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会计实习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税务会计实习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税务会计实习总结

税务会计实习总结范文1

一、税务会计教学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1、税法内容变化快。随着国家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我国税收制度的建立与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我国现行税制基本上是在1994年税制改革时期形成的,经过多年的税收实践,尤其是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了要分步实施税收制度改革,从改革出口退税制度;统一各类企业税收制度;增值税由生产型改为消费型;完善消费税,适当扩大税基;改进个人所得税;实施城镇建设税费改革等,这些税制的修订无不体现了我国税收变动频繁的特点,这种调整产生的对于税法教学的直接效应就是要求教师在最短的时间内吃透最新的税法精神,然后再将其转化为课堂的教学成果。

2、课程培养目标模糊。税务会计课程培养学生的目标是具有系统的财税理论知识,能在税务、财政、海关及企业、科研等单位,从事税务管理、税务稽查、税收筹划等工作。事实上,这个培养目标太过抽象,太过笼统。对应具备怎样的职业能力较少提及,导致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差,不能满足企业零岗陪的需要,有眼高手低的嫌疑。

3、税务会计课程授课学时安排不科学。现行本科税法课程课时相对较少,一般为36学时至72学时。而为了完成内容庞大的税务会计教学任务,很多教师不得不满堂灌,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所接触到的都是理论知识,缺乏实践机会,很难将理论转化为实际的处理税收问题的技能。同时,许多学校没有税法模拟实验室,更谈不上如何进行实践教学在时间、内容、方法和组织方式上的合理安排,以及对实践性教学质量进行有效监督。严重影响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教育部明确规定,课程的教育必须强调实践性,课程的设置一方面是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有利于学生从事其他职业。

4、税务会计模拟实验室建设投入不够。模拟实验室是实践性教学体系得以进行的基本载体,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是目前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的重点。税务会计是一门应用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的学科,税务会计专业的学生不仅应该具有扎实系统的理论知识,还应具备娴熟的操作技能,据笔者调查,湖南、广东、云南等有会计专业的高校,大部分学校都没有建立自己的税务会计模拟实验室。因此,加强专业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是本科院校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税务会计教学困境原因分析

从宏观分析,中国作为世界上的发展中国家,其经济实力及综合国力水平在近几十年的时间里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经济实力的不断攀升,以及经济增长速度的持续加速,令中国经济已成为世界各国所关注的焦点。在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我国税收体系正处于快速发展和调整时期,目前,高等教育质量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从微观分析,不少高等学校教育观念落后,师资队伍水平亟待提高。长期以来,我们的税法课程只注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普遍弱化,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倾向,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理论与实践脱节,毕业学生不符合企业的需求。

三、优化税务会计教学效果的几点构想

教学是一门艺术,课堂是教学的主要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殿堂。如何上好每一堂课,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是每一个老师都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教师除了精心安排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外,还需要讲究教学的技巧和教学艺术。

1、培养目标明确。根据会计专业毕业生反馈信息,会计专业学生毕业就业对象主要是中小企业,且中小企业会要求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必须具备基本的会计核算和税务处理能力。目前,小企业急需税务会计人才。因此,地方本科院校会计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就业以面向中小企业为主,税务会计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各种税收法律法规,岗位对应于企业财会部门的办税员岗位和中介机构税务员岗位。这样,教师在教学内容定位上,主要介绍适应企业财会部门办税员业务岗位或中介税务岗位办税业务需要的知识和能力;教学项目的设计以办税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办税业务的工作步骤为依据,会计和税收相关的理论知识分解嵌入到各个办税项目中;课程培养目标明确,能充分体现税务会计课程教学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2、教师应热爱本专业课程,上课时充满激情。税务会计以税收法规为依据,是对企业涉税会计事项进行确认、计量、记录、报告,以实现企业最大税收利益的一门专业会计。通常人们认为税务会计是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自然延伸,这种自然延伸的先决条件是税收法规的日益复杂化。税法课程的理论知识相对繁杂,由很多条条框框组成,且内容枯燥无味,如增值税的税率与征收率,其中低税率包括的内容比较多,但是仔细总结你会发现,这些低税率都是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物品,像粮食、植物油、自来水、冷气、暖气、图书、报纸等,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师要想办法将它讲得很生动,将枯燥的内容鲜活起来,这样使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感觉很享受、意犹未尽。他们认为上课不是像背教条,从而全身心地投入。这样,上课的内容很容易被学生吸收消化、事半功倍。

3、教师应与时俱进。教师是教学的主导,会计教育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和水平的高低。可以想象,一个知识陈旧、观念滞后的教书先生是难以培养出高素质的会计人才的。会计教师唯有不断进取、不断充实更新自己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才能培养出适应知识经济发展要求的会计人才。会计教师应随时掌握会计制度的变化以及会计理论和实务中出现的新问题,并在教学中加以应用。

近几年,税法课程内容变化非常快,税务会计教材难以跟上变化的步伐,但是每次变化只是某一个税种的某些条款发生变化,只要老师具有专业的敏锐性,这点变化不是问题,如2011年个人所得税的变化,主要是起征点由以前的1,800元改革为3,000元,级距由9级改革为7级超额累进税率,以及改革带来的对个人收入、对国家财政的影响,教师只要将这些内容解释清楚就行了。

教师的继续教育方式有两个途径:一是参加每年的注册税务师考试或者注册会计师考试,将自己培养成双师型人才;二是每年寒暑假时间比较长,教师可以利用寒暑假到企业,税务部门、注册会计师事务所、注册税务师事务所等实习锻炼,了解行业、企业动态,丰富实践经验。教师这种不断成长、不断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就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4、推进纳税实验室建设和完善,增加学生感性认识。税法课程中的税务条款对学生而言均需要较强的理性思维能力,如果能适当加入感性的成分,对税法课程教学效果的提升将带来极大推动作用。通过模拟实验,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缩短学生到实际部门工作以后的适应期学习税法,掌握税法的基本理论,目的是为了学以致用。在税法的教学中如果缺少实务环节,学生所学的理论很难与实践联系在一起,暴露出综合运用能力相对较差的问题。

四、结束语

税法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已经深刻地感受到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调整所引起的广泛的社会关注和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我们也看到了营业税转增值税两税合并对企业的影响。这都使我们很容易地感受到税法对我们生活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我们应该把这种影响反映到我们的税法教育当中来,以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都可以理性地对未来进行选择和决策,这是我们大学教育的理念和目标,也是税法教育的最高价值所在。

税务会计实习总结范文2

关键词:课堂实践;校内实训;校外实训;实践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3-0048-02

一、高职教育中实训体系构建的重要性

社会对人才的质量需求是确立教学方法改革方向的重要依据。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会计人才也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记账员,而是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有创新精神、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会计人才。社会需求的变化使会计专业教学方法的改革具有了鲜明的专业特点和时代特点。

