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

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范文1

1•1对规模经济的考察

厂商的平均成本会随着产出增加保持不变、上升或下降[1]。因此规模经济与规模报酬递减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通常是伴随大规模生产、高度专业化、资源集约利用和不可分性而来。规模经济因不同的厂商和不同行业而有差异。规模经济的来源:规模经济主要与成本不可分性、规模因素扩大、专业化、大规模资源、生产技术的改进以及学习效应相关。成本的不可分性是指有些成本与规模关系不大,甚至是独立于规模之外的,即这些成本相对于产出规模而言,是部分的或者是完全的不可分的。一个最明显的方面就是产品的研究与开发成本往往与产品的产量部分的或者完全的不可分。比如新车型的研究成本与汽车的产量。因此当产量增加时,不可分成本随着产量增加而使得单位成本降低。规模因素扩大往往带来经济。对于资本性设备而言,初始成本和营运成本的增长速度一般低于设备生产能力的增长速度。比如写字楼电梯的初始成本和营运成本一般变化不大,而电梯的效益则随写字楼的使用率增加而增加。专业化带来经济效益。工厂或企业的产量越高,劳动力和资本性设备的专业化机会越多,相关的收益就增加。

产量增加可以使企业招聘具有专门技术的员工,也为采用专用设备提供了可能性。并且为相关的垂直联系和水平联系的企业提供了专业化机会,由此也带来了效率的提高。大规模资源带来的经济效应。大规模资源可以带来经济上的相对效益。比如企业只用一台机器生产,每月需要储备一个零部件以防意外故障,当有十台机器生产时,每月储存的零部件不必要为十个,而是少于十个。与此类似,对于原材料供应、产品、半成品订销等也存在类似的大规模经济。此外引进新技术与学习效应(经验)也能产生规模经济。一些成本函数展示了规模经济,而另一些则没有。一个典型的制造过程至少在最初展示了规模经济。而这一典型厂商的其它功能,如管理、监督、营销和运送会引起成本,并用尽规模经济[3]。

所以规模到达一定程度,会产生规模不经济,主要原因:管理成本上升。管理的有效性随着规模的扩大而下降。从而限制了规模扩大的程度。随着规模扩大,管理链条延伸,管理有效性可能下降,表现为决策过程的延迟,最终决策者不能把握会影响决策的事件。决策者收到的信息被限制、改变。规模还可能影响到管理人员的动机,比如扩大权利,增加管理者福利等目标追求的影响减弱了正常的工作管理效率。劳工关系障碍产生。一方面,随着规模扩大,专业化和重复性的工作增加,员工产生厌倦感与缺乏追求企业目标的成就感,而导致员工绩效下降;另一方面企业或工厂规模扩大,等级链条越长,员工远离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就越不理解管理者的意图。销售成本的增加。随着经营规模的增大,销售和分销成本也能成为规模不经济的来源。规模增大,市场范围更广,平均运距和平均运输成本上升,如果增加的销售来自新的客户分布更加广泛的分散市场,平均销售成本上升是必然的。此外,随着规模的扩大,生产要素成本随需求上升而升高,这也是导致规模不经济的一个主要原因。但是,在要素充分流动情况下,并且研究规模经济一般假定企业要素供给是具有完全弹性的,因而在规模经济分析中这类因素不作为规模不经济的原因。

1•2对范围经济的考察

当两种产品一起生产(联合生产)比单独生产便宜时,就产生范围经济[2,3]。用成本函数来表示,考虑Q1单位产品1和Q2单位产品2的生产,单独生产每一种产品的成本是C(Q1,0)+C(0,Q2),一起生产的成本是C(Q1,Q2),那么范围经济(SC)的衡量:SC=[C(Q1,0)+C(0,Q2)-C(Q1,Q2)]/C(Q1,Q2)如果SC总是正的,就存在范围经济。国外有关研究指出,在1968年,200家最大的制造业厂商中的146家在11个或更多的行业中经营[3]。而多恩、罗伯茨和萨缪尔森研究了在数量上是有非常小的厂商占统治地位的制造厂商,发现在1982年厂商平均生产1到2种单独产品,多工厂厂商平均生产2到3种单独产品[2]。还有的关于范围经济实证研究指出,对通用汽车公司而言,将大汽车与小汽车、卡车组合在一起生产有足够大的好处。令人吃惊的是,将卡车与大、小汽车一起生产就没有产生范围经济[3]。以上说明,范围经济也是普遍存在的。范围经济并不必然意味着多种(两种)产品应该由单个厂商生产。大型企业比较容易实现企业内部的范围经济(建设多工厂,进行多样化经营);小型企业集聚通过水平的或垂直的生产与销售联系,也能产生范围经济。范围经济与企业以及产业的特征等存在一定的关联性。事物总存在辨证的两个方面,既然存在范围经济,也必然存在范围不经济。并非所有的集聚都能产生范围经济,有时就存在范围不经济,这是由产品的生产函数决定的。比如多样化经营或联合生产导致的成本上升。许多可能因素有利于范围经济,最重要的一个是共同投入的使用[1]。可以用知识(信息)来说明,知识是生产和销售相关产品的最重要的共同投入之一。一种产品的信息很可能与另一种紧密相关的产品有关。比如知道肯德基的营销方式,可能有助于麦当劳的营销。了解了电风扇的营销状况,可能有助于空调的销售(共同的市场)。否则象信息这样的资源,会因重复建设而浪费。并且信息难以购买和销售,所以单个厂商经常生产相关的产品。

1•3对外部经济的考察

所谓外部性是指经济主体(个人或企业)生产或消费活动受到其它经济主体活动的直接影响,使其生产函数或消费函数之值发生了改变。因此生产或消费之决定受到其它经济主体活动的影响,甚至其它主体经济活动成为其决策函数之变数。由于研究角度的差异,外部性又分为不同的类型,一般有技术外部性(technologicalexternality)与货币外部性(pecuniaryexternality)。技术外部性是指纯粹由技术或其它方面的关系,而不是由市场机能所产生的外部性,比如邻居家花园为四周邻居提供了宜人的景色。货币外部性是指生产者彼此之间透过市场所产生的外部性,例如某一工厂增加投资扩大生产规模,产量增加,该产品及其相关产品价格下降,消费者受益,同时以此产品或相关产品为原料的生产也因降低生产成本而受益。无论货币性的还是技术的外部性都有两种类型: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一般人们把货币性的外部性又分为(货币性)外部经济和(货币性)外部不经济,即按照马歇尔的分析,外部经济是指整个行业的规模扩大和产量增加,而使个别厂商得到好处。包括修理、服务、运输、人才供给、科技情报等方面的便利条件,从而使个别厂商减低平均生产成本,得到外部经济。外部不经济是指整个行业的扩大和产量的增加而使个别厂商成本增加,收益减少。引起外部不经济的因素。包括由整个行业的发展而出现的招工困难、原材料和动力不足、交通运输紧张以及地价上涨等。技术外部性①也可以分为技术-外部经济和技术-外部性不经济,这是福利经济学中常用的解释,是指经济活动的主体对外部影响而言,而不是外部因素对一经济主体的影响。将一经济主体有利的外部影响称作技术—外部经济,而将不利的外部影响称为技术—外部不经济(加“技术”是便于与货币外部性相区分)。

