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设计特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公园设计特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公园设计特点

公园设计特点范文1

关键词:混合结构 结构设计 钢框架

一. 概 况

广州远洋公寓大厦是远洋宾馆新建的一栋兼汽车库、办公公寓为一体的高层建筑。地上30层,地下3层,建筑面积20000M2,总高度为103m,标准层层高3.20m,地上1~10层为可以停放200辆汽车的立体汽车库, 11层以上为公寓,顶部有餐饮及娱乐设施。建筑外形与二十年前建造的远洋宾馆互相呼应成为一体。

由于远洋公寓大厦建地窄小,地处交通要道,混凝土结构施工很不方便。同时,为了提高建筑面积的使用率,增强抗震性能,加快建造周期,由开始的混凝土结构方案改为钢框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方案。按照这个方案已于2000年底封顶,成为广州市第一栋高层钢结构,也是国内迄今最高的钢结构住宅建筑。

二. 结构方案的选取

1. 钢框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混合结构。由于原来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保留了钢筋混凝土剪力墙,这种结构形式的优点是较全钢结构造价低,楼电梯的墙既是承载又是分割墙;缺点是施工复杂,尤其是由于本工程的建筑平面特点混凝土墙不能先于钢结构施工,影响钢结构的进度。本文第三节将说明解决途径。

在原混凝土结构的结构布局条件下,利用钢结构大柱网的特点,将1、3、4轴上的四排柱改为三排柱,1/4轴上仅保留G轴上一个柱,减少了柱子,减小了柱截面,发挥了钢结构的优势,为租售楼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2. 钢框架——支撑体系的纯钢结构方案:这个方案也可以较好地满足建筑平面的要求。结构优点是自重轻、地震作用小、减小了钢——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平面的刚度偏心影响,有较好的延性。缺点是较钢——混凝土混合结构造价高。经过竣工后的实际比较,为了使钢——混凝土混合结构施工合理,采用本文第三节方案后,实际用钢量与纯钢结构已相差很少。

三. 钢骨混凝土剪力墙的采用:

1. 为什么本工程中采用钢骨混凝土剪力墙:

1) 合理的施工流水作业,加快工期。本工程建筑平面中剪力墙未形成独立的筒形结构,不可能先行施工,国内很多钢——混凝土混合结构是筒中筒结构,筒体可以先于钢结构6~10层浇注混凝土墙体,而后安装钢结构。如果本工程采用一般混凝土剪力墙,钢结构与墙各层需同步施工,必然影响钢结构的进度,失去了钢结构快的优势。因此,本工程在混凝土剪力墙中设置钢柱梁及斜撑,组成临时稳定的结构,与钢框架同时安装形成整体框架——支撑结构,安装之后逐层浇注钢筋混凝土墙。这样安装钢结构与混凝土作业分别进行,相互没有影响。

2) 钢——混凝土混合结构在施工中由于钢梁的安装误差与混凝土墙的施工误差相差近十倍,由于混凝土墙的偏斜经常发生钢梁很难就位的情况。在本工程中于墙内设置钢骨后,与钢梁连接的预埋件和墙内钢骨柱相连,可以控制钢结构误差之内使钢梁准确的就位,不会再发生钢梁难安装的问题。

3) 本工程十层以下为停车库,由于需满足200辆车位,面积很紧张,按照车辆布局要求,1轴剪力墙不可能上下贯通,需结构作局部转换,上部墙内的钢骨在下部形成钢骨混凝土柱作为支承构件之一,较好的满足上下转换结构的要求。

4) 钢骨的设置使钢骨混凝土剪力墙提高了承载能力及延性。经计算,增加钢骨柱可以减小混凝土截面及竖向钢筋,提高墙体抗压弯的承载能力。

2.钢骨混凝土剪力墙的构造及施工:

钢骨设置于墙端及转角处,在外接钢框架梁处挑出钢牛腿并连接预埋件,上边再焊接连接板与钢框架梁腹板用高强度螺栓相连。

由于墙内钢骨柱及梁较小,作为临时支撑结构,在该状态下按6层钢框架——支撑结构承受风及常规荷载计算,可以满足侧向位移限值要求。因此,在施工时要求安装钢结构与浇注灌混凝土相差不得超过6层。

实践证明,在施工中设钢骨混凝土墙做法达到了预期效果。由于墙内设置钢骨,用钢骨增加约15kg/M2 。

四.结构分析及钢结构设计:

1.结构分析:

本工程为一般钢——混凝土混合结构,设有很特殊之处,使用了SATWE及美国ETABS软件计算分析,风荷载取值:基本风压0.5km/M2,风载系数1.4,由于周边高层建筑较多,风荷按增大1.3倍计算,地震设防为7度,Ⅱ类场地上,地震作用各系数按混凝土结构取值。

经计算结构主要特征如下:

结构自振周期;Tx=2.95秒 Ty=3.13秒

风载作用下结构侧向位移:

2. 钢结构设计

1)钢构件:地下一层框架柱、梁为钢骨混凝土结构,其中钢骨与一层柱截面相同,钢框架柱为焊接箱型截面,梁为焊接H型截面,停车库夹层次结构均为焊接H型钢梁柱。最大钢柱为550Χ550Χ25,由于层荷载较大,最大梁截面为H600Χ250Χ12Χ25, 柱、梁采用的最厚钢板为25mm, 剪力墙厚度:地下三层至十一层为600mm,十二层至二十四层为500mm,二十四层以上为 400mm。混凝土标号分别为C40,C35,C30。楼板为压型钢板作模板上浇钢筋混凝土。