为了适应新形式下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根据新会计准则和目前企、事业单位的会计职业岗位划分来开展实践性教学,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中,培养一批实际动手能力强的专业队伍,真正实现高职院校的毕业生“零距离”上岗,为社会缩短人才的培养时间和节约人才培养费用是当务之急。会计模拟实训教学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充分理解、认识和巩固会计理论教学的内容,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因此,本文作者认为应按照“知能兼备,德业双馨”的会计人才培养要求,以岗位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强化实务”为原则,通过建立多课程、多环节、立体化的高职高专会计实践课程体系,构建“课堂实践环节+校内实训+校外实训”的实践教学体系。其中,课堂实践环节是在讲授每个知识模块后安排的小实验,有利于学生及时消化课堂上所讲授的知识,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校内实训使学生全面掌握一个会计主体是如何完整地进行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校外实训使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与条件下得到真实的业务技能的训练,增进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养。

二、高职教育中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的衍接

高职会计专业教学课程的设置一般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两大模块,必修课又分为公共课、技术基础课和技能专业课三个模块,其中最核心的技能专业课中安排的课程基本上是《基础会计》、《企业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税务会计》、《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审计》这几门。为使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实现完美的结合,需注意以下几点:

(一)在安排教学计划时,要注意前后课程的衍接。如应先安排《基础会计》课程,再安排其他课程。《企业财务会计》宜与《成本会计》、《税务会计》的开课时间一致等。

(二)要注意教材版本的选择。即不能使用偏重理论的本科教材,也不应使用知识内容过于浅显的中职教材。在广大高职院校教师和出版社的努力下,已经有大量的高职教育层次的教材出版发行了,但良莠有别,需要用心臻选。

(三)课堂实践环节不能仅仅是对任课老师的一种口头要求,而应把它在教学计划上体现出来,并制定相应的检查措施来督促实施。

(四)在这些核心专业课程讲授完毕后,需安排相应的配套集中实践教学,如《基础会计》课程后安排出纳实务仿真模拟实训、单证仿真模拟实训等,《企业财务会计》课程后安排手工业务仿真模拟实训,《税务会计》课程后安排电子报税仿真模拟实训,直至所有专业课程教学完毕后安排专业顶岗实习。

三、高职会计实训体系的内容

(一)课堂实践

课堂实践环节是在讲授每个知识模块后安排的小实验。这种实训方式贯穿安排在各门专业课程的讲授教学过程中,主要是针对某一知识点而设置的,可由教师根据教学进程、学生的理解力来选择适合的实训内容、实训时间和实训方式,花费的时间可能是1个或2个课时,也可能十几二十分钟,一般是随堂进行,具有便于组织实施、灵活方便、经济有效的特点。

会计专业课程对没有实际社会经济工作经验的学生而言是抽象、晦涩的,因此,通过课堂实践有利于学生及时消化课堂上所讲授的知识,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二)校内实训

从目前各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开展情况来看,统一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真正的实习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所以目前校内实训是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最主要的手段,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

传统的校内实训内容主要包括手工模拟实训和电算化模拟实训两个部份。

1.手工模拟实训是在完成《企业财务会计》或《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课程教学基础上安排的,是指通过提供各种单证、账表等会计核算用具,以真实的企业经济业务(一般经过筛选,选择有代表性的)为案例,以3到4个学生为一个小组,模拟不同的岗位,从根据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登记日记账、各种明细账、总账,到编制报表等会计核算步骤来逐一进行训练,达到培养学生传统手工做账的能力。

2.电算化会计实训是在完成《会计电算化》或《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基础上安排的,是指让学生通过操作电脑应用软件(目前主流采用的是用友U8系列、用友通系列或金蝶K3系统)来完成从建账、基础档案编制、日常业务处理到报表编制等一系列会计核算工作。在实施电算化会计实训时,所选用的账务资料即可以是新编的,也可以是沿用手工会计模拟实训的,最好是后者,这样就能和手工会计模拟实训有机结合起来,变成一种相互印证的实训方法,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整个会计核算流程的掌握,而且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和体会到实现会计电算化的意义。

随着校内实训在会计专业教学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传统的实训内容已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因此,近年不断有新的实训内容被采用。其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有《电子报税模拟实训》,它是根据我国税务机关为加强税收征管,现在基本采用电税系统的现状,在《税务会计》课程结束后,配合进行的集合了增值税电子报税系统、企业所得税电子报税系统和个人所得税电子报税系统等多种税种电子报税过程而进行的实训。学生通过电子报税教学系统的模拟实习可以全面子解并掌握电子报税的系统设置、票据的录入与审核、申报表的生成与审核及纳税申报等电子报税的操作过程,为毕业后工作更快上手打下扎实的基础。此外,审计模拟实训、财务管理模拟实训也正被越来越多的院校所启用。

(三)校外实训

因为会计信息属于企业商业秘密的特性,使得组织学生直接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成为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但它又是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最有效的方法。所以,如何开展好校外实训,是决定会计实践教学效果的问题所在。

目前,基本上所有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教学计划上都有校外顶岗实习和毕业实习的安排,但很多院校采用的是放羊式的管理方式,即让学生自己去联系实习单位,老师只需保持与学生的联系,确保学生不发生意外事故就行了。这种方式使得实习效果不能得到有郊保障。因此,我们应采取有郊措施来确保校外实训的正常进行,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主要措施有二:一是建立校外实训基地。通过校方与企业(特别是记账公司、会计师事务所)进行联系沟通,在双方信任的基础上签订校外实训基地协议,形成一种长期的、稳定的合作关系。二是创办以满足学生实训为首要目的的校办企业。但这种方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因各种因素的制约,成功的不多。

四、高职会计实训体系的实施

(一)首先应制定完善的会计模拟实训大纲和计划,选用或自编规范的实训教材。然后根据每学期的教学安排来落实实训教学大纲和计划,将实训内容穿插在课堂案例教学、专业课程模拟实训及各类讲座中,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有机结合。

(二)培养和引进教育师资。高职院校应有计划地选派青年教师到企业、会计师事务所等单位进行实务培训,引进或聘请持有中级职称以上的实务工作经验丰富的企业一线会计人员作为实训指导老师,组成一支实践能力强的师资队伍。

(三)加强完善实训室建设

1.改进实训的组织方式。为了使会计模拟实训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建议采用分工式、分段式的模式。所谓分工式即在模拟实训时,模拟设立不同的工作岗位,如:出纳、稽核、成本核算、主管会计等,让学生分别担任不同的角色并根据进度进行岗位轮换,使学生了解每个岗位的工作职责、任务及相互联系。所谓分段式即指将学生整个学习过程根据教学计划分成若干阶段,并在不同阶段安排与之相适应的实训内容。如在《税务会计》课程结束后,配合进行集合了增值税电子报税系统、企业所得税电子报税系统和个人所得税电子报税系统等多种税种电子报税过程的《电子报税模拟实训》,学生通过电子报税教学系统的模拟实训可以全面子解并掌握电子报税的系统设置、票据的录入与审核、申报表的生成与审核及纳税申报等电子报税的操作过程,为毕业后工作更快上手打下扎实的基础。如在所有专业理论课程教学结束后,安排学生进行专业顶岗实习和毕业实习,使学生进一步熟悉企业会计账务处理程序,掌握企业会计核算的方法和技能,提高核算能力,增强学生对会计实务工作的感性认识,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学习综合技能能力及培养他们会计行业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培养真正应用型会计人才。

