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水利工程设计要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水利工程设计要点范文1
关键词:现代水利工程景观设计设计要点设计原则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现代水利工程设计的发展现状目前我国水利工程设计正处于稳定的发展状态,不管是相关的法规、制度体系、设计的结构体制还是设计的生态和美学价值,都得到了有效的完善、加强和提升。但从工程设计的执行与落实现状来看,水利工程设计的实际发展状态并不是很好。首先,水利工程设计工作中设计人员偏少,设计任务烦重,使设计人员疲于应付[1],设计成果的质量难以保证;其次,在现有的水利工程设计行业,市场竞争机制缺乏公平性,不少地区地区保护现象较为普遍。尽管我国水利工程设计的整体发展呈现较为良好的态势,但在实践过程中,基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水利工程设计工作依然存在部分亟待改善的不足之处,只有立足于这些问题,才能够准确地把握水利工程设计的要点。进入21世纪以来,环境问题已经凸显得越发严重,水利工程中的生态问题也逐渐受到重视,人们开始反思,开始建设生态水利工程[2]。
2 当前水利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1 当前立足生态的水利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水利工程与景观设计建设出现相脱节现象。大多数水利工程中的景观设计都是在工程建设完成后才进行设计的,这种没有和工程建设一起规划的景观设计方式无疑会增加了景观设计的难度,而且这种设计方式往往不尽人意。
(2)水利工程设计与周围环境不协调,缺少人文因素。水利工程设计应结合工程所处位置的地貌、自然景观和当地文化等要素,这样才能有效地使得人造景观能很好地融入周围环境中,突出其独有的人文特色。
(3)水利工程设计生态性难以体现。很多水利工程虽然顶着“生态水利”的大帽子,但是由于水利工程设计缺少生态水文测验资料[4],水利工程又往往凭经验设计,既缺乏创新的动力,又与生态性不符。
(4)水利工程设计中只考虑设计,忽略了景观建成后的管理和维护,尤其是水利工程建成后的生态管理和生态运转。
2.2 水利工程设计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需要重视的问题
(1)提升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结合的意识。在工程建设初期就应当把生态环境的因素考虑在内,而不是在工程后期,等到发现问题,再去弥补。
(2)完善具体的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方法及标准。生态系统本身就具有明确的地理位置和区域的差异性,决定了考虑生态的水利工程就应该具有特定性和区域性,因而制定具体的设计方法和评价标准的工作迫在眉睫。
(3)提高水利工程设计人员的生态方面的知识技能。由于专业分工,以及规划设计人员与生态科技工作人员合作少,这样就导致了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人员采用基于生态环境规律来进行设计的意识并不强,从而导致标有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往往徒具其形,不具其性。因此设计人员应当在完善水利工程设计的同时提高生态环境方面的知识储备。
3 现代水利工程设计原则
现代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安全第一,经济合理的原则。现代水利工程是一种综合性、系统性工程,水利工程应满足防洪、供水、发电、航运、旅游等要求,还应考虑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现代水利工程的设计应满足相关的规范要求,确保水利工程设施的安全性、稳定性和耐久性。现代水利工程设计应遵循风险最小和效益最大原则,做到经济合理。例如现代城市环境水利工程的设计,除应满足一般的防洪要求外,还是城市的重要景观,工程建成后将会有大量的游人进入,因此,在工程设计中既要满足人们亲水、嬉水的要求,同时还要确保人们的生命安全。
(2)以人为本的原则。现代水利工程设计应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以工程安全为基础,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设计者应该把更多的情感融入到自然生态环境中去,从而营造出高品位的景观和环境。
(3)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原则。作为城市景观的现代水利工程,要保证工程景观功能的正常运行,蓄水是实现这一功能的重要手段,因此,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从而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4)坚持生态化和自然化的原则。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始终是可持续发展的长远设计主题,在保护原有自然景观和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考虑工程、景观以及生态要求的条件下,充分发挥自然环境优势,采取因地制宜,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高度结合,体现人与自然的融合。
(5)人工景观与自然景观相结合的原则。人工景观设计是现代水利工程的重要内容,景观设计应当充分考虑原有天然景观的类型、分布和特点,将人工景观与天然景观融为一体,真正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设计理念。
4 现代水利工程设计要点
