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招商引资工作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服务业招商引资工作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服务业招商引资工作方案范文1

这次全市招商引资工作会议,是市委、市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州招商引资工作动员会议精神,对全市招商引资工作进行安排部署,迅速掀起全市招商引资热潮,推动项目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确保今年“两基本一全面”目标圆满完成。

刚才,正军同志传达了全州招商引资工作动员会议精神,金富同志宣读了《XX市贯彻落实全州“百团招商行动”工作方案》,各招商引资工作组与市委、市政府签订了责任状。下面,就深入贯彻落实好全州招商引资工作动员会议精神,全面抓好我市的招商引资工作,讲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深入学习领会精神,切实增强招商引资工作的紧迫感

1月8日,州委、州政府组织召开了全州招商引资工作动员会,决定将2014年确定为全州“大招商年”,组织实施“百团招商”行动,实行全民招商引资,动员全州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招商引资工作。会上,张政书记作了重要讲话,对实施“百团招商”行动的目的、目标、重点、方法、措施等进行了明确,提出了一系列招商引资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涵盖了招商引资工作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创新性和可操作性。杨永英州长在讲话中要求,全州上下要把招商引资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把上上下下的智慧集中起来,把方方面面的力量凝聚起来,把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把本地的优势和长处整合起来,形成万众一心招商引资的整体合力,全力开展招商引资,迅速掀起全民招商热潮。

全州招商引资工作动员会已对招商引资工作进行了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州全民招商、“百团招商”工作已全面启动。全市上下要认真学习领会全州招商引资工作动员会议精神,深刻认识招商引资工作的重大意义,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州委、州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作为我市加快发展的“关键一招”和“重要环节”,作为党委、政府抓经济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进一步以开阔的视野和全新的思维,主动加入到当前日趋激烈的招商引资竞争中来,全力推进我市招商引资工作,推动我市实现新一轮大跨越发展,为我市全面实现年度“两基本一全面”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二、紧密结合兴义实际,奋力开创招商引资工作的新局面

“经济发展靠投入,资金投入靠项目,大的项目靠招商”。过去,我们一直在喊招商,也一直在抓招商,招商引资在推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发XX县市、与发展较快的县市相比,我市的招商引资工作还很薄弱。一是招引的大项目还较少。从我市现有的招引进来的企业、项目来看,大项目、含税高的项目较少,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能力不够强劲。二是招商引资的办法不够多。主要是靠领导招商、以商招商和职能部门招商,主要是围绕能矿资源、土地资源、水能资源招商,招商引资渠道单一、思路不清、方法不多。三是招商引资效果不够好。表现为项目签约多、落地少,投资多、到位少。一些项目只签不建,一些项目占地不建;一些项目推进缓慢,资金到位率不高等。

因此,在州委、州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下,结合《黔西南州“百团招商行动”实施方案》,市委、市政府及时研究制定了《XX市贯彻落实全州“百团招商行动”工作方案》,对全市招商引资作了进一步的安排部署,就是要着力改进并突破招商引资工作。这里,我再强调几个重点。

一要明确目标。当前,招商引资竞争态势日趋激烈。随着州委、州政府“百团招商行动”的启动,全州各地拼抢项目的态势将越发激烈,如果我们再慢一步,再不下大工夫去争、去拼,就会坐失良机、落后于别人。所以,市委、市政府结合实际,把今年招商引资工作目标定为360亿元,力争目标定为400亿元。刚才,各招商引资工作组与市委、市政府签订了责任状,就要紧紧围绕这一目标,切实把招商引资作为今年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千方百计完成目标任务。

二要抓住关键。招商引资的关键在于策划生成项目。如果事先没有策划,到了谈判桌上才临时抱佛脚,见什么就抓什么,就会使招商工作变得十分被动,也无法使招商工作获得理想的效果。第一要围绕资源优势策划生成项目,重点是围绕矿产资源、电力资源、水利资源、旅游资源、农特产品资源和劳动力资源,认真研究,把优势资源生成一大批项目,把一大批项目做成产业链条,真正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启动建设“白龙山水资源保护区”后,不挖煤、不挖金、不挖矿,逐步退出煤炭、黄金生产行业,走可持续发展路子。在围绕矿产资源招引项目中,要把方向转到矿产资源的精深加工和利用上来,不再招引挖掘、开采矿产资源的项目。第二要围绕优势企业(项目)策划生成项目,重点是围绕“一网五化一业”策划生成项目,努力培育和引进一大批关联度高、互补性强、成长性好、附加值大的上下游产业项目,形成产业链条,推进产业集群化、规模化,做大做强优势产业。第三要围绕兴义独特的区位、交通优势,策划生成一大批以商贸物流、旅游会展为重点的产业项目,广泛吸引投资,加速推进项目建设,切实把区位交通优势转变为经济发展优势。第四要围绕发展定位策划生成项目,重点是围绕省、州把XX市建成三省(区)结合部商贸物流中心和百万人口节点门户城市定位,抢抓省、州帮助和支持兴义发展的机遇,有针对性地策划和生成一大批大教育、大医疗、大会展、大购物、大文化、大体育项目。第五要围绕改善民生策划生成项目,重点是在全力推进产业项目大发展的同时,着力谋划和争取一大批与群众生产生活相关的基础设施、教育、医疗、就业、住房等民生项目。

针对策划生成的项目要下大力气解决对项目包装认识不足、推介不够的问题,做到一个项目一个包装、一个项目一本推介手册、一个项目一套推介方案,并扎实抓好项目的推介工作。对包装好的项目要充分利用电视、网络、报纸广泛宣传和推介,切实提高项目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三要创新方法。要着力解决过去招商引资目标不明、思路不清、方法单一、各自为政等突出问题,要做到“七个结合”:一是坚持全民招商与精准招商相结合。既要积极组织和动员全市上下广泛参与招商引资活动,把方方面面的力量凝聚起来,把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提高招商引资的广泛性、覆盖面;又要建立和完善精准招商机构,由专业人员开展专业招商、定位招商,提高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命中率。二是坚持高位招商和以商招商相结合。既要给全市各级主要领导明确招商引资责任,促进主要领导同志亲自部署、亲自招商;又要多协调、多沟通、压担子、给政策,积极鼓励和支持企业负责人和知名商人主动招引上下游项目、配套产业项目或为我市招商引资牵线搭桥。三是坚持产业招商和园区招商相结合。既要围绕我市的工业、农业、旅游业、文化产业、医疗卫生产业、教育行业、餐饮服务业、民生保障、信息咨询行业等实行专向、定向招商引资;又要充分利用我市现有的园区优势,不断优化清水河产业园区、威舍产业园区、马岭九头坡工业园区、洒金教育园区环境,招引关联产业、关联项目,形成具有兴义特色的产业体系。尤其要围绕产业园区、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示范小城镇、城市综合体、旅游景区策划和申报一大批项目,争取挤进全省“5个100”工程盘子,争取更多奖补资金,不断完善发展平台。四是坚持招商引资与争取投资相结合。就是坚持一手抓招商引资,一手抓争取国家资金、项目。在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的同时,认真研究国家宏观调控、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国发二号文件和国家、省、州最新的产业政策,有针对性地申报一大批优势产业项目、新兴产业项目、社会发展项目和重大基建项目,最大限度地争取国家投资。五是坚持政府组团招商与小分队突击招商相结合。既要由政府牵头大力组织召开专题推介会、招商会,面向大企业、大集团有针对性的开展招商引资,引进一批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又要成立小分队突击招商,将一些信息灵敏度高、项目鉴别能力强、业务素质过硬的人才充实到招商一线,有目标、有计划、有重点的专攻某个项目或企业,实行重点突破。六是坚持招引经济发展项目与招引民生保障项目相结合。既着眼于长远发展,坚持抓大项目、好项目、潜力项目,发展区域经济;又要尽可能地招引或争取一大批基础民生项目,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夯实基层基础。七是坚持招引大项目与招引小项目相结合。就是不论企业大与小,不论产业轻与重,不论技术高与低,只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环保要求,能带动就业、有税收的都要大力引进,进而在全市形成既有顶天立地的大项目,又有铺天盖地的小项目的项目格局。

