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企业奖惩制度实施细则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企业奖惩制度实施细则范文1
【关键词】施工现场 施工组织设计 动态管理 管理制度
工程建设项目实施阶段即施工阶段是把设计图纸和原材料、半成品、设备等变成工程实体的过程,是实现建设项目价值和使用价值的主要阶段。施工现场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关键部分,只有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才能保证工程质量、降低成本、缩短工期,提高施工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对建筑企业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水利工程建设周期长、投资大,因此,施工现场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强化现场管理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科学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是用以指导施工准备乃至施工全过程的技术经济文件,其内容视工程的性质、规模、结构、施工复杂程度、工期要求和建设地区的自然经济条件不同而不同,一份好的施工组织设计能指导项目部合理利用人力、物力、财力,以最低投入满足合同要求。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对工程造价的影响至关重要,采用的施工方案不同,所需的费用也不同,甚至相差很大,因此,在施工前应组织包括技术、质量、施工、机械、材料、劳力等相关人员,共同研究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在施工过程中针对工程实际情况编制相应的施工方案,反复斟酌,优化方案,更为重要的是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所选择的施工设计或施工方案组织实施。
2、 抓好施工现场重点管理内容
2.1施工现场进度管理
现场施工进度管理控制是现场施工管理控制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主要是通过完善项目控制性阶段进度计划,审查施工单位的施工进度计划,做好各项动态控制工作,协调各单位关系。预防并处理好工期索赔,以求实际施工进度达到计划施工进度的要求
进度管理最有效的是经济手段,通过直接关系到施工企业经济利益的方法来控制进度。如在承包合同中写进有关工期和进度的条款;建设单位的进度优惠条件和工期提前奖励和延期罚款,通过物资的供应进行控制等。
2.2施工现场材料管理
项目开工前,向企业材料部门提出一次性计划,作为供应备料依据。在施工中,根据工程的建筑材料消耗定额和工程变更以及调整的施工预算,及时向施工企业材料部门提出调整供料计划,从而保证材料按实际需求给予供应。进人施工现场的材料,必须根据进料计划、供料凭证、产品合格证,进行材料数量和质量的验收,并且严格按照验收规范和计量检测,验收完后要对材料作好详细的记录,并办理眼验收手续。进场的材料需要验收人库,现场堆放的材料应做好防火、防潮、防变质等措施。材料的安全保管具体落实到个人,做到谁保管谁负责,谁丢失谁赔偿的原则。施工设施用料应根据工程定额用料计划领取材料,凡超限额用料领取需办理相应手续,在填制领料单时注明超耗原因。供应人员对定额或超定额领料单进行保护、核算。现场管理负责者对施工过程材料是否合理使用,是否按规定进行用料交底和工程变接手续,是否按规定图堆料等进行监督。班组料必须回收,及时办理退料手续,材料管理部门需造表上报。
2.3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落实安全管理决策和目标,消除一切事故,避免事故伤害,减少事故损失,是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重点。施工安全管理,要从安全教育、检查、生产责任制与管理保证体系等方面展开。其中,安全教育最为重要。 施工企业应从上至下地开展安全教育,普及安全知识,加强安全意识,要形成全员、全过程、全企业施工生产过程的群体强化施工现场安全意识,提升安全与效率、效益的辨证统一的关系。企业应从宣传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教育,生产、专业等安全技术知识教育等方面,不断升华企业职工的施工现场的安全意识。通过加强现场安全巡逻,建立安全监督网,完善现场安全措施等,来保证安全生产。
2.4施工现场质量管理
