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的基本概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闻学的基本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闻学的基本概念

新闻学的基本概念范文1

我国的新闻学自诞生以来,发展最为迅速的时间就是改革开放之后。信息时代的到来更是为新闻的传播提供了许多的契机,但新闻学的发展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也严重的影响到了新闻学研究水平的提高。为了解决这一现状,本文将从跨学科进行新闻学研究与真正走入新闻学这两方面入手,让新闻学的研究水平得到提升。 

二、“走出”新闻学与“走入”新闻学的含义 

“走出”新闻学与“走入”新闻学并不是单纯的走出、走入,它们拥有更深刻的含义。“走出”新闻学其实就是跨学科的进行新闻学研究,指的就是不仅要对新闻学的知识进行深入研究,还进行跨学科的学习,利用更为广阔的知识以及方法,让新闻学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这样才能够让新闻学的研究更深刻,也能够达到让新闻学不断发展的目的。“走入”新闻学其实就是真正的走进新闻学,将新闻学研究领域中的基本概念等学术理论都详细的掌握,将这些知识以新闻学的方式对新闻学的问题进行分析。除了要真正的“走入”新闻学外,还应该将新闻实践也作为重要的内容。 

在当今社会中的任何学科可都不可能凭借着单一课的知识来解决社会中的问题,除此之外想要让学科更加的进步就需要与不同的学科知识相结合,因此跨学科的研究新闻学是非常必要的一种态度。但是相比较而言,我国的新闻学研究更为重要的是“走入”新闻学。新闻学在我国虽然是比较年轻的学科,但是它仍然具备着比较完善的教育、研究系统,新闻学的教育体系甚至随着新闻学的不断发展而逐渐的扩大规模,甚至还出现了一些结构性的变化。这也让一些新闻学的研究出现不够严谨、偏离学术研究的轨道。 

三、“走出”与“走入”新闻学的方法 

(一)“走出”新闻学的方法 

1.完善人文社会学科基础知识 

在进行新闻学研究的时候,跨学科的研究内容十分的多,因此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知识的熟练常握对于进行新闻学研究来说是非常必要的。假如没有扎实的掌握其他学科的知识,就将会导致无法理解一些复杂的理论以及一些方法,有时候甚至因为掌握知识的不够牢固,无法参考更多的知识,影响思维的发散。掌握浅显的其它学科知识并不是不可以,但是我们的新闻学研究并不能只停留在这一阶段而不更加深入的进行,只有更加全面的掌握其他學科的知识,才能够让研究更加的深入,还能够对新闻学的深入研究提供创新的思路。 

2.对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创新 

创新可以说是掌握其他学科知识的目的,通过对学科知识的牢固掌握除了能对新闻学的理论以及研究方法进行创新之外,学科之间的交叉地带同样也是能够进行创新的。这样才能够让新闻学的研究更加的深入,真正的实现新闻学与其他学科知识的结合。 

(二)“走入”新闻学 

1.端正态度 

在进行学术研究的时候,态度是非常重要的。当对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研究的时候,应该以虚心求教的态度进行学习,因为学术研究本身就是以学科知识的掌握为基础的。新闻学到现在为止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而中国新闻学的历史也并不断,因此在我国的研究领域,已经有了很多新闻学的研究成果,不仅有国外一些经典名著的译本,还有国内学者的研究论文等,这些都是我国新闻界学者的成果,因此在进行这些知识的学习的时候应该端正态度,虚心的进行学习,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做好新闻学研究。 

2.结合实际 

在进行新闻学研究的时候应该以新闻现象以及新闻活动作为研究的主要问题,这样才能够将研究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虽然不同学科的研究对象不同,但是一旦对新闻学进行研究,就需要针对新闻活动、新闻现象进行研究,不然就无法真正的促进新闻学的发展。新闻学与新闻实践活动的结合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在进行新闻研究时,了解新闻业界的现状,从新闻活动中认真观察,并从这些活动与实践中找出问题所在。这样才能够让新闻学的研究一直沿着新闻活动、新闻实践,促进新新闻学发展、社会进步的发现进步,找到真正的价值与意义所在。 

3.与新闻界互动交流 

在进行学术研究的时候,独自一人的研究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可以在研究的过程中加强与学术界的交流,这样既能够了解学术界的最新进展,还可能对自己的研究产生新的启发,让研究进行的更为顺利。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学者是从其他学科进入到新闻学研究中的,因此对着这些学者来说,新闻学的研究难度更大,只有与学术界加强交流,积极参加学术会议,这样才能够掌握到学术界前沿的知识,研究更为具有新意的问题。这些都能够对新入的研究者提供很大的帮助。 

“走出”新闻学与“走入”新闻学是互为表里的两个提升新闻学研究水平的方法,只有真正的深入新闻学的研究,才能够对新闻学的理论等有着深刻的理解,并从中找寻出新闻学的不足,这样才能够在与其他学科进行结合的时候能够目标明确的进行。但是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新闻学在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的时候,仍然需要保持新闻学的主体性,这样才能够保证新闻学的独立以及新闻学的地位。但是也不能固守新闻学领域,与其他的学科划分界限,忽视其他学科的优势以及新闻学的劣势。只有真正的了解两者的含义,才能够在提升新闻学研究者素质的同时,让新闻学换发新的光彩。在“走出”与“走入”的过程中同时也要保持自觉与警觉的心态,才能够让新闻学研究水平得到真正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杨保军.关于提升新闻理论理论性的几点思考[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4,01:28-34. 

[2]郑保卫,李刚存.学术规范讨论与中国新闻学[J].新闻大学,2014,01:4-11. 

[3]吴飞.重新出发:新闻学研究的反思[J].新闻记者,2015,12:4-13. 

[4]王斌,古俊生,裴峥.新世纪国际新闻学研究的现状——以Journalism:Theory,Practice&;Criticism(2000-2014)为分析样本[J].新闻记者,2015,12:43-51. 

[5]张涛甫,王智丽.新闻学的创新与重建——基于2015年中国新闻学研究的考察[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5:63-68. 