2)钢材全部采用国产钢材,框架柱梁用Q345B 级,次梁及次要构件可用Q235B级。

3)节点连接形式:考虑制作及现场施工简便,采用简易常用的连接方式。柱梁刚接时,翼缘剖口焊、腹板用高强螺栓连接;铰接时,腹板用高强螺栓与柱连接。墙内钢骨柱与主梁连接均为铰接。

4)设计用钢量:主框架为1480t , 墙内钢骨为310t,平均用钢量:主框架结构70.5kg/M2墙内钢骨为14.7kg/M2

五. 小 议

1.工程为一般高层建筑结构,结构计算分析方面设有明显的特点。由于建筑平面决定,剪力墙较强,因此基本上是由剪力墙承受水平力。结构的变形性能有明显的剪力墙结构特点。钢框架主要承受垂直荷载。不起担负第二道防线的作用。因此,设计中保证剪力墙的较好抗震性能是非常重要。

2.建筑高宽比为6,正好为限值,层面积较小,剪力墙偏心,平面及竖向的形状对抗震不利,如果采用纯钢结构的钢框架——支撑体系对加强抗震性能更为有利。

3.本工程相对于结构计算分析来说,结构的构造、连接节点、焊接质量及材料的选取更为重要。是保证结构安全、施工质量进度的重要环节。本工程在设计中对这些方面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均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4.钢框架部分采用大柱网,构件数量较少,标准层仅有9根柱。对于窄小的施工现场,减少构件吊次可以提高安装效率。

公园设计特点范文2

关键词:特色专业;教学改革;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个性化教育

作者简介:张新建(1980-),男,河南驻马店人,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讲师;刘沛(1944-),女,湖北武汉人,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 武汉 430074)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5-0042-01

一、电气特色专业的建设定位

独立学院在创办初期,学科专业建设基本照搬申办学校的做法,这是独立学院的必然选择。但也必须清醒认识到,这只是权益之计,要及时地对申办学校的资源进行改造和吸收,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学科专业建设,创立具有独立学院特色的学科专业体系。[1]

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成立于2003年9月,开始由华中科技大学电气学院提供人才培养方案。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根据自身实际和“育人为本,质量第一”的办学宗旨,文华学院吸收华中科技大学电气学院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专业精神理念、专业优势,形成了强专业、重实践、个性化的特色专业建设指导思想。确立了以市场为导向、面向基层、错位竞争、因材施教、进行个性化教育、培养在电气工程及相关领域的生产、建设、管理等一线岗位及能够直接解决实际问题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办学思路和专业定位。

二、特色专业建设的具体思路和方案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对特色专业建设的要求,认真分析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优势与不足,集中力量打造本专业的特色,改革的思路是以学科建设为依托、以教学改革为核心、以人才培养为主线。

1.确立面向实际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电气信息类专业能力体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3]获取知识能力,包括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和文献检索能力等;应用知识能力,包括应用知识能力、综合实验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等;创新能力,包括创新思维能力、创新实验能力和研究开发能力。

本专业从实际情况出发,着力培养应用型人才。通过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课程体系和培养计划进行深入研究,构建和实施以通识教育为基础的专业模块教育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以打好基础、加强实践、发挥个性、分流培养、办出特色为原则。加强通识教育与基础教育,重视专业教育,高年级学生按专业模块进行专业方向的培养。通过狠抓第一课堂,活跃第二课堂,注重校内外结合,全方位锻炼学生的能力,不断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积极实施教学方法改革

人才培养要通过课程落实到教学中去,教学方法决定了人才培养的方向,适当的教学方法是实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目标的必要条件。[4]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独立学院的教学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探索出一种适应独立学院的教学模式。独立学院学生的基础与一本等重点高校相比,基础知识较为薄弱,其使用教材与一本院校必然要有所差异,需因“才”施教,选用适合独立学院学生的教材。独立学院建校较短,目前还没有非常多的成熟的适合独立学院学生的电类教材。专业教师根据近几年的教学实践,适应课程体系改革的要求,重新编写了电类《电路理论》教材,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已经在教学中正式使用。新教材内容注重基础、突出实用适用,具有针对性,在学生中反映良好。[5]其他的电类改革教材正在建设之中。

电类主干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工作原理推导繁琐、涉及电路图、波形图繁多及基本公式罗列复杂等特点。传统的课堂讲授及实验检验的教学模式给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带来很大困难。此外,由于学时及实验室仪器的限制,学生也不可能一一通过实验来验证所有理论,而运用计算机仿真可以弥补这一不足。因此在有限的课堂和实验学时内,如何把计算机仿真技术系统地融于电气类主干课程教学中,让学生既能牢固掌握基础理论,又能掌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研究问题的方法,尽快地掌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科研究的前沿,同时还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是教学方法改革中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计算机仿真技术引入到电气类主干课程教学中,必然会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授课模式,取而代之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探究模式学习,从而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这也是个性化教育实施的一个有益探索。目前已经在电类部分课程科目中引入了计算机仿真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加强实训体系的建立

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是学科专业建设的基础。要想培养实用型技术人才、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必须加强实验和实训基地的建设。2005年在学院统筹规划下,一批基础实验室和技术基础实验室相继建成,承建了“电路实验室”和“电工实习中心”。2009年学院投入近2亿元建设“工程实训大楼”和“图书馆”,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科建设配套的专业实验室“电力拖动与电力电子实验室”、“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验室”、“电力系统综合实验室”等也将逐步建成。此外,学校与葛洲坝水力发电厂、上海电机厂、国家电力科学研究院高电压研究所等单位合作,建立了多个稳定的校外专业实践教学基地,能完全满足本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需求,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4.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学科专业建设的关键,在学院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一直在努力引进人才。对于青年教师的培养采用了导师制,从教案的修改、组织试讲到跟班听课,六位具有硕士学位的中青年教师在多位老教师的指导下科研能力和教学效果逐步提高,在学院的青年教师教学大赛和教学质量优秀奖评选中获奖。目前,六位专任中青年教师基本形成了自己的科研方向,开展了一些实际课题的科学研究工作,并力争近两年内在一些纵向或横向科研课题上取得进展。

