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分析体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运营分析体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运营分析体系

运营分析体系范文1

【关键词】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信息化

引言:高速公路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是随着高速公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一般所说的高速公路管理理论主要是指高速公路规划建设管理理论和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理论。最初这些理论的形成和提出是在西方发达国家,我国关于高速公路理论的形成也是随着我国的第一条高速公路——沈大高速公路的竣工而产生的。我国的高速公路事业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步的,进入90年代以后,国内高速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在我国高速公路由于发展过于迅速,相对于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就显得在理论研究上后天准备不足,在信息技术应用上存在着严重的滞后性,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如何管好用好高速公路成为十分迫切的问题,于是,高速公路的信息化运营管理体系应运而生。

1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体系概述

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指的是在高速公路建成竣工之后的使用期间,为了充分发挥高速公路的功能,使其最有效率地为社会提供服务所进行的一系列管理活动。 在高速公路的运营管理体系中充分应用了密集的以通信、监控、收费管理为主的信息追踪系统现代化技术,并形成了以交通安全、路政、养护为主的道路通行保障救援系统。组成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体系的六部分如下所示:

一是交通安全管理,其主要包括维护交通秩序,交通事故处理,实施道路清障和救援服务,合理引导及组织交通流等,对违章司机的违章处罚、宣传教育等。

二是收费管理,其主要包括制定合理费率,合理布设收费站点,管理收费人员、收费设备及相关财务,以采用科学先进高效的收费方式杜绝营私舞弊、进行收费稽查,提高服务质量,最终实现以收取的通行费偿还高速公路建设所用资金及支出管好各种运营费用。

三是路政管理,其中包括查处违章侵占、利用、毁坏、污染高速公路及其附属设施的行为;审批与管理法人、组织和其他公民利用、占用公路及超限运输等;维护施工养护作业现场秩序,牵引拖带故障车辆,救援清障事故现场,保护高速公路环境和管制恶劣天气时的交通等。

四是信息监控管理,其是利用现代化的电子设备随时监视与控制高速公路的运行状况,收集信息并进行处理、传输,并指导车辆在高速公路上的最佳行驶。

五是养护管理,其是根据国家的有关高速公路作业规范和养护标准,采用新工艺、新技术维护保养高速公路及其附属设施,及时修复突发性因素造成的损坏,及时清理影响交通的路障等。

六是服务管理,其依托高速公路,向使用者提供休息、通信、餐饮、维修、停车、加油、洗车及医疗救助等服务,管理依托高速公路的开发与综合利用而展开的房地产开发、土地开发及广告等经营活动。

2高速公路信息化运营管理系统体系建设的内涵

高速公路信息化管理的目标是要达到养路机械化、收费自动化、办公现代化、工作程序化、行动军事化、执法正规化、通信便捷化、建设标准化,而这一系列的目标完成都离不开管理各环节的现代信息化技术支撑。

2.1高速公路信息化运营管理体系含义。高速公路信息化运营管理体系的信息化主要是指在高速公路管理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并充分应用现已建成的覆盖全路网的光缆通信干线,即高速公路管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电子控制技术、系统集成技术和智能化技术等手段,从而实现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实时、高效及准确。高速公路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核心技术为智能化,基本特征为信息化。高速公路管理系统通过密集的和大范围内的信息及智能化技术实现高速公路建设、养护、维修、交通管理等的信息化和智能化,为社会提供广泛的出行公众服务信息,提高高速公路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2.2高速公路管理信息化体系的技术特征。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信息化概念的复杂内涵式由现代信息技术独特的技术特征所决定的。这些技术特性可以概括为:(1)数字化,数字化已经成为现代信息技术的首要的技术特性,被人比作“信息DNA”。(2)网络化,数字化信息的网络化交流,使信息高速公路成为一个巨大的全球信息网。 (3)大容量,现代信息技术的这种大容量特征,使计算机产生了巨大的存储能力和极快的处理功能。而当其在网络中运作时,则使计算机成为一种革命性的工具。(4)高带宽,光纤及其高带宽技术特性是信息世界的快车道。

2.3信息化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体系的总体规划。信息化的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体系是采用现代综合信息技术高速公路的交通、收费、路况等进行监控和管理的系统。高速公路信息化运行管理体系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并加入行政区划的因素。信息化高速公路管理系统采用分散与集中管理相结合的多级管理体制及时迅速地进行交通管理和事故处理。高速公路信息化管理系统从技术角度看,采用三级计算机管理体系(其由中心控制机、控制分机和终端处理机组成)及相应的电源系统和通信传输系统。在三级计算机管理体系中中心控制机担负系统数据的存储、统计、计算、报表及各种交通管理命令的下达。控制分机负责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类包装和预处理,并传送到中心控制机。当中心控制机发生故障时,控制分机能行使主机功能,并临时紧急处理一些重要数据。终端处理机负责检测匝道口、路面及收费口的各种数据。信息化高速公路管理体系由通信系统、收费系统、监控系统等若干系统组成,每个系统由若干个功能单元组成。

3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系统信息化体系的层次结构、建设方案

信息化运营管理体系是一个综合的系统,从大的方面主要包括硬件部分与软件部分两个方面。其中硬件部分可包括有监控、通信、收费、照明、气象传感、路桥及其附属房屋建筑设施等;软件系统则主要指由以上硬件部分而形成的相关的管理制度和计算机软件技术手段等。综上所述,我们将按照以下三个层次来分析相关的信息化技术应用的需求,并通过三层结构来研究信息化运营管理系的功能设计。

