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公共利益的理解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公共利益的理解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公共利益的理解

对公共利益的理解范文1

关键词:施工图;设计;造价

中图分类号:TU-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07)08-0058-02

1 前言

设计文件是造价工作的基础。但是设计人员在进行施工图设计时,一般是根据功能构成来命名和组合图纸,施工方式的同异、材料的归类计算并不是其考虑的重点。这就要求造价人员在解读施工图时既要从自己专业的角度来分析和综合,又要从设计的角度来推敲,理解设计的意图,科学地研究分析工程消耗的人工、材料和机械等,以使工程的预期目标能以最为经济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实现。

2 构配件名称的歧义

施工图中同样功能的构配件会有同样的名称,例如外墙门窗顶处外伸板均注明为“雨蓬”,室外台阶和室内楼梯地面高差段均注明为“踏步”。我们在进行施工图预算时往往是按照施工图中标准的构配件的名称,进行定性分类计算。但是由于构配件的多样性,使得名称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外延伸缩性相当大的概念,从而有可能产生内涵上的模糊。

2.1名称的多重含义

同一个名称的多重含义与名称的不明确性有关。例如平板,可以是楼板的延伸,也可以是仅起装饰作用的构件,其受力与施工是明显不同的。再如办公楼门厅人口外有柱的顶板,施工图上也常常标注为“雨棚”。所谓雨棚,顾名思义,就是悬挑于门、窗顶部起挡雨遮阳作用的一种薄板,因其外挑长度受一定限制,总荷载比较小,故板较薄,体积相对较小。而门厅外有柱的大雨蓬板,其功能虽然是挡雨遮阳的作用,但从结构上分析,其跨度较大,有主次梁的设置,板的投影面积大,总体积也较大,这样的板只能属于有梁板的范畴。雨棚相对于有梁板,体积较小,而模板接触面大,故模板连接件、支撑件的摊销量比梁板摊销量大,因此在计算分析时应考虑名称的实际意义。

2.2名称与含义的交叉

这与设计的定义界限不严格有关。例如铝合金玻璃窗与铝合金玻璃幕墙,这两者的用材与构造有很大的区别,但是铝合金窗通过连接件拼装也可以做得相当大,而在较小的面积上做玻璃幕墙并不经济。这样施工图上所注的玻璃幕墙有可能在构造和用材上只需要普通窗的做法就能满足要求,其实际含义就是玻璃窗:相反,有些需要较严格的防水、防火、抗风、节能要求的大玻璃墙部分虽注为“C-XX窗”,还是需要玻璃幕墙的做法才能达到设计的目的。

3 计算规则、定额与设计的协调

3.1计算规则、定额的范围无法囊括设计的多样性

有些构造分层做法计算规则,定额中没有,例如楼板的混凝土后浇带,定额上并没有明确的规定,究竟是按平板还是按零星项目考虑。还有些构造分层做法是根据实际情况对标准图进行了修改,也超出了定额的范围。在屋面工程中,我们常常要考虑到不同部分材料和构造的统一,如上人和不上人的屋面中防水层和绝热层做法要求一致,设计根据所选标准图做法重新组合,绝热层采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替代施工时容易积水的水泥膨胀珍珠岩层,这就需要造价人员对定额结合具体设计进行分析和调整。

3.2同样的材料、做法和构配件因位置不同而产生差异

工程各部分总是相关联的,因此也就不可能有绝对的同一。例如玻璃是常用的建筑材料,其在护结构部分时要考虑不同朝向节能的具体要求;建筑物外开窗的玻璃在七层和七层以上时还要满足安全性要求,易遭受撞击、冲击而造成人体伤害部位的玻璃也必须采用安全玻璃。根据玻璃种类的不同,相应的门窗幕墙隔断等的构造节点就有相应的特殊做法。这些会在设计文件中不同部分有体现,造价人员应全面结合说明、门窗表和标准图集来看图纸,否则就可能产生偏差。

再如在框架结构楼梯间处的转角平台处往往会增加几根构造柱,图纸中一般标注为GZ(构造柱),这个构造柱的施工顺序是先砌墙后浇柱,还是先浇柱后砌填充墙?就设计的角度而言,此处的构造柱实际需要考虑施工期间不可预见的瞬间作用,应按结构柱考虑,其对于周转材料的消耗,远大于一般的构造柱。因此确定一个构件的准确名称,既要看图中的标注,又要认真体会其实际所起的作用。

3.3定额中所注的材料品种、规格可能会与设计有所不同。施工过程中所供应的材料品种、规格及质量也可能与定额规定的有差异,这都需要造价人员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换算,同时还要注意在结算签证时的调整。

4 设计说明和相关施工知识

在施工图说明中,最后一句话往往是“本图未详尽处,请按现行相关施工操作规范施工”。另外,根据制图深度要求,某些部位可以不处处注明;可只标明大面积材料做法,不标细部做法;只标总体尺寸,不标具体尺寸。这就要求我们造价人员在学习本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熟悉一定建筑构造和施工操作规范方面的知识。

例如洗涤间、卫生间的板底及墙身防水抹灰,设计上没有注明时,我们就不要漏了抹防水砂浆一项。再如墙面干粘石,按其工艺要求,其阳角要用水泥砂浆抹角线、抹门窗套,计算时就不要漏了。水泥砂浆装饰线条一项:为保证墙面无接槎,整体一致,墙面要在门窗下口或1.5m高处分格或压条,也不要漏了压条。分格一项:干粘石墙面不耐污染,为防止地面污染墙面,在室外地面至室内地面或0.3m高度范围设水泥砂浆墙裙,干粘石不应该一算到底,而要分开列项计算。

5 施工图中其它不确定因素

施工和安装方法往往不在施工图中注明,但有时在套用定额时会有问题。这时候也需要造价人员从设计的意图方向来加以把握,与设计人员进行必要的沟通。

例如某走廊吊顶为铝合金龙骨包铝合金条板。安装有嵌入、无缝、留缝等几种做法,这在定额上价格相差很大。而无论施工图还是所选用标准集图都没有安装的说明。造价人员可以根据设计效果考虑经济因素向设计人员提出合理的建议。

