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设计的基本要素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庭院设计的基本要素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庭院设计的基本要素

庭院设计的基本要素范文1

关键词:“布袋院”;民居特色;设计理念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目前国内住宅大批量建设,由于过分强调标准化,机械地满足规划条件的要求,很多住宅已远离了传统,形成空间组合上毫无意义和特色的居住小区,致使文化内涵缺失,邻里关系淡漠。现代人住在里面,好像总少了一些特色,少了一份生动,甚至模糊了一个地方和另一个地方之间的区别。基于这种现状,通过对冀南邢台清末民初传统民居院落“布袋院”的分析,去寻找民族传统民居建筑的精髓,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布袋院”民居的由来及分布

邢台市位于河北南部,历史悠久。清同治、光绪年间顺德府(现邢台)毛皮业高度发展,羊市街、羊市道已经形成全国最大的毛皮市场。随着贸易的逐步扩大,集市形式的经营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时的经营发展,店铺成了商业销售的一种需要,临繁华街道选址建店的位置建设店铺,由于商家多临街面窄,因此,铺面只能沿着摊点的纵向进行建设于是形成了狭长的院落,这些院落有着四合院的基本要素。但是,它又和北方传统的四合院不尽相同。它通常是前店后居式的,所以是一种商住两用建筑。由于沿着店面的长向进行建设,于是在传统的四合院基础上就形成了一个狭长幽深的院落,有的深达五十多米,二进院三进院甚至五进院不等。整个院落恰像一个可以收口的布袋,而临街的门口就是这布袋的口,所以这种四合院就是邢台特色民居――“布袋院”。邢台市的东南部“好南关”一带集中分布了清末民初的传统民居院落“布袋院”。现今仍然沿用着顺德府时期的道路名称,像东大街、西大街、北大街、花市街、马市街、羊市街、牛市街、羊市道等街道,都曾经是“好南关”商业最繁华时期的街道。而这一独具特色的冀南清末民初传统民居就坐落在这些街道两侧的民居院落。它的布局特征是沿街的拱券门、几进几出的深宅大院、院落两侧窄而长的厢房。并且是沿着街道而建,呈狭长布局,有南北朝向的,也有东西朝向的,民居建筑继承冀南传统民居院落的建筑风格,配以平檐式门楼、影壁、厢房、穿堂、布廊和起脊布瓦正房等,形成了邢台特色的民居。

二、“布袋院”民居的基本特色

1.中轴对称

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主要特色为中轴对称、散点布局、室内外空间浑然一体。重要的建筑物分布在主轴上,一进又一进,两栋之间留出空地,叫做天井或庭院。在两侧的横轴上,安排较次要的建筑,左右相向对峙,对中心天井形成拱护包围之势。这种对称法可能得自生物对称形态的启示,同时也反映了中国人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在农业社会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它表达了宗法、人伦及礼仪制度,再加入阴阳五行风水理论之支持,形成了中国人最重要的空间形式。为了防御及其地理条件的限制,也常常略有微妙的变化,人们居住在合院的空间里,它犹如人体的皮肤的延伸,处处充满了和谐。中轴对称布局在冀南邢台“布袋院”传统民居建筑得到很好的运用:院落中间为青石铺成的甬道,两侧厢房以甬道为中轴形成轴对称格局。

2.空间有序

大门、影壁、倒座、前院、垂花门、中院、东西厢房、正堂、围墙等组合,把“布袋院”空间构成的完美和谐。这些设置内容经过轴线安排之后,形成了许多较封闭的院落。访客进来,每到一处只能得到局部的视觉范围。一般而言,临街店铺有两个门,一个可以进入店铺的拱券门,另一个则是可进入院落的门。因为直接进入院落则通透性太强,而入口偏离中轴线则可做到通而不透。经过这些精心的安排,使人在民居中的行进路线与活动无形中就受到暗示,得到一种既庄严又富变化的愉悦气氛,这符合中国传统民居的含蓄思想。

3.以景生情

冀南“布袋院”传统民居空间设计中非常重视人工造物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关系,人们走进其中,在厅堂、庭院、回廊中穿梭,可以感觉到它的空间层次的丰富变化。无论你走到哪里,你都可以感受到空气与阳光的存在,在以各种景观来调整人的视觉感受。如在天井中设计有各种山石花草鸟兽鱼禽,各个空间的交界处设计做工精致的门洞、门廊,有些富足人家的民居院落后面还专门设计有后花园,这就给人提供了更为完美的空间组合形式,使人深入其内,各式景观,目不暇接。

4.功能分区明确

冀南邢台“布袋院”在传统民居的空间设计中还非常注重功能空间的多项组合,门面、内廊、卧室、室内夹层等空间内都有多项用途,既是走廊又是储藏室、即是书房又是会客厅。并根据商业经营需求,“布袋院”还很好地满足了当时的销售空间、储藏空间、主人居住空间、仆人生活空间、会客空间、休憩空间等多种功能需求。狭长的形制巧妙地解决了这些问题。这些都是我们在今天的住宅设计中应该充分借鉴的。

5.形制规整

在我国封建社会,长期以来的宗族观念及封建伦理思想对邻里生活空间形成了较大的影响。民居的空间居住形态往往是一个大家组聚集在一起。人们之间的社会联结纽带以血缘关系与地缘关系为主。由于家庭成员较多,构成复杂,家庭生活的功能增强,使某些家庭生活成为邻里生活的特殊形式。这种居住方式在空间布局上多采取四合院、三合院等以内向庭院组织空间的形式。这些内向庭院成为人们生活的公共空间。可以这么说,冀南邢台清末民初“布袋院”传统民居平面院落形制、空间形态也是四合院的一种变形或演化的产物,四合院有正房、倒座,两侧的厢房在四面围合,形成一个“口”字形,里面是一个中心庭院。而它的平面为长方形,院落数量不同则院落长度不同,一般长为50m―80m,宽为10m―13m。与四合院相比,其不同就在于延伸的地方四合院只有一座院落,并且是多进式院落,有两进式、三进式或四进式,是延长的四合院。另外,一般四合院正房为北房,倒座为南,两侧为东西厢房,而冀南邢台“布袋院”因“院随商起”,与道路朝向相关,如羊市街为南北道路,则该街道两侧“布袋院”的正房为东房,倒座为西房,而南北向建筑为厢房。在功能上四合院为纯居住院,而冀南邢台“布袋院”传统民居则更强调商住两用功能。