三、着力建立健全保障措施,确保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招商引资是一项繁杂的系统工作,时间跨度长、涉及部门广、牵扯环节多。要切实加强领导、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确保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一要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一方面,要加强领导。切实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摆上重要位置,进一步加强对招商引资工作的组织领导,进一步落实招商引资工作经费,形成招商引资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体系。另一方面,不允许搞形式、走过场,不允许把目标任务简单、机械地层层分解到乡镇(街道)、部门,一分了之。要科学明确目标职责,确保招商引资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圆满完成。第一,要把今年确保360亿、力争400亿的招商引资工作目标任务明确分给6个工作组,各工作组组长是招商引资工作“第一责任人”,是各组招商引资的组织者、领导者,不仅要过问招商引资中的重大问题,也要带头走出去招商,对大的招商项目,要亲自参加谈判,亲自组织实施,亲自调度项目建设,确保目标任务圆满完成。第二,6个工作组要及时将目标任务明确到园区,明确到产业,明确到项目,明确到地块,明确到责任人,确保项目引得进来,落得下地,发展得好。第三,市四大家领导班子成员,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联系谁负责”的原则,要在全力争取和推进“5个100”工程、全力争取各级对口资金和项目的同时,负责抓好对口项目的谋划、洽谈、招引、落地、建设、投产等相关工作,确保一抓到底、抓出成效。第四,各乡镇(街道)、部门要不断完善本地区、本部门招商引资软、硬环境,全力支持和配合各个招商引资工作组抓好招商引资工作,积极为项目落地、项目建设、项目运营做好相关服务。

二要强化督查,落实奖惩。没有严厉的督查考核,目标任务就会流于形式;没有严肃的奖惩措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就会缺乏动力。要把招商引资工作情况作为干部任用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推动形成各级领导干部抓招商引资工作的激励约束机制。要进一步加大对招商引资工作的调度督促力度,及时掌握工作进度,定期通报有关情况,严格考核奖惩,对于领导重视到位、措施有力、成绩突出、完成任务较好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因工作不积极、不主动导致项目搁浅的责任人启动问责程序,进行责任追究。真正做到奖出活力、罚出动力。

三要严肃纪律,优化环境。一是各单位、各部门、各乡镇(街道)要强化大局意识,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自觉把本部门、本乡镇(街道)的工作融入全局,自觉摒弃狭隘的部门利益和地方保护主义,各尽所能,积极为全市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工作服务。对相互拆台、推诿扯皮、办事拖拉、故意刁难,以及注重维护部门和本地利益,不考虑全市发展大局,破坏招商引资环境的,一经查实,不仅要追究当事人责任,还要追究领导责任。二是对外出招商的干部要实行报告制度,及时向指挥部办公室报告行程,便于指挥部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适时对工作进行调度和监督。三是继续以“项目会战行动”、“安商行动”等长效机制为抓手,把整治投资软环境作为重点工作,进一步营造亲商、扶商、助商的良好环境。

服务业招商引资工作方案范文2

一、明确工作目标、狠抓落实.

为了落实目标,我们多次召开科务会,进行调度其具体工作1、汉正街市场物流整治工作.2、人大代表建议案办理工作.3、防汛预案工作.4、对辖区物流市场调查摸底工作.5、汉正街客运站外迁工作.6、客运站周边环境整治工作.7、客运站安全生产巡查工作.8、招商引资工作.9、绩效目标考核工作.10、行业投诉处理工作.11、交通窗口大城管理工作.12、城市综合管理“十进”活动工作.13、节假日期间驻站工作.14、突击性整治工作。对每项工作都能够认真抓落实,并较好完成。

二、综合整治与搬迁改造工作.

为了落实汉正街综合整治与搬迁改造工作的要求:一是全面清理、排查,并提出整治意见。同时就汉正街物流和客运市场综合整治与外迁事宜提出设想作为领导制定规划的参考。二是我们积极配合专班领导组织工商、公安、交警、城管等部门开展综合整治工作,从专班成立至今已开展各类联合执法整治工作一年时间,有序外迁物流企业、取缔无证及占道物流托运站,收缴占道经营桌子,占道托运招牌。两个客运站(汉正街客运中心站、汉电客运站),共256台客运车辆全部迁出。三是配合城管、工商、交警等部门清理月湖桥至区政府物流门点31户,其中有18户属于无证经营,依法拆除违规招牌、广告牌16块,进一步规范了道路运输市场经营环境,达到了联合整治的效果。四是加强物流企业与物流基地的对接工作,积极引进蓝焰物流基地到汉正街招商。五是加大客运站外迁工作,积极配合古田客运站的对接工作,并做好客运车辆稳定工作,平稳过渡。未发现不稳定因素,较好完成了外迁工作。六是接到行业投诉件,都及时处理和回复,回复率达100%。

三、规范市场秩序、构建和谐物流.

为了发展物流市场,规范物流市场经营秩序,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促进地区物流经济的繁荣和振兴。把汉正街市场与搬迁改造工作结合起来,按照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原则,对市场范围内从事物流运输、装卸搬运和运输服务业实施规范管理和综合协调,逐步实施地区物流市场的法制化和规范化。根据摸底调查,现已有物流园区7户,(蓝焰物流基地、雅深物流基地、乘丰物流基地、宏畅物流基地、汉正西物流市场、玲利物流停车场)物流企业538户。现已下达办证和年审通知280份,采取上门和打电话通知相结合,达到了较好效果。已年审142户,新办理各类证明13户,货运车辆年审率达到92%。

四、加强客运站监管和周边环境整治工作.

