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设计要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服装设计要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服装设计要点

服装设计要点范文1

关键词:太阳能光伏发电;清洁能源;独立;建设

中图分类号:TM615 文献标识码:A太阳能光伏发电是一种应用前景极为广阔的发电技术,其具有安全、可靠、清洁等的特点,随着技术的进步,科技水平的提高,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最近几年随着国家加大了在太阳能光伏发电方面的投入,使得我国的太阳能光伏发电呈现出爆发增长的态势。根据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是否与公共电网相连接,可以将太阳能光伏发电分为独立型和并网型两大类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这两种发电系统有其各自的特点和应用的范围,在分析其特点的基础上对太阳能光伏发电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的要点进行分析,对于确保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建设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1. 太阳能光伏发电站的分类及组成

太阳能光伏发电站根据其是否与公共电网相连接可以分为独立型和并网型两大类。采用何种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类型需要在参考供电需求的基础上进行选择,选择最为合理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站系统。

2. 太阳能光伏发电站选址要点

太阳能光伏发电站在世界各国都有分布,在我国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站的建设中需要对太阳能光伏发电站的选址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太阳能光伏发电站的选址中需要考虑光照条件,确保具有充足的光照照射在太阳能板上,确保发电效果。将太阳能光伏发电站选址在地势平坦且不易发生过自然灾害的区域,避免自然灾害对太阳能光伏发电站设备造成严重的影响。太阳能光伏发电站场地周边避免有大型数目或是建筑等对太阳能光伏发电站造成遮蔽,影响太阳能光伏发电站的光照等。

3. 独立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设计要点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在设计时主要集中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容量和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的电力电子设备的选型以及附属设施的设计与计算等两个方面。其中对于容量的设计主要针对的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的电池组件和蓄电池的容量进行的,其重点是要确保蓄电池所贮存的电量能够满足工作所需。对于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的系统部件的选型与配置要确保所选型的设备与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容量设计相匹配,从而确保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能够正常工作。

4. 独立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容量设计要点

独立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容量设计时首先要列出独立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负载及当地的维度,确定独立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负载大小及耗电情况。在此基础上对独立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蓄电池容量进行选择。而后通过计算独立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方阵电流,确定独立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最佳电流,而后确定独立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电池的方阵电压,最后确定独立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电池的功率。在设计独立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电池方阵的功率时可以根据串联增压、并联整流的原理来完成对于独立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太阳能电池方阵的设计。

5. 独立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安装主要要点

5.1 独立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及建设顺序

独立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及建设顺序如图1所示。

5.2 独立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支架基础施工

独立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电池方阵基座应当使用混凝土浇筑而成,对于混凝土基座的离地高度和水平偏差需要符合设计要求规范,电池方阵基座选用地脚螺栓进行固定,埋设与外漏需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在完成地脚螺栓的混凝土浇筑固定后需要养护至少5天以上确保其凝固强度后才能完成对于独立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机架的安装。

在独立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太阳能支架安装时需要注意:(1)对于独立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方阵机架的方位角和倾斜角需要满足设计要求。(2)在安装独立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机架时,要注意需要将底部的水平度控制在3mm/m的范围内,当水平度超出允许范围内时应当使用垫铁进行调平。(3)独立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机架的固定部分表面应尽可能使其平整避免其对电池片造成损坏。(4)对于独立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机架的固定部分应加装防松垫片提高其连接的可靠性。(5)对于独立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带有对日跟踪装置的太阳能电池方阵,应对跟踪装置进行定期的检查,确保其向日性能。(6)对于独立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机架与地面的角度可以固定也可以根据季节的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使得太阳能面板能够极可能的增大太阳光的接受面积和光照时间,提高独立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效率。

5.3 独立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太阳能组件安装要点

在进行独立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太阳能组件的安装时要注意:(1)在对独立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太阳能组件进行安装时首先需要对照每一组件的参数对其进行测量检查,确保其参数符合使用要求,测量出太阳能组件的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2)对于工作参数相近的太阳能组件需要安装在同一方阵中以提高独立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方阵的发电效率。(3)在太阳能面板等的安装过程中应当避免磕碰,避免太阳能面板等遭到损坏。(4)对于太阳能面板与固定机架配合不紧密的需要使用铁片等对其进行垫平,提高两者之间连接的紧密度。(5)在对太阳能面板进行安装时需要使用太阳能面板边框上的预制安装进行连接,使用螺丝进行连接时要注意连接的紧密度,并注意按照使用的标准事先做好放松工作。(6)太阳能组件在安装到机架上时的位置应当尽可能的品质,同时安装在机架上的太阳能组件与机架之间的空隙应大于8mm以上,以提高太阳能组件的散热能力。(7)对于太阳能面板的接线盒等需要防雨、防霜等的保护,避免淋雨等造成损坏。

