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经营管理制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网约车经营管理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网约车经营管理制度

网约车经营管理制度范文1

1经济合同管理的重要性

1.1在企业外部经营中的重要性

对经济合同进行实时管理与监督对于企业外部经营管理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企业的外部经营包含了许多组成部分以及管理内容,从大的方面来说,既关系到企业横向发展的经济往来,又与企业纵向经营相联系[1]。企业外部经营既包括决策、宣传、营销等售前活动也包括售后各类服务,因此需要使用大量经济合同来帮助企业与其他企业或者经济组织之间进行经济交易,所以对经济合同的管理就显得非常重要。

1.2在企业内部管理中的重要性

经济合同管理对于企业内部管理以及发展有着非同一般的重要性。企业内部所有部门之间的管理都是相互交错彼此影响的,所有部门之间彼此联系形成管理网,形成企业内部管理活动,这些活动既需要人力的支持也需要物力财力的支出,在进行这些活动时就需要通过经济合同来对企业内部的活动进行规范监督,确保企业内部所有人力、物力、财力都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除此以外,企业内部的生产业务、财务以及技术质量等等的管理都需要经济合同加以监督规范,因此必须加强对经济合同的管理。

1.3在风险防范中的重要性

经济合同是具有法律效应的书面文案,因此在企业经营活动中能够有效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是企业生产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管理与经营中发挥着重大作用[2]。风险防控机制是企业维护自身经营安全,控制经营风险的重要工具,而从源头上控制风险、解决潜在危机则是企业风险防控最成功的方式之一,因此在与其他企业制定经济合同时,严格谨慎的检查合同,杜绝一切可能发生的合同漏洞以及合同诈欺就显得尤为重要。

2企业经济合同管理的现状

2.1缺乏完善的合同管理体系

大多数企业虽然以及初步建立了经济合同的管理制度,但由于发展尚不成熟,因此仍然存在许多漏洞,在实际合同管理中,无法真正对经济合同进行监督管理。同时,经济合同管理机构配备的人员缺少相应的专业知识,管理制度也存在缺陷,在运行时,经常会出现各种问题。

2.2企业较为注重经济合同的局部化管理

领导者的重视程度不够是企业经济合同管理无法发展的重要原因。经济合同是企业与其他企业或经济组织进行经济往来的规范和条约,一旦出现问题,将会给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和经济纠纷,但许多管理者在签订合同时往往由于缺少详细的评估而草率签订,签订结束后又直接归档入库,对待经济合同的管理非常随意草率。

2.3外部经济、法制环境不完善

我国经济属于计划经济范畴,经济市场相对稳定,因此企业在经济市场中就缺少了敏锐发现市场改变的眼睛,很难适应因市场竞争而突然出现的价格波动以及商品供求关系的改变。也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在签订经济合同后,很有可能受市场变化而需要改变合同内容,造成经济合同管理难度增大,造成经济合同纠纷。

3企业经济合同管理的强化方法

3.1完善经济合同管理体系

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过于复杂,在管理经济合同管理时就容易造成很多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视情况而定,要根据企业自身实际标准制定出适合企业发展的经济合同管理体系[3]。除此之外还应该制定一系列的的经济合同谈判、评估、审核、签订等等与之相关的合同管理体系,完善企业的经济合同管理制度。必须注意的是企业的经济合同管理制度应该实现动态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够在企业的发展中随时根据企业发展做出调整帮助企业更好更快的适应市场经济变化。

3.2重视经济合同的全过程管理

对签订经济合同的整个过程实行实时管理监督对于企业而言非常重要。在签订合同时,必须要确保合同文本统一规范能够安全运行。合同内容必须包括经济组织或者企业法人的真实名称、经营场所以及违约责任等基本内容,同时还应该明确当事人双方签订经济合同的目的和依据、履行期限的地点与方式、合同生效与有效期限等等。其次,要对合同内容进行认真的审查管理,确保合同能够合法规范的践行,合同内容真实有效,不会出现伤害企业利益的合同漏洞。最后,在合同签订完成后,还应该注重合同的存档入库工作,妥善保存经济合同。

3.3依靠法律保障经济合同的履行

法律是保证经济合同能够规范执行的有效工具,只有执法严格、减少经济合同纠纷才能维持正常的市场运行秩序。在签订合同以及出现合同纠纷时,企业因依靠法律的力量,通过执法部门对纠纷进行处理。而相关的执法部门则必须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的基本要求,加大对企业纠纷处理的力度,保护企业维护自身利益的的权利,以此促进企业经济合同的规范作用,帮助企业更好的发展。

4结语

网约车经营管理制度范文2

一 企业已经完成合法化的建设,并且与相关管理部门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在一定的条件下,医院能够顺利的开展各项经营管理工作。

在6月份卫生局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审批下来之后,经过我们医院领导班子的共同努力,先后又在民政局办理了(个体企业合伙登记),在技术监督办理了(组织机构码证),在此期间我们公司领导的相关外关政策,即"集体利益个人化,个人利益经济化”的思想指导下,在接受检查与核准的过程中没有出现大难题,并且遇到重大节日时,我们与其各管理部门都有进行物质与情感的沟通交流,使医院在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下,能够顺利地开展各项经营管理工作。

二 按照总公司上半年度经济工作会议的相关指导思想,我们承德男科医院已基本完成“一个中心,两条主线”的现代化企业管理格局建设。

公司在上半年经济工作会议的相关管理要求中提出,我们男科医院的领导班子始终坚持:医院以总经理领导 院领导分工负责制为核心不动摇,设:总经理与院长为医院的领导核心,专门从事于医院经营管理的研究与决策工作。设:企划主任 营销 主任 办公室主任 护士长为医院的中层管理干部,主要从事与落实与执行医院发展相关决策工作,设:医院各部门的负责人 组长为基层管理干部,主要是从事与执行渔船大医院相关会议精神及落实医院各项管理制度等相关职责,这样已基本形成“登记制度话 矩陈式管理”模式 ,确保我们医院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落到好处。并且把医院的经营与管理协同发展做为两条主线,把医院中层管理干部的岗位职责进行细分,督促各个中层与基层的领导按职责办事,充分体现医院以经营为龙头,管理出效益,经营监督行政,管理不参与经营的现代化企业运作体