2经济集聚的机理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理论上各种生产要素流动,聚集形成企业,首先是由于规模经济的效果,由于规模经济的作用集聚体规模增大,达到一定程度便产生了规模不经济,规模不经济一经产生,单位产品的成本停止下降,规模再扩大失去了规模经济的效益。各种生产要素仍然集聚,这种集聚是范围经济作用的结果。范围经济并不排斥规模经济,它本身就含有规模经济的要求(体现在成本的次加性,即追加新产品和服务进行联合生产比单独生产成本要低)。理论上不存在先产生范围经济后产生范围不经济的过程,它与生产函数、企业管理与营销等相关(比如前文通用汽车公司卡车、小汽车、大汽车的生产)。如果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都不存在,那么生产要素是否还集聚?生产要素还具有集聚的趋势,这是由于外部经济作用的结果。外部经济与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直接相关,货币外部性与整个产业规模相关,技术外部性与企业间关系、企业环境相关。对于货币外部性而言,由于外部经济的动力,生产要素产生了集聚的趋势;当集聚到一定程度,产生了外部不经济,单位产品成本开始上升,就出现了经济要素扩散的趋向。对于技术外部性而言,吸引与技术—外部经济相关的经济要素(主体),而排斥与技术-外部不经济相关的经济要素(主体)。总之存在外部经济产生集聚引力,产生了外部不经济导致经济要素的扩散。此外,经济要素由集聚向扩散转变,还是集聚体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区域分工的要求。当集聚体由一种经济功能向另一种经济功能升级转变时,往往扩散旧功能相关的经济要素,而集聚新功能相关的经济要素。所以,当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外部经济三者存在一个(不超过两个)时,并发生的经济集聚效果可以称作一般集聚经济;当三者都存在并发挥作用形成经济集聚,称作纯粹集聚经济;当三者都已经成为不经济时称作纯粹集聚不经济。

3经济集聚的空间类型和特点

经济地理学与产业经济学从空间形态的角度对经济扩散进行了分类[6,7]。主要将经济扩散划分为墨汁似(就近)扩散、等级扩散、跳跃似扩散、发展极似扩散、串珠扩散和随机扩散等六种表现形式。区域经济学将集聚分为偶然性集聚(由于区域因素导致的)和纯粹集聚(集聚经济产生的);纯粹集聚又分为规模经济、地方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8]。外部经济包含有地方化经济(货币性外部经济)和城市化经济(货币性外部经济与技术—外部经济),因此,可以用外部经济来解释和区别集聚。

3•1经济集聚类型划分依据

本质上,经济集聚与经济扩散是并存的,是经济要素流动的两种表现方式,并且经济集聚与扩散具有共同的作用过程。所谓存在集聚与扩散之分,不过是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系而言,即集聚是对于一个地方,有不同的要素流的汇集;扩散是对于一个地方,要素流的向外部流出。对于区域发展而言,可以说集聚是绝对的,扩散是相对的。因为要素流动,必然集聚(不同要素集聚才能产生经济活动);并且要素流的扩散是在形成新的集聚点。因而研究集聚更具有一般意义。在任何科学中,现象的研究肯定包括其关联性在内。地理学现象的关联性或因果关系有两类:在一个地方不同现象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不同地方诸现象的关系或联系。后者必然包括地区间运动在内[9]。对要素流动直接相关的经济集聚进行分类,也应该遵循这一基本规律,一是便于分析判断集聚体发展,二是便于分析判断集聚体对区域发展作用和意义。而以往对集聚与扩散的分类,如等级扩散、跳跃扩散、串珠扩散等,很难分清哪一种有利于地方发展,有利于形成新的集聚中心。依据集聚分类的两个基本目的,可以制定集聚分类的两个依据:①经济集聚过程中的经济联系;②经济集聚过程中或集聚体形成的与地方之间的关联程度(经济的和社会的关联)。根据①可以将集聚分为关联性经济集聚和非关联性经济集聚,前者是指集聚过程中,各种经济活动之间具有产业上的水平或垂直的联系,或者具有管理上的从属关系。后者是指不存在这样的联系或关系。根据②可以将集聚分为根植性经济集聚和非根植性经济集聚。前者是指经济集聚过程中经济活动与地方已经存在的经济活动或者社会活动形成了比较密切的联系,包括经济联系和社会关系。后者是指没有发生类似的经济联系或社会关系。

3•2经济集聚的类型

同样,对经济扩散也可以根据以上两种依据,对经济扩散进行分类:关联性经济扩散和非关联性经济扩散,根植性经济扩散和非根植性经济扩散。只不过集聚是相对于要素流的“汇”而言,扩散是相对于要素流的“源”而言。概念上具有相应的含义。由分析得出经济集聚与扩散的一般类型和特点如表2。根据以上的论述,规模经济首先引起经济集聚,并且不断强化集聚的程度,直至产生规模不经济,形成的是以企业构成为主体的集聚产业点,是经济集聚区域的基本组成单元,一般地域范围不超过几平方公里,集聚了少数几个规模不大的企业,结构较简单,基础设施比较简陋,往往依托于周围的小城镇或接近交通干道。集聚产业点形成后,由于范围经济的作用,经济进一步集聚,吸引更多的外来要素,企业间关系更加复杂,形成了多样化经营与联合化生产,不同的企业(原有企业间或与新产生的企业间)间产生了水平或垂直的经济联系。形成具有一定地域范围的企业群体,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共同推动下,企业群体的发展为集聚产业区。一般集聚产业区在几平方公里到几十平方公里不等。集聚产业区内逐渐形成了共同的基础设施(交通、通信、动力等),大大节约了企业外基础设施投资。并且加强了与地方社会经济联系的程度,以利于产业区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的整体发展。集聚产业区与周围大城市或口岸城市经济关系逐渐密切。当集聚产业区不能够为集聚提供范围经济时,外部经济作用继续使得产业区继续扩大,逐渐形成集聚产业核心区(或枢纽区),乃至发展成为一个规模大的城市。集聚产业核心区一般在几十平方公里以上,成为区域一个或多个行业的增长中心,核心区内部经济联系紧密,与外部的经济联系更加广泛,成为大量生产要素(人口、资本、技术等)的集聚体,不仅吸引生产性行业,而且也诱导生产者服务业[10](信息业、咨询业、金融产业等)的集聚,使集聚核心区的功能得到健全和发展。形成了经济集聚的过程中的集聚产业点、集聚产业区、集聚产业核心区的三种基本经济景观。

3•3几点说明

(1)尽管在经济景观形成分析中,先从规模经济开始,然后是范围经济、最后是外部经济。实际中不一定如此,只是为了便于理论分析。有可能后两者同时进行,或外部经济在范围经济之前起作用。这与企业规模、行业特点等相关。

(2)在经济集聚景观形成中,规模经济是最基本的,没有规模经济就无从谈起范围经济和外部经济。规模经济是集聚体形成发展的基础。在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外部经济三重效应叠加作用下,推动了经济集聚体从集聚产业点向集聚产业区、集聚产业核心区演变发展。