2.将手工会计模拟实训和电算化会计模拟实训有机结合起来。即以课程的相互衍接为依托,要求学生在完成手工会计的模拟实训后把资料保存好,在电算化模拟实训时,利用财务软件再核算一次。这种相互印证的实验方法,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整个会计核算流程的掌握,而且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和体会到实现会计电算化的意义。

3.是提高会计模拟实训教学的目标和要求。根据目前社会上核算型会计人才的需求已近饱和,而既精通财经法规又能够参与企业管理的复合型会计人才却供不应求的现状,我们在组织模拟实训教学时也应相应地提高要求:在提供给学生的模拟实训资料中故意加入一些有问题的原始凭证,如假发票等,让学生自己去辨别、去思考,从而使学生明白什么样的会计凭证才是合法、合理的,对不合法、不合理的凭证应怎样处理。在学生完成填报会计报表后,让他们对生成的报表进行财务分析,作出评价并提出相应对策,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管理水平,增强就业竞争力。

4.拓宽会计模拟实训教学的内容。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多种企业组织形式并存,加上会计专业适应性强、学生择业面广等特点,仅仅以工业企业为模拟对象已难以满足社会对会计教学的要求。因此,应开设《行业会计比较》课程,并以此为基础,在实训教学时,让学生对不同性质企业的经济业务进行模拟核算,掌握私营企业、民营企业、外贸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的会计核算,使学生毕业后能适应各行业、各层次的社会需要。

五、总结

如何通过修订教学计划、改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让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更符合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更好地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本文提出的按照“知能兼备,德业双馨”的会计人才培养要求,以岗位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强化实务”为原则,通过建立多课程、多环节、立体化的高职高专会计实践课程体系,构建“课堂实践环节+校内实训+校外实训”的实践教学体系,将实践教学贯穿整个学习过程,循序渐进,实现专业教学与工作岗位顺利对接,对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实现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兴俊,王淑平,关凤霞.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岗位对接综合实训教学改革的探索[J].商业经济,2010,(5).

税务会计实习总结范文3

【关键词】高职审计课程教学创新探究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0c-0166-02

审计课程是一门要求有较深理论功底的实践性课程,其先导课程包括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和税务会计等,先导课程的掌握程度是能否学好审计课程的关键。由于先导课程都是实践性课程,因此,在探讨如何创新审计课程的教学时,必须联系到先导课程的学习和改革。本文试探讨如何创新审计课程教学,以对培养动手能力强、就业适应快和受用人单位欢迎的技能型人才有所裨益。具体说来,高职审计课程教学创新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一、打好先导课程基础

审计是一门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很高的实践性学科,学生在对各门先导课程有较深了解和全面掌握的基础上,还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操作熟悉各个工作环节,对整个工作流程有一个整体的认识。这样他们才能大概知道存在错误的地方,也可以为风险导向审计和内部控制有效性测试提供有效的支持。

对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和税务会计等这些先导性的基础课程,必须改变以往只重视理论授课,没有配套的实践操作课程或实践课程所占的比例比较小的情况。这类课程理论课时和实践课时的比例应该为1:1左右,在搭配上最好是采取“做中学,学中做”方式,做到所学的理论即是所操作的实践,用所操作的实践去验证所学的内容。这样学生会觉得学得轻松有趣,教师会教得得心应手。目标明确的课堂教学往往更能收到显著效果,更能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信心。当然,实践性课堂对教师的能力要求较高,特别是要求教师非常熟悉整个操作环节和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对一些没有企业工作经验或较少相关经验和技能的教师来说,他们必须通过专项培训或到企业实践锻炼的方式来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在培养合格的师资过程中,教师的自觉主动性显得非常重要。教师应主动学习,主动找企业实践,充分利用寒暑假的时间提高自己。比如,有的教师讲授税务会计课程,但从来未在企业做过相关的税费核算和纳税申报工作,这样要胜任实践性的报税课程是很难的,即使勉强完成了授课任务,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如果到企业或税务师事务所实践锻炼一段时间,完全掌握各个税种的特点、核算方法和申报程序,保证自己能够独立完成报税任务,教师往往就能上好税务会计课程,继而为学生日后学习审计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对先导课程的讲授内容要精心选择和编排,对于理论部分不宜讲得过于深奥,把握好“理论够用就好”的原则,而且对于所选择的理论部分内容必须做到与实践课程的内容有对应的关系,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理论来自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这一哲学思想,知道学习理论是为了掌握学科的一般规律。比如对于财务会计中折旧方法的讲授,一定要指出每一种方法的特点、对利润的影响和税务政策对折旧方法选择的限制,这样折旧就与基础会计、成本会计、税务会计等课程中的成本、费用、利润、纳税调整等概念联系了起来,如此一来,以后学好审计课程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对于先导课程,其内容选择和难易程度的把握除要求专业团队的全体教师参与外,最好经本专业的指导委员会的企业专家审定,与目前企业的实际应用一致,保证学生所学即企业所用,与企业同步,与市场接轨。除可以选择一些国家示范性院校编写的特色性实践教材外,专业教师还可以自编一些校内特色教材,将理论和实践内容糅合在一起,在平时授课的分项训练上,保证每一门专业课都有一至二周的综合训练课,将一学期所学的理论内容和所有的操作环节通过一个或多个企业案例综合起来,仿真性地完成企业的工作任务。

二、创新教学内容

以往的审计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不高,应该全面改进审计教学方法,确立学生在审计课程的主体地位。可将“案例导人教学”、“工作任务导向”以及“单项+综合实操”等新方法更好地有机结合起来,使得审计课程更具目标性、操作性和趣味性。应建设与时俱进的审计案例库,选择最新和最合适的案例。良好且规模合适的案例库建设需要一个积累过程,这要求专业团队教师不断学习和搜集,并与校外专家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共同探讨每一个人选的案例。将案例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如按范围分为国内案例和国外案例,按成功与否分为审计失败案例和审计成功案例,按内容分为政府审计案例、社会审计案例和内部审计案例,财务审计案例、效益审计案例以及财务舞弊案例、内部控制案例等,按作用分为理论启发型、实务操作型、理论实务综合型、课堂讨论型、课后自学型等。在建立案例库的基础上,教师要恰当使用案例。要用好案例,必须做到以下四点:一是选择适合教学环节的案例;二是控制好审计案例分析操作环节;三是引导案例讨论过程;四是做好案例的评价总结。

