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医疗建筑设计要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医疗建筑设计要点范文1
前期规划范围及内容
*医院定位
类型:综合性医院、专科医院;
规模:床位数、年门诊量、年急诊量、年手术量;
标准:医院级别等次、学科划分、专业设置及业务能力、教学、科研设置等;
服务:区域卫生规划所赋予的医疗预防、保健任务。
*医院管理
体制:包括产权关系以及财政体制、医院治理结构等;
管理:包括医院组织结构、人力资源配置、服务方式及后勤保障体系等。
*医疗工艺
专业结构:医院功能单元(科室)设置和业务设定;
工艺流程:一级流程(科与科)和二级流程(科内流程)设定;
业务标准:卫生学标准和各科业务标准的设定;
指标体系:医院质量和效率各种指标的预设。
*信息系统(HIS)
HIS结构:HIS、CIS(PACS、电子病历、LIS等)、OA;
HIS作业流程:与医院服务流程和医疗流程相匹配的HIS作业流程设计等;
HIS网络结构:HIS综合布线方案及信息点位设置等;
HIS管理:编码管理、权限及数据管理等。
*专项设施
洁净室:洁净手术部、血液净化病房、生殖中心等方案;
医用气体:气体种类、终端设置及技术要求等方案;
物流传输系统:物流传输方式及点位设置方案;
标识系统:医院导向方案及表达方式;
无障碍设计方案。
*装备
医疗设备:医疗设备配置及机房条件等方案;
护理装备:各种护理装备配置及房间布置要求;
医院家具:各种家具配置方案及标准。
后勤保障:餐饮、洗衣、物资供应、保安、物业管理等工作。
建设前期的界定
鉴于医院建设的复杂性和专业性,在医院管理、医疗工艺、信息系统、医疗装备等诸多方面均需反复详尽的规划。为此,将医院建设前期界定在建筑初步设计完成前较为合适。主要包括5个阶段:项目建议书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项目建筑设计任务书、项目建筑设计方案、项目建筑初步设计。前期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关系,详见图示。
前期规划技术要点
*医疗工艺规划要点
医疗工艺设计包括专业结构、工艺流程及相关技术指标和系统能力等。工艺设计分为方案设计和条件设计两个阶段。工艺方案设计是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任务书及建筑方案设计的依据。工艺条件设计是医院建筑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的依据,并与建筑设计深化、完善过程相配合。
医疗工艺设计两个阶段的要求,见表1。
医疗工艺设计成果,主要为工艺系统说明,任务量计算书,工艺流程设计、设备、装备、配置及说明(含技术条件及参数),用房配置要求(含用房条件)及相关系统配置(医用气源、洁净室、物流传输等)。
*医用专项设施规划
医用气体系统。三种基本医用气源为:氧气(O2)、真空吸引(Vac)、压缩空气(Air);氮气、氩气、二氧化碳可按实际需要配置;手术室应设置手术废气回收装置。
呼叫对讲系统的规划要求,见表2。
物流传输系统。宜采用气压管道传输方式,每个物流传输站点终端应配备标准计算机接口和电话机接口。物流传输系统的使用应建立符合责任要求的管理措施。
标识系统。应具有定位、指引、服务、管理等功能,也是医院形象设计的一部分,可综合采用标牌、专用符号、专用色彩、多媒体技术等方式体现。
此外,常用房医用家具基本配置,也应纳入规划,如诊室应配置诊查床、诊桌、座椅、屏风、观片灯等,治疗室应配置药品柜、器械柜、操作台、治疗车、抢救车等。
*医疗设备规划
医疗设备配置方案,应根据医院总体医疗能力和各医疗专业需求而定。设备配置计划,应根据各专业技术能力进行设备选型,并结合投资能力来确定。
设备机房规划应根据医疗工艺流程和设备技术要求而定,主要包括:机房选址、房间尺度、结构要求;机房条件,包括给水、排水、温湿度、电源及电负荷、综合布线及信息点设置等;设备定位,包括机房布局和布置要求,以及设备通道要求;防护要求包括各种射线防护要求和电磁波屏蔽要求等;卫生学要求按GB-15982标准。
医疗设备机房条件应在建筑初步设计阶段加以明确,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应完成医疗设备机房全部技术设计。
*医院信息系统(HIS)规划
HIS需求分析:主要是应用范围、应用能力和条件;
医疗建筑设计要点范文2
关键词:新农村 基层综合医院 设计
Abstract: Countryside grassroots hospital building is important part of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building. Hospital should solv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scale of construction and the shortage of land,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ir own development and existing conditions.JinXiang People's Hospital conducted a series of explorations about how to break hospital building's fixed design and how to achieve hospital building's efficient.
