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对金融的影响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政策对金融的影响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政策对金融的影响

政策对金融的影响范文1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

与传统金融相比,互联网金融是在时代影响下衍生出来的一种新的金融模式,在其发展过程中,会影响货币政策的传导与调控。一方面,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催生了很多种类的金融衍生品,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使得整个金融体系的运作风险增大,潜在危机也更多,因此,在制定货币政策的过程中,也面临着更大的困难,对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也带来一定影响。

一、互联网金融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概述

(一)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金融是有别于传统金融的一种新型金融参与形式,其与“互联网技术金融”不同,主要运用的是“互联网思想”,技术在发展过程中主要起支撑作用。所谓“互联网思想”,体现的是平等、开放、分享以及合作,运用互联网方式,使金融业务获得更高的透明度与参与度,操作过程更加简单方便,还能够降低中间成本。我国早在1997年,便已经推出了第一家网上银行,在世界范围内的起步并不晚。发展到2013年,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速度更快,“余额宝”的出现更是使得金融行业朝着互联网金融迈进了很大一步。[1]现阶段,我国互联网金融模式主要有四种,分别为P2P、第三方支付、电商介入以及互联网企业。虽然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效益,但传统的金融体系却受到了很大冲击,金融机构的分工不再泾渭分明,在未来,金融脱媒与混业经营必然会成为新的发展趋势。

(二)货币政策有效性

在西方理论中,货币政策有效性主要指的是货币政策是否可以对真实经济变量产生影响,经济增长则并不在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考虑范围之内。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主要依托于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货币会对产出产生影响。第二,货币和产出有实际联系。第三,货币当局可以对货币进行有效控制。所以,想要判断货币政策是否有效,就需要从这三方面入手。[2]互联网金融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可以看成是货币当局是否对货币进行有效控制的问题。货币政策想要有效实施,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第一,政策工具。第二,政策目标。第三,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互联网金融对上述三个部分都会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影响,进而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二、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各国经济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绝大多数国家的目标都是充分就业,我国也不例外。发展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滞涨”现象的出现使得越来越多的国家都将货币政策的目标转变成为稳定货币。在世界货币政策的带动下,稳定货币值也是我国当前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现阶段,我国正处在经济的转轨阶段,对外经济愈加频繁,但在发展过程中,对外运行机制与国内运行机制之间还没有实现充分融合,货币政策也很难实现对内外的同时稳定,因此,我国当前的主要货币政策目标便是将货币值稳定下来。[3]当前我国还没有实现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在长期的经济运行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通货膨胀问题仍然可能爆发,其原因在于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国家财政的隐性赤字相对较大。第二,经济结构的长期矛盾相对突出,无法大幅度的增加货币投放力度。第三,农业基础相对薄弱。[4]我国近年来抑制通货膨胀的方式更多是通过改革,运用一些经济手段,而单一的稳定货币值,是比较适应我国当前情况的货币政策目标。

三、互联网金融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

(一)货币供给

1.降低可控性。从一个角度看,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使得货币供给更多的受制于经济体系内因,其内生性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提升。从另一个角度看,互联网金融机构存在一部分存款派生功能,而且不受银行体系的支配,这就使得金融市场中的货币供给主体增加了,一部分货币供给不受央行控制,从而降低了央行对货币供给的控制能力,进而对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产生影响。2.降低可测性和相关性。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升了货币在界定与计量过程中的难度,尤其对于不同层次的货币来说,但与此同时,货币之间的转化却更加方便,金融资产也在这种情况下具备了更大的替代性,传统货币也逐渐扩展到虚拟货币领域。另外,在互联网金融的影响下,货币乘数的变化幅度也越来越大,货币供给总量也越来越受到央行控制,运用互联网金融中的电子支付手段,用户不用再承贷存款准备金,而且能够替代现金进行使用,P2P等新型金融业务也会对货币乘数产生影响,使得实际的货币供应量和央行预计的货币供应量存在更大差异,在这种情况下,央行想要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的方式来实现货币政策就会更加困难。[5]

(二)货币需求

1.降低函数稳定。从JohnMaynardKeynes的货币需求理论来看,人们之所以会持有货币,主要是由于交易、预防以及投机等三个动机。如果短期收入比较稳定,那么服务于交易动机与预防动机的货币,也是能够预测出来的,而且相对稳定,而服务于投机动机的货币,则会以市场利率的变化为基础而产生波动。以MiltonFriedman的货币需求函数为基础,货币可以看成是资产的一种,其中,货币需求和相关的资产回报率以及其他因素之间,是具有函数关系的,稳定性也是货币需求函数中最主要的特点之一。[6]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影响着模型中的每一个变量,从一个角度来看,互联网金融的相关产品无论是流动性,还是收益性,都相对较高,而且交易非常方便,缩短了支付与储蓄之间的步骤,节约成本,更容易受到投资主体的青睐,恒久性收入并不会对货币需求的稳定性过于依赖;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升了资产的流动性,还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资产的流通成本,如果收入保持不变,机会成本变量作用空间便会提升,货币需求也变得更加不稳定。2.改变结构内涵。在互联网金融的作用下,很多新型的金融工具应运而生,这些工具都有着非常强的货币性,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对货币盈利性与流动性的实际需求,还使货币的流通速度大幅度提升。在当前条件下,网上支付、移动支付以及以电商为基础的中小额支付,都已经挣脱了金融机构的约束,交易规模越来越大,货币的流通速度也越来越快。与此同时,互联网理财的出现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货币结构,互联网理财主要是通过金融产品与第三方支付之间相互融合而形成的,能够同时承担起支付交易和理财的相关功能,他的出现使得人们不再依托活期存款,银行中的存款余额逐年递减,改变了传统货币结构的内涵。[7]

(三)货币政策效率

1.对存款准备金的影响。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我国无论货币市场,还是资本市场,都变得越来越成熟,很多资金都可以以互联网为基础,流入到金融市场,甚至一些非存款类的金融机构中,商业银行准备金率对资金的束缚越来越小,从这个角度来看,很多非存款类金融机构比原来获得了更多的资金来源,但商业银行却因此受到了消极影响,商业银行不再是唯一的货币政策导体。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央行货币供给会受到互联网金融的干扰,央行主要通过对商业银行派生存款的调节和控制货币供给,在传统模式下,商业银行中会保有大量活期存款,但在互联网金融的条件下,这些存款更多地被非存款类金融机构瓜分,这些派生存款是不受央行控制的,因此,央行传统的货币供给量调节模式也受到了限制,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也因此降低。[8]2.对再贴现政策的影响。再贴现政策的有效性与央行控制金融机构的程度存在正相关关系,在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下,资本与货币之间更容易相互转化,不仅交易成本较低,而且还具有很高的信息透明度,金融市场中能够被利用的融资渠道也更加多样化,及时贴现率不稳定,也能够运用其他方式来满足金融机构的流动性,这样一来,再贴现率的作用就受到了限制,进而削弱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3.对公开市场操作的影响。金融市场交易过程中的信息在互联网金融的基础上传播速度更快,利益相关者对资本的追求更加迫切,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公开市场提升了业务收益率,那么就意味着货币资金的转移,这样一来,在公开市场中,业务的作用率降低,时间缩短,同样需要更快的调节货币总量。[9]另外,互联网金融在发展过程中衍生出了很多金融工具,这些工具能够进行买卖,使得公开市场的操作更加便捷。政府债券作为金融产品中的一种,在金融市场中控制着市场基准,在这种条件下,金融市场中的主体如果想要进行资产组合或流动性资产的补充,就会更多地进行金融市场活动,对公开市场的依赖程度增加,从客观上讲,其与货币当局的控制是相互配合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政策效果。