系,不断完成企业的文化建设。

三 按照总公司对企业的定位与发展要求,把走:专科化品牌发展道路,做为我们男科医院市场企划工作的主导方向。

按照总公司的相关要求,承德男科医院的领导班经过长期的探讨与磋商,把走 专科化品牌发展道路,坚持以快速导入式的来经营承德男科医疗市场,但是由于媒体,政策等因素的影响,而后改为预热式的 市场启动模式,即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操作手段进行广告宣传,先启动承德地区的八个县城,然后加大营销力度,启动市区的医疗市场以达到我们企业发展的战略目的具体的操作方法如下

我们将承德地区的男科医疗市场扩展到八县三区,在媒体的投放上,我们将选择电视为主攻媒体,杂志做为互动媒体,把户外和网络做为形象工程加以补充,在文案的写作和媒体的投放上

第一阶段,主要引导市民对男科医院的认识和医院整体形象的推广(已经按照相关程序成功推广)

第二阶段,主要宣传医疗品质服务及六大专科建设由于地方政策的我们只宣传了前列腺专科和专科

第三阶段主要推广医院的诊疗技术及强大的专家阵容,并且在适当的时候对诊疗技术进行升级与再造也由于地方政策的原因,我们还在等待更好的时期与政策的空白点给予推广。

在此期间我们在8个县城的黄金时间大约投放20分钟的品牌广告,在市区的承德新闻综合频道,承德影视频道,都市频道的黄金时间段大约共计30分钟的品牌广告,另外还有天气预报挂脚,节目冠名和电视剧挂脚等形式。

在户外广告方面我们采取载体和固定载体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广告投放,共计500辆出租车顶灯,100辆工交车坐位靠背广告和300面小区重要路段的看版广告,户外广告已基本覆盖市区的每一个角落

另外,我们医院自开业以来在承德晚报上共刊登16期广告,在承德电视报上共刊登5广告。并且制作6期医疗杂志共计30余万册进行大力宣传,也大部分覆盖8县3区,在取到一定的社会价值的同时,也赢的一定的经济效益。

四 医院内部的经营细节,我们在实践过程中摸索到新的认识并且把相关理论做为实践的指南,逐步落实到日常经营工作中去,其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我们完成了经营报表体系的建设,在我们男科医院,不管任何时间,到任何部门去了解工作,经过综合分析都可以判出医生经营的薄弱环节,以便于沟通工作的及时开展。

2我们完善了医院各个部门经营配制的建设,在遵循医疗原则,不引起医疗纠纷,不损害医院品牌的前提条件下,我们把好两道经营配合关,让各部门尽量服务于医生接诊,以便于日常经营工作的顺利开展。

3建立医患沟通的信息平台,对医生的经营数据进行长期跟踪,对于当天中断的患者,我们及时地把信息反溃给医生,让医生想办法动员患者定期来院复诊。

4医院内部营销的框;架已基本形成,其中包括导诊营销,医生问诊与检查营销,医助交费营销,治疗,手术,输液的辅助营销等,并要求各部门在营销过程所收集到的相关信息及时反溃给医生,使医生对患者进行重新分析与定位,并对诊疗方案进行战略性调整

5建立在经营工作会议制度,对医生每阶段的工作业绩进行分析与评估,对医生的工作业绩进行考核。

五、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建设,我们做了很大的工作

我们始终坚持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适合岗位就是人才的用人方针,对医院的整个结构进行调整,把适合的人员放在最适合的岗位进行专业化培训与引导,让他们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并将赋予重任,对于经营重要岗位如:b超、化验、等部门的人员已全面更新,另外,经统计我们医院在本年度共引进新员工36人,辞退人数32人,人员的队伍基本保持平衡因此使我们的经营工作还是比较顺利开展,使人力资源的管理走上良循环的轨道。

六、后勤保障体系的雏形已基本形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医疗物质用品的采购、库存、管理、发放等四大环节和程序已基本正规,能够做到急时的调控与配备。

2医院员工的住宿与休息问题已全面解决,特别是外来工作人员,我们基本保证一人一室的住宿条件,部分特殊岗位的工作人员我们还安排他们的对象参与工作,防止优秀员工跳槽的现象出现,

3在员工的饮食保障方面,我们已经保证一日两餐制,并且由员工自愿的方式解决饮食问题。

医院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改正措施:

1、医院所处的综合环境比较复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经营管理人员及全体员工的工作注意力,为了保证经营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要处好理好周边的社会关系和行政方面的公共关系。

2、由于地方的政策因素制约,我们医院目前还有部分的有效证件还有办理之中,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必须完善这方面的工作。

3、由于医院内部的人员结构比较复杂,特别是各部门的配合工作与整体不协调,也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经营管理的注意力。