3.1信息化运营管理系统体系的层次结构

3.1.1以养护管理、路政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基础层面的信息化

针对养护管理来说,养护维修作业主要有五个内容:①小修保养,即为了保持路况路容完好而开展的工作:②预防性周期养护维修;③改建工程,即为了改善提高现有道路使用功能实施的;④沿线景观、绿地的绿化、美化;和最后的⑤针对灾害及恶劣气候条件下的抢修及应急养护。以上五类工作,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管理路段的信息数据库,配合高效、优质的机械化养护方式,建立有效的路面数字桥梁评价体系,就能达到信息化养护管理的目的了。另一方面,高速公路路政管理工作主要是对施工养护作业现场进行秩序维护,对恶劣天气的交通进行管制,对故障车辆进行牵引拉带,对事故现场进行救援清障及对环保进行监督等。所以建立一套全天候的快速反应机制显得特别重要,如何依据路上管理要素的变化,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路政管理由监管型向服务型转化,实现全新的动态管理也显得特别迫切。

3.1.2以收费管理、交通管理以及监控通信管理为重点的核心层面的信息化。其一是收费管理,因高速公路的收费工作具有经常性及重要性,因此,为改进收费方式,提高收费效率,收费管理需采用先进的设备和信息技术,以确保不错收、不漏收、不乱收,以及同时满足收费稽查工作的需要。特别还需要提高效率,减少车辆可能在收费站产生拥堵的瓶颈现象。因此在收费管理这个环节,是现代信息技术重点应用的环节。

其二是交通管理方面。高速公路交通管理的任务是维护高速公路交通秩序,保障交通安全和高速公路的行车畅通。因此交通管理方面是特别需要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安全管理,及时处理出现的交通事故,有效合理地引导组织交通流。

3.1.3以监控通信管理为主要内容的辅助层面信息化。一方面采用现代化的电子设备监视控制高速公路的运行状况,采集、处理和传输相关信息,为通行车辆和司机及乘客提供最佳服务,以满足安全快速行车的需要。另一方面,通信需要建立高真实、高效率、高保密的通信网络,其建立主要采用无线移动通信系统、紧急电话、指令电话及业务电话。在一定范围内,根据高速公路管理系统的需要,通过无线、有线的连接,实现无盲区的、即时即地的声频传输。

3.2高速公路信息化运营管理体系的建设方案。通过以上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体系三个层面上的信息化技术需求分析,可以发现高速公路管理形成了多专业、相互配合的整体系统,打破了原来的高速公路管理的行业界限。在该体系中,管理的规模和层次由硬件决定,管理的力度和水平体现在软件部分,硬件与软件的有机结合能体现出高速公路管理的综合水平,真正形成信息化高速公路管理的有机体系。

研究以上三个层面的技术需求我们提出如下总体系统组成,其功能划分见图3-1 :

3.2.1道路通行保证系统。主要由常规养护作业、救援清障、灾害预警、供电系统等四个功能系统构成。下面主要描述紧急救援清障系统、以及灾害预警管理系统的基本作用。紧急救援清障系统是一个特殊的系统,它与第二重点层面上的交通管理系统和监控、通信子系统等以及相关的救援机构紧密相连。紧急救援清障系统通过通信系统、监控系统、交通管理系统将专业救援机构与交通监控中心联成有机的整体,进而提供车辆故障紧急处置、救护、排除事故、拖车等服务。紧急救援清障系统还包括可以对步行者进行路径引导的步行者救援系统,可实现在灾害发生时对步行者进行避难引导等功能。灾害预警管理系统能迅速地收集受灾情况,限制一般车辆行驶,引导救援车辆,在灾害地区情况通讯设施完全受到破坏情况下确保管理系统发挥作用。

3.2.2路上信息跟踪系统。该部分是核心部分,继续将其功能划分为如图3-2所示:

其中收费子系统主要包括电子卡自动费用转账系统,一般称之为高速公路联网收费自动化(“一卡通”),主要由出入检测与收费控制两部分组成。在该系统中,汽车无需停车即可通过,减少收费处堵车现象,交通事故、降低管理成本,确保了道路的畅通通行。监控子系统是可以自动采集车流信息及天气参数并上传至监控分中心的高速公路沿线的外场设备。监控子系统通过巡逻车、闭路电视等方式获取道路交通及救援信息。监控子系统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相关分析、数学模型计算和判断,提出优化的交通管理方案,并形成指令下达,以对交通行为进行引导。通信子系统则主要包括干线通信、紧急电话、移动通信以及程控交换等,其涉及到综合业务接入网、光同步传输系统(SDH)、程控交换机系统、传输时钟、UPS通信电源等。交通管理子系统由交通流向引导分配系统、交通信号智能控制系统、卫星导航动态路线引导系统、道路交通信息提供系统以及交通事故智能管理系统、公共车辆优先通过控制等系统组成。交通管理子系统建立在完善的信息网络基础之上,通过将传输设备和传感器建立在机动车上、换乘站上、道路上、气象中心以及停车场上向交通中心提供交通信息。交通中心对各类信息进行处理后,向社会提供道路公共交通信息、换乘信息、交通信息、停车场信息、交通气象信息以及与其他信息,司机与乘客可根据这些信息确定自己的路线和出行方式。

此外,为能相互协调,提高整体系统的效率,交通管理子系统需要货运管理系统、安装车辆控制系统等系统进行配合。由汽车行驶、防止碰撞、警报等系统组成的车辆控制系统包括警告、车辆间距控制、安全信息提供、控制系统、视觉救援系统、前方障碍物警报系统、周围车辆警报系统、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路外和车道自动跟踪系统、车辆自动驾驶系统防止逸出车道、车辆和驾驶员安全监视警报系统等。

3.2.3辅助服务综合系统。我们将交通运输需求管理系统与高效率运输系统归于这个辅助综合系统。其次随着服务项目的增多,相对应的管理模块也应一一增加起来。由道路评估系统和高速公路通行预约系统组成的交通运输需求管理系统收集、提供路面情况,进行道路施工、许可特殊车辆通行、以此提高道路利用率,降低成本。高效率运输系统包括智能后勤服务系统、物流服务系统及车辆运输管理。通过车辆的运行管理,为保证道路的空闲和交通的畅通减少不满载和空载率。