Keywords: New countryside Grassroots general hospital Design
一、金乡县人民医院建设项目概述
(一)设计规模
山东省金乡县人民医院位于济宁市金乡县新城区,总用地面积105465m2,总建筑面积161520m2,建筑高59m,共16层,是一所规模达1600床,集医疗、科研、教学、培训基地为一体、“大而全”的三级甲等基层综合医院。它在建成后将成为本地区的医疗服务中心并辐射金乡县周边广大地区。
(二)总体布局设计构思
根据对项目任务书以及对项目筹建部门建设意见的研究分析,结合金乡县经济发展状况和项目投资预算,确立以下原则作为建设要点:
1.以人为本的原则
以人为本的观念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具有重要的社会服务功能的医疗建筑,更应体现这一原则。具体来说,这一原则不仅要体现在技术服务的层面上,还应体现在情感理念的层面上,不但体现在对患者的关怀上,也应体现在对医护工作人员的关怀上。
在建筑总体布局和造型上充分体现“热爱生命、尊重生命,以患者为中心”的主体形象;在环境造型、功能组织等方面做到无微不至,使建筑获得最广泛的认同。
2.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根据医院自身发展的特有规律,立足于现有条件,合理经营建筑用地,将医院建设规模与用地矛盾一次性统一解决,做到合理分区。组织好患者、医护人员、家属、服务人员的出入;人流、物流、洁污等流线以及各类出入口分布合理便捷、避免交叉感染。另外,医院充分利用基地,采用相对集中式布局;空间上将门(急)诊、医技、住院组成一点三线,集中布置在基地南侧,使医院运作时对于患者和医护人员的便捷达到最大化。基地北侧预留大面积绿地,一方面最大限度地扩大了景观环境空间,另一方面又为医院可持续发展留下余地。
门诊部所有诊室都有自然采光、通风;医护人员专用通道与患者就诊路线分开;住院部全部病房都有好的朝向;医护人员也有专用的内部联系通道。力求用尽可能少的环境资源换取最大的环境效应和社会效应,以适应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将建成的医院会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使之成为区域的焦点。
3.共性与个性结合的原则
我们突破了医院建筑设计长久以来已经形成的经典模式,真正体现了医院建筑便捷、高效等共性。同时,在建筑艺术上将医院的性格特征充分地反映在建筑造型上,灵活变化的个性体现在医院建筑的创新取向上。一个成功的医院建筑设计应完美体现这种共性与个性的结合。
4.区域空间“异质化”原则
由于医院周边环境特征均质散漫,景观缺乏变化,该医院作为这一地段重要的大型公共建筑,空间和体量都打破了原有的城市体量格局,使之成为县域环境内视觉的焦点和地标性建筑物之一。
5.技术延伸原则
医疗技术是现代科技综合应用的代表,同时建筑的技术含量也在逐日增加。因此医院建筑具有医疗技术和建筑技术的双重特征。按国际流行的现代化医院标准进行设计,使建筑从内到外都达到国际水准;采用先进的医疗设备和信息管理技术,实现医院内部高效率的医疗服务。同时医院建筑设计应保证医院建筑具有充分的技术更新和技术发展的余地,使建筑对未来的技术有较大的兼容性。
(三)交通组织设计
交通设计的目标与原则是出入交通畅通、安全,提供与区域功能、形象相匹配的区域交通条件,尽量减少对周边干道的影响,流向清晰、合理、立体、互动。
二、建筑设计特色
(一)建筑空间与立面造型
裙楼特殊的坡面形态对空间的构成至关重要,有序、大气、丰富的室内外空间有利于复杂的功能组织,同时也有利于消除坡面下部以及地下空间的压抑感,便于自然通风与采光。空间构成中有三个重要元素:中庭、庭院与“医疗街”。中庭空间宽敞丰富;十二个庭院分散布置,贯穿裙楼;中庭和庭院将有良好的自然采光、通风,成为功能组织的枢纽,中厅玻璃天棚与墙地面形成有趣的虚实光影对比;“医疗街”形成立体层次的行人系统组织。三个元素有机的结合,完美地丰富了医院的空间形象。
(二)功能分布
楼层分配:地上16层(含转换层),其中一至三层为门诊、急诊和医技科室,四层为转换层,五至十六层为住院部。地下一层,主要是地下停车场、设备以及部分医技科室。
(三)垂直交通与层高
1.垂直交通
裙房部分的主要垂直交通位于中庭中部,一至三层每层4部自动扶梯、4台观光电梯和4座疏散楼梯(医院停电时,短时间作为主要楼梯),这种布局将有效缓解大厅入口的拥挤。此外周边分散布置9座封闭疏散楼梯,以有效解决内部垂直交通。
高层部分主要交通位于中部核心筒内,每楼层各布置6台电梯,此外,还有两台污物电梯、1台消防电梯和3座防烟疏散楼梯。电梯数量的设置充分考虑医生、护士、患者使用较集中的特点,以方便他们顺利、便捷到达各楼层。
2.层高
地下层功能主要为停车库、部分医技用房、后勤用房,层高为4.8m。地上一至三层功能主要为门急诊、医技用房,层高为4.8m。四层为转换层,兼做服务层,五至十六层主要为病房,层高为3.6m。
(四)无障碍设计
建筑的主入口设计残疾人坡道,坡度1:12,方便残疾人通行。门诊大厅设计有无障碍电梯,患者可不用穿行,就可以到达就医的楼层。
医疗建筑设计要点范文3
【关键词】:老年建筑;建筑设计;设计要点
引言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和一部分发展中国家共同面临的问题, 中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 人口老龄化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其中老年人住宅问题就是其突出的一方面。解决好老年人住宅问题, 能够直接或间接地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文化教育、社会福利、医疗保险、劳动就业、城市规划和市政建设等问题。因此, 研究探讨老年人住宅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目前我国老年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
(1)缺乏适合“居家养老”的整体社区规划。社区内缺乏适合老年人长期居住相配套的生活健康、生活丰富和生活方便规划;社区内老年人无障碍通行体系并不完善。
(2)住宅建筑不能适应老年人日常生活的需要;现有住宅一般是按照假定的“平均人”标准设计。因老年人的特殊性,很多功能、细节都不能适应老年人生活的需要。
(3)老年人的室外活动需求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小区室外景观多以视觉角度出发,一味追求美观,强调形式,对于老年人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缺乏了解,给老年人的室外活动带来不便。
