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企业危机管理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企业危机管理制度范文1
(一)会计管理制度存在问题
我国事业单位的会计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对会计管理的监管不严;没有仔细审查资金支出的流向;没有健全发票报销制度;管理程序混乱等,这些问题导致了事业单位的财务支出成本持续增长,回报却很低。这些问题都是由于事业单位管理制度中存在的漏洞所导致的,它们对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国家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出台了很多政策制度、颁布了许多相关文件,其中包括:给予公款吃喝凭发票报销的现象严厉的惩处;呼吁民众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揭发官员贪污的事实;明确规定了发票报销的标准,从根本上控制了乱报销现象和资金支出不明的现象。
(二)会计核算不准确
在我国会计制度中,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是我国会计制度核算的两个标准,收付实现制是大多数事业单位采用的核算制度,该核算制度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个主要问题,就是不明确信息真实性和有效性。会计核算手续简单是收付实现制的优点,收付实现制的缺点是:只要收入和支出记录在本期,就被认定是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它不考虑收入和支出发生在哪一期,也不考虑预收和应计收入以及预付和应计费用的存在,到会计期末根据账簿确定本期收入支出,也不存在对账簿记录进行调整的问题。这就会造成结算后的收入和支出的结果不准确,会计账簿中的数据和实际资金就会产生偏差。
(三)财务管理有欠缺
对账目随意设置、不按照实际情况设置,这是事业单位在对会计账目进行财务核算时经常发生的现象;除此之外,事业单位财务处理方法不科学、不严谨。这些因素造成了事业单位财政实际收入和实际支出不相符的现象。再加上国家相关单位对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管理不严格,没有严格审查事业单位的会计账目,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事业单位的发展,对事业单位形象也产生了极其不利的影响。
(四)用人审查不严格
在我国传统观念中,人们对事业单位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因此,很多事业单位中的工作人员并不具备较高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财会类的工作需要相关专业人员,如果会计类的工作人员不具备相关专业知识、或是相关专业能力低下,都会给会计工作带来一些问题。
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向企业化会计管理制度过渡的有效途径
(一)完善人员上岗制度
从古至今,人们对事业单位的工作存在一种固有的思维:只要能考上事业单位,在事业单位上班,那么这个工作就是个“铁饭碗”,一辈子不愁吃穿,而且自己退休之后,事业单位也能提供保障。因此,许多人就想方设法地进入事业单位,因此,事业单位中的人员就会出现参差不齐的现象,同样,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工作中也存在该现象。除去一些具有会计专业能力的人,剩下的没有很高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的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就非常容易出现问题,例如,会计账目不明确、发票报销管理不严格、不具有会计发生时效性的观念等。为了有效避免和解决这些问题,事业单位在招人的时候一定要对应聘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素质进行严格的审查。对于那些职业素养高,但是专业水平薄弱的人员,事业单位要对其进行相关专业的培训。同时,事业单位要定期对老员工进行专业能力考核,对于考核不过关者要进行培训,直到他们掌握了企业化会计制度。
(二)优化会计核算方法
由于我国经济环境的改变,再加上事业单位的收付实现制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的问题,收付实现制开始逐渐被淘汰。我国企业的会计管理制度采用权责发生制的会计核算方法,该制度的优点是:权责发生制能对本期的收入和费用有一个准确、真实地反映。在权责发生制中,为了使经营成果得到一个有效、正确计算结果,在保证应收收入和未付账款以及不属于本期的已收账款归属相应会计的前提下,要在会计期末对会计账簿数据进行调整。通过使用权责发生制,企业的经营状况能够得到更加真实地反映,同时也保证了财务中的实际支出和实际收入相等。因此,事业单位必须改变会计核算方法,将收付实现制转变为权责发生制,这是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向企业化会计制度过渡的必经之路,通过核算方法的改变增强事业单位对财务成本的管理。其次,在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进行核算的时候,要通过权责发生制科学规定固定资产的购买、使用以及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处理。最后,要用科学的方法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进行折旧,以此确保会计核算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三)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无规矩不成方圆,事业单位必须要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会计制度向企业化会计制度过渡。事业单位一方面要择优学习企业化会计管理制度,另一方面要根据国家对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要求,将两者充分结合起来,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会计制度,以此适应新经济环境的要求。
三、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转型后的工作要点
(一)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在完成会计制度在向企业化会计管理制度过渡之后,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建立适合单位发展的财务管理制度。要充分利用企业化的权责发生制,淘汰会计制度收付实现制的“内部成本核算”方法。财务成本核算对事业单位的发展和社会形象的建立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事业单位必须将成本核算作为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重点,依据企业化会计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制度,最大限度地降低事业单位经营成本,保证事业单位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企业化会计管理制度在事业单位的具体应用中要以企业会计准则为主导,以企业化会计管理制度中的权责发生制为具体的执行标准,实施事业单位中相关的会计核算工作。同时,在实际应用中也要注意对会计科目的修改,让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和企业化会计管理制度统一起来,事业单位的会计科目变得更加具有可行性和科学性,保证事业单位的企业化会计制度更加完善。
(二)对会计账目加强管理
