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经济基础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商业经济基础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商业经济基础

商业经济基础范文1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商业银行;业务转型

在新常态阶段中,我国的经济发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新常态经济影响下所带来的这些变化,给商业银行带来的影响是极大的,因此,尽快适应当前发展形势实现转型,是商业银行良好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新常态下发展面临的现状

1.发展方向呈现多元化

新常态发展背景下,我国的经济发展逐步趋向多元化。随之带来的,就是我国的金融领域发展的多元化。当前,金融机制不断更新发展,且速度极快。这对原有的商业银行在市场中所占地位的影响极大。虽然商业银行在目前的经济体系中仍然占据有利位置,与其他金融企业相比较也拥有很强的竞争力,但这样的状况并不会一直维持下去。随着各类金融企业的发展,金融机构的数量会越来越多,其实力也会逐步增强,这些企业的发展壮大对于商业银行的冲击力必然不可小觑。如果商业银行不能够顺利实现转型,依旧保持原有状态,则必然会导致自身客户的大量流失,影响其进一步的发展。

2.对自身创新能力要求提高

各类金融机构的崛起,对商业银行的业务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日益严峻的竞争状态下,商业银行仅凭借贷款利率的调整,是无法带来收益的发展的。想要在未来发展中继续占据主要地位,商业银行就一定要适应当前发展形势,实现自身的转型。当前消费群体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都对商业银行发展方向提出了创新的要求,只有不断转变以往陈旧的经营模式,引入新兴元素、媒介等,才能够更好的满足当前客户的需求。而目前,在商业银行领域,能够实现体系创新的人才极为匮乏,这就导致了一部分新兴的思维模式、经营方式没有办法很好的落实、推广,严重影响了商业银行的转型与发展。

3.网络发展带来巨大冲击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发展,其对人们社会生产生活的影响力很大。电子商务等依托互联网技术的产业也在不断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在此环境影响下,金融交易领域也逐步引入了互联网技术,其发展也受到大多数人的关注。互联网凭借其方便、快捷等优势,迅速得到了金融行业的认可,简化的操作流程、及时有效的沟通交流等,都使得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互联网进行金融操作。商业银行办理业务时间较慢,遇到特殊日期窗口排队人数多办理事物耗费精力。加之银行的开放时间亦约束民众办理业务,虽有24小时提取款业务,但涉及民众生活实际问题时,银行的快捷性便显露弊端。如民众急需缴纳水电等费用时,部分时段银行不能受理,但在互联网中便可自行办理,既节省时间又可以及时缴费,民众更倾向于互联网办理业务。商业的此种发展趋势,对于商业银行的挑战无疑是巨大的。

4.信用风险提高,出现信任危机

实体经济在进入新常态阶段后,面临的挑战是巨大的。在商业银行领域,根据近几年的资料显示,其不良贷款的数额在逐年增加,大数额的不良贷款对银行业务正常开展将会产生不可预估的严重影响。银行为高效完成业务要求及获取更多利益,在处理贷款问题时,对个人资质及企业情况了解甚少。工作人员轻易贷款给他人,导致资金流失快速,当临近还款期限或已过时间时,借款人员无力偿还,加大了银行的风险性。若长时间无法堵住缺口,银行资金周转出现困难,便极易产生信任危机,影响银行的整体诚信度。如果不能够尽快解决问题,那么,银行的资金链必然会受到影响,进而导致银行货币流通及资金支付等都将无法正常运转,对公司的绩效也会产生影响,严重的还可能会引发信用危机事件的出现。

二、新常态下转型的途径

1.根据当前形势,调整战略目标

行业的发展需要不断适应当前社会的需求。在济新常态时代背景下,商业银行想要实现自身的发展,就需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密切关注当前社会形式,了解客户对于产品的需求,以此来制定更加适当的经营战略。在不断挖掘原有客户资源的基础之上,继续发掘新客户。在战略制定时,要更加注重银行发展的可持续性,紧跟时代潮流,设计创新型商品,以不断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提高客户满意度。同时,提高银行服务质量,让客户得到更为优质的服务体验,从而实现商业银行业务的有效开展,不断提高银行所占市场份额。如利于互联网办理业务。前文论述到,当今互联网的快捷受惠于民众,满足其便利与快速的需求,利用网络办理事物成为新一代人的选择。商业银行应及时调整战略目标,积极投入互联网中,与相关企业合作开展业务,为客户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同时紧跟当前趋势,开展新型业务,全方位覆盖多种领域,在满足民众需求的基础上挖掘潜在客户。

2.不断创新优化产品种类

商业经济基础范文2

关键词:产能过剩;流动性过剩;商业银行

中图分类号:F830.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06)03-0002-03

一、产能过剩及其度量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由计划经济时代的短缺经济日益过渡到过剩经济。产能过剩成为经济生活的常态。

产能过剩根据程度不同,可以分为适度过剩、严重过剩和经济危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适度产能过剩是大多数行业的正常现象,比如美国制造业产能利用率长期保持在70%-90%之间。严重产能过剩则是该行业严重供过于求,产品库存增加,设备利用率下降,价格大幅回落,企业利润下降,亏损增加。严重产能过剩将给商业银行带来巨大的信贷风险。经济危机则是全社会普遍的产能过剩扩张到经济资源无法承受的程度后,经济体系崩溃,企业和商业银行都将出现大量破产的局面。

当前西方国家普遍都建立了一套衡量产能过剩的指标体系。日本利用产能全预测景气体系来综合反映产能利用和短期景气,有以生产指数、销售指数和库存指数为主体的11组指标:(1)生产指数――生产者加权;(2)生产指数――生产率加权;(3)生产者成品增长指数;(4)生产者成品在库指数;(5)生产者成品在库率指数;(6)开工率指数;(7)生产能力指数;(8)原材料消耗指数;(9)原材料在库指数;(10)原材料在库率指数;(11)未来生产预测指数。日本产能预测景气体系按月计算,每月公开。欧美及香港地区主要利用产能利用率和设备利用率指标来衡量是否存在产能过剩及过剩程度,也就是考察实际产出和潜在产出之比。美国认为,如果产能利用率为85%,则是充分利用;如果大于90%,就会通货膨胀,经济过热;如果小于79%-83%,则产能过剩,开工不足。

