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专业实习目的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会计专业实习目的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会计专业实习目的

会计专业实习目的范文1

关键词:实用性;会计专业;实践教学;高等院校

会计专业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中的重要学科,在大部分高等院校中都已经开设,虽然各高校由于办学特色的定位不同,但就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方面的许多教育理念和关注重点一般都具有通用性。高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都应当把应用性和创新性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应用性型人才最大的特征应当是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都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高校的会计专业教学实践体系的完善。下面本文将就如何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进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改进进行深入的探讨。

一、我国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开设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性人才。开设此课程的高等院校应当仅仅围绕这个目标,切实深入实践,通过创造各种条件,努力实现培养能够极大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实践能力较强的专业人才的初衷。然而,在现实实践教学中,实践教学形式主义严重、硬件条件不足、课程设置不合理、实习基地匮乏等问题在不少高校中仍然存在,而且,有的还十分严重。

(一)师资队伍素质的建设无法满足发展的需求

现阶段,会计专业,特别是具有较高实践能力的师资队伍,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来讲,都无法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合格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现有的会计专业教师综合素质良莠不齐,许多教师多是从事会计专业教学活动多年的老教师,他们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但在与社会进步保持一致的实践教学能力方面,却存在着严重的不足,这方面知识,特别是与电算化相关的实践教学能力存在着较大的水平限制。实践经验和能力的匮乏,使得会计专业教师在教学中不能自如的引用实践案例对基本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形象、透彻的阐述,纸上谈兵式的传统知识传授,无法增强学生对会计专业知识的理解。

(二)实践教学课程设计缺乏科学性与实用性

会计专业实践教学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增加学生对实际会计业务的动手能力。现阶段,开设会计专业的高等院校普遍开设的课程主要有会计基础、中级会计学、财务管理、会计分析等,这些课程是构成会计学理论知识的重要基础,具有专业性较强、通用性较高的特点,但却在实践方面缺乏联系的紧密性。学生在学习每门课时,往往只从本门课程的知识出发,很少会发散思维,做到前后相互联系、理论联系实践。教师教学也常常采用立足教什么就灌输什么的理念,这样就会造成会计专业知识的系统性被人为的分割,会计教学变得抽象化。这种系统化较差、实用性较低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在毕业时无法做到对会计知识的全面掌握、融会贯通,更加无法把这些理论运用于实践指导,致使学生实践能力较差,这些都会给其快速进入工作岗位角色带来极大的困难。

(三)硬件条件不足,实习基地缺乏

会计专业实践教学须有足够的专业设施辅助,实践能力的提高才有可能得到切实的落实。实践教学专业设施不足主要是因为高校经费投入不足造成的,金蝶、用友、ERP等财务会计办公软件是会计专业实践教学贴近实际业务处理的必备专业设施,经费投入不足使得软件及机房无法到位,那么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另一方面,一些高校会计专业的校外实习基地也是徒有其表,许多单位都不愿意接受会计专业学生实习,即使有个别单位愿意接受,接受的学生人数也只是一两个,根本不能解决问题。

二、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改善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主要对策

(一)重视教师教学及实践能力的均衡提升

名师出高徒,要实现切实提高实践教学能力的目标,首先应当重视教师素质的提升,特别是教师的实践能力。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我国会计专业教学往往教师教学能力较强,而实际运用能力却十分有限,改变师资力量的现状,就应当有针对性的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实现两种能力的均衡提升。具体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从企业引进专业素质人才。高校可以采用高薪、提供住房等优惠政策,直接从企业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会计人才担任教师,从而改善教师队伍的知识、能力结构。

2)建立代帐公司,为青年教师提供实践能力提高的场所。代帐公司的建立是为了对学校现有的教学能力较强,但实践能力有限的中青年教师进行实务培训,以提高他们实践能力,从而支撑实践教学能力的提高。根据财政部相关规定要求,代帐公司有三名以上具有从业资格的从业人员和一门会计师以上专业人才进行负责,有固定场所、健全业务规范和管理制度就可以成立代帐公司。建立代帐公司对于开设会计专业的高校来讲具有极大的可行性。通过代帐公司不仅可以提高中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同时还能取得一定的经济收入。

(二)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构建完善实践课程体系

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应当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把知识传播、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融为一体,形成贯穿学生学习全过程、循序渐进、层次分明的体系。课堂实践教学主要在校内的课堂和模拟实验室进行,具体可采取案例教学、模拟操作等方式进行。现场实践教学是指以实践教学基地为条件,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实践动手能力为主要目的操作性实习、专业技能训练以及毕业实习。学校应采取各种措施,确保学生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的时间和质量。

(三)有效统筹校内建设校外交流,切实落实实践基地工作

实习基地是为了验证并提高学生对会计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加深会计实践的实际动手能力,以便在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时能够快速进入工作角色。高校会计专业实习基地的提供主要可以通过校内创建、校外联络的做法。校内创建一般初始投资较大,但着重可以持久为学生提供实训场所服务;校外实习基地的需找,往往需要学校领导积极联络,虽然费用不高,但涉及到事件、人数、方式等问题,学校对其控制力较低。高校应当综合两种方式,一般提高实践基地取得的可能性,切实落实实践基地工作。

参考文献:

[1] 朱廷辉.西部民族高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论纲[J].会计之友,2012(02).

[2] 谷新民.高职高专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会计之友(中旬刊),2009(07).