现代水利工程设计应重视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水利工程设计前,应研究工程所建地的生态环境状况,设计时应解决好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和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改变人们现存的世俗审美观判断标准,不搞病态空间和过渡装饰,减少视觉污染,使设计更贴近自然,使能源利用和景观创造都达到新的高度。
(2)注重美学研究,营造景观工程。水利工程设计应重视美学研究与景观设计,这将会给水利工程带来良好社会、经济和环境在内的综合效益。人类已经从原始水利阶段、工程经济水利阶段进入现代生态经济水利阶段,水利工程的设计设必须与维护生态和保护环境相协调。
(3)现代水利工程设计应与生态环境工程设计相结合。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应当充分考虑并运用生态环境科学的相关理论和工程技术,实现水量与水质同步科学配置的目的,在水污染防治工程中为重要。由于水利工程作用的水量一般较大且季节性变化明显,所以现代水利工程设计中应重视与生态环境工程设计的有机结合。
(4)设计时应重视文化品位和文化内涵。作为城市景观的现代水利工程,其文化品位通常是决定该城市品位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提升城市品位的重要基础设施。水利工程设计应在对城市的自然文化、人文风俗等特点深刻了解和感受的基础上,通过对景观、建筑小品、水域、绿地的布局和规划,使水利工程的文化氛围与整个城市的文化品位融为一体,从而在改善了工程周边的生活环境的同时,增加了工程的观赏性[3]及人文韵味。
(5)现代水利工程设计应重视景观设计。由于现代水利工程的特殊性,在设计时应重视景观的设计。进行景观设计时应注意:
景观设计的生态性。景观设计应尽量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尽量保持原生态。
2)注重因地制宜,参与性、观赏性和实用性的相结合,真正做到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3)应重视与周围建筑的协调,重视当地文化和经济合理性。
(6)现代水利工程设计还应把握工程投资,防止投资受控现象。水利工程的建设,往往投资大,建设周期比较长,一旦发生投资失控,就会影响当地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效益[5],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当地的社会安定。因此在设计之初一定要重视测量、勘探工作,尽可能多地与当地进行沟通,确保投资控制最大限度地得到控制。
5 结 语
现代水利工程设计应注重生态、环保,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真正体现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设计理念。现代水利工程设计应把握“工程与生态、景观与文化、现代与自然”相结合的设计主题,做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性,水利建筑整体与景观设计内容相融合,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协调,注重水工建筑物个性、布局、色彩和创新,注重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综合考虑工程所在地的区域性、历史文化性、整体性等因素,真正做到安全可靠、生态环保、美观、可持续性等。
现代水利工程设计应遵循以人为本、可持续、经济合理和安全等原则。针对当前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从生态环境保护、景观设计路、人文等方面出发,现代水利工程设计过程中应以提高水利工程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内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 陈银萍,栗玉荣.我国水利工程设计问题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1(20).
[2] 王素红,现代水利工程中的生态问题与生态水利工程[J]. 科技致富向导,2012(24).
[3] 张华.现代水利工程设计要点探讨[J].水利技术监督,2011(6)
水利工程设计要点范文2
1逐步实施工程项目设计招标制度
在现阶段,大部分的水利工程项目的业主都是委托设计方让其负责设计的,并没有能够形成一个良好的工程项目设计招标制度,在设计行业并没有能够形成一个公正、公开竞争的良好气氛,这种现状严重影响了工程设计的有效性的提高,在这种情况下,设计出来的设计图纸往往都是很不符合高要求的。要想提高水利工程设计工作的效率,必须在设计行业逐步实施工程项目的招标制度。让业主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有实力的设计单位进行水利工程的设计。另一方面,在水利工程的设计工作中,还要实行信息的公开化,促进建立起规范、公平、公正、公开的招标制度,提高水利工程设计招标工作的透明度,实现资源共享、监控有效。在招标中,坚持兼顾工程质量和施工价格的原则,遵循平等竞争、公开公正、诚实守信的原则,促进招标行为的规范化,形成科学的招标程序和招标在制度,保证水利工程设计的质量。
2做好设计规划前期阶段的工作
在设计水利工程中,设计规划前期阶段的工作是否做好,是否做得到位是确保设计质量、满足设计标准的一个重要条件。做好设计规划前期阶段的工作,设计机构主要是要做好收集水利工程设计相关的基本资料,在设计之前,还要安排有经验、有资质的工作人员到现场进行认真考察,要从当地的地理环境、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几个因素综合考虑,对当地的水温以及地质条件进行勘探和考察,并积极而又全面的收集相关资料,针对影响水利工程设计工作和质量的因素要加以分析,对于不够完善的的地方还要加以完善,在设计过程中,还要规范设计过程,并设计出多种图纸进行仔细的分析比较,选择一种做最经济、最安全、最有效、最合理的设计方案,争取在安全性和合理性都得以保障的前提下提高工程设计的有效性,设计完成之后交由施工审查组审查,选择一种最合理的设计方案。同时,对于设计出来的方案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指出和和修改,保证工程设计工作的效率。
