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货企业管理制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供货企业管理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供货企业管理制度

供货企业管理制度范文1

一、企业目前资金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1.资金管理模式老旧

目前来说,大部分企业所采取的资金管理模式依然是属于分散型管理。资金分散型管理让企业无法很好地管控资金的流动渠道和使用用途。而一个企业,如果不能对下属部门或者下属分支企业的资金管理和监控到位,那么很容易会导致资金的流失,从而出现企业的资金短缺、项目亏损等一系列严重的资金问题,影响整个企业的经济效益。

2.缺乏资金管理意识

从企业管理者的角度来看,目前绝大多数的企业资金管理者缺乏应有的资金管理意识。具体上来说可划分为三点:一是资金流量的平衡意识和时间意识;二是企业管理者面临资金的大幅度增长时缺乏预估的意识;三是资金管理者对于企业资金的流动没有及时的整理,同时也忽略资金使用后的反馈等各项意见。

第一,许多企业的管理者并没有意识到一件事情,那就是企业的资金也是有其时间价值的,并且当企业处于不同的社会经济体制和社会大环境下,其时间价值也不尽相同。对于资金时间价值认知的缺乏,会导致企业忽略掉资金流量平衡的重要性,从而十分容易导致企业在一项或者多项项目中出现资金短缺的现象。资金链一旦断裂,那么将为企业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有时甚至会导致企业的整个生命就此断绝。

第二,企业管理者对于大幅度增长的资金缺乏预估意识也意味着企业的管理者对现有的市场分析不准确,对目前国家的金融政策以及经济市场的变化缺乏敏锐的嗅觉。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的管理者很难对企业现有的资本结构和资金分配进行有效的考量,导致企业很难建立起一套应用的风险预测机制。经济市场一旦有任何的风吹草动,如果企业连一套风险预测机制都没有配备,那么企业将很难在市场上存活。

第三,收集企业资金流动渠道的信息,并收集资金在使用之后的反馈,这些数据都有利于企业对之后的金融活动进行判断和评估。然而目前有许多的资金管理者对于资金使用的信息数据采集都不够重视,导致这项工作被忽略,即便有形式上的采集,但是所收集上的数据信息对于之后的金融活动也毫无帮助。

3.企业无模式化资金管理机制

一套科学的企业资金模式化管理机制能够帮助企业合理地分配使用企业资金,保证每一个项目都能够顺利的进行并完成。但是由于目前分散型的资金管理方式,让许多企业都缺乏这一机制,使得企业在项目的投资上容易出现针对同一个项目,特别是长期项目资金投入比过大,导致企业的其他项目资金缩水,从而影响其他项目的正常进行。这样企业很容易陷入两头受堵的困境,一方面其他项目不能正常进行势必会影响整个项目的收益,另一方面,企业在长期项目上投入过多的资金,既不能快速的见到经济利益,又不能终止项目,导致企业陷入一个两难的境地。

二、企业资金集约化管理

所谓的企业资金集约化管理,意思就是在将企业的资金全部集中,然后进行统一的调配、管理和使用。从现在企业的资金管理形式上来看,集约化的管理已经成为了大部分企业的首选。因为集约化的资金管理不仅可以使企业的资金达到最大程度的合理使用,更能提高企业在这个瞬息万变的金融市场中规避风险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在多年市场经济的浸之中,企业已然可以得出一套结论,那就是,行政权力可以分散化管理,但是财务权力必须要集约统一。企业资金的集约化管理在对资金的调配、管理和使用的同时,还可以对下属的部门,或者是下属分支企业实施监控,从而有效地控制企业资金的流出渠道及使用用途,促进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益,最终为企业的稳定和发展保驾护航。

三、企业实施资金集约化管理的主要措施

1.建立完整的企业管理制度

一般来说,企业的管理制度是由管理制度、岗位制度和岗位分工制度这三个制度组成。从管理制度上来讲,其中还包含了行政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管理制度。除此之外,按照企业的自身需求,在会计管理制度中又会包含原始凭证审核制度、电算化管理制度等相关制度规定。