我国尚未有一套成熟而完善的衡量产能过剩的指标体系,目前国家统计局主要采用产品的生产能力和能力利用率指标,但指标的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还有所欠缺,指标的及时、连续也还做不到。

二、当前的产能过剩与银行的信贷风险

(一)产能过剩现状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行业都存在产能过剩,部分行业过剩严重。国家发改委指出,目前中国钢铁、电解铝、铁合金、焦炭、电石、汽车、铜冶炼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水泥、电力、煤炭、纺织行业也有潜在产能过剩问题。产能过剩已经造成了这些行业库存增加,价格回落,利润下滑。2005年水泥全行业利润估计只有35亿元,比2004年减少了68亿元,5148家成规模水泥生产企业中,有43.5%是亏损的。2005年前11个月,86家独立电解铝企业实现利润同比下降61%,其中亏损企业达56家,亏损面65.1%,亏损额超过10亿元;钢铁工业前11个月累计利润同比仅增长3.9%,增幅比上年回落62.4个百分点;汽车行业前10个月实现利润同比下降36.7%,亏损企业亏损额增长86.2%。

(二)产能过剩的原因

我国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四点:(1)经济的周期性规律。经济的周期性变化决定了生产过剩的出现是一种客观现象。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产能过剩将越来越普遍。(2)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过快,产能规模过度扩张。在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产能增长比较平稳而缓慢,比如美国的产能增长基本保持在5%左右,波动很小。相比发达国家,我国的产能增长速度惊人。我国自2002年至2005年,固定资产投资连续3年增速超过20%,2004年投资率更是达到44%。而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的深层原因是地方利益驱使。(3)需求放缓是导致产能过剩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的同时,消费并没有随之大幅上升。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大需求因素中,投资一直是主体,占比最高;出口增长最快,占比也在不断提高;消费则比较稳定。但是,2004年开始的宏观调控导致投资需求急剧减少,频繁的贸易摩擦又导致出口增长速度日益减缓,同时,由于居民收入尤其是农村居民收入长期以来增长缓慢,以及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导致居民消费谨慎,消费需求一直不温不火,难以在短期内大量提高,因此,需求放缓的情况日益明显。去年以来,国内需求减弱,钢材、水泥、电解铝等重要生产资料市场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以钢材行业为例,2005年1-10月,全国钢材产量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5.82%,而国内市场钢材消费量同比只增长了19.25%,消费增长率落后产量增长率6.57个百分点。在11个行业中,除纺织行业的过剩直接与出口外需不足有关外,其余的行业都与内需不足有关。(4)高额利润吸引了市场上的大量资金流入。从当前的过剩行业看,有一个共性,就是行业利润都非常可观。比如2005年1-11月份钢铁行业利润总额为962亿元,仅次于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而位居工业第二大行业,高额利润引发了大量的资本蜂拥而入,无论是民营资本还是国有资本,都竞相投资,无论是大钢铁企业,还是小钢铁企业,都在竞相增加产能。

从表现看,我国产能过剩的结构性问题突出,主要是全社会总供需基本平衡下的结构性失衡,产业结构不合理,行业布局不合理。比如,一些行业供不应求,一些行业产能严重过剩;高技术、高质量、高附加值产品供不应求,大众化、低附加值产品严重过剩;地区之间产业结构相似率过高。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在于:一是产业政策没有地域限制,造成地方产业政策趋同;二是国家发展规划缺乏统一协调,宏观调控无力;三是投资主体不理性;四是中国企业竞争力不强,企业技术水平低,生产方式易被模仿,产能过剩集中在技术水平低、门槛低的下游企业。因此,调整产业布局,优化产业、产品结构是解决产能过剩问题的重要方面。

(三)产能过剩的信贷风险

2002年以来的新一轮投资狂潮及其引发的信贷投放猛增让很多有识之士忧心忡忡,一些外资投行人士甚至预言,一旦宏观调控后经济增速放缓,中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将再度大幅反弹。目前来看,由于宏观调控的高度艺术化处理,我国经济并没有出现迅速变冷的局面,而是连续三年保持了9%以上的较高增长速度,2005年达到了9.9%,从而为商业银行调整信贷总量和结构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商业银行也没有出现大量不良资产反弹的局面。

但是,对于目前出现的局部产能过剩,商业银行仍然要保持高度警惕。首先,由于目前出现产能过剩的行业在过去一段时期内表现出较强的盈利能力,往往是商业银行追逐的对象,商业银行在这些行业投入了大量信贷资金。随着效益的下滑,部分企业还贷能力下降,可能会拖欠贷款。其次,对于产能过剩行业,国家将通过宏观调控和产业政策调整等手段来压缩产能,而压缩产能将可能导致部分企业整合,部分项目下马,从而给银行贷款带来风险。再次,某行业如果产能过剩严重,将给上下游行业企业的经营带来重大影响,使银行在上下游行业的贷款面临风险。最后,如果产能过剩大面积扩散,将给整个宏观经济和银行贷款带来不利影响。

三、产能过剩与流动性过剩

2005年银行业的一个重要现象是流动性过剩。据人民银行数据显示,2005年末,城乡居民储蓄达到14万亿元。相对于存款的高速增长,贷款增长步伐相对缓慢。2005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差与贷款余额之比已攀至47.28%,也就是说,商业银行每吸收100元存款,就有47元滞留于银行间市场或中央银行。去年金融机构有价证券及投资余额为34 942亿元,比2004年增加了4000亿元,而2004年这一数据的增加额仅为约600亿元。有人认为,中国目前进入了“流动性陷阱”。

造成流动性过剩的原因,是商业银行在存款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势头的同时,信贷投放步伐放慢,跟不上存款增长速度,从而形成大量的闲置资金。可以看出,贷款增速放慢是其中的决定性因素。而贷款增速放慢,除了受资本约束监管加强、银行改革及“宽货币,紧信贷”货币政策影响之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产能过剩和企业效益下降导致企业的贷款需求和商业银行的贷款意愿都趋于下降。一方面,企业对未来的预期逐渐转向负面,投资意愿有所降低,加上短期融资券等快速便捷融资渠道的问世,使得贷款需求大大下降;另一方面,产能过剩导致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凸显,商业银行贷款日趋谨慎。