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范文2

内容摘要:义乌经济发展模式的特点在于以兴商建市为龙头、产业集聚为基础、贸工联动,该模式对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欠发达地区发展经济具有显著的借鉴意义。本文从外部规模经济角度解释了义乌模式的内在机理和形成竞争优势的原因,并分析了该模式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规模经济 外部性 义乌模式

义乌地处浙江中部,不邻边,不靠海,发展经济的自然禀赋并不理想。然而,义乌却选择了“买全球,卖全球”的方式来发展小商品流通业,一举成为世界闻名的国际性小商品集散中心,并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探索出一条依靠规模经济创造竞争优势的经济发展之路。这种化不利为有利、以逆向思维独辟蹊径的发展模式及其内在机理,给我们带来许多启迪。同时,该模式所蕴涵的风险,也给我们带来诸多警示。

义乌模式的形成背景及特点

20世纪80年代的“兴商建市”,使义乌经济走出了一条商业带动工农业的发展之路。以小商品批发市场为标志的商贸圈建设、小商品市场建设贯穿于义乌经济发展的始终。

义乌商圈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与对外辐射作用是义乌模式的精髓。在巨大销售量吸引下,义乌周围数十公里内布满了各种加工企业,当地工业迅速崛起。近年来,义乌的袜子、服装、饰品、玩具等产品,有不少已占领了全国1/3的市场份额。每年的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在带给参展企业巨额订单的同时,也带动了县级城市义乌的饭店业、餐饮业的发展。义乌小商品市场的繁荣还带动了其独特的商业旅游,义乌国际商贸城现已成为国家旅游局授牌的“4A级”旅游景点。义乌经济快速发展,不能不说得益于商品市场建设。

义乌模式也是一个跨越式经济发展模式,没有遵循常规的“以农业为主逐步转向以工业为主再转向以服务业为主”渐进式发展顺序,而是从农业直接跨越到以商贸业为主的阶段,通过拉大第三产业框架,逆向带动第二产业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前,义乌一直是一个农业穷县。从80年代初开始,义乌实施“兴商建市”发展战略,从小商品市场起步,并一直以小商品市场建设为龙头,直接带动了商贸业、金融业、交通运输业、信息咨询业等为小商品市场提供服务的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又拉动了对第二产业的需求,促进了“贸工联动”战略的实施,推动工业化和市场化的同步发展,工业化进程明显提速,反过来为市场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劲支撑。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义乌从一个农业穷县一跃而成为综合经济实力位居全国前20位的县市,其独到的发展思路功不可没。义乌正是利用了商业的快速集聚效应,成功地探索出了以商品市场建设为龙头、产业集聚为基础、市场经济为主导、以点线面的加速度推进方式为特征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

义乌模式的理论分析

(一)义乌模式挑战传统商圈

义乌小商品市场建设是经济发展的龙头。一个并不具备区位优势和资源条件的县级市以市场建设为龙头,进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自然有其成功秘诀。按照传统观念,义乌并不具备发展商贸的优势。传统商圈的布局要么在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消费中心,要么在具有产业竞争优势的生产中心,并且交通、通讯便捷。应该说,国内有很多比义乌更具自然禀赋的区域,而义乌却能成为全国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和浙江经济圈黄金点,值得深思。

(二)外部规模经济造就义乌竞争优势

义乌市场的兴起最初是抓住了改革的机遇,资源禀赋的劣势锤炼了义乌人“敢为天下先”的胆识和魄力。但是,义乌能在各地后起的商业大潮中屹立潮头,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外部规模经济。运用外部经济理论可以解释义乌市场竞争优势并在一定时期内保持优势的原因。

外部规模经济主要来源于整个市场规模的扩大,即随着整个市场规模扩大,该市场内各个商家的单位交易成本将会降低。这是因为:第一,规模扩大可以使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在该市场内的商家有可能享受到高效率、集中化和专业化的服务;第二,规模扩大可以导致劳动力资源的共享,专业人才的集中;第三,规模扩大易于传递新信息,有利于知识积累。

产业集聚是形成外部规模经济的主要原因,产业集聚强化了竞争优势。义乌的产业集聚经历了横向集聚和纵向集聚两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义乌的产业集聚主要是横向的商业集聚,从而带动了交通运输业、电信服务业、旅游餐饮业、房地产业与各种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90年代初以后,商业集聚效应向纵向延伸,带动了工业集聚。

1.横向集聚。横向集聚使义乌市场的规模效益得到了充分显现。义乌小商品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简陋到现代化,始终走在全国前列,产生了突出的市场集聚效应。在国内市场建设尚处于争议之际,义乌人基于传统的商业文化和当地政府的开明决策,率先树起了小商品市场大旗,产生了洼地效应;而在国内其它地区开始兴商建市之时,义乌商圈又以加速度方式进行规模扩张,且连续保持了全国商品交易额排行榜首地位,其规模之大、声誉之高、小商品品种之全、商品销售区域之广均遥遥领先于国内其它市场;当国内其它地区开始大规模建市之时,义乌市场又开始了迈向国际化经营的步伐。目前全球20强海运集团已有8家在义乌国际物流中心设立了办事处,使得义乌在2005年底的每天出货量达到1000多只集装箱,仅此一项就使义乌的物流成本比其它外贸城市低30%左右。2005年,联合国在义乌设立我国首个采购信息中心,使义乌在成为继我国国家机关采购基地之后,又成为联合国物资采购重要基地。沃尔玛、麦德龙、欧尚等全球零售业巨头也纷纷到义乌举办采购说明会,义乌正逐步成为国际性的日用消费品采购平台。

2.纵向集聚。纵向集聚又对义乌市场提供了有力的产业支撑。义乌小商品市场的繁荣带动了小商品制造业的兴起,商业发展不断向工业发展传递。伴随着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声名鹊起,义乌的制造业也经历了从分散到集聚直至培育发展优势产业的过程。在商品市场发展的初期,义乌周边交通较发达的乡镇首先接受义乌商品市场的辐射,开始发展加工业;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义乌的制造业也开始高速增长,形成了专业村的分工集聚格局;20 世纪90 年代以后,在当地政府“引商转工”、“贸工联动”等战略的推动下,义乌制造业快速向工业园区集聚,并涌现出衬衫、袜业、饰品、拉链、小五金、工艺品、印刷与毛纺等十多个优势产业,形成小商品制造业的群体规模优势。

横向集聚与纵向集聚的良性互动大大巩固了义乌市场的先发优势,进一步提升了义乌经济的竞争力。

义乌模式的启示及其拓展

(一)义乌模式的启示

义乌模式突破了传统的惯性思维,走出了一条利用外部经济性跨越自然禀赋束缚的经济发展之路。从义乌的经验看,以商促工的发展模式更适合工业化基础落后的地区。这是因为,第三产业进入门槛相对较低,风险小,资本积累快,而且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基础设施等条件对第三产业发展的制约也远远低于对工业发展的制约。也就是说,发展第三产业对起始条件的要求较低。

义乌模式推广前景广阔。义乌模式的竞争力来自于低成本优势,而这种优势是通过营造良好环境“兴商促工”引导产业集聚得以实现的。目前我国市场经济已深入人心,各地区的市场基础建设和交通已获得长足发展,使得我国许多地区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借鉴义乌模式的条件基本成熟。同时,随着我国与其他国家经济交往的不断深化和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加快,使得我国许多地区在国际化竞争平台上借鉴义乌模式,在更高的层次更广阔的空间产生规模经济效益。