会计专业实习目的范文2

1.1实践性教学的目标不够明确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的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并不是独立的体系,只是附属于理论教学,进而造成对实践性教学的不全面认识,只是注重将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提高,而缺少对职业价值观及其他职业技能的培养。且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不明确还会导致课程体系中实践性活动安排的不系统以及对课程安排的不合理。导致学生只是将基本的会计核算技能掌握,而对相关学科知识如企业的整体运作等的综合应用的能力培养不足。会计专业的实践性教学活动中没有充分体现社会人才市场对高校会计人员的需求。

1.2实践性教学课时偏少

我国高校会计专业教学中一直以来都比较重视理论教学,对于实践教学的重视不够。而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过低会导致学生缺乏灵活应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专业实践能力差,不能顺利就业。会计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不与实践结合,会计专业的理论是难以理解的。因此,在进行会计专业的教学时,应将会计专业的理论知识和会计实务操作技能相结合。而理论教学的任务是给学生传授其从事职业所需的最基本、最实际的知识,给技能教学提供理论基础。且因我国会计实践性教学在高校中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在会计专业的教学中,仍然重视理论课的教授,而轻视实践性教学。会计实践性教学的课程比例过少,使得其与会计学科的特点不适应,限制了会计实践教学的广度和深度。无法达到专业应用技能的培养要求。

1.3实践基地建设不足

因高校会计专业招生的不断扩大,高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所用的多媒体教室不足,无法满足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正常需要。为加强学生对会计实际工作的了解,让学生能够培养达到胜任会计工作的实践技能,在学生完成模拟实习后还应进行实地实习。校外实习是一种很有效的传统的实践教学方式,但因学生面临就业压力及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使得学校和我国的会计事务所、企业等会计职业界的联系不足,导致无法实现长期的、固定的联系机制和合作关系,导致传统的实习基地基本丧失。且因高校会计专业学生的实习的环境大部分都是一些公司、企业及其他经营单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这些公司、企业等生产经营单位是独立的经济实体,可能不愿意接受学生实习,且其没有义务为高校学生提供实习的服务。且即使是学生自己与实习单位取得了联系,但因实习单位的会计资料可能涉及商业秘密且实习是一种短期行为,导致学生很难参与到实际的工作中。导致校外的会计实习无法达到预期的目的。且因环境因素限制、经费过多,学校也很难建立起校内的实习基地,阻碍了高校实践性教学的有效开展。

1.4实践性教学的师资力量不足

加强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的关键因素是教师的素质,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的整体的结构与素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会计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高低。而作为高校会计专业的教师,应当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会计实践能力,如网络操作能力、会计软件应用能力及手工操作的能力。而高校在引进教师时,主要重视的是学历,对其是否有相应的专业经验并不重视。且目前大部分教师理论知识很丰富,但缺乏会计实践能力。还有部分教师比较精通手工操作,但没有掌握计算机的操作。高校会计专业实践课教师缺乏会计的工作经验,技能传授不够生动和规范,导致无法有效的传授实际操作。而校外实习因没有指导教师,企业会计人员没有责任要求,且没有指导经验,失去了监督和指导,达不到实际效果。

2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的措施

2.1转变教学的观念

高校会计专业应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专业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不应只重视会计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还应加强对学生的独立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业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实践教学对于这些能力的培养起着很大的作用。因此,应确立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在会计专业教学中的地位,明确其培养的目标。应将会计专业实践课从课程体系中独立出来,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

2.2增大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

高校会计专业教学注重其理论知识的教学的同时,还应充分的了解其在会计专业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应适时改善学科课程过于系统化、知识化的现象,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应结合会计专业的特点,在保证理论知识充分的基础上,加大实践课程的比例,保证实践课程充分,让学生能够充分参加实践活动,动手实际操作,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积极性。

2.3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和校内实验室的建设

为将实践教学的优势充分的发挥出来,高校应建设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ERP沙盘模拟实验室。同时,为保障实践教学质量,应加强建设校外实习基地。实习基地应综合大小型企业,让学生能接触到不同规模及行业的会计业务。丰富学生的实际操作经验。高校应与企业建立良好长久的合作关系,支持学生完成实习工作。让学生接触真正的会计工作,加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4加强建设师资队伍

教师实践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的质量。因此,校内应加强对教师的实践能力的培训,让其具备会计师的实务操作能力和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应鼓励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参加会计师、资产评估师、注册会计师等考试,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并积极为会计专业教师提供参加业务学习的机会。高校还可以从企业中聘请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注册会计师、中高级会计师等到学校开展讲座,指导学生的实践课程,也可指导教师的会计专业的教学。是学生能够更全面的学到会计专业实践操作能力,进而提高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的质量。

会计专业实习目的范文3

摘要:高职会计实践教学是会计教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从如何加强实践教学入手,就培养能够胜任会计专业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复合型专门管理人才,提升他们的执业能力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会计模拟;实践能力

会计学是典型的应用型经济管理学科,其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目标是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随着我国经济环境的不断发展变化,特别是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逐步接轨,各经济组织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模式也发生了变化,社会对会计人员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不是仅仅满足于最基本的记账、算账即传统的“记账型”人才。要适应这一变化,会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必须先行。高职院校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适应时展的应用型人才。教学实验在理论教学与实际工作之间的桥梁作用越来越重要。

