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新闻学概论的认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新闻学概论的认识范文1
1.从新闻的内在属性来看
在笔者看来,新闻学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出色的新闻敏感。
什么是新闻敏感?从新闻实务的角度,新闻敏感指的是这样一种新闻专业能力,那就是,面对一个事件或者一条信息,能够迅速地判断和掂量出这一事件是否具备足够成为新闻的价值。
那么,新闻敏感来自哪里?按老报人艾丰的说法,来自于对“普遍事实与新闻事实”这一对对子的把握。①换言之,对社会现实理解与把握的深度与广度,决定了一个人认识和把握新闻事实的能力。一个人对社会现实理解得越透、越深、越多,就越容易在面对一件事实时,掂量得出该事实的分量,以及是否足以成为新闻的价值含金量。
以此推演下去,既然新闻敏感是新闻学核心,那么,提高和加强学生认识社会现实的素养,锻炼学生认识社会现实的能力,就应该成为新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以笔者有限目力之所见,这恰恰是我国新闻学教育中的一块重要短板。
2.从课程设置来看
笔者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新闻学课程设置为例来说明我国目前新闻学课程的不足所在。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网站上是这样对其新闻学课程进行介绍的:
“新闻专业本科的学科基础课包括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中国新闻传播史、世界新闻传播史、新闻出版伦理与法规、媒介经营管理等,各专业方向核心专业课程有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新闻摄影、摄影概论、摄影技术、图片编辑、摄影造型技巧、网络传播概论、网络传播实务、网页设计与制作、网络经营管理等。此外还可以选修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和广告、出版专业的有关课程。”②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课程介绍则是以详细的表格形式见表一③
从这两所著名新闻学院的课程设置来看,它们都主要还是沿袭新闻理论、新闻实务和新闻史(含外国新闻史)这样一种三分法的传统新闻教育模式,一个在新闻言新闻的,相对自我封闭、自我运作的课程架构。
这种中规中矩、四平八稳的课程架构的好处在于,使得学生对新闻学科的知识得以系统化,但它的不足是,严重忽视对学生认识社会素养和能力的培养。而且,大比重的新闻专业科的学习必然耗去学生有限的本科教育时间,使得学生无法腾挪出更多的时间来从事认识社会现实方面的素养与能力的自我积累。④
3.从新闻实务单位的内在要求来看
新闻业内的人一般都知道,新闻单位对新闻系毕业生多年一贯的评价就是,上手快,后劲不足。
这种评价其实是必然的,主要因为上述课程架构事实上决定了学生的知识结构。而同时,如果学生在课余又没有足够的自觉性,主动挤出一定时间来从事新闻学科以外知识的阅读与积累的话,其结果必然是知识结构的残缺,必然是认识社会现实的素养和能力的不高,必然是上手快,后劲不足。
然而,新闻单位最看重员工的是什么?
这固然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但笔者以为,南方周末执行总编辑向熹在一次报告中的一席话,是对这个问题的最佳答案之一。
他说:
“时代认识与价值认识——做好新闻工作的两个前提。……第一个前提是时代认识。《南方周末》招记者有一个前提,就是要他‘对中国有感觉’。所谓‘对中国有感觉’,其实质就是他要对时代有认识。第二个前提是价值认识。大家都知道,南方集团是个非常有理想的媒体,理想主义在整栋大楼里非常充盈。在这样的氛围里,价值认识成了潜意识里必须要了解的内容。在做报纸的过程中,这两点是最基础的。……就是要回答,我们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在这个时代做新闻工作,我们应该建立怎样的价值体系”。⑤
向熹所谓的时代认识,跟笔者在前面述及的认识社会现实本质上是一致的。而恰恰在这种认识社会现实素养和能力的培养方面,目前的新闻学教育做得很不够。
4.从新闻单位用人情况来看
在新闻单位,新闻系毕业生尽管往往在数量上处于优势,但在质量上则往往不尽然如此。笔者试以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为例来说明,新闻系毕业生在新闻单位的总体被认同度和被肯定程度。
认同度和被肯定程度本身是个过于不具有操作性的概念。为此,笔者将它具体化为一组数据,即广州某报团近四年的招新专业及人数比较(只限于采编岗位)。
通过这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广州某报团采编招新的各专业比较分散;其次,在招新中,新闻专业毕业生尽管“一股独大”,但除2007年以外,其余三年均没有超过总人数的50%。笔者以为,这显示了包括该报团在内的新闻业界在招新上对员工的知识背景存在一个多元化的合理期望。
此外,据笔者了解,作为中国传媒市场上最具社会影响力的报团之一,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现有主要子报子刊的主要领导中,新闻专业毕业的仅有两位。其余均为其他专业毕业生。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新闻学专业毕业生的发展后劲的确比较有限。
当然,我们不能绝对地以是否晋升作为衡量一个专业毕业生发展后劲的唯一指标,甚至也可以说这两者之间未必就有着绝对正相关的关系,但以笔者在新闻单位的观察来看,晋升的确可以作为衡量发展后劲的重要指标之一。
总之,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新闻学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相对自我封闭、自我运作,与他学科有一定的脱节,与社会现实有一定的脱节,与新闻一线的要求与愿望有一定的脱节。
二、从问题角度来看新闻学发展路径:在开放中对接
问题既彰显,路径往往是对应和不言自明的。对应于上一部分的分析,笔者以为,新闻学发展的重要路径就是,走出自我封闭、自我运作的孤立状态,向社会现实开放,向其他学科开放,向新闻单位开放。只有在这种多元开放中才能实现新闻学教育与社会现实、他学科和新闻单位的对接。
1.向社会开放
培养一名称职的编辑、记者,是不可能单纯靠书本知识来完成的,甚至可以说是恰恰相反,正是书本以外的社会实践知识。社会实践越充分,才越有可能把握住国情、省情乃至地情,认识到社会现实的复杂性,认识到理想与现实的距离,才能对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有真实的感觉。其实,许多新分配到新闻单位的大学生,之所以往往容易产生现实落差感,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他们长期“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偏居于象牙塔内,对社会现实十分懵懂。
2.向他学科开放
如前所述,新闻学的核心是培养新闻敏感,新闻敏感来自于学生认识与把握现实的能力。新闻学课程在新闻敏感这个最为核心与关键的问题上,实际上只是点到为止,而无力再挖掘下去。为什么?因为社会现实本身的复杂性。
社会现实纷繁复杂而多变,且不论要认识它,单就认识它的某个侧面,比如,政治、经济、法律、社会,等,都需要相应的专业背景知识的丰厚积累。所以,要培养与锻炼学生的新闻敏感,就必须仰赖于新闻学以外的其他学科背景知识。
像美国一些著名大学的新闻专业,甚至明确要求其他学科的总学分必须占到至少50%以上的比例。