3在设计时,要强化质量管理,确保整个设计质量水平
工程质量是工程建设的根本和灵魂,设计单位在进行管理时,要树立全新的质量控制理念,将质量问题视为工程设计工作中最重要的和最关键的问题来看待。在工程设计工作中,有很多设计者往往都是不愿意花太大的工夫,偷工减料,不认真设计,在设计中盲目套用工程图纸,或者在设计中没有精心设计,致使设计者设计出来的工程图纸,结构方案往往不够合理,或者在设计时设计的简图与实际受力情况不相符合,设计出来的工程图纸缺乏组织项目的可行性论证,他们没有掌握水利工程设计的标准和规范性,导致工程设计往往不合理或者不规范。因此,要想有效地提高工程设计的质量,在设计时,要强化质量管理,确保整个设计质量水平。设计时要紧紧围绕工程质量和顾客的需求来设计,不断提高项目设计质量,通过全方位质量控制来推动发展。设计单位在编制施工组织的过程中,要尽量做到具体详尽,提高设计水平。
水利工程设计要点范文3
关键词:水利工程;涵洞;设计要点
引言:
水利工程是我国兴水利除水害的重要措施,工程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工程安全及工程运行年限,工程施工必须采用措施保证工程质量,以达到设计目的。为了保证水利工程能够长期稳定的运行,必须对水工建筑物进行合理的设计;涵洞作为水工建筑物的一种,属过水建筑物(可作为泄水建筑物或引水建筑物),其结构尺寸及平面布置也必须经过专门的设计。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涵洞的建设首先是根据涵洞工程的功能、地质情况、建筑物的级别,确定需要应用涵洞的类型。在确定涵洞类型的的情况下根据各种不同类型涵洞的特点,进行涵洞的结构设计,在设计过程中注意设计要点。本文针对各类水利工程中主要应用的几种涵洞类型,分析各种涵洞在设计环节中需要注意的设计要点。
一、涵洞
涵洞是指横贯路基的或路堤的小型过水建筑物(引水、泄水和排洪构建物)。从广义角度来说,涵洞可以看做为涵渠,是一种小型过水建筑。涵洞主要是由洞身、端墙、翼墙;出入口铺墙等组成。对其进行的分类主要是按照功能、建筑材料、构造形式、洞顶填土形式、水力性能五个方面进行划分。其中按照功能可分类包括引水涵和排洪泄水涵;按照建筑材料进行分类包括钢筋混凝土涵、混凝土涵、石涵、砖涵;按照构造形式进行分类包括箱涵、管涵、盖板、拱涵;按照洞顶填土情况进行分类包括明涵和暗涵;按照水力性能进行分类包括无压式涵洞、半压式涵洞、压力式涵洞。不同类型涵洞的应用是根据公路或水利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在水利工程与公路交叉处,涵洞使公路能够跨越沟渠,使水利工程能穿越公路;同时涵洞也是公路跨越天然沟渠的主要建筑物,起过流沟渠水及山洪水保护公路的作用。
二、涵洞设计
从整个建筑角度来讲,涵洞设计环节占十分重要的位置。涵洞设计的结构形式及断面合理性直接影响工程运行及具体施工工艺和方法。在设计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各种不良因素,保证方案的实施性及合理性。所以,通常进行涵洞设计一般根据建筑功能及施工现场的材料、地质、施工要求、施工条件等方面,选择适合的涵洞类型进行具体的设计。涵洞设计时需要考虑的问题是设计的涵洞类型能够否符合要求;涵洞设计是否将常见的弊端进行有效的控制;涵洞设计是否过于理想化,涵洞泄洪、过水能力是否满足要求等等。
涵洞设计大多是套用现成的标准图。套用标准图是在原有的标准化合理化的模式基础上结合实际的现场需要有效的进行。套用标准图进行设计不仅能实现设计更加合理化、实用化、规范化,还能节约设计时间,加快涵洞具体建设。在套用标准图过程中,主要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合类型的涵洞标准图,根据涵洞的设计荷载,查相应的设计荷载的涵洞设计图。套用标准图设计涵洞过程需要考虑实际涵洞进出口的沟底的标高和涵洞的跨度。涵洞设计过程中对于进出口沟底标高的处理是通过涵底中心标高及涵底纵坡度进行合理设计,由于涵洞的涵底标高通常略低于沟底标高,在设计过程中沟底标高挖至涵底下部,具体距离取决于实际工程需求,而涵底纵坡度最好选用临界坡度,能够保证涵洞有非常良好的排洪作用或过水能力,也可根据实际工程确定,但不应出现倒坡,沟底的纵坡度将以临界坡度为标准,因此,涵洞进出口的沟底的高度按照不小于临界坡度的最大高度为主。涵洞跨度的设计需要通过实际的工程需求进行具体的设计,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跨度的过程中要根据涵洞过水条件确定涵洞的净跨度和涵洞的净高度,因为只有准确的评估出需求涵洞的有效高度和跨度,才能避免涵洞建设过大或过高影响公路或水利工程的应用。因此,在设计涵洞跨度时准确的计算出标准涵洞净跨度才能更好的设计出合理的涵洞跨度。
三、水利工程中涵洞设计要点
在水利工程中建设涵洞主要是为了引水或排洪。引水涵洞的水力参数明确,荷载要素清晰,比较好把握;排洪泄水涵需要对比分析水力条件,确定洪水标准。排洪泄水涵受洪水侵袭程度较大,容易给工程造成严重的破坏,涵洞结构形式的选择和断面尺寸的设计必须满足相应洪水标准,结合建筑物级别,保证遇超标准洪水时工程能安全运行。在水利工程中建设涵洞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是涵洞设计。水利工程中的涵洞设计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计算,以下将具体的分析各种不同类型的涵洞设计的几个要点:
1.箱涵设计