新闻学的基本概念范文2

[关键词]新媒体概论 课程建设 网络课堂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05-0093-03

近年来,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从新媒体上获取信息。新媒体是未来媒体发展的重点,是传媒市场发展的趋势和必然方向。因此,加强新媒体的研究和教学对推进新闻传播学学科进步、人才培养、产业升级乃至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国内外新媒体教育还处在发展初期,在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从惠州学院《新媒体概论》课程的教学定位、教师队伍建设、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建设、学习环境的改善等几个方面进行描述、分析、总结,试图找到适合《新媒体概论》课程建设的优秀方案,为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建设提供现实指导。

一、《新媒体概论》课程教学定位

(一)课程教学目的及要求

《新媒体概论》是因新媒体新闻传播事业的勃然兴起而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是属于新闻传播学的分支学科。《新媒体概论》主要研究以网络和手机为代表的各类新媒体的信息传播规律。在惠州学院,《新媒体概论》是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也是专业主干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习者了解各种新媒体的基本概念,把握各种新媒体的传播现状、效果和发展趋势,掌握各种新媒体的技术特征、信息流程以及盈利模式。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教师必须在教学中贯彻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在实践中理解、掌握、深化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因此本课程除了进行理论课的教学之外,还有实践教学环节。为《网络新闻学原理与应用》、《新闻网页设计与制作》等后续相关课程打好基础,为将来在新媒体传播领域中工作奠定基础。

(二)《新媒体概论》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

《新媒体概论》课程建设以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效果、增强学习兴趣、改善教学环境、促进学科发展为指导思想和根本出发点。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基础之上,加强课程内容建设,争取把惠州学院《新媒体概论》课程建设成为广东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二、《新媒体概论》课程建设的具体内容

为了全面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惠州学院的《新媒体概论》课程建设主要从教师队伍、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和学习环境等方面展开。

(一)教师队伍建设。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应该由学术造诣深厚、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特色鲜明、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主持建设,教学团队应结构合理。惠州学院《新媒体概论》课程的教学队伍由5人组成,其中教授2名,高级记者1名,副教授1名,讲师1名,学历均在硕士以上,年龄在35岁至45岁之间,且都是从事新闻传播学教学与科研的一线专业教师,是一支具备较高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符合教学要求的教学团队。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惠州学院制订了课程团队发展规划、青年教师结对培养计划、人才引进与培养计划等,优化了课程团队。

1.引进高层次、高水平人才,优化教学团队。惠州学院建立高级人才引进机制。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引进一名具有硕士学位的教授担任课程负责人。课题负责人近十多年从事新媒体与网络新闻学教学与科研。担任《新媒体概论》、《传播学》、《网络新闻学原理与应用》、《新闻网页设计与制作》等课程的教学,主持2013广东省高等学校人才引进项目《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微博舆论研究》。还引进一名具有博士学位的传播学教授担任课程第一主讲,该主讲教师担任省级精品课程《传播学》的负责人,主持广东省高等学校人才引进项目《网络非理性舆论的社会风险研究》,对新媒体课程教学有丰富的经验。

2.促进青年教师博士化。在课程建设过程中,一名主讲教师在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攻读新闻学博士学位,选修了与《新媒体概论》密切相关的课程。该主讲教师2011年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网络公共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012年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国家―社会关系视角下网络公共事件的舆论引导与治理研究》等都是关于新媒体的研究。通过教学结合、教研结合,深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水平。

3.鼓励教师参加学习交流和学术考察。课程主讲教师先后参加过中国新闻传播学年会、中国网络传播年会等学术会议,了解学科、专业的发展趋势,与新媒体、网络新闻学等课程教师探讨交流教学经验。教学团队反复研究中国传媒大学、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等多所高校新媒体与网络新闻传播专业课程的教学体系,完善《新媒体概论》课程体系设置。

(二)教学内容建设

1.更新课程体系,增加实践环节。惠州学院通过对国内外院校相关课程的比较分析,结合本校的教学情况,按照整体优化课程体系、有利于学习者能力培养的原则,增设了一系列增强学习者实际操作能力的课程教学环节。改革前的课程总学时为36学时,没有实践教学环节。改革后增加了12个实践教学学时,总学时为42学时(见表1)。

2.调整优化课程内容,保证教学效果。关注最前沿的新媒体动态,使教学内容紧跟学科发展的前沿,保证学习者能及时获得最新、最有用的新媒体知识和技能,是《新媒体概论》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首先,惠州学院调整了教学大纲,在原有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视频网站”、“社会化媒体”、“手机之外的移动信息传播”等内容。其次,主讲教师通过参加学术会议,把新媒体发展最新成果及行业发展动态与趋势,整理、归纳、整合为教学资源,提高课程的科学性。通过改革,《新媒体概论》的教学内容具有清晰的逻辑性、系统性,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还具有丰富的知识点和信息量,在教学过程中,取得了良好效果,深受学习者欢迎。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建设

1.“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本课程经过近五年的建设,教学方法已从最早的老师单向授课模式,变为教师授课、学习者讨论、个人和小组报告、师生互动、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有机结合的多元化模式,成功地将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转变成“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学习者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教学理念。

2.“案例工作坊”的教学模式,强化实践能力。《新媒体概论》课程在教学改革中引入“案例工作坊”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是以主讲人为核心,15名左右的成员组成的小团体。结合市场需求与行业发展,主讲教师把传播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与各种新媒体实际应用范例结合起来,让学习者围绕某个话题、案例进行讨论或实践操作,引导学习者对问题实质进行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与动手能力。由于该教学模式强调面对面交流、参与者的互动学习以及实践操作,所以,学习者可以获得更多通过普通讲课无法获得的思考和成长体验,可以把课堂上的体验内化成专业素养和行为态度。课程组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大部分学习者在“案例工作坊”教学过程中积极性很高,并认为自己从中获得了很大的收获。

3.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优化教学效果。在教学中积极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发完善了多种网络资源和PowerPoint的演示教材,充分利用教学互动平台进行师生的互动。值得一提的是,《新媒体概论》课程利用魔灯教学平台,建立了具有多媒体特性的网络课堂,开展网络教学。利用魔灯教学平台提供的论坛、测验、资源、投票、问卷调查、作业、聊天室、Blog和Wiki等丰富的课程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在线自主学习、在线作业、在线答疑、在线自测/考试、在线实时交流等教学活动。使教学理念从传统的教案设计向课程设计转型,内容设计向“资源+活动”设计转型,教学方法从传统的传授型向传授型、研究型、社区型相结合的多样化的教与学方式转型。比如主讲教师和学习者可以通过新媒体网络课堂的课程管理中的资源上传、 下载教学资源, 以达到教师与教师、学习者与教师、学习者与学习者多方位资源共享的目的。再比如,通过新媒体概论的论坛或博客,学习者可以在线提问,教师可以在线答疑,在虚拟的网络空间,突破空间的阻隔进行实时的同步交流,也可以自由选择不同的时间进行异步交流。

(四)教学条件建设

1.教材的使用与建设。本课程早期采用中科院新媒体研究专家闵大洪研究员编写的《数字媒体概要》作为教材,该教材在编写中强调学理性、实用性、工具性、前沿性、延展性、交互性的统一。但是,随着新媒体日新月异的发展,该教材部分内容难免过时。目前,该课程使用本课程主持人周海英教授著《数字新媒体论》(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作为课程的主教材,并选用了如下书籍作为参考教材(见表2):