四、应对互联网金融影响的措施

第一,统一供应口径。在当今条件下,金融市场中存在很多新型的金融工具,这些工具的运用使得货币供应量很难达到既定标准,因此,需要改变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以当前乃至未来的形式要求为基础,货币当局需要对货币的供应量进行统一调整。一方面,需要划分货币供应量,这一过程主要依托于金融工具的流动性。另一方面,需要严格考核被划分到货币层次中的金融工具,从而保障货币统计的准确性。第二,强化市场建设。在互联网金融条件下,我国传统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很难顺利发展,为了使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得到提升,可以从货币与信贷两个渠道入手。在金融市场不断完善的前提下,前者必然会成为我国今后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所运用的主要渠道,更多的依托货币市场的完善,所以我国需要构建起健全合理的利率结构,并促进利率的市场化;而后者则需要我国构建起更加多样化的信贷渠道,以降低成本、提升水平,从而达到提升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目的。[10]

五、结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并不是单一的,体现在货币供给、货币需求以及货币政策效率等多个方面。所以,我国需要充分重视互联网金融所产生的影响,央行也需要反思传统货币政策的缺陷,运用更有针对性的货币政策工具,以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从而提升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促进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张辉 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参考文献:

[1]刘澜飚,沈鑫,郭步超等.互联网金融发展及其对传统金融模式的影响探讨[J].经济学动态,2013(8):73-83.

[2]张文庆,李明选,孟赞,等.互联网金融对传统货币政策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第三方支付视域[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98-104.

[3]刘光友,任虹,赵崇富,等.电子货币的发展对日本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J].现代日本经济,2011(1):47-55.

[4]王伟.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研究[J].求索,2011(2):14-16.

[5]牛晓健,陶川.外汇占款对我国货币政策调控影响的实证研究[J].统计研究,2011(4):11-16.

[6]刘玄.资产证券化条件下的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基于次贷危机背景的分析[J].南方金融,2011(11):11-16.

[7]黄连慧,李成.我国现行汇率制度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研究[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0(2):14-18.

[8]黄明皓.货币政策的产出效应与金融开放度———中国的模拟实证分析[J].财经科学,2010(6):41-49.

政策对金融的影响范文2

【关键词】房地产;住房金融政策;楼市波动

1 国内外住房金融政策

对于中国房地产业来说,如果没有金融政策调整和金融产品的创新,房地产市场要在近十年内得以发展与繁荣是不可能的。对于美国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不仅有便利融资渠道进入金融市场,而且融资产品多、融资成本低。对于住房的消费者来说,则形成了广泛发达的房地产金融制度与市场。美国住房消费信贷的基本形式是住房按揭贷款。美国金融机构利用长期积累的经验和现代信贷管理技术与方法,不断地创造新的、多样化的住房按揭贷款品种来促进居民购买住房、建房,并对购买住房者提供各种优惠,包括降低贷款利率和免税。同时,对低收入家庭提供福利付款、住房津贴或允许租住政府建造的低租金公共住房,形成以市场机制为主导,政府参与为辅助的房地产金融市场体系。

2 住房金融政策对楼市的影响

在这样的房地产金融体系下,房地产融资单一,对商业银行信贷依赖程度过高;政策性住房金融发展滞后,更为重要的是,尽管目前许多房地产金融政策及制度安排看上去是从发达市场经济引入,但是许多房地产金融政策只是学其形而无其神。例如,中国的住房预售制度就完全是一种单边风险承担机制。即这种住房预期制度仅是根据计划经济下的1994年制定的《城市管理法》而设立的一种房地产金融政策。由于这种房地产金融制度安排留下的是计划印迹,从而使得这种房地产金融政策基本上与发达市场体系下的住房预售制度有很大差别。其制度安排更多的是考虑房地产开发商的利益、防范的是房地产开发商的风险,而更少考虑购买住房居民及商业银行的风险,从而使得这种制度安排的金融风险或是让住房购买者来承担或是由商业银行来承担。由于这种住房预期制度是一种单边风险承担机制,从而使得这种制度成了房地产开发商“空手套白狼”获取房地产市场暴利的重要工具。对于这样一种存在严重的利益扭曲的房地产金融制度,2004年央行提议要取消这种住房预售制度,但遭到房地产开发商激烈的反对,从而使得央行取消住房预售制度的建议完全消失。

中国的个人收入证明的真实性与其他市场经济国家相关十万八千里。特别是,在中国人诚信不足的条件下,这种个人收入证明的真实性更是可信度低。正因为,个人按揭贷款市场准入门槛低,也为制造房地产泡沫创造的条件。可以说,前几年房地产泡沫四起,就是与这种房地产按揭贷款市场准入标准宽松有关。当然,中国房地产金融政策所面临的困难可能比这还多,这里仅举出一点。正因为,中国房地产金融体系存在严重的缺陷,因此,房地产中长期规则就得重新检讨当前的房地产金融体系,找出其问题所在,这样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3 房地产中长期规划的金融政策

首先,要围绕房地产业发展之目标,研究建立与中国住房制度相适应、符合中国国情的房地产金融制度,比如,以359号文件把投资与消费区分,就得建立起商业性与政策性两者并行的住房金融体系。这样既可以商业化的方式支持住房市场发展,又能顾及中低收入者等特定人群的住房金融问题。

其次,改革与重新确立中国新的住房金融市场。新的住房金融市场力求建立起多层次的市场,利用不同融资方式、不同金融产品、不同金融市场,来满足多层次住房融资需求。对于房地产开发融资可以依据住房的不同性质采取差异化的金融政策。但先要取消或改革现行的住房预售制度。通过这种差异化的金融政策鼓励房地产开发商进入保障性等政策性住房建设、鼓励房地产开发商围绕着房地产发展目标进行产品结构的调整。这样,通过差异化的金融政策不仅能够促进房地产开发商实现政府房地产发展之目标,而且可促使房地产业实现整个产业结构调整及行业运作提高效率。再次,加快建立现行住房贷款风险分担制度,针对性对风险高的制度安排进行全面改革。同时,要建立住房金融市场风险的监测与防范系统。加强住房金融市场信息搜集、整理、研究与分析,并给市场提高更多透明公开的相关信息知识等。

总之,住房金融政策是房地产市场得以健康发展的关键,它应该是房地产规划最为核心的方面,因此,要保证房地产市场健康持续发展,就得对当前中国现行的房地产金融政策进行全面的调整与改革,以此建立起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住房金融支持体系。这才是房地产规划核心部分。而且,政府要借助这次房地产市场的调整,加大房地产金融市场立法的力度,通过法律方式来界定房地产金融市场的功能及利益关系,而不是让房地产金融市场成为少数人谋利的工具,对此监管部门要足够的关注。

【参考文献】

[1]李晓东,闫凯鹏,贺英男,吴治典.住房金融服务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理论观察,2011(01).

[2]刘妍.宏观金融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1(21).