装修方面,由于装修材料的丰富多样,装修方法的千变万化,施工图在构造方面经常会留有非常大的余地。总的来说,无论业主还是设计者都会希望在较为经济的前提下实现自己的意图,因此造价保同应该在面层材料与骨架材料之间寻求最为经济的平衡点。

6 结语

对公共利益的理解范文2

关键词: 公共管理;税务行政管理;借鉴

1新公共管理理念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

新公共管理是80年代以来兴盛于英、美等西方国家的一种新的公共行政理论和管理模式,也是近年来西方规模空前的行政改革的主体指导思想之一。它以现代经济学为理论基础,主张将市场竞争机制引入公共管理,打破政府对公共产品与服务的垄断;更多地注重管理的结果,而不是只专注于过程,重视政府绩效的考核;把公众视为顾客,将顾客满意程度作为衡量的标准。新公共管理运动首先发端于英国,以撒切尔夫人上台为标志,随后波及到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加拿大、荷兰、法国等经济合作发展组织国家,在相当程度上提高了这些国家的公共管理水平,促进了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增强了整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竞争能力。

新公共管理的的主要特征体现在七个方面。首先,新公共管理重新对政府职能及其与社会的关系进行定位,即政府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官僚机构,政府公务人员应该是负责任的“企业经理和管理人员”,社会公众则是提供政府税收的“纳税人”和享受政府服务作为回报的“顾客”或“客户”,政府服务应以顾客为导向,应增强对社会公众需要的响应力。其次,新公共管理更加重视政府活动的产出和结果,即重视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第三,新公共管理反对传统公共行政重遵守既定法律法规,轻绩效测定和评估的做法,主张放松严格的行政规制,而实现严明的绩效目标控制。第四,新公共管理强调政府广泛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如成本-效益分析、全面质量管理、目标管理等)和竞争机制,取消公共服务供给的垄断性。第五,新公共管理强调公务员不必保持中立,而应让他们参与政策的制定过程,并承担相应的责任。第六,新公共管理主张对某些公营部门实行私有化。第七,新公共管理重视人力资源管理,提高在人员录用、任期、工资及其他人事管理环节上的灵活性。

虽然新公共管理也存在其自身的缺陷,比如无视公营部门与私营部门的根本差别,盲目采用私营部门的管理方法;把政府与公共的关系完全等同于供方与顾客的市场关系等等。但由于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共行政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因而对我们进一步深化税收行政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不无借鉴意义。

2新公共管理理念的成功实践

新公共管理理念是西方社会特定的政治、经济、科学技术发展条件下的产物,体现了公共行政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公共管理改革的浪潮在传统的西方国家和新型的工业化国家中普遍展开,已经在相当程度上改善了西方国家的公共管理水平,满足了更多的公共服务需要,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通过国外税务管理部门对新公共管理理念的运行就可见一般。

美国国内收入局在1998年实施了重组与改革法案,其新使命被描述为“通过帮助纳税人了解和实现他们的纳税义务,并通过使税法公平适用于所有纳税人,来为美国纳税人提供最高质量的服务”。在组织形式上,收入局建立了一个类似于在私营部门中广泛应用的组织,即面向顾客需求的组织。在这里,税务机构的顾客是纳税人。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收入局同时减少了管理层次和主要单位数目,以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促进对顾客的培训和服务。在绩效评估方面,美国国内收入局建立了一套平衡评价体系,对收入局内部各级组织及其员工进行评估。

新加坡国家收入局提出的目标是“税务管理在国际上要居于领先地位,由受到良好培训的、专心工作的税务人员提供优质的服务”。新加坡国家收入局从1992年开始改革进程,将部门式的收入管理改为独立的收入局。独立的收入局有利于提高税务管理的灵活性,并能雇用到高技术的职员。同时,新加坡国家收入局把没有完整性的以税收为基础的组织结构,改为以功能为基础的为纳税人一站式服务的组织结构。这一新结构减少了以税收为基础的原有机构中存在的功能重复问题。

韩国国家税收服务局保证以1999年9月1日作为一个新起点,开始为纳税人提供公平、透明的税务管理服务。为此采用功能导向型管理制度进行根本性机构改革,并实施高效、公平的税务管理。同时,采取从外部评价国家税收服务局的绩效等措施。

新公共管理理论给西方税务机构改革带来的变化,是西方政府管理改革的缩影,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国家加强税务机构内部管理提供了经验。这些经验归纳起来有三点:一是引入企业经营管理思想,注重结果、激励和绩效评估,放松严格的行政规制,实行严明的绩效目标控制;二是把纳税人视为顾客,将政府的职责定位在根据纳税人(顾客)的需求向纳税人(顾客)提供服务,以顾客满意度作为衡量绩效的标准;三是重视税收管理活动的结果和产出,关心提供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并能够主动、灵活、低成本地对外界情况的变化做出富有成效的反应。

3借鉴新公共管理理念、完善税务行政管理的启示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我国的经济更加深入地融入到全球经济中。近年来,我国也积极借鉴公共管理理念,作为加快行政管理改革的有益参照,并取得初步的成效。因此,作为政府公共部门的税务机构,很有必要借鉴新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成果,按照“调动人力,减少成本,优化服务”的基本方针,逐步推进我国的税务行政管理改革。

3.1 完善组织机构,进行合理布局税收组织结构是实现税收职能的组织保证,没有科学的组织结构,就会影响税收职能的实现。传统的税务机构体系纵向结构是按行政区划设立的层级制结构,有一级政府就有一级税务机构;横向结构则是下一级比照上一级,基本对称。税务部门信息化程度的迅速提高,为组织机构的扁平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所谓组织机构扁平化,就是通过减少行政管理层次,裁减冗余人员,从而建立起一种管理层次少、管理幅度大的组织机构。实现扁平化,就要对目前的组织机构进行改造重组,建立横向的信息交流机构,便于信息的沟通。要利用依托信息化的税收管理机制,减少中间环节,压缩管理层级,按照实际需要,收缩没有必要存在的税收机构,前移各项税收业务,简化工作程序。按照流程再造理论,摸清税收信息管理的内在规律,按照信息的流向和结转的方式归集税收业务,从而对机构进行合理布局,找到效率和制约的最佳平衡点。

