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微企业金融政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微企业金融政策范文1
【关键词】微小企业
困境现状
一、我国微小企业发展的金融财税环境现状
中小企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构成市场经济主体、促进社会稳定的基础力量,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实现了快速发展。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上半年,我国实有中小企业1191.16万户(含分支机构),实有注册资本66.16万亿元。虽然我国中小企业成绩显著,但也面临着融资难、市场准入障碍、服务体系不完善等困难。从世界经济发展的经验来看。中小企业在各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小企业对资本和债务的需求高于金融体系愿意提供的数额。这成为了中小企业发展中的严重障碍。
到2011年9月末。我国中型企业和小企业贷款占全部企业贷款分别为31%和29.5%,合计60.5%,这一水平明显高于发展中国家,接近发达国家。虽然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其它国家的金融服务需求相比。在体制机制和融资结构方面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基于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各国政府尤其是发达国家政府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帮助中小企业融资,并且在这一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形成了较成熟的金融财税政策。对我国政府而言,借鉴这些国际经验,将十分有助于充分发挥政策性资金在弥补中小企业金融缺口中的作用。
二、微小企业发展的金融财税政策国际经验
(一)多层次多元化的金融支持体系
1、政府提供少量贷款的重点支持。依靠民间融资并不能完全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以金融市场最为发达的美国来说,民间对中小企业的投资也主要集中在企业成长阶段和销售阶段,只有4%左右投在创建阶段。而企业创建阶段的资本需求却多于其他阶段。为了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美日政府亦提供少量贷款作为资本,实现其支持中小企业的目的。例如,向新创企业提供参与资本,向风险基金、风险投资公司、以及担保机构提供少量贷款作为资本金等。东盟的新加坡政府推出了多项中小企业贷款支持计划。这些支持计划包括:本国企业贷款辅助计划、微型贷款辅助计划、新周转金辅助方案、信用保险方案(LIS)。
2.建立贷款担保体系。对中小企业贷款风险高。美日都建立了贷款担保体系,以分担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促使金融机构扩大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如。美国的小企业管理局、美国进出口银行、日本的中小企业信用保险公库、信用保证协会等。东盟的马来西亚政府实施了总额达156亿林吉特(约占GDP的2%)的中小企业扶持计划。主要用于帮助中小企业融资。政府支持中小企业融资最有效的政策是融资担保项目,包括:中小企业扶持担保计划、产业重组融资担保计划。为此,政府还专门设立了担保公司。由于商业银行的竞争以及政府担保计划的激励,商业银行越来越关注中小企业贷款。经过多年发展,有些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贷款占比已经高达40%~50%。更小的微型企业,通过个人消费贷款的方式也能够获得银行的资金支持。印尼设立担保基金,为中小企业贷款提供担保,一旦贷款不能偿还,政府承担70%的风险损失,同时在政府提供担保后,银行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权重减半计算。提高银行的资本收益率,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商业银行做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
3.鼓励设立风险基金和风险投资公司。鼓励设立风险基金和风险投资公司在中小企业中,风险型企业从事高新技术的开发、研究及应用,对其投资的失败率很高,相应地,成功的回报率也很高。因此,这类企业一般难以从以稳健经营为原则的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获得资金支持。为了支持风险型企业的发展,美日政府都鼓励设立风险基金和风险投资公司,对风险型企业进行投资,例如美国的中小企业投资公司、加拿大国有发展银行(BDC)的风险投资计划、德国高技术小企业风险投资计划(8TU)和德国联合投资计划(BJTU)。
(二)强有力的财政税收政策
为了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资金匮乏的问题,实现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及社会效益等方面发挥作用,各国均制定了各种扶持政策和资金援助计划,主要包括有财政补贴、贴息贷款、优惠贷款、税收减免和优惠,以较少的财政资金带动较多的社会资金对中小企业的支持。一般政府会设立专项基金,并设有专门的机构负责,给予符合条件中小企业支持。菲律宾在出口上对企业的优惠力度非常大:提前免除海关关税,对进口的机器设备等免税,免除码头使用费、进口税、出口税的费用等。马来西亚颁布的多项税收法案,给予中小企业优惠的税收政策:新兴工业税收优惠、投资税津贴、再投资津贴、双重抵扣优惠。新加坡各项政策措施较其他国家都非常完善,政府通过多项支持政策,如部分减免税、全部减免税、亏损回馈机制以财政资金给予中小企业帮助。它解决了财税政策手段单一的问题,政府以各种形式来推动中小企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财税政策体现的是对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另外财税政策和金融政策配合使用,使得政策的效用得到充分的发挥,这也是我国政府在制定中小企业财税政策时需要考虑的实际问题。
注:本论文是2011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辽宁省微小企业发展的金融财税政策研究》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工信部中小企业司司长郑昕.《小微企业是扶持重点》,中国中小企业信息网(2012-02-16).