一、会计实践教学的意义

1.实践教学对育人,对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有独特的价值和优势。周济部长曾经指出:“知识来源于实践,能力来源于实践,素质更需要在实践中养成,各种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尤为重要;实践对于大学生成长至关关键。”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实践教学、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是会计教学的特色,通过会计分析、预测、决策、纳税筹划等实验,不但可以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此基础上,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2.教育部要求高等学校强化实践育人的意识,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并把实践教学作为教学工作评估的关键指标之一。我们要站在时代的高度认识实践教学、搞好实践教学,完成好教育肩负的培养人才的历史使命,办出人民满意的教育。

3.实验的自观性和技术操作方法的非唯一性,对于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一定的独特作用。实践是重要的学习方式,一边学一边做,在群体、团队内互相学习,养成良好、彼此合作的创造性方式,对学习的效果十分关键。在大众化高等教育条件下,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态度差异较大,“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失去学习兴趣。而实践教学中教师直接面对一个个学生,易于进行互动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为学生提供优质和个性化服务,有利于学生发挥所长,弥补所缺,学有所得,学有所成,获得个性化的最优发展。

4.在互补与竞争同在的毕业生就业市场,高职院校的毕业生要想取得优势,就必须注重模拟实训和顶岗实习。学校要培养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把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和就业岗位需求联系起来,在岗位需求上寻求突破,这样才能使学生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上处于不败之地。

二、准确定位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的中高级应用型会计专门人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和国际经济的一体化趋势,社会对会计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培养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的会计人才日益成为会计职业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由于会计专业本身的特殊性,如何通过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实施使学生操作技能提高成为如今高职会计教育中的一个难题。要解决这个“难题”,笔者认为主要应抓住会计专业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环节。理论教学可以为未来会计人才具备扎实的会计理论知识和提高后续发展能力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而只有实践教学才能够将知识转化成能力,从而提高未来会计人才的技能和综合素质。由于传统的会计教学重理论轻实践,造成会计专业的毕业生眼高手低,只会纸上谈兵,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针对目前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应加大实践教学改革的力度,以培养更多的适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的会计专业人才。

三、高职会计实践教学的现状

(一)会计实验内容涉及而窄,模拟实验教材建设落后

从会计实验教学现有的教材来看,内容不仅陈旧、实用性不强,而且不完整。具体表现在,实习教材涉及的内容只是某一制造企业的经济业务,对市场营销、物流、金融、税务、海关、保险、证券、房地产等业务过程的模拟活动涉及较少;关于培养会计职业道德方面的教材内容简单,而且长时间保持不变,超前性不够,跟不上相关法规、制度和准则的变化,没有及时把新内容充实进来,更缺乏会计网络模拟的素材。实验项目中缺少学生运用职业判断能力,创造性地提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内容,使实验变成理论知识的翻版,冲淡了会计实验的应用性和写实性。

(二)实验教师缺乏会计实践锻炼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师资是保证教育质量的关键。高校教师不仅应具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有过硬的专业实践能力。而目前高职院校大部分实验教师是从本科院校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工作的,虽然有较深的会计理论功底,但缺乏会计实践锻炼和实践经验,对企事业单位实际工作中存在的财务问题认识不足,很难把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有机地结合起来。一部分老教师对网络在会计领域的运用知之不多,这样就会导致实验教学不生动、不贴近实际情况,缺乏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训练。

(三)学生实习过程中应遵循的行为规范不健全,实践教学质量的监控力度不够

会计模拟实践教学的质量控制目标是要建立和完善质量控制体系,使制度和措施健全可行、控制到位,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而现实中很多学生抱有“模拟实习是作业”的观念,学生怕出错,使用铅笔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学生实习成绩考核没有科学的指标体系,仅凭结束时递交的实习报告给出学生实习成绩;学校对模拟实习的监督管理机制还不完善,教务部门对实训教师自行制订的实习方案缺乏专业指导和有力监督,对方案的合理与否过问不够;实践项目没有分层次的规定出实践教学内容、形式、操作程序、要求及考核办法等,与会计模拟实习实践教学目标相差较远。

四、改革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具体措施

针对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会计人才的需求,结合长期的会计教学实践,笔者认为,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主要应从以下方面进行。

(一)提高专业实践课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的素质和技能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教师的素质和业务水平决定的。而当前的实际情况是,大多数高职会计专业教师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任教的,很少参加社会实践,严重缺乏实践经验,有的会计专业教师连基本的会计凭证也不会填制,这样的教师很难培养出高素质和高技能的学生。因此,必须首先提高会计专业教师的整体实践水平,包括实践指导教师和专业理论教师,因为会计理论和实践是紧密联系、互相渗透、不可分割的。会计专业理论教师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必须联系会计工作的实际,而会计实践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实践时也必须根据会计理论的相关规定。

(二)加强会计模拟教学,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会计专业学生毕业前到企业实习,这对增加学生实践知识、改变理论脱离实际的现状、提高学生专业技能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开展会计模拟实习教学,以逼真的实验资料进行教学模拟,如同置身于某一企业的真实业务环境中,从而达到实习目的,以有效地弥补以上不足,对缩短学生适应工作岗位的时间,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开展校外实习,增强感性认识

