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设计的设计思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平面设计的设计思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平面设计的设计思路

平面设计的设计思路范文1

中图分类号: U4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由于道路交通网络的错综复杂,会出现很多的平面交叉口,而每个交叉口都是交通道路的重要位置,都是车流和人流聚集通过的地方,尤其是对于车辆与行人、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之间的相互干扰,如果处理不当,将会直接影响道路交通的顺畅性、安全性。由此可见,正确地设计交叉口,并合理地组织交通, 使耽误时间尽可能减少, 以保证安全行车和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就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1、三岔交叉(T字型交叉口、Y型交叉口)

三岔交叉用于主要道路和次要道路交叉,其型式为Y字型交叉口和T字型交叉口。T字型交叉作为Y字型交叉的特殊形式通常使用较多,型式简单美观,交通组织方便,主要道路应设在交叉口的直顺方向,在特殊情况下,例如一条尽头干道路和另一条滨河主干道相交,两条主干道亦可设计成T字形交叉,在一般情况下,干道和干道相交不宜选用T字型交叉口,虽然交叉口的形式简单,但容易造成干道东西向或南北向的道路不能直通,影响交通。

1.1非渠化式的三岔交叉型式适合于次要道路的联接,在速度高并且转弯运行足以产生冲突点的地点,可加宽路面面积,以利于车辆运行,增设辅助车道的使用可提高通行能力并减少转弯车辆造成的冲突点。

1.2加宽路口式的三岔交叉,有三种形式,(1)为直行道路靠近断头道路的一边增加一条车道,该车道作为右转弯驶出的变速车道,这种布置适用于由直行道路右转弯运行为主,由直行道路左转弯运行为次的地方;(2)断头路的对侧增加一条附加车道,这种交叉类型通常称为“左转弯车道”和“右侧超车道”,这种布置适用于直行道路左转弯运行和直行运行为主,以及右转弯运行为次的地方;(3)在接近交叉的直行道路每一边增加一条车道,这种布置可能适合于在交叉处双车道的通行能力负荷过重以及在近区需要信号管制的地方。

1.3渠化的三岔交叉分为三种形式:(1)有成对右转弯道路的一种交叉,这种情况适用于运行需要非极小的速度或非极小的转弯路线的地方,但这种布置对直行道路上的左转弯车辆是没有帮助的;(2)在断头道路上设置交通岛的一种渠化交叉,交通岛分隔出的场地是将断头路的路面边缘做成加宽路式而得到的,这种设计可用于交通量范围较大的双车道道路,特别是场地不足以设置转弯道路,并要求简化交叉的地方;(3)设有交通岛和右转弯道路的一种交叉,这种交叉适合于中等至繁重交通量的重要双车道的布置,所有穿越交叉的车辆都通过分隔的车道运行。

2、四岔交叉口(X字型交叉口、十字型交叉口)

四岔交叉口是两条道路垂直相交,其型式分为X字型交叉口和十字型交叉口。十字型交叉作为X字型交叉的特殊形式通常使用较多,型式简单,交通组织方便,适用范围广,可用于相同等级或不同等级道的交叉,在任何一种式的道路网规划中,它都是最基本的交叉口型式。X字型交叉口是两条道路以锐角或钝角斜交。在相交的锐角较小的情况下,将形成狭长的交叉口,对左转弯车辆十分不利,处于锐角街口的建筑也难处理,此种形式需采取加宽和渠化措施。

2.1非渠化四岔交叉的最简单形式,适用于次要道路的交叉,同时,也常用于斜交角不大于30°和转弯交通量较小的主要道路同次要道路的交叉。

2.2加宽路口式的四岔交叉,在交叉处增加了直行和转弯运行的通行能力,并在正常路面的每边各有一条辅助车道,使直行车辆得以超越准备转弯的慢行和停驶车辆。在主要道路上的交通量接近该道路连续车流的通行能力的路段,或者直行和穿越交通量达到需要交通信号管制的路段,平行的辅助车道是必不可少,这种辅助车道在交通量较小的情况下也适用;另一种设有路面标线区域和中央分隔带车道的加宽路口式交叉,能更好地保护从主要道路左转弯驶出的车辆。

2.3渠化的四岔交叉,适用于场地适合而且转弯运行交通量大的地方,特别是有行人的城市市区,其中有一边左转弯运行用的复式中央分隔带车道的设计,特别适合有一条繁重转弯运行的市区四岔交叉使用。

3、环型交叉口

环型交叉口(俗称转盘)是在几条道路相交的交叉口中设置一个中心岛,用环道组织交通,使进入交叉口的车辆均以同一方向绕岛行驶,其运行过程一般在不同方向汇合(合流),接着于同一车道先后通过(交织),最后分向驶出(分流),可避免直接交叉、冲突和大角度碰撞,其实质自行调节的渠化交通形式。环型交叉路口主要由环形车道、中心岛和若干个流岛组成。中心岛的形状有圆形、椭圆形、卵形、方形圆角、菱形圆角等,它主要取决于道路的等级和角度,常用的是圆形,圆形中心岛的直径一般20~120m为宜。