5.4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线缆连接要点

在进行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连接线缆的布设时要注意遵循先室外后室内、先简单后复杂的原则进行。同时在线缆布设时还需要注意:(1)在墙和支架的锐角边缘布设电缆时要注意做好对于线缆的保护。(2)在电缆布设时要注意线缆的走向和固定,同时还需要注意线缆布设的松紧度要适中。(3)在线缆的接头处要注意做好保护,防止接头处出现氧化或是脱落影响线缆的连接效果。(4)同一电路的馈线和回线应当尽可能的绞合在一起,避免线缆的电磁干扰对线缆造成的影响。

5.5 做好对于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防雷防护

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安装中要注意做好对于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防雷接地,避雷针的接地线缆应当与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支架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对于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防雷防护可以采用安装避雷针或是避雷线两种防雷方式,保护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安全。

结语

太阳能的发展与利用是现今乃至今后一段时间能源发展的重点,本文在分析太阳能光伏系统组成及特点的基础上对太阳能光伏系统的设计及安装要点进行了分析阐述。

参考文献

[1]薛太林,王长柱,安慧仙.户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与研究[J].电力学报,2009,24(6):474-477.

服装设计要点范文2

---发展区县对农电视节目服务新农村建设

一、对农电视节目现状及主要矛盾

(一)在重视程度上,对农广电传播仍然处于边缘化的位置

我国绝大多数人口在农村,但是媒体的资源配置却与这个实际存在着明显的反差。200年底,我国共开办广播节目1800多套,电视节目2200多套,但开办专业对农频道的电视台只有吉林、山东两家,广播只有山东、陕西两家。而各级电台电视台少之又少的农村节目又普遍带有浓厚的都市化倾向,节目内容针对大都市的时髦男女,一般的城市居民都无法接受,更不用说农民了。所以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农民朋友的需求。同时,农村广播电视节目的播出时段、播出次数也不能让农民听众满意。

(二)对农广电传播的政策、人力、物力投入严重不足

对农广电传媒设施的建设是个投入高,周期长,在一定阶段回报低的工程。农村无钱可取,无金可挖,成为大多数媒体经营者的共识。近年来全国各地陆续开播的广播电视频道中,各种专业频道锁定的目标听众大多是有钱,有文化,年轻时尚,消费需求旺盛的人群,对农广电传播在媒体的视野中成了被遗忘的角落。

(三)节目资源匮乏

一些开通乡村频道、对农广播电视栏目的电台、电视台很少播出高质量的对农节目:针对农民科技普及和技能培训的节目很少;农村题材的广播剧、电视剧很少。既有可看性又有指导性的节目几乎没有,对农宣传平台的节目源十分匮乏。近年来,各地陆续播出的《星火科技30分》、《中国农民致富报道》、《科普大篷车》、《农业致富宝典》等公益性质的对农节目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业节目贫乏的矛盾,但这些节目大都采取集中制作,贴片发行的方式运作,许多致富经验、操作技术缺乏实用性和时效性,有的甚至是过时的技术,农民渴望的是贴近当地实际,操作性、指导性、及时性强的技术信息。农村受众文化水平总体偏低,而一些对农电视节目特别是农技信息类节目专业化色彩过于浓厚,也会导致农民对节目中的内容一知半解,失去收视兴趣,降低节目的传播效果。

(四)对农节目传播渠道不畅

相对城市而言,农村地区广播电视节目覆盖的难度大、任务重。一方面,网络覆盖面有限。在广大农村地区居住分散的区域目前更多的是采用无线发射、多路微波等方式覆盖,对农广播电视节目的质量受到影响。仅有的几家专业对农频道,对农节目是少之又少,而少量的对农节目由于覆盖问题农民根本收不到。