随着科学的发展而后市场竞争的需要,质量管理已经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水利建设工程在全部施工过程中,每个部分项目工程的质量随时受到操作者、施工技术、原材料、施工环境等影响。工程质量往往会因某个因素而出现问题,通过加强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能最低限度的减少不合格工程的出现。其内容主要包括质量监督和质量检验。现场施工质量监督一般可采用以下几种手段:
(1)指令文件控制,即监理通过书面形式对施工承包单位提出其所需完成的建筑任务,指出施工单位存在的问题,明确施工单位的责任;
(2)驻地监督控制,在施工现场中观察工程的变更过程,及时处理有质量隐患的事故,对有危险苗头的项目予以重视并上报建设人员;
(3)实验控制,监理工程师判定材料和各工程项目在品质是以现场实验数据作为评判标准的,分部工程中的每道程序所用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结构的抗拉、压、弯各项强度及拌料的配合比,通常需利用现场实验所得数据来评判质量、情况;
(4)测量控制,施工前监理人员对施工放线及高程控制进行检查,对质量建筑实体所能出现的容许误差作出严格的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应对工程体的几何尺寸、高程校核等随时进行检查,对不合乎工程实体基本测量要求者,应及时指令施工单位处理;
(5)利用支付手段控制,施工单位未能全部按监理工程师指令进行施工,当工程质量部分出现问题从而达不到要求的标准时,监理工程师有权拒绝支付工程款,显然这种控制是直接有效的手段。
工程质量检查一般采用现场生产工人自检、互检和专职检查人员相结合的方式,其依据为国家或部门办法的工程施工验收及验收规范、工程施工技术操作规范、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从原料进场、各施工单位工序构配件的生产到工程竣工等全过程都必须在现场项目施工中进行质量检验。
3、 对施工现场实行“动态管理”
施工现场的人员、设备、材料流动性很大,项目经理必须根据变化着的情况和施工进度进行“动态管理”。因为随着工程的进展,需要不同专业的人员进出现场,不同用途的机械设备也随之进入或撤出现场。特别是施工材料,种类多,消耗大,哪些材料该进,哪些材料要缓进,进多少,都要根据工程进度需要,及时调动调整。如果不该进场的进了场,就会造成现场拥挤混乱,不但影响施工的正常秩序,影响施工进度,还可能造成窝工和浪费。对现场实行“动态管理”,对项目经理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项目经理必须熟悉工程工序,对各工序所需的人力、物力进行准确测算,并根据场地、环境、条件指挥调度,才能使现场管理有序,工作效率高。
4、 健全和贯彻各项现场管理制度
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包括上级颁布的和施工单位自身制订的规范、办法,是现场管理实践经验的总结,有着很强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全面落实现场管理的各项制度,是项目经理抓好现场管理的基本方法。
首先要对进场人员进行规章制度的培训,提高管理人员和全体职工的法规意识,熟悉和掌握现场管理的要求和方法。由于施工现场使用了较多的农民工,他们从农村到工地,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其中最突出的是法规意识不强。如果不对他们进行全面系统培训,施工中就难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甚至出现重大事故,危及职工的生命安全,不但给农民工家庭和个人造成不幸,也使工程进度蒙受损失。
企业奖惩制度实施细则范文2
关键词:6S管理 中职学校 管理 学生
“6S管理”由日本企业的5S扩展而来,是现代工厂行之有效的现场管理理念和方法,其作用是:提高效率,保证质量,使工作环境整洁有序,预防为主,保证安全。具体内容是: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
正因为如此,在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中推行“6S”管理,更具有其深刻的意义。它不仅能提升学校的管理内涵,还能够加强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能更好地实现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目标。
一、中职学校引入“6S”管理的意义
1、“6S”管理能为学生创设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
整理、整顿、清扫、清洁与安全,主要是确保现场无杂物,保障安全,对生产现场需要留下的物品进行科学合理的布置和摆放,以便用最快的速度取得所需之物,自己使用的物品,如设备、工具等,要自己清扫,而不要依赖他人,从而消除发生安全事故的根源,为员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使他们能愉快地工作。