加强收入与支出的管理是事业单位会计账目的主要内容。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向企业化会计管理制度过渡之后,对于收入和支出科目,要按照经营收入、支出性质重新划分,这样会对会计核算更有帮助。因此,要实现事业单位收入和支出对等,提高管理水平,就必须要提高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水平和有偿服务水平,对支出界限有效地划清。在企业化会计制度的管理下,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可以得到更好的管理,事业单位也能得到有效发展。
(三)提高财务管理能力
企业化的会计管理制度具有严谨性、科学性的特征,在事业单位中应用企业化会计管理制度,可以对事业单位资产与负债进行有效地管理。依据企业化会计制度,严格管理现金和银行存款,及时进行银行对账工作,清理银行记录中的未达账款,保证事业单位的会计科目记录和银行会计科目是一致的。同时,要对库存货物进行定期盘点,保证会计科目的准确性。利用企业化会计制度严格控制事业单位的负债规模,避免事业单位出现盲目扩张的情况。
四、结束语
企业危机管理制度范文2
关键词:制度理论 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绩效
新制度主义理论是比较前沿的战略管理研究领域,它能帮助解释许多经济人、理性前提失效的现象。本文从前沿的制度理论的角度出发,认为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会影响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借用制度理论的三大合法性支柱来解释企业实施社会责任行为背后的原因。以期对现实中的企业,以及政府和NGO组织提供参考性意见,帮助其认清企业实施社会责任行为的本质,从而更好地帮助企业开展社会责任工作。
理论与假设
(一)制度理论
战略管理的制度理论是建立在新制度主义经济学基础上的管理理论。新制度主义经济学派是在20世纪70年代凯恩斯经济学对经济现象丧失解释力之后兴起的。它放宽了新古典经济学的一系列假设,增强了解释力;并顺应现实经济发展的需要。制度构成对行动主体策略行为而言的一个场景或者游戏规则,它约束行动主体追求自身的利益的行为。但是行动主体在制度代表的游戏规则下仍然可以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制度学派认为,人类的许多行为无法用理来分析,它强调人的行为经常不受功利主义的驱动,而是在强制、模仿以及规范的压力下,更多地处于合法性的考虑,或是认知方面的原因而趋同(Meyer and Rowan,1977; DiMaggio and Powell,1983)。它还认为,理本身的选择偏好来自制度,而不是一种先验的、外在的存在。制度化的理性神话与制度本身的规范都以内生的形式,建构理的选择偏好(DiMaggio and Powell,1991;Thelen and Steinmo,1992;Hall and Soskice,2003)。
组织制度学派的制度理论从组织角度开展研究,适合于研究组织行为。尤其适合于针对复杂系统进行研究或者是针对因果关系不明确的系统进行研究(Scott,2001)。由此,以制度理论来研究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是恰当的。
从制度理论的角度来看,社会责任是企业对社会的一种契约性义务。首先,社会允许企业使用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并赋予企业从事生产性活动和获取权力地位的权利。因此,社会与企业间的隐形契约主张,社会对企业拥有要求权和控制权。由于企业是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是利益相关方显性契约和隐形契约构成的综合性社会契约的载体,所以企业不仅应对股东负责,还应该向其他对企业成功做出贡献的利益相关方负责。
其次,从绩效的表现角度上说,Gao(2007)根据1986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指出的三大可持续发展支柱:经济收入、环境完善性以及社会权益,将企业对其所在的微观环境造成影响分为三种绩效:经济的、环境的和社会的。特别在社会绩效方面,主要衡量了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CSR activities)所造成的绩效。
第三,Frances(2006)根据社会责任行为的投入接收方将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分为四个方面:社会/社区的、员工的、供应商的、顾客的;Ruth等人(2007)提出了一个多层次的理论模型来解释社会责任行为的来源,认为每一个层次(雇员个体、组织、国家和国家之间)的参与者和利益群体都有三种主要的推动企业进行CSR的动机:第一是手段的(自身利益驱动),第二是关系的(考虑到群体成员之间的关系),第三是道德的(考虑到伦理标准和道德准则)。
本文所述的企业社会责任行为,是从J.Gao的定义中派生出来的,与形成环境绩效的环保行为相对应的,形成社会绩效的社会责任行为。具体而言,指的是企业对于内外部的其利益相关者所作出的一种负责任的行为。
(二)制度理论与企业社会责任
如上所述,从制度理论的角度来看,社会责任是企业对社会的一种契约性义务。
在本文中,企业社会责任定义为超越了企业应有的经济的、技术的和法律利益之外的社会福利,侧重于企业为了获得其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性”认可而所承担的责任。
对企业的机会和行动构成制约的外部制度因素比较广泛(Scott,1987)。企业组织在适应其所处的长期制度环境的过程中,其结构、战略和行为上会逐渐变得彼此相似。这是一个制度化的过程,其结果表现为“合法性”(legitimacy)。合法性的意思相当于:因被接受而适宜,毋庸置疑的可信性等。这里,指的是社会参与者(social,actor)所接受或赋予的状态(Ashforth,Gibbs,1990),包括各利益相关者对组织所承担责任的期许和认同。企业的行为是否真正获得合法性取决于其表现是否符合这些期许或得到认同。
显然,消极遵守法定责任标准的行为虽然合乎法律,但未必有“合法性”,因为这可能不符合多数利益相关者的期望。企业可以通过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行为,准确、可信地向利益相关者传递其积极改善社会表现的努力,提高自身行为在某一即成制度、规范、价值或信仰情境中的合法性,从而获得各利益相关者的接受和支持(Suchman,1995)。
Kunal 等人(2008)通过提出制度理论上的决定因素将CSR的研究更加的理论化。他们提出了一个三力模型,将CSR过程为三个维度:认知维度(企业是怎么考虑CSR的,包括身份定位、合法性两个变量) ;语言维度(企业是如何来解释CSR的,包括理由、透明度两个变量);意动维度(企业是如何来做CSR的,包括姿态、一致性、承诺/保证三个变量),这不仅可以帮助理解企业的CSR,也提供了一个将CSR量化的框架,为CSR的测量和比较提供了依据。
(三)假设
1. CSR行为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所谓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Sustainability of development),是企业绩效的表现形式,是企业综合长期与短期利益之后获得的结果。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一直是国外学术界和企业界关注的热点之一,从20 世纪70年代至今国外已有100多篇实证文章研究了两者的关系,得出了三种不同的结论:正相关关系、负相关关系以及没有相关性。已经有学者从实证的角度证明了企业的环境绩效(CEP)与社会绩效(CRP)与企业的财务绩效(CFP)呈正相关关系(Abagail,2000;Bansal,2005;Mcguire,Sundgren,& Scheneeweis,1988;Waddock & Graves, 1997)。Jijun Gao(2007)用美国Kinder,Lydenberg,and Domini 公司提供的650家美国企业1991-2007年的数据,分析得出CEP、CRP 和CFP相关,并且,CEP与基于账面的价值相关性更大,CRP与基于市场的价值相关性更大。