二、发展区县对农电视节目(频道),服务新农村建设

在中央、省、市、区县4级新闻传媒中,区县台处于最基层,直接面对广大农村。由于受地域等多方面原因的限制,区县台站对农报道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先天不足,但它又有着贴近性强、针对性强、灵活性大、乡土味浓、贴近当地农民生产生活等大台不可比拟的优势,尤其相对于省市中央电视台来说,区县电视台还拥有无线发射、区域性覆盖等传输优势。大量的方针政策、科技知识、致富经验、文明典型、阶段性任务,农村题材的优秀影视剧,需要通过一个专门的电视频道持续不断地向农民宣传。区县电视台一定要把关注“三农”意识变为服务“三农”的行动,适时地开办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业频道。在播出内容上努力突出服务性、实用性、知识性和地方性,把农民朋友盼望的、关心的党的政策和地方党委、政府的贯彻措施形象地传递给农民,为农民的生产、生活提供配套服务。使农业频道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促进农村社会发展和农村文化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为。

区县广播电视台节目要真正做到“三贴近”、“三创新”,应重点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研究农民的需求。处于最前沿的区县台基层电视台采编人员,要深入基层,到田间地头,真切地了解农民朋友的所思、所想、所求,解农情,知农心,真诚地与农民交朋友,为农民朋友鼓与呼,急他们之所急,真心实意地做他们的代言人,更好地为他们服务。要用农民身边的人,说他们身边的事,做到既通俗易懂,又备感亲切。基层台在办台过程中,要鼓励记者与农民朋友多沟通,同时动员农民朋友积极参与,让一些有兴趣的农民由听众、观众变为参与者。加大对农业科技信息宣传的力度和广度,有针对性、有选择地向农民朋友推介一些实用的新技术和致富信息,一方面满足农民朋友的文娱需求,另一方面千方百计满足他们的科技资讯需求。

二是在报道形式和时效中倾注人文关怀。区县级台往往有这样一个通病,那就是节目随意性过大,反映地方党委政府工作内容居多,反映基层情况较少;反映上层人物比重过大,反映农民生产、生活方面较少。不少地方往往把基层台办成了领导新闻台、会议台、进度台、公告台。区县级传媒的主要受众是基层老百姓,应将报道的视角更多地投向老百姓,让报道富有乡土味,符合受众的口味。在对农报道的形式上多下功夫,采用不同手段,把严肃的东西变得有点人情味,而不是将生硬的东西强加给受众。从而拉近地方传媒与受众间的时空距离,让人充分感受到媒体对受众如亲人般的人文关怀。对农报道必须根据农事的季节变化不断更新内容,播出时间、节目长短应同农民朋友的作息时间和收听、收看习惯相适应,在时效性上求得农民朋友的认同,使报道更加贴近农民、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我省对农节目办得比较好的寿光电视台在服务“三农”的过程中,特别注重根据不同时令,解决农民朋友生产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每年春耕、夏收、秋播、秋调时节,寿光台都及时推出有针对性的小栏目,推介典型经验,并在经济信息中注意选取一些有关农业生产资料的信息,及时介绍给农民朋友。面对千家万户的生产方式,寿光市农技部门运用区电台、电视台这一强有力工具,在关键时节,请农技专家隔天对全区农民作一次针对性、实用性强的农技服务讲座,让专家的智慧变成了千家万户的收益。

服装设计要点范文3

摘 要: 在中专校服装设计专业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新,综合提升学生专业能力素养,通过教学环境优化、教学过程改革和教学空间拓展,保障教学活动高效进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创新能力与专业素养,适应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 中专校 服装设计 教学改革

一、优化教学环境,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对于中专校而言,许多学生缺少学习的激情与动力,这样的心理会对服装专业设计教学成效的提升产生消极影响,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1.以专业的发展前景育引导学生。教师可以列举当前服装行业对人才的旺盛需求消除学生未来就业岗位的忧虑,同时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优秀毕业生的薪酬,本校毕业生中年薪几十万的业务骨干大有人在,还可以从职业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等方面入手,让学生看得到希望,提高学习积极性。

2.以和谐的关系营造良好氛围。中职学生的年龄大多处于17~21岁的年龄,他们自尊心强,心思细腻,思维与思想方面也更加独立。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兼顾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与学生建立良好关系,以此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师在服装设计专业教学中要以和蔼、亲切、温和的态度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倾听学生的学习需求,吸收他们的合理建议,让学生感受到尊重,提高学习兴趣。

3.以创新的理念组织教学活动。教师在服装设计专业教学中,要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和“紧贴市场与用人单位需求”的理念,教学中要严格遵循这样的原则,科学制定服装专业设计教学的知识与技能培养目标,渗透到课程设置、教育管理的各个环节。