6.类型丰富

冀南邢台“布袋院”传统民居设计类型十分丰富。按入口和院落的关系,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入口与中轴线偏离,另一类是入口与中轴线贯通。其中,以入口与中轴线偏离的类型居多。一般而言,临街店铺有两个门,一个是可以进入店铺的拱券门,另一个是可以进入院落的门。按院落的进深,则又可以分为一进院、二进院、三进院(又称标准四合院)、四进院。院落的深浅反映了当初建造者的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从建筑组成看,院落由倒座、正方和东西厢房组成。四进院是目前发现院落最深的一种类型。在邢台清末民初传统民居“布袋院”建筑的综合布局与造型中强调单体与群体的连接以及与附属物的组织,有的院内还设置了穿插灵活、布局巧妙又空灵剔透的影壁重门、回廊、花园或者按两条中轴线布置成若干院落,所以“布袋院”一般比较宽敞,呈长方形。

三、“布袋院”民居的设计理念

1.符合传统院落基本层次

空间的形态是通过点、线、面三大要素的运动形成的界面围合,这三大要素构成了中国传统民居院落基本层次系统。点,是具有空间位置的视觉单位,指的是内含的独立实体要素;线,是以长度、方向为主要特征,通常指要素的线性布局形态;面,不仅具有长度,还有相当的宽度,是指围合的边界实体要素。

内含独立实体要素包括民居建筑小品、自然景物等独立实体,是民居院落空间布局的焦点。“点”的部分体现在冀南邢台“布袋院”传统民居中有建筑小品,如石凳、石雕、石桌等,在为人们提供休憩等物质功能的同时,也点缀、装饰、美化、烘托、活跃了民居院落空间的气氛,给人以美的感受;自然景物,如树木、花卉、山石等可以塑造地表、充实民居院落的景象,可以遮蔽院墙、拓展庭院空间,更重要的是它们满足了人们接近自然的本性及传统思想中的“天人合一”的境界,丰富了传统民居院落的构成。

院落要素的线形布局形态是指材料质感、光、色、结构、装饰等方面的重要属性,共同形成丰富的空间形态。为了体现传统“布袋院”民居院落氛围,这里采用质感轻、通透、线条感强的围合要素,使室内外中介空间模糊化;在装饰方面采用对比鲜明的色彩,通过色彩的大胆运用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并通过细部雕刻、构件、体量间光与影、明与暗的对比增添色彩的丰富性,加强民居院落的空间层次感;通过外露线性结构的装饰性与运用特点暗示“布袋院”传统空间特质。

除了上述形式特征外,民居院落“面”的要素是指围合性。这里的围合实体要素包括单体建筑立面、围墙、地面(包括水面)等。作为围合实体要素重要的界面元素,“布袋院”建筑单体同院落之间互相影响、相互渗透。一方面,它的功能、规模、性质制约着院落空间的形态、景象、气韵;另一方面,建筑物的立面作为庭院的背景,使院落空间更加完整,以院落空间性质决定建筑立面特征。当然,“布袋院”院落的围合除了单体建筑外,还采用院墙、隔墙、照壁等无内部使用空间的墙体构成,既隔断院内外的人流交通,也切断院内外视觉联系。院墙实界面虚的方式在“布袋院”传统民居采用的非常巧妙:一是把实界面转化为可通透视线的虚界面,二是将实界面处理成“复合界面”,将二围合转化为三围合,增添空间界面的层次性。地面设计上,不同性质用地对应有各自的铺地材料、大小、纹样等,藉此对空间进行限定与划分,材料划分一般较小。在庭院设计中,动静结合的自然设计营造出良好的自然气氛的同时室外设计室内化,即将院内的要素与细节当作室内来设计是“布袋院”传统民居院落设计的又一体现;在尺度上采用双重标准,一种是以人为标准的宜人尺度,另一种是以礼制思想为标准的高大尺度;细节设计上如同室内设计般以匾、联、楹、阕等体现商人、文人、士大夫的思想意境。

2.体现传统居住观念

庭院是中国传统的空间形态,在中国的居住文化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庭院文化是中国传统民居文化的核心。中国几千年的文明中,“仁、义、礼、智、信”这一思想观念占据着最核心的位置。冀南邢台市清朝末年民国初年的传统民居“布袋院”,就蕴涵着深厚的庭院文化。这一带传统民居布局除了具有轴线清晰院落分明严格区别外,还体现尊卑有序的特点,强烈体现了封建宗法制度对传统民居的影响。居住空间的分配和各层院落递进的台阶充分体现了这种思想。随着中间青石甬道的延伸,过厅房、正房室内地坪越来越高,体现出长者为尊的思想并反映主仆地位的差异。

3.满足安全需求

冀南“布袋院”传统民居院落的围合格局是与农耕社会的对内共产、对外防御心理相适应的,是人类共同的心理素质决定的对安全感的需求。狭长的“布袋院”以其形制满足了当时安全需求。首先,前店后场是院落的部分功能,保证生产技术不易被泄露;其次,主人生活在内,仆人生活在外,能保证主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陈从周等著.《中国民居》[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3年

[2]主编.《中国历史文化城镇保护与民居研究》[M].研

究出版社.2002年

[3]汪之力主编.《中国传统民居建筑》[M].济南:山东科学

技术出版社.1994年

[4]汪之力.《中国传统民居概论上》[J].《建筑学报》.2003年

作者简介:

1.王晓梅,现任教于河北邯郸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艺术设计系,山东大学硕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艺术设计、建筑艺术。

庭院设计的基本要素范文2

关键词:梁思成;“文法”;“词汇”