4高速公路信息化运营管理体系建设的需求分析

4.1网络通信实时化。在技术上完成监控网、通信网和收费网三网合一的综合通信。在满足高速公路运营和管理的需要上为用户提供交通通信服务。通信系统具有的图像、语音和数据功能,能满足收费系统和监控系统的近期以至未来的带宽需要。为形成全国统一的国道主干线信息网,通信系统需预留省际高速公路信息网的通道及接口。

4.2监控系统数字化、集中化。其以数字化技术为主,实行集中监控管理模式。该管理模式优化了管理结构、精简了监控人员,打下了全区高速公路收费、通信的规划、监控及技术标准等的基础。

4.3 管理系统综合化。建立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高速公路综合管理系统,实现高速公路是规划、建设、养护与维修、交通管理等的信息化、智能化,提高高速公路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5结语。本文通过运用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通信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对高速公路的收费、路政、交通、养护、服务区、信息等方面进行综合管理分析,并指出通过系统工程的方式设计和构建信息化的运营管理系统是实现高速公路现代化发展的基础和核心,这不仅可以使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工作的开展更具智能化、现代化、规范化特征,也能够为正确决策的形成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这样的研究结果有助于加强对高速公路管理系统性的认识,从而有助于提升高速公路运营效率,以及有助于确定今后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运营分析体系范文2

关键词:制药企业;营运能力分析体系;问题;对策

随着我国改革开发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再加上新医改的大背景,我国制药企业也逐步投入到市场经济竞争的大环境下,并作为市场的主体。我国制药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在经济竞争中追求经济利润的最大化,因此制药企业的营运能力分析体系凸显出重要位置。本文阐述了我国制药企业营运能力分析体系的涵义和主要内容,并对目前我国制药企业营运能力分析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企业营运能力分析体系的涵义

企业营运能力是指企业基于外部的市场环境,通过内部人力资源和生产资料的优化配置和组合而对财务目标所产生作用的程度。企业营运能力分析体系主要是指针对于一系列企业营运能力指标的分析,主要包括用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等几个财务指标。企业的营运能力主要是反映企业资产运用的效率。

二、我国制药企业营运能力分析体系的主要内容

企业营运能力分析体系是由人力资源营运能力分析和生产资料营运能力分析两部分组成。

1.人力资源营运能力的分析。人力资源营运能力的分析通常情况下是采用劳动效率指标来进行分析。劳动效率是指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净额或净产值与平均职工人数的比率。我国制药企业需要采用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的方式对我国制药企业的劳动效率进行考核。例如将我国制药企业实际劳动效率和本制药企业的计划目标,历史水平以及国内外先进制药企业的水平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研究,进而找出差距,分析原因,从而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源劳动效率的潜能。

2.生产资料营运能力的分析。生产资料营运能力分析主要是有以下四种指标分析构成:流动资产周转情况分析、固定资产周转情况分析以及总资产周转情况分析。其中针对于制药企业来讲,由于制药大型制药设备是可以长期使用,而且可以重复利用的,因此固定资产周转情况分析和总资产周转情况分析对于制药企业的营运能力分析体系的影响相对来讲比较稳定,所以制药企业的生产资料营运能力分析关键是流动资产周转情况分析。

流动资产周转情况的分析主要是对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和流动资产周转率三个财务比率的分析。

针对于制药企业赊销现象,以及药品针对性的研发,笔者主要对于制药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进行详细分析。

(1)制药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率。这一指标主要是指制药企业在一定时期之内的药品业务收入净额与平均应收账款余额的比率,主要是反映制药企业应收账款周转速度的指标。应收账款周转率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应收账款在一定时期内的周转次数,另一种是应收账款的周转天数即所谓应收账款账龄。

具体的计算公式如下:应收账款周转次数=赊销收入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应收账款周转次数=应收账款平均余额*计算期天数/赊销收入净额。

由于我国大部分制药企业在营销的过程中,大部分存在赊销的现象,因此我国制药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率的分析对于制药企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制药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率主要反映了制药企业应收账款变现速度的快慢和管理效率的情况,是反映制药企业营运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2)制药企业存货周转率。这一指标主要是指制药企业在一定时期的主营药品成本和平均药品存货余额之间的比率。存货周转率计算公式: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成本/平均存货余额。

存货周转率是衡量制药企业在药品研发和经营阶段中药品营运效率的综合性指标。制药企业存货周转速度的快慢情况反映出制药企业在药品研发、药品原材料采用购、药品储存、药品生产以及药品销售等环节运营能力的情况。

三、完善我国制药企业营运能力分析体系

1.制药企业需将营运能力分析作为财务分析的核心指标。由于我国制药企业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存在忽视或者轻视营运能力分析体系的现象。尤其是制药企业的决策者,受到长期固有观念的影响,即使会计人员做了分析,也几乎不看,这样造成制药企业营运能力分析工作没有有序的开展。制药企业营运能力的分析体系直接影响着制药企业偿债能力、盈利能力的变化,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决定着制药企业偿债能力、盈利能力指标,所以制药企业急需将营运能力分析指标作为财务分析的核心指标。

2.制药企业需做好数据的采集分析。由于我国制药企业长期以来忽视企业的营运能力分析,所以在数据采集方面存在不定期性和局限性。之后,制药企业在采集营运能力分析数据时,要坚持分析数据的计算期一致的原则,全部以年或者季度作为计算期。在制药企业资金占用波动性大的情况下,制药企业需要及时了解分析企业的营运情况,因此需要更加详细的资料来进行研究和计算。

3.制药企业需强化会计人员专业知识、保障企业营运能力分析的质量。随着我国制药企业经营环境以及经营态势的变化,我国制药企业需要重视营运能力分析体系。因此在这一大背景要求下,制药企业的会计人才需要适应新形势的需求,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为达到这一目标,制药企业需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加强对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主要包括岗前培训、持证上岗,并在岗位工作中定期展开新知识、新业务的培训。

参考文献:

[1]孙继玲.企业营运能力分析体系研究[J].企业研究,2012(24).