专业团队应结合所选用的理论教材选择或开发审计实践教材,将全部审计流程合理地设计成一系列的工作环节,每一工作环节都可以看成一项工作任务,保证每一项工作任务都有一个配套的案例,所有工作任务配套的例案综合起来就成为一个完整的企业客户的服务体系,形成一套健全的账簿体系和账务记录,具备一套完整的审计工作底稿。学习在一堂堂课程中就相当于为企业完成一项项的工作任务,在不断学到审计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同时,学生的学习信心、自主性和兴趣都将不断提高。这就是“项目教学法”与“案例教学法”结合后在审计教学中的应用。

除案例教学法与项目教学法的结合外,还可以通过加强审计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在校内建立“审计实训室”,安排手工审计实训课程和信息化审计实训课程。在手工实训课程中,准备好几套不用类型企业的完整账套,在这些账套中按审计环节设置不同的错误和舞弊在其中,由教师指导其完成其中一个账套的实际训练,学生自主地成立由3~5人组成的审计项目小组,确定每个组员的角色和任务,形成一个紧密协作的“32作团队”,完成其他账套的审计。教师做好启发式指导和考核评价。在信息化审计实训课程中,类似地设置一些在会计信息化下会计账套(同样含有各种形式的错误和舞弊),由学生通过审计软件去完成模拟审计工作。

另外,通过布置课外作业,给学生的个人电脑安装一些比较好的审计软件,要求学生自主选择一些已公布的上市公司中报或年报进行分析,形成并逐步提高审计职业判断能力。

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到学校联系或自己联系的企业实习,这些企业包括但不限于会计师事务所和税务师事务所,通过接触到社会的实践性活动,加深对社会的理解,加强沟通协调能力。当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到会计事务所做审计助理或到企业做财会类的工作。鼓励学生利用至少一个暑假来参与“社会大课堂”的学习,这必将对他们的职业生涯产生重大影响。

在学生学习审计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同时要强化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这是审计教学改革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随着审计环境的日益复杂及注册会计师审计责任的增强,修订后的新执业准则体系不仅确立了鉴证业务的核心地位,而且愈加强调审计人员的诚信审计与职业道德素养。审计职业道德规范是审计职业人员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也是树立审计人员良好形象的关键。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除提高从业所需的执业能力和沟通能力外,还必须加强对职业道德规范及法律责任基础知识的学习,通过一些典型案件的分析,增强职业道德自律意识,认识到诚信就是审计职业的生命。

三、改进教学手段

改变目前“以教师教,以学生听”为主的教学方式,创造教学相长的良好局面。要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职业能力,就必须运用启发式的互动教学法,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互动教学模式。启发式的互动教学法的要点有:

(一)教师必须有较强的课堂组织能力

以往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的往往是自己即是“导演”,又是“编剧”,还是“演员”,学生只是消极被动的“观众”。教得好的教师只不过是因为此三者角色扮演得好而已,学生的好评往往也只是相当观众评委的评价罢了,没有深度参与到“学习”这一大剧之中,因而收获也只是肤浅的。而真正好的教师应该是优秀的“导演”和“编剧”,善于调动“演员”(即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按照“剧本”(即教学大刚和教材)导演学生完全进入自己角色,完成规定的学业要求,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必须具备高超的教学技巧和极强的课堂组织能力,必须掌握行为组织学和心理学知识,全面掌控课堂内外,让学生燃起极高的学习热情。

(二)教师要掌握足够的教学素材并对素材十分熟悉

教学素材,如教材、实训指导书、教学案例等相当于剧本,优秀的教师要求本身就是这些“剧本”的编剧,或即使这些素材不是教师本人自己编写的,也要求作为“课堂剧”导演的教师对这些“剧本”非常熟悉。一个高超的导演一定会对所要导演的剧本了如指掌的,同样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对教材、指导书和教学案例十分熟悉,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并具有宽广的学科背景知识和深厚人文科学素质。因此,教师平时必须加大备课力度,深度挖掘案例背后的学科意义。

(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在课堂上必须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积极思考并踊跃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参与小组讨论,完成分配到的课程任务,尽量避免完成团队任务中的“搭便车”现象,做到人人参与,人人有收获,不让课堂活动变为走过场或赚考勤。同时,要采取“任务驱动法”,将教学项目分配到学生个人或小组,让他们除了在课堂上学习,还必须在课外去自主学习,除常规的练习题外,要让他们做一些仿真性的训练,如在网上抽查上市公司的年报,分析一些容易出现问题的指标。另外,课程的学习还可延伸到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的训练,在时间上还可以与学生寒暑假的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让学习变成全方位和全天候的事情,与日后的就业甚至长远的职业生涯联系起来,而非仅仅是应付式的为了毕业而必修的一门课程。只要引导和指挥得当,学生的积极性肯定会被调动起来,他们学习的能力一定会突飞猛进,而学习的效果一定会全面提高。

(四)配备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和手段

税务会计实习总结范文4

该公司是一家集整机产品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凝聚了一批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的研发人员,在光电整机产品、电教产品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便携式办公设备领域更是拥有处于领先地位的核心技术与知识产权。业务范围涉及政府、金融、教育、电信、医疗等领域。该公司主要生产产品为电子产品类的高拍仪、讲课仪、高拍仪专业版、以及网络摄像头等。

二、了解到的企业的财务部门主要工作岗位

该公司财务部门的人员较多,主要设置的财务岗位有出纳、外账会计、税务会计、费用会计、成本会计、总账会计、存货会计、财务主管、总经理兼财务经理。基于了解的东西对每个岗位做一个基本的说明,然后对实务中的工作流程进行说明。

(一)出纳:

1、办理银行存款和现金领取。

2、负责支票、汇票、发票、收据管理。

3、做银行和现金日记账,并负责保管财务章。

4、负责报销差旅费的工作。

5、员工出差分借支和不可借支,若需要借支就必须填写借支单,然后交总经理审批签名,交由财务审核,确认无误后,由出纳发款。

6、员工出差回来后,据实填写支付证明单,并在单后面贴上收据或发票,先交由证明人签名,然后给总经理签名,进行实报实销,再经会计审核后,由出纳给予报销。员工工资的发放。

本次实习跟随出纳从事的工作,公司的现金规定余额15000元,多余现金出纳会及时送存银行,每天都有公司的员工来借款和还款,员工过来借款的时候,领取一张借款单交由各级领导签字,出纳确认好签字后再支出款项,结支出的款项在每天下班的时候,记入到现金日记账,同时将相关的凭据交由会计进行账务处理。有时候这些账务处理也会延迟一天时间。当公司发生银行存款的转账处理的时候,出纳通常会到银行去办理,银行对客户会给一个银行的专用小窗口,类似于邮局的邮箱一样。该公司还设有网上银行,网上银行的证件和密码与出纳分开来保管,做到职责分离,如果发生网上银行转账,由上级领导出具相关的网银

证件和密码,出纳进行网银操作。月末出纳到银行打印对账单和明细发生情况,编制银行存款调节表,对银行对账单与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不符事项进行追查,同时在月末对经过审批的工资单进行工资的发放,工资的发放有现金发放的,也有银行存款转账的;对于现金发放的部分先从银行支取现金然后再发放,银行存款转账的工资编制好工资单交由银行转账。