比如,马里兰大学PhilipMerrill新闻学院在对新闻学本科生的培养上,只有1/4的课程属于新闻学方面的,侧重于提供工具方面的知识与概念。而其余3/4课程都必须在新闻学院以外的其他专业内完成,比如:历史、经济、政治、社会学、心理学。他们认为,这些专业所涉及的,都是学生们在日后的职业生涯中会遇到的一些基本问题。这些专业背景知识的建构,将会增强他们的学生在某一特定新闻报道领域的竞争力。⑧据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陈昌凤和叶铁桥介绍:
“1920年以后,威斯康星大学新闻系开始挑战传统的职业训练模式,重视培养学生广博的知识背景和部分新闻方面的技能训练。在四年制新闻本科的课程中,新闻学的课程只占四分之一,其余四分之三是人文和社科知识如经济学、政治学、法律、历史和语言等内容。这种课程设计不久成为全美大多数新闻学院的基本蓝本。”⑨
对此,我国新闻学教育改革也大可借鉴美国新闻学院课程设置的思路,大力压缩新闻学课程比例,适当增加其他学科在新闻学教育中的比重,乃至将新闻系本科一、二年级的教育归于其他科系,到三、四年级才回到新闻系接受专业技能的培训。
3.向新闻单位开放
这里说的“向新闻单位开放”包括三层意思:到新闻单位实习;加强与新闻单位的互动;延聘资深新闻人到新闻学院专职任教。
到新闻单位实习,目前来说,业已为各新闻学院普遍采用,在此不再赘述。
加强与新闻单位的互动,就笔者所知,尚没有引起新闻院校的足够重视。本文所谓的“互动”,主要包含两层含义,即,走出去,请进来。一方面,新闻院校老师宜定期带领学生参观、访问新闻单位,熟悉采编流程,了解新闻业发展动向;另一方面,新闻院校宜定期邀请名记名编到新闻院校开讲座,传授来自一线的新鲜、热辣的新闻背后的采编心得体会。
在这方面,笔者以为,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和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共同举办的准记者训练营值得借鉴。该训练营从2007年3月开营后,每周四下午聘请一名来自南方报团(以南方周末为主)的编辑记者进行一场讲座,并进行现场交流,既弥补了教学中来自一线实践案例的匮乏状况,又反过来丰富和加深了学生对书本知识的领悟和理解。而且,该训练营还定期安排学生分赴南方报团各子报,以准记者准编辑的主人翁身份,而不是旁观姿态的实习生身份,全面介入新闻策划、版面编辑等活动。其实,这与实习生的边缘人、旁观者角色和散兵游勇性质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延聘资深新闻人到新闻学院专职任教,开始成为我国新闻院校发展趋势之一。不过,在美国的新闻院系,这早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像哥伦比亚新闻学院共33位全职新闻学老师,除新闻史学家MichaelSchudson外,其余都有着丰富的新闻从业经历或新闻专栏写作经历。他们在自己的简介中都会突出强调自己在新闻单位的服务年限,如:“Ann是一位有着25年多广播、报纸报道经历的驻外记者”、“Sheila1982年供职于一家被广泛阅读的杂志《菲律宾纵览》(PhilippinePanorama),从此开始了她的新闻报道生涯”、“(Ari)在执教新闻学院前,于纽约时报担任宗教记者长达20年”。⑩
在我国,新闻学教育还是以学院派为主。从新闻学长远发展计,这种状况应该改变,新闻学院应该不断地从新闻单位发掘人才以充实自己的师资队伍,而不是如课程设置那样,自我封闭、自我运作,进入一种死循环。
注释
参见艾丰:《新闻采访方法论》,人民日报出版社2004年7月版。
见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网页:/bkjy.htm。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网页,/html/level2_kcjs.htm。
本文是从新闻实务的角度来思考新闻教育问题的。如果从新闻学研究的角度来说,目前这种课程架构当然是契合需要的。所以,笔者以为,对于新闻学教育,我们必须直面的第一个问题是,我们究竟是着力于培养新闻实务者,还是着力于培养新闻学研究者?本文无疑是从第一个角度,也就是新闻实务的角度,来反思我国目前的新闻学教育的。
引自向熹2007年3月29日在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所做的题为《时代认识与价值认识——做好新闻工作的两个前提》的演讲。
“新闻”类涵盖了广播电视、编辑出版专业;“经济”类涵盖了金融、政治经济、世界经济、国际贸易专业;“国际政治”类涵盖了国际关系专业;“生态学”涵盖了环境科学、水生生物学专业;“历史”涵盖了人类学、历史教育学专业。
中山大学校友总会(逸仙网)http:///main/modules.php?name=News&file=article&sid=187
参见马里兰大学PhilipMerrill新闻学院网页:journalism.umd.edu/courses/baclass.htm。
刊于《中国记者》2005年第6期,亦见《中国记者》网络版:/newmedia/2005-06/24/content_3131216.htm。
参见哥伦比亚大学新闻系网页:journalism.columbia.edu/cs/ContentServer/jrn/1165270069177/page/1165270069195/JRNProfileList.htm。
对新闻学概论的认识范文2
从事新闻评论实践,他热情满怀,即使在从实务界转入大学任教后仍然笔耕不辍;从事新闻评论教学,他不懈探索,办起全国大学首家新闻评论研究中心,发表了一批新闻评论理论文章,出版新闻评论学专著,探索与媒体合作开展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的教学新路。
他就是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研究中心主任赵振宇教授。近日,记者专访了这位新闻评论实践行家、理论专家。
新闻评论是构建公共空间的有力点
记者:赵老师,多年来您一直从事新闻评论实践,在教学科研方面有独到之处。请您谈谈对新闻评论功能的见解。
赵振宇:我曾经从新闻传播、社会发展和人的认识论等三重视野来感悟新闻评论的功能。在新闻学视野中,新闻评论传递的是观点信息,满足受众对事实性质、成因、影响等信息的深层需求,这是新闻评论最基本的功能;在社会发展视野中,新闻评论提供讲坛,保障公民的言论自由权利,提供平台,为建构公共领域创造条件,构建良好舆论环境,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实现其促进社会进步的社会功能;在人的认识论视野中,新闻评论源于感性认识又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表达作者的理性观点,由此实现其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的功能。
新闻评论的根基是理论。当今新闻评论在媒体上渐趋繁荣,说明整个民族的理性程度越来越高。我相信,包括新闻评论在内的各种促进社会理性提高的因素得到充分发展,对于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特别是思辨能力和理论色彩很有好处。只要我们的民族变成一个思辨的民族、理性的民族,就不会退回到“”那样懵懂、昏昧、混乱的状态中去。而一个民族的思辨能力越强,就越有利于自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这也是新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要求新闻工作者更好地履行描述和评论的职责。
帮助同学们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记者:您曾经发表过一个讲话,对新闻学博士不会写消息提出质疑,这个讲话被收入《2006年中国新闻年鉴》,这个问题是怎么产生的?您想借此表达一种什么观点?
