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设计要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园林植物设计要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园林植物设计要点

园林植物设计要点范文1

【关键词】五环节;高职;单元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0256-02

项目来源: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项目编号:XJK012BZJ005。

园林植物识别与应用》是园林技术专业一门核心课程,《园林植物识别与应用》是园林技术专业一门核心技能课,通过学习学生使能熟练掌握300种常见园林植物的种名、属名和科名,能准确地掌握植物的主要形态特征、对光温水的要求和园林应用形式。常德职业技术学院园林技术专业园林植物识别与应用的课程团队,近七年来不断努力,以就业为导向、结合气候特点和学生学情,并通过实践反复改革确定课程学习内容,现学习内容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园林植物形态特征识别、第二部分是园林植物观赏方式、第三部分是园林植物配置方式,第四部分是园林植物识别个论,个论分乔木、灌木、草花、藤本和水生植物分别讲述,重点讲述300种植物的形态特征、园林用途和对光温水的要求。《草花的识别与应用》是该课程一个重要的单元。单元设计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与学生学习的效果。

一、《草花的识别与应用》单元教学内容

在对园林行业相关工作对园林植物应用种类的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确认了80种草花的识记与园林应用为本单元教学内容。分8学时完成,教学重点为80种草花的识记要点,由于学生初次系统的识记园林植物,识记草花过程中相互混淆现象比较严重,因此本单元主要解决80种草花中同科属植物之间的形态特征区别这一教学难点。

二、学情简介

本单元学习对象为一年级第一学期的园林技术专业的学生,学生在此前学习过园林植物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形态特征的描述方法,而且在生活中学生对身边的草花也有了初步的了解,因而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

三、单元教学目标

(一)技能目标:

1、熟记80种草花植物的种名和科名

2、掌握80种草花的形态特征和识记要点

(二)能力拓展目标:

1、能了解80种草花的生活习性和园林用途

2、能简单鉴定未学同科草花植物

(三)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

2、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能力。

四、教法与学法选择

教学方法以“分组比赛法”为主,另外还运用的教学方法有“展示法”、“举例法”“故事法”。

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法有“现学现卖”、“你问我答法”、“查漏补缺法”和“讨论法”。

五、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为查、教、学、练、考五环节组织法

第一环节查:

在课前组织学生通过网络查询或是书本查询将自己平常喜欢或常见到的草花植物进行自查,将查出的植物交给组长汇总,上课时公布各组查出的植物数量。课后可将各组查到的植物以卡片的形式贴在班上的板报上,查出草花植物数量最多的同学可以得到奖励。

通过此环节主要培养学生对本单元学习的兴趣和团队合作精神。

第二环节教:

此环节分为两步:

第一步是教师通过幻灯片讲解草花识别方法,引导学生找出识记要点;通过草花形态特征描述讲解引出其园林用途和生活习性,并可通过图片展示或是常德市和校园实例更形象得展现园林用途。

第二步是教师通过实物(课前已准备好在实验室的草花)或是在草花基地讲解草花识别方法,引导学生找出识记要点。此过程一般选择分组教授,假如全班人数为48人,每组6人分8组,每组教授3种同科草花识别方法,引导学生找出此类植物的识记要点。并能以校园的实例为例找出其园林用途。

通过此环节主要使学生找出草花识记要点和园林用途,为实现本单元的技能目标打下基础。

第三环节学:

第一步每个同学学会3种植物后,分组挂牌,挂牌后将所认识植物的识别要点告诉不同组的另外8人,并能讲出其识记要点,这种学法我把它称为“现学现卖”法。

第二步通过区分同科属植物的不同点,促进学生对草花植物识记要点的理解记忆。

第四环节练:以分组比赛的方法通过园林植物识别多媒体软件或是现场实物,采用抢答题、必答题等方式给学生练习。在课堂时间有限的情况下,由于本系CAD实训中心和草花实训基地都是全天候开放的,因而还可将此过程放在课后通过“园林植物”兴趣小组的开展完成。

通过三、四环节使学生能熟记草花识记要点和园林用途,实现本单元的技能目标和细心观察的情感目标。

第五环节考:

第一种考核方法是通过园林植物多媒体软件进行小考,这样可以真实的检查学生学习的部分效果。

第二种考核方法是通过实物以抽查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核。

通过此环节检验本单元的学习效果,总结出学生的学习弱点,为此课程后面的综合实训埋下伏笔。

以上五个环节可自由组合,且有些环节如查、练、考等环节可通过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的方式完成。

六、教学效果评价

1、课堂中学生分组竞赛的情况可以评价部分教学效果

2、通过软件考试和实物考核的结果可以评价部分教学效果

3、通过在后续课程的学习可以评价部分教学效果

七、“五环节教学法”探索与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1、将教学过程分为五个环节,环环相扣,提高学生对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五个环节将课内与课外紧密结合起来,通过课程兴趣小组提高课外的执行力,将课堂无限延伸。

3、“学”的环节通过引导学生采用“现学现卖”法让学生进行角色的转换,既当学生的同时也当老师,在不同的角色中熟练知识。(下转272页)

(上接256页)4、通过自主研发的软件进行无纸化考试,节约资源,同时体现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

参考文献

[1]张琼,罗亚,彭慧.等以职业能力为核心设计药理学课程的单元教学.产业与科技论坛[J].2013:12(18):167

[2]赵亚夫.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单元设计.学科教育[J].2003:5:1-10