建筑美学中的空间语言“文法”、“词汇”是中国现代建筑学家梁思成在《中国建筑的特征》一文中提出的思想概念,这是在针对中国传统建筑与城市的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本文欲以华人建筑师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为例,探析“文法”、“词汇”的建筑思想在现当代建筑设计的运用与时代意义。

一、梁思成的“文法”与“词汇”思想

他在原文中提出:“(中国)这一切特点都有一定的风格和手法,为匠师们所遵守,为人民所承认,我们可以把它叫做中国建筑的‘文法’。”在文章《我国伟大的建筑传统与遗产》中再次阐述了关于“文法”的问题,他认为:“一个民族或文化体系的建筑,如同语言一样,是有它自己的特殊的‘文法’与‘语汇’的,它们一旦形成,则成为被大家所接受遵守的方法的纲领。在语言中如此,在建筑中也如此。”的在接下来的论述中,梁思成进一步阐述到:“无论每种具体的实物怎样地千变万化,它们都遵循着那些法式。构件与构件之间,构件和它们的加工处理装饰,个别建筑物与个别建筑物之间,都有一定的处理方法和相互关系,所以我们说它是一种建筑上的“文法”。从梁思成的思想来看,建筑中的“文法”即是中国传统建筑物“都遵循的法式”,是建筑物之间的“处理方法”和“相互关系”。而建筑语言的“词汇”则是“构成一座或一组建筑的不可少的构件和因素”,也即是构成建筑实体的基本要素,例如梁、墙、庭院、夹道等。梁思成立足在传统文化之上借用了语言学的基本元素而对中国建筑与城市进行了结构性地解读。

二、例证:“文法”、“词汇”的再现与延异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市河到处堪摇橹,街巷通宵不绝人,夜夜金阊载酒游,家家明月水边楼”。这便是唐代诗人笔下的姑苏古城。苏州博物馆新馆恰好坐落于涤荡着浪漫诗意情怀的苏州古城区,南临东北街,西接齐门路,这里“水路并行,河街相邻”,是十分典型的古城风貌。贝聿铭在设计中,整体考虑了新馆与忠王府、拙政园等相邻周围的环境关系,承袭了苏州民居粉墙黛瓦的基本元素,运用母题重现,协调色彩统一,保留了与周围建筑群统一的色彩,塑造与周边环境相一致的苏州民居风格。

(一)“园林”式的空间组织

园林式的空间组织是以建筑平面铺开,廊道串联为基础,室内外空间作为整体,视线设计作为核心的空间“文法”。贝先生在设计中,试图探索出一条地域化空间路线。参观者进大门.前院,首先进入中央大厅,大厅南北东西四个方位,往南看是入口方向,博物馆的门楼框出一幅苏州老街河巷的画面,往北看是与拙政园一墙之隔的主庭园及对围墙后面的想象,东西两个方位是平面对称的长廊,视觉的终点东面是室外的“紫藤院”,西面是室内的“荷花水落庭”。主庭院是一座在古典园林基础上,精心打造出的创意山水园,由铺满鹅卵石的池塘、片石假山、直曲小桥、八角凉亭、竹林等组成。运用了古典园林中的“词汇”:假山、小桥、凉亭、竹林等元素点缀穿插整个庭院空间。就像当年创造性地把波特曼的“共享空间”移植到东馆一样,贝先生大胆地把“园林式”的空间“文法”移用到苏州博物馆新馆中,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带有东方流动的生命体验的博物馆空间形态。

(二)“抽象诗意”的建筑造型

苏州博物馆新馆的造型,在现代几何型中体现了构图完整、形式素雅、错落有致的江南特色,深灰色石材的屋面和墙体边饰与白墙相配,清新典雅,端庄大方。屋顶面上一种被称为“中国黑”的花岗岩石取代了传统的灰瓦,黑中带灰的“中国黑”被雨淋过后是黑色的,太阳一照,颜色变成浅灰色,新材料的光影效果为粉墙黛瓦的江南建筑符号增添了新的建筑美感与内涵。大面积的玻璃天棚与黑石屋顶相互映衬,以现代开放式、线条粗犷的钢结构取代了传统的木梁和木椽构架,但是传统木质建筑中的结构“词汇”仍然沿用着,复古的木作构架在现代玻璃屋顶和金属遮阳片的衬托下,成为了一种怀旧的装饰。由几何形态构成的坡顶,既传承了苏州城内古建筑纵横交错的斜坡屋顶,又突破了中国传统建筑“大屋顶”在采光方面的束缚,充分体现了贝老先生“让光线来做设计”的理念。整个建筑用非传统的形式体现了传统的“文法”,在传统与现代中寻找了一条新路,运用现代的材料,通过建筑群落的造型、结合传统的词汇元素:场地、水景、园林共同营造出了一幅“抽象诗意”的景象。

(三)实体山水画

庭院与园林往往是苏州传统建筑的重要“词汇”,它们整体构成了苏州建筑文化的特征,因而苏州博物馆新馆是不能没有这样的重要“词汇”的。然而博物馆邻近狮子林中的湖石假山已经惟妙惟肖到了极致,若是再重搬这一套古典文法势必达不到狮子山林假山的效果而显得黯然失色,所以贝先生认为一定要创新。在新馆中,他设计了一个主庭院和若干小内庭院,布局精巧,令馆中的建筑与创新园艺互相依托,中轴线上北部庭院最为独到,透过大堂玻璃可以一睹江南水景特色,庭院隔北墙衔接拙政园之补园;新旧园景相融,博物馆新馆设计结合了传统的苏州建筑的风格,博物馆置于院落之间且与其周围环境相协调。因而别出心裁将传统石砌假山变成一种意象的假山,“以壁为纸,以石为绘”,在庭院粉墙前以石片描绘出了一幅混自天然的中国山水画。

在处理苏州博物馆新馆设计的过程中,建筑师贝聿铭并不是简单的堆砌传统建筑的建筑形式和文化符号,而是将其概括和抽象后“未画其形,而取其神”。苏博与苏州传统园林相比较,并不仅仅只是简单形式上的相似,而是真正融入了传统建筑的意境和深度,是一次较为成功的“中式传统建筑再创作”的尝试。