[2]胡双明.营运能力分析指标的设计原理探讨[J].时代金融,2012(21).

[3]黄娟莉.基于财务比率的企业营运能力分析[J].现代商业,2011(23).

[4]李秀英.企业营运能力分析体系[J].现代经济信息,2008(07).

运营分析体系范文3

【关键词】CDMA 运营效益 网络建设 语音业务 市场拓展 客户保有

1 引语

2008年10月,中国电信成功收购中国联通CDMA网络,开始移动业务运营。经过两年多发展,用户从初期的2700万户跃升到2010年底的9052万户,到2011年3月底,用户数更是突破1亿大关。在用户拓展取得骄人成绩的同时,CDMA整体运营也逐步暴露出一些问题,网络建设和市场运营同主要竞争对手相比也存在一定的差距。未来几年,中国电信迫切需要在无线网络建设、移动套餐设计和客户保有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创新力度,才能更好地实现从规模发展到效益发展的转变,将移动通信市场竞争推向新的阶段。

文章将以某典型省份电信公司(下称A省)为例,详细分析和介绍CDMA网络的运营效益和关键问题,以期为后续CDMA运营优化提供参考。

2 CDMA运营效益分析

2.1 总体效益

2010年,A省电信的移动业务收入规模接近20亿元,其中,移动语音业务收入占比约53%,无线宽带业务和移动增值业务收入占比相当,分别为23%和24%。从CDMA整体运营效益上看,总体亏损情况大幅好转,但仍处于亏损边缘。各项移动业务中,无线宽带业务盈利水平最差,收入利润率约为-80%,语音业务盈利水平其次,收入利润率为-47%,移动增值业务利润率表现相对较好,但仍处于亏损状态。尽管2010年的移动网络投资有所缩减,但投资占收比仍达到了70%,远高于行业投资占收比平均水平的30%左右。

2.2 CDMA语音业务

同2009年相比,该省电信2010年CDMA语音业务收入增长了71%,但由于投资规模较大和终端补贴等成本的增长,整体效益仍处于亏损中,各别地市的收入利润率甚至达到-100%。尽管大部分地市的CDMA语音业务仍处于亏损中,但也有个别地市实现了盈利。

2.3 投资效能分析

从城乡投资效能上看,城市和农村虽然在单位载扇投资方面的差异较小,但单位载扇承载的业务却呈现显著差异。从单载扇水平看,城市每载扇的投资是农村的1.4倍,但每载扇承载的语音和数据业务量分别达到了农村的4.9倍和4.3倍,城市的投资效能显著优于农村。

从分地市的情况看,经济越发达的地市,城市和农村的每载扇所承载的业务量差距越大。城乡差异最大的地市,城市每载扇承载的语音和数据业务量分别达到了农村的13.7和8.1倍。

2.4 客户价值分析

由于电信接手CDMA后,早期的用户发展定位于中高端用户,因此,在终端补贴等方面,政企高端移动用户一直享受着较为优越的补贴政策。随着低端用户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低端用户流失风险的加大,针对政企移动用户的补贴政策又进一步强化,针对低端用户的终端补贴投入越来越小,公众客户市场发展遭遇了严重的瓶颈。

通过数据调查和分析发现,2010年,该省政企移动用户的终端补贴比公众移动用户平均高363元,但代办费用比公众移动用户低18元,扣除终端补贴和代办费用后,政企移动用户的收入贡献为268元,比公众移动用户高51%。

由此可见,尽管政企移动用户享受了高额的终端补贴费用,但扣除终端补贴后每用户收入贡献仍较公众客户高,这就为终端补贴政策导向的合理性提供了一定依据:但个别市州单位政企客户收入贡献已较公众客户低,存在终端补贴过高的风险,需要引起关注。

2.5 资源利用率分析

由于移动通信网络自身的特点以及市场竞争的压力,导致了中国电信必须建设一张覆盖更广、速度更快的CDMA网络。因此,中国电信在接手CDMA后,开展了大规模网络投入与建设,快速实现了EV-DO的全国部署,并实现了县级以上的覆盖。然而由于市场竞争压力,用户发展却远滞后于网络建设。

截至2010年底,该省CDMA整体资源利用率水平不到17%,同竞争对手中国移动的GSM网络利用率水平的70%~75%相比,整整低了50%,其中,1X信道资源利用率接近18%,而EV―DO时隙利用率为16.5%。而且,城市和农村的资源利用水平存在明显差距,城市基站的1X和EVDO平均利用率比农村分别高5个和7个百分点。

综上可见,为了提升网络质量,CDMA网络建设耗费了大量的投资,但CDMA用户规模和业务量,尤其是农村用户规模和业务量远低于预期,导致CDMA整体网络资源富余,经营效益不尽如人意。

3 CDMA运营关键问题分析

3.1 网络建设

近年来,随着网络建设的大量投入,中国电信的CDMA网络已经同中国联通的GSM网络相当。但同中国移动相比,CDMA网络在部分农村、边远山区以及室内等地方,无论是覆盖深度还是广度都存在非常大的不足。

(1)基础设施原本薄弱,中国电信基站规模远低于主要竞争对手中国移动。以A省电信地市B为例,该市中国电信基站数目接近460个,同中国联通相当,但中国移动基站已接近1200个。

(2)基站新建协调难。其一,基站谈点与当地居民协调赔补较难,尤其在农村地区。部分地区由于环保顾虑,谈点成功率非常低。其二,基站共建共享存在困难,尤其是同最大的竞争对手共建共享难度大。其三,部分区域竞争对手先进入,提高了建设赔补和租金等准入门槛,导致建设投资居高不下。

(3)现有基站存在拆除的风险。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居民对基站电磁辐射的担心日益加剧,基站被动拆除风险越来越高。2008年以来,B市电信已经拆除了8个基站。