小微企业金融政策范文2
关键词:国外小微企业财政政策;国外小微企业税收政策;国外小微企业金融政策
小微企业要想得到长远的发展,不仅仅需要通过自身的转型升级发展,同时还迫切需要国家政府扶持,制定有利于小微企业发展的财政、税收和金融财经政策来支持和帮助小微企业。论文通过分析国外小微企业政策支持的主要做法,包括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财政政策、收政策和金融政策的主要做法,提出小微企业政策支持的启示和建议。
一、国外政府支持小微企业财政政策的主要做法
(一)财政资金支持政策。(1)国外政府支持小微企业的主要政策经验。众所周知,各国政府对财政资金的运用,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财政资金能够较好地对社会资源进行整合,然后,能够比较积极地去引导民间资本和社会理论去支持和帮助小微企业发展。各国的经验表明,政府对资金的整合作用,主要表现为政府资金与商业银行贷款结合、政府资金与私人资本结合以及政府资金与私人资本联合投资等形式。(2)支持小微企业的财政政策。美国财政政策,如果在政策功能上对它们进行概括的话,那么可以集中表现为以下这几个方面:一是政府制定的财经政策中的专项资金,它的直接资助,如一些专项的补贴和科技计划;二是为了国家金融市场得到更好的发展和完善,一些小微企业的风险投资能够得到正确的引导,并且将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慢慢扩宽和慢慢扩展,政府都可以通过财政支持的方式来实现这些,如政府性的贷款、信用担保和创业板市场;三是一些税收优惠政策中的税收减免、加速折旧的政策,让更多的小微企业和小微企业切实享受到优惠;四是政府利用采购的方式来扶持本土的小微企业的发展。
日本财政政策。直至今日,日本政府都一直在致力于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因为日本政府十分想要解决日本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的这个突出问题。所以日本政府就专门为小微企业设立了一个小微企业科目,放在他们中央财政预算的下面,而设置这个科目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为了要推动日本小微企业的发展,政府想要通过小微企业来给社会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最常见的就是政府会给小微企业提供就业补贴等等财政补贴。与此同时,日本政府还致力于建立一套较为健全的信用保证体系,政府性的金融体系用来支持小微企业发展。
(二)设立小微企业发展基金。(1)财政补贴。财政补贴简单来说就是对于小微企业,政府会给一定程度上的财政援助来支持他们。政府这样做的原因也是为了让小微企业能够尽致地发挥他们在社会经济的不可代替的功效。
就业补贴。政府会给那些提供很多就业岗位的小微企业一定程度上的就业补贴,这样做就能吸引小微企业,让他们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给失业者,这样一来也就相应缓解了一定程度的就业压力。研究与开发补贴。设立一个政府的专项基金是各个国家政府都会采用的方法,具体步骤是通过制定各种小微企业的技术创新与开发计划,给予他们专项的补贴,前提条件是这些小微企业符合计划所提出的条件。出口补贴。为了鼓励出口,各国政府基本上都采用了间接的补贴手段来促进出口。
(2)贷款援助。贷款是各个国家小微企业取得外部资金支持的主要方法。然而小微企业在自由信贷市场上面因为自有资本较少、信用度较低、经营风险较大,所以,他们想得到所需的各种贷款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政府需要给予一些贷款资助来支持他们,这其中包含的贷款贴息、政府直接的优惠贷款就是最主要的方式。贴息贷款。贴息贷款简单的来说就是政府对小微企业的资金支持,是一种贷款援助,从本质上看可以说是一种利息补贴。我们可以通过用较少量的财政资金来带动大量的社会资金一起参与,西欧的德国和法国是采用这种方式较多的国家。政府优惠贷款。为了解决好小微企业长期贷款困难的这个问题,政府采取优惠贷款的方法。具体就是专门的政府金融机构建立完成以后,直接供给少量的贷款给小微企业日本的“小微企业金融公库”,德国的“欧洲复兴计划特殊资产基金”等。
(三)政府采购支持小微企业发展。(1)美国设立了专门的中小企业管理局,为了保证小微企业在政府采购市场能够占有一席之地,所以采取“拆分”和“预留”合同的方式。与此同时,为了让小微企业能够获得更多的订单,也做出了设立电子供货系统和派驻“采购代表”的方法。(2)欧盟这些年来,为了让小微企业成功进入公共采购市场有一定的保障,采取了很多有效的实际措施。
二、国外小微企业税收政策的主要做法
(一)实行优惠的所得税税率。(1)在1981年通过了《经济复兴税法》这部法律之后,美国的小微企业,个人所得税的税率都下调了百分之二十五。企业所得税的税率按个人所得税的税率的征税标准是企业雇员少于25人的。在1997年颁布了《纳税人税收减免法》这部法律之后,小微企业有权利享受到未来
10年的税收方面的减免优惠。(2)法国政府提出了一项小微企业增大研究开发投资量的“研究开发投资税收优惠”制度,鼓励免交部分个税的职工投资于小微企业。
(二)对小微企业营业税设置较高的起征点。(1)德国政府每年都会拨巨款给小微企业,资助发展业务,并提高了营业税起征点,足有0.75万马克。德国在统一了东部地区之后,也相应地提高了营业税起征点,足有85万马克。(2)英国小微企业,他们的企业所得税税率只有20%。
(三)对小微企业实施加速折旧。(1)德国政府将会给予企业相应20%的附加折旧,前提条件是这些进行动产投资的企业净资产是没有达到24万马克的,他们的注册资本也是没有达到50万马克的。(2)日本采用激励的优惠措施,让小企业更新其生产手段。当小企业购买设备时,具体表现为以下两种优惠的选择:第一种是买价的30%,简称首次特别折旧;第二种是买价7%的抵免优惠。
三、国外小微企业金融政策的主要做法
(一)小微企业金融政策。(1)制定小微企业融资的法律、法规。现如今在国际上通行的融资法律主要包含的是《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除了这些融资法律之外,各国也都制定了相适应的法律来专门扶持本国小微企业。(2)设有专门的金融机构,制定融资政策。美国、日本等国家为小微型科技企业建立了二板、三板市场,也设立了柜台交易市场,提供股票转让服务给一些退市公司。(3)政府设立各种专项发展基金。第一种是专项基金,鼓励小微企业发展。其中,美国曾在1959年的时候就通过投资基金实现。第二种则是风险基金,在美国,百分之六十的风险投资收益都是免税的。
(二)发展小微金融机构。(1)设立专门的金融机构。这些机构可以给小微企业直接贷款。据了解,日本就有几家专门的金融机构:中小企业金融公库、国民金融公库等。通过直接贷款的方式给予小微企业一些资金补助,在这一方面做得很好的就是美国的小企业管理局。(2)小微企业信用担保服务。许多发达国家都从信用担保体系中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如美国的小企业管理局,基本上都会担保贷款总额的百分之七十五至八十,商业银行则会承担剩余部分的风险。日本的信用担保制度也十分健全,有一个全国性的“信贷担保协会”,担保金额在贷款的百分之七十至八十之间。
四、国外小微企业政策支持的启示
(一)国外小微企业财政政策的启示。(1)我们应该借鉴国外优秀的财政政策,学习先进的政策和制度,来满足我国小微企业、小微企业发展的需求。政府可以出台统一的小微企业的财政扶持政策,对财政资金进行合理有序地安排使用,给予小微企业更多的财政政策上的优惠措施。(2)我国也应该向国外政府学习和借鉴,设立相应的担保基金。把一些有实力的、有上升空间的小微企业推荐给值得信任的金融机构,支持他们的信贷资金。(3)我国可以借鉴国外其他一些发展资金的优惠政策,致力于让更多的小微企业都能享受到的优惠政策。同时,还需快速地建立政策的跟踪问效机制,这样才能有效地保证资金安全使用。
