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顶岗实习个人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检测顶岗实习个人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检测顶岗实习个人总结

检测顶岗实习个人总结范文1

一、校企交融共育高素质制冷人

顶岗实习是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

杜威的建构主义学习的方法,告诉我们技能的学习一定是要在做中学,学中做,做中教才能取得好的成效的。我校一体化教学改革的过程中,特别注重在顶岗实习的过程管理,搭建更多平台期待与企业一起共同培育中职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帮助学生实现从学生向高素质职业人的转换。

经过学校长期的调研和多次的实地考察,我们校于2009年3月,安排08制冷专业60名同学集中前往广东顺德美的集团总装二分厂参加顶岗实习。在整个实习的管理过程中,学校与企业积极探索出更有效的顶岗实习管理模式——PDCA过程实习过程管理模式。在实习结束时的表彰大会上,美的集团廖厂长说:“在知识经济背景下,决定企业的综合竞争力的是人才。是吃得苦,勤学习,可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校企合作培养的模式大大缩短员工和企业的磨合期,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华材精心组织管理的实习生们用自己的汗水为我们企业创造了单日生产效率、继续培养培训、个人综合能力提升最快的三项奇迹。”

二、顶岗实习过程管理PDCA循环模式实践

职业学校的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高素质型的劳动者、幸福的职业人。而最后阶段的顶岗实习安排则是使中职学生顺利进入劳动力市场,并以最快的速度和最短的时间适应工作的需要,实现“毕业与就业零距离”的过程。

有鉴于此,学校结合美的集团的质量管理制度,改革顶岗实习的管理模式,形成了有鲜明职业特色的过程管理PDCA循环模式,即由学校和企业进行的整体计划(P)、实习指导老师与企业生产技术指导下的实习实施(D)、校企双重监督检测(C)、生、校、企三赢的改善(A)环节的循环提升模式。

1.学校的整体计划(Plan)环节。

顶岗实习是中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实战环节,是中职学校的重要教学环节。因此,基于学校整体教学设计的实习单位选择、实习内容、实习基地建设、顶岗实习的整体计划是整个顶岗实习顺利完成的前提和保障。

经过近一个学期的前期调研,校长亲自带领制冷科组的教师、班主任多次前往美的集团从多个侧面进行综合考察。并利用假期时间,与企业共同制定了顶岗实习的教学培训内容、实习实训任务;建立起校企联合的安全保障制度;校企联合的过程管理系统等。

2.校企共同指导下的顶岗实习实施(do)环节。

实习生不同于员工,实习生的目标是在实习过程中有所学,有发展。为此学校选择了制冷专业的专业老师、班主任担任实习指导老师配合企业的生产主管加强对学生的实习工作管理。为了能顺利完成实习任务,校企联合搭建有效沟通的平台,并坚持“以学生职业成长为本,以企业生产效率提升为目标”的原则,有计划、分步骤(动员、目标制定、自主实施、交流、总结表彰)顶岗实施环节。

在学校和企业的整体计划下,实习计划分阶段设定了实习的整体发展主题——争做合格制冷工,和阶段发展主题如下,主题内容涵盖企业的经济目标、职业道德品质提升、技能水平提高等。

3.校企共同参与的顶岗实习过程检测(check)环节。

在顶岗实习期间,学生具有学生、员工的双重身份。为了能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员工的身份。在班级管理模式上,以广东美的集团的5S管理经验为蓝本,实现班级实习管理的创新改革。在班内实行班组管理改革制度。由组员对组长负责,由组长对班长负责,班长对班主任负责的组织框架,并模仿企业的要求认真填写好如下《班组长日常工作单》见附录一。利用这种方式,将学生与员工的双重身份有机的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实现零距离上岗就业。

4.生、校、企三赢的顶岗实习管理的改善(Amend)环节。

顶岗实习的目标应该是实现学生、学校、企业的三赢。实习过程中,生、校、企不断发现自身不足,通过沟通反馈,共同追求改善,真正实现三赢。

学生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着专业技能,帮助学生克服了生活、学习上的困难,最重要的是提高了职业道德素养,在优良企业文化的熏陶下,不断修订自身的职业成长目标。最终走上职业成才之路;学校结合企业调研把握专业发展的方向,改善专业实习实训场地的建设;在企业的帮助下,我校建设了有一定生产能力的实习基地——美的制冷空调实训室。结合市场需求修订教学计划和大纲,促进制冷专业进一步走上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前沿。

企业在担当社会责任的同时加快了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步伐,为企业发展储备力量。顶岗实习的安排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用工紧张问题。

