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家庭德育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生家庭德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生家庭德育

小学生家庭德育范文1

关键词:家庭教育;心理健康;小学生;对策

小学生作为社会中的特殊群体,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很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而家庭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孩子具有深远的影响,其不同于学校教育那样中规中矩,而是一种终身教育,起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作用。为了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时效性,使孩子养成正确的学习态度与良好的品质,需要我们重视家庭教育对小学生所产生的影响,这样才能有效控制与利用家庭因素,从而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一、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教育因素

(一)错误的家庭教育观念

首先,家庭教育态度不一致。其表现在父母与老人对教育孩子的态度不一,这是由于双方素质教育生活经历的不同,加上之间又缺乏协调与理解,导致教育孩子时,所采取的态度不一样。孩子在接受这两种不同的教育信息时,会根据周围人的评价改变自身的行为,而为了适应这种矛盾的环境,孩子就易形成两面性的人格,缺乏一定的责任感,产生消极影响。其次,家长期望值过高。目前,很多家长没有根据孩子的兴趣与内心需求,盲目给孩子制定“高指标”,甚至是将孩子的理想世界无情地剥夺。比如,家庭在双休日给孩子盲目选择兴趣班,导致孩子产生厌学心理,引起心理的不健全与不平衡。

(二)家庭教育内容片面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学校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但在现在的家庭教育中,家长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片面追求,只重视学生文化课的教育,认为只要学习成绩搞好就一切就好,忽视了对学生的道德品质的教育,只是一厢情愿将孩子向学习的道路上驱赶。这种观念导致孩子认为学习就是为了升学,孩子缺乏远大的理想,对社会适应能力较低,很难经受不良环境考验。其次,家长溺爱行为,使孩子大多好逸恶劳,缺乏责任感、自信等。比如,有些家长为了孩子的学习时间不受影响,不让孩子做家务,长此下去,这不但不利于孩子的学习,还导致孩子不良品质的形成。

(三)不良的家庭教育环境

首先,不健康的家庭环境对孩子造成一系列不良影响。特别是一个家庭文化氛围如何,将通过人际关系集中表现出来。比如,若孩子的父母不和,经常争吵或打架,就会导致孩子出现焦虑心理,甚至是冷漠、孤僻等不良性格特征。其次,不当的家教语言。有一句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平时的一言一行都会展现在孩子的面前,若孩子的父母比较唠叨,就容易导致孩子心理产生障碍。虽然孩子知道父母说的是对的,但一味地说教,不但不会使孩子改正不好的行为习惯,反而造成孩子心理产生障碍或负担。

二、家庭教育对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对策

(一)端正家庭教育观念

首先,协调不一致的教育态度。在家庭教育中,父母、长辈之间教育若出现观念不一时,需要统一家庭教育观念,按照统一的观念去看最后的效果。在教育孩子过程中,不能在孩子面前闹矛盾,这只会降低长辈在孩子心中的威望,其次,尊重自然的原则。这要求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尊重孩子自然成长的规律,而不是不顾孩子的意见,就盲目进行课外辅导等。根据孩子的兴趣自由的发展,使孩子养成正确的学习态度与良好的品质,这样孩子在家庭教育环境下,会形成健康的人格与个性品质。

(二)树立全面发展观念

首先,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人精神境界的基础。家庭对孩子的德育教育优势明显,在教育孩子时,将如何做人放在首位。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起到表率与监督的作用,若孩子出现不当行为,需要及时给予疏导与解决,为孩子良好品德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重视孩子的劳动。在对孩子教育的过程中,要让孩子从思想上认识到劳动的意义。比如,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自己处理小屋,体会劳动的乐趣。另外,培养孩子养成爱劳动的习惯。比如,让孩子帮忙做家务,一方面孩子可以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另一方面,使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其责任心及义务感。

(三)构建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首先,创造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孩子在良好的氛围中成长,对其身心具有积极的影响。在教育的过程中,要尊重孩子,把孩子当作自己的朋友,愿意多听孩子的意见与想法,同时让孩子懂得克制自己,这样才能使孩子养成良好的性格,有利于其身心发展。其次,家长自身素质培养。在家庭教育中,孩子一出生就与家长建立了关系,虽然家长不能精通所有的东西,但对孩子进行教育时,需要自身进行努力,做到身体力行,给孩子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自身素质的提高,才能发挥榜样的作用,以强有力的教育方式,使孩子养成正确的学习态度与良好的品质。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家庭教育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与对策的研究,了解了制约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家庭教育因素。为了小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根据小学生心理特点,提出了相关的发展措施,即端正家庭教育观念、树立全面发展观念及构建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为小学生身心发展指明了方向,这对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车起玲.浅析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以农村家庭教育方式为例[J/OL].学周刊,2017,(27):35-36.