三、总结

独立学院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专业建设必须在定位、培养方式等方面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学科专业体系。特色专业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高校的办学特色和社会服务能力,是关系一所高校能否受到社会认可和欢迎的重要因素。经过近几年的改革与建设,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取得了一些成绩,获得了一定的社会认可。本专业招生录取线一直在二本录取分数线附近,就业率也一直在90%以上,考研率也逐年提高,深受广大考生、家长和用人单位的好评。但要实现特色专业建设目标,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在下一步工作中,将继续优化专业结构,凝练特色,改革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加大实践教学改革力度,推进个性化教育。只有经过深入的实践改革才会取得一定的成果,对同类高校电气专业建设和改革起到有益的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刘献君.论独立学院的学科专业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07,

(11):57-60.

[2]李忠明.电气信息类专业本科大类培养模式探讨[A].第七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C].2010.

[3]王先春,郭杰荣.独立学院电子信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1,(27):128-129.

公园设计特点范文3

【关键词】:湿地公园;植物设计;松雅湖湿地公园

【前言】:植物设计作为湿地公园整体建设的基础,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掌握湿地原有的植物资源,然后合理选择适宜植物品种,进行协调、搭配,完善湿地原有的自然景观及生态系统,呈现给游客一个完美的状态。长沙松雅湖湿地公园,就是一个相对成功的湿地公园建设工程,虽然项目还在建设中,但现有的植被,也很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1、湿地公园的植物设计原则

1.1生态可持续原则

湿地作为城市环境保护的重要因素之一,维持湿地的生态持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湿地具有生物多样化的特点因此在进行植物设计时,要考虑为湿地生物提供足够的生存空间。此外,要保持湿地的透水性,以及与周边自然环境的良性循环,保证陆地环境与水域环境的完整共存[1]。

1.2合理利用原则

湿地原有植物加以合理利用,湿地原有植物适宜原本的生存环境,生命力强,在保证原有植物的生存的情况下,进行植物种植设计,与其他植物合理搭配,提高其原本的观赏价值,也易于管理。

1.3植被演替原则

湿地生态公园的丰富植物种类,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进行植物景观设计时,要依据植被演替规律,设计符合生态系统要求的植物群落结构,保持生态系统的长期稳定。

2、长沙市松雅湖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

2.1概况

松雅湖公园位于长沙市长沙县北部,北至捞刀河,南至滨湖路,东至东六线北段和东八线南段,细致松雅河,占地面积489.62公顷。1973年围湖造田,2003年长沙县启动团结垸退田还湖工程,形成现在的松雅湖湿地公园。项目目前还在建设当中,该项目规划以松雅湖为核心,建设一个以湖光山色、自然生态为基础,集休闲、旅游、健身、娱乐、水上活动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湿地公园[2]。

2.2分区设计

2.2.1陆地分区。为满足公园的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采用分区设计的方式,不同功能区设计不同的植物景观,依据不同植物的特点,来满足不同功能区的使用要求。公园主要分为三个功能区:创智企业区、历史人文区、健康养生运动区,创智企业区的行道树,选取香樟树,香樟树适宜长沙的气候,生长速度快,且四季常青,有欣欣向荣之意;历史人文区的行道树是枫香,枫香秋叶变色,搭配长沙丰富多彩的历史、人文和艺术十分协调;健康养生运动区选取布迪椰子作为行道树,搭配沙滩区域,热带风貌的活力特色十分适合这一功能区。

2.2.2水域设计,松雅湖公园全面蓄水后水域面积达6000亩,公园内湿地植被种类众多,生物多样、丰富,在水域设计中,严格保育水质保障水量是项目重点,为搭配大面积的水域景观,设计柳岸莺啼的景观设计[3]。这类景观设计应用垂柳、醉柳、香樟、朴树、枫杨、红枫等植物,配以大面积水域,营造阳春三月,春意盎然的景观特点。

2.3文化设计

湘楚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一支独具风采的区域文化,在设计植物景观时,要对湘楚文化进行深入了解,将其融入到设计理念当中,合理选择植物品种并进行搭配,使植物的文化特点能够得到更好的体现。位于历史人文区的碧竹园,种植金镶玉竹、紫竹、刚竹、哺鸡竹、青皮竹等各种类的竹子,将潇湘名人园包裹其中。竹子坚韧,不屈不挠,寓意古代先贤,利用不同形态构件不同优美景观的同时,利用自身具备的文化特点,与名人园的幽、雅特色完美融合。

2.4特色设计

2.4.1茶园的设计。长沙县著名的产茶基地,茶文化由来已久,因此,在历史人文区设计一片茶园,用以展示长沙县浓厚的茶文化。茶园在布置上顺应地势种植高桥银峰茶,形成梯田式的视觉效果,在展示茶文化的同时,表现出有优美的视觉景观。

2.4.2梯田花阶。由于松雅湖的历史成因,规划时为纪念曾经的农耕记忆,设计了梯田景观,梯田花阶由种植水生植物的水梯田和种植各类花草的旱梯田共同组成,种植香蒲、黄菖蒲、水生鸢尾等植物[4]。水梯田采用分层种植的方式,选用的水生植物,多为挺水植物,基部沉于水中,扎入泥土中生长。水生植物本身就对于创建良好的生态系统有重要作用,能够净化水质,保持水体美观。