从另一方面讲,义乌模式也不能盲目复制。义乌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规模经济,先人一步是取胜的关键。义乌以商业发展为龙头的成功,在于市场的快速扩张产生了显著的集聚效应,创造了低成本优势。

(二)义乌模式的挑战

外部规模经济在给义乌经济发展带来竞争优势的同时,也会带来专业分工模式的固定化与可能的效率损失。建立在外部规模经济基础上的专业化分工模式可能会导致义乌固定在这种既定的甚至是不合理的分工模式之中,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当义乌最初通过规模扩张获得竞争优势时,强烈的外部规模经济会巩固现有的分工模式。即使当其它地区已经具备了更低成本优势时,义乌仍会为维护其领先者的地位而人为控制成本,造成经济效率和经济福利的损失。

事实也是如此,在商贸业持续增长的背后,义乌模式也凸显出危机:一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义乌的劳动力成本逐渐攀高,科技含量很低的小商品已开始向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在全国各地冒出的与义乌早年相似的小商品市场,已造成这类商品的分流;二是入世之后,国外大型商业抢占和分割城市终端市场,也造成小商品部分市场分流,商品流通业的利润空间在内外挤压下逐步缩小。土地价格迅速攀升,再加上高企的劳务成本,无不对建立在规模经济基础之上的义乌模式的持续性发展带来挑战。

基于外部规模经济的低成本扩张,既形成了义乌模式的竞争优势,但同时又是该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尽管传统的商品市场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但随着要素价格的上涨,其发展将放缓甚至衰退。如果不对市场进行创新提升,在目前物流业发展迅速、业态变革加快的环境下,义乌的市场就可能不敌新的商业形态与其它竞争者,就有可能走向衰败。同时,停留在传统制造业上的义乌工业也因加工技术简单而容易被其他区域模仿,再加上规模经济的低成本优势逐步被要素价格的不断上升所抵消,产业竞争优势也会逐渐丧失。

(三)义乌模式的拓展

虽然规模经济性在未来一定时期内使义乌经济仍保持较强的动态竞争力,但过渡依赖低成本竞争必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因此,要实现持续性发展,必须向深度拓展,重新思考竞争定位,通过模式升级和提升,创造出难以被其他市场所模仿的显著差异性优势,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要从以“商业市场竞争模式”为主转变为以“产业价值链竞争模式”为主,通过联合或控制“产业价值链”的上下游关系,产生整合竞争力,从“价值链整体运行效率”中谋求更多的利益和规模经营的稳定性;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通过大力引进国际大集团采购商和连锁超市来义乌采购商品,吸引更多的外贸企业进驻义乌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在更大的空间和更高的层次打造规模优势;在加快产业集聚的同时,通过建立小商品制造中心和研发中心,大力支持科技含量高、资金密集型或特色优势商品作为产业升级的突破口,鼓励企业向集约化、品牌化发展,着力提高义乌经济的综合竞争力,形成与小商品流通中心地位相适应的小商品生产和研发基地;注重对下游网络优势的维护和完善,通过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的同步发展,在巩固现有经营方式和交易渠道的同时,大力发展网上交易、远期交易、期货交易、电子商务等交易方式和物流配送中心、连锁超市、仓储式商场等新的业态,进一步提高交易效率和降低交易费用,继续保持市场的领先地位。

义乌模式的深化与拓展是义乌经济发展适应内外环境变化的需要,拓展后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对依靠外部规模经济创造竞争优势的扬弃,是在完成初级积累后寻求更大发展空间与发展质量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范文3

【关键词】集聚经济;工业园区;集群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F4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12)05-0156-04

一、集聚经济的具体表现形式

集聚经济(agglomeration econo-mies),是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在空间上的集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成本的节约。集聚(agglomeration)的核心概念就是集中,是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是经济活动者为了获得某些优势条件或利益而向特定区域聚集的过程。集聚表现在许多方面,反映为人口、产业和城市的集聚,也反映为制造业、消费和服务的集聚。

集聚所带来的经济效应,很早就得到关注。马歇尔(Marshall,1890)是经济史上第一位对产业集聚现象进行系统研究的经济学家,认为产业集聚的本质就是性质相同的中小厂商集合起来,对生产过程中各个阶段进行专业化分工从而实现企业的规模经济生产。集聚从根本上而言是集聚所带来的外部经济,而这种外部经济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地方化的劳动力市场或劳动力池效应,二是专业化的投入产品,三是基于人力资本积累和面对面交流的累积所引发的知识外溢。

韦伯(Weber,1909)提出“集聚经济”的概念,在《工业区位论》一书中他把区位因素分为区域因素和位置因素,认为影响工业区位的区域因素包括运输成本和劳动成本,而影响工业区位的位置因素则包括了集聚因素和分散因素,其中集聚因素又包括特殊集聚因素和一般集聚因素。特殊集聚因素指的是交通、自然资源等,而一般集聚因素则指一般性的经济因素,是当多个工厂集聚在一个地点时能给各工厂带来更多收益或成本节约的因素。特殊集聚因素往往是产业集聚的诱发因素,而一般集聚因素才是集聚持续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胡佛(Hoover,1937)又进一步提出集聚经济具有三种基本形式:(1)企业层面的规模经济,即内部规模经济;(2)本地化经济,就是与地区产业规模相关的规模经济,即同一产业的不同企业集中在一个地方生产带来的经济效应;(3)城市化经济,就是与地区整体经济规模相关的规模经济,即各种类型经济活动集聚在一个地方带来的经济效应。

从经典理论看,集聚的形成与规模经济的产生、社会分工的深化、交易费用的降低和知识外溢等许多因素相关,这些因素产生的外部经济导致了集聚经济的形成。也可以说,集聚经济内的企业普遍地享有集聚带来的外部性,其直接后果是导致集聚内的绝大多数企业得到比外部企业更多的利益,即集聚效应。正是集聚效应吸引着经济活动向一定地区靠近集中。

如果仅从产业的角度看,集聚可以表现为企业集中、产业集聚和产业集群这三种形式。企业集中是指各类企业单纯的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不同行业的企业由于能够共享基础实施及优惠政策,而在空间位置上集中分布,但是企业之间的关联极其薄弱或是根本不存在,没有形成相互配套的分工与协作关系。较之与由不同行业企业组成的企业集中,产业集聚和产业集群则都是产业层面的集中,是同行业企业组成的集中。

产业集聚是指某一产业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它以国际分工理论为背景,侧重于某个产业的区域分布与工业整体的区域分布的对比,描述某个产业的空间分布状态。而产业集群则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通常以某一主导产品为核心,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的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Porter,1998)。产业集群基于交易成本和空间成本的降低,侧重于对相关企业和机构集中于某一地区而形成的有机整体的描述,实际上产业集群是产业发展的一种特殊模式和演化过程。