面对源源不断的存款,商业银行贷款投放却日益疲软,大量闲置资金投资于债券市场,从而形成流动性过剩,导致银行资金收益率大大下降,一年期货币市场利率甚至一度下降至1.1%,远低于银行的资金成本。而短期内要想通过大量增加贷款来提高银行收益,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又必然会引发新一轮的投资狂潮,从而导致更为严重的产能过剩,进一步加大银行贷款的信用风险。

表面上看,产能过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外部经营环境,流动性过剩是商业银行的内部经营表现,但实际上,两者联系非常紧密,在某种程度上是此消彼涨的关系。要解决流动性过剩,提高收益率,需要大量放贷,这会加剧产能过剩;而要解决产能过剩,必须减少贷款,反过来,又会加剧流动性过剩。因此,“双过剩”是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严重挑战,必将对银行的资产配置、风险管理、经营效益等带来重大影响。

四、商业银行对产能过剩信贷风险的管理现状

对于产能过剩的信贷风险,商业银行应该未雨绸缪,早做打算,积极应对。但是,对于如何应对产能过剩带来的信贷风险,大多数商业银行并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

一是没有很好地将企业分析与行业分析结合起来。传统上,商业银行比较注重逐户逐笔贷款的风险分析和防范,在贷前调查、贷中审查和贷后管理方面都建立了明确、系统的制度规范。但是,一直以来,由于贷款经营的层次较低,贷款经营管理人员的能力不够,产业和行业分析比较薄弱,大多是重微观轻宏观,重感性轻理性,重局部轻整体。时至今日,这种局面仍未彻底改观。比如,在贷前调查和贷中审查过程中,调查人和审查人往往更看重企业的财务报表,而对贷款企业所处的行业,分析较少,即使有分析,也是东拼西凑,依据不足,说服力不强,甚至模棱两可。

二是对产能过剩状况认识不够。产能过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出现,到90年代开始周期性大面积发生,目前,绝大多数行业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产能过剩。除了极少数垄断行业外,产能过剩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一方面我们要认识到,产能过剩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大多数行业的产能过剩都是正常现象,商业银行必须适应产能过剩状态下的信贷管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在中国高投资拉动高经济增长的情况下,产能过剩有其特殊表现。廉价的资本,非理性的投资决策,容易一哄而上,盲目投资,在极短的时间内造成产能过剩,经济过热。在这个过程中,商业银行“亲周期性”的贷款投放往往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缩短了经济周期,放大了经济波动,同时,也使自己置于经济周期的浪潮中,面临着巨大的信贷风险。但对于这种产能过剩带来的风险,国内商业银行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是没有建立一套产能过剩状况监测分析的预警体系。国内商业银行的产行业研究才刚刚起步,研究能力和水平甚至还不如许多券商,多数商业银行对一个行业过热与否、过剩与否的判断来自于国家发改委,但发改委主要是事后分析,具有一定的滞后性,难以满足商业银行的前瞻性风险预警的要求。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在产行业研究方面大多没有专门的分析团队和人才,缺乏相关的技术方法和分析系统,同时,由于难以全面、准确、及时地获得相关外部数据,产行业分析的准确性大打折扣。另外,研究成果出来后,如何充分利用也是个问题。一方面,行业研究部门和信贷经营管理部门之间沟通交流不够,各行其是;另一方面,行业信息难以及时快速地传递到各级分支机构。

四是对于产能过剩带来的信贷风险,缺乏行之有效的规避风险的手段。对于正常范围的产能过剩,或者说对于那些充分竞争的行业,商业银行应该以平常心对待,主要通过在激烈竞争行业中优选客户来达到风险最小,收益最佳。对于产能严重过剩的产行业,商业银行要及时采取措施防范和化解风险。但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在这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结构调整的难度很大。第一,在当前贷款利差较高,商业银行主要依靠利息收入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在短期内压缩贷款,调整贷款结构会影响客户关系,影响短期业绩,因此,商业银行具有一定的规模扩张惯性,及时控制贷款投放的内在动力不足。第二,对于事实产能过剩的产行业,由于大量资金沉淀其中,商业银行害怕造成更大规模损失,甚至全行业“崩盘”,因此投鼠忌器,难以实施主动退出战略。第三,由于缺乏产能过剩的风险预警和防范体系,前瞻性地退出潜在产能过剩、风险攀升的行业的要求很高,商业银行还难以做到。第四,商业银行分支机构遍布全国,层级多,链条长,各自面临不同的内外部情况,尤其是各地产行业发展的状况不一样,判断也会不一样,因此,总行的产行业信贷分析与决策难以得到有效的执行。

五、政策建议

在今后一段时期,商业银行将面临产能过剩和流动性过剩的双重过剩,产能过剩与流动性过剩的二律背反将给商业银行的经营带来重大影响。面临“双过剩”,商业银行一方面要加快战略转型,改善业务结构,提高资产收益;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加大风险防范力度,从而实现收益和风险的最佳平衡。

(一)“双过剩”条件下商业银行的经营战略调整

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不能寄希望于短期大量增加贷款,而是必须双向疏通,在加快转型步伐、加强金融创新的基础上,一方面加强主动负债管理,分流资金来源,另一方面要不断拓宽投资渠道,提高投资收益,从而缓解流动性过剩的压力,改变商业银行对贷款的过度依赖,最大限度地规避产能过剩的信贷风险。

1.要增强主动负债和定价能力,建立效益导向型的负债业务管理模式。一要逐步建立资金运用制约资金来源的机制。要从自身风险控制能力和资产营销能力出发,根据资金的有效需求实行预算管理,确定合理的负债规模。二要优化负债业务结构。通过撤并低效无效网点,退出金融资源贫乏地区的存款市场,降低存款成本。三要继续加强存款定价管理。目前,国有银行和一些大的商业银行都在逐步缩减高息存款,甚至提前终止与保险公司的协议存款,就是商业银行迫于资金过剩压力而进行主动负债管理的尝试。

2.大力发展理财业务,推动商业银行经营方式创新。要加强投资和保险产品的联动营销,通过各种资产管理产品吸纳、转移客户的部分增量存款,挖掘存款客户的衍生效益。这样既可以有效地分流居民存款,大大减轻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压力,又可以给商业银行带来手续费收入,更重要的是可以逐步改变银行业吸收存款、发放贷款或购入投资、交易类资产的单一经营模式。

