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规模经济建设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规模经济建设范文1
我们塘桥镇2004年度党员冬训工作以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同志“两个务必”要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以把我镇建设成为“经济繁荣昌盛、民主法制健全、科技文化发达、社会文明进步、环境整洁优美、人民生活富裕”的新型农村城镇为总目标,结合本地实际,注重实际效果,全面开展党员冬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从今年冬训开始,我们就对冬训进行了认真的规划与部署,学习形式多样,有集中辅导,镇党委书记作了全镇党员干部冬训动员报告;有心得交流,华芳、银河等单位作了交流发言。有分散自学,下发了《十六大文件汇编》、“两个务必”等材料,并结合实际工作,开展了外出招商引资、参观考察、慰问贫困户等多项活动。通过冬训,我们在以下三个方面有了提高。1、确立率先意识,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发展是当前一切工作的主线。通过冬训,我们形成共识,要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进一步解放思想,自觉打破传统观念和阵旧思维的束缚。本着不进是退,慢进也是退的原则,进一步调整目标,提出明年工业开票销售收入超80亿元的目标,并提出加快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进一步增强工业经济综合竞争力。一要壮大规模经济,提升产业群体优势,年内建成1个全国知名的棉纺织生产基地、1个大规模的信息电子产品生产开发基地、
1个国内最大规模的机顶盒生产基地和国内民用智能龙头基业。二要加大技改投入,提升企业档次。全年完成技改工业量超过10亿元。三要加强服务引导,不断提升中小企业的集群优势。
2、确立民本观念,把富民放在突出位置。加快富民步伐,促进共同富裕,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终体现,也是我们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年内在青龙中心路形成一条集商贸、饮食、娱乐于一体的商业街,调整现行农业种养殖业布局,发展壮大花木果品、特种水产、特色蔬菜三大特色种养业,并积极发展第三产业,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年内完成三产投入1亿元,新增个体工商户130户,新增从业人员500人。
3、确立创新理念,把提升开放层次和水平作为动力源泉。招商引资是当前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全面构筑新一轮竞争优势的关键。冬训大会一结束,党委书记就亲自带队,远赴新加坡、香港等地开展招商活动,打响了羊年经济工作的第一炮。我镇早在97年就创建成国家卫生镇,并获得全国第一批小城镇建设示范镇等荣誉。通过冬训,大家意识到荣誉面前应当有更高追求。遂召开动员会,向全镇人民发出了2003年创建全国环境优美镇的动员,并组织基层干部及相关部门人员赴上海、苏州、常熟等地考察,制订了详尽的创建规划。
大规模经济建设范文2
关键词:高强混凝土 优越性 公路施工 方法
0 引言
建国以来的50年是我国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的50年。全国从南到北,从内地到边疆,到处都在进行着规模宏大的基本建设。大规模的建设和巨大的工程量,促进和推动了作为最大宗基本建设材料的混凝土及其相关技术的飞速发展。
从技术角度来看,我国目前的水平也较高,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已经掌握了高度达382.5m一泵到顶的技术,一次连续浇筑超过2万m3的超大体积混凝土技术,迈入世界先进的行列;至于正在施工的三峡混凝土工程,混凝土总量超过2500万m3,其工程量之大,混凝土要求之严,施工难度之高,均堪称世界之最。
1 高强度高性能混凝土概念
对于高强混凝土,各国没有准确的定义,同时各国的区分标准也不尽相同。长期以来,我国现场浇筑混凝土强度等级大量低于C30,预制混凝土构件普遍低于C40;同时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的计算公式大部分是根据较低强度混凝土构件的试验数据得出,对于强度较高的C50或更高等级的混凝土明显不适用;另外从混凝土的制作技术来看,C50及更高等级的混凝土在施工时需要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和较高的施工水平。考虑到我国目前的施工水平和质量管理制度现状,以C50作为划分高强混凝土的指标,强度等级达到或超过C50的混凝土为高强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概念的提出至今也只有10多年的时间,它是伴随着高强混凝土而问世的。
高性能混凝土不仅满足工业化预拌生产和机械化泵送施工、具有足够的强度,而且是一种耐久性优异的混凝土。与传统的混凝土相比,高性能混凝土在配合比上的特点是低用水量、较低的水泥用量,并以化学外加剂与粉煤灰作为水泥、砂石之外的基本组成成分。这些使硬化混凝土内部的孔隙少,具有致密的微观和细观结构,抗渗性能优良,因此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很好。高性能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体积稳定、水化热低、温升小,冷却时的温度收缩小,干燥收缩也小,所以硬化后不易产生宏观和微观裂缝。我国钢筋混凝土结构规范组1978年的一项调查表明,在一般环境下有40%工业民用建筑结构的混凝土已碳化到钢筋表面,而在较潮湿的环境下90%构件已经锈蚀。
因此在混凝土的耐久性问题受到普遍重视的今天,高性能混凝土无疑是解决结构耐久性最有效和最经济的途径。
2 高强混凝土有三大优越性
2.1 在一般情况下,混凝土强度等级从C30提高到C60,对受压构件可节省混凝土30-40%;受弯构件可节省混凝土10-20%。
大规模经济建设范文3