岗位制度是企业针对各个岗位所建立起来的制度,要求每个岗位都要明确自己的责任和权限,包括工作的内容,这样便于企业对于各个岗位的员工进行管理和考核。

岗位分工制度是对企业内每一个岗位,以及每一个岗位上的员工,针对他们的岗位提出具体的工作要求和责任归属,使员工在工作中能够找准自己的位置,更好的将力气往一处使,避免了一人多岗或者一岗多人,造成人员混杂还影响工作的效率。

2.搭建企业资金的监控体系

企业资金的监控体系应当是由多个部门共同组合而成。本文笔者就不一一探讨,主要针对监控体系的核心部门财务部门来进行分析。

首先是针对生产部门,财务部门应当要对生产部门在生产过程中所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以及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成本进行核算并且制定相应的标准,并且财务部门要负责将所采集和整理的信息反馈给各个相关部门,为生产部门接下来工作的调整提供保证。

其次是针对销售部门。在针对销售部门的资金监控中,财务部门可以对客户的资信等级进行判定,以保障双方合作的安全稳定。其次在销售部门进行活动的过程中,财务部门应当对本行业的市场状况有所了解,这样就可以做到实时监控企业自身产品在市场中的价格执行是否合理,是否要进行适当的调整以保证能够更好的迎合市场需求。

最后是针对采购部门的监控工作,财务部门一方面需要针对供应商的资格信息进行审核并查实,同时还需要对相关市场进行深入的调查确认供应商的供货渠道以及价格是否合理,产品质量是否达标。

供货企业管理制度范文2

关键词:施工企业 风险控制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业也处于蓬勃繁荣时期,但是在繁荣背后却时有不和谐的事情发生。当前,建筑业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先后出现了楼房倾斜、倒塌,地铁基坑坍塌,桥梁断裂等重大安全质量事故,给从业人员生命和国家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也给建筑施工企业的声誉造成恶劣影响。在新的市场形势下,如何控制工程施工安全风险,最大限度的降低工程安全事故发生概率,是施工企业和建筑行业亟需深入研究解决的课题。

一、完善的企业安全风险 控制责任体系是前提

施工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工程项目安全风险管理体系,项目管理是施工企业管理的主要内容。企业应制定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的各项管理制度,如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施工组织设计和方案审批制度、企业安全生产例会制度、安全生产奖罚制度、安全教育制度等。用制度来规范工程施工过程中各项与安全有关的活动,尤其是施工方案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应急预案、各种安全操作事项、生产指挥,以及对安全生产的监督等。其次,要明确企业和项目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职责。上至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总工程师、生产副经理、公司各业务部门,下到项目经理、项目总工程师,以至安全员、工段长等均需明确其安全生产职责和管理责任。要让企业和项目的各级管理人员知道自己在工程管理中的安全生产责任,清楚一旦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是要照章追究的。

二、有效的安全生产监管机制是保障

加强对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的监管是企业安全生产和工程项目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监管要常态化,多样化。指导项目部按照企业管理制度建立健全项目安全生产制度。通过巡查、抽查等方式,对工程项目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制度、安全记录工作台帐、安全教育、方案和安全技术交底资料、施工现场生产现状、应急预案落实情况等进行检查,重点了解工程安全生产动态、施工方案和安全技术交底落实情况、各种操作人员持证上岗情况、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情况等,及时发现、及时排除安全生产隐患。

三、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是基础

由于建筑业从业人员以农民工为主体,作为一线操作者,他们是处于安全风险下的主力,其安全意识直接决定了他们自身的行为是否处于安全受控状态。目前建设行业主管部门对安全教育很重视,采取了很多措施,提出了不少要求,问题在于,对于这些安全教育工人是否真的能够领会和理解,并在操作中加以落实,还是只流于形式,这是施工企业进行安全教育的重点所在。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是提高建筑务工人员整体素质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减少安全事故、避免建筑工人人身损失的基础性工作。

