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海报设计要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海报设计要点范文1
【关键词】:雾霾;公益海报;海报设计;设计风格
1绪论
1.1研究的背景
新时期,在谋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人们更加关注和重视环境保护的问题。尤其是近些年来大气污染问题的加剧,使得人们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雾霾”问题的防治上。实际上,雾霾问题这些年来已经成为街头巷尾人们日益的热点,十分引人关注。此次研究也是从这样的背景出发,通过公益主题海报设计来探究这些问题。在“雾霾防治”的主题海报中,要把握好关键性要素及受众群体的实际需要,完成了较为周密和有效的设计工作,可以为更好的推广公益海报知识和传播公益海报文化正能量做出更大贡献,从而推动此次“防治雾霾”海报设计的实践进步,为促进雾霾防治工作作出贡献。
1.2研究的意义
在此次研究中,理论与现实的结合是极为重要的。由于雾霾的现象及其背后蕴藏的大气污染的问题,业已成为一个社会性的问题,困扰着人民群众的工作、生活;其次,基于雾霾现象防治而推导出的公益主题海报的设计,具备显著的社会意义,同时具备艺术性特色。因此,此次的研讨具备实践的启迪价值。
图1雾霾主题海报
通过这次的分析和研判,大致能够探究出雾霾防治的主题背景下如何将公益内容融入到现代海报设计的实践活动中去,使其更加贴合社会生态需求,使其更加满足人民群众的实际诉求。成功的公益主题海报设计作品(如“雾霾”主题海报)还可以给公众带来愉悦的欣赏过程,带给人们多元化的文化欣赏空间。所以,此次研究也具备积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公益主题海报设计的基本原则
2.1公益性原则
以雾霾主题为代表,公益主题海报具备显著的公益性特色,这也是海报设计的基本出发点。公益主题海报对于更好的传递社会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公益主题海报还有一重意义就是服务大众,这主要是因为公益海报自身的性质以及自身的取材所决定的。公益主题海报的创作同大众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很多都是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当中,因此反过来对我们的生活也能产生较大影响。
2.2社会性原则
毋庸置疑,公益主题海报还具有社会性原则,即海报本身题材和元素都是来源于社会事件,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公益与慈善都是社会背景下出现的行为和活动,是基于人的社会责任感、道德意识与慈悲心理而衍生出来的概念。而公益主题海报的发展反映了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背景下微公益的发展和兴起,而传统公益慈善理念的综合运用则提升了公益主题海报发展的品质。所以,公益性原则是值得关注的。
2.3以人为本的原则
公益主题海报必须为人民服务,必须契合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要知道,公益主题海报是草根的艺术,伴随着创作主体的多元化,内容题材也呈现多样化的艺术特征。内容是任何电影的“灵魂”,也是能否吸引受众、能否取得预期效果的关键所在。公益主题海报在设计和创作过程中也必须把握好内容,只有提高了内容品质才能真正赢得受众与市场的欢迎,才能取得良好的公益宣传效果。所以,坚持人性化的原则,公益主题海报才能够取得设计的成功。
3“防治雾霾”公益海报设计的方法及策略
3.1雾霾防治主题思维的贯彻
“防治雾霾”公益海报的核心诉求是唤起人们对雾霾危害的重视,推动雾霾防治工作的进步。因此,在下图选取的案例中,“雾以恶小而为之”雾霾主题海报的设计虽然取材的重点在工业污染源,但是犀利的文字表述方式和逼真的未来大气的视觉效果都给欣赏着带来心灵上的共鸣,更能从心底触动每个人对未来生活的担忧。这种通过让观赏者从画面效果联想到自我未来的设计方式,可以引发大面积观赏群体对公益广告信息的自我传播性,从而带动全民环保的热情
3.2主题色彩的优化组合
在防治雾霾的主题海报设计中,色彩的选取和组合搭配是极为重要的。一方面,雾霾的色彩元素一般是较为素淡和低沉的,常见的色彩包括黑色、灰色等;另一方面,不同色彩的组合能够传递出雾霾主题海报的思绪意涵,带给受众更为深切的启示。此次雾霭主题海报的设计色彩讲究单一色设计,画面中主要使用灰色、黑色和白色三种颜色搭配,看似如同老照片的视觉处理方式,引发人类的思想共鸣,画面设计简约,将不同色彩中雾霭的强烈对比效果展现出来,更加反衬出雾霭对环境的严重污染程度,呼吁身边每一人加入保护环境的大军中,呼唤人们对于雾霾防治问题的关注,推动全社会都加入到防治雾霾的队伍中来。
3.3雾霾形象图形图案的设计运用
毫无疑问,图形图案的运用和表达,是雾霾防治海报设计的重点。“防治雾霾”公益海报的画面设计作为一种视觉行为主义的表现形式,主要通过富有创意的设计理念与图案效果来传达设计者呼吁环境保护尤其是雾霾防治的理念。案例中构图的处理是“防治雾霾”公益海报的设计要件,即画面和图形的构造、布局关系到广告主题能否被广泛传播,能否真正深入人心。在此方面,设计师必须开动脑筋,将设计的理念融入到雾霾的图形图案本身,提升构图的生动与立体。通过这种案例的展现,图案的价值一下子展示出来了,能够加深人们对于雾霾的印象,提高雾霾公益防治的传播效果。
4结论
综上所述,雾霾及其背后蕴藏的大气污染问题近年来已经成为全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话题,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存在密切联系。为了抵御和防治雾霾,公益主题海报的设计在其中发挥的作用虽然是很有限的,但是其思维启发和意识唤醒的功能缺失不容小视的。将“防治雾霾”公益主题海报设计更好的推广下去,提升设计的实用性与公益性,确保设计利于推动雾霾防治工作的进步。只有把点点滴滴的行动汇聚起来,才能为社会公益做出积极的贡献。