县域经济发展需要依靠县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依据本县域具有的生态环境,自然条件,人工状况,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情况以及所属较大经济区域内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对本县经济的战略目标和战略布局等做好统筹规划。县域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在城乡差距不但加大的情况下,对农业实行工业反哺,带动农村发展的举措。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新农村规划需要有关政府部门依据农村的自然条件(包括气象条件,地形条件,水文地质,人口资料,历史改革等),以及社会条件(包括土地利用及分布,村民居住条件)和经济条件对农村产业特色,人口,发展方向和规模,古建筑保护等进行合理的总体规划,一般以5~10年为发展规划期限,若发生重大环境变化或规划期满时应该及时调整规划。县域经济发展与新农村规划两者相互协调,互为一体。县域经济发展能够为新农村规划工作提供方向,合理的新农村规划能够有效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下文首先阐述了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在此背景下对新农村规划工作的具体内容作了概括,在此基础上探析了县域经济发展中如何做好新农村规划工作。
二、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
县域经济发展需要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重点发展符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优势经济和特色经济。县域经济作为一种综合性经济的同时又是一种区域经济,在具备国民经济一般性特征的同时又兼具区域特色。因此,制定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应该秉承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应该突出特色,重点开发,做大市场,不能也不应该搞全线出击,面面做大。只有如此,才能避免与其他地区结构雷同,产业趋同,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强化自身优势和特色。县域经济发展要以市场为导向,实现本地资源优势与市场需求的有效结合。县域资源优势对于发展地区特色经济,保持地区经济优势具有显著作用,但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下所谓的特色必须与符合市场需求才具有经济价值。因此,县域经济发展须以市场为根本性导向。县域经济发展不能目光短浅,考虑经济发展只从自身资源出发,而是必须适应市场需求,努力参与资源利用竞争,不能局限于区域经济格局,要对虚拟经济进行充分利用,这样才能通过联合与合作等市场桥梁和纽带促成经济的持续深化发展。县域经济发展须将县域经济纳入国民经济循环中,实行对外开放。县域经济发展必须摆脱行政区域局限,实现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之间的经济循环交流,始终不渝地坚持全方位对外开放。任何自给自足,保守的,封闭的潜意识和经济观念势必导致经济差距扩大,经济落后。这是因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维持县域经济持续高效率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开放性,只有以开放观念作为主导,才能有效地发展外向型,开放型经济,因地制宜发展多样化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才能提高县域经济开放度。县域经济发展须依托城镇,使县域经济发展的经济效应达到聚集规模。要以发展城镇为载体实现县域经济的工业化,就近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产业聚集。在发展县域经济时应该重视小城镇建设与乡镇企业发展的同步性,重视工业化与城市化的高度相关性。在此过程中还应该秉承规模经济原则,生产专业化原则,比较利益原则,才能引领企业集中于具有比较优势的城镇,进而大大加快县域经济的工业化进程。县域经济发展必须实现产业互动,提高产业协调性。产业间的连锁互动依赖于产业间的关联度,如果产业间的关联度过低,将导致产业链条伸展困难,严重制约欠发达县城的经济发展。在引导和规划县域经济发展时应从宏观的角度注重产业关联性,清除制约产业互动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障碍;从微观的角度应该主动适应产业互动,展开产业链条,实现产业沟通,寻求并进一步拓宽发展空间。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县域新农村规划的具体内容
县域新农村规划工作须形成合理村庄规模,对旧村进行改造,合村并点。我国当前大部分县域农村居住分散,农房占地多,村庄规模小,数量多等状况尤为突出,如何在这种状况中配套基础设施,集约利用土地,改善农村景观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最大难题。为了集中处理垃圾,污水,方便上下水道,供暖,道路等设施建设,基础设施配套必须在地域上实现居民点的相对集中。因此,县域新农村规划必须按照节约用地,紧凑发展,强村并弱村,大村并小村,合并相邻村等原则,结合当地实际发展要求,通过实行有关优惠政策,对现有农村居民点的布局结构进行调整,对村内闲置宅基地要进行妥善清理,利用村庄原有用地治理“空心村”,改造旧村,在减少村庄数量的同时扩大村庄规模,撤并人口少的自然村和行政村,引导农村人口向居住社区集聚,社区的选择必须秉承有利生产且方便生活的原则,有限考虑基础设施配套齐全的社区。要合理控制中心村的居住人口规模。中心村建设主要包括以下两种类型:一是改造旧农村,对农房进行集中布置,合理配套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二是以富村带动穷村,以发展快的村庄兼并过于落后的村庄,通过发展快的富村带动较落后的村庄聚集成中心村。县域新农村规划工作必须依托城镇,以县城为中心,形成村镇县城体系。众所周知,工业化始于城市化,县域经济工业化需要就近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获取规模经济,发展城镇载体。县域城市化发展通常不能跟上工业化进程,这种现象在经济欠发达县域尤为明显,严重制约县域经济的深入发展。因此,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应坚持规模经济,生产专业化,比较利益等原则,合理定位城镇功能和规划城镇布局,完善城镇管理体制。县城作为县域中心,是新农村建设的中流砥柱,对县域发展起着带头作用,可以且应该在县域经济发展中起到“龙头”作用。城镇作为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的结合点,一方面联系城市,接收城市辐射效应,另一方面联系广大农村,能够指导和协调本区域内各种产业的发展,且能通过辐射带动周边乡村,聚集生产生活资料为农民生活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新农村规划应重点建设市场发达,经济繁荣的中心城镇,再通过其示范作用和辐射力带动欠发达村庄和城镇的发展。