二、老年人建筑设计原则
不论哪种老年居住类型, 老年人居住住宅建筑设计的特点和基本原则是一样的, 即功能性、安全性、健康性和适用性。
1、功能性要求。老年人由于行动迟缓, 因而在居住空间的设计方面要充分考虑老年人步行和使用轮椅的空间, 要完全消除地面的高差, 让老年人能自由地在住宅内行走, 要合理缜密地布置室内家具设备, 其尺寸要方便老人使用, 吊柜和低柜的高度应适宜, 避免由于过高或过低取物带来的不便。走廊、房门、卫生间等尺寸应适当加大, 以便于老年人借助轮椅或在外力协助下行走。
2、安全性要求。老年住宅设计要从老人的安全、舒适、方便出发。老年人由于生理老化, 判断力、记忆力、行动力急剧减退, 所以除地面材料要求防滑、消除地面高差和门槛外,在室内应设置必要的辅助设施, 如采用推拉式门, 设卫生间扶手, 安装紧急呼叫、煤气报警、防盗、防漏电等装置, 能方便、及时或自动地发出警报, 使老人在紧急、危险的情况下能够及时得到救助 。
3、健康性要求。老年人的健康卫生状况最为重要, 老年人在室内时间较长, 对外界气候变化十分敏感, 所以, 在住宅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通风、采光和控温。如让起居生活间能直通阳光, 同时使用一定的隔音材料, 要注意房间朝向设计和节能保温材料及技术的运用, 老年人的居室、厕所、浴室、厨房要使用容易清扫的装修材料。此外, 住宅周边环境建设也特别重要, 要创造一个有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绿色环境, 具有丰富便利的文化娱乐设施, 便于老年人之间的交往, 为老年人安享健康晚年创造条件。
4、适用性要求。经济适用一直是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 老年住宅设计应当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生活特点, 为老年人提供方便适用且相对独立的生活空间。但这样设计还要考虑到居住条件的多元化。居住条件的多元化是指考虑老年人居住要求的同时兼顾年轻人的需要, 居住条件多元化表现在建筑设计上主要是生活区的划分, 即老年人区、年轻人区、公共区。老年人区的设计要注重上述几点, 公共区的设计要照顾到老年人, 年轻人区则要符合年轻人的喜好。这样的建筑才有利于老年人与子女和谐共处, 同时, 也是老龄化社会建筑设计的方向之一。
三、老年人建筑设计要点
1、住宅户内设计
(1)平面尽可能方正,柱网布置简洁,避免出现凸角。不规则的或者凹凸变化的平面布局,利用率较低,不利于布置家具,也不利建筑节能;对于老年人居住空间而言,简单、通达是一个重要的要求。平面方正、柱网简洁的居住空间,易于达到此项要求,而且也便于各种空间改造,适应不同老年阶段的需求。
(2)门扇、走道及主要功能空间应考虑轮椅通行。应保证门扇和走道足够的宽度,门扇净宽不应小于800mm,室内走道净宽不应小于1200mm,还应考虑扶手及安装空间。户门应保证门扇开启执手的侧边设有宽度不少于400mm的墙面,门扇内外应留有直径不小于1500mm的回转空间;进入各个房间的走道,宜直不宜弯,转弯会给使用轮椅的老人,带来不便。房间内应保证轮椅进入及回转必要的空间。
(3)卫生间厨房设计。卫生间要靠近卧室布置,方便老人夜间如厕;卫生间门应向外开或可从外部解锁打开,防止老人在卫生间内倒下后挡住门,外部人员无法进入救护;洗浴空间尺度应方便老人动作的伸展,并预留护理人员的操作空间,及扶手等位置。厨房设计应结合老年人生理特点,橱柜平面布局以L型为宜。轮椅直行和转弯动作较平移容易,L型橱柜使行进距离较短,并便于轮椅转弯操作。
(4)消除高差。应避免设计错层平面,不利于腿脚不便及使用轮椅的老年人使用。卫生间、阳台等小高差处应设置缓坡过渡,避免老年人因为没注意到或腿脚不利索而被绊倒、摔骨折,继而卧床不起。
(5)为采用信息化技术提供条件。信息化技术主要包括急症呼救及燃气报警智能家居技术、家庭用能及空气质量智能调控技术、隔声降噪高性能门窗及浮筑楼板技术、恒温恒湿无吹感健康新风技术等。
(6)为日后改造留有余地。今天,我们是在住宅建筑设计中,有意识地引入“适老性”的概念,目的是为了满足住户不同年龄的使用要求。年轻时和年老时不同,不同的老年阶段也不同,因此应该考虑不同阶段的改造可能性,如在走道预留设置扶手的预埋件、门扇改造、走道空间等。
2、公共区域设计
(1)楼梯。适合老年人使用的楼梯应尽量平缓,宜采用直线形楼梯,踏步高度应在160mm以下、踏步宽度不小于300mm。宜在两侧设置扶手[1];踏步凸沿缩进尺寸应小于20mm,避免绊倒老人。防滑条宜有鲜明的色彩并覆盖整个踏步转角、且不突出踏步表面,可防滑并提示高差;楼梯照明,宜设置地灯,或采用多灯形式,防止踏步表面出现阴影或自身投影。
(2)电梯。配备电梯的高层住宅,每个单元应设置一部无障碍电梯。12层以上高层住宅,每个单元应设置一部担架电梯。其电梯呼叫按钮高度为0.9~1.1m,轿厢侧壁设置高度为0.85~0.9m的扶手[1]。其公共走道净宽不应小于1.2m[2],并宜沿一侧墙体加设(或预留)高度为0.85~0.9m的单层或双层连续扶手。低、多层住宅尽量配备电梯,或预留电梯位置,便于日后改造。
结语:
人口老龄化是一个综合性的重大社会经济问题,涉及面甚广,必将影响到国家的住房政策、社会福利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医疗制度等,对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工作的影响也是直接和深远的。它是全世界在本世纪所面临的严峻问题,建筑师、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应该各自担负起自己的责任。探索老龄问题的解决之道将促进社会经济和文化的综合发展,有助于创造一个人人共享的富有人本主义精神的人居社会。以人为本,关注特殊需求人群是一个建筑师所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和美德。
参考文献:
[1] 杨一帆,张航译.无障碍建筑设计资料集成.中国建工出版社,2006.
医疗建筑设计要点范文4
关键词:策划;改扩建;全局意识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mmon problems in the expansion process of our country hospital, reasons for concluding problems, introducing the planning concept, clarify the planning content, providing reliable analysis method and the framework of the preparatory work for the hospital expansion period.