[2]刘宁涛.浅析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教育误区及解决对策[J].中华少年,2017,(14):2-3.

小学生家庭德育范文2

一、注重亲情陪伴,与学生共度美好时光

小学生的依赖心理比较强,缺乏安全感,因此,小学生对于家长以及班主任有较强的依赖,小学生希望自己的父母以及教师能够多一些时间陪伴自己,并且能与自己一起学习、一起游戏。但是,现实是不少家长工作繁忙,学生都是爷爷奶奶在照看,父母陪学生的时间短是造成小学生家庭教育缺失的重要原因,这就会导致不少学生孤僻、内向,不愿意与别人交流的现象,对学生的成长十分不利。因此,家长要注重亲情陪伴,与学生共度美好时光。例如,在家庭生活中,教师每天都会用15分钟到1小时的时间来陪学生阅读,在阅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学生会天真的提出“为什么小女孩的家人不管她呢?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呢?”等类似的问题,此时,正是家长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最好时机,“卖火柴的小女孩没有亲人了,她并不像你这么幸福,你现在可以和亲爱的家人一起喝茶一起读书,而世界上还有很多小朋友正在遭受苦难,你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快快长大,快快懂事,不调皮,不让家人担心……”,学生会在交流中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家长对学生错误的思路和想法做出指导,让学生能够分清是非,并且对于家长的教导牢记于心,陪伴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亲情的陪伴是现代小学生最需要也是缺失最严重的,作为家长,要想真正将家庭教育做到位,花费时间和精力陪伴学生是必不可少的。

二、创造和谐氛围,为学生提供温馨环境

对于小学生而言,家的温馨是任何环境都无法替代的,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为学生提供温馨的家庭环境是十分重要的。然而,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冷漠的社会关系往往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父母,进而影响着家庭生活,学生的父母回家后,和学生交流少,长时间抱着手机过个人生活或者长期沉浸于复杂的社交环境,习惯晚归,往往也会引发家庭的不和谐,这就容易对学生的心灵造成影响。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创造和谐的氛围,也要做出表率,让学生当作标杆和榜样去模仿。学生的母亲做饭时,父亲可以和学生协商,一起帮母亲摘菜,摘菜的过程中,家长可以有更多的话题和时间与学生进行交流:“今天在学校学了什么?”“其他小朋友回家后也帮妈妈摘菜吗?”不仅能够了解学生的生活,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生活技能,饭后,父母还可以陪学生做游戏,游戏的输家负责洗碗,不仅促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同时,也可以让家长与学生更加亲密。生活中,父母精心地为学生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爱和温暖,家长也在不知不觉中高效地完成了家庭教育。

三、重视挫折教育,锻炼学生的适应能力

小学生家庭德育范文3

关键词:学校 家庭 情商 策略

现在青少年经常置身于多媒体、网络信息等不安的环境中,正处于神经网络发育时期的他们,对环境和压力更敏感,更易引起各种压力症状和焦躁情绪。在小学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存在以下现象,如一到考试就紧张焦虑、做事磨、无法独立完成作业、逆反、爱发脾气、不愿意跟其他小孩交往等。实际上,这是他们缺乏坚强的意志、良好的自控能力、心理调节能力、乐观进取和人际交往能力等品质的表现,也就是情商(Emotional Quotient)比较低的表现。情商的对个人的成才具有重要的影响,但高情商并非天生,而是通过后天不断教育获得的。小学生处在情商培养的关键时期,从小注重情商培养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这恰恰是我们传统教育没有重视的问题。大量的研究表明:专业有效的情商技能训练,能帮助学生掌握正确有效的情商技巧,并加以数月的反复自我练习,其注意力、情绪管理能力等方面将得到显著的改善,学习成绩快速提高。