[3]黎华、刘柳.如何进行高职课程的整体设计和单元设计.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2010:3(5):25-26

[4]陈彩红.运用自然学习模式进行单元设计.课程教学研究[J].2013:10:31-36

[5]王莉梅.浅谈会计课程单元设计实践.探索[J].2013(5):73

园林植物设计要点范文2

【关键词】园林 植物 景观 设计

中图分类号:P901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城市园林绿化是城市唯一具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园林绿化的基础主要是植物材料,因而园林植物景观在风景园林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价值和地位,主要体现:园林植物在风景园林中的数量和面积最大;改善和保护环境的主题;园林植物是构造室外空间形态的核心;园林植物可以表现季节一岁月一历史的变迁,植物景观随着时间产生变化,可以形成丰富的动态景观变化。植物变化有快有慢,产生日夜变化、季相变化、岁月更替、历史变迁等,景观丰富多彩。

一、植物景观设计的概念

植物是园林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作为唯一具有生命力特征的园林要素,能使园林空间体现生命的活力,富于四时的变化。植物景观设计是2o世纪70年代后期有关专家和决策部门针对当时城市园林建设中建筑物、假山、喷泉等非生态体类的硬质景观较多的现象再次提出的生态园林建设方向,即要以植物材料为主体进行园林景观建设,运用乔木、灌木、藤本植物以及草本等素材,通过艺术手法,结合考虑各种生态因子的作用,充分发挥植物本身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来创造出与周围环境相适宜、相协调,并表达一定意境或具有一定功能的艺术空间,供人们观赏。但是,植物景观设计概念的提出是有其时代背景的。随着生态园林建设的深入和发展以及景观生态学、全球生态学等多学科的引入,植物景观设计的内涵也在不断扩展,现代的植物景观设计概念不但包括视觉艺术效果的景观,还包含生态上的和文化上的景观,甚至更深更广的含义。

二、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原则

1、自然性

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要符合区域自然因素,并且按照植物的特点进行配置,更多的体现植物群落的特色。

2、地域性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应该结合当地的地形以及水系分布情况,充分体现出地域性特点,包括自然风土人情以及人文特性。例如,在我国的海南地区,在园林中种植大片的椰树,这就体现了浓厚的地域风情。

3、多样性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不能过于单一,否则就显得乏味,没有美感,设计的时候要能够体现出当地丰富多样的植物品种。使植物景观具有多样性,这就需要合理的配置,不同的物种相互搭配。无论是在色彩上,还是在高度上等都要互补互衬。

4、指示性

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要以具体的自然条件为前提,具体包括地形、土壤的土质、当地的气候条件、降水量大小、光照是否充足等,所选择的植物种类要适宜生存,否则就会出现枯死或者发育不良等现象,这样不仅不能美化环境,反而使园林景观看起来死气沉沉。

5、时间性

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开花或者结果期,也有固定的枯萎期。所以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要充分考虑不同植物的时间性。避免所选植物的繁茂期在同一时间段,最好是不同时间段的植物交叉辉映,保证在一年四季任何时间都有枝繁叶茂的景观。

6、经济性

园林植物景观建设是一个大的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而且后期维护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所以在设计的时候一定要考虑经济因素。不能为了追求艺术美而选择一些过于珍贵的品种,造成经济负担。还要主要尽量不要选择一年生植物,这样反复栽种也会增加成本。

三、空间组织植物造景设计

植物造景在园林的设计中占有很大的一个比重,利用园林植物的各种天然特征,如色彩、姿态、质地、季相变化等,本身就可以构成各式各样的环境空间,并形成引人注目的视觉焦点。植物还可以根据园林中各种功能的需要,与建筑、水体、道路、地形、小品、山石等紧密结合共同营造特色景观植物造景如同建筑的地面、天花板与墙壁一样,是景观建筑空间中的主要构成物,而且植物本身就是一个三维实体,具有构成空间、分隔空间、引起空间变化的功能,通过自身的特点和形态表现组合了不同的性质空间,给人带来不一样的空间感受,如下:

1、开敞空间

通常采用低矮的灌木和地被植物来限定空间,给人带来广阔和没有遮蔽的感受。

2、半开敞空间

一般选用地被和低矮灌木相结合,在封闭一侧种植乔木,乔木的数量和密度不应过密,使得封闭和开敞特征明显。

3、封闭空间:

一般用于创造森林景观,具有极强的隐秘性和隔离感。

4、覆盖空间

利用高大且树冠浓密的遮阴围合了顶部空间,而四周是开敞的,给人一种垂直度强烈的感觉。

5、连接空间

利用植物材料将其孤立的景观因素以视觉形象连接成有序的空间,如:通过大量的乔木线性的种植形式构成连续的空间围和,使空问布局更加丰富和生动。

6、障景

植物景观的功能是控制人们的视线,将俗物障于视线之外,将美景呈现在人们眼中。如:需要完全遮挡时,采用枝叶茂密的植物,在不需要完全遮挡时,采用稀疏的植物。园林植物景观的营造,是在满足植物对各种生态因子需要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乔木、灌木、草本植物以及藤本植物等素材本身的形态特征,通过艺术手法,进行合理的空问秩序安排,从而创造出与周围环境相适应、相协调并表达一定意境,具有一定功能的艺术空间。

