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设计特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圆明园设计特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圆明园设计特点

圆明园设计特点范文1

【关键词】圆明园;皇家园林;离宫御苑;景观布局特点;现展

中图分类号:TU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6-212-02

圆明园是一个平地起造的人工山水园。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郊海淀区北部。是清朝五代皇帝倾心营造的皇家营苑,被世人冠以"万园之园"、"世界园林的典范"、"东方凡尔赛宫"等诸多美名。

一、 背景

(一)初建

清王朝初建之时,来自关外的统治者很不习惯于北京城内炎夏溽暑的气候,顺治年间已有另建避暑宫城的拟议。康熙以后,全国统一,政局稳定,便着手在风景优美的北京西北郊和塞外等地营建新的宫苑。

当时北京西北郊环境山清水秀。按其地貌景观的特色分为三大区:西区以香山为主体,包括附近的山系及东麓的平地;中区以玉泉山、翁山和西湖为中心的河湖平原;东区即海淀镇以北、明代私家园林荟萃的大片多泉水的沼泽地。

在康熙年间建造的著名的离宫御苑有畅春园和避暑山庄,圆明园在当时只是在畅春园北面的一个赐园,是康熙帝赐给皇四子的园林。当时附近还有很多赐园,目的是皇亲、官僚可居住在此以辅朝政。

(二)第一次扩建

雍正三年开始第一次扩建,圆明园就此成为北京西郊的第二座离宫御苑,也是清朝的第三座离宫御苑。改建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新建一个宫廷区在原赐园的南面"建设轩樨,分列朝署,婢侍值诸臣有视事之所;构殿于园之南,御与听政";

第二部分:就原赐园的北、东、西三面往外拓展,利用多泉的沼泽地改造为河渠串缀着许多小型水体的水网地带;

第三部分:把原赐园东面的东湖开拓为福海,沿福海周围开凿河道;

第四部分:沿北宫墙的一条狭长地带。

扩建后的圆明园,面积扩大到200余公顷。而原来只是一个在明代私家园林的基础上稍加改造的赐园。扩建后园子的整个山形水系的布列,出于对建园基址的自然地形的顺应,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堪舆风水学说的影响。

(三)第二次扩建

乾隆喜好游山玩水,自诩"山水之乐,不能忘于怀" ,在圆明园的东面建成长春园,东南面建成漪春园。圆明园、长春园、漪春园通称圆明园。各园景色各有不同,各有各自的宫门和殿堂。全园利用原有的沼泽地,挖河堆山,形成河流、堤岛。形成园中有园的景观布局,颇具江南水乡景观的特色。

乾隆时,还根据各景点所形成的景观特色,定出有代表性的四十景,其中十二处是乾隆时新增的。并配有御制咏诗40首。

二、景观特点和布局

(一)景观特点

以水景为主,因水而成趣。水面大、中、小有机结合。三园都由人工创设的山水地貌作为园林骨架;建筑总计一百二十余处,其中一部分具有特定的使用功能,建筑设计形式多样;叠山理水,与建筑形成有机穿插嵌合。以求多样变化的形式;植物,以植物为主题而命名的景点不少于150处,约占全部景点的六分之一;圆明园还有个显著特点,就是大量仿建了全国各地特别是江南的许多名园胜景。例,杭州西湖十景,连名称也一字不改地在园内全部仿建。 在圆明园先后仿建有四处江南名园。分别为,安澜园 (海宁的陈氏隅园作为行馆,并赐名"安澜园"。 )、仿照杭州西湖汪氏园而建的小有天园 、仿照江宁(即南京)瞻园而建的如园 、仿照苏州著名园林而建的狮子林 。

(二)景观布局

模拟江南风景的意趣,有的甚至直接仿写某些著名的山水名胜;借用前人的诗、画意境;移植江南的园林景观而加以变异,有些小园林甚至直接以江南某园为创作蓝本;再现道家传说中仙园琼阁、佛经所描绘的梵天乐土形象。运用象征和寓意的方式来宣扬有利于帝王封建统治的意识形态;以植物造景为主要内容,或者突出某种观赏植物的形象、寓意。