作者:杜长霞
参考文献:
[1] 贾方英.略论公益海报设计中的元素替代[J].设计.2014(01)
[2] 达志翔.当代公益招贴设计的现状和设计要点[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14(01)
[3] 袁朝辉.无声的号角——战争海报中的表情符号分析[J].装饰. 2014(10)
[4] 张真.公益海报设计中色彩的心理干预作用[J].现代装饰(理论). 2013(01)
[5] 栾德彪.《公益海报》系列[J].艺术教育.2015(07)
[6] 杨佳兴.海报设计中创新性表现形式的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 2013
[7] 丁洁.公益海报的公众性特征与个性化创意研究[D].西北大学 2012[1] 李欢欢,牛一力. 为环保呐喊,可以这么任性![J].世界环境.2015(01)
[8] 夏晓琳.环保公益广告的互文视觉多模态分析[D].天津外国语大学 2014
海报设计要点范文2
【关键词】卡里・碧波(Kari Piippo);简约;平面设计
卡里・碧波(Kari Piippo)是芬兰平面设计界最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设计大师之一,他用其简洁的构图、鲜明的色彩,充满张力的视觉语言与图形结构征服了世界。那么他作品的魅力根源是什么?是什么使得他的作品如此成功?他的设计对于世界平面设计的走向和我们当代设计的创作与发展又有什么借鉴作用?本文就对这些问题作出相应的分析与解答。
一、背景介绍
卡里・碧波(Kari Piippo),1945年生于芬兰,1967年毕业于赫尔辛基艺术设计学院,毕业后一直从事着广告、插图、海报设计等平面设计工作。1987年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并于1989年开始任教于母校。他的作品在近20年间获得数十个国际性的奖项,并在许多国内与国际的设计竞赛中担任评委。同时他还是国际平面设计协会AGI、纽约ADC和Grafia的会员。他的作品呈现出一种独特的个性,其简洁、明快、清爽的风格,深受当今许多职业设计师与设计爱好者们的追捧与模仿。他的设计虽看似简单,却准确、清晰,富有深刻地思想层次与文化内涵,使受众者立即就能从图像中获取信息要点。这些设计即实现了图形信息快速快递的功能性,又充分地表现出现代平面设计的形式美感。所以说,他的作品可谓超越了时间的界限,呈现出了一种国际化的图形语言。
二、设计理念与设计手法
(1)图形语言的直观表达
卡里・碧波的设计能获得如此大的成功与其作品简洁、直接的图形表现手法密不可分。“图形”,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是作“在纸上或其他平面上表示出来的物体的形状”的解释。而在平面设计中,图形是指具有传播性质的,经过设计和加工以说明和表达某种信息、思想和观念的视觉符号。图形语言的独特性在于它是一种世界性的语言,它与文字语言等其他语言不同之处在于它不受任何国家、地域、民族的局限。它能最准确、直白地传递信息与意义,与观众产生良好的意识交流与情感互动。总的来说,“图形”是平面设计整体构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卡里・碧波就很好地抓住了这一个关键点,将图形语言的有效性与优越性实施到他的作品之中。例如(图1)所示的海报设计作品《2000年的信号》,卡里・碧波就将人形与网的形态符号做了一个巧妙地融合,形成人与人之间结成的一张“网”、以及人类被“网”所困的双重寓意。在这张海报中,人的形态特征简练、直接的呈现在画面中,再配合黑与白的强烈对比,言简意赅地表现出主题的深意。
图1,2000年的信号,海报设计, 1998年
再看《美人鱼》的海报设计(图2),卡里・碧波将美人鱼的轮廓剪影作为传达信息的图形语言,其轮廓无论身形还是头发都有着波浪般的轮廓,表现出卡里・碧波细致入微的观察力与活跃的联想能力。虽图形简洁,但却把信息准确无误地传达了出来,再配合深蓝色的背景铺底,使得整张海报极具感染力。
图2,美人鱼,海报设计,1996年
而(图3)所示的海报是在白底上用黑色的线条将左右大脑的线状形态勾勒了出来,并用红点标明重点位置,没有额外的装饰,没有繁复的点缀,卡里・碧波就用这样的一个图形清晰明朗地表达了他想要表达的思想。
图3,我们是他们,海报设计,2001年
《卡里・碧波快乐招贴设计课程》的海报(图4)是他在中国教学时期的一张作品,是他为学生们创作的一张海报,他想要传达一种快乐的、富有中国特色的精神与视觉效果,于是他选择了熊猫――这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动物作为用来传达这个精神内涵的图形语言。卡里・碧波在一个访谈中谈到这张海报的创意:“熊猫眼睛直视前方,直接和观看者对话。就这样,熊猫变成了最后的海报!熊猫既是海报,海报就是熊猫,我们必须同时善待熊猫和海报。这个结果我很开心。”就如他所说,这张海报提取了熊猫最主要的特征,用极简地方式传达了快乐的主题。
(2)色彩语言的丰富表现
色彩语言是一种强烈、多变的视觉语言,具有丰富视觉感受,刺激情感共鸣的重要作用。它也跟图形语言一样有着迅猛、直接,奏效的视觉效果与心理感受。所以,将色彩语言的多样性恰当地运用在平面设计中,是为设计加分的关键要素。在卡里・碧波的作品中毫无保留地透露出色彩语言的强大作用。例如海报《在金色的池塘里》(图5),卡里・碧波在画面中运用了红与蓝、黄与紫、黑与白这三组对比色,其中主体物天鹅运用了红、黄、蓝三原色作为边缘线附在天鹅的轮廓线上,将黑白两色构造成湖水的肌理形状填充在天鹅的内部,反其道而行之,将最深沉的紫色铺底,完美地承托出了主体物的形象。
图5,在金色的池塘里,海报设计,1989年
又如《向图卢兹・劳特雷克致敬》的海报(图6),卡里・碧波同样将三原色与黑白双色发挥的淋漓尽致。其中一只眼球的异化处理,增添了海报的趣味性,摆脱了以往致敬主题的庄严,显得十分轻松、幽默。