4、医院的行政管理比较薄落,劳动纪律纠察不严,显得医院的工作比较懒散,全体员工没有一定的上进心。

网约车经营管理制度范文3

关键词:铁路运输企业;因素分析;成本控制

一、自营铁路运输企业概述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带动了交通运输方式的变革和进步,铁路也焕发出新的生机。尤其是在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铁路运输在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铁路运输企业根据其经营铁路的性质不同,一般有国铁企业和自营铁路企业之分。本文所述的铁路运输企业主要是针对自营铁路的企业。自营铁路运输企业作为铁路运输的重要经济载体,引领着铁路运输的发展,与传统企业相比,它有着独特的经营特点。其经营特点主要表现在经营范围和经营方式两方面的特殊性。首先,经营范围的特殊性是指铁路运输企业不但经营业务繁多,而且涉及的行业广泛。然后,经营方式的特殊性指的是铁路运输方式和企业经营方式各具特点。铁路企业的主要功能是运输产品,铁路运输产品是货物的位移,不具有实物形态。该产品不能脱离生产环节单独存在,其生产和销售的过程结合在一起,不能分开。与其他产业的产品相比,运输产品具有明显的矢量性质。与其他运输企业相比,作为物流运输重要部门的铁路运输企业的运输方式也具有特殊性。铁路是典型的网络型产业,铁路生产的整体性决定了铁路运输具有高度集中、半军事化、各环节紧密联系和协同工作的特点。铁路生产要素互相关联,形成紧密配合的业务流程,进而形成铁路运输链条,使得铁路运输具有大联动机生产的特性。这一系列的特性决定了铁路运输企业只有进行集中统一经营,才能高效运转。

二、自营铁路运输成本的构成及特点

铁路运输成本是铁路运输企业为完成运输业务所消耗的以货币形式表现的费用的总称,包括燃料及原材料成本费用、职工薪酬、修理费用及折旧费用、租赁费用等。铁路运输成本是一个综合性的质量指标,它反映铁路运输企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的高低。无论是业务量的增减还是材料、燃料的消耗水平,最终都能够在铁路运输成本上反映出来。就自营铁路企业而言,企业运输成本构成一般是这样的:燃油成本由运量和运输结构决定,原材料大部分为机车配件、铁路线路维护材料等,约占总成本18%;职工薪酬是根据各基层、机关年初制定的考核指标及完成情况提取的绩效工资。约占总成本45%;修理费可分为设备维修费和专项工程修理费,设备维修包括机车、车辆、信号设备、微机联锁设备、内燃机车大、中、小修,专项工程维修包括站段、厂区、生活区等基础设施的修理、线路更换钢轨、电力设备铺设等。修理费、线路折旧费约占总成本15%。运输用车皮有公司自备的,还有一部分是租赁的。自备车不能进入国铁线路,外运只有租赁国铁的车皮。按每节4.4元/小时收取货车占用费。逢布遮盖货物,按60元/块日单价收取费用。约占总成本7%。另外,一些其他的费用约占总成本的15%。

自营铁路运输生产的特点决定了自营铁路运输企业成本有其自身的特点:首先,铁路运输企业的核心产品是旅客和货物的位移,没有实物产品,这决定了铁路运输企业生产和销售连在一起,没有实在产品和实在产品成本。铁路运输只计算其发生的完全成本,不需要按产品进行摊销,所发生的成本会直接影响本期的利润。其次,铁路运输企业的运输生产是各站段、各局协作完成,生产中发生的间接成本所占比重较大,需要管理者采取合理的方法进行分配。再次,与国铁企业相比,自营铁路运输企业由于没有强大的国家经济支持,运营风险高、追求利润的积极性大,因此更加迫切地要高质量的成本控制。铁路运输企业各段站作为成本中心,成本支出主要集中在机务、车务、车辆、工务、电务、车辆修理等部门,成本管理的重点是站段的成本管理。最后,从铁路运输成本的构成来看,物化劳动的耗费所占比重较大,应制定相应的、合理的控制措施。而职工劳动薪酬、租赁等方面可控空间较小。所以,铁路运输企业各站段成本控制的重点应是降低物化劳动的耗费。

三、影响铁路运输成本的因素分析

第一,运量是影响铁路运输成本的一个重要因素,一定时期内,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运量发生变化时,与运量有关的成本支出会随之成比例变化。运量不仅在大小上影响运输成本的高低,而且其构成也是影响运输成本的重要因素。由于铁路运输的货物各有不同,与之相对应的各自成本也有所差异。当各种货物的运输比重发生变化时,就会影响到货物运输总水平。运输成本高的货运所占比重增加,平均运输成本则升高;运输成本低的货运所占比重增加,平均运输成本就会降低。

第二,运输距离是影响铁路运输成本的另一个重要因素,铁路运输支出按其与运输距离的关系,分为始发、到达作业费、中转作业费和运行作业费。由于始发、到达作业费不随距离长短而变化,当运输距离延长时,虽然运输支出总额也会增加,但是单位运输成本分摊的费用会随之减少,从而使铁路运输成本降低。

第三,铁路的技术设备对运输成本也有很大的影响。铁路运输的各项技术状况直接影响着铁路企业的运输成本,因为运输设备的运用修缮费用、折旧费用是铁路运输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不同状况的设备,此类费用的多少也会有所不同。一般而言,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劳动生产率较高,成本就会较低。先进运输设备的对铁路运输成本的影响是通过提高设备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和降低燃料消耗来实现的。当然先进的技术设备必须要有先进的组织措施和工作方法与之相配合,才能充分发挥其效能。

第四,组织措施的好坏直接影响铁路运输成本的高低。在一定类型技术设备条件下,不同的工作方法,机车的运用效率有所不同,从而产生铁路运输成本的差异。另外,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决定了运输任务所需的人力数量,也决定了运输成本的大小。好的组织措施,不仅可以提高机车运用效率和劳动生产率,也可以节约能耗,是影响铁路运输成本的关键因素。

四、针对自营铁路企业运输成本控制方法的提出

根据上述铁路运输成本的影响因素分析,结合自营铁路运输企业的自身特点,我们可以从技术和管理两个层面进行改进,以降低铁路运输成本。

(一)技术层面上

1.提高劳动生产率,力求以最少的人力消耗实现最大的运输目标。铁路运输的生产和销售基本是连在一起,其中的需要人力消耗的地方也是有限的,主要是一些装卸、统筹管理等方面。通过对传统方法的改良,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以较少的工时消耗完成较多的运输任务,运输成本就会相对降低。