3.要大力推动金融市场创新,发展资本市场,鼓励商业银行的合规资金进入资本市场,培养机构投资者使之成为资本市场主导力量,建立统一的全国债券市场,建立多元化的市场风险配置机制,有效配置金融资源,解决我国长期以来间接融资比重高、企业负债率过高、银行信贷手段过度运用的问题。

4.要加快金融产品创新,创造连接不同市场的产品,将存款与债券市场、存款与货币市场收益挂钩,如货币市场基金、结构性存款等,利用金融衍生产品规避敞口风险,可以更加主动应对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二)加强产能过剩信贷风险的防范

产能过剩问题是一个宏观问题,不单单是基层行考虑的事情,更要引起总、分行的重视。要认识到目前产能过剩问题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加强研究,采取切实措施,把产能过剩的信贷风险降至最低。

1.要加强产行业研究。要在总行建立起高层次的组织架构,建立专业化、细分至行业的产、行业研究团队,配备相关研究人员。要改进产行业研究的技术、方法和手段,抓紧研究一套规范、有效的产能过剩分析框架体系。要把行业分析和产能过剩监测作为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的一项重要的、常规性的任务,建立科学的分析模型和系统,以全球的视野,对产、行业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2.要重视内外部数据收集、整理工作。要继续关注国家有关部委,尤其是发改委、银监会、商务部、统计局等部门公布的产能过剩关键数据指标,参考有关研究机构、咨询公司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形成银行自己的独立判断。同时,在银监会的沟通协调下,商业银行之间也要经常交换相关的贷款数据资料,共享资源。

商业经济基础范文3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工商管理活动,是一个在遵循效益、规则、权责、人本、系统等理念基础上,通过协调组织内部利益关系和组织外部利益关系,以实现具体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的自觉过程。一般来说,在工商管理活动中,效益是管理目标,规则是管理依据,权责是管理手段。工商管理活动中,如果缺乏规则意识和依据,权责就无法落实,人本思想就会落空,管理系统也将出现紊乱,最终还会导致预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难以完全实现。从这一意义上来说,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实现工商管理活动的科学化,必须首先实现工商管理活动的规则化。应该注意的是,在规范工商管理活动的各种规则之中,最为重要的一种显性的和刚性的规则是法律,因此,实现工商管理活动规则化过程中的基本要求就是实现工商管理活动的法治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对于各类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的经济法律知识的教育,使之能运用经济法律知识分析和解决工商管理活动中的实际问题,是实现工商管理活动法治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十分重要环节。正因为如此,目前,国内外高等学校在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教育中,都趋向于将与工商管理活动有关的法律课程确定为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专业基础课程。只是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传统存在着一定的差别,不同国家和地区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法律课程的名称存在一定差异,例如,在英、美等国高校一般称该课程为“商法”,我国香港地区高校则称该课程为“香港商业法”。但是,总的来说,不同国家和地区高校开设的该门课程的课程性质和基本内容大致相同,不存在根本性差别。

 

我国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大多设置了经济法这门课程,但是各高校对于该课程的课程性质和基本内容的认识却不尽相同。有的高校认为,该门课程虽然在工商管理类专业开设,但是该门课程的性质是法学类专业的专业课程,所以应当将法学类专业同名课程的基本内容进行移植,才能作为该门课程的基本内容。此外,各高校对于经济法这门课程在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认识也存在着较大差异。有的高校将该课程视为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专业课程体系中选修的专业课程,有的高校则将该课程作为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专业课程体系中必修的专业课程。

 

2000年,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结构及主要教学内容改革研宄”课题组,对经济法这门课程的性质,以及在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进行了深入研宄,确认经济法这门课程是高等学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必修的核心课程(专业基础课)。目前,虽然对于经济法这门课程在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性质和地位的认识已经确定,但是,我国工商管理教育界对于该门课程的课程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研宄还是较为薄弱的。其表现:一是对于该门课程的基本内容的研宄还欠深入,二是对于该门课程特有的教学方法的研宄也很不足。这种情况,不仅严重影响了各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该课程的教学质量,也制约了我国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因此目前较为迫切的任务是,在对该课程基本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深入研宄的基础上,要深化课程基本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促进我国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培养“高素质、宽基础、懂经济、知法律、会管理、善创造、能应变”的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目标的实现。

 

二、工商管理类专业经济法课程基本内容的改革

 

工商管理类专业经济法课程与法学类专业经济法学课程,虽然在课程名称上仅有一字之差,但是这两门课程的课程性质和设置目的是完全不同的。前者在课程性质上属于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其设置的目的是使工商管理类各专业的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与工商管理活动密切相关的有关法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培养其分析和解决工商管理活动中具体问题的能力。后者在课程性质上属于法学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其设置的目的是使法学专业的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够较为系统地掌握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培养其分析和解决司法实践中各种具体问题的能力。由于经济法课程与经济法学课程的课程性质和设置目的不同,因此这两门课程的教学要求和基本内容也是不相同的,不能简单地将经济法学课程的教学要求和基本内容移植于经济法课程之中。当前,有必要以经济法课程自身的课程性质和设置目的为根据,以从事工商管理类专业工作的实际需要为原则,在充分考虑法律科学与管理科学、经济科学的关系的基础上,对经济法课程的教学要求和基本内容进行改革,从根本上改变目前该课程的教学与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相偏离的状况。

 