(二)国外小微企业税收政策的启示。(1)进一步减轻小微企业的税收负担。将所得税的优惠范围覆盖全部小微企业,同时可以适当考虑在小微企业的优惠税率基础上进一步减免;将营业税和增值税的起征点的优惠范围扩大同时考虑提高起征点的额度或是将起征点改为免征额的方式。(2)注重小微企业生存能力的保护。对于刚刚起航的小微企业给予他们一段时间的税收优惠,降低他们所得税的征收率。对于步入正轨的小微企业,我们要着力解决这些发展中的小微企业的资金困难的问题。(3)国家制定相应税收政策,让小微企业享受到优惠,起到促进小微企业稳定发展的作用,发挥小微企业它特有的活跃经济的作用。对于科技创新型的小微企业,我国政府可以采取企业所得税减半征收等等的税收优惠政策,以此用来鼓励创新型小微企业的发展。
(三)国外小微企业金融政策的启示。(1)我国政府可以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我国政府可以学习和借鉴国外一些先进的金融政策,也可以通过设立政策性性质的金融机构,将贷款和融资这几项都服务于小微企业。通过较多的支持方式来不断地加大支持力度,这样小微企业才能在良好健康的成长环境下稳健地发展。(2)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必须充分发挥金融机构的中介和服务职能,为小微企业寻找更多的资金来源,满足小微企业资金方面的需求。特别是应该鼓励和扶持中小银行的发展,使其在支持小微企业融资方面做出一些贡献。还应引导和规范民间借贷行为,让民间金融市场成为小微企业融资的一个有利选择。(3)进一步完善信用担保体系。我国的信用担保机构服务质量普遍不高,提供服务的种类和形式比较单一,应在提供服务质量的同时,提供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融资服务。在政府的支持下,简化繁琐的担保手续,降低担保费用,使担保机构能够提高整体运作效率,为小微企业融资创造便利条件。
参考文献:
小微企业金融政策范文3
[深入分析]
造成当前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生存困境的深层原因是经济中的结构性矛盾和市场扭曲,突出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产业上游与下游的“两极分化”。处于上游的“银根、地根、能源流、物流(路桥)”高度垄断,土地、资金、能源等关键性生产要素供应缺乏竞争,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而处于产业下游的企业过度竞争,利润微薄。二是实业与金融的“两极分化”。实体企业面对不断恶化的经济环境,承受着持续攀升的成本压力,利润“比刀片还薄”,而靠息差“以钱生钱”的银行则利润大好。三是供应链上的大企业强势和小微企业弱势形成的 “两级分化”。部分大企业借助强势竞争地位,故意拖欠中小企业的货款资金,小企业难以为继,往往成为“三角债”中最容易受伤的群体。
[措施]
缓解小微企业困境是保障经济后劲与活力的重要任务。缓解小微企业生存困境,不仅在于通过财税、金融政策为其“输血”,化解“燃眉之急”,更重要是要加快推进改革,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全面提升小微企业的“造血”功能。为此,一要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切实减轻小微企业税费负担,提升小微企业的利润空间和市场风险抵御能力。要将扶持“三农”的某些政策“移植”到小微企业,通过“减税、减费”等方式切实为企业减负,对其“少取多予”,帮助其轻装上阵。要充分发挥政府采购的政策功能和导向作用,加大对创新型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降低其经营的市场风险。二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构建平等使用信贷资源的融资环境,鼓励民间资本建立中小金融机构,形成“门当户对”的融资体系,切实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三要深化垄断行业改革,营造民企与国企间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环境,健全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减少小微企业升级阻力。同时,小微企业也要苦练内功,借助市场竞争淘汰机制的“倒逼”压力,变被动为主动,变“生存压力”为“转型动力”。
小微企业金融政策范文4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财政政策;金融政策
中小企业在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中起非常重要的的作用,是创造就业,促进创新和促进经济增长的中坚力量。按照我国新的经济发展常态,中小企业的发展对国家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国的市场经济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力量。但是,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受到全球融资难的问题困扰,很难从中小企业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
一、评析我国针对中小型企业融资制定的金融政策
(一)财务政策
中小企业需要政府提供资金支持,但也需要免费的政策、鼓励和环境支持,在政府的支持下,市场将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的服务,在财税方面,当然希望政府给予鼓励和放心,企业政府出台的财政金融政策和内部市场调节形成双向的环境。兩种环境在资金上不能彼此分开。一是制定中小企业的规范,在合理,守法的领域中进行运营;二是要求监管机构在金融服务体系中正确行使职能。绝不能对严格的要求有所放松,不能为违反法律的人开后门。我们必须让政府法令和规则应用在中小企业融资中,这也为中小企业在筹资过程中提供了一定的经济基础。
当前,中国经济处于人均GDP稳定增长的状态,经济发展有了新的趋势。所谓的正常新事物通过GDP增长来刺激可持续的经济增长,进而通过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来促进人均GDP和经济增长率的最大化。另外,刺激经济增长的三个因素是投资、消费和出口。这是反映在劳动力、土地、资本、制度建设和创新上的五个供给要素,国家对供求关系提出了新的改革要求,希望通过改革来调整经济结构,使供给分配在需求上具有灵活性。及时根据人民的需求进行调整,通过颁布这两个经济法令,不断释放国民经济的生命力,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为了进一步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国家提供了专项资金。该基金已于2014年正式分配给中小企业,最初是通过整合以前支持中小企业的若干专项资金而获得的,现已整合到一起,主要用于支持中小企业。在中小企业中,主要用于鼓励他们发展专业的高强度项目,并为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有力的支持。
除了发放专项资金外,国家还对一些经营不善的中小企业进行收购,政府每年拨出数亿元支持这项政策。当国家在全国范围内收购所有类型的企业时,其中18%专用于中小企业的收购。国家将根据行业的具体情况给予购买中小企业产品的优惠待遇,并鼓励大中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如果小型和微型企业构成财团的一部分,国家还将在购买财团产品方面实施价格优惠。除了优惠购买政策外,国家还建立了多个试点信贷项目。
(二)金融政策