因此,我们主张在小学时期要加强学生的情商教育,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情绪调控、抗挫折、人际交往等能力。在教学活动中有机地渗透情商训练,能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对科学的强烈求知欲,以及自己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使小学生获得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为其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笔者将论述情商的内涵和情商培养的意义,以及从学校和家庭两方面重点阐述小学生情商培养的策略。

一、情商的内涵与意义

1995年,美国心理学家戈尔曼在其《情感智力》一书中。首次提出了“情商”概念。他将情商的基本内涵概括为五个方面的能力:1,认识自我情绪的能力,即认识自己。2,妥善管理情绪的能力,即操之在我。3,自我激励的能力,即目标导向。4,识别他人情绪的能力,即移情换位。5,人际关系管理的能力,即共创辉煌。简言之,情商是指人对自己和他人情绪的识别、控制管理能力和在社会人际关系中的交往、调节能力。

情商反映着一个人准确、有效地加工情绪信息的水平,相对于智商而言,它更能决定人的成功与命运。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成功与否,20%取决于智商,80%取决于情商。据报告,“贝尔实验室”的顶尖人物并非是那些智商超群的名牌大学学生,相反,一些智商平平但情商很高的研究员往往以其丰硕的科研业绩成为明星。因此,情商是一个人重要的生存能力,是一种发掘情感潜能、运用情感能力影响生活中各个层面和人生未来的关键品质因素,从小对学生进行情商培养具有积极深远的意义。

二、学校培养学生情商的策略

在学校,教师可通过情商测试、谈话等方式深入了解每个学生性格、人际交往等各方面的特征,利用各种渠道,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积极培养学生情商,我们认为可以从五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

(一)建立好习惯――“我有好习惯”

人是按习惯做事的。成功是一种习惯,失败也是一种习惯,改变习惯需要动力,其动力一种是恐惧,一种是诱因。如果一种习惯改变了,是因为诱因足够,如果一种习惯没改变,则是因为诱因不足。习惯的建立需要六个步骤:作出承诺、现在行动、关注结果、不断重复、反馈纠偏和不要自责。1、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好习惯进行表扬,如学生上课认真听讲、尊老爱幼、出操整齐划一、吃饭按次序排队等,这样学生更愿意去保持他的好习惯。对于学生的坏习惯。教师应该让其知道坏习惯带来的危害以及养成好习惯的奖励。在改变坏习惯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用正面的词汇和图像,用现在时而不是将来时来促使学生成功养成好习惯。2、教师应该开展“我有好习惯”活动,定期组织学生讨论和分享各自在学习生活中的好习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不断诱导和强化学生的一些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如主动积极帮助同学,过马路时一停二看三通过,一次只做一件事情等习惯。

(二)超级主动――“我是自己情绪的主人”

基于情商的超级主动是指在对自我和他人情绪的知觉、评估和分析的基础上,对情绪进行成熟的调节,以使自身不断适应外界变化的调适能力。事情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对事情的看法。一件事情想通了就是天堂,想不通就是地狱。我们要适应变化,不受其它事情的干扰和影响,变成生活的主宰者。1,教师是课堂气氛的直接创造者,需要十分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随时检点自己的言行举止,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面对学生;情绪具有感染性,教师要以高度热情投入教学活动中。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要设法创设轻松、和谐的情境。态度和蔼,表情丰富,语调抑扬顿挫,让孩子快乐地学习。师生之间有了良好的情感沟通,学生会倍感心情愉悦,接受良好的情绪熏陶。2,教师应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学生应该喜欢现在的自我,坦然接受自己的不足。首先学生要养成自省的好习惯,帮助破译自我魔镜,其次可以通过同学眼中的自己,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自己,最后可以通过老师和家长对自己的评价认识自己。3,教师应帮助学生认识别人情绪。鼓励学生积极跟同学交流从而认识同学特性。弗洛伊德说过:“人无秘密可言,即使他们嘴不做声,指头也定会喋喋不休。内心的秘密总会通过每一个毛孔泄露出来。”所以要培养学生察言观色的能力,从而正确认识他人情绪。必须承认每个人都有各种各样的情绪,但不能让坏情绪泛滥,而要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三)自信――“我真的很棒”