(二)内外账会计:

内账会计,主要是对老板负责,要核算出老板的实际销售成本、销售费用以及销售收入、利润额。让他对自己的生意能够掌控。而外账会计,是要合理的利用手上的票据,在合理合法的情况下,尽量使自己的企业少缴纳各种税费,也就是说,做出来的账,是对外公布的,是能够经受税务局、工商局、以及其他部门检查的。其实外账会计就是对企业发生的一些有合理原始凭证的业务进行会计处理,对一些不合规的业务进行内账处理。因此外账会计的工作可能会比较简单一点,发生的业务都可以取得合法的原始凭证。

内账通常会处理不需要列支的收入,不需要开发票收入,无发票的支出。内账记载了公司全部的经济业务(而不管是否合法),对于抽出的部分票据,以其复印件作为记账依据,更仔细些的,还附有外帐的记账凭证。内容比较多,完全按公司的要求做帐,主要用于内部管理,比较复杂,体现了一个会计的真正水平。 外账只抽取部分合法票据做帐,按正规的方法做帐,内容相对较少,比较简单,帐做的比较完美。

本次实习通过查看企业的外账,然后再对比企业的内账,发现外账所有有的东西在内账上都可以找到,后附的原始凭证都是些合法的,而在内账中查看到的一些原始凭证明显是企业通过自己制作的仅供内部使用的附件。

(三)税务会计:

1、每月在规定日前编制地税申报表(城建税、教育附加、工薪所得税、印花税等)。负责在规定时间内按时交纳各种地方税费,负责登记职工工薪所得税台帐。

负责日常开具各种增值税发票、普通发票及其他票据。并保证及时将所开具的发票交到客户手中。

2、每月按时抄报税,按时填制申报表办理国税申报业务。

3、负责地税、国税每年年鉴工作。

4、负责及时购买地税、国税普票、增殖税发票的领取,并严格按照税务发票的管理规定,

5、专人保管好库存未使用的空白发票。

6、负责对已使用的发票进行装订成册入档保管,并认真按照税务规定对填写错的发票,进行冲票或重开具正确的发票。

7、配合完成税务部门安排的各种检查以及其他工作。

本次实习涉及的税务内容为企业增值税的纳税申报、月度所得税的纳税申报,企业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过程为,增值税专用发票上纳税人住址、识别号、对方账号这些内容必须填写齐全,如不填写齐全税局对这方面的查处会很严厉的,而对增值税普通发票各地规定则不太一样的,有一省份要求比较严格,有的则可以不用填写。填写这些完后,开始填写的就是经济内容,如销售的是摄像头,则要写明摄像头的数量、单价、税金等,填写完增值税专用发票就可以开出了。月末的时候对增值税发票进行网上申报,申报的过程如下:

从企业的税控机上导出开出去的地销项,对取得的进项首先用扫描的机器进行扫描进去,然后再到国税网上进行认证比对,比对通过后,对增值税进行网上纳税申报。当然还得出了报表,要填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生成申报盘。 (四)费用会计:

1、熟悉会计制度和财政部门对各项费用开支的有关规定,在预算范围内,严格掌握费用开支标准,坚持原则,节约费用,不该支付的费用不予报销;

2、认真审核各种费用单据,授权审批人和经手人签字齐全,原始单据数字清楚,业务情况反映明确;

3、收到费用单据及时填制记账凭证,金额和摘要清楚,按照规定分清各部门和各项费用的小细目,制单和复核手续齐全;

4、每月应按权责发生制原则,有关费用预结入账;

5、对各内部营业口的对内服务费用进行分配;负责每月工资的审核;

6、月末编制部门费用汇总表,与预算进行对比分析,对每月的费用进行预警,对超当月预算的费用,提请各部门关注;

7、对预算的执行进行总体跟踪和控制,保证在预算控制范围内开支,对异常费用做专项分析,编制相关的管理报表;

本次实习从中了解到的关于费用会计的工作过程,对企业中报销的各种费用凭据,检查其领导的签字和相关办理人的签字是否齐全,费用会计检查了一笔关于业务招待费用12万元的报销凭证,些凭证有财务经理和总经理的签名,同时出纳也有签名。企业规定对于超过10万元的费用必须有总经理的签名。月未对所有的费用进行总结分析,与企业年初的预算进行分析比较,对超支的部分作分析备忘录,找出超支的原因,以及应采取的应对措施。同时费用会计也会更新对预算费用的数据,以便下次制定预算费用的金额。

(五)成本会计:

1、负责编制企业产品成本核算方案,并定期组织产品成本核算工作;

2、汇集各批产品当月成本,编制各月产品成本核算表;

3、根据各月的产品成本核算表登记产品成本明细账;

4、根据目标产品成本与实际产品成本编制成本分析表,分析产品成本升降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方案

5、月末应对产品的库存与账面数进行核对,保证账实的一致性。 本次实习中了解到的实务知识,企业生产的主要产品高拍仪、讲课仪、高拍仪专业版、以及网络摄像头,成本会计制定的产品成本核算方法是品种法,按品种对其进行成本的核算。成本会计首先会从仓库部门那取得当月的车间领料单,对领料单进行归结起来,取得月末的工薪分配表,核算出生产车间部门应承担的工薪费用,对其他的一些杂费进行汇总。费用会计取得上述资料后,按照既定的成本核算方法,将上述数据进行处理,合理结转产品的成本。对于生产出来的产品成本与预算的成本存了的差异,成本会计会对进行详细分析说明,是企业的耗料过多,还是人员工资发生了变化等。

(六)存货会计:

1、会同有关部门拟定材料物资管理与核算办法;

2、审查采购计划,控制采购成本,防止盲目采购;

3、负责存货明细核算,对已经验收入库尚未付款的存货要暂估入账;

4、参与库存盘点,核对账上存货与实际存货;

5、分析企业存货的储备情况,防止存货的积压,防止存货的缺货。

本次实习主要的参与了存货的盘点情况,企业存货的比较多,对于存货的盘点企业是设以每月的1号进行盘点,通常要对企业的存货进行整理,有相关的仓管人员对存货进行分类贴标,盘点的时候会同仓管人员,采购部门的人员,还有就是存货核算会计等人一起对存货进行盘点,盘点完成后编制盘点表,对账实差异进行处理。

三、账务处理流程

企业的账务处理流程,从流程方面去把握整个企业的状况,只有对企业的整个情况了解的清楚,才能把财务工作做得更好,单纯的离开企业的实情去讨论企业的账务如何处理对企业是没有多大的帮助的,那仅仅是出于理论的讨论。展开对企业实际情况的了解再按财务处理情况。

(一)采购与付款的实务流程

企业采购与付款的流程涉及到原材料的入库、应付账款、银行存款的支付和进项税额,企业的主要流程情况说明,由采购部门寻找供应商,协议采购事项,相关领导确定采购价格、货运方式、付款方式等,原材料到达入库,发票开具问题等,财务部门根据采购单、入库单、销售合同、销售发票等确定应付事项,根据相关授权确定支付款项。