笔者认为,CSR行为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正相关的,即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与企业的社会绩效和财务绩效都是正相关的。这可以从制度的观点解释,是合法性的上升而造成的合理结果。在制度环境的影响下,一个组织能得到的回报取决于其行为过程是否得当,能否获得外部各种因素的支持,而不仅仅是其产出的数量和效率。所以,社会责任行为作为企业的一个基本过程,必将会受到各种制度因素的影响。根据Ashforth & Gibbs(1990)对于合法性的定义,企业采取社会责任行为,是为了获得合法性。如上所述,企业可以通过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行为,而获得各利益相关者的接受和支持(Suchman,1995),进而影响到企业的社会绩效和财务绩效,即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假设1a: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与企业的财务绩效正相关。
假设1b: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与企业的社会绩效正相关。
2.企业战略对可持续发展的承诺。企业对于可持续发展的承诺,定义为企业向企业通过其战略陈述或者其他的显性方式对利益相关者所做出的承诺,承诺保持或提高公司发展的可持续性以保证利益相关者能够得到期望利益。Lounsbury(2007)认为技术机制(比如绩效和效率)是嵌入在制度中的,是制度扩散的一种结果。那么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可以看成是制度扩散的一种结果,是一种为了适应制度、提高合法性的结果。企业通过战略陈述来表述自己将在可持续发展中作出努力,可以从三个方面影响实际CSR行为对最终发展的影响。
规制方面,这种行为是响应了政府法律法规方面的号召。如2006年1月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修订案总则第五条明确要求:“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而后社会公众的监督,履行社会责任”。企业采用这样的方式,是向其利益相关者表明,自己是顺应所在的制度情境的,并且在所在的行业中,是遵守行业的政策、法律法规等,其受到惩罚的风险越小,带给利益相关者一个较高的期望。由此,利益相关者可能会对其的名声乃至产品和服务都给予较高的肯定。
规范方面,公司通过这种成文的方式将其可持续发展的规划表述出来,并且制定了相应的机制来实行这一规划,实际上不仅仅是为了在实践过程中有理可据,还为利益相关者提供了一个可以参考的标准和可以凭借的判断依据,从而降低了利益相关者的风险预期,提高了其对于公司的产品或服务接受的程度。
文化-认知方面,企业通过主动地表示自身进行可持续发展的打算,提高了在利益相关者之中的企业形象,并通过制度扩散机制,将这种形象扩展开来,使企业可以更方便地获得资源或者得到其他企业无法得到的发展机会,最终影响到企业自身发展的动力,形成可持续性。
假设2:企业战略对可持续发展的承诺在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
3.其他影响CSR行为的因素。笔者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会受到所在行业的制度情境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是一种前因变量,而不是Calpbell所述的中介变量。例如,行业自律状况不同,或者国家的监管程度不同,企业社会责任行为获得的回报可能不同。中国的重工业企业(如冶金采矿等)大多数是国有企业,而国有企业一直以来在社会责任的承担方面起着引领作用。它们是政府政策的首批执行者,也是利益相关者最先关注的一批企业。那么,处于这些行业的企业,它们在社会责任方面的投入可能会得到更少的回报。因为大家已经把这种行为当做了它们“理所当然”的一部分企业经营活动;这些企业的CSR活动不能像其他企业那样,带来更多的社会认同和支持。而利益相关者对金融行业的企业最关注的是它们为自己投入了多少,承担了多少责任。所以这些企业的CSR活动可能会带来企业的社会绩效和财务绩效方面更多的回馈。为了减少行业对于所验证的因果关系的影响,本文将行业作为控制变量。
同时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会受到企业规模的影响。根据Calpbell(2007)的研究,企业的经济状况是企业是否进行CSR行为的一个前因变量。企业规模造成了企业能够投入到CSR行为之中的资源状况是有限的,由于资源拥有规模效应,所以可能随着投入量的增加,其获得的绩效回报的增加速度也增加,所以需要将企业规模作为一个控制变量,防止其对于因果关系的影响使得最终研究结果偏离。
另外,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会受到其是否在海外上市的情况影响。国外发达国家的CSR建设起步较早,如果想要进入国外市场,该公司的在社会责任方面的活动会更加地频繁和正规化,这是为了获得国外市场的合法性而做的。所以,企业的CSR行为会受到其是否在海外经营、上市的影响。
总结以上三点,本文得到假设模型如图1所示。
研究方法
(一)样本选择和收集
本文选择2008年了社会责任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环境责任报告的404家上市公司(包括了深沪两市)报告,进行统一编码。数据来源主要为通过网络和采访取得。由于上市公司报表的规范性不一,报告完整度参差不齐,回收并编码过后,有效的数据共285份,形成285条被试。
(二)变量选取
1.自变量。关于CSR行为(CSR behaviors),本文从以下的四个维度选择了观测值:对供应商、对股东、对社会/社区和对员工(包括安全生产和员工福利两个方面)。经过因子分析,最终留下如下9个观测值来计算CSR变量:是否有工作安全补偿政策,是否制定风险规避政策,是否成立工会,是否有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慈善活动支出,是否有社会责任管理体系,是否制定公平交易政策,享有员工福利的员工比例,年报记录的上缴税款。
2.因变量。关于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Sustainability of development)从社会绩效(Social performance)和财务绩效(Financial performance)两个方面进行测量,由表1所示观测值计算得到。
3.调节变量。企业战略对可持续发展的承诺(Sustainable commitment of corporation’s development strategy)定义为企业在战略中是否有明确地向利益相关者承诺企业将致力于可持续的发展。由表2所示三个观测值计算得出。
4.控制变量。企业规模(Firm scale)由成立年限和企业人数两个观测值计算得到。行业(Industry)一项为根据国家统计局2006年对于行业分类的标准,对于样本的行业进行统一编码(以该公司收入最多的主营业务为准)。此外使用了数据“是否在海外上市”一项。
(三)回归分析
通过相关分析,可以得到本研究的相关矩阵如表3所示。其中,CSR行为与财务绩效呈不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社会绩效呈不显著负相关关系,这证明了假设1b,但是没有能够证明假设1a。引起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本文采用的是截面数据,企业的社会绩效还在承受之前一段数据的影响,截面数据无法有效地解释这种前后的因果关系。值得注意的是,CSR行为与公司规模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正好验证了Calpbell(2007)的研究结果。CSR行为同时和是否在海外上市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说明了将是否在海外上市作为控制变量是正确的。公司战略对可持续发展的承诺与CSR行为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自变量和调节变量之间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说明这两者之间对于因变量的解释有重合的部分,这对最终调节效应的解释力度是不利的。