二、优化教学过程,充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创新是中职服装设计专业教学成效不断提升的重要原动力,教师应当着眼于培养“专业合格+思维创新”的高素质人才目标,对教学过程进行全面优化与改进,从教学内容、教学互动及教学巩固等环节综合着手,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1.对教学内容进行完善补充。服装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样性的,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抓实服装专业技能教学,还应当强化敬业精神、创新拓展精神、团结合作能力等方面的教育,强化学生的基本素质教育。另外,教师要强化学生市场意识培养,引导学生敏锐观察服装行业的发展走向,判断各种设计潮流的趋势,将当前服装设计行业的理念、规则、要点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形成“教材知识+实际运用+市场行情”的综合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活动与市场需求的联系度,增强学生培养的实效性,提高就业竞争力。例如市场上女装设计始终属于关注的焦点,笔者上网重点搜集了江浙沪地区近三年来女装设计方面的知识,作为补充教材进行分析,引导学生了解女装的流行元素、主题风格、流行规律等方面知识,并与教材内容紧密结合,强化学生对女装设计理念与技能的把握效果,进一步提高设计水平。

2.对教学互动进行优化设计。服装设计教学与学生的未来岗位技能、竞争能力等息息相关,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强化教学模式改进,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现出来,并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操作能力,促进学生专业素养的提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服装款式设计、结构工艺处理等方面要点教学之后,提出模拟设计课题,可以要求学生自由组成设计团队,运用所掌握的技能技巧进行研究分析,并相互合作开展设计。例如,笔者在教学中以“环保·简约”为主题,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具体设计,从服装的用料选择、色彩搭配、图案对比、细节处理、廓形设计、制作与装饰工艺、功能定位等方面进行讨论研究,提出设计的具体方案,制作效果图和基础纸样、排版,直至制作成衣,并开展评比与点评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同时集聚众长,有效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养。

3.对教学巩固进行开放延伸。作为服装设计专业教学成效巩固的重要环节,作业设置能够帮助学生巩固学习成果,增强专业能力。为了适应千变万化的时尚发展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在教学作业布置中要挣脱常规理念的束缚,以开放型或者半开放型的要求布置课外作业,并不直接明确相关的技术参数要求,而是以主题设计、模拟情境选择设计、特殊对象设计等形式,让学生将服装设计技能与创新思维结合起来,既能够提高技能掌握水平,又能够拓展思维进行创新。例如教师可以结合季节特点,要求学生对市场上流行的男装进行分析,梳理出面料、款式、色彩及流行因素等方面要点,进行整合优化之后提出自己的设计理念,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强化能力训练,同时增强分析研究能力,实现“巨人肩上更进一步”的目标。

三、优化教学空间,充分拓展人才培养渠道

在服装设计专业教学中,教师应当以拓展的眼光优化教学空间,将学生从单纯的课堂教学中解放出来,构建理论联系实际的立体教学体系,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完善实践教学体系。要完善实验室的教学配备,以及借助于多媒体手段进行设计的模拟教学,运用课件进行整套工艺流程的模拟练习,从设计、打版到推版、排料等,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能力。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参观学习,引导他们更为直接地感受服装设计岗位及市场需求,接下来回归到课堂教学进行分析研究,促进学生能力素质的螺旋上升。

2.完善人才培养渠道。为提高服装专业学生培养成效,教师可以将服装设计行业的专门人才请进学校进行讲座分析,让学生有机会与第一线的设计师接触,了解服装设计行业发展最新态势,寻找自身能力水平与市场需求的差距,进一步改进提升。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劳动部门组织的各种技能等级证书考试,增强就业竞争力。

3.完善校企合作框架。服装设计专业教师还应当促进校企联合教学,开展调研,提出订单式人才培养的计划方案,寻求学校的支持,设立定向培养班,以及将教学活动转移到企业生产线、车间进行,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综上所述,在中职服装专业教学中,一定要强化创新与改革,将发展融入其中,与时俱进地提升教学成效,培养高素质实用人才。

参考文献:

服装设计要点范文4

关键词:创意服装设计;效果图;材料;思维模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TS94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4-0080-01 

一、教学中创意服装效果图的绘制 

绘制服装效果图是表达设计构思的重要手段,因此服装设计者需要有良好的美术基础,通过各种绘画手法来体现人体的着装效果。服装效果图衡量服装设计师创作能力、设计水平和艺术修养的重要标志,是设计者普遍关注和重视一项技能。 