根据区委区政府《关于对“九个突出问题”进行承诺整改的工作方案》文件精神,推动“治庸问责”,优化投资发展环境工作向纵深发展,全面提升窗口地带综合管理水平,维护我区长途客运市场经营秩序。为保证任务的落实,现制定工作方案。由交通运输局作为长途汽车站周边地带综合整治工作的牵头单位,并组织开展了对客运站周边长途客车无证经营、站外揽客、超载运输、盯人拉客、“黑的”非法营运等专项整治工作,按照工作分工和各自承担的整治目标,通力协作、齐心协力落实好专班的整治工作任务。

8月15日按照市政府及市公安交管局的《汉正街及周边地区道路交通管理公告》实施后,我局辖区内两个客运站关闭及长途客运车辆线路调查取得了较好成效。从7月底开始对汉正街客运中心及汉电客运站进行调查摸底,并成立了汉正街客运站关闭外迁工作专班和汉正街客运站关闭外迁巡查专班,制定了《关于汉正街地区长途客运车辆外迁工作应急管理预案》。8月2日起,加强了客运站关闭外迁和长途客运线路调整的宣传工作,印发《汉正街地区长途客运车辆客运站点调整告知书》和《汉正街地区长途旅客告知书》257份。在两个客运站分别设立宣传点,保证每站每车都了解此项工作。召开车属单位沟通会和客运站领导工作会,提前告知具体工作安排。并在客运站的大力配合下,保证了外迁工作的平稳有序。每天安排驻站人员和执法车辆驻站,疏导不知情的旅客,确保客运站无车辆进出和车票售卖,圆满的完成了外迁工作。

五、注重人大政协提案办理工作.

截止2012年,区交通局共承办市区人大议案、代表建议和协议提案总共7件,我们科室就承办4件议案。为了办好提案,我们在局领导和党政办公室大力配合下,查找大量资料,调查了解情况。同时在办理议提案过程中,多次上门听取人大政协委员们的意见,在办理态度评议、办理过程评议、办理结果评议、综合评价意见,达到非常满意,较好完成了局交办人大政协议提案办理工作。

六、加强招商引资目标落实.

为更好地完成2012年招商引资和固定资产投入工作,确保完成区政府招商引资任务,我科室全体同志团结一心、积极努力,为投资方创造良好的环境,紧跟投资项目。区政府下达的招商引资5405万,实际完成了6100万,超额完成了区政府下达的招商引资目标。

服务业招商引资工作方案范文3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年1-6月份,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2.1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40.1%;实现外贸出口3,036万美元,同比增长146%,为年度计划的101%。招商引资完成到位资金3000万元,完成任务的42%。旅游接待游客56万人次,同比增长36%,实现旅游收入4.8亿元,同比增长35%。

二、物流及重点项目进展良好

*区站在打造振兴东北区域物流中心的高度,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全力推动物流项目建设工作。

一是通辽五金建筑材料装饰城项目一期于4月份开工建设,已有六个工程队进行施工,32栋楼盘多数完成主体二层建设,三栋宿舍楼也已经完成二层建设。形象进度已完成工程进度的40%,将于10月份建成并试营业。二期工程现已完成市发改委立项工作,《工程项目选址意见书》已经通过市规划局批准。二是金港市场物流园项目完成投资8,300万元,市场内2万平方米一纵两横的高等级混凝土路面已经完工,自治区建设厅已批准房地产开发资质,完成了总体规划设计,并开始建筑施工设计。建设红线问题,经市区两级政府的协调也已得到解决,项目力争8月初开工建设。三是日升日美物流配送中心项目一期工程已于4月开工建设,预计明年2月竣工并投入使用。目前已经完成仓储设备购置、培训中心改建、样品厅建设、物流基地建设美化等基础工作。ERP软件系统建设、农村物流网点建设、信息服务及商务平台建设、网络构建等软件工作也已基本完成,质量认证ISO9000体系也已经上报,公司自主品牌“德吉牌”农产品商标也在申请注册中。四是通辽内陆港项目由通辽物流园区(通辽市第一运输有限责任公司)、沈阳铁路局共同投资建设的内陆港项目,完成了建议书和平面规划图,已通过市物流办项目评估上报市政府,项目一期工程力争8月份开工建设。五是*工业园区(南区)综合物流项目现已通过了沈阳铁路局二次评审,铁路专用线行政许可已报铁道部准批,一期1000亩土地征用工作基本完成。六是利丰汽贸物流园项目一期工程已于去年9月份正式营业。当年实现营业收入2.1亿元,上缴税金120万元;今年1-6月份实现营业收入1.5亿元,上缴税金120万元。项目二期计划在在园区一期的西侧(临交警支队新址),东侧(临新工四路)分别开通南北路,临街建设4S店。七是莫力庙集贸市场项目项目计划投资1800万元,选址在莫力庙苏木小街基嘎查,占地面积86,000平方米,拟建的低温市场主要用于鲜葡萄等水果低温储藏及销售,兼营生产资料、农副产品、日用工业品等。项目建成后,年交易额可达1亿元。目前项目正在考察论证中。八是大林建材市场项目占地49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市场营业房和路面硬化工程现已全面启动,预计一期工程9月份建成并投入使用。九是余粮堡牲畜交易市场扩建项目新增营业面积16万平方米,建设竞买式交易区8万平方米,目前市发改委已经批准立项;申请农业银行贷款4800万元资金已经到位2700万元。十是三角公园市场扩建项目项目计划投资4000万元,新增营业面积1万平方米,新增就业岗位900多个。目前正在进行项目审批工作,并积极与通辽市创元房地产公司及营口聚宝楼房地产开发公司进行洽谈。

三、重点工作推进情况

1、招商引资工作进展顺利

*年我们积极引进一批商贸流通新项目入驻*区。一是由福建客商投资3000万元的通洲渔港大酒楼项目,已经正式开业并投入使用;二是三角公园市场扩建招商项目,项目建设初步规划已经区政府同意,目前正在与创元房地产公司及营口聚宝楼房地产公司进行洽谈。力争7月得到批准;三是哲里木广场改造及地下商场招商项目,我们分别与开发商北京红石京都置业公司,运营商广州赛迪公司及台湾大润发超市、辽宁兴隆大家庭集团积极商谈,准备在地下商场建设2万平方米的大型超级市场;四是引进北京迪信通公司投资民族商厦,开发通讯产品批发业务,目前已经签订投资协议;五是财富中心项目,该项目占地面积1.3万m2,建筑面积7.9万m2,由通辽市和圆房地产公司与江苏开发商共同开发。

2、“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继续深入

科区自2006年开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至今,已建成196个“农资农家店”。*年,我区安排新建120家“农家店”和加盟店,到6月末,日升日美公司已在科区新建农家店75户。并力争在10月份建成。到2012年“农资农家店”达到500家,镇村覆盖率达到100%。

3、新建“*商务局网”并投入使用

为加强全区商务信息建设,更好地为全区经济工作服务,我们在去年商务部子网站“*商务之窗”建设的基础上,开办了“*区商务局门户网站”,并实现了与区政府及市商务局门户网站的链接。网站于5月份开始试运行,在功能和服务方面更加完整全面,商务局常规性工作在网上进行通知,商贸物流企业通过网络及时了解上级文件、工作动态,同时在线办理相关事务等,推进了商务局办公自动化进程,使网站成为我们对外宣传、加强沟通的有效平台。