箱涵在引水工程和公路工程中的应用都较为普遍,在水利工程中常以箱涵作为引水建筑物,其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对地质条件的适应性强,在水利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箱涵在水利工程中主要作为无压引水建筑物使用。引水工程箱涵在设计过程中主要是进行水力设计,确定箱涵的布置及断面尺寸,同时考虑底坡以及和前后建筑物的连接,水面衔接;其结构受力分析、计算较简单。
2.圆管涵设计
水利工程中进行涵洞设计需要注意圆管涵设计,特别是排洪泄水涵,涵管承受的水力荷载复杂多变,不确定因素多,在设计计算时对荷载的选取必须谨慎,考虑影响因素必须周全。圆管涵可作为压力过水涵、半压力过水涵和无压力过水涵,设计时特别应注意水位变化时是否产生负压,以及对圆管涵的影响。通过计算各种可能工况下的局部荷载确定涵洞的结构尺寸。在此之后进行的圆管涵设计为了提高涵洞整体的承载能力。在设计圆管涵时,主要是明确地基基础的承载力和各种工况下涵管最大的承载力,进而确定圆管的侧向压力强度和荷载传递情况,圆管涵水平面以按照荷载进行计算。以各种工况下的承受力为标准设计圆管涵,才能符合水利工程的实际应用。
3.盖板涵设计
盖板涵设计时最需注意的部分是钢筋混凝土的预应力和计算涵台,这两个方面直接决定盖板涵能否有效的应用。盖板涵一般为无压式涵洞;盖板涵设计过程中,计算钢筋混凝土预制盖板按两端简支板计算内力,需要盖板自重和盖板以上的压力及分布情况,进而确定盖板涵支板需要承受的竖向压力。盖板涵的涵洞需要承受的竖向压力,是按照涵洞以上地面面积边缘向上外斜30度进行分布的,以各向扩散的面积为准进行计算,确定盖板涵涵洞的竖向压力。计算涵台内力时,是通过涵洞和涵底为支撑,将涵台的各个重心落到各个支点上,促使涵台能够作为上下两个简支的竖梁。作为上下简支的竖梁需要承受上部简支压力以及水平方向的作用力。因此在设计涵台时需要同时考虑上部与两侧之间的作用力,并对比各种可能工况,对最不利工况进行设计。
4.拱涵设计要点
水利工程以拱涵类型的涵洞作为过水、排洪的方式时,需要在设计拱涵过程中注意两个要点。其一,是计算拱涵涵顶填土对涵洞的竖向压力,按照土柱压力计算;其二是计算拱圈采用等截面拱计算。由于拱涵最大的特点是以弧形拱承担拱顶压力,在设计拱涵的弧形过程中,需要计算内力;在计算过程中不需要考虑曲率、剪切变形、弹性压缩以及温度变形对内力的影响,只需要计算填土厚度(大于最小填土厚度)的重力所产生的压力及在拱圈内的分布。确定拱圈需要承受的力,就相当于确定拱圈横截面。
结束语:
涵洞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较为普遍。应用于水利工程中主要是为了引水和排洪泄水,从而达到控制水流的作用。涵洞有很多类型,在实际的应用中需要根据建设需要选取合适的涵洞。水利工程中应用的各种涵洞在设计过程中注意的侧重点不同,本文对水利工程涵洞设计的要点进行了分析,希望对水利涵洞工程建设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水利工程设计要点范文4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管理;重要性
引言: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系统组成十分复杂,影响因素多变。水利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目标是组织高效益的施工,使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合理配置,保证施工生产的均衡性,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和手段,以实现生产出合格工程产品和使企业获得良好的综合效益。建筑施工项目管理是为使项目实现所要求的质量、所规定的时限、所批准的费用预算所进行的全过程、全方位的规划、组织、控制与协调,是对生产要素中的劳动力、材料、机械设备、技术和资金等的强化管理和合理化运作使用。
一、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几个方面
工程管理是整个管理工作的基础,也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管理工作,水利工程管理的内容一般包括工程的合理应用、工程的养护维修、工程的观测、工程的防汛抢险等。
1合理运用
水利工程与河川径流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河川径流一样,其变化是随机的,具有多变性和复杂性,但径流在一定范围内有一定的变化规律。要根据其变化规律,对工程进行合理运用,以确保工程的安全和发挥最大效益。工程的合理运用主要是制定合理的工程防汛调度计划和工程管理运行方案等。
2养护和维修
由于各种主观原因和客观条件的限制,水工建筑物在规划、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难免会存在薄弱环节,使其在运用过程中,出现各种缺陷和问题。特别是水利工程长期处在水下工作,自然条件的变化和管理运用不当,将会使工程发生意外的变化。因此,要对工程进行长期的监护,发现问题及时维修,消除隐患,保持工程的完好状态和安全运行,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检查和观测
水工建筑物的检查和观测工作,是工程管理工作中的耳目,也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基本工作。建筑物在运用过程中,其状态和工作情况随时都在发生变化,有的是正常变化,对建筑物安全影响不大;但是,也有的属于异常现象,一旦处理不及时或不当会引起失事。为了及时掌握水工建筑物的变化状况、性质及其规律,应对建筑物进行经常的、系统的、全面的检查和观测,并及时进行分析处理,改善和提高工程运用条件,验证设计情况,从而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管理水平。
4防汛抢险
