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作业的设计技巧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分层作业的设计技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分层作业的设计技巧

分层作业的设计技巧范文1

关键词: 分层教学 化学学科 个体差异性

以学生实际为依据,针对学生特点进行有差别的分层教学是当前素质教育改革的必然发展趋势。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展示和挖掘学生具有的个性和优势,可以有效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对于化学学科而言,在化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模式显得更具紧迫性,因为化学学科是一门较容易出现学习分化的学科,尤其进入高中阶段以后,由于化学学科在深度和抽象性上有了显著增加,因此同一个班级中学生的学习差异表现得越来越明显,一些原本在初中阶段尚处于中等的学生进入高中学习阶段以后一不小心就会沦为化学学科的“学困生”。面对这种分化逐渐加剧的现实,“一刀切”式化学教学模式显然已经比较吃力了,这时,适当在学中补充进分层教学就显得十分有必要。实施分层教学模式的时候,教师要做到保证分层教学的有效推进。

一、对学生进行全面动态化分层

对学生进行分层是分层教学模式的第一步,进行学生分层的时候,一些教师往往容易出现这样一些误区,一是学生分层的依据过于单一,教师分层的时候,往往只以学生成绩为依据,而忽略学生其他特征,如学习习惯特征、思维特征、性格心理特征等。事实上,这些特征应当成为学生分层的重要依据,只有结合多方面特征,才能对学生形成更全面的认知,从而把他们分到更适合自己发展的层级中;二是分层固化。一些教师对学生进行分层以后,往往不再对学生分层进行实时调整,而是长时间地将学生固定在某一个层次。学生是动态发展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各方面都可能发生变化,这样一来,学生原先所处的层次可能不适应变化后的发展,这时候,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变化及时对学生的分层状况进行调整,并且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努力突破自己的层次,不断朝着上游层次突进,从而达到不断进步的目的。

二、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

目标教学法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技巧,上课之前,教师先向学生展示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这样可以对学生接下来的学习行为起到引导激励作用。在分层教学模式中,对目标进行分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教师针对每个层次的学生制定出每个学生通过努力都可能实现的目标,对明确学习方向,激励学习兴趣具有显著作用。进行目标分层的时候,教师要注意考虑到学生的自尊和心理承受力,不要把目标直接分成低、中、高三个层次,而以A、B、C三个层次进行替代。例如,笔者给学生讲到“氯水的性质和成分”时,就在上课之前给学生设置了这样三个层次的学习目标:A层学生要求掌握氯水的成分,理解氯水的性质;B层学生掌握氯水成分的同时,要能分析出在不同反应之下不同微粒反映出的不同性质;C层学生不但要掌握前两个层次目标任务,还要在前两个目标的基础上尝试通过实验设计验证不同反应中各微粒的性质。以上三个目标很显然是按照低中高三个层次排序的,放弃低、中、高的说法,以A、B、C进行指代,可以尽量淡化学生被比较的不适感,有利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强化自信心。

三、施教过程注意分层

施教过程是分层教学模式的重要部分,也是实施分层教学的难点部分,毕竟在同一个课堂环境下,要想在施教过程中体现出分层还是具有一定难度的,给教师的教学综合技巧提出相当大的挑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笔者认为课堂教学中,可以把不同课堂练习作为补充手段,然后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少讲多练,发给他们的练习以综合性独立练习题为主,对中等生而言,教师要做到精讲精练,配套练习在注重双基的同时,着重对学生的“提拉”训练,努力帮助他们更好地进入更高层次;至于知识基础较薄弱的基础层学生,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要把重点放在查缺补漏上,目标定得不能过高,练习要注意基础性和鼓励性,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自信,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提高。这种以不同课堂习题为辅助手段的分层施教,既可以保证课堂教学活动的统一性,同时,在不同施教策略下,又能让不同层次学生之间既不互相干扰,又能互相激励,对每个学生的学习和提高都有相当大的益处。

四、课后作业注意分层

课后作业是化学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以往,一个班级甚至一个年级使用同一套作业练习题的情况十分普遍,在作业设计和布置上,严重忽视学生具有个体差异性这样一个客观事实,导致化学学科作业完成效率和效果相对较差。这个现象的出现给每一个教师都提了一个醒,课后作业同样要分层。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层次及他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掌握情况,设计和布置具有差别化的分层作业,其中操作性最好的方式就是布置必做题和选做题,让学生依据实际情况选择作业,这种具有层次性的作业既能让学习困难的学生在做作业上不再犯难,又可以有效满足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获取更多知识,挑战难题的愿望。