还如在《安妮带上了你的枪》这张海波中(图7),卡里・碧波将安妮的人物的下半身形象与枪杆做了元素替换的幽默风趣的图形创意手法,体现了他一贯的幽默风格。再配合鲜明的色彩处理方式,是整张海报成功的关键。|
还有(图8)的展览海报,卡里・碧波用他简约的构图,丰富的色彩构造将他的个人风格体现无余。同样也是红、黄、蓝、黑、白五色的有机构成,将展馆的景象抽象又形象地表现了出来。
最后,卡里・碧波在《地球日》这张海报中(图9)还运用一种象征性的色彩语言来表现主题,他将圣火的颜色一反常态地做了绿色的处理,人物与背景运用黑白,着重突出火苗的色彩,直击主题。这种方式与手法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并加以运用。
(3)整体版式的巧妙编排
在视觉传达的过程中,不论是图形还是色彩等各种信息元素的传播只有在合适的位置上表现与排列才能发挥出最大的视觉功效。一件平面设计作品只有把各个细碎的部件归结到一个整体性的概念之中才能完整地呈现出来。而在卡里・碧波的每件设计作品中我们都能看见其整体性与细节性和谐统一的巧妙构思。如海报《反酒精海报设计大赛》(图10)中的版式编排,卡里・碧波将宣传文字置于主体物酒瓶的标签上,在视觉位于整幅画面的最前端,而酒瓶的瓶颈与瓶底部分与鲜红的背景融为一体,暗指过度饮酒的惨痛代价,寓意含蓄深刻。这种运用鲜明对比与反差来突出与强调主题文字的方式是其设计的魅力所在。
再看(图11)的海报,卡里・碧波分别将主体图形与标题文字做了两个方向的画面切割,其一,将破裂的冰的形状将画面横向的中线位置做了一个切分,其二,将主题文字倾斜地放置在画面的竖向。这样,使得整张画面拥有强烈的视觉张力,令人过目难忘。
三、影响与意义
在卡里・碧波的作品中展现出了鲜明的个人特色,这是一种超越流行、跨越时空的独特魅力。他的创作为世界平面设计界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带来了特有的美学价值。他的平面设计作品有着独特的图形创意,鲜明的色彩构成以及合理的版面编排,这些创作手法给予了我们带来许多新的灵感。他的作品在整体上采用的这种简洁、明快、直观的表现形式,使得观众能在第一时间感受到作品背后的思想与内涵,全面地阐释了视觉传达设计的根本意义――即通过视觉图像迅速、有效地传递信息。在这简约图形的背后,却给人无限的遐想空间,令人回味无穷。不仅如此,他敏锐的观察力,细致的洞察力,以及对细节精益求精的态度,也是值得我们每一个设计师学习与领会的能力与态度。所以说,卡里・碧波的设计不仅作为一种可供参考借鉴的设计手法,而且还作为平面设计本身作用的体现都有着深刻的影响与意义。
【参考文献】
[1]袁洪,张宝青,汪俊.图形设计[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
[2]宋冬慧.图形与字体设计基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海报设计要点范文3
以下就平面设计在展示陈列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一些思考,展览设计中应关注以下几点:
一、平面设计贯穿于整个展览
平面设计贯穿于整个展览,大致包括:了解展品的分类进行设计,适合展品展示的色彩表达和字体选择,设计构想配合展品展示方式。
如笔者设计的以下两场展览为例进行分析探讨:
历史文物类展览:如2009年10月由温州博物馆协同宝鸡青铜器博物馆共同举办的《金玉同辉——中国青铜器之乡宝鸡西周青铜器、玉器珍品展》的展览,其展出的88件珍贵西周青铜器、玉器,是宝鸡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写照,真实地反映了古代先民历史发展进程和至高的艺术成就。如何通过平面设计将这些美轮美奂的文物更准确清晰的展示给观众,使之更深刻的领略到商周文化的博大精深是设计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了解展品的分类进行设计:充分的与文本策划者沟通,共同分析展品的分类。将这些展品种类齐全、器型厚重、气势磅礴的青铜器按照实用功能分类陈列展示,依次分类为礼器、饮食器、酒器、乐器、兵器、生产工具等,展版按此分类进行设计,分类展示使观众能通过各种不同类别器物而更清晰的感受到周秦时期的人们在文化生活中体现出的高度文明和精湛的艺术创造力。
(二)色彩表达和字体选择:根据展品涉及文化感受,定位出适合展品展示的色彩表达。整体色彩定位需要设计师敏锐的感受能力,准确的定位出展览的整体色彩倾向,找准主色调,为下一步设计工作打好基础性工作。本展览以灰蓝色做为整体色彩定位,故展版均以灰蓝色为整体色彩基调,一是凸显出深厚历史文化积淀凝重感,因出土青铜器都是灰绿色调色彩沉稳。二是在色彩设计上配合器物为主。在色彩和形式设计上不花俏,不抢夺实物展品的视觉效果,这样才能更好的衬托叙述展品。在平面设计中主标题字体选择定位也是至关重要。怎么样的字体更符合此展的文化感受,需要设计师有敏锐的感受能力。在此,笔者采用了主标题浮雕化的碑型字体,使之抓住要点更突出的切合青铜器、玉器雕塑感的特点。(图1)
(三)构想配合展品的展板展示方式:这批青铜器数量众、精品多、纹饰华丽、铭文多、价值珍贵。为展现青铜器精美纹样和铭文,笔者通过电脑技术设计出拓片效果的纹样,将之局部展示,在整体展览中进行穿插点缀,使欣赏者更便捷地观察到器物细节。
工艺藏品类展览:如2012年4月由温州博物馆、温州工艺美术行业协会、温州工艺美术研究院、温州民间文艺家协会共同承办的《温州石雕艺术展》。温州石雕艺术,历史悠久,博采众长,其所映射出的艺术光华,绚丽多姿,具有典型的区域文化特色与风格。
(一)了解展品的分类进行设计:温州石雕艺术展展品既有老一辈艺术家的经典名作,也有当代中青年艺术家的精品力作,更有初出茅庐新生代的佳作。由于艺术家众多,对予展品如何平衡合理安排成为设计师需要考虑的问题。我们将老一辈的艺术家展品为引首,逐步按以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到省市级工艺美术大师的作品顺序进行展示陈列是较为妥当的方法。平面设计则按这一分类进行思考。