2.提高机车运输效率,充分发挥机车等设备的效能。在一定条件下,通过采用先进的工作方法,改进机车的运用,可以显著降低铁路运输的成本。

3.开展技术革新,节约能源物资消耗。

(二)管理层面上

1.建立完善健全的成本控制体系。铁路运输企业要想改善运输成本管理,必须建立起完善的指标控制体系。完善的指标控制体系应该是能够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客观、公正地评价成本控制业绩,科学合理地下达成本费用控制目标的成本控制体系。

2.推行合理有效的成本管理制度。在建立完善健全的成本控制体系的基础上,对基层单位全面推行成本管理制度,其中要注意决不能照搬照抄一般生产制造企业的管理模式,一定要结合铁路运输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特点,进行制度的构建。例如,在影响运输成本的诸多因素中,燃油成本与运量和运输结构的关联程度很大。在运输煤炭货物时,从各矿或选煤厂直接装车外运,单位油耗最少、最经济,而短途管内运输单位油耗几乎是外运的2倍。为此,管理者可以制定《机车燃油考核办法》,将油耗与司机的奖金挂购,严格控制燃油消耗。另外,为提高租赁机车周转次数,还可以制定了《停时考核办法》,以减少机车的停止时间,从而达到降低企业成本的目的。

3.改革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制度。铁路运输企业存在的很多成本管理问题很大程度上与实行的成本费用控制业绩评价制度相关。因此,管理者应该在完善控制体系的基础上,建立科学有效、客观公正的业绩评价、考核制度。首先,要改革对铁路运输企业和站段的工效挂钩考核办法。其次,利用按效分配职工收入的办法,激励员工经营动力。最后,对基层工作人员也要建立与企业整体经营目标挂钩的考核办法,按照整个铁路运输企业完成的运输收入或成本费用控制目标考核来支付报酬。各基层单位根据上级下达的指标,细化到每一个班组或每一个人,实行全员考核,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和节约意识。

以上的成本控制方法是理论上的归纳与总结,而在具体实践环节中,管理者要针对各时期影响铁路运输成本的主要因素,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和条件,选择合理路径,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

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是以价格为导向的竞争经济。在现代企业的管理活动中,控制成本,实现经济效益已经是重中之重,关系到包括铁路运输企业在内的所有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本文参考了诸多文献,引入相关研究项目成果的基础上,首先简要介绍了自营铁路运输企业及其一般经营特点,然后阐述了自营铁路运输企业成本的构成和特点,最后在分析影响铁路运输成本的因素的基础之上,从技术和管理两个层面提出了控制成本的方法,希望可以供业内企业管理者参考,共同推进铁路运输成本控制问题的解决。

参考文献:

1.李西军.铁路运输企业加强成本控制的有效途径[J].商情(财经研究),2008(2).

2.张翠珍.浅谈铁路运输企业的成本管理与控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7).

3.徐遥正.关于铁路运输成本控制途径[J].中国铁路,2002(6).

网约车经营管理制度范文4

[关键词] 合资铁路;合资铁路发展;若干思考和建议

[中图分类号] F5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7)08-0073-03

[作者简介] 熊燕斌,江西省铁路建设办公室副主任、国家行政学院在职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公共管理;

熊国全,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后勤中心副主任,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江西 南昌 330047)

合资铁路是指铁道部根据国家路网发展规划,为完善路网结构,满足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而由铁道部、地方政府、企业或其他投资者合资建设的铁路,这种模式对于促进我国铁路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在实践过程中,合资铁路的建设和发展仍然存在着许多制约因素。

一、我国合资铁路发展普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至2005年,我国合资铁路总里程达7000多公里,投资总规模达4300多亿元。合资铁路打破了多年来我国铁路建设投资主体单一的局面,拓宽了筹资渠道,铁路建设初步形成了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格局。但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发育还不成熟,合资铁路脱胎于国营铁路,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较大,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各种发展和管理机制尚不健全,因而,目前我国合资铁路的发展和经营管理普遍都面临着诸多困扰和问题。

(一)规模偏小,结构不合理。目前,合资铁路公司普遍规模较小,平均每家拥有的营业里程约为316公里;只有1/4的公司超过500公里,近40%的公司不足200公里;即便是营业里程最长的集通公司也比最小的铁路局(呼局)小许多,根本谈不上规模经济。在结构上,线路布局不合理,在一个有效运输区域内被分割成多家合资铁路公司的现象比较突出;而且与国铁线路的布局也不协调,小型化、分散化问题较为严重。

(二)融资机制不成熟,经营成本高。合资铁路融资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投资结构不合理。地方政府投入资本金过低和落实不到位,致使建设项目难以启动;融资方式缺乏科学性,贷款比重过大,致使铁路建成后面临还本付息的巨大压力,甚至长期负债经营,难以自我生存和发展,严重影响了合资铁路的快速稳定发展。

合资铁路的融资一是靠各股东方投入的资本金。目前约一半合资铁路公司的资本金投入约为概算的50%,另一半合资铁路公司的资本金比例低于50%,更有近2成公司的资本金比例低于35%。而资本金比例偏低,是造成合资铁路盈利水平较低的直接原因之一。

合资铁路的融资二是靠国内银行贷款或世行、亚行等国际金融组织贷款的债务融资,两者大约各占一半。在债务融资中,所有的合资铁路几乎都是由股东提供担保,合资铁路公司作为债务人贷款,致使合资铁路公司债务负担过重,同时,也直接导致合资铁路公司在银行的信誉下降,影响了投资者对铁路项目投资的积极性。

(三)运营管理和监管体制不健全。合资铁路是投资多元化的自主经营企业,其经营管理机制应与企业化管理要求相适应。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权管理体制不完善,资产经营和监管责任没有很好地落实。合资铁路项目的各投资主体并未建立起完善的投资多元化的“责、权、利”分明的产权管理制度。大多数合资铁路投资的决策权在铁道部,受托管理的责任由铁道部指定的出资人代表承担,运输经营和管理又部分地受集中运输指挥的限制,产权管理实际被分割,并且由于对资产经营的监督考核制度不健全,部分地形成企业对资产管理责任的空泛和弱化。