四、重视来自建设单位的风险

在当前建筑市场环境下,建设单位的发包行为存在违规、违法情况,作为产业链下游的施工企业往往受制于人,无法对建设单位发包过程中出现的可能会产生安全风险的行为进行有效控制和回避,甚至会被强加于管理范围之内。甚至有些安全事故就是建设单位将工程分包给一些达不到相应资质要求的施工企业埋下的隐患所致,有些则是建设单位影响、干预施工单位正确的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而导致的。近年来,建设行业主管部门加大了对建设单位违规、违法行为的查处,特别检查了工程发包领域中将工程发包给达不到工程所需资质要求施工单位的现象。但是,对建设单位影响、干涉施工单位施工管理的情况缺乏有效监管,主要表现在对建设单位指定分包或约定分包的管理,只是一味强调总承包管理责任,忽视了经济关系对有效管理的决定性影响,出现个别分包单位自恃与建设单位的经济关系,不服从总承包管理,留下安全隐患。

五、防范来自设计缺陷的风险

尽管施工单位是按照业主所提供的设计进行施工,设计单位是控制工程风险的高端部分,但是,作为施工单位仍然有责任防范来自设计缺陷的风险,这既是施工单位预防重大质量安全事故的保障之一,也是设计单位避免风险的重要途径之一。尤其是地下工程、轨道交通工程等设计和施工强相关的工程领域,更突出了对设计风险的控制要求。施工单位熟悉、了解现场实际情况,且经验丰富,能够有效协助设计工作。施工单位应主动协调设计单位,合力控制风险,对双方有益,对工程有益。

六、控制原材料供应风险

作为构成工程主体的建筑材料,其质量保证是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基础。近年来,由工程原材料质量问题引发的工程质量事故,甚至安全事故为数不少。在这些案例中,施工单位也有相应责任,施工单位是建筑材料的采购方和使用方,国家规范和行业标准对材料的进场有明文规定,也有相应的管理责任划分,控制原材料质量是施工单位责无旁贷的重要职责。首先,企业要建立合格供货方评审制度,有合格供货方的范围,便于工程项目部选择,同时降低可选供货方风险概率。其次,严格原材料进场检验工作,这是控制原材料质量最重要的一关。要严格按规范取样,严格试验和检验制度,严格不合格材料的退场制度,保证工程使用材料合格,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

七、加强施工方案执行力度 严肃施工工艺纪律

随着建筑业技术的进步,工程规模越来越大,更高、更深、跨度更大成为发展方向,建筑技术对工程质量安全的支撑作用也越来越大,尤其在超高层建筑、地铁、大跨度桥梁、地下空间等工程中,施工方案成为指导工程施工、保证工程施工安全的基础性文件。实践证明,很多事故的发生是因没有按照施工方案执行或者没有严格履行方案的审批程序。因此,严格施工方案审批程序,加强执行力度,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施工工艺纪律,严格按照工艺流程施工,坚决杜绝违反工艺要求施工的现象。这是减少重大安全事故的关键环节,也是当前工程施工中经常出现问题的环节。

八、结语

施工企业控制工程施工风险,既要从企业制度建设、现场管理等角度控制安全事故发生的内因,又要对产业链中施工企业的上游、下游加以控制协调,把握好外因。同时,建设行业主管部门则应通过立法等途径,标本兼治,为大幅度减少工程安全事故发生,创造和谐施工、和谐工程环境。

参考文献:

供货企业管理制度范文3

关键词:物资采购,监督管理

Abstract: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legal system and the enterprise management system's gradual consummation, material procurement activities increasingly" sunshine", but in the material can really meet the production needs but have a lot of work to do. " Heavy use light supervision", is too dependent on material procurement personnel own ideological and moral influence, while ignoring the regulatory system to restrict action, many supervisory management system only stay in the text, while ignor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practical work. Therefore, for the enterprise to reduce the operational cost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Based on the material procurement and supply problems puts forward some strengthening material procurement supervision measures.

Key words: material procurement,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物资采购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繁琐的工作,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一方面要降低材料成本,一方面要保证生产物资的正常供应,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只有我们以企为家,认真真真、诚诚恳恳的工作,就能够在保证生产供给的同时降低材料成本,实现企业控制材料成本的管理目标。现代管理的基本要求,也是对采购管理人员的有效保护措施。因此,这一制度的建设理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1 企业物资采购监督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通常意义上讲,企业物资采购主要是指企业对生产经营所需的各类物资器材的购买、管理等方面的行为,但在实际的工作中其包含内容不仅仅如此,还应有对采购物资的保管、使用等内容。但由于企业一直在物资采购方面重购买、轻管理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企业在物资采购管理和监督工作方面还有很多的问题,亟待解决。