防汛抢险工作是全社会的公益事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领导,采取措施,做好防汛抗洪工作。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参加防汛抗洪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也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单位,动员社会力量,做好防汛抗洪和洪涝灾害后的恢复与救济工作”,“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防洪工程设施和依法防汛抗洪的义务”。在水利工程管理中,对于存在隐患的建筑物,应及时作好防汛的准备工作,特别是大中型病险工程,更应注意日常的管理。因为水利工程一旦失事,将引起毁灭性的灾难,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防汛抢险工作中,应立足于大洪水,做好防汛抢险的各项准备,防患于未然,确保工程的安全运用。
二、现存的水利管理的一些问题
1、人员素质问题
由于受历史管理体制的影响,大部分现场施工项目管理人员综合管理素质偏低,过分依赖于公司,依赖于企业各职能部门,有些项目管理人员有良好的技术素养但缺乏对成本、进度、质量、综合管理的控制能力,有些项目管理人员对管理在行但又对现场缺乏必要的经验与技术,或者对财务知识缺乏。因此项目管理人员素质问题约束了项目管理的发展。
2、质量问题
质量问题关系到工程的根本,是工程存在的本质性问题,质量问题主要包括:建筑施工企业的内部管理不健全;其次,政府监管不到位,竣工验收把关不严。有些工程违反法定建设程序,未办理相应手续就盲目开工建设,留下很多质量隐患。验收作为工程质量的最后一道关口,一些质量监督部门监督不力,竣工验收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最后,建材产品的质量问题也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水利工程的质量问题关系到水利工程本身的寿命和安全,不可麻痹大意。
3、施工过程控制问题
施工过程工艺作风比较粗糙,质量缺陷较多,虽然制定了作业指导书、施工措施等,但未能严格执行并落到实处。并且质量记录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闭合性较差,生产性试验结果整理、分析、总结、改进的资料不全。
三、加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重要性的几个措施
1、转变发展观念,推动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的转变
1.1、要广泛开展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的学习研讨,提高认识,特别是广大的各级水利工作者。
1.2、要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促进资源水利工作的全面开展。特别是在水资源的质与量的管理上,要实行统一的管理与保护。还必须从法规、机构和体制上作出努力,进一步推进水资源的统一管理。
1.3、 要加强和完善水资源机构和队伍建设。首先在各级政府部门要建立健全强有力的水资源管理机构,充实业务骨干,培训现有工作人员,提升水利工作者的业务水平,以加强对资源水利各项业务工作能力的提高。于此同时,要建立和完善资源水利的科研与教育以及勘测设计等业务部门,制定这方面的计划和具体的工作任务, 同时还应转变发展模式,积极学习借鉴先进经验。从而推动资源水利的快速发展。
2、强化对工程管理的认识,切实加强工程管理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因此,认真管好水利工程是管理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完善好管理机制,要求各管理单位首先必须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做到有管理房屋、有子、有办公设备、有规章制度、有经济实体和相对稳定的管理人员;其次加强财务的监管工作,管理单位必须有财务自,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同时县水行政主管部门定期对财务管理进行审计,对不当,违反财经纪律连年亏损的水管单位负责人给予清退。
3、加强用水管理
用水管理是整个管理工作的一个中心环节,用水管理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工程效益和工农业的发展。一般情况下,用水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计划用水、量水管理、水量调度等内容。
3.1计划用水
计划用水主要是有计划地进行蓄、引、提、调和分配水量。实行计划用水,必须在用水之前,根据水源情况、工程条件、工农业生产安排等方面编制用水计划。实际上,用水计划就是合理地安排引水、输水、配水和用水等工作的计划。编制的用水计划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的工作方案、计划表、工作图等,应当通俗易懂,便于工作人员实际应用。
3.2渠系测水
渠系测水是灌区管理工作中实行计划用水、准确地掌握引水、输水、配水等情况的重要手段,也是节水、节能和提高水利用率的一项必要措施。通过测水工作,可以为保证正确执行用水计划和编制用水计划提供可靠的资料;可以按照用水计划的规定和水量调配组织的指导,调节、控制水量,准确地从水源引水、输水和按定额向用水单位供水;可以检查水质和水的利用率,并指导和改进用水工作;可以为设计和科研工作提供资料。
3.3减少水量损失
对灌区灌溉而言,自水源引水到田间,其中一部分水灌到田间用于作物生长所需,而一部分水量则在各级渠道中损失掉了。因此,减少渠道水量损失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其主要措施包括轮灌、改善灌水技术、严格控制水量、增设渠道防渗措施等内容。
3.4用水试验
为了正确地拟定和执行计划用水,为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管理运用提供科学依据,应根据灌区的特点进行灌、排和盐碱地改良等试验研究工作。通过试验探索水分与土壤、作物、气候及农业技术措施等因素之间的关系,找出合理的灌排方法和制度,以达到科学用水,实现农业增产的目的。一般灌区灌排试验主要内容包括作物需水量试验、田间排水标准、田间排水效果和用水管理试验等。