【参考文献】

[1][美]阿摩斯・拉普卜特.建成环境的意义―――非言语表达方法[M].黄兰谷,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梁思成.中国建筑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庭院设计的基本要素范文3

关键词:苏州博物馆新馆;地域性;建筑设计;再设计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国外文化和生活方式逐步改变着中国这个拥有几千年文明的古老国家。“进口商品”正在挑战着我们传统的审美标准,拥有西方现代设计思想和风格的建筑林立在马路两旁。这给我们带来的影响极为巨大,它促成了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和文明进步,但同时它也使得国家变得“千城一面”。看到这些冷漠的建筑我不禁困惑:我们文化的本质在哪里?我们的根还在吗。

一 地域主义的批判

世界全球化趋势下的标准化商品生产使得城市形象趋同,中国的建筑设计在世界上仍处于较低水平,从罗马柱涡卷花纹的滥用到各样标准“方盒子”的冷漠外表,再到现今中国随处可见的传统建筑符号,中国陷入了抄袭的怪圈。设计师们将设计简单的理解为符号堆砌,以为这就是紧跟世界设计潮流。但他们忽略了设计只有经过民族文化的积淀才有立足点,否则没有特色只会成为空有其华丽外表的空中楼阁。在不断研究和探索中,著名建筑家梁思成先生提出“中而新,西而新,中而旧,西而旧”,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中而新”。笔者认为真正的设计不应当仅仅满足于盲目跟风世界潮流,迎合业主需求,而应当着眼长远,挖掘建筑潜在价值,用建筑所散发出来的文化魅力去感动社会,引导社会审美方向,这才是建筑设计的根本。而地域性的应用正是建筑设计未来的强大生命力。

二 地域性的概念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建筑设计中的地域性是指建筑设计对当地的自然条件(如气候、材料)和文化特点(如工艺、生活方式与习惯、审美等)的适应、运用与表现。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正是地区的人文精神和地域的时代特征才构成了建筑的地域性,从而形成各地的千姿百态的建筑形式。如:北方建筑多坐北朝南,以阻挡大风降温天气,同时保障日照时间和季节性通风。而南方建筑却相差很大,高温且雨季长,故人们更加注重防潮、降温和通风的效果。在云南甚至存在吊脚楼的建筑形式。可见地域性对建筑设计的重大影响。接下来我主要以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苏州博物馆新馆为例,具象分析影响建筑设计的自然条件因素,天人合一性,民族化以及建筑的“再设计”。

三 结合实例分析地域性建筑设计的要素和“再设计”

地域性不应该仅仅停留在以往建筑装饰形式和符号上,它更包含一个因地制宜的概念,一个可持续性的概念。在设计之前,贝先生向政府了解建筑周边的一切资料,从苏州水文情况、历史掌故到拙政园、忠王府沿革,甚至包括了东北街上每一棵草木的位置。目的便是为了因地制宜,了解苏州的自然条件和历史文化精髓。苏州属季风海洋性气候,水路纵横,民居建筑多围湖而建或沿河布置,人们临水而居,临街背水。苏州园林众多,古代能工巧匠运用了种种造园艺术技巧和手法,将亭台轩榭、泉石花木组合在一起,模拟自然风光,创造了“方寸之间见天地”的理想空间。

天人合一性,体现在苏州博物馆新馆上,即为与周围环境的融合性。苏州博物馆新馆周边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南侧沿街古色古香,均为销售工艺品和特产的小店。吸收传统造园手法的现代建筑、忠王府古建筑与沿街特色小店和谐交融、相得益彰。贝老设计遵循“不高、不大、不突出”的原则。“不高”是指贝老将建筑檐高设定为6米以内,保证了苏州博物馆新馆与周围建筑立面的统一性。“不大”:庭院是苏州博物馆新馆建筑的主要部分之一。在贝老利用庭院对空间进行组织和分割,连接了分散的展厅空间。“不突出”是指建筑平面采用中轴线对称设计,将建筑灵活地融入拙政园和忠王府的总体布局中。外观设计上,采用苏州传统建筑中的粉墙黛瓦设计,更好地域周围环境相融合,是观赏者形成强烈的归属感。这一基本要素对于我们未来的建筑设计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民族文化,著名日本建筑师黑川纪章曾经说过“城市应该像文学一样。在城市中漫步,应该能够阅读它,阅读它的历史,阅读它的意韵。”贝老对传统江南园林和孕育传统文化精神的苏州民居进行提炼、概括,“神似而非形似”,他将精神层面的东西赋予建筑,使前来观赏的人们能静下心来细细体会还原后的古典元素流露出的神韵和意境。新馆室内设计的人性化是苏州博物馆新馆建筑中贝老最重视的要素之一。各个展厅空间的布局分配合理,流线清晰,巧妙将园林设计中的“移步异景”“借景”手法引入室内设计中。他从古苏州文人把玩珍品的多宝格架中受到启发,对展柜进行一一设计。在光的运用上也非常巧妙,窗户的位置高低、大小、距离规划都十分严谨,自然柔和的光线均匀地散在展厅中,人们即便观赏许久也不会因光线产生视觉疲劳。

“再设计”,即继承传统的创新性。建筑中大胆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来表现传统元素。墙脊的屋檐上,贝老并没有采用古老的青砖黛瓦,而是换成了耐久、耐磨性强的花岗石。这种花岗石俗称“中国黑”,平时呈深灰色,雨后呈黑色,这个奇妙的变化使雨中的苏博独具魅力。采用传统民居采用的坡屋顶形式,使用现代结构—钢梁支撑防水铝板,铝板上固定金属支架,支撑灰色花岗岩切割成规则的条片状,石板之间留缝处理,形成类似传统民居建筑黑白灰的色彩关系,创造了传统民居般光影效果的灰调建筑。