中小企业融资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大事,因此,国家应出台一些金融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加快创新步伐,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帮助,确保中小企业有足够的资金开展经营活动。我们要鼓励中小企业勇于创新,提升自身的实力,进而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除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支持的大型金融机构外,国务院和银监会也积极参与其中制定政策以减轻中小企业融资昂贵的问题。
一些国有金融机构制定了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指标,向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贷款,针对中小企业进行全方位的贷款评估,可以享受绩效考核加分。例如,中小企业信用占全部企业的20%时,可以将绩效奖励积分加1分,多计算5%,相应的绩效奖励积分为0.5,依此类推。修订后的金融企业绩效衡量方法也再次强调了奖励积分政策。国务院还批准了中小企业融资的中长期投资方式,以鼓励中小企业蓬勃发展,此外,如果满足一定条件和条件,还可以减少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根据金融机构的要求,可以进一步降低中小企业的原有资金和表外利息。
另外,政府还应增加对中小企业融资担保行业的支持,鼓励那些中小企业融资行业,鼓励这些行业更好地服务于中小企业融资,并促进整个社会的企业精神和创新。
二、促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财政金融政策建议
随着供应方结构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普惠制金融概念的广泛认可,减轻中小企业的财务困难是我国政府的责任,而财务金融政策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工具。政府为缓解中小企业的财务困难,为使财政政金融策更好地服务于中小企业融资的实践,提出了今后的建议。
(一)善用间接财政政策工具,支持中小企业融资
现阶段,我国的中小企业众多,但政府资金有限,因此难以缓解大多数仅直接进行金融投资的中小企业所面临的财务困难。因此,财政金融政策的实施应注意以下两点:
一是继续清理异常的行政费用,以减轻中小企业的税收负担;为降低中小企业的经营成本,政府不仅要进一步减税,还要规范政府行政费用。近年来,减少付款已成为中央政府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措施之一,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和2017年中央政府预算报告比涉及到的减税方面内容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政府承诺在2017年分别削减企业税金和费用3500亿元左右,释放出政府削减企业成本和帮助实体经济的坚定决心。在这种支持下,各级地方政府需要采取一些措施关于降低中小企业的关税,二是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程序,确保政府采购的透明度,例如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和指导,使其参与门户网站上的政府采购;为中小企业提供政府采购援助,以充分利用政府采购政策;为企业解决招标纠纷与反采购的问题提供帮助此外,中央银行应鼓励商业银行,支持“中小政府收购信贷融资”,对商业银行为小企业提供的政府收购信贷额度实行差额准备金率提供一定的帮助。
(二)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拓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
鉴于中小企业的规模,资金需求和资本市场的财务状况之间的差异,特别有必要建立一个适合中小企业融资的资本市场。适当高效的金融平台,着力建立监督场外交易市场,为不满足通过资本市场上市条件的中小企业提供资本融资机会,改善政策风险资本,并允许私募股权和风险资本积极扶持资金。鼓励债券市场的建设,使符合小微企业特点的集体票据融资,集体债券、集体信托等新的金融方式发挥作用,减轻小微企业的财务困难。鼓励信贷市场创新金融产品,加快为小微企业提供信贷担保和信贷提供,鼓励采用新的抵押方式,如知识产权承诺、仓库协议承诺、商业企业的信贷市场使用商业信用保险政策的承诺,商业因素和其他抵押融资新方法。
(三)发展小金融机构,满足广大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
小型金融机构主要是指规模较小,经营灵活的社区银行和村镇银行,为附近社区和乡镇的小型企业提供信贷服务,具有较高的经营效率和较低的经营成本,可以克服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可以说,小型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的融资特点具有天生的契合性,它们应该在中小企业融资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目前据我国银行业协会统计银行数量到2013年为止,中国的农村银行数量较少。到2014年底,我国共有8435家社区银行,包括837家小型和微型在线银行,主要分布在大城市。小型银行的数量和分布不能满足中小企业的财务需求。因此,必须加快社区银行,村镇银行等小型金融机构的发展,适当减轻单一持股比例的限制。小型贷款公司的投资者,允许合格的贷款公司重组为社区银行和村镇银行,鼓励私人股本和外资参与,我们应鼓励商业银行在中西部地区设立村镇银行,以明确小额贷款的市场地位主要服务于小型和微型企业的金融机构,明确小型金融机构增加服务位置并在区域和城市中扩展。
(四)健全监管制度,规范民间金融机构的中小企业融资业务
小微企业金融政策范文5
本文为辽宁省教育厅社会工作方法介入失地农民城市适应性的可行性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号为w2011069。
摘要:小微企业由于在技术创新、解决就业、拉动经济增长等方面的重要贡献,不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各国政府都采取各种帮扶政策来保护小微企业的发展。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梳理了国外支持小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金融政策、人力资本支持和其他相关服务政策,以期为国内制定相关的政策,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提供某些借鉴。
关键词 :小微企业 扶持政策 国际经验
小微企业是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的统称。在中国小微企业是指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以及个体工商户的统称。在这些企业中大多数是以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小微企业是各国政策研究和分析的重要主题,这是因为中小企业在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中都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它们雇佣的劳动力占各国工业部门就业的劳动力的60%,以及创造着工业部门近一半的生产产出,中小企业的发展是工业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中小企业在推动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机会和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以及增进企业创新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日益突出。不论是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在发达国家,政府都十分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