分层教学模式可以更有效地促进学生自身个性化潜能的挖掘,可以有效改善学习分化现象,培养学生兴趣,强化学习自信,但对教师而言,实施分层教学却是一个巨大挑战,不仅是对学生各方面教学技巧的挑战,在工作量上,分层教学模式也远远优于普通教学模式。因此,教师要敢于迎接挑战,不断巩固自身的教学技能,完善分层教学模式,通过科学的分层教学促进班级中每个学生都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

参考文献:

[1]杨再雍,李明玉.高中化学分层教学实施策略研究[J].中学教学参考,2012(29).

分层作业的设计技巧范文2

一、教学目标分层

数学课程标准上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目标。具体可以细分为六个层次:①识记,②理解,③简单应用,④简单综合应用,⑤较复杂综合应用,⑥知识的迁移。A层学生达到①――③;B层达到①――④,C层达到①――⑥。

二、课堂提问分层

数学试卷的最后一道综合题通常都是分成好几个问题来说,这样的话,对于一些基础好的学生来说并不是一点都不会的,一个一个的解决每一个小问题,最后就能完成整个试题的解答。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同样可以借鉴这种方法,通过设计分层次的提问并加以鼓励的话,一步步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三、作业分层

文理分科之前,学生要学习九门功课,如果这些功课的作业太多或太难,学生根本就做不完,所以他们只好去抄袭,这样只能是适得其反,所以我们教师应该给他们布置高效的作业,会做的就不用再浪费时间去练习,大部分同学都不会做的就不要求他们再去研究了。最好的办法是:各层次学生分层布置不同的作业。A层的学生必须完成课本上的习题,选做辅导资料上的基础题;B层的学生选做部分课本上的习题和辅导资料上大部分习题,删除较难的题;C层的学生完成辅导资料上所有作业,根据需要还会补充一些课外练习。

四、答疑辅导分层

很多学生害怕学习数学,甚至不知道该怎么去学数学,所以通常他们也不会来找老师问问题。所以教师应该抽空给学生辅导,要求他们主动来问问题。对待C层的学生要经常给他们介绍一些思维方法,例如不等式里的“放缩法”,对同学们来说是很难的技巧,平时上课时一般不会去涉及,但是有些辅导资料里的题用这种方法解题很简便,她看不懂来问我,我给她讲解了,后来有一次测验中出现这种技巧,我发现她做的放缩比我的方法简单快速。

对于B层的学生,我会定期检查他们的作业,有代表性的习题订正好要给我检查,要求他们必须掌握。对于A层的学生,我直接强制找他们出来默写公式,做几个课上的基本例题。

五、学习效果评价分层

1.考试试卷难度分层

保证大部分学生尽量不出现低分,但又要有高分的体现,为此,我们控制好出题的难度,课本上的基本题占60%左右,中档题占20%,拔高题占20%。经过对这次考试成绩的分析,发现全年级最高分150,最低分41,平均分100.7分,及格率为0.77,优秀率为0.23。结果表明出题能照顾到每个层次的学生的学习水平,让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强烈的愿望。

2.考试试卷按教学班级分层

艺术生班的学生文化课基础很薄弱,如果还是用相同的例题去讲,效果肯定不理想。同样,如果用相同的试卷去对他们考查,他们成绩必然是最低的分数,久而久之,你他们就会对低分习以为常,再也没有学习的积极性了。

可以给艺术生单独出题,以基础为主,例如公式的赋值计算,三角函数的简单运算等。学生考完试后,非要兴奋,有些同学对老师说:“这次我肯定能考130分,爸妈再也不会说我笨了。”学生每次考完试后,都盼着发试卷,有些时候都等不及老师批完试卷,就跑到办公室询问考试成绩。进入高三后,他们的学习态度有了明显变化,上课比以前要精神多了,上课纪律也非常好,每个人都认真听讲,不懂就问。

从艺术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的提高可以看到,有一种健康的学习心态,远比掌握更多学科知识更重要。