四、对外贸易情况

*年,我们按大口径计划对外贸易出口3000万美元。1—6月份,全区统计完成外贸出口3036万美元,同比增长146%,为年度计划的101%。我区外贸出口仍以清谷新禾、万顺达淀粉两家企业为主,万顺达淀粉公司1-6月份完成外贸出口217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00%;清谷新禾公司完成610万美元,同比增长38%。另外我区化工类出口产品受国际市场影响较大,通华蓖麻、兴合化工两家公司出口额度小于去年同期。

五、市场监管工作。

今年以来,科区商务局实行重要市场经营情况月报告制度,重要商品信息周报告制度,加强对市场监测工作,收到良好效果。一是全区市场销售良好。重点监测的五大市场销售额达到13.33亿元,同比增长13.5%。其中团结路贸易区市场成交额9.16亿元,同比增长11.25%;白音太来果蔬批发市场成交额为7720万元,同比增长15.66%;余粮堡牲畜交易市场成交额为1.31亿元,同比增长2.12%;大林集贸市场成交额为2930万元,同比增长12.36%;利丰汽贸园区成交额为7120万元。三角公园市场成交额为4470万元,同比增长18.56%;九中市场成交额为1920万元,同比增长4.55%;金通市场成交额为745万元,同比增长2.23%。其他农副产品及其他专业市场销售情况都较好。二是成品油市场监管。年初,我们举办了全区成品油经理培训班,60多名经理参加了学习。为进一步加强对全区成品油零售市场的监管工作,我们会同工商、质监、消防等有关部门全面完成了经营许可年审及市场监控工作。三是畜禽屠宰及肉制品市场监管。今年以来,我们一方面与没有定点屠宰场的镇(苏木)协调,要求各镇(苏木)都要建立定点屠宰企业。另一方面对全区屠宰加工企业及肉制品销售网点进行了集中整治,整治活动期间共出动了70多车次,490多人次,查处了不法商户160余户,查获劣质肉制品500多公斤。监察大队还不定期地对全区肉制品市场进行巡回检查,净化了全区肉制品市场。四是酒类监管工作。继续加大对城区及农区的酒类经营场所进行全面调查清理,按《酒类流通管理办法》认真执行酒类经营者备案制和酒类产品随附单制度。

六、企业改革工作

今年以来,我们对原国有管理企业进行了改革。一是对原糖业五商店进行了公开拍卖,析产分资,职工得到工龄补偿。二是煤气公司、百货三商店、百货五商店改革方案已得到区政府的批准,目前正在进行依法评估。力争对上述三户企业年内完成存量资产盘活工作,解决企业遗留问题。

七、下半年工作要点

1、确保完成全年各项经济指标。确保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0亿元,同比增长22%;外贸出口力争实现5000万美元;招商引资确保完成7,000万元,力争完成10,000万元;旅游总收入确保实现10亿元,同比增长32%。通过加强对企业运营情况调度、分析和引导,确保全年各项指标的顺利完成。

2、全面推动重点物流项目建设力度。一是进一步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我们要加大对物流行业的推动力度和扶持力度,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努力完善定点联系企业和重点项目专项推进制度,加强对企业和项目的推动工作,推进一批大项目早日建成。二是进一步加大项目服务力度。努力搭建物流信息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形成覆盖通辽市乃至周边区域的信息网络,完善物流综合服务功能。同时,争取上级专项资金支持,加快现有物流企业发展壮大步伐,促进拟建、在建项目早日建成并投入运营。三是进一步提高物流企业管理水平。密切与物流企业的联系,通过不定期召开重点项目调度会、信息会、发展研讨会等多种形式,帮助物流企业经营者拓宽视野、更新经营理念,全面提高物流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3、全力推动重点工作顺利实施。

一是继续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抓住现有在谈项目不放松。紧紧围绕物流业、商贸流通服务业及旅游业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积极走出去,请进来,全方位、多领域地广泛宣传*,以吸引更多的国内外客商关注*,投资*。努力营造“招商、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环境,确保完成全年招商引资任务。

二是“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工作。确保今年完成120个农家店和加盟店的建设工作,全区达到300家以上。大力扶持日升日美物流配送中心,加大对农家店的配送比例,确保农村日用品安全。积极协助日升日美商贸公司牵头组建自治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采购联合体,并利用信息平台,扩大企业知名度和经营配送规模,充分发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惠农作用。

三是组建*国际商会。*商会组建工作,在通辽市商务局的指导下顺利筹备,目前商会章程已经起草完成。下半年,我们将把成立*国际商会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积极收集整理会员资料,制定商会章程和工作方案。积极办理相关手续,尽快健全商会机制。进一步延伸工作职能,扩展服务范围,加强对企业的服务工作,提高商务工作档次和社会贡献率。

服务业招商引资工作方案范文4

一、总体思路

认真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与中央企业合作动员会的安排部署,按照加快构建“一个载体,三个体系”的要求,发挥各县、区人民政府的推动作用和企业主体作用,加强与中央企业合作,促进中央企业在我市扩大投资规模,推动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二、目标任务

(一)认真推动实施一批重点项目。继续推进与中央企业合作的对接、洽谈、签约工作,做好已签约项目的跟踪服务工作,力争今年开工或启动合作项目3-5项,总投资30-50亿元左右,努力推动在建项目早完成、早投产、早见效。

(二)洽谈签约一批合作项目,拓展合作领域,提升合作层次,丰富合作内容。采取资本、资产、资金、资源、技术等不同合作形式,在“年省与中央企业合作重点项目签约暨部分项目启动仪式”上,力争市有3-5项合作项目参加签约。

(三)谋划推介一批新项目。发挥各县区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的积极性,围绕重点产业、重点对象,筛选一批重点项目和中央企业对接洽谈,为深化合作做好前期准备。

(四)建立长期合作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市与中央企业合作联席会议制度,推进与重点中央企业的沟通交流渠道,制定与中央企业合作的年度工作方案,完善相应配套政策和工作措施,推动我市与中央企业合作工作不断深化。

三、时间安排

(一)发动筹划阶段(3月中旬)。近期组织召开全市与中央企业合作动员会。各县区、各有关单位要提高认识、广泛发动,制定与中央企业合作方案,研究落实措施,形成工作机制。

(二)对接洽谈阶段(6月底)。各县区、各有关单位要做好与中央企业合作对接工作。已经签署的协议,力争加快开工建设或启动合作项目;前期已有接触的力争达成合作协议,尚无合作对象的,要结合“十二五”发展战略和规划,有针对性的谋划合作项目,寻求明确的合作方向和合作对象。

(三)重点活动举办阶段(7月底)。省政府拟在北京举办年省与中央企业合作重点项目签约暨部分项目启动仪式,同时举办省百强企业与中央企业对接洽谈活动,为进一步深化合作,扩大交流打好基础。各县区、各有关单位要积极准备,为参加签约仪式做好准备。

(四)项目实施与跟踪服务阶段。各县、区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做好跟踪服务工作,落实配套政策和扶持措施,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推动项目尽快落地。洽谈、签约、项目实施以及跟踪服务等工作可根据实际需要交叉进行。