一、财政税收支持政策
实施税收优惠是各国扶持中小企业的主要手段,从总体情况来看,他们的财税政策主要包括降税、减税、免税和提供财政补贴。在具体措施方面,英国小企业公司税率为20%,比大企业少10 个百分点。德国1984 年开始对大部分中小手工业企业免征营业税;中小企业营业税起点从2.5万马克提高到3.25万马克,提高中小企业设备折旧率,从10% 提高到20%;所得税下限降低到19%。法国1995年颁布《振兴中小企业计划》,系统地确定了各阶段中小企业政策的基本方向和包括税收在内的扶持措施,把中小企业的利润税率由33%降为19%,对企业的注册税也相应调降,新建中小企业可免3年的所得税,并在社会福利税收上对增招雇员的企业给予减免优惠;同时按中小企业提供就业机会的多少,给予财政补贴。为促进失业人员创业,法国政府规定创办工商企业可以享受2年免征所得税,以后3年对企业赢利分别减少75%、50%和25%的所得税优惠。为加速企业继承,规定企业主在65岁之前交班、交出企业,继承税减免50%;65—75岁之间交出,减免30%;75岁以上交出则不再减免所得税。法国还规定:在老工业区等重点开发区兴办公司免征3年地方税、公司税和所得税,期满后仍享受50%的税收优惠;中小企业法人债务在次年不必全部清账,还可提取16% 作为积累。对技术含量高的中小企业所购入或租借的机器设备减免所得税;中小企业共同使用的机械设备减征固定资产税。在印度的具体做法是实施税收豁免;政府采购向小企业倾斜,而且价格要比购买大型企业的产品高出15%;直接进行资助,进行资金扶持;帮助小型企业融资。
二、人力资本支持和人才储备支持政策
为鼓励企业引进人才,意大利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聘请博士后两年以上者,每份合同提供不超过1万欧元的税收信用额度;对企业委托培养的博士生,再提供相当于奖学金60%的支持;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引进技术和开发市场而购买的劳务可享受 40%或 50%的减税,优惠额上限为 2 万欧元。韩国政府在为中小企业培训人才方面提供了积极的支持。仅中小企业振兴公团的研修院在1982年初建时就投资了2687万美元。1992年预算800万美元也由政府拨给,配备完好的教学条件。该院由研修部、教授团、管理部三个部分组成,开设119门课程,课程内容丰富多彩,学以致用。办班时间不等,最长三个月,最短两天,教学效果颇佳,每年为中小企业培训近40000人。法国规定中小企业主一旦选择了专业人才,政府承担头一年 50%的聘用费用。中小企业为提高产品质量、改进技术工艺等提出首次咨询要求时,政府资助 80%的咨询费用。另外,法国还建立了研究开发投资税收优惠制度,规定凡是增加研发投资的中小企业,都可享受减税优惠。对高科技企业,除了减税、提供无息贷款、专项拨款外,政府还可提供兼职技术人员协助企业(政府付工资补贴)。为鼓励年轻人创业,法国还规定了对年轻人兴办企业的减税法。
三、提供特殊的保护和服务
由于小微企业的脆弱性,为了保护小微企业的发展,一些国家还纷纷采取特殊的政策来培育和保护小微企业。在印度,为小企业保留一定的生产领域,禁止大企业染指,对小企业进行保护。对小企业进行基础设施、市场营销以及其他工业延伸服务。1986年肯尼亚政府通过政府文件详细地提出了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计划。具体包括提供贷款、人员培训、市场服务以及通过在中小企业进行政府采购等形式来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从1986年开始,政府连续不断的通过其5年发展计划纲要来制定一系列政策来扶持非正规经济的发展。其中1997-2001年的五年计划中规定要大力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具体内容包括:发展和改进法律体制调整中小企业的政策环境;改进和完善中小企业获得贷款和财政援助的途径;对妇女和年轻人进行专业培训支持其参与到中小企业和非正规部门就业中来;鼓励中小企业和非正规部门加强与正规的现代制造业部门的联系;简化和协调非正规部门的办证手续。2002-2008年的五年计划中又规定如下的政策来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把企业登记注册和冠名权下放到地方行政部门;消除中央层级的贸易管制政策,实行单一的经营许可制度;制定中小企业法;确保街头巡回商贩在城市中心区的叫卖权利。尽管在2000年以前,这些有关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并没有认真实施,但是从2000年起,肯尼亚政府开始认真具体实施这些扶持和资助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例如在1997-2001年和2002年-2008年的政策开始实施。单一许可证制度开始在许多地方政府实施,街头摊贩得到了重新安置。
四、对中国的启示
中国的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是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的不断拓深,而涌现出的一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它们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和壮大,既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体现,同时也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增长做出了卓越贡献。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小微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由于小微企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国社会结构的城乡二元特点,中国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需求之间存在的结构性失衡的背景下,小微企业对就业的拉动及贡献也就显得尤为重要。数据显示,全国总计6000 万左右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对GDP 的贡献率达到 60%以上,提供了 75%左右的就业和新增 90%的就业机会,并且直接或间接创造了50%左右的出口收入和财政税收。因此采取相应的财税及金融政策以及其它的有助于小微企业发展的相关服务也就显得十分必要。但是随着通胀时代的到来,中小微企业的生存环境越来越差,特别是生产型小微企业生存环境每况愈下,负担日益加重,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利润下滑已经成为小微企业能否生存下去的一道重要门槛。为此,2011年10月国务院召开会议,研究支持小型和微型企业发展的金融、财税政策措施,提出了 9 条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金融和财税政策。提出对小微企业加大信贷支持、清理不合理金融服务收费、拓宽小型微型企业融资渠道、促进小金融机构改革与发展、金融服务机构向县域以下地域延伸扩展、促进民间借贷健康发展等金融政策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