自信就是相信自己,人如果自己不相信自己,别人就更不可能相信你。自信有三种理解:自己有能力去做事,叫自信;相信自己没能力不去做事,而心安理得,心平气和,也叫自信;相信自己在身逢绝境的时候能爆发出潜能,这也叫自信。自信心是成功的基本保证,它能将人的潜能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1,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学生多鼓励、表扬,帮助他们消除“处处不如人”的心理,树立他们学好课程的信心。在作业批改中,教师要注意学生的思维障碍,从而引导学生自己检查、分析、找出错误,并且自己纠正错误。2,教师应该开展“我真的很棒”活动,将学生分成二人小组。两人相互拍手并说:你真的很棒。法国诺贝尔奖的得主萨特说:“一个人想成为什么,他就会成为什么。”教师应该不断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并帮助分析成为这样的人所需要的才能,鼓励学生从点滴做起获得这些 能力,对学生的一点点进步要及时鼓励。3,教师应该开展“赞美”活动,每个人都有自卑情结,每个人都需要认可和赞美,吝啬赞美是最大的吝啬,我们可以大胆地把赞美送给别人:同学、老师、父母、邻居以及与你不好相处的同学,并且考虑以下问题:当别人赞美自己时感觉如何?如何对待别人对自己的赞美?当赞美了别人以后自己的感觉如何?当别人赞美自己以后自己对别人的态度如何?通过这样的培养,我们就会相信自己的价值,获得超级自信。

(四)自我激励――“我不怕失败”

自我激励就是积极主动调整心态,使自己快速从不良情绪中走出来。人生就是这样,不是你打倒挫折,就是挫折打倒你。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不要沉迷于“八九”,而要常想“一二”。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它给予你的比失去的更多,而且给予别人更多。1,教师应该开展榜样示范活动,鼓励学生在逆境中振作精神,变压力为动力。小学生非常容易模仿榜样的行动去做,并进行比较,明确努力方向。教师可以列举重要人物故事来教育学生,如半身瘫痪、身残志坚,精通多门外语,出版多部著作的张海迪,遭受失聪挫折而努力奋起终于成为世界著名大音乐家的贝多芬,同时,我们生活中许多战胜挫折的事例更具有生动的教育意义。如高考落榜者自学成才、下岗工人创业成功等。2,教师应该与学生分析正确的理念,如苦难约等于财富;挫折不等于失败;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学生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教师应该向学生强调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只要你有坚毅的信念、永不言败的精神,胜利就会属于你,同时帮助学生分析困难的原因,引导学生走出困境。3,学生应该通过适当的途径将不愉快的心情和不利于身心健康的负面情绪发泄出去,比如玩游戏、跑步等,使学生心中的烦闷、压抑情绪得到释放。4,学校在设计教育活动时。要专门设计一些小型军训、爬山、远足等活动,让学生感受痛苦,磨练意志。

(五)移情换位――“我喜欢交朋友”

基于情商的人际关系要求人能在认识他人情绪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措施,与他人建立并维系良好关系。移情换位是良好人际交往中的关键,即“感人之所感”,并且能“知人之所感”,即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1,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因为缺少同伴和群体生活,有些学生养成自私、孤僻的性格,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和支持学生与其他同学多进行交往活动。在教学中分小组进行讨论,让学生们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想法;利用互帮、互教、互学的形式,促使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学会珍惜友情,学会合作;教师要给学生多些共同协作的机会,多一些共享快乐的机会,以开拓思路,养成良好的性格。2,教师应开展“我喜欢交朋友”移情换位活动。学生分成小组活动,每个成员应该全身心投入,拿出自己最真诚的微笑送给同学,牢记小组每个成员的姓名并指出你最欣赏对方的地方。同时教师应该安排多个情景话剧,让学生轮流扮演每个角色,并且讨论扮演每个角色感受。3,教师对于日常生活中闹别扭、家里或学校受到批评的学生,应要求他们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如果对方是我,我会怎么处理”,帮助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家长之间构建一个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融洽氛围。

三、家庭培养孩子情商的策略

家庭是孩子心灵的港湾,是培养孩子情商的第一所学校,决定一个人的情商不仅仅是学校,更多的是家庭。

(一)家庭与学校密切配合

学校情商教育的有效性需要与家庭密切配合,这两者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1,孩子的情商取决于父母的情商,所以学校可以邀请专家对家长进行统一情商培训,帮助家长学习情商理念。2,家长应该加强自身修养,检点自己的言行举止,加强与孩子之间的沟通。3,家长应当懂得情商是要通过系统培养教育,而不可能通过一两次训练就能完成,必须积极配合并且不折不扣地完成学校安排的亲子活动。