产业集聚与产业集群存在共同点,两者都具有地理集中性,都是许多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或相关企业在某一区域的集中,是一个以企业为主体的聚集区;两者都具有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资源共享的特点。但是,产业集聚不能等同于产业集群,产业集聚作为一种产业在空间上的集中,与产业集群的关键区别在于产业集群内部存在着共生机制。产业集聚仅仅描述某一领域相关的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和接近(张元智,2001),而产业集群却是一个类似于生物有机体的产业群落,它是企业自组织或有组织的综合体,不是无组织的混合体和堆积物,揭示在一些地方相关企业集结成群,从而获得竞争优势的现象和机制(王缉慈,2002)。产业集群形成了产业集聚所没有的组织结构和发展模式,比产业集聚拥有更强的竞争能力和发展能力。换言之,产业集群所具有的竞争优势是产业集聚难以相比的(魏后凯,2003)。

二、工业园区发展方向的选择

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范文4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口向城市聚集、城市规模扩大以及由此引起的一系列经济、社会和空间结构变化的过程。表现为:农业活动逐步向非农业活动转化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各种生产要素和产业活动向城市地区聚集以及聚集后再分散的过程;农村人口逐步转变为城市人口,在空间上实现转移和集中,引起的社会生产与生活地域空间组织变迁的过程[1];乡村生活行为方式、价值理念向城市生活行为方式、价值理念转变的过程。从历史过程与发展动因来看,城市化是非农产业化的结果,离不开产业的发展。

产业集聚作为一种产业的组织形式,对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有着重要的影响,改革开放后,随着产业的发展,产业集聚、集群经济也被逐渐上升为经济研究的重点和前沿问题之一,并早已被重多的国家和地区认为是加速经济增长、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手段。在我国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中,发现如果忽视产业和就业的支撑,仅仅把“造城”看作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提高本地城市化水平的突破口,人为造出的城市是没有活力的。从根本上讲,城市化的过程就是产业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产业集聚与城市化互动发展,推动区域经济的增长。研究从产业集聚与城市化的互动关系出发,分析如何更好的发挥集聚效应,促进产业和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未来城市化的战略方向。

二、产业集聚与城市化的互动机理分析

研究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把产业集聚与城市化的互动机理归为5个方面,分别为:专业化分工形成的内外部规模经济效应;资源共享带来的正外部性效应;区位比较优势带来的循环累积效应、多样化产业集聚与城市功能空间演化的相互作用效应和增长极带来的扩散与辐射效应。如图1所示,这5个方面的互动效应并非一开始都具备,呈现出一定的先后关系,且图1中,下方的互动效应是上方互动效应的支撑,上方互动效应又反作用与下方互动效应。要使产业集聚与城市化良性互动发展,需要使5个方面的互动效应得到充分发挥。

(一)专业化分工与规模经济效应

文献表明,产业在地理上的集聚往往源自于厂商对专业化和规模化经济利益的自发性追求,这一过程对城市的形成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马歇尔(Alfred Marshall)在1920年《经济学原理》中论述了产业集聚与内外部规模经济间的密切关系。认为企业追求内部规模经济时必将追求专业化,来提升资源、组织和管理效率,这种专业化使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其他产业在同一地的集聚。而产业的聚集,使企业能够获得来自产业内部厂商和其他产业带来的外部规模经济,并促进当地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形成加强规模经济的要素环境,包括:协同创新环境;辅产业并存;丰富的劳动力供给与需求;较大的顾客需求等[2]。Goldstein & Gronberg(1984)指出,关联性及相互辅产业的空间集中,有利于降低企业与其它厂商间的合作成本,从而获得专业化经济。特定地域中所有企业的专业化经济合起来就是分工经济,它受到企业间依赖程度大小和生产力改进潜力的影响,是一种社会网络效果[3]。城市的出现正得益于专业化分工和大规模活动所带来的优势。亨德森(Henderson,1974)认为在内外部规模收益递增的情况下,企业不断增加产出,降低生产平均成本,专业化造成企业间的关联吸引更多厂商的生产活动向企业所在区域集中,使这一地区逐渐扩张形成一个庞大的生产性区域。随着大量人口不断涌向生产地,城市便在这一区域形成[4]。Yang & Rice(1994)也认为,分工的不断发展是企业集中从而形成城市的内在动因,随着分工的不断发展,市场会自发地形成最优的分层城市结构,城市合理的分层是对集中交易带来的收益和费用进行权衡的结果,城市的规模和分层取决于分工水平和交易效率 [5]。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资本开始流入寻找新的投资,各类机构逐步完善,专业化高技能的劳动力储备库逐步形成,促进了产业的集聚和发展。与此同时,就业机会、劳动力规模、经营管理能力和人口也随之增加。在生产和需求相关力量的相互作用下,各类基础活动,如:较大的市场服务业、商业和交通运输业等开始增长,形成完备的专业化分工更全面的城市体系。可见,产业集聚源自于企业对内部规模经济和专业化分工的需求,促进了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城市的发展又通过增强企业的外部规模经济效应,促使专业化的进一步分工和产业的集聚。

(二)资源共享与外部性效应

资源共享理论侧重于从资源共享的角度来解释产业集聚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资源的共享性首先体现在劳动力资源上。克鲁格曼(P.Krugman,1993)认为,产业的发展为掌握技能的工人提供了需求市场,吸引优良工人到相应的产业聚集地;城市发展提高了劳动力市场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大大降低了厂商的人才搜寻成本,使得厂商更愿意在城市聚集,雇佣到他们所需要的有专业技能的优良工人。孤立的厂商即使能够雇佣到大量的一般劳动力,但可能会因为缺少某种专业技能的劳动力而束手无策[6]。劳动力的共享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产业集聚和城市化的互动发展。其次体现在信息资源的共享性上。邦德威尔(Boundervile,1966)指出,厂商为了减少获得实物和信息的距离成本,往往会倾向于向具备这些信息的大的厂商集聚[7]。王红霞(2005)认为,厂商和家庭在特定地区集聚缘于厂商间进行沟通的客观要求,且沟通交流对于距离成本的敏感性使得厂商越集中,信息交流带来的好处就越大,因此就会形成大量厂商的集聚及城市的发展[8]。第三,体现在中间产品和服务的共享性上。厂商在集聚区更容易获得关联厂商生产的中间产品,降低运输成本,同时厂商的集聚使得公共服务变得更有效率,城市的发展促进了服务水平的提升,降低了企业获取服务的成本。

资源共享带来的益处正验证了集聚经济的正外部效应。Audretsch& Feldman(2004)[9]指出了城市发展为企业发展带来两大好处,一是需求偏好的多样性;二是不同行业间知识交流的便利性。资源共享带来的正外部效应特别体现在厂商间的信息传递和知识共享上。信息和知识具有着公共产品的性质,一个厂商对信息和知识的利用不会影响其他厂商对这些信息的利用,信息和知识在厂商之间传递和交换就具有正的外部性。产业集聚的厂商所拥有的信息和知识互补性越强,共享的外部性就越大,且不同经济主体在互补性知识的激发下更容易产生创新搜索和实践。可见,产业集聚所聚集的厂商越多,信息相互传递的可能性就越大,成本越小,正的外部性也越大。因此,外部性也可以较好地解释产业集聚与城市化的互动发展。

