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战略规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区域经济战略规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区域经济战略规划

区域经济战略规划范文1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政府作用;政府合作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3-0055-02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及其政府作用的内涵

“区域经济一体化”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经济学家丁伯根在1954年提出的。他指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目的在于消除限制经济有效运行的人为因素,通过协调和统一,形成最适宜的经济地域结构”。可见,“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区域内部或区域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并逐渐发展为互为补充、彼此依赖的发展系统,其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自然地域之间由于内在的联系、商品和服务的流通、文化的交流而形成的经济联合体;二是指在区域分工与协作的基础上通过要素的流动实现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过程。区域经济一体化政府作用机制就是政府对区域经济的干预机制,是指政府为了应对各个经济体市场在配置资源与市场竞争过程中出现的“市场失灵”旨在通过政府行为管理区域公共事务、形成统一高效的市场而对区域经济活动进行干预的过程中所采取的政策手段、行政措施、机构组织的功能及关系。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政府作用

(一)制定区域发展战略规划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在政府主导下的发展。尽管市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但是由于区域经济体之间市场的条块分割、市场壁垒等仍然存在,市场无法高效地发挥作用,因此区域政府和地区单元政府的经济职能就显得十分重要。

政府能够准确地掌握区域内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布局、生态环境等发展现状,把握区域市场机制的缺陷,能够更好地以大局意识统领整个区域的发展,通过制定适合本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各项中长期战略规划,加强对区域内各行政主体和经济主体发展的统一指导,从而实现区域内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区域各经济单元政府也能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按照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战略规划,制定适合本地区发展的规划细则,并能有效地在区域政府协调和指导下积极与区域内其他经济主体进行互通互联。

(二)促进区域生产要素的流通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离不开统一开放的市场以及生产要素的自由流通。区域范围内通常包含了多个行政区划主体,代表不同地域市场的利益主体,这就需要政府在各经济单元基础上建立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内在运行机制,规范相关政策法规,适当取消阻碍生产要素自由流通的制度和政策规定,实施统一的生产要素市场规则,从而打破地域间市场壁垒,协调各经济地域单元的经济行为。

政府能够根据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需要,构建适合区域合作与发展的生产要素市场机制,为生产要素的自由流通营造一个开放的、多元的、注重市场契约精神的市场环境,为区域内生产、消费、流通、吸引投资提供广阔的空间。

(三)优化区域产业布局

当前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产业结构趋同,这主要表现为不同经济单元现有的产业结构和发展规划中的产业结构的雷同。这容易造成区域性重复建设和区域资源的浪费,并产生恶性竞争,不利于经济一体化的布局。

政府合理的产业分工和布局,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首先,政府能够制定科学的区域产业一体化政策,针对不同的地域单元具体分析其生产要素优势,加大对其产业发展规划的力度;其次,政府可以平衡区域内各单元的国民待遇,协调各主体的土地、税收、补贴、投资等政策,使其能在该区域内享受同等的待遇,进而避免了因为利益分配不合理造成的矛盾和恶性竞争;第三,政府能够建立起区域内经济协调机制,促进区域内产业的整合与分工、集中与扩散,实现各主体间的优势互补。

(四)投资区域基础设施建设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要求在区域内形成相对统一的市场,由此促进生产要素的有效流通和商品、服务的自由贸易,在统一的市场形成过程中,基础设施的一体化建设和发展是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建设是政府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切入点。

政府能够运用自身的公共资源和行政能力,通过建设区域的公路、铁路、机场、港口等基础设施,建立起将各个地域单元整合起来的产业链,为区域要素的合理集聚与扩散提供发达的“绿色通道”。同时,政府通过建设一体化的信息网络设施,构建综合性的共享信息互换平台,为不同经济主体获得对等的信息资源提供了保证。

(五)治理区域生态环境

政府对区域内生态环境进行一体化的治理与保护,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必然伴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逐步推进,这使得区域人口密度和产业密度不断增大,对地区的环境承载力带来巨大挑战。

政府能够通过建立良好的制度环境和有效的责任分工,建立起区域生态协作机制、生态法制体系、生态治理协调机制,从而推进生态治理的成效性。制定有约束力的区域生态发展规划,强化区域内政府的生态协作意识,使区域内各主体达成生态合作共识,有效地推动跨区域生态治理,保证了生态治理的可持续性。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区域内部之间的经济合作与利益交往愈发密切,每个行政主体都需要与其他主体进行生产要素的流通,同时与其周边主体共享公共资源与服务。由于资源环境与市场条件的不同,区域间的政府合作成为了推动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要条件。

三、区域经济一体化要求政府形成合作机制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客观要求

随着国家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的不断完善和推进,我国的区域一体化模式由封闭式区域化向开放性区域化转变,这一方面带来了区域经济协作的不断深化,各区域主体之间逐渐发展成为相互依赖共存的战略伙伴,地区间的资源共享与协作分工所带来的依存关系不断加强;同时,这也使得区域主体之间的“综合优势竞争”更加激烈。政府之间形成的合作机制可以将政府竞争内部化,通过协调协商使区域内资源得到优化配置,通过合理地竞争与合作将竞争成本有效地转化为社会收益,政府通过共同分享收益从而促进相互之间的进一步协同发展,共同致力于“综合竞争体”的打造。