四、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新农村规划工作
县域新农村规划要紧密结合自身资源、环境、经济条件,以县域经济发展为核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县域经济发展与新农村规划工作两者的协调统一。首先,县域经济发展为新农村规划工作提供方向。县域经济发展是县城发展的根本性目标,政府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时必须以县域经济实际发展特征为出发点,才能制定出科学的经济发展战略,才能有条不紊地开展大规模县域经济建设。新农村规划涵盖了政治,文化,经济,社会等方面,必须服务于特定发展目标,是一种详细的具体规划。而县域经济作为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乡村经济与城市经济的结合体,是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环节,对实现农村经济甚至国家经济发展目标具有决定意义。因此,新农村规划必须服从县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其次,新农村规划对县域经济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新农村规划通过采取多项措施,综合协调建设农村经济,政治,社会,科技,用地,交通,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实现多种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居住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境。可以说,县域经济发展的落脚点和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农村规划,它能通过结合本地实际,合理布局,统筹兼顾,逐步向农村引入县域规划建设项目,以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切实提高农民生产技能,转变农民生产经营思路,促进农村生产力水平的显著提高,对县域经济发展起着强有力的促进作用。
大规模经济建设范文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16.016
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中心工作,也是从根本上解决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农民深层次问题的必然选择。无论在宁夏灌区、新灌区,还是南部山区,特色经济林产业都已显示出明显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中,起到了其它种植业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特色枸杞产业尤为突出,已经宁夏经济林产业的特色品牌与代表,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享有极高的声誉。宁夏枸杞产业经过数十年的快速发展,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加工技术日趋成熟,但宁夏小规模分散式的特色枸杞产业组织政策特征以及由此形成的近乎完全竞争市场结构,必然会产生“市场失灵”的现象。特色枸杞产业“市场失灵”的现象如果仅仅依靠市场机制是不可能完全解决的,这就需要政府利用其“看不见的手”发挥一定的作用,制定出合理的有效的产业组织政策,弥补市场自身的缺陷,促进整个宁夏枸杞产业的有效竞争,以提高产业内部的资源配置效率,实现宁夏特色枸杞产业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目标。
1 完善宁夏特色枸杞种植业发展的产业组织政策
1.1 大幅提高枸杞种植户的组织程度
大幅提高枸杞种植户的组织程度是目前枸杞种植业快速发展的前提和重中之重,是实现农户利益的有效途径,既可降低种植户的分散程度,又可提高枸杞种植户的规范性,即在不改变家庭小规模种植模式的基础上,鼓励农户建立枸杞经济合作社,本着自愿参加、民主管理和报酬适度的原则进行经营,完全以农户自己的利益为出发点,由种植户自愿入股和投资,按一人一票的原则民主管理,枸杞售出后的总价值归枸杞产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所有成员共同所有,并按比例公平分配。
1.2 设立枸杞种植户的保险制度
政府要鼓励保险公司设立政策性农业保险政策,增强枸杞产业抵抗自然灾害、市场波动的风险能力,促进枸杞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宁夏枸杞产业政策性保险,需要保险公司根据枸杞产业特点设置险种和保险费率;地方财政提供政策扶持和专项补贴,建立保费补贴资金的筹集、拨付、结算和绩效评价与关制度;由茨户、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与保险公司签订保险合同,针对投保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因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所造成的损失给予经济补偿。
1.3 引导农户进行绿色无公害生产
2015年,宁夏枸杞出口量和出口值出现了近年来的首次下降,同比分别下降30%和20%。同时,受枸杞种植户传统思想的影响,农户在枸杞种植过程中不注重产品的质量,甚至为了降低成本、节约肥料和技术费用,用硫磺对枸杞进行蒸熏,使其个大色鲜、易于销售。因此,政府要积极引导种植户进行绿色无公害生产,制定无公害产品的质量标准,树立无公害品牌,推行绿色枸杞产品标志,严把枸杞产品质量监督的关卡,这样既对消费者负责,又可以保护合法农户,促进枸杞种植户树立正确的绿色的观念,从而增强绿色种植的经济效益。
2 完善宁夏特色枸杞加工业发展的产业组织政策
宁夏具有自身的地域特点和地理优势,枸杞产品的质量和数量上都居世界前列,但由于宁夏处于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化程度相对落后,产品加工企业还不成熟,其企业结构和市场行为还存在着不足,制约了枸杞加工产业的市场竞争力,难以发挥有效的带动作用。因此,政府要制定相应的产业组织政策,促进加工企业的规模经营和产品质量技术的大幅提高,增其收益、促其发展。
2.1 加强枸杞加工产品的质量控制
加工产品的质量是企业进入市场占领市场的重要保证,质量经得住考验,才是消费者最终所青睐的对象,但是目前政府缺乏对宁夏特色枸杞加工产品质量的认证标准,大大降低了枸杞加工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利润率,在国际贸易中易遭受贸易壁垒的限制。因此,政府要加强枸杞加工产品的质量控制,建立绿色无公害质量标准体系,和国际标准接轨。同时,建立健全监督检测体系,对产品进行统一的质量检测,保证公平精准,高质高效。通过不断的更新检测仪器设备和手段,不断提高宁夏枸杞检测水平,保证枸杞加工产品的质量,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2 促进和培养大型枸杞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