创意服装效果图强调设计的新意,实用性的服装效果图着重于在制作中准确把握,注重服装的着装具体形态以及细节描写,以保证成衣在艺术和工艺上都能完美地体现设计意图。而创意服装效果图设计则可不拘泥于此,更偏重是否标新立异、与众不同。首先,在创意服装效果图的内容和表达方式方面,服装效果图一般采用写实的方法准确表现人体着装效果。一般采用8头身的体形比例,以取得优美的形态感。创意效果图可更为夸张人体比例,设计的新意要点要在图中进行强调以吸引人的注目,细节部分要仔细刻画。其次,创意服装效果图的模特采用的姿态以最利于体现设计构思和穿着效果的角度和动态为标准。要注意掌握好人体的重心,维持整体平衡。也可反其道行之,在视觉上利用不平衡美起到引人注目的作用。最后,创意服装效果图可用水粉、水彩、素描等多种绘画方式加以表达,要善于灵活利用不同画种、不同绘画工具的特殊表现力,表现变化多样、质感丰富的服装面料和服饰效果(如图1.1-1.3所示)。 

在学生有了灵感想法后如何进行创意效果图的绘制,可结合设计要求,按设计规律完成的设计手段。服装设计是一种创造,它通过对构成服装的众要素进行变化重组,使其具有崭新的符合审美要求的面貌,从而完成服装新款的创造。服装的设计可借鉴其他造型艺术设计的方法,如加减法、夸张法等。 

图1.1 创意效果图头部细节创意 图1.2 创意效果图中不同手法的运用 

本课程是属于在学好了服装设计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创意能力,更好的把握住流行,提审自己的各方面的设计能力的课程。 

二、教学中创意服装材料的应用 

图2.1 不同材料创意作品展示 

在设计创新中标新立异尤为重要,唯有不断千变万化才能适应市场。在创造性思维前提下产生的不断变化和标新立异,如何利用创造性思维培养服装设计专业学生便成为服装设计的重要课题。在创意服装设计教学中,学生应首先明确创意服装与实用性的服装设计的联系和不同,着重学习并掌握好服装创意的设计。其次,熟悉服装的审美形式原则,熟练运用服装配色的各种手法。最后,加强现代审美创新意识,把握流行的时代脉搏,确立服装的流行趋势。服装设计的基础和前提是人,是将服装材料在人体上进行包装来体现的,创意服装设计也离不开“人”这一主体,但是创意服装设计在材料的选择上比日常的服装设计更广泛,不仅仅局限于普通的纤维类服装面料,图2.1 不同材料创意作品展示 

它要求标新立异,要求服装具有“新、奇、特”的创新性,只有在材料形态的应用上做到宽泛性和异质性才能满足创意服装面料特质性的要求(如图2.1所示)。 

三、教学中创意服装设计课程的思维模式拓展 

很多人简单地认为“独一无二”才叫创意,其实服装是一门实用艺术,不能脱离现实,也不能太过商业化,作为服装设计师应该懂得将创意改良成能实穿的创意,这样服装设计才具有真正的意义。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会要求设计创意的作品,既要体现创意能力和品位,又要能反映生活。该课程授课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独立创新的能力。如何保证和提高该课程教学质量是值得我们细心研究的问题,授课教师必须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来改善该课程的具体教学,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好该课程。 

创意服装设计开拓了创造力思维空间,重点使学生掌握实验空间、想象思维空间、联想思维空间、反向思维空间、错视空间、自由讨论空间、进入设计大师的空间。运用创意设计的重点是使学生掌握设计理念的建立、形式创意、色彩创意、材料创意、结构和工艺创新、创意设计的装饰美感。打破思维的界限——服装设计的创新与表现。 

高等院校开设在教学中,通过想象思维训练、联想思维启发、逆向思维启发、错视空间训练、解构和组合训练、设计创新、设计构思创新、信息采集、材料构成、结构设计、工艺设计、化妆、展示等一系列训练,完成从设计到制作出成品的全过程,提高学生的原创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教学大纲要求学生明确创意服装设计概念及与日常设计的区别和联系,明确创意服装设计与历史、现实、文化宗教、未来、科技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大师服装、传统服装、过时服装及异国文化的研究,创造出新的服装面貌。 

(作者单位:开封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参考文献: 

[1]杜丽玮.浅谈服装设计中的创意元素[J].科技资讯.2011(33) 

[2]王艺,张焘.满族服饰元素对现代服装设计的影响[J].大众文艺.2011(22) 

[3]李克兢,周文超.中国服装设计形式与风格的演变[J].艺海.2011(12) 

[4]留晞.基于情感化设计理论的服装设计研究[J].艺术研究.2011(04) 