2 物资采购中出现偏差的原因分析

物资采购过程中出现的价格偏高、短斤少两及质量低下等问题,有的是因为物资采购人员经验不足、业务水平不高,或者是责任心不强、把控不严等原因造成的,也有部分是采购人员为了私己利益而同供应商串通一气,、暗箱操作等违纪违法行为,当然也有一些是因为上级部门或建设单位干预采购、对采购部门施加影响造成的。物资采购供应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偏差和问题,归根结底在于物资采购管理制度控制不严,监督执行不到位,物资采购业务不规范造成的。加强物资采购环节的监督管理,将有效预防物资采购供应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偏差,提高物质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3 企业物资采购库存管理有弊端

物资采购活动是一个连续的企业活动,不能仅将其看作是物资的购买这一单一的工作,更应当将物资采购后的运输、保管、分发等工作纳入到物资采购的整体活动范畴之中。但在现实的工作中,往往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企业管理者往往将注意力放在的物资采购的单一阶段上,忽视了对采购物资产品的使用、保管、分配等方面的内容,而由于石化企业工作涉及范围广,情况变化快,因此,往往某些物资采购计划与现实需要存在着一定的差别,而如何在最大限度的范围内使采购的物资发挥最大的效能,才是物资采购活动的重要目的,而现实中企业只是依据计划编制进行落实,并没有进一步核实现实的情况需要,往往出现一些急需的单位无法使用, 不急需的单位则存在不少库存的现象,给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带来不利的影响。

4 提高企业物资采购监督与管理质量的意见建议

4.1 大力提倡集中采购模式下的物资采购活动

集中采购是大型企业降低采购成本,提高企业利润的一项重要转变,是企业物资采购活动的发展趋势,这种将“无计划随意采购”变为“预算约束内采购”、“多个人跑市场”变为“专业人员为主跑市场”、“各个部门搞采购”变为“专业机构为主搞采购”、“依靠人的监督”变为“依靠程序监督”的转变能够建立统一管理、分工明确、有效监督、顺畅高效的采购管理体系。具体来讲主要从四个方面做好工作:一是要统一招标采购。由企业决策部门牵头,全面了解各部门需求情况,直接面向生产厂家招标,减少流通环节。采购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效益优先的原则,实行比价采购,优中选廉。二是统一购销价格。同实行统一的质量要求和采购价格、销售价格,同时将相关信息在网络和企业内部进行公布,主动接受监督。三是统一直接配送。供货合同要规定供货商责任,对供货不及时、质量和数量不符合要求的行为,明确处罚办法,并有相应的应急配套措施保证物资及时供应,维护监所安全稳定。四是统一支付。由企业总部出具的物资采购中标通知书、采购合同、采购物资验收报告和原始发票,各部门或分公司对总部相关费用进行统一支付。

4.2 大力加强物资采购制度建设

全面落实相关物资采购制度的落实。一是要对各企业提出的采购计划进行认真核实,确保采购计划的合理科学,物资采购部门要对上报的计划进行现场核实,多方了解调查,同时采取备案登记等方式,长期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避免出现误报、乱报等现象的发生;二是要多方协调形成合力。理顺采购管理关系,完善采购运行机制,扩大集中采购范围,夯实采购建设基础,加强采购工作指导,统筹调度、配置、使用各种采购保障资源,使采购管理的筹划、组织实施、绩效考评、监督管理等,做到“不缺位”、“不越位”,防止动作程序上的脱节,搞好工作的衔接,形成最大整体合力,保证采购工作顺畅高效运转。三是要加强对采购物资的使用情况的跟踪登记,加强对物资的管理。特别是对已经采购的物资,从管理、保管、使用方面加强登记备案,提高物资的使用率和经济效益,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4.3 大力提高物资采购人员的自身素质

物资采购不仅仅要求采购人员具有过硬的思想,更需要掌握丰富的经验,能够熟悉企业相关生产经营活动。因此,一方面要加强对现有人员的培养,从人员选拔、使用、培训方面加大力度,让其充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从而确保物资采购工作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要注重在企业一线人员的选拔,将那些熟悉企业生产实际、了解企业所需的人员充实到企业物资采购活动中,提高物资采购的针对性。同时要加大对相关人员的监督管理,通过制度落实、奖惩措施等方式,提高监督管理的力度,确保物资采购工作的高质量。