3.1环型交叉口的主要优点是:驶入交叉口的各种车辆,不论左转、右转弯和直行车辆,都不需要停车,都要连续不断地驶入环道一定路程,无需管理设施,平均延误时间短,很少刹车、停车,节约用油,随之噪音低,污染少。尤其对5条以上的道路交叉和畸形交叉口,更为有效;中心岛的绿化能起美化环境的作用,在风景区和靠近城镇处采用环型交叉可增加美观;在规划需建立体交叉口,环型平面交叉可作为过渡形式,预留改建为立体交叉的可能;中小的干路与干路相交的平面交叉口,可采用环型交叉口。

3.2主要缺点是:占地面积较大,增加车辆绕岛行驶的距离,对左转弯车辆更为不利,如果环型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小于各岔道交通量总和的一半,环型交叉路口就可能出现堵塞。因此,在交通量较大的主要干道上,不宜设置环型交叉口;在具有大量非机动车交通和行人众多的交叉口上,不宜采用环型交叉,因为它不仅增加了大量非机动车和行人通过交叉口时的行程,感到不方便,而且在环道的外侧和进出口处,将被大量的非机动车流和人流所包围,使机动车进、出环岛时均会产生行车延误,因而影响车辆的连续通行,使通行能力下降,甚至造成交通阻塞;在斜坡较大的地形和桥头行道上,也不宜采用环形交叉,因为它使下坡的车辆等于走小半径的反向曲线,这对行车安全是很不利的;规划交通量机动车通行能力超过2700pcu/h或自行车通行能力超过3000辆/h的交叉口不宜采用环型交叉口;道路网中,整条道路实行联动的信号灯管理时,其间不应夹设环型交叉口;环型交叉口的工程造价也高于其它形式的平面交叉。

4、复合交叉口

复合交叉口是多条道路交汇的地方,对以上的三种平面交叉形式进行有机组合构成,容易起到突出中心的效果,但占地大,给交通组织带来很大的困难,采用时必须慎重全面考虑。

5、结论

总之,平面交叉口是道路网的联结点,其设计与使用对于道路交通的安全通畅非常重要,平面交叉口立体化,可以增大通行能力,但需要多占地及大量工程费。且设置立体交叉并不能期望完全起到减少交通事故的效果。局部设置立体交叉,会起到损害其附近交叉口安全性的效果,会使“瓶颈”点转移到其他路口上去,实际上从用地、投资看,将全部交叉口都改成立体交叉这是不可能的,即使在立体交叉中,平面交叉存在的问题也不能完全解决,还需要用平面交叉的设计方法去处理。所以,无论平面交叉还是立体交叉,都要认真对待平面交叉口的设计选型问题,才能达到投资少、占地少、见效快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姚君华. 平面交叉口通行能力的影响因素[J]. 山西建筑,2007,33(24):274~275.

[2] 张金水、张廷楷.道路勘测设计.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

[3] 韩凤春,曹金璇.平面交叉口的安全设计[J].公安大学学报,2002,(5):64~67.

[4] 郭忠印,方守恩.道路安全工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平面设计的设计思路范文2

平面设计的主要方式就是利用几何形状构成不同的图案,而在建筑设计中也会应用此类方式,其包括:

(1)几何群化结构:建筑组团的模式是一种在基础环境中实现不同风格与功能的设计,在一定范围内会有多个建筑相互衔接与影响,此时就应对其平面关系进行合理的协调,因为建筑组团中各个建筑具有独立的几何形状而又存在彼此的联系,要使其形成一个整合又具备独立特征就需要利用平面设计的思路,对其进行合理的空间分配,使之可以形成一个既美观有实用的建筑结构。

(2)几何重复利用:重复是平面设计中经常遇到的手法,一个几何图案被赋予不同的色彩、尺寸等,然后形成设计作品。而在建筑中这样的规律性的设计也是比比皆是,重复构成就是在二维平面上反复排列多个同样的几何形状,使之产生一种有秩序的美感,而建筑中也可利用这样的思路,利用多组相同的形状填充空间,从而形成一种秩序化的美感。

(3)几何形态改变:几何形状往往具有明显的图形化特征,近似化改变与前面的重复性利用相似,就是反复的排列,但是虽然形式相同,在个别的位置会进行改变,这就是平面设计中常用的手法,形态改变在重复的严谨中突出的是灵活和变化,在建筑中可以利用相似的几何形态来构建一组建筑,使之形成一个整体,同时又不单调。

(4)几何连接设计:几何连接的方式是将多个不同的几何形态进行连接,然后产生一个完整的构图,相互连接的几何图形不会影响整体的结构功能,这样的连接方式可以应用在建筑中,建筑中的多个部分或者多个建筑可以利用几何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其内部是相互连通的,这样就可以保证建筑外部形态的丰富也不影响其功能,一些建筑设计、建筑改造等工程中都可利用此类设计方式。