(三)比较优势带来循环累积因果效应

韦伯(Alfred Weber)在1909年从区位的角度指出产业集聚地往往是在运输和劳动成本方面具备比较优势的地区,这种优势吸引各类要素汇集进一步演化为城市[10]。可见,产业集聚和城市的形成源自于区位比较优势。这种比较优势又随着产业集聚和城市化的互动发展,进一步得到强化,形成了良性的循环累积效应。一方面,产业集聚有利于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和城市的品牌建设。产业集聚与单纯的企业集群不一样,它强调以主导产业为核心,大量关系密切的企业及其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中而形成的强劲且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产业集聚能够强化企业在产业链上的垂直分解,刺激创新、降低成本,创造出维持集群所必须的竞争优势[11]。这种优势会进一步上升为产品或产业的品牌优势,城市依托于这些产品和产业可逐渐形成区位性品牌,如法国香水、意大利时装、瑞士手表;我国沿海地区形成的嵊州领带、诸暨袜业、海宁皮革、永康五金等[12]。产业集聚作为一个地区众多企业品牌精华的浓缩和提炼,不仅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更有利于提升整个地区的形象,为持续有效的城市化和经济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另一方面,高质量的城市化有利于产业聚集比较优势的形成。首先城市化进程通过加大公共基础设施投资,提高产业发展所需的硬件基础设施水平,提升产业集聚地的比较优势;其次,城市化进程通过增强市场的竞争力和开放度,健全法律法规,完善产业发展所需的制度环境,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产业集聚活力的提升。第三,城市的多样化发展所强调的包容、合作、交流、创新的文化环境,有利于产业间的合作,产学研的结合和集群的发展壮大。

可见,城市化通过提升产业生产要素质量,增强吸引和控制资源的能力,进一步的提升了自身的比较优势和产业的集聚效应。正如缪尔达尔(G Mydral)提到过的循环累积因果效应一样,城市中的各产业部门由于互相联系和互为因果,一旦某种因素触发了城市的成长,在原有产业的基础上,将不断诱发新产业的产生和进入,并替代老产业,形成自发成长的内部动力机制,城市则在这种累积和循环的过程中逐渐成长[13]。

(四)多样化的产业聚集与城市功能空间的演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的产业不断得到催生,技术、劳动力和企业家才能的流动使单一产业集聚日见稀少,取而代之的是强调规模性、多样性和外部关联性的城市化集聚和跨行业的多样化集聚,形成连续的、由小到大的层次化的产业关系链,城市中的企业可因不同产业部门的集中而获益,这种城市化经济是城市功能和结构演变的基础[14]。Krugman(1991)通过中心――结构模型详细阐述了产业集聚效应对空间分化的作用[15]。其后,多位学者对中心结构进行了扩展,并分别从运输成本[16]、溢出效应[17]等方面深入讨论了产业集聚对空间演化的影响。

从城市功能角度来看,城市空间结构由一系列功能空间组成。由于城市是由产业和人口集聚而形成,因此,城市功能空间可以分成三种类型:第一类是工业型空间,主要由生产制造型企业组成;第二类为服务型空间,由零售批发业以及邮电、通信、金融等服务业集聚后形成,其作用在于向工业企业、城市人口等提供各种服务型产品;第三类是居住型空间,这部分空间是专门用于城市人口的集中居住。赵航指出从城市的形成到功能空间的分化经历了五个阶段:工业企业、商业企业和居住区呈混杂状态的均质化阶段;商业空间分化阶段;综合服务型空间形成阶段;工业企业向城市边缘区域转移的新工业空间形成阶段和居住空间的独立与多中心的形成阶段[18]。集聚是城市的典型特征,城市工业、商业、综合服务业等多样化产业的集聚以及人口的空间选择影响着城市功能空间的演化,服务业由于需要集中市场资源,首先倾向于集聚在一起,从而形成了服务型功能空间。服务业集聚对原有的工业空间形成挤压,在集聚效应作用下,工业企业向外转移并聚集形成工业空间。工业企业外移逐渐带动了居住型空间的分化。人口的聚集会进一步吸引新的服务业聚集,从而形成城市副中心或卫星城。从某种意义上说,多样化的产业集聚形成的高效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有效推动了城市生产与生活功能的分离,提高了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布局合理性。城市空间的不断演化又带来了新的产业聚集,加深了产业集聚的多样化。

(五)增长极的扩散与辐射效应

法国经济学家佩鲁(Francois Perroux)曾于1955年提出“增长极”,又称“发展极”理论,该理论认为集聚经济有利于技术的创新和扩散,资本的集中与输出,形成凝聚经济效果。主张尽可能把有限的稀缺资源集中投入到发展潜力大、规模经济和投资效益明显的少数地区或行业,使主导部门或有创新能力的企业或行业在一些地区或大城市聚集,形成一种资本与技术高度集中、具有规模经济效益、自身增长迅速并能对邻近地区产生强大辐射作用的“增长极”或“发展极”[19]。Poter(1998)基于在企业集聚优势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以大都市为中心的产业集聚圈的概念[20]。Fujita等(1999)认为产业集聚以某一主导产业为核心,辐射和带动相关支持性和辅产业的发展,由此推动产业链条的延伸,形成专业化集聚区的圈层网络。都市型集聚区与专业化集聚区的融合进一步演变成具有特色产业集聚群的大都市产业经济集聚区[21],能够极大的发挥大都市的扩散和辐射效应,带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刘大志,张扬(2012)在增长极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增长集群”的概念,指出在一区域内,若存在多个不同性质、类型和经济动能的增长极,各增长极在产业上联系紧密,基于产业链分工合作,错位发展,对资源协同利用,则可借助于通达的交通和信息网络形成联系集合体,向周边辐射进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22]。随着地区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大城市在极化效应的同时,需要发挥其扩散和辐射效应,带动周边城市的发展,以区际合作的方式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产业集聚效应也会扩散发展为多地多产业集聚的群落效应。

综上,产业集聚效应是生产要素和经济活动在空间的大量集中所引致的对地区经济增长和发展的综合效果。产业集聚与城市化间的互动关系,从最初企业追求专业化分工与内部规模经济和资源共享的正外部效应带外的外部规模经济,到区位比较优势的产生和循环累计效应带来的城市的快速发展,到多样化产业聚集与城市功能空间演化,到增长极发挥扩散与辐射效应,形成集聚圈、都市圈及产业群和城市群的综合发展体系。

三、基于互动效应的我国城市化战略方向选择

以上阐述的产业集聚与城市化互动机理的五个方面是相互关联,互相作用的,随着城市的发展,图1中的高层效应将更加明显,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并与底层效应形成更好的融合。从有效的发挥产业集聚与城市化间的互动效应来看,选择以大城市为主的城市化模式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相对于小城市,大城市更易于发挥其区位比较优势,形成多样化的产业集聚,发挥专业化分工、资源共享和内外部规模经济效应。且其完善的经济结构、成熟的市场环境和更高层次的技术水平,更容易在集聚效应的基础上发挥扩散效应和辐射效应。

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范文5

关键词:工业园区 产业组织 外部规模经济

工业园区建设和招商引资成为新一轮经济发展的热点和各级政府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工作重点,本文拟从理论上对区域经济发展背景下工业园区开发这一经济现象进行剖析。