(二)区域经济体应对公共危机的必然选择

区域经济战略规划范文2

[关键词]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系统方法

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我们把带有前瞻性的、关系到区域经济总体发展的纲领性设想和谋划,称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战略,把实现发展战略的具体安排,称为区域经济规划。所谓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是指在特定的区域空间范围内,对未来经济建设发展的总体部署。它是经济、社会、科技和环境的空间统一形式,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在地域空间上的落实和体现。一个完备合理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应包括在充分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先期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思路的确定,并以此为指导进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全面系统地分析、制定、评价与落实。

一、针对所研究的区域经济进行深入广泛的调研,确立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对区域经济长远发展的全局性的谋划。它是一个地区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中,区域经济发展的总目标、总任务、发展模式、发展重点,以及为此所采取的重大的规划布局与对策措施。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研究未来时期内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构想,它有许多自身的特征。在深入调查研究中,把握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特征,对于进一步认识调查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本质、要求和编制方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总体而言,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具有地域性、综合性和动态性、预见性和可操作性。

地域性是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中最重要的特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不同于国家的整体发展战略,而必须根据区域的具体情况制定,一定要从本区域的自身特点出发,发挥地区优势,制定符合地区实际情况的总体发展战略。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全面进行资源评价等区域国力的分析,研究区内外自然的、地理的、历史的、经济的、社会的联系,找出本地区的比较优势,确立主导产业,以及空间的重点布局,使区域的经济、社会、人口、环境和资源等在空间上合理分布,协调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完善的系统,它涉及区域内的城镇、乡村、产业、部门、资源、环境,以及社会发展、政府行为等方方面面的情况,可以说具有极强地复杂性和综合性。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系统要求各组成部分整齐有序,各个分支系统协调合理,在结构层次上,在时间序列上,在空间区位上,在运作过程中协调发展。区域经济不仅是一个综合复杂的系统,而且也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区域经济系统与全国经济、其他区域经济系统之间、区域经济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之间,随时都在进行着要素的流动和能量的交换。由于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在空间转换中不断发生变化,因而作为依据区情制定的区域经济规划也必须是动态的区域经济规划的反映。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导区域经济发展的科学依据,必须有较强的预见性和前瞻性。在对现实区域发展状态的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准确估计未来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做出科学合理的有实现可能的预测。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可操作性,主要表现在目标的可实现和采取策略的可应用性,要求制定者必须深入实际认真调查研究,分析地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和解决的路径。

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系统方法原则

将所研究的区域经济看作是一个大系统,用系统理论思想指导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制定。首先应把区域看作是各个子系统组成的有机体,但决不是把各个子系统简单相加。系统理论的目的是系统整体的最佳运转状态,并根据这一目的去要求和规划各个子系统;

区域经济规划是区域整体发展规划,现代的经济发展概念,既包括经济增长,也包含社会进步。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不仅在于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而且在于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水平。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某些经济增长是以破坏资源、污染环境、社会秩序混乱为代价取得的。这种经济增长严重损害了当代和后代人们的可持续发展的利益。因此,区域经济规划必须注意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坚持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相结合的原则。

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微观结构中,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经济增长速度与效益的协调统一,也是现代区域经济规划所要追求的重要目标。在制定区域经济规划的指导思想上,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高投入、高消耗、高速度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变讲求速度与效益相协调的集约型增长方式上来。其中的关键是立足发挥本地优势,选准主导专业化部门,以主导产业为核心,延伸和扩展产业链,优化配置产业结构,并以此提高区域经济的整体素质,提高区域经济的质量和效益。

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调研中,运用上述方法与原则,明确研究对象,合理划分区域内部结构,详尽了解区域内部经济发展的优劣势、产业结构、资源分布等表现区情经济发展现状的重要指标,为下一步的统计分析做好准备。

三、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所调研的资料与成果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确定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及指标评价体系

首先,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要求的是区域经济和社会综合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这种发展战略模式是将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生态环境的发展结合起来综合考虑,以经济发展为手段,以社会进步为目的,以满足最广人民的利益为最终诉求,消除贫困,使整个国家或地区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由此针对所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做出判断,趋利避害,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可持续协调发展模式。

现代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大特点,针对这一状况,我们必须强调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划必须从实际出发,发挥优势,降低劣势,充分运用系统理论,分清主次,找准规律,逐步达到整个区域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其次,确定区域经济发展各系统的指标评价体系