2中心空间扩展的设计

平面设计时往往会按照一个中心来进行扩展设计,利用渐变或者发射等方式完成对整体设计的丰富与实现。通过对构成元素的形状、大小、方向、位置甚至是肌理等进行有机的设计,形成一个围绕中心而形成的图案这就是平面设计中中心扩展设计的思路。而建筑中也可利用这样的思路对建筑群、独立建筑等进行形态的丰富,利用中心扩展设计强烈中心感的建筑形式,建筑中利用渐变、发射等手法可以使人不仅仅局限在形态与空间中,从而感受到动静结合的空间感受,这也是平面设计在建筑的应用方式之一。其中包括:

(1)渐变设计:渐变包括色彩和形态的渐变,在生活中因为距离的因素会让人感觉到渐变的视觉效果,如街道两旁的树木会出现一种由大到小的视觉感受,在设计中可以利用这样的思路对建筑的空间或者形态进行渐变设计,使之可以在空间上形成一个向外拓展的形式,而丰富设计的内涵。

(2)发射聚焦设计:平面设计中如果利用焦点发射的模式,平面图形的焦点中央可以被利用也可偏于一侧进行构图设计,然后利用运动趋势的引导向一侧或者向四周进行扩散,形成一种发射的形式。这样的形式在建筑设计中应用的较多,如螺旋形、向心形、同心形等等。建筑设计中很多的平面都会利用发射的设计思路,利用这个聚焦和运动趋势来构建不同的建筑形式,这样的设计可以是建筑自身的形状改变也可以是利用某个地标进行建筑群的整体设计,总之可以在建筑设计中形成强烈的动态感,起伏变化的性质可以增加建筑的空间感觉。同时规律性的变化可以营造建筑的整体韵律和节奏,突出设计的个性化。

(3)特异效果的选用:特异的效果是设计中采用违反秩序的元素,利用设计来达到反差的效果。这样的设计就好比平面设计中的冲突感利用,利用差异来反应焦点从而表达意境。在建筑中因为是立体的构造,因此除了利用色彩外,还可以利用位置、大小、形状等构成一定的反差,从而形成特异性构造,以此突出建筑的核心理念,强调某个空间的重要性,从而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3平面设计在建筑的综合应用

从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平面设计对建筑的布局和整体形式的设计有所帮助,但是平面设计在建筑中的应用不仅于此。还包括了点、线、面、块、视觉等处理方式的应用,这些都会在位置、形状、肌理等造成影响。所以在建筑中所应用的不仅仅是平面设计的方式更是概念和视觉要素的应用,从而形成一个反应设计者创意完整的作品。如点作为设计的最小元素,如果可以转化为有序排列则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几何形状,而散落的点如果疏密有序或者大小有别也可构成不同的设计效果。另外点位置往往处在端点或者节点上,对于面或者线而言是点缀或者呼应的作用,如建筑的窗口、阳台、雨棚等等。还有线的作用,在平面设计中线是构成图形的重要基础,而在建筑中可以作为引导建筑的方向和平面架构等,同时建筑中可以将柱子、檐口、屋脊等都是线的本质,可以设计中利用各种变化来丰富设计的元素,从而达到个性鲜明的效果。也有建筑设计者利用曲线等来优化建筑中的某些空间,从而表达丰富的建筑语言。

4结束语

平面设计的设计思路范文3

我国的历史文化博大精深,历史的长河孕育出56个民族,并且56个民族各具特色。而传统文化的一脉相承,是中华民族伟大的艺术瑰宝。传统文化是华夏民族生活背景、生活信仰、生活习俗的产物,对于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随着经济文化的全球化,中国传统文化现已被广泛运用于我国现代的平面设计教学中,这不仅仅丰富了我国平面设计教学的题材,更是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有效手段,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平面设计教学有效结合在一起,对我国文化艺术产业的发展十分具有参考价值。

我国现阶段平面设计教学的现状

1.中国传统文化在平面设计教学中体现不够充分

深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制约,部分教师对于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平面设计教学当中还停留在表面、概念的阶段,仅仅把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图案应用于平面设计当中等同于把中国传统文化融入于平面设计教学中,对学生的创造性具有一定的误导性,长此以往所创造出的设计既缺乏传统文化又缺乏现代设计。因此,如何在平面设计教学中体现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才是眼下值得我们去思考,并且亟待解决的问题。想要在平面设计教学中体现我国传统文化,首先要求教师正确认识、充分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文化的延伸以及再创造,有意识、有目的的开展教学活动,在培养学生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乏自身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