庭院北侧的山水墙是再设计的典范。贝老说:“苏州园林已经做到了园林中的极致,在这个园林圣地做园林要想超越前人是不可能的。只有另辟蹊径方才可行”。他由宋代米芾抽象的山水画获得灵感创作了立体山水画,它以与拙政园相连高低起伏的白墙为纸,以石为山,将石片排列成高低、前后等韵律变化。石片中掩映着翠竹,一条蜿蜒曲折的小桥跨越前方光滑如镜的水面,还有让人耳目一新的八角凉亭,这一切宛如置身于别样的苏州园林,又像踱步于文人书画之中,让人感受到古代文人寄情山水园林,隐居修身的浪漫人文情怀。此为“以小见大”的设计表现手法,也凸显了贝老设计的中心:“中而新、苏而新”。

四 结语

苏州博物馆苏州博物馆新馆的设计为现代设计师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它成为地域性建筑的典型。抓住中国传统历史文脉,深入发掘古代建筑传统元素的本质,运用现代科技和材料传达中国的文化精神,这才是建筑设计的根本。我们要让传统孕育建筑,用建筑感染生命,用地域性建筑文化引领世界新潮流。

参考文献

[1] 中国知网.地域性与建筑设计[J].城市环境设计

[2] 王晔. 贝聿铭与苏博新馆的故事[N].扬子晚报.

[3] 苏州古典园林.百度百科[OL]. /view/18352.htm

庭院设计的基本要素范文4

关键词: 语文教学 电教媒体 艺术性

电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运用屡见不鲜。它新颖生动的画面,震撼心灵的音频,不但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而且可以打破时间、空间上的限制,让学生清楚地看到事物发展的全过程,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抽象的语言形象化,深奥的道理具体化,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和记忆,因此,它对全面地提高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素质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有人说电教媒体技术的展示淡化了语文味,语文课可能成了视频展示和音频欣赏。电教的确不是“万用灵药”。那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就弃之不用了吗?那就可以否认电教的优越性了吗?当然不能。在语文教学中,要想打破旧的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效果,就要把握电教媒体使用的艺术性。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的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那么,在何时何处使用电教媒体,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特有的功能与魅力呢?

一、理解整体系统,把握电教媒体运用之处

系统是由若干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要素组成的。教学系统较复杂,由诸多要素组成。其基本要素为学生、教师、教学媒体(信息)这三个基本要素的整合,构成了区别于其他系统的特性。要使教育、教学系统充分发挥功能,就应运用辩证系统的方法,从整体上把握住该系统,用整体观点考察、从动态的系统中找出有序的整合,构建出合理的结构,形成新的整体功能。电教媒体是教学媒体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代表着未来教学媒体发展的方向。要运用电教媒体来达到某一既定的教育、教学任务,必须把它放在系统中去设计,使它与系统中的其他要素有机整合,才能完成既定的目标。

例如《信用卡》,对于成人来说,这并不难理解,因为他们对信用卡有一个基本和全面的了解。但是我们要教授的对象是小学生,他们的社会经验还不丰富,对于“信用卡”比较难理解。那么,如何比较好地开展学习呢?我先上网查了一下,找到了一些信用卡使用说明的资料。恰巧网上有信用卡实际使用的视频,我把它放在教学过程中,在学习课文前先展示有关资料,并播放了信用卡的全部使用过程,然后让学生设计、制作一张信用卡,模拟练习信用卡的使用。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而且积累了一些社会经验,还使他们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可以说是一举三得。

科学的教学理论是构建教学模式的依据,系统方法论则是构建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我们所构建的教学模式一定要符合教学系统的特点,要有利于师生双边活动的展开,有利于知识技能的传授和接收,有利于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有利于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有利于电教媒体作用的发挥,要能准确、合理地揭示出某一特定条件下教学过程结构的内部关系及其运行机制,形成整体功能。

二、根据文本特点,把握电教媒体运用之时

为完成某一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而适时设计或选用电教媒体,在知识的表现形式上,能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因为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认知心理的高峰体验,进入对知识信息积极探索的良好精神状态,为学生认知能力发展架设理想桥梁。

例如课文《莫高窟》,主要介绍了我国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莫高窟的情况。课文向我们展示了一尊尊精妙绝伦的彩塑、一幅幅宏伟瑰丽的壁画,文字非常优美动人。但是莫高窟毕竟离学生的现实生活比较远,而我们也不可能真正带他们到敦煌去欣赏这些文物。学生没有亲临现场去欣赏这些文物,单靠文字深刻理解很困难,而只能在头脑里形成比较空洞、抽象的认识。传统课堂教学方法无法弥补这个缺陷,但是现在我们利用电教媒体就能够做到。设计合理的画面结构、色彩调配、镜头运用、景别选择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艺术性的媒体,使学生在艺术和谐的情景中欣赏文本深刻内涵,激发起热爱祖国的崇高情感,增长知识,发展能力,培养品德,并提高审美境界。

恰当运用电教媒体辅助语文教学,要寻找两者的最佳结合点。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重点、难点,从教学要求和学生心理特点出发,设置具体生动的可感可知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真实、形象地去感知所学内容,这就是运用电教媒体和理解学习内容的最佳结合点。

三、讲究教学实效,把握电教媒体运用之量

小学语文教学归根结底是要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基本功。学生从对语言的内化积累上升为迁移运用,中间需要一定的物质凭借,而电教媒体恰恰具有这样的功能。语言文字独具美的魅力,小学生往往难以感受到它的美,这时,如果在教学中插入配乐朗读的录音,就能使学生受到语言文字的音乐美,进而去模仿、体会,逐步领会语言文字的内涵。