合资铁路的发展缺乏合理、有效的监管体制。同时,铁道部对合资铁路也没有建立起有效的监管体系,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1.运行图等公共运输资源配置。铁路运输公共资源的分配对合资铁路仍有不同程度的歧视,这是造成合资铁路运量较少、运行密度较低的原因之一。

2.互联互通。由于目前尚未建立起完善有效的监管体制,合资铁路在制度上很容易受到歧视。比如在空车配置方面,对合资铁路进行不合理排空,从而使合资铁路一方面得不到需要的空车,另一方面又过多地承担了货车使用费用。

3.线路使用费。客车线路使用费按线路允许通过速度划分为三类,合资铁路多数为二类,而国铁大部分是一类,两者的差价很大,使合资铁路难以承受。

4.收入清算。目前铁路局对合资铁路的清算仍存在“坐扣”等问题,主动权主要掌握在铁路局手中,容易造成合资铁路实际得到的收入偏低,且不能及时获得。

另外,严重影响合资铁路发展的还有合资铁路公司政企不分的经营机制。目前,我国的合资铁路是由铁道部和地方政府共同出资组建的,政府既是项目的投资主体,又是经营主体。这种政企不分的状况不符合市场运作规律。合资铁路公司受到政企不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

1.没有划清合资铁路公司的公益性与经营性。合资铁路所承担的公益性任务与其作为企业所追求的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的相冲突,加重了企业偿还债务的压力。

2.铁道部和地方政府都十分重视合资铁路的修建,但往往忽视了合资铁路负债经营的情况,对合资铁路的新线项目、车站设置、修建工期等方面都比照国铁下达明确的指令性要求,却没有给予直接经济补贴,加重了合资铁路公司的还贷压力。

3.合资铁路公司受到国铁政企不分的关联影响。铁路局为接受资产经营责任制考核的企业在完成自身运输计划任务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依照市场机制将剩余资源参与合资铁路的经营。

(四)公司治理结构有待完善。目前,合资铁路公司尽管建立了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但绝大多数的合资铁路的投资主体是政府,合资本身并非是完全意义上的市场行为。主要表现在:一是铁道部与地方政府的合资初衷往往更偏于政府目标,而非市场目标,对项目的盈利性重视不够;二是在融资方面,绝大多数合资铁路的建设投资一部分来源于政府财政资金,其余则是由铁道部或地方政府等股东方提供担保的债务融资,本质上也都是政府融资,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融资相对较小;三是合资公司的决策等治理过程中更多体现政府目标的意图,甚至会出现某些股东利用股权履行政府职能的现象。

另外一个突出问题是合资铁路公司的运作容易受到来自股东方的不正当干预,主要表现是在建设阶段更多的受到地方政府的干预,而在运营阶段更多地受到铁路局的干预。

(五)政策支持力度不够。从合资铁路出现到现在,国家相继出台了一些旨在鼓励合资铁路发展的政策,包括按照“保本、还贷、微利”的原则实行特殊运价,营业税按3%计征,地方税种、税率由所在地人民政府确定,建设所用荒山、荒地比照国铁实行无偿划拨,占用耕地免征耕地占用税等。实践证明,这些政策对促进合资铁路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政策支持力度不足,政策落实受到各种限制,使其并未对合资铁路吸引社会资金发挥作用。主要表现在:

1.界定范围过小。现行的《铁路法》没有对合资铁路进行界定,更没有把合资铁路纳入其管辖范围。根据《合资铁路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只有铁道部参股的股份制铁路才是合资铁路,这种界定显然过于狭隘,不利于对铁路行业的法治化、规范化管理。

2.缺乏政策性金融支持。铁路具有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盈利期长但回收慢等特点。债务融资应主要依赖政策性银行提供的低成本、长期性资金。目前合资铁路使用的基本是成本高、期限短的商业性贷款,难以承担债务负担。

3.税负过高,缺乏必要的财税政策支持。作为国家亟需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国家在税收政策上给予铁路大力支持,这也是国际普遍经验。目前尽管有些合资铁路也享受一些所得税优惠政策,但这并不是专门针对合资铁路的政策,迄今为止,合资铁路没有享受任何税收优惠政策。比如在所得税上,仍实行33%的税率。另外,在铁路营业税等方面没有统一的分税规定,不利于调动沿线地方政府的积极性。

4.对某些合资铁路而言,已有的价格等优惠政策难以落实。与国铁相比,合资铁路是享受了特殊运价(包括免征建设基金)的政策,但由于受运量不足等多种原因的影响,该政策所能发挥的作用也受到一定的限制。

上述问题在合资铁路中具有普遍性,反映了铁路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进程中的共性问题。解决好合资铁路问题,不仅对现有的合资铁路十分重要,而且对今后铁路吸引社会资金,加快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进程,促进铁路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加快合资铁路发展的几点思考

(一)整合资源,实现规模效益。相对于国铁来说,合资铁路最大的优势在于体制创新,但其最大的劣势在于自身未能形成网状运营的格局,这必将严重影响到合资铁路的生存与发展。如果能够在局部区域整合合资铁路,逐步形成网络体系,就可以提升合资铁路整体运营能力、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最终达到规模化经营的目的。因此,应该加快合资铁路重组进程,整合合资铁路资源。

当然,重组不是企业的简单叠加,而是优化结构、提高效率的重要手段,重组过程应坚持以下原则:一要有利于优化生产力布局和发挥规模效益;二要有利于提高合资铁路的竞争能力;三要发挥好政府的引导和指导作用。

(二)建立健全各项法律法规。健全法制和依法办事,既是政府准确有效地实施宏观调控的依据和保证,又是运输市场得以健康有序运行的前提条件,因此,应加快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合资铁路法律体系。