目前宁夏枸杞加工企业数量众多,但规模偏小,精深加工产品较少,竞争力较弱,不利于枸杞产业的发展。因此,政府要通过法律行政手段提高枸杞加工企业的进入壁垒,对进入此行业的企业从产品的质和量以及加工能力上规定出最低进入标准,限制规模不经济和低标准的企业进入。同时,加快企业重组、合并以及收购的步伐,利用现有的较大规模企业的资金、技术、人才和品牌,兼并和扶持生产力低下、规模较小的加工企业,从而实现企业要素整合,利用有限的资源,扩大规模经济,促进枸杞加工产业的发展。
2.3 提高枸杞加工企业的组织程度
目前针对宁夏枸杞加工企业分散程度高、竞争无序、易出现投机问题的现状,要完善企业的行业协会的建设,发挥其自律能力,加强对加工企业的管理和协调,规范行业竞争秩序,提高枸杞加工企业的组织程度,增强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扩大枸杞加工企业的进出口贸易。
3 完善宁夏特色枸杞产品营销业的产业组织政策
针对目前宁夏枸杞产业营销水平较低的现状,政府要努力完善枸杞营销系统,发挥其强大的经济建设职能。
3.1 加大媒体宣传力度
一方面,通过媒体和广告的宣传与介绍,让消费者了解产品的特殊性,影响消费心理,增强购买需求,刺激枸杞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通过宣传工作让枸杞种植户了解和认识到标准化生产的重要性,统一生产、检测、运输和贮藏,以促进枸杞产业现代化营销体系的合理构建。
3.2 建立网络营销和电子营销渠道
大规模经济建设范文5
一、古典国际贸易发展观及其补充和修正
有关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的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重商主义时期,当时,欧洲正处于资本原始积累阶段,重商主义代表商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其基本思想主要反映在财富的内涵以及外贸的作用上。他们认为,只有金银才是真正的物质财富,若要使一国经济增长惟有不断增加金银货币。而增加的办法只有两条:一是开采国内金银矿藏;二是发展外贸。由于一国的金银矿产贮量是有限的,因此,若想财富不断增长,就只有发展对外贸易,并且要确保贸易顺差,这样才会使外国金银源源不断地流入本国。
在评论重商主义“贸易差额论”的基础上,自由贸易理论的典基人亚当•斯密第一次对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系流阐述。在其代表作《国富论》中,斯密指出通过开展国际贸易各国可以根据本国的优势进行专业分工,这种分工有利于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推动国民经济的增长;此外,对外贸易可以为一国剩余产品实现其价值,斯密假定一国在开展国际贸易前,存在着闲置的土地和劳动力等资源,受国外市场的吸引,闲置的资源将被利用,使一国产量增加,从而增加了国民财富。
另一位古典经济学大师李嘉图从贸易对一国利润率的影响来说明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他认为,一国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是资本积累。而在封闭的条件下,一国经济增长会使利润率下降,从而减少资本积累。而通过开展对外贸易,从国外进口低价食物和必需品,可以降低劳动力价格、提高利润率、增加资本积累,从而推动经济增长。此外,李嘉图通过比较成本说,论述了国际贸易对所有参与国的经济增长都有利。
后人对古典贸易发展理论进行许多开拓性的研究,使之不断地得到补充和发展:首先,受古典贸易发展理论的影响,后来的经济学家虽然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但得出的结论却基本相同——即国际贸易有助于一国或地区经济增长和发展。其次,也有不少学者对贸易促进经济发展提出疑议,主张自由贸易不一定有利于一国经济发展的长期利益。
二战后,伴随着一批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独立,从发展中国家的角度来研究贸易“引擎”的理论逐渐兴起。这一理论认为,对外贸易不仅不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而且还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起一定的负作用。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及其后的补充和修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国际贸易对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但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上述理论很难解释国际贸易活动中的一些新现象。
二、新增长理论的贸易发展观
新增长理论,又称为内生增长理论,是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一个西方宏观经济理论分支。新增长理论各个增长模型包含的共同观点是:经济增长不是外生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由经济系统的内生变量决定的;政府实施的某些经济政策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影响。贸易发展问题是新增长理论中的一个主要内容,人们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该理论的贸易发展内容:
1、规模收益递增。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强调了比较优势在解释国际贸易方面的作用,以规模收益不变的假设为分析基础。但事实上,很多行业都具有生产规模越大,生产效率越高的规模经济的特点。尤其是现代化的工业,大规模的生产反而会降低单位产品的成本。
1986年罗默对阿罗(1962)“边干边学”模型作了修正,用“知识”代替了“资本”,并把知识分解为一般性和专业化知识。罗默认为,一般知识可以产生规模经济效益,专业化知识可以产生要素的递增收益,二者的结合不仅能形成自身递增的收益,而且能使资本和劳动要素投入也产生递增收益,从而使整个经济的规模收益递增,递增的收益又成为长期经济增长的保证。
罗默(1986)模型给出的生产函数为:y[,i]=f(k[,i],K)(1-1)
式中,y[,i]为i企业的产出,k[,i]为i企业生产某产品的专业化知识水平(在这里即人均资本水平),K为所有企业均可使用的一般性技术知识,且K=∑k[,i]。
