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传统金融的特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传统金融的特点范文1
互联网金融传统商业银行关系
一、互联网金融概述
(一)互联网金融的内涵及特点
目前“互联网金融”尚处于概念阶段,还未在理论上形成一致的标准定义。其中,人民银行等十部门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互联网金融是指互联网技术和移动设备与传统金融相结合的,能够实现资金借贷,线上线下支付以及理财和信息服务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互联网金融不是互联网和金融业简单结合的产物,而是依托于支付、云计算、搜索引擎、社交网络和其他互联网工具的一种新兴的金融业务。从广义金融角度来看,互联网金融包括但不限于第三方支付、信用评价、金融中介、金融产品在线销售模式。从狭义金融角度来看,融资依托互联网实现的形式都可以被称为互联网金融。
与传统的商业银行相比,互联网金融可以使资金供求双方通过互联网搭建的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减少了信息的不对称性,具有无传统中介、交易成本低、效率高的特点。同时也应注意到,由于互联网金融体系尚不完善,缺乏相关的监管制度和信用系统,因此较传统商业银行而言风险更大,且对互联网的技术要求更高。
(二)互联网金融的主要模式
1、第三方支付
第三方支付,从广义上讲,是指非金融机构作为收、付款人的支付中介所提供的网络支付、预付卡、银行卡收单以及中国人民银行确定的其他支付服务。从狭义上讲,是指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保障的非银行机构,借助通信、计算机和信息安全技术,采用与各大银行签约的方式,在用户与银行支付结算系统间建立连接的电子支付模式。
2、众筹融资
众筹融资由三要素组成,即发起人、跟投人和平台。是指发起人首先提出一个项目,跟投人来投资购买参与团购的一种形式。从国内实践看,主要以影视、动漫、音乐等文化创意类项目为主。
3、网络小额信贷
网络小额信贷是指互联网企业通过其控制的小额贷款公司,利用互联网向客户提供小额贷款,包括个体网络借贷和网络小额贷款。互联网企业通过将电子商务平台上积累的客户信用数据和行为数据映射为企业和个人信用评价,从中检索出具有潜力的客户来发展业务,具有金额小、时间短、信用额度透明的特点。
4、P2P网络借贷
P2P网络借贷是指资金持有者通过网络信贷平台将资金贷给其他资金需求者的一种民间借贷方式。P2P贷款金额通常较小,相当于小微贷款中的微贷或极微贷,主要针对的是那些信用相对良好但缺少资金的个人或小微企业主。
二、互联网金融与传统商业银行的比较
(一)目标客户的差异
互联网金融定位于小额、分散的金融需求者。通过应用信息技术,降低了资金融通的交易成本和信息透明度,从而使其具备了便捷的渠道、低门槛的准入和人性化的操作,产生了独特的需求方规模经济。而传统商业银行出于成本和盈利的考虑,往往将有限资源投向高端客户,主要服务于资金供求较大的客户。
(二)业务性质的差异
互联网金融与传统商业银行在业务性质方面主要存在两方面的差异。其一为支付结算方面。互联网金融主要模式之一的第三方支付,实际操作中第三方支付企业不能直接参与中央银行的结算系统,其所使用的最终支付工具,仍然是银行账户所对应的资金。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第三方支付更多的是传统商业银行支付业务的补充和延伸。其二是资金来源方面。与传统商业银行相比,互联网金融的资金来源较为有限,在缺乏杠杆的情况下,其规模始终面临较大的制约。
(三)监管的差异
金融是高风险行业,且传统商业银行的发展对一国的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各国对银行业均有非常严格的监管体系。到目前为止,传统商业银行从公司治理到具体业务的发展都有相应的监管规范,而且在资本充足、流动性风险等方面也均有严格的监管要求。而互联网金融仍处于起步阶段,相关法律约束较弱,执行与贯彻力度不强,基本处于监管空白地带,直到2015年上半年央行出台《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给出监管的方向性意见。
三、互联网金融与传统商业银行的关系及相关建议
(一)关系总结
尽管互联网金融使传统商业银行业务受到冲击,使其金融媒介作用被削弱,并抢占了其一部分银行客户;但互联网金融同时促使了传统商业银行转型,并促进加快了传统银行业的网络化进程。
因此,互联网金融与传统商业银行之间,合作要大于竞争。一方面,商业银行可以吸收、应用互联网金融的技术和组织模式,以实现自身的转型与调整;另一方面,商业银行也可以积极推动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
(二)相关建议
首先,就互联网金融而言,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并逐步强化功能监管,优化监管模式。目前我国的监管模式仍是以机构监管为主导,这在我国金融业发展初期是与金融市场现实状况相适应的监管模式,机构监管通过设立“一行三会”的方式很好地实现了审慎监管的理念。但是随着我国金融业的逐渐发展,创新型金融产品的不断出现也暴露出机构监管的缺陷,因此要逐步向功能监管转化。