小微企业金融政策范文6
(一)金融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
1993年,意大利博科尼大学Pagano发表于《欧洲经济评论》的论文《金融市场与经济增长》对内生经济增长模型AK模型重新解释,分析了金融作用于经济增长的机制。根据Pagano的分析,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是,通过影响资本的边际产出率、储蓄率、储蓄—投资转化率,进而影响经济增长。[1]在Pagano模型的基础上,我国一些学者进一步研究了金融作用于经济增长的机制。例如,张宗新认为,融资制度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过程,主要体现在双轮驱动效应方面:一是体现在实现资本有效动员,为经济增长提供持续资本支持。二是体现在资本优化配置,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2]李国旺等认为,资本市场促进经济增长主要机制有流动性支持、风险分散、降低信息不对称、促进储蓄向投资的转化和企业的控制与监督。[3]
(二)金融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机制
发展低碳经济,是推进经济发展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方向。而金融创新是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4]1.实现资金向低碳经济配置。在低碳经济发展初期,一些产业成熟度不高,经营成本较高,盈利能力不强。同时,资本的逐利特征,导致资金很难流向低碳产业。这就需要通过低碳金融创新,明确产权,降低交易成本,引导资金流向低碳产业,实现资本向低碳经济配置。2.促进低碳技术创新。在现代经济中,技术创新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和物力。许多情况下,资本积累往往是新技术应用的决定性因素。通过金融创新,第一,促使金融资本能够迅速地集聚并集中投入到低碳技术开发中。第二,把已经发明的低碳技术应用到低碳经济发展中。低碳技术创新能否转化为低碳经济发展的动力,取决于可吸收低碳技术创新的金融资本投入量。如果没有金融支持,低碳技术创新不可能获得持续的资金。3.分散低碳经济发展中的风险。发展低碳经济,就企业而言,由于低碳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和发展模式的探索性,存在一定的风险,加之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有限,致使部分企业不愿意涉足低碳产业,制约了低碳经济的发展。而通过金融创新和金融系统功能的发挥,不论是银行信贷还是股权融资、债券融资、风险投资,都可以发挥金融分散风险的功能。
二、金融保障经济发展创新面临的问题
根据世界经济论坛2016—2017年的全球竞争力报告,中国的综合竞争力排名第28位,金融市场发展水平排名第56位,金融服务满足商业需求排名第64位,金融压抑现象较为严重。[5]
(一)金融资源配置不均衡
1.金融资源在三次产业的配置差异较大。金融资源重点向第二产业,特别是第二产业中的重化工业配置,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配置不足。这是导致我国第一产业基础薄弱,第三产业比重偏低的重要原因。2.金融资源重点向大企业配置,中小微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配置不足。[6]近年来,虽然国家鼓励中小微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发展,专门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7]但仍然存在小微企业贷款难的问题。从贷款余额看,2015年末,人民币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7.39万亿元,虽然同比增长13.9%,增速比同期大型和中型企业贷款增速分别高2.7个和5.3个百分点,但也只占企业贷款余额的31.2%。[8]而截至2013年底,我国共有小微企业1169.87万户,占企业总数的76.57%。[9]小微企业是我国实体经济中最具发展活力的群体,但金融支持的缺位,严重桎梏着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10]3.金融对消费需求的支持不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最终消费率呈现波动中逐步下滑趋势,1978年为62.1%,1981年达到66.7%。而到1995年,呈现明显的下滑趋势,最终消费率降到59.1%。此后,1996—2000年,呈现上升,2000年为63.7%。2000年以来,其下滑趋势更加强烈和明显,2010年,最终消费率仅有49.1%。2011年开始有所回升,为50.2%;2014年为51.4%。[11]即是说,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最终消费率下降了约12个百分点。4.金融资源重点流向东部发达地区,中西部地区金融资源缺乏。这是造成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发展差距大的重要原因。我国有学者划分了我国金融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包含的地区。第一个阶段是金融自由化阶段,包含的区域范围有北京、上海、广东。第二个阶段是金融约束阶段,包含的区域范围有浙江、江苏、山东、福建、海南、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湖北、湖南、河南、安徽、江西、重庆、四川、陕西、甘肃、新疆。第三阶段是金融抑制阶段,包含的区域范围有云南、贵州、广西、青海、宁夏、内蒙古、。[12]
(二)科技金融和绿色金融存在深层次问题
1.科技金融方面。科技金融是科技与金融的有机融合,是推进科技创新和进步的重要途径。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启动科技金融工作以来,特别是2011年10月,科技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等八部委联合出台《关于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加快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若干指导意见》以来,科技和金融的结合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目前仍然存在以下深层次问题:第一,新兴产业金融资源配置不足,存在两大矛盾:一是信贷资产质量低下与新兴产业资金短缺的矛盾。效益相对低下的传统产业占用大量贷款,战略性新兴产业受资金限制形不成规模效益。二是科技投入高风险与收益周期长的矛盾。金融业担心新兴产业科技贷款投入时间长,贷款风险大,从而对科技开发信贷信心不足、支持动力不足。[13]第二,传统银行信贷模式难以为科技型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科技型企业由于缺乏抵押物或质押物、技术风险大、成长性难以把握、放贷成本高、收益相对较低,因此难以成为银行的重点关注对象。[14]第三,科技担保体系尚处于初创阶段,担保公司数量少、规模小,未发挥应有作用。第四,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尚不完善、发展缓慢,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的潜力远未发挥。