在顶岗实习过程管理PDCA循环模式的管理下,08制冷专业学生的学生顺利完成了实习任务。60名学生中有20名学生获得了企业优秀员工的奖励。实习学生组成的生产小组创造了企业建厂以来的单日生产效率的奇迹;全部学生自觉参与企业的后备干部培训,企业也专门为学生开设了多场专题培训,廖厂长感慨地说:“他们是美的员工中积极进取的一批,创下了主动学习的培训奇迹”;三个月实习期间,制冷C班张会军同学刻苦学习,仅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成长为整条生产线的技术骨干,受总公司的表彰,5名同学被作为后备干部培养这些创下了企业实习期间,学生快速成长的奇迹。

三、顶岗实习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思考

顶岗实习过程是提升中职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重要途径。企业和中职学校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在实习指导过程中,仍存在以下问题。

1.顶岗实习过程中,学校热,企业冷。由于高素质高技能劳动者的培养是一个系统而连贯的过程,它需要在实际过程情景中进行教育,并逐步内化。学校是实施教育的主阵地,但缺乏实际生产过程的情景;企业具有生产的情景但却重视劳动者的劳动忽略了内化职业道德素养的教育引导。如何唤醒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与学校一起担负起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担,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

检测顶岗实习个人总结范文2

关键词 中职 教改 专业综合实训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1专业综合实训

自2012年起,学校经过多方面调研,将各专业课程设置作了重大的改革,开设了专业综合实训,即在学生外出顶岗实习前,针对实习岗位的素质、技能要求,以及学生在校所学技能,进行综合性的应用,就像一次实战前的“练兵”,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专业综合实训课程特点

(1)针对性强:学生顶岗实习前,学校已安排好了对口实习企业,有了明确的工作岗位要求。“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就是针对实习岗位,将企业的培训课程前移至校园,根据学生特点“订制”而成,针对性强。通过综合实训,提高适岗能力,更快融入工作。

(2)综合性强:综合实训的项目,不是一个单个的零件,而是一个较综合性的产品,所以比单项训练难度大,需要用到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还要查资料,综合性强。

(3)真实性强:综合实训的项目,紧密联系生产实际,具有实用性和挑战性,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而不纯粹是“纸上谈兵”的项目。在实训过程中,也要以真实的生产过程为导向,安排好从设计、生产、检测的各个环节,符合真实的技术要求,以保证质量。

(4)协作性强:综合实训的项目,由于工作量大,一般采用分组完成。由组长组织3~5位同学,分工协作,共同完成任务。这也能充分锻炼“团队协作”精神。组长安排得好,同学齐心协力,任务就完成得又快又好,若全组只是靠一两个同学“单打独斗”,实训效果就差。

(5)能力性强:在综合实训中会碰到新问题,需要学生的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科学精神,进一步提高实践能力,为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了空间。

3专业综合实训实施步骤

3.1制订专业综合实训实施方案

为保证专业综合实训的顺利实施,必须制订详细的计划,具体包括:

(1)选定实训项目。实训项目的选择非常重要,做到实用性、真实性、综合性,既适合岗位需要,最好是一个典型的产品,又要能激发学生兴趣。比如数控专业的综合实训,任务就是每组完成一套冲压模或注塑模。

(2)明确实训要求:首先对学生,强调纪律要求,明确完成的任务,上交的材料,让学生知道做什么。其次对实习指导老师,强调工作规范,要对问题有预见性,哪些地方是有特别要求的,容易出错的,及早提醒学生;指导学生搜集资料、自学攻关,教育学生怎么做;把握好质量关。

(3)实施组长负责制:确定分组名单,实行组长负责制,做好组内人员主要工作安排。

(4)推进工作进度:各组作好计划,确定时间、工作内容、负责人。

(5)实行考核评比:按照过程考核、结果考核相结合;自评、互评相结合;以100分制,并评出优秀组、优秀个人。

3.2分组实施

按照产品生产的工作流程,分工协作。如机电类产品,先设计零件图,再小组讨论确定加工工艺方案,评分标准,经指导老师审核,再进行加工,还要确定QC人员,自评零件加工质量。

3.3完成项目书

设计统一格式的项目书,如机电类产品项目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项目简介;画装配图;画零件图;制作零件加工方案、评分表;组员分工;个人总结;小组总结;小组考核表;个人考核表。

3.4组长答辩

以组长为代表,制作课件,对完成实训情况进行10分钟总结陈述,并回答评委老师提问,时间不超过5分钟。

3.5考核评优

(1)实训完成后应交的材料:产品、项目任务书。

(2)学生要写个人总结,组长要写小组总结,按填写实训鉴定表,作为学生成绩存档。

(3)实训成绩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为小组得分,由作品质量和项目任务书完成情况评分,占60分;另一部分个人得分,占40分,应包括学生的职业素质、劳动态度、劳动纪律、工作量、实践技能等内容。实训成绩通过自评、组评、教师评定。