三、分析及见解

清代的皇家园林不仅吸收了很多江南园林的特点在紫禁城内,而且由于满族好骑射的特点,还在紫禁城外建了许多离宫御苑以满足自身喜爱大自然的豪放性格。

这些皇家园林的建造可以充分利用当权者的政治权利以及经济实力,所以这些园林不仅细节秀美,更不缺少整体的磅礴大气,是绝无仅有的精彩,可惜现在已失去原貌,只剩下一些断垣残壁了。

另外,园明三园在清代皇家诸园中是"园中有园"的集锦式规划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它里面的每一个小园都有各自的特点,并多以景点的形式出现。它们主题的取材也是五花八门,无所不包,充分显示封建帝王"万物皆备于我"的思想,也可以说是儒、道、释、作为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在这皇家园林中的集中表现。

四、圆明园的现展

现今的圆明园,虽不是谁的离宫御苑,但在工作学习之余,游览其中,也能增加不少生活情趣。你可以试着体会雍正在园中漫步时的闲情,你可以在夏季湖畔欣赏一池红荷,细细体会古人寄情山水之乐。

参考文献:

[1]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第二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2.

圆明园设计特点范文2

多媒体技术是指运用计算机对文本、图像、视频、动画和声音等多种媒体信息进行综合处理与控制,能实现人机交互式操作的一种信息技术。它具有集成性,控制性和交互性的特征,体现了计算机技术和视听技术两者的优势。而多媒体课件就是利用数字处理技术和视听技术,以计算机为中心,按照教师的教学设计,将文字、语音、图像等多种媒体信息集成在一起,以实现对教学材料的存储、传递、加工、转换和检索的一种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由于它图、文、声、像并茂,能够实现人机频繁地多种交互控制,方便辅助教学,有效促进课堂教学的大容量、多信息和高效率,有利于学生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将课堂教学引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对于语文学科来讲,使用多媒体手段来化难为易、解释疑点很重要,它可以呈现精美画面,播放悦耳音乐,提高学生欣赏美和享受美的能力,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激感,展示电脑的奇妙,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其学习兴趣和欲望。说到底,多媒体课件主要是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语境,更好的为教学服务。它直接的优点表现在:

1.形象直观,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所表现的人和物,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较远,凭课文介绍和教师的分析往往给学生是抽象的印象,运用多媒体技术,提供形象、生动的参照物,诱导学生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观察,激发学生兴趣,给予体验之乐,就能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得以培养,课虽尽而意无穷。

2.创设情境,拓宽见闻

小学生知识面狭窄,生活阅历浅,表象储备贫乏,因此往往对小语教材中课文的形象、意境感受肤浅。在这种情形之下,多媒体技术则能变抽象的语言文字为具体的视觉画面,丰富学生感知,拓宽生活见闻,实现"情境教学",从而顺利地再现课文中的事物及人物,便于学生理解作品的意境、主旨。

3.引导想象,发展思维

多媒体技术引进小语课堂教学,对丰富学生表象,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理解文章意境,理解人物性格以及创作生动形象的场景有着重要的作用。

4.孕育情感,训练审美情感

小语教材中有许多要求学生体会人物内心活动的片断。如何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确定鲜明的形象,关键在于如何缩小学生与教材的心理距离。教学时,单凭词句的分析是不够的。运用多媒体课件,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让学生得到血肉丰满、情感充沛、形神兼备的印象,以便准确引导学生体会人物内心世界,诱发学生的"乐学"情绪。

我尝试在课堂教学方面运用多媒体形式,用自己设计的课件配合课堂教学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以小学五年级语文《圆明园的毁灭》为例,我来谈谈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这节课我将其作为一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教育课,为了更好的达到教育目的,制作了多幅内容各异的多媒体画面。首先用动画闪现出"圆"、"明"、"园"三个字,让学生解释这三个字的字意,然后老师引出课文导语:一座圆满无缺的皇家园林,一座光明普照的皇家园林,它的名字就叫圆明园。接着配合优美舒缓的轻音乐,用不同画面方向飞出的字体介绍有关圆明园的资料……上课之初,用这种方式引起学生的情感,激发学习兴趣。