由于中小板、创业板市场实际进入门槛仍然较高、发行审核效率偏低,创业板市场对自主创新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不足。债券市场仍不发达,虽然近些年市场规模有较大扩展,但市场上针对中小企业的集合债券、集合票据等债券仍处于起步阶段。[15]第五,我国创业投资发展依然处于初级阶段,规模有限、专业投资能力不强。创业投资10年来不足1500亿元,且大多投资于成熟期的、传统产业领域内的企业,仅有约三分之一的资金支持了种子期和初创期的科技型企业。[16]第六,科技保险还存在许多问题。一是国家层面针对科技保险的资金支持还没做任何安排,对地方的引导和激励缺乏有效手段。二是科技企业保险意识亟待提高。三是部分政策落实不到位,如实施细则不够明确、相关税收政策没有落实等。四是相关合作机制不完善,科技保险涉及的部门间缺乏顺畅的沟通和协作机制。[27]2.绿色金融方面。绿色金融是指金融部门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政策,在金融决策和经营活动中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环境污染的治理。绿色金融是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的客观要求。近年来,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目前仍然存在以下深层次问题:[18]第一,金融机构的盈利性与社会责任之间存在矛盾。作为市场主体的金融机构,追逐利润是其基本目标。这种对利润追逐的内生动力,推动了金融机构的活力和进步。从商业银行的实践看,承担社会责任,支持环境保护会影响其盈利性,甚至认为盈利性与社会责任、环境保护之间是矛盾的。追逐利润的内生性与履行社会责任的外生性之间存在矛盾,致使金融机构在二者之间作选择时,在不履行社会责任承担的成本有限的情况下,必然会选择追逐利润。第二,信息不对称,金融机构甄别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的能力有限。由于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制建设处于发展完善时期,企业公布的环境信息有限,环保部门掌握的企业环境信息也有限。在这种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借款企业可能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为了获得贷款,借款企业可能想尽办法掩盖环境问题,结果,商业银行最终提供贷款的企业可能是存在潜在环境风险的企业。也可能由于利益的驱使,借款企业没有按照借款合同约定使用贷款,要么没有实施必要的环保措施,要么改变资金使用范围,投向高盈利性同时具有污染的项目。第三,绿色金融政策与赤道原则相比差距较大。我国金融机构实施的绿色金融政策中,绿色信贷政策更多是“一票否决制”,绿色保险政策采取的是自愿保险,绿色证券政策采取的是上市公司环境标准审核制度。这些措施更多体现为行政手段。从实施效果看,绿色信贷政策效果比较明显,绿色证券政策次之,绿色保险政策最差。这说明,我国的绿色金融政策停留在行政手段的层面,没有站在潜在污染企业是经济人的角度制定经济性的措施,导致政策效果有限。
(三)金融组织体系和市场体系结构不合理
1.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结构比例明显失衡。根据融资规模、总资产及相关指标来看,银行业在我国社会融资格局中占的比例明显过高,直接融资特别是债券市场不发达。目前,我国债券存量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约为50%,远低于美国的150%和日本的250%,也低于发展中国家100%的平均水平。这种过分依赖间接融资的社会融资结构,导致了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弱化,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还使得企业财务杠杆率过高,金融风险过多集中于银行体系,增大了整个金融体系的脆弱性。2.市场体系不完善。与实体经济联系密切的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期货市场等发展滞后,不能高效地为企业融通资金,在优化资源配置和鼓励创新等方面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特别是股票市场在一些时期脱离企业基本面和经济基本面暴涨暴跌,无法体现经济“晴雨表”的功能。[19]
三、金融保障经济发展创新的路径
(一)金融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的路径
1.优化信贷结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目前,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第二产业的带动,第一产业基础薄弱,第三产业比重偏低。为此,要优化信贷结构,充分发挥金融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第一,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金融支持,促进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第二,加强对服务业的金融支持,加快发展生产业,大力发展生活业,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第三,加强信贷监管,调整优化第二产业特别是重化工业。通过提高信贷准入条件、提高信贷利率等措施,抑制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重化工业发展。第三,加强金融对第一产业即农业的支持。通过降低信贷准入门槛、降低贷款利率等措施,不断夯实农业发展基础。2.大力发展“小微金融”,促进中小微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发展。要全面落实前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全力做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全力支持小微企业良性发展。同时,在加强监管前提下,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解决小微企业金融供给不足的问题。[20]3.大力发展消费金融,支持需求结构调整。拓展消费信贷范围,促进居民储蓄向居民消费的转化;增强金融对居民就业和再就业的拉动作用;引导资金流向,促进投资向科、教、文、卫等事业领域的流入。[21]4.大力发展普惠金融,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充分发挥金融在国家实施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重点战略中的作用,引导金融资源更多向中西部地区配置。我国学者针对前述我国金融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包含的地区,提出了开展分层金融的建议:对处于第一个阶段即金融自由化阶段的地区,给予金融发展的自由权利,适当结合自我特点,向国家化进军,打造区域金融中心、国内金融基地,或者是国际金融标杆;对处于第二个阶段即金融约束阶段的地区,各个金融机构应该形成互补的格局,结合自我条件和金融实力,规避恶性竞争,发挥各自优势,形成整体合作绩效;对处于第三个阶段即金融抑制阶段的地区,主要任务是在政府指引下,加强区域内金融体系的完善和优化,借助区位优势,主动加强与周边金融发达地区的互助和合作,实现协调性发展。[22]5.大力发展县域金融,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实施金融惠农政策,鼓励、引导县级和农村金融机构将本地金融资源更多用于支持县域和“三农”发展,不断提高县级金融机构存贷比。[23]
