。面对全媒体背景,着重突出于快速聚合提高作用,还有快速分化减小作用等。如果一个事件升温,那么随之将出现迅速爆炸聚合,速度比较惊人。而对于较为单一的广播电视,只有播出时间段,才能掌握有关信息。但是面向全媒体,能够利用网络手机,马上获取到相关信息,同时参与评论讨论,可能仅仅在一瞬间,对于全国乃至全世界导致一定作用④。然而,考虑到热点问题过多,可能关注度迅速减小,也可能昨天的热点,仅仅在一瞬间,没有人关心问津。第四,在传播时差方面具备一定忽略特点。通过采取有效的实况实时策略,能够实现观点传播快速,仅仅一个观念,能够快速传播。仅仅一个号召,能够迅速响应。然而那些突发性事件,掌握难度较大。因为在有的时候,还未及时反应,局面已然无法掌控,并且最终只是被动应付。
二、相关对策和建议
第一,应该快速。学会合理利用规律,应该及时抢占阵地,积极构建舆论优势。第二,应该引导。尤其根据不同反馈信息,应该充分引导受众,合理看待产生的问题。同时应该把控事件解决方针。第三,应该借势。利用受众的正面思想,能够利于新闻信息,实现更大的影响。一般对于受众来说,在新闻事件方面,具有不同的见解,应该强化积极的见解。第四,应该把控。尤其那些受众消极的反应,应具备把控能力。
结语
本文分析全媒体背景下,广电媒体如何实现有效传播,同时就传播规律方面予以一定阐述。基于此,应该注重新闻传播研究工作,同时积极完善管理模式,开展队伍建设。只有这样,对于广电全媒体,才能建设和发展。
注释:
①吴文平.全媒体条件下广电媒体新闻传播规律探究[J].声屏世界,2011,(8):59-60.
②薛京.媒体云,广电媒体的必经之路——记华为&索贝“融合新闻中心”全媒体峰会[J].电视技术,2015,(14):112-113.
新媒体传播的特点范文6
关键词 气象信息服务;特点;传播方式;规范管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 S1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3-0268-01
目前,气象服务产品日益多样化,针对性、适用性强,但服务产品的仍面临“最后一公里”的瓶颈。传统媒体和新兴的传播媒介,为打通气象信息的“最后一公里”提供了多种途径,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取其需要的气象资讯。通过对比各种传播方式,分析其优缺点,得出合理地开发利用各种新媒体是非常有必要的。
1 气象信息产品的分类及特点
气象信息产品可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公益属性产品,由气象主管机构统一向社会公众,气象部门通过电视、广播、报纸、大喇叭、户外电子显示屏、互联网、手机短信、新媒体等方式为社会公众提供公众气象预报、灾害性天气警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等预报产品。另一种是专业化专项型产品,由气象部门借助自身优势,结合相关行业特点,为有特定服务需求的用户量身定制的专业化气象服务产品,如为社会公众提供的生活气象指数类产品和为电力、交通运输等行业提供的专业气象信息产品等。气象信息产品普遍具有技术含量高、时效性强、易于产生效益等特点。
2 气象信息产品的传播方式
报刊、户外广告、广播、电视等为传统意义上的四大媒体,为气象信息产品的即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气象信息产品由最初制作到最终在相关媒体上,即变成了有价值的东西,广大受众可以根据产品趋利避害,合理安排生产生活,最大程度地减少浪费。传统媒体深植根于大众,受众面广。但其传播气象信息的缺点是受时空限制。报纸作为纸媒,属于空间性媒体,一旦受众和报纸在空间上分离,信息的传播就无法实现。广播和电视属于时间性媒体,受众一旦错过节目播出时间,则不能再接收到希望了解的信息[1]。
随着“互联网+”作为国家战略的提出,新兴媒体的蓬勃发展,自媒体时代的来临,气象信息的传播途径也在不断拓宽。气象部门的官方微博、官方微信、手机客户端APP等陆续推出,收听、关注、安装气象APP等的人数也在不断攀升,大有超过传统媒体之势。气象预报、预警信息、防灾小常识、科普小专栏等都是实用的内容。内容有了,若没有好的传播渠道,没有足够多的受众、粉丝,那么官微的发声也是无效的、不成功的。正所谓“一个巴掌拍不响”,官方的积极宣传运营,加上不断充实的内容,通过亲民化的气象服务内容吸引网友,俘获粉丝,粉丝群体和定制群体会越来越宠大,传播的效果也会呈几何式增长。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兴媒体充分调动了受众的积极性,实现了点对点的传播模式,让受众在互动体验中获得更深刻的认识。新兴媒体通过裂变式的信息传输方式,通过转发、关注等个性化信息定制功能,使信息达到一传十、十传百的传播效果,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2]。
传统媒体的一点对多点的传播以及新兴媒体的多点对多点的传播,二者融合发展,非常有利于预报、预警信息的即时共享。官方,媒体助力,多方传播,可将气象信息的“最后一公里”难题有效解决。
3 各类气象信息产品规范管理方法
自媒体时代,信息和传播信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无需相关部门的审核,每个人都可以是信息的者和传播者。可以预见,将来开发利用气象共享资源产品的企业和用户越来越多,在充分释放个人声音的同时,势必也会让一些不实信息甚至与官方相悖的信息蔓延传播。倘若不对此加以约束,势必会造成公众的恐慌和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因此从源头上规范面向社会公众的气象预报显得尤为重要。《气象预报与传播管理办法》(中国气象局令第26号)作了明确规定:公众气象预报、灾害性天气警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由官方统一向社会,其他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向社会气象预报。鼓励媒体和单位传播气象预报,媒体和单位传播气象预报应当使用当地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提供的最新气象预报,并注明气象预报的气象台名称和时间,不得自行更改气象预报的内容和结论[3]。气象主管机构要引导舆论,加强气象预报与传播的事中、事后监管,媒体要坚守职业操守。官方和媒体形成合力,提早防范不实气象预报、预警信息的蔓延、传播[4]。
4 结语
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会形成“1+1>2”的传播效果,二者相得益彰。官方和媒体单位遵循气象预报、预警信息的权限和流程,借助“互联网+平台”,利用报纸、广播、电视、大喇叭、电子显示屏、手机短信等各种手段和渠道,第一时间向社会公众。多管齐下,气象信息的“最后一公里”将不再存在盲区。
5 参考文献
[1] 信欣.媒介融合背景下气象信息的传播[J].商情,2009(50):73-74.
[2] 李福春,阿杰.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及走向[J].西部广播电视,2012(1):8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