然后,在讲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时,为了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它的布局结构,用多媒体播放圆明园的空中俯瞰图和平面展示图,学生就比较容易地理解它圆明园规模宏大的布局景观--众星拱月。讲授圆明园的建筑风格时,让学生熟读课文后概括出圆明园的中式建筑和西洋景观各具风采大而美的特点,然后我就出示多媒体课件展示它的建筑美景:金碧辉煌的殿堂、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风景名胜"平湖秋月"、"武陵春色"、诗人笔下的 "蓬莱瑶台"以及异域风情的西洋建筑的画图,使学生在视觉上真切地感受到了圆明园被称之为举世闻名的"万园之园"真是名不虚传。接着画面设置问题:"想想,为什么说圆明园"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然后继续播放配乐课文关于圆明园珍贵的历史文物段落,多媒体课件上展示圆明园历代珍藏的青铜礼器、名人书画、奇珍异宝等代表,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我在圆明园教学设计的构想中,运用这些多媒体资料进行教学,相信每个孩子通过这些形象直观的图片,在心里都要再一次赞叹圆明园的雄伟。在观看过程里,好多的孩子神情激动。我很巧妙地把新授和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相结合在同一个环节里,把学生从感悟带到理解,从课内带到课外。让学生在多媒体教学中理解,在拓展中提高,在交流中升华。

最后,在理解课文圆明园的毁灭时,我没有过多的进行讲解课文有关内容,而是让学生观看电影《》片断,再让学生谈感受,然后把感受带到课文里品读第五自然段,激发学生对侵略者的愤慨和仇恨的情感,然后用《》电影解说词里的一段话结束本课教学,更好的渗透了"爱我中华,勿忘国耻"的情感教育。

虽然,做这堂多媒体语文课的时间和精力的付出要大于普通备课,但是教学效果也明显好于其他教学方法。多媒体运用到语文教学中,对教师来讲是业务的提高也是素质的提高,对学生来说更是享受一种高层次的教学,学生在听的同时,也看得清楚明白。这样一堂语文课,最直接地体现了多媒体技术带来的大容量、多信息和高效率。

然而,并不是所有内容都必须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许多一目了然的内容,或通过传统媒体和其它教育媒体也能达到相同效果的内容,就没必要费时、费力地将其制作成多媒体课件。所以,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教学的实际需要,必须做到精心、准确、体现实用性。

(1)选择能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的内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要特别注意选题的"新"、"奇"、"趣",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他们处于主动地位,形成直接的学习动机。布鲁纳曾经指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研究的东西有着内在的兴趣,学生一旦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就会产生愉悦的情绪,从而集中注意力积极思维。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无意记忆、联想记忆成分增多,机械记忆成分减少,会使自主学习更有趣。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可适时引入图、文、声、像并茂的多媒体课件,给枯燥的内容创设新颖有趣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脑、耳、口、手多种感官,达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有机结合。

圆明园设计特点范文3

我尝试在课堂教学方面运用多媒体形式,用自己设计的课件配合课堂教学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以小学语文人教实验教材第九册《圆明园的毁灭》为例,我来谈谈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这节课我将其作为一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教育课,为了更好的达到教育目的,制作了多幅内容各异的多媒体画面。首先用动画闪现出“圆”、“明”、“园”三个字,让学生解释这三个字的字意,然后老师引出课文导语:一座圆满无缺的皇家园林,一座光明普照的皇家园林,它的名字就叫圆明园。接着配合优美舒缓的轻音乐,用不同画面方向飞出的字体介绍有关圆明园的资料……上课之初,用这种方式引起学生的情感,激发学习兴趣。