如果采用C-D生产函数形式,式(1-1)可表示为:y[,i]=k[a,i]K[η](1-2)
由式(1-2),当α+η=1,即k[,i]、K的规模收益不变时,经济将以一个固定的比例增长,其中资本收益递减正好被外生的技术变革所抵销。当α+η<1,即要素的规模收益递减时,经济增长将趋于停止,因为技术变革的效果不足以弥补资本边际收益递减的效果。当α+η>1,即要素的规模收益递增时,经济将会加速增长且长期增长。因为这种递增的收益形成垄断利润,从而又成为研究与开发的资金来源,投资促进知识积累,知识又刺激投资,形成一种良性循环。这就是经济能够在长期内生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
1990年罗默在《内生的技术变化》一文中提出了他的第二个内生增长模型。在这个模型中,罗默引入垄断竞争的假设条件,并将经济分为研究与开发、中间产品生产、最终产品生产三个部门,将生产要素划分为有形资本、原生劳动(即非技术劳动)L、人力资本(用受教育年限衡量)H和技术四种投入。其中,技术与第一模型一样源于劳动的社会分工,人力资本则既可用于研究与开发部门,也可用于最终产品的生产。
据此,罗默给出了最终产品的生产函数形式:
附图
式中H[,1]为用于生产的人力资本(H[,2]为研究与开发部门的人力资本,H=H[,1]+H[,2]),Xi为用于生产的第i个投入的数量,为有形资本,A为中间产品。中间产品的生产涉及两部分成本,一部分是生产过程的耗费,另一部分则是向研究与开发部门的购买。研究与开发部门的技术开发使发现新的中间产品成为可能,推动中间产品A的边界向外拓展,A随着时间变化的变化率为δH[,2]A。
为了说明收益递增,罗默将知识视为一种具有特殊性质的经济物品,是一种“不竞争”物品,即知识具有共享性,因此知识存量可直接参与新知识的生产,且运用的经济成本很低。知识同时也是一种“专利”产品,企业为获得新发现的专利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这是对研究与开发部门投资及其风险的必要补偿,从而也保证了研究与开发的动力。知识还具有扩散性、可无限积累性,这些都决定了技术变革的外在经济性。因此,知识的生产具有个体收益(出售专利权)和与正向外在经济性相关联的社会收益。
在新增长理论的各种模型中,除凸性增长模型仍像新古典增长模型一样假定总量生产函数是规模收益不变外,罗默模型、卢卡斯模型、格罗斯曼—赫尔普曼模型都假定总量生产函数呈现出规模收益递增。
在这样的理论背景下和国际贸易的现实条件下,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将规模收益递增(即规模经济)引入国际贸易分析中,为国际贸易理论建立了一个新的分析框架。这一理论说明,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如果每个国家都只生产几类产品,那么每种产品的生产规模均能以比以往各国什么都生产时要大得多,世界也因而生产出更加丰富多样的产品。参与贸易的各国让渡某一种贸易商品的国内市场给贸易伙伴,双方分别通过扩大市场来形成某种规模经济,释放规模经济所带来的成本下降和生产能力提高,从而从这些贸易中获得利益。由此揭示互利的贸易不一定要基于比较优势。不仅如此,克鲁格曼认为,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现实中的国际市场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不同于传统贸易理论所假定的完全竞争市场,而是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于是,不完全竞争被引入国际贸易理论中,极大地丰富了国际贸易理论和人们对于国际贸易问题的认识。
2、贸易是实现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
新增长理论家认为,知识和技术的溢出是经济实现持续增长的决定因素,而国际贸易又是技术外溢进而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
由式(1-1)可知,罗默(1986)模型中某个企业产出的增长还依赖于K这一所有企业均可使用的一般性技术知识,且K=∑k[,i]。显然,在开放经济条件下,K值会因受益于企业数目的增加而增大,从而使得参与国际分工的企业有更大的产出。
由式(1-3)可知,罗默(1990)模型中最终产品的产出与中间产品A有关,当A的边界外推时,最终产品的产出将增加。随着以国际商品交换为媒介的国际分工的深化,有更多的中间产品产生,无疑会推动最终产品产出的增加。
卢卡斯(1988)模型了人力资本的外部效应。他假定有两种消费品C[,1]与C[,2],没有物质资本,而且人口数量不变。那么第i种商品的生产方式为:
C[,i(t)]=h[,i(t)]U[,i(t)]N(t)i=1,2(1-4)式中,h[,i(t)]是专业生产商品i的人力资本,它通过干中学获得;U[,i(t)]是用于生产i商品的劳动系数,U[,i]>0,且U[,1]+U[,2]=1;N(t)为劳动投入量。由于h[,i(t)]是边干边学的结果,因而随着生产商品i的数量增加而上升。
卢卡斯在这一模型中只考虑了人力资本的外在效应,每种商品的生产和技能积累取决于本行业的平均技术水平。对于特定的商品,专业化人力资本积累是递减的,因为在边干边学的初期,技能长进快,然后会逐步慢下来。不过由于产品不断更新,后来的专业技能积累会被赋予到新产品的学习上,从总体上看,专业化技能积累是递增的。国际贸易开辟了国际间商品流通的渠道,多个国家的融合,导致产品、生产要素的自由流通,都会使卢卡斯(1988)模型中的hi(t)增大,对生产的增长具有正向的效果。
3、劳动分工与经济增长。
对于劳动分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其实早在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中就得到较为深入的阐述。英国的经济学家杨格于1928年对劳动分工理论进行系统深入研究,他不同意亚当•斯密关于市场范围决定分工程度的思想,认为市场规模不仅取决于人口规模,而且取决于购买力,后者又取决于生产率,生产率又依赖于劳动分工的范围。正是劳动分工与市场规模的相互作用下,二者都得以不断扩大。而经济的增长则正是在二者的相互加强作用的动态过程中得以实现。受杨格这一思想的影响,杨小凯、贝克尔等人在力图把分工水平这一生产者最重要的活动内生化的过程中,建立起他们的“劳动分工”演进经济增长模型。
杨小凯—博兰德(1991)模型假定所有人都是事前同一的,都自给自足所有的商品,并且每种商品的生产函数、交易成本以及人们对它的偏好都是一样的。由于专业化利益的存在,经济会从自给自足向劳动分工状态演进。又由于存在着交易成本,人们对专业化水平有一个最优决策,所有人的专业化决策一起决定了当时经济的劳动分工水平,劳动分工水平决定了当时的经济增长率。劳动分工的演进扩大了市场规模,而市场规模的扩大又反过来促进劳动分工的演进,同时提高了交易成本。只要劳动分工演进到一定的水平并保持了进一步分工的潜力,人均收入就会随时间不断提高,从而经济的持续增长是可能的。因此,即使在人口不增长的情况下,只要保持了进一步分工的潜力,经济就可能不断增长,如果人口增长,更严格地说,如果进入交易的人数增多(如扩大对外贸易),则进一步提高了分工的潜力,从而保证了增长率的持续提高。