1.应当尽快修订《合资铁路管理办法》,从行业特点出发,根据铁路线路的功能,如“公用铁路和非公用铁路”来划分管理范围,并将其作为规范除国家铁路、地方铁路、专用铁路外的其他铁路的行业法规。首先,按照铁路功能分类进行立法,能更好地满足行业管理的需要,有利于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模式创新;其次,有利于对各种社会资本无歧视开放,有利于制定平等的准入规则,营造各类主体公平、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

2.要尽快完善投融资机制相关的法律法规,确保投融资政策的实施。铁路建设资金短缺一直是中国铁路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其根本出路就是改革我国现有的投融资体制,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逐步形成中央和地方政府投资主体、企业投资主体和其他社会投资主体并存的多元化投资格局。逐步形成独资、合资、股份制、项目融资、承包、租赁等多种方式并存的局面;实现投资资金来源多渠道,除财政拨款、专项资金、国内银行贷款外,还应拓展包括投资主体自有资金、国外贷款、外商直接投资、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等其他投资资金。再就是将某些具备条件的项目挂牌上市,这样,不仅可以改变投资结构不合理以及资金不足的状况,还可减少贷款比重。要达到上述目的,首先应尽快完善投融资相关的法律法规,营造良好的投融资环境。

(三)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支持合资铁路发展。国家应明确界定合资铁路公司的公益性与经营性,尽可能地减少其所承担的公益性责任,为之创造一个可以良性发展的外部空间。

1.要正确认识合资铁路的特殊性,将其与国铁区别对待,结合其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

2.加大金融和财税的政策支持,提高合资铁路项目盈利水平,调动投资者的积极性。一是探索为铁路项目提供成本低、期限长的政策性贷款,对公益性较强的项目实行贴息等优惠政策。二是充分借鉴国际成熟经验,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合资铁路财政投融资体制,可以试行将部分邮政储蓄、社保基金等财政性契约资金用于铁路建设。三是积极探索项目融资、融资租赁、信托计划等多种融资方式在铁路中的应用,鼓励创新金融工具,支持在国内外资本市场融资。四是将铁路项目列入企业所得税优惠产业目录,对铁路项目在税制、税率等方面予以政策支持。

(四)强化合资铁路的企业化经营管理机制。合资铁路公司作为规范的现代企业,应建立科学、规范、严格的经营管理机制。

1.进一步完善产权制度,建立起完善的、投资多元化的、“责、权、利”分明的产权管理制度。

2.建立一套有效的管理层激励机制。有效的激励机制可以很好的调动公司管理层积极性,增强责任心。

3.增加公司运作的透明度。提高公司运营状况和经营业绩的透明度,可以有效增强公司运作的外部监督。

4.建立内部控制制度。这是现代企业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率,保护财产安全,实现经营方针和目标的有效的工具和手段。

(五)完善对合资铁路的监管体制。对铁路行业实施有效的监管是合资铁路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保证。应以铁路投融资改革为突破口,加紧推进铁路改革,尽快建立并不断完善铁路监管体制,为社会资本进入铁路创造良好的环境。现阶段应在落实所有制准入政策的同时,进一步明确市场准入政策,加强市场准入监管,没有所有制歧视地设置市场准入“门槛”,并加强对已进入市场的各类主体行为进行持续性的动态监管,以保持有效的市场格局。在价格方面,应加强对运输成本核算的财务管理,进一步理清价格生成机制,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的运价体系。在互联互通方面,实行平等、无歧视的接入政策,加强对线路使用费等互联互通收费的监管,形成公平合理的费用标准体系和高效的收入清算机制。在运能资源配置方面,研究制定透明、公正的配置规则,建立高效的配置机制。

另外,还需认真解决铁路行业政企不分问题,将原本属于企业的经营管理职能交还给铁路运输企业,从以往对企业的干预和“管理”转成为企业服务。

(六)进一步优化合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现代企业制度以公司制为代表,而公司企业的特征和优越性在于其具有健全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通过结构功能的科学构建实现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之间的平衡和制约,实现权责分明、管理科学、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管理机制。

1.进一步健全机构。结合合资铁路公司换届、章程修改等工作,组建好公司股东会,并健全监事会机构。

2.进一步完善制度。按照《公司法》的要求,完善合资铁路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细则,明确界定公司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者的权限;完善公司董事会、监事会、总经理工作条例。

3.加强董事会的作用。董事会是合资铁路公司的最高决策机关,董事会的作用加强应围绕讲究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增强决策的超前性预见性、提高决策效率来进行。

(七)加强与国家铁路合作。合资铁路与国铁在运营管理等多方面存在紧密联系,也涉及到双方的利益分配问题,问题的解决不可避免地会损害到某一方,所以,仅仅依靠两方面协商解决是不现实的,这就需要铁道部出面协调各方的利益,找出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以建立一种有利于合资铁路发展的运营管理机制。在政策上,要主动加强与铁路局的联系,多反映合资公司的需求和困难,以争取铁路局运量、运价和换算周转量等方面政策的支持;在运输组织上,要立足做大增量、合理安排车流径路和运量分配;在客货营销上,要联合开车、合作经营,争取实现整体利益最大化;在设备运用上,可通过委托、租赁等方式,充分利用国家铁路既有的机车设施、检修基地,提高资源运用效率,降低运输成本,避免重复投资、重复建设。把依托国铁的路网优势与发挥独立的市场法人实体的优势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更好的、共生共存的发展空间。

综上所述,当前合资铁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转换观念,深化改革,促进合资铁路发展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薛继连,白东升,等.朔黄模式――合资铁路制度创新及效应[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网约车经营管理制度范文5