2.课程相关资料建设。课程组成员密切跟踪,及时购买与本课程相关的国内外最新出版的图书、资料,并向学生推荐阅读。比如《网络社会的崛起》(纽曼尔卡斯特著,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网众传播―― 一种关于数字媒体、网络化用户和中国社会的新范式》(何威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6月出版),《微博―― 一种新传播形态的考察影响力模型和社会性应用》(喻国明、欧亚、张佰明、王斌著,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年5月出版),《新媒体概论》(宫承波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出版)等研究新媒体的著作。本课程组还收集了大量文献资料,目前已有国内外新媒体传播类图书约100多种,与本学科相关期刊论文数百篇,光盘数据库文献资料也非常丰富。

课程团队积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跟踪和吸收国内外有关本课程研究的最新成果。如教会学生熟练使用中国学术期刊网、中国硕博士论文库、传媒学术网、传播学论坛、中华传媒网、美国哥伦比亚新闻评论网等,增强了学生自主获取学术信息的能力。

3.网络教学环境建设。教学改革重点之一是学习环境的改革。当前,课程学习环境的改革主要体现为学习者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环境的建设。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课程团队在惠州学院的网络教学平台上搭建了《新媒体概论》的课程网站。在课程网站中,根据《新媒体概论》的教学定位、教学内容,建设了课程介绍、教学大纲、师资队伍、教学日志、电子教材、教学课件、练习与习题、参考资料目录和教学录像等基本资源,并且随着教学活动的开展进行及时的更新。在基本资源的建设中力求涵盖新媒体相应领域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系统介绍《新媒体概论》的相关知识,既实用又易用,能共享,为《新媒体概论》的教与学提供平台。

除了建设《新媒体概论》课程的基本资源之外,还建立了课程的立体化拓展资源。拓展资源包括:图书资源库、多媒体素材库、视频讲座库、案例库等。在多媒体素材库中收集了中华传媒网、人民网传媒频道、新浪传媒、紫金网、中国新闻学评论等传媒学术网和传媒体资讯网,每一个条目设有网站名称、网站截图、网站链接、网站介绍。学习者可以通过这些网站了解传媒体资讯、学术动态以及前沿的学术观点,丰富自己的传媒知识。视频讲座库收集了新媒体领域的专家学者的学术报告共20场,便于学习者领略传媒领域专家学者的风采,了解传媒热点话题。图书资源库收集了40多本传媒书籍,每一条目设有书名、网络购书链接、内容简介、内容目录、作者介绍等关键信息,为学习者拓展知识面提供参考。

三、课程建设成效

从2008年以来,惠州学院在广播电视学专业开设了《新媒体概论》课程。经过五年的探索,课程建设取得了一些成效:明确了课程定位,完善了教学体系,改进了教学方法,改善了学习环境,培养了一支教学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2012年5月在“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深化教学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系列专题研讨会上,惠州学院的《新媒体概论》课程获同行专家、学校、学习者、社会等方面的高度赞誉,提交的教学改革论文《新媒体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被评为优秀论文。2012年《新媒体概论》被评为院级重点课程,2013年被评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被学院推荐为广东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课程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教学机构、教学团队、学习者坚持不懈、共同努力,才能造就真正的优秀学习者以及惠及相关的教师和社会人士,从而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 参 考 文 献 ]

[1] 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Z].教高[2003]1号.

[2] 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Z].教高[2012]2号 .

[3] 张芹,黄宏.高校网络和新媒体传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7(3):185-189.

新闻学的基本概念范文3

【关键词】网络传播课程 平顶山学院 课程改革

一、网络传播课程教学现状

出现于20世纪末期的网络传播,相对于以报纸、广播、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来说,是一种以多媒体、网络化、数字化等技术为核心的新的传播形式。其虽然起步较晚,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的相互渗透立足于多平台上进行多落点、多形态的传播整体模式的出现,发展速度和影响范围却远远超过之前的传统媒体。据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的《2010中国微博年度报告》报告显示,一种传播媒体普及到5000万人,收音机用了38年,电视机用了13年,互联网用了4年,微博用了14个月。网络传播的迅速发展,使得熟悉网络传播的方式、掌握网络传播规律,且具备搜集、判断信息能力的专业化网络新闻工作者成为媒体炙手可热的人才。与此同时,网络传播也成为当下教育界关注的新热点,各高校的新闻传播学院纷纷关注网络传播研究和人才培养,先后开设相关专业。华中科技大学于1998年,创办了我国第一个网络新闻传播班。北京广播学院于2000年,开设了中国第一个网络传播学院。随后,清华大学传播系开设了新媒体研究专业,招收研究生。中国人民大学在新闻专业本科生中开设了网络传播课程。武汉大学在报纸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以及广告学之外,新开设了网络传播专业。除此之外,各高校相继成立了网络传播的研究中心,如南京大学网络传播研究中心,华中科技大学网络传播与新媒体发展研究中心等。由此可见,网络传播学在高校的课程设置上多起于省部级一本院校,网络传播专业教育上任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网络传播研究和人才培养具备广阔的发展空间。

平顶山学院是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的一所地方综合性院校,在其长期的办学历程中,确立了“文理渗透,博学专长,教学与实践结合,理论与技能统一”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培养具有理想信念和独创精神,经过良好的训练的、基础实、能力强、素质高、有社会责任感,能够创造幸福生活和服务于社会的应用型人才。 基于学院的地域性和办学理念,使得其下属的新闻与传播学院在设置网络传播学课程教学改革中也致力于以培养新闻传播领域的网络媒体应用型人才为己任。作为地方院校的平顶山学院,其下属的新闻与传播学院于2007年,开设了网络传播课程,由最初面向新闻学方向的专业选修课,课时6学时,到面向播音与主持艺术方向的专业选修课和广播电视编导方向、广播电视新闻学方向的专业必修课的并行设置,课时36学时,经过六年的发展,课程设置取得了一定进步,但课程的教学的实施中还需要根据地方院校的特色和学生的层次进行相应改革。

二、网络传播课程教学内容及问题

由平顶山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所设置的网络传播学教学大纲显示,其作为新闻传播类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通过对网络传播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的系统学习,使得学生能比较全面系统地了解网络传播的特点、规律,掌握网络新闻写作、页面编排等相关知识,进而培养和提高学生正确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其具备从事网络媒体相关工作的初步能力,能较快适应媒体的工作要求。

针对平顶山学院地方院校的办学特色和办学理念,以及网络传播课程教学大纲要求,该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分为网络传播实务和网络传播理论两部分。第一部分的网络传播实务,内容分为:网络传播的基础技术、网络信息制作与、网络新闻编辑、网络互动组织和网络公关与广告传播。该部分涉及的内容偏向技术操作方面,且涵盖的范围较为广泛。在教学过程中,如顺利完成此部分内容的讲授,需要学生对网络基础知识有一定的认识和掌握,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案例教学和课堂练习的方式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如何让具备文科背景的被授课学生能够轻松、容易地掌握所学习的知识,如何在授课过程中凸显此部分内容的实践性特色,如何增强学生的相关动手能力,都是该课程教学改革中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第二部分的网络传播理论,内容分为:网络的属性与传播形态、网络传播的典型形式、网络中的新闻传播者、网络传播的受众、网络传播的效果和网络传播的社会影响。该部分的授课内容可以说是对传播学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回顾传播学的相关理论,并结合网络传播的特点,针对热点问题、典型现象进行分析,从而完成对相关理论的学习。如启发学生运用把关人理论、使用与满足理论、议程设置理论等传播学中的经典理论,分析网络传播过程中诸如网络红人、人肉搜索等典型现象,通过课堂讨论、分组辩论等形式完成相关理论的学习。学生在具备传播学等相关基础课程学习的前提下,能较好地掌握此部分的知识,但如何结合网络传播自身的媒体特点去把握其传播规律,如何解读基于网络传播基础上的新媒体、新形式的传播规律,增强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分析能力是教学改革中拟解决的又一关键性问题。