政策对金融的影响范文3

一、引言

互联网金融泛指一切通过互联网技术或平台实现资金融通的行为,它是一种依靠互联网技术来实现资金融通、开展信息中介业务等等的新型金融模式。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及发展一方面使得金融衍生产品种类增多、并由此促进了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又增加了整个金融体系的潜在危机,给货币政策的制定带来了一定困难。

政府调控国民经济的手段是多样的,其中货币政策是主要手段。货币政策非常依赖联系着实际经济变量和货币的金融市场,但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金融市场发生前所未有的巨变。互联网技术与金融行业的融合,提高了大众参与到金融交易中的积极性,有利于金融普惠性建设。但随着金融市场参与者日益增加,互联网金融大大改变了传统的融资模式、理财观念和支付结算模式,这对现行货比政策带来强烈的冲击,大大降低了货币政策制定的精确性及传导效率。

很明显,我国互联网金融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必会对我国货比政策带来强烈冲击与影响,面对新形势,央行需要调整货币政策目标、传导机制等,因此,对互联网金融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及其具体的传导机理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来对互联网金融究竟如何对货币政策进行影响进行探讨。

二、互联网金融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央行的货币政策实施效果依赖于对银行准备金、社会流通货币的控制,而互联网技术与传统金融的不断融合会改变货币的流通速度和流通方式,进而影响到货币的供给和需求,最终对传统的货币政策效果产生影响,大大冲击我国货币政策的稳定性,这种影响和冲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货币需求、货币供给、货币政策工具。

(一)互联网金融产品的高流动性、高收益性引起货币需求的不稳定

互联网金融能大大降低交易成本,提高金融产品的盈利能力,同时还会影响到公众货币需求结构。从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来说,公众持有货币的动机有三种: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其中交易动机、预防动机所构成的L1与收入y呈正相关,即M1=L1(y);投机动机L2与利率r成正相关关系,即M2=L2(r);货币总需求可表示为M=L(y,r)=M1+M2=L1(y)+L2(r)。

在短期收入相对较稳定的时期,交易性和预防性货币需求均是可被预测且相对稳定的;而投机性货币需求则易受市场利率r、预期投资量、机会成本等各种因素影响,从而波动不断,相对不稳定。而随着互联网金融的高收益、低成本、转换时间快等优势缩小了支付资金和储蓄资金之间的转换成本,这使得持有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机会成本显著提高,降低了人们因预防而持有货币的动机,同时互联网金融产品的高盈利性又放大了投机动机,刺激部分预防性货币向投机性货币转变,因此交易性、预防性货币需求减少,相应地投机性需求增加,货币需求结构改变,货币需求的稳定性下降。

(二)货币层次界限模糊,货币供给量难以控制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高了各层次货币的流动性,拓展了货币概念,导致难以明确界定狭义货币和广义货币的界限,传统货币不断向虚拟货币转化,界定各层次货币时更加复杂。互联网金融中第三方支付平台兴起后,人们的支付方式更为便捷,导致人们对银行活期存款需求的锐减,虚拟货币使界定M0,M1,M2等不同层次货币的内涵更加困难,M0、M1频繁波动,对现有狭义货币体系的计量造成不利,而作为宏观调控目标的M2的监测分析也出现困难。另外,因为金融机构的表外业务大大增加,在资产负债表中很难反映出货币供应量,这会降低货币供应量的可预测性。

货币供给量部分失控的另一个原因是货币乘数的不稳定。货币乘数计算公式是:k=(Rc+1)/(Rd+Re+Rc),Rd、Re、Rc分别指法定准备金率、超额准备率、现金存款比率,而互联网金融会影响这三个变量,故使得货币乘数计算更为复杂。第三方平台支付手段的发展,加大了人们对电子货币的使用,

加大现金持有成本,现金漏损率下降;互联网理财产品大多投资于货币市场基金,商业银行在头寸不足时可以快速且低成本的筹资,P2P分流中小微贷款业务降低了银行贷款业务的整体风险,这两者都降低了银行超额准备金水平;储户们的活期存款、现金存入具有高流动性的互联网收益产品中,由于追求收益率,人们会加大定期存款比重,定期存款准备金比重上升。这一系列变化使得货币乘除变得不可控,导致货币供给逐渐失去常态化。

(三)互联网金融削弱货币政策工具,使货币传导机制有效性降低

1.互联网金融削弱了再贴现政策的作用

再贴现率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及其他商业机构的放款利率。再贴现政策主要包括规定再贴现条件和调整再贴现率两部分,再贴现政策的作用效果与金融机构对央行再贴现的依赖程度成正比。

传统金融机构对中央银行的依赖度大,再贴现率的高低影响其对中央银行的借款额;而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金融市场的融资渠道大大增加,如果商业银行或者金融机构出现资金不足问题时,可以通过互联网金融产品来融资,互联网金融产品与商业银行融资相比,具有成本低且方便简单的特点;新型互联网金融机构交易成本低,信息透明度高,与中央银行再贴现率的高低基本不相关,一产生就迅速占领了金融市场,并且为其提供了多样的融资途径,更好地满足金融市场流动性需求;这一切都使得再贴现率的波动性增强、作用范围缩小,在货币政策中的重要性大大减弱,因此通过变动再贴现率来控制货币供给量的作用越来越小,互联网金融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金融机构对再贴现政策的依赖度,大大降低了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这对央行货币政策的制定来说带来了诸多不便。

2.互联网金融降低了存款准备金的作用

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都必须留有一定的存款准备金,以保障整个金融体系的有序运转。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作用机制主要就是央行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来影响货币乘数,再作用于货币供应量。

对广大投资者来说,金融互联网的发展为其提供了广阔的资本利用空间,通过金融市场上的各种融资渠道,从商业银行分流到非存款类金融机构,这类金融机构主要经营不需要上缴存款准备金的中间业务,从而不受存款准备金约束,商业银行作为货币政策导体的作用被严重削弱,这使央行期望通过调整准备金数量来控制货币供给量的希望落空。随着银行准备金作用越来越小,中央银行对于货币政策的把握就更加困难。

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产品发生较快,央行难以明确对其进行界定。目前,对互联网金融的界定比较模糊,同时互联网金融机构发展还不成熟。从当前世界各国的货币实践来看,很多国家都没有提出针对互联网金融机构计提存款准备金。

3.互联网金融强化公开市场操作效果

相对于存款准备金政策和再贴现政策来说,公开市场政策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主动性、可逆性以及可控性,一直以来,公开市场业务都是央行控制货币发行量的最重要工具,是比较灵活的金融调控工具。它的作用机制是央行通过买卖债券影响货币市场利率进而影响资本市场利率。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结构必会发生较大变化,同时在公开市场上有着大量种类繁多、可供买卖的金融工具。市场是具有竞争力的,对债券的需求越大,其收益和价格也会大幅上升,而有价证券的产品价格变化会影响到市场中其他金融产品的价格,因此金融市场主体为了调整资产组合、补充流动性资产,会增加主动的参与公开市场活动,政府通过调整公开市场业务,便可使金融主体对公开市场业务的依赖度逐渐增强。公开市场业务能更好的配合货比当局操作,同时还能提高政策效果。

三、互联网金融影响货币政策的传导机理

传导机制理论是货币政策理论的核心内容,只有明晰了传导机理才能更好的提高货币政策的效率。货币政策传导机理是指中央银行从操作货币政策工具到对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产生影响的过程。我们选择两种最具代表性的学派来分析一下。

首先是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利率传导途径,其理论思想为:货币供给量Ms的增减会影响到利率r,利率r的变化又会影响投资I以乘数方式增减,而投资I的增减最终影响到总支出E和总收入Y。传导过程可以表示为:MsrIEY。而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使货币流通速度加快,流通中的通货减少,货币需求变得非常不稳定,导致难以再通过货币供给量Ms的变动来调节利率r,进而最终影响总支出E和总收入Y的调整,故整个利率传导过程将难以实现。