赵振宇:在2006年第4期《国际新闻界》上,我写文章谈过,出现“不会写消息的新闻学博士”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生源,非新闻专业的学生跨学科考入新闻学专业的人很多,这些非新闻专业的学生入学前对新闻实践基本不了解;二是考试,博士生入学资格考试中没有对实践能力的考核提出要求,考试的内容基本上还是从书本到书本;三是考核指标,许多新闻学专业教师本身对新闻业务知之甚少,自己不能身体力行,如何教学生能够动手?自然,博士生要获得学位也没有对动手能力的考核要求。
其实,这种现象不只是新闻学科的问题,也不只是文科门类的问题,它是整个博士生、硕士生教育体制的共性问题。教师、学生的成果评定不能只偏于校园内的试卷标准,最终要经得起市场的检验。在高等教育中,我认为对教师的考核既要看论文、著作、课题和教学,还应该有对他们实践环节和实际本领的考核,还要看他培养的学生是否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否则教学中的理论与实践就很难实现有效衔接。我希望在大众媒体上,看到越来越多的新闻学博士(当然也应包括教他们的教授们)能够用新闻传播学的知识剖析和阐释社会发展的诸多问题,其中也应包括使用评论这种方式。总之,对于新闻学者和学子而言,是要以社会的需要来研究新闻传播理论,用新闻传播知识来说明和服务于社会。
记者:您在全国高校中第一个办起了新闻评论团、新闻评论班,现在又担任全国高校首家新闻评论研究中心的主任。如今,新闻评论班已经迎来了三届学生。请您介绍一下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教育方面的做法。
赵振宇:2001年11月,我校新闻学院与校党委宣传部联合成立了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团。杨叔子院士等任顾问,我出任团长兼总教练,面向全校招收有评论特长和兴趣的同学。经学校批准,2005年秋季开设“新闻评论方向”班,每期招收20人,旨在培养评论员和深度报道记者,今年招收了第三届。现在已有新闻学院和学院的5位老师为他们授课,上学期讲授新闻评论概论课,下学期开设新闻评论的专题课,时间达一年之久。2006年学校成立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研究中心,特邀一批重点高校的教授和媒体评论员为中心研究员,目的就是将我校建成全国新闻评论研究、教学和人才培养的一个基地。2003年、2006年和2007年,我校组织或联合举办了三届新闻评论高层论坛。
记者:我们知道,近几年来新闻学院已经培养出一批国内知名报刊的评论员和高校评论老师,您在教学中是怎样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的?
赵振宇:我们强调两方面的素质培养,一是理论,通过课堂讲授新闻评论的基本理论,让学生掌握新闻评论的基本规律。二是实践,这里要进行两方面的锻炼。一是做好调查报告,要求学生选择一家或多家媒体,对其半年或一年内的评论发表数量、标题、内容、作者队伍等情况作调查,以了解中国新闻评论的发展大势。其中很多同学就新华社、人民日报、广州日报、羊城晚报等媒体的评论栏目、版面写出了调查报告,有的已经公开发表,如杜秀同学就2004、2005年两年“新华时评”撰写的调查报告已经在《中国记者》发表,还获得湖北省大学生优秀论文二等奖。二是鼓励大家到媒体新闻评论部实习,为报刊写评论,从小评论写起,加强操练。
对新闻评论事业激情满怀
记者:您在实务界得过不少大奖,后来又成功转型到教育界,您的经历一定可以启发那些想在新闻评论或新闻传播领域有所作为的人。您能谈谈自己的实践经历吗?
赵振宇:我一直都不曾放弃新闻评论实践。即使在来到高校教学后,我在给学生上课和写论文的同时,还时而写点评论,这已经成为我的一种习惯。
作为一名教新闻评论课的老师,尽管发表评论不纳入学校考核范围,但是我觉得我应该这么做,而且我坚持这么做。这样做有利于教学,有利于为人师表。同时,我也在思考,在教师的考核体系中,是否也应该考虑纳入教师在大众媒体上通过描述和评论促进社会发展的一些成果呢?我以为,作为一名新闻学者,不仅要关注课堂,同时也应以新闻传播学的知识和视野关注和研究我们周边发生和发现的问题。在社会进程中,应该有我们新闻学人的贡献。
记者:您在走进高校后,论文、专著很多,而且受到专家、学子好评,教学也很受欢迎,您能简单说一下您的教学、研究情况吗?
赵振宇:搞好教学、研究,是一名教师应该做的。教师首先应该把课上好,而且我以为这才是考核他工作是否称职是否优秀的主要指标,近年来我连续两次得了新闻学院课堂打分第一名。同时,高校老师也应该在科研上有所成就,这一切也是为了促进教学。到高校后,我出了两本书《现代新闻评论》和《新闻传播策划导论》,我申报的《新闻报道策划》一书已经列入“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即将出版。我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政治学科)课题《政治文明进程中的程序化建设研究》,这也是我十多年来的一个研究项目。关于程序化的建议被武汉市政府工作报告采纳,该项研究成果获得武汉市人民政府二等奖,此外还承担多项省级科研和教改课题。我一直探索的“评论记者工作机制”已经在浙江省嘉兴日报运作近一年,初有成效,受到了专家学者的肯定,多家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我们还想成立中国高校和媒体的新闻评论研究会,目前正在努力。
记者:您如何看待今后新闻评论的发展形势?