本研究根据Reuben和David(1986)、温忠麟等人(2005)提出的研究调节效应的步骤,采取强制进入法(Enter)进行回归分析。从表4可以看出,对于假设1a和1b来说,F改变显著性均大于0.1,但是R22≠R12,R52≠R42,说明主效应成立但是不显著,这可能是由于战略研究客观因素太多且不能形成相对独立的实验环境的原因造成的。对于假设2来说,F改变的显著性系数均大于0.05,R32=R22,R62≠R52,说明假设2部分不显著成立。
从表5中可以看出,加入交互项之后,CSR行为对于财务绩效的正相关作用较为显著地变大了;CSR行为对于社会绩效的负相关作用也较为显著地变大了。说明调节变量起到了正向的调节作用。
结论及研究展望
(一)结论
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可以得出,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与财务绩效是正相关的关系,但是对社会绩效是负相关关系;企业战略对于可持续发展的承诺程度对于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呈正向调节的影响。
出现以上情况的原因可能如下:
第一,截面数据对于企业战略层面的行为和实际绩效之间的影响的因果关系解释力度不够;文章中检验的社会绩效很可能是一段时间之前的CSR行为所造成的结果,CSR行为产生影响的时间可能比较长。
第二,企业战略对于可持续发展的承诺可能被利益相关者看作一种“理所当然”的存在,所以其和CSR行为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调节作用不是很明显。即利益相关者对企业行为的假设前提之中就已经暗含了企业必须担当起保障发展可持续性的责任。因此,这一概念有可能是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前因变量。
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除受到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影响之外,还受到多种其他因素的影响。但是战略研究无法设立一个相对独立的实验环境,所以无法排除其他潜在因素对因变量的影响,造成自变量和其他潜在因素之间的效果抵消。因此,可能需要将其再次分解,以研究是否其中的某些维度会受到自变量显著的影响。或者需要对所有影响企业发展可持续性的可能因素进行因子分析,找出其他有效自变量。
(二)研究展望
本研究主要的局限性在于采用的是截面数据而非面板数据。由于截面数据在解释因果关系方面有所欠缺,战略方面的研究也是由于战略结果的滞后性造成需要有2-3年的滞后期来进行研究,所以截面数据可能会造成解释力度不够或者结论偏差。但是由于样本量相对较大,在部分结果上有一定的可信度。另外,本文所选择的样本均为上市公司,现实生活中,上市公司属于企业中比较重视社会责任问题的群体,所以不能完全代表我国本土企业的总体状况。所以由上市公司报告得出的结论,可以说,一定程度上代表的是比较好的社会责任现状。因此,对更广泛的企业的指导作用,可能更加标杆化。
在将来的研究中,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首先,企业战略对于可持续发展的承诺作为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前因变量的研究;其次,企业发展可持续性前因变量的因子分析研究;第三,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机制研究,以及其对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的路径研究。
根据本文的研究结果,企业不仅应当更多、更深入地开展社会责任工作,也需要在战略陈述的时候,用具体语言来表述出来,让利益相关者感知,这对社会责任工作的效果是有好处的。即,企业不仅应该体现对利益相关者的责任,还应该树立和反复强调负责任的企业价值观,履行对环境的责任,并对社会的发展做出广泛的贡献。企业应该处理好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的关系、货币收入和非货币收入的关系、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关系以及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关系。关于这个方面的平衡判断,也需要管理专业学者制定一系列的指标体系供企业参考。
尽管现代市场的范围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而快速扩大,但企业与其经营活动所在的本地社会之间的嵌入型关系日益重要(例如,强调“本地化”)。因此,具体企业的社会责任管理和创新,并不是一种独立的自我设计的过程,在客观上它还要受到当地社会环境的影响。僵化或片面的强调某种“标准”,势必会“揠苗助长”,可导致一些原来有本地社会基础和成长潜力的企业及本地社会受到损害。因此,企业需要在专业性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注意理论与自身情境的结合,权变地运用管理知识,才能使企业获得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Abagail McWilliams and Donald Siegel.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 Correlation or Misspecification? .[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 21, No. 5 (May, 2000)
2.Child, J., Lu, Y., Tsai, T..Institutional Entrepreneurship in Building 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ystem for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J].Organization Studies,2007,28(7)
3.Frances Sinha.Social Rating and Social Performance(Reporting in Microfinance): Towards a Common Framework.[R].Argidius Foundation,2006
4.Gao, J and Bansal, P. Business sustainability: Achieving financial,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performance simultaneously. [J].Under review at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8
5.Hoffman, Institutional evolution and change: environmentalism and the US chemical industry. [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99
6.John L. Calpbell .Why would corporations behave in social responsible ways? An institutional theory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J]. AMR,2007, Vol. 32, No. 3
7.Kunal Basu, Guido Palazzo.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 process model of sensemaking. [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8, Vol. 33, No. 1
8.Marc J. Epstein and Marie-Josee Roy.Sustainability in Action: Identifying and Measuring the Key Performance Drivers.[J].Long Range Planning, 2001(34)
9.Noel Capon, John U. Farley, Scott Hoenig.Determinants of Financial Performance: A Meta-Analysis .[J].Management Science, Vol. 36, No. 10, Focussed Issue on the State of the Art in Theory and Method in Strategy Research ,Oct., 1990
