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实习情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学实习情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学实习情况

教学实习情况范文1

【关键词】带教管理,90年后,护理教学

目前,大量实习同学进入医院,即将步入工作岗位,培养合格的实习同学是带教老师的重要工作,随着护理技术要求的提高,传统的制度宣讲式教学方法对目前的带教工作略显落后,对实习同学进行差异化培养。尤其是90后学生,90年后生活环境、思想观念各方面与科室护理中坚力量存在明显差异。传统填鸭式教育方式容易对实习同学造成叛逆心理,如何实施弹性管理,在和谐气氛中实施带教,实现实习同学根本素质提升,进而帮助她们选择合适的岗位,是我们带教老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1、作为带教老师应端正态度,认可每个学生都是积极向上的基本素质。只有从思想上认可实习同学的积极性,才能平和接受其表现出来的各种问题,这点在带教组长身上表现尤其重要。试想如果带教组长都认为这批学生不好带,拿有色眼镜看待她们,她们又怎么能正视自己的问题呢。90年后生活环境培养出来的气质就是大部分都具有个性张显、重视自我的性格。但通过转换思路考虑,其实她们通过合适的方式容易交流出心里所想,针对具体问题容易沟通,前提是带教老师和带教组长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原则性、对工作的核心本质问题了解,让实习同学真正了解工作实质,而不是口头说管理规定就是如此,通过分析事情的本原,让实习同学真正了解工作的重要性和神圣性,发自内心的尊重医务工作,以及不遵守规定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和后果。只有正视她们才能真正懂得她们的需求,才能开展好带教工作。

2、要相信实习同学,毕竟资历都是实践堆积起来的。经常碰到带教老师不放心实习同学参与工作,认为会制造更多的麻烦,包揽了所有实习同学认为有技术含量的工作,实习同学仅能从事换水等非常简单的工作,甚至把实习同学当护理员使用,由于病人对带教工作的意义不理解导致不配合,也极大地挫伤了实习同学的积极性,学习动力不足,变相加大带教老师的工作压力、带教难度。应积极推进带教老师专人负责制,一个学生在某一科室实部分时间都由该带教老师负责,这样尽管学习的内容少些,但专项基本功扎实,能真正深入护理实践中。其它通用内容通过学生学习小组互相沟通,带教组长大课教学,理解原理,少量实践掌握实践基本功。带教老师也有动力积极推动带教工作。对优秀的带教老师和实习同学进行精神上、少量物质上的激励和支持也是一个很好的促进办法。尤其要避免将实习同学当护理员使用。

3、90年后的人通常是独生子女,从学习步入社会,需要转换认知角色,从被人照顾转换到照顾人,需要给予适当的缓冲时间。护士的工作岗位很神圣、关键,一点点疏忽马虎都来不了,需要极强的责任心。这就需要带教老师灵活把握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多讲危害性,在不能犯错的地方还无法避免出错,这就要求带教老师注意力高度集中,发现错误不是粗暴的批评,多讲危害和后果,把问题讲透,把原理讲清,预留时间给予她们反思的机会,任何人只有在错误中成长,但有了前人的经验还要重复犯错就不应该了。同事这些错误也是宝贵的经验,应把带教工作中的错误进行积累,通过查找各种错误原因来分析避免错误,通过技术手段避免错误发生。根据笔者经验,大部分错误都是责任心不强、对原理不清,简化某些流程造成的。因此通过宣讲以前实习错误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需要带教老师和带教组长长期积累。

4、要善于发现实习同学的优势。很多人走上护士岗位是因为需要工作,而不是工作召唤她们。实习同学通过实习工作才能真正认识日常工作的需要,有的人适合基础护理工作,对基础护理工作做得很到位,干活麻利,这种类型通常是科室中坚力量;有的实习同学对新技术很热情,又能沉下心将自己需要学习的技术认真研究下去,科研型后备人才;有的实习同学擅长沟通,跟病人亲和力好,在治疗过程中能够适当缓解病人焦急情绪;有的同学对单位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流程容易上手,有兴趣组织实习同学参与实习工作;还有更多的是复合型人才。不同的同学在保证基础护理实习过程中,发现其优势,积极培养其特长,培养其自信心,让她们有信心从事临床工作。比如使用选举实习班组长,培养他们的管理能力;在不影响治疗质量的情况下,积极与病人沟通,加强实习同学沟通能力;给她们一个简单的课题,自己寻找解决方案,积累她们的成就感;都是一种不错的实践方法。实习同学参与实习也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在实习工作中筛选出适合自己的工作,根据优势定位特长,积极培养,对未来择业和以后发展也是很有好处的。

教学实习情况范文2

全县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开展以来,我局党委高度重视,根据实际认真组织开展了交通系统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在讨论中统一了认识,解放了思想,看到了差距,更新了观念,理清了思路,明确了目标,激发了干劲,着力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取得了初步效果。现将活动开展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立足发展抓讨论。接到《**县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解放思想大讨论的实施意见》后,我局党委高度重视,迅速行动,成立了以局长吴西岗同志为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指导协调。领导小组紧紧围绕县委确定的“54321”战略部署以及“五抓五促”的工作思路,深入分析了交通工作和队伍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着眼于实际解决问题,具体研究了我局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方案,决定交通系统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围绕一条主线,突出二个主题,坚持三个贯穿始终,增强四个意识,树立五种观念”的总体要求,即围绕“建设和谐交通”这条主线;把“开创交通工作新局面,建设全面小康新**县”作为大讨论的主题;把领导带头、党员参与贯穿始终,把比学赶超、争创一流贯穿始终,把联系实际、边学边改贯穿始终;通过大讨论,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树立学习的观念、竞争的观念、发展的观念、创新的观念、和全局观念。为了在全局上下迅速掀起思想大解放的,4月17日,我局召开思想大解放讨论活动动员大会,从理论上廓清认识,解放思想;4月21日,我局再次召开全系统党员大会,认真分析总结过去一年交通工作和队伍建设的得失,动员广大党员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举措,明确思路,设定目标,以思想大解放推动全县交通工作实现新跨越。在层层召开会议的基础上,利用宣传栏、黑板报、悬挂标语等多种形式,开展大宣传、大发动,及时报道大讨论的进展、动态、典型经验和学习心得,推动了大讨论活动的深入开展。通过大讨论,全体同志一致认识到,没有思想的大解放就不会有事业的大发展。特别是随着我县的大招商、大开发、大发展,到处呈现强烈的发展态势,作为担负重任的交通系统必须站在新起点,瞄准新目标,实现新发展。而实现新发展,最重要的是解放思想。只要抓住了这一点,才会产生新理念,树立新目标,创造新机制,实现交通事业的大发展。