其次,就传统商业银行而言,应努力提升服务水平。首先,优化业务流程,让客户尽可能地随时在最短时间用最简单的方式办理各类业务,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其次,增强服务理念,可以定期进行服务培训与考核,提升银行从业人员服务意识和服务技能,打造服务型银行。第三,转变经营方式,传统银行业具有资金实力雄厚、认知和诚信度高、基础设施完善、网点分布广泛等优势,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实现传统营销渠道和互联网营销渠道的有机结合。
最后,二者应发挥各自特点,优势互补,加强合作。一方面,互联网金融有着丰富的供需信息资源和互联网技术方面的优势,而传统商业银行则是个信息需求量非常大的企业,二者通过信息共享合作,能够降低传统商业银行的运行成本,也能促进互联网金融企业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平台可以参考大银行征信系统数据,对潜在的资金需求者做出合理的风险评估,优化投资风险收益。
参考文献:
传统金融的特点范文2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传统货币金融,应对措施,新机遇
引言:互联网金融作为新型的服务模式,具有简单便捷、收益较高的特点,能够使人们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享受优质的金融服务。相比较于传统商业银行模式的僵化,这一系列的行动无不说明着互联网金融对于传统行业的影响。
一、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业的结合发展
互联网金融在中国的发展已经历了网上银行、第三方支付、个人贷款、企业融资等多阶段,并且越来越在融通资金、资金供需双方的匹配等方面深入传统金融业务的核心i。在十多年前,互联网与银行的结合是从技术支持上开始的。当时互联网公司主要是帮助银行把实体店业务搬到网上,仅仅是作为一种工具为金融行业扩大规模和范围。2001年,国内的第三方支付不断兴起,它的最大问题是门槛低,价值有限,简单地做网关软件而并不深入。到2005年,新支付企业包括易宝、支付宝、财付通等逐渐发展起来,呈现出一种全新的模式。第三方支付开始具有更高的技术含量,业务模式也变得更加多元化。随着电子商务和第三方支付的成熟,2007年前后,互联网与银行的结合已经从技术领域进一步扩展到了金融业务领域。而现在,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出现并快速发展,更是进一步把移动金融的界限拓宽了,企业,证券以及社会的各个方位全面开花。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人类系统的彻底改革就是一个巨大的超级网。
二、互联网金融对传统货币金融的冲击
银行作为传统货币金融的中流砥柱,虽然长久屹立不倒,却被最开始的“通道”服务,基金代销,再到目前“余额宝”所呈现的互联网金融体系不断冲击。
(一)在手段上,互联网金融采用是使金融信息和业务处理方式更加先进的网络 技术,系统化和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客户可 以通过任何移动工具得到相应的金融支持和服务。
(二)在形式上,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使得金融机构与客户的联系从柜台式接触改变为通过网上的交互式联络,不仅缩短了市场信息的获取和反馈时间,而且有助于金融业实现以市场和客户为导向的发展战略以及金融创新的不断深入发展。
(三)在经济效益上,互联网金融在为客户提供更高效的服务的同时,无需承担经营场所、员工等费用开支,并且金融市场供求方之间的联系趋于紧密的情况下,可以绕过中介机构来直接进行交易,从而节省了大量的经济成本。
三、传统货币金融的转变措施
传统货币金融虽然受到了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但就目前而言,传统金融的核心地位仍未动摇。作为金融界的常青树,必不可少的也拥有着相当大的优势。一是传统金融多年所积累的强大群众基础、金招牌的稳定性。二是互联网金融虽然在支付、结算、信贷和理财等领域都有所涉足,但资历尚浅,要想做到银行一样,能力还尚且不足。三是银行有着丰富的产品和从业的经验,有着一套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这有助于金融市场的稳定。
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传统金融机构转变的措施早已在悄悄实施。依靠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积极开展金融创新,国内各家商业银行抓住历史机遇,纷纷推出了覆盖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自助终端以及ATM、POS等多渠道的电子银行综合服务体系。电子银行的出现大幅降低了银行的经营成本,显著缓解了柜面人员的工作压力,拓宽了银行新的服务渠道。面对强大的互联网市场冲击以及银行服务的主要客户群体近年来正在发生转变,依赖互联网的人群将成为银行服务的重要对象,商业银行必须加入互联网金融的命题中去,创造一个虚拟银行就成了银行家的新愿望。
四、传统金融迎来新机遇