3.2 改进工作运行机制,保证机构高效运转运行机制包括各种岗责体系、规章制度、工作流程等。良好的工作运行机制是做好工作的可靠保证,是整个工作的基础,是实现税收职能的关键。没有机制的保证,税收职能的实现就会受阻,甚至难以实现。因此,必须按照整个税收工作的各个环节设定岗位,因事设岗,以岗定责,将各项工作分解落实到具体工作部门、具体工作环节、具体工作岗位、具体工作人员,使每一项工作任务都有明确指标、完成时限和基本要求;根据工作实际的需要,及时调整岗责,确保每一项工作特别是新增工作有人负责,有人管理,构建专业化的岗责体系。完善规章制度,加强制度建设,理顺工作流程,对工作运行的原则、具体工作的程序、手续做出明确规定,形成从一般规则到具体规则的层级结构和依法、简约、科学、高效的制度体系。进一步强化内部管理,完善具体制度,搞好部门配合,加强部门间信息的传递和交接,避免错位、缺位,消除“管理空档”和“真空地带”,建立起部门职责明确、工作程序规范、运转顺畅、文明高效的政务管理体系。同时,牢固树立税收成本观念,将税收成本观念引入税收政策制定和实际征管工作中。尽快建立规范、系统、科学的税收成本核算制度,明确成本开支范围、成本核算方法、成本管理责任等内容,加强成本控制和成本分析。定期对税收成本进行统计分析,对纳税成本进行测算,向社会公开,接收舆论监督,构建科学的衡量税收成本的指标体系。

3.3 优化税收服务,提高工作实绩首先,创新服务理念。牢固树立“服务就是管理”的观念,把国家赋予的税收执法权更好地体现在为纳税人服务上,实现由传统执法意义上的“执法队”、“审判长”、“检察员”向体现全方位纳税服务的“服务员”、“导航员”、“裁判员”转变,从而通过优质的纳税服务引导纳税人的自觉纳税遵从,创建良好的征纳关系和税收环境。其次,创新服务载体。对现有服务资源和服务手段进行有效整合,逐步搭建纳税人质量认证、开业登记、注销、税种划分及税款入库的纳税服务外部平台和热线咨询、税收管理、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税款划转及税务稽查统一的纳税服务内部平台,实现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服务手段的新突破。再次,创新服务内容。在依法治税的前提下,以纳税人的需求为总目标,进行具体细化,达到“六化”的标准,即纳税服务环境最优化、服务内容的标准化、纳税人办税成本最少化、纳税人待遇的公化平、办税效能的快捷化和服务过程的全面化。转贴于

3.4 实施人本管理,充分调动人力资源一方面,根据注重结果、灵活性和激励的原则,在公务员招聘、工资、培训、晋升和解聘等方面,设计强有力的税务人员激励约束机制,真正做到“能者上,庸者下”,使税务人员的行为与税务机构的战略目标统一协调起来。创新人才评价机制,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等要素作为评价人才的主要指标,完善推荐、测评、评议制度,逐步建立上级考核、同级评比、下级评议、自我评价相结合的税收专业人才绩效考核体系,完善资格考试考核、业内同行评议相结合的专业技术人才评价体系。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建立待遇与贡献相对应的分配制度,采取诸如以岗定级、竞争上岗、岗绩结合等多种方法确定报酬,逐步完善职务与能级相结合的工资、奖励制度,综合考虑工作职责、能力、业绩、年功等因素,适当拉开收入差距,增强能级的激励功能。另一方面,必须充分重视行政管理环境的培育,加强税收文化建设,用先进的文化来培育人。有意识地培育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奋发、健康向上的税务行政文化,创造良好的行政管理环境,在税务人员中形成一种共有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道德观念、行为标准,使这种文化意识渗透到税务机关的行政管理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制约税务人员的行政行为。同时,通过开展丰富多彩、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营造有特色的行政文化氛围,推动行政机关的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全体机关人员的群体性和凝聚力,从而更好地开展各项工作,推动行政管理现代化建设。

3.5 综合运用定性和定量指标体系,完善绩效评估机制建设

绩效评估机制的设计要以税务机构的战略目标为基础。具体可分为组织绩效评估和个人绩效评估两套机制。组织绩效评估机制要设计定量指标,在内部评估的基础上引入外部力量评估机制。个人评估机制不宜采用定量指标,应在实现与人力资源管理的结合的基础上,由直接上司和部门负责人来评估下属的绩效。要以目标管理考核为总抓手,充分发挥考核的评价和导向作用,突出抓好对月季工作计划及年度工作亮点完成情况的考核。逐步探索建立以工作难度系数、工作数量和质量及目标管理考核为依据,以定岗定责,按劳定绩,绩效结合的激励约束机制。

参考文献

对公共利益的理解范文3

摘要:高等院校对于教师基本功的强调由来已久,但针对管理人员的基本能力培养则鲜有简明扼要的总结,本文通过对相声四大基本功“说、学、逗、唱”借鉴意义的分析,提出了高校管理干部需着重培养的四大基本能力,不仅可促进学校青年干部的职业发展,也有助于学校人才培养制度的完善。

关键词 :高校 管理干部 管理能力 基本功 借鉴传统技艺与文化不仅需要所属领域从业者的传承,也值得不同行业对其方法与精神的借鉴学习。关于高校教育人才的培养,教师基本功的提倡由来已久,培训、比赛已成惯例,而对管理干部基本功的重视却相对不足。其实,这一课题同样值得予以关注,因为坚实的管理基础是高等教育蓬勃发展的保障。

一、相声表演与行政管理具有一定的共性

1.职业人自身都需具备一定基本功

相声表演和行政管理都是一种社会职业,都需要具备一定的基本功。基本功是从事职业活动所必需的最基本技能,也就是通常所指的业务素质,能否胜任岗位工作,基本功的扎实与否是一个关键因素。基本功对于相声演员意味着登台的可能与出彩的潜力。没有训练过基本功的演员只有可能是客串,凭借个人的天赋模仿个一招半式。基本功对于管理干部意味着岗位的胜任与晋升的条件。基本功欠缺的从业者会导致事倍功半的工作状态,因而难以获得领导的认可与信任。