二、多条渠道找差距。我们按照“找不足、查问题、挖根源”的要求,全局上下结合各自实际,围绕建设发展干事和谐公安,认真查找各部门、全体同志在思想、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一是座谈征询意见。4月下旬,我局邀请客运企业代表、出租驾驶员代表、群众代表,通过政策解答等形式,加强与企业、群众的沟通和交流,广泛征询企业、群众对交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与会代表从不同侧面对交通工作和队伍建设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了希望进一步加强人性化执法等5条意见和建议。各一线执法单位也纷纷结合实际,通过发放征求意见表、走访服务对象、设立意见箱、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多角度、全方位广泛征求意见,先后召开座谈会4次,设置意见箱5个,发放征求意见表300多份。二是自我剖析不足。我局结合今年的工作目标,在队伍中组织开展“我为交通发展献一策”专题讨论活动,要求全体同志结合岗位职能和自身实际,认真查摆剖析在工作作风、思想理念、管理模式、体制机制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和不足,查找原因,剖析症结,寻求对策。三是对照查摆不足。为了引导广大同志拓宽思野,我局坚持眼睛向外,与先进地区比、与先进部门比、与先进个人比。组织部分股室负责人,到高陵等地学习取经,解放思想;组织相关单位召开交流会,相互沟通交流,互查互找问题;同时,结合精神文明建设,在全系统开展了“优秀驾驶员”、“优秀公路技术员”、“最佳运管员(路政员)(养路工)”等评选活动,要求每个同志认真对照标准,比一比与先进还差多远。经梳理归纳,查找出四个方面的主要问题:一是赶超意识不强。不少同志认为我局近几年发展较快,取得了较大成绩,有自满感,习惯于自己同自己比,站得不高,看得不远,奋力赶超敢为人先、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意识还不浓。二是思想解放不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服务发展还没有能够成为每个同志的自觉行动,面对激烈竞争和快速发展的态势,缺乏紧迫感和压力感,干事创业的气魄还不够大。三是机遇意识不足。近年来,我县强力推进大招商、大开放、大发展,特别是近三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对我局发展是一次重要战略机遇期,对此我们有个别同志敏锐性不强,缺乏抢抓机遇、超常规发展的胆识。四是队伍素质不高。政治理论、业务技能、科技知识等方面与快速发展形势不适应,面对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思路不清,措施不多。

三、瞄准跨越定措施。针对解放思想活动中查找出来的问题,我们结合我局确定的加快发展目标,逐一研究制定了整改措施。

一是把加快农村公路建设作为跨越发展的关键。现阶段是交通事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国家为了拉动内需,投资基础设施的项目增多,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扩大内需的重点支持领域。面对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交通部门要以时不我与,时不我待的紧迫感,“等不起”的责任感和“拖不起”的使命感,多争项目和资金。今年要全面加快阳南公路、平乾公路、临羊公路、梁北公路、薛姜公路、吴店公路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快项目规划设计,征地拆迁等前期工作,为工程顺利进行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在全市公路建设重心转移的情况下,要积极跑省跑市争取更多的通村公路建设项目列入省上计划,多修路,修好路,切实改善农村交通条件。

二是把大力发展现代交通服务业作为跨越发展的根本。

交通既是基础设施建设的先行军,又是社会服务行业的窗口单位。要统筹考虑城乡客运系统有效协调问题,加快编制我县现代交通服务业发展规划。积极培育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市场主体,加大对重点交通运输企业的扶持力度,积极引进各类物流企业,力争年内新增1—2户引领行业发展的龙头企业。要积极探索城乡公共交通服务一体化的新体制,最大限度地满足城乡群众对交通出行的需要。科学规划,及时投入运力,积极开展农村客运公交化试运行,大力开拓农村客运班线,建立农村客运网络,赶年底全县行政村通车率达到60%,并通过2—3年的努力,实现“县城有二级客运站、乡镇有五级客运站、行政村有客运招呼站”的目标。要大力整治客运市场,加快车辆更新,强化从业人员教育,促进车辆高档次、管理高水平、服务高质量,提升群众出行的满意度。严厉打击“黑车”、“摩的”违规经营等问题,确保城区交通秩序整治取得实效。

三是把加强作风建设作为跨越发展的保障。优良的作风可能成就一支队伍,不良的作风可能毁掉一支队伍。作风决定精神状态,作风决定执行力,抓住了作风,就抓住

了从谋划到落实的中枢环节。只有通过艰苦细致的工作,真正变为干部职工的实际行动,才能取得好的效果。把求真务实体现到各项工作中去,绝不能搞形式主义作表面文章。每一项成绩的取得都是我们抓落实的结果,老百姓最满意、最欢迎的就是真抓实干,最不满意、最有意见的就是弄虚作假,搞形式主义,走过程。一定要充分认识抓落实的极端重要性,以对党、对人民、对交通事业高度负责的责任感,以只争朝夕的工作紧迫感,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实事求是、务求实效、严谨细致、一丝不苟、在抓落实上下功夫,在抓落实上作文章,在抓落实上创实绩。

教学实习情况范文3

关键词:协作学习;教师;调查报告

协作学习是一种通过小组或团队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策略。小组成员的协同工作是实现班级学习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小组协作活动中的个体(学生)可以将其在学习过程中探索、发现的信息和学习材料与小组中的其他成员共享,甚至可以同其他组或全班同学共享。

目前,小组协作学习尽管在各地的教学中被开始重视和应用,但是小组协作学习常常还在一种比较浅的层面上展开,因而存在着不少的问题,致使很多的小组协作学习只是走过场,往往徒有虚表而效果不佳,教师对此困惑也较大。为此,我们课题组特设计与此相关问题进行调查,希望对教师有所启示。

一、调查目的

协作精神的培养,协作意识和协作技巧与能力,已成为现代人的一种重要素质。在这种背景下,“协作学习”也成为学校关注的热点。由于对课题本身的含义不尽明了,没有作深刻的探讨致使小组协作学习流于“走过场”,效果不佳,教师对此困惑。基于以上原因,特设计本次调查,目的旨通过对教师调查,诊断问题,以制订解决对策,使小组协作学习真正起到改进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效率之目的。