作者认为互联网金融是对金融体系领域的创新补充,在和整个金融业相比它还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它在创新方式之余更重要的是推动金融体系的革命。传统金融实际上并没有被排除在互联网金融之外,传统金融业在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下迎来了新的机遇。
其实银行通过十几年互联网应用的发展,也积累了一批人才,他们对于金融和互联网都有较为深入的了解。这些同样也是互联网非金融机构短时间所难以达到的优势。未来互联网金融应该是一个平台战略,从银行的角度来讲就是,支付、理财、融资和外汇合作。它主要有三个特点,一就是大数据平台,通过这些数据银行可以认识客户,了解客户。第二个特点,银行可以搭建一个缴费平台,让银行从中变成一个信息的提供者,变成一个联系的服务商。第三个特点就是强调客服,通过银行得到一个综合化的服务。银行和外界跨界合作中的创新依然是平台的重点。
2014年1月9日在深圳举办的中国民营经济论坛中,面对互联网金融新模式的话题讨论。中科智创业金融集团董事长张锴雍提出的“全网金融”的崭新概念,“产业金融和互联网金融融汇在一起的结果就是全网金融。”张锴雍说,全网金融带来的首要价值则在于解决信息对称成本太高的问题,即中小企业融资难。第二个好处是解决普罗大众的理财难。“我们还不能把线上线下进行机械的组合,只有形成一个有机组合,形成全网金融模式,才能有更大发展。”我想融合是对中国金融发展前景的最好诠释,也是传统金融业的最大契机。
参考文献:
[1]王杨. 互联网金融的新格局[J]. 经营者, 2013, 27(10).
[2]马云. 中国体检/如果银行不改变 我们就改变银行[J]. 现代企业文化, 2009(1): 12-14.
传统金融的特点范文3
一、互联网金融模式概述
互联网已有一段时间的发展历史,互联网金融模式是建立在互联网发展背景之下的互联网的信息技术与金融领域的金融资本的融合促进。互联网金融模式是区别于传统银行间接模式与资本市场直接模式的新型模式,具备信息量大、成本低廉和效率较高的特点。
(一)互联网金融模式的优势
1、减缓金融排斥
金融排斥是客户与金融机构、金融服务或者金融产品等金融产物之间的排斥,表现为部分客户难以接触或者使用相关金融产物。在除互联网金融模式之外的其他模式之下,传统银行难以满足部分客户的期望,而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出现,极大的减缓了金融排斥,使更多客户的期望得以满足。
2、交易信息相对对称
互联网金融模式方便了信息的传递,也促进了各企业之间的生意往来。传统金融模式下,信息的搜寻需要花费较长时间和较大成本,且搜寻而来的信息过于片面。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出现,是信息化时代的产物,也为信息传递贡献了力量,企业的相关信息会被收录在相关网站,且所配有的信用评估等级很好地约束了企业。
3、资源配置便捷
企业或个人的生意等的往来实质上是物质或钱财的交换,有交换需求的人不在少数,然而大部分交换均是在中介途径下完成的,效果并不理想。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出现,就像是一道超强的中介链条,以更方便、准确的方式链接了各个企业的商业往来。
(二)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功能
1、平台功能
互联网金融模式具有强大的平台功能,企业可利用这个平台展示、销售相关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客户可通过此平台购买金融产品或参与相关金融活动。无论是企业或客户,都享有互联网金融模式高效、便捷的服务。
2、融资功能
互联网金融模式强大的信息储存有利于企业的融资。每一企业都可通过互联网了解其他企业的相关信息,可以寻求到合理的管理、分散风险的方式,从而使资源配置效率得以优化,有利于企业的融资。
3、支付功能
互联网金融模式背景下,如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方式渐受追捧,这是因为其高效、便捷、低成本的支付方式具有不可替代性。据2014年证券时报报道,我国已有200家第三方支付企业获得相关业务许可资质,来自第三方支付的数额早已突破数十万亿元。
4、搜索处理
互联网似乎是万能的信息搜索机构,各类信息资料可谓应有尽有,其强大的信息搜索处理功能使分散混乱的信息分类整齐化,从而便于人们对信息的搜索。随之出现的“云传输、云计算”等功能使搜索到的信息兼具效率与科学的合理性。
二、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银行业务比较分析
(一)支付业务的比较
传统银行支付业务多通过银行柜台、存取款机办理或信用卡方式进行支付,受多方面因素制约,有很大的局限性。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支付业务多为兼具传统银行功能方式和传统银行所欠缺的功能方式的第三方支付。第三方支付主要具有安全可靠、成本低廉和高效快捷三点优势:安全可靠表现为在支付双方之间设立中间环节,一方面很好的保护了用户的信息安全,另一方面对双方的交易起到监督作用。成本低廉体现在第三方支付为用户所提供的免费或者费用较少的平台,免去了用户在支付过程中的不必要支出。高效快捷体现在对用户支付时间和方式的节省上,免去了网银登录的环节,除去了跨行、跨系统支付的手续费等繁琐问题。