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经济法基本内容包括部门法意义上的经济法,但远远超出经济法这一部门法的范围。其基本内容涵盖经济法、民法、商法、行政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等多个法律部门以及国际民商法等学科领域与工商管理活动密切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体来说,工商管理类专业经济法课程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导论,介绍法理学基本知识、民法基本知识、经济法基本知识。第二,市场主体部分,介绍公司法、合伙企业法、个人独资企业法、外商投资企业法、企业破产法等具体法律制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第三,市场行为规制部分,介绍合同法、票据法、证券法、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障法、知识产权法、会计法、审计法等具体法律制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第四,宏观调控部分,介绍财政法、税法、金融法、国有资产管理法、价格法等具体法律制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第五,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分,介绍劳动法、社会保障法等具体法律制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三、工商管理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教材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当前,我国各高校使用的工商管理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教材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是该门课程教材的名称不统一。有的称为“经济法学”,有的称为“经济法学概论”,没有体现该课程的课程性质和设置目的,也与法学类专业经济法学教材的名称难以区别。二是该课程教材的内容与工商管理类专业其他核心课程的内容缺乏清晰的逻辑联系,仅仅是对与工商管理活动有关的各种法律制度的简单罗列,并且教材中各种具体法律制度的介绍“各自为政”,“深浅不一”。三是该课程教材的内容所体现出来的是一种“并不完全法学的思维逻辑”,而且也未符合工商管理类学科所特有的思维逻辑,教材内容的表述没有考虑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的认知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工商管理类学生学习该课程的难度。四是该课程的教材内容的介绍一般都是简单地从概念到概念、从原理到原理的逻辑上的归纳和演绎,缺乏相关法律条文的导入和实际案例的解析。

 

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重新编写该门课程的教材。首先,应当将工商管理类专业的经济法课程的教材定名为“经济法律概论”,以体现该课程的课程性质,使之鲜明地区别于法学类专业的“经济法学”教材。其次,要构建一个较为完整的与工商管理活动相关的法律知识的体系,以使之与工商管理活动相关的各种具体法律知识融为一体,相互支撑,相互衔接。第三,教材的表述应当“深入浅出”,体现工商管理类学科所特有的思维逻辑,符合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的认知特征,使工商管理类学生能够较快地掌握教材的基本内容。第四,该课程的教材还应当将法律条文、法理、实例联接成一个契合体,让学生在了解相关法律条文的基础上,理解相关的理论和知识,并且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该门课程的教学方法也必须在原有的课程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创新。长期以来,在高等学校工商管理类专业经济法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习惯运用的是“一言堂”式的传统讲授教学法。近年来,各高校的经济法课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传统讲授教学法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扬弃,开始实施案例教学法。但是,目前教师在实施案例教学法的过程中,只是简单地将案例置于讲授的内容中,作为辅助讲授内容之用,并非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为目的,没有达到案例教学应有的效果。因此,要充分吸纳传统讲授教学法、自学指导教学法、讨论教学法等教学方法的合理内核,对传统讨论教学法进行改造和创新,使之成为工商管理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所特有的教学方法。

商业经济基础范文4

关键词:商业银行;人民币国际化;走出去战略;文献综述

伴随着企业“走出去”衍生出的巨大跨境金融服务需求,中国商业银行把握企业“走出去”和人民币国际化的历史机遇,发挥整体优势、规模优势、科技优势,加快境外机构布局;结合东道国的市场特点,拓宽业务领域,推动其本土化进程;逐步进行结构调整,确立境外机构可持续发展模式;提升跨境金融服务能力,不断加快国际化经营步伐。

中国应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逐步发展跨国金融机构,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研究能为银行监管部门提供更为准确和有效的理论工具。中国商业银行基于效率结果能更准确地评价其投入和产出效率和技术进步效率。揭示国际化经营效率的理论基础,能为银监会和人民银行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并有助于其制定有效和针对性的监管政策。

自2007年以来,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导致欧美部分跨国银行纷纷收缩了在海外的投资,一大批银行经营困难。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商业银行海外分支机构增速加快。特别是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截止2015年底,中国银行海外机构资产规模较上年末增长26.15%,拥有23家分行,17家控股子银行和4家代表处。工商银行海外机构资产规模较上年增长64.7%,境外设立了16家分行,13家境外控股公司和2家境外代表处。建设银行海外机构资产规模较上年增长67.74%,境外设立了9家分行,3家境外控股公司和2家境外代表处。中国商业银行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胜的关键是提高银行国际化经营效率,以效率促效益,从而总体提高国际化经营管理水平。因此,研究如何提高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效率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积极的实践意义。

一、比较优势和区位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是指在生产上一个国家的两种商品与其他国家相比处于相对劣势,但两国之间仍然存在互利互惠的贸易基础。一个国家效率处于相对劣势应该以生产并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处于相对劣势的产品。Aliber et.al(1976)认为各国银行进行国际化发展主要基于比较优势理论。由于银行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造成不同国家银行间的存款和贷款利率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从而各国银行逐步开展国际化经营和发展。同时他还用Q比率分析得出,资金成本的高低反映了不同国家银行的比较优势,因此也影响了银行利用资金扩大市场份额的能力。

部分学者考虑到各国不同的市场和竞争条件,逐步从比较优势理论引申出了区位优势理论。区位优势理论是指银行国际化投资所在的东道国具有独特优势,特别是在管理体制、市场存贷款利差、税收政策等方面所给予外资银行的各种优惠。或者由于跨国银行的母国的经营环境低于东道国,跨国银行从而可以增加其利润,进而扩大跨国银行产生的吸引力。主要包括税收优惠、存贷款利息差、市场容量、监管环境和其他优势(Goldberg,1981;Decchioli,1983)。

二、产业组织理论

产业组织理论,主要研究某个特定产业部门组织结构特征的理论和影响特定部门资源使用效益的理论,探究各个产业部门之间竞争的组织结构形式以及产业内的竞争关系趋于合理化的方法。Aliber(1976)研究得出在研究银行跨国经营现象方面,比较优势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是相辅相成的,形成一体的。各国间不同的竞争地位引起各国银行间存贷款利差之间的差异。Grubles(1977)提出银行功能的三分类理论。根据银行业务独有的性质,三分类理论将银行国际化功能主要分为:跨国零售业务银行、跨国服务业务银行和跨国批发业务银行。理论分别分析了三种类型银行海外扩张的目的和相对优势,回答了在与东道国银行的竞争中跨国银行如何获取比较优势的难题。三分类理论按照业务性质和功能进行划分了银行国际化经营和发展,为银行的国际化理论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三、内部化理论

内部化理论源自科斯的企业理论和区位理论,Buckley et.al(1976)指出跨国银行根据各国金融市场不完善性的特点和财务保密等特殊金融业务的需要,通过增设遍布全球灵活性的分支机构,从而将外部全球化大市场转化为一个银行内部化的市场,以降低银行自身金融交易的成本和风险。