5 加强物资采购监督管理的几个重点制度

建立良好的物资采购管理系统,必须有一套完善、严密的运作体系和运作程序。因此要建立以下制度:

1、物资采购招标投标管理制度。招标采购的最大特点就是程序的规范性、厂家的竞争性。招标过程中,必须成立各个相关部门人员组成的工作机构,使招标行为正常运转,以保证招标的公开、公正、公平,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好防止暗箱操作。

2、集中采购制度。集中采购是堵塞采购过程中各种漏洞的重要体制保证,它不仅可以增强议价能力、减低采购成本,而且可以实施专业化采购、规范化管理,减少效益流失和腐败问题发生的可能性。

3、物资采购的监督检查机制。在规范物资采购内部运行机制的同时,也应加强外部的监督机制。建立对重大物资采购业务定期开展审计制度,通过审计督查物资需求计划的提报、采购渠道的选择、价格确定等重点环节执行各种规章制度情况,预防腐败问题的发生。

结语:物资采购供应作为施工企业生产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其管理活动中需要各方共同努力,相互协调,规范操作,共同监督,确保采购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和标准化,切实实现物资采购保供与创效的最终目的,真正地服务施工、降低项目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崔文新.浅谈企业的物资采购的成本管理[J].民营科技,2009,(1).

供货企业管理制度范文4

关键词:民营企业;股份制改造;途径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2-0-01

一、民营企业管理过程中的弊端

(一)家族化的管理体制。大多数的民营企业都是白手起家,在企业发展的初期阶段,市场经济体制、诚信评价体系、市场监管体制都还不完善,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成为企业信誉判断的一个中重要影响因素。这部分企业为了能够更好地发展,轻易不会将企业的经营管理权力交给不熟悉不信任的人。在这样的背景下,任人唯亲成为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然选择。根据相关部门的统计,现在国内的大多数的民营企业的所有权与控制权都处于统一的状态,公司总裁、总经理、财务管理人员等主要部门的管理人员都是由家族内部人员担任。

(二)家长制的管理思维。目前,在很多的民营企业内部存在着这样的情况:“我的公司我说的算,不论是对还是错。”这种思想是民营企业管理的一个主导思想,而头脑风暴、群体决策等都成为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辅措施。在企业内部,如果决策与民营企业的管理者的决策相同,那么其就能够得到企业管理者的认可,如果相悖,那么就会被企业管理者所抛弃。同时,企业的私有制性质,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家长制的管理进行了进一步的加固,就算是在现代的企业管理制度下,所有权也就意味着决策权。对于所有权绝对集中的企业来说,,个人的决策就是整个公司的决策,在这样的制度下,公司内的所有的人动都不需要经过程序,就算是公司建有相应的管理制度,也仅仅是公司管理者一句话的问题。

(三)融资渠道较少。对于民营企业来说,资金始终是影响其发展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常常由于融资不能够得到满足,而造成其失去发展的机会,从而阻碍了民营企业的发展。就目前来说,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主要依靠亲友的投资、银行的带快、企业债券的发行、股票的发行。而且,受限于民营企业自身的影响,其的融资也受到了很多的限制。这主要表现在国内法律法规方面缺乏支持,银行信贷方面更加偏向于大型企业。

二、民营企业股份制改造的途径分析

(一)企业内部集资,提升员工的持股比例。将企业员工变为企业股东,这样能够更好的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但是,对于一般员工来说,资金是员工进行认股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在员工进行认股的过程中,可通过获取银行信贷支持的方式来对企业股份进行认购。企业员工及员工的机构可以与银行进行相关协议的签订,开设一个专门的账户,通过企业及员工的信用担保,由银行方面为企业员工提供部分贷款,使其能够对企业的股份进行认购,同时,员工所认购的股份也可以成为担保物之一。员工所获得企业红利都作为偿还银行贷款的资金。在银行贷款完全的偿清之后,再将该部分抵押的股份归还于企业员工。