2.5空间特色设计

在进行植物景观设计时,建筑与植物有机结合,形成合理的空间分。植物的搭配,既能美化建筑的优势,又能掩盖空间不足的劣势。植物与建筑的协调搭配,能够营造舒适的植物生态景观。位于运动养生区的烟雨林,将酒店、漫步跑道、健身馆等隐匿于林中,利用香樟、木荷、红花木莲、独本女贞等植物,按照不同生长特点,分层次规划,将烟雨林打造成一个天然氧吧,同时将给在这里健身的游客营造一个幽静、隐秘的环境效果[5]。

3、湿地公园植物设计品种选择

在进行湿地公园的植物景观设计时,会涉及到大量的植物品种选择,在选择时,首先要优先选择乡土树种,能够做到适地适树;常绿植物与落叶类植物协调搭配,使四季都有景可赏;开花植物适当选择,花期会影响整个景观效果,适当选择开花植物,合理规划景观效果;尽量节约成本,选择植物保证生物多样性及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以长沙市松雅湖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为对象,简要分析了湿地公园的植物设计,目前项目还在继续中,生态雏形已现,吸引了黑天鹅等动物的到访。这一成功的湿地公园植物设计案例,值得我们在其他湿地公园的植物景观设计中借鉴学习。

湿地公园作为城市环境净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因此在进行湿地公园的建设中,要在保证湿地的可持续生存环境的大前提下,营造一个有地域特色的城市湿地公园。

【参考文献】:

[1]张瑞吉,王菲.浅谈湿地公园的植物配置[J].现代园艺,2016,19:115-116.

[2]孙桂玲.浅谈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的规划设计[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32:118-121.

[3]赵胤,张克.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初探[J].北京农学院学报,2012,01:77-80.

公园设计特点范文4

关键词:坡地公园;地形特点;水文条件 ;土壤环境 ;空间特色

Abstract:In Urumqi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Toutun River District) White Lake area of hillside Park as an example, to explore how in the slope park design, on the basis of mutual respect, to a reasonable use of hillside Park in the terrain features, hydrologic condition, soil environment and space characteristics, the real respect for nature, the use of natural.

Key words: Hillside park ;Topographic features;Hydrological conditions;Soil environment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中图分类号:TU98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坡地环境具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坡地景观的建设较之平原地区也面临更多、更复杂的问题和矛盾。此次规划设计范围内的坡地公园所处的坡地环境带有鲜明的环境景观特征,多变的地形空间,丰富的自然景观,为坡地公园的景观规划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坡地又常常对公园建筑布局、道路的形态、景观塑造等方面起到制约的作用。因此对于坡地公园中自然景观元素的尊重和利用显得尤为重要。

一、场地内自然景观元素的特点

1.1地形特点

白鸟湖新区坡地公园属于是单坡地形,总体呈现南高北低,西高东低的地势。至高点出现在南段界线处,高程为889.5。最低点位于场地东北角与城市道路相接位置,高程为859.0。场地西段地势相对平坦,坡度基本小于20%,东段地势起伏较大,最大坡度达80%。

1.2水文特点

白鸟湖新区坡地公园所在的区域,总体地形南髙北低,区域的排水系统已有了整体的设计。设计中,公园南侧地势较高区域的雨水,已经通过箱涵横穿道路的方式,排入坡地公园内,加上坡地公园场地自身承载的积雪融水和雨水的排放需求,公园内部被冲刷出若干条自然冲沟。

坡地公园北侧,高程较低的区域,地下一米左右可见地下水,部分位置已形成若干浅滩。如何消化和利用场地内的季节性排水,打造好的水景景观,成为坡地公园内一大重要难题。

1.3土壤特点

受到坡地公园的地形以及水文特点的影响 ,坡地公园内,土壤高处瘠薄、盐碱度低,低处肥厚、盐碱度高。场地环境类型为Ⅲ类,土层中【SO4²-】含量为407~14084 m g/kg,【CL-】含量为315~1517mg/kg。

场地土的易溶盐总量最大值为2.2%,平均值为1.36%,大于0.3%,属硫酸盐渍土、中盐渍土。土层薄,土壤肥力差。

1.4坡地公园的空间形态特征

坡面的曲率直接影响坡地的控件属性、交通以及环境保护及景观等多方面因素。根据坡面曲率分析,可得出结论,场地主要由上部凸形坡、直行坡以及底部凹形坡组成。

1.4.1上部凸形坡具有三个方面的开敞视野,具有开放的形态;

1.4.2直行坡视野三方狭窄,一方开敞,具有较强的视觉封闭性,方向单一;

1.4.3底部凹形坡具有内向性和私密性,视觉聚焦、方向单一。

二、对自然景观元素的尊重和利用

2.1坡地公园设计中对地形以及土壤特点的尊重和运用

设计时我们对场地地形进行梳理,将场地划分为三各区域,高度敏感区域、中度敏感区域、低度敏感区。与此同时结合场地土壤条件,根据种植区域的地形坡度、所处位置合理的选择不同抗性的植物种类,进行乔、灌木、地被植物、速生树种和慢生树种的搭配。

2.1.1高度敏感区域:坡度在25°以上的区域位置

坡地公园内坡度在25度以上的区域位置,大多位于场地中部。该区域地形改造较少,地形坡度较大,土层较薄,换土困难,因此设计时在场地内种植绿地抗寒耐寒,有一定固坡作用的适生地被植物,如披碱草、老芒麦等。

2.1.2中度敏感区域:坡度在18°~25°范围内的区域位置

坡地公园园区内坡度在18°~25°范围内的区域,大多位于场地西侧及东北侧地段。由于上述区域大部分位于上坡面,土壤瘠薄,由于场地内含易溶盐平均值为1.36%,因此,基调树种选用在易溶盐平均值为1.4%场地内成活率可达72%以上的白榆、长枝榆、大叶榆、白蜡等。