(二)销售业务的比较
传统银行业和互联网金融业均涉及到销售业务,销售产品多为基金、保险等理财产品,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之前,传统银行在销售业务中有较好战绩,而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发展,很大程度地削弱了银行销售业务的利润空间。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销售多为第三方网络平台,较传统银行而言,其主要具有两点优势:其一,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网络平台花费更低的产品、人工等成本,可以给消费者更多的利益;其二,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网络平台操作简易、能为消费者省去不必要的时间花费。正因为第三方网络平台具备的优势,为其自身吸引了更多的商机。
三、互联网金融模式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
(一)丰富银行业务
对于传统银行业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而言,其业务的开展所需的必备条件是客户,因而丰富银行业务实际上是扩展客户,而互联网金融模式无疑是扩展银行客户的不错选择。互联网金融模式较传统银行相比,为客户提供了更多的内容、新颖而有针对性的服务,因其物美价廉和较为周到的服务而受到客户的青睐。
(二)发展利率市场
互联网金融模式较传统银行业模式相比,其交易程序是遵循交易双方或多方的自由意志,更符合市场化规则。我国肯定了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关键环节,合理的利率市场化是降低政府对经济的过分干涉的途径,是完善数据库的方法,而互联网金融模式恰好为推进市场进程创造了条件,也通过对价格的控制为利率市场化贡献了力量。
(三)改变金融媒介
传统银行业中需要较为复杂的交易流程,实际上传统银行业在交易过程中扮演的是媒介角色,而且基本上垄断了贷款等业务,却因其复杂的手续和与现实脱节的利率成为金融领域前进的障碍。正是互联网金融模式的产生,以简易可行的交易流程,大幅提升了交易效率,很大程度地改善了传统银行业一枝独秀的局面。
(四)提升资源分配效率
如果始终将资源空置必将难以发挥资源的作用,只有将资源合理分配才能创造出更大的价值。传统银行业模式下的资源分配效率较低,小型企业或是个人用户难以通过银行融资。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可以搜寻到企业和个人的经营、诚信等方面的信息,因此有理由无后顾之忧地解决其融资难题,从而提升资源分配效率。
四、互联网金融模式下银行业的发展方向
(一)传统银行业服务的网络化发展
互联网金融模式已收获不错的效果,互联网金融模式的成功源自于其天生具有的优势,为用户提供了更科学更具人性化的服务,对此传统银行业应合理借鉴。传统银行业应突破传统模式的限制,以追求科学合理性为前提,结合银行自身的特点,总结以往工作中的优势和不足,并加以改进,将以往的优势与互联网优势相融合,打造出传统与高新科技方式优化并进的服务。互联网金融模式较传统银行而言,最大的竞争优势在于其高效便捷性、成本低廉性优势,传统银行业应对此合理借鉴,并非是简单的将互联网金融照搬照抄,而应是更深层次地对商业银行体系的框架进行修建,以求为用户提供更加安全、便捷、高效、周到的服务。
(二)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
尽管我国传统银行业目前受到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冲击,但实际上在近些年来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例如,电子银行的发展等。然而,电子银行的发展并没有尽善尽美,反而差强人意,主要在于电子银行的计算机技术过于单一,且技术平台等推广受众面积过于狭窄。这些限制使得传统银行业尚难符合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要求,因此需要进行技术和体制的双向创新。创新的基础是学习和了解,银行应该对金融开放平台和高新技术多加使用,重新全面具体地构建产品和业务的流程,使相关产品和服务与互联网体制形式全面吻合。在了解和学习之后,可逐渐展开深层次工作,如通过对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数据、信息等进行分析,满足用户的现有要求、潜在要求以及未来要求,开创互联网背景下的新型金融体制模式。
(三)互联网金融模式的风险控制
传统银行业对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借鉴应该是灵活的,即选择互联网金融模式的优点,并对互联网金融模式的不足加以改进。互联网金融模式的不足主要为风险控制方面的不足,具体表现为对前期工作的较大规模的投入、不够明确的商业模式、更新换代过快的技术和市场走向。对此,传统银行业在发展互联网金融的时候,首先要分析自身特点和互联网金融的特点走向、找准适合自身发展的商业模式;同时,使不健全的互联网金融模式更为健全,并配有科学、合理的法律基础,以提升互联网金融模式的风险控制。
(四)自我发展与对外合作