三、网络传播课程教学改革和对策

在网络传播教学过程中,落实平顶山学院所设定的培养综合应用型人才的这一培养目标,解决课程教学中拟解决的关键问题,需要注重课程教学中的改革,采用积极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并实现目标。

引入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最早由美国哈佛大学所倡导,后广泛应用于管理学、法学、医学等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自20个世纪90年代传入我国,目前成为教学改革的热点之一。案例教学法有效地缩短了理论和实践之间的距离,通过对案例的解析,使得学生通过自主参与的方式来获得相关经验,从而得出相关理论知识,突出学生的主导地位,注重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思辨能力。在讲授网络传播理论部分中的网络新闻传播者、网络传播受众和网络传播效果等知识点时,先引入当前网络上出现的热点现象、热点问题的典型案例,如网络上盛传的各个版本的2012末日言论,以及这种言论影响下的媒体反应和受众反馈等,然后组织学生思考并讨论这一热点现象中所蕴含的传播规律,从而完成对相关抽象理论的学习和掌握。

采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育技术的一种典型方法,其注重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生动的表现方式组织课堂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实践、发现和体验,进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在课件制作中,以PPT演示、视频、音频相结合的辅助形式,为学生提供更为直观、丰富的授课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点。如在讲授网络新闻制作与中,网络图片、网络音频的格式的大小和选择的知识点时,可采用不同格式的图片、音频之间比较展示和同等格式的图片、音频之间比较展示的方式完成,使学生认识到选择网络图片格式取决于图片的清晰度和大小。通过多媒体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对图片、音频格式一目了然,更为容易地掌握所学知识点。

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是巩固、加深理论知识的有效途径,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完成网络传播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需要遵循特色性原则、实用型原则和混合型原则,具体表现为在授课过程中,较好地把握平顶山学院的地方院校特色和其设定的综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采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一体化混合实践教学模式。可针对网络传播课程第一部分内容的实践性特点,在授课过程中,增加网络实验室教学实践环节。具体落实为,课程学时设置上,按照一定比例分配,教室授课时段和实验室实践时段。如网络新闻编辑、网络页面设计部分的学习,如果单纯地依靠教师讲授,而缺乏相应的学生实践,则很难落实相关知识点的讲授,也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可以先由教师讲授相关知识点,然后由学生针对所学知识点在网络实验室进行相关练习,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随时给予相应的辅导,通过“理论到实践,实践再到理论”的练习模式,来进一步强化学生所学知识点,培养其实践动手能力。

通过案例教学法、多媒体授课及实践教学,使得学生全面了解、并掌握网络传播学课程的相关知识点,培养和提高学生正确分析和解决网络传播中实际问题的能力。结合平顶山学院的培养目标和其地方院校的特色,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新闻学的基本概念范文4

    新闻伦理的教学与研究是相辅相成的,研究成果形成的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依托,由于多数成果的理论研究专长,其取向少不了道德说教的痕迹,因此,新形势下的新闻伦理教学内容要想更好地服务新闻实践,必须进行新的构建,其教学内容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1、学科理论理论是任何一门课程的构成基础。“伦理”和“道德”是新闻伦理学的“元理论”。伦理有一整套的体系架构。新闻伦理学属于应用伦理学和新闻学的交叉学科。除“新闻伦理”的提法外,类似的还有“媒体伦理”、“传媒伦理”、“媒介伦理”等提法,这几种名称经常混用,这种混乱导致对新闻伦理范畴以及研究对象界定上产生分歧。如有学者把新闻伦理学的研究对象仅限于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有学者把新闻伦理理解成新闻传播的伦理,讨论的是新闻传播行为及其过程中的道德问题,是新闻传播的道德规律和道德规范系统。厘清这些理论认识的分歧有利于调整该学科的教学内容。无论如何界定,新闻伦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问题、基本方面应该没有实质性不同。基础理论共识是学科稳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2、新闻伦理发展的历史与现状观察新闻史不难发现,新闻法(规)的发展与新闻职业道德的发展几乎并行,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这两者发展失衡时就容易产生新闻伦理问题,进而引发对新闻法的讨论。由此可见,新闻法规也是新闻伦理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道德和新闻法规是新闻伦理学的两个基本方面,偏向任何一方都是对新闻伦理学历史发展的曲解,结果会更难理解现实的新闻伦理困境。

    3、新闻伦理问题:新闻道德失范实际上,新闻传播实践关注的是一系列伦理问题,关注的是客观、公正、责任以及民主等,也是新闻专业主义的问题。新时期新闻实践中产生了一些新闻伦理问题,即新闻道德失范。所谓新闻伦理问题,主要指新闻传播活动中引起了伦理争议,或产生道德冲突,需要进行道德评价的问题。新时期的新闻伦理问题与以前有所不同,包括媒介商业化、新闻传播与社会公正、新闻传播与隐私权、隐性采访、以及“虚假新闻”、“有偿新闻”等一系列道德失范问题,鉴于此,新闻伦理教学内容必须包括新闻道德失范,新闻伦理学的教育目标应该定位于教会学生如何应对和处理以上的道德失范问题。新闻伦理学也就可以理解成一门解决新闻伦理道德问题的学问。新闻伦理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就在于培养新闻专业学生解决新闻传播实践中道德两难问题的能力。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新闻实践中的道德失范问题日趋严重,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受到了质疑,新闻伦理问题引起业界和学界关注和热议。新闻传播实践遭到质疑意味着教育目标要有所调整。

    4、新闻伦理问题的治理:新闻法规新闻道德失范造成新闻伦理缺失的原因多种多样,有研究者将之总结为四个“矛盾”:新闻行业的两重属性之间的矛盾、新闻传播者的自由传播与社会责任之间的矛盾、新闻报道的及时性与真实性之间的矛盾、新闻媒体的监督与平衡之间的矛盾。新闻伦理缺失就意味着必须进行治理,新闻法规则是主要的治理应对之策。

    二、教学模式的新探索

    新闻伦理学教学的核心应围绕媒体在实践中引起伦理争议和产生道德冲突的现实问题,通过选取案例进行讨论,努力使学生能够自主进行道德判断,学会批判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通过几年教学实践,笔者摸索出一套教学模式,简称“一个中心,两个延伸”。