(二)引进战略型投资机构就行企业股份的认购。战略型投资与战术性投资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的,战术投资属于一种套利的行为,这属于一种短期的规模较小的一种投资,而战略型投资则是一种注重全局利益的一种长期性的投资。企业通过战略投资,能够参与到其他公司的治理当中,并且可以通过战略投资企业的上下游企业当中的方式,获取原物料的供货、技术的支撑、市场渠道等方面的发展支持。战略型投资的投资规模一般较大,时间较长,其不会因为不能在短期获取市场收益而变成一种套利的行为。战略性投资往往会注重企业之间的互补以及上下游企业直观的关系。

在民营企业的股份制改造的过程中,引入战略性投资所取得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首先能够获得巨额的资金,其次能够更快的学习到投资企业的新近管理理念,另外,还可以通过引进战略性投资的方式,在最短的时间内提升自身的软实力,对现有的内部结构进行最优化的调整。

(三)横向联合参股投资。民营企业可以采取与其他企业相互投资的方式,彼此之间互相持有对方一定比例的股份,使两者成为一种相互扶持、相互制约的公司联合。最简单的一种形式就是A、B公司之间相互持股,较复杂的一种形式是三家甚至是三家以上的公司相互交叉持股,通过横向联合参股的方式,使企业之间形成公司联盟,彼此之间相互制衡,但是又保持各自的经营独立性。在参股的过程中,其可以以资金的形式,也可以采取技术入股的方式,这些都是股份制公司相互持股的一种方式。

(四)推行债转股的方式。所谓债转股是指将债权关系转变为股权关系,将贷给企业的款项按一定比例折为债权人对企业的股权,使债权人变为企业的股东,债权转为股权后,原来的还本付息就转变为按股分红,从而把一些“死款”变活,流动起来。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债转股已被很多企业在一定范围上所采用,但从整体来看,这种方式有利也有弊。

对于民营企业来说,推行拽转股最大的好处就在于能够有效的降低企业的负债,对于企业的原有债权人,也就是公司的新股东,在企业经营状况不好的情况下,债转股能够为企业注入更多的活动资金,这对于企业的发展是存在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另外,通过债转股的方式,能够强化原有的债权人对于企业经营管理的监督,这对于企业经营管理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债转股对于债权人来说,也存在着较的风险性,如果在债转股后,企业持续的经营不善,当企业破产后,就会给债权人造成巨额的损失。

三、结语

民营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民营企业现在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其中,制约其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其的家族式管理方式,这严重制约了其的发展。而股份制改造是民营企业更好的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通过股份制改造,能够有效的弥补家族式管理的弊端,本文对民营企业股份制改造途径进行了研究,这对于民营企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黄卫华.民营企业股份制改造方案设计难点及分析[J].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下半月刊),2008(02).

[2]王俊,杨丽英.我国家族企业家长制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研究[J].经营管理者,2009(03).

[3]周秀华.宏观调控下的“资源”活化——“债转股”的利弊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0(22).

[4]夏瑞卿.民营企业改制与企业创新体系构建——以江苏远东控股集团为例[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05).

供货企业管理制度范文5

【关键词】 存货管理;内部控制;流动资金

存货是指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的、以各销售的产成品或商品,或者为了出售仍然处于生产过程中的产品,或者在生产过程或者提供劳务过程中消耗的材料、物料等。它是反映企业流动资金运作情况的晴雨表,也往往成为少数人用来调节利润、偷逃国家税费基金的调节器。存货作为一项重要的流动资产,它的存在势必占用大量的流动资金。企业置留存货的原因一方面是为了保证生产或销售的经营需要,另一方面是出自价格的考虑, 零购物资的价格往往较高,而整批购买在价格上有优惠。但是,过多的存货要占用较多的资金,并且会增加包括仓储费、保险费、维护费,管理人员工资在内的各项开支。一般情况下,存货占工业企业总资产的30%左右,商业流通企业的则更高,其管理利用情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资金占用水平以及资产运作效率。因此,一个企业若要保持较高的盈利能力,应当十分重视存货的管理。在不同的存货管理水平下,企业的平均资金占用水平差别是很大的,只有通过实施正确的存货管理方法,降低企业的平均资金占用水平,提高存货的流转速度和总资产周转率,才能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一、当前企业存货管理存在问题及原因