2.团队分工合作无法容忍长期短板

相声作品的成功需要整个表演剧团的配合,不胜任则坐冷板凳。基本功薄弱引起的问题并不仅仅是个人工作表现的不理想,还会影响整个剧团的运营效果,如果上台的人因基本功没练到位无法逗乐观众、赢得口碑,幕后服务人员再多的辛苦也是白费。

行政管理的绩效需要整个管理机构的配合,不胜任者待岗待业。基本功薄弱引起的问题并不仅仅是个人做事后的徒劳无功,还会影响整个职能部门的管理效能,迫使他人为其补台,耽误相关人员的进度。比如在上传下达过程中因为错别字而造成的误解会需要几倍的时间进行更正,有时甚至无法弥补。

3.服务人群的口碑衡量着业务功底

相声的成功需要观众用笑声与掌声来反馈,简单说是口碑。模仿不像、包袱不响、观众不乐就是失败。除非是个人资质硬伤,问题往往出在基本功上。

高校管理的成绩需要师生的满意度来衡量,概况说是评价。篓子频出、差评不断、投诉屡有就是失败。分析其原因,如果不是态度问题,也常常出在基本功上。

二、相声表演艺术的基本功对行政管理能力的培养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1.相声表演艺术四大基本功的内容及意义

(1)说。讲故事,还包括说话和铺垫的方式。相声表演又称“说相声”,说话、讲故事的能力自然属于基本功。有些人想要将听来的笑话分享给他人,明明是非常可乐的段子,听的人却一头雾水、毫无笑意,其问题常出在“说”上。没有前面适度的铺垫,缺乏起承转合的故事节奏,包袱笑料是抖不响的。日常生活中的鸡毛小事到了相声表演艺术大师马三立的口中就能把大家逗得前仰后合,他功底扎实,有口皆碑,擅演“贯口”和文哏段子。贯口(大段连贯且富于节奏性的台词)即为评书、相声的“说”功之一,文哏也指以叙述为主,文学作品为基本内容的段子。

(2)学。模仿各种人物、方言和其他声音,学唱戏曲的名家名段,现代也有学唱歌、跳舞。善于模仿才能生动,模仿能力算是表演艺术共同的基本功,也是艺术创作的灵感之源。有些演员的成功就在于他出色的模仿能力,例如青年相声演员洛桑就是凭借超强的模仿力和口技功夫一炮而红的。“怯口” 主要是学方言方音,系技艺中学的范畴。。创作时,根据内容需要设计好,表演时就使用某地方言方音来叙述或摹拟人物。

(3)逗。制造笑料、互相抓哏逗笑。说相声不是单纯搞笑,但无法带来笑声的表演也是背离相声本质的。逗乐的水平可以说是决定相声成败的关键因素,如果剧本本身很逗,表演效果不好往往是由于演员逗功不足;如果剧本本身一般,表演效果却显得生机勃勃则要归功于演员自身扎实的逗功,即二次创作。这里的“逗”其实更代表着“哏”,也就是滑稽可笑,对口相声还需要逗哏与捧哏的默契配合才能引人发笑。

(4)唱。经常被认为是唱戏,唱歌。实际上“唱”是指演唱“太平歌词”,太平歌词是相声的本功唱。“太平歌词”是用两片竹板伴唱的一种北京民间小曲,是从莲花落的曲调演变成的,是一种从属于相声艺术的曲艺形式。从穷不怕(朱绍文)在天桥地场上演出时开始,太平歌词被相声艺人引入“唱”活,北京解放以前表演相声的演员都必须会唱太平歌词。相声在明地演出时,于正式开演前或演出中加演。侯宝林演唱的太平歌词就别具一格,圆润嘹亮、委婉跌宕、韵味浓郁。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后,该形式便罕有演唱,但曾经的必须会唱代表着行业的门槛,如同现今公务人员招聘必考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与申论。

相声的基本功不只是四大,还有其他的细分,会涉及很多相声表演的专有名词。相声中,常有偏重运用其中一、二种手段的节目,有的偏重于“学”和“唱”,有的以“说、逗”为主。演员也往往以其善于运用某一些手段而形成不同的风格。将说的形式、逗的内容、学的手段融会贯通是相声演员毕生的修炼与追求。

2.相声表演四大基本功对高校管理干部能力的启示

考虑到相声表演与行政管理在职业上的共性,受相声表演说学逗唱四大基本功的启示,行政管理的基本功也可以对应性地总结成四种能力:沟通、学习、调查、文字。其中,沟通是形式,调查是内容,学习是手段,文字是必备。与相声演员基本功的普遍掌握和单向精通相一致,不同的行政职能与职务级别对管理干部基本能力的要求是有所偏重的。

(1)说的启示之沟通能力。沟通能力是管理干部的基本素质,这里所指的沟通不仅仅是语言形式的沟通,也包含文字形式的沟通,例如电子邮件、请示、通知等。高校行政管理的对象是人,即便是与物有关,比如资产管理、财务管理,图书资料管理其实真正的服务对象也是使用设备、资金、图书的师生人群。因此,与人交往的沟通能力是任用干部的基本要求,无论是正式场合还是非正式场合,对上还是对下,对内还是对外,缺乏良好的沟通表述能力都会是工作的障碍。一些窗口服务部门对于沟通的要求会高,如学校办公室、人事处、工会等。

(2)学的启示之学习能力。这里的学习并非泛泛而谈的学习提高,而更多指的是对环境的适应,与组织的融合,与时俱进的素质,参与变革的能力。它要求管理干部能够用心地观察、模仿、顺应发展潮流。时代在变化、高等教育在变化、服务的人群和重点也在变化,管理干部又很注重多岗位的历练,没有学习适应的意识和能力只会不进则退。过硬的学习能力可以保证适应的质量与速度都能满足事业发展的人才需求。一些业务发展速度快的部门对于学习能力的要求更高,如科技处、发展规划处或新开设、新整编的机构等。

(3)逗的启示之调查研究的能力。辅助决策通常是管理干部的基本职责,尽管基层干部的决策权力和机会有限,但身处管理一线,通过调查研究对实际情况进行搜集、分析、归纳的能力必须要有。有的岗位,调查研究指的是数据的收集、统计和初步分析;有的岗位,调查研究指的是意见的摸底、征集和汇总反馈,其作用都是供科学决策使用。调查的渠道与方法、数据的维护与积累、客观的统计与分析以及明晰的表述与呈现都是调查研究的能力体现。“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是以各级管理干部的扎实的调研能力为前提的,这一点更接近管理的本质。