而中等职业学校即企业,虽“6S”管理是现代企业普遍推行的一种重要管理方法,但中等职业学校能直接为企业培养所需人才。所以,依照“6S”管理的理念,学生要有良好的习惯和素质,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企业的管理要求。而教室和宿舍是学生学习生活的空间,教室和宿舍的环境,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
2、“6S”管理能提升学生的修身素养
“6S”管理的核心和精髓是“修身”,说明员工的个人素养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而“修身”即教养,努力提高员工的修身,养成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的习惯和作风,这是“6S”活动的核心内容。
“修身”不仅是现代企业对员工的必然要求,而且也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生存、发展的主观要求。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创造力与个性因素密切相关,而良好个性的养成离不开轻松、愉悦的氛围环境。职高的学生尤其需要一种有利于激发学生自我表现意识的和谐、民主的、受尊重的氛围。班主任要放下自己教师的架子,深入到学生中去,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热爱学生,让学生感悟到“亲其师、信其道”,融洽师生关系,为学生的成长创造和谐的环境。
3、“6S”管理能提高学生间的协作能力
在当今信息化社会,现代企业快速发展,对员工间的协作能力和标准要求更高。借鉴“6S”管理,要不断加强学生间的协作能力培养。现代教学论思想认为:学习不是个体的行为,而是一种群体的活动。学生的学习是个再创造再发现的过程,必须要依靠主体自觉参与才能实现。在素质教育发展的今天,我们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如何让每个学生得到发展,是摆在每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建构主义认为“协作学习”能培养学生克服这种差异的能力。在这种群体活动中它不仅能提高认知能力,还能培养健康的心理品质,使学生内在的潜能得以挖掘,交流的能力大为增强。
二、6S管理的实施策略和具体操作
1、我校“6S”管理的实施策略原则
(1)整体综合原则:6S管理必须坚持全体师生的全员参与性,必须要求从各方面整体推进。不留死角,不留盲点。6S管理必须综合学校各项管理要求,具体落实在6S的六个主要内容中,实现6S管理带动学校科学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2)循序渐进原则:6S管理必须坚持由表及里,由粗到精,从形象改观到内涵提升,从外部各项管理提升直至课堂教学各方面细节的逐步提高。各项标准和细则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不断发展,必须反复训练、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3)激励奖惩原则:6S管理的全面实施必须与各项管理的考核相结合,建立6S管理专项奖惩制度,以量化方式进入班级考核,建立班级6S管理台帐,并与班主任绩效挂钩。
2、6S管理的具体操作
(1)制定学校“6S”管理的相关文件、细则:2008年9月份由教务处、职教研究室、机械专业部共同制定了以下4个具体实施细则:《黄许职业中专机械专业教室6S规范细则》《黄许职业中专机械专业寝室6S规范细则》《黄许职业中专机械专业实训6S规范细则》《黄许职业中专机械专业礼堂活动6S规范细则》。
(2)学校“6S”管理试行阶段:2008年10月,组织动员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进行学习,宣传“6S”管理,使“6S”管理深入每一位师生心中。具体开展在2012届机械A9班、2012届机械B班进行试点,实施3个月(组织者:教官、班主任、助理班主任),在实施期间,专人负责、全员参与,总结操作的具体运作模式和方法;同时每周组织各年级师生观摩学习。
(3)学校“6S”管理实行阶段:2009年3月,在经过3个月的试点和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在专业部各班级全面进行推广。由专职教师和学生会同学负责,每天对各项工作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发现问题立即通知到班,限时整改,对存在整体性问题的进行停课专项整顿,使学校“6S”管理能顺利实施,逐步使该种管理模式在专业部的教育教学中真正地扎根下来,深入人心。目前专业部在校班级共22个小班,学生近1000人的管理全部实行学校“6S”规范化管理。在实施的过程中,定期开展活动,总结前一阶段的经验得失,不断完善,修订更加成熟完善的管理制度,形成具有黄许职业中专特色的学校“6S”管理模式。