4结语

中职学校在学生离校前开展专业综合实训,是一项重大教学改革,是积极应对企业需求,十分必要,很有成效。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对教师来说,也是一个新课题。怎样把这一门没有教材的综合课程,上得学生满意、学校满意、企业满意?做到既训练学生核心技能、专项技能、综合技能,又注重职业道德、职业素质,还要做到岗位针对性强,综合实训项目的开发,需要教师的智慧。学校开设综合实训课程不仅培养学生,同时培养“一专多能”的教师队伍,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形成与学生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检测顶岗实习个人总结范文3

关键词:顶岗实践;一体化;师资;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3-0035-02

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开展的形势下,江苏省徐州技师学院大力推行课改项目,通过对改革对象“专业”、“课程”,改革深度“教材”、“评价”等多方面、多角度来打造具有徐州技师学院特色的课改方案,而改革的前提就是要打造一支优秀的“一体化”课程师资队伍,没有实力过硬、思维活跃的师资队伍,所有的改革都将是空谈。然而具备一体化教学能力的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就是教师的培育,在对教师的培育过程中,有制度可依、有方向可寻、有激励可行的顶岗实践是重中之重。如何破解这个难题是技工院校努力的方向。

一、技工院校教师顶岗实践存在的问题

(一)师资队伍来源影响顶岗实践的开展

目前,技工院校的师资绝大多数来源于高等院校的应届毕业本科生、研究生。以我校为例,90%以上的教师毕业于本科院校,少数教师是参加省市比赛获得优异成绩的留校学生。这种师资队伍基本没有行业企业一线工作的实践经验,都是从学校毕业就直接进入学校教书,而不是既具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教师。这样的情况导致一线教师缺乏实践经验,无法向学生讲授企业所使用的实践技能,存在理论和实践脱离、新技能新工艺与教学脱离、企业需求和教学内容脱离的问题。这一问题的危害是巨大的,教师得不到企业一线的实践学习,也无法通过其他方法进修提升,那么要实现一体化教学就是空谈,这也是目前大多技工院校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这种现象的存在,使得“一体化”课程改革的步伐减慢。另外,还出现社会少认同、政府少作为、办学少特色等现实问题。

(二)校企看似合作、实质貌合神离影响顶岗实践的开展

技工院校与行业、企业联系不紧密,形成“校企看似合作、实质貌合神离”的局面,且大多数技工院校还未形成社会服务及科技开发的机制,简言之就是“政府拼命催、学校难启动、企业没动力”!从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技工院校也有成套的工学结合模式,也有较为完善的师资队伍建设方案规划,也将顶岗实践作为考核教师的标准,然而在真正的运行中,无法按照计划安排教师到企业参与顶岗实践,无法对理论教师和实训教师实现轮岗,一切变成了纸上谈兵。

(三)企业对一体化教师开展顶岗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从对部分技工院校的调研来看,企业对培养“一体化”教师的积极性不高,原因是企业大多只愿意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对培养职业教育人才的认识不够;发展压力大、无暇顾及技工院校教师的培养;担心培养“一体化”教师会增加企业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效率、影响产品质量。

二、顶岗实践对一体化教学的影响

技工院校是我国职业教育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担负着为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任,技工院校的毕业生是企业一线生产的主力军。从这几个方面来看技工院校的学生较高校的本科生、研究生来说更应该掌握企业第一线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而技工院校的教师便是企业一线和学生的桥梁。

(一)未参加顶岗实践一体化教师教学情况分析

在我校推行一体化教学改革之初,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的各项制度尚未完善。一体化教师团队是由原有教师队伍临时组建,这里面既包括纯理论教师也包括实习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出现较多问题,没有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变成了理论教师只讲课程中的理论知识,没有涉及任务操作部分,实习教师只讲实习,没有将理论知识与操作结合。经过一学期的实践发现,这和原有的传统教学没有区别,只是形式上有所不同。经过专家评估分析,出现这种问题的直接原因就是教师没有成为真正的“一体化教师”,教师在一体化教学过程中,理论和实践脱离;书本知识和现场实践脱离;新工艺新技术和学生应知应会脱离。教师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就是缺乏对口企业顶岗实践这一重要环节。

(二)参与顶岗实践后一体化教学效果

我院根据实际情况,在分析总结上一学期试点班授课情况的基础上,学院颁布了一些一体化教师顶岗实践的相关规章制度,并由院长组织联系了对口专业的相关企业,签订了关于教师顶岗实践的相关合作协议。教师利用寒暑假以及实行轮岗的办法深入企业一线,充分了解各专业工种的业务流程、岗位要求、知识技能等,积极参与企业的项目研发,努力提高自身理论素养和技术技能。在完成每一阶段的顶岗实践后对教师进行考核、奖励并制定下一步的计划,有步骤有计划循序渐进地完成,保证了一体化教师顶岗实践的持续性。