四、工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开展与中央企业合作是我市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的重要举措,对推进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和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意义重大。市政府建立由分管副市长牵头,有关部门和单位为成员单位的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负责研究与中央企业合作的重大事项、制定年度工作方案、指导和督促有关部门、企业开展工作。组织与中央企业合作的重大活动,协调解决合作中的重大问题。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市国资委,承担联席会议日常工作,各有关单位要成立相应的专门机构和工作班子,负责本部门、本单位与中央企业合作的组织协调工作。

(二)明确职责,形成合力。推进我市与中央企业合作是具有战略性、全局性、长期性的重要工作。市国资委作为牵头单位,要围绕我市对外开放的总体部署,负责统筹协调与中央企业合作工作,各有关部门要把与中央企业合作作为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准确定位,主动履职,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目标一致,步调统一,分工合作,运转协调,形成合力,为全市与中央企业合作工作提供服务保障,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三)把握方向,突出重点。围绕提升水平,拓宽领域,打造高地的要求,以构建重大产业基地、优势企业集团、特色产业集群的产业发展格局为目标,吸引中央企业在我市加大投资规模,建设区域总部、研发中心、营销中心和生产基地。以推进产业园区建设为重点,进一步扩大我市与中央企业传统优势产业领域的合作,并努力在现代服务业、农业、社会事业和新兴产业领域引进一批重大项目。

(四)发挥优势,积极对接。要充分利用区位、产业园区和生产要素等优势,尽快明确合作对象和目标,加快与中央企业对接,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综合协调和行业管理优势,为企业提供项目和投资信息,帮助疏通渠道,促进顺利对接。

服务业招商引资工作方案范文5

现代信息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信息传输服务业、数字内容创意业、信息技术服务业等内容。加快发展现代信息服务业,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这次学习实践活动中,我局抽调专门力量,深入有关企业和单位采取听取介绍、座谈交流、查阅资料、现场察看等形式,就电子信息产业企业、鞋业企业信息化、政府部门信息化、农村信息化及电信、移动运营商的信息化网络建设等五个方面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比较全面地掌握了解我县现代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情况。现将有关调研情况综述如下:

一、我县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现状

几年来,我县信息化基础设施和应用网络建设扎实推进,信息技术得到推广应用,为现代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信息传输服务业发展较快。

我县不断增加对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基础通信网络已形成一定规模,信息技术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为我县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发展提供了高质量的网络服务。

一是网络环境进一步优化。全县电信固定电话用户达18万户;小灵通用户达5万户;189手机用户达1万户;光纤上网用户达5000户,专用光纤达1000多户;人均固定电话普及率达22.5%;规模以上企业互联网普及率达100%;移动手机用户达56多万户;通信网络能力逐步提高,物流业务稳步发展。联通、铁通等网络运营商均已建成本地sdh传输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成效显著,全县245个行政村100%覆盖广播电视,1733个自然村96.3%覆盖有线电视,边远山区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

二是互联网用户规模较大。计算机互联网用户规模不断扩大,全县拥有计算机总数约7.5万台,宽带用户达6.5万户;全县城镇居民每百户拥有电脑数40多台。全县245个行政村全通宽带,农村计算机互联网用户也日益增多。城镇、农村用于计算机互联网的消费逐年增长。

(二)政府信息化稳步推进。

几年来,我县坚持“讲求实效,应用为先”的原则,在统筹规划、整合资源的前提下,稳步推进电子政务建设。

一是建成和启用电子公文系统。电子公文系统从去年8月建成和启用以来,已有90多个单位应用该系统收发公文上千件(次),大大提高了公文流转速度,提高机关办事效率,节约了行政成本。

二是建成和启用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目前已有24个行政审批部门的346项行政审批和一般业务管理事项纳入在线监察和实时管理,有效地提高了单位的办事效率,大大方便了企业和群众办事。

三是即将建设电子政务系统。从去年开始,我局对政府大院各单位的网络进行升级改造,使上网速度达到100兆,并发动大院外各单位自筹资金加大网络改造力度。同时,还组织开发商开发办公自动化系统,可于今年4月底完成。

四是完善县政府门户网站。几年来,我局对县政府门户网站进行了多次大幅度的改版,增设了“百件实事网上办”、“网上”等民生栏目,大大丰富了网站的内容,提高了网站的点击量。目前,每月浏览人数超过30万。县人大、县政协、县纪委、县委组织部均建成网站,部分镇政府(街道办、管委会)和县直部门也建起了各自的网站,并链接到县政府门户网站,实现信息互联互通。

五是开通“惠民在线·网络问政”论坛。为确保县领导和部门领导从今年3月开始每月进行一次在线交流工作的顺利进行,进一步拓宽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沟通,从今年2月底开始,我们在借鉴惠州市经验的基础上,初步建成了“惠民在线·网络问政”论坛,并挂在县政府网站。3月19日晚,县委黄书记作为第一位上线领导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在社会各界反映强烈。同时,也促成了各级各部门重视办理网民反映的意见和建议。

(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几年来,我县在抓招商引资工作的过程中,重视引进以家电、计算机等消费类电子信息产品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企业。特别是珠三角产业转移园的招商工作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20__年,我县外商投资且已投产的电子信息产业企业有15家,其中“三资”企业14家,投资总额24607万美元;“三来一补”企业1家,总投资额878万港元,外资主要来自台湾和香港。08年我县电子信息产品出口21869.43万美元,与去年同期23215.69万美元相比减少1346.26万美元 ,下降6.16%,占同期全县加工贸易出口总额的32.84%。立隆电子(惠州)有限

公司是一家生产制造电解电容器的电子信息产业企业,该公司销售总收入达1亿多元,产量居世界同行第五位。以生产环保、节能、高亮度的发光二极管为主的光胜光电科技(惠州)有限公司经过多年的努力通过tuv iso9000认证,成为我县首家获此证书的电子信息产业企业。以生产电容器引角为主的全用电子工业(__)有限公司坚持走技术创新的路子,以一流的产品质量和竞争优势赢得了市场份额,在全球同行业中仅次于日本。(四)信息化服务成效显著。

几年来,我县通过宣传推广、典型示范、调研培训等形式,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为各行各业提供信息化服务。

1、企业信息化示范效应逐步凸显。20__年,我局会同县中小企业局利用近2个月的时间,采取问卷调查和抽样走访的形式,对全县150家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进行全面调研,并形成调研报告上报省厅、市局和县领导。争取市20__年现代信息服务业专项资金扶持有关制鞋业的发展。并积极协调有关运营商和it行业主动加强与鞋业、商贸物流业、星级酒店等企业的沟通联系,参与企业信息化建设。总结推广了一批企业应用信息化进行生产、营销、管理的成功案例,带动了全县一批重点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并利用“中小企业网”和“__鞋业技术创新网”等企业信息平台,引导中小企业进行网上宣传、网上交易。目前,全县企业信息网络的应用普及率明显提升,中小型企业互联网应用率达到20%以上,规模以上企业普及率达到40%左右;鞋业、电子产品龙头企业开始尝试电子商务应用;信息技术对产业的改造提升取得明显成效。“阿达彪”引进cad软件进行服装设计,东聚电子公司运用sap系统实现无纸化办公,华丽鞋厂建立erp管理系统;一些上规模的鞋业、商贸物流业、外资企业、酒店注重完善网络布线、生产流程、物业管理等信息化基础设施,不断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2、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初步形成。