4、新增长理论的政策内涵。
罗默(1986)认为,知识溢出的存在造成厂商的私人收益率低于社会收益率,不存在政府干预时厂商用于生产知识的投资将偏少,从而使分散经济的竞争性均衡增长率低于社会最优增长率,这种分散均衡是一种社会次优,政府可以通过适当的税收或补贴政策提高经济的均衡增长率和社会福利水平。在引入不完全竞争的罗默(1990)模型中,罗默指出政府可以采用的政策是在向知识积累提供补贴的同时向垄断商品的购买提供补贴,这将导致研究部门人力资本的收益增加,促进更多的人力资本配置于研究部门,同时也消除了垄断因素造成的资源配置扭曲,促使经济增长率提高。
在琼斯-真野模型中,没有税收时的均衡增长率就是最优增长率,经济将渐近地趋于平衡增长路径,经济的稳定增长率既取决于生产技术条件,又取决于消费者偏好。该模型的政策含义是:政府的经济政策能通过影响储蓄意愿和折旧率而影响经济的长期增长率;各国增长率的差异是由各国政府实施不同的经济政策引起的;政府的税收政策一般将造成经济的扭曲,使竞争性均衡不再是社会最优,造成社会福利的损失;政府应实施减税以促进经济增长。
雷贝洛(1991)发展了宇泽模型。雷贝洛模型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考察了经济中存在不可再生要素时各类资本品在经济增长率中的作用。该模型认为,为了使经济实现内生增长,经济中必须存在一类核心资本。即使消费品和其他资本品均由不可再生要素生产,而且经济不存在生产的规模收益递增,但只要经济中存在核心资本,资本积累过程就不会中断,内生经济增长就可以持续。雷贝洛也将增长率的国际差异归因于各国实施了不同的经济政策,认为那些收入税率较高及产权保护较差的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将较低。他还认为:对非核心资本品征税像对消费品征税一样,不会影响经济增长率;如果政府对核心资本品的生产征税,将导致经济增长率降低;政府应减免核心资本生产税以促进经济增长。
5、南北贸易问题。
关于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分工的利弊问题一直是经济学界研究的热门话题。新增长理论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作为整体来研究,通过模型说明人力资本、知识等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的自我积累、自我演进机制,从而说明市场调节不但适用于发达国家,也同样适用于发展中国家。南北贸易对南北国家的经济增长都有促进作用,生产从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为发达国家节约了大量资源,用以促进新产品的开发,同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也更快了,因为它学习和吸收了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
当然,新增长理论也揭示一些令人堪忧的问题。开放经济中产生的总体效益在不同国家之间的分配是不平等的,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会造成损失。这一点显然与李嘉图模型的结论相反。事实上,内生增长在部门间产生了不平衡:技术进步在各个部门并不是一致的。在某些情况下,国际贸易将有扩大这种不平等发展的趋势。南北贸易可能使发展中国家专业化于一些初级产品,从而阻碍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世界各国为了追求各自的经济增长目标可能引发一些国际冲突等等。
卢卡斯(1988)模型揭示,由于发达国家的专业化人力资本积累水平比发展中国家要高,致使资本的收益率比发展中国家的要高,因而出现了资本从贫国流向富裕国家的现象。而不像新古典主义者所认为的那样:在穷国,资本稀缺,收益率比较高,致使资本从富国流向穷国。
四、新增长理论贸易发展观对我国的启示
新增长理论所揭示的不同于传统理论的经济增长机制及其政策含义为开放型经济的发展赋予了新的内容和形式,其贸易发展观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实践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1、重视国际贸易的规模经济效应。
从国情看,我国很符合传统比较优势战略中传统贸易产品出口国特征,但简单地强调这种贸易模式对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不利。很多传统贸易开展国的经济由于传统贸易产品技术进步缓慢、国际市场萎缩,这些贸易部门实际并没有很好地起到带动国内经济成长的目的,有的甚至造成国民经济的畸形。新增长理论的贸易发展观强调了国际贸易的规模经济效应,规模经济效应表现在生产厂商的边际生产成本随产出的增加而下降,扩大该产品产量进而扩大该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可以有效地降低成本,增强竞争能力。通常认为,在那些与技术进步、资本密集密切相关的行业才会呈现出规模经济的特征。这些行业一般比传统贸易部门技术等级要求和资金密集程度高。大规模开展这种贸易的意义绝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创汇和调剂余缺等能概括的,其核心目的应该是通过积极地开拓国际市场,改进技术,提高工艺,在享受规模经济的专业化分工中处于有利位置。另外,还可以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技术的产业,这些产业面向日新月异的国际市场,技术层次、管理水平一流,可以有效地带动国内其它产业的成长。现时期,我们可以利用东部地区雄厚的工业基础、人力资本、技术优势,有意识地打“规模经济”牌,扶植起一批强大的集团企业参与国际分工。
2、对外开放和参与国际贸易可以形成“赶超效应”。
在传统经济增长理论中,对国际贸易仅从“比较成本优势”或“资源禀赋优势”原则进行解释,无法将贸易纳入经济增长的模型中,从理论上阐述清楚贸易——增长效应。新增长理论在这方面取得了突破。新增长理论家们认为,对外开放和参与国际贸易可以产生一种“外溢效应”,即国与国之间发展对外贸易不仅可以增加世界贸易总量,而且可以加速世界先进科学技术的知识和人力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传递,使知识和专业化人力资本能够在贸易伙伴国内迅速积累,从而使贸易国的总产出水平提高,经济加速增长。同时,由于知识传播与人力资本的外部效应,各国之间开展贸易还可以节约一部分研究与开发费用,避免重复劳动,这一点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具有特别的意义。它们可以借机学习和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形成一种“赶超效应”,向发达国家的经济逼近。象中国、印度这样的人口大国,参与国际贸易,收益不在于市场的扩大,而在于分享世界上有限的、分配极不均匀的技术人力资源从事技术创新的成果。因此,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那些闭关自守或实行自我封闭的所谓进口替代政策的国家,将会失去迅速积累国内人力资本和专业化知识的良机。只有坚持开放,积极参与国际分工,才能加速进入知识经济的步伐。