分层作业的设计技巧范文3

关键词:分层教学;素质教学;物理教学

目前在新课改的指导下,我们开始大力倡导在物理教学过程中适当采取分层教学模式,从而使得教育面向全体需求,实现因材施教。

一、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分层

教师要想有效地实施分层教学,首先就要对作为教学对象的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分层。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物理知识的基础以及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等都是我们对学生进行分层的有效依据。一般而言,我们在物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分层的时候往往都会按照以上这些因素把学生分成A、B、C三个层次。A层次的学生主要包括一些成绩较为优异、物理学科知识基础较好、接受能力较强的这部分学生;C层次的学生则主要是一些基础较差、学习态度或者学习能力等存在一些问题,学习成绩较为落后的那部分学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后进生”;而B层次的学生则是处在两个层次的中间部分,一般也是一个班级中所占数量最多的学生。我们只有先把学生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科学分层以后,这样才能为接下来的分层教学策略的制定以及实施提供科学的依据。

二、制订科学的分层教学目标

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例如,我在上到“机械能”这部分的知识时,就依据学生的差异性给他们制订了三个层次的教学目标:C层次的学生,在这部分的教学活动中我要求他们能够掌握重力势能、动能的概念,并且能够理解相关的计算公式;B层次的学生我对他们的要求则是,除了达到C层次学生的要求以外,还要能够灵活地转换和应用计算公式;对于A层次的学生,我的要求是最高的,除了要达到前两个层次学生的要求以外,我还要求他们熟练掌握动能定理在其他情况下的综合运用。通过这种分层教学目标的确定,我们可以照顾到各个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而避免了有些学生“吃不饱”而有些学生“吃不完”的问题。

三、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教学方式的分层

我们提倡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例如,对于成绩较为优异的A层次学生来说,教师在进行物理教学的时候就可以适当地留给学生更大的发挥空间,尽量做到教师少讲,学生多讲;面对B层次的学生,教师要加强对这些学生在学习技巧、学习方式等方面的指导;而对于基础较差的C层次学生而言,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就要更多地发挥教师的帮扶作用,努力帮助他们在学习中缩小与前两个层次学生之间的差距。例如,我在讲到“平抛运动”的时候,面对A层次学生,我就采取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匀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等相关知识,让他们在这些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并最终得出平抛运动规律的教学方式,而这种灵活的教学方式显然不适应B层次的学生,更加不适合C层次的学生。

四、对作业和评价进行适当分层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作业设计的太难或者太简单都不合适,于是,大部分的教师只能针对B层次的学生进行作业设计,这样就使得A层次的学生觉得作业太过简单,缺乏挑战性,而C层次的学生则觉得作业超过了自己的能力范围,从而经常出现学生抄袭他人作业,甚至是不做作业的情况。而这些问题在对作业进行分层布置以后就可以有效的解决了。与制订分层教学目标一样,教师在设计作业的时候可以设计一些必做题和选做题,这样,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来进行选择,从而使得作业最大限度地满足所有层次的学生。除了布置作业的环节要分层,在对课业进行评价的时候同样也要分层,既要进行一定的横向评价,又要进行一些纵向评价,对C层次的学生,我们尽量以纵向评价为主,以鼓励性评价为主要手段,而对B层次的学生要横向和纵向评价相结合,对于A层次的学生,教师要坚持用高标准要求他们,尽量发掘他们的潜力。

分层作业的设计技巧范文4

关键词:英语教学;作业:分层

一、在英语教学中实施作业分层的必要性

(一)传统教学理念下作业布置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在英语教学中,部分教师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与束缚,特别是在作业的布置方面,存在着随意、重复、繁琐等现象,严重制约着学生发散思维,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使学生随着学科难度的加深,对英语学习失去了兴趣。这些问题是需要我们引起关注并切实解决的。

(二)作业分层的目的

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共同的特点,但其学习目的与动机、学习习惯与方法、智力水平与接受能力等方面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反映在学习成绩上,往往形成好、中、差三类学生。我们设计作业,通常都是统一题目,这不利于优差生通过作业练习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得到充分发展。作业评价也是用统一标准,或好或差,或对或错,这样也不能调动全体学生(特别是差生)作业的积极性。为了使作业设计切合各类学生的实际,为了使作业评价更有实效,布置作业时应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设计呈阶梯式的作业与练习,供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