在省山区信息化项目资金的支持下,我县目前已建成了县信息服务中心(培训中心)、14个镇级信息服务站和43个村级信息服务点,建成了农信通、农业视频点播系统和马铃薯、荔枝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以及__山区网、__草莓网,加大了农村信息化的推广应用力度。组织开展了农村中青年信息能力培训工作。建成了“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信息化系统”。目前,农村基层干部群众对信息化的意识有所增强,农业信息化需求有所扩大,信息化为“三农”带来了一些实实在在的好处。在去年5月中旬召开的全省山区信息化建设总结表彰会上,我县有四项获得表彰奖励。

3、社会服务信息化建设扎实推进。我县公安系统借助移动短信/gprs/edge网络,实现个人身份信息查询、在逃人员信息查询、车辆信息查询等,并随时随地记录传输各种数据和图片需求,为警务人员现场办公执法提供了便利。我县还建立起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首批建成的平安视频监控系统在辅助公安管理社会治安、侦破案件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据统计,已安装视频监控系统的地区发案率平均下降30%,破案率明显提高。最近,我局还制定了关于《加强信息资源整合,建设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工作方案》,拟通过县政府转发至各级各有关部门参照执行。同时,积极加强与电信、移动公司的沟通联系,进一步优化网络环境,为广大市民上网提供服务。联合这两家运营商,充分发挥他们的资源优势,积极扩大社会化信息服务范围。

二、我县现代信息服务业存在问题

1、信息服务业发展不平衡。目前,我县现代信息服务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各个行业发展也不平衡。以电信、移动、广电、医疗等为代表的服务性企业,信息服务功能比较完善。但信息技术在制造业、建筑业、物流仓储业、酒店餐饮业等领域的运用层次依然偏低。我县通信技术有一定的规模和能力,但软件技术以及动漫产业技术还未涉足。

2、信息服务业规模偏小。由于各种原因,目前我县信息服务业仍处于发展初期,在全县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偏小、竞争力不强,缺少有实力的信息内容服务机构和应用服务提供商。

3、信息资源整合开发利用工作有待加强。我县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深度不够,市场化程度不高。信息资源共享与业务协同程度较低,存在信息不够畅通和信息“鸿沟”问题。信息和网络资源整合力度不大,网络利用率不高,导致有限资源的浪费。

4、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目前,我县信息技术人才严重偏少,从业人员素质偏低,技术研发相对滞后。特别是系统集成、软件开发、数据库建设等方面的人才奇缺,难以提供较高的技术支撑,造成信息化应用水平不高、信息技术研究开发能力不强。部分电子信息产业企业还反映,由于受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高素质的信息技术人才难引进,即使进来也难以留住。

5、电子商务发展缓慢。目前,我县尚未建立起电子商务数据中心和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大多数中小型企业对实行电子

商务意识不强,绝大部分企业尚未涉足电子商务领域。加上目前由于与电子商务相配套的政策法规还不完善,许多企业对电子商务安全交易问题仍持怀疑态度。三、加快我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优化提升信息传输服务产业。

要继续发展电信和广播电视传输等基础性信息传输服务业。加快电信服务业的发展,鼓励拓展电信服务新业务,使之实现由传统的语音服务向现代多媒体综合服务转变,全面提高面向农村的信息传播服务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我县在通信网络市场消费的优势,迎接第三代移动信息(3g)、下一代网络(ngn)等新一代信息传播服务业的到来,通过设备制造商、网络运营商和服务提供商的互动合作,加快产业发展步伐。要鼓励发展电信增值服务业、互联网增值服务业和移动通信增值服务业。电信、移动运营商要通过技术创新和业务创新,多开发一些面向大众和企业增值业务。积极加强基础电信运营企业与媒体、增值电信企业之间的合作,使传统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向综合信息服务企业转变。推广普及数字终端设备、条码技术、电子标签技术以及电子订货系统的应用。鼓励大中型流通企业开展网上营销,实现“网上市场”和有形市场的有机结合。组织开展“中小企业上网工程”,协助中小企业建立网上专业市场,通过产品上网商机,构建一个虚拟的交易市场。按照中小企业信息化需求,提供语音通信、无线上网、移动oa、移动商城、手机认证、手机支付等个性化解决方案,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和商务能力。把制鞋、服装、电子、建材、化工和农产品企业作为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建立一批信息化示范工程和样板工程。开发基于短信、彩信的新型远程报警技术,推广基于手机的远程多人电话会议技术,建设灵敏度高的综合应急通信系统,快速便捷地采集和水文、气象、地质、交通、公安、消防、卫生、防疫等社会公共安全信息。

(二)突出发展数字内容服务产业。

要发展数字设计与文化创意业。依据我县特色产品和制造业优势,大力发展数字化的工业设计、产品外形外观设计、工业模型与模具设计与工业数字设计创意服务业。加快发展以产品包装设计、视觉传递、建筑装饰设计、广告和平面设计为主的视觉数字设计业。整合各领域的数字设计创意产业从单一产品设计走向形象设计,从产品外观设计、性能设计发展为从生产到市场的全过程设计,促进信息技术在文件传媒、新闻出版、工艺美术、咨询策划、广告会展、时尚消费、娱乐休闲等领域的应用,提升创意、产品的质量和水平。要发展数据库。以电子公文系统、电子政务系统和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建设为契机,重点抓好政务外网平台建设,形成统一的网络服务平台,实现市—县—镇三级网络的互联互通,完善以网络安全为主的管理制度,保证网络、设备、系统、数据安全运行。加快建设人口、法人、自然资源、宏观经济、专利等对经济社会资源的开放、互联和共享。加快信息资源采集、整理、加工和应用的产业化,推进商业性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开发公益性信息资源服务,建设若干个全县性数据资源服务中心和网络数据中心。加大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力度,开展公文档案数字化工作,加快建设全县电子政务数据中心和共享平台,建立全县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交换体系。

(三)加快发展信息技术服务业。

要发展面向商贸流通的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业。大力推广无线射频识别(rfid)、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自动识别和采集跟踪技术在商贸流通领域的应用。依托交通、港口、银行、海关、工商、税务等相关部门的物流信息资源,建设公共物流信息平台。推进以互联网和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为基础的“物联网”发展,通过互联网对物品进行跟踪管理,实现商贸流通各环节的全程控制和管理,有效降低物流成本。要发展面向生产制造的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业。积极引导我县制鞋、服装、电子信息、电器机械、化工、食品饮料、建筑材料、医药、玩具等制造业开展信息化建设,推进制造业设计、生产和管理各环节信息技术的应用,支持面向制造业自动化、智能化的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的发展。大力发展为生产服务的网络技术服务、信息系统运行与维护等业务,规范信息技术咨询服务市场。要发展面向农村的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业。围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大局,以农业发展和农民需求为导向,在继续巩固和发展省支持我县山区信息化项目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加大政府引导和企业参与力度,扎实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大力发展面向农产品流通、农业科技种养、农业生物灾害防治、农业天气预警预报、农村医疗卫生、文化教育、法制建设和村务管理等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的现代信息服务业,加快农村信息化进程。认真落实国家有关面向农村的通信服务资费优惠政策,积极组织开发面向农村市场质优价廉的信息技术和信息服务产品,扶持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等新业务的发展。要发展电子商务。推进金融信息服务业发展,建设安全、快捷、方便的在线支付服务平台,促进电子商务支付业务发展。积极推进企业电子商务应用,建立电子商务交易应用平台。