然后,在讲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时,为了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它的布局结构,用多媒体播放圆明园的空中俯瞰图和平面展示图,学生就比较容易地理解它圆明园规模宏大的布局景观。讲授圆明园的建筑风格时,让学生熟读课文后概括出圆明园的中式建筑和西洋景观各具风采大而美的特点,然后我就出示多媒体课件展示它的建筑美景:金碧辉煌的殿堂、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风景名胜“平湖秋月”、“武陵春色”、诗人笔下的“蓬莱瑶台”以及异域风情的西洋建筑的画图,使学生在视觉上真切地感受到了圆明园被称之为举世闻名的“万园之园”真是名不虚传。接着画面设置问题:“想想,为什么说圆明园“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然后继续播放配乐课文关于圆明园珍贵的历史文物段落,多媒体课件上展示圆明园历代珍藏的青铜礼器、名人书画、奇珍异宝等代表,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我在圆明园教学设计的构想中,运用这些多媒体资料进行教学,相信每个孩子通过这些形象直观的图片,在心里都要再一次赞叹圆明园的雄伟。在观看过程里,好多的孩子神情激动。我很巧妙地把新授和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相结合在同一个环节里,把学生从感悟带到理解,从课内带到课外。让学生在多媒体教学中理解,在拓展中提高,在交流中升华。

最后,在理解课文圆明园的毁灭时,我没有过多的进行讲解课文有关内容,而是让学生观看电影《》片断,再让学生谈感受,然后把感受带到课文里读第五自然段,激发学生对侵略者的愤慨和仇恨的情感,然后用《》电影解说词里的一段话结束本课教学,更好的渗透了“爱我中华,勿忘国耻”的情感教育。

实践证明,做这堂多媒体语文课的时间和精力的付出自然大于普通备课,但是教学效果也明显好于其他讲授方法。多媒体运用到语文教学中,对教师来讲是业务的提高也是素质的提高,对学生来说更是享受一种高层次的教学,学生在听教师讲解的同时,也看得清楚明白。这样一堂语文课,最直接地体现了多媒体技术带来的大容量、多信息和高效率。总之,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势在必行,它直接的优点表现在:

1 形象直观,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所表现的人和物,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较远,凭课文介绍和教师的分析往往给学生是抽象的印象,运用多媒体技术,提供形象、生动的参照物,诱导学生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观察,激发学生兴趣,给予体验之乐,就能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得以培养,课虽尽而意无穷。

2 创设情境,拓宽见闻

小学生知识面狭窄,生活阅历浅,表象储备贫乏,因此往往对小语教材中课文的形象、意境感受肤浅。在这种情形之下,多媒体技术则能变抽象的语言文字为具体的视觉画面,丰富学生感知,拓宽生活见闻,实现“情境教学”,从而顺利地再现课文中的事物及人物,便于学生理解作品的意境、主旨。

3 引导想象,发展思维

多媒体技术引进小语课堂教学,对丰富学生表象,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理解文章意境,理解人物性格以及创作生动形象的场景有着重要的作用。

4 孕育情感,训练审美情感

圆明园设计特点范文4

课程意识引领下的学习内容遴选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那么,在教《圆明园的毁灭》这个例子的过程中,并不是就教材教教材,而是依托这篇课文的教学,究竟想让学生在哪些方面获得发展,教师必须立足于课程的高度,结合本班学生当前语文学习的实际需求,遴选出合适的学习内容,确立有针对性的学习目标。教师的课程观念不同,占有的课程资源不同,自身的教学优势不同,当前学生的学习状况不同,采用的教学方法不同,整个教学设计也就会各有所指,甚至大相径庭,所以也才会有同题异构的真正精彩。