(二)色彩表达和字体选择:石雕展品本身色彩多样,那么展板背景色彩选择上就不能过于艳丽而喧宾夺主,但又不能过于沉稳而失去非物质文化手工艺绚烂的亮点。所以设计者采用以中灰色渐变到灰白色的中性做为整体背景色彩定位,既突出石雕展品立体感又体现了展品的色彩感。在展标标题字体选择上运用了粗宋体字。宋体字为早期雕版印刷所采用的字体,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所以使用它即简明大方又不失传统感。
(三)构想配合展品表达的方式:在展版设计上采用竖条型背板,为了避免与展品的展示造成视觉上的直接重叠冲突,背版进行了与展品的错位展示。石雕小件居多,在展示时细节中的精美之处难以观赏,展版内容设计形式上采用展品精美之处局部放大使观众能更清楚的欣赏到细节。
二、展览的视觉传达设计统一性
展览中除了展标、前言、说明牌的视觉传达设计统一性,还需要展览导向牌设计,开幕式背景设计,宣传海报设计以及纸质平面宣传手册等视觉元素统一性设计制作;这些视觉传达设计都是以遵照展览平面设计所确定下来的色调和字体定位、形式艺术手法等为依托进行视觉统一性设计;只有这样才能构建出一套临时展览独立的视觉识别系统。
如《故宫珍宝——清皇家御用金银器特展》中的平面设计为例;展览的展品都是出自故宫精选出的极具代表性的器物,具有极高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瑰宝;这些皇宫的御用珍品,老百姓自然不可亲近,也颇具神秘感。主题就必须围绕着它来展开设计,色彩上以暗红色为基本色调定位,在设计展标创意运用了故宫带有琉璃瓦屋檐外墙做为主图,直观的反映出了故宫皇家珍品难得一见的题意。本次特展由三个内容部分组成:礼仪用器、宴飨用器、宫妆用品,所以展版以暗红为基准色,配合以暗蓝色调、暗紫为分类的三个底色,一是为切合三个分类内容,二是运用深色调的底色来增强对比度,衬托出金银器的质感。展板与展板之间相互连接以达到展示的整体性,增强皇家御用品的宏大感。在画面中将器物局部放大,使之器物的精细纹样展现无遗,观众可更好的近距离地观赏这些展品,可窥见宫廷皇室的奢华生活,了解古代工匠巧夺天工的精湛技艺,领悟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在导向牌设计中采用故宫宫殿的正面建筑作为要素,把天空处理成故宫墙壁暗红色的基色,使之在设计上有统一感。在纸质平面宣传手册中封面设计与导向牌的设计形式相统一,内页中着重体现精美展品图片,在封底里运用了整幅的皇帝画像。展览的户外海报是重要的对外展示宣传,观众在未看展览之前是先通过海报得到展览信息得。所以海报设计上也是同样根据展览内容,兼顾整体色彩定位,在故宫珍宝展的宣传海报设计也同时运用了清皇帝画像和故宫围墙做为元素,适当缩小了标题文字,突出图形更直观的传达给观众展览主题信息。(图2)
三、关注观众的视觉感受
关注观众的视觉习惯主要包括观看层次习惯、距离习惯、明暗色彩习惯。注重观众的视觉习惯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一)平面展板的层次感受
观众在观看展览的一组或一个版面中通常习惯是以顺时针视觉流程顺序来观看,并且会首先关注大字大图,所以设计师需通过点、线、面、色彩最佳结合进行整体布局设计,当内容复杂繁多时设计师必须要整理清楚分类,在大分类中体现小分类,归纳错落有致,单纯又不失变化,即主要的、次要的、再次之的内容,进行不同手法设计,以求突出重点的主要的,按次级分层关注。特别注意的是应避免为了注重平面设计视觉效果至上而忽略了内容设计在整体布局中的关系,从而导致展示内容时左时右的分类穿插,前后内容跳跃,使观众在观看顺序上混淆不清。
(二)平面展板的距离感受
博物馆展示中的平面设计和通常广告平面设计有所不同,博物馆陈列展示物品和展板基本上和观众都一定的距离空间,在设计时必须要照顾到展示距离对于观众观看的视觉影响。首先就是字体大小距离适应,如展品说明牌、展板的字体大小设置等问题;其次图片大小距离的适应,一般来说大图放置在离视平线较高的上部,小图应该放置在视平线周围的地方,以便于更舒适将信息传达给观众。
(三)平面展板的明暗度和色彩纯度感受
通常展品背墙有展板展示,展板画面的明暗度和色彩纯度的把握即要照顾到与展品效果又要考虑到整体环境关系,同时配合灯光明暗度。通常情况展版只能作为背景衬托为用,那么展版给予观众视觉传达上就不应不过于突兀,应以弱化和谐的处理或不可超过展示品本身的视觉呈现感为妥。
结语
海报设计要点范文4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一、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对情境教学模式的诉求
基于当前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存在的教、学、评中的问题,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对情境教学模式的呼声越来越高。
1.教师教学方式相对传统
首先,计算机理论知识相对枯燥,目前教师的教学多以PPT讲解为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索然无味;其次,教师过多重视学生的技能型培训,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在实际应用中迁移计算机知识,不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2.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较差
当前的中职生都为90后,他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多,对科技新产品的嗅觉灵敏。然而,在学习过程中中职学生学习积极性相对较低,课前不预习,课上无法集中精力,课后不复习。中职学生基础知识比较薄弱,有畏难情绪,没有耐心学习。因此,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较差。