(4)唱的启示之文字能力。公文写作是管理者的“本功写”。一般而言,相对于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干部,政府部门的公务员在这方面筛选更严,水平也更高些,因公务活动的方式有所差异。这里的写作并非指日常事务性工作中所用到的文字,主要指撰写正式的报告、纪要、规章制度、决定、议案等。将领导的决策思路、会议的议题讨论等整理成规范的、简明的文字材料需要一定的基本功训练,要有对文字字斟句酌的精神。非文科出身的高校管理干部在这方面要尤为重视,主动补课,尤其是党委组织部和承担较多发文任务的部门。

3.相声表演对基本功训练的态度对高校管理干部能力的启示

(1)相声表演对于基本功训练的态度。相声艺人十分注重的基本功的训练。我们都知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十年的功底首先需要的就是大量的基本功训练,甚至很多的曲艺演员都很讲究“童子功”,注重在可塑性最强的青少年时代打下扎实的基本功。苦练基本功是相声艺人的必需,郭德纲的成功不仅在于其迎合时代的草根定位和品牌营销,也在于其扎实的基本功,有评论言“他的表演嗓音清脆,口齿清楚,台风松弛稳重,不吵不闹,不紧不飘”。虽然他的口碑与包袱多来自于模仿小人物的自嘲与损人,但他依旧严格要求自己的徒弟要练习太平歌词,如岳云鹏、李云杰等。相声表演基本功的训练需要运用各种题材,请师傅或名家指导。师承渊源对于曲艺演员尤为重要,包括相声艺人。即便是基本功的训练,如果缺少了领路人的指导和鼓励,一方面难以坚持下来,另一方面也不易取得实效。偏爱具有戏曲功底学徒的相声名家们常常看重的是其扎实的基本功。

(2)相声表演基本功训练对对高校管理干部能力的启示。管理干部对于基本功培养的态度应与相声艺人看待功底训练一样。上岗前或在入职初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对于青年管理干部的成长至关重要。与“说、学、逗、唱”相对应的“沟通、学习、调研、文字”四大能力可以为基层管理干部提供一个简明的框架。青年管理干部在保证各项能力均衡发展的同时,还可以结合个人所长和岗位特点着重发挥其中的一至两项。硬业绩来源于软实力,针对性地进行基本功培养与训练终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高校管理干部基本功的训练同样需要依托各种任务,离不了领导或前辈的辅导。领导的带领与指导类似师徒传承,如果缺少前辈的经验分享与实际帮助,既容易碰钉子又容易走弯路。另一方面,基本功扎实的青年干部更容易“师承”到卓越领导者的门下,这无疑是行政管理职业发展的捷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当借鉴公务员招考的笔试题目作为高校公开招聘管理干部的常用手段时,我们还可以将思考与借鉴的视角扩展到更广的领域,博采众长,兼容并蓄。

参考文献

对公共利益的理解范文4

【关键词】井下节流技术 分离 集输 地面节流

1 目前油气井节流工艺的发展现状

单井常温采气站通常采用地面节流、降压实现气井平稳生产。近几年来,随着井下节流技术的发展,井下油嘴技术在四川、胜利、中原、青海、新疆和长庆等气田的气井中得到应用。从节流控制机理讲,地面节流嘴和井底节流嘴并无多大差异。换言之,将尺寸改变了的地面节流嘴置于井下某一适当位置,即为井下节流。

井下节流技术起步较早,早在本世纪四十年代,穆拉维也夫(Муравыев)及克雷洛夫(А.п.Крылов)就提出了在自喷井中采用井底节流嘴来消除油井的激动间歇或减缓激动间歇程度的思路,但是,由于更换井底油嘴和改变嘴子尺寸需要起下油管,比较麻烦.后来,美国油田曾采用一种特殊的易于弯曲的管柱来传达对井底节流嘴尺寸的调节,但因效果欠佳,终归仍采用地面节流嘴来控制井的产率,因此这种方法未能得到及时的普及和应用。直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井下节流技术在被闲置了近四十年后,才以其较突出的优势重新引起了油气开采人员的重视,有关该项技术的研究也相继展开,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国外(如美国的TIS公司)有关井下节流装置只见到少量的报导。而有关井下节流嘴的应用机理,用于设计计算的节流嘴模型的报导很少。在国内,井下油嘴技术已经在四川、胜利、中原、青海、新疆和长庆等气田的多口气井中成功应用。

2 井下节流的机理

流体节流的临界流动条件:油、气、水混合物穿越节流嘴的流动属于喷嘴流动。混合物在进入节流嘴前的动态参数为:压力(P1)、温度(T1)、比容(V1)和流速(W1);出口的动态参数为:P2、T2、V2和W2。一般认为节流是等熵(绝热)膨胀过程,即压力要下降(P2W1),在有气体存在的情况下,温度要下降(T2

节流的目的是将压力能转变为动能,以获得流速的增加。上流压力越高,孔喉越小,在下流得到的速度增量则越大。但这并非无止境,当上、下流压力之比达到某值时,流体穿越油嘴的流速将趋近于声速(a),此时无论怎样降低下流压力,流速(W2)不再增加,并保持声波或压力波传播速度。这就是所谓喷嘴的临界流动状态。其条件为:

(式3)

为此,几乎所有的研究者都倾向于研究、设计临界流动条件的喷嘴模型。井底节流嘴具有减缓井底激动程度,减少油井出砂等功能,其原因亦在于此。

3 分离工艺的研究3.1 分离器的选型

从井中采出的天然气或多或少都带有一部分液体(凝析油、矿化水)和固体杂质(岩石、砂砾)。这些液体和固体杂质带进站场或管线,会堵塞设备和管线。因此,在单井井场都安装有分离器对气――液、气――固进行初步分离。

气液分离包括平衡分离和机械分离。相平衡分离是在一定的分离条件下,将液相物料送进分离器进行闪蒸,或是将气相物料送进分离器进行部分冷凝,两者都可能分离出气、液两相产品。机械分离主要是靠重力作用,通过分离器及其部件,实现气、液两相的重力分离,分成气、液产品。全面理解气液分离应是相平衡分离和机械分离的统一。物料经过相平衡分离获得不同数量和质量的气液两相,而机械分离按两相密度差异将它们分开。