赵振宇:我对新闻评论的前景持审慎乐观的态度。因为我国的民主政治进程推进,言论环境逐步得到改善,这在十七大报告中也得到了体现。尽管还存在一些问题,还可能出现波折,但我们可以秉持科学精神、民主意识、独立品格、宽容胸襟,来促进问题的解决。这么多年来,我也是这样要求自己和培养学生的。
记者:请您对初涉新闻评论者说一段鼓励的话。
对新闻学概论的认识范文3
浙江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前身为原杭州大学新闻系,是浙江省最早开展新闻传播教育和研究的部门。今天的浙江大学在新闻人才的培养、新闻传播理论的研究等方面成绩卓著,为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着媒体人才。就此,记者采访了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吴飞教授,请他来谈谈浙大新闻与传播学院这几年来的发展历程,以及他对当前新闻与传播学界的一些看法。
人才培养――宽基础、厚理论、重实践
记者:我们知道浙江大学新增了新闻传播学博士点,成为为数不多的具有博士授予权的新闻传播院校之一。您能否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科的历史与发展?
吴飞:浙江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前身系1958年创办的杭州大学新闻系,是国内较早建立的新闻与传播专业,1998年浙江大学四校合并,在管理体制上采取系所并行,目前浙江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下设一系三所一中心:新闻与传播学系、传播研究所、新闻传媒与社会发展研究所、广播电影电视研究所以及视观学与新媒体研究中心。其中系下辖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和广告学三个专业,主要从事本科教育;各研究所负责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培养。
记者:据统计,中国目前有数百所高校开设新闻传播专业,与其他学校相比,浙江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优势和特色是什么?
吴飞:一是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有一定的差异。传统的新闻学教育重在为新闻单位培养新闻职业人才,但我们近几年已经将这一培养目标转向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新闻传播人才方面。浙江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培养方面,追求的是“宽基础、厚理论、重实践”的方针,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其一,提高本科生和研究生对基本问题和基础理论的掌握程度,要求学生具有相应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和基本技能;自2000年起,我们本科生一二年级就需要学量的其他学科的课程,如物理、高等数学、生物学、化学与人类文明、军事基础、法学概论、现代西方人文思潮等等都是学生的专业必修课。其二,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分析能力,提高科研水准,充分体现研究型特征;其三,追踪学科前沿,把专业学习与解决现实问题相联系,适应传媒产业发展的新形势。根据以上发展思路,浙江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已经对课程设置、专业方向、教学方法等进行了一系列调整,这些正是为了适应传媒业发展趋势的要求。
二是与业界的联系方面,我们起步比较早。浙江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早在1997年就与浙江日报、新华社浙江分社以及浙江省广播电视厅等单位一起,确立了社会联合办学模式,受到了教育部的肯定。从历年就业情况来看,浙江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毕业生在就业去向上,除了传统新闻专业仍旧以去各大媒体就业为主之外,其他专业尤其是具有市场化特色的专业则已经完全摆脱了单一媒体去向,而即便是在传统媒介就业的学生,也超越了以往单纯的采编写工作职岗,介入到了媒介经营管理、媒体策划等工作领域。研究生毕业则主要进入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以及少数著名企业和跨国公司。
三是从传播学这一学科讲,我们在传播与社会、传播法、文化产业、动漫传播、媒介经营管理、整合营销传播方面都有显著的特色。在这几个研究领域,我们可以说处于国内前沿水平。近几年,我们学院的老师,每年都有一到两项研究课题得到国家社科基金的资助,出版著作和发表文章的质和量也有显著的提高。
记者:教育部把传播学同新闻学一样列入博士和硕士专业目录,这会对传播学的发展有什么影响,您如何看待传播学和新闻学的关系?
吴飞:这对于提升传播学的学科地位和培养相关的研究人才,当然会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关于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问题,我没有什么新的见解,与大多数学者的观念相同,即新闻学与传播学是两个有密切联系但又有各自独立的运行规律的学科。不过相比较而言,传播学的范围似乎更宽更广一些,因此诸如内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等都是其研究对象。但新闻学侧重研究的是大众传播活动中的新闻与宣传传播活动。
新闻涉及人类最重要的交往现象
记者: 您曾经获中国青年社会优秀成果专著类最高奖、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浙江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等奖项。据我了解,您之前并不是新闻系出身,是后来才转向对新闻业务的研究,现在在传播经营管理方面也有了很高的成就。是什么因素促使您在专业方面有这样的转变?
吴飞:从事新闻传播方面的研究对我来说,既偶然又必然。必然是我从小就喜欢新闻职业,希望自己也能从事“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的工作。偶然的是我当年报考杭州大学的研究生时,新闻专业正式从中文系中独立出来,这使我有机会成为杭州大学新闻学方向第一批研究生。
应该说,我的研究还刚刚起步,虽然有一些成绩,但远非我自己的期望,也远不如许多同行们的成绩。我目前的研究重点是“传播与社会变迁”以及“传播法”。之所以从事这一方面的研究主要是自己喜欢,另外也觉得是社会需要。在经营管理方面,我谈不上什么成就,只不过学校刚好需要人上这方面的课而已,现在我已经不做这方面的研究和教学了,因为我们学院有比我更合适的老师从事这方面的工作。
记者:很多人认为学新闻的却并不一定能干好新闻,反之有很多搞经济、学政治的到最后更能在新闻这个领域有所建树。而且我们经常会听到新闻无学、新闻博学,您对此怎么看?
吴飞:在我看来,要做好新闻工作一要有新闻敏感力、二要能吃苦、三要有较好的沟通能力、四要有较好的表达能力。无论你是学新闻的,还是学经济、政治或者理工科方面的什么专业,只要你具有这些能力,你就有了一个新闻工作者的潜力。“学新闻的却并不一定能干好新闻”这并没有什么不可以理解,就像学经济的不一定成为优秀的经济学家、学管理的不一定是管理企业的能手、甚至学法学的不一定是能干好律师或者法官工作一样。如果一个人没有新闻敏感、没有悟性,而且甚至可能根本不喜欢他自己的专业,那做不好新闻工作是很正常的。
我从来不认为新闻无学,因为新闻涉及的是人类最重要的交往现象,这一现象至今还有许多规律未被发现。如果我们读几本新闻学方面的教科书或者文章,但感觉从中没有多少“学”的感觉,那是现有的研究氛围、研究能力和研究积累等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就像早年我们不能因为炼金术没有什么“学”的感觉,而不承认有“化学”和“物理学”一样。
关于新闻学核心价值观
记者:有一种这样的说法或趋势,现今的高校、新闻研究机构在日益重视各种理论的同时,对于新闻学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却逐渐淡薄。这是否是对新闻传播学发展的一种误区?对于当前新闻教育中的学术化倾向,您是怎么看待的?