传统金融的特点范文4
关键词:大数据 金融机构 竞争研究
一、大数据时代的特点及优势
在过去的若干年中,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直接导致了数据的爆炸式增长,在一定的程度上决定了未来企业在互联网发展的方向,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给商业、经济和其他方面都带来了极大地影响,越来越多的决策将会更加科学的根据大数据的分析来进行决定,这也能保证企业的决策和发展更加的科学化和准确化。大数据的优势体现在降低成本、数据多样性、大容量和高效率。首先从成本来看,大数据的应用确实能够大幅度的降低企业成本,交易双方可以避免很多中介的介入进行直接沟通和交易,再加上大数据时代带来的支付的便捷性,极大的降低了信息处理的经济成本,二者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帮助企业实现了成本的大规模下降。从信息角度来考虑,大数据的应用为企业提供了海量的客户信息,双方可以更加便捷地完成详实的信息共享,大大提高了交易的速度和质量。此外,由于信用评定机制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交易双方的信息和信用状况将会更加的公开化,在提高了交易效率的同时也很大程度的降低了违约概率。
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于金融机构的影响
(一)大数据能够提高金融机构的运行效率
大数据的时代下,互联网已经从传统的媒体行业开始逐步“占领”金融、教育、建筑、旅游等各行各业,在传统行业中建立起来新颖的商业模式,提高了行业效率。大数据的应用对于金融行业的影响具体如下。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大型银行和保险证券公司的数据量已经达到了100T的级别,如此庞大的数据库不仅见证了行业的发展,也给行业的信息处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数据的应用可以使金融机构的中介功能进一步发展,具体体现为虚拟化和电子交易的特点。大数据促进了金融机构创新产品的速度和效率,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应用大数据对客户进行分类、分级别,根据不同阶层的客户提供相应的产品,使企业能够更灵活的把握市场变化,提高交易成功率,提高金融机构的盈利能力。
(二)大数据能够提高金融机构的结构效率
大数据和互联网的应用打破了传统的物理交易壁垒,通过虚拟化的信息流和数据流对大量的资源进行准确的分配,促进传统的物理生产关系发生改革,提高金融机构的结构效率,这对于传统行业的改革升级和未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的金融行业有两种传统的融资手段,一是通过银行信贷的融资方式;二是通过证券、股票、债权上市等直接融资方式。这两种传统的融资方式在多年间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资源分配做出了极大地贡献,但是这两种传统的融资方式也存在很大的交易成本。大数据等新兴的信息技术的应用在普及以后,从信息产生、传递等多个方面打破了信息不对称的传统弊病,降低了信息传递和加工成本,给金融模式提供了更加自由的双向互动社交化的可能性。
三、大数据时代下金融机构竞争策略分析
(一)加强历史数据的积累
大数据的本质是大量的高品质的标准化数据,国内金融产业传统的数据来源主要有两种:金融产业自身运营的数据积累和外部购进的数据。到目前为止,金融机构的自身数据积累依然是数据积累的主要方式,其原因有二:首先,金融机构自身积累的数据具有更高的真实性,在交易中产生的数据全部是由真实具体客户的实际交易行为产生的,也拥有相应的资金交易记录支持;其次,金融机构自身积累的数据库拥有更强的适应性,大数据的特点是在巨量的数据中找出相应的信息,而本身积累数据的密度比大数据更高,从数据成本方面来考虑,自身积累数据的挖掘成本显然也更低。
(二)提高产品开发能力
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金融机构想要做好革新,需要考虑两点内容:一是从传统的业务思想出发,将互联网和金融产业的合作突破传统的外延增长层次,二是要注意在着重发展技术的同时不要脱离实际。因此,金融机构需要认清大数据作为工具的特点,把握好大数据时代的发展方向,保持强劲的产品开发创新能力,时刻观察市场的细节变化并相应地根据市场研发新产品。
(三)做好充足的资本金准备
在大数据时代,金融产业的信用业务必将迎来高速的发展,在目前国内金融机构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是资产管理业务,而资产管理业务的关键就在于信用业务,两者不谋而合。资本金的监管是金融机构发展过程中的重中之重,资本金的释放能力基本决定了金融机构的营业规模。此外,大数据的后台建设也是一项浩大的工程,需要金融机构投入巨大的成本,并且数据后台的投入和实现系统效应之间存在很长的时间间隔,这同样对金融机构的资本金存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拥有更强资本金实力的大金融机构无论是在产品开发能力还是后台处理水平方面都占有很大的优势,而对于产品开发能力较弱,资本金较少的小金融机构来讲,就更需要把握市场,进行有效的转型。