Keyword: planning; reconstruction; the global consciousness
中图分类号:TU2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策划一词最早出现在《后汉书》中“是以功名终申,策画复得”之句。“策画”即“策划”意思是计划、打算。“策”最主要的意思是指计谋如:决策、献策。“划”指设计、工作计划。是对现有资料的汇总、分析、研究判断及展望。是关于未来的,而不是针对现在所发生的事情。是一整套切实可行的战略与战术相结合的思考,是宏观的考虑与安排。
一、医院改扩建策划指导方针
几乎没有任何一类建设项目能像医院改扩建工程这样涉及如此多样复杂的问题,也没有任何建筑像医疗建筑这样把建筑师的责任与其功能需求如此紧密的结合。
医院改扩建策划的核心在于改扩建活动不能中断医院赖以生存的医疗工作。医院的救治功能始终是第一位的,它的六大系统:生命保障系统、紧急救护系统、生活保障系统、数字化信息系统、污物处理体统、隔离系统是其存在的根本。在改扩建过程中,这些系统尽可能少受到干扰,而且还能有所发展,特别是医护人员在长期的改造施工期间不能荒废业务、中断学术研究。
医院改扩建工程的策划者,应当深入进行现状调查研究,与医院管理层、执行层、医护人员、典型患者不断沟通、共同研究、讨论,从医院实际出发,提出各种解决方案,不断优化,并现场验证。
改扩建策划既是建筑空间布局的再设计,也是医院医疗功能的流线再造;医院改扩建就像治疗疾病,最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门急诊不够就扩建门急诊,床位不够就增建病房楼。新改扩建项目就应该统筹考虑,综合治理,尽可能解决更多问题。
二、我国医院改扩建的问题
1、缺乏科学规划
我国医院大多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有80%的医院存在改扩建问题,20%需要迁址或选址新建分院;由于建设资金的短缺和城市土地资源的匮乏,院区内部空间局促、建筑破旧、院区交通混乱、停车数量有限;所有的医院都有刚交付使用就开始改造、装修,反复、重复投资等现象。大多数医院都没有通过策划预测近期的建设与未来发展的关系,而是边使用、边琢磨、边敲打。
2、不能适应医学发展变化
医院不同于其它公共建筑之处:一是部门多,地区级的医院有100多个部门,大型医院有200多个部门,而且每个部门都比较复杂,都有不同的标准和课题;二是系统多;三是发展快,不仅是医疗设备的发展与更新快,医疗技术变化快,医院管理模式变化也非常快。医院是生长中的建筑体,医院建筑的变化是绝对的。它的生长体现了医院的悠久历史、传统文脉、医疗水平。我们不乏见到某些新医院门可罗雀、而一些破烂不堪的老医院门庭若市。研究医院改造问题将会是医院建筑领域的永恒课题。
三、医院改扩建策划的全局意识
医院策划是一种整合医务管理、规划、建设、设备与环境科学的全方位综合设计学。医院的更新与扩建应在达到国家“综合医院建设标准”基本要求的基础上,跟进医疗与科学发展,在医院的内涵与功能方面加强,使软硬件同时得到提升,满足现代医疗保健的需要。医院改扩建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医院决策人对各种现实条件的认知与突破,以及对未来阶段发展的定位与远见,策划者应全面的为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
在现今,社会学、心理学和生物学的多元模式代替了生物医学一元化,医院建筑策划更加注重患者的心理情绪,“以患者为中心”已经成为现代化医院的服务宗旨。优美舒适的医疗环境不仅能使患者产生心理上愉快平静的情绪,对医护人员工作品质的提升有着极大的改善。
医院改扩建必须远近结合,建筑策划需要有动态发展的主导思想,因为医院从开始设计到竣工使用,并不意味着它本身功能的终止。由于人类疾病的变异和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任何医院建筑都不能做到一劳永逸,而必须把可变性、可持续发展贯穿到整个建筑全生命周期内。总体布局应该有助于建筑分阶段建设,要为不同功能的部门能够具有独立发展和变化预留建设条件。医院总体设计通常是尽可能满足目前的功能使用要求,而策划则是把重点放到医院整个生命过程的不断发展、不断调整、不断适应的动态发展模式中。
改扩建医院整体规划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水平布局,在土地的限制、科技的进步与效率的要求下,变分散为集中以赢得空间,逐步改变因缺乏整体长远的规划、自由生长、土地资源浪费的情况;其次必须在维持正常运营下进行改建,分期进行,远近结合,不可简单的全部推倒重来。
改扩建单体建设计的考虑首先来自总体规划对布局的要求。新扩建部分与旧有建筑在总体布局中应取得平衡,在机能上结合,造型环境上协调。旧有建筑如有保留价值,应通过二次装饰使其功能品质与新建筑相匹配。
停车数量也是策划的重点,停车位的数量多少在大城市对患者的吸引力不可忽视,车位设置也要远近结合,应随车辆的增长速度逐步增加停车位。通常是挖掘地下空间或是引入外部资源在院内建造立体车库,医院出地投资方出资收费。但是,停车数量也不是多多益善,要适可而止,要充分发掘公共交通资源。
医院改扩建时设备系统的更新与市政配套要远近结合。在给排水、采暖、电力、电讯、动力、气体供应、外网衔接等问题上,应在维持近期正常运营下,提早考虑远期各设备系统换装周期,才能使医院在工程期间各阶段运转得到保障。
四、医院改扩建工程策划内容
(一)医疗策划
医疗策划在项目建议书编制之前进行,是医院建设的最高纲领和思路,一切建设活动的最终目标是实现这个策划。主要包括:医疗理念,医院定位与医疗规模(包括床位编制、门诊量、急诊量),功能与部门设置(医疗科室功能单元的类型与数量),初步医疗流程规划(一级流程、二级流程),医疗运营模式研究。
(二)运营策划
运营策划需要与医疗策划同步进行,相互支持。医疗策划制约着运营模式,运营模式的变化也导致医疗策划的变化。
建设策划
建设策划在可行性研究之前进行,应围绕实现医疗策划和运营策划的目标提出以下内容:建设标准定位,建设内容与规模,初步建设方案,分期建设步骤,投资控制原则,建设程序安排,建设管理要点。
(四)建筑策划
建筑策划在设计任务书编制之前进行,应围绕实现建设策划目标和从工程项目管理、设计管理的角度发挥作用,特别关注建筑项目与城市建设规划的切合性、建筑项目的技术可操作性与实施性。
在《建筑策划与前期管理》中把建筑策划定义为:是建筑设计过程的第一阶段,这种建筑设计过程应该确定业主、用户、建筑师和社会的相关价值体系,应阐明重要的设计目标,整理有关设计的各种现状信息,所需要的设备也应被指明。建筑策划应编制成一份文件,体现所确定的价值、目标、实事和需求。