(二)构建和谐的家庭

和谐的亲子关系对孩子成长非常关键,父母对孩子的情感有着长远而深刻的影响。不要以为父母什么都懂,其实也有不懂的地方,不要以为孩子什么都不懂,其实孩子有时候比父母更懂。1,父母之间应互助友爱,保持良好的夫妻关系,对孩子多关爱、尊重,构建一个和睦的家庭。2,家长应该明白每一个年龄层次的孩子的需要都不一样,他们的表现与心智模式发展都与环境密切相关。一个人如果长期处于过度紧张的状况,如忧郁、空虚、沮丧、紧张、愤怒等,会导致神经失去协调功能,从而引起精神上的疾病。所以家长应该了解孩子现在所处的阶段,支持他们现在所需要的,营造出安全、友爱、温暖的氛围。

(三)积极参加有益活动

小学生家庭德育范文4

一、注重亲情陪伴,与学生共度美好时光

小学生的依赖心理比较强,缺乏安全感,因此,小学生对于家长以及班主任有较强的依赖,小学生希望自己的父母以及教师能够多一些时间陪伴自己,并且能与自己一起学习、一起游戏。但是,现实是不少家长工作繁忙,学生都是爷爷奶奶在照看,父母陪学生的时间短是造成小学生家庭教育缺失的重要原因,这就会导致不少学生孤僻、内向,不愿意与别人交流的现象,对学生的成长十分不利。因此,家长要注重亲情陪伴,与学生共度美好时光。例如,在家庭生活中,教师每天都会用15分钟到1小时的时间来陪学生阅读,在阅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学生会天真的提出“为什么小女孩的家人不管她呢?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呢?”等类似的问题,此时,正是家长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最好时机,“卖火柴的小女孩没有亲人了,她并不像你这么幸福,你现在可以和亲爱的家人一起喝茶一起读书,而世界上还有很多小朋友正在遭受苦难,你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快快长大,快快懂事,不调皮,不让家人担心……”,学生会在交流中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家长对学生错误的思路和想法做出指导,让学生能够分清是非,并且对于家长的教导牢记于心,陪伴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亲情的陪伴是现代小学生最需要也是缺失最严重的,作为家长,要想真正将家庭教育做到位,花费时间和精力陪伴学生是必不可少的。

二、创造和谐氛围,为学生提供温馨环境

对于小学生而言,家的温馨是任何环境都无法替代的,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为学生提供温馨的家庭环境是十分重要的。然而,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冷漠的社会关系往往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父母,进而影响着家庭生活,学生的父母回家后,和学生交流少,长时间抱着手机过个人生活或者长期沉浸于复杂的社交环境,习惯晚归,往往也会引发家庭的不和谐,这就容易对学生的心灵造成影响。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创造和谐的氛围,也要做出表率,让学生当作标杆和榜样去模仿。学生的母亲做饭时,父亲可以和学生协商,一起帮母亲摘菜,摘菜的过程中,家长可以有更多的话题和时间与学生进行交流:“今天在学校学了什么?”“其他小朋友回家后也帮妈妈摘菜吗?”不仅能够了解学生的生活,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生活技能,饭后,父母还可以陪学生做游戏,游戏的输家负责洗碗,不仅促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同时,也可以让家长与学生更加亲密。生活中,父母精心地为学生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爱和温暖,家长也在不知不觉中高效地完成了家庭教育。

小学生家庭德育范文5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为什么许多家长欢迎孩子的学业“减负”而不敢“减负”?因为家长们看到了许多“终点决定起点”的现象,当孩子毕业以后,马上面临的是参加单位招聘,名牌大学的牌子和髙学历是敲开许多“好单位”大门的一把“金钥匙”。现在许多招聘单位的应聘条件门槛很髙,且常常“超标”,如大专以上,结果招的大专毕业生很少,不少都招了本科以上的毕业生。招聘条件上说招本科以上的毕业生,结果硕士、博士占了大多数。当然学历文凭不髙的工作也不少,但大多数是简单劳动,报酬相对来说比较低。社会无声却很实在地告诉大家’名牌大学和学历文凭高的孩子,其第一份工作相对文凭低的孩子更有含金量。报酬普遍比文凭低的孩子要髙。其次,好学校和相对学历髙一点的孩子群体内会有一批将来成功概率髙一点的同学,这就可能成为孩子未来发展的人脉圏子。我曾经问过许多新生儿的家长:孩子长大以后你希望他做什么工作?大多数孩子的家长都回答说:没有考虑过,只希望他能把书念好。我又问:怎样算把书念好了?回答说:念好的大学,将来有个好工作。