参考文献:
传统金融的特点范文5
关键词:互联网进入;商业银行;信贷业务
一、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
大数据、云金融、移动支付等的新兴发展的金融创新业务正以势不可挡的气势在中国的信贷业务中迅速占有一席之地,然而互联网的众多金融业务中,P2P、众筹、电商平台等一系列网上信贷业务的迅速发展对传统的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国家最新研究数据显示:P2P的网贷平台已经突破了2750家,P2P在互联网金融业中发展最为迅猛,新的平台日益增多,交易额耶迅速增长,2015年上半年的新增交易额与2014年全年的交易额相差无几,突破3000亿大关。9月-11月份更是每个月高达千亿的交易额,还在持续不断的增长中。据统计,网贷的总体成交额突破万亿,已经跻身为当前主流理财投资行列。互联网金融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的惊人增长速度,可以用“井喷式”来形容。然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尤其是融资平台的发展,对传统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来说无疑是起到了“分流”作用。就目前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形势而言,对传统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对此商业银行应加大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重视,积极采取相关措施应对互联金融崛起而带来的不利影响。以确保商业银行信贷主体地位以及商业银行的长期健康发展。
二、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影响
1.弱化了传统商业银行的金融中介作用
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报告指出,2012年以前,传统商业银行信贷业务中长期贷款规模高于短期贷款规模,然而,随着互联网金融的飞速发展,2013年互联网金融元年的到来,商业银行的短期贷款规模圆圆超过了长期贷款规模。究其根本,主要是由于互联网金融的融资服务对象主体是中小企业,而中小企业传统的融资渠道主要来源于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的崛起,吸引了大量的中小企业进行网贷。而传统商业银行为了应对互联网金融风波,采取线上融资策略,降低了商业银行的金融中介作用,加速金融脱媒,进而导致传统的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呈现出线上短期融资贷款金额飞速增长而线下贷款业务发展减速发展的态势。
2.基于信贷业务的收入利润减少
对于急需资金的个人和小微企业,在借贷过程中,容易被传统的银行忽视掉,难以找到更好的资金源。而互联网借贷方便、快捷的特点吸引了众多的个人和小微企业进行网贷。融资贷款的客户群体的转移,商业银行客户资源缩减,导致传统商业银行的放贷业务减少,导致商业银行的收入利润的减少。互联网直接融资市场的发展使用的是虚拟运作的方法,这有别于传统商业银行的融资方式,虚拟运作的方式大大减少了运行的总成本,使得互联网融资总成本小于传统工商业的融资总成本。据可靠数据得知,阿里巴巴的小型贷款业务成立3年之久,之间的微小企业贷款总额到达1000亿,平均每笔2.3元的成本堪比一些商业银行贷款费用的的1%,相对于传统商业银行而言,相对较低的交易成本无疑使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具有莫大的优势。
3.传统信贷业务流程弊端凸显
传统商业银行的审批程序复杂,融资速度慢,不仅需要严格遵循借贷审批程序,还需要对借款人各个方面实施全面的考量和评价,比如:借款人的成长能力、盈利能力、还款能力、风险承担能力等。商业银行无论其建设规模大小,都必须严格按照这一系列复杂的审批程序办理信贷业务,且对于一些小微企业所涉及的贷款事项,商业银行还必须对其进行实地考察,通常贷款审批时间都需要话几十天,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的开展审批程序负责,审批速度慢,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进一步发展。而互联网金融的崛起,其方便、快捷的特点正好迎合了小微企业以及个人对资金的需求特点,吸引了众多的小微企业及个人进行网贷。对传统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的发展造成了影响。
4.互联网金融改变了信贷业务的监管