2.1.3低度敏感区域:坡度在18°以下的区域位置

坡地公园内坡度在18°以下区域位置大部分分布在南侧高地以及北侧的生态浅滩区域。

在绿化设计时,南侧高地着重结合场地形态,打造丰富的植物群落。由于土壤瘠薄,种植时通过换土,种植冠大荫弄得庭院乔木,搭配花期季相,打造多层次多色彩的景观植物空间。

针对滨水区域,种植区域主要位于水系两侧,形成花灌木、湿生植物、水生植物的滨水复层绿化景观。由于北侧盐碱情况严重,因此主要选用耐盐碱性强的马蔺、千屈菜、芦苇、黄菖蒲、鸢尾等,同时在水岸边增加喜湿且耐盐碱的乔木、灌木和地被,如紫穗槐、红柳、红瑞木、蔷薇、萱草等。

2.2坡地公园设计中对于水文条件的尊重和利用

坡地公园场地内,北侧如遇春季或者雨量较大时,只能任其排放。没有雨水收集系统使得水资源被白白的浪费;另一方面又大量排放雨水带来城市水涝。地下水位逐年下降,城市水体污染和生态环境恶化。

设计对现状冲沟进行设计,处理为开合有度的跌水、溪流。处理后,溪流承载着积雪融水和雨水的汇流工作,一路北流,在北处形成的五处生态浅滩,达到了雨水收集的目的。对北侧的浅谈现状浅滩加以梳理和工程处理,使之合理的为景观所用。

2.3坡地公园设计中对于空间形态特征的尊重和利用

设计时,对于分析得出的三种坡型加以利用,选择鸟瞰角度,打通视线通廊,组织设计景观空间。

2.3.1上部凸形坡大多位于场地南侧,地势较高的区域,具有强烈的中心性和标志性,具有动态感和进行感,可以提供观察周围环境的最佳视野,同时坡顶的轮廓线设计也相当重要,是打造标志性景观的首选区域。

2.3.2直行坡大多位于场地中部,具有良好的视线和方向性,排水良好又不受奇风袭击,是植被生长茂盛的地方。该区域通过林带,使坡顶与坡底得以过渡。在空间条件优越的位置,设置悬挑平台,尊重坡型特征,保证原场地的地形地貌。

2.3.3底部凹形坡大多位于场地北侧,地势较低的区域,是景观中的基础空间和活动空间。该坡型与场地北部通过咬合得到沟通和融合,平坦的地形可以结合北侧的水系打造多处开敞空间,融入文化特色,打造具有文化内涵的景观空间。

三、结语

公园设计特点范文5

关键词:郊野公园;规划设计;理念

中图分类号:S757.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人类不断地对自然绿地进行开发利用,导致城区边缘或近郊区的自然景观减少甚至破坏。为了保护自然风景资源,各国相继设立了郊野公园来加以保护,并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适度的利用,将其作为自然生态保护地和提供人们郊野游息、追寻自然野趣及进行自然科学教育的场所。

1 郊野公园特点与定位

2.1 郊野公园特点

(1)靠近市区, 交通便利

地处市区边缘或近郊, 区位条件比较优越, 市政道路直接连接公园入口, 游客可以搭乘城市公共交通到达, 出入便利; 在附近的居民更加方便, 日常时间都可以进园活动。

(2)注重保护为主, 利用为辅

成立郊野公园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自然景观区域, 所以建设郊野公园主要是追求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不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的, 旨在保护自然资源, 改善生态状况, 保护生物多样性, 为城市居民提供科普教育和游览休闲的户外场所。

(3)风景资源质量评价偏低

郊野公园的自然生态环境受到人为干扰甚至破坏较大, 相比于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风景资源略差些。

(4)具有自然和野趣的风格

郊野公园一般选择在自然风光区域筹建, 旨在对这些自然生态区域进行保护, 将这些地方控制起来, 以减少城市扩充对其破坏, 以期达到改善城市气候进而改善城市气候的目的, 同时为城市居民提供郊游的场所, 在风格上比城市公园更注重自然和野趣。

如何突出郊野公园的特色是规划设计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为了防止在建设过程中失去自身特色, 应尤其注意处理好与城市园林景观的关系, 使其与城市生态园林紧密地结合, 并采取有效的规划技术措施保证郊野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2 郊野公园的定位

2.1 性质定位

郊野公园的定位是规划设计的前提, 若定位不准确则与森林公园、城市公园或主题公园没有区别, 难于发挥优势, 也失去郊野公园的特色。其性质定位应该是以保护生态用地为目标, 以郊野自然

景观为特色, 营造开展户外活动、游览休闲、运动健身和科普教育等功能的开放性公园。

2.2风格定位

郊野公园一般选择在山地、湿地、山川、田园、河流、溪谷、水塘、湖泊、海岸等自然风光区域来筹建, 所以所营造的景观应是自然的、具有野趣的, 人工添加的园林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外观颜色都应该是朴实的, 这更有利于与大自然的协调, 形成自然美。

2.3功能定位

(1)保护功能

成立郊野公园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日益减少的自然地, 确保自然资源的持续发展。如香港的郊野公园 , 其最初设立郊野公园的目的是保护当地自然环境并向市民提供郊野的康乐和教育设施, 为做好保护工作, 1976年香港行政局颁布5郊野公园条例6, 为保护、管理郊野公园提供最基