产业组织和集聚的混合外部经济

大量中小企业不能通过内部生产规模扩张来提高产出效率,而是通过一种不同于大企业纵向一体化的产业组织形式,从外部共享的资源中获得降低成本的途径,这就是外部规模经济。现代经济地理学引入了规模经济理论,分析特定空间的外部规模经济及其组织形式,对工业园区的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外部规模经济(external economics of scale)可以通过两种不同的方式来达到。第一种方式是工业专门化经济(1ndustrial―specific economics),其经济效益得自于生产类似产品的不同工厂在同一区位上的空间集中。第二种方式不同类型的工业在一特定地方例如城市的空间集中, 由于该地方或城市的各种服务和基础设施为生产的运作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和良好条件,生产的花费可以降低,经济效益因之提高。这种外部规模经济,也称为城市化经济(Urbanization economics)。本文以经济学的概念,将不同类企业的集聚形成的空间经济视为区位优势,而将分工合作关系的企业集聚视为产业组织的外部规模经济,这些因素往往能有效降低企业的生产和销售成本。

产业组织形式是一定市场结构和企业规模、数量等条件下,企业之间在生产和销售中相互关系的总和。在“农村工业化+专业市场”的浙江模式中,大量的中小企业为专业市场提供商品,这是一种为众多中小企业提供外部经济的产业组织形式。专业市场是一个众多企业共享的销售渠道。通过专业市场推销产品的企业,可以共同分享专业市场商品流、信息流和物流巨大和辐射面广所形成的营销规模经济。专业市场带动农村工业发展的产业组织形式,不简简单单是教科书上的完全竞争市场,而是小企业之间的专业化生产的合作共同体。产业组织上的变化引起了企业追求外部经济方式的变化,最终将导致企业区位布局从分散状态到集聚状态。

综上,在中小企业的产业组织中,企业的生产和销售的成本不仅取决于单个企业的投入和产出决策,还取决于整个行业的发展水平、市场的规模、企业之间的分工与合作,就是由产业组织在空间集聚所谓的区位经济和产业组织的协调分工而形成的专业化经济,我们统称为外部规模经济。

企业集群是工业园区的雏形

当企业的内部生产规模扩大、产品差异化加强,企业需要并且有能力建立独享的销售渠道,产业组织形式开始由专业市场主导转变为核心企业主导型。产业组织的核心依旧是销售渠道,无非是由共享的渠道转变为独享的渠道,这一变化打破了空间对产业组织的约束,企业跳出“村落式”专业化生产空间的束缚,核心企业从土地、资金、技术、设施等方面享受外部规模经济,而大量的小企业围绕独享的销售渠道选择交通条件较好、运输成本较低的区位。

区位优势是特定空间由于其特定的位置和特定空间里的资源状况而对企业生产和销售能带来成本优势。核心企业在多年的生产经营中积累了相当的资本,资本的流动性大大高于土地的流动性。当核心企业要跳出“村落式”专业化生产空间,首选的就是区位因素,即某一个空间的劳动力、土地、交通、环境和资金等要素集聚的比较优势。因此,只有当形成一定区位优势条件下,企业才能向该空间流动,从而形成以核心企业为主导的产业组织。

从专业市场主导的外部经济转变为核心企业主导的外部经济,外部经济的来源有所扩大,相应的应该有一种新的形式能兼顾产业组织和区位优势这两种外部经济。下面,就从企业集群和工业园区这两个角度来分析这两种外部经济的有效结合。

企业集群这一种产业组织是一群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相互协作的企业在一定区域内的聚集形成的,这种聚集给企业带来积极的外部经济性效果。该区域内的企业从事相同(竞争性)、相似和辅的生产和经营活动。由于上下游企业间的转包合同(纵向分工)和企业之间的专业化协作(横向合作),该区域内各企业在生产和经营上紧密联系。企业之间在生产和经营上有相互联合的历史和背景。该区域内生产商与供应商,经销商和其他生产商之间的联系不断发展,并完善成为企业网络。企业彼此在空间上的接近。由于许多相同或相近行业的企业在该区域内的相对集中,经济活动因而高度密集。

以上特点反映了企业集群在产业组织方面的性质。如果企业集群的区位优势并不明显,也不至于影响众多小企业生产和销售的成本。所以,专业市场主导下的“村落式”专业化生产,事实上也是一种较为原始的企业群落。本文在前一部分没有用企业群落的概念,是因为企业群落有一个发展变迁的过程,分界的标志是企业的产业组织形态。在这一部分,我们特指企业群落是以核心企业为主导的产业组织,也有的研究称之为“中心卫星式”企业群,企业群的核心是具有较强的市场开拓能力、管理水平和研究开发实力的中心厂商,中心厂商从卫星企业得到稳定供应的零部件和其它配套服务,由中心厂商提升卫星企业产品的品质、降低其成本。该组织内部的小企业的分工与合作已经超出了空间的限制,因此既然核心企业的流动并不影响产业组织关系,核心企业可以选择区位的外部经济。大量核心企业向优势区位的流动,在空间运动上形成了“集聚”,核心企业通过集聚,使得企业群落的空间由一个村落、一个乡镇扩张到了一个县市、地区。

由于集群企业空间上接近,由企业在某一空间的集聚造成的经济活动的密度增加从而提高了所在区域外部设施的利用效率、降低了成本。由于核心企业的流动和集聚能提高企业集群的联系度,相应的区位优势有效的结合了产业组织的外部规模经济。

工业区概念是企业群概念的自然延伸。广义的工业区可以被定义为:一群相互联系的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所在的特定地理区域,在此区域内,由于工业化已趋成熟,企业间紧密联系,不断创新,整体经济效率很高。工业区内的企业有如下几点特征:企业间紧密联系,劳动力分工成熟,拥有共同的社会价值观,竞争与合作并存。根据此定义和特征,工业区是由多个企业群落在特定空间自发集聚而形成的,因此,在这种工业区内,产业组织内的外部性和空间、区位的外部性是在企业群落自发扩展中得到了结合。

工业园区的政策思路

打破市场机制失灵条件下自发的企业集群低水平演进,政府在建设和开发工业区、提高企业集群产业联系度应该发挥重要的作用。

公共产品与外部经济

在产权制度和相应的市场体制不健全的条件下,政府通过建设工业园区提供公共产品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使用公共产品的外部性很强,公共产品投资收益回收的长期性,时间越长,风险越大,所以超出了企业等市场主体投资意愿和能力。政府在某一个区位投资公共物品,尽管有外部性,但政府可以通过市场化的操作回收一部分投资。园区的公共产品对进入园区的企业是免费或低价格享受的,这种做法在金融体制不够发达的区域是对金融市场的有效替代,相当于通过政府向企业集资在特定区位集聚的兴建公共产品。而且这种市场化的方式真正体现了工业园区内公共产品的价值,避免低效率的公共投资。

政府集中在特定区域的公共产品投资,最直接的效应就是形成区位优势,降低该区位的经济活动的成本。政府主导开发的工业园区是跳跃式企业集群的空间形式,弥补了企业集群在提供供给物品上的先天缺陷,因此,产业组织的范围找到了一个新的开放式的产业分布范围,工业园区结合了产业组织和区位这两种外部经济。