4、严把质量关。既要按设计文件执行施工合同,又要根据专业知识和现场施工经验,对设计文件中的不合理之处提出意见,以供设计单位进行设计修改。拟订阶段进度计划并在实施中检查监督,切实做到以工程质量求施工进度,以工程进度求投资效益。依据批准的概算投资文件及施工详图对工程总投资进行分解,对各阶段的施工方案、材料设备、资金使用及结算等提出意见,确保能节约投资。
四、结束语
由此可以看出在水利建设中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只有加强对施工管理的几个方面的管理控制,才能保证整个水利工程建设的稳步发展。从而为对国民经济和地方经济的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金良、王述前,《如何提高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水平》,载《科教文汇》2007.8.
水利工程设计要点范文5
关键词:远距离大口径管材选择 压力输水管线水锤防护
中图分类号:TV67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远距离大口径压力输水工程的特点
远距离大口径压力输水工程是城市供水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是压力输水,管道敷设受地形条件限制较小,管道可以穿越河流、铁路、 公路等障碍物将水输送至目的地,工程应用较广。其主要特点是管线长、规模大、高扬程、多级提升、沿线地形复杂、投资费用大、水锤威胁较为严重、安全稳定性要求高。其建设和运营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消耗大量能源,施工周期长,因此对其设计要点进行必要的分析和探讨,无论从社会效益,还是从经济效益上讲都是很有必要的。
管道走向的确定
管道走向的选择,是确定设计方案的关键所在,决定了整个设计的合理性、工程的造价及施工的难易程度。由于管线距离长、建设时影响范围大,管道定线是一项复杂、细致的工作,涉及到许多政府部门、企业和个人,工程前期应进行大量的现场调研及协调工作,使得走向方案具备可实施性,以免造成工程实施过程中的频繁改线,不但无法保证工期,也增加了工程造价。通过相关输水工程的设计和施工配合工作,总结出以下几点选线原则。
(1)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及管道规划布局要求,布置管线时尽量缩短管线,但不一定最短就最好,要综合考虑。
(2)应尽可能减小与各种障碍物及其他工程的相互影响,如遇河流、铁路、公路以及地质条件不利的地段则需进行防护。
(3)尽量避免拆迁建筑物和占用农田,以降低工程投资。
(4)布线时水力条件好,管理方便,电耗低。
(5)管线应尽量沿现状或规划道路埋设,以便于将来维护管理(抢修、放水)。
(6)为防止土壤对金属管道的腐蚀, 应避免通过土壤腐蚀性大,导电率高的地段。
(7)在方案设计阶段应将施工因素充分考虑到,保证设计的合理性。
从上述原则可以看出,选线时应本着技术上安全可靠、节约能耗、降低投资、便于施工和运营维护的原则出发, 并根据技术条件,综合考虑,多方案比较,以求达到合理。
管材的比选
在远距离压力输水工程中管道占投资的比重较大,因此管材的比选对节省投资、方便施工、安全运行意义很大。目前我国生产使用的适用于大口径承压输水的管材主要有钢管(SP)、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PCCP)、玻璃钢夹砂管(RPMP)和球墨铸铁管(DIP)。因此,将围绕上述四种管材就以下几个方面做技术经济比选。
工程力学性能
钢管适用性最强,由于其环向强度、弹性模量较高,可承受较高的内水压力和管顶外荷,所以能适应各种地质条件,一般情况下不需做管道基础处理;球墨铸铁管承受外压的能力比钢管差,道路以下埋深相对较浅时应做加固处理,球墨铸铁管为柔性接口,抗震性能高,管道转弯处需设支墩,以防接口脱落;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为半柔性接口,要求管道基础变形不应过大,在砂夹石的管基上应作砂垫层,在松软黏土层上应做砂夹石过渡层,使管道敷设过程中减少产生集中应力,承受内外压的能力较强,;玻璃钢夹砂管为薄壁弹性管,承受外压的能力较弱,其环刚度为主要控制指标。一般埋地管环刚度采用5000~7500N/m,特殊地段(穿越公路等)需采用10000N/m。相对而言玻璃钢夹砂管壁薄,为柔性接口,对基础与回填要求较高。
水力条件
大口径输水管由于其流量大、距离长,输水能耗较大,在保证输水的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应优先选择水力条件好的管材,以节约运行成本。管壁粗糙度对减小水流阻力,降低水头损失有着重要作用。钢管和球墨铸铁管的管壁粗糙系数n值为0.013,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的管壁粗糙系数n值为0.011,玻璃钢夹砂管的管壁粗糙系数n值为0.009。可见玻璃钢夹砂管水力条件最好。
耐腐蚀性及维护
钢管内外壁需做除锈和防腐处理,除锈和防腐层的质量好坏,对使用年限有较大影响,长距离输水管线还可辅以电化学保护,以延长其使用寿命;球墨铸铁管具有良好的防腐性能,内防腐采用水泥砂浆衬里,外防腐采用喷锌和煤沥青防腐漆;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和玻璃钢夹砂管耐腐蚀性能好,不需做内外壁防腐层。
接口形式及可靠性
钢管接口采用焊接,焊接质量达到规范要求的情况下,不会发生渗漏;球墨铸铁管密封性好,为柔性接口,抗震性能高,但大口径球墨铸铁管管壁较薄,承插口端容易变形,影响管道敷设;大口径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采用承插口连接,双 O 形橡胶圈止水,密封性能高,接口带有试压孔,安装后可每个接头逐一试压;玻璃钢夹砂管接口一般为承插口橡胶圈止水柔性接口,抗震性能较好。
施工难度