[5]李晓军.浅谈服装设计专业实训教学的探索[J].科技资讯.2011(34) 

服装设计要点范文5

关键词 水墨元素 服装设计 影响

中图分类号:TS941.2 文献标识码:A

1传统水墨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体现

水墨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部分,具有独特的美学魅力。水墨元素带给现代服装设计丰富素材与灵感来源以及设计启发,是现代国内外的设计师们乐于应用在服装创作中的设计元素。水墨元素在未来的面料与服装设计中应用前景广阔,对于打造出具有中国风的服装特色,与中国优秀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具有非凡的意义。同时,水墨元素在服装中的应用不仅是满足了消费者个性化,高品味化的消费需求,促进高端消费。丰富现代设计师和人们的生活,同时还能赋予水墨画这一中国传统艺术新的传承及表现形式。传统水墨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主要的表现形式体现在:(1)形与线的提炼与重组;(2)面料;(3)色彩的继承与发展;(4)“留白”手法的思考与应用;(5)和谐之美的融合;(6)意境美的运用与延伸。

2传统水墨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传承

2.1传统水墨艺术于服装设计的意义

文化底蕴深厚的传统水墨艺术,对于服装设计有着重要的意义。包含水墨元素的服装设计是传承古老中国优秀文化,弘扬中国悠久历史的表现。一方面,伴随着科技飞速发展,通讯日趋发达;世界各民族文化逐渐交融,传统文化逐渐消失;另一方面,传统的水墨元素与现代裁剪技术的完美结合,使水墨艺术深厚的文化底蕴得以弘扬。将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作品引入国际市场,本身就可以使得中华文化得以传承和弘扬,而将其运用在面料上,也使得水墨元素有了一种新的语言和美感。水墨元素在服装设计中运用,不仅优秀文化得以发展,艺术之美和传统文化特色得以展现,而且将民族特色的东西与其他外来文化进行融合。将水墨画装饰性的表现力大气、柔美、合理地运用在服装的设计中,用现代技术工艺将墨韵美和民族文化特色呈现在服装上,提升服装面料及造型的韵律美,提高服装的设计价值及市场价值。

2.2传统与现代的对话

伴随着中国的经济飞速迅猛的发展和政治稳步向前推进,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同时,国人的生活态度和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随着消费费能力的提高,现代服装设计师们面临更大的挑战和压力。国内的设计师开始依托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做底蕴,去寻找创作的思路和灵感,提高设计能力和品位,不再是局限在狭隘的技术设计范畴。中国拥有一批较为前沿的服装设计师在服装礼仪、服装意境,服装哲学,服装文化思考方面,有着自己很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目前国内在生产工艺和设计风格上,已经和国际差不多,只是国内服装设计大多跟随西方的潮流,服装面料品种较少,真正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服装设计和面料太少。基于这一点,以水墨元素作为设计的出发点,从面料设计和服装设计上寻找新的突破。因此,中国传统的水墨画中的精华元素,正是这个体现的补充,从中国传统的水墨元素中提取精华元素,代表性地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形式,将水墨元素作为独特素材并合理地利用运用到服装面料设计中去,赋予面料人文内涵和历史内涵,同时增加了其文化附加值。除了要适合中国人的品味与审美趣味外,还要满足人们更多面与更高层次的需求――精神上的追求。运用水墨元素来发展面料设计,以及其他相关的辅料与服饰产业,不仅为消费者带来更丰富的选择,更是提高了整个服装产业的附加价值与利润,在国际市场上强化了民族产品的竞争力。

3传统水墨元素对未来服装设计发展的趋势和期待

3.1传统水墨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创新意义

服装的中国传统审美风格能不能长久流行,取决于是否注重创新,中国传统文化要素甚多,不能肤浅的认为采用其中某些元素,便认为自己发扬了民族文化。能否合理地从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内涵中吸取精神上的力量去进行再创作的设计是我们将要面对的新问题,如果我们只是去生硬的照搬传统的东西而不去研究其精髓,那么我们的设计只会脱离时代并且越来越远。在对于当今社会情况下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将现代的设计风格和我们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并且能很好地继承宏扬传统文化,同时还能在此基础上继续研究挖掘出其中更深层次的内容。在民族文化上,我们可以把它运用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让文化去影响我们的生活方式,发展民族自己的品牌,这样拥有传统风格的服装才能发展长久,中国的服装产业文化才能有新的发展方向。面对西方时尚浪潮,中国元素注入服装产业为提升民族品牌带来了新机遇。