二、调查方法与对象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与谈话、听课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以问卷调查为主,随机抽选各学科部分教师,共100名,问卷调查,并对相关老师进行座谈了解,并深入课堂进行了验证性观课。

三、调查的内容

调查涉及12个方面问题包括:协作学习的认识和态度;分组形式;活动的内容;学习过程;学习效果;教师信息素养等。其问卷设计为选择题与主观题两大部分。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调查数据统计

“学科小组协作(合作)学习”教师问卷调查反馈情况统计

(二)调查情况分析

通过对回收的问卷逐次统计以及与有关教师、学生的座谈及深入课堂听课,看到当前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作用认识比较充分,老师提出的合作讨论的问题较有价值,因而受到学生的欢迎。

1.教师对于小组学习认识较深,态度积极。实施新课改后,新课程标准明确把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要求落实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因此,教师开始自觉学习和实践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方法。67%的教师认为“小组合作学习对培养学生的学习、生活、交际、合作能力”“很有帮助”,大家的看法应该是比较一致的。82%的教师“对学生利用小组进行交流和讨论问题”持的非常支持和比较支持的态度。同时,教师在平时课堂教学中,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师达到79%。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教师们十分注重学习、实践和研究,支持和愿意参加《基于网络环境的学科小组学习研究》的教师达到半数以上;这是一个可喜的变化,说明教师在实践小组学习的过程中自觉把教学和研究结合起来了。

2.教师在小组学习中做法灵活,经验较多。在平时教学中教师边实践,边研究,边总结,已有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面对“在一节课中应用小组学习次数多少比较合适”,绝大多数教师不赞成“一直用”这种滥用方式,讲求灵活性和有效性。在座谈中不少老师认为没有价值不用,为作秀表演不用,不在于次数多少,更在乎科学有效。为了提高学习的有效性,激励学生扬长避短,展示个性。80%的教师都要求小组成员有明确的责任和分工,以保障同伴互动,合作交流,优势互补。有关“小组协作学习的内容”,教师的基本看法是:“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是小组学显身手的用武之地;“学生感兴趣的知识”“学习重难点知识”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

3.教师在小组学习中关注学生、关注学习。“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是新课改人本主义思想的基本内涵;也是处理课堂上师生关系的基础。尊重学生,关心学生,服务学生学习是教师的天职。在协作学习实践中不少教师能够通过巡视和有针对的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组织和耐心听取学生汇报,及时帮助学习小组调整学习状态。有相当部分教师对每个协作小组提出的疑问采取“请其他小组介绍怎么解决”和“先筛选问题,有价值的共同讨论解决”的办法。在小组协作学习过程中,遇到某个有价值的问题是,多数不是采取直接告诉答案的方法,而是进行讨论,把自交给学生。

4.教师教育信息素养发展全面、技术娴熟。我们在统计和座谈中发现,教师不仅了解课内应用的教育技术,而且了解课外常用的互联网技术。有不少人表示在协作学习中,可以使用“网上留言”“QQ或者ICQ之类的聊天工具”“论坛或者网络会议”“网站”等方式与同学交流。除少数教师为使用过“netmeeting”软件外,绝大多数人使用过“BBS论坛”“QQ或ICQ交流(QQ群)”“Email”“飞信”,以及其他软件。

但我们也清楚地看到当前教师组织的学生小组学习存在的突出问题:没有以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和合作精神培养为根本,仅仅流于形式,把合作学习视为课程改革的一种时髦,当作在课堂上一种时尚的表现。主要表现在:

1.小组活动组织形式比较单一,不够灵活,可能致使进学生的进一步分化。62%的教师认为“认为协作小组分组”应按座位分,他们忽视了“异质分组”对于同伴互助,提高整体学习水平的重要性;也忽视了在某种情况下“自由组合”的向心力和凝聚作用。在调查中我们发现64%的教师认为“3-4个人”为一个小组比较恰当。我们认为,尽管四人一组是一种较为有效的组合职数,但凝固单一的小组合作形式,会逐步导致学习差异,造成小组内的不平等;也可致使小组合作学习内部各成员之间会出现沟通与交流障碍,小组学习可能成为少数尖子学生表演的舞台,成为教师的代言人;此外,后进生可能被忽视而成为旁观看客,缺少积极参与的意识,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质疑能力得不到锻炼,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不到培养。

2.小组活动缺乏问题驱动引领,分工不明,可能造成学生学习的盲目性。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小组成员没有明确的问题意识和责任分工。学习前没有做好预备,想到哪说到哪,多数学生表达完意见就算完事,而对于小组其他成员的意见常常不置可否,讨论浅尝则以。44%认为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缺乏明确分工;分组讨论时,有部分教师让学生“思考下一步的组织汇报”和“直接告诉你们正确答案”,“先筛选问题,有价值的共同讨论解决”的仅为36%。在小组协作学习过程中,遇到某个有价值的问题,“立刻展开讨论”的为38%,“直接告诉答案”高达18%,还有10%的老师让学生“自由讨论”;“让学生先思考形成独特见解后展开讨论”的教师仅占总数的为34%。这说明真正意义上的小组合作学习还没有“合作”起来。

3.运用小组学习形式大于实质,角色不当,可能造成教师教学的随意性。在座谈中有些老师认为:小组学习在一堂课中运用越多越好。在这种观念影响下,滥用小组学习现象十分普遍,一堂课从始至终进行分组学习。有人听课时用用,没有人听课就不用,公开课用用,常规课不用,这种现象十分普遍。教师没有认真研究小组划分和方法应用的科学性,只是用它给课堂贴上新课改标签而已。问卷调查反映,教师对合作学习目的、时机不了解,设计不认真,匆匆开始、草草收场,没有尊重学生的求异和创新。喜欢按自以为唯一正确答案评定各种结论。教师角色意识不够,没有当好教学设计者、活动引领者和困惑点拨者,如“对于每个协作小组提出的疑问,你认为应该怎么处理”时,直接告诉正确答的竟占34%;“在小组协作学习过程中,遇到某个有价值的问题”时,有28%的选择“直接告诉答案”。由于角色定位不当,直接导致只有合作形式,没有合作实质;只有合作过程而没有合作的效果。教学随意性增大,科学性也就减小了。