3.2 市场拓展

接手CDMA网络后,中国电信通过融合营销,大幅抢占市场。然而,随着业务融合程度的不断深入,加上终端数量少、套餐复杂等原因,新增市场规模迅速缩小。

现有移动业务的融合度已经达到70%,通过融合拓展移动市场的空间已经不大。而且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宽带和固话用户流失风险增加,将进一步压缩融合的空间。以B市为例,该市新增天翼用户数已经从最高每月800户下降到目前的不足100户。

部分套餐的终端补贴政策吸引力不高。近年来,尽管CDMA终端数量有了大幅提高,但中低端的手机在各个方面仍较GSM有较大差距。正是由于可选终端少,导致部分天翼套餐存在所赠送的补贴额度下客户无法找到合适的终端,所吸引的新增用户就相对有限。以E6和E9中两款套餐为例,套餐推出初期,两款套餐的新增用户规模占比达到了20%和23%,但两个月后该比例迅速下降到2.2%和2%,市场吸引力显著降低。

现有移动业务产品种类繁多。截至2010年底,B市电信现有的移动单产品已达152个,移动套餐产品达346 个。一方面集团和省公司推出了大量的移动产品,另一方面部分产品由于不停优化,演化成一系列的产品。如E9套餐,从2008年12月开始陆续推出了四十几种形态,需要进一步规范和整合。

3.3 客户保有

作为新进运营商,中国电信在移动网络运营和服务方面都同竞争对手存在不小的差距,加上营销资源投入差距和终端瓶颈所限,导致移动业务在使用和客户保有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

(1)用户消费不足

以B市为例,该市移动业务消费量连续三个月不到其套餐保底消费量75%的移动用户占总用户规模的28%,近4%的移动用户没有产生话务。导致上述结果的主要原因有:

相同价位的终端上,CDMA终端在外观、操作、功能等方面都不如GSM手机,导致用户使用CDMA终端的意愿不高,尤其是600元以下的终端。

用户终端丢失。

天翼用户多为C网和G网双网用户,通常将C网作为备用机。

天翼用户中低端用户较多,担心资费超出。

(2)用户流失率高达30%~40%,远高于竞争对手中国移动的4%

导致上述结果的主要原因有:

计费帐单复杂,客户理解难,前端营销服务人员理解和解释也难,客户感知很差,对中国电信信任度降低。

终端问题突出。CDMA终端性价比低,质量差。低端手机通常难以用到两年。终端售后服务支撑不到位,返修时间长。

天翼用户大部分为中低端用户,其本身忠诚度低,在竞争对手推出更有吸引力的营销方案后,很容易转网。

(3)存量保有投入有限,导致客户保有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中国电信的营销成本压力本来就较竞争对手大,加上大部分营销资源投入到新用户拓展中,对于已有用户的回馈和保有自然投入就相对薄弱。

目前针对金卡、银卡客户已经建立了初步的客户关怀体系,但是由于在客户投诉处理等问题上解决不利,影响了客户感知的提升。

运营分析体系范文4

关键词:零售业;问题;建议;金华市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月30日

引言

在电子商务全面发展的信息化时代,不仅使零售业成为经济发展的热点行业,同时对整个流通业和经济运行方式都产生了很大影响。作为浙江省商品和交通流动中心枢纽城市的金华,近年来随着电商和物流等新型第三产业的迅速,给实体零售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却也同时引发巨大的挑战。本文以金华实体零售百货店为调查对象进行调查分析,采用问卷和访谈两种形式,发放问卷30份,回收有效问卷24份。

一、金华市零售业运营现状

(一)金华市近5年GDP总体情况。根据调查得知,金华市经济整体呈增长趋势,其从2008年至2012年近5年的GDP增长百分比分别为14.84%、4.90%、18.80%、16.49%及10.28%,人均生产值逐年上升,受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到2009年增长较缓慢,之后因赋予政策和战略的支持,在10年又急剧回升。随后每年经济都在平稳中逐渐发展,但是增幅却逐渐下降。

(二)金华市近5年批发零售额统计。对金华市近5年批发额、零售额和销售额的变化情况进行了解得知,从2011年开始金华市的销售额开始有明显增长,占90%。但是总体上零售额仍少于批发额,2012年相比较更是少了一半之多,只占15%,由此看出零售业在金华市场发展并不理想。根据销售数据分析可推测可能有一部分零售商家退出了金华零售市场,还有原来的一部分客源被网上电商给吸引走了,这造成了金华零售额的增长相较于批发额少了很多。

(三)金华市各零售卖场基本情况

1、产品种类。根据统计得知,金华市各大卖场主要以七大类商品为经营主体。其中服装和鞋、百货、超市、美食这类涉及日常生活的产品所占比重最大,分别占到71%、50%、50%、36%;其次才是家电、影院、KTV这类发展层面的娱乐性产品,占有率分别只有36%、14%和7%。

2、日均客流量。对金华市各大卖场日均客流量统计得知,表示基本不变的所占比重最大为46%,增加一些的仅占一小部分是23%,其次还有31%的比例表示日均客流量有所减少,说明现代零售卖场实体店客流量正在缓慢而细微的流失。

3、总销量。对卖场销售量统计,发现卖场总销售量总体还是均衡发展,基本不变占43%,增加一些所占百分比为29%,仍有28%的比例表示零售卖场由于受到电商网络影响,其实体销售量有所下降。

4、年平均利润率。统计卖场年平均利润率得知,金华市零售卖场年平均利润率增长情况整体呈下降趋势,减少部分总占50%,达到一半,其中增加的百分比也仅14.29%,说明近来金华市零售企业利润额正成不断下降趋势,形势不太乐观。

5、租金。了解金华市零售卖场近几年租金变动情况,发现整体比较平稳,基本不变占50%,但仍有近42.85%的卖场表示租金有所增长。在零售利润额下降的情况下,租金却在增长状态,说明金华市零售产业当前形势急需改进。