互联网金融由于起步较晚,发展并不成熟,整个管理制度尚不完善。据统计,2015年以来P2P网贷平台频繁发生公司跑路、提现困难的情况,数量高达677家。这些问题网贷平台多数成立时间较短、注册资金少。据宏观新闻报道:这些问题网贷平台中国,以山东居多,数量高达160家,占问题平台的23.6%;广东次之,共105家,占问题平台总数的15.5%.其次是浙江、上海、安徽、背景、四川、河北。主要是由于网贷平台想要获得发展,采取支付高额利息的方式吸引投资者,虽然达到了吸引投资者的目的,却让网贷平台难以支撑长时间的高额利息,最终导致问题平台跑路、提现困难的现象。究其根本,主要是因为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进程相对较慢,信贷业务监管体系尚不健全,进而导致金融风险聚集。然而,传统商业银行是采用一行三会的分业监管模式对信贷业务进行监管,却因互联网金融模式是与传统金融完全不同的模式,一行三会的分业监管模式难以对互联网金融展开分类监管;此外,金融监管都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难以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多变、迅速的发展趋势。因此,互联网金融的崛起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金融监管的主体、内容的变更。
三、传统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
1.加大创新力度,紧跟时代步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其一,加大对信息技术人才的重视力度,积极培养并掌握一批优秀的专业信息技术人员。传统商业银行对信息部门不予重视,以至于投入过少,进而导致信息部门缺乏专业技术人才,难以跟上信息技术的更新发展的步伐,无法及时准确的掌握客户对金融产品的真实需求,进一步增加了传统商业银行面临的推出产品被迅速淘汰机率,增加了运行资本同时也增加了运行风险。因此,传统商业银行要应对互联网金融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首先建立一支优秀的信息技术团队,对信息技术人员给予足够的重视,给予其施展的空间,让信息技术人员在工作中能充分发挥其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其二,加快网贷平台的建设力度,创建属于商业银行的特色网贷平台,找准客户的需求特点,积极创新金融产品,以客户对金融产品的需求特点对客户进行分类,并积极推出迎合融资者需求的金融产品。其三,企业在不断创新,紧跟时代步伐的同时,还需要加大与传统电商企业的合作,与传统电商企业形成“强强连手”,借助信息化发展步伐,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结合光大银行淘宝平台的网上营业厅等成功经验,积极创新,以促进传统商业银行实现信贷业务发展的进一步突破。
2.建立健全征信体系,加大对金融风险的监管力度互联网金融平台进入门栏低,仅需一个手机号码以及一个身份证号码便可以成为互联网金融平台的用户,而互联网金融平台并没有对用户的真实情况进行了解,用户信息都缺乏真实性、完整性。让平台的运营存在这诸多的不确定因素,加大了平台运营成本以及其面临的风险;加上相关地区频繁出现问题平台跑路、提现苦难的现象,进而让人对互联网金融平台的真实性、可靠性存在质疑,这也成为互联网金融进一步发展进程中的一大障碍。因此,商业银行在建立健全线上网贷平台的过程中,必须建立健全征信体系,重视对用户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的核查;加大对金融等闲的监管力度,充分发挥商业银行的优势,减少商业银行线上网贷平台运营过程中面临的不确定因素,进而达到降低运营风险的目的。
3.提升客户服务,发挥传统优势传统商业银行和互联网金融相比,商业银行无论是实力、规模、知名度以及客户的信任度都明显强过互联网金融企业。互联网金融企业,其抗风险能力往往得不到保障近年来倒闭跑路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就是很好的例证。传统商业银行的优势是互联网金融平台无法比拟的。在面对互联网金融平台竞争时传统商业银行应该发挥自身优势,做好服务学习互联网金融的优点给客户提供优质服务。
四、结语
虽然互联网金融的崛起,对传统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照成了一定的冲击,但从长远发展来看,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与传统银行信贷业务的发展既是一种竞争关系,也是双方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参照对象,因此也是一种互利共生的关系。商业银行面对互联网金融带来的冲击,应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以使的传统信贷业务的发展得以突破,为个人、企业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
参考文献:
[1]殷戎.互联网金融模式及对传统银行的影响[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02).
[2]陈海强.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银行的创新发展[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4(01).
[3]王筠权,王国成,金强.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影响研究[J].西南金融,2013(12).