文萃小学的这篇设计中,把“掌握课文对比的写作方法”“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提高概括能力,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的感情,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作为学习目标,并且自始至终紧紧地围绕圆明园的辉煌与毁灭两个方面展开学习,既利用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的结构特点,又充分发挥了教师的课程意识,灵活地把握教材,突出了写作方法的学习,选出最具课程价值的内容,在有限的时间里实施教学,跳出了课文固有的陈述顺序与语言表达的束缚,并没有按部就班。跨塘实验小学的这篇设计中,把“理解‘不可估量’‘众星拱月’‘金碧辉煌’‘玲珑剔透’等重点词语,感受字里行间爱恨交织的情感”“紧扣关键词感悟文本,体会文章‘过渡’与‘前后对比,强化效果’的表达方法”作为学习目标,强调了语词、语句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课程价值,突出了课文中的语言材料在表情达意方面的重要作用,实现了重视语词运用的价值导向。以上两篇设计各有侧重,各取所需。

为学生的前置性学习搭稳脚手架

学生在课前的前置性学习,由于获得了教师开发的微视频、学习任务单等学习资源,通过“翻转”,学生得以凭借更充分的条件展开自主学习。当然,学生的前置性学习毕竟离开了教师,存在着空间距离,完全是一种依赖于学习资源的自学,学习过程的调控也完全取决于学生的自觉,所以,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就必须为学生的自学搭建逐步展开的阶梯。

文萃小学的设计中,由对比效果的视频和图片入手,由直观到抽象,为整个学习作了铺垫。接着通过思维导图,提纲挈领地引导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实现思维水平的提升。为了能让学生顺利使用思维导图建构知识,还特意通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思维导图和《圆明园的毁灭》部分思维导图,为学生设置了台阶。如何保证朗读课文的效果呢?这在设计中也体现出对学生的精心呵护。在读课文的同时画上QQ表情,朗读熟练之后把录音通过平台发送给教师,这让学生的朗读学习有章可循,循序渐进。稍显不足的是,在引导学生领悟对比的写作手法时,没能这样为学生搭好学习脚手架。跨塘实验小学的设计,也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雨果书信中的语句便体现出教师对精妙语言的重视,为后面的学习设下伏笔。结合学习任务单,学生先是读文与查看网页资源,接着画圆明园布局示意图,继而找方位词,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灵活理解“众星拱月”。通过读文本找关键词句、看视频体会、对比完成填空、网络交流等步骤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这些学习逐步展开,无不体现了教师为学生自学设置的层层阶梯。“艺术瑰宝”学习环节略显琐碎,“台阶”还可更清晰些。

把人机交互的质量提升落到实处

圆明园设计特点范文5

一、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

陶行知先生说:“我们必须变成一个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这就要求每个教师关注学生独特的内心世界,以平等心态和学生交流,尊重学生的个性,允许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读文本,允许他们拥有不同的阅读理解,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只要有这种宽容的心境就能使学生个性之花绽放,促进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我在巴金《海上日出》一文品读教学中,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出自己对日出的理解――日出的景象美和精神美,但品读到“有云的日子的日出”时,谈朗读感受时,出现了一个不和谐的声音:这乌云象征。教师并没有脱口加以否认,更没有批评他,而是微笑着说:“你的回答真的与众不同!”精心的呵护、巧妙的鼓励,学生赏析课文的热情高涨,个性化阅读之路越走越宽广,每节课总是热闹而有质量的。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像一位出色的指挥家,不仅仅强调音符的准确,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用激情唱自己的歌。

二、搭建民主自由的阅读平台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其实是一个和谐共生的过程。教师要为学生的个性阅读起引领作用,为学生搭建一个适度的教学平台,学生才能在阅读中体悟文本的精妙。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地思考,充分展示个性和智慧,能动地谋求自身发展。因此,必须创设民主、平等的阅读氛围,在这个“平台”上教师民主对待学生,善于倾听,学生敢于表达,乐于表达,这样在个性化阅读教学中学生的个性得到彰显,学生的个性思维得到解放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得到培养和提高。例如:在教学《赠汪伦》时,有学生提问:“我觉得汪伦送别的方式很特别,李白很爱喝酒,那汪伦为什么不以酒相送而要送歌呢?”教师让学生先思考讨论,然后出示了《送孟浩然之广陵》、《别董大》、《渭城曲》等送别诗,通过讨论发现,虽然李白、高适、王维等送别方式不同,但相同的是他们都是以情相送。这样一来,学生加强了对文本的感悟,也拓展了知识视野,更受到了情感的熏陶。教师只有为学生搭建好平台,学生才能达到共享、共鸣、共识、共进,学生才能更好地进行个性阅读,得到个性化的发展。