教师顶岗实践的成熟和发展成就了优良的专业实践教学环境,开发了具有行业特点和职教特征的精品课程,在授课中产生了明显的效果。学生在评教中反映,通过教师的讲授改变了传统先理论后实习的模式,将理论实践有机结合并转化为课题任务,使得学生兴趣大增,提高了对专业的热爱程度。

三、技工院校教师顶岗实践方案

根据技工院教师顶岗实践中存在的种种困难,结合江苏省徐州技师学院推行一体化教师顶岗实践的经验,提出几点解决方法。

(一)明确实践目标,完善实践内容

明确技工院校教师参与顶岗实践的目标,使得培训内容和社会经济发展紧密连接。一体化教师顶岗实践不仅要与教学工作相联系,而且能帮助其专业水平得到提升和发展,解决教学中所遇到的难题,从而提高教学水平。这就要求技工院校参与顶岗实践的教师对顶岗实践的专业课程具有选择权,培训机构和单位要充分考虑到每个参与培训的教师,在顶岗实践的过程中要提高内容的新鲜度、使用性和可行性,彻底摒弃为晋级职称评定、应付上级检查、完成工作计划任务而参与顶岗实践,应该使顶岗实践与教学连接,使得培训真正做到服务教育、满足教学。

(二)顶岗实践形式和途径灵活多样

根据我校数控工程系多年实践经验,设立两种形式供一体化教师顶岗实践选择,效果较为显著。一是在暑假前联系好企业。所联系的企业一定是与该教师所教授课程对口的企业,在教师去企业参与顶岗实践前由教师提出期望培训的内容、时间和形式,然后由企业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制定实践方案。教师在企业顶岗实践过程中全程跟踪产品流程,学习先进工艺技术。这种顶岗实践,学校会给提供一定的生活补助,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二是从企业聘请一线专家技术人员来我校为一体化教师举办讲座。通过企业一线技术人员的讲座使一体化教师了解企业发展,和企业技术人员互动,提出疑问,共同解决。

(三)增加顶岗实践机会

增加一体化课程专业教师参与顶岗实践机会的同时,不能让一体化教师满负荷地从事单一教学工作,应该将顶岗实践纳入教师工作任务中,从而根本解决一体化教师教学任务重、业余时间少的问题。此外,还要增加经费,做好计划,使一体化教师有序参与,将顶岗实践覆盖面拓宽、将顶岗实践内涵延深。

四、顶岗实践在一体化教学中的示范性和引领性

教师参与顶岗实践对于教育教学的影响是显著的,我校在推行一体化教师顶岗实践的过程中,不仅仅进行教学教改,还不断拓展,将我校经验成果推广,与兄弟院校学习交流,互通有无,共同进步。

(一)顶岗实践是职业教学理念的新突破

通过顶岗实践活动的开展,教师发现了书本知识与企业工作需求之间存在的鸿沟,教学内容和企业对学生的需求之间的距离。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后,其工作能力得到提高,技能水平得到提升,也更加明确了技工院校教改的方向和目标。

(二)教师实践能力的新提升

通过参加顶岗实践,教师对所承担的专业发展现状和趋势、新技术和新工艺、职业需求和专业技能有了深入认识。在顶岗实践过程中,教师与企业一线技术人员沟通交流、取经学习,提高了其推广和应用新技能、新工艺和新知识的能力,从而实现了全面提高。

(三)与兄弟技工院校交流学习

我校一体化教师通过顶岗实践锻炼,迅速成长,对教学改革出谋划策,在学校的一体化课程改革中起到了带头作用。学校选派优秀的一体化教师去兄弟院校传授技艺、介绍经验,将顶岗实践的过程、目的以及相关制度介绍给兄弟院校,同周边地区技工院校共同成长。

(四)寻找联合办学新伙伴、开辟实习就业新渠道

教师顶岗实践,不仅加强了与原有联合办学企业的联系,还拓展了新的合作伙伴:先后与徐航压铸、徐挖集团、徐州瑞杰机械科技有限公司、徐州昊天机械等多家企业初步达成联合办学意向,为开辟实习就业的新渠道做好了准备。