三、专业教育教学实施6S管理取得的成绩
企业奖惩制度实施细则范文3
(1)整理:增加作业面积;物流畅通、防止误用等。(2)整顿:工作场所整洁明了,一目了然,减少取放物品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保持井井有条的工作秩序区。(3)清扫:使员工保持一个良好的工作情绪,并保证稳定产品的品质,最终达到企业生产零故障和零损耗。(4)清洁:使整理、整顿和清扫工作成为一种惯例和制度,是标准化的基础,也是一个企业形成企业文化的开始。(5)素养:通过素养让员工成为一个遵守规章制度,并具有一个良好工作素养习惯的人。(6)安全: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保证生产的连续、安全、正常地进行,同时减少因安全事故而带来的经济损失。(7)节约:就是对时间、空间、能源等方面合理利用,以发挥它们的最大效能,从而创造一个高效率的、物尽其用的工作场所。
二、7S管理在学校中实施的必要性
1.引入“7S”管理理念是学校品牌提升的基础性工程,是校企合作的重要桥梁,是安全工作的长久保障,更是学校形象的最佳宣传。推进“7S”管理有利于建立学校内部管理的统一标准,极大地提高工作效能,建立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铸就学校管理的特色与品牌。有利于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产教结合的全面融通,从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有利于学校全体师生整体职业素养的全面提升。以“7S”管理理念提升学生职业素养是在“国标”建设中切实抓住校企合作这条主线,将学生培养模式、评价模式与项目建设有机结合,注重项目建设中的每一个环节和细节,通过项目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着力办出特色的示范。
2.推进7S管理,能熏陶良好管理习惯,营造和谐发展氛围,美化优化校园环境,减少资源财产浪费;能保障教学有序安全,提高学习工作效率,能提升职业技能素养。
3.7S活动能全面覆盖日常教育教学活动和师生日常学习工作生活的所有环节。从实训工场、计算机房、实验室到教室、寝室、办公室,从仪容仪表、环境卫生到学习、工作与生活习惯。7S活动能创造一个干净、整洁、舒适、合理规范的工作学习场所和空间环境,使学校各场所的管理及文化建设提升到一个新层次,使校园更加整洁有序,师生更加文明守纪,教学更加规范统一。
三、7S管理内容在职校中的具体化
7S活动的对象是具体的现场环境,通过规范现场现物,营造一个洁净的环境,培养员工良好的生活习惯,其最终的目的是提升人的品质,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从而达到规范化管理。在学校范围内开展7S管理,是企业文化进入中职学校深度发展的必然,旨在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创造和谐优美的教育教学环境,实现学校教育与企业文化的深度融通,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开展“个人7S”、“宿舍7S”、“班级7S”、“公共场所7S”、“实训实习7S”、“仪表仪容7S”、“专业技能7S”、用各项指标作为衡量学生的思想品德、道德素养和基本职业技能等素质的客观标准,为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起着积极的导向作用。
四、职校推行7S管理的基本做法
1.制定细则,全面实施
按照实施细则全面推进7S活动,自上而下,明确区域责任,进行教育训练,不断使7S内容规范化、具体化。强调人人清楚自己的岗位责任。知道为什么要做,在哪里做,做什么,在什么时候做,谁来做,怎么做,做到怎样的程度。7S管理必须坚持全体师生的全员参与性,必须要求从办公室、教室、寝室、实训室、实习工厂、教育教学、工作生活等方面整体推进,不留死角,不留盲点。7S管理必须综合学校各项管理要求,具体落实7S管理的六个主要内容;必须要求坚持由表及里,由粗到精,从形象改观到内涵提升,从外面各项管理提升至课堂教学各方面。7S管理的全面实施还必须与学校的各项管理考核相结合,建立专项的奖惩制度,使学校的管理水平得到全面提高。
2.建立样板间
各实训基地、实验室、场馆结合7S实施要求,经过现场诊断,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评价标准和检查方案。同时,选择寝室、教室、实训室、实习工厂等建立样板间,集中力量进行改善,并组织参观,局部推进。
3.检查评价制度化
企业奖惩制度实施细则范文4
关键词:工程项目 成本控制 施工企业
一、工程项目施工前期成本控制
(一)施工方案编制