1、银行存款的问题

由于企业行业的特殊性,以前企业收现销售的情况大有发生,根据相关的规定企业一定金额以上的销售必须要经过银行转账进行,这样可以让企业的资金流动在银行的监管下留下印迹,而企业采用收现销售的情况很多,无形中企业发生财务风险的可能性就行大。书本上的知识只说从银行提现或转账等借:银行存款货:其他,书本根本没有告诉什么才能作为会计处理的依据,什么不可以作为入账的依据,据我发现该公司好多没有银行的客户入账通知单,只是一张和银行差不多内容加盖了银行的业务专用章,结合实务处理,通过银行发生的交易银行都会给企业一个回单,作为企业进行会计处理的依据,据些了解到会计账务处理的前提是有真实发生的交易及合法的凭据,而不是简单的一个会计核算、一笔会计分录等 。事物所的审计人员提出的建议是:企业交易必须通过银行的转账来进行,规范企业的财务操作。

联想书本所学的,书本只是教会我们企业的一定金额要通过银行转账来操作,但没有具体说明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会产生什么风险(从前辈了解到的审计知识)等,感悟所学太肤浅,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对知识的把握没有透彻。

2、采购发票进项抵扣问题

企业采购货物等会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销售会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期间要缴纳增值税。以前只是停留在企业取得了增值税专用发票,而没有注意取得过程中发生的一些问题,通过此次的实习,企业采购货物应当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对购进的货物凭票会计处理,期末对增值税的销项-进项等进行计算增值税。但在该公司发生了一个问题,并对会计处理表存在问题,发现的问题如下:

采购原材料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待抵扣税额

货:银行存款

期末增值税专用发票认证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货: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待抵扣税额

如未去税局认证则直接留在应交税费中

企业上述处理主要是考虑了平衡每个月的税负,因为增值税专用发票有180天的认证期(XX.1.1以前取得的只有90天的认证期),企业通过对专用发票的认证时间来控制企业当期的进项税额,而达到平衡企业当期增值税。

问题是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应交税费的明细科目中没有待抵扣税额这个明细科目,这样的话此明细科目是企业自己增设的,因此如果税局来检查的话肯定会了解到些情况。综合考虑企业的情况认为这样处理会比较合理:

购进货物

借:原材料

预付账款-待抵扣税额

货:银行存款

期末增值税专用发票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货:预付账款-待抵扣税额

期末没有去认证的放在预付账款中

3.原材料采购涉及暂估的问题

企业采购原材料通常会由于销售方的原因而迟迟没有开具发票的问题,企业没有取得销售方的发票通常不能依此确认原材料的所有权问题,根据资产的定义,资产是指企业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企业的这些交易由于没有发票,故不能确认为企业的一项资产。期末企业对这部分资产已经使用的情况下,应当对些部分的存货进行暂估入账,暂估入账又涉及税费的问题、发票何时才能到达的问题,综合所见实务中的几种暂估入账的处理对其进行的思考如下:

第一种方法:

借:原材料(材料价款和税费)

货:应付账款

月初红字冲回

借:原材料

货:应付账款

发票到达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

货:应付账款

借:应付账款

货:银行存款

此种方法由于原材料的暂估中含有税费,如果当期已经生产销售完成的话,而后期又取得了进项发票的话,企业的成本会虚高。

第二种方法是原材成本中不考虑进项税的问题,直接按原材料的成本入账,企业应建立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对未到发票的存货采购进行严格的控制。

借:原材料(实际成本不含税费)

货:应付账款

月初红字冲回

借:原材料

货:应付账款

如果预先支付税款

借:预付账款-----待抵扣进项税

货:银行存款

发票到达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

货:银行存款

预付账款----待抵扣进项税

实务中还有其他的账务处理方法,此处不列出来。

对此的总结的是:书本上的知识只是粗略的描述未开具发票的应该按暂估入账,但对实务中的财务处理系统没有进行深入的分析,对此的认识是暂估入账涉及到的进项税和迟迟到次年所得税纳税申报还末开具发票的问题。

(二)销售与收款的实务流程

企业销售与收款流程主要是,销售业务员接受到销售订单,业务员对销售事项进行协议并制作销售单,销售部门领导确定销售的单价,再由相关领导确定赊销政策,上述事项确定完后,销售单一份传递给仓库,一份传递给客户,一份给财务部门,销售部门自己留一份,仓库根据销售部门提供的销售单发货,仓库制作一式三联的发运单,一联仓库部门留底,一联给财务部门,一份给销售部门(具体其他企业可能会有不同),最后财务部门根据销售合同、销售单、发运凭证等开具销售发票,确定应收事项。

1、应收账款的问题

该公司半年的应收账款增加2亿多,所实习事务所对应收账款的增加表示极大的怀疑,所以对应收账款进行了大量的程序以验证其是否真实发生的。在对应收账款的检查中发现了大量的问题相关问题如下:

企业应收账款与购货方对账发生不一致问题。企业销售时销售发票账面上有两家公司开具,但实际中只有一个公司的委托凭证。企业的销售合同都是同一个模式。应收账款开具发票的问题。

根据上述问题,该公司的应收账款的真实性值得怀疑。应收账款书本只是涉及如何核算,即发生的一笔销售如何进行分录处理,期末如何对该笔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处理,以及对应收账款是否发生减值进行处理。实务中这样的会计处理是很简单的,而主要是应收账款所依附的凭据是否充足,是否有充分的证据说明应收账款是否真实发生。结合理论与实务,对应收账款进行思考如下:

企业的销售流程是否明确,销售是否有足够的凭据来支持,销售过程中会发生哪些销售政策,销售的发票处理问题。

2、存货发出的问题

书本最为理想的存货核算只是简单的借:主营业务成本、货:库存商品,但最难的核算也是成本结转的问题,成本核算是企业中最为重要的一块,成本会计最核心的是了解企业的生产流程和各个关键的作业,了解车间最新的生产情况,月底通过编制成本核算报表将财务与业务结合,及时地分析每个月的成本波动,坐在办公室每天进行核算去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因此要经常下车间去了解工人的生产情况,但又不能摆架子,工人的理解你来了是认为来监督他们的,因此也要注意下车间的量。

成本核算不只是财务部门、财务人员的事情,而是全部门、全员共同的事情。一是成本核算需要生产车间、技术部门、采购部门等多部门的配合;二是计算出的成本是否合理,不但需要财务部门的自我评价和时间的验证,还需要生产、技术等部门的评价,让生产等部门对自己计算出的结果做个论证等,是有必要的。有时仅财务部门自己检查有时难以发现问题(注意:实际中,财务部门和其它部门检查的角度或指标多有不同,这是产生差异的原因。)