3.2传统水墨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创新手段

设计师们不仅需要使用水墨画的某些具体形式元素,更应该透彻的研究和切身的体会其精髓,融入其中,理解艺术而不能只是肤浅的照搬,而应结合当前的流行趋势,通过设计使中国传统水墨画具象化的同时,避免符号化、表象化等一系列现象,酝酿出独特的东方美。我们如果能切身感悟到先人在创造这些文化的时候所体现的意境,抓住要点,从而在现代服装设计中恰到好处的展现其神韵和特别之处。如果想要在现在的服装中既运用中国传统水墨元素同时复合现代人审美的设计,那就要做到敢大胆的创新,设计手法的创新形式主要包括两点:一是抽象与简化,二是放大与夸张。

参考文献

服装设计要点范文6

关键词:服装专业;“艺工融合”;实践意义

运用“艺工融合”的教学方式,把服装教育融入艺术和工学,目的是使设计出来的服饰产品既符合大众的穿着要求,同时又符合大众的审美情趣。“艺”是以设计传达来特显其表达效果,是能够诠释服装产品的视觉美。而“工”是指技术方面,这里主要指服装的加工工艺的精良以及其舒适性等要素,它是一种制造生产的形式。“艺”与“工”两方面是相互交叉与相互融合的,这是对于服装专业人才培养,尤其是职业服装人才培养应具备最为基本的技能要求,因此服装专业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时刻获取目前最新的时尚资讯和信息,向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带领他们去企业进行设计实践活动,在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源源不断地将服装设计的理论知识与最新发展的新元素充分的融入到服装教学实践活动中,将科学与艺术紧密地结合起来,相互交流、取长补短。

一、“艺工融合”应用于服装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

将“艺工融合”贯穿于服装设计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艺工融合”提高服装设计品味

在服装理论中,“艺工融合”有助于升华设计作品的内涵和品位。为了跟随工业化生产与发展的潮流,目前服装教学模块分成了三个重要的部分:结构设计、工艺设计和款式设计。服饰是艺术的表征,也是构思的形象,没有艺术的构思是无法形成好的服装设计作品的,艺术奠定了服装设计作品的最基本的感彩和基调,在服装设计理念中,艺术不同于工艺与技术,可以直接用眼睛观察得到,但是有了艺术的融人,服装设计才可以使原本虚无的理论内容变得更加的充实和可感。单纯地具备工艺技术是远远不够的,一个拥有高超技艺的服装设计师想要设计出高品位的服装作品,还需要融合各各方面的艺术,并且恰到好处以技术的形式将艺术表现出来,在服装设计教学的过程中,其中一件优秀的学生设计作品无指手套,它得到了评委们的一致好评,它的成功不单纯是因为这双手套用了黑色绒布与衬布的特殊性,最主要的原因是将回文的“春”字缝制在在手背的纹样设计中,因此这双手套不仅实用,而且还具备丰富的艺术和文化气息。

(二)“艺工融合”是美的直观体现

工艺的精湛性是评价一件优秀的服装设计重要标准,当服装设计中涵盖了艺术与技术两个重要的设计因素时,这件服装作品就既有了神,又有了形,做到了神形兼备,从而完美地将服装设计的艺术与技术的结合直观地体现出来。所以在服装设计的教学中,要准备定位“艺工融合”的重要性,一方面要向学生强调服装也是展示艺术的一种有效的形式,必须在教学内容中有意识强化学生的速写与色彩等基础课程,提高对艺术感知的能力,使学生了解色彩的搭配等,另一方面要强调手工工艺对于服装设计的重要性,服装的制作技术不是能在短时间内可掌握的,它需要耗费制作者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但是现在的服装设计专业往往将制造技术知识集中在,课堂教学上,而没有对学生手工技能培训引起足够的重视,只有当手工技术与艺术构思都达到了一定程度,才可以设计出艺术奇特、制作精湛的服装设计作品。

(三)“艺工融合”是设计思想实现的手段

在服装设计教学中坚持“艺工融合”可以使学生最大程度学会分析设计作品的工艺流程等知识,可以熟练地利用原型法和剪裁法制作出适合人体穿着的服饰。在保证服装舒适与协调的前提之下,将设计者的设计构想与理念灵活表现出来,真正将图面状态转变成实物状态,养成学生设计制造工艺和制版的良好习惯。