2.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有些欠缺

在我国的平面设计教学中,部分教师过分重视设计技巧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设计思路的关注,而设计的思路才是创造出一个优秀作品的必要前提。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普遍是通过给出主题,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根据自己的思路绘制出草图或者作品的方式判断学生的设计水平或者设计成绩。学生的作品一旦无法取得老师的青睐,则会被要求在短时间内重新进行设计。然而,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对作品进行二次设计本就不易,在二次设计的同时再要求学生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更是难上加难,其设计质量可想而知。想要让学生真正做到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平面设计相结合,就要对学生了解大量相关的传统文化作品提供平台与机会。只有先了解作品的设计思路,才能形成属于自己的、独具自我特色的新思路,利用自己的设计技巧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进去,从而达到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平面设计合二为一的目的。但是就目前情况而言,部分教师往往急于求成,重数量不重质量;面对优秀作品时,没有给予学生相应的讲解和分析,最终导致学生在欣赏、借鉴方面,以及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方面都有所欠缺。

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平面设计教学的建议

1.正确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在平面设计中的作用

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现代平面设计教学的任务之一,我国的平面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平面设计是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中国传统文化是帮助平面设计发展再创造的重要题材。平面设计教学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进行符合当代大众审美需求的二次创作的过程。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平面设计不仅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内涵,也反应了时代的特征以及当下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平面设计教学也是一个促进两者之间共同发展的过程,他们彼此吸收对方的精华之处。对平面设计教学而言,平面设计教学通过借鉴中国的传统文化符号以及特征丰富自身的内涵、拓宽自己的发展领域;对中国传统文化而言,它借助在平面设计教学中的表现得以代代相传。因此,在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平面设计教学的工作当中,我们应该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督促学生重视中国传统文化与平面设计两者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利用自己的技巧和巧思进行二次创作,利用国际化和现代化的语言对传统文化进行重新的诠释。在平面设计当中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可以帮助中国传统文化变得更加国际化,也能够帮助我国平面设计教学提供崭新的机遇。

2.不断完善、创新教学方法

从市场的实际需求而言,我国平面设计教学需要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同时,也要注重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体现。因此,在平面设计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积极完善、创新教学方法,注重将传统教学模式的转换,以平面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有机结合来替代单一地将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图案直接应用于平面设计当中。这要求教师在展开教学活动的时候,要主要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的合理安排,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在平面设计教学中,教师不应该局限于课堂中,应该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向世界,善于发现在我们生活的周遭的设计中是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运用于平面设计当中的。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对两者的结合有了更加直观的感悟,还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帮助他们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主能动性。

3.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

在平面设计教学中,教师作为辅的角色,对学生的设计思维以及设计理念起了引导性的作用。因此,只有教师本身充分了解并深刻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才能够真正做到把传统文化贯彻进整个教学过程当中。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首先必须要注重自我能力的提升,通过多阅读一些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书籍来丰富自己、完善自己,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开拓自己的视野,只有这样,在对学生进行指导的时候才能够更好地将中国传统融入于平面设计教学当中。

4.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基于对传统文化充分理解的基础之上,传统文化图案只是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不能够完全等同于中国传统文化,其表现方式也完全异于现代平面设计的图案。传统文化图片在结构上表现出工整和对称的特点,其形状上也具有一定的装饰性。不仅如此,传统文化图案往往包含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期盼与祝福,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中国传统的文化图案在岁月的变迁当中也不断丰富了自身的内涵。中华民族传统、婉约的性格特征也表现在了传统文化的图案当中,我国传统文化图案往往注重其寓意的“意会”而非“言传”,通过“三分形象,七分想象”的方式表达出作品想要传达的情感。因此,我平面设计教学的过程中,只有加深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才能够帮助他们去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神秘莫测,在多角度分析与思考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5.增加团队的合作能力

设计师的创造性思维是进行设计活动的基本前提,由于每个设计师都是不同的个性,他们在性格、见解上的差异致使他们形成了不同的个人风格,而学生的个人风格的培养则是在平面设计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关键。但是,我国现阶段设计工作中学生们往往都是以个人为单位,缺乏与其他成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4]。因此,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实现平面设计的工作是当代设计行业的必然趋势,学生们通过团队合作互相弥补自身不不足,发扬各自的长处,在保持集体一致性的同时挖掘个人潜在的创造性与能力。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交际能力,还能够提高设计作品的整体质量,通过对于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平面设计见解的交流与交换,实现共同进步。

结束语

平面设计的设计思路范文4

关键词:网页设计;平面设计;关系;思路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4-0167-01

网页设计,是开展网站设计工作的重要手段,良好的网页设计能够提升网站的美观效果,提升网站对用户的视觉冲击力,从而提高网站的影响能力。可以说,网站实际效果是由网页设计决定,因此,网页设计对于网络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推动性作用。平面设计,是一种商业性或大众性的艺术活动,平面设计是建立在二维空间,即平面上开展设计工作,从而在视觉上给人一种美得享受,从而进行相关信息的有效传达。