而另一种货币学派的投资行为传导理论则和凯恩斯学派背道而驰,他们并不认同利率r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因为货币需求函数具有其内在稳定性,投资行为传导机制更强调货币供应量Ms在整个传导机制上的作用,传导过程可表示为:MsIE。当货币供应量Ms减小时,人们就会减少购买各种资产。但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使得公众不必缩小投资资产支出,而是通过阶段适应性的互联网金融产品供应来满足其投资性货币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投资行为传导途径。

综合两个学派来看,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自上而下层层传递的,中央银行制定货币政策,层层传导至金融机构、企业、居民最终影响国民收入,货币政策通过影响金融市场中的关键经济变量实现调控目标。互联网金融通过渗入到金融市场各个方面,改变市场结构,致使货币政策传导途径发生变化,从而使货币政策最终实施效果无法达到目标。

四、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对货币政策的冲击

(一)划分货币供应量确定不同货币层次,寻找新的货币政策中介

随着互联网金融背景下产生的一系列新型金融工具纷纷涌入金融市场,我们应当将对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不同的货币层次,以便于中央银行的统计工作。为了满足金融市场的发展和金融领域的拓宽,除了统一货币供应量的统计口径,还应当结合整个金融产业的发展特点,积极寻找新的中介作为货币政策的指导力量。

(二)增广信息传递渠道,提高金融市场服务质量

我国的货币政策从制定到执行期间经历的周期太长,以至于传导的有效性大打折扣。一方面,我们要拓宽信息的传递渠道,丰富和发展各种金融产品,使其呈现全新的形式和功能。另一方面,应当注重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服务质量的优化,尽可能地降低相关成本,不断提高传统金融机构在整个金融市场中的影响力。

(三)关注经济发展动态,抓住金融热点制定合适政策

央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应紧密结合我国经济发展动态,改变传统的政策调整方式,多角度运用不同政策工具来变动货币供给量,寻找积极主动的政策方案。如今互联网金融使得金融市场和金融机制的发展更加完善,因而对货币政策的要求就更高,因此中央银行应抓住金融热点,规范操作,制定出与整个金融大背景相协调的货币政策。

五、结论

政策对金融的影响范文4

长期以来,间接融资是中国资金融通的主要渠道,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占据着支配地位。但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及多样化投资工具的日益普遍,储蓄分流不断加快,更多的资金流动绕过金融中介机构进入资金直接融通领域。传统金融中介机构的主流――商业银行,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便是金融脱媒,指资金的融通、支付等活动更多地直接通过证券市场进行,从而降低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传统中介在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程度;另一种观点则认为,金融脱媒作为一种趋势主要表现为:储蓄资产在社会金融资产中所占的比重持续下降及由此引发的社会融资方式由间接融资为主向直接、间接融资并重转换的过程。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的商业银行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大规模地发生金融脱媒现象。由此促使西方商业银行经营理念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开拓出商业银行经营的新局面。而我国商业银行现在正经历着这一过程,艰难而又处处充满机遇。

二、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从传统商业银行所承担的吸存和放贷功能角度看,商业银行经历的非中介化分为借方非中介化和贷方非中介化。在借方非中介化方面,商业银行正面临储蓄结构分化和新型投资工具出现的挑战。居民定期存款虽高居不下,但企业存款却逐渐呈现下降趋势。新型投资工具除证券投资基金发展迅速外,社会养老保障体制改革的深入将进一步改变储蓄观念,货币市场的迅速发展同样分流了一部分储蓄。在贷方非中介化方面,主要表现为企业获得更多融资手段而减少对银行贷款的依赖。如活跃的民间融资在中小企业层面上分离了大量的银行客户。公司债券和短期融资券的发展为部分优质企业提供了更低成本的融资方式。

1、商业银行存差逐年增大,存贷款比率有所下降。我国金融机构在1995年之前一直呈现“贷差”,1995年我国金融机构开始出现“存差”,并且逐步扩大,且存贷款比率日益下降。从1表可以看出,我国金融机构存贷款总额仍呈上升趋势,到2008年6月存款总额达到43.90万亿元,贷款总额达到28.62万亿元。但存差的扩大及存贷款比率的下降,说明贷款总额增幅低于存款总额增幅。这反映了借款企业和个人借款需求的减少,可能是企业及个人融资渠道的增加所致。(表1)

2、居民个人多渠道的投资途径,使储蓄存款大量分流,对商业银行存款产生一定的替代效应。近年来,居民储蓄存款大量流往股市及基金市场。自2006年至今,中国股市的火暴吸引了许多投资者蜂拥入市。另外,还有部分居民储蓄存款流往保险市场。(表2)

截至2007年,沪深两市投资者的开户总数已达13887.02万(包括A、B股和基金账户)比上年增长76.81%。证券投资基金只数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广泛的选择。2007年的证券投资基金规模约为上年的3.7倍。人们保险意识的逐渐强烈使保险业保费收入增速加快,2007年比上年增长24.72%,而2008年上半年比上年同期增长51.09%。

3、股票债券市场发展对商业银行存贷款业务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股市的融资功能在不断强化,进而对银行间接融资构成巨大压力。股票市场的活跃分流了国内储蓄存款余额,银行存款增速快速下滑。股票市场给企业提供的直接融资便利,部分取代了银行贷款。(表3)

从表3可以看出企业通过上市发行股票融资的企业越来越多。至2007年,境内上市公司数(A、B股)有1,550家,总股本22,416.85亿股,筹资总额比上年增长55.18%。发行股票融资已成为一些优质企业的主要融资方式,这部分企业对商业银行信贷的依存度下降,从而使商业银行的优质贷款客户迅速流失。

另外,企业债的发行对商业银行的存贷款业务也造成了影响。截至2007年6月末,共有127家企业短期融资券成功发行,合计发行面额为1,534.8亿元,同比增长6.06%。可见,资本市场的发展对商业银行存贷款业务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方式进行融资对银行的贷款业务产生了明显的替代。

同时,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金融脱媒的深化,金融市场的产品将日益丰富,市场收益率的提高会吸引大量较为稳定的银行长期资金投入资本市场的运作。由于漏出效应的存在,虽然大部分资金会回流到银行系统,但银行资金来源的总量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同时银行的负债结构也将呈现出短期化的趋势。这将使商业银行主要依靠短期资金来源支持长期贷款发展的矛盾凸显,资产和负债期限不匹配的流动性风险将成为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的主要风险之一,商业银行必须采取更为有效的工具和手段控制流动性风险。

金融脱媒一方面给商业银行带来了很多挑战;另一方面也为商业银行创造了一些契机:

1、同业存款、企业机构大额存款业务面临发展机遇。资本市场发展在分流银行储蓄存款的同时,很大一部分将以证券公司客户交易结算资金、自有运营资金存款等金融机构同业存款以及企业存款的形式回流至商业银行。金融机构同业存款的增长与资本市场发展具有较明显的相关性,资本市场发展越快,同业存款的增长也越迅速,规模越可观。

2、企业理财、现金管理、资产管理等咨询类中间业务前景广阔。证券品种的增加,有利于商业银行进行多样化的资产组合,增加银行理财产品的市场吸引力。随着金融投资品种的增加,企业资产选择的机会增加,投资的专业性将增加,企业将更多地求助于专业机构对其进行现金、资产管理,为银行发展相关业务提供机会。

3、金融脱媒既可能因为证券市场的发展加大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又有利于商业银行加强风险管理。证券市场的发展也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提供了更为丰富有效的工具。通过贷款转让、贷款互换等工具,商业银行可以更有效地防范信用风险;通过互换期权期货等工具,商业银行可以有效地防范市场风险;通过发行债券证券化等工具,商业银行可以更有效地防范流动性风险。