(五)大力抓好产业基础设施建设。

要加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在统一规划和资源共享的基础上,继续完善光纤骨干入网,优化网络结构。加快有线接入网络的宽带化改造,建成可承载多业务的数字化、宽带化、综合化的接入网。推进光纤到大楼、光纤进家庭、宽带到个人。加快有线数字电视网络的双向数字化改造步伐。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鼓励数字电视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20__〕1号)精神,推动电信网、有线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信息进村入户能力。要加强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区建设。加强统筹规划和科学引导,把太阳工业城打造成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在珠三角产业转移

工业园内建成一批布局合理、分工有序、特色鲜明、协作发展的现代信息服务产业。鼓励电信运营企业为园区提供质优价廉的电信网络服务。要加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建设。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原则,依托我县现有的产业基地、产业园区、中介机构和龙头企业,建设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广东省专业镇(黄埠)鞋业创新中心、岭南荔枝(四季鲜)技术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和南方马岭薯(九华农贸)技术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作用,进一步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无线射频识别、卫星导航等公共技术支持平台建设。(六)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区域合作。

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的模式,构建现代信息服务业招商引资平台。抓住《纲要》实施和珠三角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深化惠港澳在信息基础设施和公共支持平台等方面的资源共享,推动惠港澳产业基地之间的合作与发展。

(七)加强组织领导和政策扶持。

服务业招商引资工作方案范文6

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推动建设节约型社会各项工作,根据省政府《关于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粤府〔**〕83号),并结合东莞市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会议的精神,现就我市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目标

“十一五”期间全市基本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政策支持体系、技术创新体系以及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资源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废物最终处置量明显减少;推进绿色消费,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逐步建立起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社会。

力争至2010年,我市主要耗能产品综合能耗较大幅度降低,年均节能率达到2.5%,能源综合利用率达到40%左右;建筑节能达50%左右;中水回用率提高至20%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至40%;工业废水处理率达到100%;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95%以上;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5%;重点污染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审核数超过50%;二氧化硫排放量降低到10.34万吨以内;各类污染物产生指标和排放指标明显下降,环境负荷减少,城市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二、重点工作

(一)大力推进节约能源,建设节能型社会

1、开展全社会节约用电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加强宣传普及工作,引导全社会积极参与,广泛开展节约用电,切实抓好重点环节的节电降耗,提高全社会的节约用电水平。

2、抓好重点耗能行业和企业的节能工作。重点抓好电力、化工⒎闹∪尽⒃熘降戎氐愫哪苄幸岛湍旰哪?000吨标准煤以上的企业的节能工作,加强执法监督检查、跟踪和指导,督促企业制ㄊ凳┚咛褰谀芙岛哪勘旰痛胧乒阌τ贸墒斓慕诘缂际酢⑸璞负筒罚睦笠到薪诘缂际醺脑臁?BR>3、实施项目能效评价制度。对重点耗能的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加强审查,达不到最低效率标准的项目,不予核准和备案。

4、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活动。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建设节约型党政机关的意见》(粤办发〔**〕17号),重点抓好政府各部门办公楼空调和照明系统节电改造。积极推行政府机构节能采购,优先采购节能(节水)设备和产品,节约办公用品。

5、推进建筑节能工作。加大新建建筑节能审查力度,在勘查、设计、施工、监理、竣工验收等各环节严格执行有关建筑节能标准,对不符合节能标准的建设工程不予验收备案;推动既有建筑物的建筑节能改造;禁止生产和使用实心粘土砖,推进新型墙体材料发展应用工作。

6、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推进太阳能、天然气、地热能、生物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

(二)大力推进节约用水,建设节水型社会

1、推进工业节水。重点抓好火力发电、纺织印染、化工、造纸、啤酒等高耗水行业的节水工作,大力推广工业节水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增加循环用水次数,积极推进高耗水行业节水技术改造,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严格限制耗水量大、环境污染严重的印染、造纸、制革、电镀等高耗水型工业项目的审批和建设。

2、推进城市节水。加大城市节水设备和器具的推广力度,加强对供水管网维修管理,降低管网水损耗率。逐步加快实施分质供水,推进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全面实施《东莞市污水处理工程建设规划》,加快全市污水处理厂建设,促进污水再利用和污水资源化。

3、完善水价体系。加快推进阶梯式水价制度和超计划、超定额用水加价收费方式。按照“小步快跑、逐步到位”的调价原则,逐步调高水价。实行“超用加价,节约有奖,转让有偿”的奖惩机制,充分发挥价格杠杆对节水的促进作用。

4、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抓紧制订和落实全市水资源总体规划,做好东江流域初始水权分配的相关工作,逐步将流域水权分配到乡镇区域。加强防治水污染工作,缓解水质型缺水状况。不断探索水务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实行涉水事务一体化管理。

(三)大力节约原材料,提高利用率

1、加强重点行业原材料消耗管理。严格执行设计规范、生产规程、施工工艺等技术标准,实行材料消耗核算制度,并加强监督检查工作。推行产品生态设计,提倡鼓励使用再生材料,并推进再生材料的循环利用。鼓励包装容器的重复使用,提高循环利用率。推行一次性塑料袋的有偿使用制度,提高原材料利用率。

2、延长材料使用寿命。鼓励生产和使用高强度、耐腐蚀材料,提高材料强度和使用寿命。在宾馆、旅业、餐饮等行业提倡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

3、减少包装材料的使用。禁止过度包装和奢侈豪华包装,特别是要对社会反映强烈的月饼等消费品过度包装问题加强监管。

(四)大力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缓解土地供需矛盾

1、实行严格的土地保护制度。严把土地审批关,严格建设用地限额管理,从严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创造条件逐步实行经营性基础设施、经营性公共事业用地有偿使用制度。

2、进一步盘活使用存量土地。加快清理违法用地,规范用地秩序,积极采取多种途径盘活存量土地,加大土地置换工作力度,按照转让、收购、托管、调换产权等四种方式进行处置,尽快消化盘活抵债土地。

3、切实执行产业政策,推行土地投资强度标准。认真落实国家产业政策,严格控制限制产业项目供地,从土地供应上制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结合招商引资工作实际,制定并认真执行投资强度控制指标,逐步淘汰占地规模大,投资强度低的落后产业。

4、坚持市场配置资源机制。进一步改革审批制度,拓宽市场配置土地的范围;大力推进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完善土地收购储备机制,加大政府储备土地力度;完善土地有形市场制度建设。

5、强化土地执法监察。理顺执法监察体制,进一步完善市、镇、村三级执法监察网络体系;运用卫星影像技术,建立土地利用动态执法监测系统,形成“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的立体执法体系;严格执行土地违法案件移送制度;坚决查处大要案,确保新增违法用地发案率降为零。