区位与产业组织有机结合的外部经济

一个区位能否形成企业的集聚,是企业效益最大化选择的结果。为了吸引企业投资,各地政府在某种程度上替代了市场主体、金融市场的投资行为,利用优惠地价和优惠的基础设施来降低企业运行成本,还通过税收优惠来间接增加企业利润。各地政府推出的优惠政策是决定工业园区的招商引资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但是,政府的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如果要作为一种对任何企业普惠的政策,很有可能造成企业集聚行为与产业组织的割裂,也就是任何招商引资的优惠的效应仅仅反映到了进入工业园区的单个企业,而不是与企业相关的产业组织。招商引资政策提供的是直接的要素的优惠价格,如土地、税收、配套资金等的优惠,优势区位的企业在园区内部和外部并没有产品生产和销售在纵向和横向的分工与合作的联系,由此产生了工业园区的外部经济区位与产业组织割裂。

工业园区的产业组织基础是在长期演变的过程中形成的,而推出优惠政策的预期是要在短期内形成企业在工业园区的集聚,长期的产业组织演变与短期的政策效应,本身有着不可调和之处,这一对悖论是工业园区政府行为与企业行为之间的矛盾,无论用什么样的政策、何种开发手段,这两者的矛盾是永恒的,差别在于两者之间的权衡。

作为一个有限职能的地方政府,在我国现阶段地方政府除了供应土地和财政投入基础建设,其它任何要素的供给都是和企业、个人的经济行为相冲突。政府替代企业,在某些领域是有效的,但是工业园区完全由政府包干不一定就比企业行为更有效率。政府开发工业园区和招商引资的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并不是所有的优惠政策都是有效的。既然政府干预无法影响要素的供求价格,政策的重点应该是低成本的另一个原因――要素的流动性,政府的优惠政策的最终目的只能是降低要素流动的成本。

优惠政策旨在有助于降低要素流动的成本,事实上等于促进了要素在该地区的集聚,这是一个长期和短期效果都一致的政策。成功的工业园区开发,有许多这方面的例子。有些地方政府成立了工业园区开发委员会,在硬件建设方面投资改善工业园区的内外部交通、通信等公共设施,进行土地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在管理方面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工业园区规划认证,制定工业园生产设施的建筑标准。有些地方政府对区域内的工业园区根据产业组织的特点进行产业功能的总体规划和分类,对于不同产业、不同规模的企业给予产业政策的引导。这些政策同样给予了优惠,同时维持了区位与产业组织的联系,工业园区与外部联系的改善降低了要素流入工业园区的成本,工业园区企业与产业组织内企业的联系降低了专业化分工与合作的成本。

参考资料:

1.吴传均,刘建一,甘国辉.现代经济地理学.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

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范文6

【关键词】产业集群 区域经济 规模效应

一、产业集群的背景和现状

产业集群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将众多具有分工与合作关系的不同规模和等级的特定产业或者企业,以及与它们的发展息息相关的各种组织机构通过网络连接起来,聚集而形成的一个产业团体的组织形式,一般为中小企业。产业集群是一种新的经济概念,由迈克·波特在1990年在他的《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首先提出并论证分析。同时,产业集群理论更是一种新型的区域发展理论,由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要素禀赋、地理位置等差异较大,发展经济的比较优势各不相同,造成各国形成不同的规模经济和产业集群,如温州的服装业、大连的轮船制造业等。总体来说,产业集群化分为五类:非正式集群、有组织集群、创新集群、科技集群和孵化器及出口加工区等。产业集群有利于形成规模经济,对于充分实现资源优化配置,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发挥区域内各种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推动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等,有重要的作用。

我国产业集群较早,发展程度相差很大。我国产业集群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比如天津、辽宁、广州、浙江等,环渤海工业区、珠三角工业区、长三角工业区等是重要的产业聚集地。通过中小企业及相关的机构组织的连接,我国产业集聚对当地经济发展、产业机构调整转移和推动社会福利水平提高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由于我国改革开放较晚,工业化基础薄弱,产业集聚规模与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的硅谷等相比仍很落后,而且,我国国内的产业集聚的发展差异较大,有些问题如集聚人员素质低下、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急需解决。

二、我国产业集群问题

(一)我国产业集群缺乏技术创新和特色品牌

品牌是一个产品独一无二的标志,是民众挑选产品的重要依据。目前我国很多集群区域内缺乏具有核心知识产权的、在世界范围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品牌。与此同时,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我国京津唐、长三角等地区的许多中小企业集群在聚集过程中多采用的技术引进或模仿,严重缺乏创新或者缺乏持续的创新能力,再加上中小企业规模偏小,依靠初级产品或者原材料的聚集,导致难以形成卓有成效的规模效应,因此盈利低下,投资风险大,不利于中小企业扩大再生产。此外,我国产业集群区域的生产技术,大多数偏向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缺乏技术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比如温州大多数生产服装(陶瓷纺织、制衣、鞋内)等,并且多处于利益链条的最低环节,只是贴牌生产,缺乏自主品牌,难以形成全球性的大盈利集团和高科技产业集群,。

(二)人员素质偏低,集群内部关联程度不高

现阶段,我国产业集群区域内部多为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并且与某一中心企业或者产业相关联的企业或者相关组织机构的联系松散,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链条,降低了产业集群的竞争力。例如,佛山石湾镇的陶瓷生产等,甚至之间没有发生太大关联,不利于资源配置。此外,由于企业规模和成产成本问题,很多企业雇佣大量低学历的农民工,导致企业缺乏合理的管理和健全的组织形式,创新能力不足,发展落后。 三、我国产业集群的影响

(一)推动城镇化,促进就业

产业集群是将一些中小企业以及有关的机构组织有机的组合起来的空间组织。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由于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在于,它拥有较强的持续的竞争力,可以带来规模经济,促使自身发展,进而吸引社会资源,如劳动、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融入集聚区域,增加了就业人口,缓解了就业压力,并在长期的作用下,必然推动城镇化的形成;此外,发展产业集群,形成集聚效应,吸引越来越多的的相关企业到此集聚,进而产生的外部经济,进一步扩大城镇化规模。

(二)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根据生产要素禀赋原理和劳动分工理论,产业集聚有利于形成专业化产业区域,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本来规模很小的企业不利于参与社会分工,但是如果企业利用比较优势、规模经济和生产要素禀赋的优势,大量的中小企业集聚于一定区域,通过加大区内生产的分工和协作,进而分享因分工细化而带来利益,并且还由于空间的临近性,降低企业的交通运输成本。此外,通过合理科学的劳动分工,大大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进而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升社会竞争力,当企业规模做大做强,必然会扩大再生产,引进资金和技术人才,进一步提升成产能力,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此外,企业集群有利于兼顾公平与效率,完善区域内收入再分配。集群产业内部包括批发业、零售业、金融业支、与研发和职业培训有关的教育等,通过产业集中,有利于收入在区域内的再分配和社会公平。

四、结束语

产业集聚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某一产业相关的许多中小企业,通过该国或该地区资源禀赋优势,自发形成的一种网络形状的空间组织形式。我国产业集聚成就显著,比如温州服装城、山西大同煤炭生产的产业链条、大连轮船制造业等,通过产业集群,提高了当地的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了城镇化的推进,增加了社会就业,促进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此外,产业集群,也有利于企业扩大生产规模,进行科技创新,提高社会竞争力。然而,我国由于发展起步晚、十年对经济的巨大破坏,产业集群发展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但是,相信,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深入调整,我国会逐步实现高层次的产业集群。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