4.小组活动缺乏科学评价机制,反馈不畅,可能弱化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小组合作学习缺乏必要评价机制,尤其对学生在合作学习时的表现情况没有给予必要的评价反馈。90%的教师“在小组学习过中你对学生学习采用哪些方评价式”赞成“教师评价”,可见教师说了算的评价方法占了学习评价的主流,相应弱化了“学生自评”“组内互评”,尤其是“家长评价”。对小组学习中学生表现情况的评价应该每次都有,可是教师做到每次评价的只占44%。有时有的占38.0%,“一般没有的”占15%。由此看来,合作学习处于有合作、无竞争,表现好坏无所谓状态,缺乏科学、积极的激励、反馈等评价机制,学生没有明确的努力方向和合作的需要,缺少持续发展的内动力。

通过对问卷、谈话、观课情况分析,我们认为造成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1.有些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认识不够明确。与教师交谈中发现有些人在指导思想上仅仅把合作学习看作是一种教学研究的手段和方法,是新课改的标签;认为合作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添加剂,是一种令学生好玩的形式,没有真正了解它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和合作精神。

2.平时没有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与合作技能。合作小组成员没有明确的职责分工,往往导致合作活动流于形式,对如何开展合作学习感到困惑,不知所措;对讨论过程中结论、问题等缺少记录、比较、分析,造成合作成员讨论时发表完自己的意见即草草了事,讨论很难深入,合作学习难以落到实处。

3.小组合作之前缺少让学生独立思考过程。38%的教师选择遇到问题就讨论,在学生对问题还没有形成独立见解之前,就急于展开讨论、研究,由于学生的思维没有完全打开,容易被他人同化,造成合作时“人云亦云”的现象,同时思考问题的程度不会缜密、深刻,致使对问题的研究讨论停留表面,难以深化。

4.小组合作之时未能创设恰当的情境氛围。合作学习前没有创设应有的条件为有效小组合作、学习奠定基础,学生合作时又没有给予充裕的时间,急于完成教学任务,只顾预设,不问生成,造成合作时疲于应付,无从下手,往往是虎头蛇尾,学生无法从容进行实验、探索、讨论,小组学习往往是匆匆开始,草草收场。

5.小组合作研究的问题缺乏合作探究价值。有些教师将小组合作学习看成是一种新鲜玩意儿,没有认真研究合作的实质问题,只追求它的形式,为在公开了中表演给他人看,不讲究效果,容易误入“摆样子”“走过场”的歧途。

6.小组合作之时没有发挥好教师应有作用。在调查发现,教师过分强调学生的“学”的意义,而忽视了教师的“导”,课堂成了茶馆,教学成了放羊,教师成了“茶博士”和“放羊娃”。在课堂上充其量也就是个事后的评论员,而不能积极参与并引领学生“学”的全过程,对一些普遍问题不能及时适当的提供变式,帮助学生解疑,以致教学活动出现东扯西拉的混乱现象,反而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7.小组合作学习缺少科学的评价激励机制。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科学评价的方式和高超的技巧,是教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和调控学习活动的重要的手段和策略,如果教师能够娴熟掌握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那么就能促进合作学习效果的提高。从心理角度看,评价方式可以调节群体成员学习性质和方式,从而改善、协调群体内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而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泛泛而谈,说某小组表现不错,某同学表现很好,没有针对性、有个性的评价。课堂教学评价,仅停留于纠错订正,而没有发挥其激励功能。

五、思考与建议

1.科学组建学习小组,明确责任分工,强化角色意识

合作学习目的是让每个学生都能从中有所收获,科学分组至为关键。教师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家庭情况等进行综合评定,然后采用“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原则进行组合,使小组成员间有一定的互补性。成立学习小组时应提前分好工,每人成员明确责任和任务,担任好具体合作角色。如小组长,负责组织讨论与合作;操作员负责操作;记录员负责整理讨论和合作成果;汇报员,负责汇报合作情况。在一定周期后,可调换组员的任务。每个成员都有责任有事做,都能从不同的位置上得到体验、锻炼和提高,从组织形式上保证了全体同学参与合作,切实提高参与合作的效率。

2.制定合作学习规则,明确合作流程,扩大收受益层面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小组合作学习也不例外。一般情况下,开展小组讨论如果优生不等其他同学发言,就先发表自己的意见,其他学生不需思考便得到了现成的答案。这样的小组合作,缺乏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讨论探究,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为了避免优生先入为主,这就需要作为组织者的教师事先作好安排,讲清合作规则。我们可以这样规定的:讨论前,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再由小组长安排,各个成员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倾听,然后讨论,形成集体的意见后由记录员将其整理出来。这样,每个人都有了思考的机会和时间,学习受益层面也由优生扩大到所有学生。

3.教师参与合作学习,注重引导启发,提高合作实效

小组学习过程中体现的是多边互动,但学生分组学习时,教师并非无事可做,相反要积极参与到学生活动中,及时收集信息,了解效果讨论焦点和认知进程。如小组遇到困难时,根据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或补充,确保小组学习更有针对性和时效性。教师应重视“引”,大胆“放”,抓住合作契机及时引导。在新知试探究中,知识的重点难点处,在运用有效方法和形式上引导。要指导学生采取举例、引证、实验、归纳、演绎等形式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自始至终营造民主、和谐的合作气氛,既不失时机地点拨,又大胆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自我完善,教师通过观察、参与、巡视、指导等方式积极参与调控,从而不断促进学生积极探究知识,形成合作探究的学风和习惯。

4.注重培养合作意识,提高合作能力、强化合作精神

要让学生学会自我“反省”,在充分表达自己意见和观点的基础上,养成自我反省的习惯。要教会学生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如何把别人的意见归纳起来,怎样在别人意见的启发下完善和发展自己的观点,怎样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怎样大胆地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鼓励学生开展争论和辩论,尤其是表述自己的新观点和思想的同时,以虚心诚恳的态度接纳别人的正确意见等,在合作中让各人的智慧大放异彩。

5.避免讲求单一形式,不求表面热闹,讲究创新发展

教学活动设计不论形式多么新颖,吸引力有多么大,倘总是重复进行,也会让学生失去兴趣。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多样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相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方式。丰富多样的活动不仅可以调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可以营造愉悦和谐的氛围,是兴趣更持久。合作学习要注重其实效性,要根据各学科的特点,在需要时、重要处、均受益的前提下,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例如,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避免合作交流时“人云亦云”的现象,要追求合作学习整合价值,避免造成摆样子,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力戒假与浮,学习的形式、内容及评价等不能死搬硬套,一成不变,要不断创新,要重视生成,要因时、因地、因情、因人制宜。