Rugman将Buckley和Casson提出的内部化理论做了进一步的延伸和发展,并将其引用到银行国际化分析中。国际市场上由于存在市场之间的不完善性和差异性等特点,从而导致国际市场上内部化获得的收益将大大高于国内市场。银行在国际间实现市场内部化的过程就是国际化的过程。认为国际化主要表现为企业内部化超越国界的过程,跨国公司就是在将其资源在国际范围内进行内部转让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按照Rugman的分析,来自同一国家的银行在某一特定外国市场上拥有同样的国际化机会,但内部化理论不能回答为什么同一国家的银行国际化程度不同。而且如果仅仅是因为某一特定金融市场存在不完善性,也不足以促使银行在此市场上建立分行或附属机构。所以内部化理论也不能很好解释国际化银行选择某一特定市场开展国际化经营的理由。

四、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Dunning(1989)了内部化理论、区位理论等成果,提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吸收。Gray(1981)运用Dunning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解释商业银行国际化行为,研究认为一国企业之所以能跨国经营,关键在于拥有区位优势、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核心内容包括:区位优势是指东道国所拥有的,企业无法支配区位优势,只能适应并利用这一优势。区位优势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东道国的政治制度、国家政策和基础设施的优势;二是东道国不可移动的要素禀赋所产生的优势。所有权优势是指企业规模经济效应优势和来自无形资产所产生的垄断优势。内部化优势是指在企业内部,企业运用所有权优势,用来降低或消除交易成本的能力和优势。

在吸纳了区位理论、产业组织理论和内部化理论中有用的观点和内容,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综合系统地解释了与在国内市场经营相比,在海外市场更有优势的原因。同时也分析了银行如何利用区位优势、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然而,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并没有说明内部化目标,也没能探究所有权特定优势的重要性。

五、引导效应理论

“引导效应”理论得出银行跨国战略是由国际贸易和直接投资所引致的,理论主要分为贸易引导型和投资引导型理论。

Aliber(1984)提出贸易引导型理论,认为配合本国的国际贸易是银行国际化经营的主要动机。银行为了提高本国企业的出口竞争能力,在主要的贸易合作国设立经营的分支机构,从而促进银行贸易结算和支付等相关业务更加快捷和方便地进行。相关的实证研究也支持这一假说(Goldberg et.al,1981)。

投资引导型理论又被称为“追随领导”理论。投资引导理论是指为国内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提供后续服务是银行国际化的动机。即对外直接投资的逐步扩大和跨国公司的发展壮大导致了银行国际化的发展。Kindleberger(1953),Levine(1996)进一步分析了投资引导理论,发现银行国际化发展能相应地刺激跨国公司的国际化经营。

六、规避风险假说

Tobin和Markowitz用数学模型的方法建立规避风险的理论,即国际间接资本流动理论。理论得出在资产组合中变动不完全正相关的不同资产的收益率,资产多样化能有效地降低相同收益率下的非系统性风险。国际化程度较高的银行能比地区性银行获得更多的资产组合。因此得出银行开展国际化经营会有效降低银行风险,从而提高净收益。近年来,部分学者进一步研究得出跨国银行的资产分布在不同国家,能有效地规避国别等风险,确保收益的相对稳定性。国际化资产选择的国别先导战略收益高于行业先导战略的结论,即有力地支持了资产国际化可以规避风险的理论(Heston et.al,1995)。

现阶段,发展中国家进行国际化经营方面的主要研究有: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理论和发展水平理论。Cantwell和Tolentino在20世纪90年代初分析了发展中国家国际化经营的案例,提出了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理论,得出发展中国家国际化经营受其内生技术创新能力和国内经济发展的影响。纵观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化经营发展之路总结为以下几步:第一步是以自然资源开发为主的纵向一体化生产活动,第二步是以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的横向一体化生产活动,最后一步是积极寻求进入高科技领域的生产开发活动。同时在地理分布上,发展中国家的跨国企业投资方向一般沿着周边临近国家―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发达国家的路线进行,所以易受“心理距离”影响。

综上理论,其分析范式是以垄断优势为核心,研究问题一般以发达国家的视角,将银行利用其现有优势进行国际化的过程。对发展中国家国际化经营的研究较少。根据以上理论分析,发展中国家银行应该顺应产业梯度转移,对发展层次更低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例如非洲或者南美洲,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然而现实中,发展中国家银行国际化却呈现出与理论完全相反的趋势,并且很难用利润最大化的动机来解释这种趋势。

七、海外经营机构效率的理论

银行效率是银行国际竞争力的体现。自20世纪90年代,国内外学者逐步开始研究商业银行的前沿效率(包括四个效率:成本效率、技术效率、利润效率和X-效率)。国外学者对银行海外经营效率的研究主要是站在东道国的立场上,分析外国银行经营机构与国内银行效率的差异。Berger et al.(2000)认为,由于跨国银行具有技术和管理上的优势,跨国银行的运行效率在发展中国家具有相对优势。而在发达国家,除了美国大部分的外资银行运行效率与东道国银行没有显著差异。Chantapong et al.(2005)对比分析了泰国国内银行和外国银行经营机构的效率。研究得出由于更多的外商参与收购,会提高银行业的竞争压力,同时国内银行通过财务重组,能提高国内银行的成本效率,从而有利于银行客户。Sensarma(2006)比较了印度国有银行、私人银行和外国银行经营机构的效率。在整个对比期,所有银行都提高了效率和生产率。但与国有银行和国内私人银行相比,外资银行表现最差。Thi et al.(2008)讨论了不同的设立方式对外国银行经营机构效率的影响。探讨了三个转型经济国家――捷克共和国,匈牙利和波兰外资银行进入的具体模式,即直接投资与兼并和收购。研究发现并购在效率方面超过直接投资,但并购的银行和国内银行之间没有明显的成本效益区别。Sturm(2009)主要分析了在澳大利亚的跨国银行经营机构之间效率差异的原因。研究发现增加东道国的效率的主要方法是追随客户。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增加降低了东道国澳大利亚的效率和母银行的优势,例如银行规模、信用评级、利润以及母国金融业的发展。Berger et al.(2009)对比分析了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外国银行经营机构的效率。研究结果表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效率是最低的,最有效的是外资银行。拥有少数外国所有权能显著提高工作效率。