钢管及管配件可工厂生产或现场制作,接口采用就地焊接,不需做管道基础处理,适用性强。球墨铸铁管及管配件均需工厂定做,由于其为外突型承插接口,所以不能采用顶管施工。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的管配件(弯头 排水三通 排气三通)采用钢制配件,再在内外壁喷涂水泥砂浆,起到防腐作用,其重量为几种管材之最,施工运输成本较高。玻璃钢夹砂管及管配件均需工厂定做,不如钢管方便,通常需做砂垫层管道基础,以保证管道两侧管槽回填料的密实度(95%左右),江南地区需用砂回填,使得工程费用提高。
综合比选
管材的选择一般要根据工程的规模,管道的工作压力,各种管材的特点,口径适应范围、造价、施工条件、管道制造供货等方面综合考虑,合理地选择管材。每项工程都具有自身的特殊性 ,因此管材选用须有较强的针对性,同一工程中根据沿线不同的情况可选用不同的管材。
管道穿越障碍物的措施
由于远距离管道铺设中必然会遇到各种障碍物,如河流、铁路、公路、立交、大型市政设施等,因此必须辅之以相应工程穿过或跨越。
(1)倒虹及管桥
管道穿越河道时,一般可采用倒虹或者管桥。首先应考虑利用已有跨越构筑物的可能,如已建的桥梁等,必须新建管线跨越设施时,应根据河道断面特点,水文地质情况和施工条件等因素而定。一般说来,对于水位较浅,且冲刷不严重的河流,为避免建成后对河道的通航、景观等造成影响,宜采用倒虹管;考虑便于运行维护、减小对现有河道的影响,也可采用管桥。倒虹及管桥段采用的管材为钢管,管道标高除满足抗浮、通航、河道冲淤情况外,还需根据河道规划、相关管理部门要求等因素综合确定。
(2)顶管
当遇到难以开挖施工或者重要的障碍物时,常采用顶管,如河道宽且通航要求高或者遇高速公路、大型立交等。顶管的管材为钢管,管道标高除满足顶管施工覆土要求外,还应满足规划要求,河道或道路管理部门的要求,同时,还需结合相关评审意见等因素综合确定。
(3)管道外加保护措施
当管道穿越铁路、重要公路、立交、大型电力隧道、高压燃气管道等重要设施时,为避免影响正常交通及确保相关设施的安全运行,根据相关法规、行业规范及规定的要求,可采用管道外包混凝土或在管道外设置箱涵、套管的方式穿越。
水利工程设计要点范文6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功能;作用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我国是人口大国,当前尚处于经济发展的高速期,水利水电的开发建设任务还很艰巨。水利水电工程与其他工程最大的区别就是地域广泛、影响因数多,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正是由于环境影响对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才要重视环境影响评价在水利工程中作用。通过合理的评价减少水利工程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促进工程与地方发展的协调统一。
一、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
环境影响评价简称环评,英文缩写EIA,即(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通俗说就是分析项目建成投产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并提出污染防治对策和措施。
(1)、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
EIA的主要目的是事先发现环境影响引发的潜在问题,确保在项目规划和建设中对这些问题进行全面准确的预测,并将结果提供给建设开发部门,从而有利于项目决策著和设计者根据环境影响评价结果进行科学决策,避免开发过程中产生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2)、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步骤
一种理想的环境影响评价过程,应该能够满足以下条件:1、基本上适应所有可能对环境造成显著影响的项目,并能够对所有可能的显著影响做出识别和评估;2、对各种替代方案、管理技术、减缓措施进行比较;3、生成清楚的环境影响报告书(EIS),以使专家和非专家都能了解可能影响的特征及其重要性;4、包括广泛的公众参与和严格的行政审查程序;5、及时、清晰的结论,以便为决策提供信息。
环境影响评价分:环境质量评价、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环境影响后评价。环境影响评价的功能:判断功能、预测功能、选择功能与导向功能。
二、环境影响评价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作用
环境评价是对环境系统状况的价值评定、判断和提出对策。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是对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根据我国的相关法律规定,环境影响评价已经成为许多工程建设尤其像水利水电工程这样影响范围广,对当地经济社会乃至生态环境都会产生巨大影响的建设项目来说,是其建设程序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可以预先掌握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保证监测环境质量状况的准确性,为政府相关部门出台相关举措、减少工程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促使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能够协调发展提供决策依据。此外,通过预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自然、社会、生态环境的预期影响,可以预先知晓外部环境对工程的影响,对工程建设的规范化、科学化提供依据。
三、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1)、积极影响