(四)电商网络使用情况。通过调查卖场电商使用情况了解金华市各类零售卖场已使用电子商务这一销售模式的企业占64%,远超过未使用的36%的百分比,说明电子商务的经营模式已经逐渐风靡并越来越被更多零售商使用。

(五)新型电商与零售实体匹配情况。根据调查,商家普遍认为电子商务对卖场很重要,认为有必要使用电子商务的比率为79%,但他们仍然采用传统的方法,由此得知他们不是不想开展电子商务而是有心无力不知道该怎么开始,毕竟开展电子商务需要考虑到对于电子商务是否有全面透彻的了解,同时需要切实可行的技术支持。

二、金华零售业现存问题

(一)零售额与GDP增长情况不相匹配。根据调查了解,金华市当前零售产业均以实体销售为主,部分引用网络化销售方式。同时,金华市近5年GDP和零售额增长并不匹配,在经济水平保持稳定的情况下,零售额增长率大于GDP,说明零售业经济水平呈正比例增长。但由于受到经济危机等风险的冲击,导致零售额增长率明显低于GDP增长率,表示金华市零售产业存在较大的风险。

(二)行业竞争者逐渐增多,竞争力过大。近几年,零售业这个大蛋糕的大小基本没有变化,但分蛋糕的人却越来越多。怎样把蛋糕分好,怎么把蛋糕做得更大是我们必须思考的,无论是提高服务还是走企业文化道路提高自己企业的内涵都是一种手段,但是最重要的是要看清楚时代的潮流,紧跟时代潮流的脚步走。

(三)缺乏新型销售渠道的推广。现下,产品种类越来越丰富,单一的销售模式并不能完全满足市场的多元需求。尤其金华市作为电子商务产业的中心地带,信息的传递是很快速的。部分零售卖场在进行产业推广和产品创新的过程中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增加更多的销售渠道和营销模式。

三、措施建议

(一)市场宏观方――注重结构和品牌

1、调整结构优化布局,促进实体和无店铺销售协调发展。优化零售网点布局,积极推进商业网点规划制订和实施工作,引导商业网点向总量适度、布局合理、结构优化、便民利民方向发展。同时,稳步推进无店铺销售,促进网络、电话、手机、电视、自动售货机购物等无店铺销售业态规范发展,促进线上与线下交易融合互动、虚拟市场与实体市场协调发展。

2、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打造品牌优势。转变经营模式,鼓励百货、超市等零售企业提高自主经营比重,健全员工培训制度,扩大商品经营范围,依据顾客消费需求开发自有品牌,提升赢利能力;发挥网点优势,拓展国内外名牌产品的经销、业务,努力扩大规模;加强品牌建设,鼓励零售企业完善对消费者、供应商的服务功能,大力加强零售企业自身服务品牌建设,提升企业品牌形象。

3、维护市场秩序,加强诚信建设。一方面维护公平竞争秩序。加快建立信用信息征集、应用、共享制度,形成褒扬守信、惩戒失信的约束机制,为各类企业创造更为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另一方面应规范促销行为。规范发展单用途商业预付卡,对零售企业促销行为进行监管,督促其遵循合法、公平、诚信原则,遵守商业道德,严格执行明码标价制度,禁止违规促销行为。

(二)零售企业微观方――提高利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主要经营目标;如何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是企业管理的永恒主题。

1、确立价格体制和多渠道销售模式。要想顺利开展市调工作,首先要制定一套较完整的价格监督体制,包括价格监督项目、监督方法、工作程序、结果统计等。其次可以适当扩大营销渠道的规模,给顾客一定程度的刺激和诱导;在消费者的消费观念趋向保守时,应适当进行渠道收缩,以减少对渠道的管理成本,并且相应降低产品价格,在销售原产品的同时加快对新产品的开发。

2、增进奖励政策,落实体制监督。零售卖场可以适当调整岗位奖励政策,增强员工责任感,激励市调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扩大市调的范围,更好地监督商品进价情况。同时,可以设置一套完善的市调监督体制,也就是说将市调的部分工作从人员监督转移到机制监督上来。监督体制应在随着市调工作不断深入的同时逐渐的完成,也只有这样才从整体控制商品的成本。

3、建立市场商圈的档案,加强沟通。在采购环节,为更方便地查找到市场商品的分布情况,应建立市场商圈的档案资料,利于明确市场的分布,避免时间浪费,提高市场工作效率。同时,要加强与供应商的沟通,了解供应商在市场上的衡量标准,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与之进行协调。

(三)加强政府宏观调控

1、应加强政府部门的协调功能。政府职能部门是垂直一体化管理,而调控零售市场上出现的问题,又往往需要多方面的协调配合才能收到实效。例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流于形式,就与商务主管部门与城市规划部门的配合缺失有关,零售市场上的商品交易与服务提供,涉及到许多职能部门的管理权限,而任何单独一方的管理都难以真正达到对市场交易行为的规范。只有横向结合,联合行政,零售领域的经营活动才能得到有效的监管。

2、改善消费环境,扩大内需。伴随GDP增长相应提高工薪水平,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建立更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把教育、医疗重新纳入到公共物品的范畴,减少社会公众对就业、就医、教育、养老等问题的忧虑,努力创造一个有利于消费的乐观预期,在根本上扭转消费率持续下降的趋势,彻底改变GDP增长,消费反而与之渐行渐远的失调的格局。

3、进一步提高零售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零售企业处于最活跃的终端市场,市场易变使经营风险极大。政府主管部门在推广、引导企业采用先进管理方法上,应承担重要职责,与科研单位应建立有效的联系机制,通过政府主管部门的权威性,利用科研院所掌握的先进的管理方法与技术,向企业界进行推广与使用,从根本上解决企业陷入日常经营事务而忽略所产生的眼界狭隘、安于现状等问题。

四、总结

当前,零售业市场的发展与经济水平和宏观调控的双重引导是分不开的,在信息化程度快速发展的今天,零售业市场应更多融合信息化的销售手段和经营方式,借助电子网络的快速便捷等优势来帮助其保持稳定健康的增长。

主要参考文献:

[1]于伟,杨帅,郭敏,宋金平.功能疏解背景下北京商业郊区化研究[J].地理研究,2012.1.