(二)发展科技金融和绿色金融的路径
1.大力发展科技金融,推进科技创新。科技金融是通过金融制度的创新,打破技术和资本的壁垒,促进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互动发展,产生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的价值叠加效应。[24]针对目前我国科技金融存在的深层次问题,要通过以下途径加以破解,从而促进科技金融的大发展。第一,促进金融资源向新兴产业配置。“充分发挥政策性资金的导向作用,通过设立创业投资、科技贷款、科技保险、科技担保等政策性专项引导基金,提供风险补偿和费用补贴,引导更多的民间资本进入创投领域,”引导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向新兴产业融资。同时,“成立类似于美国硅谷银行的科技银行等专业金融机构,实行‘银行+担保+额外风险补偿’的运作模式”。“鼓励和扶持风险投资机构和创业投资机构的成长,”培育多元化的新兴产业科技金融投资主体。[25]第二,加强对科技型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主要从事与高新技术相关的活动,处于产业链的高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专有技术,发展速度快、创新能力强,是我国科技自主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化的排头兵。[26]要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方式,引导和带动社会资本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投入。探索建立科技型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信贷资金的风险补偿机制,允许专利等知识产权作为抵押物,扩大科技保险覆盖范围。第三,建立健全科技担保体系。大力发展科技担保公司,“综合运用资本注入、业务补助等多种方式”,提高担保机构对科技型企业的融资担保能力和积极性,“创新担保方式,加快担保与创业投资的结合”,推进多层次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建设。[27]第四,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以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为目标,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弱化行政审批,增强发行制度的弹性和灵活性,降低股票发行成本,提高融资效率;多渠道推动股权融资,在继续完善主板、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市场的同时,继续推进三板股权市场建设;发展并规范债券市场,发展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私募债等融资工具,拓宽企业融资渠道。[28]第五,促进创业投资加快发展。这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一项关键措施,是扩大直接融资规模的有效途径,也是推进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助推器。为此,要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拓宽创业投资资金来源,发展创业投资企业和管理机构,培育优质创业投资项目源,建立创业投资管理团队激励机制,加大对创业投资的政策扶持,完善创业投资管理和服务体系,加快创业投资发展。[29]第六,积极推动科技保险发展。一是完善保险经济补偿机制,研究建立专业中介机构保障基金。推动巨灾保险立法进程,界定巨灾保险范围,建立由政府推动、市场化运作、风险共担的多层次巨灾保险制度。[30]二是加强和完善保险服务。“保险机构根据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特点,积极开发适合科技创新的保险产品”。“加快培育和完善科技保险市场,在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业、并购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方面提供保险支持,进一步拓宽科技保险服务领域。”“探索保险资金参与国家高新区基础设施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投资等支持科技发展的方式方法。支持开展自主创新首台(套)产品的推广应用、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以及科技人员保障类保险。”[31]2.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金融要支持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发展,绿色金融、碳金融是必经之路。[32]针对目前我国绿色金融存在的深层次问题,要从以下方面努力,促进绿色金融的大发展。第一,大力宣传,引导金融机构强化履行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一是要通过报刊、网络、电视、广播、移动通信等各种媒体,大力宣传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高全社会的认识。二是要宣传金融机构发展绿色金融的实践,引导金融机构强化履行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比如,2014年3月14日,《云南日报》以《“绿色金融”服务枝繁叶茂》为题,宣传了华夏银行昆明高新支行打造“绿色主题银行”,在提供促进节能减排、支持循环经济、推动产业升级方面的绿色金融服务,对其他商业银行就具有启发和借鉴价值。第二,完善商业银行绿色信贷政策。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探索实施的绿色信贷政策,更多是对列入国家环境保护部公布环保黑名单的企业,实行信贷“一票否决制”。这种做法的优点是简单,容易操作。然而,尽管有些企业未列入环保黑名单,但有可能对环境的污染处于临界值。因此,商业银行应成立负责企业碳排放评价及碳排放审查的部门,把碳排放评价引入商业银行的信贷流程,使商业银行通过客观、科学评价企业碳排放情况,以此作为是否发放贷款及确定贷款利率的依据。政府应制定科学的碳排放评价测量方法和不同产业碳排放标准,在此基础上,商业银行根据不同企业的碳排放量制定差别利率。第三,完善证券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政策。修改完善《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使相关制度不仅涵盖企业上市融资的环境要求,而且涵盖企业发行债券等资本市场融资方式。改变绿色保险政策采取的是自愿保险的做法,通过制定《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实施细则》,使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成为一种强制保险。加大监管力度,加强环保部门、保险及证券监管部门之间的合作与沟通。
(三)健全金融组织体系和市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