四、园林植物的景观设计要点

1、树立园林植物景观的规划意识

园林绿化是基础设施与植物景观对立统一的有效柔和点,没有园林绿化配置的亭台楼阁都是生硬和呆板的。因此,决策者应做到“先规划,后施工”,组织专业人员对园林植物的景观设计方案进行论证,衡量其是否与整体景观自然和谐。如多功能的城市性综合公园,应有供健身活动的大草坪,还要有为满足安静休息需要的疏林草地或密林;无论是浓荫蔽日的幽林小径,还是色彩艳丽、花香果佳的花灌丛,都要极大限度地满足园林绿地的使用功能和景观要求。

2、满足园林植物生长的生态要求

园林植物的景观种植设计要遵循植物生长的自身规律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具体到园林植物生态配置,应该重视以下几点:一是因地制宜、科学设计、适地而生。根据立地条件,结合植物材料的自身特点和对环境要求来安排,使其能生长健壮、优美;不能盲目引进推广外来园林植物,而应注重开发和应用乡土植物;--是重视生物多样性。如果植物种群过于单一,在生态上是贫乏的、景观上也是单调的。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应注意乔、灌、草结合,模拟和创建自然生态系统,有利于增加植物群落的稳定性、提高景观质量和生态效益。

3、考虑园林植物景观的艺术要求

园林融自然美、建筑美、绘画美、文学美于一体,是以自然美为特征的空间环境艺术。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不仅要满足绿地实用功能上的要求,取得“绿”的效果,而且应按照艺术规律的要求来选择植物种类和确定植物种植方式,给人们以美的享受。

4、结合园林绿地的经济要求

城市园林绿地在满足使用功能,保护城市环境、美化城市面貌的前提下,还可结合生产增加经济效益。因此,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在不妨碍满足功能、艺术及生态等要求时,可考虑选择柿子、枇杷等对土壤要求不高、养护管理简单的果树植物,或选择核桃、樟树等油料植物,或选择桂花、茉莉、玫瑰等芳香植物,选择杜仲、银杏等具药用价值的植物,还有荷花等既可观赏又可食用的水生植物等,以充分发挥园林植物景观的综合效益,达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

结论

当今,植物景观设计中出现的许多问题,归根结底,都是由于没有遵循其设计的一般性原则,对它们缺乏感性认识造成的。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势必影响生态系统,尤其是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解决问题的根本就在于遵循植物景观设计的原则,少一点主观臆断,多一些客观分析,为大众创造出生态、美观、经济、舒适的生存环境,推动植物景观设计向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

【参考文献】

[1]陈飞平.浅探园林中的植物景观设计[J].安徽农业科学,2005,33(7):1220.

[2]贾永林.浅谈园林植物的种植设计[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4):203-204.

[3]尹吉光等编著.图解园林植物造景[J].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6.

园林植物设计要点范文3

(一)教学方法和手段缺乏变化

农业类院校“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教学仍采用单向灌输式教学方法,且缺少植物景观平面构成和立体构成的内容,学生很难想象出园林植物景观建成后的效果。虽然部分教师借助了多媒体教学手段,能直观、形象地展示乔木、灌木、地被等植物组合在一起的群落特征和景观效果,但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缺少板书,导致理论讲述和图片展示速度过快,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和记忆。长时间处于多媒体教学的高度紧张状态,会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僵化影响了“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教学效果。

(二)课程教学内容体系不够完善

目前国内农业类院校开设的“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名称不同,内容也有差异。多数农业类院校开设的“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都以生态学、植物分类学为基础设置教学内容,缺少理工类和综合类院校教学中所强调的景观美学、空间构成等内容,同时存在着重视理论内容的讲授,缺乏对实验课、实习课等实践教学的重视。多数农业类院校“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实验、实践课程仍停留在写实验报告和实习论文等传统方式上,与“城市规划与设计”“计算机园林辅助设计”等相关教学内容缺少联系,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和课程体系的完善。

(三)具有园林设计专业背景的师资力量不足

杨学成等将园林专业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总结为6个字,即“引导—示范—实作”,并指出设计类课程的教学不在于教师传授了多少具体的知识,重要的是让学生在一个教学过程结束后能够掌握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由于农业类院校的“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的授课教师多具有园林、植物学、农学、生态学、林学、果树学、园艺学等专业背景,缺少园林设计专业背景,所以园林项目方案的设计水平与表现能力不是很强,授课中难以利用手绘形式或电脑辅助制图的方式来进行植物景观设计项目的具体引导与示范操作。多数授课教师都把“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视为园林植物教学的范畴,只能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授课,无法用图示语言讲解植物景观设计的内容。

(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

授课教师由于专业背景的限制,缺少园林植物景观设计项目的实战经验,因此实践教学中的很多园林植物景观设计项目都是虚拟的,任务书中缺少对设计项目场地环境的界定,没有场地分析、概念设计、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和补充设计阶 段的评图训练。多数学生只是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而设计,课程结束后学生除了记住相关的理论知识外,对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基本要领和表现技法掌握得较少。理论与实践教学的严重脱节,导致很多风景园林本科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难以独立承担复杂的植物景观设计工作,只能完成简单的方案描图和景观建模工作。

二、农业类院校“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精品课建设的基本策略

(一)兼顾工科和农科院校课程教学特点确立教学新思路

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等国内工科院校,非常注重培养风景园林本科生的平面构成和空间构成的设计能力,这一做法对农业类院校风景园林专业的人才培养有着重要借鉴意义。农业类院校授课教师受自身专业背景的限制,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中对植物群落空间布局和平面构成讲授不够深入,学生作业显示在平面线条、空间安排等方面存在着不足。因此,农业类院校“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精品课程建设可借鉴工科院校的授课形式,在突出地形、道路、水系、建筑小品等影响景观规划的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采用园林植物这种软质景观要素参与方案的平面构成和空间塑造,从而解决了传统教学中植物只能成为景观“配角”的问题。