此外,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以及券商融资融券业务的推出,银行可借此开展针对证券抵押贷款、券商融资融券业务的新型资产业务。银行还可将原有传统业务如企业收购兼并、企业和券商承销业务等其他融资服务加以创新和发展。

三、脱媒背景下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

对于我国商业银行而言,如果能顺应潮流合理改进自身情况来获得转型优势,将可能促成商业银行经营理念的重大变革。商业银行要抓住金融脱媒带来的机遇,需要从战略上实现转型,提供有竞争力、有针对性的创新金融服务是面对非中介化压力的有利出路;否则,金融脱媒将会成为制约商业银行发展的重要障碍。

1、转变经营理念。针对金融脱媒的新变化,商业银行应进行经营理念的创新,从重点关注信贷市场向信贷市场和证券市场并重转型,从以资金融通为主向资金融通、财富管理和风险管理并重转型,同时由融资功能为主转变为服务功能为主。改变传统的经营观念,以客户为中心,核心是为特定的客户群体量身定做金融产品。

2、金融产品创新战略。21世纪的金融市场已经变成了买方市场,市场需求的多样化要求商业银行必须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开展金融产品和服务。在银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要求银行实施客户导向战略,以提供差异化产品和服务为核心,把握市场细分带来的机会,开发多样化的产品。结合证券市场,从孤立创新到实现产品的组合创新。

3、转换业务经营模式,调整客户结构。业务经营模式转型方面,商业银行要积极探索存贷业务和增值服务并重的业务发展模式和盈利增长模式,大力发展零售业务和中间业务,降低资金依赖型业务的比重。客户结构调整方面,要大力发展零售客户和中小企业客户,对大型客户逐步从单纯的存、贷和结算业务,过渡到为其直接融资提供银行服务的综合业务经营上。

政策对金融的影响范文5

关键词:金融脱媒;货币政策传导;信贷渠道;利率渠道

中图分类号:F8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4)01-0096-06

金融脱媒也称为“银行脱媒”、“资金脱媒”或“金融非中介化”,是指随着金融体系的发展,资金绕开银行通过非银行金融机构或资本市场等进行直接的融通和配置,在银行体系外形成资金循环的现象。世界一些国家金融业发展的历史表明,在发达国家的金融现代化进程中都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金融脱媒现象。我国金融市场虽然发展相对滞后,但近年来随着金融业改革的不断深入,金融脱媒现象开始逐渐显现。金融体系尤其是银行体系是连接货币政策和实体经济的中介,金融脱媒会通过影响货币政策的传导基础而影响传统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从而增加货币政策操作的难度和复杂性。

一、相关文献综述

(一)金融脱媒的定义

唐纳德(Donald D,Hester,1969)最早提出了金融脱媒的概念。他认为,金融脱媒就是资金绕过银行而直接通过其他金融机构和资本市场进行配置的现象。之后,金融脱媒现象在西方国家陆续表现出来,并开始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金融脱媒的内涵也逐渐得到扩展。弗雷德里克(Frederic S.Mishkin,2001)提出,金融脱媒指资金从商业银行中流失,典型的例子如商业票据、垃圾债券、货币市场共同基金等。罗尔多斯(Roldos,2006)指出,金融脱媒是对银行由原来向企业提供贷款转变为提供直接融资工具行为的一种反映。国内很多学者也对金融脱媒进行了研究。如,辛琪提出,金融脱媒是“融资不经过金融中介机构转手,直接发生于投资者和筹资者之间,或者说直接融资代替了间接融资”。秦国楼认为,一切脱离金融中介而让资金直接从资金供给方到达资金需求方的现象都可叫做金融脱媒,其中不仅包括资金脱离商业银行,也包括脱离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情形。李杨认为,“金融脱媒就是资金盈余者和资金短缺者不通过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而直接进行资金交易的现象”。

尽管国内外学者在定义金融脱媒概念时使用的表述不尽相同,但对金融脱媒现象的认识基本一致。金融脱媒不能简单定义为一种静态的现象,而是金融市场的一种动态变化过程。由于李杨提出的金融脱媒的定义相对广义,目前在国内被使用得也较多。所以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也采用此定义。同时,考虑到我国尽管非银行金融机构发展迅猛,但整体资产负债结构还是以银行为主,所以在本文中金融脱“媒”,主要仍是指资金交易脱离银行部门。

(二)金融脱媒的衡量指标

金融脱媒的衡量指标目前在学术界并没有统一定论。海斯特(Hester)把金融中介划分为金融部门和非金融部门,认为对金融脱媒进行实证研究应在这两个维度基础上,同时还需要考虑中介的资产方和负债方。施密特等(Schmidt,Haekethal and,ryrezl,1997)在Hester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个中介化率指标,即非金融部门的资产或者负债流向金融中介机构的比例,该指标越低代表金融脱媒的程度越大。辛琪提出,要考察一国的金融脱媒程度,应考察与存款有关的指标,即存款总量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宋旺、钟正生运用Hester的研究方法,将金融部门细分成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从银行的资产和负债两方面提出一系列的中介化指标,用来综合度量金融脱媒情况。

虽然宋旺、钟正生构建的金融脱媒衡量指标体系更为全面细致,但本文认为,我国目前的金融脱媒实际上主要是资金交易脱离银行部门,而且随着企业融资渠道的多样化,银行的贷款方受到的影响更大。这是由于受传统消费习惯和其他现实因素的影响,我国居民的储蓄率一直很高。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已突破34万亿,储蓄率高达51%,在世界排名第一位。同时,银行储蓄存款一直是我国居民所持资产比重最大的一项,该比重基本维持在65%以上。因此,金融脱媒主要表现在银行部门的资产方,或者说银行资产脱媒程度远大于负债脱媒程度。此外,由于银行信贷是传统货币政策主要传导渠道。在研究金融脱媒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时,银行贷款应该是主要考察对象。基于以上认识,本文将主要从银行贷款及社会融资结构的变化情况考察中国金融脱媒现象。

(三)金融脱媒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

银行信贷是货币政策的主要传导渠道,随着金融脱媒现象的产生,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金融脱媒对传统货币政策的影响上。国外学者罗尔多斯(Roldos,2006)在凯恩斯的分析框架下,通过考察信贷流量和非金融企业的融资渠道的变化,对加拿大金融脱媒对货币政策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认为加拿大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的金融脱媒使货币政策的传导产生结构性的变化,金融脱媒增加了利率对总需求的弹性,使货币政策的传导变得更加有效。安东尼等(Anthony,2009)认为,金融脱媒现象导致马来西亚实际利率对实际变量的影响作用减小,削弱了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国内学者宋旺、钟正生认为,随着金融脱媒程度的加深,货币政策的传导途径被疏通,利率渠道逐渐发挥作用;从信贷渠道看,货币政策在稳定物价和稳定币值方面的作用有所减弱;金融脱媒使非金融部门的金融资产趋向多元化,加强了资产负债表渠道的作用。

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金融脱媒的研究都经历了由研究现象到探寻原因的转变,大量文献集中在对金融脱媒现象的描述和产生原因的分析方面。从宏观角度研究金融脱媒对货币政策影响的文献还比较少,缺乏系统完整的论述。因此,在充分考虑我国实际国情的基础上,从货币政策的利率、资产价格、银行贷款及资产负债表四个传导渠道分析金融脱媒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效果的影响意义重大。