6.切实加强交流与评价,建立激励机制,促进合作学习

小组之间缺乏交流与评价,容易迷失方向、产生冲突。把合作的学习情况进行大组充分交流,并对之进行适当的评价,既可以拓展思维,营造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环境,又能帮助学生明确努力方向、激发学习热情,培养交往合作能力。以小组为对象,必然促进小组或群体之间竞争,群体之间的竞争,又促进群体内学生之间相互合作、互相帮助,形成更强的竞争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帮助远远比教师仅仅针对学生个体的指导更有效力。对小组成员的激励,要体现“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的理念,特别要重视小组中成绩差的学生的意见。教师一句真诚的表扬,一个赞许的目光都能使学生真切感受到合作学习的快乐与成功,从而产生进一步合作的欲望。还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强化合作小组的集体荣誉感,如开展评比“红旗小组”、“明星小组”等活动,可以有效提高小组合作的效率。为了不致使班级群体出现分化,可以考虑在一定时期内按适当更换小组的成员构成。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它有力挑战了教师“一言堂”的专制,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合作与竞争意识,发展交往与审美能力,强调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教师要把握“以学生发展为本”这根主线,发挥主导作用,组织有效的合作学习。

参考文献:

[1]黄鹂君.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与建议[J].江西教育,2011(11).

[2]赵晓华.小组合作学习研究的点滴收获[J].新课程研究,2011(08).

教学实习情况范文4

关键词:词汇;学习动机;学习策略;成功体验;教学

学习语言包括学习语音、语法、词汇三大语言要素,其中,词汇的学习是极其重要的。英语词汇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也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变化过程,人们对英语词汇教学曾有过许多争议,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英语学习是建立在句子和语篇的基础上的,没有必要专门学习和记忆单词,更没有必要对词汇教学这个课题进行专门的研究和探讨;另一种观点认为学习英语的过程,就是学习英语词汇和语法的过程,学会了足够的英语词汇和语法知识,就等于学好了英语。这两种观点都是对词汇教学不科学的、极端的认识,都是不可取的。

英国语言学家george w.wilkins(1972)在《语言教学中的语言学》一书中指出:“没有语法,表达甚微;没有词汇,表达为零。”词汇学家mc carthy(1990)则更生动地指出了词汇的重要性;“一个学生学习第二语言,无论其语法学得多好,语音掌握得多么准确,没有词汇来表达各种意义,语言交际就难以实现。”两位学者的论述足以让我们认识到词汇学习的重要性,学语言必须学好词汇。[1]

尽管词汇受到了教师及英语学习者的重视,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以及学习者的掌握情况来看,并不理想。

一、调查方案

1. 调查目的

了解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词汇学习动机,词汇学习所运用的策略,词汇学习遇到的困难,对课堂词汇教学的看法,并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的症结所在并找到适合自身情况的英语学习方法,从而提高英语学习效率。

2. 调查对象与方式

本次调查对象是法律专业一年级学生,共计52人,其中男生20人,女生32人。调查采取的是问卷方式。

笔者设计了9个问题,针对以下四个方面展开:①学习英语的动机;②词汇学习策略;③个人词汇学习及使用情况;④课堂词汇教学评价

3. 调查结果

①50%以上的学生对英语不感兴趣,认为学习英语完全是为了英语考试,英语过级是为了拿毕业证;15%的学生认为学习英语无所谓兴趣,因为学校安排了这门课程,所以是没有选择的,必须要学;只有30%不到的学生对英语学习感兴趣,而且愿意花时间主动学习英语。

②由于学生在入校时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所以他们的英语学习策略也有很大的差异。大部分学生认为应当通过上下文记忆单词,但60%左右的学生对词汇的记忆基本是死记硬背;30%学生通过单词的发音来背诵单词;20%的学生认为背诵课文可以增强语感,对单词的记忆有辅助作用,并且能通过课文背诵掌握单词用法;10%的学生会通过查阅字典来掌握生单词的用法;极个别学生通过阅读英文杂志、报纸或书刊扩大词汇量。

③大部分学生反映单词一背就忘,或者只能记得单词的大概拼写,不能准确记忆。许多单词知道意思,但不知道如何使用。

④70%学生对课堂词汇教学比较满意。课堂上能够接受词汇的讲解,但课后就忘记。

二、结果分析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从总体上讲,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特别是词汇学习仍然是困绕大部分学生的一个

难题。词汇学习不理想,直接会影响到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基于对词汇学习情况的调查,笔者对现状进行的如下的分析。

1. 内在动机不足

动机(motivation)是指向和维持行为的一种内部状态。我们可以把动机看作是能够帮助一个人达到某个目标的内部精神能量或心理力量。在很多情境里,动机都很重要:学校、家庭甚至于整个世界。[2]通过调查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出,被调查的大部分学生对英语不感兴趣,他们学习英语并不是源于兴趣,而是为了毕业。从心理学来讲,被调查的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很少是来自内在动机(intrinsic motivation),而是来自外在动机(extrinsic motivation)。内在动机是指学生给予自己的推动力,外在动机是指学生通过寻求外在奖赏或诱因而获得的内动力。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必须要建立起内在激励系统,如果他们不能从心理内部来激励自己,他们就永远不能体会到或发展出学习的乐趣。[3] deci 和ryan认为,当学生的好奇心兴趣被激发时,就会产生内在动机。被调查的学生大部分的英语学习动机并没有内化为自身的内推力,表现为学习积极性不高,兴趣不强。而以毕业为目的的学生的英语学习也只是被动学习,并不是以积极的心理状态接受英语学习。[4]

2.缺少适合的策略

从语义学角度上说,策略指①根据形式发展而指定的行动方针和斗争方式;②讲究斗争艺术,注意方式方法。英语中与策略相对的是strategy指 the art of planning, of using existing means, 含有tactics之意。[5]学生的学习策略可以理解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采用的方法。通过调查,可以看出,被调查的学生在词汇学习方面策略是不理想的,基本上是没有策略可谈,单纯的死记硬背只是机械式记忆,即费力效果也不理想,以致花费的时间、精力多, 记住的单词却不多、不牢固。学习策略的选择,特别是记忆策略的选择对学生词汇学习帮助很大。