在上述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模式的分析确立之后,选择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各项指标,进行评价。由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生态环境四个子系统分解为众多具体指标组成协调发展指标体系框架,主要包括:其中,社会子系统主要包括的状态指标:人口劳动力、平均寿命、人均居住面积等,主要控制指标有:人口自然增长率、消费品价格指数等;经济子系统包括的主要状态指标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工业资金利率、人均社会商品零售额等,主要控制指标有: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地方财政支出等;科教文化子系统包括的主要状态指标有: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每万人口科技人员数等,主要控制指标有:科技经费占GDP的比重、教育事业费点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等;生态环境子系统包括的主要状态指标有:工业废物净化处理率、城市人均用水量、各类资源再生率、森林覆盖率等,主要控制指标有:人均环保经费、各类资源年采伐量等。在此基础上,对其众多细化指标进行综合评价,运用大系统的综合思想,在具体方法上通过对若干统计指标的综合计算形成一定的标志数值,以得到直观的、整体的评价,力求全面、准确的反映区域经济的总体发展及某方面的基本特征。

四、区域经济规划的详细制定方案及实施

首先,通过上述中对收集、调研的资料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详尽的分析,找出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劣势,并以这一认识为基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指标,进行科学分析预测,提出预案,预案应当是多个,要依据不同因素的影响,在其变动的情况下,做出几种可能出现情况的预测。

其次,制定目标设计,在以各项指标的分析预测的基础,提出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及目标,应当邀请专家反复论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并多方面征求公众意见,谨慎确定。

第三,在发展目标确立之后,进入具体内容的设计制定阶段。

在发展目标确立之后,进行专题研究,主要包括主要产业部门、区域内各地区及若干专门问题的研究,采取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区域内各子系统指标进行实地考察研究:

(1)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各种条件与影响因素,找出有利条件,列出限制性因素。

(2)分析规划地区的经济特征,地区经济结构,包括部门结构和空间结构,归纳地区类型。

(3)剖析区域劳动地域分工特征和区内差异性和地区经济发展中的矛盾及相互关系,确定主要矛盾。

(4)制定规划实施应采取的措施。

(5)在可持续协调发展原则的指导下,要求区域内部四大子系统和三大产业结构之间协调发展;使生产发展与诸种条件和资源在空间配置上协调平衡,合理分配,加快建设步伐,提高投资效率。

经过上述步骤,制定出区域各类产业和各项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具体规划,最终形成一个比较完善合理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

参考文献:

[1]孙久文叶裕民:《区域经济学教程》 [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汤兵勇张神勇杨浩等:上海城市建设的经济社会条件协调发展指标体系研究[T].上海统计,1996

[3]李树桂:区域经济规划的理论与方法[J].合肥联合大学学报,2001

区域经济战略规划范文3

【摘要】根据中央“十二五”规划的精神,区域合作发展是大有作为之年.为响应国家西部开发的政策号召,导向更加强调区域互动发展,加强渝黔经济合作成了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内容。从渝黔经济区发展战略格局审视,渝黔经济合作区的构建必然将成为引领我国西部经发展乃至影响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深入研究渝黔经济合作与发展,积极探索扩大合作领域,是本文的主旨所在。

【关键词】渝黔区域经济合作 发展现状 对策研究

1、引言

根据“十二五”规划的精神,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逐步实现不同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我国目前主要的发展走势。在这种背景下,本文由渝黔经济合作和国家政策扶持展开,针对现阶段渝黔经济发展需要和两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现状,借鉴其他地区的合作方式和发展思路的实践经验教训,对渝黔经济合作进行综合考量,从而为渝黔经济合作发展模式和发展对策提出创新的思路。

2、渝黔经济合作规划及意义

渝黔经济合作随着渝黔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两地的经贸合作往来越来越紧密,运输、旅游、经验交流等方面保持高度来往。两地众多区县顺势而为,携手发展,形成一股良好势头拉动整个周边经济的发展与资源整合,区域内的重庆綦江县、万盛区、南川区、江津区、武隆县和贵州桐梓县、习水县、正安县、道真县、遵义市、铜仁市等地市区县一直都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完善区域营商环境和人居环境,深化公共服务、社会治安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合作。共同打造宜业宜居生活氛围。到2020年,两省市深度合作机制成熟运作,基本形成优势互补、密切协作的现代产业体系,产业要素便捷流动的现代流通圈和旅游生态圈,西部和东盟深化经贸交流合作的枢纽。

加强渝黔合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符合人民最根本的利益需要的决定;是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的客观需要;是扩大市场有效需求,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重要途径;更是加快渝黔合作是谋定区域中心,实现“314”战略目标定位的迫切要求。

3、制约渝黔经济合作发展因素分析

渝黔经济合作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一些成效与发展,同样也出现一些问题,与其他区域的成熟合作相比,依然存在着不足。

一、产业集群数量偏少规模偏小,整体竞争力不强。产业集群是省域经济发展的强有力支撑,也是构成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动力因素。渝黔区域的合作整体竞争能力明显不足。现形成的区域经济合作只是表面形成,还没有更高深层次的达到高度合作。缺乏区域内良性互动的合作机制。