    1、一个“中心”一个“中心”是指以课堂的案例教学为中心。案例教学法在新闻传播的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理论、媒介经营管理等教学中广为采用,新闻伦理也同样可以使用此方法。根据上述教学内容的调整,改变新闻伦理教学中教师讲解教材的传统方法,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实践。在课程开始之前,教师就应该告诉学生本课程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这一点在教师的日常教学中常被忽视,为了实现较好的教学效果,结合上文的教学内容,笔者实行下面的课堂策略:首先,教师把新闻伦理学的基本理论作为一根主线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每次讲解时间原则上不超出25分钟,讲授这部分内容要少而精。其次,教师把课堂教学内容分为三个主题版块,即新闻伦理发展史论、新闻伦理实务、新闻法规实务。这三部分内容安排如下,第一节课开始后,由教师主讲史论,然后由学生提问,进行答疑,时间控制在15分钟内;第二节课由两名同学各自从新闻伦理和新闻法规实务角度,举例阐释案例中新闻伦理缺失或新闻道德失范问题,如“周克华案”中媒体对其母采访报道中伦理缺失,包括最近的“复旦室友投毒案”等都可成为课堂案例教学的讨论内容,这个环节约需20分钟。就演讲学生提出的有争议的伦理问题或困惑,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让各种观点在课堂中交汇碰撞,时间控制在15分钟内,通过这种交汇,使学生加深对问题的认识。最后5分钟时间,由教师点评,与学生的讨论形成再次交汇,这将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

    2、两个“延伸”“两个”延伸是指课前与课后。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效果是两节课的时间内难以实现的,必须依赖课前的准备和课后的深化。教师要精心布置和策划。在课前,教师和学生要精心准备和设计。对教师而言,应站到新闻伦理学科研究的最前沿,尽可能掌握新闻伦理学科的全面知识,以深入浅出地完成理论讲解的任务,还要能对三个主题中学生讲解的两个部分进行有效点评,在师生互动中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对学生而言,只有课前认真准备,课堂上方能游刃有余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准备越充分,课堂气氛就越活跃,同学和老师的收获就更大。在课后,发言的同学将自己演讲的PPT和相关的材料发到班级的群共享中继续交流探讨,对没有听清的同学进一步释疑解惑。教师课后若有新的理解,也可将自己的新见解传到QQ空间和学生继续分享,充分利用现代的互动媒体进行便捷的交流。

    三、教学改革的效果

    新闻伦理学课程的主旨是培养学生高尚的职业道德与现代法治观念。以课堂案例教学为中心,有助于学生理解新闻道德的原理和法律法规,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新闻伦理素养与新闻法治观念。笔者通过几年的“一个中心,两端延伸”的教学方法实践,在以下两个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新闻学的基本概念范文5

[关键词]新闻传播专业;高职教育;应用型本科教育;衔接模式

当前,新闻传播类专业的高职院校毕业生作为新闻传播行业准高技能人才,不同程度地存在供需结构性失衡的突出矛盾。其外在表现为人才规格结构与就业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不相匹配;内在表现为毕业生缺乏新技术应用转化能力和面向未来的职业发展能力。[1]近年来这一矛盾更加突出,这迫切需要转变高校的新闻传播教育模式,进行高职高专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合作衔接,大力推进学生知识能力转型升级,以适应产业升级变化与高新技术的纵深发展。

一、加强广西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的高职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衔接研究的意义

(一)能提高学生专业素质,增强学生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现在高职、高专的学生很多都想接受本科教育,这其中有两方面的重要原因。一方面,由于社会对学历的不断看重,文凭显得十分重要,许多学生不想在“起点”就输给别人。另一方面,许多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读完大专出来以后,发现所学的知识不够用,缺乏实践技术,于是希望再考取本科以增加自己的专业素质。若广西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的职业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能够有效衔接,设置好教学模式和教学课程,不仅可以拓宽高职学生“专升本”的升学通道,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满足终身教育的需要,还可以促进高职院校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合作,提升劳动者的职业能力,促进广西新闻传播类学生就业数量和质量的提升。[2]

(二)完善广西新闻传播专业高职教育的层次结构

我国高职教育在21世纪进入飞速发展时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才结构和需求的转变,高职教育变得越来越重要。我国职教主要定位于专科层次,许多院校都与应用型本科教育衔接,但就广西而言,受各种原因的影响和各种条件的制约,本科和高职的教育衔接得不够,这种教育模式的发展远远跟不上经济社会的现实需要。在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和媒介融合时代的时代背景下,社会需要的是复合型的人才,而高职教育所培养的学生达不到这个要求,因为高职教育的层次结构出现了问题。若广西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的职业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能够有效衔接,更好地消除“层次差异”,完善高职教育的内部层次结构,优化学生资源,就能有效促进广西新闻传播学专业高职教育的发展。

(三)促进广西新闻传播专业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科学发展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高职教育的发展带动了整个教育的大众化,并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新闻传播专业是一门无论是在理论知识上还是在实际操作上要求都很高的学科。技能型的高职教育与知识型、应用型的本科教育的有效衔接,能促进广西新闻传播专业应用型本科的科学发展。加强广西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的高职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衔接研究,准确定位,体现“有效衔接”与“实用性”,与时俱进,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实践与教研研究,构建新闻传播类专升本各专业的结构合理的课程体系和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探索适应新时期社会需要的专业方向、办学模式,对提高本科院校新闻传播类“专升本”学生的专业素质,促进广西新闻传播专业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促进作用。可见,我们需要加强对我区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的“专升本”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探寻其内在规律及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衔接方式,构建其人才培养模式,并切实加强其办学针对性的研究。

二、新闻传播类专业高职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衔接存在问题

广西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专升本”的培养模式起步晚、办学时间不长,可以说一切都还处在探索之中。目前,在我区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的“专升本”教学实践中,从课程衔接到教学管理上都存在许多问题。

(一)人们对高职教育认识上的误区,致使二者衔接不畅

人们普遍认为高职教育是没有含金量的教育,与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不在一个层次上。一般来说,高职教育的高考录取分数线为专科线,是按分数录取相应的中层次学生,这些学生的高考成绩并不突出。作为学生家长,也会认为自己的子女在接受高职教育后,今后的发展前景不明朗。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学历的要求逐步提高,高职教育的发展又遇到一个大的瓶颈。正是因为人们的这种传统思想,高职教育发展很缓慢,导致高职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衔接也较为缓慢:一方面,报名“专升本”的人数有限;另一方面,学校在这方面的投入也不够。