(二)基于“一课+三课”课程群重构教学内容体系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的项目教学涉及植物规划、植物设计、植物种植及成果表达等4个方面,设计尺度包括宏观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观的绿地景观设计和微观的植物种植设计。为了较好地完成课程作业,学生应具备场地规划、场地设计和植物种植设计能力。所以,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精品课建设中建立配套课程群是至关重要的。针对东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科课程设置的特点,将“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与“城市规划设计”“城市景观设计”和“计算机园林辅助设计”等3门不同的专业课程进行了统筹安排。教学中以城市居住区为设计对象,在完成居住区规划、居住区场地设计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在规定的学时内完成居住区中心绿地、组团绿地、宅间和宅旁绿地的植物景观设计等内容,形成“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群建设的新体系。

(三)构建“网络+软件”教学平台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要求学生具有丰富的植物分类知识和空间塑造能力。为了进一步强化农业类院校风景园林专业学生植物景观的空间感知,课程组编写了一系列多媒体网络课件,同时教师在课程教学中,积极采用AutoCAD、3DStudioMAX、PhotoShop、SketchUp等计算机园林辅助设计制图软件来完成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的场地分析、概念设计、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和补充设计等各种过程。让学生能清楚地了解不同地域、不同种类园林植物的组合模式和空间效果。授课教师在教学中还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了园林植物景观设计VR软件教学,以动态的方式展示不同类型场地、不同设计阶段的植物景观设计效果。虚拟与现实技术的合理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设计的积极性,提升了精品课程的建设质量。

(四)项目教学与基地实习相结合

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教学中,学院与哈尔滨多家园林公司和部门开展了密切合作,为本科学生的绿化实习提供了基地。同时,在教学中采用了4种项目教学方法。

1.虚拟项目法

在没有具体的园林植物景观设计项目的前提下,授课教师多途径搜集居住区、道路、广场、公园、厂矿、机关等一些典型绿地的图文资料,编写相应的植物景观设计项目的教学任务书,要求学生根据任务书中的要求,独立或合作完成虚拟项目的植物景观设计方案。

2.真实项目法

授课教师将自己主持或在校外实训基地参与的植物景观设计项目作为授课内容的一部分,针对实际项目进行场地分析、概念设计、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设计、补充设计等阶段内容的讲授,并安排学生积极参与项目的设计,使学生充分了解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各阶段的进度安排和成果要求,为毕业后从事专业工作奠定基础。

3.引导项目法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定期去广泛查阅国内外植物景观的经典案例,对比分析各经典案例植物景观设计的要点。在课程结束时,要求每个学生选择一个典型案例,在教师引导下,通过电脑和手绘形式进行植物景观节点的临摹,并以汇报的方式进行讲解,培养学生对植物景观设计案例的解读能力。

4.互评项目法

东北农业大学“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实验课的考评多以学生的实验报告、实习论文等为主要内容,这种考评方式容易导致“高分低能”的现象。为了客观评价学生的园林植物景观的设计能力,教师采用了互评项目教学法,要求学生相互点评其他同学设计方案的优缺点,增强学生对植物景观设计方案的鉴别能力与方案点评技巧。

(五)确立科研与教学互促共进的发展模式

在东北农业大学“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精品课程的建设中,逐形成了“以研促改、教研结合”的发展新模式。授课教师申报了多项横向、纵向科研课题,先后获得了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科研课题6项,授权专利3项,取得了较为明显的科研成果。同时科研成果提升了授课教师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领域的科研水平和学术影响力。这种从教学中来,凝练为科研方向,形成科研成果,最终又将科研成果服务于“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教学,实现了教学与科研的耦合发展,促进了教学效果。

三、农业类院校“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精品课建设的成效

园林植物设计要点范文4

【关键词】植物造景;植物文化;应用

园林离不开植物,植物在园林建设中的作用非常重要,我国很久就产生了植物文化,植物文化在我国园林中的应用由来已久,当前绿色、自然、环保理念是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园林建设也应该更要注重让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植物文化在现代园林的修建中又将大放异彩,在园林的植物造景中经中国元素中国文化通过现代的形式和理念重新演绎,将让我国园林更具中国特色,民族特色,这是我国园林文化的独有发展方向。

1.植物文化及其在园林配置中的体现

1.1植物文化

文化是人们内心世界对非物质形式精神附加和寄托,是人们在情感和精神上通过事物的互动和表达,我国对于文化的诠释和演绎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独一无二,我国的文化体现在社会的多个方面,园林作为人类生存环境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早就形成了园林文化,园林中的造景也有很全面的文化形式,尤其是园林植物在园林中的运用,让我国园林文化更好的结合了我国的植物文化,让园林的表现形式和内涵更有多方面的提升。植物文化可以让园林的整体效果表现出内心情感和精神内涵,是让我国园林具有灵动和灵魂的点睛之笔,但是我国植物文化在全国各地整体相近但是又有不同,所以在进行园林植物造景中要结合各地不同的特点让我国园林又拥有地方特色,在园林造景当中对植物的合理利用可以更好地体现出一个城市和地区在文化上的一些重要特征。