(三)作业分层的意义

给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可以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不同程度和不同方面均有收获,让学生最大限度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对于激发学生兴趣,促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大面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是很有效的。

给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不仅可以有效地避免应付了事及相互抄袭,还可以给学生提供相互学习和取长补短的机会,从而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使课外作业的作用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

二、作业分层布置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一)作业设计,量力而施,因人而异

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英语基础及对英语的爱好兴趣存在较大差异,布置作业时完全统一,必然会加重学困生的课业负担,因此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的因素,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作业要求。根据教学目标将作业设计成A(学优生)、B(中等生)、c(学困生)三个层次,其中A类作业侧重于动手动脑能力较强的综合运用的作业,让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如设置一些发表观点、看法的题目,写单元课程小论文、小报告、读书心得,甚至可以让他们评价本堂课、本单元的教材教法,让学优生备课,代替老师讲课,直接参与课堂教学;c类作业偏重于基础知识的巩固和积累,如抄写记忆单词与课文,完成课后练习题及练习册中的部分题目,让此部分学生在学习中学有所长、学有所乐,逐步积累,稳中求升;B类作业则介于二者之间,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来选择作业,开放性自主性更强一些。

(二)作业设计要有针对性,缺啥补啥

布置作业时要注意按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即使是学优生也不是所有方面都好,学困生也不是一无是处,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要根据学生某些方面的缺陷来设置作业,以求补救,相对来说比较有效。如对于听说能力差的学生布置口头作业、视听作业,多听一听VOA、BBC及一些英文歌曲,多看一些英文原生带字幕的电影;对书写差的学生增加一些书面练习,如英文书写描红,每天有目的有计划的练习,只要持之以恒,在不久的将来肯定会见效的;对阅读能力差的学生,布置一些阅读训练,可从英汉对照版本开始,逐步过渡到英文原版的,随着词汇量的扩大,阅读技巧和方法的积累,阅读能力会逐步提高的。这样让各种不同程度的学生达到能飞则飞、能跑则跑、能走就走的目的。

(三)作业布置分层分工,进行创造性学习

新课程背景下的英语教学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强调以人为本。因此,作业布置应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有充分的选择权和自主权,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谁擅长哪方面就展示哪方面,让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体会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同时大家可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共同进步,共同成长。如利用课外时间,可布置录音作业、演课本剧、办英语小报、搜集英文广告及产品说明书、介绍当地名胜、举办校园英语角等。在众多活动过程中,从学生不同的需求、不同的目的、不同的兴趣出发,学生不仅得到了审美情趣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体现了学习的主体性,而且学会了人与人合作,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将课程上学到的知识内化为自主学习的自学能力,体验了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了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作业分层评价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一)分层评价,要有针对性

对学有困难、自卑感强的c层学生,采用表扬式评价,使他们看到希望,只要他们的作业认真做了,只要作业有了进步,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老师都不能忽略。要让他们得到肯定:对成绩一般的B层学生,采用激励评价,并大胆指出其不足,指明其努力的方向让他们进步的更快;对成绩好的A层学生,采用竞争式评价。对的评价要更具体,更清晰,更明确,同时要提出更高的要求与标准,使他们更加努力,以求让他们发展得更快更高更强。

(二)分层评价,鼓励为主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评价对学生自我评价影响大。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作业中的每一个闪光点,及时表扬,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因此,要在评语上下功夫,批语既要体现问题的所在,又要体现教师的赞许和期望。如教师对c层学生可以做出这类评价“你做得很好。”“你不比别人差。”“你也许忘了复习,否则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好。”对B层的学生可这样评价“你最近进步的很快,希望你继续努力。”“功夫不负有心人。”“你与XXX差距越来越小了。”而对A层的学生则可以这样评价“你的英语发音听起来像外台播音员在播报新闻。”“你的书写非常规范,简直无可挑剔。”“你们的话剧演得像电影演员的水平”

(三)分层评价,用心沟通

作业分层评价是师生间心灵沟通的过程,对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很有意义。“罗森塔尔效应”表明,教师理解、宽容和期待可以激发学生的荣誉感,自尊心和进取心。作业分层评价,不仅有利于学生养成改错的好习惯,还会让每个层次的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增强学习的自主性和自信心。作业本上不仅有老师对学生的评价,有时也会有学生的反馈,告诉老师他的烦恼和希望、建议,这对增进师生情感、帮助老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只要我们记得去发现学生“微不足道”的优点,以自然、真诚、恰当、温馨的语言予以赞美,就能点亮学生希望的火把。