建筑策划在设计工作前通过社会调研、用户需求和其它客观条件对项目进行较为详细的定义,并形成建筑设计指南。在发达国家,建筑策划是建筑活动中一个独立的环节。其研究理论及实践价值具有相当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进行建筑策划的过程组织中,建筑师是掌握全局的关键人物,建设项目、规模、性质和设定以及实态调整中的相关数据分析与拟定建筑空间模式的分析和建议,调查结果的建筑化等都需要建筑师参与研究并提出综合意见,而在总体策划、投资、立项信息的交换中,业主也充当建筑策划组织中的一员。
建筑策划应根据项目建议书及设计基础资料,提出下列要求:
项目构成,单体建筑规模,城市空间关系,建筑功能与标准,结构选型,设备系统,环境保护,节能策略,建筑经济分析,工程投资,建设周期等。
(五)空间策划
空间策划用于确定所有房间的数量和体积指标。对涉及到服务量、大型设备利用率的部门还要进行更深入的策划,统筹考虑服务种类、设备配置、工作时间等因素,例如:手术部、消毒供应中心、放疗科等。空间策划的目的是实现医院医疗设备配置、人力配置、使用空间、工艺流程的最佳结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医院部门设置,大中型医疗设备清单,设备、空间、人力资源共享方式,设置的检查、手术、治疗、研究类型,各个部门工作人数与排班情况,各部门及各种房间面积及数量,主要功能用房空间尺度,医疗工艺三级流程初步规划。
五、结束语
进行医院改扩建工程策划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医院建设者按照正确的步骤、遵循医院建设的科学规律从事医院建设,提高建设水平,增加投资效益,防止资源浪费,缩短建设周期。
参考文献:
〔1〕罗伯特赫士伯格;建筑策划与前期管理
医疗建筑设计要点范文5
摘要:在经济发展,社会现代化程度突飞猛进的今天,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文化等需求日渐突出,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中,医院必须提高医疗质量,改善医疗环境,为人民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关键词:合理延续优化配置设计规划改、扩建的思路
Abstract: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degree of social modernization make a spurt of progress today, the people's growing material, spiritual, cultural and other requirement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in this social background, the hospital must improve the quality of medical care, to improve medical environment, for the people to provide better medical service.
Key words: logical continuation of optimization configuration design planning, extend train of thought
我国现有的医院大多是50-70年代建造的,当时的设计概念与建筑技术已经远远落后,所以医院的改、扩建设也迫在眉睫。如何把历史遗留和现有的制约条件化解到最小;如何在现有的土地面积中适应门诊量、床位数、车位数的倍数增长;如何将现有医疗条件优化配置;如何使得医院在接诊、治疗、办公等日常事务中做到忙而不拥挤、杂而有秩序;如何使得改、扩建后的医院达到现代化医院水平,这是医院改、扩建设中必然要面对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首先是作出合理、清晰的设计规划,我将从这个方面开展以下几点思考。
在对医院进行设计规划前,首先要对建设项目的调研工作做足功夫,即作出可行性研究,这是确定项目建设前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工作。对拟建项目进行全面的科学论证,对拟建项目有关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方面进行调研,分析比较以及预测建成后的社会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综合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财务的盈利性,经济上的合理性,技术上的先进性和适应性以及建设条件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从而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对于医院的改、扩建设来说,医院的历史、现有条件、地理位置、周边环境、交通流量等都是进行规划设计时必须考虑的因素,无论是改建项目还是扩建项目,由于项目实施是一个持续、延续的过程,必须使改、扩建设能在保证不影响医院正常运营的前提下分期完成,并对新老建筑进行合理、全面的整合。这就要求设计者在展开设计前必须多花些精力作规划。而现状往往是由于设计周期短,研究方面少,设计者粗化了规划设计阶段只关注单体设计,最终改、扩建项目实施后的结果是单体部分功能合理但是整体无法整合,交通流线不顺畅,后续发展受限制。这就好比人的血脉筋络不通畅,各组织器官不能协调运行,不管你针对哪个部位下力气滋补营养也不能改善整个身体状况,无法健康发展。
进行医院改、扩建设的规划设计要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必须首先考虑到改、扩建后将对医院内部及周边交通状况的影响。医院的交通流线是否通畅,直接关系到医疗行为和就医流线的便捷和效率。这就好比一个良好的循环系统,必须先要通畅才能保持正常运行,有哪一个部位或者枝节堵塞都会影响到整个过程。现如今国内医院的普遍现状是:多建成在50-70年代,医院占地面积较小、空间有限,周围的道路交通情况和建筑物发生了很大变化,车辆增多车位紧张……因此,医院要发展必须研究对有限土地的充分利用,开发地下空间是一个发展方向,与之配套的医院的交通组织,除应符合一般的交通组织原理外,还应符合医院的医疗流程,并充分考虑到医院组织模式的可变性,为医疗流程的变化留有余地。具体说来,医院外部动态交通从主要形式分,可分为车流和人流两种。细分可将车流分为急救车流、门诊车流、出租车流和服务车流。人流可分为医护、门诊、急救和探视。常出现的问题是:车流与人流重复交叉,往往人车混杂,并且车流与车流之间、人流与人流之间也难以有效组织,造成人流流线复杂,不能迅速抵达目的地。