在工程投标阶段,施工企业要根据招标文件要求和工程概况的相关资料,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成本预测;在施工准备阶段,施工企业应当结合设计图纸、会审、其他资料以及在保证工程质量、安全和进度的基础上,编制实施性的施工方案。在施工方案中要尽量推广使用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并对多种方案进行技术性、经济性的比选,从而优选出综合成本低、可靠度高的方案。同时,针对施工方案编制详细的成本计划,强化项目成本的事前控制。
(二)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企业应成立项目管理部,构建成本管理责任体系,将成本责任经层层分解之后落实到各部门、各岗位和个人之中,对工程项目总成本实施全员控制、动态控制和全过程控制。配备既精通工程造价管理,又能熟练掌握工程技术的专业人员,编制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工程流程和实施细则,细分成本,落实目标责任制,使工程施工的各个阶段和施工人员都在成本控制的范围内,并制定考核奖惩制度,强化目标责任制的执行效果。
(三)加强合同管理
为了有效规避由于合同内容不规范而可能造成的损失,所以必须增强合同管理观念。发承包双方应当在自愿协商的基础上对合同中的不明确条款进行及时修改和补充,确保合同条款中语言的确定性、肯定性,不能存在意向性、商讨性、含混性用词。同时,做好相关资料的保存工作,为事后处理工程索赔问题提供有力依据。
二、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
(一)加强材料、人工、机械费用控制
(1)在材料费控制方面,由于材料费一般占据工程直接费用支出的60%以上,所以材料费用控制对于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控制材料采购关。施工企业应当及时掌握材料市场价格的变动情况,采取招标采购或货比三家的采购形式,选购质优价廉的材料,降低材料费;其次,强化施工过程中的材料使用控制,在施工现场落实材料限额领用制度,避免材料浪费的现象发生,降低材料的生产消耗量;再次,重视材料库存管理,建立全面的库存保管制度、验收制度、盘查制度等,做好余料回收工作,在保证正常施工的前提下降低仓储消耗。
(2)在人工费用控制方面,具体可以分为项目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人工费。施工企业应当合理配置项目管理人员,避免出现人员冗肿的现象,提高项目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施工企业还应当确保施工人员具备一定的操作技能和业务素质,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运用科学的奖惩制度充分调动起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3)在机械费用控制方面,其关键在于提高机械设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施工企业应当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科学选用机械设备,做好内部的合理调度工作,计划好机械施工的程序,减少机械闲置时间。同时,施工企业应当做好机械的维护保养工作,延长机械使用寿命,及时排除机械故障,避免由于机械故障造成工程损失,从而到达控制工程项目成本的目的。
(二)强化工程质量、安全管理
首先,在工程项目施工的过程中,应加强工程质量成本控制,保证各道工序均能满足质量要求,有效避免窝工、返工或质量事故而造成的额外成本支出,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其次,强化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机械设备的使用安全,严厉禁止违规操作行为,防止由于安全事故对工程成本造成负面影响。
(三)签证及索赔管理
工程项目负责签证的管理人员应及时办理与项目有关的各种签证手续,并做好向各相关部门的通知工作,如材料部门、规划部门以及技术施工部门等等,以此来确保可以及时准确地对相关成本计划进行修改,这样有利于保障材料供应的及时性,进而确保工程项目能够顺利开展。此外,索赔管理与签证及合同有着十分密切的内在联系,基于索赔管理的重要性,必须由工程项目经理对其进行管理,以确保索赔有节、有据、有理,从而保障索赔工作的合理性和及时性。
三、工程项目竣工验收阶段的成本控制
首先,应缩短竣工验收时间。由于项目竣工验收时间拖的过长,势必会增大相应的成本费用,从而给企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所以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尽可能缩短工程验收阶段耗费的时间;其次,应对竣工验收阶段的工作予以重视,以此来确保工程项目顺利交工。应在验收工作开始之前,将验收所需的相关资料备齐,并送至委托单位或业主方手中以备检查之需,在验收过程中对于业主方提出的合理意见,应按照相关合同规定及设计要求以最快的速度进行解决处理,防止因拖延时间而增加成本的情况发生;再次,应及时办理工程结算。对于施工单位而言,工程结算是最为重要的环节,也是确定自身权益的主要过程。为此,负责工程结算的人员应在项目开始阶段便做好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为及时办理工程结算奠定基础;最后,工程交付使用后,应由项目管理单位指派专人进行保修期间的维修工作,并定期进行回访,以此来保障保修金可以按照合同约定予以回收。