吴飞:我不认为“高校、新闻研究机构在日益重视各种理论的同时,对于新闻学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却逐渐淡薄。”应该说,新闻学的核心价值在学界还是有不少人在追寻,反倒是业界因为屈从于意识形态与商业利润的双重压力,而表现得多少有点无所适从。虽然也有一部分学者(可能也包括我自己)因为各种的利益之诱而显得目光短浅、迷失方向甚至忘记知识分子应尽的责任,但我相信大多数学者是清醒的,也是很努力的。只不过因为各种原因他们不可能畅快地说出自己想说的,表达自己想表达的思想罢了。
记者:国内高校的新闻院系,对新闻职业理想教育的重视似乎有所欠缺,能够系统而全面地开展新闻职业理想教育的高校并不多。而浙江大学的新闻学科在这个方面起到了领头羊的作用,对新闻学子职业理想教育向来是非常重视的。
对新闻学概论的认识范文4
高中文理分科时,我无论文科还是理科都比较优秀,综合成绩排名年级前三。我对文学非常感兴趣,喜欢阅读小说和散文,也对历史极有好感,认为学历史能知兴替、明得失。当时“重文轻理”的现象比较普遍,身边的许多同学都不假思索地选了理科,整个年级的文科生只占年级总人数的25%,其中不乏因学不好理科才选文科的同学。
我也选择了理科,但对于未来的大学专业尚无清晰的定论,只想着高考得高分。理科对我来说的确不难,我也享受解出一道化学有机题、生物遗传题的成就感,但做多了理科题后总会产生精神空虚感,只有靠文学的滋养才让我度过了紧张繁忙的高三时光。我把对文学的热情倾注在了语文上。我在诗词方面有着神奇的记忆力,对宋词尤其感兴趣,从晏殊、晏几道,到柳永、欧阳修,从苏轼、李清照,到陆游、辛弃疾,他们的作品我都能背出不少。我还买了一本词谱研究填词,并且有过几首拙作。
我2014年参加高考,这一年北京还是考前填报志愿,也是最后一年考前填报志愿。其实,不论考前填报还是考后填报,都应当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清晰的规划,在高三下学期开学时就应该有一个大致的方向。关于大学的专业,我的父母也提出建议――为了就业建议学金融、会计;随大流的话,不少理科生选择计算机、建筑可我放不下那份对文学的执念。可能有人会奇怪,作为一个理科生,这么轻易就能做出大学转学文科的决定?其实对我来说,做这样一个决定并不困难。我的理科虽然能学得很好,但我并不喜欢它,对于大学的理工科课程,我也略有耳闻,并认为复杂的计算、推理不是我想要的,也并不适合我。而高中时期的迁就,正是为了大学时期能自由地学习我所热爱的东西。我很幸运,父母非常尊重我的想法,仅仅是给我提建议而不会左右我的选择。
我最想学的专业是汉语言文学。
但是,2014年大部分高校的文学专业都不招理科生,在北京,招理科生的只有北京大学和首都师范大学,前者的分数线我是达不到的,而后者又有点委曲自己。我也想过进了大学再转到文学专业,但咨询各方后发现在大学转专业十分困难,一想到转不成就要四年与不喜欢的专业相伴,我很难过。
为了选到合适的学校,父母跑了很多场高招咨询会,直到发现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它有文学和新闻两个专业,其中新闻专业是2014年第一次招收理科生,在学院内转专业是很容易的。我还查询了专业排名,发现无论是文学还是新闻专业,川大的排名都很靠前。
那一年高考我超常发挥,以659分顺利进入川大学习新闻传播。
在新闻学概论课上,老师为我们展现了新闻人手中不可思议的权力――我们所认识到的世界之所以是这个样子,是因编辑班的同学都对这份作业投入了很大的热情,有人做的是父亲的回忆录,有人做的是父母之间的情书,有人做了几十年来家信的合集。
为有人希望我们这样认识它;我们生活的世界,其实是媒体和新闻工作者营造的世界。这一描述使我深深地被新闻专业折服了。有意思的是,当老师告诫我们不要抱着天真的新闻理想、应该看清现实的时候,我反而形成了自己的新闻理想。老师说,大部分记者跑的只不过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也有很多记者拿着微薄的工资,干着卖命的工作。不过我想,记者和媒体的任务,不就是客观地将现实呈现给大众吗?那么不管是国家层面的惊涛骇浪,还是无关紧要的家长里短,报道事实本身都非常有意义。
在对这个专业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我发现自己爱上了新闻专业,它比文学专业更适合我。文学有一种攀登象牙塔的意味,于书卷中发现真知,于阅读中升华自我;而新闻专业更加贴近现实,它本身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把这个世界上发生的事情呈现出来,非常地接地气。文学可以作为爱好,而新闻更适合作为专业。自此我打消了转专业的念头,专心致志地学新闻。
川大的新闻传播大类分为四个小专业,分别是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和编辑出版学。在大一结束时分小专业。很多同学就是奔着新闻学来川大的,希望毕业后能进入各大媒体,做一名记者。而我在上过了各个小专业的概论课之后,认为编辑出版是我要学的专业,也是我以后要从事的工作。我天性比较安静,记者这个职业对我来说太繁忙了,总是在不停地东奔西跑。我想做一名编辑,想策划有分量的书籍。
怀揣着这样一个简单的梦想,我选择了编辑出版专业,开始了下一阶段的学习。
而我思考很久后,决定了我的选题。
爱好,专业,两不误
自从分了专业,课业负担明显加重,但我也有了实实在在的收获。
印象最深的要属书刊设计学这门课。大二上学期一开始,老师便告诉我们,学习书刊设计不仅要学习理论,还需要动手实践,这个学期里每个同学都要亲自设计一本属于自己的书,内容也由自己定,可以是自己的日记,也可以是自己的作品合集。总之,从书稿内容到校对,从内页排版、封面设计,再到印刷装帧,除了老师会联系印刷厂外,其余的全都由自己独立完成。
编辑班的同学都对这份作业投入了很大的热情,有人做的是父亲的回忆录,有人做的是父母之间的情书,有人做了几十年来家信的合集。而我思考很久后,决定了我的选题。
我的选题还要从大一下学期的一门名叫民俗学概论的选修课说起,当时与我一起选修的还有同学院的两名同学,我们之前就认识,通过这门课我们的关系变得更加熟络,而且都对民俗学、人类学萌发了兴趣。课程结束后,我们决定一起做一个科研项目,研究汶川地震对羌族聚居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承方面的影响。我们运用在民俗学课程上学到的相关知识,在半年内进行了两次对灾区羌族聚居地的田野调查,包括一次北川田野调查和一次汶川田野调查。每次田野调查结束后,我们都及时整理调查笔记和访谈录音,留下了很多文字资料和照片资料。
于是我就想,干脆就把我们的调查笔记整理成一本书!由于做书前已整理好调查笔记,书稿内容不用再花时间录入,只需将笔记整合,进行简单的校对即可。在笔记的编排方面,我按时间顺序,将整本书分成北川和汶川两个部分,并将项目申请书放在北川部分的前面,项目中期报告放在汶川部分的前面,并将北川和汶川的照片分别放在两个部分的末尾。此外,我们三人中由一人撰写序,两人撰写后记,使书的结构更加完整。在排版上,我仔细地调整了字号和行距,让版面尽可能地舒适。在书名的拟定上,我还颇费了些工夫,想要起一个又贴近田野又有文学韵味的书名。经过几番斟酌决定为这本书起名《行走云端》,因为羌族被称为“云端上的民族”,而我们则一直在行走,一直在路上。
设计书的工作持续了整整一个学期,学期结束后,我和班里的其他同学,都拿到了一本属于自己的纸质书(非正式出版)。而我们三人的项目并没有结束,后来又进行了两次汶川田野调查,项目结题后还与指导老师共同参与了学术交流会。
对新闻学概论的认识范文5
关键词 新闻教育 专业改革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09.018
News Education Reform Path under the Guidance of National Policy
PENG Guanglin
(College of Literature and Journalism, Jishou University, Jishou, Hu'nan 416000)
Abstract This article from the policy interpretation journalism education reform started in journalism education reform policy clear directi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and reflection of current problems of journalism education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possible path of Journalism Education Reform and the scientific method.
Key words news education; professional reform; talent training