本的法律保障。

(2)恢复功能

郊野公园一般是位于城市边缘或近郊区, 自然生态环境受人为破坏很严重, 因此需要恢复, 以构建自然生态的环境。

(3)旅游功能

设立郊野公园的另一个目的是开展生态旅游, 向市民提供郊野的康乐和自然教育活动。

科教功能:在郊野公园为广大市民提供享受郊游乐趣的同时, 培养市民热爱自然、爱护自然的习惯, 增强环保意识和增加认识自然的机会, 发挥科教功能。

3规划设计原则

3.1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的原则

郊野公园的景观环境是自然的环境,要求规划建设的景观是自然的景观,应保持其完整的自然地形地貌,营造良好的森林生态环境,改善现有植被结构,防止水土流失。关闭破坏严重的采石场、退果还林,合理安排公园的园林服务建筑、园路和服务管理设施,并使其融于自然环境之中。

3.2生态优先、突出山林野趣特色的原则

以自然山体为骨架,保护山水林泉和动植物形成的自然景观和自然生态环境,让游人于游憩中了解自然、享受自然、自觉保护自然,并获得生物学、地质地貌学等相关知识,提高市民对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自觉性。

3.3以人为本的原则

公园内的各类公用服务、管理设施和游览道路的开辟等项目,均应方便游人利用,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兴趣爱好的游人的需求,开创人性化的活动空间。

3.4可持续发展原则

公园建设与自然资源利用应以保护自然为基础,持续发展为前提,永续利用为目的。尤其是郊野公园的建设,更应立足于生态、加速用于生态恢复的人工林向自然生态风景林的演化。严格控制游人量使环境容量不超过生态承载力的极限。

3.5安全性原则

公园内的道路、观景平台、风景建筑、服务与管理设施应符合有关安全规定与规范,防止地质灾害发生,防止森林火灾发生,以免危害游人安全,此外,路口应设置路标。

3.6滚动发展原则

统一规划,分期实施,精心设计,精心施工,使公园生态环境不断提高,公园设施逐步充实与完善。

4规划设计理念

物质和精神的双重享受是通过感觉来实现的。佛教中称人有“五法”,又名“五境”,即“色、声、香、味、触”,是“眼、耳、鼻、舌、身”五根所缘之境。人与自然的交流通过这五种感觉来达到、体验并升华至“意识”的境界。

现代人在高楼大厦混凝土森林中生存日久,感观的灵敏度大大降低,难以感受自然灵性。充分利用自然的绿色景观,发掘人的感悟能力,增强人与自然的交流,成为郊野公园总体设计方案的理念。设计理念如表1所示。

表1 郊野公园设计理念

5规划技术要点

5.1 功能分区

郊野公园功能分区是根据风景资源的属性、特征及其分布进行合理分区,将郊野公园划分为生态游览区、生态保护恢复区。将生态景观环境良好、风景资源系统相对较为丰富的用地划分为生态游览区;将水源保护区范围内林地和坡度大、植被少、水土易流失的区域等划分为生态保护恢复区。其中公园管理服务区分布在生态游览区内。

(1)生态游览区

设计将生态环境良好、风景资源相对较为丰富的用地划为生态游览区。又根据地形地貌的连续性和空间的完整性,保持景观及环境特色,便于进行可靠的保护和管理。

(2)生态保护恢复区

保护恢复区范围内不适宜作为景区建设的用地,主要是保护性地恢复地带性森林植被,提高森林的水源涵养功能。

5.2总体布局

郊野公园的布局形态,主要考虑景观要素、用地组织、功能关系、交通组织的整体空间形态,反映郊野公园的功能分区、结构、地域、环境等内在联系与特点。郊野公园布局结构形态是以主要山脊线和山谷为骨架的块状结构形态,道路系统主要沿山谷与山脊布局;景区以山谷与山脊两侧用地划分、景点是以资源特点和游憩需求而布局;生态恢复区则以生态敏感度与景观敏感度、果林分布、资源特点而确定。

6 结束语

总之,郊野公园以充分利用自然生态景观为主, 所以规划设计构思应以自然、朴实、野趣为原则, 在公园内设置生态核心区来保留原生态, 对被破坏的区域进行生态恢复, 开拓郊野游览区来开展生态旅游活动。发挥其优势, 规划特色公园。通过性质、风格和功能定位, 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易澄. 浅议生态园林与郊野公园[J].中国林业,2002(05A):42-43

公园设计特点范文6

关键词:广州;儿童公园;场地设计;地形利用

中图分类号: TU986

文件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6)05-0000-00

Abstract: In the site design of Children's Parks, the landform characteristics are closely related with size and form of site, and arrangement of activity space. For play space is the leading factor in a children's park,adjusting measures to local conditions, accentuating distinguishing features and reconstructing reasonably are put forward as

the principle of landform utilization. The research chooses excellent landform utilization cases in Guangzhou Children’s Parks to analyze their entrance space, typical game space, retaining wall treatment and flat terrain use, etc., in order to find how to create interesting and distinctive spaces combined with site features.

Key words: Guangzhou;Children's Park;Site design;Landform utilization

1广州儿童公园用地的地形特点

广州地处丘陵地带,既有地势平坦的冲积平原,也有丘陵地和海拔400-500 m以上的中低山地。相对高程80 m以下,坡度小于15°的缓坡地或平坡地称为岗台地,在广州增城、从化、白云、黄埔、番禺、花都、天河等区有零星分布。在广州市2015年建成开放的13个儿童公园中,不同公园的选址位置具有不同的地形条件和特色。其中萝岗、天河和花都三个儿童公园属于山地型儿童公园;番禺和增城两儿童公园用地的地形略有起伏;白云、黄埔、南沙儿童公园三园滨水,形状狭长且地势十分平坦;其余5个属于完全被道路包围的平地型儿童公园。