关键词:车队管理 挖潜增效 安全运行 素质提升

作为国有特大型企业胜利油田后勤服务行业的车队,在精细管理和安全管理方面的工作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突出抓好精细管理和安全管理,才是保障生产,提供优质服务的根本举措。只有大力推进精细管理,全面加强基础管理工作,把握关键节点,促进创新创效,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才能实实在在推动工作上水平。以岗位责任制大检查为抓手,全面加强安全环保工作,才能实现车队管理的高效和谐运行。进一步加强驾驶员的培训,才能实现车队的服务保障工作让领导满意和职工群众满意,

一、大力推进精细管理,全面加强基础管理工作

建立长效考核机制,并认真贯彻执行,才能不断推动工作上水平。必须坚持安全第一、以人为本、创新发展的管理理念。建立健全以岗位责任制、工作标准、操作规程及考核细则为核心的制度标准体系,定期对车队驾驶员检查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效益工资挂钩,才能促进职工队伍管理与服务水平双提升。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加强技术创新,探索研发车辆管理中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项目和产品,实现市场盈利能力。始终坚持强化节能挖潜、降本增效意识,制定必要的经济考核办法、油料管理、维修管理等规章制度,大力开展“创建节约型单位、节约型班组”活动,最终形成全员节约、精细经营的良好局面。以降低油耗和维修费用为重点,把握关键节点,实施以单车成本核算与考核管理,将费用逐一切块,层层分解,确保人人身上有指标、有担子,才能构建起“车队、班组、驾驶员”三位一体的成本控制网络。

以扎实开展为民服务活动为载体,坚持在管理服务优质高效上做文章。实施车辆维修委托单、服务满意率调查以及维修意见反馈等措施广泛征求驾驶员和服务对象意见与建议,在驾驶员中间大力实施安全文化工程,充分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不断提升办公规范化。推广应用车辆动态管理系统,落实长途车辆网上审批,运用网上办公平台,将工作动态信息、人力资源信息、车辆设备管理、单车核算信息、油料消耗管理等全部实现安全管理信息化、经营管理网络化,从而实现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

二、突出岗位责任制大检查,抓实安全环保工作

首先要注重制定并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把安全教育放在各项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强化全员安全意识,加强安全生产制度和责任体系建设,落实各项措施,规范工作标准和工作程序,实施全方位安全管理、全过程安全控制。建立以“风险管理”为核心、以“辩识、分析、控制、改进”为主要内容的安全评价和隐患识别机制,定期组织职工参与风险辩识活动。严格落实环保管理和清洁生产各项规定落实,通过同上级主管部门、驾驶员之间签定安全责任书,将责任层层落实。加大安全责任追究力度,深化安全文化建设,实现本质安全化。坚持教育为先、预防为主,提倡警觉性驾驶,广泛宣传交通安全知识,加强安全监督检查,加大考核力度,以各种安全例会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案例分析、思想交流,倡导“细节铸就安全、安全成就幸福”理念,真正落实从“我要安全、到我能安全”等特色活动。

要注重强化设备管理,提高设备运转质量。严格落实巡回检查制度和点检制度,坚持对车队安全隐患情况进行全面排查和统计,对存在问题及时整改。同时,健全完善车辆归场管理办法、双休日行车登记制度等管理细则,每天详细记录安全运行天数和里程数,时刻提醒驾驶员日常交通安全防范。遇有雨雪雾冰等恶劣天气,通过温馨短信提醒每名驾驶员注意行车安全。为确保相关制度落实,安排值班检查,特别是发生运输路线长、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时,既要为客户提升优质服务,又要防止驾驶员疲劳驾驶。要着力抓好元旦春节、雨季八防、冬季供暖等特殊时期的安全行车监控,抓好重点要害部位的安全管理,狠抓隐患治理,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安全生产成果,造福于单位、造福于职工家庭。

车队能否做到管理有序、工作高效、安全节约,除具有一套完善的切合实际的管理制度来遵循,更重要的是加强驾驶员的教育管理。通过从业道德教育,使每个人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包括爱岗敬业,勤于奉献,服从领导,团结协作,遵章守纪,文明礼貌,安全行车,爱车节约等内容,明白自己的职业岗位对企业对社会应尽的责任。要加强车队工作人员的职责教育,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努力完成车勤保障任务,自觉遵守各项规章,严守保密制度,坚持平时养好车,开好安全车,做到方向在手中,安全在心中,清楚地知道自己作为一名驾驶员应尽的职责。要加强车队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教育,牢固树立服务第一,服务至上的意识,只有通过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培养教育,才能充分发挥车队的服务职能。

三、建立基层创建目标,注重加强职工队伍建设

胜利油田“三基”创建工作富有特色,是指导各基层队强化运行,夯实基础的重要举措。作为胜利油田的基层车队,在具体管理中,可以充分结合争金夺银创建活动,严格落实“三基”工作常态化和创新检查考评模式,确保“三基”创建的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和全方位覆盖。

网约车经营管理制度范文6

新理财(以下简称“新”):进入互联网时代,IT在企业发挥的作用愈加突出。您认为应如何定位信息化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

魏代森(以下简称“魏”):企业的经营、管理离不开信息化。首先,财务管理模式的变化,其本质在于企业自身的变革、CFO角色的设立、财务部门和财务工作者地位的变化,企业需要针对这些变化做出相应调整;其次,企业的组织架构、业务流程以及财务服务对象、服务内容的改变,需要借助信息化手段来实现,信息化平台使得这种变革加速,也使得效率得到切实提高。

当前,如果没有信息化的支撑,企业的经营效率难以提高,很多先进的理念也难以得到推行,原本很好的经营想法,可能由于效率的原因而失效。例如,如果信息不畅通,如何实现监管和监控?如果不借助信息系统,如何实现资金使用情况的实时查询和监控?