参考文献:
[1]叶源.易文娟.加强成本控制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J].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中旬刊).2011(6)
[2]贾得来.陈天山.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与成本控制[J].商情.2011(9)
企业奖惩制度实施细则范文5
一、抓好信息反馈
只有信息灵通、准确,反馈全面、及时,企业各项工作才能正常进行。抓信息反馈,大体有五个内容:一是原始记录和台帐卡片,做到系统化、规格化、档案化。二是统计报表和综合分析。把大量的、琐碎的原始数据和情况及时统计到综合报表上,经过层层综合分析,使原始资料变成“活档案”,成为指导生产和管理工作的有效工具。为各级领导及时提供各种情况和数据,对生产和经营起到指导作用。三是专题经济活动分。对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消耗定期进行对比,发现问题采取措施,努力做到投放合理而效益最佳。四是工程回访回修。把用户的意见作为提高工程质量,端正经营思想和作风的重要信息。工程交工后随访一次,进户后再访一次,发现问题立即修理。同时把发现的问题作为今后施工中注意整改的内容。五是调查和预测。首先研究上级计划内容和意图;了解同行业先进生产技术和经济指标水平;调查建设单位投资情况和实际需要。根据这些情况,做出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全面决策,做到知己知彼,努力赶超先进水平。
二、搞好定额管理
主要抓三类:一是劳动定额。分实物量定额和工时定额两种。在实物量定额上,根据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制定、弥补国家和地方统一定额中所没有的内容。针对一些产品或工作内容零星的项目,制定了时间定额。如机械零件加工、制作和各种维修定额。二是物资消耗定额(包括机具损耗和利用)主要制定班组工料消耗、定型模板租赁、机械台班消耗、轮胎使用和燃料能源消耗,通过定额控制,加上相应的奖罚制度,使广大职工领料有数,用料限额,处处注意节约。三是资金和费用定额。主要有施工预算费用分配、施工预算包干费率、机具设备租赁费用、管理费支出、临时施工包干费、福利基金开支和百元工作量流动资金占用等。
三、加强计量标准和检验工作
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定员定编标准。根据企业规模和近三年的测算,制定工资各级机构的编制,制定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一线工人和辅助工人及工种比例,按这个标准调整劳动组织,使一线工人人数比例增加,辅助生产工人比例下降,非生产工人比例下降 。二是岗位工作标准,制定考核标准,把工作的好坏与经济利益紧密结合起来。三是技术和工艺标准。主要有技术档案标准、装修工艺标准等,不仅使施工人员有所遵循,而且促进了技术改造和工艺改革。四是计量检验标准。主要是加强计量检验手段,如后台上料过秤计量、大型现场后台上料自动计量,材料进场检尺量方计量和材质化验计量等。通过这些检验工作,不断校正误差,提出准确数量和最佳参数,保证了质量和安全,减少了材料的损失浪费。
四、加强目标管理和计划平衡工作
这是企业指挥生产、组织生产的重要手段。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指标分解。根据全年总目标,把具体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基层单位、生产班组和每个职工身上,并用签订合同的形式,把完成这些指标的责任、权限、要求、互保条件和所得利益确定下来。公司对工区、工区对栋号、栋号对班组签订定保合同;班组再根据所承担的任务,对全班人员实行“五定”(即定人、位、质、量、时间)分工,然后按每个人的贡献大小分配奖金。这样,把经济责任、效果和利益紧密结合,形成了千斤重担众人挑的局面。二是制定措施。根据各自所承担的包保指标,层层制定方案和措施,保证目标和计划的实现。三是综合平衡。主要根据各个时期的具体计划,全面考虑企业内、外条件,采取有效措施,充分挖掘各方面的潜力,减少和避免停、窝工和计划失调,保证均衡施工。针对进度计划不准、班组随意调动造成的停、窝工问题,编制实物量流程计划和班组定位劳动流程计划,保证人力、物力的相对平衡和稳定。
五、健全规章