随着新闻传播事业的快速发展,传统新闻教育已经难以适应新闻传播行业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与新要求,实施新闻教育改革已经成为了所有新闻传播院系必须正视的工作任务。新闻教育到底该如何改革,应该怎样改革是全体新闻教育工作必须研究思考的重要问题。在我国,任何改革方案的制定与实施都必须坚持国家政策导向,这是确保改革项目健康有序推进的根本前提,新闻教育改革也不例外。因此,本文主要从新闻教育改革的有关政策解读着手,在明确新闻教育改革政策方向的基础上,剖析和反思当前我国新闻教育存在的问题,以此探寻我国新闻教育改革的可行路径与科学方法。
1 我国新闻教育改革的政策框架与导向
推进高等教育改革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中心任务。近些年来,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政策,试图以此推进高等教育改革。新闻教育改革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整个国家教育改革政策指引下运行,而且也在专门的新闻改革政策指引下推进。大体政策框架如下:
第一、国家高等教育质量提升政策。2012年3月,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文件,该文件明确指出:高等院校应深刻认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强化实践育人环节,增加实践教学比重,加强实践教学管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既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总体背景,也是我国新闻教育改革的重要依据。第二、新闻教育改革专项政策。2013年6月,教育部、联合出台《关于加强高校新闻传播院系师资队伍建设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教高〔2013〕7号),强调“新闻传播院系培养学生全媒体业务技能,强化实践,全面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对新闻教育改革的重点提出了明确要求。此后,各省、市、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和教育厅都纷纷启动了新闻单位与新闻院系联合人才培养工作,旨在培养高质量新闻传播人才。第三、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政策。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2015]36号),文件要求高等院校强化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这是对全国所有高等教育专业提出根本性要求,也是我国新闻专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虽然以上教育改革政策的侧重点都各有不同,但其精神内核具有高度一致性,即所有高等院校和本科专业都要加强学生专业实践技能培养,这是当前新闻专业改革的基本背景与主要导向。
2 我国高校新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上可知,当前我国新闻教育改革的重要指向是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加强校企人才联合培养,加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以此全面提高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质量。但实际上,当前我国新闻传播专业实践教学仍然存在较多问题,大体情况如下:
(1)课程结构不合理。无论是老牌的新闻传播专业还是新兴的新闻传播专业,课程设置不多不少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课程门数和课时总数过多。目前很多高校新闻学专业学生所修课程门数都在40门(学校公共课和通识教育课除外)以上,存在着一种泛而不精的现象。①(2)专业技能课程比例不高。新闻学专业是一直以来是一个应用型专业,但专业技能课程所占比例仍然不高。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新闻学专业实验教学课时只占课时总数的15%左右,②专业技能课程不仅开设门数不够,而且开课课时也严重不够。(3)新兴的专业技能课程缺失。目前我国许多高校的新闻学专业基本上还是以传统新闻学课程为主,网络传播与新媒体传播类课程开设不到位,基本上只有一门“网络新闻学”或“新媒体概论”作为代表,其他新媒体传播实务课程仍然空缺,远远落后于新闻传播行业发展的实际要求。
(2)实践教学师资紧张。新闻学专业是一个文科应用型专业,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是专业人才培养的根本要求,而这是需要以拥有优良的实践教学师资为前提的,这是我国新闻教育的基本共识。但实际上,实践教学师资紧张的问题在大多数高校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在我国新闻传播院系,既具有新闻实践工作经历,也具有新闻专业理论学习基础的“双师型”教师比例仍然不到30%,③导致部分专业技能课程无法正常开设或者根本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这在一定的程度上严重影响了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也不符合国家新闻教育改革的基本要求。
(3)人才培养模式仍然陈旧。人才培养的质量除了取决于优秀的师资队伍、科学的课程体系和高质量的专业教学平台之外,在根本上取决于人才培养模式。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相反,落后的人才培养模式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在我国,新闻院系都充分认识到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性,但是,由于主客观原因,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阻碍重重,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在不根本上导致了人才培养模式的陈旧。部分高校仍然采用汉语言文学等传统文科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进行,没有在根本上建立开放性的人才培养模式,没有合理开发和利用校外实践教学平台和资源,仍然采用“封闭式”的人才培养模式,致使人才培养质量难以提高。
3 我国高校新闻教育改革的主要路径
当前我国新闻教育改革的政策导向是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新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也是体现在实践能力培养方面,但实际上,新闻实践能力的培养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培养方案、师资队伍、课程体系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等多方面着手。
3.1 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是改革当前我国新闻传播教育模式的必然要求。在强化实践能力培养的语境下,我国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主要存在两个着力点:
第一,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依据是新的新闻传播业态对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产生了新的要求。而这个要求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媒介融合发展对新闻传播人才提出了新的专业技能要求,需要培养能够在泛媒体行业从事传播策划、内容生产、渠道运营、产品营销等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第二,文化产业发展拓宽了新闻传播人才就业门路。新闻学专业已经不能局限在为新闻媒体培养人才,可以从事相关文化产业和自主创业,所以需要培养具有一定产业思维和创业能力的人才。