信息化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包含以下几方面:第一,实现企业办公自动化,使原先需要大量人工的工作由计算机来完成,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第二,实现了信息共享,打破了信息瓶劲;第三,辅助决策,企业可以借助先进模型对已有数据进行加工分析,企业经营好比开倒车,虽然企业无法准确预知未来会怎样,但可借助信息化的手段和已有信息对未来进行合理预测。

新:信息化应建立在企业管理升级的内在需求上,是企业的主动诉求,但在一些企业似乎并不是这样。您认为企业信息化的主导者应是企业还是系统供应商或是咨询公司?在信息化实施工作中,企业需要做好哪些工作?

魏:信息化是一场管理革命,信息化的力量来源于与管理的有效结合。现代管理思想是信息系统的灵魂。信息化不只是开发和使用软件,更重要的是管理思想的解放、管理制度的创新和业务流程的重组。因此,信息化成败的关键并不取决于技术、资金和软件实施,主要取决于企业自身的主体意识,与专业管理咨询公司及软件供应商的合作方式、合作精神。信息化的主导推动者是企业,需要企业高层领导强有力的支持和推动;软件供应商或咨询公司在信息化过程中只是处于一个辅助角色。原来很多人将软件仅看作是一种商品,信息化实施工作也就被当作商品或服务的买卖行为,软件买回来之后由供应商“看着办”,企业很少主动参与实施过程。这样,企业的信息化实施工作往往难尽如人意。现在,我们迫切需要改变这一认识上的误区。要确保信息化的成功实施,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财务部门、信息部门、业务部门必须在实施过程中处于主导者的地位,充分参与信息化实施的全过程。如果角色发生错位,信息化的效果将会大打折扣。

企业在信息化实施过程中具体需要做哪些工作?首先,企业必须非常清楚实施信息化要达到的具体目标;其次,就实施过程而言,最重要的是建设新标准、新规范,梳理其业务流程。可以由实施方引导,但企业必须处于主导地位,全程主动参与,发表自己的看法。咨询或实施方虽然有很多经验、模型,但各个企业的具体情况还是千差万别的,因此,企业要充分参与,要有明确的目标和主导思想。

只有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有效结合,信息化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企业在实施信息化之前,应先把自身的管理梳理清楚,例如实施财务集中管理模式,企业需要审视自己的管理模式能否调整到位,能否制定统一规范以确保集团所有企业按同一标准说话。在实施信息化工作之前,企业应尽可能做到:管理模式已建立起来,业务流程已梳理清楚,基础设施已建立起来,标准化工作已做好。也可以借助信息化本身蕴含的管理模式,对企业的流程和管理模式进行适当调整。

新:在信息化实施过程中,软件选型非常关键。您认为企业在这方面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魏:在软件选型过程中,企业需要注意的地方很多,但我在这里只想强调企业对软件的正确认识和理解。以前企业对软件的认识存在两大误区:第一,认为软件无非是一张光盘,将其看作一种商品,这种认识是错误的,企业不应将信息化选型看作是选择一种商品,软件与硬件不同,软件是为经营管理服务的;第二,将信息化仅仅当成一门技术,但是再好的技术也无法医治企业的“疾患”,因为这种疾患的病因不是技术,不是网络,也不是语言工具,而是管理,是文化也是方法。管理大师曾提醒过我们“客户所需要的不是产品本身,而是产品背后的东西”,企业需要的不是软件,而是管理、方法、流程、控制及其所伴生的文化。

成功实施管理软件,企业需要做大量的基础性建设工作,需要进行系统之间的集成。企业的业务需求会不断发生变化,企业也在不断成长。如果将软件作为静态的商品,就承载不了上述这些变化因素。因此,在软件选型过程中,企业需要将软件和供应商联系起来,软件选型更重要的是选择合作伙伴,这个合作伙伴必须有能力、有实力承载上述这些动态因素。至于如何去选择合作伙伴,这与供应商的理念以及已有的成功范例等有关。

新:随着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的发展、新的信息技术不断出现,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财务关系、财务管理模式等也被不断赋予新的内容,企业面临着信息化系统不断更新的挑战,您认为企业应如何应对这种挑战?

魏: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都会面临这一现实挑战。一方面,某一软件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后,使用者会形成一定的操作习惯;另一方面,软件长期运行也会积累大量的信息资源。软件的重要作用在于通过对信息的收集和加工来辅助决策。前面我已经谈到了,将软件看作商品的观念是错误的。这种观念上的错误可能会造成企业在后期投入上的一系列问题,其中投资成本可能还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如何有效保护和利用原先积累的信息。如果信息遭遇损失,后果是比较严重的。因此,在建设财务集中管理等信息系统时,重点在于对原有信息的有效保护和充分利用。

通常有两种解决办法,第一,保留原有的信息系统,节约资金投入,保留操作习惯,但信息化实施后的经营管理效果会大打折扣;当然,也可以保留原有的部分系统,通过引入决策支持系统、绩效管理系统、有效监管系统等来进行整合,一方面可以节约原有投资,保存原有信息,为决策提供了帮助,也提供了方案。这种作法虽然节约了投资,但是在资源整合利用方面的效果还是会受影响。第二个作法是彻底更换原有的信息系统,但保留原有信息,更换之后新的管理模式所涉及的要素和内容应该都能得到实现,原有的投资可能会有些损失,但信息化实施的综合效果会比较好。

谁也无法准确预知未来是怎么样的,但技术和管理理念是相互促进和逐渐提升的。互联网没有出现之前,用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业务处理就已经非常不错了。自互联网出现以来,信息系统也随之有了飞跃发展,管理的要求也进一步提升。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随着产业链在各个国家分工的进一步细化,不断产生新的管理需求。静态的软件不可能承载太多变动发展的因素,那么,谁去承载这些动态因素呢?只能由供应商或实施方来承载。在可看得见的几年内,从选择合作伙伴的角度来审慎投资;从软件供应商和实施方的角度来看,其应尽可能预见到这种变化,在软件设计过程中,考虑其可扩展性、灵活性、弹性,因此,平台化软件就非常重要,这些业务平台能够很好地支持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