二、缺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专题规划。在区域经济发展浪潮引领下,国内许多地区对投资发展绿色经济热情高涨。但由于整体战略规划滞后,地区间、行业内盲目发展、重复建设问题突出,无序发展现象已出现苗头。

三、渝黔地区各区县已初步形成了以行政区划为基本界限的、各自为阵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这个格局特点直接导致了“各自为阵”的地方政府都拥有强烈的赶超意识、挑战心理以及对自身优势的过分自信,忽视区域经济的发展规律,期望自己的区划内部能够“超常规、跳跃式”发展,结果造成了区域经济磨擦不断、地区商品封锁和垄断现象较重,甚至产生地方保护下的诸候经济等等。

4、渝黔经济合作的发展建议

1.加强规划合作,编制区域发展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2. 加强产业项目合作,打造区域特色产业集群。3. 加强商贸物流合作,促进渝南黔北地区经济大流通。4. 加强城乡统筹合作,推进渝南黔北地区的城镇化进程。5.加强文化旅游合作,打造红色文化和休闲旅游品牌。6.加强人才科技信息合作,打造区域合作发展软环境。

除了以上几点,我觉得还可以在渝黔经济区采用与沿海发达城市优秀政府官员交换任职,即“相互挂职”。发达城市的政府官员在渝黔经济区任管理指导职务,把自己成功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运用在渝黔经济区的发展上,带领着经济区的自我深化和转型。渝黔经济区的政府官员调职在发达地区,学习借鉴发达地区的管理经验。在一定的年限后,双方对调各自的岗位,在学习发达地区的管理理念和经济发展战略后,对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会有实质性的突破,不仅学习到有用的管理经验,发展经济区实际增长,同时增进了两地友谊,促进了两地的和谐发展。

5、结论

世界经济发展融为一体,想要迅速发展崛起,在经济竞争强烈的当下站稳脚跟,地区就需要有效的联合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渝黔地域相邻、人缘相亲、经济相融、文化相通,两地都由衷的希望进一步深化合作,促进双赢互利。以共建渝黔经济区为载体的渝黔合作,不仅有条件和可能,更是现实的必然选择。共同争取渝黔经济区成为国家重视的开发区,将有利于渝黔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和投资环境的改善,通过经济、产业的发展,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进一步承接国际和我国东部优先发展区的产业转移,成为承接西部大开发的重要载体,给西部地区一个很好的表率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1]梁双陆,李娅.我国东西部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阶段及其特征[J],经济问题探索,2009,(6).

[2]陈秀山.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研究[M],商务印书馆, 2010.

[3]于培伟.经济全球化的/续0与/变0 [J].经济研究参考,2007(2).

[4]BrunL F,Combes J.LandRenard M.F. Are therespillover effects between coastal and noncoastalregions in China [J]. China Economic Review 2012,(13).

[5]郑立文,冯英娟. 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资源利用机理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 2009(7).

区域经济战略规划范文4

关键词:城市规划;区域经济;产业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产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经济正处于快速增长时期,为了适应市场化经济形势的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就要注重城市规划和区域产业经济发展。因此,本文从不同的视角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解析,目的就是为了做好城市建设工作,实现经济的稳定快速增长。

1.城市规划对区域经济产业的影响

1.1城市规划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市场

要想带动一个区域内的经济发展,就要注重该地区内城市规划建设事业的发展。尤其是市场化经济时期,要对经济的发展进行针对性的规划,采取区域合作,产业结构优化的模式。与此同时,还要与城市规划结合在一起,充分的利用科学技术提高生产力水平,实现战略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城市规划范围的扩大,会为社会发展带来充足的物质保障,提供相应的基础服务设施,创造更大的市场空间,对该区域内经济产业的发展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一般城市规划都要依据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对城市发展起到了指引、引导及经济基础的作用。首先,区域经济影响城市规划的总体方。其次,它影响城市规划的实施。

1.2城市规划增加了客户群体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呈现着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很多地区,城市的发展都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乡镇经济的发展,同时乡镇的发展也会反作用于城市的发展,使城市化的范围不断扩大。因此,对该区域内的经济发展也会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增强购买力,促进消费,为该区域内的一些服务性产业提供更大的客户群体,使区域经济水平得到普遍性的提高。城市规划工程的建设,会促进该区域内各企业的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各企业的经济效益,从而带动区域内客户消费群体数量和消费额度的增长,也为农业创新和农民增收提供了信息和渠道支持。

1.3城市规划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商机

城市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对区域经济产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主要的表现就是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过程中,相应的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完备,一些交通、通讯越发便捷,会为经济发展提供基础,与此同时,由于城市各方面功能的加强,会吸引大量的投资者,来开发本地市场,这样就会带动相关的产业也随之发展,所以说城市规划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商机。除此之外,在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的过程中,信息量也会逐渐增加,尤其是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量的快速更新和积累就意味着市场动态的有效掌控,有利于决策的制定。

2.城市规划与区域经济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居民居住环境改变,城乡户籍变更困难较大