1.2植物文化在现代园林配置中的应用和体现

首先是植物自身所蕴含的文化内容。在原始民族当中,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生产力也处于较为薄弱的阶段,同时在生产方式和生产观念上也处于较为传统和落后的阶段当时人们对于植物保护方面的认知主要还是停留在保温和杀虫的层面上,所以对于植物自身的抵抗能力有很强的依赖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人们对于植物的认知也在不算地发展和丰富,植物的功能也日益多样化,人们将植物用作净化空气和观赏当中,植物文化在这一过程中便逐渐产生,在园林设计中,设计师经常将自己的情感诉求和个人对于整个园林的理解和规划来设计整个园林当中的景观,同时也加入了很多比较具有底蕴的文化内容,植物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独的个体,它与整个园林的景观融为一体,成为了人们的心理依托,所以人们也将更多真实的情感寄托在园林当中。

其次,植物景观自身所具备着浓厚的文化底蕴,所以也使得本来很简单的植物有了更加丰富的含义,例如莲花是品格较高的一种象征,牡丹是富贵的一种象征,在一些非常有古典韵味的园林设计中对植物选择的要求更加严格,不仅在观赏性上要有很好的表现,而且还能够更好地体现出其实用的价值。

一般来说,植物造景的设计和建设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社会环境、自然环境、风俗习惯等等,同时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所代表的政治意志还有很多的建设水平也会对整个园林景观的设计和建设方案也有着非常大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每一个发展阶段给园林景观所赋予的能容有着很大的差异,植物景观的设计当中也要体现出非常浓重的时代气息,所以在每一个阶段其特点都有着非常明显的不同。

2.现代园林造景策略

2.1园林植物配置要点分析

第一,适用性与美观性原则。园林景观建造过程中,应当充分地考虑植物自身的耐性与适用性。实践中可以看到,植物对水分的要求有所不同,通常深根类的植物耐旱性比较强、本地区树种的耐旱性要比外来的树种强很多,因此在山坡园林景观建造过程中,应当多配置一些深根类植物;湖岸溪边等位置,建议配置一些浅根类植物。在园林植物配置过程中,还要确保其美观度。无论何种植物,只有被用在了园林建造过程中,都应当保持足够的美观度。

第二,园林植物配置过程中,应当保证多样性、确保本土化。实践中可以看到,由于现代生态环境不断的恶化,园林生态建设过程中的植物造景成为园林建设主流。

2.2园林造景中的文化建设要求

第一,现代园林植物配置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配合城市的发展,首先应当对城市文化以及民族地域特色进行分析研究。实践中可以看到,不同地方都有其市花、市树,这是通过投票方式民主产生的,代表着广大群众的意愿、也是本地区气候条件下的适合品种。

第二,园林植物选择与配置,应当体现时代性。传统文化背景下,古典的园林一般都属于私人、贵族,因此处处体现出一种贵族气息,艺术性非常的强。因此,在现代园林植物配置中,只需参考古典园林理念,更多的还是要有效结合时代特征和现代文化理念。

3.园林造景应该掌握的原则

(1)功能性原则 植物配置时,首先应明确设计的目的和功能。例如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的种植设计,为了达到防止眩光的目的,确保司机的行车安全,中央分隔带中植物的密度和高度都有严格的要求;城市滨水区绿地中植物的功能之一就是能够过滤、调节由陆地生态系统流向水域的有机物和无机物,进而提高河水质量,保证水景质量;在进行陵园种植设计时,为了营造庄严、肃穆的气氛,在植物配置时常常选择青松翠柏,对称布置;而在儿童公园内一般选择无毒无刺、色彩鲜艳的植物进行自然式布置。

(2)艺术性原则 植物配置不是绿色植物的堆积,而是在审美基础上的艺术配置,是园林艺术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在植物配置中,应遵循统一、调和、均衡、韵律等基本美学原则。这就需要在进行植物配置时。熟练掌握各种植物材料的观赏特性和造景功能,对植物配置效果整体把握,根据美学原则和人们的观赏要求进行合理配置,丰富群落美感,提高观赏价值,渲染空间气氛。

4.结语

近几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同时,城市的建设也需要更加重视整个城市内部的环境质量,园林景观的建设也越来越多,同时园林景观的作用也日益丰富,这对于我国的很多城市来说都是一种非常大的进步。 [科]

【参考文献】

[1]林汉,郄亚微,徐有明,刘聪,赵巧只.浅析文化性在园林植物配置中的体现[J].安徽农业科学,2008(35).

[2]张弘.植物文化与现代园林植物配置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31).

园林植物设计要点范文5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园林植物规划设计;教学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02-0072-04

上世纪五十年代,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建立了室内设计专业,这是国内最早设置该专业的高校。到20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改革开放促进国内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室内外优美环境的渴求促进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国内普通高校以及职业院校相继开设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专业建设初期,环艺专业主要以室内设计发展方向为主,后期由于房地产经济迅速发展,就业市场对景观设计专业人才需求加大,为迎合市场人才需求、扩大学生就业面,很多内地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将专业延伸至室外环境设计,以公共艺术设计、景观设计为多个发展方向。农业院校结合本校特有的林学教学资源以及师资条件,室外环境设计景观方向专业发展主要倾向于绿化设计、种植、施工方向,课程体系比较完善;而非农业院校由于教学资源、师资条件的限制环艺专业室外方向以艺术创作、规划设计为主,由于专业发展时间短、办学条件等问题的限制,景观设计方向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方式不完善。面对如此种种,如何根据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培养目标和学生特点发挥艺术类学生特长以及合理开展“园林植物规划设计”课程教学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园林植物规划设计课程不够重视