2.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由第一个问题便引发了第二个问题——“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起初,这个思想并未真正落实在学科知识上,可以让孩子学画画、学书法、学舞蹈、学钢琴、学下棋、背唐诗等等。但随着孩子进幼儿园以后,幼儿英语、幼儿算术和幼儿汉字认读便开始了。进小学以后,除少数学生还坚持兴趣学习之外,许多学生开始了学科知识的追求。进中学以后,少数学生中又有许多学生离兴趣活动而去。为什么?因为要考重点髙中和好的大学。现在各种类型的补习班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有应考的针对性。这就说明,家长对学校教学的质和量还是有许多顾虑。如果“小学减负十条”在学校得以认真贯彻,而对家长的教育认识不能很好引导的话,那么,使用检测手段进行有效家教的课余学校应该会生意更加兴隆喽!

二.家长的困惑

1.“减负”后的学校教育质量问题

学校在执行“减负”政策后,孩子的学习质量如何有效地保证?没有作业或统一考试的量化检验,家长如何能清晰地知道孩子学习状况的确切信息?家长还担心一旦孩子疏于学业,没有作业或考试的学校会不会不能及时发现,其苦果由谁承担?

2.孩子在家时如何安排

过去,有一定量的回家作业,家长不用操心孩子的课后时间安排,因为一定量的作业需要一定时间的保证才可能完成。如今回家作业很少,甚至没有作业。他们的课余生活时间如何安排?如果不能得到妥善安排。许多家庭还是会让孩子上补习班,这样家长就用不着去操心时间的安排,因为有补习班的老师在一定的单位时间内把握过程和节奏。如果家长也响应“减负”号召,不让孩子上补习班,有谁能告诉缺乏教育经验的家长:

(1)放学以后、节假日孩子的生活如何安排?

(2)兴趣如何培养?

(3)已经学到的知识如何巩固?

(4)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如何在家庭的衣、食、住、行中渗透和培养?

(5)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比较能力、判断能力与决断能力如何在生活中渗透和培养?

(6)无论干什么或者学什么,这个过程的安排和管理怎样进行?孩子减负后的另一方面是家庭的增负,而家庭的增负不仅仅是在时间上的,更在于家长如何对孩子进行科学、有效的教育。怎样的教育才能把孩子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因此,减负后指导家长如何进行家庭教育就成了一个新的命题。

三.指导家长的家庭教育的前提和途径

1.前提

(1)学校层面除了执行“减负”政策以外,必须注意教师队伍的培养,着力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与综合素养,使学生喜欢上教师的课,认真听教师的课。通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髙来减负增效,这样才能使家长安心。

(2)学校必须把培养小学生的学习习惯作为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来抓,把学习习惯的培养研究透,并把学校的培养过程告知家长,希望家长进行配合。另外,学校要研究家庭教育中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并且把孩子在培养学习习惯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如何正确看待这些问题、如何正确处理的方法传递给家长。

(3)有关部门对家庭教育要有一个系统届、考,可以以《上海市0-18岁家庭教育指导内容大纲》作为基础文本,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从育人的髙度出发,设计具有操作性的家庭教育内容,其中渗透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在实施过程中提醒家长:在过程的节点上孩子可能产生的普遍性问题是什么?如何进行引导?