分层作业的设计技巧范文5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改进教法;及时定位

课堂分层教学法是对课堂教学方法的积极探索,也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发展,我认为初中课堂教学中要做好分层教学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分析学情,科学分层,确定难点和起点(学生分层)

新学期开始,要了解所教的每一位学生的性格,学习态度、兴趣爱好、认识能力和理解能力,对特殊的学生进行记录在册。根据学生学情的不同将学生分为A、B、C三层,A层是由基础知识扎实,能力最好的学生组成;B层是由基础知识比较扎实、能力一般的学生组成;C层是由学习困难的学生组成。

二、精心备课,配合教法改变教案编写形式(备课分层)

教师要配合教材特点明确A、B、C三层学生的各个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引入自学、差生辅导措施,更要注意每个单元都要列出对A、B、C三层学生不同的教学要求,针对不同层的学生设计不同的启发方式。

三、改进教学方法,满足多样化学习要求(课堂分层)

对于C层的学生,教师要及时关照与帮助,要鼓励他们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尝试着用自己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使他们“吃得上”。对于B层的学生,要鼓励他们努力向上,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并在技巧、思想、方法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指导,提高他们的能力,增强他们的竞争意识,使他们“吃得好”。对于A层的学生,教师要为他们提供足够的学习资料,进一步发展他们的才能,使他们“吃得饱”。

四、精心设计作业,做好课外辅导(作业和辅导分层)

布置作业时,各层学生作业基本一致,但内容和要求不同。C层做课本上的基础题;B层做一些有一定综合性和提高性的题型,侧重于新颖易做的作业;A层学生在完成书上基础题以外可以布置一些综合性、探索性、开放性、讨论性的问题,让学生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技能。

对A层学生进行提高性的辅导,注重培养能力、发展特长;对B层学生主要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辅导;对C层学生主要是补课,既补新课又补相关的原有基础知识,通过补课而逐步提高,使他们向高一层次发展。

五、改进评价机制,及时重新定位分层(评价分层)

应以不同的标准去衡量学生,尤其要注意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和发展潜力的评价;多用鼓励性语言,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并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不足和努力方向;要用动态的眼光对学生进行评价,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或考核,根据学生的能力,可重新定位分层。

参考文献:

分层作业的设计技巧范文6

【关键词】数学作业;设计;批改;订正

【中国分类号】G633.6

作业一直都是教育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是学生课下学习的主要方式。“我国学者吴也显在他的著作《教学论新编》中把教材分为三个系统:课程系统、图像系统、作业系统。‘作业系统如果安排的好,对学生的自学能力及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很大促进作用,同时也有利于教师改进教学方法。’” 。合理的作业布置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消化所学知识,掌握数学方法、体会数学思想并使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和能力。因此作业布置后能否达到其最初目的一直是教师和家长都很关注的问题,更是很多教师在长期教育生涯中不断探索思考的问题。

目前高中数学作业布置与处理存在这样的几个特点:1、作业量大,题海战术;2、没有针对性,盲目的布置,做到有作业就行;3、热衷难题,认为难题做多了,成绩就上来了;4、无层次性,所有学生布置的作业都一样,不考虑学生各自的认知水平,导致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5、作业后处理不到位,有的教师在学生完成作业后批改不及时,甚至有的不批改就返还给学生,或者批改之后没有及时订正。对此,结合本人的教育教学经验,认为应该从改变作业的设计和后处理的方式来提高高中数学作业的功效。

第一,在作业设计方面我们要做到以下五个方面。

一、 作业要适量

高中数学作业设计要避免大量重复的布置。学生掌握知识、培养技能和发展智能需要一定量的作业来保证,否则很难将数学知识内化为数学素养。但是要避免那些大量、重复、乏味的作业,大量、重复、乏味的作业只能导致学生在机械重复做题的同时对数学失去兴趣,甚至会不愿意做作业。作业不在于多而在于精,要做到适量,要求教师必须对作业精心设计。做到布置的作业在没有大量重复的同时又能够全面达到对所学基本知识的训练与巩固的目的。