就环艺专业本身而言,园林植物规划设计是景观设计方向核心课程,但纵观我国当前环艺专业教育现状,无论是高职院校还是普通高校,环艺专业的课程设置都着重强调软件、规划设计类课程,在专业课程中占据很大比例,而对园林植物课程体系建设不够重视,在专业建设初期很多院校都没有开设这类课程,后期通过学生就业反馈信息以及景观行业对园林植物规划设计人才需求的情况下,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纷纷开设了相关课程。但大多数课程对园林植物规划设计仍然停留在简单的栽树、绿化认识方面,缺乏对园林植物环境重要性的认识,从而导致学生在实际项目中园林植物造景能力较低,如城市公园设计中,园林植物造景面积占整个绿地项目的80%,由于学生对园林植物造景轻视,大面积的植物规划设计造景艺术性差,缺乏美感,严重影响了规划设计水平。

(二)适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教材缺乏

当前针对环艺专业的“园林植物规划设计”课程教材不多,且大多教材很大程度上是借鉴农业院校教材编写的,但农业院校课程设计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来讲教材内容过深,专业性太强,课程延续时间漫长;而理工类、综合类院校开设课程以园林植物景观的艺术性为主,专业知识比较浅显、深度不够,导致设计中无法灵活运用丰富的园林植物材料进行造景设计,并且课程设置、内容安排与其它专业课的连贯性不强,在后期规划类课程中,由于课程教师对园林植物规划设计知识的欠缺,概念设计阶段的植物造景往往被忽略,导致环艺专业同学对园林植物空间造景一片茫然[1]。总的看来,结合环境艺术专业学生特点的园林植物规划类教材缺乏。

(三)教学资源缺乏

相较于农林院校非常齐全的园林植物规划设计类课程师资力量、教学资源和设备而言,其他院校就显得空白,没有相关的实验室、标本室开展教学,课程教师往往只有一名有着相关教育背景的专职教师,甚至有的普通院校和高职院校采取外聘教师或者是其他课程教师来完成教学任务,笔者所在学校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相关背景专职教师只有一名,有时兼职到其他职业院校上植物规划设计类课程。同时由于教学资源、设备、课时限制,教学手法比较单一,通常采用理论讲授为主,项目辅导为辅,缺乏实践教育环节。这就使得课程的完整性、连续性和专业性得不到很好的保证,教学质量得不到较好保障。

(四)理论知识方面欠缺

园林植物规划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课程。要求从业人员不仅具备设计专业知识还要有扎实的植物类知识[2],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大多是艺术类高考生,与非艺术类专业学生相比,种类繁多、变化丰富的植物品种让学生应接不暇,严谨的植物施工制图规范让思维活跃的环艺专业学生极不适应。学生主观上普遍存在对植物规划设计课程有偏见,认为这是园艺工人专职工作,作为设计师是不用做类似工作的,从而е卵生在植物理论知识方面比较薄弱,对于植物的相关知识了解不足,设计中植物规划设计部分留白。同时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优势在于具有较强的艺术功底,美学认知和图面表达比较强,这些方面为“园林植物规划设计”课程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实践指出了明确方向。

(五)实践教学环节比较薄弱

植物景观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环节中应加大实践教学,但由于受教学资源、教学环节、课程设置等因素制约,非农林院校和高职院校环艺专业学生一般停留在理论课本上,学生在校期间较难获得实际工程的锻炼机会,即使有机会参观考察苗圃、施工工地,也是走马观花晃眼而过,对园林植物规划设计程序和后期施工工艺不了解,从而导致对园林植物规划后期效果把控不够,规划设计脱离实际。

二、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一)明确教学目标

结合环艺专业学生生源质量差、基础差以及就业市场对环艺专业实用性要求这一特点,笔者所在学校的教师们经过研究,将环境艺术专业的“园林植物规划设计”的教学目标定位为:熟练掌握该地区常见、常用园林植物主要识别特征以及园林用途;运用环艺专业课程所学美学以及理论知识,从植物平面布置、空间布局、造景形式、植物与其他造景要素配置以及植物景观特色等方面对各类风格、各类型空间植物景观进行优劣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能够胜任各类型绿地的方案设计、阶段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培养并强化学生自我学习和总结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

1.植物识别标本法。根据环艺专业园林植物规划设计教学目标,结合该专业市场人才需求情况,学生需掌握和准确认识本地区常见常用园林植物。首先对植物品种的识别,是植物景观设计的基础。由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相关基础理论知识欠缺以及教学资源的缺乏,针对学生对植物品种、观赏特性易记易忘特点,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求学生在了解认识植物的过程中,自己动手制作植物标本,并发挥专业特点手绘绘制植物树形和树叶,通过拍照、记录的形式收集植物种类并装订成册,经常翻阅查找。另外积极组织学生开展校园观赏树木挂牌活动,此项活动可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校特有的文化氛围,学生会对自己挂牌的植物印象深刻,可加强记忆,并且在校园游览中增强专业知识。