围绕生产指挥、质量管理、经济核算、人事管理和政治工作先后建立各项基本制度。其中主要有三大类:第一是责任制度。从岗位上分,有各级领导、各专业干部、后勤服务人员和工人等。从业务上分,有经济、技术、质量、安全、设备、计划生育、卫生等经济责任制。在这些制度中,明确规定了每个职工应承担的工作和职责。第二是技术规定。根据国家颁发的规程,结合公司实际,制定实施细则,主要有技术质量细则、安全操作细则、设备维护检修细则、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细则等等。通过加强这方面的基础工作,较好地克服了管理和操作上的自由化。第三是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对人、财、物三大方面的管理。在人事管理上,建立培训制度、考勤制度、考核评比和奖惩制度、职工公约和劳动纪律守则等等;在财政管理上,制定企业财经制度、资金领报审批制度和周转制度等等;在物资管理上,健全供应制度、限额领料制度、库区保管制度等等。
六、全面经济核算
企业奖惩制度实施细则范文6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现场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加强现代建筑施工项目现场管理的重要性1.1现场管理是工程项目施工正常进行的基本保证。在工程施工中,现场管理是否有效直接影响其是否通畅,进而影响项目的经济效益。例如,不合理的现场布置会造成各种材料物资的二次搬运或各施工活动间的相互干扰,这必然会导致生产效率的降低和施工成本的增加。1.2现场管理关系到施工企业的社会效益。通过工程施工现场的观察,施工单位的精神面貌和管理水平赫然显现,一个文明的施工现场往往能够赢得业主和社会相关方的认可,为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1.3 现场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顾客及相关方对项目的满意度。现场管理设计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居民生活等众多社会问题,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现违反国家或地方法律法规、影响交通和居民生活等方面的问题,进而会对施工生产活动造成一定程度的阻碍。1.4 现场管理使连接项目其他工作的纽带。现场管理很难和其他管理工作分开,其他管理工作也必须和现场管理相结合。例如,安全工作要求设置防护;场容管理要求对现场进行围护。二者如果结合良好,就可一举两得,否则各行其是,将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2.建筑工程项目现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施工现场管理混乱。
施工现场管理混乱、是当前建筑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些施工企业管理不严格、规章制度不严格执行,施工无计划,操作无标准;工人纪律松弛,生产效率低;材料、工具设备乱丢乱放,浪费惊人等等现象时有发生。
2.2 施工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有的建筑施工单位人员文化水平较低、素质不高、技术人员所占的比例较小,特别是高中级以上技术人员所占的比例更小。职工文
化水平参差不齐,技术素质差,有些企业甚至雇佣价格低廉、未经岗位培训的民工干活、使质量、安全事故频繁发生,严重制约生产发展。
2.3 对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有些施工企业认为建筑工程施工就是抓工程质量,而管理施工现场是一种额外的负担,因而忽视了施工现场的各种管理工作,导致了整个施工现场管理松弛、管理混乱、“脏、乱、差’、现象大量存在。
2.4 施工安全得不到保证。
建筑施工的特点决定了建筑业是高危险、事故多发行业,施工生产的流动性,施工生产过程的复杂性都决定了施工生产过程中不确定性难以避免,另外建筑施工露天、高处作业多、手工劳动及繁重体力劳动多、而劳动者素质又相对较低,这些都增加了不安全因素。有的施工项目不注重安全管理工作、安全设施投入不足,安全生产制度松弛,致使安全隐患和事故经常出现,严重影响施工的正常进行,达不到工期的预期效果、最终将损害到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3.加强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现场管理对策分析
3.1 加强现场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首先要提高认识,深刻了解现场管理的职能和作用,才能搞好施工现场的管理。在实际工作中不难看到这种情况,员工素质、科技水平、生产条件基本相同的企业,由于管理水平的差异,其生产效益、工程质量相差很大。在施工现场管理中,秩序是效率的基本前提,没有秩序就没有效率,没有效率就没有效益。施工现场管理得当,物料可以节约,人工、材料、设备费用等可以减少,现场不会出工伤事故、质量事故、火灾等事故,可以得到直接的经济效益和间接的社会效益。强化对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认识,舍得投入人力、物力和资金,是做好施工现场管理的基础。