(二)高职本科在入学办学理念上存在分歧,缺乏共识

现在不管是在广西,还是在其他地区,高职学生入学本科,都要通过本科学校的“专升本”考试,同时本科院校还会看考生高职专科阶段的成绩。如考生在高职学习的每科成绩需在及格以上,参加“专升本”考试的成绩需在70以上,英语考试需通过四级或在390以上等,全部符合条件者才能进入本科院校。虽然这些条件对本科学生来说并不算高,但对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来说仍存在负面影响。在入学方面,高职和本科生源本来就不一样,现在这种“专升本”的入学方式同样也缺乏科学性。高职与本科衔接教育,最终的目的就是实现高职专科与本科的纵向贯通,有效衔接,提升高职人才培养层次,其职业性的类型特征不能缺失。但在试点过程中,高职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还只是定位自身的学校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本科教育上缺少共识,办学理念不明朗。[3]

(三)二者在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上不能进行有效对接

在广西新闻传播学专业的高职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衔接过程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二者在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上的重复与不足。高职教育的新闻传播类专业,一般会教学生一些技能上的东西,偏向媒介经营、广告设计和常用软件使用等方面,而本科教育则更侧重于新闻学、传播学等理论上的知识。高职学生在经过“专升本”的考试进入本科学习后,本科院校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与高职有重复,或者开一些与专业不太相关的课程“凑学分”,这样的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学生的应有培养模式。同时,在教学方法上,教师一直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没有根据新媒介的变化而及时更新,也较少引用实践例子,较少与学生一同实践,没有达到高职学生“专升本”的要求。

三、新闻传播类专业高职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衔接模式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拓宽高等职业学校应届毕业生进入本科学校应用性专业继续学习的渠道,鼓励高等职业学校与行业背景突出的本科学校合作探寻高端技能型人才+应用型人才专业硕士培养制度。[4]根据推进高职教育改革创新的精神,高职院校作为衔接贯通的前阶段主体,既要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整体目标与要求,科学定位专科阶段教育目标与质量标准,又要主动加强与本科教育的合理衔接。

(一)课程培养目标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行业、企业对新闻工作者的学历和能力要求都越来越高,其更加注重学生的真实水平。由于高职与本科的生源质量不同,二者对于学生的培养目标也应该是有所区别的。新闻传播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其对学生的知识架构和实践能力都要求较高。对于高等教育中不同阶段的学生,新闻传播学的课程培养目标也应该是不同的。在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的过程中,课程的培养目标应具有一致性;在人才培养的侧重点上,则应加以区别。在应用型本科教育中,学生的培养目标应更侧重于学生新闻敏感度、动手调查、写作能力等方面。这样有助于激发高职学生的学习动力,同时满足学生和学校需求。

(二)课程设置

对于新闻传播学专业来说,高职教育和应用型本科教育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不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其课程设置和授课内容也是不同的。在高职层次的教学内容上,教师更注重某种技能或软件的讲解,例如,教师会向学生教授新闻传播的基本概念,PS、CorelDraw等软件的运用,用市场上的案例让学生来做设计策划等。而在本科层次的教学过程中,除了对上述能力培养的教学内容外,教师还会着重培养学生较深厚的理论知识,让学生了解新闻传播的历史发展渊源,并融合现代新媒体发展的趋势进行讲解,对学生进行纵向的培养。有些高职学生本身学的并不是新闻学或传播学,而是广告学、媒介经营、动漫设计等专业,那在应用型本科教育时,相关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设置课程,补充他们的弱项,加强强项,促进学生的全面科学发展,这也是二者衔接的重要意义所在。

(三)教学计划内容

新闻传播学专业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标准学制一般为两年,弹性学制是2-4年,专业必修和选修课共有16门,公共必修和选修有6门,还有3门职业教育类课程。根据教学计划,结合教学安排和学生实际,可将新闻传播学的课程分为不同的模块进行教学,譬如理论模块、广告学策划设计模块、市场营销模块等,这些模块既相对独立又前后连贯,有利于学生在有效时间内掌握核心知识和提升操作能力。除了将新闻传播学的课程分为几个不同的模块外,还可以将这些课程进一步细分为二级、三级的子模块,根据学生实际选择相应的教学层次。这样在高职与本科层次教育衔接过程中,就避免了知识重复授课,从而能更好地完成课程衔接。

(四)课程考核

现阶段新闻传播学专业的考核还是以传统的闭卷考试为主,虽然实践课时(实习)的考核比例有所增加,但是理论考试仍是考核评价的主体。很多学生考试都是“临时抱佛脚”,而考核本身也忽视了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核。在新闻传播学专业的高职教育和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衔接上,应对学生的考核方式做出相应的调整。可将期末的课程考试分为两个阶段,即传统闭卷考试占50%,实际操作案例或实习占50%,从而进行综合考核。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衔接的目的就在于培养更优秀的、能够为社会所需要的复合人才。传统的闭卷考试并不能检测出学生的优秀程度,只有进行适当的课程考核调整,才能正确地评测一个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实际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1]李长安.缓解大学生就业难: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有效对接[J].求知导刊,2013(4):78-80.

[2]鲁武霞.院校协同:高职专科与应用型本科衔接的主体支持[J].职业技术教育,2011(31):12-17.

[3]孙杏林.高职与应用型本科院校衔接试点的理性思考[J].现代教育管理,2014(9):88-92.

新闻学的基本概念范文6

[关键词]传播学 知识谱系 学科互涉 知识越界 学科规训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11)07-0137-05

一、学科互涉

传播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它的产生反映了社会科学同自然科学逐渐融合的趋势,这已经成为众多传播学研究者的共识了。中国学者徐耀魁在《传播学的发展》一文中指出,传播学是借鉴现代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理论和方法的结果,是多学科交叉的产物。而陈卫星认为:“传播的概念打破了传统的科学领域的划分,形成当代社会科学中最令人眼花缭乱的学术嫁接现象。它打破了传统的知识和学科分类,能够把来自其他不同学科领域中的理论问题都统摄起来。”事实上,如果从传播学学科发展的历史过程进行考察,我们可以发现,现代传播学学科知识谱系的生成,是20世纪以来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研究中学科互涉现象的必然结果。

“学学科互涉”这一概念来源于英文interdisciplinary,国内学者对这个词主要有以下几种译法:跨学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混合学科、多科性,港台学者则译为“科际整合”。尽管译法各不相同,但却隐含着共同的指向,那就是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关于学科互涉的起源,20世纪60年代,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教学及改革中心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学科互涉活动调查时,发现了五个源头,即自然科学的发展、学生的需要、职业培训的需求、社会的基本需要和大学的功能与管理问题。美国学者克莱恩和纽威尔认为,除了熟悉的动机以外,还有一些新的推动力,即普通教育(general education)、文科研究(liberal studies)和职业培训;社会、经济和技术中的问题解决;社会的、政治的和认识论的批评:整体的、系统的和超学科的研究;借鉴的互补流和亚学科互动;新领域、混合团体和机构间的联盟:人才培养与机构规模的缩小等。因此,“旧源头与新源头以及某些情形下本质上不同的活动的出现,导致了学科互涉活动新的复杂性。”20世纪以来学科间的这种复杂的交叉与融合,意味着现代传播学知识谱系起源语境的复杂性。