建设于岗台地的山地型儿童公园由于基址地形的特点,应当充分尊重场地的特征,既要满足少年儿童活动的需求,又要结合地形特点,在尽量不做较大地形变化的前提下,对场地进行规划设计,并因地制宜,特色突出。在游戏空间设计方面,更加注重了对原有场地的尊重和利用,富有趣味和特色。山地型儿童公园在场地设计时不可能随意布置,场地的形状和规模亦受到地形的影响,看似不利于设计,但是如果能被巧妙利用,反而成为特色亮点,也能避免公园游乐项目出现同质化现象。

平地型的儿童公园地势平坦,平面布局不受限制。然而毫无起伏、一览无余的地形条件不利于空间分隔和视线引导。特别是滨水的儿童公园,地势平坦且为狭长型,如没有一定的起伏和遮挡,便会显得场地狭窄、杂乱无章。在设计上应注重{整部分地形,通过地形和景观构筑物分隔形成不同的空间。

2 儿童公园场地设计中的地形利用原则

根据不同的使用功能,公园的场地规模和形状各有不同。而作为以游戏空间为主导的儿童公园,不同游戏空间对场地的要求差异较大。如入口集散空间要求地形平坦、视野开阔并具有一定的规模尺度,方便游客集散。儿童公园中的戏水、玩沙空间形状可随地形地貌而变化,不拘形式和形状,但必须相对集中且在一个平面上;跌级水池或沙池可作为一种变化的模式,但所占比例较小。滑梯、秋千、转盘等游乐设施单体所需的空间有大有小,但在规划场地时,不能只考虑摆放设施的位置空间,还应有相应的等候空间及家长在旁边看护和休息的空间。有部分游戏项目需要更大、更平坦开阔的场地,如各种球场、赛车场、溜冰场、极限运动场地等。另外,儿童公园中还应配套室内的活动空间,以便安置如5D电影、科普课堂、艺术展览等适合室内活动的项目,并配备必要的管理服务设施。

在地形多样的空间里进行规划设计,必须遵循以下的原则。

2.1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尽量服从起伏的自然地形的总体特征,合理布置不同功能的场地,减少因公园建设、“大挖大填”而对自然地形地貌造成较大的改变,破坏生态环境。尽可能保持原有地形地貌的特征和植被的完整性,保持公园的自然特色。在起伏地形条件下,功能空间布局应重点利用原有的地形空间形态,通过造景要素来增强和减弱原空间形态[1],从而达到人们的使用和观景要求。为了追求某种平面效果或塑造某个规则形状的场地而大规模地改造原来的地形空间特征,以期和平地空间相一致的做法不可取也不可行。

2.2结合地形,突出特色

儿童公园的游乐项目往往较相似,摆放的滑梯、爬绳网等商品器械也较易雷同。但如果能与地形相结合,设置符合地形特征的游乐项目,或者根据地形特征定制,则能够大大突出场地的特色,增添了游玩的新鲜感和乐趣。丰富多彩的地形条件,恰恰为避免儿童游戏空间同质化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切忌因项目而改变场地的特征。相反,应当为场地的特质而创造出不同的游戏内容和游戏空间。如香港迪士尼乐园在用地布局上,利用高差地形在园区围合出封闭的空间,区分不同主题的园区;乐园内的探险园区则结合地形、道路、广场、河流等景观要素,合理安排了各种探险类的娱乐设施,形成了很好的序列点[2]。

2.3合理改造,相得益彰

对于部分过于陡峭或过于平坦的地块,在遵循节约建设的前提下,可以根据空间分隔以及游戏项目的需要进行合理改造。地形有分隔空间、控制视线、影响导游路线和速度、改善小气候、美化环境等作用[3],在公园规划中,要注意地形设计,陡峭地势改造要符合儿童使用安全需要;过于平坦的地块,适当的堆坡造地形能避免所有游乐设施一览无余,功能混淆,相互干扰。地形处理结合植物造景和构筑物的设置,可以达到丰富空间和引导视线的作用。

3广州儿童公园场地设计中的地形利用分析

广州市的13个儿童公园分别位于不同的区域,在地形地貌方面各具特色。这些儿童公园几乎同时建设(除越秀儿童公园为原有儿童公园外),由于区位的差别,形成了风格鲜明、各具特色的儿童游乐场地。其中最大的特色就是根据各自不同地形条件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所带来的建设亮点。下面列举几个地形处理的典型例子。

3.1入口空间,巧用地形元素

公园选址在岗台地,入口处的一定高差给设计师带来了不便。设计师通过运用不同手法,将不利化为特色,给孩子们呈现一个梦幻奇特的童话世界。

3.1.1花都儿童公园

花都儿童公园入口原址为一矿区,原始地形高差超过20 m,地势较陡峭,状如断崖,这对于一个公园入口设计来说是一大挑战。设计采用童话的语言巧妙地解决了这个问题,通过在入口处建造了一座岩石上的“欢乐城堡”,巨型塑石、高大城墙、尖尖塔楼,这些景观远远就吸引了孩子们探索的欲望和好奇心。设计利用塑石和“欢乐城堡”的城墙,巧妙地遮挡了较大的高差,并吸引游人拾级而上,探索其中的奥秘。在城堡前不同标高的平台上设置了不同功能的游戏空间,室内外游乐设施相结合,依山而建,因地制宜,游人在不经意之间进入了一个有趣的童话世界里,却不知此地原是一处废弃的矿坑(图1~2)。

3.1.2 天河儿童公园

天河儿童公园入口比较宽阔,亦有一定的高差,游客经过入口前广场短暂停留后,必须拾级而上才能到达公园主要的活动场地。一级级色彩鲜艳、线条自由流畅的特色台阶成为了该公园的一大亮点。设计采用自由曲线,将缓坡入口处理得浪漫活泼。孩子们喜欢在台阶上下跳跃,或顺着同样自由曲线的扶手滑下来。这些台阶宽宽窄窄、高高低低,家长可以和孩子在上面休憩甚至野餐,自由随意。他们在长长台阶上走动或停留,如一个个跳动或静止的音符,奏着流动的音乐(图3~5)。