在现实生活中,城市居民的户籍和乡镇居民的户籍所受到国家给予的待遇是有差异的,面对就业、升学、养老、医疗等方面存在的不同之处,为政府相关部门带来了一定的工作难度。根据地域(地理位置)和家庭成员关系(血缘继承关系),我国将户籍属性划分为农业户口(农村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城镇户口)。随着城市规划工作的进行,农业户口都要更改为城镇户口,这就需要政府在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福利和服务等方面来加大投入,才能保证基本的生活需求。在乡镇与城市相融合的过程中,户籍变更过程中所引发的问题较为常见,这一过程,工作量较大,且情况复杂,容易出现问题,除此以外,户籍变更后的居民在某些方面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为当地政府带来一定的压力。比如说养老问题、医疗卫生问题、教育问题、就业问题等等,很多问题无法及时解决,需要政府根据实际情况来逐渐完善。

2.2城市规划所引发的环境问题与耕地减少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相关的生活垃圾和生产污染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尤其是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出了生态、环保、绿色、健康、集约的发展要求,所以要求城市规划和区域经济发展过程要以此为导向,但在实际过程中,环境问题较为明显。与此同时,为了城市建设,耕地占用量的不断增加,严重地破坏了原有的自然生态格局,且影响了农民的利益,与此同时,还对农民的生活环境带来了较大的影响,比如说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音污染、电磁场辐射污染等。除此之外,城市环境的污染,会降低生物多样性,影响生态平衡。生物界多种多样的物种是大自然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必要基础,而我国则是物种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在农村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由于缺乏合理规划,加之管理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相对淡薄,乱砍树木、乱占耕地、随意改造河塘等现象时有发生,破坏了生物的固有栖息地,致使城镇周围的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进而制约了城镇经济、社会以及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区域经济战略规划范文5

一、产业集群相关理论

关于产业集群的理论分析,波特教授的研究较为系统。波特认为,产业集群是指相互关联的企业与机构(某一特定领域),连片式地集中在一定的地域内,形成具有健全的支持产业体系,上、中、下游机构完整的有机体系。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是产业集群所强调的,波特还指出,产业集群会促使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现象的形成。对于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来说,特定产业的空间集聚具有基础性作用,但产业集群的发展并非任何产业集聚都能实现。[1]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核心问题,通常与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有关,产业集群能否得到持续、健康的发展,取决于其动力机制的完善程度。从机制的概念来看,其主要指相对稳定的构成方式和作用规律。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必须是对产业集群发展和演化具有驱动作用的力量结构体系及运行规则,且这一过程必须具备稳定性和规律性。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并非静态的,而是会不断地演进发展,是一种动态机制。产业集群动力机制仅立足某一个特定的发展阶段来说,是一个比较稳定的系统,但当其由一个阶段过渡到另一个阶段时,又并非稳定不变的结构体系。产业集群动力机制的这种从“稳定”到“不稳定”再到“稳定”的过程,是事物不断发展变化本质特定的体现,实践表明,产业集群发展的持续、健康均以不断完善的动力机制为保证。[2]总体来说,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动力机制如图1所示。图1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所需的动力机制波特认为,产业集群有利于促进本地区产业竞争力的提高,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在现代社会中,产业集群已经发展成为当前十分普遍的经济地理现象,尤其在发达国家中。从欧洲农业来说,大部分国家都有其集群特色产业,如荷兰与比利时,前者对花卉与牛奶比较专注,后者则专注于养鸡与鸡蛋等。这种精细化分工与专业化生产,使各个国家都发展出了一批具有较高国际竞争力的特色专业产业群。再以美国的利福尼亚和马萨诸塞为例来说,前者专长的葡萄酒业群与后者专长的制鞋业群等,对当地区域经济的发展都发挥了重要带动作用。在我国,电子产业主要聚集在北京,纺织业和机械制造业主要聚集在上海,航天产业主要聚集在西昌,小商品主要聚集在温州、义务、广州等地。从对浙江省的年产值亿元以上产业集群区的统计来看,就有超过500个,平均每个县的产业集群群体至少3个。[3]在所在地区,这些产业集群经济影响力还在不断刷新,已经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产业集群视域下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建议