第二,切实做好人才培养规格定位。原有的人才培养规格要求过于宽泛,“专业性”体现不够。因此,体现“专业性”是本次修订人才培养规格的着力点,具体规格设定如下:(1)具备基本的新闻内容生产能力,具体涵盖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摄像)等专业技能。(2)具备良好的媒介技术应用能力,能够熟练运用各种媒介技术和平台传播新闻信息的专业技能。(3)具有较好的媒体传播策划能力,能够根据各种实际情况需要独立策划和组织实施传播活动。(4)具有良好的媒体经营管理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组织开展媒介经营管理工作,具有基本的创业能力。
3.2 优化课程体系建设
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基础。要改变当前我国新闻专业教育课程体系不合理现象,应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增加新媒体传播类技能课程。在原有传统新闻传播类技能课程基础上增开“新媒体编辑”、“新媒体传播策划”、“数字期刊编辑”、“新媒体产业经营与管理”等新兴的专业技能课程。第二、提高专业技能教学课程比例。在适当删减部分理论课程基础上增加专业技能课程门数和课时,保证专业技能课程教学时间。第三、增加专业相关创业引导课程。开设“传媒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传媒产业经典个案评析”等与传媒产业经营管理类课程,以培养学生创业创新与经营管理能力。
3.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利用新闻院系与新闻单位人才交流政策,鼓励青年教师前往新闻单位挂职和进修,提高专业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和实践教学水平。对积极主动参加专业技能培训的教师给予奖励,还可以利用人才交流政策,采取“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吸收媒体业务骨干来校兼职,促进“双师型”教师培养,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在源头上预防“因人设课”的固有弊病,从根本上解决“该开的课没人开,不该开的课重复开”问题,保证学生能够学到应该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3.4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在当前语境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新闻教育改革的要点,也是新闻教育改革的难点。结合当前我国教育政策和传播行业发展实际,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改革应该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第一、立足于“全民创业、万众创新”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政策,依托学校平台和社会资源,建立一批符合人才培养实际需要的创业孵化基地。第二、立足于“以赛促学”的人才培养理念,实施“以赛促学”工程,把竞赛参与纳入学生专业学习评价体系之中,督促学生在校期间积极参与各级各类专业竞赛项目,全面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使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学了有用”和“学了能用”。第三、探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新路径。大多数新闻院系都建立有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但真正把校企合作落到实处的比较少,未能实现预期效益。因此,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还必须从把构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作为改革重点。
基金项目:2012年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闻传播类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和吉首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2012JSUJGA20)
注释
① 肖灵.对当代新闻教育改革的若干思考.新闻爱好者,2013(10):84.
对新闻学概论的认识范文6
一、当前我国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办学现状
(一)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社会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社会对于新闻传播类专业人才需求增加,我国对于新闻传播类人才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从1955年中国人民大学创办的新闻系算起,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已走过了60年的历程。从“”刚结束时只有三五所高校开办新闻传播专业,到2013年中国有390多所高校开办新闻传播专业,短短35年的时间,中国的新闻传播学高等教育几乎是从零基础发展到了一个遍地开花的程度,这样快速的发展说明社会对于此类人才的迫切需求,即使是在就业形势越来越不景气的当前,根据2013年中国高校各专业就业形势调查报告显示,新闻传播学类就业工作对口度高,起薪高,跳槽对薪酬涨幅影响明显,五年后收入高,综合满意度高。就业率达到了93.26%,在所有专业中排名第7位。同时也说明,目前高校培养出的高层次新闻传播类专业人才仍然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
(二)体系逐渐完善
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新闻传播教育在国内超常规发展,规模扩张更大、办学层次更丰富、学科外延继续扩大。目前我国新闻传播教育的办学模式呈现多元化状态,出现了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北京广播学院为代表的传统名牌新闻院系的办学模式;以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大学等一批地方综合性大学的新闻院系为代表的综合性大学新闻院系的办学模式;以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为代表的全国著名大学新建新闻学院的办学模式;师范、体育、财经、理工类等专业院校创办新闻传播专业的办学模式;非全日制成人教育的办学模式;民办大学创办新闻传播专业的办学模式。目前我国新闻传播教育呈现出体系、层次较为全面的办学状态。
二、强化新闻传播继续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一)社会对于新闻传播类人才需求有增无减
社会对于新闻传播类人才的需求仍在不断增加。首先各类媒介和出版机构对专业人才有大量需求。目前,我国媒介仍处于发展上升阶段,对于专业人才数量需求仍在增加。同时,随着新媒体环境的出现,他们对于专业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新闻传播类专业人才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欢迎。以传统媒介广播电视为例,目前的从业人员超过75万,并以每年4%的需求量迅速增长。而新兴媒体从业人员更是大量需求,如网络编辑从业人员已达300多万。其次是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对宣传、公关类人才的需求,他们对于高校新闻传播类人才培养提出了理论要与实践密切结合的要求。再次是新闻传播学科自身发展的需求,由于我国高校新闻传播学科的快速发展,师资力量明显不足,很多教师是从其他专业,通过短期培训转过来的,因此急需此类专业人才,尤其是高学历高水平人才。
(二)目前新闻传播教育不能满足社会需要