2.途径

(1)定期召开不冏类型的学生座谈会,是了解学生在校和在家学习和生活很好的途径。它是适时调整学生在校有效教育教学的第一手信息。

(2)定期召开不同类型的家长座谈会是了解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感受的很好途径,能补充了解学校召开的学生座谈会的信息。其次,能掌握学生在家学习和生活的情况。综合这些信息,便干对家长进行新的家庭教育指导。

(3)进行系统的家庭教育指导讲座,把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及其可能产生的行为表现事先告知家长,并且把处理这些问题的一般方法与途径传授给家长。这样家长会事先得知什么年龄阶段可能产生什么问题,能比较有把握地观察孩子的成长过程,针对孩子的不同行为表现,有章有法地进行处理。

(4)进行不同主题的分类指导例如兴趣的培养问题,首要的是兴趣项目的选择,然后是兴趣项目的尝试,感到有可能进行的时候,接下去才是兴趣项目的培养,包括兴趣的坚持、兴趣坚持中的困难克服等。如果坚持不了已定的兴趣项目,不用紧张,不断的选择会拓宽孩子的视野,使他们逐渐变得见多识广,随着年龄的增长、心智的成熟、认识的提髙,将来他自己会有一种明智的选择。又如,如何看问题,其中就包括社会问题、家庭问题和个人问题。社会问题有好有坏,教会孩子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的角度去客观地观察社会问题,结论一定要包含正确的“三观”。这样的家庭教育指导,会使孩户既看到客观世界,又看到客观世界中的自己,产生对自己的正确认识。养成了全方位思考问题的方法,能使孩子健康地成长。如果迁移到学业上或其他方面,各类进步的取得就水到渠成了。

(5)开设家庭教育个别辅导“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生长于不同家庭的孩子问题看似表现形式大致一样,但许多诱发因素是不同的,如果我们有经验丰富的、既懂教育教学又揸长于心理学和家庭教育指导的老师“坐堂”,那么,解惑和辅导家长将会有针对性,效果可能会更好。

小学生家庭德育范文6

    如何正确把握新形势下大学生消费伦理存在的新问题, 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探寻具有现实针对性的教育思路和对策, 从而培养大学生积极健康的消费行为和消费理念, 则成为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课题。

    在中国家庭中, 伦理关怀重心总是放在年轻一代身上。在家庭消费结构中,消费支出也更多地往年轻一代身上倾斜。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 大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也不断得到改善, 这在客观上为学生家长满足子女在校的经费开支提供了物质基础; 另一方面, 父母对子女的爱全集中在经济的一味满足上, 经济宽裕的家庭是这样, 经济困难的家庭也一样。有些父母宁愿自己省吃俭用, 含辛茹苦, 也要把钱攒足以满足子女的要求, 担心自己的子女因经济拮据而受委屈。家长的这种溺爱心态和做法在客观上助长了一部分学生非理性的消费恶习。

    大学生的消费支持主要来源于家庭,因此,家庭对大学生消费持什么样的态度、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对大学生消费伦理的养成至关重要。针对目前一些家庭对大学生消费存在盲目支持的现象,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端正消费价值取向

    有人说过,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的言行会影响孩子很长时间,甚至伴其一生。父母对待生活的态度、父母的消费习惯,对孩子有着最直接、最有力的影响。孔子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以,父母在抱怨孩子花钱大手大脚的同时,更多的需要反思自己的消费行为,即首先看自己做得怎么样?是不是做到了理性、文明消费?是孩子的正面榜样还是反面教材?如果自己的消费价值观发生了问题,那就要及时纠正并加强与孩子的交流沟通,以正确的观念、正确的行为真正当好孩子的老师。

    二、转变家庭教育观念

    要改变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对子女的教育不能是棍棒式教育。父母应该理解儿女内心的发展情况,积极和他们沟通,坦诚交流。真正的拿出时间关系孩子的需求,积极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鼓励子女形成积极乐观的处事态度,给他们少一点生活上的压力,关系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三、了解孩子支出情况

    子女在外读大学,尽管离家,离父母很远,但是,父母并不能因为距离而暂停对子女的监管,相反,应该随时关注。在现代通讯工具和方式如此发达的情况下,父母完全可以随时帮助孩子理财。如果能站在一种平等的起点,与孩子共同探讨一下近期孩子的支出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我想多数大学生是乐于接受的。同时,这也有益于培养大学生的消费责任意识和感恩意识,对于他们合理安排自己的可用资金也具有积极作用。

    四、公开家庭收支帐目

    一般来说,对家庭账目,父母是不会向子女开放的,子女用钱就要,要了就给,这些父母就没有做到公开。对子女公开家庭账目,有利于子女了解家里的经济情况和增强他们的主人翁责任感。在家庭账目上不能逃避,不论父母还是子女都要有一说一、有二说二,这在家庭这个小圈子内部便形成了监督,对培养各方树立良好的消费习惯都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