10.Paul J DiMaggio and Walter W Powell, The Iron Cage Revisited: Institutional Isomorphism and Collective Rationality in Organizational Fields.[J].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1983,Volume 48, Issue 2
11.Ruth V. Aguilera, Deborah E. Rupp, Cynthia A Williams, Jyoti Ganapathi.Putting the S back in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lity: A multilevel theory of social change in organizations. [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7,Vol. 32, No. 3
企业危机管理制度范文3
【关键词】集散控制;企业管理;项目管理;绩效奖励
【作者简介】丁正红,深圳市高新现代智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浙江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广东 深圳 518000
【中图分类号】F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4)01-0059-04
一、前言
随着近年来IT行业的兴起,许多IT企业的规模也逐步增大,但在企业成长的过程中,企业的管理制度与管理水平往往落后于企业规模的扩张,这就严重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成长,使得规模成为了包袱,扩张变成了陷阱。这就使得企业必须根据其自身规模的变化,相应地提高管理水平、完善管理机制。
集散控制系统也称分布式控制系统,其主要功能是采用多层分级的结构来进行现代化生产中的控制与管理。集散控制系统主要的特点就是可以将封闭、分散的控制系统进行统一的管理,同时可以完成监控、报警、储存和传输等功能,具有生产指挥、调度和管理的能力。根据集散控制系统的特点,本文创造性地将集散控制理论应用于现代化企业管理中,制定出相应的管理制度,并针对该管理制度的不足提出有效解决方案。
二、A企业简介及公司管理制度调整方法
(一)A公司简介
A公司是一家位于深圳市南山区的一家高新技术企业。企业主要的经营项目是机电一体化集成解决方案,经营业务包括软硬件设备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和应用实施业务,是能够提供从研发设计,到生产制造、网络组建、系统集成以及现场施工和售后维护一条龙服务的企业。
A公司原来的项目管理模式为将中标的整个项目分为软件、硬件、采购、安装和维护等若干个子项目,而拆分后的子项目分别交由公司的软件部门、硬件部门、安装及采购等部门分别完成,公司总裁或副总裁与项目经理负责各个子项目的协调(如图2所示)。由于IT产业的蓬勃发展,公司发展速度很快,规模扩大,项目增多,以往的项目管理方式出现了一些弊端:第一,公司总裁已经没有精力全面协调公司所有项目,而项目经理又无法管理部门经理,因此造成了项目协调问题突出:第二,所承担项目的复杂度越来越高,软硬件部门的系统协调问题也越来越复杂,同时,这给不同部门的统一绩效评判带来问题:第三,各开发部门的人员也逐渐增多,而原本作为公司高级技术开发人员的部门经理,工作重心则转移到了事务性与管理性工作,造成了公司人力资源的严重浪费。
(二)A公司组织架构调整方案
针对上述问题,计划用集散控制理论对公司的组织架构和项目管理体系进行调整。针对公司开发部门繁多、相互之间缺乏沟通和协调性差的缺点,在公司组织架构调整中,撤销开发部门的各个分部,将其整合为一个项目开发部,由副总裁直接管理(如图1所示),而原来的部门则简化为不同的技术小组(如软件技术小组、硬件技术小组等),小组不设组长,只设协调员,负责组内技术人员与项目组的协调及组织项目组内部经验交流、人员培训、信息共享等事务性工作,协调员主要由非技术人员担任。这样一方面可以简化公司管理体现集中控制,又能解放原部门经理,促其能够从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担任研究人员或项目经理,提高效率;另一方面,部门经理的取消也有利于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强化项目经理的核心地位。
(三)A公司项目管理方法调整方案
在公司的项目管理中的变化主要是强化项目经理的核心作用和优化子项目组运作效率,体现合理的集中控制与有效的分散运作(如图3所示)。调整后的项目经理全权负责项目总体运作,包括项目组人员选择、项目工作分配、项目开发、设备生产和客户交流等等工作,项目经理则只对总裁及主管副总裁负责。这样,既可以排除公司内部的阻力,又可以让总裁从繁重的项目协调工作中解脱出来。
三、公司管理制度变更后具体问题的解决
A公司改变公司组织架构与项目管理制度的初衷是提高项目运作效率、减少人力管理成本,但实际操作中仍有以下四个问题亟待解决。
(一)项目经理选择的问题
调整后形成总经理一项目经理一子项目的三级管理模式。项目经理需要考虑如何分散控制、集中管理、分级管理的问题。在整个项目的运作过程中,项目经理是集中控制的关键,因此公司对项目经理的选择由原来的指定专人改为内部招投标。为公平竞标、科学择优,公司总裁与技术专家组在投标前需列出该项目的最低所需工时等招标必达条件,符合条件的项目经理候选人按要求列出纲要计划、实施方案并计算出项目总工时,经开标、评标流程后确定项目经理。中标的项目经理统筹项目运行,形成了由公司规划到总裁到项目经理负责再到子项目的集中管理机制,有效地减少责任不明和项目整体协调不力的问题。
(二)软硬件模块之间协调的问题
软硬件协调问题是机电一体化设备设计制造过程中的普遍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本文提出了以下的解决方法。
1.要协调软硬件模块的设计,必须从项目管理方面人手。项目经理作为管理核心,在前期的公司内部投标计划中科学做好全面规划,将整个项目分为若干部分,找出软硬件设计的关键环节,并分清其中的软硬件主次关系,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软硬件协调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在设计制造过程及运行过程中,则需要项目经理从中进行协调,协调方案需遵循PDCA循环,即Plan(计划),其中包括协调目标与方针的制定;Design(设计),根据已知的条件和制定的方针设计具体的设计方案,再根据设计方案,进行具体的运作,实现设计方案中的内容;Check(检查),总结设计方案与具体的运作结果,检查目标方针与设计方案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明确责任,找出问题;Action(处理),对检查结果进行处理,对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予以标准化;对于失败的教训也要总结,引起重视。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应提交给下一个PDCA循环中去解决。
2.从技术及成本层面上看,当软硬件设计的关键环节中涉及的协调问题难度较大,项目组自行解决成本较高且不涉及到公司的核心技术时,可以采取子项目外包的形式,外包方案一般由项目经理在公司内部投标过程中提出:项目进行过程中也可由项目经理提出,经总裁与专家组论证通过后实行。
(三)工时分配的问题
对于项目中工时分配问题的解决方案,本文主要采用计划标准工时与项目经理分配相结合的方案。
公司所有的项目首先都应计算出标准工时,项目经理内部竞标中的最低所需工时与绩效考评都需要由标准工时计算。某一项目的总工时可以由其所包括的子项目所需工时之和计算得到。而子项目标准工时的确定则分为两种情况。对于以往工程中涉及到的类似项目,主要可采取公司定额制来确定所需标准工时,并根据项目具体情况做适当调整;而对于具有非共性特点的子项目,则主要采取专家评审与内部竞标结果相结合的方式来确定标准工时。
在子项目工时的分配问题上,项目经理具有分配权,一般各个子项目的分配工时不能与标准工时相差15%或20%以上,特殊超出范围的则需由项目经理向总裁或主管副总裁申请特批,避免因工时的不合理分配造成人力资源浪费。