3、销售发票的开出问题

本次实习从企业的实务中了解到了销售发票的开具流程,即在什么情况下开什么不情况下不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财务部门开具增值税发票时,应从仓库部门那取得发运单,从销售部门处取得经批准销售的销售单,并经过他人的独立核查比对,然后方可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但从该企业也看出一些问题,有些发票后面没有附件(发运单和经批准的销售单),由此加大了对销售发票的开具理解,要是没有附件,企业开具的销售发票可能会出现问题,有可能是企业虚开发票,虚增收入,也有可能暂时不满足收入的确认条件等情况。

作为增值税纳税申报系统,对这方面的了解也是很重要的,便于以后在实务中能够很好的开展工作。对增值税的纳税申报,进项抵扣的过程:先要对取得进项发票用一个扫描的机器扫出来,然后到税局再去比对扫出的结果(看看是不是合法的发票,要是合法认证通过,不合法不通过,认证通过进项成立)。对于进项转出等也相应申报。销项税的过程:申报已经开具发票的销项额,申报未开票的销售额(实务中偷税主要从这里开始的)申报其他免税等。

税务会计实习总结范文5

关键词:模块化教学;高职会计;专业技能;实践教学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兴起,国际职业教育思想观念和教学模式也逐渐引入,只注重教材内容的“学科化”引起的问题逐步为人们所认识,发达国家在职业教育中提出“非学科化”,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同样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突破传统的课程设置“学科化”束缚,重建新的课程体系已迫在眉睫。“模块化教学”是近几年教学实践中的一个热门而流行的教学改革话题,随着对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全面改革与创新,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及各类学校的关注。

一、模块化教学理论

模块化教学理论是一种注重现场教学实训和核心技能培训的科学教学模式。在该教学模式指导下,我们一般把相关职业技能学习参照其活动顺序和性质划分成几个活动板块,划分后的学习活动板块存在内部联系的同时又互相独立,任何一项学习活动成果只是完成其中某一项任务。模块化教学模式就是按照专业培养目标,按职业岗位群,将所需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划分成各项技能,依此建立若干个教学分模块或子模块,从而使每个模块对应有目标能力、课程设置和技能训练,将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来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同时,每一个板块都是职业技能的有机组成部分,学习完相应板块才能拥有相应的职业技能,如果某一板块成绩不佳,只要专攻该模块即可。如此设计,有助于学生有重点地进行灵活学习。

怎样使学生改变被动的学习方式,怎样让不同基础的学生掌握不同层次的技能,怎样在短期内高效率地培养出优秀的会计人

才,增加就业率,模块化教学模式值得探讨。现在,我国不少的高职院校已经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如湖南邵阳职业技术学院提出的

会计专业“六模块”教学模式,衡阳技师学院提出的“模块式教学与一体化教学”模式等。

二、模块化教学理论在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根据会计专业核算岗位化的特点,我国的高职学校应大胆地借鉴国外职教广泛推行的模块化教学模式,专业教材的编写实现模块式结构,教学与实践深层次地紧密结合。同时,应注意理顺专业课程之间、专业课程与职业能力之间的关系与层次,以模块式的教学基本要求与教材作为构建模块式教学的重点。

模块化教学理论在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可以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实践内容方面的模块化。实践活动不要求必须与课程教学一一对应,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将理论不同的课程的教学实践活动部分搭配,组合成相互补充的教学实践模块,当然还可以将相同理论的教学实践活动分解成几个教学实践模块。另一方面是实践岗位模块化分工。就是在会计教学实践中,我们参照企业会计岗位的实际工作情景和岗位职能特点来设计教学活动,并据此安排学生实训中试着交替扮演各种角色的财会人员,让学生通过扮演相关角色,熟悉相关的财会岗位对从业人员工作能力的要求。

三、构建高职会计专业模块化实践教学体系

要想建构高职会计模块化教学实践体系,我们就要打破固有的狭隘的课程理论导向,就要注意突出实训内容模块化和岗位分工模块化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及其应用能力,注重课程的情景性,将所学知识应用在工作过程之中,让学生把学习模拟演练和日后的工作实际操作相统一,实现对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

(一)模块化构建程序

1.参照高职会计专业相关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

2.根据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构建课程实践

模块。

3.专业实习模块(包括毕业实习)。

(二)高职会计专业模块化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设想

就目前的教学实践情况和模块化教学理念分析,我们可以将高职会计专业课程实践划分为以下几个模块。

1.专业基础模块。专业基础模块是学习专业模块的基础,分为会计专业教育和专业基本技能两大模块。

2.专业技能应用模块。首先学生要掌握会计电算化操作技能,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应用知识;其次要具备最基础的核算技能;第三,具备税额计算和纳税申报的能力,每个企业都要面对纳税申报工作,如果能有与税务机关良好的协调和沟通能力,那么就能为企业赢得优越的纳税环境。另外,投融资知识、审计知识、财管能力等对高职会计人才也很重要。

3.专业实习模块。专业实习模块以让学生熟悉企业会计知识为目的,培养能胜任企业各种会计岗位工作相关能力。专业实训课程涵盖工资核算岗位模拟实习、出纳岗位模拟实习、往来核算岗位模拟实习、收入核算岗位模拟实习、固定资产核算岗位模拟实习、利润核算岗位模拟实习、税务会计岗位模拟实习、成本费用核算岗位模拟实习、报表编制模拟实习、总账会计岗位模拟实习、会计电算化模拟实习等。

4.毕业实习模块。毕业实习是对实践教学的总结和提高,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要手段,可采用毕业论文的方式来进行。

上述四个模块构成了会计专业新课程的教学体系,它对学生专业技能和岗位职业能力的形成意义重大,更践行高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目的的培养宗旨。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课程改革又以教材革新为中心,它将是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系统工程,它需要会计理论的学者、会计职业的专家、会计教学的教师共同参与并组织实施,而由此引起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考核评价体系建立等都需要在实践中得到研究和解决。

参考文献:

[1]朱芝洲.高职财务会计专业教学的思考.教育与职业,2002(01).

[2]许久霞.对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24).