3.缺乏成功的体验

被调查的许多学生表示,从中学起的英语成绩就不好,尽管也试图努力学好英语,但是成绩总是不理想,而导致现在的厌学情绪。在学校里,获得了学业成功与没有获得学业成功的学生之间的差异并不仅仅在于他们的能力水平,学生对自己能力的知觉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那些能力比较高但却认为自己能力不足的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实际水平会比他们本应达到的水平更低一些,而那些认为自己很有能力的学生比他们本应达到的水平更高。[6]产生厌学情绪的原因有很多,其中缺乏成功体验使得学生对能力与自我能效感的信念评价比实际低。而学习缺乏成功体验者由于其自身知识的局限性,不能选择合适的学习策略,从而,导致了他们的英语学习效果并不理想。[7]

4.课堂与实际运用脱节

从访谈的结果还可以看出,课堂教学有严重的局限性。第一,教学大纲不一定符合学习者的“内在大纲”(built-in syllabus) ,即人脑中的“认知结构系统”,是人类掌握语言的客观的、普遍的规律,它决定了整个学习过程。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处理、消化信息所使用的原则,并不总是跟教师所提倡的原则一致。教师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控制教学过程,无法完全控制学习者对输入的语言内化的过程。第二,通过课堂教学接触目标语的时间是极有限的,目标语的输入量也无法与自然习得相比。比如,课堂的词汇教学主要是在精读课上进行,由于授课时数有限,作为精读课内容之一的词汇教学活动受到的限制就更大,教师只能让学生做课后的部分词汇练习(如完形填空、词汇对应、多项选择、词汇翻译等) ,再加上用目标词汇造句的练习。第三,课堂教学往往不能提供真实的语言材料,教给学生的常常是“课堂语言”“教科书语言”,这种语言与实际生活中的语言有时相去甚远。最根本的一点,课堂教学无法提供真实的交际情景,也难以进行真正的交际活动,缺乏能够激发学生兴趣,挖掘学生潜能的自然的、有趣的、有意义的、交际性的真实情景。[8]

三、对教学的启示

基于以上对被调查学生英语学习情况,特别是词汇学习情况的分析,笔者将从教育心理学的视角提出对解决上述问题分析的几点思考。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达芬奇曾对兴趣作出了生动的描述:“正如不情愿的进食有害于健康,不情愿的学习会损害记忆,所以东西无法保持”。学生如果缺乏兴趣,教学则成为死亡之吻;学生如果缺乏动机,教学不过是一种厌恶的疗法。学生缺乏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在于学习动机不足。据gardner(1985)所言,动机包括三部分:个人努力、达成学习目标的愿望和对待语言学习的正确态度。[9]积极的动机会使学生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使其更加努力地朝其目标奋斗。这种动机通常是内在的,学习者对英语语言国家的文化感兴趣,希望在工作和生活中运用这种语言,或者希望到某个国家去学习、工作和生活,这样的学生会对学习英语持肯定态度,会主动地在英语学习上花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自然会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需要有目的地启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以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教师可针对北京的现实生活以及各行各业的特点和对英语的要求,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引导,使他们从内心深处产生强烈的学习英语的愿望,从而主动的学习。[10]

2.运用各种合适的策略

在被调查的学生中,很多学生不懂得用什么样的策略进行词汇学习,这样的状况使得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事半功倍。基于这样的状况,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当将词汇学习策略贯穿于课堂活动中,如:根据联结理论(connectionist theory),构建记忆网络、在适当的语境中理解和记忆词汇、在使用中存储和巩固词汇等。[11]鉴于语言学习策略是可以学习和训练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适当介绍一些有关策略方面的内容,同时还应注意结合学生的情感、认知等个体差异因素,尽可能地提供策略练习的多维平台,以满足不同学习风格学生的学习要求,以降低外语学习焦虑,达到对学习策略的获取和正确使用。研究者可以探讨其他方式,改变强制性灌输,合理整合课堂中的各种情绪,调动学生的好奇感和积极性,以有助于学习策略的有效使用。[12]另外,教师应该明确认识到词汇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词义,词的用法,词与词之间的关系, 科学的记忆方法等,从根本上扩大词汇量。词汇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理解力与联想力的作用,全面地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适时地把单个的词纳入到一定的系统中,就能在学生的记忆里深深地扎下根。比如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利用上下文猜词义的能力,归类法利用练习来加强巩固利用习语、谚语讲解词汇,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这些方法对扩大词汇量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13]

3.提升学生的成功体验

许多被调查的同学因为缺乏英语学习的成功体验,而否定了自己在英语学习方面的能力,于是挫折感使他们放弃甚至厌恶英语学习,更不用说词汇学习。这样的心理状况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是自我能效感(self-efficacy)低。自我能效感是指一个人对自己完成事情的能力的信念。自我能效理论强调,我们完成某个目标的能力是以我们能否完成这一目标的信念为基础的。一般来说,如果一个人自我能效感水平越高,那么他就越有可能获得他所期望的目标。鉴于这样的现状,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增强自我能效感,为学生树立现实的、具体的、可达到的目标,帮助他们指定计划以实现这些目标。并且帮助学生转变曾经的认识误区,告诉学生不要把失败归因于倒霉或者其他不走运的事情,而应该归因于努力不足;鼓励学生把在学校里及生活中所取得的成功看作是努力的结果,而不是天生的能力;鼓励学生从成功中体验对自我的良好感觉。[14]当学生自我能效感逐步提高,他们对学习的信心变逐步建立,成绩的提高也便是必然。

4.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针对调查中发现的词汇教学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加强英语词汇教学与英语文化教学的联系

加强跨文化教育是准确把握词义,避免语用失误的关键。正如所说的“没有一种语言不是植根于某种具体的文化之中的、也没有一种文化不是以某种自然语言的结构为其中心的。”学习一种语言的词汇,不仅仅是掌握拼读和词典意义,还需掌握该语言特定的文化内涵。只有对词汇的文化内涵及文化差异有深刻的理解和领会,才能更加准确无误地使用该语言进行交流。学语言的目的是为了交流。毫无疑问,词汇教学也要为这一目的服务。

(2)注意语境与词汇教学的关系

我们认为,在语境中学习生词是课堂词汇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词汇自然习得的主要途径。语境不仅确定内涵意义,也给词语内涵提供了广阔的表现空间,即词语出现在一定的语境中有一定的内涵意义。它要求词汇学习者有一定的语言基础,足够的存储知识和初步的策略技巧。在自然语境中识别目标词虽占用时间较多,但它激活了学生原有的存储知识,有利于推动词汇知识的内化和吸收。学习者在学会实际运用语境学习词汇这个策略之前,教师应把重点放在促使他们掌握如何利用语境推测语义的基本理论知识,如语境、语境提示、语境推断步骤等。故而,教师不仅要在语境教学中教授词汇,更要注意传授方法,最终使学生的词汇学习实现由自发到自动的连接。nation 列举了运用语境信息推测词义的处理方法:阅读者由近到远在语境中先寻找相关提示,定位目标词的词性及其搭配,理顺含目标词的句子与比临句子之间的关系,在可能的情况下,再把目标词分为词缀和词根,从而最终推测词义。[15]

参考文献

[1] 张纪英.英语词汇学教学与研究 [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7.