《荷花》一课就比较突出地表现了这一点,我在教学这一课时,运用配乐朗读的方法,让学生在听录音的同时展开想象。学生听着如诗一般美的语言,想象看到灵动的荷花画面:千姿百态、亭亭玉立,并且仿佛闻到荷花的清香,得到了一次美的享受。给他们印象最深的就是文本准确简练而又美得像诗一般的语言,及时投影一幅幅形色兼美的荷花图,让优美的画面与精美的语句一起印在他们的脑海里。这里电教媒体的运用启发了学生的思维,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对课文理解起到了深化的作用。在此基础上理解课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电教手段的运用,使学生感受到了文字的音乐美,为提高他们的朗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奠定了基础,使他们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展开丰富的想象或联想,激发起浓厚的学习兴趣,获得对课文的整体感知,从而培养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解力及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一定要讲求实效,切忌华而不实,要明白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它永远只能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帮手。针对小学生好奇、好动的性格特点,电教技术以其特有的形象性、直观性、生动性,通过图文、动画、音响及色彩等形式,从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方面刺激学生的感官,实现多渠道信息传递,加强学生对知识感知的鲜明度,从而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语言文字的兴趣,自觉自主地参与学习活动。

四、保证学生发展,把握电教媒体运用之效

电教媒体要不断优化,要符合学生动态发展水平和学科变化特点。电教媒体的直观性对于不同年龄、不同认知水平和不同学科作用是不一样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水平的提高,要逐渐增加“智能型”电教媒体的设计和选择,为学生认知能力发展架设桥梁,否则,会限制学生的发展,甚至造成负面影响。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在《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中,老师运用多媒体给同学们出示两幅.GIF图画(“红枫飘洒庭院”与“淅沥小雨轻洒绿意树径”)。不停飘舞的红枫给幽静的庭院以无限的诗意,同时真实的淅沥雨声带学生进入无限的想象之中。授课内容由“古诗讲授”过渡到“小诗创作”,有序地展开教学,成功地捕捉了带规律性的思维激发点,很好地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体现了创新精神。根据心理学中学习迁移的原理,先前学习的古诗对后继的创作学习有一定的影响。学生理解与领悟《饮湖上初晴后雨》诗句的意思,体会感情,感受意境,培养美感(音乐美、音律美、节奏美与情感美),从而正迁移到看图创造诗中去。这种设计使学生平时的古诗学习过程从苦学转向乐学,从生硬、勉强转向和谐、自如,从被动转向主动,从机械转向灵活,让学生从自身的学习过程中体验教育的目的和美妙过程。学生在课堂的创作中获取成功的机会,同时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他们在享受成功的快乐中不断进取、不断超越自己。

在教学中教师应联系生活实际,拉近学生与信息技术知识之间的距离,用具体形象、日新月异的生活事例充实电教内容和技术,让学生以主角的心态去体验、去探索、去求新、去寻觅独创性的答案,这也正验证了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教师应借助电教媒体为学生提供想象的材料,架起一座表象与思维的桥梁,加速进入教学的情境之中,使学生的理解层层深入,对情感的体验步步加深,在趣中探索,在乐中求知。这样亲身的感受与最实际的应用,能让他们体验到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潜在魅力,让学生的发展像信息技术那样长足、深远。

电教设备、技术、理论等的不断完善,把语文课堂变成了学生享受语文的乐园,使整个语文教学过程变得诗情画意,产生了巨大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语文教学技能训练.韩雪屏,王松泉,王相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7.

[2]语文教育论稿.顾黄初.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6.

庭院设计的基本要素范文5

方案产生于2002年的一次方案竞标。方案中标并不意味着方案成熟。只是意味着机会,接下来我们开始了一轮轮的调整,仅工作模型就做了三四个……

三年后项目落成。

如今再回首,还依稀记得第一次现场踏勘场景北京的昌平,秋高云朗。穿越六环后的13A出口,那里是昌平科技园区。那片土地让我惊讶不已,容积率很低,但建成的房子各个画地为牢,一副城市中心区高层建筑自我封闭的面孔,虽然这里的很多建筑还未达到高层。我们的地块就在那些房子中间,场地很大,容积率更低,以至于控制场地成为了困难,北侧还有两栋已建成的堡垒式的建筑。

我构思的原点就是来源于这初次的印象,在后来的《首都第九届规划建筑设计汇报展方案选》上,我写下了这样的文字:我们在这个项目中试图寻找一种逻辑,期望由此产生这样的形式:它有效地控制着场地,可靠地预见未来的发展,完善地满足业主的要求。形式之中,人是表现的主体,他们可以在开敞的走廊,楼梯、电梯中自在游弋,建筑本身的各个界面已不再重要,仅仅是限定空间的手段,关注并强调入的活动空间本身以及它们的关系,将是设计的基点,而与此无关的所有东西都将最终放弃。我们始终坚信:建筑的美可以源自明确。逻辑,以及建筑师运用材料的诚实立场。

这段文字我们不敢称之为设计理念,仅叫它”设计立场”,因为这确实不是什么新鲜的理念,只是建筑的一般规律,我们所做的一切就是用这些基本规律解决问题。既然周围的建筑变得越来越程式化了,“商业因素”成为了做不好房子的借口,证明有许多人淡忘这规律了,我们再次阐明立场似乎也有必要。

那次汇报展上,我们获得了专家评委奖,但我们是全部参展作品中文字量最短的,因为除了上面的那段文字就剩下几个简短的经济指标了:

建筑面积24000m,高度23.9m,地上6层,地下1层。造价3 500元/,规划建设用地2.5ha。

文字少,因为我们更愿意将设计带到读图状态。推导形式

该项目的建筑设计的延伸,一直建构在工作模型上,对形式的理性思考使我们放弃了营造视觉暴力的企图。运用建筑的基本规律寻找形式:场地分析、功能定位、空间构成、造价约束成了形式推导基本要素。由此产生因果链条的传动,结果直接构成了形式本身,形式成了推导结局的必然。

1,因果链条一

原因:造价预计为3 500元人民币,在北京地区。作为全空调系统的办公楼,造价偏低。用地面积较大,建筑设计面临着要控制场地的压力。

推导:建筑尽量扁平化。东西方向水平延伸,保证采光通风,多形成院落的空间控制场地,24m以下的建筑为多层,土建及消防上节约投资。平面选用规矩的经济柱网。立面不采用大面积玻璃幕墙。