3.2高低地形,构建滑梯的乐园

滑滑梯是孩子们最喜爱的活动之一,无论场地大小,孩子们爬上去,滑下来,乐此不疲。许多儿童游乐空间内都有这个项目,比较常见的是现成的组合器具,设置楼梯高台,孩子们爬上台阶,从上面滑下来。而在岗台地,设计师巧妙地利用高高低低的地形,创造出独一无二的游戏空间,并且与大自然很好地融合到一起,妙趣横生。

3.2.1 天河儿童公园

天河儿童公园拥有最大的山体滑梯活动区。滑梯活动区建于一个斜坡上,依地形分三级布置,包括2条长35 m的水磨石滑梯、4条不锈钢滑梯、3组攀爬网、1组翻山越岭攀岩壁和1组小型钻洞。滑梯的材质有水磨石、不锈钢以及塑料,形式多种多样,为孩子们提供了不同难度的体验,锻炼了他们的勇气、耐力和身体协调能力。孩子们在滑梯中不停穿梭,尝试不同的下滑体验,非常兴奋(图6~7)。

3.2.2 花都儿童公园

花都儿童公园亦充分利用高差建造特色滑梯。在其入口城堡前的空地上,利用了上下两层的空间,建造了5条难度不同的滑梯和攀岩壁。滑梯在高差最大处分为两段,中间设缓冲平台。两侧高差较小处,则采用另一种下滑的形式,给孩子们不同的游戏体验(图8~9)。

3.3林中小屋,满足探索的乐趣

萝岗儿童公园部分场地处于丘陵山地,为儿童游戏场地的设计和安全保障增加了难点。设计因地制宜地在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布置了若干风格独特的林中小屋,并通过台阶和绳索连接,给孩子们提供了稍有难度但充满冒险趣味、与周围郁郁葱葱的山林融合在一起的游戏空间,使他们在上下攀爬游戏当中与大自然有了更加亲密的接触(图10)。

3.4野战基地,攻守两便的战壕

番禺儿童公园拥有唯一的一个适合儿童野战的场地――“野战基地”。野战战壕依缓坡而建,较巧妙地利用了略有起伏的地形,设有战壕和隐蔽洞。在战壕之上,建有观察栈道和t望亭,方便指挥作战或监视t望。t望亭另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方便家长看护和休息,保护儿童游戏安全。孩子们在蜿蜒且略有起伏的战壕中开展对抗性游戏,刺激、有趣且安全(图11)。

3.5挡墙处理,灵活多样的设施

公园中,为了建设平台或道路,往往会在山边坡脚削坡建挡土墙。挡墙通常需要装饰,否则显得人工味较重,影响观景质量。在广州的几个山地型的儿童公园挡土墙设计当中,就巧妙地采取不同方式处理了挡墙,增加了童趣。

3.5.1 天河儿童公园

天河儿童公园一段老旧的麻石挡土墙,形式简陋,景观效果较差。新设计保留了这一段结构稳定的挡土墙,对其中部分麻石进行上色处理,简单易行,又丰富了儿童公园的色彩,符合儿童心理,吸引了不少人在墙前留影(图12)。

3.5.2 萝岗儿童公园

萝岗儿童公园儿童戏沙池位于山林里面,挡墙做得较圆滑,且在墙壁上线描出各种卡通图案。孩子们身处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里,非但无压抑感,反而增加了亲切感和安全感(图13)。

在该公园山路旁边创意性地增加了一条平行的小道。小道一边是高高的挡土墙,另一边则通过波浪形的矮墙将园路分隔为一主一次两条平行的道路,挡土墙和分隔矮墙都彩绘了活泼的卡通图案。该设计既满足了孩子们好奇心强、不喜走寻常路的心理,又减弱了挡土墙在视觉上的压迫感,成为一段高低层次错落的有趣山路(图14)。

3.6平坦地形巧妙利用,观景和游戏功能兼具

地势过于平坦亦不利于空间分隔和造景。海珠儿童公园所在地原为一片低洼平地苗圃,在规划建设当中没有使用局限和约束,但一览无余、缺乏特色。设计对原有平坦的地块做了适当整理,挖出部分水体,稍堆高地形,并通过位于较高地势的景^亭在视觉上增加起伏感。超3000 m2的大草坪作为“自由花园”,干净整洁,摆放了活动的小型足球球门,孩子们可以开展草地足球项目、放风筝、野餐等活动,草坪同时兼顾了观景和游戏功能(图15~16)。

4结语

在儿童公园的场地设计中,地形地貌的特点与场地的尺度大小、形态构成、活动性质和内容等均密切相关。在地形起伏的山地丘陵上建设儿童公园,一方面功能安排会受到限制,潜藏一定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高低起伏的地形亦为场地带来了无穷乐趣和神秘感。结合儿童的心理特征和喜好,巧妙地运用各种设计手法,可以利用地形化局限性为有利因素,营造富有特色、趣味横生的儿童游戏空间。在平坦的场地中建设儿童公园,虽然各种活动项目的规划不受限制,但是场地过于平淡,很难产生秩序感和吸引力。在设计当中应适当增加层次感,营造略有起伏的地形,结合植物、构筑物的设计,达到空间上的趣味分隔。

注:文中图片均为作者自摄

参考文献:

[1]张建林,段余.论自然地形空间与公园功能空间的耦合性设计[J].西南大学学报,2011,33(10):157.

[2]张晓婧.主题公园探险园区设计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8:49.

[3](美)诺曼 K.布思,曹礼昆,曹德鲲.风景园林设计要素.[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9:4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