(四)绩效奖励考评的问题
新的绩效奖励考评体系是新的项目管理方案的核心内容,本文所设计的奖励考评体系,主要将围绕下述三个主要目的进行:一是项目的完成效果。主要体现在保证工期和质量。是绩效考评体系的根本目的。二是项目组人员的效率提高。针对项目经理与技术人员制订了不同的绩效考评方案,力争在保证项目质量的前提下,以最短的工期完成项目。三是人才的培养与晋升。人才是公司发展的关键,尤其项目经理的能力直接关系到项目的成败,突出人才的动态晋升,使有能力的员工能够脱颖而出成为公司骨干力量。
针对上述目标,初步将绩效考评体系分为三个部分:
1.对于项目经理的绩效考评。项目经理的工资分为两部分: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基本工资为其工资的固定部分,只与项目经理本人在公司的职务级别有关;对于项目经理的绩效考核指标,则适当简化,主要是项目回款奖励占总绩效奖励的二分之一,总裁评价与项目三个月运行情况共占总绩效奖励的二分之一。其中,总裁评价主要从客户满意度、对于公司技术发展的贡献度和对于公司人才培养的贡献度三点对项目进行后评价,占总绩效奖励的四分之一:项目三个月运行情况是为了检验项目完成后的质量与稳定性,占总绩效奖励的四分之一。
为了更好的为同一客户服务,当客户第二次选择本公司作为方案解决时,内部竞标时将对上次的项目经理进行倾斜。对于客观原因没有第二次成为项目经理的原项目经理(如正在负责别的项目),仍要全力积极支持第二次项目运作,项目结束后可给予第二次项目绩效奖励5%-10%的“优秀服务”奖。这样可以督促项目经理更好地为客户服务,培养客户的忠诚度和树立企业的信誉。
2.对项目组开发人员的绩效考评。对于项目组的开发技术人员,工资分为三部分:基本工资+项目工资+绩效工资。项目成员的基本工资为固定部分,与项目无关。项目工资是按照项目人员参与项目的大小及重要程度而发放的具有一定浮动范围的工资。发放项目工资的目的是为了调动公司员工参与项目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实现分散控制。绩效奖励制度是对子项目推进的一项重要手段,但对于子项目的考核是一个难点,因工作内容不同(如软件开发与硬件开发),本文将绩效工资设计为两部分:工时绩效与项目质量绩效。
工时绩效采用以标准工时为核心的绩效奖励制度。项目分解为单个任务后,先由项目经理分配各个任务的标准工时,如果项目人员的实际工时小于标准工时,则按照节约的工时发放绩效工资;如超过则为0。项目质量绩效是根据子项目完成后在整个项目中的运行情况而发放的绩效奖励。如果子项目在整个项目中运行良好。则发放项目质量绩效奖励;否则出现问题,则酌情扣除50%内的工时绩效奖励。因此,该绩效评价体系不但能够调动项目组人员按工期完成子项目的积极性。还可以防止研发人员盲目追求速度,忽视产品质量。
3.项目部研发人员积分体系。除上述常规的直接绩效奖励外,绩效考评体系还包括项目部全体研发人员的积分体系。项目完成后参与项目的所有相关研发人员都将获得一定的积分,其中项目经理的所得积分由总裁和主管副总裁评定,评定的依据为项目的大小、完成效果、技术开发和人才培养等情况,所得分数加入项目经理个人积分。而参与项目的其他研发人员的积分由项目经理、总裁和主管副总裁共同评定,评分依据为所承担子项目的重要性、完成工时及完成情况,其所得分数同样加入个人总分。积分体系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1)积分系统作为评定员工年终奖与职位晋升的标准和依据,可使员工更加努力地参与和认真地完成项目,提高对企业忠诚度和认同感。
(2)积分系统可作为项目经理投标资格的依据。公司得到项目之后,首先按照项目大小及重要程度分为二至三个档次,只有积分达到一定数量的研发部人员才能申请项目经理投标相应级别的项目。这样一方面可以促使项目经理高效完成项目,从而可以获得积分投标更高级的项目,另一方面普通研发人员也可以通过积分的积累逐步达到项目经理的分数要求,从而调动了普通研发人员参与项目的积极性。同时,为了增加公司的内部竞争,每年年底所有人员的个人积分都将减少20%,这样一方面可以缩小研发人员与项目经理的积分差距,调动其工作热情;另一方面也能够提高项目经理的忧患意识,从而在整体上促进公司的项目运作效率。
(3)积分系统可以作为公司研发人员末位淘汰的依据,从而可以进一步激发研发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企业危机管理制度范文4
一、前言
在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时期,如果企业依然以传统的管理理念为指导,沿用以往的工作管理制度,不注重理念以及管理方式的创新,将很难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这样非常不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而当前各行各业的竞争压力都很大,如果不加快企业的发展进程,将难以在市场中立足,这就需要企业充分重视经济管理工作,采取可行的措施提高企业的经济管理效率,从而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二、当前我国企业经济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2.1企业的经济管理理念较为落后
企业为了能够在知识经济时代获得发展,需要运用先进的经济管理理念指导实践。但从大多数企业的情况来看,经济管理理念相对比较落后,主要是以传统创造纯利润为理念。在这种管理理念的指导下,企业在短期内依然可以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从长远的眼光来看,将会带给企业诸多的麻烦,因为这种理念没有考虑到未来的市场走向以及发展计划,极有可能被市场淘汰。
2.2企业的经济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当前多一些企业没有建立经济管理制度,各部门在日常的工作中难以协调统一,管理较为混乱。当然,部分企业已经意识到经济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也已经形成了一套经济管理制度,但是不符合企业的发展情况,没有取得相应的管理效果。此外,还有部分企业已经制定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经济管理制度,但因为内部管理不当等各方面的原因,执行过程没有相应的人员进行全面的监督,不能全部发挥经济管理制度的效用。
2.3企业的人力管理水平较低
人力资源是执行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部门,但一些企业不够重视这个环节,导致人力管理效率低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的发展。具体表现为在企业的运营中,管理工作的执行力度较差,许多工作都没有按时完成,同时惩罚制度也相对比较落后,在发生重大事件的情况下,根本就查不到相关责任人,更谈不上对之实施惩罚。在这样的情况下,多数工作人员没有将惩罚制度放在眼里,整个公司的工作状态越来越松懈,长期以往极有可能发生人事危机;此外,企业中一些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较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经济管理水平。
三、改进企业经济管理问题的创新与实践方法
3.1引进先进的经济管理理念
企业的生产环节包含了多个流程,需要经过有效的管理,才能保障产品的生产效率。因此,企业需要引进先进的经济管理理念,使指导思想跟上时代的发展,才有可能使企业获得长久稳定的发展。企业有关管理人员可以引进以下的经济管理理念:一种是战略管理思想,另一种是危机管理思想。一般来说战略管理理念侧重于解决企业的发展战略,在制定发展战略计划的过程中,可以采用这种管理理念对战略的合理性进行分析,保证战略计划得到有效的执行;而危机管理理主要是针对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危机和风险而言,使企业能够正确根据企业的危机情况,采取有效的应对方法,从而使企业尽快安全度过危机时期。
3.2建立健全的经济管理制度