3.教学评价比较单一
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考核主要以完成上机作业为主,局域网的教学环境既为教师的教学带来了便利,也为学生共享上机作业提供了平台。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只重视学生完成上机作业的结果,忽视了学生完成上机作业的过程,但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存在的差异性必然导致不同的学习效果。
二、情境教学模式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价值体现
情境式教学模式是以技能培训为核心的一种教学模式,具有灵活性、针对性、现实性的特点。情境教学模式不但重视知识的传授,而且更重视知识的应用,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观能动作用,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充分体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式教学模式。
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一门中职公共基础课程,即公共技能通用性课程,通过情境预设,给学生思考和想象的空间,使学生能在自身原有的知识结构基础上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培养动手能力,使计算机成为学生获取知识、提高素质的有力工具,促进相关学科的学习。
1.“word海报设计”情境式教学案例实践
(1)前期准备。教师就海报制作项目给学生提相关要求,布置任务。学生通过自由组合的形式并根据各自特长进行小组组建。每小组先通过小组开会进行人员分工,如会计1班1小组分工:主编全面协调小组工作,负责最后的校稿及审报;采编负责资料的下载与编辑;美工负责版面设计、色彩的搭配,图片的加工;排版负责版面编排及文字、图片的搭配,也进行纸质文档的初稿设计及框架的构建。
(2)授课过程。其一,教师创设情境。各小组组成创业团队,成立公司,为了加大宣传力度,请各公司董事们根据自己的创业项目设计一份海报。此教学环节主要是吸引学生的眼球,明确学习任务,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动手实操的欲望。其二,由小组代表对全班同学的海报制作进行汇报。汇报内容主要包括:创业项目的确定与海报的设计;小组分工安排;具体制作过程:前期准备、版式设计、材料收集(借助工具介绍)、版面排版、修饰调整(使用工具人介绍)、技术难题及解决方法;作品展示;海报制作心得体会。汇报是课堂教学的重点环节,通过小组汇报形式,让学生自己表述海报制作的具体过程,一方面培养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以及自主学习、自主探研、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组织管理能力、积极的团队合作精神,以及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让学生学会如何正确运用计算机工具来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其三,小组汇报完毕后,进行作品点评。点评分为两大环节,先由学生从作品的版面设计、色彩搭配、内容的阅读价值进行点评,学生发言点评都十分积极与踊跃,既讲到作品的优点,对不足的地方也提出宝贵的建议,促进各小组的交流学习。其四,教师就学生的作品及学生汇报的具体环节进行综合点评,让学生更清楚海报制作存在的问题及改正的方法,也为操作能力较差的学生提供学习借鉴的机会,让他们从中学习到快捷有效的操作方法,达到如下效果:检测学生对word技能掌握情况以及如何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注重课堂教学的信息反馈,了解学生对word软件文字与图像处理工具的熟悉度;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最后,教师就本次汇报课中的知识要点,从word排版页面设置、文字编辑处理、图片编辑处理、图文混合排版4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同时也对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进行强调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系统地梳理和掌握知识,从而更加明确学习方向。
2.情境式教学案例实践心得
(1)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导”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课堂上侧重让学生进行汇报讲解,通过自身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
(2)激活了学生的内在情感动力,将活动建构教学的基本思想融汇其中,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良好的切入点。情境式教学要求学生必须独立地完成一项又一项的工作任务。这些工作任务由自己设计,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要我学”逐步变成“我要学”。小组汇报形式为所有学生提供了相互交流学习的机会,操作能力较差的小组可以从优秀小组汇报讲解中学习相关技术的操作方法,帮助他们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难题。这既为学生提供了解决学习问题的交流平台,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海报设计要点范文5