虽然会计专业的学生到企业实习效果不理想,但是不能因噎废食,建立校外实习基地还是非常必要的。如果学生不深入企业实习,只在会计模拟室模拟实验,由于模拟毕竟和实际有一定差距,学生就会对会计工作和真实的凭证、账薄等会计资料缺乏感性认识,甚至因感觉神秘而充满恐惧,造成学生就业后不能很快适应会计工作岗位。所以,组织学生定期到企业的财务会计及其他业务部门实习,请企业会计人员讲解企业里实际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能使学生身临其境,将企业的实际业务和模拟室里的模拟情景更好地联系起来,理解和掌握所学理论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校外实习可以由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也可以由学校组织进行统一的校外实习。通过校外实习基地,学校可以为企业输送优秀的人才,与企业合作开发和研究各个经济领域的课题,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有关理论问题,提高效益,还可以作为企业财会人员的后续教育基地,提高企业财会人才素质;企业可以为学校提供一个真实的实践环境,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可见,通过建立实习基地,可以使企业和学校得到双赢。 转贴于

(四)组织学生参与会计师事务所等机构的审计活动和其他社会活动

由于会计职业的特殊性,会计专业学生的顶岗实习很难落到实处,这一事实是我们无法改变的,那就只有另辟蹊径。在长期的教学中,我们尝试着将学生送到会计师事务所、会计咨询公司等机构进行实习。这些单位经常有大量的记账、查账、资产评估等和会计相关的业务,而这些单位往往人手比较紧张,因而可以将实习学生安排在相应的岗位上处理基本的会计业务。单位在接受实习学生时往往要求学生学习成绩优异并且具有较高的素质,并根据学生理论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安排难易程度不同的实习任务。这样,不仅解决了会计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有名无实的问题,大大提高了顶岗实习效果,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学生学习专业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 李祥富.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浅析[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

会计专业实习目的范文4

关键词:中外合作 会计 实践性

最近几年,很多高校都开展与国外高校合作办学,会计专业由于其专业越来越国际化的特点,开展合作办学比较流行,主要培养掌握财务与会计的核算方法和技巧及分析与解决财务和会计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外向型高级专门人才。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有:基础会计学、成本核算与管理、财务会计、税务会计、审计实务、预算会计、财务管理等。由于是和国外高校联合办学,课程学分互认,学生可以在二年或三年后进入国外学习。因此,会计学专业合作办学课程既要满足国内高校的学分要求,同时又要满足合作外方对学分的要求,在课程设置上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高职学生日渐重要的实践性课程相对比较缺乏。笔者认为在学生自由择业的前提下,有必要对会计专业的课程做一些必要的调整,以满足学生学习和就业的需要。

一、我院中外合作会计专业项目的背景和总体教学安排

从2009年开始,健雄职业技术学院与英国奇杰斯特学院开始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010年开设了中英会计合作项目,按照英国奇杰斯特学院教学认证体系标准,引进英国奇杰斯特学院英文教材,采用我院教师和合作外方派遣教师联合授课方式,旨在培养学生的会计职业能力和英语能力。

中英会计专业面向社会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招生范围包括非艺术类高中毕业生,扩大了招生范围、减少了招生类别限制,实现了考生不分专业自由报考的机制,同时带来的问题是生源的质量相对较差,给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由于高职学生的学制为三年,同时又要安排至少一个学期的“定岗双元”实习,所以对授课学时带来了制约。“定岗双元”制度是我院的一项重要特色,该项教学实践活动获江苏省2011年度教学成果“特等奖”。既要实践我院教学特色,又要体现中外合作办学特色,所以对授课学时的安排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学生在入校后,从第一学期开始语言类教学和专业课教学采用同时推进的方式,其中的语言类教学由合作外方派遣的外教授课,而专业课教学又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专业课由本院会计专业教师采用汉语教学,这部分教学占整个专业课教学的70%左右,另一部分专业课教学由外教采用全英文教学,具体课程由外方选定,时间安排在在校的最后两个学期。总体而言,外方负责语言类教学,中方负责专业类教学。这样安排主要还是着眼于学生的就业,因为绝大部分学生还是留在国内就业的。由此可见,中外合作会计专业的教学任务比同类高职会计的教学任务要繁重。

二、我院会计专业实践性课程的开发

(一)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性课程开发的重要意义

高等职业教育的鲜明特点在于培养目标强调应用性、专业设置强调职业性、教学方法强调实践性。高职会计专业是财经类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该专业的特点决定了高职会计专业的学生一方面要掌握会计专业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业务操作能力和管理能力,毕业后能直接上岗;另一方面,在今后的会计工作中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术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己的知识应用能力、问题处理能力以及实际应变能力。因此,作为开设会计专业的高职院校,如何组织会计专业的实践性教学,采取什么形式、运用什么手段来实施会计专业的实践性教学计划,是每一个会计教育工作者应当研究和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实践性教学是高职会计教育的重要特征,离开了实践性,什么技能、技巧、运用能力、操作能力等等都无从谈起。作为高职会计专业,必须高度重视会计专业的实践性教学,加强专业技能训练,加大实践性教学的课时比重,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技能高手、管理高手。

(二)我院会计专业实践性课程开发概况

开发思路:以提高职业能力为核心,构建基于工作流程的会计实践教学模式,总体分为两大模块: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

1、校内实训课程的开发

(1)会计手工模拟实训室。由示教桌、学生实训桌、会计工作流程图、教学实训资料、多媒体教学设施等部分组成。学生可以在会计手工模拟实训室分岗位(会计主管、会计、出纳)手工完成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的账务处理。通过手工账务处理使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扎实地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流程与方法,为后续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在会计手工实训室主要完成三个实训模块:会计单项模拟操作、会计综合模拟操作和成本会计模拟操作,这三大实训模块构成了会计校内实训的主要内容。