二、金融脱媒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影响的理论分析

沿着凯恩斯学派理论的发展脉络,货币政策的传导主要包括两大基本途径:货币渠道和信贷渠道。其中,货币渠道指货币政策对借款人的消费和投资需求产生影响的传导机制,包括利率渠道、资产价格渠道;信贷渠道指货币政策对贷款人(主要是银行)的信贷量产生影响的传导机制,包括银行贷款渠道和资产负债表渠道。金融体系(尤其是银行体系)是传统货币政策的主要媒介,金融脱媒会影响货币政策的传导,进而影响货币政策最终的效果。

(一)对利率渠道产生正反两方面方向的影响,因而具体效果不确定

一方面,金融脱媒程度的提高有利于降低金融摩擦,削弱货币政策在利率传导渠道中的初始冲击,使产出对利率变化的反应敏感性降低。此外,金融脱媒程度提高使企业从非银行获得资金变得更容易,对经济环境变化的敏感性相应下降,也会导致产出对利率变化的反应敏感性降低,从而弱化货币政策通过利率渠道的传导效果。另一方面,随着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等直接融资市场的迅速发展,企业融资渠道更加多样,持有的资产和负债对利率的敏感性更高,这将使企业投资对利率的敏感性比过去单一依赖银行贷款时大大提高,有利于促进货币政策通过利率渠道传导到实体经济。

(二)对资产价格传导渠道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从托宾Q理论看,股票价格上涨将有利于投资增加,从而促进经济增长;从财富效应分析,股票、债券市场的发展使居民持有的资产形式更加多元化,不再局限于银行存款。由于股票债券价格相比银行存款对利率的反应更加敏感,当利率下降时,居民的总财富增长很快,从而刺激消费增加,总产出也相应增加。因此,金融脱媒对货币政策的资产价格传导渠道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三)对银行贷款渠道产生较强的削弱作用

银行贷款渠道发挥作用的前提是:央行使用存款准备金等货币政策工具来控制银行贷款的供给及银行贷款的不可替代性。在金融脱媒的情况下,一方面,直接融资市场的发展使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更为丰富,银行可通过其他方式获得更多资金,这就使央行通过存款准备金对贷款投放量进行控制的效果被削弱。另一方面,对资金需求方来说,企业除银行贷款外,也可通过直接融资渠道获得资金。可见,金融脱媒将会对银行贷款渠道产生很大的削弱作用。

(四)加强了资产负债表渠道的传导效果

由于金融脱媒的出现,居民和企业的资产构成更加丰富,尤其是对利率变化更为敏感的金融资产比重上升。在这种情况下,当货币政策的调控使金融资产价格发生变化时,将更有效地影响企业的融资成本,从而进一步加剧投资和总产出的变化。因此,金融脱媒在一定程度上将会加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资产负债表渠道的传导效果。

三、金融脱媒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脱媒现象开始逐渐显现,这可从银行贷款及社会融资结构的变化情况来考察。社会融资规模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中获得的资金总额,人民币贷款规模在其中所占的比重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我国的问接融资占比情况,如果这一比值趋于下降则说明金融脱媒趋势越来越明显。图1是2002-2012年的社会融资规模、人民币贷款融资规模及其在社会融资中的占比情况。由图1可看出,尽管贷款融资规模不断上升,但其在社会融资规模中的占比却呈明显下降趋势,除2008年受政策调节影响外,一直持续下降,至2012年已创历史新低,占比52%,这表明中国金融脱媒的趋势十分明显。同时,企业债券融资和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两者之和在社会总融资规模中占比却逐年上升。这表明社会通过直接融资渠道获得资金的比重在逐渐扩大,同样说明我国金融脱媒的趋势日益明显。总体看,金融脱媒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有如下影响:

(一)通过促进利率市场化使利率传导效果有所增强

不同于西方国家普遍采用的利率管理体制,我国银行存贷款利率受到管制,因而利率渠道在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中效果并不明显。但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脱媒趋势的逐渐显著,它通过促进利率市场化,发挥了增强利率渠道传导效果的作用。第一,资本市场的发展是金融脱媒的重要表现,这使企业短期融资渠道更加多样化,投资效率有所提高。银行也在这一时期逐渐消化原不良资产,提高新增贷款质量,将资本充足率保持在一个较高水平,从而为实现存贷款利率市场化及适应利率市场化改革做好准备。第二,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的发展不仅满足了我国经济快速增长时期企业发展的资金需求,同时也有利于企业完善管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尤其是对一直受银行青睐的国有企业来说,有利于其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投资效率。同时,股本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大大降低了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股权分置问题的解决使企业产权问题更加清晰。这些变化都对推进利率市场化起到重要作用。第三,金融脱媒在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的同时,也拓展了他们的投资渠道。一方面,银行业的传统经营业务收益受到冲击,这促使商业银行逐渐提高存贷款利率,也推进了存款利率市场化进程。另一方面,企业对市场利率和价格更敏感,从而增强了利率对投资的引导作用。总之,在资本市场不断发展完善、金融脱媒不断深化的过程中,投融资方式和运行机制环境的变化,使企业和银行开始更多地享有资金的真正定价权,这为实现利率市场化奠定了微观基础,使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利率渠道效果有所增强。

(二)增强了资产价格渠道和资产负债表渠道的传导效果

近年来,我国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得到很大发展。自1990年、1991年上海证交所和深圳证交所先后成立至2012年,我国上市公司数量已从最初的10家增长到约2500家,年末总市值超过23万亿元。《2012年第四季度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货币政策的执行报告》显示,2012年各类企业和金融机构的累计筹资额达3862亿元,是1990年的700多倍。同时,我国债券市场的发行规模和品种不断丰富,2012年累计发行各类债券(不含中央银行票据)7.97万亿元,增长24.3%,其中公司信用类债券发行额达3.74万亿元。随着股票市场的不断发展,上市公司数量的增加意味着我国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直接融资获得资金,这些上市公司的价值也得以在公开交易市场中被衡量。当投资建立新企业的成本低于在股票市场直接收购一家企业的成本时,投资者将会选择直接投资,进而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另外,股票和债券市场的发展成熟使我国企业和居民所持有的资产结构变得更加多样,其中对利率敏感性较强的金融资产所占比重逐渐提高。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与研究中心调查数据显示,2012年,尽管银行存款在家庭资产中仍占据接近60%的较大比重,但股票所占比重已从2002年的不足10%增长为15.45%,基金为4.09%,银行理财产品也有所增长,占比为2.43%,债券占比为1.08%。居民所持资产结构的变化,使居民财富对利率的敏感性更强,由此影响消费支出和总产出。企业资产对利率敏感性的提高也直接影响投资和总产出,这使财富效应得以进一步发挥。因此,金融脱媒现象增强了我国货币政策的资产价格渠道和资产负债表渠道的传导效果。

(三)削弱了我国货币政策银行贷款渠道的传导效果

金融脱媒使银行的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分流,商业银行的融资中介功能有所减弱。同时,随着其资产负债表项目的日益丰富,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化对商业银行贷款的调控能力也在减弱。这些因素使我国货币政策通过银行贷款渠道的传导效果被削弱。金融脱媒趋势的日益显著,标志着直接融资市场的日益发展壮大,也意味着商业银行的传统收入来源——银行贷款被大幅压缩。我国股票市场尽管还不够完善,但也已初具规模。债券市场自2005年以来,发展更加迅速。无论是对国有大中型企业还是优质的中小企业而言,融资渠道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拓宽,相应的,使用银行贷款融资的比重则在逐年下降。《2013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2013年第一季度社会融资中,企业债券净融资创历史最高水平,达7520亿元,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的12.2%,而当季人民币贷款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则降至44.7%。同时,随着投资渠道的增加,居民持有的金融资产种类不断丰富,银行存款的比重相应下降,银行的负债业务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此外,金融脱媒的逐渐深化使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逐渐丰富。2002年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中资产方对政府债权为8379亿元,而到2011年则增长到33518亿元,是2002年的4倍。同时,2011年商业银行对央行的债权为19509.6亿元,是2002年的33倍。而商业银行的负债方中的银行债券更是经历了从无到有。到2011年,商业银行债券发行规模已达50957亿元。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更容易采取其他措施来抵消央行通过调节存款准备金率对放贷量的控制,从而削弱了货币政策银行贷款渠道的传导效果。