1、能源作用。水属于可再生能源,同时还是一种清洁能源,它的开发与利用不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目前我国所面临的能源资源不足状况,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可持续的动力支持,而且能够大大减少化能源燃烧时二氧化碳等有害物质的排放,减少温室效应,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作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对环境的保护作用
水利水电工程的除了能够提供大量的水电能源,而且还具有很强的防洪减灾功能,能够有效减少暴雨、洪涝、干旱等恶劣气候条件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通过增加湿地、航运、水池养殖等,慢慢形成新的旅游景观。
(2)、消极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会直接影响该区域的气候条件,尤其是水库的建设,使得蒸发量大幅度增多,经过大气循环作用,造成了当地降水量的增加、雾霾天气的增多以及极端天气的频繁出现。
2、对水质的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会减慢水循环的速度,降低了水汽交换的速度,并削弱了污染物扩散迁移的能力,使得当地水质受到影响,严重的会导致重金属污染。
3、影响河道的生态系统
由于大型水库的水面较宽且水流较缓,因此容易形成特殊的水温结构,使得蓄水的水温比天然河道的水温高出不少,改变了部分低温生物的生长环境,影响它们的正常生长。
4、破坏陆地植被
规模较大的水利水电工程,其占用面积通常也较大,因此严重破坏了占地区域内的各种陆地植被,也影响了栖息在该区域的各种其他生物。加上缓慢的污染物排放速度的影响,直接导致该区域内的动物迁移,植物灭亡。
5、对地质条件的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在洪涝灾害多发地区能够起到防止淹没大范围农田的积极作用,但却也带来一些弊端,比如改变该区域土壤的养分与热状况,使得土壤自的酸碱性和肥力大大降低,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土壤的盐碱化、沼泽化程度。与此同时,受水库水位的波动影响,很容易诱发崩岸、滑坡等地质灾害,除了严重破坏当地生态环境,而且会严重威胁沿途广大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
四、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提高环境影响评价的措施
(1)、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
加快完善制定水利水电工程与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从法律的高度来约束工程设计和建设单位,真正把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作为工作的根本点和切入点。对于造成严重环境破坏和生态影响后果的,以及对国家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影响较大的水电项目应该加大处罚力度,必要时进行重新审查和评估;甚至停止该项目的审批工作。
(2)、重视已建工程的回顾评价
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在我国发展时间较短,一些方法还要进一步地通过实践检验逐步完善才能达到成熟地步。例如工程建设前后对比分析资料较少,预测评价存在不少难题,但是水利水电工程又有着很多的共性方面。实际水利水电工程有很多共性问题,特别是自然地理条件相近的地区,用类比分析法进行预测评价是比较直观和有效的方法。因此,通过对已建工程的环境回顾评价,为类似工程取得可信、科学的环评结果提供参照。
(3)、加大发动群众参与力度
公众参与是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环节,它是项目业主方或环境影响评价单位同公众之间的一种双向交流,其目的是使项目能够被公众充分认可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不对公众利益构成危害和威胁,以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由此可见,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结果的出台是一项离不开公众参与的技术性工作。可以采取新闻会、问卷调查、专家咨询会等形式广泛开展,参与评价的公众人数越多,其有效性越高。
五、结语
总而言之,水利水电工程是一项影响范围大、影响因素多的工程项目。因此,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时候,要重视环境影响的评价,通过环境的合理评价,将水利工程建设对环境的不利影响降低到最低,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水利水电建设项目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实现与环境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党生,周奕梅,邹家祥.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
[2]卓东.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
[3]黄汉球.模糊综合评分模型及其在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J].红水河,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