二、坚持“艺工融合”构建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学模式

在服装设计教学中坚持“艺工融合”必须要建立起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要以产品设计为主体,让教学的设计产品直接进入市场运作,促使每一个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真正将自己的学习与企业的生产相结合,这样才有助于服装设计专业培养出服装设计领域擅长设计、制作与营销管理相结合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

(一)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知识

坚持“艺工融合”所构建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所教学的内容安排不根据知识本身的逻辑,而是按照工作任务为中心点来组织的,每个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来学习服装设计中的相关知识,实现学与做融合为一体。要实现工作任务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首先必须要选择好任务内容,将一些具备整合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任务作为教学内容,选择真正对于培养学生设计能力有帮助的任务进行教学,这样才可以实现整合教学知识的目的。其次,教学的关键是要进行现场教学,因此要选择一些典型的服装设计产品作为支撑的载体,强调整个教学目标的重点是完成生产任务,学生在完成设计与生产服装任务的过程中自然了解到了相关的知识,包括设计知识、材料知识等等,同时也树立起学生对于质量、安全和成本等相关意识。例如在设计牛仔裤的教学过程中,便可以采用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首先教师对于牛仔裤在设计过程中的明确任务以及职业能力做出详细的分析,主要集中将牛仔裤的设计和工艺制作作为工作任务,让学生根据这个具体的牛仔裤的设计与制作任务展开学习,不断的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通过牛仔裤设计任务的完成,学生可以熟练的掌握牛仔裤设计中的各种方法和原理,学会操作牛仔裤的结构和工艺方法,以及牛仔裤设计与制作的流程与技巧,掌握了牛仔裤设计与制作岗位的相关技能与要求,通过这个任务的完成以点带面,实现培养服装设计专业技术性人才的最终目的。

(二)项目教学提升综合素质

项目教学法就是指师生共同完成一个完整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它可以组织学生真正参与到项目的构思、设计和管理的全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将理论和实践巧妙地结合起来,调动学生的创造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项目教学法可以建立起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的有效联系,促使学生的服装设计的专业学习更具有针对性与实用性,并且在项目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和合作能力等。例如在牛仔服饰的设计课程项目教学中,可以将牛仔服饰设计的总项目分成几个子项目,包括牛仔裤设计与工艺、牛仔裙设计与工艺以及牛仔衣设计与工艺。在牛仔裙设计与工艺这个子项目中,详细制定教学目标,设置相关的实践知识,如牛仔裙的款式效果、色彩搭配、结构制作等,深化相关理论知识,让学生熟悉牛仔裙的工艺制作流程与设计要点,通过牛仔裙设计与制作等一系列项目任务的完成,懂得如何选用牛仔裙的材料,明白牛仔裙质量控制的方法等,在该项目教学法的过程中自然融人了相关的服装设计理论知识,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既培养了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了提高了学生服装工艺制作的技能与方法。

(三)工作室模式构建开放式教学

坚持“艺工融合”,可以在服装设计教学的过程中融人工作室形式,提高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开放性,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以工作室式教学方式必须在正常讲授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强调授课内容的针对性,要针对社会市场,同时要广泛收集与关注在服装设计领域中研究的新成果和新知识。以实践形式完成教学,上课就是实践,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学习理论或技术,课堂不懂之处学生课下自己解决;其次,这种教学方式是比较开放的,每个学生可以自由观摩其他工作室的教学过程,师生之间处于平等的教学关系,可以自由交流学习经验,开放的学习环境发散学生思维,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创造性以及艺术想象力。再者,在这种教学方式中,教师起着导演的作用,以具体实践项目为中心,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分析,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在工作室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保护学生的艺术直觉,鼓励学生捕捉灵感,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力。

三、结论

“艺工融合”在当前的服装设计教育实践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充分体现了设计者的构思,可以形成“神形兼备”的服装作品,坚持“艺工融合”,要在服装设计的教学中结合任务教学、项目完成式、工作室制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造力。为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打下了基本教育的基础,同时为下一步中国服装在世界品牌中的竞争奠定坚实的基石。

参考文献:

[1]胡嫔.论服装设计教学在市场中的定位[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0;(08).

[2]张俊龙.服装设计教学“革新”源自社会需求[J].纺织服装周刊,2010;(30).

[3]胡艳丽,余鹏.论高职服装设计教学模式的改革——项目教学法的实践教学[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07).

[4]陈艳增,刘娟.浅谈服装设计教学中的弊病与应对策略[J].才智,2009;(27).

[5]康玉娥.浅谈服装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今日科苑,20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