[2] robert j. sternbergwendy m. williams著, 张厚粲译.教育心理学[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3] robert j. sternbergwendy m. williams著, 张厚粲译.教育心理学[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4] 华惠芳.试论英语学习动机与策略的研究[j]. 外语界, 1998(3)

[5] 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6] robert j. sternbergwendy m. williams著, 张厚粲译.教育心理学[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7] 陈小芳.英语学习缺乏成功体验者的词汇学习策略初探[j].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4(5)

[8] 李莉文, 任长惠.大学英语词汇习得及对教学的启示[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1(6)

[9] 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10] 戴立黎,冯玲.高职高专英语学习内部因素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j].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6)

[11] 宋岳礼,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策略[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0)

[12] robert j. sternbergwendy m. williams著, 张厚粲译.教育心理学[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13] 张素敏, 杨丽华.语言学习策略实例及教学启示[j].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2)

教学实习情况范文5

关键词:高中数学新课标实验教材使用情况

一、调查问题的提出

高中数学新课标的实验教材是伴随新课改的实施,在广东山东海南宁夏四省使用的。这一教材是按照新课程的标准,其实验区的应用情况如何,其有没有有效反映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其在实验区师生中的评价是怎样的,这些问题的提出要求对实验区进行实地调查。调查的目的是了解师生对实验教材的看法,为高中新课标教材的完善以及高中数学新课改的深入提供经验与借鉴。本文参考以教师为调查对象的问卷进行分析。

二、实际调查

1. 调查问题设置。调查问卷共设置19个问题,14个选择题与5个开放性的问题。问卷题目的范围包括教材习题设置、数学知识的吸收利用、数学文化的熏陶等方面。

2.实地的调查过程与数据处理。借助一次济南市教师培训与教学研讨活动,以一百多名高一数学教师为调查对象进行了调查。这些教师既有城市中学的也有农村中学的,涉及的实验教材包括人教版的A版、北师大版与江苏版,对象内容主要是高中数学必修1。

此次调查散发问卷230份,收回的有效问卷达210份,回收率是91.3% ,数据经整理后,选择SPSS11.0软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

三、调查结果分析

1.实验教材问题设置方面。调查结果表明,教师在回答“你认为高中数学实验教材的问题设置能否带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时”,30%的教师认为教材多数问题设置都能做到这一点,有61.3%的调查对象认为部分问题设置可以做到,8.7%的教师认为大部分的问题设置不够妥当,不能有效带动学生。在回答“你认为教材的问题设置是否与学生学习实际以及认知水平相协调”时,81.6%的调查对象认为协调或者基本协调,18.4%的人认为不相协调。

2.实验教材课后习题方面。在对新教材的课后习题数量进行调查时,65%的教师认为课后习题的数量适中,15%的教师认为习题太多,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完成,20%的调查对象表示习题数目过少,学生“吃不饱”。在题型方面,58.1%的人认为题型设置比较丰富多样 ,18.6%的人则表示题型过于单一,23.3%的人认为相较老教材变化不大。在被问到习题的难度时,54.7%的教师表示习题难度偏大, 39.2%的人认为难度一般,比较适中,而 6.1%的教师则认为习题太容易。

3.数学知识吸收形成与应用方面。在实验教材是否体现数学概念法则的发展过程方面,有25.4%的教师表示新教材做得很好,有39.8%认为新教材较好,21.4%认为一般,13.4%认为较差或者很差。可见80%以上的教师对于新教材在促进数学知识的吸收形成这一方面是比较认可的。在回答“你认为高中数学新教材对应用的重视程度这样 ”时,80.7%的人认为很重视或者比较重视,17.9%的人认为一般,2.4 %认为不够重视。

4.数学文化熏陶与信息技术应用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在回答“你认为高中数学实验教材有没有良好地体现数学文化”这一问题时,82.1%的教师认为实验教材做得很好或较好,在回答开放性问题——“你认为相较传统教材,新教材是否更为重视人文精神的体现?”时,有40.6%的教师表示新教材重视人文精神的体现,促进学生对数学文化价值的体会,促进学生接受数学文化熏陶。同时,在信息技术的应用方面,有27.5%的教师上课时经常应用信息技术,14.8%的人表示教学效果很好,有7.8%表示效果一般,偶尔应用信息技术的老师占55.4% ,从不使用的有5.5%,相关技术操作不熟练的教师有20.0%。由此可见, 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工作有着广阔的提升空间。

5.实验教材总体满意度。在回答对新教材的看法与满意程度时,25%的被调查教师表示非常满意,63.4% 的教师表示比较满意,而选择不满意与很不满意的教师比例约11.6%。选取5级量表赋值方法,对新教材进行打分, 5分表示非常满意,不满意则把分数依次递减,得出教师对实验教材的满意度为3.02分,表明多数教师的态度是一般满意,新教材整体处于及格水平。故而,数学实验教材有待在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四、结语

教材是实施高中新课标改革的重要资源。建设新教材的工作是一个耗时长的系统工程。怎样将新教材落实到课堂,怎样有效传授新课标列出的教学内容以达成新课标要求的教学目标,怎样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积极学习,都离不开教学工作者的实践与探索。

参考文献

[1]吕林海.关于数学新课程中教材编写的理论透视与建议[J]

教学实习情况范文6

[关键词]考试心理焦虑 结果分析 结论与建议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a)-0127-02

考试焦虑是影响学生进行正常考试的一种心理障碍。笔者在担任高三班主任期间,发现相当部分高三学生因存在考试焦虑的心理问题影响了考试成绩。为了了解学生考试心理焦虑的程度、主要原因及学生调节考试心理焦虑主要方式,笔者对湛江市赤坎区4所高中高三年级962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正确认识考试焦虑、恰当定位、家长和教师主动关心帮助学生和充分发挥自我调节的作用等几点建议。