2.空间体验法。无论是室内还是室外环境,人们使用的是空间,环艺专业学生对建筑墙体形成空间比较具象,而对植物形成空间比较抽象,习惯性思维以为植物景观设计就是栽树,聚焦在植物美学特征上,是否开花结果,形状是否独特性,季相变化是否丰富,对植物群落立面上的层次变化和整体主次关系的概念理解不深,对室外植物景观空间把握不准确[3],导致设计中不能熟练地利用园林植物围合或分隔空间。教学过程中应加强植物景观调查,对不同类型空间、不同尺度空间进行调查研究,让学生亲临其境去感受空间。在对植物空间体验的同时,学生应将植物空间形成的感觉用语言表达出来,详细研究植物是怎样的布局和材料形成的独特空间感,对照相同空间不同材料围合形成空间的不同,以及相同材料形成不同空间的区别,以此找到设计的关键点,为后续项目设计打下基础。

3.优秀案例分析临摹法。设计之初在于多看、多分析、多动手,学习好的优秀作品和案例,园林植物规划设计也不例外,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不同场地类型以及不同空间尺度的优秀植物景观进行调查分析,让学生对植物景观有比较直观的体验认识。现在大多数学生设计中存在眼高手低、动手能力差的特点,因此在课程中应该强化训练学生动手能力以及图纸图面的表达能力。在对优秀案例进行调查分析的同时采用临摹法,首先对其周边环境、项目概况进行了解,对植物景观空间特征、造景特点、品种进行分析,总结要点,启发学生,避免空谈设计理念的现象,并收集总平面图以及其它效果图。然后在此基础上,到现场去测绘、体会、临摹,通过组织学生对植物景观进行实地测量、评价与现场绘图,培养学生的尺度感、分析能力、手绘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4]。

4.立体效果图表示方法。园林植物规划设计课程通常采用虚拟项目进行设计,学生由于处于初步专业设计阶段,对植物空间想象能力差,难以将理论知识转化植物景观形象及适当的图形语言表达出来,同时缺乏对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工作程序、设计方法特殊性的了解,最终图纸的表现形式主要以CAD格式的施工图表现,对后期形成的实景效果没有概念,景观方案设计最终停留在图纸上。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实施电脑实训教学,让学生使用各种制图软件进行园林植物规划设计,如草图大师软件,该软件易学易用,对电脑配置要求不高,可自制植物素材,根据学生所作CAD图形文件,采用相同素材和规格制作三维效果图,在场景内可人视角度360旋转观察植物配置所形成的空间立体景观效果,让学生可预见方案后期形成的植物景观效果。

(三)课程设计

完成前期的理论知识和调查基础上,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选择面积适中的场地进行课程设计,完成从方案到施工图设计全过程,了解熟悉园林植物规划设计程序,要求学生能够熟练进行总体布局结构规划、空间营造、群落构建、主体造景植物景观设计,并且可以结合模型设计、电脑建模来感受植物景观设计的优劣,训练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和调查实践中所获得的设计经验进行植物规划设计的能力。课程设计主要包括实地调查和场地设计两个步骤。

1.实地调查。运用空间体验法和优秀案例分析临摹法,选择植物景观特点突出、代表性强的场地进行调查,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对植物景观空间有具象的认识,特别加强植物景观品种、设计手法、主题、空间、尺度等认识和理解,以便为后期的场地设计服务。在调查过程中要提出明确的作业要求,具体包括整个调查场地的场地分析、空间分析、植物空间结构布局、栽植形式、植物配置模式、植物主题及种类、规格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要求学生提交调查场地分析图,实测到的植物景观平面图、立面、剖面图以及植物景观特色分析图(可手绘或拍照),同时附上植物品种表格[5],其中园林特征主要包括该品种观赏特征、园林用途、开花时间、花的形状等,这样学生即认识了品种,又知道如何造景配置植物,为后续场地设计打下基础。

2.场地设计。场地设计通常会选用同一场地进行不同类型空间设计,或者对不同场地进行同一类型空间设计,设计之初,教师结合课程特点以及专业培养目标制定植物景观设计任务书,内容要求详细具体,从方案到施工图设计阶段,规定各阶段要求的步骤、设计内容、图量、图纸表达方式。

(1)场地调查。首先要求学生对场地进行认识分析,让学生真正明白设计的根本出发点,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其次植物规划要与场所固有属性结合,注重场地关联性;最后要将规划落实到元素层面,并调整为可以实施的详细设计。该阶段要求有详细的场地分析图,用简单的符号并配以文字、图片说明,形象生动表明场地属性。

(2)植物景观方案设计。结合前期场地调查进行园林植物方案设计,要求既要满足景观空间需要,又要体现地区文化,同时突显植物配置对景观空间的营造作用。结合平面和立面布局来塑造空间,并做到植物四季景观变化和立面层次搭配。为丰富植物景观效果,要求规定一定数量植物品种进行配置设计。该阶段图纸要求植物平面布局图、植物层次剖面图、植物效果示意性图片、植物品种附表。

(3)施工图设计。植物方案确定以后要绘制施工图,通常采用CAD软件绘制,要求图纸绘制要详细规范,并附植物栽植品种表格,主要包括:品种、规格、园林特征,其中规格主要是指乔木的胸径、冠幅、杆高,灌木的高度、冠幅,同时要说明灌木的栽植密度,园林特征主要包括该品种观赏特征、园林用途、开花时间、花的颜色形状等。由于学生难以将平面转化为立体景观空间形象,可运用立体效果图表示方法,将平面转为立体效果在电脑场景中三维旋转观察设计效果。为加强学生对植物施工工艺了解,学生之间可交换图纸制作实体模型,一方面植物方案设计很具象的展示出来,另外通过交换图纸做模型可互相检测施工图作图是否规范。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由于专业跨度大,学生要在四年时间内完成室内外基础和专业课程学习,任务繁重,难免出现厚此薄彼的学习现象。园林植物规划设计作为核心课程,希望各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能够重视这类课程学习,专业教师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初步建立学生的植物空间感以及植物美感,通过标本采集方式、空间体验、优秀案例分析临摹、立体效果表示方法以及n程设计教学途径,把控每一个学习环节,提高课程效果,增强学生植物规划设计方面能力,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为专业设计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陈菲,卢伟娜,张丹.高职高专园林植物造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河南农业,2015(8):37-38.