(五)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建设资源循环型社会

1、城市垃圾资源化。加快建设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及综合利用系统,逐步实现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

2、推进废物综合利用。开展粉煤灰、工业废渣、有机废水等工业废物的综合利用,积极推进垃圾发电、余热利用发电等资源综合利用工程。做好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电厂(项目)的认定管理工作。

3、做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工作。建立和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利用体系,积极推进废钢铁、废纸、废塑料、废轮胎、废旧家电、包装废弃物等回收、再生和循环利用。

4、建立绿色消费体系。在传播循环经济理念,提高公众绿色消费意识的同时,要制定绿色采购制度,提倡使用绿色环保物品,政府机关要带头采购使用再生品等各种有益于环保的物品。

(六)加快实施清洁生产步伐

1、加大统筹规划力度。抓紧颁布实施《推进清洁生产的实施办法》,制定“十一五”期间全市清洁生产工作目标,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工,积极推进我市清洁生产工作步伐。

2、组织实施清洁生产示范工程。以化工、电镀、漂染、造纸、家具行业以及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处理利用企业为重点,结合省环保局下达强制进行清洁生产的企业名单,指导、协助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工作,力争每年推出10家市级清洁生产示范企业和1个试点镇区,对试点企业和镇区给予重点扶持和指导,并给予资金支持。

3、加快组建东莞市清洁生产科技服务中心,以我市制造业中的电子信息、化工、纺织、造纸、家具行业以及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为重点,建设成为我市清洁生产政策咨询、学术研究、技术研发和技术推广的平台。

4、推广一批成熟的清洁生产技术,促使更多的企业应用这些技术节约能源、提高效能、降低污染。选择造纸、家具、化工、纺织等能源消耗大、材料消耗多、工业污染严重的重点行业,加强产学研合作,借助国内外知名院校和专家的力量,选择先进合理适用的清洁生产技术,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应用。

(七)大力发展环保产业

1、逐步完善产业政策体系,理顺管理体制,加强领导和组织协调工作,提高管理水平,为环保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2、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素质,增强竞争能力。形成以水污染治理设备、大气污染治理设备为重点,兼顾发展固体废物处理设备、环境监测仪器,以技术开发、咨询、服务为特色,以资源综合利用为基础的产业体系。

3、扩大产业规模,形成独立完整的环保产业体系。重点支持培育环保骨干企业或企业集团,并以此带动全市环保产业发展。

4、合理规划产业布局,按照工业布局调整环保产业布局。如在纺织、造纸等行业集中的镇区,布局以水污染防治技术开发、设备生产及环保咨询服务企业为主的环保产业园区。

三、实施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1、健全工作责任制。成立“东莞市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加强指导、协调、督促,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发改、经贸、科技、财政、国土、建设、水利、环保、城管、质监、供电等相关部门要根据国家、省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要求,互相配合,通力合作,并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制定具体政策措施,积极推进创建节约型社会工作。

2、建立奖惩机制。建立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工作考核制度,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各级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

3、加强统筹协调。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都要认真履行职能,加强协调配合,把资源节约目标分解到每个政府部门、企业、社区和学校等单位,各司其职,形成工作合力。要发挥各人民团体和行业协会的作用,发挥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的作用,共同搞好资源节约活动。

4、机关带头发挥表率作用。尽快制定出台全市建设节约型机关的实施意见,建立政府机构能耗统计体系,明确能耗、水耗定额,制订各级机关节能、节电、节水和节材的目标及措施。推行政府机构节能采购,优先选购节能型、环保型的照明、办公用品和设备;加强机关物业管理,严格控制办公楼宇的空调温度,杜绝白昼灯、长明灯、长流水等浪费现象。加强公务活动管理,公务接待活动要提倡节俭,办公设施要讲求经济实用。精简办文办会,加快办公自动化步伐,有条件的机关要推行无纸化办公,尽量节约用纸。

5、尽快推动成立我市节能协会,充分发挥节能协会的作用,做好节能产品和技术的推广应用、节能知识的宣传和培训、节能技术的咨询服务、节能产品认定等工作。

(二)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1、加快推进“商贸东莞”工程。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落实城市商业网点规划,不断完善商业网点布局,整合商业资源,避免重复建设、过度竞争和资源浪费。

2、提高招商引资质量和水平。加强宏观调控,坚决执行招商引资对项目投资的新要求,遏制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

3、加强重点污染企业的限期整治,整治不达标的坚决停产关闭;加大力度坚决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产业和企业的无序发展。

4、加强改造提升。在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的同时,要加快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实现传统产业升级。

5、鼓励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发展园区集中供能和废弃物集中处理处置系统;实现园区内企业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建立起企业间、产业间物资能源互换或转换的供求关系,最大限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1、把资源节约、循环经济列入政府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投资的重点领域,对重点项目进行直接投资或予以资金补助、贷款贴息支持,积极引导银行信贷、民间资本进入资源节约和循环经济发展领域。

2、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设立专项资金专门用于资源节约和循环经济的政策研究、基础管理、技术推广、示范项目、宣传培训等工作,支持循环经济的发展。

3、全面落实国家资源综合利用的税收优惠政策,以国家的《资源综合利用目录》为依据,鼓励企业不断改进生产工艺,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四)加快企业技术进步

1、加快推进“科技东莞”工程。把资源节约技术创新与进步纳入“科技东莞”工程,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重点支持循环利用、资源节约和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研发与应用推广,构建资源节约的技术支撑体系。

2、充分发挥各级企业技术中心、研发中心的技术力量和作用。要把节能技术纳入科技进步、技术改造支持的重点对象,鼓励企业开发、生产、示范、推广节能设备和产品。坚持引进、消化、吸收与创新相结合,不断提高资源节约技术和装备水平。

(五)创建绿色消费模式

1、在服务行业、公用设施、公务活动、住房、汽车及日常生活消费中,逐步形成与国情相适应的节约型消费模式。在消费领域全面推广和普及节约技术,鼓励消费者选择能源节约型产品。鼓励多次性、耐用性消费,减少一次性消费,抵制过度包装产品。

2、鼓励发展经济型酒店,引导酒店和旅客尽量少用一次性用品。大力发展旧货市场等循环消费环节,加大废弃物的回收和循环利用。

(六)建立资源节约监督管理制度

1、建立重点耗能产品和新建建筑项目市场准入制度,重点耗能产品必须达到最低能效标准;新建建筑必须符合建筑节能设计规范要求,不符合节能标准的建设工程不予验收备案;建立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和节水管理制度;加强和完善能源、水、土地等重要资源以及节能、节水、节地的统计核算工作,建立科学的节约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

2、各级政府要完善资源节约管理制度,明确资源节约日常管理机构,充实管理人员,提高人员素质,加强资源节约管理工作。

3、对重点企业和宾馆、饭店、商场等单位,加强资源节约标准和规定的执行情况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七)加强宣传教育与培训

1、着力建立全方位的节约工作宣传体系,以“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为主题在全市开展资源节约活动,大力宣传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