平面设计教学方法兴趣计算机的日益普及,大大改变了各行各业的工作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多的人在学习计算机、掌握软件,努力与现代信息社会接轨,在这种需求下,计算机课程已被列为学生的必选课程。特别是对于艺术设计领域来说,计算机课程中平面设计课程的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那么如何让中职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一技之长,并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学以致用呢?结合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谈谈本人在中职学校平面设计教学方法的几点思考。
一、目标式案例教学法
目标式案例教学法,就是教师使用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实际案例来解决教学中的各种问题,以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方法,关键在于教师要准备大量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案例,并有计划、有意识、灵活地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以取得预期的效果和目的。以Photoshop为例,在讲到钢笔工具的应用时,可以让学生先“纸上谈兵”在本子上画出卡通企鹅头像图,在讲到图层的概念及应用时,让学生准备好用记号笔画上不同的图像透明活页纸,然后调整活页纸的顺序,得出活页纸的顺序不同时最终图像效果不同,从而让学生明白Photoshop图层的概念及其强大的功能,真正将枯燥的理论知识与我们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这样学生就会深刻地感觉到学习平面设计的乐趣,又掌握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技巧。
二、实践教学法
对于中职生来说,《平面设计》的教学应特别注重实践操作,教会学生实践操作的方法。“孰能生巧”,只有多练勤练才能做好。
1.任务分解式驱动法
任务分解式驱动法,是指教师在学习内容的框架上,把总目标细分成一个个小目标,并把每一个个小的学习内容细化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小“任务”,通过这些小的“任务”来体现总的学习目标。比如,讲述通道时,教师可以先进行必要的理论教学,然后就让学生自己启动软件,打开“通道”面板,总结“RGB”“红”“绿”“蓝”4个通道。学生在总结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如光学成像原理的三原色等,这时再组织学生一起讨论,直到学生能够完成“RGB”“红”“绿”“蓝”4个通道的特性操作。
2.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海报设计是平面设计综合应用,也是一个综合知识点的温故。教师将设计要点强调后,学生自己发挥设计创新能力,在规定的时间内设计出自己的“海报”,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后,教师将所有作品收集起来,让学生自己上教师机讲评,在成果展示与讲评的过程中既锻炼了学生的基础知识的巩固,又觉得自己很有成就感,而且其他学生可以互相取长补短,学习优秀学生的项目实施过程,改进自己的不足之处。
三、“小班化”的教学方法
“小班化”的教学方法,是指将本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兴趣小组,本组成员包括技能操作优中差三类学生。学生在开始学习一个新知识或掌握一个新技能时往往是盲目的。因此,他们需要老师的细心指导和帮助。换句话说,教师的指导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采用大班化的教学条件下,一位老师既要指导实践操作,又要讲解理论,同时还要完成课堂教学秩序的组织。那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时间不仅十分的短暂,而且教学活动难以面向全体学生,在大多数情况下无法完成教学任务。所以,在大班化的教学过程中,不利于计算机操作技能知识的掌握。这时就要发挥“小班化”作用,也就是本组优者帮助差者,充分发挥对对帮扶的作用,优者就是教师角色。反过来也有利于教师对每一位学生的辅导,强化了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交流。同时,它为学生培养学习兴趣,发挥学生自己主体性作用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感觉到成就感的欣慰。
四、以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近几年来,我市举行“天翼杯”技能大赛,少部分学生参加了技能大赛,通过技能大赛的强化集训,这部分学生专业技术水平有了很快的提高,使学生的学习更贴近工作岗位,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特别是有的学生在竞赛中脱颖而出,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对自己的人生充满了自信。故此,我在平面设计的实际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成立了班级“先锋杯”技能大赛,每一月举行一次,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给予班级奖励,这样只能少部分学生参加的大赛,普及到了人人都是选手,各个都是高手的竞赛学习氛围之中,使得班级学习氛围浓厚,形成了团结向上、积极进取的班级体。例如,在一次童年照片的设计(Photoshop中的字体设计为主题)处理竞赛中,好多学生争先恐后报名,积极参加竞赛,让一部分后进生也感到学习的乐趣。