3、政府应加强对国际贸易的管理。
新增长理论的经济学家们都比较强调政府对经济的管理。当然,这种管理绝不同于计划经济时代的管制。无论是从技术内生论的角度看,还是从知识经济兴起大环境的角度看,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产业是我国经济建设进程中的重中之重。目前,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上述产业的发展尚有较大差距,需要通过发展对外贸易,通过“干中学”,利用技术、知识的“外溢效应”来提高我国的生产技术水平。但是,这种宏观的需要往往同微观贸易厂商的短期利益相冲突,难以通过微观厂商的逐利行为自动形成技术升级。所以,要求政府能采取相应措施,制定一些促进技术、知识积累的税收政策和贸易政策,以促进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升级,推动经济增长。
克鲁格曼在提出国际贸易的规模经济效应时,也强调一国政府应采用出口补贴、关税等战略性措施,以增强本国具有潜在规模经济优势的产品出口竞争力,更多占据国际市场份额,谋求扩大市场份额带来的规模收益。这种贸易政策观点重新审视了被贸易自由主义者所批判的补贴和关税作用,强调了政府在选择优势产业、保护扩大出口进而扩大国内生产的机制链中的能动作用。
4、正确应对经济一体化。
罗默通过一系列假设,构建模型论证,在经济一体化内部如果仅有货物贸易和流通,而没有技术、知识思想的传播和扩散,则这种一体化并不能促进其成员国的长期经济增长。如果允许一体化内部成员国之间的技术、知识思想的自由传播和扩散,那么每个国家的研究部门都可以在一体化实体总知识存量的基础上进行新的研究与开发活动,因而能够提高研究部门的人力资本产出率。这无疑会推动长期经济增长。一个极端的例子就是,即使一体化成员国之间仅有知识的传播和扩散而没有货物贸易,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各国的经济增长。例如,当大陆上第一条由欧洲通往中国的道路(丝绸之路)在中世纪被发现之后,由于货物贸易费用极其昂贵,因而这条丝绸之路对货物贸易几乎没有什么影响。然而通过丝绸之路的旅行家却从中国为欧洲带回了新的技术知识思想(如指南针和火药制造技术等),这些新技术、新知识思想对欧洲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大规模经济建设范文6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为了调动地方政府发展当地经济的积极性,中央政府实行了自上而下的财政分权制改革,开始逐渐向地方政府下放财权和事权,地方政府因此而逐渐成为相对独立的行为主体,并成为当地公共产品投资的主要组织者和地方经济活动的主要决策者、参与者和管理者。以GDP增长为主的地方政绩考核机制,使得地方政府为谋求更多的晋升机会,以及个人或领导班子经济利益——诸如工资、福利改善的最大化,必须加速本地经济的发展。而在我国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农业经济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中央政府予以重视程度不断加大。所以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与地方政府的利益有直接的关联,如何发展好地方农业经济成为了政府急需解决的难题。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它直接关系到我国能否真正从一个农业大国转变为一个农业强国,具有能够迅速产生显著经济效应的特点,这引起了各级政府的关注。因此,正是地方政府财政权和发展权的增加,经济自主空间的扩展以及追求目标的多样性,创造了地方政府积极主动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内在动力(陈东、付雨鑫,2010)。同时农业产业化经营所涉及的行业较多、区域较广以及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要求,并需与之相配套的龙头企业建设、市场体系建设、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等,仅凭自发形成则需要漫长的过程,而各级政府直接或间接的发挥作用,可以加速这一进程的实现。因而农业产业化与地方政府之间能够形成互动局面,地方政府利用农业产业化更好的发展地方经济,农业产业化进程需要地方政府的支持。而地方政府之所以能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主要是因为地方政府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能表现出发挥出各种职能:提供公共产品、提权保障、管理和保护资源与环境以及稳定农产品市场(黄红球,2011)等。这些职能正体现了政府作为市场补充而不是代替市场的行为标准。
二、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化所遇到的困难
欠发达地区往往是市场经济秩序尚未建立的地区,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还难以实现,其农业经济发展表现为分散经营、技术落后和规模较小,经济效益表现为投入大、产出小。而农业经济本身所具有的生命周期长、易受自然环境条件影响的特点,使得欠发达地区实现农业产业化所面临的困难更加严峻。
1.规模经营问题。规模经济效应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一个基本特征,但是欠发达地区小农思想较重,且农业生产力水平较低,分散经营往往是地区农业组织的唯一经营形式,统一经营和大规模经营的理念难以得到广大农民的认可和响应。规模经济效益难以发挥,这给农业产业化经营带来了难以实行机械化生产和采用新技术等诸多困难和问题,严重限制了农业产业化的技术水平和规模。
2.龙头企业问题。龙头企业是实施农业产业化的关键,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层次和水平,它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扮演着生产加工中心、销售中心、信息中心、科研中心和服务中,tl,的多重角色。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自身市场经济水平有限,企业经营理念较为落后,以及资本实力较差等等限制,难以培养出能够带动周边整个产业链发展的龙头企业。缺乏能够带动经济发展的龙头企业,使得农业产业化企业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产量、品质和深加工水平低下。