税务会计实习总结范文6

【关键词】税务筹划 教学改革 知识结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C-0075-02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对财会类专业的人员。企业在招聘财会类专业的员工时,大多要求既掌握税法基础知识又有扎实的财管管理知识,这无疑对高校教师的业务能力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自上海最早开始营改增试点,然后扩大至北京等8个省(包括直辖市),到2016年5月1日营改增政策正式在全国范围内全面铺开,这期间除了企业和国、地税局等需要进行账目的交接与调整,更需要高校的教师尽快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才能让学生所学的知识与时俱进,才能让学生在毕业后能够更好地适应财会类岗位工作。为了让学生能及时学到新知识,提高教学效果,无疑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民办高校普遍面临的教学问题

(一)财会类专业教师紧缺

根据教育部网站公布的招生人数信息,每年民办高校的招生人数是有增无减的,而财会类专业作为热门专业,其招生人数是稳中有升。根据笔者所在的民办高校每年的招生人数统计显示,财会类专业的学生人数是逐年略有上涨的,如果允许转专业的情况下,很多学生的第一志愿会是财会类专业。根据每年的排课情况显示(以笔者所在的二级学院为例),专职教师满负荷的工作状态下,我们依然需要招聘大量的外聘教师,也曾出现找不到合适的外聘教师而延迟开课的情况,这个问题不仅是民办高校存在,有些公办院校也存在,不过在民办高校显得特别突出。教师的紧缺除了会影响二级学院的日常教学活动,还会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更会影响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因为在满负荷的工作下,教师很难有更多的时间去完成科研与进一步的学习。

(二)教师队伍参差不齐

与公办院校相比,民办高校的待遇等各方面确实稍逊一筹。与企业相比,民办高校的薪资待遇的确不如企业。因此很多人员在择业的时候不那么情愿选民办高校工作,就会出现财会类专业学历较高的毕业生、有在企业工作经验的财务人员不愿意进民办高校工作,民办高校只能选择招聘相对符合条件的财会类专业人才,比如年轻的毕业生,然后慢慢培养年轻的教师,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教师队伍。年轻的教师理论知识扎实,但由于其毕业后直接进入学校,缺乏一定的专业操作经验,而近几年税制和会计准则都在改革,这就要求年轻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很多内容还需要在实践中取得新的资料,才能给学生传递最新的内容和讲解生动的案例,这些都需要教师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深厚的实践经验。再者,招聘的对象可以是返聘一些在公办院校已经退休的资深教师,能招聘到这部分资深教师是民办高校的荣幸,但是这类教师往往年纪较大了,工作的热情度没有年轻人的高,很多事情做起来难免有力不从心的感觉,教学的执行力就没有那么高,这样民办高校的教师队伍就容易出现两极分化,年轻的很年轻,年长的就很年长,中坚力量出现断层的情况,而中坚力量恰恰是民办高校急需的。

(三)税法知识的更新

2016年5月1日开始,营改增政策全面铺开,这无疑给税务筹划课程的授课教师带来不小的挑战。税务筹划课程属于应用型的课程,要进行税务筹划,首先要掌握好税收法律的知识,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宣布营改增政策后,相对应的税率及高校使用的教材都没来得及更新,而授课教师并非是在企业一线工作的财务人员,授课过程中难以及时搜集到相关案例资料并生动讲解。因此,税务筹划课程教师除了拥有深厚的理论基础知识,还需要具备实践能力,整合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

(四)教学设施有待完善

教学质量的提高,除了要求教师拥有较高的教学能力水平,还要求有相应的辅助教学设备来协助完成教学。从培养学生的目的来说,我们希望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并解决现实中遇到问题的能力。而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注重教师的讲,学生的学,而对于税务筹划这样需要较强的实践能力的课程来说,这样的教学方式明显是不符合要求的。因此,我们应该考虑配套相应的模拟实训室,侧重于企业日常活动的经营和财务核算中涉及到的税务问题,然后让学生根据已经学习的理论知识进行相应的税务筹划,这样就可以很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在一起。而高校的实验室都是根据不同课程,不同要求单独建设起来的,所购买软件也是根据单个课程需要采购的,而这些独立情况无法满足综合课程的需求,因此应重新整合实训室的设施及各项软件的综合运用。

二、民办高校教师面临困难的解决措施

(一)稳定教师队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把育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提高教学质量是高校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要保证高校的教学质量,首要要保证高校教师队伍的稳定。因此,如何在没有公办院校的优势与企业的高薪情况下能留住教师,保证教师队伍的稳定性也是民办高校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可以执行有效的激励政策和人情关怀,因为大部分教师都有求稳定的心理,学校能够给予多一点的人文关怀,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够站在教职员工的角度上为他们多考虑和帮助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让员工有归属感和满足感,教师队伍自然能够稳定发展。

(二)以老带新

年轻教师居多,有一批已退休的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做后盾,中年教师作为中坚力量较为薄弱,这是民办高校的一大特点。为了长期稳定发展,高校可以执行以老带新、一对一的制度。由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指导年轻的教师,并给老教师支付酬劳,比如老教师有空时多去自己所带的年轻教师的课堂听课,针对不足之处多加指导,促进年轻教师的成长,年轻的教师有空时多去观摩自己所跟的老教师的课堂,总结老教师的教学特点,取长补短。除此,年轻教师要多挑战几门课程,促进自己知识结构的系统化。鼓励年轻教师有机会多带学生参加比赛,跟学生一起研究,培养自己努力钻研、积极进取的能力。以赛促学不仅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快,也有利于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延伸知识,培养出更符合社会需求的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因此,作为年轻的教师,若是高校有这样的安排,要学会把握及珍惜机会,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才能立足于不败之地。

(三)注意知识结构的更新

社会在进步,知识在更新,纵观近几年,税法知识在不断更新。虽然现在网络发达了,可以通过税局官网或者微信平台获取相关信息,但是缺乏知识的系统研究。因此,为了对相关税法知识点的深层领悟和知识理解的正确性,在税局进行税法相关知识培训时,可适当派代表培训,代表培训回来再给校内相关教师进行培训,或者通过学校层面牵线搭桥,让校内教师加入广西圈内的财务相关的学会、协会、高校联盟等团体组织,这样有利于教师关注到前沿的税法知识,知识结构更新得更快。如在教学过程中遇到不明之处可随时向学会群提问,这样有利于问题在第一时间得到解答。

(四)主动外出锻炼

为了提升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高校教师除了应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还应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努力建立一支“双师型”教师,高校的专职教师可以借高校的平台外派学习,或可以自己寻找机会学习。高校可以给教师提供机会,提供便利,如减少教师的工作量、科研量,让教师先去企业实习再回来上课或者边教边学,利用闲暇时间去企业顶岗实习。让教师在教中学,学中教,不断地总结经验,利用学习回来的经验建设校内仿真模拟实训室,让学生在仿真模拟实训室学习到更接近企业的知识内容,这样才能培养出更符合企业要求的人才。同时,实训课可以邀请校外在企业一线工作的财会人员来上课,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也有利于教师的提高与交流。

综上所述,税务筹划课程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课程,要让学生学好这门课程,除了拥有完备的理论知识,更需要完善辅助的设备。因此,作为高校,要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保证师资队伍、教师的知识结构还有教学设施等辅助设备,让教师在高校中工作舒心,让学生学得开心、有效,才能增强学生在社会上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谭玲.高职财经专业纳税实务与税务筹划课程整合教学改革探讨[J].职业研究,2015(11)

[2]周利芬,王建勋.基于应用技术大学特征的税务筹划课程教学模式建构研究[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2)

[3]张艳莉.《税务会计与税务筹划》课程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的探讨[J].现代企业教育,2014(12)

[4]湛江.对税务筹划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几点思考――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4(12)

【基金项目】2013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课题“应用型高校税务筹划课程内容的创新研究与实践”(2013JGB272);2016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营改增’背景下会计专业(税务方向)核心课程标准开发与实践”(GXGZJG2016B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