[2]张向阳.我国传统零售企业转型网上零售模式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电子商务,2012.6.

[3]廖英敏.我国网络零售业的发展趋势与影响[J].中国市场,2012.33.

运营分析体系范文5

【关键词】高速公路;运营成本;存在的问题;成本控制

伴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高速公路已成为我国交通设施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推动了国家交通事业的发展。但高速公路的不断铺设,致使运营成本直线上升,而公路经营的企业为尽早实现盈利,主动分析运营过程中成本存在的问题并加大对运营成本的管理控制研究,进而使高速公路运营成本支出更加合理化。

一、高速公路运营成本

高速公路在建设完成后,投入使用的这段时间内,管理者为提高高速公路的价值,充分发挥高速公路的作用而采取的一些管理措施,便是高速公路的运营。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主要是指在竣工通车后,对高速公路进行收费、养护等各项服务,为高速公路的使用者提供更便利、安全的服务,从而提升高速公路企业的经济效益。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高速公路企业在公路通行期间产生的一切与运营有关的支出,都须算入运营成本之中。所以高速公路运营成本包括行政管理成本、高速公路养护成本、财物费用、质量以及环境成本等。行政管理成本即高速公路运营企业在日常运营过程中产生的一切费用,行政管理成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公用经费;二是人员费用。影响行政管理成本的主要因素在于人员的数量。

高速公路养护成本是公路运营企业为保证车辆、人员的安全定期对高速公路进行养护,养护过程中用于工程建设所需的费用,包括工人的费用、所用的材料费以及使用机械产生的各项费用的总和。而依据高速公路养护工程的规模大小,又可分为改建工程成本、大中修成本以及小修保养成本三类。财务费用的多少取决于公路企业对项目的投资与贷款的比例。质量成本即公路企业为达到质量标准的要求和未达标而支出的费用。环境成本则是公路运营企业为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而产生的费用。

二、高速公路运营成本存在的问题

首先,体制因素导致的问题,我国高速公路在建设过程中的投资是十分多的,导致其所属产权也是不唯一的。因此,致使我国高速公路的运营管理难以统一,并且国有资产的高速公路经营法人权、利分配不均,使得国家对高速公路运营的监督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经营的企业管理者对员工以及工作的监管力度不足,缺乏激励政策,并且高速公路企业管理者缺乏更高的追求,导致高速公路运营成本很难被调控,这是问题的主要原因。

其次,经营方法导致的高速公路运营成本出现问题,这些问题是由负责公路运营的企业的经营活动产生的。当今,我国某些高速公路运营公司缺乏长远的经营理念,对出现的成本问题缺乏关注,单纯的按照一般单位的管理运营模式在执行。

最后,技术因素产生的问题。高速公路的顺畅运行自然离不开雄厚的科学技术作为支撑,同样我国高速公路的安全运营需要利用高科技。例如,在各收费站、服务站等地方,专门安排检修服务站,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保障人员安全,切实降低高速公路的运营成本,提高企业自身经济利益。

三、高速公路运营成本控制对策

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高速公路运营企业必须采取措施彻底解决问题,保障高速公路的顺畅运营。

首先,公路运营企业需进行体制改革,必须按照我国现代企业的规章制度对自身体制进行调整和完善,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经营的企业需树立一定的奋斗目标以此鼓励员工,同时指引着企业向着更高、更好、更远的方向发展。在体制改革方案中,管理者需要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以竞选或评优的方式晋升,以综合发展的原则培养工作人员,并根据高速公路的运营发展方向制定相应的策略。另外,高速公路运营企业还需完善自身的机制和职能,提高工作质量。同时公路运营企业的管理者更应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能够引领企业健康、稳步地发展。

其次,建立正规化、标准化、公司化的高速公路运营企业。公路运营企业与其他性质的企业有所不同,高速公路运营企业需要考虑运营成本和效率等问题,所以必须建立专业的运营管理企业,专业的运营管理是企业以专业化的角度对高速公路进行运营管理,再以有意义、高效的专业化管理知识获取市场利益,使企业以低成本、高回报的趋势不断发展,真正实现高效率的运作,利于我国高速公路运行系统的良性发展。

再者,高速公路运营企业需要积极采取措施把控成本,包括公路养护费用、财务费用、各项管理费用等,重点把控对象是高速公路日常的养护费用和各项管理支出。我国的高速公路运营企业有必要采取一切有效措施把控运营成本。

高速公路运营成本问题的有效把控是提升我国公路运营网络系统畅通、安全的重要手段。为有效把控运营成本,公路运营企业创新体制改革,建立公司化运营企业,采取一切措施把控成本,促使我国高速公路运营系统更好、更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永平.高速公路公司运营成本控制的有关问题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4,(8):35-36.

运营分析体系范文6

关键词:城镇污水处理存在问题运营现状分析与提高

中图分类号:F291文献标识码: A

一、城镇污水处理特点:

1.人口少,用水量标准较低,污水处理规模小;

2.产业结构区域特定差异、受雨季影响及用水量时变化系数较大,因此污水水量、水质变化大;

3.经济发展水平偏低,经济承受能力弱,可供选择的适用技术少;

4.由于处理规模小而造成工程建设费及运行费用过高;

5.维护管理技术人员及运行管理经验严重缺乏等。

二、1城镇污水处理系统主要存在的问题

1.缺乏环保宣传。

尽管当今人们对于环保的意识已经和过去相比有了明显的提升,但是多停留在思想上,在行动上,特别是水资源的保护上做的还不够好,应该加强对于这方面的宣传。

2.无设计规范、标准、法规。

目前,我国尚无针对小城镇污水处理工程(处理规模小于2万吨/日,多集中在2000~5000吨/日)的现场排水设计规范、标准、法规等,仍然采用现行中、大规模污水处理工程的相关标准,在工程设计中发现存在不少问题。