由于我国金融市场目前仍以间接融资为主,银行贷款渠道仍是货币政策传导的最主要渠道,所以金融脱媒现象对银行贷款渠道的削弱作用可能会对货币政策的整体传导效果产生较大影响。而受政策和历史等因素影响,尽管金融脱媒对利率渠道传导存在一定促进作用,但目前利率渠道在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中效果仍不明显。资产价格渠道是由利率渠道衍生而来,资产负债表渠道也是通过利率渠道最终发挥作用的,所以金融脱媒现象对货币政策整体的传导效果影响也较小。因此,从目前金融结构分析来看,整体上金融脱媒削弱了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

四、提高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效果的建议

总体看,金融脱媒使货币政策传导到实体经济的效果有所减弱,但并没有改变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以银行贷款渠道为主的现状。这种情况如果持续下去将会影响我国货币政策调控的最终效果。对此,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进一步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丰富利率产品品种

由于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渠道是其他诸如资产价格渠道、资产负债表渠道等发挥效果的基础,所以我国应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受到市场资金供求的影响,市场利率将会不断变化,利率体系的联动性加强,最终会为疏通我国的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渠道奠定基础。此外,在金融市场中,利率产品品种的丰富也将有利于利率体系的不断深化。具体说,应丰富货币市场金融工具和长期国债产品,继续扩大上海银行业同业拆放利率(Shibor)的影响力,通过推出以Shibor为基准的多种金融产品等措施,促进利率体系联动性不断强化。

(二)在注意信贷总量控制的同时调整信贷结构

金融脱媒虽然削弱了货币政策的银行贷款传导渠道的效果,但目前我国间接融资仍占据主导地位,银行贷款渠道仍是货币政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传导渠道,同时也是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一个重要补充。一方面,信贷总量的控制对控制企业的投资仍具有显著作用,信贷资金的使用效率对我国社会资金的使用率也有极大影响。因此,应继续加强银行对信贷总量的控制。另一方面,国家可通过引导信贷资金的投向而直接对信贷结构进行调整,从而影响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优化过程。具体说,应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及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减少对产能过剩、高污染、高能耗等行业的信贷投放量,从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政策对金融的影响范文6

[论文摘要]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抑制经济由过快转为过热和通货膨胀预期,对齐齐哈尔经济金融必将产生一定的影响。明确从紧货币政策的内容及表现,认识其对齐齐哈尔经济的影响,拟定应对措施,促进齐齐哈尔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007年以来,国家针对当前固定资产投资反弹,货币信贷投放偏多,流动性过剩的矛盾尚未缓解,通货膨胀的压力加大等诸多因素,不断加强金融调控力度,央行连续10次提高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6次提高了存贷款利率,力度之大,前所未有。随后,在2007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更是明确提出了要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抑制经济由过快转为过热和通货膨胀预期。从紧货币政策的实施,对我市经济金融必将产生一定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为此,市政府金融办与市人民银行组成联合调查组,深入我市工行、农行、中行、建行、农发行、交行、邮政储蓄、农信社、商行等金融机构开展了专题调研。

一、从紧货币政策的具体内容及表现

从紧的货币政策就是要控制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过快增长,其手段和产生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从2007年初开始,央行连续10次提高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累计提高了5.5个百分点,加上之后面向各类金融机构推出的特种存款,仅2007年以来就冻结我市银行资金22.5亿元,使各家银行资金供应更为紧张。我市多数银行都是靠上级银行借款过日子,由于增加上缴存款准备金,可用资金减少,不得不增加向上级行的借款,资金成本高,利息负担加重。农行在2007年末向上级行借款增加了7.3亿元,借款总额达到25亿元,借款利息支出同比增加了2949万元。二是提高存贷款利率。央行一年内连续6次提高了存贷款利率,使得银行利率几乎翻了一番。银行存款利率的提高,使利息支出随之增加,经营成本也不断提高。但由于贷款规模的减少,加之不良贷款比重上升,并没有带来贷款利息收入的增加,对银行自身经营造成了严重影响。随着贷款利率的不断上调,企业向银行进行融资的成本也在进一步提高,加重了企业成本费用负担,影响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导致我市近年来公司贷款总体规模呈现总体下滑的趋势。三是进一步严格控制信贷总量和投放节奏。为了合理利用有限的信贷资源,几乎所有的全国性银行机构都实行了“着眼于区域经济走势、施行区域差别化”的经营策略,信贷资金进一步向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倾斜。我市集经济欠发达和重化装备工业基地于一身,同时金融生态环境差,不良贷款比率一直就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金融机构全国信贷投放规模受限的条件下,我市首当其冲地成为本轮宏观调控中信贷投放规模压缩的重点区域。在贷款投放上,也由原来的存贷比例管理转为贷款增率管理,各家银行按月、季度随时向上级行报告贷款进度,贷款投放速度被适度控制。四是上收银行贷款的审批权限。据调查,目前我市5家全国性商业银行机构的上级行都在审批权限上实行了进一步收紧的信贷政策,贷款审查条件和程序进一步严格,受所在行业和区域的限制,我市上报的企业和项目贷款申请,很难得到上级行信贷审批部门的关注、认可和倾斜,工业信贷投放规模几乎压缩为零增长状态。五是限制“两高一资”(高污染、高能耗和资源型)的产业政策。2007年5月,国务院《节能减排工作方案》出台后,人民银行等部门先后制定了《关于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等三个环保信贷政策,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和环境违法企业和项目进行严格的信贷控制。我市作为老工业基地,钢铁、热电、化工、造纸等重化行业均属于“两高一资”产业,这些行业和企业的生产经营受国家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的影响较大。如,斯达造纸企业受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影响全面停产,2.64亿元贷款全部形成不良;齐化公司2007年5月被国家环保总局作为松花江流域第一批环境违法案件进行挂牌督办,导致该企业不良贷款直线上升,4.29亿元贷款全部形成不良。北疆集团、克山金鼎亚麻等企业也被要求贷款逐年退出,对企业的流动资金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二、正确认识从紧货币政策对我市经济金融的影响

在紧缩性宏观调控背景下,我市银行业金融机构资金全面趋紧,同时受资本市场活跃的影响和经济基础的制约,各项存款增速放缓,2007年较上年少增16亿元。与此同时,全市不良贷款出现了“双反弹”,截至2007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为137.4亿元,比年初增加12.5亿元;不良贷款率为40.99%,比年初上升1.97个百分点,不良贷款率分别比全省、全国平均水平高14.62和34.29个百分点。大量的不良贷款被无效占用,短期内不能活化和循环利用,从而加剧了银行资金的紧张局面。目前,各家银行机构只能将有限的信贷资金放在优质企业和项目上,促使银行在信贷对象选择上更加“嫌贫爱富”和“挑肥拣瘦”,尽管有市场、有信用、有效益、环保型的企业和项目贷款不会受到太大影响,但是一些“两高一资”企业和成长型中小企业的贷款难问题将不可避免。2007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34.5亿元,仅比年初增加15.1亿元,增长48%,比上年下降4.3个百分点。比全省和全国信贷平均增幅分别低2.7个和11.6个百分点。