传统金融的特点范文6
【关键词】互联网 金融 现状 发展新思路 思考
一、我国“互联网+”与金融发展现状
(一)“互联网+”与金融含义
俗话讲:无支付不金融。在当今市场经济环境下,大部分的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都需要通过进行交易完成,而完成交易的最后一步就是支付。对于传统金融来讲,虽然传统金融在很多方面都有所创新并不断的发展,但是对于支付组织、支付形式、支付工具、支付功能的实现程度,与互联网时代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因此第三方支付应需而生。随着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建立和发展,电子商务概念逐步得到认可,而互联网支付工具促进了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商务为互联网支付工具提供了平台,二者互相促进相辅相成。
对于真正的互联网金融来讲,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互联网+金融”,当然,也不是和传统金融没有任何关联,更不是游离于金融体系之外的异类。互联网金融是指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
(二)“互联网+”与金融发展现状
从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情况来看,其主要内容包括互联网借贷、支付、股权众筹融资、互联网保险、互联网基金销售、互联网消费金融。我国互联网金融是在大数据、社交网络、云技术及搜索引擎等不断突破和发展的基础上成长史你和发展起来的,截至目前的发展过程大概为三个主要阶段:
第一个阶段,即2005年之前,互联网为金融机构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支持,协助银行将具体业务融入网络,这也是这一时期,互联网与金融的首次接触和合作,但是还没有出现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金融业态。
第二个阶段,即2005年至2012年,这一时期,随着网络借贷的发展,第三方支付机构诞生并迅速发展,2011年,人民银行开始发放第三方支付牌照,标志着互联网与金融的结合已经由技术层面上升到金融业务层面。
第三个阶段,即2013年开始至今,从2013年开始,互联网金融呈爆发式发展,这一年也被业界誉为“互联网金融元年”,同时,这种爆发式的发展引起了监管部门及业界的重点关注,同时互联网监管问题也逐步题上日程。《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也在2015年正式出台,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框架开始确立。截至目前为止,具体的监管制度也在逐渐完善中。
二、对“互联网+”与金融发展新思路
(一)从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相互关系的角度考虑
目前,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之间的关系来看,存在两种完全对立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传统金融终将被互联网金融所取代,因为互联网金融完全颠覆了传统金融;而第二种观点则认为,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之间是互补的,可以进行互相促进、共生共赢。
事实上,随着计算机、移动终端、网络、移动互联网、通讯与传输、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不断发展,金融业也逐步出现了新的特点,网络行业与金融业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逐渐重叠甚至融合。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在作用和功能上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互联网金融“海量交易、小微金额”的特点,可以充分满足中、小、微企业及中、低收入阶层的融资需求,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金融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所以,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所构成的是具有内生动力的金融体系,二者可以共生共赢。
(二)从创新驱动与防范风险之间关系的角度考虑
互联网金融对于我们来讲仍然是新生事物,其发展也受到市场环境及其力量的动,创新动力充足,创新热情饱满,但是互联网与金融的结合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互联网融入金融以后,其实并没有真正改变金融服务的本质,因此,金融业存在的一些风险特点仍然存在,比如广泛性、突发性、传导性等风险。当然,凡事都需要有底线,不管是进行创新,还是风险防范,都应该有。创新需要严格按照现行的法律法规要求执行,不能“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当然,在鼓励创新的同时,我们也不能降低对风险的防范。其实,风险防范和创新驱动之间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在一定程度上来讲,也是可以做到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比如,创新驱动可以满足市场发展的需要,充分且及时地反应市场运行过程中的各种风险,更早的制定出应对市场风险的举措。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将对于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供更为有利。
(三)从处理互联网行业垄断问题的角度考虑
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行业垄断一直受到各行各业的关注,而且截至目前为止,还没有具体的理论证明行业垄断问题已经过时。虽然,目前互联网金融行业出现了一段时间,并且在不断的发展,但是垄断问题在发展过程中逐步体现出来了,比如,根据目前的数据显示,第三方支付市场一家独大的局面已经慢慢的显现,支付宝、财付通、快钱及汇付天下等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了80%,而且仍然在不断增长,这只是短暂的现象,还是未来的长期发展趋势?是我国独有的现象,还是世界各国的共有现象?这些都需要我们在日后的实际业务中必须思考的内容。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促进金融包容具有重要意义,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开了大门,在满足小微企业、中低收入阶层投融资需求,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引导民间金融走向规范化,以及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等方面可以发挥独特功能和作用。在当前我国加快金融改革创新的大背景下,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和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张涛.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与监管[J].武汉金融.2016(01).
[2]邱家龙,曹彦栋.互联网金融: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新途径[J].财务管理.2014(12).
[3]王永利.“互联网+”与金融发展新思路[J].评论.2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