(一)存货的收入、发出、结存缺乏真实记录

材料领用记录中生产成本及费用的归集、结转的记录人为因素较多,尤其在工程项目核算上更能显现其弊端。比如,甲、乙两个工号同时开工,月末核算记录中显示的是乙工号的材料消耗极少甚至为零,而甲工号的材料消耗多出一大块;原辅材料已经领用消耗,而实际上并未相应结转成本;原辅材料并未领用消耗,而实际上已经结转了成本;购入的材料已经领用消耗,购货发票未到,期末又没有按规定暂估入库,造成资产负债表期末存货记录减少甚至出现红字余额。

(二)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在材料采购产品销售环节往往由同一个人完成采购销售、付款收款、入库出库等全过程,使采购销售工作无章可依,还会提供暗箱操作的温床,增加了营私舞弊的可能性。

(三)流动资金占用额高

因库存量大,导致流动资金占用额高,有的企业存货储备要占到流动资金总额的60%以上,给企业流动资金周转带来很大的困难。

(四)非正常存货储备量挤占了正常的存货储备量

为控制流动资金占用额,在日常存货管理中尽量降低库存占用量, 减少进货量, 从而影响了正常生产经营所需要的合理存货储备量。

(五)管理制度滞后,不能够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接轨

毁损待报废、超储积压存货储备在每年一次的清产核资中都要作为重点问题进行上报,但每年都是只上报,没有上级主管部门的批示,没有处理结果,致使毁损待报废、超储积压存货储备量象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二、完善企业存货管理的几个重要措施

(一)严格执行财务制度规定,使账、物、卡相符

存货管理要严格执行财务制度规定,对货到发票未到的存货,月末应及时办理暂估入库手续,使账、物、卡相符。

(二)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ABC控制法

对存货的日常管理,根据存货的重要程度,将其分为ABC三种类型。A类存货品种占全部存货的10%―15%,资金占存货总额的80%左右,实行重点管理, 如大型备品备件等。B类存货为一般存货,品种占全部存货的20%―30%,资金占全部存货总额的15%左右,适当控制,实行日常管理, 如日常生产消耗用材料等。C类存货品种占全部存货的60%―65%,资金占存货总额的5%左右,进行一般管理,如办公用品、劳保用品等随时都可以采购。通过ABC分类后,抓住重点存货,控制一般存货,制定出较为合理的存货采购计划,从而有效地控制存货库存,减少储备资金占用,加速资金周转。

(三)加强存货采购管理,合理运作采购资金,控制采购成本

首先,计划员要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对生产工艺流程及设备运行情况要有充分的了解,掌握设备维修、备件消耗情况及生产耗用材料情况,进而作出科学合理的存货采购计划。其次,要规范采购行为,增加采购的透明度。本着节约的原则,采购员要对供货单位的品质、价格、财务信誉动态监控;收集各种信息,同类产品货比多家,以求价格最低、质量最优;同时对大宗原燃材料、大型备品备件实行招标采购,杜绝暗箱操作,杜绝采购黑洞。这样,既确保了生产的正常进行,又有效地控制了采购成本,加速了资金周转,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四)充分利用ERP等先进的管理模式,实现存货资金信息化管理

要想使存货管理达到现代化企业管理的要求,就要使企业尽快采用先进的管理模式ERP软件。利用ERP软件使人、财、物、产、供、销全方位科学高效集中管理,最大限度地堵塞漏洞,降低库存,使存货管理更上一个新台阶。例如:为加快物流速度,海尔采取按订单生产的思路并对订单实行全信息化管理。海尔在从市场上获得订单后,通过订单信息管理系统同步到达产品部和物流,产品部同步生成生产订单,物流则同步生成采购和配送订单。这种模式保证海尔的采购和生产都是为了有价值的订单进行的,而不会出现采购或生产库存。通过上述管理,海尔的物流周期得到大大缩短,原材料只有不到 7 天的库存,成品 24 小时便发往全国的 42 个配送中心。海尔目前采购的物料品种达 26 万种,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到目前为止,呆滞物资降低了 90%,原材料库存周转天数从 30天以上降低到不到 10 天。这种物流的加速直接带来了资金流的加速,保证海尔在营运资金上的占用数量逐渐减少,从而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益和附加值。

【参考文献】

[1] 唐桂波,李建林.改进存货计价方法的探讨[J].中国林业企业,2000(6):59.