一、网页设计基本思路

网页设计的第一个步骤便是对设计目标的把握和理解。一般来说,在开始网页设计之前,首先要准确了解网页设计的诉求点,需要设计师不断进行主题的挖掘和内容的解读,并做好相关交流工作,并最终通过意见征求来确定网页设计方向。当最终设计方向确定之后,便需要根据网页设计的方向来确定网页的先关元素,比如网页风格、网页文字字体、网页颜色等等,只有确定了这些网页元素之后,才能够保证网页设计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网页设计结构能够满足用户需求,传达有效信息。在审核完毕后,便可以应用相关设计软件开展网页设计工作,做好版块间的衔接,发挥创作灵感,最终在相应的细微调整后完成网页设计作品。

二、平面设计基本思路

首先,在拿到设计项目之后,首先要对客户进行系统性的分析,比如可以企业背景、客户企业形象、客户产品形象,充分把握客户企业或产品的具体信息,使平面设计工作能够有针对性,确定设计定位。然后,具体了解客户的设计需求,比如设计的相关风格,诉求点,表达主题等等,这些都是需要设计者进行具体了解的,对于平面设计工作的开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设计相关资料整合完毕之后,就需要针对这一项目开展适当的思考和确定,确定平面设计风格,确定表现手法。这是一个比较困难的过程,由于平面设计的设计空间所限,导致平面设计的主题一定要凸显出来,且内容要丰满但不能累赘,这就需要设计者进行认真的考虑和研究,以佳的表现手法进行具体呈现,同时,这一过程也需要做好相关素材的收集工作,以便于相关创作工作的开展。在确定设计风格和表现手法之后,便可以开展具体的平面设计工作。平面设计工作可以借助传统设计材料开展,比如绘图笔和纸张,也可以借助先进的绘图软件开展,具体情况可以根据设计者的习惯来确定,但设计过程中必须要保证设计的全面性和方向的准确性,要保证色调的统一,也要保证足够的视觉冲击力,确保设计作品能够引起顾客兴趣,吸引顾客眼球。

三、网页设计和平面设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网页设计和平面设计,既有区别也不乏很密切的联系。网页设计同平面设计都是一种现代化得艺术创作形式,当今社会两种艺术表现形式都会借助电脑技术来完善或创作,从而确保艺术作品的最终效果。可以说,两者都是在现代社会中所产生的优秀艺术表现形式,同时,也是商业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网页设计和平面设计之前也存在着非常大的区别,大体可以从范围、实现介质等方面进行考虑。

(一)表现范围的不同

表现范围是两者重要的区别。对于网页设计来说,往往局限于网络环境,通过网页设计,能够提升网站的整体艺术效果和美观性,较好的反映出网站的主题,从而使网络用户能够在网络浏览过程中感受到强烈的视觉冲击,从而有效提高网站的影响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或是相关事物的关注程度。而平面设计则同网络设计有着非常大的区别,平面设计的表现范围要更广,影响力也更大。平面设计是基于二维空间的艺术创作形式,平面设计并不需要严格要求它的表现手法,也没有任何工具和宣传途径的限制,平面设计作品在成形之后,往往可以借助杂志、周刊、广告、电视媒体甚至是网络进行有效宣传,从而提高企业影响力,可以说,平面设计相对于网络设计而言,影响力要大,影响范围要更大。

(二)约束性的不同

所谓约束性,就是艺术创作的约束条件,这种约束性能够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创作工具,传播形式,创作平面,字体字号,颜色规格等等。网页设计,一般都需要借助电脑设备开展相应的设计制作,才能够具体呈现网页设计的实际效果,并且,网页设计的创作平面仅仅限于显示器,而不能依附于其他介质上面,并且,网页设计的效率完全由网速约束,网速的快慢完全影响网页的实际进度。但平面设计则同网页设计具有非常大的区别,平面设计的自由度较大,比如平面设计既可以借助电脑设计进行创作,也可以由画笔开展,甚至是其他工具;平面设计的创作空间约束较小,平面设计可以在任意场合进行,而不进行严格的限定;平面设计的字体、字号以及颜色都具有随意性,可以根据设计者的实际需求和心理状态进行任何变换,而不会有任何限制;平面设计的创作进度不受任何外界条件影响,这也是平面设计同网页设计之间取得重要区别。

(三)技术实现的不同

网页设计依赖于互联网技术,依赖于先进的设计应用软件,但平面设计则常常借助于印刷技术。网页设计一般需要借助绘图工具,强大的设计软件才能够确保网页设计的顺利开展,才能够确保网页设计的最终效果,但网页设计基本完全是在网络平台上进行开发和实现,同艺术技术没有任何联系;但平面设计则完全不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平面设计不再仅仅依靠画图工具来进行实际创作,也可以借助先进的绘图软件来实现最终效果,但是平面设计却依旧要借助印刷技术来具体实现它的艺术效果,这是两者之间较为明显的区别。