三、重视文本意义的阅读感悟

每个文本,都有其内在的文本意义,即内在的价值取向,文本意义的模糊与蕴藏之深莫如朦胧诗,读者也是把读懂其文本意义视为阅读目标和从中体验阅读的乐趣,而不是想怎么读就怎么读。阅读朦胧诗,不管融入多少个人的经验,还是要从特殊的言语形式入手,通过对文本意象及意象之间的联系的把握去理解文本的意义的。因此,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带有个体的特点。老师应从不同层面去指导,并认可不同知识经验背景的学生对文本的解读。

如教学《圆明园的毁灭》,文本意义在于揭示圆明园毁灭的意义,激发读者不忘国耻,振兴中华。文章的第三段主要通过写圆明园的建筑宏伟来展示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对圆明园的辉煌感悟有多深,对毁灭的惨痛的理解就有多深。个性化的阅读与文本意义的解读要有机结合在一起,教学中,首先引导学生从文本的言语形式入手,从圆明园的几个“有”去体会圆明园的建筑宏伟,其次引导学生联系有关知识或生活经验体会,如:对圆明园的建筑宏伟,你还了解多少,是怎么了解的?你到过平湖秋月等风景名胜吗?身临其境,你有过什么感受?有关知识与生活经验参与的个性化阅读,能使学生更加深刻体验圆明园的建筑宏伟;再次,展示有关圆明园建筑的图片,引导想象和谈感受。圆明园图片的欣赏,由此引发想象。对拥有有关历史知识和生活经历的学生,是对个性化阅读

的一次整理和提高,对缺乏有关背景知识和生活经历的同学,对文本意义的个性化阅读,是非常有效的帮助。

四、强调个性化的朗读方式

《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阅读教学中的活动,首先应该是朗读。朗读是理解文本的一种表现形式。对于小学生来说,朗读无疑是表现学生对文本理解和内心感受的有效形式。学生摇头晃脑地读,抑扬顿挫地读,咬文嚼字地读,甚至是带有表演和夸张地读,无一不是展示学生个性独特体验的亮点。

如,一位教师教学四年级《桂花雨》时,是这样来指导学生进行个性化朗读的:

师: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读完后,想想、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读这一部分?为什么这么读?

生1:老师,我喜欢读的是“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所以总是问母亲: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呀?”

师:请你说说为什么喜欢读这一句子。

生1:因为我从这个句子体会到作者盼望摇桂花的迫切心情。

师:那你觉得该怎么读?

生1:我觉得这个“妈”字应该读长一些。学生试读。

师:谁有不同的看法?

生2:我觉得这个“妈”应该读得短、快一些。

师:为什么?

生2:因为读得短、快一些才能读出作者盼望摇桂花的迫切心情。学生试读。

师:谁还有不同的看法?

生3:我觉得这个“妈”可以读得长一些,不仅可以读出作者盼望摇桂花的迫切心情,也可以读出作者的撒娇。学生试读。

师:请同学们用你自己喜欢的语气读读这句话。

全体学生试读,读出自己喜欢的语气。

这样的个性化朗读,学生不但读出了个性,也深刻感悟了语言文字的奥妙。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把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展现出来,不仅要读出个性,也要让其他人感受到你的独特理解。我想,这才是《新课标》提出个性化阅读的主旨所在。

五、给予自由选择的权利

圆明园设计特点范文6

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读”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致力于运用信息技术的作用促使学生乐读、读会、会读,使学生在身心愉悦的状态下读“得”其乐,读“得”其法。我们尝试在不同阶段恰当地借助信息技术,使它发挥积极的作用。