五、总结

在参与顶岗实践的过程中,教师获得了专业发展的最新动态、新技术的应用实例;参与了企业生产的整个流程,对企业产品的设计、制造、检测等有了深入研究;参与了企业的难题公关,使得教师科研水平得到提高。这些教师的职业技能明显提高、教学水平突飞猛进、科研能力蒸蒸日上、职业热情高涨,假以时日,教师便可以成为学校骨干,成为企业培训中坚力量,通过努力使学校、企业和个人都全面受益。最为重要的是,通过教师这个桥梁使得学生和企业之间实现了零对接。因此,技工院校教师参加顶岗实践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检测顶岗实习个人总结范文4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23)

摘要:针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毕业设计这一薄弱环节所存在的问题,根据校企协同创新育人的发展思路,依托顶岗实习平台,融入先进的CDIO理念,提出了一种有助于形成职教特色的高职毕业设计SECI-CDIO教学模式,并从毕业设计的题目选择、过程指导、结果考核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探讨,以期为提升我国高职毕业设计质量探索一条新的改革之路,从而推动校企合作向纵深发展。

关键词 :高职;毕业设计;CDIO;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5)05-0029-03

作者简介:舒平生(1967—),男,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高级工程师,机电学院副院长,研究方向为机械设计及制造、电子产品结构设计、SMT技术及工艺。

基金项目:2013年江苏省教改立项课题“驱动高职毕业设计质量提升的校企协同保障机制创新与实践”(项目编号:2013JSJG376)

一、CDIO理念在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中的应用进展

CDIO理念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瑞典查尔姆斯技术学院、瑞典林克平大学、瑞典皇家技术学院4所工程技术类大学针对国际工程教育改革所提出的最新研究成果,它以产品的全生命周期为载体,以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运作(Operate)为活动主线,要求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而贯彻工程教育理念的CDIO培养大纲更是将工程专业学生的能力分解为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四个层面,明确要求采用系统的培养方式,塑造学生四个层面的能力。CDIO工程教育理念和教学大纲至今已被国外多所工程类大学应用于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社会与企业的高度认可。

我国自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为实现国内工程技术人才与国际接轨,各类工科院校开始引入先进的CDIO理念,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人才培养模式。2005年,汕头大学的顾佩华教授率先提出了EIP-CDIO培养模式,掀起了国内研究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热潮。天津大学的郭长虹教授针对当前工程图学存在的弊端,提出了一系列基于CDIO的工程图学教学改革措施。南京工程学院的张杰教授为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率领团队应用CDIO教学模式在机械类课程体系建设、实践课程教学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黄河科技学院的王照平等人参照CDIO理念,对电子信息类课程进行了改革。随着CDIO理念在我国高等工程教育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入,基于CDIO的毕业设计教学模式也相继涌现,而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本科毕业设计方面,对提升毕业设计质量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高职毕业设计SECI-CDIO教学模式提出的背景

现代企业对高职毕业生的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国家在近期有关科学发展高职教育的若干文件中明确指出,必须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增强特色为重点,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创新体制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校企协同创新(School Enterprise Collaboration Innovation, 缩写为SECI)成为我国当前提升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随着校企合作的不断推进,校企协同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但贯穿于顶岗实习期间的毕业设计依然是高职教育教学的薄弱环节。2004年教育部办公厅颁布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高职毕业设计应紧密贴合所学专业和现役岗位,各类高职院校应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围绕毕业设计的选题、管理、评阅、答辩等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机制。但从笔者走访多所兄弟院校的结果来看,由于当前毕业设计教学尚缺少有效的教学手段与质控机制,导致高职毕业设计质量难以得到有效控制。以江苏为例,从省教育厅近五年高职毕业设计抽检结果来看,高职毕业设计的合格率仍远低于基本合格率,近期毕业设计质量甚至呈下滑趋势。

分析当前高职毕业设计质量下滑的原因,这与缺乏企业的深度参与、指导、评价密切相关。对于与顶岗实习并行的高职毕业设计而言,顶岗实习平台为贯彻CDIO理念、改革高职毕业设计教学模式提供了理想实施平台。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高职毕业设计与CDIO理念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因此,笔者及其所在团队针对当前高职毕设中存在的质量瓶颈,引入CDIO工程教育理念,依托顶岗实习平台,构建了如图1所示的高职毕业设计SECI-CDIO教学模式。

三、基于SECI-CDIO的高职毕业设计实施思路

(一)构建SCEI-CDIO模式下高职特色毕业设计

高职毕业设计源于本科毕业设计,但两者在学生毕业设计的教学目标、考核要求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向生产一线输送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与应具备科研能力的本科生相比,高职生主要从事工作现场的维护、调试、安装、技术支持、售后服务等工作,他们能够具备撰写技改项目的总结报告、故障检测排查报告、产品安装调试报告等能力即可,无需具备撰写理论性较强的长篇报告的能力。因此,我们建立了一种能彰显职教特色的高职微型毕业设计。它主要包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方案决策、解决问题四大模块。四大模块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克服传统毕业设计弊端,而且也有利于实现高职毕业设计紧密贴合实习岗位,推动两者协调发展。