二、 作业要有针对性

高中的数学作业布置要有针对性。作业布置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巩固学生课

堂上所学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课程内容有针对性的布置作业,要做到兼顾课堂上的每个知识点,使每个知识点在作业中都得到体现,这样才能达到学生在完成作业后对课堂上所学知识有着全面的掌握的目的。另外还要针对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布置适合学生实际能力和需要的作业。如果只是单方面的考虑所学知识点,不考虑学生的实际能力,可能会导致学生无法解决作业,同时会打击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长期下去会导致学生回避问题,不愿做题的不良现象。

三、 作业要有典型性

高中的数学作业布置要有典型性。典型性是指选作作业的题目应突出数学知识、概念、思想的运用,能够体现课堂所学习的概念、课堂例题所介绍的解题的方法和数学思想的应用,实现数学知识吸收、内化为己有的目的。尽量不选偏题、难题。很多数学试题源于对典型问题的加工、引申,所以,解决典型的问题,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 作业要体现数学的实践性

高中的数学作业布置要有实践性。实践性是指所要解决的问题与现实问题有关,能够体现它的实际应用价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柏拉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的实践性、解决实际问题的作用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就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解决数学问题的意愿,并能将数学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

五、 作业要分层

高中数学作业布置要分层,包括纵向分层和横向分层。

1、纵向分层是指作业布置时要考虑全班学生之间的能力水平的差异,对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作业分层布置。由于教师资源不能实现小班教学,所以每个班级的学生较多,这就决定了每个教学班的学生认知水平、认知能力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如果给所有学生布置同量、同难度的作业就会导致一些学生“吃不了”、部分学生“吃了不消化”、还有些学生“吃不饱”等现象产生。所以我们教师需要根据学生最近发展区的不同给他们布置适合他们各自认知水平的作业,从而实现每个同学都“吃饱”、“吃好”的目的。

2、布置作业时还要考虑处于相同能力水平层的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以实现学生个人作业难度区分,即横向分层。对处于相同能力水平的学生作业布置的分层,即做到由易到难层次分明,可以分为基础巩固型、提升能力型、探究拓展型。其目的在于实现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通过自主探索研究等方式提高学习能力,提升数学素养。

第二,作业完成后的处理

学生完成的作业交上来以后,需要老师对其进行处理,主要包括作业批改和订正,不恰当的处理方式会给学生带来不良的影响。

一、 作业的批改

有的老师对交上来的作业批改不及时甚至有的索性不批改就发下去了,其带来的负面效应是非常大的。

1、作业不批改,成绩好的学生会很沮丧,因为他们经过思考甚至是苦苦思索出来的解题方法,非常希望得到老师的认同,来实现对自己能力价值的肯定。一旦他们的期望长期没有得到老师的回应,他们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将会逐渐减退,甚至可能产生不再愿意思考问题,草草了事的心态。另外,成绩后进的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学习动力不足导致的,如果老师长期不批改作业,他们就会认为反正老师不批改,做得好不好以及做不做都无关紧要,最终可能导致彻底不做了。

2、作业批改的不及时,交上来以后拖了很长时间才批改、发下去,等到学生拿到作业时可能已经是对题目和当初的思想方法都没有印象了,更不要谈起到什么效果了。

可见作业不批改和批改的不及时,都对作业布置的最初目的:巩固课堂知识、掌握数学方法、体会数学思想等的实现产生不利的影响,严重的会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的态度。所以,对作业及时批改是实现作业功效的前提。

二、 作业的订正

作业的订正是在教师完成作业批改后的进一步的处理工作。学生完成了作业老师只是进行批改就发放给学生也是不够的。因为这会导致以前会的现在还是会,以前不会的现在还是不会,作业就失去了它最初的意义。这就要求教师在作业批改之后及时对学生出错率较高的题目给予订正,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该题所包含的知识点和数学思想方法等,才能达到作业布置前的预期效果。当然,我们可以根据不同问题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订正。比如:针对作业的题目进行讲解分析使学生得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或者可以选择类似的题目进行讲解,让学生根据类似问题的解决方法和思路自己完成作业的修正等。

总之,作为五个重要教学环节之一的作业布置与处理发挥着其他环节无法替代的作用,我们教师在对作业的布置及学生作业完成后处理一定要做到适当、合理、及时,实现作业对提升学生数学能力及素养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丁大江.对高中数学作业设计与布置的思考.《数学之友》2009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