(一)对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加强规划。在产业环境的营造中,以及产业壮大发展的历程中,产业集群规划编制是其中重要的基础性条件。虽然市场机制是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主要推手,但健康的产业集群却并不能仅仅依赖市场机制,还需要政府的调节。[4]政府必须从各地区实际情况出发,对符合地区发展的产业集群战略规划加以制定。与市场紧密结合,是产业集群规划的前提,政府干预应遵循市场原则对良好的协作分工网络进行建立,突出全球价值链衔接的集群发展。在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的产业集群发展中,政府应充分发挥其协调作用。工程项目的实施必须围绕重大工程与重大项目进行设计,并将物流、教育、展览等共同规划其中,促进关联效应的强化。在对重点工业生产项目入区建设进行吸引的过程中,要对物流配送、研发中心等相关设施与项目的进入一并考虑,将产业配套搞好,实现商务成本的降低,促进竞争效率的提高。对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规划中,应着重服务的延伸、渗透和带动,围绕重点产业带进行开发,通过对传统产业单一布局规划模式的突破,促进相关基础设施和生活服务的配套完善。(二)对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环境进行优化。优化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环境,首先应对区域市场环境进行优化。各级政府应对于区域市场环境有关的规章制度及监管体系等进一步完善,使市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同时,应加强对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的建立,对要素市场不断发展和丰富,推动生产要素资源流动的有效性。还应引导区域企业积极参与到国际市场竞争中,对其参与性给予鼓励,通过竞争促进区域产业竞争力及应对能力的提高,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对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来说,良好的区域文化环境也是重要影响因素。为了促进集群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对于区域内经济协同发展相适应的价值观进行梳理和创新,营造符合当前时展的敢于创新和竞争的区域文化环境。[5]还应对区域内诚信观念加强树立和强化,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成本与风险的降低。除了要鼓励竞争外,还应营造崇尚合作的文化环境,使集群内企业处理好彼此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在竞争中实现合作。对区域内产业集群发展,政府部门应从区域经济发展实际出发,加强规划,改善产业集群内的产业环境,推动不同形态产业集群的形成,从政策环境上保障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三)对科技加强投入促进产业集群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当前世界各国产业集群的优势离不开其科技水平,只有对科技加强投入,促进产业集群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才能使其发挥更大作用。[6]集群的自主创新,可通过科技计划引导来展开。根据区域产业集群发展实际情况,地区政府应对区域集群创新网络积极构建和完善。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是依靠产业集群中各个企业的共同发展实现的,所以科技创新也应体现在区域每个企业中,区域各个企业必须促进自身系统集成能力的提高,通过对核心技术的掌握取得自主知识产权。区域内集群创新网络建设,则需对集群优势企业带头和示范作用充分发挥,为区域内集群创新提供核心作用。还可对区域内高校和科研院所优势科技资源充分利用,加强区域内产学研合作的深化,将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技资源有效输送给区域内集群企业,为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提供集中的技术支持。在集群创新成果产生和转移的过程中,科技产业化平台是必不可少的基础。在建设区域科技产业化平台时,要对以专业化集群或科技园区为依托的专业技术孵化平台加以发展;也可以科技情报研究机构为依托,对资源共享基础平台进行有规划、重点和层次的建设,为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提供科技支持。(四)对产业集群经营国际化不断推进获取全球竞争力。产业集群的国际化经营,是通过对全球价值链活动的参加,对全球资源进行利用,促进全球市场开拓,对全球竞争力进行获取的过程。[7]因此,不断推进产业集群经营国际化,首先需要对全球价值链体系积极主动地融入,通过不断地竞争对价值链的核心环节进行抢占。区域产业集群的发展要立足全球范围内的经济结构调整,对国际竞争主动参与,促进区域产业集群国际化经营水平的不断提升,带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对于全球价值链中的主要竞争对手,必须要密切关注其战略定位,集群企业在嵌入价值链的过程中要不断地调整优化集群视角和方式,促使区域内国内外先进要素资源集聚速度加快,同时对上下游产业链不断延伸,实现持续升级区域产业集群的国际战略目标。并利用新兴产业的发展,促进区域内相关产业和配套服务业不断地成长,在其带动效应性实现区域经济协同快速发展。产业集群理论的发展,让我们进一步地认识了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重要效应,在经济发展和建设中,我们应对产业集群的重要力量充分利用,通过各种战略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邢云燕.浅谈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J].现代商业,2014(36):107-108.

[2]赵越,李安然,李潇怡.产业集群理论研究综述[J].赤子,2015,9(9):164-165.

[3]何方方,郭艳芹.产业集群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8):28-29.

[4]黄福江,高志刚.发达国家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经验与我国的路径选择[J].商业时代,2015,24(24):133-135.

[5]经济视角下的产业集群协同发展——以青岛为例[J].开放导报,2015,2(2):82-85.

[6]连远强.集群与联盟、网络与竞合:国家级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创新升级研究[J].经济地理,2013(3):97-98.