四、网页设计同平面设计之间的关系分析

(一)网页设计是平面设计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网页设计同平面设计之间具有非常多的相同点和相似性,究其原因,网页设计是在一个特定的社会发展时期所诞生的一种新型艺术表现形式,网页设计是平面设计的科技化发展形态,也是平面设计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网页设计创作过程当中,需要表现手法都是在平面设计的表现手法基础上延伸而来的,甚至是趋于相同,唯一不同的则是产生背景和发展背景,网页设计是随互联网时展而来的,网页设计也是一种完美的艺术表现形式,能够像平平面设计一样进行主题的诠释和对象的描述,相对来说,网页设计更是未来平面设计的发展方向。

(二)网页设计是平面设计的一个延续

随着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同网络信息技术的接触也日渐频繁,人们的日常生活同网络技术的联系也更为密切,相对来说,传统平面设计作品也出现了一个较为严重的危机,宣传效应的降低以及影响力的降低。网页设计的出现,则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在人们进行网络浏览的时候,特色鲜明的网站往往能够引起人们的注意,吸引人们的眼球,这一效果的实现完全依赖于网页设计。由于网页设计同平面设计的相似性非常大,且鉴于网页设计的发展背景,网页设计并不同平面设计成为不同的两种表现形式,而是完全可以理解为是平面设计在现代社会中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是平面设计的一个有效延续。

五、总结

平面设计同网页设计既有鲜明的区别也有密切的联系,网络设计是平面设计的发展方向,也是平面设计的一种延续,因此,我们必须要正确看待平面设计和网络设计,在实际工作当中注意两者的有机结合,相互补充,相互借鉴,以达到最佳的表现方式,以强烈的艺术效果来征服观众的视线,促进艺术设计领域的创新。

参考文献:

[1]邓勇.浅谈网页设计的布局及原理[J].渝西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03).

[2]宋春晖.网页设计中的美学应用分析[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1).

[3]秦岁明,马冬梅.网页界面优化设计的分析与研究[J].包装工程,2006,(02).

平面设计的设计思路范文5

学校的教师引进要转变思路

目前,学校的教师都是师范类科班毕业,教师基本功没有问题,但是对于平面设计这个专业目前还没有对口的师资培养,导致都是别的专业的教师转行做了平面设计方面的教师。平面设计绝不是会几个平面设计的软件就能够设计出好作品的,它与与艺术、绘画、摄影、文学、消费心理学、营销学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并且它需要有大量的实践作品的制作才能基本达到一个设计师的标准,因此,转行过来的教师很难在短时间内掌握设计的真谛。那么针对这个问题学校就应该转变思路,教师或引进或外聘广告公司真正的设计师,带领学生以一个设计师的角度思考问题、学习软件、进行创作。

课程设置要符合专业特点

课程设置更要符合专业特点,而不是在普通文化课的基础上开设几个设计软件就能够培养出设计师的。第一,在学生学习初期把文化课和计算机软件基础课互相搭配开设,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并且可以把文化课和专业课结合来上,例如语文课和广告文案课结合,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分析欣赏一些优秀的广告文案,既能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又能提高学习兴趣,使文化课为专业课服务。第二,课程设置要多元化。目前中职学校平面设计开设的课程沿用传统的文化课如语数外,专业基础课如素描、色彩、三大构成,计算机设计类软件课。没有更多的开设艺术鉴赏、摄影、广告和消费心理学、营销学等相关课程,这样就使得学生的作品没有根基,没有说服力。平面设计不仅要传达信息,更要传递文化和思想,学科间的交叉知识有利于平面设计,有利于其全面发展。第三,软件操作类课程设置要有交叉性。可以把平面设计一门课拆分为海报设计、包装设计、字体设计、标志设计、排版设计、书籍装帧等,这样,每门课都专供一个方向,学生会学得更具体、更专业,并且每门课用的软件是有交叉的,这样大大提高了软件的应用度,使学生的软件操作更熟练。

在教学方式上

第一,平面设计需要小班化教学。设计是个对教师和学生比要求比较高的一个专业。它没有一个对每个学生都一致的标准答案,每个学生的设计思路、文化底蕴不同作品会有很大不同,教师很多时候要参与到学生的设计中与之讨论、分析、指导。平面设计不仅仅是技术层面,更多的是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开拓学生的设计思路,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因此需要教师更多地与学生交流互动。

第二,需要学校和教师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资源。平面设计需要把多方面的知识融会贯通,学生在创作之前应该翻阅大量的图书、资料、网上查阅信息。学校应和对口企业校企合作,把企业案例引入课堂,把真正的设计师请进课堂,让学生感受企业氛围,接触实际案例。建立学校的设计工作室让学生在业余时间自己承接各种校内设计,比如招生简章设计等,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并且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就感。