机械分离的主要设备是分离器,包括常用的油气分离器和气水分离器、输气干线上的分水器、进压缩机前的除尘器等。分离器的类型有立式分离器、卧式单筒分离器、卧式双筒分离器、球形分离器和卧式三相分离器等。就分离气井产出的流体来说,分离器应具有以下功能。

(1)实现液相和气相的初步分离。例如气水井产出的流体包括天然气和自由水,初次分离要实现气、水分开。

(2)改善初次分离效果,将气相中夹带的雾状液滴分离。(3)进一步将液相中夹带的气体分离。(4)在确信气体中无液滴、液体中无气体时,连续地将气液分别排出分离器。

分离器的处理能力与分离流体的性质、分离条件及分离器本身结构形式和尺寸有关;对于一定性质和数量的处理对象,分离器的处理能力则取决于分离器的类型和尺寸。

3.2 分离器参数的计算

对于某一类型的分离器,其铭牌上都标有工作压力、温度、直径、高度和日处理量等参数,也就是根据这些参数来选择分离器。选择分离器是,其它参数一定,主要的是计算气、液日处理量是否满足要求。分离器直径的确定过程:

(1)分离条件下的天然气密度由式2.28求得:(式6)

4 结语

在天然气生产过程中,我们希望生产的天然气质量比较好,同时也希望天然气的处理工艺简单化,天然气的处理设备尽可能少用。但是从安全以及天然气用户的角度讲,天然气在处理后必须要达到商品气和民用气的要求,以免在输送的过程中造成管道的腐蚀和影响天然气的燃烧热值。本设计就从节约投资成本出发,同时结合国内外气田井下节流现状,探讨了井下节流和地面节流的优缺,从最优角度解决了节流后水合物形成的问题,这也是本设计的重点和难点。

参考文献

对公共利益的理解范文5

关键词:医院;洁净手术室;工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TL372文献标识码: A

一、医院洁净手术室工程管理的要点

(一)建设、设计、施工各方通力配合是做好手术室建设的重要前提

1、建设方从工程开始就有洁净技术方面的专家参与。专家既熟悉最新的发展方向,又有丰富的专业经验,使得项目在规划和设计时就能做到高起点、少走弯路,不留遗憾。在方案设计论证时能保证功能合理,有足够的层高,层面设备部位承重等合理设计。在土建施工时应该预留洞口、预埋工作、防水层施工等工作。总包单位安装施工时应进行总体的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各专业承包单位、其他配合单位。

2、设计方的设计图纸深度要具备施工要求。医院洁净手术部设计首先是工艺设计,医院建筑与普通民用建筑,存在的最大区别就是医院功能复杂、流线复杂。洁净手术部设计首先是工艺设计,然后才是建筑设计。符合洁净规范要求的、布局合理的平面布局确定后,再进行洁净空调、装饰装修、医用气体、电气、给排水等专业设计,满足功能需求,安全、方便,是一名设计师必须考虑的问题。

洁净手术部功能布局是基础,洁净手术部由净化手术室和为手术室服务的辅助功能用房组成。洁净手术部应自成一区,并宜与其密切相关的外科护理单元临近,应严格分为洁净区与非洁净区,洁净区与非洁净区之间必须设置缓冲室或传递窗。洁净区内宜按对空气洁净度级别的不同要求分区,不同区之间宜设置分区隔断门。洁净区――各种等级的净化手术室、手术准备室、刷手间、无菌敷料和器械存放室、一次性物品和精密仪器室、恢复室、患者换车处、洁净走廊等。非洁净区――医生、护士值班室,示教室,敷料打包、高压消毒室,器械洁净清洗室,石膏室,冰冻切片室,换鞋、更衣、浴、风淋室。净化空调机组、手术特殊医用气体中心站和配电,一般应单独集中在一层(设备层)。

不宜边设计边施工。现在许多医疗大楼由非医疗建筑专业设计院设计,对医疗净化专业了解较少,将净化部分甩给施工单位进行“二次深化设计”,有的项目在设计、论证时赶工期,造成许多遗憾。如:风管洞口预留问题、手术室内墙砌土建墙、设备层防水及排水管问题。总之,前期考虑得越细致,后期使用过程中的遗憾就越少。

合理设计是实现建筑节能的主要途径。设备选型、自然新风利用、余热回收等节能系统都是在系统设计时就决定了能不能实现节能。

3、施工方应按国家规范施工、按设计图纸施工(图纸设计深度不够时,继续完成深化设计)。诚实守信、按规范施工;经验丰富、用心做事,把设计中存在的一些细节问题给出正确的方案。比如:许多手术室感到闷,新风不够的问题。按设计规范要求每间手术室800m3/h ~1000m3/h,但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出现新风不够的问题。新风不够是因为新风口过滤网更换、清洁困难,没有按时清洁更换造成的。我们做的项目都是在新风口设能方便拆洗过滤箱,而且比原设计的大,增加过滤面积,延长更换周期,或者采用可以自动更换滤芯的新风机组。

(二)手术室建筑结构

手术室所在层对层高要求较高,吊顶内布置各种众多复杂的管线,包括通风管道、给排水管道、排烟管道、强弱电桥架、电线电缆配管、空调水管道等系统,需要足够的空间。

需注意的事项:

1、设计及施工时,考虑各专业管线在技术夹层内的排布,特别是送回风主管与消防排烟管道打架的问题。

2、考虑吊塔与风管,送、回、排风管与相对应风口布置的问题。

3、统筹考虑布置好吊顶平面图,需要体现各种风口、灯具、广播、烟感、吊塔、无影灯等布局情况,减少施工中返工现象。

(三)手术室设备层建设

设备层的空间除了要足够安装各种大型设备,还需要预留一定的位置和信道供维护管理人员对净化空调系统进行维护和维修工作,如更换过滤器,检查风机、电机、加湿器、自控系统及各种阀门等。部分项目的手术部净化设备层层高非常低,建筑层高通常只有2.1m,梁底高度只有1.6m,设备安装非常拥挤、困难,导致工程安装质量下降;工程完成后由于没有足够的检修空间,系统设备无法得到恰当的维护保养,很快就出现各种故障。所以,建议在大楼设计时间就需要重视设备层的空间要求,建议设备层层高大于2.8m ,梁底净高不小于2.2m 。