3.管理体制存在问题。

这些问题都是比较严重的问题,因为一个系统的体质是这个项目的根本。目前,城镇的污水处理厂主要由乡镇政府部门运营,按照城镇的具体情况和需求进行污水处理和收费,名义上是由城镇水务部门监督管理,但是这一过程形同虚设,监管工作做得非常不到位。另外,整个体系中的人素质过低,都是只能遵循传统工艺和流程工作,这就导致污水处理系统不能与时俱进,不能够在发展中完善自己,企业和城镇监管部门应该从本质人员入手,从根本解决这一问题。

4.污水处理资金投入不够全面。

城镇的污水处理收费方式多数地区是按照用水量来收费,它的前期建设主要是靠政府部门进行融资来建设,初期运营较为容易,但是后期的发展明显的资金不足,收取的污水处理费只能够维持污水处理厂的日常运行,如果进行产业升级或者流程优化的话就会出现资金不足的问题。而目前征收的污水处理费满足支付污水处理服务费、管网泵站日常运行管理和管网工程贷款还本付息等方面后,剩余的资金满足不了进一步污水处理系统建设的资金需求。

5.部分污水处理厂由于设备落后,处理的水质不能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有的地区发展较好,污水处理设备较为先进,但是却存在负荷率过低的问题,比如说有的污水处理厂的负荷率只在百分之30左右。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①已规划建设的管网其服务区域尚未开发,造成污水管道无水可收;②与污水主干管、干管配套的支管建设需要进一步完善,污水管道只是经过排水户,但多数未有主动接驳;③在污水管网建设过程中遗留的问题和在使用期间出现的缺陷,如泵站永久用电,部分主干管坍塌、渗漏等,影响到污水的收集与传输。

6.监管力度不足。

因为长期以来在各个部门流传的风气就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导致监管环节严重缩水,上行下效。由于巨额利益的吸引,而且又有监管部门的疏忽,导致污水排放严重失误,各种违法违规的事情接连发生。

三、提高城镇污水处理系统建设运行管理的措施

1.加强监管,强化经营。

为了优化污水处理系统的流程,弥补其中的不足,进一步提高处理的效率和治污水平,根据城镇的具体情况进行合适地调整。严格整顿监管部门,确保监管流程的严格执行。可采用区域化的管理体制,以地区作为一个整体区域,按照产业化发展、企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方向,组建区域化污水专职建设、管理和运营的污水处理公司,由污水处理公司来统一承担区内财政投资或本企业融资自筹的污水处理厂、管网的建设运营管理,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方向,对污水处理行业实行产业化经营。以污水处理公司的整体化、区域化、产业化的管理体制,在城镇污水处理系统工程建设中发挥重大的作用。

进一步完善污水处理流程,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和质量,这样才能进一步融资,才能让污水处理厂走出这个急于发展却又缺少资金的困境。严格整顿监管部门的不良风气,让上级到下级形成良好的重效率,重实效的风气,这样才能让整个污水处理事业步入一个良性循环,越发展越先进,越发展设备越先进。具体上要厂网分开管理,这样才能让管理工作简捷效率。污水处理厂可以把污水处理工作化整为零,任务具体分配到人,这样才能提高工作效率,才能提高员工的责任心。还要让有经验的人对整个污水处理厂进行大局上的规划,并按照统一规划,开展污水工程的建设,保障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水质水量能达到设计负荷,实现污水治理工程的效果。

在污水的处理方面,开发新的物理和化学技术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不仅仅要在技术手段上取得突破,还要在污水治理效果方面也有更高层面的要求。另外还应该对减污减排方面制定出相关的政策措施,在人们自觉意识的基础上,加以强制的约束。

2.集中处理,降低成本,多渠道融资。

目前来看,污水的处理根本上得不到有效的改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成本过高,影响了在技术方面的投入,以至于得不到改善。对于城市水处理来讲,应该通过渠道达到集中处理的目的,这样不仅节约在投建方面的成本,在日后使用过程中也可节约客观的相关费用。

在污水处理方面,每道工序都相当关键,每项工艺技术也都有其优点和缺陷。在选用过程中,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不能以一种工艺代替所有工艺。与此同时,在加强污水处理技术的基础上,应该尽量减少成本的投入,还应该加强人们的节水意识,有效减小污水处理的压力。

积极向上级部门申请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资金,拓宽污水处理的资金筹措渠道,也可建立股份制,来进行快速的融资。

3.寻求合理的污水处理安排方案。

从城乡统筹出发,根据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地区环境容量和污染防治要求,组织编制区城镇污水处理系统详细规划,做到规划先行,分步实施,同时根据各镇的实际情况,统筹城乡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布局,实现区域内污水处理等设施共建共享。加强各地各部门的经验交流工作,这样才能互相对比出不足或者缺点,才能完善自己,还能看出对方的优点,来强化自己。

4.强化污水排放的监控工作,加强对偷排污水的惩罚力度。

加强对进入城镇污水收集系统的主要排放口特别是重点工业排污口的监测,禁止超标污水进入收集管网,以保证污水收集系统和城镇污水处理厂安全、正常运行。建立完善的污水处理流程和网络,完善质量检测标准,切实落实检测任务。加大对超标排污、偷排偷放等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保证污水进管网的水质符合国家《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5.节约能源,加快中水再利用。

根据我国现在一般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技术与工艺,所处理排放的中水,大部分不能达到再利用的标准。我国的水资源严重缺乏,多数工业受用水制约,为减轻这种局面,必须将中水再利用。这样也就给污水处理带来了二次商机。日处理污水1万立方以上的城镇加快建设中水深度处理;排水量较小的城镇,可以多个城镇集中建设中水深度处理厂,所产这样既节约了水资源,减少了排放压力,又增加了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