我国大部分企业都已经建立了经济管理制度,但合理性有待加强,执行力度也较差。管理制度的确立,主要是为了约束工作人员的行为,使工作人员能够更加有效的开展工作,而随着外部环境、内部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内部出现了新的问题,这就需要不断完善与创新经济管理制度,这样才能保证企业各部门能够有序的开展工作。各个企业的情况都不一样,因此企业在完善经济管理制度的过程中,不能直接生搬硬套其他企业的模式,同一个管理制度,可能符合其他企业的情况,但是未必符合自身所在的企业。根据前文分析的经济管理制度问题,企业需要进步加强内部控制以及监督力度,建立健全的奖惩机制,保证责任能够具体落实到个人,尽可能确保公平性,从而激发人员积极性。
3.3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效率
人才是非常重要的资源,是开展企业各项工作的主体,因此企业一定要充分重视人才的管理,不断挖掘和培养优秀的技术以及管理人才,使企业拥有过硬的软实力。一方面企业需要重视内部员工的培养,定期对患者进行相关知识以及技能的培训,使员工在培训的过程中学到新的知识与技能,以此提升员工的专业水平。与此同时企业还需要引进优秀的人才,在招聘的时候,适当提高聘用的门槛,特别是重要的技术以及管理岗位。另一方面企业需要重视人才的管理,严格要求工作人员按照公司制度办事,认真做好领导分配的任务,保证工作能够按时完成。企业只有做到这两点,才能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源的管理效率。
四、结语
企业危机管理制度范文5
【关键词】 企业变革 人力资源危机 应对策略
1.前言
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变革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企业各个经济活动顺利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企业变革日常工作中重要的环节,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高度重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危机,因此企业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应对这些危机。
2.企业变革人力资源管理危机的类型
企业在变革时期,其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通常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危机,这些危机严重阻碍企业的长远发展,给企业带来一定的风险。目前,我国企业变革时期人力资源管理危机主要存在的类型有:员工的人格危机、员工人身的安全危机、法律危机、人事管理制度危机等等。
2.1员工的人格危机
员工是企业各项经济活动的执行者,其人格的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整个经济活动。忠诚度及品德是企业员工重要的人格条件,企业员工良好的忠诚度及品德可以促进企业各项工作的顺利发展,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实现企业财富的最大化[1]。企业员工忠诚度及品德的缺失给企业带来诸多的问题与麻烦,影响和阻碍企业各项工作的顺利发展,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甚至给企业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2.2员工人身的安全危机
在企业营运中,经常出现企业员工人身受到伤害的现象,尤其在一些施工企业中,员工人身伤害事故频频发生,这严重影响和制约着员工的生活与工作,降低员工的生活质量,同时给企业造成一定的损失,影响企业的正常营运[2]。企业员工人身的安全危机由诸多的方面引起,比如工作中所使用的机械设备不符合相关的要求或标准,致使机械设备在运行时出现异常的现象,进而引发安全事故的发生。有些企业在营运过程中,过多地注重于利润的追求,而忽视员工的人身安全,因此很容易引发安全事故的发生。
2.3法律危机
企业在营运中经常出现各式各样的法律问题,比如,企业的新员工一般来自于相同的行业,来自于企业的竞争对手,因此他可能会带来之前所在企业的一些重要的经营秘密,新员工由于法律意识淡薄,再加上企业的疏忽,容易将原企业的经营秘密泄露出去,从而触犯相关的法律,引发诉讼或者经济赔偿等诸多的法律问题,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
2.4人事管理制度危机
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人事制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时有章可循,减少或者避免在管理中出现一些不必要的错误。在管理中如果出现问题,也能根据制度及时地进行处理,企业无人事管理制度或者人事管理制度出现错误,都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危机。企业人事管理制度应该包括招聘制度、薪酬制度、考核制度以及晋升制度等等,企业在设计人事管理制度时,必须充分考虑这些方面的制度,并且应该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科学的设计,使人事管理制度起到更好的激励作用,使企业员工自觉地做好各项工作[3]。企业人事管理制度与员工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其设计不合理,会直接影响到员工的利益,降低员工工作的热情,致使员工的工作质量及工作效率低下,进而使企业出现相关的危机,制约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3.应对策略
企业变革时期人力资源管理危机严重影响和制约着企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企业的竞争力,给企业带来一定的风险,因此企业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并采取强有力的应对策略,解决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危机问题。
3.1提高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水平
工作人员是企业各项工作最直接的执行者,他在工作中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着整个企业的经营状况,工作人员是企业工作质量的保证,因此企业必须努力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对此,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开设培训相关的培训课,传达行业最新信息,增加员工知识储备,培养员工树立新的观念,以增强员工的工作能力,使员工能在任何工作环境下都能圆满完成工作任务,通过提高员工自身的业务素质来减少因员工业务素质不高给企业带来的危机[4]。(2)增加业务培训课程,增强员工的业务素质,使员工的各种心理需求得到满足,以激活员工的工作兴趣和激情,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3.2重视员工考核
企业应该加强工作人员的考核工作,依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设置适合企业员工的考核标准,并对员工进行严格的考核,使员工认识到自己工作中成绩及不足之处,并工作中做到扬长避短。同时企业应该设置相关的考核制度,包括责任追究制及一些必要的激励措施,执行责任追究制及一些必要的激励措施,在制度上规范工作人员的工作,提高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使工作人员自觉地将各项工作做好。
3.3加强对企业员工人身安全的管理
对内,员工安全关系到企业的发展问题,不能掉以轻心,保证员工人身安全,首要任务是给员工营造安全的工作环境,避免员工在高危的工作环境里工作,同时要建立健全相关机制,定期检查安全设备,做好预防措施,确保企业员工人身安全。除此之外,为确保能对突发事故作出及时反应,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企业应设置对应的安全系统处理突发的安全事故。对外,要时刻关注企业驻外国公司员工的最新动态,了解国际企业员工的健康信息,排除境外企业员工人身安全危机。
3.4建立健全企业的人事制度