结果:采用六层高度为23,9m的建筑形式。一、二号楼中部形成大的中央庭院,南北两侧入口的雨棚向外伸入到预留地中,加强了建筑对于场地的控制力。

2,因果链条二

原因:1、2号楼分别属于中软总公司和中软控股公司,两公司股权定义明确,1、2号楼产权分界必须明确。

推导:1、2号面积及性质不同,自然形成不对称处理。两楼设备及停车区资源共享并能产权划分,投资效率较高。地面联系做较弱连接,除架空廊道外,地产分界线上应无建筑、水池等跨越。

结果:办公楼南北布置,自然形成不对称的内庭院和不对称的入口形式,无明确的轴线关系。

3,因果链条三

原因:用地在北京的昌平郊区,西、北观西山,南面的龙凤山也只有几百米之遥,东侧可望见人工水域,可谓风景环境极佳。

推导:应提供更多的视线开放点和户外空间,如连廊或是阳台,亦是对大空间集中式办公吸烟人群吸烟权的尊重。

结果:北侧办公室应配有观山走廊,所有太空间集中式办公都拥有户外的连廊或阳台,挑空走廊成为办公用房和楼梯间的自然联系。

4,因果链条四

原因:建筑内部办公空间分为两类,一类是大间集合式开放研发空间,另一类是小间封闭式管理办公。

推导:大型集合式研发空间需要较大的进深及较大的光通量,小间管理办公需要较小的进深和相对较小的光通量。

结果:平面进深的不同,要求外墙提供的光通量不同,反映在立面上形成出挑和突出部分均为大窗,后退部分为小窗。由此,虚实关系和体形关系建立起了逻辑上的对应,使用功能和视觉感知建立起了逻辑上的对应。

牵强附会的寓意以及对于问题充满幻想式的判断,使建筑变得浅薄、低级,建筑最基本的规律性反而在此间丧失了。什么是最终支撑起建筑价值的基础,抑或我们凭什么判断一个房子的好坏?依托这个项目,我们试图给出答案:形式的逻辑是建筑价值的基本属性。它简单,但涵盖了从形式的生成、形式的建构到最终形式的归宿。

材料游戏

路易・康坚信材料按照建筑自身的逻辑最终将建筑搭建起来,并将自身的精神传递给人。如果他在天有灵,一定会不屑当代的建筑师,因为我们常常在使用面材面砖、铝板、装饰石板,虽不全为装饰,但功效中装饰确为主要的成分。于是建筑成了装饰面材的组合游戏,但游戏也未必意味着低级,现代社会的规则就是游戏规则的体现。

1,面砖的游戏

根据中软的两个楼在场地中水平延伸的状态,使我们确立了横向水平线条肌理构成的外墙面。由于造价较低并控制严格,陶土砖作为外饰面材料成了我们最佳的选择,水平肌理的表达摆脱了一般由两色砖层叠铺粘的传统办法,改用同质砖不同工艺处理的方式。墙面在不同光线、不同角度呈现出不同强弱的肌理效果,视线、光线垂直,两种砖犹如一体,侧视和侧光色质差分明,就如我们所希望的那样,光成为了墙体的主宰。

2,窗的游戏

出挑及突出部分的立面处理为大窗,通过分析比较,我们确立它的视觉角色是实墙以外的另一种附着体,由此产生一个矛盾:大窗或整面玻璃幕墙将削弱出挑部分的体积感。我们的办法是:用宽大的H型钢构建幕墙的骨架,大尺度的正方形钢构分格与后退部分的墙体产生对比,以抵消体积表现较弱的不足。后退部分墙体的窗我们采用另外的态度,尺度变小、与外墙平齐等弱化处理的办法,力图减少对完整界面的破坏。光洁的钢板,剔透的玻璃营造出的体和陶土砖墙面包裹的体形成强烈对比。强化了视觉逻辑。

3,界面的游戏

陶土砖、金属表面和玻璃三种简单的材料,按照功能和视觉的逻辑关系,构成了建筑的所有界面,他们分隔着空间又联系着空间。所有空间的界面具有相同的基调,建筑的空间反而显得纯粹,差异性非但没有因为界面的同质而抵销,反而加强了。材料各自的属性和工艺形成特有的激励和节奏,视觉在规律中错乱着,在错乱中隐藏着规律。

庭院设计的基本要素范文6

【关键词】墙;围合;连接;引导;介入;独立墙

一、前言

墙是建筑外表面围合的主要构件,也是划分空间的主要构件,是建筑空间形成的几大要素之一。一般来说,在建筑形态构成中,墙是主要的垂直构件,在建筑空间构建中有着基本和重要的地位,是表达建筑空间场所精神的重要载体。

本文讨论的“墙”是指构成建筑空间的具有屏蔽性的实体墙,玻璃幕墙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内。

二、建筑形态中的五种墙体形式

墙在建筑形态中的形式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种形式:围合、连接、引导、介入与独立墙。下面分述墙体在建筑形态中的各种形式。

(1) 围合

围合是墙体的最基本功能,因为墙体的存在,建筑空间才得以形成。围合是

强调墙体所分离出来的内向空间的独立性与内敛性。墙首先是一种“起异化作用的工具”,保证墙体所形成的领域里物理和心理的隔离性,并保证人们免受自然环境、都市环境所产生的影响。

因其围合墙体连续性的不同,所围合的空间呈现出充分围合与不充分围合二种方式。

利用连续的墙体形成充分围合的空间,这种空间具有排他性,其围合的墙体是沉默的,带有进攻性和暴力成分。安藤忠雄设计的一系列城市住宅便具有此类特征。安藤建筑中的墙体因生活的要求而缄默成封闭或淡漠,墙以对抗的姿态面对纷繁复杂的都市,使得建筑具有一种理性的威严。例如,在松本邸中,位于一片草木繁茂的山坡上,由一组几何规则式框架和几片独立墙体组成(详“图01”)。轮廓清晰的墙体,使得建筑在基地景观中界定了自己的领域。这些墙体本身是无表情的,但安藤通过在连续框架中间引入台阶式庭院,利用自然斜坡景观为该住宅注入了活力。