(2)会计电算化模拟实训室。由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设备、财务应用软件等设施组成。学生可以在会计电算化模拟实训室,按照会计核算岗位工作流程的要求,通过模拟实训掌握会计核算软件的账务处理子系统、报表处理子系统、工资核算子系统和固定资产等子系统的实际运用,让学生完成账套的新建、账簿的启用、初始化设置以及凭证的录入、填制、审核到过账、结账、生成报表,掌握应用财务软件处理会计业务的全过程,增强学生会计电算化核算能力。在这一实训模块中,学生除了完成电算化模拟实训的全过程之外,还要参加由用友软件公司组织的考证,取得该公司颁发的“用友财务软件操作证”,作为毕业的证书要求之一。

(3)ERP沙盘模拟实训。ERP沙盘模拟实训室主要由ERP沙盘模拟训练课程软件操作系统、多媒体设施、教具等设施组成。在企业ERP模拟实训室,针对生产企业,将该企业运营的关键环节:战略规划、资金筹集、市场营销、产品研发、生产组织、物质采购、设备投资与改造、财务核算与管理等几个部分设计为ERP沙盘模拟课程的主要内容,把企业运营所处的内外部环境抽象为一系列的规划,由学生组合形成几个相互竞争的模拟企业。通过模拟企业6-8年的经营,使学生在分析市场、制定战略、营销策划、组织生产、财务管理等一系列活动中,感悟科学管理规律,全面提升管理能力。

2、校外实习课程的开发

校外实习课程包括两个模块:认识实习和毕业定岗实习

(1)认识实习

会计专业认识实习是会计专业基础课阶段的观摩环节,是会计专业教学计划中非常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实习的领域主要设定在生产加工企业,其目的是使学生通过专业认识实习的实践,了解和掌握生产加工企业的生产环节,建立产品生产流程概念,了解生产工艺过程,并获得组织和管理生产的初步知识。在认识实习过程中,学生通过收集、阅读和分析理解产品加工生产及对生产的组织与管理的有关资料,提高理论联系实际和在生产实践中调查研究、观察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专业课学习、财务实习、课程设计及毕业论文的撰写打下必要基础。

认识实习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参观、查阅资料和撰写实习报告三个步骤完成的,具体由学生自主安排和学院统一安排相结合,由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两个部分构成。

(2)毕业定岗实习

会计专业的毕业定岗实习是在学生完成规定的课程学习任务之后,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记账、报表编制、成本计算、纳税申报中的一些现实问题而进行的综合专业实习,以收集毕业设计所需的相关资料,进行专题调查和定岗实习为主要工作内容。一方面其内容广泛,涉及会计、工商、税务中诸多问题;另一方面它紧密结合实际工作,进一步锻炼学生参与实践的能力,培养其认真、良好的工作习惯与工作态度,同时也是对学生各方面综合素质的一次检验。加强会计实践性教学除在校内实践环境中模拟实验外,还必须在校外构建较完整的会计教学实习与学生就业实习基地,能使学生到企业进行定岗实习。这类基地可采取与企业签订合同,建立长期的联系机制。在实训基地,学生可以对企、事业单位的会计机构、会计岗位、会计人员的工作职责,企业的财务管理、生产经营与管理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解,可以对企事业单位的会计科目的设置情况,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告等情况进行了解,并可以根据需要让学生进行顶岗学习。通过实习可以加强学生对会计工作岗位、会计工作流程的感性认识,提高会计工作的实际动手能力。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共同参与研究会计领域的课题、为企业财会人员后续教育进行培训、帮助企业提高财会人员的素质等多方面措施加强校企合作。

三、对中外合作会计专业实践性课程开发的几点思考

针对中外合作会计专业课时紧、语言类课程较多的具体特点,专业教研室进行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安排的教学思路,作了特殊安排。

(一)实训内容有删减

针对中外合作会计专业学生的特点及发展的方向,校内实训删掉了成本会计单独实训模块,改为在《成本核算与管理》课程中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将成本会计实训内容融入进课程教学中,既完成课程教学,又达到实训要求。

(二)实训模块有合并

这主要是将第二学期的《会计单项模拟操作》和第四学期的《会计综合模拟操作》两个模块合并为一个模块进行,因为这两个实训模块的内容有一定的重复性,在课时较紧的情况下可以合并,同时实训要求适当降低,使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能完成该实训内容。

(三)实训时间有缩短

这主要是指最后的校外定岗实习,普通会计专业学生校外定岗实习是要在两个学期内完成,即30周共计480学时,而中外合作班则在一个学期内完成,即15周共计240学时,但实训的要求则相同,仅仅只是减少时间而已。

四、结论

实践性教学在高职会计专业中具有非常重要作用,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基本特征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而对于中外合作高职会计专业同样重要,对此的课程开发也应作为我们会计教学工作者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1]王庆春. 高职高专会计专业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构想.经济师,2008年6期

[2]周济.2006年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视频会议上的讲话.