区域经济战略规划范文6

关键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1月15日

对于区域经济,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定义。比较简单的理解是指,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包括空间、地理、文化、社会等一些综合体。区域经济的发展受到地理位置、资源、气候、人文、交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由于不同地区各种资源、位置、气候等的差异,导致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结构和发展水平也各不相同。由于经济的全球化,世界经济的竞争也愈演愈烈,新的经济发展格局也在悄然形成。我国的经济发展已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但是区域发展也很不平衡,因此协调好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将会为我国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及意义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20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国理论界提出的解决区域经济发展差异问题的新概念。对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很少有人进行科学合理的界定,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就是区域之间在经济交往上日益密切、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发展上关联互动,从而达到各区域的经济均衡持续发展的过程。

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意义就在于,加快欠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减缓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扩大,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同时保持和提高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使欠发达地区为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后盾,同时发达地区为欠发达地区提供各种技术、资金、项目等的支持,帮助欠发达地区经济迅速发展,从而缩小区域发展的差距,形成良性的竞争循环的关系,从而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实力。通过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可以协调好不同地区的经济利益关系,处理好我国经济社会中的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关系,近期利益和远期利益的关系,从而保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保障社会的安全稳定。

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历程

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大致经历了均衡性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倾斜性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和协调性区域经济发展阶段。

(一)均衡性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我国在建国初期,由于区域地理位置和环境的差异,导致我国占国土面积不到12%的东部沿海地区集中了全国工业的70%,而内地的工业基础却极为薄弱,内陆边疆地区更是接近空白状态。西部地区工业产值仅占全国的11.2%。在这种状况下,我国采取了均衡性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国家以优惠的财政政策和大量的投资加快内地工业发展。结果这一政策却限制了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表面上看缩小了东西部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但是由于区域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差距造成投资的回报率明显低于沿海地区。这种均衡性的经济发展政策导致了资源的严重浪费和沿海地区发展受到限制,导致整个经济发展在这一时期速度明显下降。

(二)倾斜性区域发展战略。党的后我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崭新里程,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上采取效率优先的非均衡发展战略,优先发展沿海地区经济,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实力得到明显的提升.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区域经济的差距明显扩大,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也不断扩大,造成西部地区经济在全国处于底层位置。

(三)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由于改革开放后东中西部区域经济差异明显扩大,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措施,西部大开发是中央的第一号重大决定。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同时,国家先后实施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等重大战略举措,这一举措成为了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同时促进了各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区域经济的格局也将发生明显的变化,未来一段时期东西部经济差距虽然还有扩大的趋势,但人均收入有缩小的趋势。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城市群将继续主导我国经济发展,经济重心向北转移的明显,环渤海地区也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又一个重要支柱。

三、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自然资源禀赋及自然条件的差异。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平衡,水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西南、华南、东北和长江流域,而西北和华北地区缺水比较严重。这将影响到农业、工业和一些其他用水比较多的行业的发展,从而造成缺水地区在一些用水较多行业发展落后于水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我国耕地资源总量虽然较多,但是人均占有量很少。南方的耕地面积占全国的不到40%,北方高于60%;从东中西三大地带看,东部约占28%,中部约占43%,西部约占28%。我国能矿资源数量多、储量大,但区域分布不均衡。例如,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占全国的70%以上,西北地区占约10%。这样造成了对于煤炭需求量比较大的行业出现集中分布,从而造成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还有一些其他资源的分布不均衡都造成了地区的资源禀赋差异,从而使产业发展分布不均衡,最终影响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不同区域地理位置和各自优势造成的差异。不同区域地理位置之间的差异造成不同的地区产生了本地区依托区位优势发展起来的优势产业,沿海地区由于其地理位置靠海,使得沿海地区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的开放战略,从而形成了港口城市开放步伐加快,形成了区域性的经济中心、物流中心、对外贸易中心。有些城市由于布局紧凑、城市密集、功能齐全从而形成了以城市群为导向的区位优势。还有一些地区由于区位优势而享受国家政策,形成政策导向明显的区位优势。像沿海地区的浦东、滨海南沙、舟山等,以及上海自贸区的设立都是依托其区位优势而发展起来的。

(三)对于区域经济的规划措施不够合理。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划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基石,区域经济的规划需要综合考虑不同地区的不同区位优势,按照不同的区位优势发展地区的优势产业,以优势产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但是,我国的区域发展规划一直以来对区域的功能定位不明确,从而使得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管理体制不够明确,缺少全国性的区域协调机构,政策的制定没有形成明确的体系,难以协调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遇到不同区域之间利益存在矛盾时,难以协调,从而使得一些协调发展的规划不能实施。在对有些地区进行区域规划时,没有考虑长远的利益,缺乏专业人员进行合理规划,使得不能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区位优势。

(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配套政策不明晰。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区域政策导向已发生了多次变动,从支持沿海地区的非均衡发展政策,之后采取渐进式的推进改革开放政策,形成从沿海向内陆的推进过程。当时由于我国的国土面积广大,因此区域政策设计的范围比较广泛,需要设计31个省(市、自治区),当时由于缺乏对地区具体区位优势的判断,在进行区域经济政策制定的时候,不能对区域进行一次全面、科学、合理的区域规划,造成区域规划对资源的分配和使用不够合理,资源的浪费比较大。同时,由于我国目前对于区域经济规划没有一套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对地方政府的考核体系也不健全,造成有些地方为了应付任务,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战略规划只做表面现象,没有真正将区域发展规划的政策真正执行下去,使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成为一纸空文。