解决的办法有以下几种思路:一是总平面布置中分设急诊与门诊入口,单独留出急诊的“绿色通道”;二是目前建筑设计中主入口往往设在二层,利用不同高差的道路,使人流和车流形成立体交叉,立体分流;三是留出医护人员单独出入口,作医患分流设计;四是考虑机动车的大量增加,结合人车分流,将停车场库放入地下,或者考虑节约占地空间,设计立体车库,智能化管理。
特别注意的是,在总体规划当中,后勤保障系统的规划不能忽视。后勤保障区因为包括锅炉房、污水处理站,一般布置在院区的下风向靠近污物出口处。需要根据医院的出入口,各部门的功能联系进行规划。对已有交通模式进行重新组织,扬长避短,解放瓶颈处;增加楼梯、电梯数量,使垂直交通处的人流和物流的联系更畅通;增加交通廊,使水平交通更畅通。
二、确定总平面图前先对医院的设施和周围环境做全面的调查。设计时要注意内部和外部各种交通流线,室外管网系统,对现有医疗设施进行考虑,如结构形式,技术力量,设备等。医院人群活动密集,在布置上需要考虑院前广场,安排好地上停车或设置地下停车。院区内要结合人流、物流,规划好院区道路,还要兼顾消防。要按照有关的规范要求布置好院区环网,对于高层建筑布局上还要按国家规范要求有足够的建筑物落地底边长度与消防扑救登高面。考虑目前改、扩建设需求的同时,进一步深化远期规划。
这里需要注意医院建设急剧发展带来规划建设上的盲目性。例如不顾实际情况,盲目扩大规模、盲目追求高标准、高层数、大气派等现象。建设观念上要确定医院建筑设计中最基本的问题就是明确服务主体。明确无论是从物质上还是从精神上 “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建筑师为医院设计,它既要满足医院内部医疗技术功能各部分合理管理、操作的体系;又要正确划分被服务者(患者),服务者(医务人员)的空间;同时,要能体现医院的历史文化与特色,创建有内涵有人情味的医疗环境,这是社会的需要,也是建筑师的职责。
三、建筑智能化是医院现代化的标志。在现代化医院的医疗服务中,建筑智能化正逐步改变着医院传统的管理模式和医疗习惯,也影响了医院建筑功能布局和设计要求。由于综合布线和电脑技术的应用,多数综合性医院改变了传统的集中挂号收费方式,采用分散挂号收费方式,简化就诊手续,减少了病人往返路程,使门诊、挂号大厅的布置方式随之改变。另外,处方电子化的实行,缩短了病人取药的时间,对中西药房侯药空间设计也产生了影响。现代医院的一切运行都离不开计算机,因此,信息中心成了医院的心脏。它的位置选择、建筑布局、电源保障以及多层次的保护,成为医院建筑设计必须重视的问题。对于改建或扩建的项目来说,将智能化设计渗入其中是个重要的问题也是难题,在进行规划设计的时候,必须本着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例如改建项目中智能化程度由于新旧两个时期的不同在对接和配套时存在差异,这需要一种阶梯式的过程,新的系统不能一下取代老的系统,在维持正常运行的前提下,用老系统作为过渡,新系统逐步完善后取而代之。综合布线也要动态的考虑医院的发展变化,为新的运行机制和后续发展留有余地。
四、医院建筑改、扩建设是一个庞大、复杂的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时必须明确分期建设模式及内容。分期建设的模式一般分以下几种:1、在原有空地进行第一期建设,随后逐步拆除原有建筑分期建设,最终实现全院区改扩建目标;2、拆除原有部分辅助建筑物,建设第一期医疗功能用房,建设完成后进行后期改扩建工程;3、在院区适当位置建设临时周转用房后分期建设,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投入比较大尽可能不要建病房的周转用房。无论分期建设步骤如何,都首先要明确总体规划和交通模式,并根据医院的发展重点、需求及资金情况,明确分期建设内容。
结束语:
目前国内大多数医院正处于改建扩建的,医院所积淀的矛盾,在改、扩建设的过程中都暴露出来,然而改造和扩建是必须的,医院只有通过不断改造扩建,旧院才能焕发新生,医院才能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改、扩建设是今后医院发展的主题,而目前大多数医院是改扩建同时进行。不可否认,医院的使用功能十分复杂,使用功能的复杂性,不仅在于它的多样性,复合性,更重要的是它的可变性,即可持续发展的特性。正是由于这种复杂性,医院进行改、扩建设时的设计规划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没有一种不变的医疗模式可以引导医院建筑建立一套固有的设计模式。设计者往往忽视了动态发展规律,只凭一种固有的经验和认识做设计,从而使医院建筑设计陷入误区。设计者只有充分了解并考虑到医院的运行模式及发展趋势,认真分析医院切实可行的建筑形式,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打开设计思路,敢于尝试新的医院格局,才能设计出运行顺畅的现代化医院建筑,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
医疗建筑设计要点范文6
关键词:建筑物应急照明变压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正文:
下面介绍一下建筑电气的基本知识,并列举一些常见及疑难问题解析:
1、建筑物的结构形式:混凝土结构(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框支结构等)、钢结构、木结构、膜结构等结构形式与电气管线的敷设直接相关。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常见基础形式:筏形基础、箱形基础、桩基础。
多层建筑一般采用独立柱基、条形基础、墩基础基础形式与防雷、接地装置的自然接地体直接相关。
多层建筑防火分为一、二、三、四级 一类高层为一级、二类高层不低于二级、裙房不应低于二级、高层地下室为一级。
2、I类灯具:防触电保护不仅依靠基本绝缘,还要附加安全措施,即把外露可导电部分连接PE线。
II类灯具:依靠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保证安全,不需要连接PE线。
III类灯具:采用安全超低压SELV供电,电压不超过50V,经隔离变压器供电,二次侧导线的外露可导电部分不允许连接PE线。
3、IP2X能防止直径大于12mm的固体异物进入壳内;IP3X能防止直径大于2.5mm的固体异物进入壳内;IP4X能防止直径大于1.0mm的固体异物进入壳内;
4、疏散照明不小于30min,避难层备用照明不小于60min,消防工作区域备用照明不小于180min。
应急照明灯具应设玻璃或其他非燃烧材料制作的保护罩,应急照明箱体应有明显标志并作防火处理。