(1)预习阶段

激励学生在读文本的基础上,运用电脑网络查阅与本课内容相关的资料,提高理解文本的能力。(2)阅读理解阶段

此阶段,学生对文本完成了由认读到理解再到感悟、欣赏、积累的过程。信息技术的参与加速了这一过程,并提高这一过程的质量。如教学《桂林山水》一课,在理解文中的“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一难句时,我让学生欣赏桂林山水的漂亮画卷,再配以一些令人赏心悦目的曲子,让学生边欣赏,边展开想象,使学生仿佛亲临桂林,置身于漓江之上……从而达到了诱导学生入境悟情、化难为易的教学效果。

(3)拓展阶段

如《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作者用了大量的篇幅来介绍它辉煌的过去,对于它毁灭的过程只用了一个短小的自然段、三个简短的句子来介绍。“圆明园到底是怎样毁灭的?它原来所收藏的奇珍异宝到底有多少?现在又流落在何处?”在教学这一课时,我先提出以上几个问题,并诱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自己上网查找相关资料。他们从散落在英、法、美等国各大博物馆中的收藏谈到了圆明园的建筑历程,谈到了两次对圆明园的野蛮洗劫以及丧权辱国的“”等等。借助网络资源,孩子们仿佛打开了一部关于圆明园的百科全书。由此可见:信息技术的应用,让学生在学好文本的基础上自由安闲地在浩瀚的知识海洋里遨游,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思”

朱熹说:“读书要做到三点,就是心到,眼到,口到。”读书“三到”之中,心到最关键。也就是说,读书要一边读一边想。如何提高学生读书思考的积极性,提升思考的质量,降低思考的难度,我力图借助媒体的参与达成此目标,并有了一些收获。

(1)创设良好的情境,诱发思维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感兴趣才能调动学生潜在的学习动机。我在教学《海底世界》一课时,通过多媒体播放海底奇形怪状、瑰丽无比的珊瑚和那些见也没见过的形态各异的鱼儿。视频的播放,创设了情景,由形象的画面理解自然过渡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种教学活动自始至终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使学生的情绪始终处于亢奋状态,思维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2)突破知识难点,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仍以《海底世界》为例,本文的重难点是理解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就以突破这些难点为内容,把学生带入神秘的海底。

①化虚为实,启发学生对课文中句与句之间联系的理解。在教学第三自然段时,我先问:“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声音呢?”学生马上回答:“不是的。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于是,我运用多媒体模拟出海底动物的各种声音,让学生仔细听。学生听后说:“老师为什么不把声音调大一点?我们听不清楚。”“那就对了,因为它们在‘窃窃私语’吗。”我笑着说。

②化静为动,强化对课文重点词、句的训练。第四自然段中描写的几种动物:海龟、梭子鱼、乌贼、章鱼……学生对它们的样子、特点都不熟悉,存在很多疑问:“海龟为什么爬得这么慢?梭子鱼是什么样子的?乌贼和章鱼怎样区分……”于是,我就让学生上网到“海洋资源”查找这几种动物的资料。最后,我扮演《海洋日报》的记者和学生分组扮演的几种动物进行对话,让学生通过说、演换词等方法,有机地解决课文中的难点。

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交流”

课堂上师生、生生的交流互动的过程是思维碰撞中不断收获知识、积累经验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参与会使此过程更加开放、活跃。

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写”

在阅读教学中,依据教材找到由读到写的训练点,在信息技术的作用下,使学生爱写、会写。如教学《丑小鸭》一课,设计“拓展延伸”的环节,我说:“变成了白天鹅的丑小鸭开心地拍拍翅膀飞上蓝天,这时,地上的鸭子、公鸡、猎狗都仰望天空发出一声声赞叹。孩子们,此时你一定有许多话想对他们说吧!(出示:我想对鸭妈妈说——我想对鸭哥哥、姐姐说——我想对鸭子、公鸡、猎狗说——我想对农夫说——我想对丑小鸭说——)请你自选一个内容,将想说的话写出来吧!”这一环节运用信息技术让学生再度与文本做深层对话,让心灵去感动心灵,让生命去感动生命,并将感动溢于笔尖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