第三,临摹与创新相结合。平面设计是服务于大众的设计,优秀的设计作品既要符合大众的审美,让大众能看懂,又要提升大众的审美。多元化和个性化的设计是优秀作品必不可少的。教师要引领学生的设计向多元化和个性化方面发展,不能禁锢一种设计风格,也不能没有自己的个性。但是,一位设计师说过“设计99%的工作是整理,另外的1%是创意“。中职的学生受多方面的影响创意能力相对较弱,那么作为教师更多地时候是让他们学会整理,把文字、图片等整理成符合审美的合适的大小和颜色。学生在没有建立自己的设计思想之前更多应该是临摹,临摹不是抄袭,在学生最初做练习的时候头脑中对版式、对创意没有很好的理解,这时候提升水平就快的就是临摹,临摹能够把别人作品中的精华应用到自己的作品中来,通过理解别人的设计思想来提升自己。在做了大量的量的积累之后才有可能有质的飞跃。这个时候再去做1%的创意。提升作品的创意和个性。对于中职学生我们不能要求每个毕业生将来都能成为优秀设计师,但是,只要学会了“整理“,每个学生都能找到一份工作,在工作中慢慢的历练自己、提升自己,直到成长为一名合格的设计人员。

第四,布置丰富多样而又受欢迎的课余作业。好的作品不单单是要看软件的掌握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设计思想、有漂亮的吸引人的版面,这就要求学生提高自己的审美素养和拓展多方面的眼界,因此,教师要在课下多给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设计作品、设计网站、优秀书籍、优秀影片来看,这些既是作业又是他们喜欢和感兴趣的东西,因此他们很愿意去做,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审美和综合素养,使学生在做作品时有依据、有根基。

平面设计的设计思路范文6

【关键词】创新思维;平面设计;能力训练

一、深刻认识创新思维对平面设计作品的影响

创新思维是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和经验,通过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加上合理的想象,产生新思想、新观点的思维方式。一件设计作品的优劣从某种角度来说是设计思维深入程度决定的,自己作为大学平面设计专业的学生,在平面设计课程的学习中,时常在做东西的过程中,往往是形式意味太重,创造意味不强,这种现象体现在专业设计中尤其明显,其中原因我感觉主要是自身忽略了对自身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训练,对于专门学习平面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应该有一个清新的认识,要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能力,必须要有不断求新求异,借鉴和汲取他人优秀的成果和营养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充分认识到创新思维的重要性,才能更好的完成专业学习任务。

二、对提升自我创新思维能力的思考

对于创新思维方法如何培养和运用,如何使自己的设计具有时代美感?如何创造出有创意的作品?如何在设计中创造出“有意味的形式”?这应是我们平面设计专业学生应该时时思考的问题。创新思维是智能发展的高级形式,培养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平面设计人才须从创造性思维培养入手,运用恰当的方法,加强对自身以下几个方面创新性思维的训练。

一是灵感思维训练。灵感思维是平面设计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思维形式。在创作活动中,人们潜藏于心灵深处的想法经过反复思考而突然闪现出来,或因某种偶然因素激发突然有所领悟,达到认识上的飞跃,各种新概念、新形象、新思路、新发现突然而至,犹如进入“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地,这就是灵感思维。在西方,灵感思维又称“魔岛理论”,灵感的出现是思维过程中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是智力达到一个新层次的标志。

通过训练自己的灵感思维就是要学会及时准确地捕捉住转瞬即逝的创意火花,不放弃任何有用的、可取的闪光点,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火星也要牢牢地抓住,这颗小小的火星很可能就是足以燎原的智慧火花。在许多艺术家的创作设计生涯中都有这样的体验。平面设计中灵感思维的训练要求我们尽量的学习文化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当然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对知识的广泛涉猎和对专业的专注既相互矛盾又相互统一,前者是灵感和表现方式的源泉,后者是工作的态度。好的设计并不只是图形的创作,是综合了许多智力劳动的结果。涉猎不同的领域,担当不同的角色,可以使我们保持开阔的视野,可以让设计带有更多的信息,而产生好的“意念”,好的意念需要培养和时间的孵化。设计还需要开阔的视野,使信息有广阔的来源,触类旁通是学习平面设计的重要特点之一。[1]著名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大脑就好像是浮在大海上的冰山,海面以上为显意识,海平面以下为潜意识,而灵感思维的产生就是潜意识被重新刺激产生的。所以说灵感出现的机遇对每个人是公平存在的,灵感就在每一个人的身边。尽管它有时是稍纵即逝,甚至令人百思不解,难以捕捉。那些努力追求、刻意进取、随时留意并敏锐地感觉、捕捉到灵感的人是成功的典范。培根说:“人在开始做事前要像千眼神那样察视时机,而在进行时要像千手神那样抓住时机。”不停的思考、努力的探索,为艺术创作中灵感的出现铺平了道路,因而灵感始终是那些勤于思考的人。