学科互涉理论化的方式很多,如果将其比作一个学术光谱的话,那么,在光谱的一端,工具主义将学科互涉看作一个经验问题;在光谱的另一端,认识论将其视为一个理论问题。这种不同可以体现在两个“隐喻”上,即搭建桥梁和重新建构(bridge building and reconstructing)。搭建桥梁一般发生在成熟与稳固的学科之间,而且通常有一个应用方向,大多数工具性计划都是搭建桥梁式的。相对而言,重新建构则给学科带来部分变化,它通常具体体现为对学科重构的状态的批评,以及不管是含蓄地,还是明显地,对流行的知识结构的批评。通过具体的考察我们可以发现,在传播学知识谱系生成的过程中,这两种学科互涉方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美国学者克莱恩认为,社会科学领域的第一个重要的学科互涉运动,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末到20世纪30年代,这次运动主要以一种桥梁搭建形式,把大量的方法从自然科学领域借鉴到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正是借助于这一次的学科互涉运动,现代传播学建立了最初的学科知识谱系的雏形。20世纪以后,由于受到自然科学的强大影响,社会科学的发展越来越表现出一个显著的趋势,就是由传统的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特别是在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政治学中,大量的数学定量分析方法被采用。这种潮流风潮很快就影响到传播学研究领域,并对现代传播学知识谱系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0世纪30年代,随着抽样和态度测定技术的进步,调查研究方法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促使广播研究朝着精确的、量化的经验方向发展。在这方面,拥有数学博士学位的拉扎斯菲尔德可谓独领,“他利用了调查研究、广播节目的内容分析、收听率和其他种类的第二手资料,他驱使‘广播研究项目’广泛地超越传播研究的全景,并在他所经之处做出创新和即兴创作。”但是,由于“桥梁搭建者一般不对问题的选择、学科所运用的认识论或学科的逻辑结构,进行批评性的反思。”因此,社会学科研究领域的新突破迫在眉睫,于是就有了第二次学科互涉运动。

在克莱恩看来,社会科学领域的第二次学科互涉运动,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末,采用的是一种重新建构的形式。由于“逻辑与哲学的发展以及科学,刺激了对新的整合范畴的探索,这类探索表现在新的整合性社会科学课程与项目、行为科学理论以及一些交叉的概念,比如地区、信息、交流、决策、角色及身份建构上。”就传播学知识谱系的建构而言,第二次学科互涉运动有着更为积极的意义。

在很大程度上,第二次世界大战成了传播学知识谱系重新建构的一个契机。这个时期,为了躲避希特勒政权的迫害,大批欧洲学者移居美国,其中就包括法兰克福学派的众多学者。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的批判学者的到来,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美国原有的传播学研究面貌和价值取向。因为这使“美国的经验主义传播学的研究方法才有了真正的对立面,有了一种外在的推动力,促使它对自己的研究方法进行思考和修正。”这“为当时蓬勃展开的大众传播媒介效果研究,从政治、文化和意识形态方面提供更加深刻的分析,因而不仅能够影响以后几十年美国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成为活跃于当代欧美国家、第二三世界国家的批判的传播学派的最早理论肇始者。”当当然,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可以看到这两者之间进行融合的可能性:经验主义需要借用批判学派的理论来增加自身阐释的张力;而批判学派则希望用经验的方法来丰富、矫正并支持它的某些理论假设。因此,以重新建构为主要形式的第二次学科互涉运动,使传播学知识谱系变得更为全面和完整。

二、知识越界

传统意义上的学科之间往往存在着鲜明的边界,按照克莱恩的说法,“边界的修辞意义是由空间性的隐喻,如区域、疆域和领域指涉出来的,隐喻成空间令人注意到范畴和分类凸显差异的方式。”“由于合理性、权威性同思想观念紧密相关,于是便建立了评价体系,知识也按等级划分为不同的层次”。但是,随着20世纪以来学科互涉现象的不断出现,各种知识单元之间的界线不断被打破和重构,各个学科之间的知识越界已经成为无法避免的趋向了。克莱恩对知识的“互补流”这样描述:

知识正日益学科互涉的观念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因借鉴其他学科而带来的日常互补流,广为人知的例子涉及到工具与仪器、方法与技巧、数据与信息、概念与理论:如计算机、激光、电子显微镜和基因缝合技术:统计方法、刻板的数学模式、数据集和系统工程学;博弈论、结构理论和要素分析;调查与访谈技巧、参与者的观察、厚描法(thick description)和文本阐释;进化论、信息论、糸统论和结构主义;角色、地位、决策、信息和交流等概念;以及女性主义和分 析。

可以说,随着知识越界的不断深入,一幅关于学科知识、专业知识、学科互涉知识的全景图正逐渐展开、研究知识的方法论也远远超越了传统的认识论,包括访谈与调查、人种学研究、谈话与话语分析、引文分析、批评史研究、档案研究、研究人员与研究地点的经验主义分析以及高等教育体系的构成分析。正是由于知识越界带来的影响,使得传播学成为一门高度综合的学科,同时也为这一学科的知识创新和领域拓展带来了强大的动力。

法同学者马太・多冈存《新的社会科学:学科壁垒上的裂缝》一文中认为:任何一个专业之内的创新思想,通常来自与其他专业或学科的思想的交互作用,而不可能产生于本专业内部凭狭隘的眼光进行到底的研究。自我孤立的专业有一种典型的情况:因为没有外来的新思想注入,总是趋于高度保守。巧合的是,这篇文章还把美同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作为例证进行分析。库尔特・卢因是二战之前和期间著名的心理学家,对一系列心理行为感到兴趣,其中包括学习的认知和感知过程、动机、人际报应、惩罚、冲突和影响、领导、社会风气、群体标准以及价值观。“虽然他的兴趣变化发展,他总是执着于一项中心的理论信条,那就是忠实地狲述和阐释复杂的具体现实;而为了这样做,[就必须]超越社会科学传统的界限。”而恰恰是这个卢因,被誉为现代传播学最重要的奠基人之一。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传播学知识谱系中普遍发生的知识越界现象。作为一门“新的社会科学”,传播学同样产生于“学科壁垒上的裂缝”,而传播学领域普遍发生的矢识越界,也类似于马太・多冈所说的知识杂交过程,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概念的越界使用、方法的借用、理论的越界杂交。

首先,传播学研究领域中大量使用r其他学科的术语和概念。当然,各个学科之间的概念混乱常常造成各种无法回避的误解,这是显而易见的,对传播学来说同样如此。因此,传播学者李彬指出,虽然传播学越来越成为显学,但这个学科的许多基本概念存我国还程度不同地存在模糊、朦胧,甚至混乱不清之处,乃至误读现象时有发生,从而在根本J:制约着学科的发展与提升。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更多的时候,“借来的概念需要对新的学科环境作某些适应,因为一个概念不仅仅是一个词,它还是一个念头一种思想。”李彬在《传播学的关键概念》一文中列举的部分概念,比如话语(discourse)、文本/讯息(texffmessage)、“隐喻(metaphor)、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人种志(ethnography)等等,都是从其他学科借用的术语或慨念。可以说,正是来源于其他学科的大量术语和概念,给传播学的学科建设带来了新的思想资源,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完善了传播学的知识谱系。