1.调查方法与结果

1.1调查对象

湛江市赤坎区4所高中高三年级962名学生,其中男生547名,女生415名。

1.2调查方法

(1)进行问卷调查:对我区4所中学高三年级962名学生发出调查问卷962份,收回有效问卷962份,回收率为100%。

(2)利用文献计量学研究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1.3调查内容及结果

内容:学生考试心理焦虑程度、造成学生考试焦虑的主要原因及学生考试心理焦虑调节方式等3个方面。其结果见(表1-3)。

2.结果分析

2.1仅约六成学生考试心理焦虑程度中等,严重焦虑中女生比重较大

(表1)显示,考试心理焦虑程度中等的学生共有552名,占57.4%;考试心理焦虑程度严重的学生有354名,其中女生193名占女生总数46.5%。调查结果表明,仅约六成学生考试心理焦虑程度适中,能保持适度的兴奋性,其余有36.8%的学生有严重考试焦虑心理问题,以女生为主,因此,高三班主任在工作中要做好学生尤其是女生考试心理辅导工作。

2.2学生考试焦虑的主要来源:男生压力主要来自自身,女生压力主要来自家长

(表2)显示,在造成学生考试焦虑的最主要原因中,男生和女生存在差异。因为对自身的要求高而产生考试焦虑的男生有318名;占男生总数58.1%,男生有自尊好胜的性格特点,希望通过优秀成绩获得他人认同,因此对自己提出了高要求,从而导致了考试焦虑;女生因为家长的期望值高而产生焦虑的有189名,占女生总数45.6%,女生性格大多敏感、细腻,重视家长对自己的评价,往往会把家长的期望看做必须达到的目标,形成心理负担,导致考试焦虑。在辅导学生调节考试心理状态的过程中,班主任要根据男生女生考试焦虑的不同成因,采取针对性措施。

2.3学生调节考试心理焦虑主要方式:男生向朋友求助,女生自我调节

(表3)显示,在遇到考试心理焦虑问题时,男生和女生的调节方式也有明显差异,男生采取“向朋友求助”方式的有295名,占男生比重53.9%;女生采取“自我调节”方式的人数最多,有177名,占女生比重42,7%。这种差异性仍然与男女生的性格特点有关,男生性格较开朗、乐观、重情义,遇到心理问题时愿意向“兄弟”式的朋友倾诉并能得到朋友的宽慰和鼓励,而女生大多内敛、羞涩、忍耐性强,在遇到心理问题时往往藏于心中。因此,班主任在辅导学生调节考试焦虑时,要充分考虑性别心理特征。表3还显示,采取“向师长求助”方式的学生仅有139名,占总数14.4%,在帮助学生调节心理时应充分发挥家长、教师的作用。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以上调查研究表明,有为数不少的高三学生有考试焦虑心理问题,其中女生较为严重,造成学生考试焦虑的压力来源和调节考试心理焦虑主要方式上,男生和女生存在明显差异。所以,高三班主任应根据学生心理、生理特点,针对男生女生考试焦虑的主要成因差异,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法,辅导学生调节考试心理,以良好心理状态迎接高考。

3.2建议

(1)正确认识考试焦虑

应该让学生正确认识到:存在压力是完全正常的,不论是谁,包括家长和老师,面对高考时都不可能没有压力。并且,不是所有的焦虑对学习都是有害的,“耶克斯一一多德森定律”表明,焦虑程度与考试效果之间呈“倒转的U型”曲线关系,中等焦虑即适度焦虑,有利于保持和提高大脑两半球正常的兴奋性和感受刺激性,给考生心理带来一定的紧张和压力,能激发考生始终处于思维的主动自觉状态,有助于智力活动的效果,使其更好地发挥水平,考出理想成绩。所以,调节考试心理不是要学生完全不焦虑,而是形成适度的中等焦虑状态。

(2)恰当定位

班主任既要帮助学生给自己恰当定位、也要建议家长给子女恰当定位。在辅导学生(特别是男生)调节心态时,应让学生明白:要树立信心,给自己加油,但不是夜郎自大,也不是自欺欺人,而是建立在对自己客观分析基础上,在充分明了个人优势的基础上进行自我肯定和自我激励,要对自己进行恰当定位,只有确定符合实际的考试目标,才能在考试时拥有良好的、健康的心态。在对女生进行心理辅导时,要加强和家长的联系,侧重于建议家长给孩子恰当定位,以免给孩子造成考试焦虑。“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原本无可厚非,但是有相当多的家长不顾孩子学习成绩实际,过高期待孩子考出高水平,这自然给孩子造成压力,抑制其良好心态。有位考生说:父母的期待给了我很大的心理压力,超越我实际学习水平,我觉得力不从心,心里非常苦闷。在这种心态下备考自然影响复习质量和复习效果。在孩子备考期间,家长不要提出什么考试目标,使孩子以平常心态安心备考。班主任可以通过与家长沟通,让其充分了解孩子学习情况,对孩子的学习能力、自觉性和心理承受能力有正确的认识,给孩子恰当定位,使其合乎孩子成长规律,尊重其发展的阶段性和规律性。

(3)家长和教师要主动关心帮助学生

家长和教师具有相对丰富的生活经验和专业的心理辅导知识,应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但是学生可能会因为羞涩、内向或不信任等原因,在遇到考试焦虑时不敢或不愿向师长求助,在调查中仅有10.2%的男生和20.0%的女生通过向师长求助的方式来缓解考试焦虑。因此,家长和教师要主动关心和帮助他们,使学生在接受辅导的同时,还感觉到来自师长的爱,温暖和幸福感有利于他们缓解考试焦虑,形成良好的考试心态。

(4)充分发挥自我调节的作用

自我调节,就是想方设法自己反驳自己,用正确的观念来反驳不正确的观念,进行逻辑推理,最终产生积极的调节效果。考试焦虑作为一种心理感受,要调节好,归根到底要通过学生自我调节,即使是家长、教师的心理辅导,也是在得到学生的认同后,通过学生主动调适而起作用。表3显示,只有四成左右的学生通过自我调节的方式缓解考试焦虑,因此,班主任要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自我调节的重要性,主动学习科学的自我调节方法,进行有效调节。

参考文献

[1]张大捷,RobertGlaser,现代教学心理学认知学习理论及教育环境设计[J],心理科学,1997,(03).

[2]贾晓波、陈世平主编,学校心理辅导实用教程[M],天津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3][美]R,J,斯腾伯格著、张厚粲译,教育心理学[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年9月中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