5、应急照明线路应采用额定电压不低于750V的铜芯绝缘线缆。
6、仅对制造、使用或贮存爆炸危险环境采取防闪电感应措施。
7、漏电电流动作保护器RCD:手持式及移动式用电设备;室外工作场所的用电设备;环境特别恶劣或潮湿场所的电气设备;家用电器回路或插座回路;由TT系统供电的用电设备;医疗电气设备,急救和手术用电设备的RCD作用于报警。
IT不引出中性线,三相三线制 不接地或经高电阻接地。
TT引出中性线,三相四线制 均接地。
TN-C引出中心线,三相四线制 TN-S三相五线制 TN-C-S(变压器)三相四线变为(配电柜)三相五线。
在配电回路或支线上设置的RCD动作电流不大于30mA,动作时间不大于0.1S。
在供电干线或电源线路上设置的RCD动作电流不大于500mA,动作时间不大于0.5S。
8、在变压器低压侧装一组SPD,当安装位置距离变压器沿线长度不大于10m时,可装在低压主进线断路器负载侧的母线上,SPD支线上应设置短路保护电器,与主进断路器之间应有选择性。
在向重要设备供电的设备末端配电箱的各相母线上应设SPD;上述重要设备指:重要的计算机、监控设备、电话交换设备、网络设备、UPS电源、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电梯的集中控制装置、集中空调系统的中央控制设备,一级对人身安全要求较高的或贵重的电气设备等。
由室外引入或由室内引至室外的电力线路、信号线路、控制线路、信息线路等在其入口的配电箱、控制箱、前端箱等的引入处应装设SPD。
一级或二级SPD要分别设置4P-50A或4P-20A、2P-10A的熔断器。
9、不间断电源输出端的中性线,必须与由接地装置直接引来的接地干线相连接,做重复接地。
10、当应急照明采用节能自熄开关控制时,应在消防控制室或值班室设置强制点亮的信号线。
住宅公共部分应采用高效灯源(T8直径26、T5直径16细管日光灯、环形管节能灯、U型管紧凑型节能灯)、高效灯具和节能控制(声控、光控、定时、延时开关等)。
采取电梯智能控制、变频水泵风机。
当住宅部分建筑面积小于1500平米(单相配电)或4500平米(三相配电)时,RCD选300mA。
凡带消防用电设备的回路应设报警式漏电保护装置,照明总进线处的漏电断路器的事故报警除在配电柜显示外,还应送至值班室,值班室设声光报警。
11、对医疗、体育、剧场、人防工程等特殊建筑,其相应的设计规范未列入,有关的技术措施及要求亦未在说明及图纸中体现。
评析:不少电气设计,把医疗、体育、博览、剧场、人防工程等特殊建筑,几乎视同普通办公建筑对待,其相应的特殊设计规范未列入,有关的技术措施及要求亦未在说明及图纸中体现出来,使设计显得针对性不强、技术含量不高。
对于医疗建筑,应将《建筑物电气装置- 特殊装置或场所的要求- 医疗场所》(GB16895.24-2005) 及《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修编报审中)中的重要技术措施及要求,在设计说明及图纸中全面、准确地体现出来。
如医疗场所的应急电源,对于要求t ≤0.5s(t 为自动恢复供电时间)的手术室照明和重要医疗设备等,采用静止型UPS 作为应急安全电源,并与发电机组配合使用。对于要求0.5s
在1 类、2 类医疗场所,当任一导体的电压下降幅度超过供电标称电压的 10%,应急电源应自动启动。
对手术室、急救室、重症监护部(ICU)、心脏监护部(CCU)、心血管造影室等1 类、2 类医疗场所的重要医用设备,采用由电源隔离变压器和绝缘监视设备组成的IT 不接地系统供电,当第一次接地时,发出声光预报警信号。
对于体育建筑、剧场建筑,应分别将《体育建筑设计规范》(JGJ31-2003)、《剧场建筑设计规范》
(JGJ57-2000)中的重要技术措施及要求,在设计说明及图纸中全面、准确地体现出来。
对人防工程设计,不能遗漏《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98)中的重要技术措施及要求。
对住宅建筑设计,除了要遵从《住宅设计规范》。
(2003 年版),还必须严格遵从全文强制的《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12、对各级负荷容量未予交待。
评析:说明中只明确了负荷的分级,未明确一、二、三各级负荷的容量,这是不完整的。因为一、二级负荷的容量与备供电源的供电容量有关,一级负荷别重要负荷的容量又与自备发电机组、集中应急电源装置EPS 或不间断电源装置UPS 的容量选择有关,所以设计说明要明确各级负荷的容量。
还有的说明表述“本工程用电负荷总体为一级(二级)”,这种说法不妥,应分别交待一、二、三各级负荷对应的用电设备名称与容量。
13:低压开关柜断路器的脱扣器保护功能设置不当、开关联锁关系交待不清。
评析:低压开关柜断路器的脱扣器保护功能设置不当、开关联锁关系不清,是设计常见问题。
很多设计要求“所有低压断路器均设置过载长延时、短路短延时、短路瞬时脱扣器三段保护”,这是不合理的。
正确的做法应是区别对待,对低压主进、联络断路器设过载长延时、短路短延时保护脱扣器(不设短路瞬时功能,以保证前后级开关之间的选择性,减少故障面);对其他低压断路器设过载长延时、短路瞬时脱扣器(不设短路短延时,以实现短路瞬时切断);部分回路设分励或失压脱扣器,这些回路既可以在自动互投时卸载部分负荷,防止变压器过载,又可以在火灾时,切断火灾场所相关非消防设备电源。
为确保低压供电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开关联锁关系应做如下明确交待:当低压系统为单母线分段运行时,联络开关设自投自复/ 自投不自复/ 手动转换开关。自投时应自动断开非保证负荷,以保证变压器正常工作。低压主进开关与联络开关之间设电气联锁,任何情况下只能合其中的两个开关。
14、“灯具安装高度低于2.4m 时,需增加一根PE 线”的技术要求有误
评析:提出“灯具安装高度低于2.4m 时,需增加一根PE 线”的要求,这是设计极易犯的错误。
根据《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当采用Ⅰ类灯具时,灯具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应可靠接地。”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12.3.1 亦有此规定。
根据国家标准《灯具一般安全要求与试验》(),灯具按防触电保护分类,分为Ⅰ、Ⅱ、Ⅲ类。
其中Ⅰ类灯具:防触电保护不仅依靠基本绝缘,还有附加安全措施,即应把外露可导电部分连接线;Ⅱ类灯具:依靠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保证安全,不需要连接PE 线;Ⅲ类灯具:采用安全超低压SELV 供电,电压不超过50V,经隔离变压器供电,二次侧导线和外露可导电部分不允许连接PE 线,以避免一次侧故障时的接触电压通过PE 线导入二次侧(注:0 类灯具仅有基本绝缘、不连接PE 线,已被取消)。