3.人力资本的投入问题。农业产业化经营对于传统的农业经济模式是一次大的跨越,因而其要求有更高的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的人才。但:是欠发达地区教育的投入能力有限,教育水平较低。而在吸引外来高层次人才上面难以构成竞争优势。同时存在大量培养出的优秀人才外流现象,即智力外流现象严重,使本已薄弱的人力资本条件更加薄弱。农业产业化因缺乏智力支持难以有效进行。
4.农民组织化问题。我国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合作经济不发达,:灰民组织化程度低,无疑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咸春龙,2002)。欠发达地区农业经济的分散化特征必然会造成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的现象,处于分散经营状态下的农户势单力薄,谈判地位低,难以抵御市场风险,不仅进入市场困难,而且保护自身利益也难,难以成长为市场主体。
5.市场问题。近年来涌现的农产品销售困难问题,在欠发达地区表现的更为突出。农副产品销售不畅主要是市场尤其是农村市场发育不全,具体表现为市场建设滞后、市场载体脆弱以及市场机制不健全。缺乏有组织的农产品专业市场,农民收获的农产品不能及时出售,造成大量农产品滞销,甚至腐坏贬值,使得农民遭受重大损失。
三、欠发达地区地方政府在农业产业化中的定位
地方政府参与农业产业化有其积极的现实意义,但是如果政府的引导缺乏科学性,违背客观规律,在参与过程中越位、错位和虚位现象过多、过重,就会阻碍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在人力、财力、物力方面造成极大的浪费,严重挫伤各界,特别是农民参与农业产业化的积极性(郜丽霞,2002)。根据上述针对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化所面临的困难,本文认为地方政府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政策定位应如下:
1制定一整套农业产业化宏观调控规划。农业产业化主要是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的对接,企业行为占主导地位(方言,2003)。因此,地方政府应将自己定位在宏观调控政策的调控上。地方政府应提出一整套全局性的宏观配置、调控方案,以保护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利益为中心,突出企业在市场中的主导地位,根据实际情况,研究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一系列政策,使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其发展之初即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的结构体系,在发展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运营体系。
2.充分发挥“经济总管”的综合协调作用。农业产业化经营涉及多个管理部门,且与很多产业之间存在联动的关系。因此,地方政府应注重发挥“经济总管”的综合服务职能和协调职能,按照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在行政管理阶层,进一步弱化部门壁垒和管理职责。在农业产业内部,在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农户的各个生产经营环节上,建立统一管理的理事会组织,并协调好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保持各产业间合理的比例关系和优化的分布配置,形成农业、工业及其他各业协调发展的和谐局面。
3.加强制度创新,依法规范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施。地方政府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应主要体现其服务管理的职能,通过各种制度创新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创造条件,这些制度条件包括财政、信贷、税收、宣传等方面。在财政方面,建立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投入约束机制,规定财政支农支出增长比例,保障财政支农资金的供给总量。并引导多元化经济主体加入到投资体系中去,如银行信贷支持、民间资本参与等等,同时在税费上给予适当优惠政策,减轻龙头企业负担,对非公有制与公有制龙头企业、内外资企业给予平等待遇。在宣传方面,加强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学习、调研和宣传。但是除了服务以外,也应加强对农业产业化进程中企业的行为规范,引导龙头企业执行国家农产品质量标准,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带动基地实施标准化生产。
四、结语
从总体上讲,农业产业化是一个过程,是指对传统农业进行技术改造,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的过程,是一个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由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农业产业化绝不是哪一个部门或者单位能够承担得起和能够解决的,仅凭欠发达地区农业经济的自身发展是难以在短期内形成的。而地方政府是社会资源的主要占有者和分配者,在加快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地方政府应大有作为。本文上述论述为欠发达地区地方政府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做了定位,而在此则根据农户和企业行为特点及现有欠发达地区的经济资源状况,并结合当前的经济形势,提出几点具体的意见。
1.为产业化发展提供宽松的环境。农业产业化涉及的政府管理部门较多,各部门的交叉管理严重增加了企业和农民的经营成本,限制了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因而应加快各级行政部门的改革,打破条块分割、部门分割、资源分割的现状,建立适应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体化管理。同时加快政府的管理职能转变,由经济建设型向服务型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