(二)建立SECI-CDIO模式下动态选题机制

在毕业设计、顶岗实习启动阶段,高职生去向较为分散,如校内外顶岗实习、继续学业深造、自谋职业等。为使毕业设计选题同时满足校、企、生的各自要求,我们初步建立了校企协同的动态选题机制。在规定的选题周期内,毕业设计一直处于构思阶段。当进入规定的时间节点后,对于进入顶岗实习的学生,要求必须结合实习岗位进行选题。在校内实习的学生,由校内指导教师进行定题或自由选择,但必须经过校企混编毕业设计工作指导小组的认可,力争实现“假题真做”。此种基于校企协同的动态选题机制,有助于实现选题紧贴岗位,有助于实现一人一题的目的。

(三)建立SECI-CDIO模式下“双师”指导协调机制

高职毕业设计的开设宗旨,就是运用专业的理论知识去解决工程中实际问题,这对毕业设计的实用价值和理论深度提出了一定要求,同时也给校企“双师”指导的工作思路指明了方向。校企“双师”在理论研究、实践操作方面各具优势。在毕业设计选题紧密结合实习岗位的选题机制下,企业导师负责实践指导,把关毕业设计实用价值,而校内导师负责提供毕业设计的理论支持,把关毕业设计的理论水平。针对毕业设计与顶岗实习的并行进程,我们建立了校企协同的“双师”指导协调机制,以确保毕业设计的指导质量。

(四)建立SECI-CDIO模式下多维监控机制

由于学校、企业、学生对毕业设计的价值取向存在差异,这给当前校企协同管理毕业设计带来了巨大困难。若我们能合理运用校企协同选题机制后,即毕业设计成为校、企、生三方拥有实现各自需求的共同载体时,这便有助于形成校企齐抓共管的局面,促使高职毕业设计有条不紊地进行。对此,我们建立了校企协同的多维监控机制。学校、企业、校内外指导教师要准确跟踪学生毕业设计的全过程,根据各关节的具体考核指标,对毕业设计的每个环节严格把关。

(五)建立CDIO模式下高职毕业设计特色的考核机制

目前,高职毕业设计的考核方式主要采取“校方考核为主、企业协评为辅”的考核机制,这显然难以很好地保证高职毕业设计质量。需要建立一种教育主管部门、学校、行业、企业、其他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质量评价机制。根据校企实际需求,重构高职毕业设计的评价指标,建立多方参与的远程协调考核机制,如网络答辩、校企混编的答辩小组、校企混编的毕业设计工作指导小组、“学校考核理论应用+企业考核实用效果”联合考核机制、优秀毕业设计学生由实习单位优先选择或由学校推荐就业等。教育主管部门和行业对校企协同主管的毕业设计从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角度作出建设性评价,引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及其工学结合制度科学发展。

(六)建立CDIO模式下校企协调管理毕业设计平台

通过对学校、企业双方信息的合理整合,以学校为主体,应用信息网络技术,合理开发高职毕业设计信息化的网络平台。通过网络集成环境下多个数据库的访问与协作,校企双方能及时了解、把握学生毕业设计的具体情况。这可为切实提高毕业设计质量提供良好的操作平台。

实践表明,基于顶岗实习的毕业设计不仅能够解决企业有关的实际问题,也有利于培养高职毕业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及实践创新能力。这对实施“江苏省‘十二五’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提升工程”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曼丽.用历史解读CDIO及其应用前景[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29(5):78-87.

[2]顾佩华,沈民奋,李升平,等.从CDIO到EIP-CDIO——汕头大学工程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1):12-19.

[3]郭长虹,赵炳利,李兴东,等.面向CDIO的工程图学教学改革[J].工程图学学报,2011(5):56-60.

[4]冯勇,张杰,薛小强.基于CDIO的机械设计类课程质量评价体系及方法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2(15):35-38.

[5]王照平,李文方,王玉巧,等.基于CDIO模式的电子信息类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J].电子制作,2013(4).