[2]杨凤云,王首一,李萌.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园林植物实践教学改革探析――以河北工程大学为例[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2015(32):78-82.

[3]李彦雪.教学改革背景下对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教学的思考[J].时代教育,2011(9):194.

园林植物设计要点范文6

关键词:城市园林;植物配置

在园林绿化中观赏效果和艺术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园林植物的选择和配置。如果不注意花色、花期、叶色、树形的搭配。随便栽上几株就显得杂乱无章.景色大为逊色;另一方面,园林植物品种丰富,形形,有的种类在一年中仅一次特别有效,或者在开花期、或者在结果期。因此,从园林植物特有的观赏性考虑。要求我们研究园林植物配置,以便创造优美长效的植物风景“艺术团”。

1 树种选择

一个城市的文化历史在园林植物的配置上的能够得到具体体现,如北京香山红叶(黄栌)、杭州柳浪闻莺(垂柳),都是与城市的历史文脉紧密联系的。在园林植物树种选择上,首先应遵循适地适树、植物多样性的原则,同时还要考虑市花市树、珍贵树种、古树名木的保护利用。城市的骨干树种(基调树种)应以乡土树种为主,适当选用已驯化的外来树种。市花市树是一个城市的居民经过投票选举并经过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受到大众广泛喜爱的植物品种,也是比较适应当地气候、地理条件的植物。它们本身所具有的象征意义也已上升为当地文明的标志和城市文化的象征。如淮北市的梅花代表着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名树名木是指城乡范围内树龄在百年以上的树木,具有科研、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的、珍稀列级保护的、树形奇特罕见的树木以及在园林风景区起重要点缀作用的树木。

2 植物配置艺术手法

现代植物配置求群落景观, “师法自然”植物造景利用乔、灌、草形成树丛,树群时更注意深浅兼有,若隐若现,虚实相生,疏落有至,开朗中有封闭,封闭中辟开朗,从无形之虚造有形之实,体现自然环境美。配置艺术手法可试论如下。

2.1 考虑植物的生态习性

植物生态美首先要保证植物生长良好,因此进行植物配置时,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使植物正常生长,充分发挥其观赏特性。植物配置时要掌握每种植物的生态学和生物学特性。如落叶、常绿之分,慢生、速生之分,喜阳、耐阴之分,喜酸性与耐碱之分,耐水湿、喜干旱等等一系列。水池应种湿生植物如:落羽杉、垂柳、池杉、枫杨等,墙阴处应植女贞、竹等耐寒植物,背阴且能略受阳光之地栽杜英、山茶等。杜鹃要求一定的遮荫环境,一般在大乔木下的杜鹃开花,生长都较好。

2.2 充分运用植物的观赏寓意来表现意境美

意境美是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运用植物材料来创造园林意境。如松竹梅的“岁寒三友”,梅兰竹菊的“四君子”,红豆的相思,垂柳的惜别,松柏的苍劲,竹之虚以有节,梅之独傲霜雪,兰之幽幽清香,莲荷的吉祥如意等等采寓意造景。选择不同的树种,创造不同的景观效果,感受不同的寓意,从观赏植物的形态美到植物的意境美。

2.3 充分表现植物景观的色相和季相

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颜色,如针叶林呈蓝绿色,常绿阔叶林呈深绿色,银白杨呈现碧绿与银白交相辉映的色相,掌握不同的种群的色相,合理配置交换的林相。在我国在较长的植物生长期内,用较多的品种,满足对色彩的需求显示出相变化,按照植物的季相和不同花期的特点创造园林时序景观,使在不同的季节,在同一地区产生不同群落形象。春夏时节鲜花锦簇,二月兰、山桃、迎春、连翘等。早春竞争花开,月季、桃花、梨花、樱花等相继绽放。形成春季繁花似锦,夏季绿树成荫,秋季硕果累累,冬季枝干遒劲,四季演变的园林景观。 

2.4 要根据环保的要求选择树种

在众多的树木之中,有许多不光具有一般绿化、美化环境的作用,而且分别具有防风、固沙、防火、杀菌、隔音 吸滞粉尘、阻截有害气体和抗污染等保护和改善环境的作用。因此,在城市园林、绿地、工矿区、居民区配置林木时,应该根据各个地区环境保护的实际需要,配置适宜的树木。例如,在粉尘较多的工矿附近、道路两旁和人口稠密的居民区,应该多配置一些侧柏、桧柏、龙柏、青桐、槐树、悬铃木等易于吸带粉尘的树木;在排放有害气体的工业区特别是化工区,应该尽量多栽植一些能够吸收或抵抗有害气体能力较强的树木,如广玉兰、海桐、构树、棕榈等树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