总体来看,央行实施的以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发行央行票据为主的紧缩性货币政策的主要目的在于控制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的问题,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金的紧张局面,但并不会对经济增长和金融环境产生严重的冲击。自国家实施宏观调控以来,全市经济增长水平非但没有下降,反而表现出强劲的快速增长势头。全市经济效益状况非但没有受到影响,反而表现出盈利持续增加的趋势。2007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69.2亿元,同比增长14.6%,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平均增速3.2个和2.5个百分点,增速位于全省第二位;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38.2亿元、利润总额27.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4.7%、100%。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紧缩性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我市一些企业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成本增加、利润下降、资金周转困难、规模扩张受阻、设备陈旧难以更新、技术开发投入不足等情况,阻碍了企业的持续发展。据全市企业景气调查数据显示,当前我市工业企业面临三大困境:一是主要原材料及能源购进价格持续上涨。2007年全市工业原材料及能源购进价格景气指数持续在低位不景气区间运行,除二季度比去年同期回升7.37点外,其余三个季度同比分别下降19.05点、4.46点和17.27点。二是生产成本增加。受石油、煤炭价格大幅度上涨和钢材、有色金属价格明显回升影响,工业品原材料购进和工业品出厂价格出现反差,加上运输、劳动力和融资成本增加等因素,导致企业生产成本增加,而碍于市场竞争,产品销售价格无法随之提高或提高幅度达不到成本上涨幅度,导致企业生产经营利润被挤占,工业品价格呈“高进低出”的格局。2007年,全市工业企业生产成本景气指数持续在低位不景气区间运行。三是流动资金严重不足。在宏观调控背景下,企业融资难度有所加大,产品库存和欠款挤占资金现象比较突出。2007年全市工业企业融资景气指数持续运行在较为不景气区间,有51.1%的企业资金处于紧张状态。因此,我们绝不能盲目乐观和掉以轻心,要始终密切关注从紧货币政策滞后性对我市经济金融的影响,未雨绸缪,积极应对,不断加快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进程。

三、应对从紧货币政策的措施建议

国家实施紧缩性金融宏观调控政策的主要目的是遏制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但对像我市这样发展较慢的地区,应该说经济发展不是过热,在一定程度上说还是偏冷。因此,在当前物价上涨压力有所增大,投资和信贷扩张的动力较强,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和经济结构不平衡的矛盾突出的大环境下,全市经济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金融保持长期稳定仍面临多重挑战。全市各金融机构应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切实做好货币信贷工作,促进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强化宣传和舆论引导,提高社会对金融宏观调控的认同度

科学判断经济金融形势,准确理解和把握宏观调控政策措施,正确处理经济金融运行中面临的问题,对于货币政策有效传导和各项金融调控政策措施的落实,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金融部门要抓住社会高度关注并对经济金融健康运行有重要影响的热点、难点问题,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针对不同对象,适时、适度、有效地做好宣传解释工作。面对目前我市信贷工作的实际状况,一方面,金融机构要坚持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原则,对在建的重大项目和装备制造、绿色食品等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要不断给予信贷支持,同时,积极向上级反映,全力做好政策争取工作,能享受的政策要全力争取,下大气力,思想再解放一点,视野再拓宽一点,工作再主动一点,争取上级行及时给予政策倾斜,最大限度地化解从紧货币政策给我们带来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企业本身也要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提高竞争力和信用等级,健全财务管理等各项制度,逐步满足银行贷款所需的各项条件,而不要一味地对银行进行指责和抱怨,力争使自己发展成为银行贷款营销的优质客户,从而有效解决所需资金问题。 转贴于

(二)以征信体系建设为重点,继续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是吸引资金、防范风险、加快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我市是全国最早创建金融安全区的城市之一。多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出台了一系列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政策措施。与自身纵向比,金融生态环境日益好转。去年,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受黑龙江省政府委托对13个地市金融生态环境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全省综合得分排名前五名依次是,哈尔滨(068)、大庆(053)、牡丹江(042)、齐齐哈尔(022)、伊春(014),省内其他地市均为零点零几或负值,齐齐哈尔金融生态环境与省内第二大城市的地位不相称,表明我市金融生态环境不容乐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涉及到信用环境、市场环境 、法制环境、制度环境等各个方面,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当前,应着重抓好以下工作。一是要建立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考评机制。市金融办、人民银行共同研究,制定详细的金融生态环境考核细则,争取把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纳入政府目标责任考核,建立区域金融生态评估与通报机制,丰富建设金融生态环境的措施和载体。二是加快征信体系建设步伐。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决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解决的,特别是在信用环境建设上仅靠行政手段推动也不是长久之计,真正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信用建设手段还在于建立有效的信用信息平台,通过市场选择和约束手段,从根本上实现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不久前,市人民银行开展的征信系统建设就是一项基础性工作。通过把企业和个人的信用信息录入微机,建立失信者记录,定期搞好每个企业的金融资信评估,使征信系统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各行联手,信息共享,让失信者无立足之地。抬高市场准入门槛,把不道德的人、不道德的企业排除在外。有关部门要支持人民银行采集非银行信用信息,加快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扩大央行两大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覆盖范围和服务功能,切实为金融机构多放贷款、放好贷款提供有效的信用信息平台。三是切实维护金融债权。当前,我市的金融案件是胜诉率高,而执行率低。很多不良贷款无法清收,导致银行不良资产比率上升,大量资金无法盘活。各级政府、有关部门一定要为金融业的发展排忧解难,撑腰打气。要把信用建设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在全社会形成诚信意识,正确处理好银企、银政关系,既要执行国家政策,解决当前问题,又要让银行轻装上阵。各级政府要坚决支持银行利用法律手段来解决金融债权中存在的问题,各级都不要护短,不要设置障碍。

(三)建立新型银企关系,为争取贷款注入创造有利条件

在国家实施紧缩性金融宏观调控政策的大背景下,进一步加强政银企合作,是当前政府、银行、企业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一是政府要发挥银政企关系中的核心作用。要成为连接金融和企业之间的一个平台,这就需要提高政府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能力。金融办作为市政府专门负责金融工作的职能部门,要切实找准自身定位,负起责任,发挥作用。要积极拓宽融资渠道,为银企沟通牵线搭桥,促进银企双赢互信,推动全市金融经济的协调发展。二是金融机构也要转变观念,积极应对。金融机构要以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作为自身发展的根本前提,加强贷款营销,严格落实节能环保产业政策,积极培育成长型企业,加大对环保型机械、冶金、化工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通过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促进自身的风险防范和化解。要对新情况、新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对策。同时,也可以研究加强银行之间的合作问题,在资金拆借、产品创新等方面加强沟通和交流,发挥各自特长,形成优势互补。第三,要广开融资渠道,筹建融资平台。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载体,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协调作用,借鉴其他地区较为成熟的融资经验,合理选择融资方式,建立符合我市实际,利于我市发展的融资平台。市金融办要积极协调发改委、国资委、经委、工商联等部门,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工作机制,切实解决银企间信息不对称、渠道不畅通的问题。现在的银企合作不能仅局限于传统的存贷款合作,而是要建立从双赢出发的全方位合作,各级政府应给予良好的政策服务和环境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