[2] 李爱华.试析存货计价方法对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1(6):66-68.

供货企业管理制度范文6

关键词:施工企业;财务管理;新模式

一、现代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财务管理占据重要部分,其不仅贯穿了企业施工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并且从最大程度上提升施工企业管理水平、提高施工企业经济及社会效益。在新形势下,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

资金筹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工商管理部门、建设部相关资质管理下,施工企业应按照公司章程筹集股资本,同时满足企业管理制度的规定,进行资本金的管理和核算。在相关规定范围内,货币资金应存入银行,实施专人管理,对于实物资产及无形资产,还应在评估的基础上,经全体股东确认后方可投入企业管理运营。

债务管理。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施工企业都难免要占用债务人或者商业银行等合作方的资金,此时,施工企业应进行债务管理。一般来讲,施工企业应在债务产生前实行预测,如果债务不能为企业带来财务,则须坚决不将其列为债务;然后,施工企业还要对债务实施正确的核算,对债务加以准确登记、核算,并且主动安排资金,及时清偿结算债务,尽可能降低债务的负面影响。

债权管理。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企业出于储备物资及满足市场扩张需求的目的,通常会遇到向供货单位预支出订货款、工程竣工后业主拖欠工程款、准予购货单位赊购产品等事件。为了强化控制、堵塞漏洞,施工企业应加强财务管理,比如在交易行为产生时,施工企业应坚持合法、规范的原则,在手续完备、计算准确地前提下,进行债权确认,要做到定期、按合同清收,且责任到人。无论发生任何事情,比如债务人破产或者消亡,还应及时办理相关手续,保障企业资产质量的可信和真实。

资金投放管理。此种管理内容可被称之为营运资金管理,营运资金实质上就是企业全部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之后的资金部分,对该部分资金实施管理时,应本着三大原则,即为生产经营提供足够的资金供给,但也要节省资金;提高资金流动和周转率,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和效果;合理调配资金,在避免资金闲置的同时,提升企业自身偿债能力。

对外投资管理。在自身资本金产生富足时,施工企业可进行合法的投资活动,此种情况下,施工企业应遵守国家产业政策,将投资规模和方式控制在企业自身财力范围内,所投成本和未来的收益应便于计量和控制,同时在急需资金时,施工企业还能将投资及时地转化为现金,以防对企业自身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二、施工企业财务管理旧模式的不足及新模式的构建

1.施工企业财务管理旧模式的主要问题

当前施工企业在财务管理模式方面还存在些许问题:(1)对财务管理重视不够,没有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的功能及其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2)会计人员水平素质有待提高,不能提供有效的财务管理建议;(3)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工作的要求不高,监管及内部控制制度不力,重钱不重物,存在资产流失隐患;(4)现金管理不严,资金闲置或不足,存货控制薄弱,资金呆滞,应收账款周转缓慢,资金回收困难;(5)缺乏现代财务管理意识及先进科学的方法,企业基础管理薄弱,成本分析不够。

2.构建施工企业财务管理新模式的策略

(1)全方位更新财务管理观念。应充分重视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加强财务管理工作,把财务管理渗透到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组织管理的各个层面,建立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的财务监控体系。既要不断更新拓展财务管理理念,又要脚踏实地,采用层层递进的多道财务管控防线,实现财务管理的法治化、科学化。

(2)推行全面预算标准,完善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管理体制。就是要适应市场要求,根据企业的特点和市场信息,提出财务预算,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财务决策,使财务管理从被动和机械算账转变为超前控制和科学理财。

(3)以资金管理为核心。资金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根本保证。但是,同样的资金给予不同的企业会有不同的结果,因此,资金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资金管理就是掌握资金流动的过程,通过分析进行合理判断,从而进行科学的预测和决策。

(4)规范财务会计行为,提高企业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规范财务会计行为,需要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首先,要加强财务会计人员的培训,强化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杜绝做假账行为.其次,要开展税收业务辅导,使会计人员掌握有关税收法律制度及法规;第三,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工作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提高其掌握和运用相关新知识、新技能、不断适应新时期会计工作的能力。

(5)加强存货和应收账款的管理。其一,加强存货管理。其二,加强应收账款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