[3]牛瑞新. 高职会计专业工学结合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广西轻工业.2009年9期

[4]藤建林. 对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的探讨.职业教育研究.2005年6期

[5]马占成. 关于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的研究。会计之友.2003年3期

会计专业实习目的范文5

[关键词]会计专业 会计课程 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冯炜锐(1980- ),男,江西南昌人,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分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软件;刘秋平(1985- ),女,江西南昌人,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商务分院,助教,研究方向为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江西 南昌 330029)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15-0091-02

一、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

1.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会计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不但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更需要熟练的实践技巧。所以,在会计教学过程中,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一直是会计学科的要求。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在教学实践中,一般都会为学生安排大量的实习时间,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体会和运用会计理论。

会计专业的学生实习的途径有很多,可以到工厂向专业会计师请教。但随着工厂商业意识的加强,财务方面的信息多属于商业机密,尤其对于上市公司而言,财务科室更是机要重地,不会轻易对学生敞开。因此,现阶段会计专业的学生越来越难以在实际的场合中去实习会计了。

2.解决会计专业实习的新思路。一些公司不愿意接受会计专业学生的实习,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必须要有新思路,信息网络化教学开始走进一些高职院校的视线。一些高职院校为了保证会计教学实践不因外部条件的变化而中断,完成会计实践教学课程,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会计模拟实训室,尝试进行教学。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会计模拟教学,有效地解决了会计专业学生实习的难题,解决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的问题。随着网络化的日益普及,高职学院开始把会计的网络化教学作为授课教育的主要方式,在建立会计电算化实训室的同时,还运用专业的会计软件进行教学。这样的教育方法效果好、成本低、效率高,开始显露出特有的教育优势了。

3.网络化教学的必要性。目前,在网络经济环境下,会计工作者的职能将发生变化,会计人员不再是只负责记账,而需要处理大量的财务信息。也就是在传统的账目管理的基础上,还要能运用财务软件系统。从这个趋势看,会计的网络化发展,是造就新一代会计人员的必要手段,也是把传统的会计学手工模拟和现代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以适应实务工作对相应专业人才知识结构的需要。

高职会计专业网络化教学的改革,从目前的形势来看,需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比如,没有成熟的大纲和可供参照的体例结构,缺乏专门人才、缺乏经验,但现实的困难不是拖延和不实行网络教学的结果,高职会计专业走网络化教学已经是不可逆转的趋势。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网络化教育要做的是迎难而上,在会计专业网络化教学实践中,要根据实务工作的需要和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探索合适的教学模式。

二、实施网络化教学

1.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高职院校以往在会计专业的教学上,主要是立足于对学生理论知识的灌输,把出发点和目标放在督促学生掌握现有的书本知识,很少给学生留下独立思考的空间,使得学生的思想受到了严重的束缚。在教学主体中,教师占据了绝对的中心,学生处于附属地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受到了压抑,教师只对“教”负责,学生也只满足于知道答案。长此以往,使得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对于多渠道获取知识缺乏动力和兴趣。

2.网络化教学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随着高职院校在会计专业教育上改革的进行,网络化教育的模式开始建立,这必将改变原有的教育理念,改变原有培养人才的模式和方法,构筑和完善一个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体系。那么,新式的网络化教育对于学生的培养有什么益处呢?

网络化教育不同于传统教育,它对于学生在学习中的心理变化,主要是愿望、动机、习惯、行为和思维习惯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高职院校提供的会计网络化教育模式可以利用先进的网络环境给会计专业的学生提供多种认知的工具。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提供的多种工具进行专业技能的训练,促进学生进行独立和创造性的思考。同时,网络化教育还为会计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大量丰富的学习资源,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是真正意义上的开放和自主学习。这种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在网络教育的环境下,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自由的学习环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和情绪从网络上得到教师的指导,进行有目的的学习、有选择的学习、有独创的学习。这样一来,学生自主自立的意识得到增强,灵感和潜能得到进一步开发。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网络化教育可以为会计专业的学生提供一个信息交流和协作的平台,学生们在一个平等、虚拟的环境中相互交往,不会产生陌生感,在共享资料的基础上,增强了交际能力,提高了自身的水平。另外,网络环境可以促使学生为提高自己的能力而加强对自己的培训,使自己的信息获取、判断、整理、归纳、加工、传递等能力得到提升。

三、高职会计专业网络化教育模式设计

1.高职会计专业网络化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会计专业的网络化教学可以将知识、能力和素质结合起来,培养出综合人才。网络化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层次,当学生因为接受网络教育,掌握了多项专业技能之后,网络实践性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的会计基本理论的理解,在实际工作中运用会计理论去解决问题,为最终从事会计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2.高职会计网络化教学可以体现教学过程中的多模式、多层次和高技术思想。高职会计专业的培养目的在于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全面培养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在理论学习方面,要求学生重视资料查询和基础理论的学习,最大限度地掌握会计专业课程,最后运用网络和计算机等高技术,使会计实践教学的建设和运作模式跟得上信息时代的潮流,培养出具有以熟练计算机应用能力为特色结构的优秀会计人才。

3.高职会计专业网络化教学将建立新的实习模式。当前经济环境下,企业的管理活动不只是生产和销售,还包含融资、投资管理、经营管理、生产要素采购管理、产品销售管理、生产管理、财务管理、物资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在过去教育模式培养下的会计人员,往往只有局部知识,无法掌握全局。而会计的网络化教育,拓宽了会计专业的知识面,可以使学生将学过的会计专业知识与其他相关知识综合起来,建立跨专业、多层次、体验式的综合性实训实习模式,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企业的需求。

四、高职会计网络化教学模式

教与学中,教是主要的,教学是培养人才的主要手段,高职专业网络化教学模式的推广,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要极大地推动高职会计专业的网络化教学模式。