伴随着时代不断发展,竞争环境不断变迁,企业的规模不断壮大,企业只有适时的调整人事制度,才能满足员工对企业的要求,对外,企业要及时了解并掌握各国各地劳动法规、人才市场、薪资情况以及对方的人事政策等人事环境的最新动态;对内,要根据需求调整公司各项人事管理制度,例如,考核制度、培训制度、员工休假制度以及招聘录用制度等,不断满足员工的需要,以此达到提高员工工作的激情,避免员工因需求得不到满足而离职,解决人力资源危机的目的[5]。
4.结语
企业变革中人力资源管理不当,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危机,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损失,因此企业必须高度重视。企业变革人力资源管理危机的类型及应对策略不仅仅有以上几点,更多的是需要我们在工作中不断的改进。
参考文献
[1] 鄯婧,李崇亮.经济危机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9(07).
[2] 曾田华.经济危机背景下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J].中国商贸.2010(02).
[3] 吴章权,杨力.经济危机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及对策[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9(01).
企业危机管理制度范文6
关键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危机 应对措施
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现存的主要问题
人力资源是经济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一切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而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的现状却令人堪忧,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管理理念的落后与创新理念的滞后性
就人力资源而言,只有以资本方式存在的人力资源才能称其为人力资本。现阶段,绝大多数企业把人力仅仅视为一种资源,这会给企业发展带来两方面的弊端:一方面,不承认人力资本的贡献的一个严重后果就是使得企业内部失信状况严重;另一方面,人力资本得不到承认,就必然引起非理性的反抗,而人力资本的非理性反抗必然导致货币资本的非理性镇压,其结果必然导致高级人才的流失,而使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蒙上阴影。
(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具有强制性
我国很多企事业单位尝试着制定各种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并设法执行实施。但是从所制定的管理制度的内容上来讲,大部分是从奖惩制度、员工考勤、工作规则以及工资分配等多方面对员工进行限制性管理,而不是从以人为本的角度激发员工的深层积极性和创造性,以主导心态的方式来达到规范员工的效果,以促进企业的发展和奋斗目标的实现。
(三)人岗不匹配,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缺乏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
我国企业中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往往没有一个长远而又行之有效的规划,尚未形成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引进、培育和利用机制,不仅存在人才引进渠道过窄,随意性大,针对性不强,而且岗位设置与员工配置不尽合理,缺乏科学规范的岗位职务分析,没有清晰完整的职务说明书。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有些国有企业中,也普遍存在着“论资排辈”、“能进不能出”和传统文化中的“任人唯亲”、“任人惟近”的裙带关系现象,造成人力资源流通困难,大量平庸之辈占据着企业的要职[2]。
(四)人事管理制度危机
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人事制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时有章可循,减少或者避免在管理中出现一些不必要的错误。在管理中如果出现问题,也能根据制度及时地进行处理,企业无人事管理制度或者人事管理制度出现错误,都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危机。
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存危机的对策与措施
综上所述,我国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然而,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对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生命力又非常重要,所以我们有必要制定以下对策来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一)创新企业人力资源观念
首先,企业应树立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是企业战略性管理的观念。人力资源开发管理部门应处于企业管理的中心地位,同时应纳入企业经营总战略和总决策中;其次,树立人力资本观念,最后,正确的人才观还必须建立正确的求才、用才、留才机制及合理的人才流动政策[3]。另一方面要积极加强员工的培训,重视员工的个体成才 。
(二)建立健全企业的人事制度
伴随着时代不断发展,竞争环境不断变迁,企业的规模不断壮大,企业只有适时的调整人事制度,才能满足员工对企业的要求,对外,企业要及时了解并掌握各国各地劳动法规、人才市场、薪资情况以及对方的人事政策等人事环境的最新动态;对内,要根据需求调整公司各项人事管理制度[4],另一方面应该从根本上改变人事制度实施过程中硬性的强制性成分,提升制度实施的柔软性,让员工真实参与企业人事制度制定过程中来,从而创造出良好的企业人事氛围。
(三)从企业文化着手,营造科学的激励氛围。
企业文化是将企业战略与组织结构牢固结合起来的潜在力量,对于企业来说,硬性地去改变或者调整现行的分配方式,可能会造成员工的“水土不服”,本文认为,企业的人力资源分配制度可以从企业文化角度出发。首先,在企业中贯彻公平、公开、公正的思想,以考核结果为依据,真正体现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其次,以按劳分配为主,按要素分配等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报酬制度,在员工培训上重视对员工按劳分配,多劳多得意识的强化,并重视核心员工的知识、技术、管理在企业中的作用。
企业变革中人力资源管理不当,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危机,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损失,因此企业必须高度重视。企业变革人力资源管理危机的类型及应对策略不仅仅有以上几点,更多的是需要我们在工作中不断地改进。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成为企业的第一竞争要素,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愈加明显。在新时期,我们要逐步完善对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改革,使每一块金子都能发光。
参考文献:
[1]吴章权,杨力.经济危机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及对策[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9.1
[2]曹亚飞.试论经济危机背景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