图01

利用不连续的墙体形成不充分围合的空间,这种空间具有融合性,其围合的墙体是灵动的,带有容纳性和亲和感。赖特的一系列“草原风格”住宅就是从生活实际出发,在布局、形体和取材上配合周围天然环境,通过水平线条的反复,表达了美国中西部一望无际的广阔草原的精神与韵味。花园几乎伸入到起居室的心脏,内外混为一体,如同人的生命。

利用片墙悬挂与外立面,可形成一种图底关系。片墙是“图”,整个立面是“底”,此手法在Richard Meier的建筑中多次出现。例如,西班牙Barcelona的现代艺术博物馆,通过片墙、片墙前阳台、片墙后平台、片墙后圆柱体共同作用,形成南立面突出的“图”,从而形成了丰富而显眼的入口空间。

(2) 连接

以墙作为媒介,通过其所控制的空间,在彼此分离的空间之间建立起空间上的联系。因地形或者功能的需要,有时建筑分散为多个建筑体量,此时利用墙体连接不同的建筑体量,在各个建筑体量中建立起一种线性的动线关系,这种关系就是整个建筑群的核心秩序。

安藤忠雄的日本姬路儿童博物馆由三部分组成,即主馆、中间广场和工场综合体。建筑的几何形于周围林木茂密的平地中,这三部分由一条长长的、基本平行于山地等高线的通道相连接起来,一系列墙体作为通道的标志(详“图02、图03”)。北段墙体与中段墙体通过中间的柱阵广场进行连接,中段墙体与南段墙体用过穿行连接,三段墙体戏剧性地沿着湖面呈片状布置。这条通道已经超越了它们自己的功能成为了建筑群整体的一部分。

图02 图03

(3)引导

墙存在着对于空间的方向性,其方向性有静止性、水平性和垂直性三种。下面仅讨论具有明确引导性的水平性和垂直性二种。

当墙体的宽大于高时,墙对于空间的引导性为水平方向,空间表现为横向延伸的特征。Richard Meier常利用墙体强化坡道或者楼梯引导性,从而有效地将人流引导至目的地。例如,格蒂中心(The Getty Center)的其中面向景观的一面(详“图04”),利用直跑梯与片墙共同作用,将人流及视线引导向广阔的树林海洋。

当墙体的高大于宽时,墙对于空间的引导性便是垂直性,空间表现为竖向延伸的特征。Zaha Hadid 的日本东京的Azabu Jyuban Building方案,利用一片由地面至顶部连贯的且顶部呈锐角三角形的墙体,强化了建筑向上冲的动势。

相对于长方形或与长方形比例大约相同的片墙,楔形片墙所造成的运动感和引导性更加强烈。人们在观看楔形片墙的时侯,视觉习惯总是在比较宽的一端往和比较窄的一端反复扫描,视觉趋势通常是有基底往高峰处逐渐增强。通过使用这类片墙,就产生了以较宽的边为基底逐渐往较窄一端趋势。楔形片墙一度常见于Zaha Hadid 早期的方案中。

图04

(4)介入

当墙体具有侵入性,在沉寂中具有一种暴力因素时侯,它便是一种“介入”的因素。当一个空间过于匀质,就需要异质因素的介入,使得匀质的空间异化,为匀质的空间注入一种活力。安藤忠雄的建筑,常用方形断面的梁和柱,框架成为一种形而上学的形式。方形断面的梁柱共同构成一个坐标系,片墙或者片墙与斜坡公共作用作为另一暴力性元素介入该坐标体系,激活原坐标体系。这是安藤忠雄常用的手法。例如,日本冈山的成羽町美术馆(详“图05”),其基本坐标体系是一方形体量与一矩形体量,混凝土片墙与斜坡共同作用,配合微微荡漾的水面,由用地东北角一直往南走,到达一定位置后,突然往西北角拐,随后,片墙与斜坡直介入方形的建筑体量二层。人沿着斜坡与片墙的整个行走路径非常具有戏剧性。

图05

(5)独立墙

墙是具有“场”作用的实体,这种“场”的作用表现为墙对于周围空间的控制,这就是所谓的“墙空间”。在一个场地中,独立墙试图图控制虚无,而虚无也同时在控制这独立墙。如果一片独立墙希望获得自律和特性,“独立墙”与“虚无”二者本身都应具有自身的逻辑。

巴拉干(LUIS BARRAGAN)的作品中,独立墙成为重要的设计元素。他设计的庭园中独立墙体,充满绚丽的色彩,在阳光下显得尤为壮观。独立墙被巴拉干灵活用于标志地界,构筑喷水,布置景观等。巴拉干对于建筑还有特殊的理解力,他力图赋独立墙予灵魂。将墙劈开,其内在的喷泉奔涌而出,生命迹象浮于每个观赏者的眼前。这是巴拉干作品中多处出现的场景。巴拉干认为:“宁静是解除痛苦和恐惧的真正伟大的良药。无论是奢华还是简陋,建筑师的职责是使宁静成为家中的常客,这在今天更有必要”。这种建筑观同样体现在他设计的独立墙中。Las Arboledas景观住区(详“图06”),在林荫道的尽头是水槽广场,巨大的矩形水池像一面镜子反射出林荫道两旁的翠绿,强调主轴线;水池的尽头设置了一片独立的白墙,高大的白墙标识视线终端,在夏日灿烂阳光的辅助下,林荫道两旁树将树影轻柔地投在高大的白墙上,如诗如画。整个场景静谧中有轻柔的动感的存在。

图06

三、结语

墙是建筑围合的基本要素之一,在建筑诞生之始,就为居住于其中的人遮风挡雨、围合空间给予居住其间的人予安全感。墙体与顶棚共同作用将混沌且无序的、开放的自然空间分裂为碎片,再将碎片组合、维系成有序、封闭的人造空间体系。本文探讨墙体在建筑形态中的各种形式及作用,是建筑形态设计中基本构成元素研究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