1.在网络教学中推广模拟实践。会计专业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通过网络化教学,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可以进行综合实习训练。网络技术可以很方便地进行电子沙盘实习。在电子沙盘上,可以模拟企业6~8年的经营,在经营过程中,涉及的概念不做过多解释,以学生体验为主,在电子沙盘上进行分组对抗,目的是使学生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有一个感性认识,对企业的全局有一个总体认识,认识到会计是企业整个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当学生完成了财务会计中的手工试训之后,可以在网络上进行ERP软件试用,并与手工实训部分进行相互验证,还可进行进一步延伸实训,也就是财务业务一体化实训。这样,即使不去实体公司实习,学生在网络上也可以进行虚拟的采购、销售、仓库管理等业务部分的实训,体会ERP的精髓。

2.网络教学模式可以模拟综合实践教学在独立实践课程中的应用。会计独立实践教学课程指在教学计划中是作为一门课程单独列示的,主要包括两方面:企业财务信息化实训、毕业综合实践和顶岗实习。前面我们已经论述过一些企业因为经营保密的需要,不会接受学生在财务岗位的实习。因此,对于今后毕业去向是企业的会计专业的学生,就少了一项重要的会计体会。而网络教学模式可以很好地弥补这一点,因为网络技术可以很好地模拟出一个企业的经营状况,同时还可以模拟出商贸业、制造业、外贸业等不同行业的财务特点。会计专业的学生在网络教学的模式下,可以体会不同行业的会计制度的特点,体验不同的角色职责。

五、高职会计专业网络化教学模式确定的原则

1.网络化教育必须突出学习者学习的自主性。在网络化的教学体系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再是被动地接受教育,学生在专业学习上享有空间和时间的自,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兴趣,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是探索性地学习专业知识,也可以是互动地学习专业知识。网络化教学必须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用于探索和创新,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2.网络化教育必须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在网络化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要工作不再仅仅是传授理论知识,而是要注重于对学习资源和自主学习活动的设计,要引导学生发现专业问题、指导学生思考,和学生交流学习专业的体会。教师除了设计课程以外,还要和学生进行互动,解答学生的疑问,组织和参与学生自主学习的相关活动。

3.网络化教育必须注重情境创设和知识意义的建构。网络教学模式的创新行为总是依赖于网络环境对学习情境的创设,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教学最主要的目的,其与课堂教学相比,网络教学的最大优势在于学习过程的情境化,也就是网络技术的虚拟能力,可以通过网络技术创造出现实中无法完成的学习情境创设,达到知识意义的建构和知识迁移。而这正是会计专业这门学科最重要的一点。网络教育环境下的情境化教学更加贴切于人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习者对知识的获得和理解。

4.网络化教育加深学习的交互性和协作性。在网络化学习过程中,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与协作是进行创造性学习的关键。在网络环境中,教与学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互动频繁,对于学习中的难点可以展开讨论,寻求问题的解决方式。网络教育使得学生面对复杂问题的思考能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5.网络教育使学习资源达到共享开放性。学习资源共享性和开放性是开展网络化教学最为优越的要素。一个开放的网络环境可以为每一个参与的学生提供资源丰富的、高度共享和开放的学习资源。因此对网络教育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组织和管理已成为目前广大用户的重大需求。

6.网络化教育使得教育拥有了完善的评价系统。要想使网络化走向正规和持续发展,必须拥有一个客观的评价系统,这个评价系统和网络教育的特点一样,是开放的,可以由学生和教师相互评价,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丁广华.对深化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J].职业,2008(14).

[2]李宏飞.职业化――21世纪第一竞争力[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7.

会计专业实习目的范文6

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灵活开放、自主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006年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更是明确指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等等。自此,全国的高职院校逐步探索并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顶岗实习成为人才培养过程中必不可缺少的一个教学环节。

一.高职工学结合的基本内涵及现状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与普通高等教育并列的一种教育类型,其本质是坚持一种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我国高职教育从1980年第一所职业大学——金陵职业大学创立开始,经过20多年的探索,教育部在2004年总结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时达成共识,即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相结合的改革发展之路,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服务。在最近几年高职教育跨越式发展的进程中,在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引导下,工学结合教育逐步取代产学研合作教育,成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与就业率的有效途径。工学结合是指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与企业广泛开展合作,以就业为导向,转变学习方式,学生作为主体,将以课堂教学为主导的学校教育和以直接获取实际经验为主导的企业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因此,“工学结合”是人才培养层面上的概念,是一种育人模式。所谓“工”不仅指企业的顶岗工作,也指在相关岗位的工作实践,以及对专业对应职业环境、工作过程的体验;“学”既包括学生在校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掌握,亦包括对实际工作内容、经验和职业规范等的学习与掌握。因此,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学校与企业之间开展深度合作,校企资源共享。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坚持“文化•专业•实践”六字方针,学生在校不仅学习文化知识与专业知识,还应具备专业技能。学校通过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在生产实践中培养职业技能。近几年来,高职院校积极探索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分别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分层递进式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循岗施教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等等。尽管人才培养模式的名称从学院层面到专业层面千差万别,但其核心均围绕着“工学结合”这一根本教学思想。通过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能够实现专业人才培养与专业工作岗位的零距离对接。但由于工学结合在我国高职人才培养中尚处于摸索阶段,如何吸引来自于企业、行业、社会等其他主体的参与积极性,仍是在未来需要从政府到高职院校自身等共同努力的一个方向。