总之,《平面设计》课程教学方法是多样化的,在多样化中追求有效性的教学方法,课堂是关键。实现有效性的金钥匙,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得有信心,体会学习的乐趣,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海报设计要点范文6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教学;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06-0000-02
学生学习主体性发挥能够有效的提高学习效率,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由于学习动机、基础、习惯差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如何通过激发学生主体性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是一个难点。比如学生之所以选择计算机的动机是因为,在各种游戏等娱乐化应用的影响下,导致学生认为选择计算机专业就是等于可以玩游戏等。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消除这些因素的影响,充分激发并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成为日常教学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对此,我结合学科和学情特点,通过在教学设计生成、案例设计、方法采用、实施过程和效果反馈时突显学生主体地位,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而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一、以学生为主体设计生成教学
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表明当学生对老师充满了敬佩信赖,有着美好的情感,那么他就会专心去听课,进而就会有良好的学习效果。反之容易导致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甚至产生逆反心理,那样就根本谈不上教学效果。为了让学生乐于学习我所讲授的课程和内容,在上课之前,我尽量去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动机、基础和兴趣,做到教学设计以学生学情为基础,针对如何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而在课堂之中,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查看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反应,学生学习态度和情感的变化,学习方法的喜好和运用以及学生学习效果好坏。尽量去营造和谐的学习环境,通过自己的一举一动去感染学生,把亲切、信任、尊重、友好的情感传递给学生,使学生面对学习始终处于是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痛苦忍受说我状态。在掌握学生学情的基础上,及时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反应,因人而异地指导其学习方法,操作技巧,提出层次化的学习要求,既注意适当降低基础差、接受能力弱的学生的学习要求,对那些游戏有瘾的学生促膝谈心,充分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让学生从教师的激励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体验到胜利的喜悦,也注重拔高少数学习基础好,积极主动性高、接受能力强的学生的学习要求,给他们设计更难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在完成更难学习任务的同时培养更强的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
二、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教学案例
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很大程度上是对应用软件操作方法的学习,并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软件应用领域案例的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因此,学生今后工作中岗位应用要求就是教师在进行教学案例设计的重要依据。我们在学习新知识前,结合学生生活认识和积累的实际,充分考虑软件岗位应用的实际特点和情况。先给学生展示本节课所学知识和技能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应用案例,让学生通过生活工作中实际应用案例,充分认识到掌握本节课所包含知识技能的重要性与实用价值,这样使学生由“学而有用”产生学习兴趣、意愿和积极性,并产生学习课堂所教授知识技能必要性的认识,这样学生就会由对课堂所学知识技能的无意注意变为有意注意。如上Excel中的函数时,首先打开一张平时学生考试过程中实际应用到的成绩表,让学生观看,同时以学生了解到的成绩表常见的计算任务为基础,结合Excel函授所要学习的内容设计教学案例。如何求得学生总分集合SUM()函数,计算机学生或科目的平均分并结合Average()函数、给学生按总分进行排名结合Rank()函数等等;讲述数据筛选功能时,就以学生期末评“三好学生”或“优秀干部”等实际任务五为例,一改过去人工查找确定名单的方式,很快找出符合条件的记录,充分激起学生跃跃欲试的心理;再如讲述Photoshop的海报设计时,拿出学校艺术节的宣传海报,边欣赏,边制作,并掌握制作海报的相关要领……。在这样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环境中,学生接受相关知识会感到特别亲切,进而充分激发其学习欲望。