二是独创性思维训练。设计的创新思维离不开想象,所谓想象是对已有的感性形象进行分析综合、提炼、加工改造并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运用创造想象的构思常常具有独创性、新颖性,更具有艺术的生动性和感染力。[2]独创性要求艺术家在艺术思维中不顺从既定的思路,采取灵活多变的思维战术,多方位、跳跃式地从一个思维基点跳到另一个思维基点。思维空间的基点,代表着一个个思维的要素,如在视觉艺术创作中需要考虑的风格、流派、色彩、图案、题材、材料或肌理等。多一个思维的基点,就多一条创新的思路,艺术家要从众多的思路中寻找出最新、最佳的方案。标新立异的视觉艺术思维训练强调个性的表现,任何艺术作品,如果没有独特的个性特征,则容易流于平淡、落入俗套。特别在这种信息传递高度发达的社会,个性表现是平面设计的生命力所在。这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吸引到受众的眼球,达到传达信息引起受众关注的效果。充分的个性表现属于个体及其对象,在于艺术创作的具体性、独特性和自由发展的意识。艺术创作的审美需求是不可重复的。对于同一个艺术形象,每个人的感受是不同的,各自都有自己的审美体验,表现出人们的个性特征。这就要求我们在平面设计学习过程当中把自身看成是有独特内心世界和巨大生命潜能的个体,重视和鼓励自身大胆求异、质疑探索,积极提出新思想、新方法,努力让我们成为科学知识的“再发现者”。有学生提出,由启迪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始,通过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发展的情境和活动,使学生的生命潜能和创造精神得以充分释放,这是教学的真正生命活力所在。[3]另外,训练自身的独创性思维,一定要克服习惯,就是克服旧的思维定式,打破创造思维障碍,积极开展创造性活动。反观我们学生的平面设计作品为什么没有创意,就是因为没有独创性思维的习惯,没有克服习惯的思维定势。平面设计作品是靠视觉进行传达的,所以平面设计作品的终极目的就是传达,即将抽象的概念转化成视觉符号,平面设计的作品有没有独创性,能不能吸引别人的眼球主要在于转化过程上是不是克服习惯思维定势,用独创性的眼光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象的图形。

三是求同与求异思维训练。艺术的求同、求异思维,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就是以人的大脑为思维的中心点,思维的模式从外部聚合到这个中心点,或从中心点向外发散出去。以此为基础,又引申出思维的方向性模式,即思维的定向性,侧向性和逆向性发展。对于艺术的思维形式来说,这几个方面都是进行艺术创作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因素。重视培养自身了解、掌握并有意识地进行这种思维方法的训练,有利于在现代艺术创作中充分开发艺术潜力,提高视觉艺术思维的效率和创作能力。

求同思维就是将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所感知到的对象、搜集到的信息依据一定的标准“聚集”起来,探求其共性和本质特征。求同思维的运动过程中,最先表现出的是处于朦胧状态的各种信息和素材,这些信息和素材可能是杂乱的、无秩序的,其特征也并不明显突出。但随着思维活动的不断深人,创作主题思路渐渐清晰明确,各个素材或信息的共性逐渐显现出来,成为彼此相互依存、相互联系具有共同特征的要素,焦点也逐渐地聚集于思维的中心,使创作的形式逐渐地完善起来。

求异思维是以思维的中心点向外辐射发散,产生多方向、多角度的捕捉创作灵感的触角。我们如果把人的大脑比喻为一棵大树,人的思维、感受、想像等活动促使“树枝”衍生,“树枝”越多,与其他“树枝”接触的机会越多,产生的交叉点(突触)也就越多,并继续衍生新的“树枝”,结成新的突触。如此循环往复,每一个突触都可以产生变化,新的想法也就层出不穷。人类的大脑在进行思维活动时,就是依照这种模式进行思维活动的。人们每接触一件事、看到一个物体,都会产生印象和记忆,接触的事物越多,想像力越丰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越强。这种思维形式不受常规思维定势的局限,综合创作的主题、内容、对象等多方面的因素,以此作为思维空间中一个个中心点,向外发散吸收诸如艺术风格、民族习俗、社会潮流等一切可能借鉴吸收的要素,将其综合在自己的视觉艺术思维中。因此,求异思维法作为推动视觉艺术思维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的动力,是视觉艺术思维的重要形式之一。

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是视觉艺术思维过程中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在创作思维过程中,以求异思维去广泛搜集素材,自由联想,寻找创作灵感和创作契机,为艺术创作创造多种条件。然后运用求同思维法对所得素材进行筛选、归纳、概括、判断等,从而产生正确的创意和结论。这个过程也不是一次就能够完成的,往往要经过多次反复,求异―求同―再求异一再求同,二者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转化,从而产生新的认识和创作思路。

总之,平面设计是视觉传达设计的重要课程,和包装设计、标志设计、书籍设计等,都属于视觉传达设计的范畴。但就其思维方式来说,运用的都是一套系统化的思维方法,题材的变换只是表达主题的不同,设计元素运用的差异,但其本质是相同的,即创新思维的方式和过程是相同的。所以在平面设计专业学习中只有不断进行创新思维训练,不断开发自身创造性思维,培养自身的创造能力,这样才能创作出优秀的设计作品。

参考文献:

[1]张 冲.创意思维和设计[J].美与时代,2005,(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