3.2 建立以项目管理为核心的管理体制。
市场经济条件下,项目靠市场竞争得到,业主或顾客越来越苛求项目的实施质量。因此,建筑施工承包企业也越来越关注劳动者和管理者在工程项目上直接结合的水平,这些要求我们必须创造适合生产力发展的新的生产关系,进行以项目管理为核心的建筑施工管理体制改革:一是建立以项目经理部为主要形式的施工生产组织系统,全面推行项目经理负责制。二是把以项目管理为核心的施工管理体制分层次进行改组:公司总部为经营决策层,项目经理部为施工管理层,施工队伍为劳务作业层。三是建立以工程项目为对象的成本核算制。四是企业对项目采取复合性指标责任制。五是要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模拟市场的运行机制。六是要维护项目经理的地位和合法权利。
3.3 提高项目经理的科技知识,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是施工现场管理的关键。
项目经理是建筑企业的一线指挥员,是项目的管理者,作为一个合格的项目经理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要胸怀全局,能顾及到工作的各个方面,不能顾此失彼。要做到这点,首先对施工现场、生活区域等方面统一规划及合理布局,以便施工、生活、安全、消防等方面的管理。对施工工序安排要符合生产要求,及时提前做出相应安排。在前一工序中要为下一工序创造条件,而不能让下一工序催等前一工序。要重视各工种、各专业间的横向协调,因时、因地、因工种安排组织施工,让各部门的工作在现场形成最大合力,取得最佳效果。二是要坚持对现场实行“动态管理”。建筑施工现场的人员、设备、材料流动性很大,项目经理必须根据变化着的情况和施工进度进行“动态管理”。因为随着工程的进展,需要不同专业的人员进出现场,不同用途的机械设备也随之进入或撤出现场。特别是施工材料,种类多,消耗大,哪些材料该进,哪些材料要缓进,进多少,都要根据工程进度需要,及时调动调整。如果让不该进场的进了场,就会造成现场拥挤混乱,不但影响施工的正常秩序,影响到施工进度,还可能造成窝工和浪费。对现场实行“动态管理”,对项目经理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项目经理必须熟悉掌握各工序,对各工序所需的人力、物力进行准确测算,并根据场地、环境、条件指挥调度,才能使现场管理有序,工作效率高。三是要解放思想,敢于创新开展工作。施工现场因所处地点和季节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因施工工程规模不同,管理工作也存在很大差异,这就要求项目经理从实际出发,勇于创造新的现场管理模式和方法。搞好现场管理,不单要选好项目经理,还必须建设一个好的项目领导班子,即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只有充分调动和发挥各专业人员的积极性和职能作用,才能使现场管理工作有一个可靠的组织保证。项目领导班子分工要具体,责任要明确,要处理好分工与协作的关系;要搞好班子团结。在工作中注意协调协作互相补充。在整体工作和专业分工上要有明确的现场管理目标,这样在规范现场管理上才能形成合力。四是加强项目经理知识更新和培训力度,经常组织他们走出去参观学习其他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取长补短。不断提高项目经理素质,使其真正成为懂技术、会管理、善于经营的复合型人才。
3.4 严格贯彻执行各项法律法规,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是现场管理的保障。
3.4.1 要对进场人员进行规章制度的培训,提高管理人员和全体职工的法规意识,熟悉掌握现场管理的要求和方法。由于建筑行业使用了较多的民工,他们从农村到工地,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其中最突出的是法规意识不强,遵守规章制度观念差。如果不对他们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施工中就难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给企业造成损失。
3.4.2 要结合项目实际完善现场管理细则,让员工在工作中严格按各种管理细则施工。在实际工作中,单位和项目负责人必须要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以行业法规为依据,完善符合实际的实施细则,规范现场职工行为,强化职工的自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