四、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策建议

(一)制定合理的区域发展规划。区域规划是对区域发展的战略构思,是进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前提,是区域发展的方向。区域经济的发展是按照区域发展规划的路线行进的,因此一个好的规划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对于我国现阶段的东中西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依然较大的现状,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划必定要坚持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鼓励东部率先发展的总体战略不动摇。对于不同地区的不同发展战略采取有重点的发展优势产业和主导产业:对于西部的开发侧重基础设施建设和有资源优势的产业,同时注重生态环境的建设和治理。大力发展旅游业,增加人力资本的投资力度;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侧重结构的调整和企业改制,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合作和技术交流;中部地区可以利用现有的区位优势发展物流和商贸,中部地区是联系东部和西部的桥梁,是重要的交通枢纽,构建起发达的交通物流网络将对中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提升;东部地区是全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地方,地处沿海地区,是联系国外的重要桥梁,东部地区本身在发展过程中已经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发展体系,可以有针对性地加强自主创新,形成自己的产业优势,重点发展高新技术行业、服务业、对外贸易等,增强我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同时为中西部地区提供各种技术和资金支持,带动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

(二)推动和加强地方政府之间的区域经济合作。要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地方政府之间的区域经济合作是必不可少的,在协调区域经济关系,构建联动、有序的区域经济上政府的作用非常重要。政府在合作时会存在利益分配的问题,我国缺少鼓励和规范地方政府之间区域经济合作的法规和政策,当存在大的利益分歧时可能区域之间的经济合作很难进行,因此国家应及时出台有关的法规政策。同时,鼓励加大地方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像东部地区的对口援疆就是比较好的示范。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可以增进技术交流,达到优势互补,各展所长,促进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

(三)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建设。区域之间的区位差异导致了不同区域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开发密度和开发潜力各不相同,在对区域经济进行开发时要考虑到区域的经济发展潜力、人口状况、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划,将开发区域划分成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功能区。优化开发区是开发密度较大,环境资源的承载能力逐渐变弱的区域。这部分区域需要改变原有的开发模式,改变以往的高投入的粗放经济模式,转为集约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把质量和效益放在首位,减少以前的高污染行业,增加科技含量高、污染少的行业的建设。重点开发区域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经济和人口聚集条件良好,正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地区,这部分地区可以承接优化区域的产业转移,承接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的人口转移,成为优化发展区域与限制和禁止开发区域的连接纽带。限制开发区域指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非常脆弱,经济发展和自然条件不太好的地区,这部分地区需要国家的保护。东部地区可以作为优化开发区,中部地区作为重点开发区,西部地区的有些地方作为限制开发区(例如)。主体功能区的划分有利于增强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促进产业政策和区域的规划措施相协调,做到定位明确,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四)鼓励和支持企业进行跨区域发展。企业的发展能够带动所在区域经济的发展,给所在的区域创造就业,增加收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企业在选择厂址的时候会考虑多种因素,像资源、交通、市场、劳动力价格等,中西部地区有比较丰富的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同时中西部可以承接沿海一些企业的产业转移。企业在跨区域发展时不但实现企业的自身扩张,同时能够带动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刺激新的经济发展动力,加强了区域之间的交流合作。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地理位置的限制性也在逐渐减弱,通过发达的交通运输和现代化的网络设施,完全可以解决企业跨区域发展过程中运输和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只要有国家的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企业的跨区域发展将会为缩小东中西部的差距做出巨大贡献。

(五)尽量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公共服务一般都需要政府来投资,因为公共服务产出正的外部效应,私人部门不愿参与公用服务的投资。公用服务分为涉及就业、基本社保等基本民生公用服务,义务教育、医疗卫生、公用文化等公共事业服务,以及公共交通、环境保护、公共通信等的公益基础服务和涉及生产、消费、生活、国防等的公共安全服务。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很多情况下是受制于基本公用服务落后而产生的连锁反应,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对于中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人力资本的发展,服务业及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这对于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协调、健康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以前对资源价格定价存在计划和市场两种定价方式,这种所谓的双轨制虽然在过去支持了国民经济的平稳推进,但是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并且过去的定价方式无法适应现代市场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建立以市场调节为主导的资源定价机制,调节好资源的供给与需求,使得资源在区域之间合理流动,发挥资源的更大效应,缓解区域之间资源短缺现象,促进区域之间产业协调发展,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五、结论

实现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不仅需要产业结构的调整,而且还要求建立合理的区域经济结构,从而使各个地区在国民经济整体活动中,充分发挥各自的特点和优势,相互补充,相互配合,共同协调一致地发展。通过国家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规划方案与区域特点相协调,各种配套措施有序实施,进而稳步有序地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李小建.经济地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0.

[2]肖光荣.论区域经济发展观的新发展[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9.5.

[3]沈锋.区域经济合作与西部经济发展研究[J].现代营销(学苑版),2009.11.

[4]魏后凯,高春亮.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态势与政策调整思路[J].河南社会科学,2012.1.

[5]贾晓俊,岳希明.我国均衡性转移支付资金分配机制研究.经济研究,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