1.全日制教育的人才培养规律无法满足社会需要。作为培养新闻传播类高层次专业人才的主力军,全日制教育这种形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在人才培养目标、师资队伍、课程设置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培养出来的人才理论知识全面,专业素质较高。但是,它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一是人才培养周期长,少则两年(专科),多则七年(本科和硕士两个阶段);二是进入门坎较高;三是数量较少,目前全国各类普通高校新闻传播类本科生在校生为23万,虽然发展速度很快,但仍不能满足社会需要,尤其是本科以上层次的学生。
2.师资力量不足,专业程度不够。师资力量目前来说是高校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支点,师资力量的好坏会影响到高校教育的好坏,在新闻传播教育中,随着新闻传播的持续发展和对人才的需求,师资状况越来越引起教育界的重视,被认为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的高校拓展,导致了师资力量不够,大部分教师都是从其他专业转过来。然而,这些老师既没有系统的专业理论学习,也没有相关的新闻传播实践的经历,只能将课本上的知识“复制”给学生,这就是典型的照本宣科,知识教学理论偏离了实践。
3.课程设置没有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在课程设置方面,新闻传播学专业的理论与文化课程较多,譬如,新闻学概论、中国新闻事业史、新闻采访与写作、传播学概论、中外传播学史等。这些课程虽然都是新闻传播学的课程,但课程的设置都是理论知识,相对的实践课程少之又少,在老师授课过程中,一直给学生灌输着死板的理论知识,只会让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现在新闻媒体对引进人才的标准不断提高,对院校培养出来的大学生,不仅希望懂新闻业务,又要懂得媒介经营管理,然而现在高校对学生的培养还是注重在记者和编辑这方面,这使得培养出的人才不是社会上所需要的,这就造成了人才的浪费且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
三、加强新闻传播类专业人才继续教育,真正提
升新闻传播从业人员素质,促进中国新闻传播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我国对于新闻传播类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是“培养具有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特征的新闻传播专门人才的专业,使其具有从事新闻媒体、舆论宣传、出版发行、文化管理和教育科研等部门工作的能力和素质。”要想达到这一目标,加强继续教育则是完善当前新闻传播教育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
(一)相对于全日制教育,继续教育有其独特的优势
1.培养对象具备一定实践经验,系统的理论学习效率更高。新闻传播教育要以实际应用型人才培养为重点。换而言之,就是说新闻传播教育应以实践为重。然而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实践能力是培养环节中最弱的一环。对于继续教育的对象,即参加新闻媒介的专业工作人员来说,他们不同于普通高校的学生,这些人员都已经在社会上工作过一段时间,对于专业的实际操作的掌握程度要强于在校大学生。这些专业技术人员大多数有着较高的学历、技术职称和对事业的责任感,对于他们所从事的新闻行业所出现的新知识、新技术较为敏感,且又孜孜以求,目标明确。
2.继续教育针对性强,能够满足不同培养对象的要求。高等学校的教育内容是使本科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所必备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高等学校的教育内容笼统而广泛,没有较强的针对性。而继续教育的内容是将许多学科或技术分解或综合成若干个小单元来设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继续教育的内容不再是纸上谈兵,往往会结合国内外热点问题,以及教育对象的实际经验,使得理论教育更加切合实际,更加深入全面。已经从事于新闻传播的媒体人对自己今后是专攻于新闻媒体工作加强自己的技术专业水平还是想要从事于媒介管理的方向,这些“媒体人”对于自己今后的方向都是非常明确的,所以在继续教育的过程中,他们会朝着自己的专业目标而努力,而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初次接触这个专业,对于自己想要从事的方向都没有明确,对于课堂、课本之外的知识不知该从何处下手,只是被动地学习基础理论知识。
3.继续教育周期短,方式灵活多样,能够快速达到培养的目的。继续教育的学制以短期为主,短周期的学制给工作中的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了极大便利。继续教育对象的职称经历,专业素质层次不同,他们有不同的需要,继续教育的教学具有较大的灵活性、针对性、多样性,继续教育的课程设置并不像普通大学教育那么“死板”,媒体人员在继续教育中,通过研讨会、课题研究等多种形式,汲取精华,取长补短,使自身的才能得到了升华。参加继续教育的专业技术人员对于自己的目标都非常的明确,所以在通过高水平的讲授课程和短时期的培训中,参与者很快的的达到了自己的目的,继续教育这种短周期的培训效率高,见效快。
(二)全面加强继续教育,全方位提高新闻传播类人才培养水平
1.政府要完善继续教育体制,实现学历补偿、技能培训和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功能。新闻传播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虽然发展速度很快,但毕竟时间较短,全日制教育体制尚不健全,继续教育更是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目前只有一些老牌院校,如中国人民大学的成人教育学院依托新闻学院开展了新闻传播专业的继续教育。因此,政府要进一步重视新闻传播类人才的继续教育工作,研究把握此类人才继续教育的科学规律,明确目标任务,根据社会发展调整人才培养观念,不断满足新闻传播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的多样化和多元化需求。要进一步强化统筹,积极调动高校、广电、报社、培训机构等各方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尤其要充分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统筹好学历、非学历的继续教育,重点做好短期业务培训和高层次专业硕士的继续教育。要进一步形成灵活多样的办学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课程设置,培养科学的教学方法,全面提高继续教育质量。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利用好互联网、各种网络通讯软件等平台,扩大优质资源开放共享,更好地推进新闻传播类人才继续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2.高校要依托现有资源,根据行业特点加强新闻传播类人才继续教育的发展。目前来说,高校仍然承担着继续教育的主要任务,一些发展时间较长的专业,继续教育办学体系已比较完备,包含了函授、夜大、自考、全日制助学班、地方学历班、专业证书和岗前培训等多种形式,而新闻传播专业继续教育形式还比较单一,主要集中在本专科的传统教育方式,如成人高考、函授、自考等。高校应当依托发展较快的全日制新闻传播教育资源,进一步完善分层次、分水平、针对性强、形式多样的继续教育机制。当今社会对于新闻传播高层次人才需求增加,在传统媒体中,本科及以下学历的就业市场已基本饱和,高校应当在传统媒介专业硕士、在职硕士等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进一步加强。同时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一些新的媒体岗位产生,如信息数据编辑、互动编辑等。而传统媒体岗位也对从业人员提出新的要求,如“了解互联网的技术和工具、社交媒体的特性和平台“对微信、微博等新兴网络媒体软件的特点有深入的了解,这就要求高校要及时了解社会动向和行业特点,进而调整或增加教育内容,使继续教育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