绝大多数照明配电系统采用接地故障保护,因此,不论灯具距地面高度多少,应采用Ⅰ类灯具、连接线接地,以实现间接接触防护(灯具距地面高度主要涉及直接接触防护,如低于伸臂距离2.4m,则灯具还应采取直接接触防护措施)。
因此,“灯具安装高度低于2.4m 时,需增加一根线”的技术要求有误,应当改为“当采用Ⅰ类灯具时,灯具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应可靠连接PE 线接地”。
15、变压器外壳防护等级选用不当
评析:当高、低压配电装置和非油浸的电力变压器贴邻安装时,变压器外壳防护等级应当改选为或IP40。
根据《10kV 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第4.1.3 条“具有符合IP3X 防护等级外壳的不带可燃性油的高、低压配电装置和非油浸的电力变压器,当环境允许时,可相互靠近布置在车间内。”
对具有符合IP3X 防护等级且断路器不带可燃性油的高低压配电装置和非油浸的电力变压器,在环境允许时可相互靠近布置在车间内,不仅可减少占地面积,也有利于高压深入负荷中心。
根据《外壳防护等级的分类》(GB4208-84)规定,能防止直径大于12mm 的固体异物进入壳内;IP3X 能防止直径大于2.5mm 的固体异物进入壳内;能防止直径大于1.0mm 的固体异物进入壳内。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配电室面积允许,最好不要将变压器与开关柜贴邻布置,而间隔0.8m ??1.0m 的距离以利于变压器的散热(此时变压器外壳等级可为IP20),若贴邻布置(IP30 或IP40 外壳),则不利于变压器散热,影响其供电容量的发挥。
16、照明系统的各项指标说明不详尽
评析:多层和高层公共建筑的应急照明系统很重要,各项指标说明要详尽。设计说明常见问题是:
未明确交待应急照明的设置场所、照度要求,光源选择、电源选择,应急供电容量、连续供电时间,灯具及其控制要求等,而这些均涉及强制性规范条文。
应明确应急照明的设置场所及其照度要求。如:
在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柴油发电机房、配电室、防排烟机房、消防电梯机房、弱电机房等场所设置备用应急照明,其照度仍应保证正常照明的100% 照度(多层建筑的配电室应急照明易疏漏)。
在疏散走道、安全出口、大面积公共场所等处设置疏散指示灯及安全出口标志灯。在疏散走道、楼梯间、电梯前室、门厅、地下车库等公共场所设置疏散用的应急照明, 其地面最低水平照度不应低于0.5lx,且楼梯间不应低于5.0lx。
在观众厅、休息厅、餐厅、多功能厅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设置备用应急照明,其照度不低于正常照明照度的10%,且不小于1.0lx(大面积装修场所照明设计时,须考虑10~15% 的应急照明容量)。
还应明确交待应急照明选用的光源及电源。如:
光源采用可瞬时点亮的卤钨灯或快启节能灯;应急电源自带蓄电池或采用集中应急电源装置EPS 供电。
应交待应急照明灯的总用电负荷、连续供电时间( 不小于30min,避难层不小于60min),或EPS 的供电总容量、连续供电时间(这些与EPS 的造价直接相关)。
尚应明确应急照明的控制要求,如平时采用就地控制,火灾时由消防控制室自动控制强制点亮全部应急照明灯(含疏散指示灯、出口标志灯),还需交待:
应急照明灯具应设玻璃或其它非燃烧材料制作的保护罩;应急照明箱体应有明显标志并做防火处理。
顺便说明一下,有些设计对有关场所和部位的一般照明的照度标准值,未按照《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2004)第5 章的规定设计定值,却按老规范给出“低- 中- 高”的范围值,应予更正,即要确定照度设计定值,并给出一般照明的功率密度LPD 设计值(强制性规范条文),以体现照明节能要求。
17、照明及消防线路的耐压等级、敷设要求不明
评析:不少设计将应急照明线路的耐压等级视同一般照明线路的耐压等级,定为500V,这是不对的。由于应急照明至关重要,火灾时其供电线路仍在工作,所以要明确要求:“应急照明线路应采用额定电压不低于750V 的铜芯绝缘线缆。”
另外,对应急照明及消防线路的敷设方式,要明确要求:“应急照明及消防线路穿管暗敷时,保护层厚度不小于30mm ;当明敷时,应穿金属管或金属线槽并涂防火涂料保护。电气竖井内孔洞在设备安装完毕后要用防火材料封堵。电缆桥架穿过防烟分区、防火分区、楼层时应在安装完毕后用防火材料封堵。”这些技术措施所依据的相关规范如下: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4(8) 规定:“疏散照明线路应采用耐火电线、电缆,穿管明敷或在非燃烧体内穿刚性导管暗敷,暗敷保护层厚度不小于30mm。电线采用额定电压不低于750V 的铜芯绝缘电线。”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消防控制、通信和警报线路采用暗敷设时,宜采用金属管或经阻燃处理的硬质塑料管保护,并应敷设在不燃烧体的结构层内,且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当采用明敷设时,应采用金属管或金属线槽保护,并应在金属管或金属线槽上采取防火保护措施。”
结束语:本文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及民用建筑工程电气设计的现状,对建筑工程电气设计中的要点、难点、常见问题及改进措施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阐述,以方便设计人员对设计规范、规程的理解和应用,合理和优化设计,提高设计质量。
通过对上述知识的介绍,可以说明电气施工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如果电气工程施工出现了质量问题,会严重影响整体工程的使用效果。所以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把质量关,不要放过任何一个小问题和细节。当然仅仅掌握文中提到的知识还不够,这就要求我们的电气工程师们要不断的提升个人的专业知识,以保证建筑电气系统的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建筑物变配电设计过程中的线路及设备选择问题研究》李风升山东工业技术2013-11-15期刊
2 、《电气工程中常见问题解析》吴传明科技致富向导2011-11-25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