三、以学生为主体使用教学方法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师是一个传道者,道就是教师要教的内容,“道”传得好不好,方法是根本。中职的计算机教学,给人的印象就是教会学生如何上机操作,课堂教学的方法也是程序化、模式化、固定化了的:教师演示学生观看演示学生上机操作。初一看,这种模式化的教学方法流程似乎很符合学科教学特点,学生的学习效果应该是蛮好的,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学习效果并不乐观,这是因为尽管学生整体素质基础和水平较弱,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这些学生中依然存在差异,这种差异面对这种程序化的教学方法,产生的效果就不尽然相同了:基础好、反应快的学生更愿自己尝试而不愿教师演示;基础差、反应较慢的学生老是跟不上教师的节奏;还有部分学生上课走神,压根没有听见你在讲什么,一堂课就结束了。这种教学方法在若是在大家都感兴趣,并且内容对所有学生难易程度基本一样的课堂教学上使用还是有一定的效果,但若一成不变将其当作万能教学方法使用,则不仅不利于学生掌握教师所讲授的基本知识技能,而且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如Photoshop案例课的教学,如果按部就班,上起来很轻松,因为书上步骤极其详细,稍有基础的学生都能独立完成,不需老师讲解,但若以为就此可以真正采取完全的“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方法,完全由学生自己按照教材讲解步骤自我开展学习的话,若想让学生长久保持那份学习热情,则几乎不可能。最好的结果就是许多学生新奇几天后,便开始找不到学习的方向,找不到努力的目标,更找不到保持继续学习下去的动力。于是便或开始东张西望无所事事,或想尽办法在电脑中找出游戏玩耍、找出视频观看,歌曲欣赏等等。为此,对每个案例,我先思考并挖掘其创意,然后要求学生说说作品令你耳目一新的地方,或需要改进的地方,再对作品各组成部分设想一下大体制作思路与方法,之后根据案例制作的难易程度,决定是老师演示、组长(组长不固定,谁当次作业做得好,就请谁当组长)辅导,还是小组讨论、自学、上机实践等形式,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适当进行创意设计,有时间再进行作品交流。这样不断变换教学方式与方法,学生总觉得每次课堂都有一定新奇感,学习热情一直很高。
四、以学生为主体实施教学过程
许多老师都有个通病:喜欢将知识点先入为主,反复讲解,生怕学生听不明白,似乎只有这样,心理才踏实,反正该讲的,我都讲了,学不学得进去,那是学生的事。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课堂上是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学生看懂的教师就不要讲,否则就是浪费时间,学生能发现的老师不要点明,最多只能旁敲侧击的引导,更不要限制学生的思维。新世纪的课堂教学,已经进入了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新阶段。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只有激活主体的内在原动力,最大限度地把他门的潜能发挥出来,才能逐渐形成主体积极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喜欢求异、独立性强、自信心强的创造个性。
记得执教初教某班的计算机等级考试课时,每下达一个任务,学生就等着教师演示给他们看后,才会动手去做,让他们自己探索着去做时,一头雾水,不知从哪里开始,而且对我的这种教学方式极为抵触,非常不适应,认为老师是三不管的老师:不管教、不管学、不管效果,其教学效果自然可以想象得到是如何一个样子。于是我开始思考学生的专业特性:他们毕业后是要当老师的,如果也用这种被动的学习方式去教学生,那会是怎样的结果?于是决定慢慢给他们“断奶”,只要有机会,一定让他们边看书,边提示,边讨论,边上机实践,最后请学生演示等方法,戒掉了他们的依赖思想,学生尝到了主动学习的甜头后,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学习效果也就自然而然的上去了。
当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意味着我们教师可当撒手掌柜——进行放羊式教学,教师要根据课堂知识的特点来控制好学生学习、练习、探讨、巩固、提高、创新等的时间,做好一个课堂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和监督者,使课堂始终朝着老师课前设计的方向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课前备课充分,并根据实际让学生主动去获取知识,成为课堂的主人。
五、以学生为主体反馈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