需注意的事项:

1、设备层的作为手术室的通风系统的主体,与手术室起着连通的作用,因此,设备层的留洞显得非常重要。

2、要定准设备层留洞,需要先定准工艺布局,然后针对布局做好空调专业设计方案。

3、设备层洞口预留要考虑余量,不然加固后难以扩大。

4、设备层地面必须做防水处理,所以预留洞口需做防水台。

5、设备层必须合理配置净化机组冷却水排放的地漏,不建议机组至地漏冷凝水管道过长。

二、施工管理与工程质量控制

洁净室施工质量控制可以分为3 个阶段:即准备阶段、施工阶段和验收阶段。

(一)准备阶段质量控制要点

1. 认真做好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

充分领会设计意图,做好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工作是保障洁净室施工质量的重要技术环节,发现和解决在施工中难以操作的技术难题,为保证洁净室施工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施工中会出现各种矛盾,这需要施工方与设计、建设方合作,在保证洁净室施工质量的前提下进行合理变更。如在对某洁净室改扩建工程检查中发现,原设计的风管尺寸在主体大楼楼层高度受限制的吊顶层内根本无法施工,后经施工方与设 计人员和建设方的协调,在不影响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将风管尺寸从方形变为扁形,既满足了风量要求,又保证了施工吊顶高度的要求。

2. 严格控制材料设备质量

洁净室的材料设备主要有各类装饰材料和空调设备材料。对装饰材料应严格按国家有关工程技术标准、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设计文件的要求进行检验和验证。洁净室应使用不产尘、不积尘、耐腐蚀、防潮防霉和容易清洁并具有防火功能的材料,不能使用木材和石膏板作表面装饰材料。空调保温材料也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达到耐腐蚀、不产尘、不附着灰尘和防火等要求。

(二)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1、 选择经过专业培训的施工队伍

洁净室施工涉及装饰、暖通、电气和医用气体等专业,施工人员须对洁净室施工规范、施工工艺、施工质量有全面认识,否则,施工质量很难得到保障。

2、洁净室内密封控制重点

洁净室内密封控制重点内容是围护结构的密封施工质量,如板材与板材之间应均匀涂密封胶,达到严密不漏风;洁净室内的嵌壁器械柜要与墙体之间以及壁板上安装的插座、开关、烟感探测器、照明箱体及医用灯带、观片灯等都需要用密封胶进行密封,且器械柜中的各种管道和箱体之间也都必须采用可靠和有效的密封措施。

3、送回风管道质量控制

送回风系统管道的密封,是为防止不洁净的空气进入风管,阻止了风管内受污染的空气渗透出去,从而可满足洁净室内的洁净度和延长高效过滤器使用时间。施工中应重点控制管道加工、管道施工和设备的安装质量。管道加工时应着重做好风管设备的清洁和管道加工过程中的密封措施。管道加工时应采用优质镀锌钢板制作,满足平整、光滑、坚固及耐侵蚀的要求;消声器内充填的消声材料应不产尘、不掉渣(纤维)、不吸潮、无污染,不得用松散材料,纤维材料应为毡式材料,外覆可以防止纤维穿透的包材。不应采用泡沫塑料和离心玻璃棉。风管制作前用中性洗涤剂去油污,制作过程中防止划伤,制作结束用白绸布揩擦内表面应无任何油污、灰迹为清洗合格。

事实告诉我们,软接头也是微生物二次污染一个重要来源。这是因为软接头通常不保温,结露就在这里发生。对医用洁净室来说,即使是少量软接头也必须采取双层或保温软接头的措施。最后,组合式空调机组所有接缝处都应作密封处理,表冷器凝结水排水管上设水封,以保证空调器密闭不漏风。

(三)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

净化空调系统调试工作是工程验收阶段一项重要的工作。通过调试能够及时的发现施工当中出现的一些缺陷并且及时加以整改与修补,调试对设计图纸也是一个重要的验证过程。洁净室与空调送回风管道要在安装高效过滤器前达到清洁要求,净化空调系统必须要连续空吹12 小时以上,空吹之后再对送回风管与空调机组内部加以清扫与擦洗干净。

三、结语

洁净手术室的工程管理必须要贯穿到整个工程项目中,对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建立健全相关的规范制度,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施工,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满足洁净手术室的需求,从而创造一个高品质的洁净手术室。

参考文献:

[1]马兆勇.谈对洁净手术室工程中新风的理解[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12,(2).

对公共利益的理解范文6

公司治理主要指公司的董事会、股东大会和高层经理所组成的治理结构所实施的治理行为。而股权结构主要指企业股东的产权结构,具体包括所有权结构、股权集中度、股东性质结构等,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对公司治理有着重要的影响,要加强公司治理必须优化股权结构。但是,现阶段,我国部分企业的股权结构还不够完善,股权机构会引发内部人控制、过度集中、缺乏制衡机制等治理问题,严重影响公司的治理效率。为此,各企业积极探索优化股权结构,改进公司治理的策略。研究公司股权结构对公司治理的影响不仅能够加强公司治理,而且对公司发展意义重大。

1.股权结构及类型

1.1 股权结构

股权结构主要指股东的构成,具体包括股东的类型、股东的持股比例、股票的集中程度、高层管理人员的持股比例和股东的稳定性。并且,大多数上市公司的股东包括非金融企业、个人、非银行金融机构、国外投资者、一般职工、高层管理人员和政府。另外,股东行为与股权结构有着密切的联系,持股比重对股东行为有着决定作用。具体来说,股东的影响力决定于持股比重,小股东的控制权很难对人产生影响。而且,持股比重对股东的获利份额有着重要的要影响,股东的获利份额主要由股东的持股份额决定。最后,股东的持股比重也要影响着股东的行为能力。例如,在信息获取方面,小股东的信息获取能力远远低于大股东。