总之,20世纪90年代以前,学者普遍以发达国家的视角,运用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具体包括比较优势理论、引导效应理论、内部化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风险规避等经济理论)来研究银行的国际化经营问题,认为银行国际化应主要解决投资目的、投资流向和投资决策三方面的问题,上述为其主要观点,可以为商业银行国际化进行有效的借鉴与指示。(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参考文献:

[1] 曾俭华:《国际化经营对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研究》,《国际金融研究》2011年1期。

[2] 张邯明、田高良:《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财贸经济》2006年7期。

[3] 张:《跨国银行海外经营动因研究―基于中国市场的实证分析》,《金融论坛》2009年4期。

[4] 张健平:《中国银行业广义Malmquist生产率指数研究》,《经济研究》2010年8期。

[5] 赵永乐、王均坦:《商业银行效率、影响因素及其能力模型的解释结果》,《金融研究》2008年3期。

[6] 周天芸、王泽高:《发展中国家银行国际化的影响因素研究》,《海南金融》2009年8期。

[7] 赵伟:《国际化提高银行效率的“动车组”》,《中国外汇》2009年11期。

[8] 朱正罡:《国有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战略》,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

[9] 庄乾志:《银行国际化:环境、组织与中国对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10] 庄乾志:《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化发展战略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商业经济基础范文5

关键词:商业银行 专业团队 经营模式

一、基层专业团队建设意义

(一)适应时代,满足需求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国民经济日渐提高,金融市场的竞争也日趋白热化,由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服务衍生出的各种各样的金融服务需求越来越多,客户量也越来越大,以往的银行服务、工作人员由于不熟悉新兴的金融业务,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同时客户需求往往在时效上有很强的要求,对于层级式的经营模式,商业银行的基层机构就需要建立一种专业化运作的团队经营模式。

(二)人才培养,良性竞争

专业团队经营模式,是为了让商业银行能够更快更好的适应现代市场竞争,适市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同时,专业团队的建设,也是为了培养更多的人才,服务于银行,服务于客户,通过一系列良好的培养机制,培养一批对银行忠诚、对客户忠诚的业务精英,不仅有利于银行的发展,更加有利于行业的良性竞争。

(三)促进内部,分工明确

专业团队的建设,使得银行工作的分工更加明确,职能更加细化,从当前的金融业务来看,我们认识到,目前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越来越细化,而相应的岗位分工越来越明确,客户不需要一个全而不精的业务人员为他们理财,他们需要的是一个精通一个业务,并能够为他们做好业务的人才,所以,专业团队的建设,促使银行将原来分割不清的业务,分化出来,成功完成营业机构的战略转型。

二、商业银行基层专业团队建设

(一)塑造理念,明确团队目标

每一个工作团队都拥有自身的工作特质或工作气质,决定工作特质的基础是客户资源,决定工作气质的基础是理念。具体的理念不是口号,而是一种信仰和追求,其产生和形成不是瞬息完成的,而是通过长期的积淀所形成的,且产生这一信仰和追求的根本是驱动力,具体说,利益驱动型还是功能驱动型所构筑的团队理念都是可行的团队理念,都与建行的经营理念相一致,然而对于具体的团队工作偏好而言,将形成不同的工作理念,因此建议,在构建高绩效团队的过程中,将基层行的各个业务团队理念塑造作为长期的根本来思考,并服从于整个经营理念构架。通过阶段性的团队建设过程,逐步由“问题解决型”向相互依存型“多功能”团队转变,形成具有独特经营理念的工作团队。

(二)重搭架构,发挥团队效能

要按照业务经营的需要,给予团队真正独立自主的权限,从组织架构的根源上赋予团队,既能注意问题的解决,又能执行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对工作结果承担责任,在业务信息共享,协同配合以及具体工作业务目标责任共同化方面协同工作,在工作属性上属于自我管理型团队,由于每一个团队成员承担着团队上司所承担的责任,因而团队内部垂直管理型的组织架构方式应当向“品”字形组织架构方式转变,这种转变不意味着失去团队主管管理的权威性,而是以充分发挥团队成员的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实现团队角色的再认定,即成员角色的发现和定位,组成技术型、问题解决型和决策型成员的“品”字形架构,从而是团队向专家型团队转变。

(三)梳理流程,提高团队效率

麦克尔.哈默将优秀的流程定义为四个特点:RIGHT CHEAP EASY FAST,即在保证正确(RIGHT)的流程输出(客户需要的产品或服务)的前提下,尽量使流程快速(FAST)、容易(EASY)和便宜(CHEAP)。团队流程的塑造,主要明确谁要干什么的问题。这就要求根据团队成员的能力偏好,给予正确合适的明确分工,将每个成员的优势发挥到极致,从而致使团队的优势极大化,

(四)交叉服务,打造职业技能

在金融业务上,目前通常使用的模式,都是一个专家负责一个客户,这样的做法,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促使专家全心全力的为客户服务,不敢懈怠,坏处是只有一个专家,能力、业务水平都有所局限,就算再如何全心全力,也难保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

所以,笔者认为,商业银行的专家团队服务,应当采取“专家一专家小组一专家团队”的三层服务结构,第一个专家,是指主要负责专家,第二个专家小组,是指针对这一业务,或者是相同类似的业务,组成一个小组,小组内的专家相互沟通,互通有无,使得专家处理问题的思路得以拓展。最后一个专家团队是指整个银行的专家团队,是指在遇到重大问题,可以提高专家团队,群策群力,共同完成这项任务。

在专家团队的建设当中,商业银行应当对进入团队的专家进行严格把关,这不仅是保证专家团队的服务质量,也是保证银行的服务声誉,只要在相关业务线上有着多年工作经验,业务功底非常扎实,理论知识非常丰厚,实践、实战经验异常丰富,并且有着一定分析能力的人才就可以称之为专家,银行才能够吸纳他们成为专家团队小组的专家。

(五)完善团队 锻造发展平台

可持续发展,是现今最流行,也是最为有效的管理理念,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入专业团队的建设与管理当中,是为了让专业团队更快更好的发展,也是为了专家团队更高效的为客户服务,为银行争取名与利的双重好处。