其次,传播学研究广泛借用了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一些自然科学领域中常用的研究方法,比如表格、图形、求和、变化尺度、比例、比率、抽羊分布、统计分析、多重回归、线性相关、因素分析等等,都在传播学经验学派的研究中得到广泛的使。马太・多冈认为,数学和统计学被引入社会科学,“直到一点为止,二者都起了极其有价值的作用;除开它们自身便有贡献之外,它们尤其成为一种桥头堡,据以向其他方面借川其他东西。”这在传播学研究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最后,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往往产生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领域的理论杂交。比如,20世纪40年代之后兴起的“三论”――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使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在理论上和方法上都产生了一次大飞跃,这也为传播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和方法。传播学在其产生和发展过程中,从“三论”中吸取和借用了不少有用的珊论和方法来丰富自己。例如,传播学中的“反馈”概念和原理就来自控制论:传播学中的数学传播过程模式,则来自信息理论。因此,传播学的理论基础来源于各个学科领域的理论杂交,这也是是知识越界行为的一种重要表现。

三、学科规训

对于一门学科的建构及其知识谱系的生成来说,仅仅依靠学科互涉和知识越界是远远不够的。正如沃勒斯坦等人所描述的,这样的知识还没有学科化和专业化,因而还没有取得知识形态的合法性,还不能构成具有制度化结构特征的现代科学。而传播学正是这样的一门学科,知识形态合法性的缺失和学科制度结构的不完善,成为当前传播学屡遭诟病的原因,“传播无学”的论断似乎成了广大传播学研究者共同的心病。在这种情况下,实现传播学自身知识谱系的规训,已经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了。

“规训”一词是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提出的一个概念,其切人点是对监狱诞生的考古学分析,这主要体现在福柯的著作《规训与惩罚》中。在该书中,福柯认为,规训的目的就是造就驯顺的肉体,并引伸到对人文科学的思考。福柯指出,“如果说它们(人文科学)能够形成,能够在知识型(eplsteme)中造就如此之多的深刻变化,那是因为它们是通过一种特殊而新颖的权力渠道而传送的,即一种关于肉体的政策,一种使人的群体变得驯顺而有用的方法。这种政策要求把确定的知识关系包含进权力关系,要求一种使征服与客体重合化的技术。它本身就带有新的造成个人化的技术。这种权力――知识造成了人文科学的历史可能性,而监狱网络则是这种权力――知识的盔甲之一。”福柯的深远意义在于使人们真正认识到规训背后隐藏的“权力――知识”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究科学与学科的关系,以及学科发展的内在约束问题,于是才有了所谓的“学科规训制度”。学科规训制度一词对应的英文词是disciplinarity,来源于另一个英文词discipline。有译者认为,“discipline具有多重而又相关的含义:包括学科、学术领域、课程、纪律、严格的训练、规范准则、戒律、约束以至熏陶等。汉语里没有相对应的词项能包含它的丰富含义。Diseiplinarity是新词,本文译作‘学科规训制度’、‘学科规训’等以包含学科、规训、建制等内涵”。由这一最基本的词义延伸可以看出,对于现代意义上的学科,至少应当从三个方面来理解:(1)教学的科目(subjects ofinstnletion),即教的科目和学的科目,是一种传递知识、教育教学的活动;(2)学问的分支(branches 0f knowledge),即科学的分支和知识的分门别类,是一种发展、改进知识和研究的活动;(3)学术的组织(units Of institution),即学界或学术的组织是从事教学与研究的机构。这种观点有助于我们更深入认识传播学学科知识谱系的形成过程。

在传播学的学科规训过程中,施拉姆被称为集大成者,这与其始终致力于传播学的学科建设是分不开的。施拉姆把美国的新闻学与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其他学科综合起来进行研究,在前人传播研究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修正并使之系统化、结构化,从而创立了一门新学科――传播学。他还开创了美国传播学硕士和博士学位教育之先河,主编了最早的一批传播学教材,编写了近30部论著,开辟了诸多新的大众传播媒介研究领域。由于施拉姆在传播学成熟和理论系统化过程中的重要贡献,他被誉为“使传播科学从梦想变成了现实”的人。施拉姆创建的一整套制度和规训,是学科化和专业化了的现 代学术形态,也是一种生产传播学新知识、培养研究者的制度结构。这才使得传播学初步获得了学科的合法性,挤进了现代学术的序列之中,成为大学建制的学科之一。因此,施拉姆才有底气宣称:“在未来的一百年中,分门别类的社会科学――心理学、政治学、人类学等等――都会成为综合之后的一门科学。在这门科学里面,传播学的研究会成为所有哲学科学里面的基础。讲话、编写、广播等技术都同传播的过程密不可分。因为要牵涉到这些基本的技术问题,所以综合之后的社会科学会非常看重对传播的研究,它将成为综合之后的新的学科的一个基本学科。”事实上,在他的这段宣言里,就隐含着对传播学从学科互涉到学科规训历史过程和发展前景的概括。

当然,施拉姆的努力并不意味着传播学学科规训的完成。有学者认为,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现代科学的规模和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支持学术的社会条件愈来愈成熟,科学机构和从事科学活动的人数大幅增加,科学按指数规律发展,从整体上己经完成了从小科学到大科学的转变。在其影响和推动下,人类社会进入到了后工业化社会,或称为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社会等。在这种大的时代背景下,学科规训制度表现出与传统现代社会极为不同的范式,体现出一种后现代的状况。传播学这一学科知识谱系的成型过程,正处于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而这种“后现代”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也为传播学的学科发展带来了种种难以避免的隐患。这也是我们需要进一步深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徐耀魁传播学的发展[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卷第1期,2003-2.

[2]陈卫星西方当代传播学学术思想的回顾与展望[J],国外社会科学,1998,(1).

[3]朱丽-汤普森・克莱恩跨越边界――知识、学科、学科互涉[M],姜智芹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E・M・罗杰斯.传播学史[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5]兰多、普罗尚斯基和伊秦尔森语[A].参见朱丽・汤普森・克莱恩.跨越边界――知识、学科、学科互涉[M].姜智芹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6]殷晓蓉.E.M.罗杰斯和他的《传播学史》[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

[7]马太・多冈.新的社会科学:学科壁垒上的裂缝[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8,(3).

[8]李彬译.传播学的关键概念[J].国际新闻界,2002,(5).

[9]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M].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10]华勒斯坦学科・知识・权力[M].刘健芝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