检测顶岗实习个人总结范文5

关键词:专业课程;技能学习;高职院校;检验技术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学习7门专业核心课程:临床检验基础、微生物检验技术、生化检验技术、免疫检验技术、寄生虫检验技术、血液学检验、化学检测技术,每门专业课程都有相对应的专业技能。训练这些专业技能主要是通过校内实训、校外实训、顶岗实习等方式,所开展的实训项目都以“真实”为主设计学习过程,选用模拟临床标本,按照岗位操作程序,以医院检验科为主,校内实训室为辅的岗位教学,融学习工作于一体,实现校内学习与岗位实际工作的一致性。

一、校内实训

每门专业课程都创建了以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项目导向为主线的教学任务,并设计了各个学习情景和学习项目,以完成每个项目为主线实施教学。学生通过课内项目实训、开放实训、网上虚拟训练、自主开展项目等完成学习任务。

1.课内项目实训。在学习专业课程的过程中,每一个项目由指导老师按照“项目理论学习—项目实训计划设计—技术指导—实施操作—观察结果—自我评价、教师评价”等六个步骤完成训练过程。在老师提出项目,并介绍所要学习的理论知识点,在观看教师的关键技术示范及实验技能操作视频的前提下,学生开始项目的实训操作,记录实训过程,总结项目实训的结果,对所得的结果进行分析评价。每个项目的完成不仅可以学会相应的理论知识,还能培养相应的职业技能。

2.开放实训。除课内实训的时间外,学生使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对各个项目的知识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巩固,在开放实训的过程中,整个项目的操作程序完全由自己自主完成,学生按照“确定项目—制定计划—实施计划—观察结果—自我评价”等五个步骤完成。确定项目后,学生需要自己查阅相应的资料来制定整个项目实训的过程,根据自己制定的计划有效地开展项目实训操作,项目完成后需要对自己所做出的结果进行记录总结,请老师对自己整个项目实训的过程进行评价。在开放实训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巩固了已有知识技能还锻炼了思考能力和与同学之间的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所以这不单单只是一个理论和技能学习的过程,也是培养个人素质的过程。

3.网上虚拟训练。这是除开放实训外自主学习的又一个途径,是利用网上设计的项目程序完成整个项目操作的过程,是一个新颖的学习方法。网上虚拟训练所设计的项目程序中,每一个项目的操作过程标记都很明确,按照标记的步骤一步步完成,直到整个项目操作完成,就像玩游戏,使人乐此不疲。网络的虚拟训练的学习方式不仅仅只是一个学习知识的方法,更是一个复习的好工具。网上虚拟训练是高职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最好的学习方式,一改一味死读书的旧学习方式。

4.科技文化活动项目。科技文化活动是学生在校期间丰富课外生活的又一重要形式,旨在培养和锻炼大学生的创造发明意识和科学研究能力。一般由指导老师带队和班级部分同学组成项目组,一起商讨项目的名称,制定项目实施计划,根据计划操作完成项目的过程,最后获得结果。科技文化活动是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有效载体,更提供了学生与教师相互学习、交流和合作的平台。在此期间学生学到的不只是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还锻炼了心里素质,面对一次次的失败,反思—总结—再接再励,直至得到理想效果。

二、校外实训

由于校内的实训有限,所以在校学习期间学生有很多时间和机会到所在学校的附属医院和附近的医院、中心血战、疾病控制中心等进行临床见习、岗位现场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看到大量的最先进的检验仪器并了解检验学科发展的现状和前景。通过观察医院老师的工作过程和听他们讲述岗位训练项目的原理,以及亲临岗位的操作,学生可以初步体验以后工作的内容和工作环境。

三、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是整个检验技术学习的最后一个阶段,学生到各级医院检验科通过10个月的实习,以获得医院所需要的检验技能。实习的过程是在校期间所学的知识技能在现实中验证和提高的过程,也是综合职业能力提高的必经途径,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培养责任心、生物安全意识,认真、细致、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为适应今后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结语

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珍惜在校的有限时间学习职业技能,除注重上述技能学习途径外,在课余时间也要做一个有心人,通过学校组织的各项专业技能比赛,也是提高技能水平的不错途径。总之,要利用一切技能学习途径,使自己成为高素质、高技能、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医学检验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 方露燕,泮昱钦.职业技能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作用的初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5).

检测顶岗实习个人总结范文6

随着社会对信息需求的日益迫切,促使通信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现已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高职通信技术专业的教学与实践必须针对当前通信行业发展的趋势与特点,分析市场对通信技术人才的需求,及时、准确地做出调整,培养满足通信行业发展与通信企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

由于在个人通信、多媒体通信业务、Internet应用、各种信息网络的综合与融合具有无可取代地位,移动通信终端――手机已普及到了千家万户。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统计显示,2010年上半年,全国移动电话用户累计净增5797万户,总数达到8.33亿,手机已经成为当今信息互动不可或缺的工具。随着手机普及率的提高以及手机功能的日益复杂化,手机发生故障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这也使得手机售后维修服务有了广阔的市场前景。在与多家通信类企业的技术人员和行业专家共同研究,探讨了通信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之后,认为高职通信技术专业学生应面向移动通信终端设备的安装、测试、维修等岗位群就业,决定开设移动通信终端检测与维修实训作为职业核心技能课程,采取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安排52学时(两周时间)集中进行实践。