所以,商业银行必须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平台,借助这个平台,不断完善商业银行基层专家团队建设的持续发展模式,我们知道,商业银行所建立的专家型团队是一支拥有专业技能、专业理论、专业素质的服务型的高水平团队,这支团队可以为客户提供最好、最快、最详细的服务,为客户的理财、投资、金融等等业务进行最细密的安排,保证客户达到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商业经济基础范文6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电子商务热潮,电子商务的便捷和高效影响着21世纪世界经济的发展。电子商务已经深入到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农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电子商务。电子商务为农产品信息交流和商品交易提供了更为先进的平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所以进行农业电子商务 发展研究,是当代经济发展要求所决定的。

1 电子商务对农业发展的作用

电子商务推动农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电子商务这一全新的贸易方式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可以促进农业生产全过程实现低成本、高效益化,进一步提升分散农户生产经营的组织度以及与市场化对接度,并把网络实实在在地与农业生产销售各环节紧密结合,用以改造传统信息传递和生产销售方式,使其成为农户与龙头企业联系市场的桥梁和纽带。

2 电子商务在南京农业中的应用现状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农业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南京市出台了《南京市农业信息化“十一五”发展计划》,要求尽快整合现有的信息资源,加快网站建设,提高信息服务能力。网站建设按照农民致富的帮手、农民生活的参谋、现代农业的窗口的建网宗旨,同时,能突出农业政务、商务和休闲旅游、农民创业、专家咨询等公益服务功能,我市在农业门户“金陵农网”上设置了“政务通”、“嘉年华”、“大超市”、“老板网”、“专家库”五个子网板块,并进行相应的改版升级和功能完善,为农民、市民提供了更为便捷、畅通的服务。电子政务系统也进行了升级改造,并在网上实现阳光政务的办理,规范并提高了农业行政绩效,促使服务型行政职能的转化,为农业全面实行电子政务奠定了坚实的网络基础。当然,在农业电子商务应用当中,我市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和障碍,如:农业电子商务技术人才缺乏,农业信息体系建设仍需完善等。

3 国外农业应用电子商务现状

在农业方面,国外电子商务的应用已获得很大的发展,电子商务对传统农业的革命性促进作用已经得到了各国的农业管理决策者的共识。

美国农业部、商务部与美国小企业局联合成立了“小企业电子商务工作组”,以推动包括小型农企在内的企业发展电子商务,促进了农业信息流动,提高了市场透明度和市场协调性以及企业的客户战略定位,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减少了交易环节和交易成本,为农业经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

欧洲比较著名的农业电子商务网站farming online,它是英国最主要的b2b模式电子商务网站之一,目前已有注册农民18000人。这表明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全面普及,是发达国家和地区农业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基础和保证。

日本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推动农产品流通方式的根本变革。日本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形式多种多样,有利用大型综合网上交易市场和综合性网上超市的规模、品牌优势销售农产品的,也有专门从事农产品销售的农产品电子交易所和农产品网上商店。

4 南京农业应用电子商务的对策建议

国外发展农业电子商务的成功经验,对我市现代农业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由政府出面,通过政策法规的形式,或者调度相关行业的力量,为农产品流通领域电子商务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4.1 建立农业电子商务综合服务体系

在南京农业信息化起步和试验的基础上,全面进行网络工程建设,建立连接政府、农业主管部门、农业院校、科研院所、各县、乡(镇)、重点农业生产单位和农业信息用户的网络体系。政府可以在每个乡镇和较大的村庄建立电子商务信息服务中心,负责搜集最新的农业信息,了解农产品供求情况。另外,服务中心应为农民进行必要的电子商务培训,来提高农民对电子商务的,认识。服务中心还可以建立专门的网站来销售本地特色农产品,带动本地农产品企业和农户打造特色品牌,促进农业的产业化。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分开,发挥政府指导职能。在网络门户层面上提供政策法规、政府公告、行政通知、计划公告、招标公告、价格指数、统计数据等宏观信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农业信息的采集、加工和资源整合,主要是各种具有指导作用的统计数据和价格指数,形成数据库,调整信息结构,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提高政府的指导性和权威性。

建立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采用官办民营模式。一方面,由于第三方电子商务模式最基本的功能是提供买卖双方的信息服务,从交易的角度出发,能够从实质上解决农业市场化的问题。另一方面,采取官办民营的模式,可以有效解决与政府系统的对接,使资源集中使用及推广,按照标准的业务模式面向经济全球化建立统一的电子商务执行平台。

4.2 建立健全电子商务法律法规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全新的革命f生的商务模式,绝不仅限于技术和经济领域,其在法律领域的影响也是很重要的。为保证电子商务活动得以正常进行,政府需要提供一个透明的、和谐的商业法律环境。电子商务相关的法律规范主要有:买卖双方身份论证法、电子支付系统安全措施、信息保密规定、知识产权侵权处理规定、税收征收以及广告的管制、网络信息内容过滤等。另外,建议国家司法部门加大网络犯罪的侦查、追究力度,严厉打击电子商务领域犯罪,营造电子商务的一片净土。

4.3 完善网络支付及物流配送系统

构建完善的农业电子商务系统需要简单、安全、高效的在线支付解决方案。这方面有很好的例子,如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这些平台提供先进的技术、风险管理与控制能力,目前已和国内工商银行、农

转贴于

业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上海浦发银行等商业银行以及中国邮政、visa国际组织等机构建立了战略合作,成为金融机构在网上支付领域极为信任的合作伙伴。农业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季节性,农产品易腐、易变质、难包装,针对这些特性,需要为农业电子商务平台建立有效的供应链系统,以及为此服务的物流配送体系。

4.4 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它牵涉到结算、信誉论证、农产品等级标准、分类、包装规格及仓储、运输等配套建设,需要巨额的投资。企业如果要尝试在这一领域进行长期的开发和投资,将在资金方面遇到巨大的困难。针对上述情况,政府应有选择地扶持一批龙头企业,给予资金、政策等方面的支持,通过龙头企业迅速带动农产品电子商务业务的发展,并为其它企业起到示范作用,从而在全行业取得成功。通过在互联网上进行信息搜寻,开展电子商务,龙头企业可以拓展农产品的市场空间,发展订单农业,大力开展定制化服务,把分散的农户集中起来。各种农业信息的获得和利用程度将决定农业企业将来发展的方向,因此,要实现农业产业化,就必须实现农业信息化,实现农业电子商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