1.2股权结构类型

股权结构的类型主要要有三种,一种是高度集中型,一种是过度分散型,另一种是适度分散型。其中,高度集中型股权结构的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很大,第一大股东处于绝对控股的地位,而且其他的公司股东权力很小。高度集中股权结构下的公司由董事长直接代表,股东利益于经营者的利益高度一致。但是,小股东的权力很小,缺乏对大股东的制衡。过度分散型股权结构下,很多股东的持股数不相上下,单个股东的权力有限。过度分散型股权结构不仅可以避免股东行为两级化的现象,也可以避免人与大股东之间的合谋,制衡股东行为。但是,在过度分散的股东结构下,股东的积极性不高,很多股东为节约成本而不愿参与企业经营。最后,适度分散型股权结构较为合理,既有集中度,由允许若干大股东存在,能够有效解决制约机制和激励机制问题,增强股东行为的合理性。在适度分散型股?|结构下,股东的持股水平决定了股东行使权力的程度,有利于激发股东的积极性,进而为公司创造经济效益。

1.3 A企业股权结构的特征

首先,A企业的股票种类繁多,但是,股票的流通性较差。而我国的上市公司股票主要氛围流通股票和非流通股票两种,非流通股票主要为法人股和国家股,而非流通股票的比重较小,导缺少控制权市场,导致控制权滥用现象严重;其次,A企业的国有股比重较大,在企业股票结构中占绝对优势地位,导致企业的自主权较小;再次,A企业的国有大股东缺位,问题严重,小股东的利益受损;最后A企业以散户为主要投资者,短期投资理念在股票市场上泛滥,缺乏机构投资,并且在投资队伍中,弱势群体比重较高,难以保证投资者的合法利益。

2.股权结构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2.1 股权结构影响激励机制

当公司股权集中在大股东手中的时候,大股东在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具有绝对控制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公司的经营。但是,大股东在经营发展的过程中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需要给人较高的激励。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大股东自己直接承担企业的总经理或董事长,以实现股东利益与经营者利益的统一。而当企业股权十分分散的时候,企业缺乏对人的激励,人利益与股东利益不相符,很难使人按照股东的意愿行事。并且,在股权过于分散的情况下,股东的要求只是分红或获得经济利益,忽视了对人的激励,严重挫伤人的积极性。另外,在股权集中适度集中的情况下,企业股东的控股权较为集中,企业的经营变化也比较复杂,很容易出现大股东与者联合侵害小股东利益的行为。

2.2 股权结构影响监督机制

当股权过于集中的时候,大股东的动力最大,他们能够积极搜索相关的信息,招聘呢里较高的经营者来促进企业经营发展,进而维护自身的利益。另外,控股的大股东在企业中有直接任免经理的权利,能够监督企业经营者,从而实现利益最大化。但是,绝对控股的大股东也需要承担企业的经营决策人员,容易导致大股东与企业管理人员同流合污,严重影响了小股东监督权的行使。当股权高度分散的时候,企业股东缺乏对经理的监督,导致企业经营权落在经营者手中,同时,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很可能被经营者所侵占。另外,股权高度分散会导致小股东缺乏对董事会的影响力和控制力。只有在股权相对集中的情况下,公司股东才能够对经营者进行有效的监督。并且,当企业经营者是控股股东人的时候,其他大股东的监督动力充足。另外,我国法律支持大股东对经营者的诉讼请求,为大股东的监督权提供了法律保障。

2.3.股权结构影响外部接管市场

股权高度分散对企业的外部接管市场十分有力,分散的股权为收购方的标价收购提供了方便。并且股本的规模越小,收购费用越低。但是,在面对股本规模较大的公司,并购方的收购难度较大。当股权高度集中的时候,企业外部市场被接管的可能性很小,大股东可以采用股份回购的方式来提高收购着的成本,或者采用毒丸计划、焦土战术等来降低收购利益。因此,收购股权结构高度集中的公司需要较高的成本,收购难度较大。另外,当企业的股权相对集中的时候,外物市场接管会十分复杂,股东会对接管方产生敌意,想方设法来抵触接管。但是,如果公司的接管者是相对控股的股东,那么企业的接管会十分顺利,并且还会减少接管成本。除此之外,控股股东对企业的经营发展状况较为了解,有利于接管后的经营与管理。而当企业的流动性股东居于主导地位的时候,股东属性及股东构成对接管的影响很大。这是因为,流动性股东的股权期限较短,其流动性和营利性特点决定了企业很容易被收购。

2.4 股权结构影响权竞争

当企业的股权结构高度集中的时候,最大的股东在企业经营发展中处于绝对控股地位,控股股东人在争夺权的过程中胜算较大,经理更换十分苦难。而当企业的股权高度分散的时候,企业的经营权与所有权相分离,并且,由于企业的信息不对称,企业的经营决策者的地位十分突出,对企业信息掌握最为充分。而中小股东的信息资源十分匮乏,他们的决策和意见很容易受企业经营决策者的影响。当企业股权适度集中的时候,能够迅速更换经营不佳的经理。并且,几个控股股东的存在能够促进权争夺,激发经理的工作积极性,加强对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约束。

3.优化股权结构,改善公司治理的策略

3.1 重塑国有股东合格主体

企业应抓住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积极重塑国有股东合格主体,改变国有股东一股独大的局面。为此,企业应积极优化国有出资人制度,明确国有出资人的责任,将企业的控制权与所有权相分离。并且,企业应积极建立国有出资人代表制度,规范委托人和政府的行为,明确责任主体,将责任落实到人。另外,企业应积极建立激励约束机制,约束国有出资人和企业经营者的行为,充分调动企业经营者和国有出自然的积极性,使经营目标与股东的经济利益相一致。

3.2 国有股减持

企业应积极坚持国有股,调整股权结构,改进国有股权比重过大的现象。首先,企业可以在证券市场上向投资者抛售国有股,重新配售国有股的持股股东;其次,企业可以通过股份回购对国有股进行回购,以提高股票的盈利效率,改变企业股票市场的供需结构。并且,企业在回扣国有股的过程中不能损害其他股东的利益,尽量降低对二级市场的冲击;其三,企业可以发行可交换债券,降低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控制;其四,企业可以进行股权置换,通过股权置换来降低国有股的比重,改善股权结构,促进股权结构多元化发展;其五,企业可以将国有股?D换为优先股,保证国有资产的收益。这种方法能够促进企业的股权结构改善,保证公司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