基于工作过程进行课程定位与设计

基于工作过程教育思想的内涵是重视职业技能及知识在工作过程中的获得,形成以职业综合能力为基础,胜任工作岗位要求的教学体系,其核心就是如何使学生具备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须的职业能力,移动通信终端检测与维修实训就是依据这种思想进行课程定位与设计。

作为通信技术专业的职业核心技能课程,移动通信终端检测与维修实训旨在培养从事移动电话维护、维修、营销、生产等领域的高技能型人才。根据企业调研,以及与行业专家、技术人员进行探讨,我们掌握并确定了目前移动通信类企业所需求的工作岗位,将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典型项目设置为工作任务,并针对每项任务所应具备的职业能力进行了分析,如图1所示。

通过对企业需求工作岗位的确定、明确生产过程相应的工作任务、掌握学生应具备职业能力后,再来确定学生在校内应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应具备的实践能力,设置相应的课程。移动通信终端检测与维修实训安排在第四学期,先修课程有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模电与数电)、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电子设计应用、通信技术基础、移动通信网络与设备、通信网络技术。后续课程有手机应用程序开发、毕业设计和顶岗实习。该实践类课程是对先修课程的总结和验证,要求将通信技术专业各门课程融会贯通,并通过实践操作验证移动通信的各个环节的实现过程,最主要的还是培养学生相应的职业能力,为其顶岗实习和就业奠定基础。

由企业岗位需求直接确定职业能力

通过市场调查和与企业技术人员进行多方面的交流,确定了学生就业主要在移动终端设备生产、测试、检修、装配、技术支持等方向。这些岗位要求学生熟练使用移动通信终端测试的仪器仪表、熟练掌握移动通信终端相关性能指标的测试、掌握移动通信终端的常见维修手段或常见故障维修技术。因此,在确定教学内容时,充分考虑到岗位需求所对应的职业能力,我们对典型的工作任务所应具备的岗位专业能力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见表1),并通过实训中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围绕学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进行重点讲解和实践,让学生“真刀真枪”地在手机上进行拆装、检测、检修、焊接,最终让学生学会分析及排除手机常见故障。

经过市场调研及对移动终端设备相关岗位的考察,我们选定了目前市面上具有代表性的MT6226芯片组,针对该芯片组的手机工作原理和外围电路,设计了一些典型的故障作为课程项目。我们在市场上收集了较多的MT6226芯片组的故障手机,要求学生在实训时直接在故障手机上找到对应的故障点进行故障分析和排除,在进行维修的同时,穿插讲解手机的工作原理及故障可能的原因,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真正达到掌握MT6226芯片组手机的典型故障维修的能力要求。在实践过程中,比对企业岗位所应具备的职业能力进行重点练习,如BGA芯片的焊接、整机电路图的识别、各种手机的拆装、手机软件编程与升级等,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表2为移动通信终端检测与维修实训项目化实施安排情况。

教学内容突出“教学做”一体化

我们按照企业所需求的岗位应具备的职业能力设置实训各个环节,而如何在以实践为主的实训教学中穿插相应的理论知识点是一个难题。针对手机检测与维修目的性比较强的特点,我们在设置项目时突出手机工作时容易遇到的故障,以框图的形式给学生讲解故障产生的过程和产生原因,并要求学生在实体手机上根据整机电路图找到故障点所在位置,用各种仪器进行检测。对可能产生故障的外围电路进行逐一排查,让学生在此过程中掌握该类型所有故障排查方法,如在项目十四中设置了蓝牙功能失灵这个故障点。首先要学生根据整机电路图找到蓝牙芯片所在的位置以及其外围电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出蓝牙工作时的电路框图,如图2所示,简单讲解其工作过程。然后要求学生在自己的故障手机中测试蓝牙功能是否正常。针对蓝牙芯片可能出现的其他故障,如不能启动蓝牙功能、蓝牙传输距离缩短、蓝牙的接收能力或发射能力下降,要求学生自己总结可能是哪些芯片产生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检修方法及步骤:(1)测蓝牙供电是否产生,如果没有则测U702的3脚有无启动信号,没有则换CPU或借信号,有则更换U702(借电压);(2)代换U701,或更换CPU;(3)检查蓝牙天线回路;(4)刷手机软件资料;(5)更换蓝牙模块。

通过对实体故障手机有针对性地讲解,让学生很直观地了解手机各个模块电路工作原理和故障产生的原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自己寻找解决方法,解决相关的各种类型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