二.高职会计专业工学结合的困境

高职院校实施教学最基本的单位是专业,不同专业在培养目标、职业技能及职业规范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在具体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工学结合的深化程度并不一致,发展是不平衡的。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要求,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要实现教学过程的“三性”,即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为此,教学过程中的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其中,实验、实训环节在财政资金的大力支持下,高职院校可以通过有规划的布局、建设校内实验实训基地、营造高仿真性的模拟环境、培养实践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得以有效开展。但是,实习环节却往往是高职工学结合有效实施的一个难点问题,尤其是对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而言,由于会计工作的特殊性,顶岗实习的安排是会计专业工学结合的困境。

(一)会计工作具有专业性,实习学生难以胜任会计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要求从业人员不仅需要掌握会计知识,还应具备一定的专业实践经验。同时会计工作繁琐复杂,需要从业人员严谨细致。因此,会计工作对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素质要求。高职会计专业的学生虽然在校内教学安排中有大量的单项及综合模拟训练,但由于模拟实训与会计实际工作的差异性,学生进入顶岗实习单位时面对真实的会计业务无从下手。对于会计专业学生来说,由于没有任何工作经验,不能得到实习单位的信任,很难真正落实校外的顶岗实习。即使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解决了实习单位的问题,但是实习单位指导教师也不放心把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交给学生去做,实习学生只能走马观花,看看账本。

(二)会计工作具有保密性,实习学生难以顶岗财务部门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机构,会计工作具有保密性,具有排他性。企业出于财产安全及保密的考虑,在用人上会更具有选择性,短期实习的学生往往不被得以信任,不会让实习生真正参与会计岗位的具体工作内容。并且,企业的会计工作具有明确的岗位分工,各岗位会计人员规定对应的职责权限,并具有严格的交接手续。如果实习生在企业真正顶岗从事会计工作,将需要替换某一岗位的会计人员并须办理交接手续,才能明确该岗位前后任之间的责任,因此,岗位的特性决定了企业不可能履行如此复杂的程序去安排实习生真正从事顶岗实习。

(三)会计岗位具有分散性,实习学生难以管理虽然企业缺乏主动性接收会计专业的实习生,但学校发挥各种资源,会计专业也能建立少量的校外实习基地,安排学生实习。但无论学校集中安排还是学生自主实习,都会面临的一个问题是,企业财务部门的会计岗位是有限的,一次性接受实习生的规模都比较小,一般只能接收1-2个实习生。这就造成会计专业学生的校外顶岗实习分散性较强,分布在不同城市、不同单位,难以集中进行指导和管理。而企业的指导老师由于自身业务水平、工作繁忙等各种因素,可能无心指导、无力指导实习学生,使得学生顶岗实习的效果因企业而异,实习效果难以保证。

三.高职会计专业工学结合的出路

依靠高职院校自身力量能够实现的校内模拟实训难以解决学生“零距离”就业的需求,而高职会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中存在顶岗实习落实的困境,如何寻找出路解决这一矛盾,有效推进高职会计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近几年的探索中,我们摸索出来一条路径:建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实现校内模拟实训与校外毕业实习两者之间的衔接,通过校内生产性实训,切实提高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实现学生的“零距离”就业。

(一)构建系统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二)设计“校内生产性实训”实践教学环节校内生产性实训是高职院校在工学结合教学改革中创新的一个产物,它与校内模拟实训的区别在于:校内模拟实训项目的指导一般由校内专任教师承担,实训教材由教师经过一定的取舍进行编制,经济业务资料具有仿真性;而校内生产性实训项目采用的实训资料为企业真实发生的经济业务,具有全真性,实训指导一般由企业指导教师与校内专业教师共同承担。通过校内生产性实训项目的训练,学生接触到的不再是经过教师整理编出的经济业务表述资料,而是一大堆无序的原始凭证,学生需要利用所学习的会计知识对原始凭证进行分类整理,审核原始凭证的合法性,根据原始凭证上内容的记载,判断经济业务的类型,进而编制经济业务的记账凭证及后续会计处理。校内生产性实训与校外实习相比,学生足不出户即可参与企业全真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可以掌握企业会计工作的真实工作流程与工作方法,顺利完成从校内到校外的过渡,为大三最后一个学期结合就业而进行的毕业实习奠定基础。

(三)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落实工学结合教育的宗旨由于校内生产性实训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其在学生职业能力综合培养方面的作用逐渐得到高职院校、尤其是高职会计专业办学者的重视。因此,为落实工学结合教育的宗旨,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实现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目标,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就显得十分必要。

1.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类型目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建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类型主要有三种:一是由学院出资注册成立会计记账公司,公司的出纳和会计均由专业中具有会计工作经验的专业教师担任,公司不以盈利为目的,业务来源由专业教师承接,业务收入归承接教师所有,记账公司成立的主要目标是为学生提供校内实习的机会;二是由学院财务处与会计专业合作,财务处将办公场地搬到会计专业,建立校内实习基地,财务处的工作人员成为会计专业学生的实习指导教师,学生在实习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学院会计业务处理;三是校企合作,会计记账公司将办公场地搬到学校或将一部分业务拿到学校,成立会计记账服务部,在企业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学生在校内参加实习完成会计记账业务。三种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类型,其本质都是提供企业的记账业务或者学院自身的会计业务,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动手完成真实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学生校内实习的成果即是企业或学校每月的账务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